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清朝通宝有哪些(最新20篇)

浏览

1468

文章

456

篇1:和珅明明姓钮钴禄,为何很多人却喊他和大人?清朝满人的姓到底怎么读?

全文共 2512 字

+ 加入清单

和珅这个人物可以说很多人也都是比较熟悉的了,我们常常在很多影视剧里面看到他的身影,只不过,这毕竟只是电视剧里面的演绎,而经常看的人可能就会产生一些误解,比如和珅的姓。和珅其实并不姓和,他是满人,他的姓是钮钴禄,因此如果按照一般的称呼原则来说,和珅应该是被称为“钮钴禄大人”的,只不过,却还是在很多影视剧里面看到,人们称呼和珅是和大人,这是为什么?即便是改了和珅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一个与历史不同的和珅,但是也不至于把姓都改掉了啊,为什么要叫和大人呢?1.为什么和珅叫和大人

和中堂和珅原名姓钮钴禄,全名叫钮钴禄和珅,钮钴禄是满洲时期最古老的姓氏,并且还是满洲八大姓氏之一,之所以在电视剧人人都喊他和大人,是因为古代时候大人是一种学士,好比现代的学位一样。本身满洲以前就有个习俗,叫名不叫姓,一直在流传着,叫和大人也不足为奇,并不矛盾。

所以,电视剧里把钮祜禄和珅称呼为和大人并没有错,比较符合真实的历史,只不过由于和珅的姓氏钮祜禄是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属于有钱的人家,在这个家族里面也出了几名比较出名的皇后,后来他们这个姓氏得到了一个绝无仅有的特权,允许一个姓氏用两个名字,这就意味着,这个家族所有的人,既可以用钮钴禄为姓名,也可以将钮钴禄后边第一个字为姓氏。

正是因为很多的钮钴禄姓氏都有这个特权,都同时有两个名字,随着时间变迁,这个钮字后来被人们渐渐的变换成了郎这个字眼,就因为这样,最后才有的郎氏这一汉姓,在清朝之后的时光里,所谓的郎氏也出了很多的名人,书画家,巡抚之类的,名人数不胜数,如果现在满洲人还有人姓郎的,有可能就是跟和珅是一个祖先。

其实姓什么叫什么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只要你对社会对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就是好样的,所有的人民都会从心里记住并感谢你的,和大人就是如此。2.清朝满族的姓氏

清宫戏和有关清代的小说比较多,从这其中有时候能发现一些很怪异的现象,比如有些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称呼和珅为“和中堂”、称呼康熙朝重臣索额图为“索大人”,还有晚清时期,一些人称呼咸丰朝重臣肃顺为“肃中堂”。

这种说法当然很符合一般的称呼习惯,但是是不是总觉得怪怪的,因为这些人是满族大臣,实际上“和珅”、“肃顺”、“索额图”不是汉人所说的“姓名”,而就只是“名”而已。

那汉族老百姓和汉臣这么称呼算不算是违禁呢?也不是,这些人基本也都接受了,毕竟都入主中原了,当然按照中原的规矩来。

那他们自己没有姓氏吗?当然不是,满族是有姓氏的,和珅的姓氏是“钮钴禄”,索额图的姓氏是“赫舍里”,肃顺更了不得,是宗室,姓“爱新觉罗”。

《还珠格格》中就有个有意思的情节,乾隆微服私访的时候,给自己的化名是“艾老爷”,这个汉姓“艾”自然是“爱新觉罗”的谐音。

那为啥这些满人都不说自己的姓氏呢?其实这就是习惯,现在流传的一些满族大臣给皇帝的奏折,还有在一些书画作品的署名中,都只写名字不写姓氏。

这种习惯有时候闹出不少笑话,比如很多百科全书在介绍“彭”这个姓氏的时候,说到名人的时候,往往举出“彭春”这个人,彭春是康熙朝著名将领,曾经参加过驱逐沙俄的战争,因为“彭春”特别像汉族姓名,姓彭名春嘛。其实“彭春”是满族名称的音译,他出生当时还是顺治时期,有些满人起名字还不是完全按照汉字来起,所以就有了“彭春”这么个名称,现在为了避免误会一般称“朋春”,人家的姓氏是栋鄂氏。自清初以来,满族逐渐倾向于采用两字的中文名(不包括姓氏),再将其音译为满语。但是姓氏汉化比较晚,一直到民国时期,因为避免麻烦,所以满姓几乎都改成了汉姓。3.满族的姓氏为何不用

这其实满族的习俗:在称呼一个人的姓名时,称名不称姓。传统满族的正式姓名分为哈拉(hala,姓氏)与格布(gebu,名字)两部分。而满族是由传统的女真游牧部落发展来的,所以满族文化的部族色彩很重,哈拉为部族最早的起源共祖,同一个哈拉之间,有不能通婚的禁忌,类似于汉族的同姓不婚。哈拉的由来,或源自于地名,或源自于居地的河流,或源自古老的图腾或传说。

而哈拉下面还有穆昆,这是同一个哈拉,移居不同地区之后,形成的新氏族集团。举例来说,瓜尔佳氏是满族的一个传统哈拉,根据居住地区不同,分成苏完瓜尔佳、安图瓜尔佳等。

其实哈拉大概相当于早期汉族的“姓”,穆昆相当于传统汉族的“氏”。所以,传统上,原始的哈拉,被称为哈苏里哈拉(hasurihala),分裂后的氏族姓,则称穆昆哈拉(mukūn hala)。在传统的满人家族中,皆能够知道自己的哈拉与穆昆,祭神时,先报哈苏里哈拉,再报穆昆哈拉。

而且,满族的姓氏和汉人不一样,他们不光一般情况“称名不道姓”,即使是需要说到姓氏的场合,也是用“董鄂氏的费扬古”这种说法,而满族“称名不道姓”的习惯实际是受蒙古族影响,从历史角度推断是这样的,因为早期满族的宗族组织固定,而几个哈拉组成的地缘部族集团中,一个人的哈拉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所以不需要称呼,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在传统的满洲社会中,必须保证严格的族外婚,首领(牛录额真)管理户口,对于个人来说,基本没必要强调自己的姓氏。

不过,满人后期因为本身姓氏淡化,又久居中原,所以有时也染上很多汉人习俗,至乾隆时期,传统满族姓氏与汉族习俗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随名姓现象,是一种将名字首字当成姓氏的做法,源自满族习俗,例如乾隆时的阿桂,祖父阿思哈,其父阿克敦,三代名字前缀都是阿字。久而久之,这个前缀字被当成姓氏来看待,称为随名姓。乾隆帝为避免这种汉化现象,曾特意下旨,要求大臣阿桂家子孙不得效法。在后宫中,他又将自己妃嫔的单字姓改为“某佳氏”,使其满化。还有傅恒将其诸子,命名为傅姓,乾隆下旨,将傅改为富字,以符合其满洲旧姓富察氏。

