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兵力

兵力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兵力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兵力问题。

分享

浏览

2824

文章

38

吴三桂兵力是清朝的二倍,为什么会失败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

吴三桂失败的原因只要有几点。

首先他集结的这此反清同盟其实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一个是铁了心要反清的,从始至终只有吴三桂在跟清朝死嗑到底。虽然前期吴三桂在对清作战中是很占优势的,但随着自己孤军作战,渐渐的感到兵力上的不足。但却没有同盟出手相助,大家都在观望,不相信吴三桂有对抗清朝的能力。所以吴三桂最后跟清朝划江而治。

反清同盟不信任他的原因,主要是吴三桂曾为表效清之心,对反清同盟进行过大屠杀,这时候又开始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难免大家不信任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吴三桂已经年过花甲,在1678年,已经66岁的吴三桂称帝,建立了周朝政权,同年他下令大将马宝进攻清军,经过两战两胜,大败清军,之后再大举进攻广东、广西,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不久便病逝,此后帝位无能君,也很快被大清剿灭。

展开阅读全文

唐太宗李世民征伐高丽兵力有余为何还失败?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李世民亲征高丽为何还会失败?

李世民特别的着急,希望能够一下子拿下高丽。李世民虽然兵力有余,但是很明显在兵力这一方面有一些不足够。

征伐高丽的过程中,李世民难免有一些操之过急,连续三次都没有顺利的打败对方,这就说明并不是如此容易攻下。因为历史的原因,一直都会认为这里就属于大唐,会有着一种强烈的羞耻感,希望能够尽快的夺回属于自己的领土,在这种状态下必然就会比较着急。打仗还是应该讲究排兵布阵,会有着许多不一样的讲究,在如此着急的状态下,也没有办法攻下对方,所以打仗的时候并不是只看兵力。

当初在攻打的时候,对方会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就算李世民兵力强盛也没有什么作用,毕竟早就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跋涉,自然也会有着许多的缺点。

李世民当时的兵力虽然有余,但是只是比对方高一些,这些在出征讨伐时和对方士兵的战斗值比较可能也会差很多,就算兵力有与同样数量的士兵一起对抗,显然对方会更加有优势。同时在攻打的时候也并不是一个短期的事件,也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对战,也需要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进行,就算李世民所带领的这些军队能够一路的凯歌,而在进入到城市的时候,自己的这些士兵早就已经变成了残兵,数量和之前比较显然是不足够的。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在攻打的过程中显然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用自己的士兵和对方比较强大的时刻对抗,这无疑就是以卵击石,胜算并不是很高,也不会有太多的优势,成功的几率自然也无法得到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一个纵队有多少兵力?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纵队的人数相当于一个军级单位的人数,40年代末期,每一个纵队都有几万人,每个地方的兵力不同,人数不等。抗战时期 一野一个纵队约一万人,二野一个纵队约二万到二万五千人,三野和华野一个纵队三万多人,四野一个纵队六万人左右。

事实上纵队在特殊时期诞生,只存在于战争年代,是我军的一大创造发明。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决定合作抗日,共同挽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我党的军队被划分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而纵队就是在八路军中为了区分国共两党的军队所设立的,我军独有的编制。在解放战争时期,纵队的番号依旧沿用,直到新中国建立才逐渐取消。

具体的纵队编制并没有固定的人数,抗日战争时期,纵队的人数在地理、战局等各种条件下都是不一样的,再加上对于当时的抗日军队来说,因为装备和后勤都极大地落后于侵略者,因此军队的人数都是多多益善,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来,一般都在万人以上。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有的纵队只有两个旅4个团,而有的纵队就十分庞大了,比如东野2纵队,在进军东北时期有三个旅九个团,共三万余人。因此,纵队的人数从一万到数万不等,这都是特殊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大体上,纵队的级别和现在的一个军是相等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诸葛亮曾被一名小将打跑 蜀国和曹魏兵力差距有多大?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北伐期间带着一万兵力攻打陈仓,却被一千人给守了下来。其实蜀国不仅是兵力比曹魏少,士兵的作战能力和素质也是差了一截,虽然古代打仗非常讲究战术谋略,但归根结底人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当时诸葛亮北伐很难看到有明显的成效,而诸葛亮心里也是知道这一点的,只是到了后期也没别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古代战争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几乎很少发生,而这些将领每一个都是名垂史书的人物,特别乱世,名将辈出,战争往往更加残酷,自春秋以后,动辄几十万人的战役时常发生,几万人都算是小打小闹。

冷兵器时代,除却轻骑兵这种高机动性兵种以外,步兵,重甲骑兵几乎都是以数量取胜,三国时期最典型的以少胜多就是赤壁之战,但诸葛亮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才得以取胜。

诸葛亮作为三国第一谋士,也有并败走麦城的时候,被无名小将打败,这名将军叫做郝昭,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很少,只知道此人长臂如猿,孔武有力,有着百步穿杨的好箭法,年少时候就投身入伍。

《山西通志》对此人曾有记载,此人最早跟随曹操参加的战役是逍遥津之战,郝昭靠着一手神乎其神的箭法,斩杀了孙权的偏将军,也因为这个战功,郝昭被封为了杂号将军。

让郝昭一战成名的战役是他与诸葛亮之间的一场战役,公元229年,诸葛亮率军从大散关出兵北伐,包围了军事要地陈仓,当诸葛亮准备进攻陈仓时,发现此地不但防御设施极为完善,而且士气很高,诸葛亮一打听,知道此地的守将正是郝昭。

郝昭当时根本没有任何名号,能够入诸葛亮法眼的,也只有司马懿和五子良将等人,所以诸葛亮直接派出了郝昭的老乡靳详劝降,没想到郝昭根本不以为意,三言两语就拒绝了诸葛亮,诸葛亮忍无可忍,决定发起总攻。

诸葛亮手下大概有一万人马左右,而陈仓只有一千余人,诸葛亮虽然看不起郝昭,但也没有掉以轻心,直接派出了大部队,带着云梯,攻城车,甚至地道都用上了,但毫无作用,郝昭与诸葛亮相持了二十余天,诸葛亮看到攻城毫无进展,而且援军马上就到,无奈之下只好撤兵。

当消息传到魏国的都城,魏明帝曹睿说道:我有大将郝昭,何愁诸葛亮?司马懿听说后更是赞叹不已,自己与诸葛亮对峙多年,知道诸葛亮用兵入神,郝昭却以十分之一的兵力抵挡了二十余天,不可谓不强,但正当魏明帝要封赏重用他时,郝昭不幸暴毙。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三国三大战役兵力要比战国时期少这么多?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写曹操赤壁之战有80万水军,实际上是夸大的手法,如果曹操真的有80万大军那怎么样都不可能输了。其实三国时期三大战役远比战国时期的战役兵力要少,而且是少很多。在长平之战当中,秦国和赵国的兵力总和超过了100万,三国里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规模的战争,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口反而少了这么多呢?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时期,实力最弱,兵力最少的韩国都有二三十万,长平之战中的秦赵总兵力达到百万,王翦征楚时出动六十万。可是,同为割据的三国时期,战争规模却相差很大,最为著名的三大战役,兵力都不超过二十万,大多在十万以下。

