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糖尿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实用20篇

浏览

2496

文章

1000

糖尿病做什么运动好?糖尿病人适合做什么运动?

全文共 1706 字

+ 加入清单

糖尿病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常常是因为饮食控制不当造成的!那么有不少人困惑,糖尿病人适合做什么运动呢?关于,糖尿病做什么运动好?糖尿病人适合做什么运动?本网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糖尿病做什么运动好

1、慢跑

慢跑被称作温和的心脑血管体操,它对人体的心脏和血管会产生非常好的刺激。跑步当中排汗非常有利于健康,它不等同于蒸桑拿或者由于环境温度高出汗的概念。动汗为贵,跑动起来心脏加快跳动出的汗才有意义,因为糖尿病患者体质偏酸性,动汗可使体内环境偏碱性,从而降低炎症的发生率,对伤口的愈合、皮肤的修整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2、散步

散步一种比较悠闲的运动,所谓“练十练不如散一散”,强调的是任其自然的一种锻炼方式。这种运动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最有益,因为散步不会因为过度的劳累造成血压上升,另外当遇到心跳加快或者其他的不适时也可以及时的得到救助。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适用于防治消化不良和肠胃道慢性疾病的患者。所以,散步不但对糖尿病有好处,对其他的疾病也有一定的好处。3、健身操

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有远端的血管坏死,因此糖尿病后期很多患者会出现手指头痛、脚指头红肿麻木等症状。每天可以做:身体往上拔,脚掌支撑,脚后跟离地,一上一下地踮脚,同时手臂手掌全力张开,做“抓”的动作,每抓一把,脚底下都随之运动,每次做5分钟,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坚持做。4、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糖友练太极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有新研究发现,糖友每周参加两次太极拳训练班,每次练习1小时,每周再在家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可以使血糖水平明显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质量。5、间歇式运动

间歇式运动是指在正常运动过程中增加几次强度更高的运动,比如慢跑与快跑结合,散步与快走结合等。研究发现,间歇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强运动毅力。专家建议,插入高强度运动的时间一开始可以是15—30秒,之后逐渐增加到1—2分钟。

糖尿病人适合做什么运动

1、举重:

美国欧道明大学运动科学教授谢莉·R·科尔伯格博士表示,哑铃并非健美者的专利。糖尿病患者练习哑铃等抗阻训练或力量训练,可锻炼肌肉,增加肌肉热量储存,降低血糖水平。她建议,开始锻炼时候,不妨使用小哑铃,或自制矿泉水瓶中装半瓶沙子,每周锻炼2—3次,每次15—20分钟。之后根据锻炼情况,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哑铃重量,此时半瓶沙子可换成整瓶的。2、水中运动:

糖友参加游泳、水中健美操和水中漫步等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热量和改善身体灵活性。科尔伯格博士表示,水中锻炼尤其适合神经病变的糖友(手脚常出现无力、麻木、刺痛或疼痛等症状)。由于水中锻炼对关节冲击更小,因而也很适合同时患有关节炎的糖友。3、平衡锻炼:

科尔伯格博士表示,平衡能力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步降低,糖友脚部感觉通常会更加迟钝,因此平衡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更容易走路失态。平衡能力训练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专家建议,选择桌椅附近,单脚着地,做做“金鸡独立”。能够单脚着地站立后,再练习“闭眼金鸡独立”,双脚可轮流练习。4、做家务也是锻炼的好方法:

沙伊纳博士表示,有些人不爱运动,其实做家务也是很好的锻炼,有助于消耗热量和降低血糖。养花种菜、打扫房间、洗车、遛狗、与孩子一起玩耍等都很好。5、选择喜爱的运动:

美国“控制你的糖尿病”糖尿病教育组织创始人史蒂夫·埃德尔曼博士表示,选择喜爱的运动,是糖友持之以恒的关键,比如,跳舞、爬山、打乒乓球等。

糖尿病人运动注意事项

1、原则:因人而异,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2、运动方式:快慢步行、室内运动、床上肢体运动、太极拳;身体较好的可以慢跑、跳绳、骑自行车、游泳、跳韵律操等。运动因人而异。3、运动频率、时间:每周至少150分钟,如一周运动5天,每天30分钟的有氧运动(强度小、节奏慢、运动后心脏跳动不过快、呼吸平缓的一般运动),一般以晚饭后2小时左右进行比较适宜。4、运动强度:量力而行。尽量避免高强度运动,防止意外伤害。5、运动前后:运动前最好有5分钟的准备活动,如扭动一下颈、肩、腰,做一下高抬腿;除了散步,其他相对激烈的运动快结束时也要继续做一些放松活动,如行走、慢跑等。一般也应历时5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妊娠期糖尿病怎么预防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一般食欲都好,进食量较正常的孕妇多,这时一定要控制饮食量。主要是限制米、面、薯类食物,每日在250克左右。不要进食含糖高的食物,含糖高的食物进食过多可导致血糖过高,加重糖尿病的病症或产生“大胎儿”。妊娠期糖尿病怎么预防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妊娠期糖尿病怎么预防

1、合适饮食,控制体重。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一般食欲都好,进食量较正常的孕妇多,这时一定要控制饮食量。主要是限制米、面、薯类食物,每日在250克左右。不要进食含糖高的食物,含糖高的食物进食过多可导致血糖过高,加重糖尿病的病症或产生“大胎儿”。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的热量为30-35干卡。最好让医院的营养师根据您个人的情况制定适合于您的食谱;

2、蛋白质的供给要充足。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要控制饮食量,但是蛋白质的进食量不能少,要与妊娠期相同的正常孕妇的每日蛋白质进食量基本相同或略高一些。特别要多吃一些豆制品,增加植物蛋白质;

3、脂肪供给要适量。由于主食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供给减少,脂肪进食要适量增加,以维持每天的供热量。并可适量进食一些干果,增加供给脂肪;

4、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一些蔬菜补充维生素,经常吃一些含铁和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皮、动物肝以补充矿物质;

5、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入。应让孕妇多吃清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糖尿病人能吃红豆吗?糖尿病吃红豆有什么好处

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人在饮食上是特别讲究的,那么有糖尿病的话是否可以吃红豆呢?糖尿病人吃红豆的话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我们来一起介绍下吧!

糖尿病人能吃红豆吗

能吃

糖尿病人是可以适量吃红豆的,红豆是物美价廉的降糖食物,可以帮助胰岛素代谢血糖,将葡萄糖转化成能量,适量的食用对于病情恢复是有帮助的,但要注意,糖尿病患者在吃红豆时候不要加糖.

糖尿病人吃红豆有什么好处

红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E,钾,镁,锌,硒等活性成分,含热量偏低,能够起到降血糖,降血脂,润肠通便的作用,经常适量食用,能够预防糖尿病合并肥胖症,高脂血症.

红豆还含有较多的皂角苷,丰富的微量元素,对糖尿病并发心脏病,肾病水肿有较好的疗效.

红豆的食疗功效

中医认为,红豆具有滋补强壮,健脾利湿,抗菌消炎,利尿消毒,补血等功效.能增进食欲,促进肠胃消化吸收,对贫血,近视,脚气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对糖尿病也有很好的食疗功效.

糖尿病怎么吃红豆好

取红豆30克,粳米50克.

将红豆洗净后浸泡一夜,和洗净的粳米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熬煮至粥粘稠即可.

红豆粥有健脾利湿,抗菌消炎,利尿解毒,补血的功效.

