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年人颈椎病的最好3种运动汇编20篇

浏览

2049

文章

184

老年人晚年健身群体运动效果好 手杖操成热潮

全文共 1733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晚年健身是不喜欢去健身房的,老年人喜欢群体活动,比起健身房,老年人更喜欢参加群众健身活动,例如晨练。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的,在早上的时候,在大大小小的公园里,广场上都聚集了大批锻炼身体的老年人打太极拳,舞剑,跳健身操,扭秧歌,显得十分热闹。我们下面就来看看老年人在晚年锻炼的方法之一手杖操吧!那么,你对老年人晚年健身群体运动效果好手杖操成热潮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记者细心观察后发现,晨练大军里男性练习者简直是凤毛麟角,“阴盛阳衰”的局面十分明显。带着疑问,记者随机采访了队伍里仅有的几位男性老年练习者,其中一位老大爷的说法很有代表性,他说:”健身操好看是好看,但我做起来使不上劲儿,而且夹杂在妇女中间做操,感觉浑身不自在。”

正如老先生所说的一样,适合男性老年人集体锻炼的项目并不多,除了太极拳,舞剑外,更富于趣味性的锻炼项目几乎没有。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受“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影响,男性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女性,那些以往地位较高,知识水平较高的男同志退休后,往往热衷于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来发挥余热,他们认为这些集体活动过于简单,娱乐性不强,故而参加的热情不高。相反,女性天生亲和力强,喜欢相互交流,所以我们就很容易在这些集体活动中看到她们的身影。

但实际上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参加这类的锻炼项目。参与群众锻炼有助于消除男性老年人从原岗位上退下来后产生的失落感,孤独感,确保老年心理健康。

据了解,其实大部分老年男性还是渴望和同龄人一起锻炼,娱乐的,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锻炼项目。现在这个难题被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刘健迎刃而解了。由他创办的“手仗操”自2004年3月份推出以来,迅速走红,在全市普及开来,更成为首届全国“四进社区”优秀体育健身项目的表演活动,还荣获“优秀节目奖”。

“手杖操”不同于以往的男性锻炼项目,它比一般的健身项目更灵活,但却不激烈,非常适合老年人练习。用刘教练的话来说:“这首先是一个活动,所以不可能太静,而且在锻炼之后,会让练习者感到心情舒畅,得到愉悦。”

年末,在上海老年体协的牵线下,已退休的刘教练揽下了为男性设计一套易学易练又具备健身功效体操的任务,“手杖健身操”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它由搓杖,举杖,摇杖,翘杖,绕杖,转杖,摆杖等八个动作组成,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既动感又时尚,运动量适中,受到了广大老年男性锻炼者的喜爱。刘教授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手杖健身操”从上海走向全国,让更多的男性朋友自觉地加入到健身队伍中来。

自“手杖操”在申城登陆,直到现在已经拥有了大批的老年男性的爱好者,甚至不乏年过八旬的“操迷”。仔细观察这些练习者们,你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身材匀称,笑容灿烂,脸色红润。据最早学习这一项目的华先生透露,练习“手杖操”不仅可以调动全身的各个关节,提高心肺功能,还可以在做好手脚头的协调过程中,预防老年痴呆,更有意思的是还具备一定的减肥功能。

因为考虑到男性不像女性那样乐于接受公开的健身活动,为了吸引广大老年男新,练习者在设计“手杖操”的时候,还特意加进去一些稍俱难度的动作,以提高积极性。这样一来,以往简单枯燥过于阴柔的健身项目就变得稍显刚劲,不仅使老年人练习起来兴趣昂然,而且真的非常有益健康。

据记者了解到,“手杖操”的练习者们在练习这种健身项目后,一些病症都有所减轻甚至消除。像71岁的张老先生,以前的血压是100/175,不得不一直服用降压药,自从参加了“手杖操”的练习后,不仅颈椎,腰椎等有了不小的改善,连平时最头疼的血压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不仅血压降到了75/130,连肚子也小了3寸。82岁的茅师傅,一开始只是抱着交朋友的态度方式加入了“手杖操”的练习队伍,但现在却已经离不开这项运动了,心情也愈加平静。

“手杖操”以它独特的魅力,科学的锻炼方法,灵活的练习方式成为申城男性老年人新一代健身法宝。

如果你对老人参加集体活动好处有哪些?老年人参加活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老年人不适合做哪些社会活动?老年人适合做的社会活动有哪些?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持好的心情?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集体活动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老年人姿态性驼背运动强度多少适宜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也要注意健身,加强锻炼,但是老年人在健身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注意事项呢?对于老年人来讲适当的健身更加是或不可缺的,老年人姿态驼背运动强度多少适宜?老年姿态性驼背的健身运动疗法有哪些?一起和看看吧。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负荷过大。

老年人肌肉有所萎缩,肌肉力量也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因此老年的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平时我们的胸膜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称胸腔负压,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故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脑子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自然,切戒屏气使劲。

中老年人可根据需要,加服一些鱼肝油和钙片,延缓及减轻骨质疏松的发生速度和病变程度,掌握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合理的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运动应注重质而不是量

全文共 1110 字

+ 加入清单

运动有益身体健康,这个大家都知道,很多老年人都坚持天天去运动,但是适量的运动才能保持身体健康,一旦过量,那么很容易造成老年身体损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如今,喜爱健身运动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很多老人每天坚持运动,却忽略了运动时对身体的保护,导致运动损伤。因此,了解一些运动常识,避免运动损伤,对爱好运动的老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运动前,先热身

一般来讲,运动损伤往往与热身运动不完全有关。特别是中老年人,由于人体机能的退化,关节像是生锈了一般不灵活,身体协调性差,容易出现拉伤、扭伤的情况,有时候还可能由于运动过程中动作过猛,伤及脚踝、膝盖或腰部。

因此要避免运动损伤,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对容易受伤的部位,要做一些辅助性的热身活动,如活动一下踝关节、膝盖,压压腿。还要加强运动中的自我保护,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穿着好运动装备,并且了解一些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动作。比如身体失去平衡时,应立即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以避免摔倒;当快要跌倒时,要立即低头、屈肘、团身,以背部着地,顺势做滚动动作,不可以直臂撑地,以免造成骨折。此外,保持良好心态,每次运动量不贪多也很重要。

运动伤,如何紧急处理

出现扭伤、拉伤之后,要立即停止运动,以免加重伤情,并采取相应的急救处理措施。如果出现抽筋,应反向拉抻抽筋部位的肌肉,同时进行局部按摩。如果出现肌肉拉伤,应马上在痛处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切忌揉搓和热敷。急性扭伤、拉伤大都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如果疼痛难忍,可以使用外用止痛药,比如扶他林乳胶剂,而不要一味忍耐。