那么,战国和三国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有三个原因。

(一)、双方的动员方式不同

战国时期采用的是兵民一体,许多士兵其实就是农民。所谓的数据,其中包括了大量的非战斗人员,真正上第一线的人员并没那么多。《战国策》记载,田单问赵奢,动员兵力多了,民不能耕作,粮食难以供给。另外,长平之战后,燕国企图攻击赵国,理由是“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

三国时期与战国不同,东汉时就罢了郡国都尉等地方军队,军阀大多靠部曲,而私兵部曲大多是兵农分离的。蜀汉灭亡时,给邓艾报户口时是这样记载的: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其中,士兵和农民是分开算的。

(二)、双方的组织方式不同

虽然田单意识到兵力过多,会影响粮食的产量,但当时战国还没注意到这点。三国时期却对此有了警觉,以蜀汉为例,诸葛亮北伐中原,数次都因为粮尽退军;费祎在时,姜维每次带兵北伐不过万人,而且大多五十多岁。由此可见,三国时许多战役是有意识的为了经济,控制军队数量。

(三)、双方吹牛的程度不同

《三国志·国渊传》: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田银,苏伯友河间......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冠......渊窃耻之。

由此可见,破贼文书都是以一当十地吹,国渊这样,已经算务实了。令人奇怪的是官渡之战,都说袁绍精兵十万,曹操不到两万,要知道曹操起兵时就有数千人,此后收了青州兵数十万,再说,就这点人,如何能坑杀袁绍七万人?

至于战国时期,各国动辄“带甲百万,车千乘,粟支十年”,大多是苏秦等纵横家的说辞,不能当真。王翦征楚领兵六十万时曾说“空国以委我”,这样才符合现实,秦国壮劳力估计也就六十万。

战国动辄几十万的数据里,大部分都是民夫,而三国至少有一部分是兵农分离。两方虽然都有吹牛,可战国更显得夸张。

展开阅读全文

赤壁之战刘备有没有故意隐藏兵力?鲁肃给刘备指了个方向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赤壁之战的结果是吴蜀获胜,但是在这之前还是非常惊心动魄的。因为刘备根本不太相信吴国和蜀国联手就能击败曹操,毕竟当时的蜀军还太弱,而吴国兵力也不及魏军。所以刘备非常的惶恐,但是又没办法,按照刘备的性格肯定会给自己留一个后手,如果眼看他们要失败还能马上逃走,以免被全歼。所以刘备在赤壁之战上还是隐藏了部分兵力的,赢了还好说输了可能也就没三分天下了。

刘备在长坂坡地区被曹纯的虎豹骑追上,一场混战过后,不仅两个女儿被俘,部属也被冲散。幸得猛将张飞紧随身旁,虽然暂时摆脱了曹军的追击,但原定的难逃江陵的计划无法实现,只得向汉水方向撤退。在撤退途中,刘备突然遇上了东吴的使者鲁肃,这让刘备的后半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按照《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鲁肃此次来到荆州,目的是“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这也就是说在临行前,鲁肃已经与孙权达成了联合刘备共同抗曹的大政方针,而这也是刘备的唯一出路。

不过,刘备的枭雄之姿在鲁肃面前尽显无遗。《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载,鲁肃在当阳地区遇到刘备后,问及其以后的打算,刘备的回答竟然是“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此语虽然言不由衷,却也反映出一个事实:刘备对于孙权集团的用意是缺乏了解的,故此以此言搪塞。

好在鲁肃是个实在人,立刻将当前的局势向刘备做了一个介绍,并提出孙刘联盟抗曹的建议。一旁的诸葛亮也是急不可耐,催促刘备立刻派人前往江东与孙权协商,孙刘联盟因此诞生,刘备也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

对于曹操的强大军力,刘备是早有领教,心有余悸。对于东吴能否战胜曹操,刘备心里没底。虽说经过诸葛亮、鲁肃等人的努力,孙刘联盟已经形成,但刘备还是心中忐忑。不久后,这种心态在周瑜面前展现无遗。

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记载,刘备派遣诸葛亮前往江东后,自己也听从了鲁肃的意见,驻军樊口。此时从荆州传来消息,曹操大军已顺江而下。刘备心中恐惧,派出舰船天天在江面上巡逻,唯恐曹军杀到。

一日,江面上出现众多战船,刘备以为是曹操水军,惊恐万状。部下提醒刘备是东吴的战船,刘备还非常疑虑,询问部下是如何区分。部下告诉刘备,从战船的样式上便可看出。这时刘备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算落地,派人前去迎接。

船上的东吴将领便是都督周瑜。来到樊口水面,周瑜派人通知刘备,说是自己有军务在身,不便下船,希望刘备能否驾船去往江面会晤。这个合理要求却又让刘备心中不安,对关羽及张飞嘟囔了几句,才不得不驾船前往。

见到周瑜后,刘备也顾不上客套,直截了当问周瑜东吴对抗曹操的军队规模。周瑜回答道:“三万人。”刘备不禁脱口而出:“恨少。”周瑜随即说了一番话,让刘备无地自容:“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一个是豪气万状,一个是心惊胆战,足见两人对即将爆发的赤壁之战的态度和信心。

这次见面也导致了一个结果:以周瑜、程普为首的东吴军队在前线浴血奋战,而刘备则是作壁上观,不愿意消耗自己的军力。故此《江表传》中说“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虽然这个记载被一些研究者认为不实,但从刘备之前的表现来看,倒是非常符合其性格特点和处事风格的。

展开阅读全文

莫斯科战役之前苏联已经损失了240万兵力,为何还有能力反攻?

全文共 1794 字

+ 加入清单

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纳粹德国的攻势来势汹汹,打的苏联是措手不及。1941年6月22日凌晨4:00,刚完成工作准备休息的斯大林,突然接到了一个令他目瞪口呆的消息,边境线的德国军队对苏联发动了全线进攻。在这之后,铺天盖地的坏消息接踵而来,苏联领土与军队不断的被德军包围和歼灭。

巴巴罗萨计划发动之后,德国的闪击战用势如破竹来形容并不夸张。只用了短短不到6个月的时间,从德苏边境出发,苏联被德国占领了首都莫斯科以西的50多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超过7500万居民生活在德国占领区。可以说,苏联此时经济最发达、工业最完善的欧洲地区,大部都已被德军占据。

作为抵抗的主力,苏联的军队损失更沉重无比,到1941年12月,莫斯科战役刚刚爆发之时,苏联主力红军被消灭了高达240余万。而开战之前,苏联军队的总兵力,满打满算也只有500万。损失如此惨重,苏联为什么还有余力发动反攻呢?

