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免疫

免疫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免疫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免疫问题。

分享

浏览

2219

文章

224

一排毒、二养肝、三去火、四强免疫,被称为“化毒草”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虽然大自然呈现出了它最美的一面,但生活中的琐事也像四季变换一样接踵而至。因为气候的变化,春季是感冒、流感等病毒盛行的季节,所以除了注意生活卫生,增强免疫力也很重要。紫花地丁是一种野菜,它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因为它可爱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中国医典》记载:“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疗疮肿毒,丹毒、毒蛇咬伤”,因此民间称之为“化毒草”。

怎样吃紫花地丁,最能体现它的美味与营养呢

晓峰分享了他的经验,那就是用它来做饺子馅。首先,要挑选干净的紫花地丁,用淡盐水浸泡一下,去除不需要的部分,然后焯水两分钟,过冷开水后切碎剁细备用。再摘洗一些韭菜,切细备用。最后,将五花肉切碎,腌制后加入鸡蛋、盐、葱、姜末、生抽、味极鲜、蚝油、花椒粉等调料,搅拌均匀后加入切好的紫花地丁和韭菜,最后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即可做成饺子馅。

紫花地丁好处

除了药用价值,它们的味道也十分美妙,给人们的厨房增添了许多花样和变化。生活中,无论是在办公室、厨房、餐桌上还是在家庭中,对待生活都需要理性而有品位的态度,“一餐一饭,心有所栖”,这样的态度,也符合野菜的特点和价值,让生命中“紫花地丁”舒展、茂盛,让生活更加富有色彩和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疫苗接种和感染都可以使人体获得免疫保护 还有必要接种吗?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当然有必要接种,就拿新冠来说,接种了疫苗的患者和没有接种的患者转为重症的概率要小很多。所以希望符合条件的人群,能够积极主动去接种疫苗,获得更加强大的免疫保护能力,这样才能够抵御病毒,防控相应的疾病,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中国疾控中心就此话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提到我国尚有一部分人从未被感染,也从未接种过疫苗。在迎接五一小长假全国游的这个时间点,未接种过疫苗的人群,有很大被感染的风险。

疫苗是由一种活着或死亡的病原体,以及一些辅助成分组成的一种特殊药物,通过注射、口服等方式引导人体产生对疾病的免疫反应,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生成针对疾病的抗体,使得身体在后续感染时能够迅速应对病原体。而感染后获得的免疫保护,是指当人体第一次接触某种疾病,机体会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针对这种病原体的抗体,从而对该病原体产生免疫保护。

虽然感染也可以获得免疫保护,但是感染疾病带来的风险和代价却是非常高昂的。感染病毒或细菌可能会导致身体疼痛、发烧、头痛、咳嗽等症状,更严重的可能导致器官损伤、甚至死亡。另外,感染病毒或细菌时,不同个体的免疫反应存在差异,有些人可能会产生比较强的免疫反应,但也可能有些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他们的免疫反应可能就会相对弱一些,这也会增加感染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很多病原体都可能在感染后潜伏一段时间,而这个时候人体可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但是仍有可能传播给他人,从而使其他人受到感染。为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需要有效的防疫措施。

与感染相比,疫苗接种更为安全、有效,并且能够保证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性。疫苗接种可通过引导人体产生特定的抗体来预防病原体的感染,并且不会让人感染到疾病本身,使得人们能够在不产生实际病症的情况下获得免疫保护。接种疫苗是一种群体防疫的方式,人们在接种疫苗后能够形成群体免疫,从而减少病原体在人群中的传播机会,对于那些因其体弱多病或不适合接种疫苗的人来说,也能够提供更好的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抗免疫攻击干细胞用于治疗糖尿病 能终结胰岛素?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这项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它已经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糖尿病的途径,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医学应用前景。未来的研究将继续关注如何进一步改进这种干细胞治疗方法,以确保其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种基于干细胞治疗的方法将会成为一个更加广泛应用的医学领域,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性。近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健康问题。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生成细胞自身免疫攻击而导致的疾病,它破坏了胰腺中的β细胞,进而使得机体无法正常生成胰岛素,导致血糖浓度过高。在缺少足够的胰岛素的情况下,患者必须接受长期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然而,这种治疗方式不能完全控制糖尿病的发展,还会给患者带来诸如低血糖等副作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了一种根据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这些干细胞由一种可以从恒河猴细胞中产生的“万能”细胞转化而来,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为任何类型的细胞。传统的干细胞治疗方法可能会遭受同样来自患者免疫系统的攻击,变得无效。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对这些干细胞进行了基因修改,以使它们不会触发患者免疫系统的攻击。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将这些干细胞转化为胰腺细胞,然后将它们注入患有Ⅰ型糖尿病的小鼠体内。实验证明,这些干细胞不仅没有引起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破坏性反应,被成功地集成到了被²细胞所组成的胰腺中。最重要的是,在接受干细胞治疗的小鼠身上,糖尿病症状得到了显著减轻,这表明这种干细胞治疗方法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作为未来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选择。