糖尿病吃红豆要注意什么

1、红豆有利水功效,因此尿频人群忌吃红豆.

2、红豆不宜与动物肝脏搭配食用,容易引起中毒.

3、吃红豆不宜喝茶,红豆中的铁和茶中的单宁酸结合,会形成不易于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影响对铁的吸收.

4、红豆食用量不宜过多,一天吃30克为适宜,过多食用会导致体内糖分增多,影响到病情.

冬季红豆食谱推荐

1.红豆冬瓜茶

做法:红豆200克,冬瓜100克,盐少许.先把红豆浸泡半个小时,加入煮滚的1000cc清水中,将冬瓜切成丁,然后和红豆一起煮30分钟左右,要把红豆煮熟就对了,然后熄火.上盖闷十分钟,之后加上一点盐就可以了.每日餐后饮用,至少吃两个星期.

功效:消除全身水肿.

2.红豆大枣汤

做法:红豆100克,大枣10个,水1500克.将红豆清洗干净,用水泡大约30分钟;将大枣清洗干净后,加到红豆水里,大火煮沸,然后小火熬至红豆成熟.之后即可食用.

功效:滋补强壮、健脾养胃、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利水排毒.

3.红豆紫米汤

做法:将红豆、紫米各20克洗净浸过夜,将浸泡的水倒掉加入新水煮熟,再以小火煮至熟透即可,秋季补血多吃红豆食用时可加入适量蜂蜜.

功效:红豆本身有利尿作用,有助于改善水肿,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可作为日常食物.但紫米较不易消化,一次不宜过量进食.

红豆搭配建议

1、与红枣搭配.红枣含有丰富的铁元素,红豆也含有丰富的铁元素,二者相搭,可以帮助人们补充铁元素,有利于补血;

2、与薏米搭配.薏米和红豆搭配有利于我们通便利尿,排除毒素,帮助我们减轻身体水肿的现象;

3、与冬瓜搭配.红豆和冬瓜搭配着吃有利于我们降火解暑,滋润我们的五脏,养胃益脾,还可以滋润我们的皮肤,给皮肤补充水分,保持皮肤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糖尿病可以吃芦笋吗?芦笋糖尿病人能吃吗?

全文共 1293 字

+ 加入清单

芦笋的蔬菜之王的美誉并不是浪得虚名的,经常吃芦笋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解酒、抗癌等功效,而糖尿病人吃芦笋更是最佳选择之一。

糖尿病人能吃芦笋吗

糖尿病人能吃芦笋。糖尿病人能吃芦笋的,在血糖较稳定时,是可以适当进吃的,竹笋含有糖原及多种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有补充钾而提高肌力的效果。建议在用药的同时,适当吃用,注意限制食量,积极控制血糖。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经常吃芦笋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促进人体胰岛素分泌,进而改善葡萄糖的吸收状况。因为芦笋属于“发酵性碳水化合物”,可以刺激一种能降低食欲的胃肠道激素分泌,因而有利于减肥。

另外,芦笋还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发生。此外,多吃芦笋还可以增加肌肉及身体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量,有效地对抗糖尿病。

芦笋可以使人体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率提高81%。而且,芦笋提取液可以发挥抗击糖尿病的功效,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平日可以多食用一些芦笋。

芦笋因其供食用的嫩茎,形似芦苇的嫩芽和竹笋,中国有很多人习惯将石刁柏称为芦笋。芦笋枝叶呈须状,所以北京人称“龙须菜”、“猪尾巴”、“蚂蚁杆”、“狼尾巴根”;中国东北、华北等地均有野生芦笋,东北人称之为“药鸡豆子”;甘肃人称之为“假天麻”、“猪尾巴”、“假天门冬”等等。

芦笋嫩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等,另外芦笋中含有特有的天门冬酰胺,及物质,对心血管病、水肿、膀胱炎、白血病均有疗效,也有抗癌的效果,因此长期食用芦笋有益脾胃,对人体许多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芦笋的功效有哪些

1.预防糖尿病:

不只是抗癌,芦笋萃取物对於生产胰岛素的胰腺有正面的影响。研究者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基大学作了一项研究,证实高剂量的芦笋萃取物可以帮助增加胰岛素,也能使身体吸收更多葡萄糖。2.有益心血管:

芦笋中有一种叫做「芦丁」的化合物,可以防止硬块累积在血液中,导致心脏病或中风发作。此外,芦笋也含有叶酸,可以对抗使心血管疾病发作风险增加的高半胱胺酸。3.防止宿醉:

长期饮酒会造成肝脏的伤害,如果服用芦笋萃取物可以预防宿醉。且韩国济州大学与医药科学协会的科学家发现,芦笋萃取物可以缓解酒精对细胞的毒性,减轻宿醉的症状,保护肝细胞。4.抗癌:

一项在印度的药理学期刊上的研究说明,芦笋含有抗癌症的化合物。研究者这些化合物用在白老鼠身上,测试是否能对乳腺癌、直肠癌等癌症起作用。在经过10天给予老鼠口服芦笋萃取物後,实验者发现肿瘤体积和肿瘤细胞的数量都明显的减少。5.平衡电解质:

芦笋含有丰富的钾,可以调节体内矿物质的平衡;还有利尿的作用、消除腹中胀气、抗发炎与抗真菌的功能。

简单的烘烤芦笋料理

材料:

1.1束修剪过的芦笋

2.3茶匙橄榄油

3.1茶匙盐

4.1/2茶匙碎胡椒颗粒

5.1瓣压碎的大蒜

6.1/4片的切片柠檬做法:

1.先预热烤箱220度。

2.将芦笋放进碗中,淋上橄榄油,搅拌均匀之後,洒上大蒜、盐与胡椒。

3.将芦笋平铺放在烤盘上,烤到芦笋变得柔软需要约12~15分钟,要视芦笋的粗细而定。

4.上桌时再淋上适量的柠檬汁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圣女果糖尿病人能吃吗 适量即可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圣女果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的,圣女果的含糖量是非常低的,所以糖尿病人适量的吃一些是不会有坏处的,相反还能补充身体所需要的一些营养物质。

圣女果糖尿病人能吃吗

圣女果糖尿病人能吃。

圣女果较其他水果是属于含糖量较低的一种,另外糖尿病人需要摄入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圣女果含有这些物质。所以圣女果是比较适合糖尿病食用的水果之一。

圣女果糖尿病人吃好吗

圣女果的的含糖量较低,且维生素含量也比较高,糖尿病人在血糖比较稳定的时候可以吃适当吃一些圣女果,它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它比绝大多数的水果含糖量低,餐后血糖反应比主食慢得多,糖尿病患者很适合用一把圣女果做为水果,在两餐之间食用,既不用担心血糖上升过多,又有利预防高血压和骨质疏松。但一次不宜吃太多,以免引起血糖反复。

圣女果可以多吃吗

一般情况下,圣女果吃多了是不好的。

虽然圣女果具有很好的功效与作用,但是,吃多了也会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圣女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可以促进胃酸分泌,适量食用能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但是如果吃多了,就会使胃酸分泌过多,会引起肠胃不适,出现胃胀、胃疼等不良症状。

糖尿病人饮食注意事项

1、多吃高纤维食物高纤维能减缓糖尿病人的饥饿感,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其三,高纤维食物可以降低餐后血糖,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2、多吃低热量、高容积蔬菜低热量、高容积的蔬菜不会对糖尿病人的病情起到恶化的作用,也能够让糖尿病人有饱足感,不至于常常感到饥饿。这些低热量、高容积的蔬菜就有西红柿、菠菜、黄瓜、大白菜、油菜、豆芽、茄子、韭菜等等。

3、饮食宜淡饮食口味过重,对糖尿病人的病情极为不利,过于酸的东西,会使肝气偏盛,脾气衰弱;过于咸味的东西,会使人感到劳倦困惫,心气抑郁;过于甜的东西,对糖尿病人来说是最不应该吃的东西;过于苦的东西,就会引起消化不良,胃部肿胀;过于辣的东西,会使血管扩张,心绪紊乱。因此,饮食应该不偏不重,才能使身体便健康,才能使糖尿病人的身体维持在正常的健康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糖尿病足是什么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人对“糖尿病足”这个名词不了解,不知道什么是糖尿病足,也不知道糖尿病足与糖尿病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其实,所谓的糖尿病足,指的就是糖尿病因为合并神经病变及各样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造成的下肢感染,溃烂或是深部组织的破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糖尿病足是什么?

