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任逍遥出自哪部诗词【推荐20篇】

浏览

7227

文章

1000

篇1:谷雨节气的诗词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谷雨节气的相关诗词,欢迎阅读。

谷雨节气诗词一、《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范成大[南宋]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谷雨节气诗词二、《点绛唇》

李铨[北宋]

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

把酒题诗,遐想欢如旧。花知否。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

谷雨节气诗词三、《巫山一段云》

杜安世[北宋]

笑拟条风戏,装迟谷雨催。彩云飞下柳楼台。千朵一时开。

惜恐尘埃染,惊疑紫府来。有时香喷入人怀。魂断客徘徊。

谷雨节气诗词四、《映山红慢》

元绛[北宋]

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罗帏护日金泥皱。映霞腮动檀痕溜。长记得天上,瑶池阆苑曾有。

千匝绕、红玉阑干,愁只恐、朝云难久。须款折、绣囊剩戴,细把蜂须频嗅。佳人再拜抬娇面,敛红巾、捧金杯酒。献千千寿。愿长恁、天香满袖。

谷雨节气诗词五、《浣溪沙》

仇远[北宋]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谷雨节气诗词六、《过秦楼(寿建安使君谢右司)》

陈允平[北宋]

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浮龟碧水,听鹤丹山,采屋幔亭依旧。和气缥缈人间,满谷红云,德星呈秀。向东风种就,一亭兰茁,玉香初茂。

遥想曲度娇莺,舞低轻燕,二十四帘芳昼。清溪九曲,上已风光,觞咏似山阴否。翠阁凝清,正宜沦茗银罂,熨香金斗。看双莺飞下,长生殿里,赐蔷薇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络绎不绝”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川流不息,往来不断。出自《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入塞者络绎不绝。”意思是窜逃进入边塞的人接连不断。

络绎不绝的近义词有:连绵不断、川流不息、源源不断、摩肩接踵、车水马龙等,反义词有:门可罗雀、人迹罕至、门庭冷落等。

“络绎不绝”在语法上可以作为谓语、定语和状语,含褒义,用络绎不绝来造句举例:

1、公园内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游客络绎不绝。

2、大街上往来的行人和车辆络绎不绝。

3、清明节快到了,去烈士陵园扫墓的人络绎不绝。

4、络绎不绝的游客,为本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5、一到秋天,人们都络绎不绝地来到香山观赏枫叶。

6、元宵节的晚上,月亮渐渐西落,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管仲出自于哪本书 管仲鲍叔牙出自哪本书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管仲出自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史记》又被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管仲简介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我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后世尊称他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鲍叔牙简介

鲍叔牙,姒姓,鲍氏,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与管仲是好朋友,他们二人的交情为历代史家所称颂,有成语“管鲍之交”。

《史记》简介

《史记》又被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火瓢虫真的存在吗 火瓢虫出自哪儿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瓢虫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它是天下霸唱所著《鬼吹灯》系列小说的虚构生物,散发出蓝色的光,看起来无害,实则是比残暴的“大杀器”,又称之为腐萤。

火瓢虫真的存在吗

《鬼吹灯》系列影视作品火了之后,里面说到一些事物十分新奇引人入胜,比如火瓢虫。

火瓢虫散发出蓝色的火焰光芒,有点像萤火虫,但又不是萤火虫,这种奇形怪状的小瓢虫看起来无害的样子,却能够在瞬间将人焚烧成灰烬,十分可怕。

经过查证,现实生活中的确没有火瓢虫这种生物,是《鬼吹灯》小说作者自己虚构的,目前这种虫子只出现在传说中,在《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有出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三潭印月出自哪首诗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三潭印月出自宋朝王镃的《三潭印月》。原文为:草满咸平古屋基,梅花几度换横枝。黄昏若看一潭月,不出林逋两句诗。三潭印月在浙江杭州市西湖,为西湖十景之一。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孤山三堤胜迹》:“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西湖十景所谓‘三潭印月’者是也。故建三塔以镇之。”

西湖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元宵节的诗词赏析11首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过后,最热闹的节日就数正月十五元“宵节”了,也因此,古人总会借此雅兴起来,作曲以表心中的欢喜,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元宵节诗词赏析最新,欢迎阅读!

元宵节的诗词歌【篇1】

《高阳台》(闰元宵)

蒋捷

桥尾星沈,街心尘敛,天公还把春饶。桂月黄昏,金丝柳换星摇。相逢小曲方嫌冷,便暖薰、珠络香飘。却怜他、隔岁芳期,枉费囊绡。

人情终似娥儿舞,到嚬翻宿粉,怎比初描。认得游踪,花骢不住嘶骄。梅梢一寸残红炬,喜尚堪、移照樱桃。醉醺醺,不记元宵,只道花朝。

元宵节的诗词歌【篇2】

《踏莎行》

侯置

元夕风光,中兴时候。东风著意催梅柳。谁家银字小笙簧,倚阑度曲黄昏后。

拨雪张灯,解衣贳酒。觚棱金碧闻依旧。明年何处看升平,景龙门下灯如昼。

元宵节的诗词歌【篇3】

《柳梢青》(己未元夕)