这种基因修饰后的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疾病,例如癌症。这些干细胞也可以被诱导成心肌细胞,这样就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病。还可以被转化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细胞,用于治疗癌症,这些结果表明,基因修饰后的干细胞具有重大医疗价值,可作为未来治疗多种疾病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牛津研究称英国或已获得群体免疫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根据媒体报道,由牛津大学的苏尼特拉·古普塔教授领导的冠状肺炎新流行病学模型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已经感染了一半的英国人口,该国可能已经获得了显著的群体免疫力。

研究基于新发肺炎的SIR模型,分析了英国和意大利的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该模型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在英国出现的时间不晚于1月中旬,而英国第一个确诊病例是在一个月后,即2月底正式记录的。

通过模型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当3月5日英国发生首例死亡时,数千人感染了这种新的冠状病毒。当病毒的基本传播数R0 = 2.25(R0是一个人感染的平均人数)和R0=2.75时,截至3月19日,分别约有36%和40%的人口暴露于新的冠状病毒。

使用R0=2.25的相同模型,病毒开始传播的时间设定为发现第一个病例前4天和第一次确诊死亡前38天,表明截至3月19日,68%的英国人已经感染了新的冠状病毒。

使用相同的模型,病毒开始在意大利传播的时间被设定在发现第一个病例的10天前和确认第一个死亡的1个月前。它显示,截至3月6日,即该病毒出现后的第45天,约60%(R0=2.25)和64%(R0=2.75)的意大利人已经接触到这种新的冠状病毒。

当高危人群的比例约为0.1%时,病毒可能在第一个确诊病例前17天和第一个死亡病例前38天开始传播。到3月6日,大约80%的意大利人将被感染。

苏尼特拉·古普塔教授说,如果这一结论得到证实,这意味着感染新冠状病毒的人不到1/1000,大多数人只有轻微症状或根本没有症状。因此,她认为需要立即开始大规模的抗体测试,以确认人体是否产生了抗体。

如果这项研究的结论得到证实,这意味着英国已经通过两个多月来新的冠状肺炎的无声传播获得了显著的群体免疫。为了提供必要的证据,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目前正与剑桥大学和肯特大学的研究小组合作,尽快开始对整个人群进行抗体检测。

牛津大学的研究表明,一半的英国人感染了新的冠状病毒或获得了大规模免疫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曹雪涛团队:首个细胞核内DNA免疫识别受体被发现

全文共 139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以长期研究论文的形式在网上发表的最新一期《科学》。

根据这篇论文的报道,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自然免疫识别受体,被称为hnRNP-A2B1,它能感知和辨别入侵的病毒dna。受体分子可以特异性识别细胞核中的病毒DNA,然后激活自然免疫信号通路,诱导干扰素产生,并启动自然免疫反应,消除DNA病毒的感染。

曹雪涛团队:在细胞核中发现第一个DNA免疫识别受体

这项工作为自然免疫和炎症的研究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突破“禁区”

免疫是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身体依靠这一功能来识别“自我”和“非自我”,消灭和排斥入侵的病毒和其他致病物质,并保持自身的稳定性。

经过多年的探索,科学家们在鉴定外源病原体DNA的分子机制及其抗病毒免疫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可以识别病毒DNA的天然免疫受体存在于细胞质中。

例如,2013年,《科学》报道了中国科学家陈知建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一种叫做cGAS的蛋白质可以识别细胞质中的病毒DNA。

然而,绝大多数的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进入细胞核释放病毒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并在感染宿主细胞后在细胞核中复制。

细胞核结构紧凑有序,一直被认为是“免疫禁区”。

无论细胞核中是否存在天然免疫识别分子,以及如何识别进入细胞核的病原体DNA,长期致力于免疫学前沿研究的曹雪涛及其团队,都被“免疫禁区”这两个科学问题深深吸引。

“我想看看当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它的细胞核会发生什么。”提到研究的初衷,曹雪涛供认不讳。

“大海捞针”

为了从细胞核中筛选出能够识别病毒DNA的天然免疫受体,带领博士后研究人员王磊和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温开展了这种“大海捞针”式的研究。

研究人员同时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用生物素标记的病毒基因组DNA从核提取物中沉淀出DNA结合蛋白,并进行质谱鉴定;另一种是通过双向电泳结合质谱检测,寻找具有激活自然免疫信号通路潜在功能的蛋白质分子,这些蛋白质分子在DNA病毒感染后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

"这两种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目标蛋白质分子."曹雪涛说,这两种方法分别获得了数百个分子。经过交叉比较,筛选出23个候选分子。

随后,他们通过一系列体内和体外功能筛选,最终鉴定出一种靶分子,即异源核核糖核蛋白A2B 1(hRNp-A2B 1)。这是核DNA的天然免疫识别受体,科学家正在寻找它来识别病毒DNA。

“旧”蛋白质扮演新角色

事实上,hnRNPA2B1是一种“旧”蛋白质,“其正常功能是结合核糖核酸,”曹雪涛告诉《中国科学》。

接下来,研究人员对这种“旧”蛋白质的新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人员称,在DNA病毒感染后,hnRNPA2B1在226位二聚化并去甲基化精氨酸(Arg226),然后转移到细胞质中并与STING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激活TBKIRF3信号转导途径,从而启动基因表达,如干扰素。