什么是糖尿病足?

在临床上看,由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支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脱疽。

上面所说的糖尿病足的内部原因,除此之外,糖尿病足还有非常重要的外部诱因:有50%是因为鞋不合适,20%由于患者自己对脚的护理不当造成的。吸烟加重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还有20%找不到原因。

要预防糖尿病足跌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

一,消除外部因素

1.选择质地软、合脚、透气性好的鞋。

2.剪指甲不要挖得太深,角质层(俗话说的“老茧”)不要用剪刀剪。

3.注意足部的保温,足部温度长期过低也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

4.穿棉线袜,且袜腰要松。

5.洗脚的水,温度不宜太高,浸泡时间也不要太长。

6.每天检查自己的脚,每年最好到医院检查1~3次足。

7.戒烟!!!二,消除内部因素

1.通过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比方说降低血糖、血压、血液粘稠度等来改善足的血液供应,提高修复能力。

2.做好足部的保健,比方说经常在长时间行走或运动之后、睡前做足的按摩、保健等。

3.有末梢神经损伤的,要选择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比方说维生素B1对预防糖尿病足就有着很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年人坏脾气导致高血压糖尿病 保持好心情学会13招

全文共 2456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心情这个问题,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情绪与机体的免疫机能有这非常直接的关系。经常生气、激动或是心总是不好会引起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对外来病原体的杀伤力也就会有很大程度的削弱,这时疾病就有机可乘了。所以老年人要学会控制脾气,很多病是"气"出来的。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1、“气”出来的糖尿病

医学资料显示,因心理因素而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占总体人数的60%以上,如产生暴怒、焦虑、恐惧、悲伤等激动的情绪,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引起机体代谢功能紊乱。此外,高血糖促使其胰腺分泌胰岛素,使得疲乏的胰腺进一步受伤,从而使糖尿病者病情加重。

不良情绪对老年人的影响很大。当出现激动的情绪时,交感神经会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被最终固定,进而导致糖尿病。

2、“坏”脾气导致高血压

不良的情绪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更是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当老年人受到严重精神创伤,出现愤怒、焦虑、仇恨等激动情绪时,很可能诱发血压突然升高,严重可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心肌梗塞、猝死等。

3、高度焦虑诱发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其典型的表现为胸闷、气急、疲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许多医学研究发现,高度焦虑的人出现心绞痛发病率为低焦虑者的2倍。而许多的冠心病患者,就是由于不良情绪的刺激而出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导致突然死亡。

对此,提醒老年人朋友们,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过于激动,保持心态平和,不因为小事而发脾气,切忌大怒、大悲。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

1、学会自信

老年人容易因为退休后没事做产生一种人老了,由于没用被社会所淘汰的自卑感,因为这份自卑感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生活也变得更加的苦闷起来。

老年人要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也是快乐的秘诀。惟有自信,才能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保持乐观,从而想办法战胜困难与挫折。“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可见,自信的人生活中可以找寻到更多的快乐。

2、不要钻牛角尖

看任何事物都不能认准死理,否则就容易钻牛角尖。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摆脱由看问题僵化而带来的苦闷。

3、广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平时不忘老年朋友,也要广交新朋友,交中青年朋友,与儿孙交朋友,与老伴不仅仅是夫妻,更要努力成为知心朋友。善于聊天、谈心,与人交谈能缓解压抑心情、减少孤独、开阔视野,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4、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老年人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有重心,人的心情也会好起来。老年人到了退休阶段更应该寻找生活的乐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适当的兴趣爱好可以陶冶情操,比如画画,写毛笔字,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等,只要自己喜欢的都可以学一学。

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只要觉得有情趣,能使心境、视野开阔,能陶冶自己的活动,就去积极参与,不畏流言、不惧蜚语。这样不仅可以打发空闲时间,还可以愉悦心情。

5、保持心理上的年轻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衰老是无可避免的,因此老年人更应该保持心理上的年轻。谁都明白衰老是自然规律,但未必都能做到从心理上更好地保持年轻。

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完全可以不同步,要防止人未老心先老,应当树立一种比自己实际年龄小几岁的心态。老人这样生活起来会快乐很多。

6、乐于承认失败与缺陷

一个人难免遇到失败、失意的事情,或是自己本身存在某种缺陷。对此,专家指出,当你乐于承认既成的事实,并且乐于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你就有了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7、学会倾诉和宣泄

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抒发,宣泄出来,把自己内心的不满,苦闷向他人倾诉,寻求他人的理解。倾诉就是将心中的苦闷忧郁,向友人诉说时,使心中的惆怅轻快的向外流淌。

当我们对朋友叙述着抑郁时,理解和友爱消除了我们心中的淤塞。把心理的垃圾倒出来才有空间去接收愉快的事物。

8、吃点圣女果

也就是樱桃番茄,其蕃茄红素含量尤其高。蕃茄红素是目前在自然界的植物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吃点之一,可以抵抗炎症,保护大脑,让大脑健康积极运行。

9、帮助他人

俗话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他人也可以为自己带来快乐,老年人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多参加社区主持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打发时间、排解心灵上的孤独寂寞,还可以通过帮助他人得到快乐。

10、吃点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是指没有添加牛奶的巧克力,可以增加血液中的抗氧化成分类黄酮,有助于促进大脑一些重要区域的血流速度,迅速改善情绪,让人的热情增加,大脑变敏锐,精力充沛。

11、吃点芦笋

所有抑郁症病例中,至少一半的患者缺乏叶酸。而芦笋具有高含量的叶酸和色氨酸,二者被大脑用于制造神经传递物质血清素,血清素能传递神经之间的信息,并影响人的胃口、内驱力(食欲、睡眠、性)以及情绪。

12、学会宽容

老年人要学会宽容,培养自己宽广的胸怀。在生活中,即使是与自己关系很亲密的人,激怒了你,埋怨了你,也要放宽责备的尺度。时间长了,“日久见人心”,人们会很乐意地与你相处,老人也一定会尝到人际关系融洽带来的欢乐与快慰。

一个人心胸狭窄,只关注自己,就容易生气,闷闷不乐,斤斤计较。而当你胸怀宽广时,你就会容纳别人,欣赏别人,宽容别人,自己的心境也就能保持乐观,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仁者无敌”。

13、心理上保持年轻

谁都明白衰老是自然规律,但未必都能做到从心理上更好地保持年轻。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完全可以不同步,要防止人未老心先老,50岁就认为自己已老了,60多岁觉得自己不中用了。

