0

风湿性关节炎 预防(推荐20篇)

浏览

5618

文章

1000

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全文共 2033 字

+ 加入清单

地质灾害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威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欢迎阅读。

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应急避险

避免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就是指主动的躲避与被动式的撤离。对于处于危险区的工程及人员,所采用的方法是:预防、躲避、撤离、治理,这四个环节每一个都含有很大的防灾减灾的机会。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是: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作用;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

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地质灾害预防措施:监测方法

地质灾害简易监测,是指借助于简单的测量工具、仪器装置和量测方法,监测灾害体、房屋或构筑物裂缝位移变化的监测方法。

1、一般常用监测方法:

(1)埋桩法

埋桩法适合对崩塌、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进行观测。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对于土体裂缝,埋桩不能离裂缝太近。

(2)埋钉法

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

强降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这种方法对于临灾前兆的判断是非常有效的。

(3)上漆法

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存在扩大。

(4)贴片法

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砂浆片或纸片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能获得具体数据,但是,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方法除了采用埋桩法、贴片法和灾害前兆观查等简单方法外,还可以借助简易、快捷、实用、易于掌握的位移、地声、雨量等群测群防预警装置和简单的声、光、电警报信号发生装置,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临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2、监测次数和时间

旱季每15天监测一次。雨季(4—9月)每5天监测一次(如每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如发现监测地质灾害点有异常变化或在暴雨、连续降雨天气时,特别是12小时降雨量达50㎜以上时,应加密监测次数,如每天1次或多次,甚至昼夜安排专人监测

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基本方法

崩塌、滑坡防治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各种加固工程如支档、锚固、减载、固化等,并附以各种排水(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其简易防治方法是用粘土填充滑坡体上的裂缝或修地表排水渠。

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避免地表水入渗,对已有塌陷坑进行填堵处理,防止地表水注入。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针对辖区基本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群策群防”的防御工作方针,并严格按照以下措施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了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和监测预报网络,落实地质灾害群策群防责任制,及时安排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值班表,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街道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及发生地质灾害后及时组织转移群众撤离工作。

(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充分利用公开栏、宣传栏、科普画廊等社区文化宣传阵地,广泛深入地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以此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加强动态监测和险情巡查,做好预警预报。汛前,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检查,并落实好以下工作:

1、成立了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社区平安中心户长和楼幢长的作用,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信息反馈、宣传等工作。

2、落实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并制定和完善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工作预案,使受地质灾害威胁范围内的每个居民了解灾害隐患、撤离路线、防灾避灾措施等事项。

3、各社区要督促居民、基层单位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尤其是汛期加强监测频率,密切观察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上级部门及领导报告,如情况紧急要立即报告,并迅速组织人员撤离。

4、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险情巡查,做好防范突发性地质灾害工作,并做好值班记录。对重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并采取有效的减灾措施。

5、要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机制。当天气情况发生变化时,立即将相关信息通知到辖区各有关单位、企业、地灾监测人和受威胁的群众,并做好有关防灾减灾工作。

(四)严格汛期值班和灾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要做好应急抢险救灾工作。辖区企、事业单位要严格实行值班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值班电话和值班人员表,以便在灾害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知悉灾害情况,确保上报下达、传递到位。一旦发现地质灾害险情,要按照分工要求,立即协调有关单位,做好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力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秋季孕妇如何养生?秋季疾病预防

全文共 2544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春捂秋冻,秋季要做好御寒工作,不要让自己着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谷杂粮,水果蔬菜都纷纷上市,在饮食方面秋季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那么秋季孕妇如何养生?秋季疾病预防

秋季孕妇如何养生

孕期准妈妈秋季营养要均衡

孕期的合理营养及平衡的膳食对于胎儿的发育有很大影响。孕妇营养摄入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每种营养素的供给要充足,既不能少,也不能过多,而且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搭配比例要适宜,保持一定的平衡。通常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热量(主要由淀粉类食品供给)、维生素、物质以及微量元素。

秋天是各种瓜果蔬菜最丰富的时候,最适宜进行膳食疗法。

此期的饮食原则为:

首先应该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鱼、虾、瘦肉、奶、蛋、豆制品,每日蛋白质按1~1。2克/公斤体重;

脂肪摄取不宜过多,占总热能的20%~25%即可;

多摄取钙、铁、锌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胃口特别好的孕妇,主食不宜过多,可用蔬菜类充饥。

蛋白质主要由动物类食品提供,是胎儿组织器官尤其是脑组织形成和发育所需的最重要成分,准妈妈要保证每天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如鸡蛋、牛奶、以及各种肉制品(鱼、肉等)。

爱心提醒:准妈妈饮食中油腻食物和肉类要适量,别一味追求贴秋膘,要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比例。另外,多喝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对于缓解便秘都有好处。

秋季疾病预防

药物养生

秋季气候干燥,肺气旺盛,肝气虚弱,脾胃易受影响,所以季秋药补的基本原则应是以滋润为主,忌耗散,辅以补养气血。常用药物有:西洋参、沙参、茨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等。

除上述几味药外,秋季药补还可选用一些中成药,如:黄精糖浆、复方蜂乳、雪蛤参精、复方胎盘片、人参健脾丸、生脉饮、玉灵膏等。上述各种中成药,均有消除燥热对人体危害的功效,即使没有口干、舌燥等症,亦可少量服用,以达到养生目的。

疟疾的防治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肝细胞和红血球中的疟原虫,其传播者主要是蚊子。

疟疾发病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抖,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3~4小时大出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感到无力、疲乏、头晕,不想吃东西。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重症疟疾病人,可能昏迷、说胡话、脖硬,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疟疾的预防,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居室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灭蚊剂,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还可口服些维生素B1。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在傍晚时开始穿长袖衣裤,裸露部分涂敷驱蚊剂,睡觉时应注意避免身体紧贴蚊帐。

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它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这种病各种年龄、不同性别都可患,且易反复发作,平均患病率为2%。哮喘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反复咳嗽、胸闷、连续喷嚏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急喘。因为痰黏稠,不易咳出,患者往往被迫坐起。严重者可出现嘴唇及指甲青紫、四肢厥冷、出汗、心跳快等症状。发作时间从几分钟到数天不等。哮喘是一种容易发作的慢性病,因此哮喘者在缓解期要积极预防:首先要尽量避开过敏源:常见的过敏源有风媒花粉(枸树、蓖麻、蒿草等)、霉菌孢子、螨、某些生产性粉尘(如棉尘、蚕蛾、粉尘、山药粉)等;若哮喘病人知道自己对什么过敏,就应尽量避而远之。其次要暑天治疗:从小暑至立秋,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治疗,可以使患者的阳气充实,增强抗病能力。

慢性咽炎的防治

秋天之所以要特别重视对咽喉炎的防治是因为秋天气候多晴少雨、气候干燥。咽炎若在急性期得不到彻底治疗,就会成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为耳鼻喉科常见病。慢性咽炎的主症状为咽部干燥而痛、咽部暗红,多由阴虚、虚火上灼所致,防治上宜滋阴清热,清咽喉,可用药物防治,如用麦冬3克、甘草1.5克、金银花3克、乌梅3克、青果3克,以开水泡,经常服用。在饮食上应常吃绿豆饮或雪梨浆。