对于缓解疼痛,很多人更偏爱吃止痛药。其实,从药效上讲,外用止痛药与口服止痛药效果不相上下。外用止痛药直接作用在局部,使用时只需直接涂抹在疼痛部位,便可以通过皮肤迅速渗透至患处,快速有效止痛;同时避免了对胃肠的刺激,安全性高,使用也方便。国际上,外用止痛药一直有很高的使用率,而我国外用止痛药使用率却不甚理想,比例不到10%。

相对而言,我们使用中药膏药的比例却很高。而实际上,中药膏药虽然种类繁多,但有些不具备消炎的功能。平日里的扭伤拉伤,更是不能立即贴膏药,因为膏药具有活血散淤的作用,反而会加速肿胀。因此,如果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或疼痛长时间不能缓解,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

总结:老年运动过量造成身体损伤以后要及时治疗,老年人的恢复速度远远不及年轻的时候,不可硬挨,膏药之类的效果毕竟有限。(文章原载于《家庭医药·快乐养生》,刊期:2012.07,作者:李修洋,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步行健身老年人养生运动的最佳选择

全文共 2728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健步行老年人的最佳运动

第二章:老年人步行健身五注意

第三章:老人步行健身的益处

老人健身不适合运动强度过大,避免风险,因此步行健身就是老人的最佳运动。老人步行健身的益处很多,可以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有安全可靠。但是,老人步行健身注意事项还是要牢记。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盘点老人养生之道,揭秘老人步行健康原则。

健步行是老年人的最佳运动

运动是健康非常重要的要素。医学之父西波克·拉底讲了一句话,传了二千四百年,他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你要想得到生命和健康,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说明运动和阳光一样,我们知道奥林匹克运动的故乡在古希腊,在古希腊山上的岩石上刻了这样的字:“你想变得健康吗,你就跑步吧;你想变5导聪明吗,你就跑步吧;你想变得美丽吗,你就跑步吧;”就是说跑步能使人健康,使人聪明,使人线条好。

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什么运动最好?走路是老年人最好的运动。它绝对不比匕高尔夫球、保龄球、游泳差,因为人类花了一百万年,从猿到人,整个人的身体结构就为步行设计的,所以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笔者了解到,动脉硬化是可预防的,动脉硬化可以由重到轻,从轻到重;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是可逆行变化的。

1960年我当学生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动脉一旦硬化,就不能逆转了。到最近科学家才证实,动脉硬化是可逆的过程,动脉硬化由轻到重,由重到轻,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虽不能彻底消退,但可部分消退:步行就是使动脉硬化从硬化变软化,一个最有效的方法。经过步行运动锻炼,对血压、对胆囤醇、对体重都很好,过量运动有时会造成猝死,很危险,步行运动最合适。

三五七的步行模式

怎么步行最好呢?我的体会是三个字:三、五、七。什么叫“三”?

最好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五”,一个礼拜最少步行5次。“七”,是步行的适量,那怎么叫适量呢?优良代谢,就是运动到你的年龄加心率等于170。比如说50岁的话,运动到心跳120;如果60岁呢,运动到心跳110:70岁呢运动到心跳100,加起来是170。这样的运动就叫优良代谢。那么如果身体好呢,可以多一些,身体差,可以减一些;步行运动量力而行:最近有组资料,老年人分两组,一组就是一天平均走42公里,一组就是基本上不走路。结果发现4一天平均走4.2公里这组老年人死亡率、适心病发生率比不走路那组低60%。步行走路的好处啊,真正是不得了,我看报上文章报道:雷洁琼95岁,问她什么爱好,她说什么爱好也没有,惟一一种爱好就是天天走路。

老人步行要讲究“平衡”

提起步行,也许很多人会说,不就是走走路吗?其实不然,步行也有许多“学问”,特别是对有慢性病和体质虚弱的老年人来说,步行更是有“讲究”。患慢性病和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在步行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平衡,老人随着年纪增大,各种慢性疾病也会增加。这种情况下,老年人无论是在大脑的反应能力、肌肉和骨骼的支撑能力,还是在身体的掷调能力等方面,都会变得迟缓。一旦失去平衡,很容易摔倒。

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体弱的老人在步行时最好拄个拐杖,拐杖的高度要与手的位置相符,拐杖的底部和把手都要防滑,此外,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步行的姿势也有所不同,体质虚弱者步行时,应适当将两只手臂甩开,步伐迈大些,步行的速度最好由慢到快,这样可以尽量将全身活动开,使全身各器官都能参与到运动中。肥胖者步行时,可适当将步行的时间、距离拉长,并将运动量加大些,最好坚持每天步行2次,每次一个半小时。步行对可适当加快些,使体内多余的脂肪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高血压患者步行时,可尽量使脚掌着地、胸脯挺起,不要过分弯腰驼背,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步伐应以中慢速为宜,不要太快,否则容易使血压升高。最好不要在早上步行,而应选择晚饭后。因为一般来说,早晨人体血压最高,傍晚相对稳定。糖尿病患者步行时,要特别注意先吃点东西,不能饿着肚子,否则很容易使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低血糖,严重时还会因头晕导致摔跤。餐后步行时,步幅可以适当加大,挺起胸捕,甩开手臂,每次步行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老年人步行健身五注意

生活中,晨起或晚上徒步是老年人健身的一项有效运动。但老人刚开始徒步时,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并要做到五注意。

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来走:不要逞强埋头猛走,这样会大量消耗体力,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如果和好多人一起徒步,最好找一个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科学地衡量自己的体能:开始几次外出徒步的时候最好坚持走若干个小时,而不要计划一定要走多远,通过这样的几次摸底,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之后,再适当增加徒步穿越的强度。

不要只顾低头走路,而错过了周围的风景:在户外徒步行,强身健体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不要为了一些所谓“自虐”的目的来暴走,大强度的体力付出,有时候会得不偿失。记住户外徒步的时候最恰当的速度是能够维持自己走一整天的速度。

学会休息的步法:对于走路,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在步行的时候,应该用自己觉得比较舒适的方法走路,这样你的体步能够得到科学有效地利用。

在健步行中要注意科学地休息:一般每走50分钟后需要休息10分钟,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老人步行健身的益处

比跑步安全

跑步时脚底落地所产生的冲击力是体重的2~4倍,有可能使肌肉、韧带拉伤。而步行所产生的冲击力仅为体重的一半,能有效地缓解肌肉、关节因得不到锻炼而导致的僵硬、萎缩、疼痛等症状。

减缓老态

人到老年以后,体内新陈代谢减慢,摄入的脂肪不易被氧化利用,造成脂肪堆积、肌肉松弛、体态肥胖。如果能坚持户外昂首挺胸快步行走,就能使肩、臂、背、腹、腿、臀等各部位的肌肉群得到锻炼,以及使脊柱保持生理功能姿势,延缓老态。