应当树立一种比自己实际年龄小几岁的心态,日常生活中用加减法的方式来计算年龄,如在着装、美容、社会活动、待人接物等方面,在实际年龄上减5~10岁,如60岁就当自己50多岁。

在体力、体育运动、外出旅游等活动的时间安排和速度上,特别在体力负重、攀高抻拉等活动量上应在实际年龄上增加5~10岁。中老年人一定要牢记在体力活动中要量力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糖尿病已成为儿童第二大慢性疾病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糖尿病成为儿童第二大慢性疾病,最新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糖尿病患者有9000万左右,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大约占5%,并且每年以近10%的幅度上升。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哮喘的儿童第二大慢性疾病。

今年全国内分泌遗传代谢学术会议上公布的一组针对全国14个医学中心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儿童Ⅱ型糖尿病患病率从2000年—2005年的十万分之3.77,增长至2005年—2010年的十万分之15.64。同时,全国肥胖儿童中糖代谢异常的比例已高达28.26%。

锻炼少,压力大儿童糖尿病患者增加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各大医院举行义诊活动,散落在群体中的小糖尿病患者格外引人关注。“很多儿童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一个问题:学习时间多,体育锻炼时间少,几乎双休日都在补课。”吉大二院内分泌科主任刘煜说,从1998年开始,她就关注儿童糖尿病患者,最近几年,“小糖人”倍增,原来他们科每年也就接诊几个小患者,现在是每个月都要接诊几名小患者,患病率至少增加30%。

专家建议从胎儿开始预防糖尿病

吉大一院内分泌科主任王桂侠说,现在很多孩子青睐饮料、烤肉等食物,常喝碳酸饮料这些含糖量高的饮品会导致儿童肥胖,继而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为此专家建议,对于碳酸饮料等高热量食品,要适可而止。

其实,预防糖尿病应该从胎儿期抓起,我省很多内分泌科专家建议,因为胎儿期,一些母亲会患上妊娠糖尿病,以及猛增营养,导致胎儿巨大,这些巨大婴儿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因为很多产妇实施剖腹产,母乳少,或者有些产妇干脆就不用母乳喂养,用奶粉喂养。刘煜说,在研究中发现,牛奶及其制品中含的牛乳蛋白分子结构与糖尿病一些病毒结构类似,是引发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从小喝牛奶长大的孩子要比吃母乳长大的孩子患糖尿病的风险性高很多。

专家提醒,儿童Ⅱ型糖尿病一般很隐蔽,早期很少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症状,胃口好,胖嘟嘟,家长认为身体很好,易延误诊断。对于肥胖儿童,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一定要定期化验血糖。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婴儿巨大妈妈会不会患有糖尿病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婴儿巨大妈妈会不会患有糖尿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然而糖尿病患者生巨大儿(婴儿体重超过4000克)的机会远远高于非糖尿病的母亲,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所以,当发现胎儿或新生儿巨大时,母亲应立即做血糖测定,看有无糖代谢异常,必要时要进行糖耐量试验。此外,这些母亲同时伴有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那么,患糖尿病的孕妇为何易生巨大儿呢?这是因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体和胎盘的功能。母体将各种必需营养物质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包括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尤其是葡萄糖,母体和胎儿血糖水平差异仅15%~20%。如孕妇血糖控制不利,可致胎儿高血糖,刺激β细胞增长产生过多胰岛素,它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增加糖原合成,降低脂肪分解及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胎儿生长加速和过度。这就是为什么患糖尿病的孕妇生巨大儿的发生率高达15%~50%的原因。

巨大儿和早孕期空腹血糖有关,也和末3个月的餐后血糖有关,由于怀巨大儿合并症多,因此整个孕期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降低巨大儿发生率也是目前大家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和巨大儿相反,如糖尿病病程长,或合并血管疾患,或肾功能损害和妊高征时胎盘功能降低,可影响母子间物质交换,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妊娠期发生糖尿病,由于出现的高血糖刺激,胎儿长期处于高胰岛素血症,影响胎儿的生存及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需及时诊断、严密监测和积极处理。

有人关心,孩子今后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有多大。目前认为,糖尿病是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疾病,母亲患糖尿病,孩子患病的几率会大些,但是,并不意味着孩子将来一定会患糖尿病。在遗传背景相同的情况下,这些巨大儿与正常体重的孩子将来患病的几率没有什么差异。北京同仁医院杨金奎杨毅

小常识

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患者妊娠妊娠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占糖尿病孕妇的80%以上。它多数发生在怀孕后第24~28周,即先怀孕,然后发生糖尿病。这类患者多数在妊娠结束后,糖尿病症状可消失。但部分人以后可变成糖尿病。

糖尿病妊娠是指妇女在怀孕前已经发生糖尿病。约占糖尿病孕妇的10%~20%。患糖尿病的妇女的受孕率下降,不孕者约占2%,约有2/3的妇女出现月经不调。原有糖尿病的妇女妊娠可使糖尿病病情及并发症加重,酮症酸中毒发生率增高。

妊娠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在中国,每100名妊娠妇女中有2~3人会发生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对妊娠孕妇的影响:(1)流产率高;(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羊水过多;(4)尿路感染;(5)产后出血;(6)孕妇围生(产)期死亡率高。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1)流产、早产、死胎发生率升高;(2)先天性畸形,多数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畸形;(3)巨大儿:由于孕妇血糖升高引起;(4)宫内慢性缺氧,胎儿生长发育停滞;(5)新生儿低血糖:孕妇持续高血糖经胎盘达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β细胞增生、肥大、胰岛素分泌增高,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胎儿出生后低血糖;(6)围生(产)期异常的发生率增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治疗糖尿病的误区有哪些

全文共 1975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运用于临床的口服降糖药有多种,不同的降糖药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环节,每种药物有着不同的服用时间,而不能统统饭前或饭后服用。

治疗糖尿病误区误区之七:血糖降得越快越好,血糖恢复正常就是痊愈。

许多糖尿病病人以为自己的血糖是一下子升高的。一般情况下,血糖升高是逐渐发生的,只是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在病症发展的初期阶段往往不被觉察,所以,当病症被觉察时,血糖的变化实际上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此时要把血糖迅速恢复正常,就像本已绷紧的弹簧突然予以巨大的外力进行压缩而产生强烈的反弹一样,人体内环境对血糖突然下降是无法马上适应的。所以,最好是促使血糖稳步下降。此外,就目前治疗水平来看,糖尿病尚无法根治,某些病情较轻的糖尿病病人,经过一段正规治疗,特别是配合适宜的饮食控制,血糖降至正常,临床症状也暂时消失了,甚至不用药也可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患者往往以为自己的糖尿病已被治愈,而轻易中断治疗,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有类似经历的患者会发现,用不了多久,血糖的水平又会“高高在上”。所以在治疗时一定要遵照医嘱,不要相信那些所谓快速降糖、根治糖尿病的广告。应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也只有如此糖尿病患者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健康。

治疗糖尿病的误区误区之三:口服降糖药会损害肝脏和肾脏,能不用就不用。

部分降糖药确实可以引起肝脏转氨酶的升高以及胆汁淤积性黄疸,但总体来说口服降糖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不大,况且人的肝脏和肾脏有着强大的解毒、排毒功能,所以担心因降糖药损肝、损肾而不敢用药实在没有必要。糖尿病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医生往往会对病人的肝肾功能进行系统的检查,再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建议患者进行定期的肝肾功能检查。这样一来临床上真正因降糖药物出现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例,可以说是极其少见的。