心血管病的预防

秋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据有关资料报告,秋末冬初时节,脑血栓、脑溢血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由于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

抑郁症

秋风落叶,凄风凄雨,往往使人触景生情,特别是老年人易产生垂暮之感,诱发消极情绪,严重者,终日郁郁寡欢,少语懒言,很容易患上抑郁症。防止抑郁症要注意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勤于锻炼,投入大自然,凉爽的秋季正是外出旅游的好时机。

中风

进入深秋时节,低气温可致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而致脑血管破裂。寒冷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导致血栓形成。因此,要重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并注意先兆症状,如发现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应及时送医院治疗,以防发生意外。

秋季孕妇需要时刻进补吗

孕妇秋季补身是必要的,但应以温和、清淡为宜,可选用燕窝、党参、茯苓、麦冬、沙参、莲藕、银耳等,少吃狗肉、羊肉。另外,秋季孕妇应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要保持居室空气的流通,特别要小心一些致畸病毒,如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它们会导致畸胎。

医生向孕妇推荐一款补气益血的鸡蛋枣汤,做法如下:鸡蛋2个、红枣10个、红糖适量。锅内放水煮沸后打入鸡蛋,水再沸下红枣及红糖,文火煮20分钟即可。

爱心提醒:秋季准妈妈进补应该科学进行,多听取医生的建议,千万不可盲目进补,以免得不偿失,那就不好了!

适合秋季喝的中药美白汤

材料:何首乌15克,沙参15克,玉竹20克,薏仁15克,蜜枣3粒,猪肺1副(不喜欢猪肺的姐妹可改用猪肉250克),盐适量。

做法:把中药清洗后备用;猪肺(或猪肉)放入开水中焯一下切小块;在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滚,放入所有材料,用大火煮10分钟,再转小火煮2个小时,加盐调味后这款中药美白汤就完成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为兔兔饲料增加添加剂可预防兔病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人工饲养兔兔最怕的就是兔兔生病了,但是兔兔也是吃五谷杂粮的,多多少少总会生病,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多做一些预防工作,让兔兔尽量少生病。预防兔兔生病的方法不但要从环境着手,饲料也是非常关键的,除了平时的饲料,我们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添加剂,让兔兔从饲料中吸收营养,以减少兔病的发生。

新西兰兔(详情介绍)

一、常用配方

配方1:将大蒜、红辣椒晒干后粉碎,大蒜粉、红辣椒粉各50克,混合均匀。按日粮1-1.2%的比例添加,制成颗粒饲料喂兔,肉兔日增重可提高9-12%,成活率提高12%以上(此配方最好在冬季使用)。

配方2:绞股蓝30克,党参10克,贯众30克,土黄民10克,何首乌10克,苍术10克,干燥后研末或粉碎。按日粮的2-3%比例添加,制成颗粒饲料喂兔。肉兔日增重提高17-20%,獭兔(详情介绍)日增重提高12-15%。

配方3:赤首乌20克,土黄芪20克,酸枣仁20克,麦芽10克,神曲10克,秋牡丹5克,山楂10克,贯众5克。晒干后研成极细末。按每只兔每天喂服5克,肉兔增重可提高35-40%,獭兔增重提高25-30%。

配方4:在每年的夏、秋季,趁艾叶尚未开花叶片繁茂之前采集,将其洗净晒干或阴干后粉碎。按日粮的3%比例添加,制成颗粒饲料喂兔,日增重可提高12-20%,减少用料20%。

配方5:山楂20克,土黄芪30克,麦芽10克,党参25克,酸枣仁15克,干燥后粉碎,按1%比例添加到日粮中制成颗粒饲料喂兔,日增重可提高18-20%。

配方6:将松针晒干或烘干,取石油醚萃取物10克,脱蜡10克,皂化10克,与270克松针粉混合均匀。按0.2-0.3%的比例添加到日粮中,制成颗粒饲料喂兔,肉兔日增重可提高17。5%,獭兔日增重提高15%,獭兔皮的优质率可提高10%。

配方7:去皮大蒜50克,大葱头55克,混合捣烂拌入饲料中喂兔。2千克以上的兔喂20克/只,2千克以下的兔喂15克/只,每天2-3次,连喂4-6天,蒜葱泥对兔球虫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新西兰兔(详情介绍)

二、注意事项

1、若不懂各味中药的药性和配伍禁忌,不要胡乱增减各味中药,以免造成药害。

2、使用中药添加剂一定要事先在小范围内试验,待试验验证以后再推广使用,以免出现药害。

兔兔的健康是需要主人的精心饲养的,很多兔友都希望自己的兔兔能够健健康康的多陪伴自己,但是却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其实日常饲养过程中,只要多注意一些细节,就能养出健康的兔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心脑血管发病率高 上班族如何预防脑溢血

全文共 1322 字

+ 加入清单

60%白领处于过劳状态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学会关心和善待自己。”今年30岁的曾先生是一名广告人,他认为白领猝死是长时间工作压力累积造成的。平日里,他经常熬夜工作,对健康关注也少,“会引以为鉴,今后多运动,注重养生。”

据《2009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显示,城市白领中饮食、睡眠不规律者高达80%,近60%的人处于过劳状态,亚健康比例达76%。一般脑溢血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人群的年龄应在40岁-70岁,但近年来,二三十岁的白领因脑溢血猝死的悲剧时有发生,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专家分析数据发现,这与白领人群工作和心理压力大有关。

据佛山市中山医院副院长张政华介绍,许多年轻人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无规律,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后不注意,没及时改变生活节奏;而工作压力过大时,又未能及时调节情绪、缓解压力,这些都会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

探因

气温突升更易发生猝死

“在春夏交替、气温忽上忽下的时候,最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猝死的是老年人、出租车司机和白领,这几类人应特别注意。”张政华解释,“热胀冷缩”原理在人体上也适用,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都会导致人体生理上发生变化。5月份气温突然升高,会使人体的血流加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为心脑血管发病创造了机会。

室外三十多摄氏度高温,室内空调二十多摄氏度,如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再出外,也会增加脑血管破裂的危险性。张政华建议办公室一族,就算天气热,也别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工作再忙,也抽出点时间,多到室外走动一下,让体温得到调适。

建议

做好五方面防治脑溢血

今年26岁的叶子,在一家医院做信息系统维护工作,虽然是IT人士,但她并不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我有定期做健康体检,平时饮食也很清淡,营养调配也还行,而且每周六都会去打羽毛球。”身体一有小毛病,叶子就会咨询医生。

“现在不少白领缺少健康意识,每天熬夜到深夜一两点,还经常在睡觉前吃宵夜,这样身体负担很大。”张政华认为,要有效预防脑溢血发病,应做好五方面:早睡早起,作息规律;饮食要清淡,少吃宵夜,避免过度食用高脂肪食物;定时体检,防范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疾病;工作压力要及时自我调节;加强身体锻炼,改变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此外,若出现经常性头痛等身体异常症状时,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前兆,宜马上到医院检查。

小贴士

六种方式保健康

主动体检

体检可预防很多疾病病发、加重,主动体检,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同时,早发现可早治疗,莫把小病拖成大病。