增强心肺功能

户外步行是一种运动状态,能促使心脏送出更多的血液,满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因步行所消耗的氧气,锻炼心脏和肺脏功能,有助于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

增加骨质密度

骨质密度高低,取决于平时摄入食物的品种和运动量大小。户外太阳下步行有助于骨质沉积,增加骨质密度。

减轻精神压力

户外步行,被称为天然镇静药,可使人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减慢心率、调整血压、改善睡眠大有好处。

改善思维状态

户外步行能激活脑细胞的兴奋性,加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增强记忆和思维能力。

总结:需要注意的是步行健身是和普通走路或闲庭信步式散步是不同的,老人要多学习步行健身的有关知识才能通过步行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老人步行注意事项要积极遵守。(文章原载于《养生月刊》,刊号:2012年2月号,作者:彭在羹,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从运动方面如何解决老年人的便秘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便秘是很多老人都会有的隐疾,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疾病,可能会给老人健康带来大损伤。所以,如果老年人有便秘问题,就要及时治疗。那么从运动方面如何解决老年人的便秘呢?

调查发现,没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要比坚持锻炼的老年人罹患便秘的几率高很多,尤其是那些中风瘫痪、股骨颈骨折等卧床不起的老年人,更易引起便秘。因此,加强体育锻炼也是治疗便秘的一个有效措施。

①坚持全身运动锻炼

最简易有效的方法是每日步行3000米,加上体力活动半小时,也可选择步行、慢跑及适宜的球类运动。

②要坚持腹肌锻炼,常做腹肌按摩:

起床前或刚就寝前仰卧床上,右手掌放于肚脐上,左手掌置右手背上,以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绕上、下腹按摩50~100圈。然后右手掌置于左手背上,以相同方法逆时针方向按摩50~100圈,目的是提高和保持排便动力。

③在病情和体力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健康状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体操等。

④早晚散步或慢跑,有益于结肠张力的恢复。

深呼吸运动对肠道也可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这类体育治疗可提高结肠的张力,增加肠蠕动。

⑤治疗便秘的动作:

举腿运动---仰卧位,两腿同时举起(膝关节保持伸直)然后慢慢放下,重复十几次。

屈腿运动---仰卧位,两腿同时屈收提起,使大腿贴腹,然后还原。重复做十几次。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从运动方面如何解决老年人的便秘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年人别做这些伤身运动!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别做这些伤身运动

1、爬山

爬山不利保护老年人的膝关节。因为上山时膝关节的负重主要来自自身的重量;而下山时,除了负担自身体重外,还有身体向下冲的力量,这种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

2、下蹲运动

在做下蹲运动时,由于运动重心较低,会使膝关节负重过大,从引起关节疼痛,并加快关节软骨的磨损。而长时间的猛烈蹲起,也会使老年人的血压变得不稳定。

3、饭后散步

不少老年人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当做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人。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吃饭特别是吃饱饭时,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避免在饱餐后2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五十肩指冰冻肩,肩膀关节的活动角度降低,肩膀就像被冰冻住了一样活动不便,医学上的专用名词是“粘黏性肩关节囊炎”,因好发于40-60岁左右的中年人,所以又俗称为“五十肩”。

4、退步走

退步走或退步跑可以刺激不经常活动的肌肉,改善人体的平衡力,因此,不少老年人晨练时喜欢退步走。由于老年人的心血管储备能力减低,倒退走或跑都会使心血管不堪重负。同时会使颈部转向,导致颈动脉受压迫、管腔变窄、血流减少,造成脑部供血减少、大脑缺氧,甚至可能在转颈时突然晕倒。

5、爬楼梯

爬楼梯对膝关节的伤害更大。爬楼梯时,膝关节的负重是体重的3—4倍,会使损伤加重。而且,爬楼梯时膝关节弯曲度增加,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会加重膝关节疼痛。因此,有膝关节病的老年人应尽量少走楼梯,尤其不能提重物上下楼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年人不能忽视的“复合运动”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身边的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正越来越多,但往往运动方式单一。专家提醒,老年人采取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软体操以及休闲娱乐相结合的复合式健身方案,效果会更好。下面,小编就来重点介绍一下有关老年人不能忽视的“复合运动”方面的知识。

专家指出,老年人健身方式单一、不科学是重要原因之一。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张静华、张惠珍介绍,该所进行的调查表明,城市老年人多以公园、公路、街道作为主要健身场所,尽管多数人每周锻炼5次,半数以上老年人每次锻炼时间超过60分钟,但运动方式较为单一,多选择长走、跑步或健身操。

张静华、张惠珍撰文说:“人体各器官的老化是一个不完全同步的渐进过程,单一运动方式难以达到全面促进健康的功效。老年人普遍采用的长走、跑步等运动方式对平衡能力、上肢力量和柔韧性的增强并不明显。”

据介绍,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健康的功效不同,最好采取复合式健身。长跑等有氧运动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益处最为显著,而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三类疾病正是60~69岁老年人住院的主要原因。

肌肉质量和数量的减少以及最大收缩速度的降低,造成支撑能力、平衡能力和稳定性下降,使得老年人看上去弯腰驼背,老态龙钟,因此适当的力量练习对老年人也十分重要,但应遵循小量多次、持之以恒的原则量力而行。日常行走坐立间,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手臂对抗练习,或利用床背、椅背进行练习。

因生活角色的缘故,老年人往往自动选择一种“懒惰”的生活方式,活动量大为减少,他们的关节也逐渐变得僵硬,肌腱韧带失去弹性,动作协调和稳定性明显降低,容易跌倒摔伤。而适度的柔软性练习可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神经,有利于关节运动幅度和软组织弹性的恢复和提升,使肢体屈伸转动灵活自如。张静华还提醒,如果能将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软体操等健身方式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相结合,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效果会更好。

如果你对老年人科学运动的方法?老人慢跑有哪些好处?老年人运动健身怎样防止意外伤害?老人使用健身器材如何避免受伤?等有关出行安全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锻炼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专家建议老年人清晨不宜做这项运动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大多都会去晨练,最近听说一些原本在公园晨练的老年人现在喜欢到高山上去锻炼身体。他们认为,这样不仅能进行登高训练,而且山上的空气新鲜,本身就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这种做法真的可取吗?对于专家建议老年人清晨不宜做这项运动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李奶奶是某校的一名退休教师,今年刚满60岁。在前不久的一天早晨5点,李奶奶小跑来到了离学校1公里左右的烈士塔上锻炼。

李奶奶所在的城市属于丘陵地区,海拔近千米的烈士塔是这个城市的最高点,要登上烈士塔,需爬100多级台阶,对人来说,既是体力的锻炼,也是耐力考验,这也是李奶奶和众多老人选准每天早晨5点准时赶到烈士塔顶锻炼的原因。然而,这天早晨,当李奶奶登上塔顶后,明显感到心慌、胸闷、头痛,而后颓然倒下,口吐白沫,昏迷不醒了。和她一起锻炼的同伴发现后,忙赶到山下的电话亭,拨通“120”求救,此时李奶奶倒地已20多分钟。