同时,研究还发现,hnRNPA2B1可以放大和增强细胞质中天然免疫分子的信号通路,诱导更多的干扰素产生,并有效触发天然免疫反应。

“这项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自然免疫调节的理解,并为抗病毒治疗和炎症预防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潜在的新目标。”曹雪涛说。

他还透露,这篇论文最初是作为《科学》杂志的“速读”文章提交的,后来被编辑部接受为更有分量的“长文章”。

近年来,曹雪涛团队在两个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自然免疫和炎症性疾病、肿瘤免疫治疗和免疫逃逸。

展开阅读全文

新颖!这种mRNA有望带来新型免疫疗法

全文共 1207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单克隆抗体治疗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热点。无论是治疗癌症还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们都是活跃的。

除了这些疾病,科学家们还在考虑用抗体治疗传染病的可能性。与传统疫苗相比,抗体疗法有一些独特的特点:第一,抗体安全性好;其次,理论上抗体的发展时间比疫苗短。第三,它可以应用于几乎任何一组患者,尤其是那些自身免疫能力不足且难以接受疫苗接种的患者。

但是抗体疗法也有其发展的弱点。其中,生产高质量的抗体药物并非易事。最近,一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疗法,该疗法有望将编码有效抗体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并“原位”合成抗体来治疗疾病。这项创新性的突破发表在《科学免疫学》杂志上。

新奇!这种基因有望带来新的免疫疗法

这项研究的目标疾病是“基孔肯雅病毒”(CHIKV)。尽管这没有像癌症或阿尔茨海默氏病那样受到重视,但它代表着一个巨大的未得到满足的医疗需求——目前,我们不要谈论治疗计划,甚至不要谈论预防感染的疫苗!

在没有现成的疗法的情况下,病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免疫力来战胜这种疾病。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自我康复的病人,并分析了他体内的B细胞。基于这一分析,发现了一系列针对CHIKV感染的强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其中,一种名为CHKV-24的单克隆抗体具有最强的体外抗感染能力。

后来,研究人员证实,来自人类的抗体也可以对小鼠有保护作用。注射纯化抗体24小时后,研究人员给他们注射了致命剂量的病毒。结果表明,接受高剂量(10毫克/千克)和中剂量(2毫克/千克)CHKV-24抗体的小鼠存活率为100%!接受最低剂量(0.4毫克/千克)抗体的小鼠存活率为50%。这些结果表明,从人类患者身上分离的抗体确实可以保护小鼠。

然后,对于这项研究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为了知道编码CHKV-24抗体的基因是否也能起到保护作用,研究人员获得了基因序列并用脂质纳米颗粒包裹这些基因。注射到小鼠体内后,这些基因可以成功地表达人CHKV-24抗体。

后来,研究人员用免疫缺陷小鼠进行测试。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小鼠对CHIKV感染极其敏感,难以存活。然而,当注射编码CHKV-24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时,这些小鼠确实对致死剂量的病毒产生了抗性,并且抗性随着信使核糖核酸的增加而变强。在最高剂量组中,在病毒感染21天后,小鼠的存活率保持100%。在对照组中,小鼠仅4天后全部死亡!

这一积极的结果也极大地激发了研究人员,并鼓励他们将这项技术推向人类临床试验。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这种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然而,在这项研究发布之前,在今年1月,第一阶段人类临床试验正式启动,以评估这种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詹姆斯·克罗教授说:“利用人体自身的机制来产生抗体,利用基因表达来产生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抗体,有望成为对抗这种疾病的一种强有力的方法。”。“我们很高兴看到早期工作有助于临床前研究,我们也期待看到第一阶段临床试验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太空中存在真菌毒素?会产生致癌和抑制免疫的化合物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此时此刻,有些真菌可能会给空间站和宇宙飞船带来危险,但我们不知道它们是否真的会伤害宇航员。科学家需要对此做更多的研究。这是发表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的结论,该研究综述了已知存在于太空中的真菌毒素——可以伤害人类的真菌化合物

微生物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包括各种细菌和单细胞真菌。因此,这些伴随人类很长时间的微小生物搭便车登上国际空间站和其他宇宙飞船就不足为奇了。尽管科学家对太空中的细菌做了大量研究,但对真菌的研究相对较少。部分原因是这些蘑菇的近亲通常只对生活在压力环境中或免疫系统严重受损的人造成健康问题。

然而,长期的太空飞行压力已经被证明会影响宇航员的免疫系统。因此,比利时根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想知道真菌如何影响宇航员的健康。在对科学文献的回顾中,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关于不同真菌种类的检测。

太空中有真菌毒素吗?会产生致癌和免疫抑制化合物

根特大学的药物科学家和这篇新论文的合著者莎拉·德·萨格说:“但是我们几乎没有发现真菌毒素。她说,这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在航天器上发现的特殊真菌,如黄曲霉和链格孢菌,会产生致癌和免疫抑制化合物,而这些分子通常是在真菌受到环境压力时形成的(如果太空对人类来说是一个紧张的环境,那么真菌也是如此)。目前,还不清楚宇航员是否真的受到这些毒素的影响。