吃早餐

长期不吃早餐会造成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降低,并会产生胰、胆结石。三餐不规律的话,对肠胃等各种身体正常机能影响大。

保证睡眠时间

人没有水,可以活7天;没有睡眠的话,3天都活不过。这句话足可证明睡眠对生命的重要性,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维持正常的生物钟。

多运动锻炼

久坐不利血液循环,会引发新陈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坐姿固定,也易引发颈椎、腰椎病。所谓“生命在于运动”,多些锻炼,强身健魄。

多与人交流

精神压力是需要释放的,多与朋友、同事交流,多享受下家人的关心,及时疏导、宣泄自己的情绪及压力。

少对着电脑

长时间对着电脑,除了辐射外,还容易引发眼病、腰颈椎病、精神性疾病。而久待空调房,也会使自身肌体调节和抗病能力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没有什么办法预防金毛髋关节问题?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金毛(详情介绍)犬近几年也是越来越火的,被称之为狗中暖男,这么一个暖心的狗狗大家都特别爱,那有什么缺点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嘛。缺点嘛,每个狗狗都是有的,但是金毛犬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特别容易得髋关节上的疾病哦。

有没有什么办法预防金毛髋关节问题?

不过游泳是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金毛的普遍关节病和骨骼发育等问题,所以经常让金毛游泳是对身体非常有益的一件事。髋关节发育不全症,这是金毛犬的大问题。此病英文名称为Canine Hip Dysplasis,简称CHD。CHD的病因为遗传。髋关节发育不全症虽然有遗传所致,但后天影响因素也极为重要。如果幼犬的饮食中钙质过多,生长发育太快导致的骨骼负担过重,成长期由于过度运动等原因造成的髋关节受损等等,都会加重遗传因素所致的病情,所以运动虽然对金毛的骨骼发育有利,但是千万注意不要过度。

有没有什么办法预防金毛髋关节问题?

针对髋关节发育不良这一病症,最好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尤其在金毛4-9个月的快速生长期内,要注意其运动安全和饮食营养控制。 所以呢,尤其是金毛宝宝,不要给狗狗用过多的钙质品,以免消化不了,骨骼成长的负担太重。小狗宝宝洗澡之后要擦干净,不要直接放在地上,给金毛幼犬铺软一点。适当的让小狗狗运动,但是不能过量哦。没有必要特别的去给狗狗补充过量的营养品,作用不大而且容易有副作用。

有没有什么办法预防金毛髋关节问题?

很多家长们觉得为了金毛犬好,就会刻意的去给金毛犬去补充一些营养物质,钙质也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家长们不要以为给予的越多就是越好哦,很多东西还是要适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生宿舍如何预防火灾发生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怎样才能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预防火灾发生学生宿舍,减少悲剧的发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学生宿舍预防火灾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学生宿舍预防火灾措施

1于学校而言,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普及防火灾知识、模拟火灾逃离情景,委派值班人员查夜等

2坚决不能使用违规电器,大功率电器和劣质电器的使用不当,是引起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日常中因为这样而酿下的悲剧还少吗?

3做到人走灯灭,关闭电器电源。不仅可以节约用电还能给宿舍以安全。前不久还听说过一个学生,出门前把电脑开着,结果因为长时间的使用插板发烫到逐渐烧着,悲剧发生

4不要在宿舍点蚊香。夏季到了,蚊虫骚扰不胜其烦,此时很多同学想到的是蚊香,这是不可取的,宿舍人员密集,东西摆放较多,都是易燃的书本、被单等

5宿舍楼要有健全的消防设备和消防设施。以便真正遇到火灾情况时,能够及时的制止

6预防火灾从我做起,学生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互相监督,决不允许任何人一时痛快而做出危险举动。

学生宿舍内要预防火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乱接电源。

2、不乱扔烟头。

3、不躺在床上吸烟。

4、不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

5、不焚烧杂物。 6、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7、不使用电炉等电热设备。 8、不擅自使用煤炉、煤油炉、液化器灶具、酒精炉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器具。如个别同学在实验室顺手带回实验用酒精,藏匿在床铺下,这些易燃液体,燃点低,极易发生火灾,如有滴漏,一个烟头就可引起火或爆炸。

9、要人走灯关。嗅到电线胶皮糊味,要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10、台灯不要靠近枕头和被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暑预防与急救

全文共 1665 字

+ 加入清单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那么发生中暑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暑方面的预防急救,供大家参考。

中暑后的急救

1、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便呼吸和散热。

2、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以下。可以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或者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也可以用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

3、意识清醒或经过降温后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还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

4、中暑患者的情况较严重,昏迷不醒,可先按压其人中、合谷等穴位尽快将其救醒。如果以上的抢救措施没有奏效,要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中暑的临床表现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者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中,也发生于不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人中,其征象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四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如炎热天气中长距离的跑步者),它可以迅速发生;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热浪袭击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看过“中暑预防与急救”

如何预防中暑

1、要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11~15时)出门。

2、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为宜,室内温度不宜到24℃以下,空调不宜对着人吹。

3、外出时要注意使用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等物品,在皮肤上涂抹防晒护肤品,免受阳光的直接照射。

4、外出受热归来,忌“快速冷却”。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5、要多饮水,出汗多的人可饮淡盐水。喝盐水时,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6、穿着应宽松,多穿棉质布料、颜色较浅的衣服。

7、多食梨子、西瓜等水果;多吃豆类、香菜等青菜;多饮消暑清热的温茶;多喝“防暑汤”,如冬瓜汤、绿豆酸梅汤、薏米仁汤等。

8、外出旅游或出差时若感不适,可用一些如仁丹、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薄荷锭等祛暑、降温药品。

9、睡眠充足、不要开夜车,以免削弱人体的抵抗力。

哪些情况下容易中暑

中暑是夏季常见疾病。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一般来讲,重体力劳动者、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孕妇等容易发生中暑。“办公室一族”虽然是在空调房里办公,可是中暑的几率也是很大的,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都是中暑的诱因。如:从很热的环境进入室温调得很低的空调房时,极易发生中暑;长时间坐车或坐飞机,没有及时补充水分,通风降温条件又不好时,容易导致中暑;进行运动健身锻炼等大量出汗的活动,没有很好地补充水分,且从有空调的房间出去时,也易中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冰雪自然灾害及预防措施

全文共 1720 字

+ 加入清单

冰雪灾害由冰川引起的灾害和积雪、降雪引起的雪灾两部分组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冰雪灾害及预防措施,欢迎阅读。

冰雪灾害影响:农业设施

此次大雪对设施农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尤其是对大棚蔬菜的危害最大。由于持续低温,大棚蔬菜、露地蔬菜受冻,由于持续低温,大棚蔬菜、露地蔬菜受冻用于早春栽培的幼苗也易冻死。

冰雪灾害影响:农业产量

油菜:大雪、暴雪天气主要出现的江淮和沿江地区是我省油菜主产区,对我省油菜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油菜较高和脆弱的植株体经不起重压造成茎杆折断等机械损伤二是持续低温雨雪对油菜造成冻害。长期的雨雪过程过多的增加了农田土壤湿度,不利于油菜形成壮苗。