吴潜

好把元宵。良辰美景,暮暮朝朝。万盏华灯,一轮明月,燕管秦箫。

何人帕坠鲛绡。有玉凤、金鸾绣雕。目下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

元宵节的诗词歌【篇4】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节的诗词歌【篇5】

京都元夕》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元宵节的诗词歌【篇6】

满庭芳》

赵佶

芳词来上,因俯同其韵以赐。

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十万钩陈灿锦,钧台外、罗绮缤纷。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

灵鳌,擎彩岫,冰轮远驾,初上祥云。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从兹庆,都愈赓载,千岁乐昌辰。

元宵节的诗词歌【篇7】

《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节的诗词歌【篇8】

《南乡子》(塘门元宵)

蒋捷

翠幰夜游车。不到山边与水涯。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

谁解倚梅花。思想灯球坠绛纱。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才百余年又梦华。

元宵节的诗词歌【篇9】

《忆秦娥》(元夕)

张孝祥

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结。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游人不放笙歌歇。笙歌歇。晓烟轻散,帝城宫阙。

元宵节的诗词歌【篇10】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宵节的诗词歌【篇11】

《眼儿媚》(王漕赴介庵赏梅)

赵彦端

黄昏小宴史君家。梅粉试春华。暗香素蕊,横枝疏影,月淡风斜。

更饶红烛枝头挂,粉蜡斗香奢。元宵近也,小园先试,火树银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阳入冬雪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初阳: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冬雪绵绵酥酥的白雪。初阳入冬雪,描述的是慵懒的晨曦照射在洁白的雪地上,表现了一种平静祥和的景象。

原句是“遇初阳入冬雪见你啊,是初阳入冬雪,止水落烹油。三尺心防,刹那大雪崩。”初阳入冬雪,慵懒的晨曦照射在洁白的雪地上,表现了一种平静祥和的景象。止水落烹油,冷水落入滚烫的油锅,冷水滴到热油里,会迅速下沉并立即汽化,水蒸气逸出油面,就产生了爆裂。形容心情异常激动,仿佛炸裂一样。大雪崩,当雪崩发生时树木房屋各种建筑在它面前如同粗枯拉朽,更何妨三尺心妨。“遇初阳入冬雪见你啊,是初阳入冬雪,止水落烹油。三尺心防,刹那大雪崩。”表现出一个人遇到他钟情之人心情的变化,从平静到激动再到世界唯有她,这便是一见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抗战胜利71周年诗词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对抗战胜利的纪念。2016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71周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的诗词,欢迎阅读欣赏。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诗词4、《蝶念花》——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最忆卢沟桥事变,日寇嚣张,华北先沦陷,烧杀奸淫豺豹现,南京屠杀民血溅。

奋起抗敌燃气焰 ,逐鹿中原,赫赫伟绩显,亿万欢欣伪寇葬,中华圆梦耻为鉴。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诗词7、《浣溪沙》

愤怒思潮涌万千,腥风血雨忆流年。家仇国恨刻心间。

七一春秋欣胜利,恶毒倭寇灭人寰。中华雪耻理当然。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诗词5、《临江仙》

八载刀光狼影,千城遍地殍灵。军民揽辔奋长缨。举旗除孽障,挽臂振雄风。

余屑犹存迷梦,木铎警示东瀛。安澜长剑佑苍生。誓言舒壮志,铁血筑长城。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诗词2、《破阵子》

日寇侵华蓄意,烧杀抢掠狰狞。立溥仪操玩傀儡,助伪汪欺世盗名,耻羞历史铭。

大好河山变色,疮痍满目心惊。浴血长城多壮举,野火春风血雨腥,八年抗日赢。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诗词3、《浪淘沙》

占庙办学篇,夙愿流传。边区求道炼心丹。击毙侄儿除恶霸,播义云天。

抗日动狼烟,奋勇直前。长城浴血震河山。可叹北平寻坐死,英烈岿然。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诗词6、浪淘沙—勿忘《国殇》

八载战东洋,血祭炎黄。中华儿女剑弩张。数亿臣民挽臂膀,共筑铜墙。

群起灭豺狼,何惧寒霜!锤镰高举卫家乡。甲午警钟犹在响,勿忘《国殇》。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诗词9、《浪淘沙》

华夏起硝烟,日寇强权,魑魅倭寇罪滔天。百万军民齐抗战,破竹声喧。

敌后筑铜墙,华北周旋,中原逐鹿把敌歼,赫赫战功彪史册,永志人间。

纪念抗战胜利的相关诗词: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诗词8、《水调歌头》

贼倭侵天国,壮士发冲冠。军民义愤迎敌,戮力挽狂澜。铸就铜墙铁壁,热血挥疆洒海,义勇薄云天。纪念御倭史,祭烈泪潸潸。

国铭耻,黎血恨,志刚坚。睡狮已醒,中华崛起势昂然。万里风鹏正举,阔步复兴之路,筑梦震瀛寰。世界和平日,歌舞共婵娟。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诗词1、《满江红》