尽管为抢救老人,急救人员衣服全部被汗水湿透,但老人终因脑出血面积太大、出血时间太长,而失去了抢救的良机,再也没有醒过来。医生们深感惋惜地说:“如果老人在平地锻炼,抢救及时,也可能会有生的希望。”

但是,李奶奶的悲剧告诉人们,晨练,莫要登高处。因为,登高虽能锻炼体力,但也存在着高处不胜寒的隐患。海拔太高,空气中的含氧量较少,对本身有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来说,将十分不利。此外,在人少、过于偏僻的地方锻炼,一旦发生意外,很难被人发现。即使被人发现,但由于通讯和交通不便,也给早期急救带来诸多的困难。

因此,医生奉劝老人们:晨练,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地点。

如果你对老人经常登山好吗?老年人登山有什么好处?老年人登山好吗?什么样的登山杖适合老人使用?老人什么时间去登山好?老人不适合登山锻炼吗?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登山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年人运动后身体酸痛有妙招

全文共 1493 字

+ 加入清单

运动不仅是爱好,适度运动更有利于健康。所以不少的老年人也乐于用这种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健康,可是,大家会发现,在运动后,我们的身体会出现酸痛的问题,如果想预防这种问题的出现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对于老年人运动后身体酸痛有妙招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老人运动为什么会腰酸腿痛?人有五节腰椎骨,尤其第4、5节腰椎担负的重力最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积月累的腰部活动,促使腰椎骨与骨之间的椎间盘发生老年退化性改变,椎骨骨质增生边缘生长骨刺,医学上叫做肥大性脊椎炎或称腰椎骨关节病,增生性脊椎炎等,这是引起中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原因,

当腰椎骨关节磨损重,增生很多,椎骨后面的小关节发生肥大改变,这样就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腰痛。它的特点是从静止状态突然变换体位,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突然起立行走时疼痛加重,经活动以后疼痛反而减轻,如活动过多疼痛又加重,少数病人除腰痛外,还合并一侧或双侧臀部、大小腿后外侧明显的麻痛,走不远腿痛即加重,休息或坐下后症状很快缓解,这是由于增生的骨组织或椎骨增生的小关节压近或刺激了坐骨神经的根部,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缘故。

如何预防运动后腰酸腿痛?

1、热身运动

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就像是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或低负荷的重量训练,将能使肌肉活动部位的关节放松,加速血液循环,并要适当地伸展活动肌群。

2、循序渐进

运动的负荷、运动的时间要采用渐进式的方式逐渐增加,不要超过个人的能力范围。

3、避免离心性收缩

从事不熟悉或不常从事的运动型态,特别是从事反复离心肌肉收缩运动时,更容易发生肌肉酸痛的现象,所以应该避免离心性收缩的运动。

4、避免过度运动

不少人平时很少运动,偶尔运动一次,要把自己累得不行才觉得过瘾,这样难免第二天腰酸腿疼,所以不常运动的人要注意运动时适可而止。因为一次大量运动不但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反而对身体有害。

5、放松运动

从事激烈运动后的放松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配合活动部位的伸展,可促进循环,可有助于减缓甚至避免肌肉酸痛的发生。

6、规律性运动

运动贵在长期坚持,且有规律性,如此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身体耐受性,减少肌肉酸痛的发生。

7、防止单一姿势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应防止长时间的单一姿势,纠正不良姿势,防止过度劳累。特别是腰部的超负荷使用必然会造成腰部肌肉、韧带和关节等的损伤而出现腰痛、腿痛。

8、用硬板软垫床

硬板床睡上去不舒适,软床睡上去又易引起脊柱的变形,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腰酸腿痛。那么什么样的床最为合适呢?在木板床上加一个5—10厘米厚的床垫最为适宜。

9、防止风寒潮湿

环境要干燥温暖,特别不要睡卧在寒冷潮湿的地上,淋雨后要及时更换衣服。剧烈活动和出汗后不要立即冲冷水澡,冬季的睡床要温暖,农村可睡火炕,城市可用电热毯,这些都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腰腿痛的双重作用。

10、节制不当饮食

减轻体重和由于肥胖给腰椎带来的额外负担,特别是中、老年人和妇女。妇女产后,都处于易于发胖期,节制饮食、加强锻炼是非常必要的。中老年人发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量的减少,使脂肪增加,更重要的是不合理的饮食所造成。

相比年轻人老人运动前后都有不少的事情需要注意,特别是在运动项目以及运动量上的掌握可是关乎老人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大事情,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的去了解相关的常识,以免发生意外的运动伤害。

如果你对老年人健身的好处多吗?老人运动锻炼需要注意哪些身体异常?老人的运动节奏不能太快吗?老人健脑运动有哪些?老人运动养生的禁忌?老人夏季如何运动减肥?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健身知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年人也需要运动锻炼 适合老人锻炼身体的健身方法

全文共 1081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在于运动,年轻人需要锻炼老年人也需要,对于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做什么锻炼呢?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各种运动机能都会下降,就是再强健的老人身体素质也是无法与年轻人相提并论的。对于老年人,需要锻炼这三个能力。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1、肌肉力量

有些老人认为,自己不是专业的运动员,也不参加健美比赛,不需要进行肌肉力量锻炼。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做家务需要力量,上下楼梯需要力量,力量是我们生活的保障。老年人也需要进行肌肉锻炼,每周最好进行两到三次肌肉力量锻炼,以举推哑铃为锻炼首选。双手各持一个哑铃,进行卧推、双臂交替前后摆动、侧平举及上举等。此外,靠墙蹲起、站立位侧抬腿、站立提踵和大腿夹瑜伽球内收等,都是不错的肌肉力量锻炼方法

2、心肺功能

老人需要锻炼心肺功能,增强心肺功能的最佳方法就是健走。健走就是以每小时5公里左右的速度行走,健走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中最简单也最容易控制强度的运动,适合刚开始健身、心肺耐力水平较低的老年人。其他的锻炼方法还包括太极拳、健身舞等。动作越复杂,平衡能力、肌肉功能及柔韧性的改善越显着,但是要避免跌倒风险较高的运动。健康状况正常的老年人,每次锻炼时间半小时左右为宜,不要疲劳锻炼。

3、平衡能力

老年人要防止跌倒摔伤,需要锻炼平衡能力,锻炼平衡能力的方法由易到难分别是坐位和跪位平衡训练,坐跪两个姿势交替进行。立位的平衡训练,比如足尖对足跟站立,单腿站立,软垫上站立等。行走训练,包括倒退行走、足跟行走及足尖行走等,还可以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这些锻炼动作柔和缓慢,对于老人来说安全易学,在提高平衡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四肢力量。