冰雪灾害预防措施

冰雪灾害多发生在山区,一般对人身和工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不大。其最大危害是对公路交通运输造成影响,由此造成一系列的间接损失。为防治冰雪融水对公路造成危害,主要是在沟内采取适当的拦挡措施,构筑混凝土坝、格栅坝等,一方面可阻挡泥沙碎石出沟,另一方面被拦挡的物质堆积起来后还可起到稳定沟床和沟坡、减少泥沙侵蚀的作用。此外,对经常淤积的桥涵进行适当的工程改造,扩大桥涵孔径,增加排泄能力。对于冰川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在沟内采取拦挡措施,通过拦挡,消减泥石流对沟外设施的冲击破坏,使少量出沟的泥沙顺利排泄,减轻灾害。另一方面,沟内被拦挡的泥沙石块回淤后,亦可起到稳定沟床和沟坡的作用,减少沟内来沙量。在泥石流特别严重的沟内,还可设置数道拦挡坝进行堵截。预防冰雪灾害措施关键是要在作好天气预报的基础上,预先采取防护措施,如疏导牲畜,转移牧民,采取一些保温防冻措施等。另外,对草场牧区、厂矿企业及道路交通等要进行全面规划,在设置上要布局合理,利于及时疏导转移。

冰雪灾害应对措施

为了能在灾害不期而至的时候把灾害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水平,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 努力:

第一,建立完善的灾害预报系统。及时地对将要发生的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报,是防灾减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的预报,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提前做好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以便灾害到来时能够从容应对。在这方面许多国家都有成功的经验,例如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立了由气象、电力、交通等部门组成的灾害防治中心,对强降雪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测。

第二,加强向市民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的力度。使民众能够充分了解针对各类灾害的自我防护方法,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救和相互救助尽量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不是不知所措被动地等待救援。

第三,完善灾害应对体系建设。这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抗击灾害的能力。国家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灾害应对机制,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相应的机构。目前,人民防空的工作职能正在向战时防空袭、平时防灾的民防功能转换,因此防灾减灾就成为人防部门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可以将防灾减灾机构建立到各级人防部门,形成一个应急指挥网络。人防部门要发挥自己的部门优势,在普及人防知识的过程中加入防灾减灾的内容,并合理安排资金,购置防灾设备、储备防灾物资,在应急预案的指导下定期进行防灾演练。

第四,在平时的基础建设中(包括电力、铁路、公路交通等),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要有超前意识,陈旧的设备必须及时更换,结构抗力等级要能够满足五十年甚至上百年一遇灾害的考验。

冰雪灾害影响:春季农业生产

就淮北地区来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除了以上提到的有利影响外,冬季降雪补充了土壤底墒,对春旱发生频繁的淮北地区,可有效缓解春旱,促进小麦增产。

就江淮和长江以南地区来说,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最主要的是大雪导致农田土壤水分过大,对春季易发生涝渍危害的我省南部地区来说更为不利。

另外春季的气象条件也决定了遭受冻害油菜的恢复程度。如果气温正常回暖,水热配合适宜,受冻的油菜可望逐步恢复,争取较好的产量。如春季阴雨天气多,今年的油菜产量不容乐观。 由于连续低温雨雪天气增加了对大棚蔬菜的管理难度,再加上大棚损失严重,影响到春季蔬菜的供应量。

冰雪灾害影响:林业

连日大雪给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重灾区主要出现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大量毛竹、杉木、果树被积雪压断,苗木被积雪压塌。气温持续偏低,造成开采茶园、幼龄茶园、茶树良种苗圃冻害严重。

冰雪灾害影响:养殖业和渔业

寒冷天气使牲畜大量失热,增重速度下降,幼畜、病弱畜、家禽往往经不起寒流降温而造成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冬季如何预防感冒 10个保健方孩子远离感冒病毒

全文共 1226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孩子非常容易感冒,你知道冬季该如何预防感冒吗?哪些方法能够帮助孩子们远离感冒病毒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们健康的度过冬季!

怎样预防感冒

1、要吃好早餐

吃好早餐,体内产生足够的热量可增加御寒能力。

2、饭前、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

孩子吃食物之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大人给孩子食物吃,也不要赤手拿,严防经食物传播感冒。

3、衣着要适当

衣服切勿骤增或骤减。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冻着,给孩子穿戴过厚过多,结果常适得其反,更容易感冒。

4、着凉之后,采取措施

孩子着凉受寒之后,应该马上到暖室或炕上暖和一会儿,同时喝些热茶或热汤或牛奶,如能喝些姜汤则更好。

5、尽量保持室温相对恒定

室内温度变化大,可增加儿童患感冒的机会。

6、家里有人感冒,立即隔离

家里有人感冒,应不准病人与孩子直接接触,特别是不能面对面坐着,也不可同床睡觉。

7、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坚持户外活动的儿童患感冒的机会显着少于户外活动少的孩子。

8、托儿所有人感冒时,也应隔离

发现有孩子感冒,不能继续入托、入园。如发生较多的儿童感冒,应对孩子活动场所,进行必要的空气消毒,开窗换气、晒被褥。

9、感冒多发或流行时少外出

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也不要到别人家串门,以防止传染。

10、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慢性疾病

据研究,患有扁桃体炎、支气管炎、鼻炎等慢性上呼吸道炎症的儿童,比一般儿童更容易患感冒。因此,这些孩子平时应该抓紧治疗慢性病,加强宝宝的抗病能力不可缺。

预防感冒吃什么

●注意补充维生素A

幼儿和体弱者体内如果缺乏维生素A,其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就容易患感冒。经常感冒的人可适当服用维生素A,柿子、胡萝卜等深黄色蔬果含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对预防感冒有好处。

●富锌食物

富锌食物有助于人体抵抗感冒病毒,可直接抑制病毒增强,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吞噬细胞的抗病毒作用。锌在肉类海产品和家禽类食物中含量最丰富。

●富铁食物

动物血、奶类、蛋类、菠菜、肉类等都是铁含量非常丰富的食物。体内缺铁时,会使免疫细胞的功能被削弱,而富铁食物可促使免疫细胞的功能恢复。需注意的是,补充铁要适宜,过量补铁尤其是铁强化食品反而有害无益。

●红色果蔬

西红柿、红苋菜、红辣椒、红萝卜、红枣、红薯等红色食物中,富含β-胡萝卜素,不但能清除人体氧自由基,而且参与合成维生素A,对人体上皮组织和呼吸道黏膜有保护作用。这些红色植物含特殊物质——抗感冒因子,可直接抵抗感冒病毒。

●鸡汤

鸡肉内含半胱胺酸,它能够促进呼吸道内的黏液排出,能够有效快捷地畅通气道。

●茶水漱口

日本科学家发现,茶叶中的儿茶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经常用茶水漱口,儿茶素能够覆盖在突起的黏膜细胞上,将杀死病毒,防止感染。乌龙茶、红茶都含有儿茶素,以绿茶预防流感的效果最好。