但乾隆的努力属于逆历史潮流,到了后来,满族姓氏虚化基本是普遍现象(除了少量贵族),到了后来,连皇族都改姓了,比如启功先生,前清皇族后裔,著名学者,他坚持自己姓“启”名“功”,他认为“爱新觉罗”不是姓氏,而是部落名称。

所以对于个体来说,他们对自己的姓氏概念越来越淡化,反正说了也没什么用,所以到了后来,满人就有了只说名不说姓的习惯。有时候还因此闹出一些尴尬的情况,比如晚清将领胜宝,因为仗打得不好,被同僚讥讽为“败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清朝宫女可以出宫吗?清朝时期宫女的地位如何?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宫女可以出宫吗

清朝的宫女是可以出宫的,但是在皇宫里面没有地位,没有家庭生活,没有孩子,就算选择离开皇宫,可能也没有地方可以去。

按照清朝的制度,皇帝基本上每年就会举行一次选秀,当然这次选秀的过程中还会寻找一些宫女,宫女的数量一般都需要保证在300人左右。宫女进入到皇宫的年龄大概是13岁到15岁之间,正常情况下年龄在25岁左右就可以离开。部分的宫女表现比较良好,得到主子的喜欢也可以提前的离开。

未满25岁离开皇宫,这也是有的。首先是因为患有疾病而离开,根据1850年到1851年期间就有11个人因为患有疾病而离开。

还有一些是因为特别的笨离开,这些人基本上反映比较驽钝,不懂得善解人意而且没有眼力见,在此时就有可能会惹怒自己的主子,因此直接就会被送出宫。

还有一种就是违规公规,在皇宫会有着许多的规矩,作为宫女如果没有遵守规矩,这必然就需要承受相应的处罚。有时候得罪了某一些人,可能也会被遣散出宫,其实有一些只不过是小事,但是如果没有进行处罚,可能就会肆无忌惮,这些宫女最终就可能会被驱赶出宫。

有人会觉得纳闷,为什么离开皇宫会被大家称之为驱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多的地方能够赚钱,因此就可能会留下很多的隐患,无数的人都希望能够想尽一切方法赚钱,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方法,因此大家根本就不想要离开,在离开皇宫之后,可能连维持日常的生活都没有办法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清朝为什么无法禁止鸦片?鸦片是怎么兴起的?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当时的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落后的一个朝代,当时的清朝因为实行的是闭关锁国,不与外界进行沟通,当然了,当时的清朝认为自己地大物博,无所不用,不用和外界进行交通和沟通,其实,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是落后于国外很大的差距了,国外都在学习先进的文化,教育,以及军事。但是,清朝任然非常的腐朽落后。后来,自己不与外界沟通,其他国家就主动的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最显著的就是鸦片战争了。但是英法联军向清政府传入鸦片,鸦片作为一种毒品,是不断的摧残着人的身体还有精神,加上鸦片非常贵,导致当时的人们越来越穷,清政府也是负债累累。那么,有不少的人也是说,清朝为什么无法禁止鸦片的传入呢?鸦片又是怎样兴起的?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据有关文献记载,很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罂粟的种植,只是当时的罂粟是被用来医疗技术麻醉方面,后来的雍正帝也是明确禁止罂粟鸦片的使用。

那么,鸦片是怎么传入中国的呢?

很简单,那就是英国和中国的贸易关系了,当时的英国想要侵入中国,就必须要使用一点特别的手段,英国向中国传入鸦片,一方面,自己可以获利,摧残中国人的体质,使人们的战斗力下降。国家越来越弱。

那么,当时的清朝由于有了鸦片的传入,鸦片属于一种毒品,会使人上瘾。当时人们吸食鸦片已经成为了一种消遣度日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很难转变的,一旦毒瘾发作,可以说是谁都不管用了。

有的人也在说鸦片战争被称为是上层社会的代表,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当时的清政府没有一个完整的约束力。使得鸦片战争成为了一件非常普通的东西。任人来使用摧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清朝湖广是指哪里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湖广是指湖南、湖北两省。因为湖南、湖北两省在明朝时同属湖广省管辖范围,所以是现在的两个省。 湖广二字源于元朝所设置的湖广行省。湖广行省全称是湖广等处行中书省,辖区包含今湖南、湖北全境以及广东、广西部分地区,所以当时称为湖广行省。

湖南省,简称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沙,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总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地势呈三面环山、朝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由平原、盆地、丘陵地、山地、河湖构成,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清朝对西藏的一大贡献 历朝历代都比不了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西藏,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历史悠久,自元朝以来一直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对于西藏的治理与管理力度远超元朝和明朝,通过宗教、政治、军事和法律等多方面的有效政策,将西藏稳固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清朝与西藏地区的联系早在皇太极时期就开始了,并在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等几代皇帝的努力下,不断完善和加强对西藏的治理,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其在治理边疆方面的功绩值得肯定。

西藏地区信奉喇嘛教,为了更好地控制西藏,清政府采取了笼络上层宗教人士的策略。在1652年,五世达赖进京朝觐顺治帝,清廷赐予其金印和金册,并正式封号为“达赖喇嘛”,达赖喇嘛及其随从在北京逗留了大半年,彰显了清朝对他们的重视。1744年,乾隆皇帝将北京的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庙,成为西藏在北京的“办事处”,这进一步巩固了清朝与西藏地区的联系,也为管理西藏奠定了基础。

乾隆皇帝也对班禅和西藏的上层宗教人士施以隆重待遇。1779年,六世班禅进京朝觐乾隆皇帝庆祝其七十大寿,清廷同样给予了极其隆重的待遇,特建福寿之庙为其驻地。通过这种方式,清政府巧妙地加强了对西藏、对蒙古诸部王公贵族的笼络,增强了统治的稳固性。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西藏,清朝还在该地区设立了地方政府并驻军。1720年,清军在青藏地区取得对准噶尔叛军的胜利,将西藏纳入版图。为加强治理,康熙皇帝推行了噶伦制度,设立几名噶伦共同负责西藏地方政务,相当于今天的地级行政单位官员。驻军人数达到3500人,远超过明朝。随后雍正年间设立驻藏大臣,成为朝廷在西藏的最高行政长官。

在乾隆时期,通过颁布《酌定西藏善后章程》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清政府进一步强化了驻藏大臣的权力地位,使其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负责西藏地方政府的一切事务,包括经济、军事、外交等,各级地方官员和管事喇嘛也归其管辖。此举旨在增加中央政府在西藏的权威,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以更好地维护治理西藏的稳定。

另外,西藏喇嘛的灵童转世人选是通过“金瓶挚签”制度产生的。所谓的“金瓶挚签”是指在举行仪式时,将上报的灵童姓名和生日写在签上,放进皇帝颁发的金瓶内,在众目睽睽之下抽签选出,由驻藏大臣监督,并经中央政府批准,才正式生效。这一制度延续至今,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西藏宗教事务的干预程度。