治疗糖尿病的误区误区之五:胰岛素是“毒品”,一旦使用会成瘾

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无区别。通过检测,一旦确认缺乏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不能控制好血糖的糖尿病病人,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其目的是防止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那种认为一旦用上胰岛素就会“成瘾”的想法是没有根据的。其实胰岛素是人体内存在的正常激素,缺乏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需补充,控制好后可以减量,甚至有的病人可改服口服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分为两类:一类为从动物体内提取的胰岛素,纯度可达99%。由于动物的胰岛素结构与人类胰岛素有着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动物胰岛素在使用后久而久之较易形成抗体,降糖作用减弱,个别甚至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另一类是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合成的人胰岛素,纯度高,抗原性小,一般不产生抗体,且有着更高的作用效率。显然,单从治疗的角度来说,人胰岛素优于动物胰岛素,但是动物胰岛素却较人胰岛素更为便宜、经济。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了效价比之后,选择合适的类型。

治疗糖尿病的误区误区之六:糖尿病的治疗只需降血糖就行。

血糖增高是糖尿病的重要诊断指标,但在糖尿病的治疗上绝不是仅仅降糖就可以了。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升高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血压的升高和血脂代谢紊乱。由于高血压、血脂异常可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等一系列急、慢性并发症,所以,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治疗不能单纯降血糖,而应监测血压、血脂等的变化,加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治疗糖尿病的误区误区之一:治疗糖尿病只要按时服用降糖药就没问题。

大部分有高血压病的患者都清楚,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以调整用药的剂量与时间。糖尿病的治疗也是如此,血糖的控制是终身的,一般情况下,当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血糖控制到了一个理想的水平之后,血糖有时会因某些情况而出现波动,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时(如较严重的感染、精神压力以及运动过量、进食减少等),血糖可能会出现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因此,要求我们在按时服药的同时,还需定期监测血糖的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生活方式及用药规律,长期稳定地控制好血糖。

治疗糖尿病的误区误区之二:口服降糖药饭前、饭后服都一样,漏服一次没关系。

目前运用于临床的口服降糖药有多种,不同的降糖药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环节,每种药物有着不同的服用时间,而不能统统饭前或饭后服用。否则,一方面达不到应有的降糖效果;另一方面,又可能造成低血糖的发生。常用的需在饭前服用的药物有磺脲类药物(如美吡达、达美康等);需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的药物为α-糖苷酶类(如拜唐苹等);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华止等)为克服胃肠道反应可在进餐时或饭后服用;噻唑烷二酮类(如文迪雅)等则可酌情选用服用时间。降糖药物治疗方案一旦经医生拟定之后,就应长期坚持,血糖控制好或进餐少时酌情减量,那种认为降糖药漏服一次、两次没关系的想法是错误的。如果实在因特殊的原因而漏服,也不必过于紧张,更不应想当然地补服或加服,而可以考虑监测一下当时的血糖水平,再酌情处理。

治疗糖尿病的误区误区之四:只要能降血糖,用哪一种药都行。

对于降糖药物的选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考虑单独或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并非只要能降糖,用哪一种药都可以。因某些药物,如磺脲类药物,虽能有效控制血糖,但在治疗后13年左右可能会失效,称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为避免失效,应适时地交替使用不同药物。如病情未能控制,还需加用其他药物治疗,甚至改用胰岛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治疗糖尿病的偏方 赶快收藏起来吧!

全文共 305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据最新科普数据显示,已达9000多万,数量之多令人汗颜。也就是说,在成年人中每四个人就有一位糖友!为什么中国人患糖尿病的概率如此之高呢?到了冬季,糖尿病患者日常应该注意哪些细节防范糖尿病足呢?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赶快收藏起来吧!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

1、基因遗传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也会遗传吗?很遗憾,在六十年前医学界就已认定,糖尿病通过细胞染色体,可能遗传给下一代。确切点说,如果家族中有长辈患有糖尿病,那么晚辈就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2、饮食结构引起糖尿病

现在生活条件好,我们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也渐渐与西方人相似,肉类的摄入愈加的多了。事实证明,常年食肉者引起糖尿病的概率要高于常年食素者。另外,食物中的某些成分也是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之一,经常食用含有亚硝基化合物的保存肉类,比如腌肉等,也是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3、病毒感染引起糖尿病

有关病毒感染而引起糖尿病的报道一直以来就没有消停过。据了解,在经历过感冒或者腮腺炎等病毒之后,很容易引起糖尿病。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最早一例病毒引起糖尿病的病例是在1864年于挪威被发现的,此后经过多年研究表明,会引起糖尿病的相关病毒有: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及脑炎、心肌炎病毒等。这些病毒会破坏胰岛细胞,从而引起糖尿病。

4、缺乏运动引起糖尿病

一般,相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足部微小的创伤,如鞋的挤压、擦伤、皲裂或“鸡眼”处理不当等都会引发糖尿病脚。冬季是糖尿病脚的高发季节,因为冬季部受凉概率较大,脚部经络、血液皮肤易出现瘙痒,或者患有足癣、灰指甲等皮肤病,这样的糖尿病患者皮肤被抓破后容易感染,伤口不易愈合,形成糖尿病足。

5、营养不良引起糖尿病

有人说糖尿病是富贵病,其实不然。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事实证明,营养不良也会引起糖尿病。前面说过多食入肉类会引起糖尿病,那么营养过于单一的话,同样也会引起糖尿病的发生,特别是缺乏适当蛋白质的摄入。

治疗男性糖尿病的偏方

1、多吃些荔枝、枸杞、香蕉、松子、坚果、樱桃

在写食物都有壮阳功效。但需注意的是。荔枝可改善人的功能,用于治疗遗精、阳痿、早泄、阴冷等症,但荔枝属于火气大的水果。

2、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定量补充

通过研究证明,维生素A和维生素E是维持性功能和延缓衰老的维生素。它们对促进睾丸发育、增加精子的生成并提高其活力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维生素C对性功能的恢复也具有非常显着的作用,山楂、鲜枣、青椒、西红柿等果疏中富含这两种维生素。

3、多食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主要是指各种动物性食物,如鸡、鸭、鱼、瘦肉、蛋类,可提出供人产生精子所需用要的各种氨基酸。一些动物性食品本身就含有一些性激素,有利于提高性欲及精液、精子的生成。

4、壮阳食物

主要有狗肉、羊肉、麻雀、核桃、牛鞭、羊肾等;动物内脏因为含有大量的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增强精子活力,提高欲望,也属壮阳之品。

此外含锌食物如牡顿、牛肉、鸡肝、蛋、花生米、猪肉、鸡肉等,含精氨酸食物如山药、银杏、冻豆腐、缮鱼、海参、墨鱼、章鱼等,都有助于提高性功能。

男性患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1、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2、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

3、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4、避免肥胖,维持理想且合适的体重。

5、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

6、少吃精制糖类的食物,如炼乳、蜜饯。

7、多使用苦瓜或苦瓜茶,苦瓜降糖更安全、无任何副作用,糖尿病预防和控制要比治疗简单的多。

8、经常选用含纤维质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

9、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以免过量吸取。

治疗女性糖尿病的偏方

不要吃“独食”

虽然血糖生成指数较高的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较大,但如果专挑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吃,又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混合进食是控制餐后血糖的有效办法。

也就是说,将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与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混合,以降低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

不要“望梅止渴”