结语:看了上文的介绍,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哪些方法能够预防感冒了吧!还有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可以预防感冒的食物,大家在冬季的时候要记得吃一些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白领预防颈椎病的7个保健措施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颈椎病几乎成为困扰白领的一大问题,有时疼痛难忍,如何预防颈椎病?以下为大家推荐7个白领预防颈椎病的保健措施,希望能够帮助白领远离颈椎病的困扰。

1、抬升运动

这个方法适合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的上班族。坐在椅子上,将双手放到椅子边缘,支撑身子,使腿部和臀部向上抬高,保持这个动作5秒钟,重复几次。可以锻炼肩部肌肉、放松颈部。

2、转动颈部

每隔一小时,低头让下巴尽量靠近胸部,然后360度旋转颈部,重复几次。

3、支撑头部

压力大的时候,颈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这会导致颈部疼痛和僵硬。要缓解这一状态,可以在桌子前坐好,身体前倾,将肘部放在桌子上,用手掌托住额头,保持3-5分钟。

4、收缩肩部

这适合晚上在家看电视的时候进行。坐直,伸直脊椎,就好像你要长高一样。然后将双手放到腿上,此时让双肩向后靠拢。保持这个姿势15秒钟后放松,然后再重复几次。

5、“乌龟探头”

模仿乌龟向前探头,并保持下巴水平,重复做十几次。这个方法适合司机和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在人们开车或者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将头向前伸,因为头部很重,这样颈部必须长时间承受头部带来的重量。不仅会使颈部酸痛,还会带来头痛。

6、选个合适的枕头

选择什么样的枕头,取决于睡觉姿势。喜欢趴着睡觉的人适合用软枕头,喜欢侧身睡觉的人适合用硬度中等的枕头,而喜欢平躺睡觉的人适合用较硬的枕头。

7、香薰疗法

如果颈部酸痛,可以准备一只旧袜子,里边放点大米、桂皮和几勺香油,用橡皮筋系紧袜口,然后放在微波炉里加热2分钟。之后把它放在酸痛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人预防摔倒方法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应该加强大脑训练如认知训练,防止大脑萎缩,鼓励老年人多参加社会活动,勤读书、看报,参加老年大学学习新的技能。

老人预防摔倒方法4.起床别太急

存在跌倒风险的老年人,醒后应卧床1分钟再坐起,坐起1分钟再站立,站立1分钟再行走。

老人预防摔倒方法5.锻炼大脑

老年人应该加强大脑训练如认知训练,防止大脑萎缩,鼓励老年人多参加社会活动,勤读书、看报,参加老年大学学习新的技能。大脑不用就会退化,经常用脑就能保持一定的反应度和灵敏度。

老人一旦跌倒该怎么办?

如果老人一人在家跌倒,在能动的情况下,首先要面部朝下,让膝盖接触地面,靠周围家具做支撑,慢慢爬起。“如果能慢慢自行站起来,基本不会有大问题。”如果感觉不能动弹,看看身边是否有保暖的毯子,先盖在身上,再拨打电话求救。

如果身边有人,在不了解情况之前,尽量先别动老人。因为如果是髋关节骨折,骨头断了,一动反而容易导致骨刺划破大血管;如果是脊椎摔伤,两边一抬,反而对脊椎损伤更大。跌倒后发生髋关节骨折的老人,无论是多大年龄,都应该做髋关节置换手术,才能保证今后的生活质量。

老人摔倒后不能掉以轻心,要警惕慢性脑出血。若老年患者头部外伤几周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半身感觉麻木,感觉障碍或者活动不利,出现面部瘫痪,伸舌歪,口角歪等情况时,需格外注意,很可能颅内已有慢性硬膜下血肿,要及时就医。老年人无论在家还是出行,要保护好头部,尽量别被撞着或摔倒。

老人预防摔倒方法1.体育运动

坚持体育运动对老年人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预防摔倒,而且一旦摔倒,发生骨折的可能性较平时不运动的人要少,摔倒了也容易爬起来,即使摔伤了,恢复也较快。这是因为坚持运动的老人肌肉的力量、关节的功能和人体的平衡帮助了他们能够更好地站立、行走和爬楼梯;保持身体平衡和防止摔倒。

老人预防摔倒方法3.带手杖

平时容易摔倒的人,出门可以用根手杖,多一个支撑点,对于预防摔倒意外发生很有用。有些老年人觉得用手杖是“人老了”的标志,觉得很丢脸。但是千万不要小看手杖,有时能小手杖能防止大意外。

老人预防摔倒方法2.观察血压变化

老年人使用降压药后应观察血压变化,使用降糖药后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老年人每次使用镇静、安眠药后应立即卧床休息。老年人在家吃这类药物时,尽量应在洗漱后吃,以防摔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上班族如何预防办公室职业病

全文共 1072 字

+ 加入清单

在冬暖夏凉的写字楼里工作的白领们,一定对“安全生产”这四个宇很是腼生,觉得和自己毫无关系。但是,白领们的“生产安全”同样存在着安全隐患,这就是“办公室职业病”。

白领们经常使用电脑、操作复印机、处于空调环境中,所以容易感到头昏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以及其他一些病症。这些总体可以称之为“办公室职业病”。这些病症发病时,往往是以“疲劳”的表象作为掩盖的,许多人不以为然,但如果忽视它将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因此,了解“办公室职业病”、预防“办公室职业病”是非常重要的。

办公室职业病大约有下列几种:

1.腰酸背痛

腰酸背痛是最常见的职业病,是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肌肉没有机会伸缩所致。不正确的坐姿,是引起腰酸背痛的主因,但即使保持正确坐姿,久坐同样成疾。

对症下药:要避免腰酸背痛,除了保持良好的坐姿外,每一两个小时还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筋骨。每天早晨最好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慢步或做操等。

2.电脑眼病

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眼睛长久干涩发痒、灼热疼痛、畏光等,若不注意保健和治疗,容易发生角膜炎和眼结石。

对症下药:每工作1个小时,就应该让眼睛休息2分钟,同时可以适当做眼力保健操,缓解眼部压力。

3.胃肠道疾病

长久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最易患三种胃肠道疾病:消化不良、肠应激综合征和消化性溃疡。这三种疾病,都和白领们长期不当的饮食有关。

对症下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时补充一些高纤维素的食物,促进肠胃消化。同时要少吃产气的食品,如大豆、卷心菜、洋葱等。

4.颈椎间盘突出

这种疾病常见于30岁左右的中年人,同样是因为久坐不动和坐姿不当引起的,症状多为腰痛、腿痛,在搬重物时,腰痛明显加重。

对症下药:患者除了应到医院就诊外,平时要多坚持慢跑,增加腿部肌肉力量,加强膝关节锻炼。

5.腰肌劳损

长时间伏案工作,腰部肌肉长久处于静止工作状态,造成血液流动缓慢,血管淤塞,供血量不足,往往会出现肌肉萎缩无力、肌肉内有肿块等症状。

对症下药:每天坚持做腰部运动,在工作时要经常活动腰肢,使腰部肌肉能够经常活动。

6.高血压、冠心病

这两类病如今在中青年间也很常见,原因还是长久保持坐姿,四肢缺少活动,使得心脏使用的血液量减少,造成肝火旺盛、血压升高、血管硬化。

对症下药:除了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外,还应该多做一些运动,尤其跳跃运动,每天坚持跳20分钟,可保持下肢肌肉的发育。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办公室职业病大多都是因为身体在工作时间内得不到适当的放松和调整,因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白领们在工作时间一定要注意自我调养,尽量每工作一段时间,就离开办公桌做一些活动,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宝宝感冒 春节如何预防宝宝生病