抗日初年,东三省,铁蹄踏遍。人道是,寇奴行窃,顾何颜面。

抢掠烧杀填欲念,鸡鸣狗盗难遮掩。忘祖宗,嗜血沈阳城,狼心显。

白山雪,黑水涧,黎庶恨,兵戎见。救神州、血染赤旗利剑。

众志成城驱妖孽,军民共践和平愿。记心间,御外辱多艰,千秋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建行快e贷额度从30w变成了15w?问题竟出自这里!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建行快e贷是目前贷款行业里比较有影响力的贷款产品,不少人都有申请建行快e贷的经历。其中,一些借款人遇到了建行快e贷额度从30w变成了15w的情况。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内容。

目前,建行快e贷会不定期对借款人的综合信用评估,以便根据借款人最新的情况来给予授信。因此,建行快e贷额度从30w变成了15w一般是因为大家的综合信用评分下降所造成的。

造成综合信用评分下降的原因有:

1、有逾期记录

如果大家在使用建行快e贷的过程中,出现了逾期记录,那么就会大大降低自己的综合信用评分,从而导致额度从30w变成15w。

2、收入下降

建行快e贷在对借款人的综合评估中,会对借款人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解。如果大家的收入大幅下降,还款能力出现严重不足,那么建行快e贷可能会将大家的额度从30w变成15w。

3、整体负债增加

对于近期大量借贷的人来说,也会被建行快e贷降低授信额度。毕竟,建行快e贷会担心大家因为负债过重而出现无法还款的情况。

另外,建设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控制放款力度,也会造成建行额度从30w变成了15w。不过,此类原因往往并非主因。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建行快e贷额度从30w变成了15w的原因是什么。在正常情况下,建行快e贷额度下降的问题很难快速解决。随着大家的综合信用改善,建行快e贷授信额度才会逐渐得到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守得云开见日出全诗词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诗词是:

莫语常言道知足,万事至终总是空。理想现实一线隔,心无旁骛脚踏实。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花开复见却飘零,残憾莫使今生留。

解释

这首诗乃是叹那残唐五代之时,天下干戈不息,战乱纷争,永无宁日,幸得天道循环,分久必合,出了一位英雄。

这首诗原是宋神宗时名士邵雍的作品,诗中抒发着作者对于历史云烟,今昔漫衍的慨叹以及太平无事,云开见日的欣然,但在《水浒传》这部讲述绿林起义,强盗造反的小说中,以此诗作为开卷诗,似乎却另有深意,金圣叹于此评道:一部大书诗起诗结,天下太平起天下太平结。

作者介绍

施耐庵(约1296年—约1370年),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今属于兴化新垛镇施家桥、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一带),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代表作品有《水浒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植树节的诗词

全文共 1541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美丽的三月,有遇到美丽的节日植树节,是否激起您创作的心?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关于植树节的诗词吧。

关于低碳的背景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社会的发展,将人类推进到了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折的时期。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还面临着工业化和生态化的双重任务,但未雨绸缪,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应,在生活层面,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已成为每个公民在建设生态文明时代义不容辞的环保责任。

关于植树节的诗词

亲爱的三月,请进(节选)

/艾米莉·狄金森[美]

亲爱的三月,请进

我是多么高兴

一直期待你光临

请摘下你的帽子

你一定是走来的

瞧你上气不接下气

亲爱的,别来无恙,等等,等等

你动身时自然可好

哦,快随我上楼

有许多话要对你说

……

诗人笔下,三月是一位受欢迎的远方来客,她从“自然”中来,躲过了鸟和枫树的耳目悄然而至。三月,点点嫩绿从土壤中冒出脑袋,在冷酷与热烈中间。在渺茫与尘埃落定中间,有很多东西在痒痒地发芽、生长。

春风十里,不如你 花束

绿野仙踪 青苔缸

1

春风十里,不如你

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

——梭罗《瓦尔登湖》

爱 · 义无反顾

你曾让我用春风十里接下一句话,我想出来了。

你给我举了那么多例子。

春风十里,花开满下

春风十里,燕草纷飞

……

可我只想说,

春风十里,不如你。

爱·坚强独立

成年之后,我们发现

如果不能给别人的生活带来灵感和甜美

如果不能成为别人的同谋或缪斯

我们宁可不进入别人的生活

别人也不必进入我们的

——王潇

创作灵感

我仿佛坐在一只船上

摇过了灰白单调的荒岸

现在淌入一片鸟语花香的境地

我的船仿佛并未前进

只看见两行绿柳伸过来

一霎时将我抱进了伊的怀里

——朱湘 《等了许久的春天》

春天的到来仿佛告诉人们,新的一年来了,在生活中应该拥有一个全新的姿态。有很多事情该过去了,该改变了,该有个结果了。愿三月的你,收获你值得拥有的幸福和爱情。

花材+配饰说明

花束采用进口白色紫罗兰,交织着象征华丽的洋牡丹与香姿优雅动人的小苍兰(别名香雪兰),寓意纯真、高贵。最能传达春天讯息的球根花卉西洋水仙与桉树叶、银叶菊传递着倔强、独立。