第一,得益于现代化国家完善的动员体系。完成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化国家和封建王朝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现代化国家有能力、也有实力做到全民动员。一旦面临国战,他们可以迅速动员大量预备役补充军队,因此,即使前线军队损失惨重,也可以及时得到大量经过训练的新兵。紧急时刻,甚至可以将全国适龄的青壮年全部征召进入战场。

苏联正是得益于这样完善的动员体系和预备役体系,才使得苏联军队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之时,可以迅速征召大量青壮年加入部队,并迅速的投入送到战场上。

可以说,苏德战争初期,苏联能够一直坚持败而不亡,充沛的人力资源和动员体系成为苏联的最大倚仗。整个苏德战争期间,无论苏联处于守势还是攻势,苏联军队的伤亡都远大于德国军队,但苏联依然坚持住了,靠的就是源源不断的“人海战术”。

因为,拥有1.8亿多人口的苏联,人力资源远比只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更为充沛。战争爆发之后,苏联每个月都可以征召超过50万人,这些人虽然训练不足,装备也十分缺乏,但它依然成为苏联得以撑过最艰苦的前半年的关键因素。

第二,德国低估了苏联恶劣的环境。深入苏联境内之后,德国面临的困难远比想象的更多:漫长始终被游击队袭击的补给线;规格与德国完全不一致的糟糕交通网络;远比想象的更强的抵抗;尤其是苏联漫长的冬天和冻着零下几十度的低温,更使得德国军队遭遇了大面积的非战伤亡。

由于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之前,德国对于苏德战争过于乐观,因此,他们对于从秋季就开始了严酷气候,毫无思想准备。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环境中,大量的德军士兵被冻伤冻死,德军的各类武器装备,包括坦克、卡车、火炮等,也由于低温无法使用。冬天的严酷气候,成为苏联最好的帮手。

第三,德国大大低估了苏联的工业实力。德国发动对苏联的进攻之后,苏联很快批准了总动员国民经济计划,并将国内经济转入了战时轨道。可以说,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刻起,苏联就将全国的所有工业实力用于支援战争。而早在30年代,苏联就已经成为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工业大国。不考虑高精尖方面,德国的工业规模其实是不如苏联的。

而后,虽然苏联大面积欧洲领土被德国占领,但是,在此之前,苏联人民委员会已经发布了把工业向东转移的命令。到1942年1月份时,仅用了半年的时间,超过1523个大型工业企业向东迁移了数千公里。这其中,用于国防的工厂高达1360个。这些被迁移并迅速恢复生产的工业和企业,成为支撑苏联战争的最有力保障。

第四,德国的损失也比远比他想象的更严重。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更何况,德国面对的,还是工业强国苏联。因此,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劲,但是在战争发动的前半年的时间内,德国军队依然损失了超过70万的军队。

而这个数字,占到了德国在苏联总兵力的23%之多。如此惨重的伤亡,德军其实已经达到了极限,虽然称不上强弩之末,但莫斯科战役之前的德国军队,已远不如战争发动之时的那般强大。

第五,德国极大的低估了苏联的抵抗意志和抵抗决心。战争初期,在苏联损失数百万军队之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从未想过放弃抵抗。尤其是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无论对斯大林有多少诟病,无论他做了多少人神共愤之事,有一点是公认的:斯大林的钢铁意志从来不容置疑。

因此,虽然战争初期苏联损失惨重,但是,斯大林快速调整政策,在坚决抵抗的同时,也提拔了一大批如朱可夫等优秀的将领,正是在斯大林、朱可夫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苏联挺过了最艰苦的战争初期,并最终在盟国的帮助之下反败为胜,覆灭了纳粹德国。

展开阅读全文

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之后全国拥有多少兵力?

全文共 1122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了多年的苦心经营,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羞羞答答地在清庭与南方革命党之间讨价还价,终于是如愿以偿的在北京就任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我们都知道,袁世凯早年是以小站练兵起家的,所以一上台首要做的就是抓军队。那么当他当上临时大总统之后,全国兵力是怎样的呢?

据《北洋陆军史料(1912-1916)》记载,当时全国约为30多个师及50多个旅,含地方巡防营等地方部队,一共大约有120万兵力。

这其中袁世凯的北洋嫡系部队以及依附于袁的(如张勋的辫子军)部队占了一半以上,主要根据地在江北的直、皖、鲁等地区。

其实袁世凯有生之年都没有完成全国的统一,此进南方的革命势力还拥有10多万军队,以及七八个省的地盘。

袁世凯一向将军事实力作为政治斗争的后盾,一上台便调整军事机构,安插亲信,以达到掌握和控制军队的目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开启了一个“所谓民选,实为兵选”的“民主”政治新时代。

1912年9月15日,袁世凯对陆军编制进行了大调整,“改镇为师”,即将原来的镇(长官称统制)、协(协统)、标(标统)、巡防营(管带)、队(队官)、排、棚,改为师、旅、团、营、连、排、班,随后公布的《陆军平时编制条例》规定:陆军一师由步兵两旅,骑、炮兵各一团、及工、辎兵各一营组成;步兵每旅辖二团,每团辖三营(每营四个连)并加一个机关枪连。

骑兵团分甲乙两种,甲种团辖四连,乙种团辖三连;炮兵团辖三营,每营辖三连,每连有大炮六尊。

整编后由原北洋军九个镇及清禁卫军(改编为第十六师)、江北陆军十三协等编成共十二个师。

除这十二个师外,湖北、浙江、江苏的地方部队也在北洋系的控制之下,其它如定武军、安武军、毅军都未在上述编制之内,但由北洋旁系张勋、倪嗣冲、姜桂题等人统领。

根据陆军部的统计资料,整编后在册的全国军队数量约为96万人(安徽、江苏等省份都有兵员的裁减)。

其中直隶最多,为101464人,热河最少,为5955人。

从此,师长成为掌军的实权职位,如果连师长(或统制)都没当过,那成为北洋时期呼风唤雨的“大帅”啊什么的机遇基本为零了。

1915年,袁世凯通过让各省将军来京“述职”的方式,试探他们对帝制的看法,其中就包括两个师长:27师师长张作霖和第2师师长王占元,这两位自然是师长里的佼佼者。

吴佩孚当年驻军衡阳,和南方暗通款曲,通电主和,气吞南北,不仅令段祺瑞的北京政府无可奈何,就是直系首领冯国璋、曹锟,也不得不被牵着鼻子走。

为什么,吴虽说只是一个小小师长,但军纪严整,战斗力强,又是在南北双方作战的前沿,实在是不容小觑。

因此在整个北洋时期,很多军阀做了省长、督军甚至更大的官儿,但仍旧兼某主力师师长,实在是因为对军队的掌控,关乎自己身家性命。

试问哪一个军阀,不是爱兵如命呢?