全文共 1633 字

+ 加入清单

时近春节,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气,这正是走亲访友的好时候。但是各位宝爸宝妈们要注意,别让宝宝感冒了。那么宝宝春节如何预防感冒呢?万一宝宝感冒怎么办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宝宝感冒的相关内容吧。

做到这四点可预防宝宝感冒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春节天气寒冷,许多家庭不愿经常开窗通风,造成室内空气污浊、不流通,这样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多,极易侵入宝宝呼吸道造成感染。

开窗通风对于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当家中有人患感冒时更要经常通风换气。

2、坚持户外活动

户外运动和冷空气的刺激对于增强孩子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很有帮助。冬季可以选择风小,阳光充足,一天中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让孩子在户外运动。

3、衣着适宜

春节,们往往会给孩子穿得很多很厚。有时,解开衣服后发现孩子身上都是湿的。这样做一来孩子在重重包裹之下,活动受到了限制,而且还会很不舒服。

二来也不利于他散热,甚至会出现包裹热,脱水等情况。因此孩子的衣着不宜过厚,另外要注意室内外温差,及时增减衣服。

4、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空气污浊的地方,尽量避免到有感冒患者的亲戚朋友家做客,减少被传染的机会。家中有人感冒时最好少与孩子接触或让患者戴上口罩。

做到这几点宝宝不易感冒和发烧

1、六个月以后是疾病多发阶段,要提高警惕

一旦过了六个月,婴儿体内的母体免疫球蛋白逐渐耗尽,疾病的高发期从此开始。所以,六个月之后的宝宝,要比以往的日常护理提高警惕。

以往不会生病的情况,现在可不一定,千万不能大意。尤其到冬季、冷热交替的季节,都是感冒及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行动上紧张起来。

2、为宝宝正确减衣减被很重要

宝宝生病的最大导火线就是着凉了,自身的温度没有调节好,这就需要在平时护理的时候适时增减衣物。其实为宝宝减衣减被也需要勇气和正确的判断,妈妈们总是担心宝宝会着凉。

标准就是,减衣减被后,摸摸宝宝的小手,温温的就是温度适宜。熟睡时,脚也是温暖的,但不出汗,就是最舒适的温度。

宝宝自身的散热和排汗功能还不够完善,大人如果穿衣多了,会觉得热、出汗、不舒服,而宝宝就不一定,他不会说话,只能这样热着。

如果宝宝长期穿衣过多,手心经常是热热的,尤其是干热,不出汗,就不是一件好事。这样过不了多久,宝宝就会肺胃蕴热,降低抵抗力,引发呼吸道感染。

3、宁可少吃不要多吃,兼顾易消化还保证营养

其实宝宝的消化系统与他的免疫系统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摄入食物过多,必然造成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的超负荷运转,肾脏、肝脏负担过重。不久就会食积成滞热,留阻体内,妨碍正常循环,降低抵抗力,引发疾病。

每顿饭都严格控制,稠的食物不可超过半小碗,很稀的食物可以稍多一些;每天的蔬菜量略有增加,但荤菜类少吃,坚决不超过1大匙,哪天感觉他消化不太好时就不吃。

荤菜类多吃鱼,少吃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减掉一顿辅食,但牛奶和水果不减。这样既易消化,还保证了营养。

4、让宝宝养成爱喝水的好习惯

众所周知,水是个好东西,水能治百病。但到了小宝宝身上,有时喝水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任务。添加辅食后的宝宝,一定要每天加水。稍大一点的婴儿,由于吃的食物成分已逐渐接近成人,每天一定要喝水。一般150毫升是婴儿的一天需水量。

对于拒不喝水的宝宝,一定不可以一直顺着他,要想办法改掉这个坏习惯,比如用果汁加水或用小勺喂。小宝宝的习惯是靠家长来培养的,如果他十个月时不喝水,那到一岁他也不喝,到两岁、三岁,如果一直没有养成喝水的习惯,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5、有生病苗头时抓紧采取措施,细心护理

如果发现宝宝有流鼻涕的现象,可以试试喝葱白煮水,能够有效终止感冒,关键是要发现得早。(煮法:用大葱根部的一段葱白,约手指头那么长即可,加水煮约半小时,约300毫升左右。可放冰糖调味。)

结语:宝宝的抵抗力很弱,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着凉,宝爸宝妈们可千万要给宝宝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啊。今天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如何预防宝宝感冒的小妙招,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爸爸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预防老年痴呆十二法

全文共 1436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痴呆正是由于老年人的大脑细胞出现萎缩退化而引发的一种不可逆转的器质性疾病。该病患者常表现为、丧失原有的兴趣、不拘小节、爱遗忘、空间定向能力差、说话不流利和语言组织能力差等。老年痴呆症的病因多与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由于该病会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给其家庭和社会增加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因此,老年人应对该病进行积极的预防。那么,老年人应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呢?专家告诉我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以下12种做法,就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

一、要减少糖、盐、油的摄入量,人若在青、中年时期经常摄入大量的糖、盐、油,到老年后就易患老年痴呆症。因此,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平时应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含糖、盐、油多的食物。

二、要少饮或不饮烈性酒,经常饮酒的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比从不饮酒的人高5~10倍。这是因为酒精不但能使大脑细胞的密度降低,还能使大脑细胞快速萎缩。因此,人们应尽量避免饮酒,尤其应避免饮用烈性酒。

三、要常吃富含胆碱的食物,乙酰胆碱的缺乏是人们患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乙酰胆碱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而乙酰胆碱都是由胆碱合成的。因此,人们应多吃一些富含胆碱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花生、核桃、鱼类、肉类、燕麦、小米等。

四、要常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最近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常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有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的内脏、海带、红腐乳、臭豆腐、大白菜和萝卜等。

五、吃饭要吃七分饱,每餐都吃得很饱的人极易患老年痴呆症。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每餐都应只吃七分饱,这样不但能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还能很好地保护消化系统。

六、要勤动脑“用进废退”的,大脑接受的信息越多,脑细胞就越发达、越有生命力。因此,老年人应经常进行一些脑力活动,如看书、下棋等。

七、不要吸烟,德国科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吸烟10年以上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远远大于从不吸烟的人。这是因为吸烟会引起脑供血不足,使脑细胞发生萎缩。因此,吸烟的老年人应积极戒烟,以避免因此患上老年痴呆症。

八、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从而使经过大脑的血流量增加,使脑细胞得到充足的养分和氧气。因此,老年人可通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来预防老年痴呆症。

九、吃食物时要多咀嚼,当人咀嚼食物时,其大脑的血流量会增加20%左右,而大脑血流量的增加对大脑细胞有养护作用。因此,老年人在吃食物时要多咀嚼,在不吃食物时也可进行空咀嚼,用此法可预防老年痴呆症。