老年人应该怎样锻炼身体

打太极

一说到太极,大家都会想到老年人吧,一般太极都是老年人们打的,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让你心静,是早上很适合老年人们做的一项运动项目吧。

晨跑

一般老年人都会起来的很早,所以晨跑也很适合老年人们,老年人晨跑都是慢跑的,跑快的话他们身体是吃不消的,所以适当的速度是必须的,每天早上晨跑一短距离,也是对老年人身体有帮助的。

跳舞

跳舞是最近几年老年人们特别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一到吃了晚饭,大家都会聚到一起,放起音乐,跟着音乐跳起舞来,这也是老年人们锻炼身体的好方法,不仅增加了乐趣,自己身体也得到了锻炼。

散步

也有不少老年人喜欢吃了晚饭后散散步,几个人一起边聊天边散步,好处也有很多,有助于消化,身体自然也得到了锻炼。

骑车

近年,也有不少的老年骑游队,他们组成一个团体,骑着自行车,四处观赏风景,这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不仅可以得到锻炼,也看了风景,打法了自己的无聊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年人睡眠不好怎么办?有氧运动安排起来!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老年人睡眠时间很短,其实只要不超过6个小时就不用担心。如果如果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又差该怎么办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能够改善睡眠不好的状况。

常做有氧运动有助改善失眠

有关专家表示,有氧运动能大幅度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其他非药物治疗方式相比,有规律进行有氧运动的失眠者睡眠时间也会延长。

1、散步是最简单最安全的强身助眠运动

人在散步时体温升高,人的大脑会得到降低体温的信号,体温降低一旦降低就会使人放松,可以让人快速进入睡眠。但是这也是有时间限定的,不宜离睡觉时间太近,最好在睡前三小时,也不可吃完饭马上散步,所以吃饭时间控制在七点之前最好。这个时间段散步有利于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还可以借此舒缓情绪。

2、太极改善老人睡眠问题

在练太极拳时练习者被要求保证思想集中,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这种要求能够使精神和肉体同时得到放松和休息,同时对调节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系统有着良好的作用,因而能够对失眠多梦发挥治疗功效。此外,练太极拳可以调整神经功能活动,使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得到恢复,阴阳达到平衡,是在通过练拳养神,因而能够治疗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神志不宁等症。

科学研究表明,打太极拳时全身骨骼肌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可以加强血液循环。更重要的是由于肌肉运动,可使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心肌毛细血管开放增多,氧的供给充分,心肌营养加强,收缩功能提高,同时全身皮肤、肌肉、内脏中储备的毛细血管网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可有效地防止夜间发生心脑血管急症。

练太极拳可以调整神经功能活动,使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得到恢复,阴阳达到平衡。因此,通过练拳养神,能够治疗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神志不宁等症。

可见,睡前练太极拳,既能有效地改善睡眠,又能防治多种疾病,是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上乘方法。

老人运动助眠注意事项

适当规则的运动习惯有助于睡眠状况,但最好在下午5点前完成。

睡眠频道提醒老年朋友,在运动过后,不要立即脱掉外衣,要尽量避免冷空气对老年人身体的刺激。这个时候老年朋友可以双手搓热,在身体上下前后,尤其是足三里穴及涌泉穴重点按揉一番,另外腰部也重点按揉一会儿,这样运动的效果才会更好。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年人睡眠不好怎么办?有氧运动安排起来!”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年人跳舞会出现运动性猝死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跳舞对于老年朋友来说,不仅是锻炼的方式之一,还可广交朋友,消除孤独感。因此,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公园、小区空地上,也不乏老年人舞动的身影。但运动医学专家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很多老人跳舞存在误区,甚至踩上“雷区”。如果不注意,脑卒中,甚至运动性猝死都可能发生。

由于舞蹈会给人带来愉快感,很容易掩盖身体不适,因此在选择时不能单凭感觉。已有数据表明,跳舞前不测血压,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几率会提高。因此,建议老人跳舞前,最好测量一下血压和脉搏。

专家说,哪怕是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即收缩压低于140,舒张压低于90),街舞、迪斯科或长达2小时以上的任何舞蹈,也是老年朋友踩不得的“雷区”。因为老人心肺功能减弱,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阻力升高,过于剧烈的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造成供氧不足,尤其是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会导致心率和血压骤升,发生不测。

老人可以选择节拍小于每分钟100步的舞蹈,如扭秧歌、中快步舞、健身舞、芭蕾、现代舞、扇子舞等有氧、中等强度的舞蹈。在跳舞过程中,还要监控脉搏,最好在100—120次/分,切不可超过130次/分。

对于ⅰ级高血压者(收缩压在149-159之间,舒张压在90-99之间),最好选择跳节拍在60—70步/分的狐步舞、慢三慢四等缓和的舞蹈。一旦血压“升级”到ⅱ、ⅲ级(收缩压高于160,舒张压高于100),就绝对要杜绝跳舞了。

除了据身体状况选择舞蹈外,专家还提醒,以下三点尤其该注意:

动作幅度别太大。老年人运动系统肌肉萎缩,韧带弹性下降,关节活动不灵,因此应避免突然的大幅度扭颈、转腰、转髋、下腰等动作,以防跌倒,发生关节、肌肉损伤,甚至骨折。

“闻鸡起舞”要不得。很多老人习惯早起去公园跳舞。56岁的李大妈清晨和大家一起跳健身舞,突发脑出血,送医院抢救虽未丧命,但偏瘫了。因此冬天锻炼忌太早,建议等太阳出来后再跳舞。

跳15分钟要休息。跳之前要先做5—10分钟简单的拉伸肌肉和韧带的准备活动,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跳15分钟应休息几分钟,总时间控制在60分钟左右。“有些老人一跳就停不下来,超过2个小时就不好了”。

此外,老年人跳舞时最好穿运动鞋,硬底鞋容易滑倒。跳舞后不能随意脱衣,以防感冒并引发其他疾病。专家还建议,饭后应休息40分钟左右,再开始跳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年人不宜做什么运动

全文共 1939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运动在时间和强度的把控上要严重要求。对此有人问老年人不宜做什么运动呢?下面小编整理了老年人不宜的运动,一起来看看吧。

让老人长寿的4种锻炼方法

力负重训练益心脏

包括走路、跳舞、慢跑、爬楼梯、健身操、跑步等。这些训练有益心脏健康和骨骼力量,能减少骨折风险。建议每周锻炼至少150分钟,可以分3—5天来做。每次持续20—60分钟或一次10分钟,一天2—3次。锻炼强度建议是中度至强烈(有些气喘吁吁,但是仍然可以讲话)。