2

绿野仙踪

自上古神话女娲造人,泥土情结便化身埙扎根在内心深处,嫩绿的青苔也随几千年的时光褰裳涉水而来,带着浅而不觉的呼吸,和我们共存。

青苔缸的声音

在这个玻璃缸中,

我静静地呼吸,

只要有光,

缸里的空气和水分,

就足够让我快乐的生长,

不用太多水,不需要打开玻璃缸

透过我,你会看见大自然的神奇

创作灵感

“玻璃缸对植物而言就像是一个金刚罩,确保植物有足够的湿气可以将光合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与水分,玻璃罩又确保植物的温度是均衡的。地球生态平衡被打破,赖以生存的臭氧层已经被损坏,青苔球缸让人们看到一个地球的运作道理,呼吁人人当‘女娲’,去保护地球。”

配饰说明

谁听见雨落下,谁就回想起

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

一朵叫做玫瑰的花

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

——博尔赫斯《雨》

雨滴外形精致灵巧,球状青苔与陶瓷天使就像地球与你我,氤氲的水汽是生命呼吸的见证。每一个青苔缸都是独一无二的,看到它,仿若看到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寒食节的古诗词11首_关于寒食节的诗词名句大全

全文共 3191 字

+ 加入清单

寒食节要禁烟火,吃冷食,并且还有祭扫、踏青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描写寒食节的诗词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寒食节的古诗词11首,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有关的寒食节的古诗词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是最知名的一首寒食诗。诗中描写了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据说,唐德宗十分赏识韩翃的这首诗,读了这首诗后,唐德宗特地赐予他“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这首诗不仅受当时皇帝喜爱,一般朝士也口口相传,珍爱有加。

《寒食》

唐·沈佺期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寒食节,有吃冷食的习俗。

沈佺期说:寒食这天,家家都禁火藏烟。自己飘泊在外,不知道哪里的火,可以温暖自己这颗游子的心。

《奉和圣制寒食作应制》

唐·张说

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

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

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

晴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摇。

改木迎新燧,封田表旧烧。

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

寒食节时,唐代宫廷一片热闹景象。

在唐朝时,寒食节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盛大节日,从这首应制诗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唐代的寒食节在皇家是如何的重视,寒食活动参与热情十分高涨。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时,孟云卿是孤独困苦的。

生活有悲就有喜,有人的寒食节是快乐的,有的人却是悲伤的。一如孟云卿。

江南的二月,正是繁花盛开的时节,一片如烟似雾,而我独自远在他乡,偏又遇上了寒食节,内心感到无限的悲凄。贫穷的生活经常三餐不济,不见炉灶烟火,正好不必为了明天的断炊习俗,去纪念古代的寒士介子推啊!

《寒食》

唐·杜甫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寒食节时,杜甫想家了。

今天是寒食,远离家乡的杜甫走在乡村小路上,轻烟冉冉,日色晖晖。地处偏僻,这里没有一个好友,真叫人悲伤。

每一个飘泊在外的人,逢节气,必会心念故乡。千百年,莫不如此。

《春闺二首》

崔道融

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

佳人持锦字,无雁寄辽西。

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

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

寒食节,闺中的女子们思念远方的丈夫。

寒食下着太阳雨,花落在泥里,泥也染上了香味。少妇们拿着写好的书信,想要寄到辽西给心上人。

寒食节注定是一个思念的节日。不论你在哪里,此刻,请记得,有人在想你。

《寒食野望》

李郢

旧坟新陇哭多时,流世都堪几度悲。

乌鸟乱啼人未远,野风吹散白棠梨。

寒食时,到处都是祭祀的人。

寒食节时,古人有纪念先祖的习俗。所以这一天,诗人看到这样一番景象。

不管是新坟还是旧坟,都是一片哭泣的景象,活着的人能禁得住多少这种悲伤呢。乌鸦的声音还在耳畔,风吹起梨花飘扬,它们似乎也在忧愁。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寒食时,白居易在扫墓。

唐代时,寒食清明扫墓十分盛行。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

《寒食城东即事》

唐·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寒食节,是少男少女游春的时节。

寒食时,正值春天,天朗气清,是春游的好时节。王维在诗中,描述了盛唐时少男少女春游的盛况。赏花、荡秋千、蹴踘……好不热烈。

王维说:游玩的人天天有,全不需要等候到清明和上巳。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时节,韦应物思念弟弟。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寒食雨二首·其二》

苏轼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寒食节,苏轼是悲伤的。

此时,苏轼被贬到黄州,已有三年了,他处境艰难,生活凄凉,心情孤郁。

苏轼在空空的厨房煮着些寒菜,潮湿的芦苇燃在破灶底。哪还知道这一天竟然是寒食,却看见乌鸦衔来烧剩的纸币。

整着诗充满着寒食节的悲凉与阴郁的气氛。

关于寒食节的诗词名句

1、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2、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3、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4、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5、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6、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7、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9、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10、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11、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12、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1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14、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15、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16、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17、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8、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郑刚中《寒食》

19、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20、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1、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22、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3、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24、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5、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6、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27、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8、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29、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0、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31、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送别》

32、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33、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温庭筠《寒食日作》

34、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35、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36、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37、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8、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寒食夜》