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多尿”症状,不敢多喝水,以至于“望梅止渴”。其实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多喝水。糖尿病患者体内处于高血糖状态,饮水后可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或恢复正常,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如果限制饮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升高血糖,而且会加重高渗(高于血浆渗透压)状态,对病情非常不利。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等到口渴才喝水,为时已晚,这时血糖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波动。

不要“吃软怕硬”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吃较软的食物,血糖上升较快。如果将大米熬成粥,其中的淀粉已经部分转化为糊精,比淀粉更容易消化吸收,在人体内很快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迅速升高。

粥熬的时间越长,粥越黏稠,吃后血糖升高得越快。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软怕硬”。要“吃硬不吃软”,口感较硬的食物消化得比较慢,因而不容易使血糖快速上升。

不要“画饼充饥”

不少糖尿病患者以为饮食治疗就是饥饿疗法,每顿饭主食(粮食类)吃得很少甚至不吃。不吃主食或进食过少,身体所需的葡萄糖来源缺乏,身体就必然要动用脂肪来释放能量,这时会伴有酮体生成,经肾脏排泄可出现酮尿。

不要吃得过饱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餐后常腹胀、打饱嗝、恶心、呕吐等,还带有一股酸臭味,好像吃进去的东西堆在胃里下不去。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糖尿病胃轻瘫的可能。

规律地进食是糖尿病胃轻瘫的基本疗法。患者应绝对避免吃得过饱,每日进食要定时、定量,早、中、晚三餐食量分配各为1/3。

不要喝碳酸饮料

糖尿病患者不宜饮含糖的碳酸饮料,如可乐、雪碧等。如果糖尿病患者出汗较多,未及时补水,或喝了大量的含糖饮料,此时非常容易导致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表现为高血糖、严重脱水、意识障碍)。

不要饭后马上吃水果

饭后马上吃水果,会使血糖升高,增加胰岛的负担。此外,饭后立即吃水果,会被先吃下去的不易消化的脂肪、蛋白质“堵”在胃内,水果在胃内“驻扎”时间过长,会影响消化功能,引起胀气。

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两餐之间。因为这时胃肠较空,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空腹时能很快被吸收,而且能避免胀气。

治疗糖尿病的食疗偏方

1、独参汤治糖尿病

配方:生晒参、红参、西洋参(任选其中一味)。

制用法:每日用2至6克,加开水100毫升,隔水炖2小时。温6服,药渣可同时嚼碎服下。

功效:用治气阴两虚、尿糖、血糖明显异常之糖尿病。

2、冬瓜皮西瓜皮汤治消渴型糖尿病

配方:冬瓜皮、西瓜皮各50克,天花粉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用治消渴型糖尿病。

3、糯米桑根茶治糖尿病

配方:糯米(炒黄)、桑根(白皮)各等份。

制用法:每用30至50克,水1大碗,煮至半碗,渴则饮。

功效:用治糖尿病。

4、菠菜根粥治糖尿病

配方:鲜菠菜根250克,鸡内金10克,大米50克。

制用法:菠菜根洗净,切碎,加水同鸡内金共煎煮30至40分钟,然后下大米煮作烂粥。每日分2次连菜与粥服用。

功效:止渴,润燥,养胃。用治糖尿病。

5、蒸鲜山药治糖尿病

配方:山药120克。

制用法:将山药洗净蒸熟,饭前1次吃完,每日2次。

功效:不3脾止泻,补肾收摄。用治糖尿病之口渴、尿多、易饥。

糖尿病这种病在我们中国还是比较常见的,随着年龄的加大了,身体素质变差了,好多小毛小病都会翻出来了。因此我们要好好注意了,本网今天整理的偏方,大家可以推荐给你的朋友和家人们。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龄孕妇易患糖尿病吗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高龄产妇的数量增加了很多,其中部分孕妈由于一味进补,摄入过量的糖分,导致患上妊娠期糖尿病。那么高龄孕妇易患糖尿病吗?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龄孕妇易患糖尿病吗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的糖尿病,大约8%的孕妇会患上该病,在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中尤其易发。

在妊娠期间,胎盘会分泌大量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激素,其中部分激素会抑制母体血液循环中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因此,孕期需要额外增加2~3倍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稳定。如果身体不能制造足够量的胰岛素,就会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按发生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可以将产妇分为高风险人群、中风险人群及低风险人群。高风险人群是指过度肥胖、有妊娠糖尿病病史、尿液检查呈现尿糖阳性,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低风险人群则严格定义在那些年纪小于25岁、怀孕前体重正常、没有已知直系亲属有糖尿病病史、没有与妊娠相关的并发症的人群。介于二者之间的即为中风险人群。

忽略治疗对母婴危害大吗

高血糖不但对母体产生危害,可能会发生酮症酸中毒,容易继发尿路感染,同时也会增加流产的风险,以及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另外,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智力也有危害,宝宝长时间在妈妈高血糖水平的体内,自身胰岛素分泌比正常的宝宝要多,而血糖则处于低水平。在出生后二十四小时内,如果状况持续未能改善,那么会对宝宝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高风险人群应在怀孕后尽早作血糖检查。如果检查正常,在怀孕第24~28周间需再做一次筛查。中、低风险人群可在怀孕24~28周间做口服葡萄糖耐受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儿糖尿病的病因和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糖尿病,多为第一型或需胰岛素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为主,引起高血糖及尿糖,小儿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后期常有血管病变,眼及肾脏受累。5~6岁及10~14岁小儿多发病,5岁以下小儿少见。那么,小儿糖尿病的病因原因有哪些呢?

症状和原因

小儿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遗传是小儿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有人统计,双亲中有一人患糖尿病,子代的发病率为3%~7%;双亲均为糖尿病者,子代发病率可达30%~50%。此外,环境因素、免疫因素被公认为与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症状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的症状称三多一少。

如何进行治疗

轻型

血糖低于150毫克%,病儿症状不明显。这种病儿极少见,可不用胰岛素治疗。只用饮食调节控制就能达到治疗目的。中型

病儿的症状同成年人,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并容易饥饿,消瘦(与成人糖尿病的肥胖正好相反),血糖一般在150-250毫克%重型

是小儿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最容易被忽略、被遗漏的类型,常常以急性发病的形式出现。发病时病儿只有短暂的嗜睡、恶心、呕吐、腹疼、全身疼,很快出现昏迷,同时还出现脱水及酸中毒,病儿表现为呼吸深长,口唇樱桃红色,口中呼出烂苹果气味,皮肤发蔫。眼窝凹陷,脉弱,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有生命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年人糖尿病乳酸性中毒不能吃什么

全文共 1499 字

+ 加入清单

也许说到老年人糖尿病酸性中毒不能吃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现实中是有很多朋友是不能够明白的,这主要是因为对于一般人而言,首先连老年人糖尿病乳酸性中毒都是没有听说过的。其实了解过的人就会知道,老年人糖尿病乳酸性中毒这种病症其实是和老年人糖尿病有关系的,严格来说就是从老年人糖尿病之上衍生出来的。

现在的医学对于老年人糖尿病的治疗是有很多的特定的方案的,但是对于老年人糖尿病乳酸性中毒却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医疗手段的,而且连特效药味也是不存在的。所以了解老年人糖尿病乳酸性中毒不能吃什么对于老年人糖尿病乳酸性中毒的治疗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下面就来说说老年人糖尿病乳酸性中毒不能吃的食物。

各种原因引起血乳酸水平升高而导致的酸中毒称为乳酸性酸中毒。在糖尿病基础上发生的乳酸性酸中毒被称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饮食保健