De Seger的团队建议太空机构应该对航天器中的真菌毒素进行更深入的检测和研究。他们特别指出,应当开发监测航天器表面和内部空气的新方法。目前,大多数真菌测试是通过将样本送回地球上的实验室来完成的,但这在长期任务中是不可能的,比如载人火星飞行。

德·西格强调,真菌毒素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对宇航员有危险。在地球上,人们经常接触这些化合物,但它们在不同疾病中的具体作用并不总是那么清楚。另一方面,没有人知道真菌是如何在长期太空任务的封闭环境中生长和进化的。

南加州大学的药理学家阿德里安娜·布拉乔维奇说,这项研究提供的最重要的信息是,真菌和细菌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在国际空间站研究真菌,但没有参与研究。“无论我们走到哪里,真菌和细菌都会跟着我们,”她补充道。先前的研究表明,细菌在太空中毒性更大,所以有些人担心真菌也会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这对婴儿厉害了,生来就能免疫艾滋病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基因编辑,一些特定的疾病可以避免,这是现代医学的伟大之处。

据人民网深圳报道,一对名叫露露和娜娜的婴儿在深圳出生。这是科学家何建奎努力的结果。通过对婴儿进行基因改造,他们接受了艾滋病免疫接种。这意味着中国在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疾病预防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据报道,何健奎在受精卵发育期间用一根5微米的针和大约二十分之一的毛发将Cas9蛋白和特定的导向序列注射到仍在单细胞中的受精卵中,从而使婴儿在出生时通过调节基因而对某些疾病免疫。

趋化因子受体5基因是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通过对其进行修饰,病毒不会侵入人体细胞,即它可以自然免疫艾滋病毒。

如果这项技术在未来发展成熟,它还能推广到其他疾病的预防吗?

相关阅读:第一批携带艾滋病毒基因编辑的婴儿符合伦理审查吗?

医学伦理学尚未报道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

展开阅读全文

用心险恶!肿瘤竟把免疫细胞关进“小黑屋”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自然》杂志的副刊《自然医学》发表了一项关于癌症的新研究。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许多癌症很难治疗,因为肿瘤有太多的方式来作恶。

我们知道肿瘤免疫疗法是近年来革命性的抗癌方法。在某些癌症的治疗中,免疫疗法已经真正战胜了癌症。患者在5年甚至10年的治疗中没有复发,这在临床疗效上相当于“治愈”。

然而,免疫疗法有一个主要的瓶颈,这限制了它的发展——“对于免疫疗法,特别是对于胶质母细胞瘤或其他转移到大脑的肿瘤,部分问题在于免疫系统的不平衡。”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杜克大学脑肿瘤免疫疗法项目负责人彼得·费奇教授说:“如果你的目标是激活免疫T细胞,但T细胞实际上并不存在,你就等于把免疫疗法扔进了一个无底洞。”

研究人员发现这是胶质母细胞瘤的一个严重问题。一般来说,正常人的CD4阳性T细胞数约为700-1000,而许多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CD4阳性T细胞数不到200!显然,如果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有缺陷,激活免疫系统的疗法就很难奏效。研究人员指出,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患者的T细胞计数甚至下降到“艾滋病感染水平”。

患者CD4细胞明显减少(图片来源:自然医学)

更令人痛苦的是,这些患者的T细胞在接受治疗前明显减少。换句话说,这不是化疗或放疗的副作用。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研究小组决定寻找T细胞减少的根本原因。他们首先关注脾脏和胸腺,它们是T细胞储存和成熟的重要器官。然而,研究发现,这些器官也是异常的,而且体积非常小。这可能是因为T细胞的生产有问题吗?

根据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再次观察骨髓。这一观察揭示了一个神奇的现象:研究人员在骨髓中发现了大量的T细胞。他们似乎被锁了起来,无法从骨髓中出来。因此,身体其他部位的T细胞数量会自然减少。

“这是一个在其他疾病中从未观察到的非常奇怪的现象,”费奇教授说。“它看起来像是大脑对抗T细胞的保护机制,但它已经被肿瘤盗用,阻止了免疫系统攻击它们。”

随后的研究表明,这些限制在骨髓中的T细胞表面缺乏一种叫做S1P1的受体,这是让T细胞离开骨髓进入淋巴系统的关键。一旦S1P1缺乏,这些细胞就不能进入循环,更不用说攻击癌症了。

有趣的是,当研究人员在小鼠T细胞上改造这种受体时,这些T细胞会离开骨髓,迁移到肿瘤部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指出了一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转化T细胞使其工作的方法。

这项研究的说明(照片来源:杜克健康的亚里沙·韦根特)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肿瘤消失S1P1受体的秘密。他们指出,这一发现有望带来免疫疗法有效性的关键。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欢迎更积极的抗癌疗法。到那时,一些目前难以治疗的癌症也可能会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肥胖?可能是你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来自爱尔兰、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发现,免疫系统对身体调节体重的能力拥有高达40%的“决策权”。相关结果最近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

“我们知道,一旦体重增加,大多数人都很难减肥,”圣文森特大学医院内分泌学家、研究通讯作者姜懿翔·奥谢说。许多人只是认为,如果你少吃多运动,你就会减肥。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体对防止体重减轻有非常强烈的反应。现在我们知道这种强烈的抵抗反应与免疫系统有关。"