39、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0、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41、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42、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3、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4、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45、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东道主中的东道指的是的什么,出自于哪里?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方向。东道主本指东道的主人,词语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说,秦国在西方(今陕西),郑国在东方(今河南),晋国在秦郑之间(今山西)。 《左传》僖公三十年九月,秦、晋包围郑国,郑国派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说郑国如果生存下去,可以成为秦国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为秦国提供服务,而灭亡郑国对秦国无利有害。

而如今,一般人们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称为东道主。 后“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请客的人。朋友相聚,来了客人,主人常自称为“东道主”,客人说主人“你是东道主”等。“东道主”一词用的很广泛,赛事的主办国或者主办城市也称为东道主;举办各种会议,主办方也被称作东道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3春分诗词有哪些

全文共 3407 字

+ 加入清单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一天太阳会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而春分还预示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回大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春分诗词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分的气候特点

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4个。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斗指卯位(正东方向)。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所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老百姓说“春分春分,昼夜平分”就是这个道理。

春分时期,我国南北气温都升到零℃以上,万物进入春生阶段,正是“春飞桃杏开,蝶舞蜜蜂来”,农村开始忙碌,小麦已进入返青阶段。

2023春分诗词有哪些

1、最清美的春风词: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柳梢青·花朝春分》

清·顾贞观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

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春天走了一半,时光暗暗流走,带着丝丝哀愁。

你看,那芭蕉刚刚展开,在微风中,杨柳像要睡着似的,樱桃花稍有凋谢,是谁把春天分走了一半呢?

没有恋人陪伴,站在花前,感到真是无聊,珍珠饰品、翠羽头饰都丢在一旁,任他冷落。趁着这春光还剩一半,莫要辜负了我的青春年华。

女为悦己者容,明明是在明媚的春分时节,在女子看来,却也是伤感的。

没有你在身旁,我无心赏春光。

2、最闲适的春分诗:正是闲时无客过,小庭斜日倚阑干。

《春寒连日不出》

陆游

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头已带酸。

老去嬾寻年少梦,春分不减社前寒。

著书敢望垂千载,嗜酒犹须隐一官。

正是闲时无客过,小庭斜日倚阑干。

春天也是一个休息的好时节。

春天来了,并不意味着寒冷结束了,“倒春寒”也够冷一阵的。

这一年,碰上春寒,陆游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

海棠花落了,落入泥土中,枝头上的梅子,已经带上酸味了。年纪大了的陆游,还想去寻找年少时的感觉,春分时节依旧很寒冷。

陆游在写书作著,不指望书能垂名千载,他停下来,喝喝酒,歇一歇。

正是闲暇时节,没有客人来,太阳西斜,他在庭院里倚着阑干。

春日里,能够静下心来,静静地发呆,也是一件极惬意的事吧!

3、最落寞的春分词: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踏莎行》

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谁最怕春天,孤独的女子吧。

这是一个歌女。

春雨过后,风光大好,百花盛开,明媚争光。那房梁上的燕子一双又,可那笼中的鹦鹉却孤独的入睡。

薜荔香草爬上了墙,苔藓铺了满地,青楼里,远远地传来清丽的歌声,一下子勾起了尘封的旧事,她默然无言,皱起了眉头。

也许,她也曾像那歌女一样,拥有灿烂的年华,也许,她也曾有一个爱人,给予一段美好的时光。

可是,那都已经是曾经了,是过去的旧事了。如今,伴随着自己的,只有永日的孤独。

春天,有时,是用一种美好,勾起另一种落寞。

4、最忙碌的春分诗: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春天是鸟语花香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

在田园里,到处是忙碌的人。

野外的田地中,黄雀鸟一群群,自在玩耍。山间老农们,碰到了,说一说旧闻。

夜半时分,喂了牛,赶紧把妇人叫起来,明天是春分,要种树,赶紧起来准备吧。

一个时节有一个时节的劳动,唯有如此,方有田园的稻香麦美,方有人间的生生不息。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春天你播种下什么,秋天,就会收获什么。

5、最热闹的春分诗:村村社鼓隔溪闻,赛祀归来客半醺。

《社日出游》

明·方太古

村村社鼓隔溪闻,赛祀归来客半醺。

水缓山舒逢日暖,花明柳暗貌春分。

平田白洫流新雨,绝壁青枫挂断云。

策杖提壶随所适,野夫何不可同群。

古时,在春天,有祭祀土地神的习俗,俗称“春社”。

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不但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以开展娱乐。

这个春日,村村都响起了社鼓,隔着溪水都能听见,归来后,每个人都是醉醺醺的,真是热闹。

水是缓缓的,天气是舒朗的,花明柳暗。拄着手杖,提着酒壶,走到哪算哪,真舒服啊。

春风是温柔的,所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吧!