姿态训练护脊柱

姿态训练能帮助老人保护脊柱,减小脊柱压力,降低摔跤和骨折,特别是脊椎骨折的风险。姿态训练应该贯穿在每日生活中,坐、立、行都要注意保持良好姿势。可以先利用镜子来练习。

量训练健肌肉

哑铃、器械或者对抗身体重量等都是力量训练。这些训练有助提高肌肉和骨骼强度,并且优化姿态。建议每周做3—5天,每次2—3组,每组重复动作8—12次。注意要包含主要肌肉群。力量训练特别要注意控制好强度。如果你能一次轻松地做12次以上,那么重量太轻了;如果每次做不了8次,则重量太重了。

平衡训练防摔跤

太极、瑜伽,或其他挑战平衡的运动都属于平衡运动,它们的主要益处是提高移动性和平衡力,减少摔跤和骨折的风险。建议每周2—3天进行平衡训练,总共120分钟,为节省时间可以把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整合在一起来做。锻炼强度:初学者可以做静态运动(站在一个点上保持住一种姿势),在进阶阶段,可以做动态运动,在移动中挑战平衡,这个时候你或许需要教练的指导。

老人运动有助于健康长寿,老人的运动以慢运动为主,不要太剧烈,要考虑身体的承受条件,贵在坚持,要每天都运动,运动时出些汗就好,要达到运动条件。

猜你喜欢:

老人做运动的5大禁忌

1、戒激烈竞赛

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竞赛对老年人不适宜,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体力运动减慢,协调反应能力差,易发生运动损伤;另一方面,激烈的竞赛易使情绪过分激动,诱发意外。

2、戒负重练习

由于老年人的肌肉有所萎缩,肌肉力量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因此老年人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3、戒头部位置变换

如前俯后仰、侧倒旁弯、各种翻滚、头低脚高、脚朝上的倒立等,都是属于头部移动的动作。这些动作会使血液向头部流动,老年人血管壁变硬,弹力又差,一旦经受不住发生血管破裂,就会造成脑溢血,重者危及生命。

4、戒急于求成

活动量过大或增加过快往往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

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过大。

5、戒屏气使劲

平时我们的胸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称胸腔负压,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故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

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脑的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自然,切忌屏气使劲。

老年人不宜的运动

1、快速转头

当听到有人喊自己时,这时如果您快速转头很容易导致头痛、头晕,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颈部骨折等。有高血压、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尤其要避免快速转头。

建议:转头主要是颈部运动,颈部动脉为大脑供血80%以上,大脑发出的信号要经颈部下行,颈是重要的“生命线”。老年人颈椎极为脆弱,转头时要放慢速度,或用缓慢转身代替。

2、仰卧起坐

大多数中老年人的颈椎、腰椎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问题,再加上骨质疏松,因此做仰卧起坐很容易给颈椎和腰椎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再加上,此运动对头部的变化较大,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意外。

建议:此类运动不适合中老年人,建议选择一些运动幅度较小的运动,养生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的,而非一朝一夕可促成的。

3、爬楼梯

对于50岁以后的人来说,身体肌肉减少3%~5%,相应的平衡力也变差。在跌倒老人中,超过51%与爬楼梯相关,爬楼梯每年致死2万人。上了年纪后,关节退化,上下楼梯或爬山时,膝关节承受的重量是平时的3~5倍,这会加速关节老化。

建议:老年人如果需要上下楼,一定要抓稳扶手。

4、弯腰取重物

关于弯腰取重物的这个运动,实际是对任何人都是有伤害的,如果力量拿捏不到位,很容易闪到腰,甚至血压突升。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更要避免这个运动。

建议:取重物时要“三步走”:第一步,先将身体向重物靠拢;第二步,屈膝、屈髋,用双手把物品拿稳;第三步,伸膝伸髋,这样就把物品拿起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年人体质弱进行运动健身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岁月的推移,人们的身体器官都会会发生多多少少的变化,体力的减退会削弱工作的效果,往往使一些中年人感到力不从心。有关的研究表明,在推迟衰老的步伐,增强各器官功能的多种因素中,进行体育锻炼是积极有效的好手段。但是老年人锻炼身体有很多的注意事项,我们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老年人体质弱进行运动健身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吧?

首先,坚持早晨锻炼。无论怎样繁忙,每天早晨挤出15—30分钟锻炼还是能做到的,如果早晨时间太紧张,你可早起15分钟。少睡这15分钟对健康毫无妨碍,但坚持每天15分钟晨锻炼对健康却大有裨益。早晨这15—30分钟的锻炼最好到户外树木多的空气好的地方进行。锻炼内容一般说可有步行、慢跑、打拳、做操及自已喜爱的球类、武术等活动。如果过去没有早晨锻炼习惯,现在决心开始锻炼,那么可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步行5分钟、慢跑5分钟、做自已喜爱的项目锻炼10—15分钟、再步行5分钟结束;二是步行7分钟、慢跑3分钟、交替2—3次;三是步行5分钟、徒手操5分钟、进行自己喜爱的锻炼10—15分钟,最后慢跑5分钟。这三个方案可供入门者选择。

其次,学会随时锻炼。中年人大多家务繁忙,有人往往觉得家务忙而没有时间锻炼,其实只要妥善安排,并且学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抓住时间锻炼身体,寓锻炼健身于日常生活之中,锻炼时间还是有的。如早晨醒来后及晚上入睡前,躺在床上可做些肌肉练习及让各部位肌肉轮流收缩放松;上班时提早5分钟出门步行1.2站路;坐着工作时间长后可站起来伸伸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扩扩胸,两足轮流踏地或坐着伸直腿、身体前后俯仰、做几次深呼吸等;做工间操时认真做操,操前操后抓紧时间原地跑一下或多做几节操;家住楼上的同志还可有意识上下楼梯锻炼;家务间隙中也可原地活动10分钟等等。只要有决心及细心安排,完全能寓锻炼于日常生活中。

再次,每周集中锻炼。除坚持平时锻炼外,在星期天及节假日,可进行一次较集中的锻炼活动,如可与二三好友打球跑步,或与家人一起郊游登山,夏日在碧波中挥臂击浪,冬天在冰雪中滑冰滑雪、跑步爬山……这不仅能收健身之效,还可使人心情愉快、疲劳尽消,全家一起锻炼也是家庭和睦团结的纽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老年人保健 老人养生要做4类运动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养生要做4类运动。“最美不过夕阳红”,老人的健康是儿女们的福分,做儿女的一定要时时刻刻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保持老人身体健康的一种方法——运动,但年龄大了身体的各项机能就会退化,所以合适的运动方法就会成为老人养生的前提条件。