清朝对西藏的治理政策具有前所未有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宗教在西藏社会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清政府通过笼络上层宗教人士,间接控制了西藏社会。通过设立驻藏大臣和地方政府,清朝在政治上直接管理西藏。通过法律条文,增加了中央政府在西藏的权威性。通过“金瓶挚签”制度,加强了对宗教事务的干预。清朝对于西藏的治理政策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对于维护和管理多民族地区具有积极启示。清朝在治理边疆上的贡献应当被后世铭记,不能因其末期的不堪而全盘否定其在治理西藏方面的历史功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如果没有慈禧太后清朝会怎样还会灭亡吗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慈禧太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慈禧太后是当时清政府的一位统治者,虽然慈禧太后不是皇帝,当时的皇帝是光绪帝,但是,慈禧太后已经控住了所有的大权,光绪帝就是一个空壳而已。当然了,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如果当时没有慈禧太后清朝还会灭亡吗?小编觉得灭不灭亡都是迟早的事情,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慈禧太后干政,才最终导致的清朝的覆灭。那么如果没有这个统治清朝47年的慈禧太后,清朝还会亡吗?

首先朝代的兴衰是历史的必然走向,可能也就是富不过三代的原因。古代的皇帝是实行世袭制的,开国皇帝自然是顶天立地的人物,但是他是无法保证自己的后代是如自己一般有很强的本事的。自乾隆后期,清朝的国势就日渐衰落,到了嘉庆、道光帝的手上,更是你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慈禧太后入宫时,道光帝已经驾崩两年了,所以说清朝的没落并不是慈禧直接导致的。

当时的八国联军入侵就已经暗示了时代发展的趋势,走封建传统的道路是肯定不行的,当时资本主义才是世界的潮流,当时的清政府玩完全是脱节的。虽然说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坚持了三十年,但是始终受到那些清朝的腐朽顽固份子的掣肘,这才最终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在政治上面,慈禧太后只能说她是一个识时务的人,而不是明智的统治者。她敢于任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但还是坚持的自己腐朽的那一套作风,平日里的生活也是相当的腐败。当时的甲午战争打的正酣,适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慈禧甚至从军费中抽取一千多万两白银来过生日。上层领导就这么腐败了,更何况是那些手底下打杂的。

在思想上也是相当落后的,像隋朝流传下来的科举制,以及后来的八股取士,这在当时的那个大环境下都是非常不适用的,读书人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徐桐,甚至连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没有听说过。这也主要是因为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吧!不向时代的发展趋势看齐,最终的没落也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没有慈禧太后,清朝还会亡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只是时间上的早晚问题了!相关阅读: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清朝之前没有奏折?那人们用的是什么?

全文共 119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看很多电视剧的时候,都会看到“奏折”,臣子写下奏折,向皇帝禀报消息,皇帝打开奏折看完之后就会进行处理,而且“奏折”这个东西基本上也是历朝历代都会有的。然而,奏折其实是清朝时期才出现的一种东西,也就是说很多古装剧中都是错误的,清朝之前并没有奏折,那么,清朝之前的人们都是靠什么来向皇帝禀报事情的呢?

经常看到一些关于明朝的影视或者畅销的网络小说中,有提到皇帝批阅奏折,或者大臣给皇帝上折子。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清朝之前压根就没有奏折!

奏折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是重要官文书之一,它始用于清朝顺治年间,以后普遍采用,康熙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

在明朝时,却不叫折子,称呼为奏疏。奏疏是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内容一般是说一些感恩戴德的话,然后忆苦思甜,发誓赌咒,最后才说正事。

什么是正事呢?就是报告政府工作、关注社会人生,战时谈论一些兵事。也有的有感而发,对皇帝表发一些治国意见,宣扬政治主张。

当然了,也有搞小动作弹劾其他大臣的。那么有人会说,奏折和奏疏不就是称呼不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不好意思,还真有不同的地方,清朝的奏折是纯纸张折叠而成。

明朝没有奏折这种廉价的书写体,明朝的奏本和奏疏都是比较高档的,用的是昂贵的蜀锦、杭缎做底子,官员们将要写的东西裱在上面。丝绢的颜色是根据官员的品阶来决定的,后来满清入关,丝织业发达的富庶之地受到了清军的大屠杀。

最可惜的就是蜀锦了,上千种蜀锦图样都被焚毁,织户十有八九都死了,所以从前那种奢侈的奏疏再也不可能大量产出了,终清一朝,丝织业也没有恢复到明末时期的水平。

最后总结一下,战国以前臣僚向君主进呈文字统称上书,秦统一六国后始称为奏,奏是进上的意思。

春秋战国时代,君臣上下之间的文书往来,一般没有严格的界限,大都用“书”。那时的书一般都用于政事,不象后来在私事往来中广泛应用。

秦并六国后,规定了公文体制,改命为制,改令为诏。秦始皇改书为奏,成为人臣上书于君主的一种专用文书。由秦汉一直到清朝都沿用这个体裁,它的内容大体上有陈述政事,呈献典章仪式,反映紧急事变,弹劾罪愆谬行等。

汉代继承和发展了秦代的公文体制,在秦代把书分为奏、议的基础上,又定为章、奏、表、议四种。

表文起源于汉代,用于臣僚向君主陈述政事,表达情感。在明代,凡遇朝廷举行庆典,内外臣僚都在照例进贺“表”,“笺”。“表”用于皇帝和皇太后,“笺”用于皇后。

汉朝时,臣僚上书有时也称上疏,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同时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

唐朝和宋朝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数称为奏疏。

奏疏的文种名称,汉代有章、奏、表、议等,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沿用章、表、议等外又增加了启文;

隋、唐、宋时期一般用表和状两种,宋代增加札子,是大臣上殿奏事前先期呈递的程式比较简便的文种;

元代有奏、启和表章,明、清两代有题本、奏本、表、笺、启以及康熙朝后广泛使用的奏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清朝妃子在侍寝皇帝之前 古人为何被剥光裹起来送进去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妃子侍寝,为何要被剥光裹起来送入皇帝的寝宫?