6、最温柔的春分诗: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七绝·苏醒》

宋·徐铉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春分来了,雨还是那么温柔。

春分了,下雨了,雨水落下,声音细微,恍若不闻,是那么温柔。杨柳岸边,轻风吹拂着客人缓缓归来。

这个时节,北方的春天来得晚一些,你可知道,在南方,草儿早已长得十分茂盛了。

雨落的声音,细微,可见春雨的温柔,只此一句,便将春雨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

春天的一切都是温柔的,春风是温柔的,春雨也是温柔的。

7、最相思的春分诗: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

《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怀简所思者》

唐·权德舆

清昼开帘坐,风光处处生。

看花诗思发,对酒客愁轻。

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

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

在温柔的春风中,还飘着相思的气息。

诗人清晨起来,掀开帘子,坐在窗前,眼前处处都是好风光。

看到花儿,起了诗兴,喝着酒,却生了愁思。看着天上双飞的燕子,听着耳旁啼叫的黄莺。

诗人叹了一口气,我思念的那个人,始终没有见到,可心中的情意却丝毫未减。

眼前风景千千万,却丝毫引不起我的兴趣,唯有你,是我思念的终点。

春风十里,不及你在我心里。

8、最感慨的春分诗: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春天时,与友人相聚,武元衡很是开心。

春分时节,武元衡宴请好友,他感慨,人与人之间的交情是越老越觉得亲切。

长夜欢聚,蜡烛垂泪,月亮见了羞惭,那盛开的花儿,都在笑这群白头人。

春天,给了所有人希望,让人尽情的享受友情,享受欢聚和宴饮。

也许,武元衡和朋友们,也在互说着珍惜的话。春光易逝,流年易老,不如举起杯来,在春日里,尽情欢畅。

白居易说:春日不玩乐,莫不是个傻子吧!

9、最温暖的春分诗: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癸丑春分后雪》

宋 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春天是善变的。有时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有的时候又寒气袭人,俗称“倒春寒”。

苏轼就碰到春寒天气,这一年春天,下雪了。春分时下雪,实在是少见,桃花李花半开,也被冻到不行。

苏轼很皮,他说雪怕落地被梅花认出来,于是化作柳絮,漫天飞舞。

最后,苏轼提醒大家,大自然实在难料,劝大家记得留下御寒的冬衣吧。

如果在春天时,还有人提醒你,莫忘添衣,也是一种幸福吧。

10、最纯净的春分诗: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仲春郊外》

唐·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仲春之月”。

仲春的郊外,一片大好风光。

东园的小路上,掩映着垂柳,西坝的渡口旁,落花纷纷。这样的好风景,已经连续了好久了。

鸟飞回来了,给村庄带来了生机,鱼儿嬉戏时,水知道春天回来了。

雨后初晴的山间庭院里,哪里会染上尘世的喧嚣呢?

雨后的大地,不染灰尘,就像纯净的心灵,不染凡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希望所有人心中,都没有尘埃。

春分时节来了,春天已经走过了一半,过去的一半,也许没有珍惜,这剩下的一半,可不能浪费了。

赏花、踏青,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啊,让这个春天,留下你欢乐的踪迹。

万物生长不负春光,把酒言欢不负暖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意思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绣袈裟衣缘》,意思如下:即使我们的山川河流处在不同的地域里,但是同处于相同的风与月的照拂之下。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出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绣袈裟衣缘》:“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绣袈裟衣缘》的作者是长屋王,是唐朝时期日本的政治家。在唐明皇时期,遣唐使身上穿的千袈裟上就绣着这句韵语。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还可以翻译为:虽然我们身处不同地域,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我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这句诗句表现了诗人的世界主义精神,表现出诗人不被国别拘束的开放精神。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作者

《绣袈裟衣缘》的作者长屋王,长屋王不仅是诗人,还是日本大和族的皇族,是天皇的孙子。长屋王是唐代时期日本重要的政治家,他一生的诗作收录于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二十四节气谷雨的诗词_谷雨节气古诗大全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二十四节气谷雨的诗词,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二十四节气谷雨的诗词

《谷雨》

【宋代】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关于谷雨时节的诗歌篇二

《七言诗》

【清代】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代】孟浩然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南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点绛唇》

【北宋】李铨

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

把酒题诗,遐想欢如旧。花知否。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

《巫山一段云》

【北宋】杜安世

笑拟条风戏,装迟谷雨催。彩云飞下柳楼台。千朵一时开。

惜恐尘埃染,惊疑紫府来。有时香喷入人怀。魂断客徘徊。

《映山红慢》

【北宋】元绛

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

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

罗帏护日金泥皱。映霞腮动檀痕溜。

长记得天上,瑶池阆苑曾有。

千匝绕、红玉阑干,愁只恐、朝云难久。

须款折、绣囊剩戴,细把蜂须频嗅。

佳人再拜抬娇面,敛红巾、捧金杯酒。

献千千寿。愿长恁、天香满袖。

《浣溪沙》

【北宋】仇远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过秦楼(寿建安使君谢右司)》

【北宋】陈允平

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

浮龟碧水,听鹤丹山,采屋幔亭依旧。

和气缥缈人间,满谷红云,德星呈秀。

向东风种就,一亭兰茁,玉香初茂。

遥想曲度娇莺,舞低轻燕,二十四帘芳昼。

清溪九曲,上已风光,觞咏似山阴否。

翠阁凝清,正宜沦茗银罂,熨香金斗。

看双莺飞下,长生殿里,赐蔷薇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里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意思是把自己的家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协助天子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礼记·大学》原文为: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为:

古时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采邑;要想管理好自己的采邑,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采邑;采邑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困夏倦秋乏冬眠出自哪里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春困夏倦秋乏冬眠出自于民间的俗语。春困是因为人在春天有种懒洋洋的感觉,所以才会困。夏倦是因为人们摄入食物较少,能量供应不上,自己想打瞌睡。秋乏是因为身体进入了一个休眠期。冬眠就是冬天太冷,容易犯困。

人在春天爱犯困,春暖花开,却让人有懒洋洋的感觉,呵欠连天。春天犯困不算什么病,是因为季节交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反应。

在烈日下蔓延的这股呵欠显然比在春秋天的小乏彪悍多了,即使是办公室里有空调,仍然困意十足,这种困让人感觉到烦躁和无力,想睡还睡不着,不睡还犯困,这是因为夏天日照时间长,人们对睡眠不敏感,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天气一热,身体的体温升高,代谢缓慢,稍稍动脑就会有疲倦之感,夏天人们摄入食物较少,能量供应不上,自己想打瞌睡。

秋天虽然天气好,气温冷暖适中。轻风吹拂,清心爽神。但人体各种生理系统也相应发生变化,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水盐代谢也恢复了日常的平衡,消化功能恢复常态,心血管负担得到减轻,人体能量代谢达到基本稳定的程度,因而肌体进入了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

冬天犯困和其它季节不同,其它季节就是困,冬天还会有头晕的感觉。冬天氧气稀薄,毛孔容易收缩,毒素排不出来,容易引起困倦和头晕的感觉,如果冬天犯困,就索性起得晚一些,让自己的生物钟适应天气的变化,舒舒服服地睡到上班前,尽量多喝一些水,把身体里的毒素尽量排出去,加强蛋白质的摄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逍遥岩

全文共 2491 字

+ 加入清单

逍遥岩,又称仙岩。位于城南二里的东江河边。据史料记载,早在七百年前,此处已是河源城游览避暑的胜地了。岩呈弯月形。岩下有一条小溪绕山而过。从山脚斜上至山腰,岩洞口长达81米。原设有石级栏杆,从遗址可见,原有石级88个。栏杆柱42条,栏杆现已荡然无存。从山脚往上登50级处有一主岩洞。洞口高4米,宽9米,深16米。洞内设有石台阶桌,其中台为2米正方形,阶桌长6米,宽50厘米。在洞口右侧石崖上有长1.6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圈,内浮刻有“逍遥岩”三个行书大字。字的规格为40×40厘米。落款刻有“崖松为岩宅邱隅书”八个10厘米见方的行书小字。字刚劲有力,至今保存完好。另外,岩洞左侧还刻有一首七言诗。由于风化剥落,字迹已模糊不清。诗文外刻有一长1.6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框。字的规格为9厘米见方。岩洞口右侧有一平台,俗称“观景台”。站在台上可观双江汇流,龟峰宝塔等胜景。

根据阮氏《广东通志》卷百三十“金石略”十五第20页记载:“逍遥岩题字存,‘逍遥岩’崖松岩主邱隅书。谨按刻在河源,无年月。寰宇访碑录次于宋代,云:何天隐书。”《河源县志》卷之十二第三页记载:“逍遥岩,在城南,自成门户,石磴攀援,两江在主顾间”。另在卷之十四第30页记载有江熊锡写的《游逍遥岩序》云:“城之南卷石一区,曰逍遥岩。宋何君天隐辟于前,明邱君隅廓于后。广如深室,平可布几。摩崖访胜,不绝游踪。载酒探奇,尝多蜡屐。栏干曲折,惟传天半铁桥;连宇虚巍,却认空中楼阁。松涛晚响,恍闻清籁于钟山;涧芷时开,疑拾幽香于缑岭。眺长江则明镜浮来;俯寒石则阴林隔断……。”从以上史料记载可见,逍遥岩为我县宋代淳佑丁未年(公元1247)进士何天隐开辟,明代岁贡邱隅扩大完善的游览胜地。

逍遥岩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景色幽奇。历代文人骚客曾为它讴歌吟唱。我们从已搜集到的部分遗诗中可以看出,逍遥岩不愧是一处天造地设、别有天地的世外桃园。

“仙岩自今古,仙草自荣枯。王乔如何作,我欲借双凫”。这是明代正德年间,河源县令郑敬道在公务之后,结伴游览逍遥岩时遗下的《题逍遥岩》诗。陪同他去的肖光何步其韵曰:“仙岩静游憩,山深石不枯。和风抽异草,暖日睡双凫”。

从诗人黎绍曾的《逍遥幽壑》中,可以想象当日游客的情趣。诗曰:“逍遥兴发逍遥行,一探逍遥万虑清。有级尽堪为步履,无尘真算是空明。岩头寂默情如点,石眼潜通窍已成。欲拼闲身此来往,休将人世问枯荣”。河源著名孝子马叔康写的《游逍遥岩》更有一番特色:“登岩至顶若天齐,观尽人间高与低。叠叠好花千树锦,重重瑶石一云梯。浩歌有恐星辰动,细语还惊鸟雀啼。倾刻拈来信手句,万年不断此留题”。而释弘音的《游逍遥岩》则有异典同工之妙。诗曰“倚杖岩头两眼宽,到来便觉此心安。北溟有鸟谁先化,上界无人我正闲。石磴绝云银阁向,雨涯空洞玉虚寒。相逢共惬林泉兴,一缕茶烟笑语欢”。