十、要积极地防治便秘,便秘是引发老年痴呆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经常便秘的人,其肠道会产生氨、硫化氢、组织胺、硫醇和吲哚等多种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从而诱发老年痴呆症。因此,老年人应积极地防治便秘,以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十一、要经常活动手指,人活动手指可以给脑细胞以直接的刺激,对延缓脑细胞的衰老有很大的好处。因此,老年人可通过打算盘、在手中转动健身球、练习双手空抓、练书法、弹奏乐器等方式来运动手指,从而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十二、尽量不使用铝制的炊具和餐具,它与酸碱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如果用铝制的炊具或餐具盛放酸、碱性食物,会使铝元素游离出来污染食物。而人吃了被铝离子污染过的食物,会使铝在大脑、肝、肾、脾、甲状腺等多个组织器官中蓄积下来,这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的反应变得迟钝,并会加快人体的衰老,最终可引发老年痴呆症。因此,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使用铝制的炊具和餐具,以减少铝的摄入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全文共 2563 字

+ 加入清单

入秋以后,手足口病又来到了发病的高峰期,这个时候家长们就一定要注意多多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信息,多加预防,积极治疗,不接触带有病毒的人群,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的相关知识。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肠道病毒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

(二)指导预防疾病的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三)指导预防疾病的机构加强防控、医疗机构开展公众预防和疫情应急处置。

二、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virus)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ECHO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Al6型最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三、流行病学

(一)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亡。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患者大多为1-4岁婴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发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

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此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青海和广东等10几个省份均有本病报道。1983年天津发生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5-10月间发生了7000余病例。经过2年低水平散发后,1986年再次暴发。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出EV71。

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监测哨点共报告129106例病例。当年共发生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幼儿。重症病例的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二)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关健是做好预防。

(1)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尤其是小孩子,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舔手、咬指甲;饭前便后、外出回来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要勤晒衣被。

(2)在该病流行季节(4~9月)时,请家长尽量减少带小孩去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以减少感染机会。

(3)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彻底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多运动多户外活动晒太阳。

(4)在流行期间家长要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皮疹,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5)学校和托幼机构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通知家长对患儿及时采取离校隔离治疗的措施,治愈后方能回校上课。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患儿增多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6)在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结语:看完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现在对于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多加预防,积极治疗,就不会患上手足口病,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如何预防狗狗免疫失效

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金毛犬(详情介绍)

疫苗的接种成功率很高,但也不是百分之百就会成功。疫苗接种成功与否取决于诸多因素,比如接种的途径、疫苗本身的质量、免疫程序以及狗狗的身体情况等等。所以并不是说只要接种狗狗就能够获得免疫,出现接种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事,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量去预防

接种失败的原因

一、自身身体所致

由于狗狗的种类繁多,而且自身机体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犬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应答强弱也不一致。而有的狗狗甚至有天生的免疫缺陷,因此会出现疫苗接种失败的情况。

二、营养元素的缺乏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它们都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缺乏或不足,尤其是维生素A、D、B、E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全价蛋白缺乏时,均会影响免疫抗体的生成速度或生成的数量,从而导致免疫反应滞后或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导致免疫失败。

三、疫苗质量差

使用非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的疫苗、疫苗重量不合格或质量欠佳;使用过期疫苗;疫苗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能保证低温条件,使疫苗滴度降低;疫苗取出后在免疫搁上门服务受到日光直接照射或取出时间过长,导致疫苗活性降低;冻干疫苗未使用专用稀释液稀释,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从而造成疫苗的稳定性大大降低;免疫接种不到位、接种剂量不准确等,均可影响疫苗的效价及免疫效果,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四、未按照接种程序进行

帮狗狗注射疫苗通常都有一个固定的周期,不过很多饲主因为自身工作原因或其它的一些相关因素,导致狗狗注射疫苗的时间与规定时间间隔过长,导致先前的疫苗失效,从而导致了疫苗接种失败的情况。

五、已有潜伏感染

很多狗狗在接种疫苗之前,可能就已经感染上了病毒,只不过该病还只是处于潜伏期。而注射完疫苗之后,会导致狗狗的免疫力下降一段时间,而病毒就会乘此间隙爆发出来,导致了疫苗接种失效。

多补充营养元素

如何应对免疫失效

1.加强营养管理,保证营养均衡

加强饲养管理,尽量以狗粮作为狗狗的主食,注意蛋白质营养供给,适应补充维生素A、B、C、D、E等多种微量元素,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合理驱虫,接种疫苗时要处置得当,防止犬受到惊吓,增强体质,提高犬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合理用药

根据疾病性质和症状,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科学合理选用药物,避免乱用滥用药物。在接种疫苗前后数天内归好不要使用消毒药、抗生素、抗球虫药和抗病毒药,合理选择用左旋咪唑、卡介苗、干扰素等免疫促进剂,增强免疫效果。慎于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类药物和性激素,以避免对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危害,影响免疫应答。

3.按照正确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根据狗狗的年龄在合适的时间为其进行接种,及时有事也不能与规定接种时间相隔太久,否则很容易引起疫苗失效的情况。

4.选用正规免疫用药

严格按照疫苗制造商推荐的免疫途径,采用正确的免疫接种方法进行接种,使用疫苗所附带的稀释液,并正确稀释配制疫苗,确保疫苗接种到位、剂量准确,以保证免疫效果。

尽管我们不能完全避免免疫失效,但是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尽量注意免疫的注意事项,避免在免疫的过程中出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预防狗狗中暑的措施,狗狗预防中暑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狗狗是一种很容易中暑的动物,因为狗狗本身就是一种很不耐热的动物,而且狗狗的身体没有汗腺,不能自我调节温度,所以只能通过舌头来降低自己的体温,再加上有些狗狗的毛发很长,所以就更容易发生中暑的现象。那么宠物主应该如何预防狗狗中暑呢?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1,注意自家狗狗的自身条件

首先,家长们要知道老年,肥胖,有心脏病史,或者有癫痫的狗狗非常容易发生中暑的情况,另外像那些鼻子比较短的狗狗也容易发生中暑的情况。因此,如果家里饲养的狗狗符合以上情况,就应该尽量避免它们呆在及热的环境当中。

2,时刻保持狗狗的饮水充足

在炎热的夏天当中,保持狗狗每天要有充足的饮用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狗狗出现缺水的情况,就很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

3,夏天的时候不要让狗狗待在车上

永远不要让狗狗待在封闭的车上,即便是天气不是很热的情况,车内的温度也会是室外的好几倍,如果让狗狗待在车里的话,很容易会导致狗狗中暑死亡的情况。

4,适当打理狗狗的毛发

夏天的时候,长毛狗狗确实会感觉到很热,此时主人应该适当的将它们的毛发剪短,而不是剃光。因为将狗狗的毛发剃光,不仅不能让它们觉得凉爽,还会使它们的皮肤直接受到外界的刺激或者伤害毛囊。

5,请把狗狗尽量安置在凉快的地方

不管是去室外活动,还是在家里,都应该让狗狗待在凉爽,通风的地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很难保证狗狗不会出现中暑的情况。