这里会有三个原因,第1个就是以安圣驾,第2个是为了节省时间,第3个是为了彰显尊贵。

满清贵族女子的头上一般都会有着各种不一样的金银宝钗。所以这一些都会变成比较顺手的暗器,如果妃嫔准备刺杀,那么简直是易如反掌。只需要把头上的金银宝钗拿下来即可,或者在衣服里面去暗藏一些手饰和利器,也照样可以轻而易举的对皇帝不利,所以裸体就好像成为一个安全的选择。

网上工作比较繁忙,每一分钟都是非常珍贵的,不可以浪费。大清的皇帝每一天都会有着满满的政务,凌晨4点就必须要起床,接着也需要去商议国事,然后还需要去批阅奏折。属于自己的时间真的少之又少,为什么要选择宠幸妃嫔,这也并非是个人的爱好,而是需要开枝散叶,延绵子嗣。妃嫔有着太多的服饰和头饰,如果要一一的拿下,可能也会浪费很多的时间,所以之所以选择脱掉衣服也是为了节省宝贵的时间,有效的提高效率。

将一个女子如此赤裸裸的呈现在眼前,其实这一项殊荣没有其他人可以享受,只有皇帝,这也是皇帝和普通人家区别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为了有效去彰显出至高无上的皇权,并能够有效体现出皇帝不一样的权势和地位,必须要让所有的臣民都臣服自己,这其实也是作为帝王的一种无奈之处,当然也并不是皇帝全部都能够把握时间,而是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祖训,必须要严格的遵从,这才能够保证在这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过失,没有任何的闪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清朝时期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什么不用火烧?有哪些原因?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林则徐是中国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关于林则徐的事迹还是有很多的,最主要的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虎门销烟了,据说当时的林则徐下令要销魂所有的鸦片,得到了当时皇帝光绪帝的大力支持,林则徐也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的眼光超前,深知鸦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那么,当时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什么不用火烧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一起来看看吧!

1839年1月,林则徐到达广东,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销烟,得到道光帝支持。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深知鸦片对中国的危害。洋人生产大量鸦片,自己不吸,却卖给中国人。

林则徐一到广东就通知洋商,要求三日之内必须将所有鸦片上交,不然走着瞧。林则徐发誓鸦片不除,誓不罢休!

很多人以为清政府从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才开始销烟,其实不是。在林则徐到达广东时,广东销烟已经长达二十几年,可惜收效甚微。广东一直是鸦片最大的集散地,到达北京天津的鸦片就从广东流入内地。当时洋人与衙门勾结,这些贪官全然不顾民族大义,只要洋人给点钱,就允许将鸦片卸到广东。

道光帝以前派过官员去广东销烟,结果烟没销了,派去的官员被洋人收买。于是道光帝派了林则徐。

洋人以为这位钦差大臣像以前的大臣那样,先是给林则徐送钱,林则徐不收。他限三日之内将鸦片上交,洋人象征性地上交一些。

林则徐很气愤,下令封锁在广州等地的英国商管,还抓了一批洋人。当时英国在澳门设有驻华商务监督。监督见洋商被抓,赶紧跑到广州要人。这下好了,人没要到,林则徐把监督也抓起来了。

饿了三天两夜,洋人同意上交全部鸦片。林则徐将收来的鸦片都拉倒虎门,验明真货后,道光帝要求林则徐直接在虎门将鸦片销毁。

常人肯定认为直接把鸦片烧了就得了,一把火的问题。没那么简单,鸦片被焚烧时,会有渣渣渗到泥土,瘾君子会想办法挖地三尺找渣渣。

林则徐命人在虎门海边挖个大池子,放进石灰搅拌,再将鸦片倒入大池子中。就这样,鸦片咕咚咕咚被石灰焚化。潮水一来,残渣全被卷入海中,瘾君子只能跳入海中。据说当时有个人见大箱子装着鸦片,两眼放光,上前拿鸦片。林则徐直接命人将他投入大池子。这种做法在今天看来很残酷,林则徐想以此警告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人冬天喜欢吃什么食物?清朝人冬天的美食现代人也爱吃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冬天,大家好像更愿意吃一些热乎乎的东西。其实古人和我们的想法也一样,但他们能吃到的食物品种,肯定没我们现代这么丰富。但是有一样东西古人和现代人喜欢吃,那就是火锅。其实火锅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准备一口锅把水烧开,再把菜准备好就行,基本上不会做饭的人也能做火锅。所以这样低成本的美食自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当然中国这么大,每个地区吃火锅的口味也都不同,但本质都还是一样的。

四季交替,又到了嘘寒问暖的季节,你是否准备好了越冬的装备,现今物质充裕,你能很轻易地在商店买到你需要的东西,古人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要么安心宅在家里,要么裹紧自己的单衣,跟他人比比谁更抗寒。

清朝,百姓人家就地取材,喜欢用火盆烤火,这种做法弊端很多,易使住宅着火,富家子弟往往去购买木炭,放置暖炉中,走亲窜户都要带着它,暖炉成为他们御寒的不二法宝,在后宫,哪位后妃的暖炉样式越精致,说明她越得宠。

暖炉再好,也无法驱走体内的寒冷,古人很自然地想到了吃,毕竟“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刚出锅的饭菜,让人心里暖暖的,可是时间一过,就变成残羹冷炙了,一阵寒风吹来,本来就感觉瑟瑟发抖,就连筷子都懒得动一下,你或许会说,火锅早就有了,怎么不去吃火锅呢?

说起吃,乾隆有发言权,宫中有满汉全席,他在六下江南时,吃遍各色美食,火锅当然也不例外,他更是让火锅走进宫廷宴会的餐桌上,对于挑剔的乾隆来说,火锅虽然美味,但是不能保证它一直是热的,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火锅燃料是木炭,不像今天有电和酒精,频频更换木炭会让宴会很扫兴,不换的话,菜是凉的,没法下咽,对于合格的吃货来说,怎么会被这点小事给难住。

帮乾隆把这个问题解决的人,是另一位吃货和珅,他很机灵,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思,讨得他的赏识,在一次千叟宴上,给乾隆献上新的火锅,这个火锅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新加了一个烟囱,样子看起来很亲民,煮的时间也比以前久,就这样怎么吃不再有顾虑了,乾隆心里怎一个好字了得。

乾隆最后一次办千叟宴那年,和珅的好运到头了,因为乾隆去世了,嘉庆终于能够亲政了,立刻将他抄家问斩,这并不阻碍火锅的发展,他改良的火锅,很快走向了民间,道光年间,四川火锅诞生,它以其独特的麻辣口味,风靡至今,而今天人们所吃的火锅,早已经脱离了御寒这个功能了,它作为一道特色菜、一种时尚、一种文化,已经深入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清朝文字狱的特点?什么是文字狱?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1、我们所说的文字狱事件究竟是什么呢?

文字狱是指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案件,《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清朝时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其实古代许多朝代都有文字狱的记录。

2、文字狱在历史中的发展是怎样的?

中国的文字狱古已有之,历朝历代屡见不鲜。但是古代的文字狱以清代最为残酷暴虐,清代皇帝大兴文字狱,目的在于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抗意识,树立清朝统治的权威,加强中央专制集权。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社会恐怖,文化凋敝,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清朝发生的文字狱事件有多少呢?