展开阅读全文

天庭总共有多少兵力?玉帝派十万天兵拿不下孙悟空为何不增援?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曾派出十万天兵也没能将他缉拿,说明这些天兵的作战能力其实并不高。不过孙悟空本领再高强,也经不起拖延战,为什么玉帝不继续增派支援呢?难道是因为天庭兵力不够?其实很多人都好奇天庭到底是有多少兵力,这些天兵天将又是从哪来的,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作者想让天庭有多少兵力就能有多少,不过这个根本就不是重点。因为天兵和凡间的士兵相比,似乎只有一个优势就是能飞,他们也没有其他的长处,遇上孙悟空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当做炮灰。要想抓住悟空一般神仙都靠不住,更别说这些天兵了。实际上天兵的设定感觉都有些多余,或许只是为了给天庭撑撑场面吧。

根据天庭的设定来看,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兵力,把天庭的重要神仙、天宫仙和地上天仙加起来估计都有上千人了,他们各个都是一人能顶万人天兵的存在,所以天兵的用处就变的很小。而且天兵数量庞大,养兵可是一件开销很大的事情,对于缺乏资源的天庭来说根本就划不来。所以有个猜想,可能这些天兵也都是临时变出来的,就像孙悟空身上的汗毛一样,能变化出无数的本体用来作战。

所以哪怕孙悟空挥棒之间就击败这十万天兵,玉帝看上去也不是很心疼。原本是想利用这些天兵去消耗孙悟空的体力,但却成了悟空热身的最佳对象,而且孙悟空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这脚力根本没人追的上。实际上很多人都误解了十万天兵存在的意义,让他们去凡间对抗一些霸占山头的妖怪或许还有用处,但只要碰上实力稍微强劲的对手,就只有吃瘪的份了。那这些天兵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十万天兵在小说里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要体现出他们有多强,而是用来成就孙悟空等人的战斗力的。青毛狮子也曾大闹天宫,而且差点一口吞下在南天门把守的十万天兵。没错,这次又是十万,难道玉帝能派出兵力的上限就是十万吗?或许还真有这个可能,因为天庭的总兵力是比较分散的,例如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帅手上也有几万兵力,如果将这些天兵集合到一起恐怕还是有一定威慑力。

当然,如果是像孙悟空这种级别的对手,估计来多少天兵都没用,就连玉帝也要靠如来佛祖出面才能将悟空摆平。对于如来那边来说,就没这么庞大的阵容了,不过他能自己动手解决肯定不会麻烦别人。所以天庭上的天兵最大的成就就是塑造出了孙悟空还有青毛狮的强大,能做到这些也足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吴三桂最终为何失败?仅仅只是因为兵力不足吗?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在三藩之乱的时候,清朝的兵力大约有15万到40万,最多可调集使用的兵力在40多万。而当时吴三桂的兵力拥有20多万,耿藩有20万,尚藩有10万,另外陕西地区的王辅臣也有数万兵力,明郑集团也有着数万兵力。可以说这个兵力绝对是占了上风的。那么最终为何还是失败了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吴三桂兵力最盛的时候,占领了江南六省,兵临岳州、长沙,可谓已经饮马长江了,可是为什么吴三桂还是战败了呢?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被大家忽略了,就是当时清朝的军事技术,也就是当时的火器的威力。

在顺治和康熙当政的时候,还是非诚重视火器这一方面的,在清初的时候,顺治皇帝就很重用西方的传教士,在当时研制出了各种火炮,这些火炮在平定南明的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时的红衣大炮是一种从西方传入的前装滑膛加农炮,这种大炮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叫做“红衣大炮”,因为这种大炮是从荷兰人和葡萄牙热的手中购买并传入清朝的,在一开始的时候被叫做“红夷大炮”后来为了避讳当时清初统治者的忌讳才改为“红衣大炮”

在公元1626年的时候红衣大炮在宁远之战中大显威力,清军在这战中可以说是惨败,明军大胜。据说当时努尔哈赤就是被这种红衣大炮击中才身亡的。在公元1631年的清军就开始自己仿制这种红衣大炮,在之后成功了,并成功拥有了十几门这种大炮,清军有一段时间曾经大规模的装备这种武器来对付明军和农民起义军。

清军入关后,西方的传教士继续留在北京改为清朝的朝廷效力。他们为清军研制了各种火炮,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清廷还成功制造了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吴三桂虽热兵多,但清军战斗力很强悍,并且装备有火炮。

还有就是,所谓的“三藩之乱”其实勉强可以称为“一藩之乱”,因为耿精忠在叛乱之后,很快就投降了,而之信更是跟造反扯不上关系,所以,吴三桂的兵只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比较多,但是在后来就没有办法跟清军比了。

展开阅读全文

罗马军团编制是怎样的?一个罗马军团有多少兵力?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罗马军队队列其基本单位为支队,每一个小队会构成一个组,将他们与故希腊的方阵混淆在一起是一种极其普片的误解。古罗马步兵支队战术的出现使得战斗力更加合理化:1、防止挥舞武器时遭到阻碍。2、为能迅速移动,各支队之间留出容纳一支部队通过的空间。3、可以换下伤亡惨重的部队。4、可以应对敌人的移动。

每横列40人,纵3人。两人之间间隔1.8-2米。横列的各支队之间留出容纳一支部队通过的空间,各支队交错排列。

整个队列通常由三线列组成。共和国时代的三线列组成为:

青年兵组成的第一横列。

壮年兵组成的第二横列。

成年兵组成的第三横列。

由两个百人队(Centuria)组成一个基本战术单位--支队(Maniple),一个百人队实际为60-80人。一个支队通常有120-160人,若为成年兵队,则只包含一个百人队。

三个支队组成一个大队(Cohort),一个大队大约有450-570人。包含大约120-160名轻步兵,120-160名青年兵,120-160名壮年兵,60-80名成年兵,同时含有一队30人的骑兵。马略改革后,每个军团还有一个第一百人队,比普通百人队的建制大一倍,其百人队长的地位也较高。

十个大队组成一个罗马军团(Legion),一般由4500--6000人组成。同时,一个罗马军团配有一个附属军团,也称联合军团。两者的建制类似,但是附属军团的骑兵为600人,且辅助军团随着征召地区的不同也有不同。

两个罗马军团与两个附属军团共同构成了执政官统帅的集团军,由一名执政官指挥。

副执政官则可以指挥一个罗马军团和一个辅助军团。

展开阅读全文

赤壁之战曹操实际兵力到底有多少?曹操真实兵力揭秘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赤壁之战号称有80万水军,实际上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是绝不可能有这么多兵力的。因为东汉末年整个人口开始直线下滑,曹操所掌管的地方也就只有几百万人,从这里面拿出80万人打仗时绝对不可能的事情。那曹操当时到底有多少兵力参战呢?我们可以大致根据当时的人口做出一个推算,如果曹操真有80万大军那直接平推蜀吴怎样联手都不可能挡得住。

曹操当时所统领的北方人口不到300多万人,去掉一半女性,一半老弱病残,也就七八十万壮劳力。而这些人,曹操不可能全部带上战场,要有驻守各地和平时农业生产。这再减去一半,也就三十来万能去赤壁作战兵力了。但是,真实的兵力更少。军队不是你想要多少人就能养多少兵,因为还要考虑后勤。