总的来说,免疫系统负责抵抗感染和疾病。然而,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突然或快速的减肥可能是更直接的威胁。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莉迪亚·林奇解释道:“我们发现一种叫做iNKT细胞的普通免疫细胞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脂肪细胞在iNKT细胞的帮助下产生一种叫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FGF-21)的蛋白质。FGF-21可以触发新陈代谢或将白色脂肪转化为更健康的棕色脂肪。白色脂肪变褐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导致新陈代谢率增加和体重减轻。

研究人员指出,研究发现,肥胖人群的免疫系统相对“迟缓”,iNKT细胞数量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不会产生FGF-21,从而防止白色脂肪变成棕色脂肪。因此,如果刺激身体产生iNKT细胞,FGF-21的数量可以增加,从而提高代谢率和减轻体重。

布兰登·奎因是一名健身教练,但在患有免疫系统紊乱后,他开始变得肥胖。虽然他的饮食和运动水平没有改变,但他的体重在3-4年内从76公斤增加到120公斤。

“我一直对我的饮食和锻炼要求非常严格。理论上,我应该减肥,但事实上我没有。”他说。当奥谢联系他时,奎因非常乐意尝试这种新方法:让免疫系统更好地工作。这种方法很快就产生了结果。奎恩在头5周减了12公斤,在最后5个月减了23公斤。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肥胖症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为调节体重(如治疗肥胖症)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老年人想提高免疫能力应该怎么做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的老年人会出血,免疫能力低下,严重地影响到了老年人的生活,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提高免疫能力,全面的进行饮食,有效地进行防护,那么老年人想提高免疫能力应该怎么做呢?

1、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时人体内会产生一种被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可促使白细胞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或病毒消灭。因此保质保量睡好觉,可使免疫力“更上一层楼”。

2、保持乐观情绪。

乐观的态度可以维持人体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尤其是在现今社会,人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分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袭。

3、合理膳食。

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好,每天吃些鱼类、牛奶、蛋类、豆类及豆制品、海产品、食用菌及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增强机体免疫力。

4、多运动强化抵抗力。

运动可以增加组织细胞的活动量,并且促进新陈代谢正常,增强体魄并增加体能,身体健康自然就会有抗体,可以抵抗外来的病菌侵袭,体育锻炼可使血中的白细胞介素增多,进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消灭病毒与癌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孕前免疫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要想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只重视孕期保健是不够的,实际上,孕前免疫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什么是孕前免疫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什么是孕前免疫

那么究竟什么是孕前免疫呢?孕前免疫包括乙肝疫苗和风疹疫苗,这两项大家孕前都做了吗?

1、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就是母婴垂直传播,也就是说,一旦母亲感染乙肝病毒,那么孩子中发展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几率会高达85%~90%,其中有25%在成年之后会转化成肝硬化或者肝癌。

注射时间:乙肝疫苗是按照0、1、6的时间顺序注射的,即从注射第一针的时间算起,在之后1个月的时候注射第二针,再于6个月的时候注射第三针。再将注射之后产生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算上,至少应该在怀孕前9个月开始注射。

免疫效果:免疫率至少可以达到95%,免疫有效期能够超过7年。

2、风疹疫苗

根据相关医学统计显示,有25%的早孕期风疹患者可出现先兆流产、流产以及死胎等。还可能会导致孩子先天性畸形或者先天性耳聋等。所以,一旦孕妇在妊娠初期感染风疹病毒,医生就很有可能建议其终止妊娠。

注射时间:至少在怀孕前3个月注射,因为注射之后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人体内才能够产生抗体。

免疫效果:疫苗注射有效率大概为98%,能够达到终身免疫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检查有哪些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联合免疫缺陷病指一组兼有抗体免疫缺陷和细胞免疫缺陷的临床表现的疾病。又可分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和部分性联合免疫缺陷病,病情严重程度变化较大。包括一组先天性疾病,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SCID、有腺苷脱氨酶(ADA)缺乏的SCID、X连锁隐性遗传性SCID、伴有白细胞减少的SCID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检查有哪些?

1.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辅助检查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均明显异常。通常:IgG、IgA与IgM很低,但少数病人可能有1~2项Ig正常。部分病例血液和淋巴组织B细胞减少,而有些病例则可能基本正常。细胞免疫试验均异常,外周血T细胞数明显减少。T细胞功能试验亦明显异常。

2.伴有血小板减少及湿疹的免疫缺陷病,体液与细胞免疫均有异常。IgM降低,IgA及IgE升高,IgG正常或轻度降低。细胞免疫检查可有不同的异常。皮肤试验无反应,体外T细胞对PHA和刀豆素反应存在,但对特异抗原如破伤风类毒素和混合反应异种细胞反应极差。T杀伤细胞和单核细胞功能也有变化。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增多。可有贫血。

3.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T、B细胞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异常。可有淋巴细胞减少。T细胞计数降低或正常。对PHA或ConA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低反应或正常。迟发性变态反应皮肤试验阴性。40%患者血清缺乏IgA,也有IgG4、IgG2和IgA2缺乏或IgE减少者。B细胞计数和NK细胞活性正常。脑电图、肌电图异常。血清甲胎蛋白增高,肝功能异常,血清中可检出自身抗体。

4.伴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细胞免疫缺陷病,淋巴细胞减少或正常,T细胞减少,T细胞功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淋巴细胞对PHA和特异性抗原的反应降低或缺如,对异体淋巴细胞反应正常或降低,迟发性皮肤反应阴性。体液免疫也有不同程度缺陷,血清Ig正常、升高或降低。一些病例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增多。胸腺小,周围淋巴组织发育不良。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胸部X线检查不见婴儿胸腺阴影。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检查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切除扁桃体会不会影响免疫功能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经常扁桃体发炎,有的家长就问医生,要不要切除扁桃体?由于扁桃体内含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它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切除扁桃体会不会影响免疫功能?