清朝的文字狱案件多样,纵观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顺治,乾隆时期最甚,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因此而扭曲变形。按照鲁迅的说法,“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顺治时期,大兴文字狱7次,康熙时期,大兴文字狱20多次,雍正时期,大兴文字狱20多次,乾隆时期,大兴文字狱130多次。

4、清朝文字狱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清代文字狱大致有3种情况:清先世曾被明朝统治,受官袭爵,闻命即从。占领中原之后,清廷对此段史事讳莫如深,因此,不仅将旧有史籍刊削、禁毁,而且对凡是继续编写乃至收藏者,则以“大逆”之罪滥加诛戮。清初反清思想久久不能消弭,尤其是汉族士大夫眷恋故明,宣扬“夷夏之防”一类思想,对巩固清廷统治极为不利。为了强化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对反清思想就势必要用暴力加以打击。康雍之际,清皇族中权力斗争空前激化,史称夺嫡之争。雍正帝即位之后,为了巩固已得的胜利,除杀戮夺嫡诸王外,也不惜借助文字狱来打击“党附诸王”的势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清朝皇帝年号和时间是什么?具体是什么?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皇帝年号按顺序排列依次是: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清朝皇帝在位的时间为:

崇德皇帝:在位8年,公元1636~1643年。

顺治皇帝:在位18年,公元1644~1661年。

康熙皇帝:在位61年,公元1662~1722年。

雍正皇帝:在位13年,公元1723~1735年。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公元1736~1795年。

嘉庆皇帝:在位25年,公元1796~1820年。

道光皇帝:在位30年,公元1821~1850年。

咸丰皇帝:在位11年,公元1851~1861年。

同治皇帝:在位13年,公元1862~1874年。

光绪皇帝:在位34年,公元1875~1908年。

宣统皇帝:在位3年,公元1909~191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清朝官员工资俸禄有多少?俸禄丰厚吗?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很多的人都是上班族,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当然了,在清朝时期就已经有这样的制度产生了,在清朝官员们每个月都有可以拿到相应的工资,那么,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了,清朝官员工资俸禄有多少呢?俸禄丰厚吗?小编觉得应该还是非常的理想的,具体的小编也是在网上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最高等级的爵位是亲王,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俸银一万两。排在亲王之后的郡王岁俸银五千两,贝勒岁俸银2500两,贝子岁俸银1300两。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1两,从九品31.5两。此外,京官还有和爵位品级相对应的俸米补贴。

1792年(清乾隆时期),英国使臣乔治·马戛尔尼曾出使中国,他记录下一个北京普通四口之家当年的家庭年收入是32两银子,支出是35两银子。

从普通百姓的收入和消费情况来看,当时清政府给官员们发的工资,也只够维持基本家庭开销。那么,这些官员们是如何维持那么奢靡的生活呢?

清朝前期,官员贪腐现象严重。为了培养鼓励官员廉洁习性,雍正皇帝在登基后不久就推出了养廉银制度。养廉银的数额视各地的经济情况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通常为年俸的10倍到100倍。据《清全典事例》记载,各级官员的养廉银为:总督13000-20000两,巡抚10000-15000两,布政使5000-9000两,按察使3000-8444两,道员1500-6000两,知府800-4000两,知州500-2000两,知县400-2259两,同知400-1600两。

京官没有养廉银,但却掌握了地方官员的任免大权。地方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得以“冰敬”、“炭敬”等名义向京官“孝敬”银子。不过,能享受到“冰敬”、“炭敬”的都是手中掌握实权的中高层京官。下层京官因为没有这些灰色收入,所以生活是相当清苦的,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外放实缺,就可以大发横财了。

因此,清朝官员们的工资虽然不高,但加上养廉银、冰敬、炭敬等收入,实际进账的银子还是相当可观的。此外,大多数官员都有收受下级“孝敬”的银子,以及通过各种名目敛财,所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在清朝时期是毫不夸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明朝时期领先世界的五大发明是什么?为什么清朝没有传承下去?

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四大发明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四大发明分别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但是,其实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有领先世界的五大发明了,小编还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明朝领先的四大发明为什么清朝没有传承下去?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如今,很多人思考中华文明百年耻辱之时,不假思索地都认为是从明清开始。然而,明朝的时候,中国科技真的落伍了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明朝最伟大的五项发明,每一项都领先世界。

闲话一句,中国科技重实践不重理论,的确让中国在明朝后期,相比欧洲的蓬勃发展,有些衰落,但依然还领先世界,况且当时中西方交流非常频繁,明朝能够获取和及时运用世界先进科技。

至于中国科技的真正衰落,或许真要归于后来者。毕竟在明亡之后,中国在科技上,对世界的贡献几乎为零,非常能够说明问题。

第一项,世界首个石油井

石油,大家都知道这玩意的重要性。新中国开发大庆油田的时候,费了极大的精力。但很少人知道的是,世界上第一口油井是明朝建成的。1521年,四川嘉州建成明朝首个石油井。

第二项,世界首颗水底雷

水雷犹如地雷,是穷人的武器,一旦数量上来了,可以有效的阻碍敌人军舰,当然也阻碍了自己,在近代军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1549年,明朝制造出水底雷,为世界上最早的水雷。

第三项,牛痘预防天花病

在古代社会,人类最大的敌人是什么?天花病绝对是最重要的之一,但被明人攻克了,造福了人类。1567年,在宁国府太平县试行痘接种方法来预防天花疾病,后来更加传入欧洲。

第四项,火爆法采矿技术

工业革命的需要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动力,一是原料。如果有了蒸汽机,但没有原料,一样白搭。1596年,明朝发明火爆法采矿技术,让采矿变得更加容易,尤其是煤矿蒸汽机主要粮食等。

第五项,不畏雨的燧发枪

1635年,火器研究家毕懋康发明了燧发枪。这种枪在雨雪天也能使用,这是中华武器史上的巨大革命。但是随着明朝沦亡,满清的思想局限性,导致了火器发展停滞不前。

实际上,明朝还有非常多的发明创造,在此只是管中窥豹而已,其他的还有很多,

比如:

朱元璋的后人朱载堉研究出十二平均律“根号2开12次方”,后来传入欧洲;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记载了276种无机药物的性质,以及蒸馏、蒸发、升华等科学技术;

徐光启《农政全书》对农业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总结;

明朝赵士桢的《神器谱》详细介绍了火器制造各个方面,后来被清朝禁毁;

被誉为科学“百科全书”的宋应星《天工开物》,却被清朝禁毁。

坦率的说,如果康熙真的爱好科学,根本无需找传教士学习,只要能把中华这些科技自由的传承下去,相信中国根本就是另外一个样,在科技上肯定不会比晚清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清朝人为什么要穿看起来十分不舒服的花盆底鞋?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网友都在说其实清朝人也还是很有意思的,各种事情其实在清朝都有发生的,但是这也为后来的我们做了很多的研究提供了素材的,就好比清朝人喜欢穿的那种看起来就感觉十分不舒服花盆底鞋为什么清朝人这么喜欢穿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

古代的男人对女人的小脚尤其偏爱,那些小脚男人们甚至将它称为三寸金莲。而这种以小脚为美的癖好来自于那位大名鼎鼎的南唐后主,也是著名的诗人李煜。据说当时他后宫中有一位嫔妃,为了得到他的宠幸,而将脚用棉布给缠了起来,缠成了一种很小的就像弯月的形状。谁知李煜居然十分喜爱这种小脚,而他后宫中的妃子为了能博得他的喜爱,也纷纷效仿这个女子,后来渐渐的就演变成了一种风气。