其实,主战派的周瑜给孙权分析过曹军的数量,周瑜是这样分析的:曹操说他有水步兵八十万,那肯定是吓唬人的。在我看来,曹操北方军队差不多十五六万,荆州刘琮投降后,差不多有七八万人,那么加起来差不多是二十三万左右。

曹操南下荆州之时,曹操从北方军队当中抽调出了步兵八万余人、骑兵一万余人出征,但是这些被抽调的部队并没有全部参战(因为旱路运输限制了出战的兵力,在一条行军路线上,上限兵力也只能是五六万,如果超过了,不仅会导致道路拥塞,后勤也无法保障)

再说曹操收编刘表的荆州兵,(演义小说里是号称步兵水军骑兵共十八万余人)其实总数大概也就七八万左右。而且荆州南四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仅仅只是被抚定,曹军并没动用那些地方的部队,仅仅动用了集结在襄阳等地的两万余人。

我们看一场战役,兵力只是一个方面,战术是一个方面。他最终要获取的是政治利益。所以呢,看问题应该是在战略高度。在战役当中的十次胜利,也比不过一次战略的胜利来得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夷陵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吗?双方兵力是多少?

全文共 2156 字

+ 加入清单

提到夷陵之战,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三国时期蜀国与吴国之间的一场战役,蜀国在这其中的惨败,尤其是第二年主君刘备的死亡,都让人唏嘘不已。也有人知道,这又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可是也有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那么,夷陵之战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役,以少胜多的说法真的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双方交战的兵力又分别是多少呢?

章武元年(221年),爆发了汉末三国时代三大决战的最后一场大战——夷陵之战。章武二年(222年),陆逊统率的吴军利用火攻大败刘备统率的蜀汉军,取得了夷陵之战的完胜。全军覆没的蜀汉从此元气大伤,刘备也在几个月后病逝于白帝。

由于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并列为汉末三国时代三大决战之一,很多人都认为夷陵之战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小说《三国演义》更是说刘备率领的蜀汉军多达七十五万人。那么蜀汉与东吴的“夷陵之战”是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呢?

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刘备所控制的地区仅剩下了益州。当时益州的总人口尚不足百万,所以《三国演义》中写到的七十五万蜀汉大军是肯定不存在的。根据史书记载推测,刘备当时拥有全部兵力也就十几万而已,还要分出部分兵力防备曹魏。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率领的主力约为四万人左右,黄权率领五千余人防御曹魏,还有沙摩柯率领的一万“五溪蛮”军在南线,总兵力大约在五万五千人左右。“火烧连营”之后,赵云又率领不到两万军队赶来支援,蜀汉在夷陵之战中投入的兵力约为七万左右。

东吴方面,吴军主力分别由陆逊、徐盛、潘璋三员大将率领,总兵力约为五万余人。另外夷陵城中还有孙桓率领的数千守军,潘睿率领数千军队在南线与“五溪蛮”军作战,后方还有诸葛瑾率领的一万预备队。在夷陵之战中,东吴共投入了大约七万军队。

综合来讲,蜀汉和东吴在夷陵之战中投入的总兵力都在七万左右,前线作战兵力也都在五万左右。所以夷陵之战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而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只是刘备的蜀汉军在战争初期占有一定的战场主动权而已。

夷陵之战是否真的以少胜多?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以将军吴班、冯习为左右领军,张南为前部,赵融、廖化、傅肜为都督,亲率大军数万开始东征孙权,史称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同年八月,战役正式打响。

刘备的先头部队进展顺利,八月间打败李异和刘阿占据秭归,其主力也陆续向秭归集结,同时荆州武陵地区的蛮夷各部也纷纷派出使者请求协助刘备夺回荆州。面对刘备的攻势,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统率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孙桓出兵抵抗。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正月, 刘备派出将军吴班、陈式沿三峡东进,占领荆州长江上游重镇夷陵,陆逊采用诱敌深入的策略,从巫县、秭归等地后退了近六百多里,一直退到了猇亭地区。直到在夷陵道攻破刘备军队的五个营寨并斩杀其将领之后,陆逊才停止了撤退转入防御。同年闰五月,陆逊火烧夷陵,刘备大败,夷陵之战以陆逊的胜利而告终。大致上这便是夷陵之战的全过程。

这场战争有两个话题引发了后人的热烈讨论,一是刘备东征的总兵力究竟是多少,这是不是一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刘备为何会兵败夷陵?关于这个话题,我想分成两篇文章来进行阐述,今天要讲的是第一个问题。

关于夷陵之战中东吴军队的数量,在史料中的记载非常明确。《三国志·陆逊传》载:“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这也就意味着东吴前线的总兵力当在五万多人。

刘备的总兵力是多少呢?史料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记载,这里先列举一下:。首先是《三国志·文帝纪》注引《魏书》中的记载:

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帝报曰:“昔隗嚣之弊,祸发栒邑,子阳之禽,变起扞关,将军其亢厉威武,勉蹈奇功,以称吾意。”

其次是《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中的记载: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备仅以身免。权外礼愈卑,而内行不顺,果如晔言。

这两个数字对比,刘备兵力的数字相差足足有一倍。那么,哪一条才是真的呢?一时难辨真伪。不过,有一条蜀汉总体人口及兵力的记载可以解答这个疑问。这个记载出自《三国志·后主传》注引《蜀记》当中:

(刘禅)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余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余物称此。

这个统计数字是蜀汉灭亡时刘禅派尚书郎李虎交给邓艾的士民簿。这个时期的蜀汉与刘备时期相比,有两个巨大的不同之处。首先是刘备时期的蜀汉,南中未附,无法从该地招募兵力;其次是这个数字中有蜀汉全国总兵力的人数:十万二千人。经过数十年发展的蜀汉总兵力尚且如此,刚刚建国的蜀汉总兵力即便超过这个数字,也不可能呈倍数。故此,《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中的记载并不可靠。

《三国志·文帝纪》注引《魏书》中的记载是否准确呢?从记载来看,这个数字是孙权上奏时的原文,而且孙权的这道上奏是为了向曹丕求援,即便数字不尽准确,但也只有扩大而没有故意减少的道理。由此可见,当时刘备从益州带来的总兵力应当就是四万多人,即便加上马良在荆州五溪各少数民族中招募的军队,其总和也就是五万多人,与陆逊的兵力相当。故此,夷陵之战并不能称之为以少胜多的战役。

展开阅读全文

吴起的魏武卒方阵是怎么做到以五万兵力能碾压秦国二十万兵力的?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吴起这个人其实也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他厉害到什么地步呢?话说他能以五万兵力直接的碾压秦国的二十万兵力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倒是为什么呢?其实玄机就是吴起他自己发明了一个叫“魏武卒方阵”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做到碾压地方二十万大军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旧不胜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八国联军才几万人,但是击溃了百万清军,大多数清军是不战而逃。同样的道理,吴起的五万魏武卒是战国时代的第一支精兵,使用铁质武器,军纪严明,战术先进;秦军号称五十万伐魏,实际只有三十万人,这三十万人大部分是农民,少部分是武士,说白了是一群乌合之众。吴起以五万精兵击败了秦军中军大阵后,其余秦军不战而逃,于是演变成了一场追击战,大部分秦军在逃亡途中被魏军斩杀,少部分则逃回了秦国。