第一类、力量训练提高骨骼强度

哑铃、器械或者是对抗身体重量等都是力量训练。这些训练有助提高肌肉及骨骼强度,并且优化姿态。建议每周做3—5天,每次2—3组,每组重复动作8—12次。注意:要包含主要肌肉群。力量训练时特别要注意控制好强度。要是你能一次轻松地做12次以上,那么重量太轻了;要是每次做不了8次,则重量太重了。

第二类、负重训练有益心脏健康

负重训练包括走路、慢跑、跳舞、健身操、爬楼梯、跑步等。这些训练有益心脏健康和骨骼力量,可以减少骨折风险。建议每周锻炼至少150分钟,可分3—5天来做。每次持续20—60分钟或一次10分钟,一天2—3次。锻炼强度建议是中度至强烈(有些气喘吁吁,但是仍然可讲话)。

第三类、姿态训练减小脊柱压力

姿态训练可以帮助老人保护脊柱,减小脊柱压力,降低摔跤及骨折,特别是脊椎骨折的风险。姿态训练应该贯穿在每日生活中,立、坐、行都要注意保持良好姿势。可先利用镜子来练习。

第四类、平衡训练提高身体平衡性

太极、瑜伽,或是其他挑战平衡的运动都属于平衡运动,它们主要益处是提高移动性及平衡力,减少摔跤和骨折的风险。建议每周2—3天进行平衡训练,总共120分钟,为节省时间可把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整合在一起来做。锻炼强度:初学者可做静态运动(站在一个点上保持住一种姿势),在进阶阶段,可做动态运动,在移动中挑战平衡,这个时候你或是许需要教练的指导。

以上呢就是适合老年人的4类运动,老年人可以选择在早晨进行其中的几项锻炼,以此来增强身体素质。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免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年人易患上疾病要适当的运动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所有的老年人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同程度地感到健康状况一年不如一年。老年人组织器官和生理功能的退化使其承受额外负担的能力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体力逐渐衰退,行动不便且容易失误,而且老年人易患上疾病适当运动

许多疾病的危害性、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这些疾病大致可分力三种类型:一是普遍发生在衰老过程中的疾病,动脉硬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二是随增龄而增多的疾病,如肿瘤等;三是与衰老并无直接联系的疾病,如传染病、中毒和意外事故等。由于老年人抵抗能力低下,这些疾病往往会引起严重后果。

人体的免疫机能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血液中存在的免疫球蛋白,呼吸道、消化道等粘膜存在的免疫球蛋白和其它一些免疫物质,可以清除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原。人体内还存在一些对入侵致病原或机体内变质细胞进行攻击、清除的免疫细胞。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能力都会有所下降。免疫机能的衰退和紊乱,还可使老人发生自体免疫性疾病。

适宜的体育活动,不仅可延缓组织、器官衰老退化的发生和程度,还可提高机体机能,改善老年人的免疫能力。如中国传统健身方法太极拳、木兰拳、气功等健身运动,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着较为可靠的作用。适宜的体育活动可使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如参加冬泳的老人,不仅有强健的体魄,而且对许多疾病的抵抗能力大为提高,患病的机会相对减少。虽然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却是可以延缓的。

提醒大家,我们生活中并没有什么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药,适当的体育活动是延缓衰老、未病先防的良方。科学的生活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老年人便秘运动注意事项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本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枢纽梯级能的下降,这是导致病变的最根本的病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无法控制这种事情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减缓身体机能减弱还有老人的便秘这些问题是困扰不少老年人的头疼的症状。便秘笨呢生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便秘引发的各种肠道疾病是我们不能小视的问题,老年人便秘运动注意事项是什么?老人便秘该如何健身?一起和看看吧。

老年人出现便秘,大家马上想起就是吃药,其次是食疗,但是往往忽略了运动。便秘的起因,有肠胃自身的原因,但是也与缺乏锻炼有关系。给你个建议,你可以告诉老人:

1.早上喝杯淡盐水活着温白开水,帮助排便。

2.饭前饭后走动一下,如果条件合适就户外走走,条件不允许就在屋里转转。另外提醒您,有时间要多陪他走走,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3.饮食2小时后,平躺活着仰坐,用比较温暖的右手放在胃和小腹之间,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按摩,力度不要太大,刚好有点压迫感就好。

4。每周2顿,给老人做些杂粮的主食。玉米面或者地瓜面的。

5.地瓜和香蕉、蜂蜜是改变便秘的好东西,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吃,多数老人有糖尿病,要注意这些食物的实用。

6.建议你可以让老人食用白萝卜,生吃可以润肺,熟吃可以润肠,很实惠很不错的食物。

调查发现,没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要比坚持锻炼的老年人罹患便秘的几率高很多,尤其是那些中风瘫痪、股骨颈骨折等卧床不起的老年人,更易引起便秘。因此,加强体育锻炼也是治疗便秘的一个有效措施。此外家人多关心老人,学习基本的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有哪些项目适宜老年人运动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人到老年,身体机能开始不断下降,此时强身健体就十分得重要了。适当的运动是对老人的身体很有好处的,那么你知道有哪些项目适宜老年人运动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生活中有哪些老人的健康误区

不吃油盐降压降脂

长期摄入过多食盐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食用油吃得过量,容易造成血脂升高,加速血栓的形成。有一些“健康意识强”的老人索性不吃油盐了,其实盐和油并不是健康的敌人,适当食用不会有损健康。老年朋友要学会正确地控油和减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食用油用量在25克~30克之间。任何食物吃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健康。

钙补得越多越好

补钙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过量补钙,不仅不会强壮骨骼,还可能危害健康。适当的补钙是需要的,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日常饮食中适当多吃奶制品、小白菜、豆腐干等含钙丰富的食物,还要戒烟、适量运动、不喝碳酸饮料,减少骨量流失。

适宜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有哪些

1、散步。散步对于人体的好处不用多说,从古至今,不仅仅是普通人,很多伟人以及学者都会选择散步来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通过散步不仅能够使身体素质得到强化,也能在散步的过程中调节精神,缓解压力。

2、健身跑。健身跑又称慢跑,是新兴的一种健身方式。如今,其已经风靡全球,通过健身跑,可以治疗现代生活中一些疾病,如颈椎、腰椎方面的初期疾病。也可以作为一种预防疾病的手段,每年都有无数的老年人加入健身跑的大军。

3、球类运动。很多人提及球类运动想起来的是篮球和足球这种剧烈运动,那适宜老年人的球类运动项目有哪些?其实,乒乓球、台球、门球、羽毛球、高尔夫、柔力球都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的球类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秋季哪些健身运动项目比较适合老年人呢

全文共 1878 字

+ 加入清单

秋季一来,多少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凉爽,这样的天气可是户外运动的好时候,大家是否知道,有哪些运动是适合老年人群选择进行的吗?对于秋季哪些健身运动项目比较适合老年人呢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1、登高