在明朝的时候裹脚达到了顶峰,就在这全国上下皆以小脚为美的时候,满族女子刚入关却不这样做。满族尊贵的女性都会穿,也就是旗鞋。这种鞋子有着厚厚的鞋底,最高的甚至有20多厘米,采用的材质是布料,镶嵌在鞋的中间位置。

而为什么会有花盆里种鞋子呢?据说是因为当时满族的女子去给自己打仗的夫君送东西,等她们回来的时候路过一片沼泽地,如果就那样走过去的话,肯定会将鞋子以及裤子给弄脏打湿,所以她们就学白鹤鸟,在脚上绑上了很高的树枝那样走过去。到了后来清军进入了中原,花盆底也正式有了样子并开始变得越来越精致漂亮,就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花盆底鞋。

光是看花盆底的样子,我们就知道肯定穿上不会特别的舒服,那为什么还要穿呢?

第一个原因则是因为穿上很漂亮。女子爱美,这是自古以来都没有变化的。花盆底鞋那种厚厚的鞋底可以拉长人的身高比例,使人看起来更修长。而且走起路来也更加的摇曳多姿,就像弱风扶柳一般美丽。

第二个原因则是为了遮盖双脚。虽然满族的女子都不缠脚,但是那个时代还是以小脚为美的,所以她们并不想把自己的脚给露出来。而穿上花盆底鞋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问题,使别人看不到她们的大脚。

第三个原因则是因为花盆底鞋可以抵挡寒冷。满族最开始是生活在北方的,北方可是十分的寒冷,而这种高高的鞋底就可以使她们避免脚接触到地面,起到一个保暖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清朝官员柏葰是怎么死的?咸丰不想杀柏葰,为何最后还是下了斩首的命令?

全文共 1158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就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古代被人们认为是“取士大典,关系至重”,所以历朝历代以来对待科举考试都是非常看重的,同时对于科举舞弊的行为也是严加审查的,一经发现都是处以极高力度的惩罚。就比如说明朝时期的才子唐伯虎,便是这项制度下的牺牲品。

唐伯虎生来才华横溢,从参加科举时起便是一番风顺,在中了“解元”之后又中“状元”,但是却被人指控说作弊,在一番彻查之后,经过没有发现他作弊的真实证据,但是依然被革去了功名不得再参加科举,让唐伯虎从此永绝仕途,可见古代对于科举舞弊的惩罚力度之大。

在查无实据的情况下尚且如此,那在查有实据的情况下,惩罚力度自然就更大了,甚至于连一品高官也会被皇帝钦令斩首,最为典型的就是清朝的柏葰。柏葰虽然是一个满人,但却是扎扎实实通过科举而走上仕途,具备有真实学问的人,他在道光六年考中了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并且仕途走得是一帆风顺。

咸丰六年的时候,柏葰已经成为了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咸丰八年更是成为了正一品的文渊阁大学士,在整个清朝都已经算得上是有数的高官,同时以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去掌管顺天乡试,也就是士子考取举人的主考官。

通常来说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对于官员本身是很有好处,几乎没有坏处的,这样可以给自己收下很多弟子,只要是在这一次考试考中的士子,那都是主考官名义上的学生,同时又不会得罪什么人,可谓是有利无弊,然而柏葰却硬是因为这一次主考而犯了事,最后还因此而被斩首了。

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柏葰在这次主考中确实是触犯了法律,同时他又得罪了人,而且得罪的人还不少。科举主要是为朝廷选取人才的,能够被选取的基本上都是人人尊重的有识之辈,但是有一个叫做平龄的纨绔子弟,从来就没有认真读过书,整天就是在街上提着鸟笼子瞎逛,除了自己的名字就不认识几个字的人,也在这次乡试中考中了举人。

这家伙高兴得到处炫耀,结果就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直接就去告诉了御史,御史立马上奏皇帝,这次乡试的卷子全部被彻查,结果发现有五十多位已经录取的举人,那卷子都写得一塌糊涂,甚至于八百多字的文章中,就有三百多个错别字,这让咸丰皇帝大怒。

作为主考官的柏葰以及所有牵涉此案的官员全部被革职,还有的就直接被处死了,但是咸丰并不忍心杀柏葰,于是柏葰在监狱里住了半年多,认定自己肯定不会死,以至于在被推出去行刑前,还嘱咐前来告别的妻子说:“回家打包好行李,我肯定不会死的,皇帝是不会杀我的”。

当然奇迹并没有出现,柏葰过一会就被斩首了,事实上他之所以认定咸丰不会杀他,那也是很有道理的,两人之间感情很深,咸丰也确实没有想要杀他,还想要找借口将他给放了出来,但是柏葰得罪了一个叫做肃顺的大权臣,肃顺在朝堂上强烈将柏葰给“明正典刑”,其他群臣没有一个敢站出来反对,咸丰在无奈之下也就只能下令将柏葰给杀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曾经威胁清朝的浩罕汗国内部叛乱是灭亡的主要原因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浩罕汗国

浩罕汗国这个国家是在1710年建立的,那时候的国家非常的弱小,并且是一个很伊斯兰化的国家。国家建立之初是经常受到别的国家的侵略的,然后后来到了1757年,是清朝征服了那些国家,所以才解决了浩罕汗国的威胁。之后的浩罕汗国就成为了一个与清朝相邻的国家,但是那时候又因为一些别的问题,所以之后的浩罕汗国也是选择了与清朝为敌。浩罕汗国这个国家的成长是很快的,壮大也很快。

后来因为浩罕汗国选择与清朝为敌,所以清朝就派大将去征讨浩罕汗国,浩罕汗国想要向别的王朝求援,但是并没有王朝愿意帮他,所以他没有办法,最后只能向清朝臣服,成为了清朝的一个附属国,之后也就是在清朝的保护之下。他才能发展的迅速,在各个方面,经济军事实力等方面。

在18世纪末的时候就统一了很多的小部落之后。这个国家也与其他的国家有着很多贸易往来,所以经济发展的特别的快,也就是在他们强大之后,虽然依然还虽然,依旧还是向清政府纳贡,但是那时候他们已经想要扩张,想要侵略清政府的新疆地区了。

那时候浩罕汗国不断的侵略着我国的新疆地区,清朝当时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治理办法之后。之后,虽然清政府曾派出左宗棠去镇压过侵略新疆的号外汉国的一个小部落首领,并且也获得了成功。但是,这并不是号外汉国灭亡主要原因。号外,汉国之所以会走向灭亡,是因为他们内部的叛乱,权力的争夺,国家的分裂有多个。人在浩罕汗国之内称王,之后的浩罕汗国名存实亡。也就是这样,一直威胁清朝的浩罕汗国就走向了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这个政权明朝打了三百年被清朝招降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政权明朝打了三百年