对逍遥岩的诗情画意,杨士奇有《游逍遥岩》赞曰:“越王台北罗浮曲,仙洞峨峨隔世氛。石壁雨晴闲鸟迹,野汀沙暖散鹅群。小桥有路时通客,老树无荫不碍云。今古英贤恣赏览,多留高咏与雄文”。

逍遥岩四周,昔日是一片花园景色。不信,请读江熊锡的《中秋逍遥岩看桃花》:“仙源留得好栽培,气候难齐忽早开。秋老胭脂含月瘦,露深宫锦倩云裁。不妨艳冶惊渔父,最喜驼颜向酒杯。笑拍栏干犹起舞,却疑0夜深来”。诗人邝成英亦和其曰:“慈帆虚阁重徘徊,忽见仙桃烂漫开,似却春时沾雨色,不妨秋际傍云栽。月笼艳影依莲坐,风绾红英入玉杯。却笑天台人在境,数枝留与阮刘来”。再从徐颖柔的《登逍遥岩》也可以证实。诗云:“访菊偶然来郭外,逍遥岩上快登临。四周绵缈云山远,一径崎岖石屋深。近俯孤城当落日,闲凭小阁独开襟。天高风急秋空里,但少南来鸿雁音”。

描写逍遥岩的奇异景观,最有趣的是乾隆丙子举人关文运写的《逍遥岩回文》诗:顺读是“山云锁树绿萋萋,静院钟声数鸟啼。弯径晚花寒蕊吐,曲栏斜石古诗题。闲僧坐对层峰碧,醉客游来远雁低。还往日边晴嶂叠,关门寺外野烟迷”。倒读是:“-野外寺门关,叠嶂晴边日往还。低雁远来游客醉,碧峰层对坐僧闲。题诗古石斜栏曲,吐蕊寒花晚径弯。啼鸟数声钟院静,萋萋绿树锁云山”。

逍遥岩不但景色幽美,而且还是避暑的好地方。诗人张魁有《逍遥岩避暑》诗为证:“仙岩不减清凉国,拉友同游趁好风。新稻酒嫌人量窄,野塘渠妒客颜红。爱行石磴犹云磴,贪坐花宫即雪宫。但得逍遥千古意,更无溽暑到胸中”。

据史料记载和实地考察,逍遥岩胜景还包括已废的“栖禅庵”、“栖禅寺”、“观音阁”和“将军碑”等文物古迹。其中“栖禅庵”在逍遥岩下。“观音阁”在逍遥岩顶。“栖禅寺”在逍遥岩西。诗人崔放之还遗有一首《凄禅寺》:“自从白马驮经始,宝地酣园知有几?今见逍遥岩洞深,啼猿鸠接栖禅寺。嵯峨楼阁东西桥,掬水闻香景趣饶。讲经云外天花落,卓锡林边暑气消。一尘不到松关口,僧老淡随松影瘦。谁知好事眼能青,借与诗人信宿逗。山高地僻月空圆,晨钟暮鼓惊龙眠。看来懒把无生学,长叹一声归钓船”。

“将军碑”的碑文早在清初已残缺不清,来历无可考,前人亦觉迷惘。乾隆壬申举人邝师益《咏逍遥岩将军碑》有云:“峭石荤确南山原,两江合抱相屠吞。中有古岩若大厦,游人搜讨荒碑文。字迹模糊读难晓,纸印松煤磨以痕。苔昏土蚀尽剥落,中间题撰衔略存。或疑画不类蝌蚪,必非秦汉前之言。又谓元明去未远,曷故什一无完全。年代姓氏莫稽考,遂至异说争纷论。卢同朝愈即在世,弹压百怪何云云。古来废坏物多少,胜地不朽留精魂。若将老碣稍无有,安知不以块石论。幸今逍遥相日依,久远犹得称将军”。

逍遥岩的文物古迹,虽然大部分已经湮灭,但现存的遗址完全可以修复。如果先将逍遥岩按原状加以维修,恢复栏杆石级,重修一座小曲桥,使游客拾级登上逍遥岩逍遥一番,另有一番兴趣。然后有计划地恢复周围胜景,将此地重新辟为旅游区,对河源市所在地的源城镇,无论在发展旅游业和发展城市经济方面都将有重大的作用。笔者罗列此文,意在引起有识之士的共鸣。俾读者仰先哲之高风而立德立志,感故里之文明而爱国爱乡。愿执政者对名胜则问果求因,俾悟创业之艰难而珍今珍昔。若能如此,则幸甚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 人间四月芳菲尽出自于哪首诗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盛开。”的意思是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两句诗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赏析

诗的前两句表明了诗人登山时的季节,原本诗人登山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登山后看见眼前的景象,充满了惊喜。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

诗的后两句则是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是自己错怪了春,原来春是自己找地方悄悄躲起来了,使整首诗充满了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