6,散步选在温度低下的时候,并且带上充足的饮用水

夏天的时候,外面的温度是特别高的,所以如果要带狗狗出门散步的话,一定要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这种温度偏低的时候,另外还要带上充足的饮用水,以便及时给狗狗补充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老年人早晚空腹吃苹果一个可预防便秘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人,因为工作、学习或其它原因,在感觉到有便意的时候,不能(如正在上课、工作离不开)或没有条件(如找不到厕所)如厕,强将大便忍了回去。经过这样的经历几次以后,逐渐感到大便困难、干燥,就形成了习惯性便秘,是指大便次数比健康时减少,粪质坚硬,并有不适的感觉。经过检查,肠道、肛门没有器质性病变。

长期的便秘,会因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被吸收入血而引起腹胀、食欲减退、口内有异味(口臭)、易怒等自体中毒症状;除会使身体发胖,皮肤老化外,还会引起贫血、肛裂、痔疮、直肠溃疡,增加直肠癌的发病率。便秘本身并不会产生致命的危险,但是如果您年龄较大,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那便秘对于您可能是一个致命的危险因素:便秘使得排便时必须用力,这样血压就会升高,机体的耗氧量增加,很容易诱发脑溢血、心绞痛和心梗而危及生命。因此,保持大便通畅是十分必要的。

怎样预防便秘:

1、饮食中必须有适量的纤维素。

2、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与水果,早晚空腹苹果一个,或每餐前吃香蕉1-3个。

3、主食不要过于精细,要适当吃些粗粮。

4、晨起空腹饮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配合腹部按摩或转腰,让水在肠胃振动,加强通便作用。全天都应多饮凉开水以助润肠通便。

5、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比如仰卧屈腿,深蹲起立,骑自行车等都能加强腹部的运动,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促进排便。

6、每晚睡前,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7、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要有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儿童保健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全文共 1346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广东省卫计委通报手足口病数据,发病88366例,死亡3例,较2015年同期病例上升72%。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每年的5、6、7月为发病高峰期。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幼儿传染性疾病,尤其是近几年发病率较高。在手足口病初期,患儿会出现发热,体温在38~39度之间,伴有流口水、咽喉疼痛的症状。1~2天之后,孩子的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一般在出现症状以后,通过5-7天的隔离治疗就会有所好转,不会给孩子留下任何的后遗症。但是,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发展为重症手足口就有可能会威胁到孩子的生命。

这是因为重症手足口病发病年龄都比较小,本身的抗病能力也较低,加上发病病程较快,从发病到脑、脊髓损害,再到心血管、肺损害,直至死亡时间极为短暂,有可能只是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到目前为止,手足口病还没有特效治疗方式,确诊后主要是以护理为主。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

1、消毒隔离

当确诊为手足口病以后首先就是将患儿进行隔离,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2、室内通风

为了避免继发感染,患儿的房时一定要定期开窗通风,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3、多休息多喝水

患儿要注意多卧床休息,多喝水。同时,由于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故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4、饭后漱口

为防止细菌继发感染,一定要保持患儿的口腔清洁。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5、衣服勤洗勤换

衣服、被褥要勤洗勤换,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6、发热及时服药

一般情况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会伴有低热或中等发热,此时不必特殊处理,多喝水即可。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7、观察患儿病情

由于手足口病有加重的可能,因此家长一定要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众所周知,手足口病是通过唾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玩具、奶具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的。因此,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家长应做好手足口病预防措施。为了避免宝宝感染手足口病,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等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2.看护人员接触孩子前、替孩子更换尿布、处理孩子粪便后均要洗手。

3.避免接触患手足口病的儿童,病情流行期不要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

4.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并勤晒衣被。

5.宝宝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勤洗手、勤开窗、晒衣被、喝开水、吃熟食”15字口诀与您共同防范手足口病,将它杀死在萌芽状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远离手足口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孩子肥胖症的原因以及预防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肥胖症是一种对孩子的健康危害很大的疾病,不过为什么小孩子会患上肥胖症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预防小儿肥胖症的方法:

第一,家长以及亲友们,都要认识到小儿肥胖病是种疾病,必须进行治疗,不治疗会给小儿带来许多害处。

第二,肥胖病儿的父母、祖父母和亲友们,甚至邻居、学校的老师和幼儿园的保教人员等,都对治疗小儿肥胖病有统一的看法,一致的言行。尤其在对肥胖病儿采取饮食治疗时,看法相同,行动一致,共同协助病儿渡过减肥难关。

第三,家长要做好病儿的思想工作,使病儿能配合治疗,能自觉地控制饮食。

小儿肥胖症的病因有哪些?

1.营养过度

营养过多致摄入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热量以甘油三酯形式储存于体内致肥胖。婴儿喂养不当,如每次婴儿哭时,就立即喂奶,久之养成习惯,以后每遇挫折,就想找东西吃,易致婴儿肥胖,或太早喂婴儿高热量的固体食物,使体重增加太快,形成肥胖症。妊娠后期过度营养,成为生后肥胖的诱因。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上起重要作用。情绪创伤或心理障碍如父母离异、丧父或母、虐待、溺爱等,可诱发胆小、恐惧、孤独等,而造成不合群,少活动或以进食为自娱,导致肥胖症。

3.缺乏活动

儿童一旦肥胖形成,由于行动不便,更不愿意活动,以致体重日增,形成恶性循环。某些疾病如瘫痪、原发性肌病或严重智能落后等,导致活动过少,消耗热量减少,发生肥胖症。

4.遗传因素

肥胖症有一定遗传倾向。双亲胖,子代70%~80%出现肥胖;双亲之一肥胖,子代40%~50%出现肥胖;双亲均无肥胖,子代仅1%出现肥胖。单卵孪生者同病率亦极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手指操帮助老人预防老年痴呆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手指帮助老人预防老年痴呆

根据中医研究指出,因为人的手上集中了许多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穴位,联系着全身的内脏。所以经常做手指操,有助于老年人大脑血流通畅,既健脑又可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下面来教你怎么做手指操吧。

1、紧握拳头。

双手十指迅速展开,然后用力屈指握拳,反复锻炼。一开始会感到酸胀,随着练习次数增多,酸胀感会逐渐消失。做30~50次。

2、按摩双手。

手指伸直,用右手掌按摩左手背,接着用左手掌按摩右手背,相互交替做5~10分钟,直到双手摩擦发热为止。

3、推扳手指。

先用右手抓住左手,用拇指—一向外推扳左手的各手指,再用左手抓住右手,用拇指—一向外推扳右手的各手指。各做10~20次。

4、捻压手指。

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用力去捻左手的各个手指,然后再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用力去捻右手的各个手指,捻3~5秒钟放开,各做10次。

5、敲打虎口。

右手握拳,敲打左手虎口、小指侧、手背与掌心、手腕等处各10次。然后,再由左手握拳敲打右手各处。

6、弹击手指。

弹击时,两手各指相对应,相互弹击。需用力,最好有稍许痛感。做10~20次。

7、转动手腕。

右手握住左手,让左手腕顺时针与逆时针交替转动10~20次。然后换左手握住右手,依此法进行。

8、手指对插。

双手十指同时张开,相互插入手指间,然后用力抱紧成拳,3秒钟后松开,反复练习10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