大家都知道的是,明朝是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才建立起来的政权。因为在元朝的后期,吏治腐败,朝廷内部腐败不堪,宰相专政,并且还有很多的宦官掌权,所以在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也就是常有的事情,最后也使朱元璋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占领了南京,后来称帝,建立了明朝,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元朝就此灭亡。

但是在明朝的时候,一直有一个政权,他们打了300年都没有攻打下来,反而是后来的清朝一建立这个政权就被招降,这个政权就是元朝的残留势力。当时的朱元璋在攻打到了南京灭亡,元朝之后,那时候的元朝皇帝就选择回到蒙古国统治的蒙古草原,并且当时还有很多的地方是属于元朝的,那时候的政权被称为北元。

再后来,这个北元政权一直在跟明朝进行地区的争夺,并且,在后来曾多次对于明朝的地区进行骚扰和攻打,不过都被明军所击退,因为那时候明朝的军力也是很强盛的,明军有着火器的加持,自然是不怕蒙古铁骑的。也就是在后来,在北元和明朝的斗争之中,北元连续的失掉了很多的领土,一直到了1389年,在明军的进攻下,北元算是彻底的灭亡,后来。但是蒙古政权是一直存在的,后来,蒙古分为了两部分,清朝建立之后,多尔衮招降了蒙古,蒙古再也没有了汗位传承,蒙古帝国也算消失了。

因此这个多年来一直跟明朝斗争的政权,说到底其实就是蒙古,因为元朝就是由蒙古所建,所以在后来元朝灭亡之后,蒙古是一直存在的,也一直在跟明朝做斗争,一直到后来被清朝招降,蒙古帝国才不复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清朝最后的大内高手宫宝田,他究竟有多厉害?

全文共 2778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起大内高手,很多人都会想到电视剧里面出现的那些效忠于皇室的绝世高手吧,在影视剧里面,他们都是武功非常高,但是又不是武林人士,而是为皇帝办事的一群人,他们在皇宫里面,但是威名却远在江湖。而历史上也的确可以说是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这种大内高手,但是毕竟武功这种概念,影视剧里面那种飞檐走壁的轻功,甚至在空中打斗的场景,现实还是不太可能的,那在清朝时期有最后一位大内高手,宫宝田,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武功有多高,会不会像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样子呢?宫宝田究竟有多厉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宫宝田简介

宫宝田(1870—1943),字少滦,清末拳师,于清同治十年(1871)十二月,生于现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宫宝田被召入宫,任护卫首领,加封四品带刀侍卫,先后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近身侍卫,清廷最后一任大内侍卫总管。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侵华,宫由于护驾得力,获钦赐黄马褂。1922年,受张作霖之邀担任奉军武术教练。1943年,宫宝田病逝,终年72岁。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中,“宫羽田”的原型糅合了宫宝田与师兄李存义的生平事迹,也有编剧与导演自己的发挥,塑造了民国时期一代武术宗师的形象。

宫宝田,山东乳山人。大内高手,真正的大内高手。

宫宝田被召入宫,任护卫首领,加封四品带刀侍卫,先后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近身侍卫,清廷最后一任大内侍卫总管。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侵华,宫由于护驾得力,获钦赐黄马褂。电影上,他这样的大内侍卫总管通常不是什么好人,凶残愚蠢死于非命。然而,这里说的是故事。

宫宝田小时候经常往王府送米,得以认识正在王府护院的董海川(清廷大内总管、八卦游身连环掌始祖)得意弟子尹福。尹福经多次观察考究,认定宝田是习练八卦掌的难得之才,便收为弟子。就这样,23岁那年,宝田便已登堂入室,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特别是轻功,堪称精妙,人称“宫猴子”。

身为大内总管,宫保田看透了朝廷的腐败,无法承受严重的心理扭曲,于是毅然辞官回家。后来清朝灭亡,张作霖请他出山,委任他为东三省巡阅使兼奉军总教练。后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宫宝田十分悲痛,告老还乡。

《一代宗师》中的宫二,其父亲就是宫保田。当然,也是传说。2.宫宝田有多厉害

保护慈禧和光绪

在董海川、尹福师徒的教导下,宫宝田武功也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宫宝田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特别是轻功,堪称精妙,人称“宫猴子”。后来26岁的宫宝田被清廷召入宫中,任护卫首领,加封四品带刀侍卫。

庚子之变后,慈禧带着光绪一路西逃,宫宝田全程护卫,保证了慈禧和光绪和人身安全,没有受到任何威胁。

在张作霖面前表演躲子弹

清朝灭亡后,东北军阀张作霖看上了宫宝田的武艺,向让他担任东北军武术总教练。为了试探宫宝田的武功到底有多高。张作霖提出比试双方最强项:枪法和轻功。

于是宫宝田站定于三十步外,张作霖则以三枪为限。随着两声几乎没有间隙的枪响,宫宝田的身影已然消失不见,这时张作霖的身后传来宫宝田的声音:“大帅,这第三枪还开不开了?”

张作霖佩服至极,本来他是想耍个阴招,第一枪当个幌子,速度极快的第二枪才是杀招,打的是一个停步换气的瞬间,没想到还是被宫宝田躲开了,甚至没看到他是如何绕到背后去的。

此后,宫宝田担任张作霖数次身陷险境,宫宝田都力保他全身而退。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宫宝田归隐田园,不问世事。

和许世友切磋

抗战时期,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听闻宫宝田的大名,前去拜访宫宝田。为感谢许世友的来访,宫宝田便在田间表演自己的武功。

宫宝田挥舞着短刀,让一位八路军士兵站在对面往他身上泼水。那位士兵用嘴喷一阵,又用手撩一阵,都被宫宝田的刀挡回去了。耍完刀后一看,宫宝田身上没沾一滴水,而泼水的士兵则像落水的鸡,全身湿透了。

耍完刀之后,宫保田脸不红,气不喘,又迅速出拳,好像要去击树,突然间他悬身起跳空中转体,使出他的“铁腿功”绝招,只听“咔嚓”一声,将一棵碗口粗的松树踢断成两截,引起人们一阵欢呼叫好声。之后,他又从庄稼地里摘来一粒绿豆,举过头顶摇动着手问:“哪位同志能用双手把这绿豆搓碎?”几个青年小伙子争着搓,可没有谁能把绿豆搓碎。宫宝田便接回像铁砂一样硬的绿豆,两手往胸前一收一用力,绿豆便搓成粉末了。在场的人都惊叹宫宝田的真功夫。

宫宝田又用手指着站在树枝上的一只柳燕雀问:“哪位同志能一枪把这树上的柳燕雀崩下来?”许司令拍拍站在身边的警卫员小廖说:“你给我打下来。”小廖抽出大肚三八匣子枪,一枪就把柳燕雀打下来了。