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其饮食控制也不同于中年人。饮食治疗目的仍然为了降低血糖、血脂、血压和维持正常体重,但其安排方法有所不同。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差,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故对饮食控制不宜过于严格。对于胃肠消化功能差的患者,应鼓励他们进食,可采用少量多餐。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有心、脑,肝、肾损害,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宜低脂、低盐、戒酒等。由于肾损害,蛋白质丢失较中年人明显增多,且因消化功能差,微量元素的吸收不足,故多见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抵抗力差,往往易合并感染。骨折等,所以需增加蛋白,特别是优质蛋白的补充。老年患者肥胖者较少,饮食控制减轻体重不宜过于严格,其目标是基本接近标准体重,不能一味减肥造成营养不良,从而出现疲乏无力、头晕、心慌等症,影响患者坚持饮食治疗的信心。

饮食的保健在于控制血糖的水平,日常饮食也是以糖尿病的饮食原则为要求。

饮食控制原则如下:

1.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麦、燕麦。尽管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时间较长,但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

6.所谓“无糖食品”实质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剂代替蔗糖,仍然不能随便吃。

7.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蔬菜应算在主食的量中。这些蔬菜为土豆、白薯、藕、山药、菱角、芋头、百合、荸荠、慈姑等。

8.除黄豆以外的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蚕豆、芸豆、豌豆,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所以也要算作主食的量。

9.吃副食也要适量。

10.不能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类食物充饥。

11.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12.少吃盐。

13.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

14.关于吃水果的问题。血糖控制较好的病人,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子、橘子、橙子、草莓等,但量不宜多。吃水果的时间应在两餐之间血糖低的时候。如果后吃水果就等于加餐了,血糖会马上高起来。另外,西瓜吃了以后,糖吸收很快,故尽量不吃。香蕉中淀粉含量很高,应算主食的量。

15.甜味剂不会转化为葡萄糖,不会影响血糖的变化,不能作为低血糖症的自救食品。

16.糖尿病人千万不要限制喝水。

通过上面文章的详细介绍,想必大家对于老年人糖尿病乳酸性中毒不能吃什么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而且通过了解,我们便知道了老年人糖尿病乳酸性中毒的饮食原则,老年人糖尿病乳酸性中毒的饮食原则一般是:少吃多餐、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长注意儿童糖尿病易误诊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家长注意儿童糖尿病误诊,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环境的变化,城市中的“小胖墩”越来越多。儿童的免疫系统还不成熟,再加上肥胖,使某些中老年人得的疾病也在孩子身上发生。而小儿糖尿病因其症状不明显,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误诊。

儿童糖尿病病因复杂

在15岁之前发生的糖尿病都可称作儿童糖尿病。近年来,小儿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多为I型糖尿病,但II型糖尿病的比例也在上升。

儿童糖尿病的病因尚未清晰。目前认为,I型糖尿病的发病是遗传、外界环境及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综合造成。而进食高热量的食物及缺乏锻炼则是儿童II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食物热量过高导致儿童II型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易误诊

同成人一样,儿童糖尿病在早期也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但很大一部分儿童这种症状都不明显,因此给及时确诊带来了困难。

很多第一次发病的小孩,以感染造成的急性起病居多。发热、呼吸困难者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腹痛、腹泻者常被误诊为肠炎、急性阑尾炎等。若怀疑有糖尿病的小孩频繁呕吐,则需要考虑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

家长勿忽视儿童糖尿病

家长除了在平时注意控制小孩饮食、加强其体育锻炼之外,一旦发现孩子进食减少、恶心呕吐等就要及时就诊。若有血压下降、体温上升、嗜睡、呼吸时带烂苹果味等症状,则需做相关血尿及抗体检查,排除糖尿病可能。及时确诊糖尿病,有利于血糖的控制,防止儿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糖尿病的遗传及防范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糖尿病遗传防范措施有哪些?发病率最高的孩子是:这要取决于糖尿病的类型。如果孩子的爸爸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一直依赖胰岛素或者是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确诊为糖尿病,那么遗传几率就是十七分之一。但如果是孩子的妈妈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生孩子的时候还不满25岁,遗传几率只是二十五分之一。如果妈妈是满25岁以后才生的孩子,遗传几率就会降低到一百分之一。然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将提高到四分之一。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与体重有关联的糖尿病,具有更高的遗传性。如果爸爸妈妈中有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在七分之一和十三分之一之间;但如果父母双方都是2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就提高到二分之一。事实上,对于这些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来说,只有当他也超重的时候才说明危险临近了。可如今,孩子肥胖的现象日益广泛,所以,患有2型糖尿病的孩子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存在引发心脏病、肾病、神经问题和视力衰退的危险。

最好的防范措施:一些研究表明,一直给宝宝母乳喂养并且在他6个月以后才添加辅食可以略微降低1型糖尿病的患病几率。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要确保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以免脂肪堆积,确保孩子的饮食营养丰富,多吃水果、蔬菜、全麦食品,多给孩子吃蔬菜油(橄榄油等)。这些合理的预防措施将会达到更大的效果。专家们建议,最好限制孩子食用细加工的淀粉类食品,比如土豆和精白面。如果孩子超重,并且有糖尿病家族史,最好在孩子10岁以后通过血液检查来断定他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适合糖尿病患者吃的食物有哪几种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越来越多样化。这也导致了许多人出现了一些疾病,其中糖尿病就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这给许多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按照医嘱来服药调理外,也要用饮食来辅助调理,来看一下适合糖尿病患者吃的食物有哪几种吧。

1、麦麸

麦皮就是小麦籽粒的皮,加工成面粉后的副产品,称为麦麸。味甘,性平、偏凉,除充饥、补充营养外,也可养心安神。《本草纲目》记载:“润大便,治气痢,除黄疸,老人煮粥甚益。”牛奶与麦皮合而为粥,既能补虚、止渴,又能止汗、通便。由于此粥滋补甘腻,故脾胃虚寒者易出现泻泄,有湿痰积饮者慎服。麸小麦可益气、除热、止汗;麦麸调中、清热、止虚汗,可根据病情所需而选用。用麦麸、面粉按6:4的比例,拌和鸡蛋,做成糕饼,可作为糖尿病病人正餐或加餐食品。

2、紫菜

紫菜含有多种维生素,B族维生素的含量与蔬菜相比毫不逊色。紫菜中B族维生素特别是在陆生植物中几乎不存在的维生素B12的含量很高,以干物计,维生素B12的含量与鱼肉相近,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维生素B12有活跃脑神经,预防衰老和记忆力衰退,改善忧郁症之功效。紫菜还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紫菜多糖能显著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于饭前食用紫菜,以降低血糖。

3、魔芋

魔芋性寒、辛,有毒;可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化痰软坚;主治降血压、降血糖、瘰疬痰核、损伤瘀肿、便秘腹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症。魔芋也是一种低热能、高纤维素食物。因其分子量大,粘性高,在肠道内排泄缓慢,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升高。魔芋中所含的葡萄甘露聚糖对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较好的效果。又因为它吸水性强,含热能低,既能增加饱腹感,减轻饥饿感,又能减轻体重,所以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4、黑木耳