一般认为如果扁桃体反复急性感染,并引起反复和持久的中耳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则应及时切除。另有以下情况,也应考虑切除:①扁桃体肿大并使呼吸、吞咽功能受到影响,久之会影响小儿生长发育。②急性肾炎、风湿热的病儿经常有扁桃体炎发作,从而使疾病不断加重。

手术年龄应在5岁以后,并于急性扁桃体炎治愈后至少2~3星期才能手术。对急性肾炎或风湿热活动的病儿,则应于病情稳定后4~6个月手术。如果病儿用水杨酸盐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则应在停止使用上述两种药物2个月以后再手术。因为服用水杨酸盐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术后容易出血;‘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妨碍创面的愈合。在术前及术后均应给抗生素治疗,以防止感染的扩散及肾炎或风湿热的复发或加重。

如果小儿仅仅是“单纯性扁桃体增大”而没有明显的炎症,则完全不必手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增大的扁桃体会自行萎缩。

展开阅读全文

宝宝患水痘是由于免疫低下引起的吗?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水痘是由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因全身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疱、痂疹等为特征而得名。多见于1~6岁的婴幼儿及儿童,治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也可能在若干年后因感染而复发。那么宝宝患水痘是由于免疫低下引起的吗?

■宝宝患水痘的原因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当初次感染这种病毒时会引起水痘症状。由于水痘传染性强,所以感染者是惟一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染源。

■水痘的危害有哪些

虽然大部分患儿在患水痘后数日内可以康复,不会造成身体的损伤和对发育产生影响。但父母也不能忽视水痘的危害,部分儿童在患水痘后也有可能继发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皮肤上的皮疹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引起败血症、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同时可能会引发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出血,内脏出血,喉部损伤水肿,呼吸窘迫等症。

1.免疫力低下的儿童

尤其对于免疫能力较差或本身患有哮喘、白血病等慢性疾病的儿童,感染水痘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等,将危及正常发育,甚至有性命之忧。

2.新生儿

新生婴儿在出生后5~10天内可能感染水痘,造成新生儿水痘,引起大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甚至死亡。

3.孕妇

而孕妇在怀孕早期感染水痘,胎儿将受到影响,可能患先天性水痘综合症,造成畸形或死亡。

■如何护理患水痘的宝宝

隔离

对水痘患儿进行隔离。一般在家中隔离,不到公共场所去。

定时开窗

空气流通具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勤开窗有利患儿恢复,但同时注意防止受凉。

多晒太阳

房间让阳光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清洁用具

所有水痘患儿接触的被褥、衣物、毛巾、玩具、餐具,全部采用洗、晒、烫、煮等消毒方式。

保持清洁

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

避免抓破水痘

特别注意不要让患儿抓破痘疹,以免引发化脓感染,可以把患儿的指甲剪短,保持双手的清洁,必要时戴上手套。

注意止痒

想办法止痒,让患儿感觉舒适一些。如在洗澡水中放入4汤匙碳酸氢钠苏打粉或干燥的燕麦;每三至四个小时洗一次澡。

所以宝宝患水痘而不只是免疫力一种原因,原因很多,只要家长找到相对的原因对症下药就好,当然仔细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假如你想知道更多有关儿童提高免疫力、增强宝宝免疫力的保健品有哪些的知识,本网站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供您查找,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展开阅读全文

怎么给宝宝强化免疫?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每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能够抵抗病毒细菌的感染,尤其是在流感季节。但是,妈妈不能把孩子锁在家里不去上学以避免细菌的感染。那么怎么给宝宝强化免疫呢?

对于强化免疫很多家长不是很了解,那么什么是强化免疫呢,我们就来听一下专家的解答吧。

强化免疫是指国家或地区针对某种传染病的发病或流行情况和人群对该传染病的免疫状况进行分析后,决定在短时间内对某年龄段人群进行的普遍免疫,它是对常规免疫的加强。它与计划免疫共同构成了计划免疫体系。

小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作出反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亦可参与对体内损伤或畸变细胞的清除。此种系统在体内起主要作用的是吞噬细胞。先天性免疫又可称为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在先天性免疫方面,主要体现在:血清中促吞噬因子低,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差;皮肤粘膜屏障差,易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体液中抗菌因子补体、溶菌酶、干扰素含量低。。此种免疫在体内起主要作用的是清除病原菌细胞、修复机体受损组织。而最新研究发现,母乳中特有的生长因子TGF-β、粘液素、γ-亚麻酸,能够全面清除畸变以及有害细胞,快速修复被损伤的神经细胞以及组织,能够加速婴幼儿免疫系统的进化。

科学依据疫苗不仅可以降低体内病毒的危险性,而且可以使一定的人口产生免疫群,如果大部分人都有了免疫力,疾病就很难传播了。关于儿童健康饮食以及增强宝宝免疫力的保健品有哪些这方面的常识正在更新当中,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持续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抗体免疫缺陷病患者如何护理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抗体免疫缺陷病应该如何护理?抗体免疫缺陷病包括一组疾病,特征为抗体生成及抗体功能缺陷。本组疾病一般均有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减少或缺乏。

抗体免疫缺陷病应该如何护理?