吴起是天纵英才,兵家之学无师自通,他本人不仅兵法出神入化,自身武功也十分高强,曾经一人击杀同乡三十余人。吴起在河西担任太守时,奉命组建魏国河西守军,他挑选士兵的原则就是身强体壮,尊守军纪。身强体壮的标准是:身穿三层铠甲,头戴铁盔,腰佩阔身短剑,身背二十石强弩并带箭五十支,肩扛长戈一支,背三天干粮,日行一百里后尚能保持战力!遵守军纪有一个趣闻,大致跟商鞅变法时徒木立信一样:吴起让军士射辕门之孔,射过者重奖!因此魏军的军纪十分严明,因为士兵们知道有功必有重赏,有过则必有重罚,谁也做不了弊,谁也例不了外。

吴起训练魏武卒以重步兵为主,以骑兵为辅,组成攻击力与防守力皆强的步骑混编武卒方阵。当时魏国正在扩张阶段,因此魏武卒与列国有无数次交锋,无一败绩,战斗素养与战斗意志都十分的强。当时的秦国则是车战老兵,简单的说就是以车兵为主,步卒为辅,一辆战车配武士两名,步卒七十二人。面对魏国的崛起和吴起灭秦的威胁,秦国举国成兵三十万,出击魏军意图一战击败吴起,收复河西。

以老战车、青铜骑兵和未经严格训练的新步兵相互混杂的三十万秦国大军,被吴起的五万精锐武卒击溃,伤亡过半。幸好秦国还有五万老秦骑兵,也就是所谓的绝死轻兵,他们奋力抗住吴起的攻势,才避免了秦军的全军覆没。如果吴起手中有十万魏武卒,则秦军亡矣;如果吴起没有离开魏国,则秦国休矣。吴起作为一代名将,对秦国的伤害是巨大的,也告诉秦国落后就要挨打!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古代10大以少胜多战役 第一名以2万兵力战胜70万

全文共 2508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是很多,毕竟当时双方在装备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基本上只要人数占优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所以以少胜多的战役才会显得格外珍贵。像在我们比较熟悉的三国时期,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就是以少胜多的经典,但这次介绍的10大以少胜多战役过程更加艰难,有些是运气成了主因。不过实力和运气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只有做好准备的那一方最后才能迎接运气的眷顾。

古语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说明在古代,公认的认为战争就应该是以多欺少,才有胜利的机会;但是,也有极少数能够以弱胜强传奇;这十场战争就是其中佼佼者。

TOP、10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双方实力对比:曹操20万,孙刘联军5万。结果:曹操北撤,损失过半。

TOP、9 白沟河之战

1400年,建文帝军大将军李景隆率军60万人,号称百万人,进抵白沟河,谋攻燕王朱棣官邸所在地北平。燕王闻讯,率马步军20万人迎战。二十四日,燕师自苏家桥循河而进,遭到建文帝将平安所部万余人伏击,先锋官平安及大都督瞿能父子督师奋战,所向披靡。燕师死伤惨重,引军而退。

次日,朱棣复率军渡河求战,平安所部击败燕后军将领房宽部,降将陈亨中伤而逃。朱棣率精锐数干人冒矢突入阵中,杀伤建文帝军队甚众。是时,李景隆突然挥师绕出燕师背后,实施前后夹击。燕王三易其马,矢尽挥剑作战,几被瞿能所获。傍晚,瞿能复率兵搏战,俞通渊、指挥滕聚也领兵赴战,燕师惊惧。

时适旋风骤起,吹折李景隆将旗,军中为之相视而动。遂乘机以精骑突出绕其后乘风纵火,挥师猛攻,斩杀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将领,平安为朱能所败,建文帝军队溃散,死伤10余万人。燕师追至月样桥,再败其军,杀溺蹂躏死者数万人。李景隆率余众逃往济南。

双方实力对比:朱棣20万,李景隆60万。结果:李景隆60万几乎损失殆尽,朱棣取得决定性胜利。

TOP、8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双方实力对比:楚军五万,诸侯联军数十万;秦军四十万。结果,秦军全军覆没。

TOP、7 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双方实力对比:朱元璋20万,陈友谅65万。结果:朱元璋以伤亡万余代价全歼陈友谅。

TOP、6 兖州之战

兖州之战发生在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结果:曹操招降了三十余万军队,整编为青州军。

TOP、5 阴晋之战

阴晋之战发生于前389年,秦国起兵50万讨伐魏国西河郡,被郡守吴起以少胜多击败秦军的著名战争。令人疑惑的是,阴晋之战却没有被《史记》及诸多史料所记载,仅在《吴子》一书中所出现,并且商鞅变法后的秦灭楚之战动用了全国的兵力也不过60万,甚至有没有此战都是令人怀疑的。

双方实力对比:魏国5万,秦国50万。结果:秦国大败,秦国退出河西之地。

TOP、4 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在公元前205年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双方实力对比:项羽3万,刘邦56万。结果:刘邦全军覆没。

TOP、3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双方实力对比:东晋8万,前秦80余万。结果:东晋以五千军队的伤亡换来了前秦的灭亡。

TOP、2 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昆阳之战不但是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这样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

双方实力对比:绿林军1.7万,王莽43万。结果:王莽军全军覆没,王莽新朝也随之灭亡。

TOP、1 护步达冈之战

在金辽战争中,金军追击大败辽军主力于护步答冈的战略决战。此役,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战,阿骨打歼灭辽军七十万,辽国主力尽灭。

双方实力对比:金国2万,辽国70万。结果:辽国70万几乎全军覆没,金国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蜀军总兵力其实不过5万

全文共 121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夷陵之战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话说那就是蜀国倾尽了全国上下所用兵力去攻打东吴,话说蜀汉动用了70万人马的,最后等于说是全军覆没,至此蜀国实力损失惨重,也导致了最后诸葛亮几次北伐都没有太大的效果,最后灭亡,那么我们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三国时期连年征战,当时的蜀国面积那么小,就真的有大家说的70万人口吗?那么历史上的真实的夷陵之战到底是怎么样的?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其实和网上传言的都差不多,但是就总兵力而言的话,出入是最大的,网传有70万,其实只不过有个四万左右,具体是什么情况,接着往下看。

话说当时是公元219年孙权擒杀了关羽,夺取了荆州,所以吴国和蜀国就变成了仇家了。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同时为了给关羽报仇,刘备亲自率领大军攻打东吴。孙权想求和,但是刘备不答应,吴国诸葛瑾也劝说刘备不要轻举妄动发动战争,但是刘备依旧不听,当时张飞率领万人准备于刘备会师,但是出发前被部下杀害。

当时吴国和蜀国的战线已经移到了巫山附近,所以长江三峡就成了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先派遣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为先头部队,先夺取了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期有沙摩柯等五奚蛮夷加入,总兵力应达到五万。)