黑木耳为木耳科植物,其性平味甘,人胃、大肠经。具有滋补、润燥、养血益胃、活血止血、润肺、润肠的作用。含木耳多糖、维生素、蛋白质、胡萝卜素和钾、钠、钙、铁等矿物质,其中木耳多糖有降糖效果。实验表明,木耳多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黑木耳可炒菜或炖汤,也可作配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孕期糖尿病有哪些常规筛查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孕期糖尿病有哪些常规筛查?孕期进行糖尿病筛查已经成了孕检的一项常规项目。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重指数大,营养过剩的孕妇越来越多,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影响是很大的。当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后,母儿健康都受到影响。

1增加孕期合并症,妊高症的发生率;感染增多,如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皮肤疥肿,伤口感染,产褥感染,乳腺炎等。

2羊水过多。比非糖尿病孕妇高10倍,可造成胎膜早破和早产。

3产程延长,可出现产程停滞和产后出血等。

4剖腹产率增加。

5巨大儿发生率增加。使难产、产伤和胎儿死亡发生率增加。

6胎儿畸形率增加。

7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引起胎儿宫内窘迫,使窒息率增加,严重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8增加胎儿死亡率。

9发生新生儿低血糖。可达50~70%,低血糖对新生儿脑细胞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还可造成低钙血症、RDS、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静脉血栓形成、心肌病、另外,对子代可造成后期的影响,如可使智力低下发生率增高。

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是一回事吗?

不是的,妊娠期糖尿病是仅限于妊娠期发生的糖尿病,多发生在孕3月后,分娩后大部分恢复正常,只有小部分与产后数年发展成真性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是指妊娠前已经患有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未被发现,妊娠后进展为糖尿病。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大多数患者无症状,空腹学糖多正常,甚至还在正常的低限,所以,用一个标准来检测妊娠期糖尿病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方法:孕24周,口服葡萄糖50克,测定餐后两小时血浆葡萄糖含量。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肥胖,膳食结构不合理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因此,孕期要注意饮食搭配合理,适当控制体重生长。按时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早干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糖尿病可以吃甜玉米吗 糖尿病吃甜玉米有影响吗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糖尿病人们来说,其实是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甜玉米的,虽然说甜玉米中含有一定的糖分,不过只要不多吃是对病情没有影响的,并且玉米所含有的膳食纤维也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糖尿病可以吃甜玉米吗

糖尿病患者吃甜玉米是可以吃的,但是要适量。

首先针对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少食多餐,注意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同时还需要注意,含能量比较高的食物,高淀粉含量的食物也都需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顾名思义,甜玉米是含有糖类的食物。玉米的香甜口感,总是受到大众的欢迎,而玉米易做,也是居家必备的食物。但是因为是口感甜的食物,让很多糖尿病患者却步。其实只要不过量是可以吃的。

糖尿病吃甜玉米好吗

糖尿病人适当的吃点甜玉米是有好处的。

1、玉米含粗纤维和可溶性糖低,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且玉米有降血压、降血糖的功效。

2、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维生素E协同作用,能有效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

3、除了新鲜的水煮玉米棒之外,老玉米中糖的含量比普通大米低2.3%,而粗纤维含量几乎是大米的9倍,这些都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因此,常吃玉米对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疾病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糖尿病怎么吃甜玉米好

建议直接用水煮熟吃就好。

用料:甜玉米、水

做法:甜玉米冷水下锅,煮开后调小火煮15分钟即可。

糖尿病人饮食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有身体的不适,而中医非常注重食疗在身体保健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坚持正确的饮食原则,除饮食清淡外,香辣香燥、刺激性食物、发物、烟熏制品、加工食品等都必须禁忌。虽然有些食物不会直接造成血糖的升高,但往往通过身体的转化形成血糖,进而不利于身体健康。另外,科学饮食原则也是增强体质的需要,所以科学饮食原则非常的重要。

在具体食物方面,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等容易转为血糖的食物不宜食用,最好不要饮酒,爆米花、糯米、南瓜子、芝麻酱等食物也必须禁止。日常坚果方面不宜吃甜杏仁、栗子、核桃。肉类方面要禁忌午餐肉、炸鸡、牛脑、香肠、猪肉松。饼干、月饼、蛋糕淀粉高也不宜食物。甘薯、甜菜、大葱等也不宜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糖尿病突发高血压怎么办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患上糖尿病已经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情。因此,往往会导致患上高血压的时候却全然不知。那么糖尿病突发高血压怎么办呢?下面来为你解答。

糖尿病突发高血压怎么办?小编总结如下:

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患者,和单纯高血压的治疗有共性,如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等,但在降压药物的选择上就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有些治疗单纯高血压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利尿剂(氢氯噻嗪、寿比山、阿米洛利、螺内酯等),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时就要慎重,因为它们对血糖有一定的影响。这也是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怎么治的方法之一。

要想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必须积极控制糖尿病,尽量改善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还应有效地控制血压,使之达到正常范围内。但应避免使用影响胰岛素代谢的降压药物。此外,适当运动和减轻体重也是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非常重要的措施。它一方面可改善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的剂量;另一方面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因此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应坚持适当运动和控制体重等非药物治疗。

科学合理安排高血压糖尿病饮食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疾病发生,如果患上此种疾病,更要坚持科学的高血压糖尿病饮食安排原则,主要讲究清单饮食,避免高糖、高淀粉、高热量的食物,才能够控制住病情的发展。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期疾病急救知识讲座中小编给大家介绍突发高血压该如何正确急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孕妇晒太阳能低孩子糖尿病风险吗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孕妇晒太阳能低孩子糖尿病风险吗?有关研究指出,孕妇应该多到外面晒晒太阳,这样有助于保护将来的孩子免受糖尿病的困挠。在阳光的照射下,身体会产生维生素D,可以降低孩子患各种疾病的风险,比如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鉴于英国人大多缺乏足够的维生素D,专家向准妈妈们提出建议,确保能够经常晒晒太阳,但也不要过度曝晒,还要注意正确的饮食方式。大麻哈鱼、金枪鱼以及其他脂肪含量较多的鱼,还有牛奶等,都是补充维生素D的良药。

众所周知,缺乏维生素会导致骨头松软、佝偻、驼背等,近期研究还表明,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免疫能力较差,受到感染后,机体恢复所需的周期也会比较长。今天在伯明翰英国内分泌协会会议上,一份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与自体免疫系统紊乱有关系,比如糖尿病和甲关腺疾病,罪魁祸首就是机体维生素不足。研究员们在实验中发现,当为患I型糖尿病的老鼠注射维生素D后,它们抵抗糖尿病的能力会增强。孕妇,特别是那些居住在北方城市(例如英国)的,常常因为晒太阳少而缺乏维生素,这对即将出生的婴儿可是一个坏消息。

大量事实证明,维生素D的缺乏与免疫能力低下有关,这会降低机体恢复能力,更可能诱发自体免疫性疾病。孕妇们很有可能缺少维生素D,所以她们是自体免疫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她介绍道:要确保孕妇和她们的孩子能够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有两个关键的方法。怀孕期的妇女补充维生素的能力很强,适当晒晒太阳便很有作用,但过度晒太阳则对身体不利了,还可能导致皮肤癌。

去年,伦敦皇家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维生素D对那些普通治疗无效的哮喘病患者有所帮助,配合使用维生素D,可以提高哮喘病人对类固醇类药物的反应能力。科学家们还发现,晚期乳腺癌患者比早期患者体内维生素D含量更低。这支来自英国皇家学院的研究团队推断,维生素可能会提高妇女抵抗乳腺癌的能力。现在,他们正计划研究给乳腺癌腺者补充维生素,是否她们抵抗癌症的能力会相应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