免疫缺陷病的筛检和认证

(1)病史调查:了解患儿在出生前其母在妊娠期间有无风疹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是否服过可能致畸的药物。

(2)发病年龄:患儿最早出现感染症状的时间,感染次数,如腹泻、皮肤上的脓性斑点等;发育缓慢的时间,婴儿出生后6个月的前后比较。

(3)家族史:免疫缺陷病儿如没有致畸因素,常伴有家族病史。有的是伴性染色体遗传,若其母系中有此病患者,则对诊断有助。有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及X线检查可对既往感染和支气管扩张及其后遗症取得证明。免疫缺陷病患儿共同表现发育不良。连续记录的身高、体重曲线,可能越来越接近、直至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触摸不到淋巴结或扁桃体小于正常。有些细胞免疫缺陷综合征和抗体缺陷综合征患儿,可发生淋巴结病;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有毛细血管扩张和共济失调表现。联合免疫缺陷症者,可能呈现短肢侏儒症。Chédiak-Higashi综合征患者有眼及皮肤白化症。

选择性抗体缺陷综合征常见的感染是化脓症和呼吸道感染。其病原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等。细胞免疫缺陷者易患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病毒感染者预后不良,如麻疹、肺炎等。

展开阅读全文

冬季健康保护神:这些食物提高免疫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健康保护神:这些食物提高免疫

冬季健康保护神:这些食物提高免疫

1、蒜瓣

含有多种抗氧化剂、硒,可对抗入侵者。

2、柳丁与橘子

柑橘类水果内含的维它命C是第一要推荐,因为增加体内制造对抗感染的白血球与抗体,也增加干扰素,预防病毒入侵人体。大多数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也含有生物类黄酮,是很重要的抗氧化、抗发炎的化学物质,它与C加起来一起有助提升免疫力。

3、杏仁果

含有锌,促进体内产生白血球以对抗感染。比较安全的锌可从食物里获取,一天吃到15~25克就够了,吃太多(超过75克)反而会抑制免疫功能。

4、优酪乳

每天吃一碗含有“活的益生菌”的优酪乳,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对抗疾病,而且最新的发现,优格与日照里含有的维生素D,在减少感冒或流感的功能上,仅次于注射疫苗。

5、鱼油

鱼油含OMEGA-3脂肪酸,促进吞噬细胞以及白血球的活动力,吃掉细菌。只要在水果或优格里加入1~3匙鱼油就够了。

6、全榖类

种子与榖子里的维生素E有助提升免疫力。如糙米、黑糯米、小米、小麦、荞麦、芡实、燕麦、莲子、麦片、红薏仁等。

7、胡萝卜

类胡萝卜素可增加天然杀手细胞,可以刺激巨噬细胞(一种免疫的细胞)产生。

8、绿色花椰菜

这是绝佳的增强免疫力的食物,饱含维生素A、C与榖胱甘抗氧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狗狗免疫办证的流程

全文共 1232 字

+ 加入清单

比熊犬(详情介绍)

近几年各大城市都在提倡文明养狗,科学养宠观念,有证的狗狗就等同于人们有身份证一样,无证的狗狗就属于非法私养的,在查的比较严的时候被发现,不仅要罚款还会无条件带走狗狗,所以为狗狗办理狗证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介绍给如何狗狗办理狗证的流程

一、携带好相关的有效证件

1寸横式,总共要4张。狗狗必须是侧面,站姿,要求能够展示出全身特征,对背景没有要求。狗狗要站立的。

推荐去市动物防疫站宠物医院,好处是人比较少,不用等。需要带上狗狗和两张照片。

有3种苗,任选1种:

1.狂犬苗;

2.犬瘟+细小等五联 ;

3.七联苗(狂犬+犬瘟+细小等七项)

疫苗国产的进口的都有,价格不等品牌不明,通常免疫期都是一年,之前有注射过疫苗且免疫期未到的打个单狂就够了,照样发证。

二、申请准养证

1.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打听好是哪个户籍负责办犬证,提前领好申请表,晚了不一定有表领。