孙权这边奋起抗战,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带领其余将领和五万大军开赴前线抵挡蜀军,同时还向曹魏称臣。这里又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孙权向曹丕写求救信的时候说的蜀国是有4万人的,所以这和上面说的5万差距不大。

陆逊上任之后觉得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需要暂时的躲避蜀军锋芒,所以选择后退,一直撤退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线。寻求时机决一死战。

至此两军相持了接近6个月,但是陆逊坚决不出,最后大家也知道了,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加上当时正值六月,所以太热了,刘备就把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但是后勤什么的太远了啊,东吴的反击也从这个时候开始。

之后就是历史上经典的火烧连营的历史事件了,吴军前后夹击,蜀军跑都没地方跑,吴军十分顺速的攻破了四十余座营,刘备眼见溃不成军,最后危机逃入永安城中(又叫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

至此,刘备全军覆没,阵亡数万,在《傅子》中记载,刘备这边死亡人数接近了8万,这和上面的又有出入啊。后来由于赵云等人季节,夷陵之战就此结束了。次年4月刘备病逝。

夷陵之战虽然吴国守住了,但是吴国损失也不小,蜀国就不谈了,元气大伤,后来只能结盟共同对抗曹魏了。话说后来接近四十年三国间疆域再无变化。

所以最好蜀军的兵力真的不是七十万,而是约有五万而已,吴军也不是二十万,也只有五万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土木堡战役明朝军队投入了多少兵力?土木堡战役是怎样的?

全文共 2893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449年,蒙古瓦刺也先以明朝削减马价为理由想明朝边境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大同守军失利,塞外城堡沦陷,边界战报传至朝廷之后搞得朝廷上下是惶恐不已。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的劝阻,在七月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钰留守,亲自率大军出征。结果由于组织不当,所有军政事务都皆有王振专断,结果55万大军在土木堡惨败殆尽。王振被杀,明英宗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史称“土木之变”,也称“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一役中,真的有五十万明军被瓦刺杀得几乎全军覆没吗?各类史料笔记记载此次战役的战斗人数更是五花八门,让人看得是眼花缭乱,不知真假。我们下面列举一些当时的记载:

第一种说法是出发时号称五十万大军。刘定之在《否泰录》末说道:“臣因取目击耳闻,参以杨善、李实所述《奉使录》,钱溥所撰《袁彬传》,约其繁复,著为此录。”李实《李侍郎使北录》未记出征人数,杨善《奉使录》今不传,估计亦不及此。钱溥《袁彬传》今亦不见,其内容应为袁彬于塞外侍奉英宗的事迹,也不太可能提到明军人数。则刘定之所记应来自“目击耳闻”,即明军出发时的确有号称五十万之举。

第二种说法是官军私属共五十余万人。关于土木之战中明军参战人数,最早的记载见于刘定之《否泰录》:“其从驾行者,尚书王佐、邝埜,学士曹鼐等。官军私属共五十余万人,出居庸关抵宣府。”私属指的是私人的家奴、奴隶,有时甚至还指奴婢。《否泰录》意思说正规军是没有五十万的,加上这些家奴、奴隶和奴婢共有五十万。

第三种说法是官军共五十余万人。嘉靖后期以来,几乎所有言及出征人数的明代史家均沿袭此说,直至谈迁犹于“官军私属”强调甚明,而清人谷应泰的《明史记事本末》开始写作“官军五十万”,丝毫不涉及“私属”两字之差,语意全非。

第四种说法是明实录中含糊其辞,称数十万。《明英宗实录》“正统十四年八月壬戌”条目下记载“中官惟喜宁随行振等皆死官军人等死伤者数十万”。《明史英宗前纪》则记载“辛酉次土木被围壬戌师溃死者数十万”。就连明代的官方史书都语焉不详,含糊其辞,笼统地称数十万。

上面提到的四种说法不尽相同,但是真相只有一个,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清风明月就和众位一起慢慢来研究和推敲这些史料笔记,努力解开这个谜团。

第一种说法是说当时明军号称五十万,我觉的是有可能的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吓唬瓦刺,但是我相信明军的战斗人数绝对不到五十万。古代两军对垒,都喜欢夸大其词,吓唬对方。如当年三国曹操赤壁之战时,号称八十万大军,实则二十万而已。所以我相信明军当时号称五十万,其实远远不到五十万。

第二种说法官军私属共五十余万人,但是私属多少人,里面没有说法,自然也不知道正规军队有多少了,但是也能从这里看出,官军也是不足五十万。

第三种说法是清人谷应泰说的,没有私属二字,直接说官军五十万,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可靠。原因有二,一是或许是到了清朝,事件久了,以讹传讹,私属两个字就丢了,但是差两字,差别太大了。二是清人编写的史料,有玷污前朝的嫌疑,很有可能是故意漏掉私属两字,来羞辱明朝。

第四种说法是明实录的记载,实录没有沿用五十万,而是含糊其辞数是万,清风明月认为,很有可能,“五十万”的说法已经引起广泛怀疑,并且没有公认说法出现,遂有这样的含糊其辞说法,仅仅用“数十万”。

经过一番分析,我们已经能够确定明军的正规军队肯定不到五十万,那么正规军到底有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寻访真相。

第一,出征部队的主力是京营军队。《明英宗实录》中记载:“此前三天,命在京五军、神机、三千等营在营操练者人赐银一两,……兵器共八十余万。又每三人给驴一头,为负辎重。”《国榷》中记载“英宗正统十四年七月甲午”条目下记载“遣告庙社,发京师亲征。诏下,逾二日即行。”由此可见,此次出征,明军的准备十分仓促,本次出征的主力部队是京营军队,而京师京营又称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第二,五军营的编制。五军营是由马军、步军组成。明太祖时设大都督府,以节制中外诸军,京城内外置大小二场,分教48卫卒。成祖北迁后,增为72卫。明史兵志中记载“分教四十八卫卒。”其中士卒“二十万七千八百有奇。”,那么按照这个折算,72卫应该有三十一万一千七百人。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始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称为五军。除在京卫所外,每年又分调中都、山东、河南、大宁各都司兵16万人,轮番到京师操练,称为班军。从这里可以看出班军要轮岗的,也就是说八万人驻扎在京城。当时驻守京城的五军营大约有三十九万一千七百人左右。

第三,三千营的编制。三千营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的,当然后来随着部队的发展,实际人数当不止三千人,三千营与五军营不同,它下属全部都是骑兵,这支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朱棣手下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他们在战争中主要担任突击的角色。从这里可以看出,三千人主要是骑兵中的精锐,人数不止三千,但绝不会超过太多,主要担任突击任务。

第四,神机营的编制。神机营也是三大营之一,是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该营装备有火枪、火铳等,后期又添置火绳枪。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比欧洲最早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创建于1510年),要早一个世纪左右,是明代早期火器部队领先于世界的佐证。在《皇明经世文编》中有关于该营的编制记载,全营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