宫宝田拣起小雀,高兴地说:“你这小伙子,真有好枪法。看你能打着我头上戴的这顶毡帽吗?”边说边向人群外走出20步,用一根2尺长棍把帽子挑起举过头顶说,“我喊一、二、三开枪,你就打。”许世友见这表演有危险,便小声对小廖说:“打不着也没关系,千万要注意老人的安全。”

小廖抬手举枪,宫宝田用右手挑着他的毡帽,喊“一、二、三,开枪”,小廖开枪就打,枪响之后,却不见宫宝田了。正当大家紧张地四下张望找寻时,宫宝田从右侧高梁地里突然跃出来并招手喊:“同志们,我在这里。”大家放下了心,一看帽子还在他手上,叉一阵掌声响起。3.宫宝田的影视形象

电影《一代宗师》中,宫羽田创办中华武士会,一时引领江湖豪杰,为了北拳南传,不拘门派限制,特意赶往南方与各路英豪会面。最后因与徒弟马三起争执,打斗时心存善念,没有对徒弟下狠手,被马三打成重伤,不治身亡。

宫羽田饰演者为老戏骨王庆祥,他的代表作品有电视剧《天下粮仓》、《大明王朝》等,凭借《一代宗师》中的出色发挥,王庆祥获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宫羽田的原型,来源于民国时期著名武术家宫宝田、李存义。两人共同师从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宫羽田的特点是功夫过硬,轻功尤其厉害,人称“宫猴子”,以比喻他的轻巧灵活。李存义所学涉及甚广,擅长用刀,曾被称为“单刀李”。李存义为人豪放仗义,成长路上广交豪杰,社会活动频繁,曾与当时的名家大刀王五、程廷华等过从甚密。民国初年(1912年),李存义在武林名宿的支持下,联合当时武术界精英,在天津创立中华武士会,一举成为北方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后来李存义又赴上海,于上海精武体育会任教,教授拳法。李存义对民国时期的北拳南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宫宝田、李存义两人,是民国武林中的翘楚,承载着一代人的风骨。《一代宗师》的立意,就是缅怀那个时代的武林。当然,出于王家卫本人的艺术口味,他对人物的故事、生平做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刻画。可以说,完全改变了对人物命运的描写。片中宫羽田胸怀宽广,气魄宏大,不愧一代武林宗师,但与原型中的宫宝田、李存义不同,他因阻止徒弟马三投靠日本,被马三打伤不治身亡。这才有了故事的高潮:女儿宫二为了替父报仇,发誓终生不嫁,以宫家人的身份击败马三,夺去了他的武功,拿走了他身上属于宫家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如懿传为何叫主儿?清朝是如何称呼妃嫔的?是叫小主吗?

全文共 153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正在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如懿传小编看到有很多的人都是在议论纷纷,小编也是看了一下这部电视剧的剧情,主要讲述的就是当时清朝时期乾隆皇帝期间的故事,电视剧的中有很多的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在如懿传中为什么都叫主儿呢?在清朝是如何称呼妃嫔的?是叫小主吗?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如懿传》真是越来越好看了,如懿进冷宫的戏格外精彩啊,冷宫里太有趣了!《如懿传》中为什么不跟嫔妃娘娘叫“小主”,反而都叫“主儿”呢?这样听起来是不是相当的别扭呢?那么这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懿传小主变成主儿原因揭秘

宫斗剧之中,不论是《金枝欲孽》还是《甄嬛传》里面,宫女对各自娘娘的称谓都是“小主”,也许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导致的,再看如懿传里对各个娘娘的称呼,从“小主”变成了“主儿”,突然有种说不出的别扭。

当年《甄嬛传》万人空巷,“小主”这个词也跟着火了起来,不论是日常对话还是许多广告创意都喜欢用“小主”这个词。在们心里早已经默认了“小主”这个叫法,突然全部变成了“主儿”让人难以接受。

本来“主儿”这个词在其他的小说里是用来形容主人、某种类型的人或者婆家的。百度百科列出的出处是《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里面的“主儿”指的是结婚对象,显然不是《如懿传》里面的出处。而在另一本书《金瓶梅》里面,则也出现了这个词。这里面的“主儿”倒是跟《如懿传》里面的“主儿”意思比较贴切,因此有网友说这编剧不会是从《金瓶梅》里借鉴来的这个称呼吧。

那么,清朝的内廷到底面对面是怎么称呼这些妃嫔呢?(背地里的称呼可能与当面有所不同,电视呈现的是当面称呼。)

“小主”一词的来源,是金易的《宫女谈往录》。《宫女谈往录》一书里记载,以尊卑排序,后宫分为太后、主子、小主们,三个等级。作者金易,原名王锡,1917年生人。根据其《自序》,其在四五十年代的时候和街坊老宫女“荣儿”有所接触,听她谈了很多宫中和宫女的故事,而在八九十年代才由作者一边回忆一边记录出来。

“主儿”这个称谓,看似有北京特色,实际上根据北京话的特点,于尊重、正式的场合,很少有在词尾加儿化音的情况,何况以卑称尊,其称谓更不可能加儿化音。所以如果“主儿”这个称谓真的存在,也是一种戏谑的称呼,如逗孩子一般,不是尊重他人的一种称呼,同时,正如一个宫女无论与皇后是什么关系,也不能称呼她为“皇后主儿”一样,这种称呼也不是“关系密切”的体现。

“主儿”这个词,就好像现在职场称呼“头儿”一样,一两个人之间这样称呼,是个性,是好玩,全公司成百上千个人,都叫自己的领导“头儿”,你能想象那个场景吗?况且这两个音单独发起来特别别扭,发重了感觉很刻意,发轻了感觉就成了“主”。让人恍惚来到大型宗教现场,十分别扭。

那么,清朝宫廷里,宫女太监们对于妃嫔,到底当面怎么称呼呢?一般来说,可以称皇帝册封的位份+娘娘,比如娴妃娘娘,也可以称娴主子,娴主妃,这些应该都没有什么大错的,也是有历史资料印证的。

根据朱家溍对清宫太监耿进喜等人询问的记录,清宫太监、宫女们称呼后宫的时候,从大体上称呼为“各宫主位”、“皇后主位们”,由此亦可见到皇后和主位要进行区分,即皇后为皇后,主位为后宫妃嫔。

而对于妃嫔的称呼,瑾妃、珍妃的本家侄子唐海炘在《我的两位姑母瑾妃、珍妃》一文中写道:

“下车进了东门,在殿外听候传叫。只听太监一声高喊:‘瑾主子有旨,传六、七爷进见。”

“姑母踢毽子的姿势很好看……太监和宫女们在旁边喝彩叫好:‘瑾主妃踢得妙!’”

同时,根据清代档案,宫中还有“某妃/某嫔娘娘”等等称呼,都可以见到宫廷妃嫔称呼的情况。

可惜木已成舟,《如懿传》一口一个“主儿”的现实是不可能改变了,要追剧,还是要好好忍耐一番,也许习惯习惯就好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