2.填表,十分简单的项目。

3.两张照片,一张贴表上,一张带身上,两张都要交。照片和免疫证上的一致。

4.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复印件,贴在表上。

5.免疫证第1页(犬主信息)和第2页(犬只信息)复印件,贴表上。

6.带表、带狗到派出所,户籍初审,确认你的条件符合规定,以及你的狗不属禁养品种。

7.初审通过后,或者由户籍收上去,统一交区分局审核(如开福区);或者由派出所签署初审意见后,你自己送表至区分局养犬办(如雨花区)。

8.区公安分局会在10日内作出答复。

犬证

三、犬类注射疫苗、芯片注意事项

做好注射前的准备工作

1.健康的犬只才能接受狂犬病免疫和芯片植入,如怀孕或近十天内患病等,需推迟注射。

2.三个月龄以上的犬只方可进行狂犬病免疫,按免疫程序每年定期免疫。

3.注射了高免血清或单克隆抗体的犬只,应在十五天以后方可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

4.在准备注射前一天应对犬只洗澡,并保持干净。

5.犬只必须戴嘴罩、佩束犬链牵领。

积极配合注射操作

1.注射前养犬人应如实回答兽医人员提出问题,如犬的年龄、健康状况和以往的免疫情况等。

2.积极配合防疫人员对犬只进行体温等一般健康检查。临床检查异常、长途运输的犬只,应延期十五天后再免疫。

3.注射过程必须保定好自己的爱犬,配合兽医人员采取必要的保定措施,以免由于爱犬的挣扎产生出血、芯片脱出等情况。

注射后的注意事项

1.注射后,留置观察三十分钟左右。如有过敏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告知兽医人员进行妥善处理。

2.疫苗接种后一周内不要给犬只洗澡,并避免剧烈运动。

3.植入芯片后,建议一周内颈部不要佩戴链条、颈圈等,不要洗澡,尽量不要外出遛狗,同时保持植入处的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4.疫苗接种两周后,应进行一次药物驱虫,以使疫苗产生更好的免疫效果。

5.犬舍及周边环境必须定期进行有效消毒。

6.免疫注射后一年内应再次进行加强免疫。

小编提示:绝育过的狗狗办理狗证要比未绝育的狗狗便宜一半,在正规办理狗证的地方是不会随便收费的。当然,你要携带好狗狗绝育证明,若没有,可去给狗狗做绝育手术的宠物医院开一张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预防狗狗免疫失效

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金毛犬(详情介绍)

疫苗的接种成功率很高,但也不是百分之百就会成功。疫苗接种成功与否取决于诸多因素,比如接种的途径、疫苗本身的质量、免疫程序以及狗狗的身体情况等等。所以并不是说只要接种狗狗就能够获得免疫,出现接种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事,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量去预防

接种失败的原因

一、自身身体所致

由于狗狗的种类繁多,而且自身机体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犬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应答强弱也不一致。而有的狗狗甚至有天生的免疫缺陷,因此会出现疫苗接种失败的情况。

二、营养元素的缺乏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它们都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缺乏或不足,尤其是维生素A、D、B、E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全价蛋白缺乏时,均会影响免疫抗体的生成速度或生成的数量,从而导致免疫反应滞后或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导致免疫失败。

三、疫苗质量差

使用非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的疫苗、疫苗重量不合格或质量欠佳;使用过期疫苗;疫苗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能保证低温条件,使疫苗滴度降低;疫苗取出后在免疫搁上门服务受到日光直接照射或取出时间过长,导致疫苗活性降低;冻干疫苗未使用专用稀释液稀释,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从而造成疫苗的稳定性大大降低;免疫接种不到位、接种剂量不准确等,均可影响疫苗的效价及免疫效果,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四、未按照接种程序进行

帮狗狗注射疫苗通常都有一个固定的周期,不过很多饲主因为自身工作原因或其它的一些相关因素,导致狗狗注射疫苗的时间与规定时间间隔过长,导致先前的疫苗失效,从而导致了疫苗接种失败的情况。

五、已有潜伏感染

很多狗狗在接种疫苗之前,可能就已经感染上了病毒,只不过该病还只是处于潜伏期。而注射完疫苗之后,会导致狗狗的免疫力下降一段时间,而病毒就会乘此间隙爆发出来,导致了疫苗接种失效。

多补充营养元素

如何应对免疫失效

1.加强营养管理,保证营养均衡

加强饲养管理,尽量以狗粮作为狗狗的主食,注意蛋白质营养供给,适应补充维生素A、B、C、D、E等多种微量元素,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合理驱虫,接种疫苗时要处置得当,防止犬受到惊吓,增强体质,提高犬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合理用药

根据疾病性质和症状,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科学合理选用药物,避免乱用滥用药物。在接种疫苗前后数天内归好不要使用消毒药、抗生素、抗球虫药和抗病毒药,合理选择用左旋咪唑、卡介苗、干扰素等免疫促进剂,增强免疫效果。慎于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类药物和性激素,以避免对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危害,影响免疫应答。

3.按照正确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根据狗狗的年龄在合适的时间为其进行接种,及时有事也不能与规定接种时间相隔太久,否则很容易引起疫苗失效的情况。

4.选用正规免疫用药

严格按照疫苗制造商推荐的免疫途径,采用正确的免疫接种方法进行接种,使用疫苗所附带的稀释液,并正确稀释配制疫苗,确保疫苗接种到位、剂量准确,以保证免疫效果。

尽管我们不能完全避免免疫失效,但是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尽量注意免疫的注意事项,避免在免疫的过程中出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