作为一种体育锻炼,登高的保健作用是: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

对年老体弱者,不可一味强调这种保健效果,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不测。

2、游泳

初秋时节适当的冷水泳既能达到满意的健身效果,也能为日后冬泳打下良好的基础。初秋的冷水泳能对神经系统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加快心跳速度、促进血流量,进而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秋季游泳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可以抵御季节交替时感冒的发生。

秋季游多久才合适?最好控制在45-60分钟内,不要超过两个小时。下水前,可适当涂些松节油或者凡士林来保护关节。游泳减肥的最佳速度应该在每分钟35米以上,运动员一般采取分节游泳法,休息时间短。游3分钟休息1分,再游3分钟休息1分钟,进行两组这样的运动后仍不觉疲乏,就可以接着再游5分钟休息2分钟,保持一个循环运动,适当地增加连续游泳的时间和休息时间。

3、慢跑

慢跑对于秋季养生好处多多。慢跑能增强呼吸功能,可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体通气和换气能力;能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可以增加能量消耗,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并可使体内的毒素等多余物质随汗水及尿液排出体外,从而有助于减肥健美。

正确跑步姿势让锻炼价值事半功倍。跑步姿势有三个关键点:重心落在支撑侧脚掌、脚后跟轻微离开地面、膝关节保持弯曲。此外,在慢跑时,全身肌肉要放松,呼吸要深长,缓慢而有节奏,步伐要轻快,双臂自然摆动。时间以每天跑20~30分钟为宜。

4、散步

散步可以说是一项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的锻炼,最好是在公园等空气清新、植物茂盛的地方,这样可以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心肺功能和神经系统都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散步,特别是快走属于有氧运动,能增强肺活量。走路能增强心血管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降低血压。

散步时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状态好的情况下,原先每天走5圈,今天可以多走两圈;原先用15分钟走完全程,今天可以稍微加快速度,用12分钟走完。反之亦然。标准运动量是微微出汗正好,如果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则是运动过量了,必须调整。

5、自行车

自行车运动不只可以减肥,还使身段更为匀称迷人。经验表明自行车运动就能产生这种荷尔蒙,它会令人感觉十分自由且畅快无比,据近年来研究的结果表明,骑自行车和跑步、游泳一样,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它不仅仅是一项减肥运动,更是心灵愉悦的放逐。

骑车时上体稍前倾,头不要过多前探,腰部稍弯曲,两肩放松,两臂伸直,不驼背,不塌腰,蹬车时,腿要直。初学骑车者,可选择较为平坦的路面;熟练后,可选择有一定坡度的道路,以增强热量的消耗,更好地达到减肥的目的。

6、羽毛球

秋季天气温度适宜,不冷不热,是非常适合羽毛球运动的季节。相比室外运动,这种室内运动让人感觉舒适,它的运动效果也不错。据有关数据显示,一场正规的羽毛球比赛,运动强度要比一场足球赛还要大。运动前准备活动至关重要,以免受伤。

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运动量宜为中强度,活动时间以40~50分钟为宜。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运动量宜较小,活动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达到出出汗、弯弯腰、舒展关节的目的。

中老年人的锻炼要“留有余地”。秋冬季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会明显提高,本身有高血压的病人秋冬之交时血压往往要较夏季增高20毫米汞柱,因此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的障碍。所以锻炼前最好能在晨起时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运动方式更要选择舒缓的,免得在锻炼中发生意外。提醒所有的中老年朋友们,在选择运动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运动项目,同时要注意撑握好运动的量。

如果你对老年人健身的好处多吗?可以延缓老人衰老的娱乐运动有哪些?老人健身适合“慢动作”吗?老人常做哪些运动可以预防记忆力减退?老人经常咀嚼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吗?老人减肥适合的运动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健身知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老年人如何运动可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如何运动帮助预防骨质疏松?人老了,由于身体消化吸收器官功能的弱化,很容易缺乏钙质等微量元素,因此骨质疏松就成了老年人的健康大敌。因此,预防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保健的重要环节。对此专家提出很多见解,其中跳跃运动便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有研究者对绝经前后的妇女进行了观察,发现每天坚持做上下跳跃的女性.一年后便可使骨密度增加,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髋部,其密度能增加3%。这是由于跳跃运动不但加速了全身的血液循环.而且地面的冲击力更激发骨质的形成。

但要注意的是妇女在绝经期前就应该开始多做跳跃运动,并长期坚持做下去。如此便可大大增高骨密度。这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极为有益。

跳跃运动做起来简便易行。做时找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周围没有什么障碍物或锐利物,双足蹦起。上下跳就行了。每天只要坚持做50次。便能收到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的良好效果。倘若觉得这样跳枯燥,可用跳绳的方法,或者两者交替进行。

此外,一些动作不激烈的舞蹈对防止骨质疏松也有良好的效果,老年朋友们不妨试一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适合老年人室内进行的慢运动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老年朋友们来说,运动更是必不可少的,可能我们不能再长跑,可能我们多做些体力劳动就感觉不适,但是,一定不要让自己停下来,每天坚持做一些适当的运动,对身心健康都有帮助,那么,在生活中,有哪些运动的方式适合老年人在室内做呢?对于适合老年人室内进行的慢运动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1.猫弓腰式伸展

具体做法:全程四肢着地,手与肩膀垂直,膝盖与臀部垂直;需要缓冲的人可在膝盖下面垫上毛巾。起始时背部保持平直,然后将背部向上弯起,臀部保持向下的姿势,坚持此姿态10秒钟;之后扩展胸部,使背部微微向下陷,坚持10秒钟。按此方式上下伸展背部30~60秒。

这项运动可增强脊柱的活动能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四肢着地的动作也能锻炼手臂和腿部肌肉。无法四肢着地的人可以用坐姿进行上述背部伸展锻炼,此运动还可作为热身运动,在散步等有氧运动前进行。

2.单腿站立

具体做法:站在墙边,以防摔倒。初始动作是两腿分开站立,至与髋部同宽的程度,慢慢抬起一只脚,另一腿略微弯曲;依靠腹部肌肉来保持平衡,保持此动作,最多30秒;然后换另一只脚。

锻炼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离开墙的支撑了,初始动作选为两腿并立也能完成了。此时,可以选择一些难度更大的附加动作,如将抬起的一只脚向外伸展或伸到另一腿的膝盖处,也可以闭上眼睛来继续动作。

此运动主要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

3.速度训练

具体做法:在地上画一个梯子形状的图案,以最快的速度踏着每个阶梯走过去,要求两脚都踩在同一阶后再走向下一阶;先迈出的一脚最好一直保持领先。

此运动可锻炼平衡能力和身体灵活性。

如果你对老人室内如何健身?老人如何在室内健身?老人阴天运动有哪些危害?适合高龄老人床上锻炼的方法有哪些?适合老人在卧室做的养生运动?适合老人的床边运动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室内健身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