现在我们一起统计下当时京师京营的总人数为三十九万八千三。这应该是京军满编的情况下才会有那么多人。但是,明军的缺编是一个正常现象,而且数目也不小。譬如在宣宗朝,“京营缺伍至七万五千有奇。”如此看来,正统十四年的京军,大约是三十二万人。

当然这些人不可能全部出征,还要留下一部分来留守京城。《明史于谦传》“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根据此语和古人的运用约数习惯,,此时京中所剩部队,是不足十万的疲卒,但应该七八万左右吧。还有在撤退过程中,英宗调派朱勇、陈怀、吴克勤等人率领部份京军,去打先头阵。《明英宗实录》中提:“命太保成国公朱勇选京营四万五千人。令平乡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都督耿义、毛福寿、高礼,太监林富率三万往大同,都督王贵、吴克勤率万五千往宣府,各备虏。”,在《天顺日录》中又说是“率五万兵迎之。”说法五花八门,不尽相同,我们折中一点,就算四万五千人好了。除去留守京城的七八万人,和阻击的四万五千人后,最后跟随明英宗到达土木堡的也就是二十万人左右。

作为亲历战场的当事人李贤在《天顺日录》一书中写道,二十多万人死了三分之一,受伤者过半。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还有,就是《七修类稿》有记载,二十万人,伤之半,死三之一。两者口径吻合,也和我们上面的数据基本上一致,因此,清风明月认为,明英宗当时率领部队二十五万人左右,后来派出了朱勇的五万人后,最终二十万人到达土木堡,却被瓦刺几万人冲杀殆尽,王振被部将所杀,明英宗被俘,百余名大臣阵亡,这便是历史上大明由盛转衰的土木堡之变。

展开阅读全文

巨鹿之战章邯兵力远胜于项羽,为什么最后却是溃不成军?

全文共 1283 字

+ 加入清单

巨鹿之战是决定秦朝生死的关键一战,当时秦军主力和各路义军展开总决战,其中章邯和王离率军40万,项羽手上只有5万兵马,加上联军也不过15万,从人数上来看根本就不是秦军的对手。但这场战役的结果却是王离军被全部歼灭,章邯军被打的溃不成军,只能投降。巨鹿之战也成了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那项羽到底是如何完成这一壮举的呢?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此战以后,秦国大势已去,走向灭亡,项羽与刘邦则势如破竹,攻进秦都。可是,在巨鹿之战初期,秦军大将章邯还有四十万秦军主力,而项羽手中却只有五万楚军,加上各路反秦诸侯,也不过十万。那么,章邯为何会败给项羽呢?

首先要说,章邯不是一位庸将,他是秦王朝最后一位名将,是秦帝国的中流砥柱。在白起、王翦等人去世以后,秦朝将星凋零,章邯是秦军最后的荣光。胡亥上位以后,荒淫无度,赵高把持朝政,导致国家腐败,民怨沸腾,各地烽烟四起。

在起义浪潮掀起初期,章邯可谓是起义军的克星,他竟靠着临时组建起来的骊山囚徒军,打垮了数十万之众的的周文。随后,章邯又连战连捷,屡战屡胜,先是大破齐楚联军,然后又击破楚军,在定陶将项梁杀死。可以说,在巨鹿之战以前,章邯令各路起义军闻风丧胆,他带着一支刑徒军,剿杀着各地的起义军。

许多人指责章邯没有战略眼光,在杀死项梁以后没有趁胜追击,灭亡楚国,但其实,在大破楚军以后,楚地有名的将领已经死绝,项羽这时候名声不显,章邯不可能想得到自己会输给这位少年,故而他率军围攻赵国符合情理。只是,章邯还是低估了赵国的抵抗决心。

章邯调遣王离部二十万大军,加上自己手中二十万刑徒军,直扑赵国,但却久攻不下。赵王见秦军来势凶猛,向各路诸侯求援,惧于章邯威名,无人敢来支援,只有项羽想要为叔父报仇,主动请缨。

在杀死宋义,夺得兵权以后,项羽手中的军队依旧不到六万,其他诸侯则按兵不动,不敢解赵国之围。可以说,项羽需要依靠五万军队,打败秦军四十万精锐,这本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项羽的无畏,却使得胜利的天平向自己倾斜。

在巨鹿之战中,只要项羽失败一次,整个起义军的局势就将陷入危险的境地。万幸的是,项羽打赢了第一战,他带着五万楚军,小胜了王离。

其实,起初项羽也不想全军渡河,但赵将陈余不断催促,项羽于是带着全军,破釜沉舟,烧掉帐篷,只带着三天的粮食渡河,与秦军决战。渡河以后,项羽带着楚军直插甬道,截断王离的粮草,使得王离部军心大乱,楚军则军心大振。最终,项羽活捉了王离,二十万秦军溃散。

不过,在这一战以后,章邯手中还有二十万大军,他撤到棘原固守,项羽没有占到任何便宜。章邯本还有和项羽作战的想法,但昏庸的秦二世因章邯撤军而责怪他,督促他与项羽决战,赵高也在这时构陷章邯。章邯派人入京辩解,但却遭到赵高暗杀。秦二世的昏庸和赵高的狠辣让章邯失望至极,他明白,自己就算打赢了项羽,赵高也不会放过自己,自己若是打输了,也是死路一条,既然如此,还不如投降。于是章邯率领二十万秦军,投降项羽。

其实,章邯还有一战之力,秦国还有机会,但秦二世和赵高逼迫章邯,导致他率军投降,亲手扼杀了最后的希望,使得秦国彻底走向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奥德河战役是怎样的?德军损失多少兵力?

全文共 2361 字

+ 加入清单

奥德河,这是一条沿途有着无数美丽风景的一条河,流经波兰,一直到波罗的海,如今已经成为了波兰境内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事实上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奥德河的名号就已经非常的响亮了,当年德军就在这里苦苦的支撑着盟军与苏联的进攻。而1945年1月在奥德河进行的一场战役成为了压垮德国的最后一根稻草。苏军决定向奥德河发起进攻,如果得手的话,德军就不会再有反击的机会了,于是在1945年1月苏军开始筹备此次作战。

1月12日开始苏军就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为之后纵深的进攻打下了基础,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派出了八个集团军和五个坦克军向拉多姆斯科实行进攻,配合进攻的还有一万多门火炮和一千四百辆坦克,这是都是令人吃惊的数字,很难想象德军在这样的战力下能够坚持多久,不出所料的突破了第一防御带。

到了13日德军派出了阻击部队但是被具有碾压优势的苏军迅速击退,苏军还乘势突破口扩大了60公里,15日解放了凯尔采,17日解放了琴斯托瓦市,可以说一系列的作战令德军损失惨重,失去了多处此前攻占的领地。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派出了四个集团军和两个坦克军发起了进攻,进攻方向集中在罗兹和华沙,同样有一万多门火炮和七百多辆坦克参与配合进攻,结果同样是第一道防御带被迅速突破,16日和17日解放了拉多姆和华沙。

从1月18日开始苏军马不停蹄士气高涨向柏林方向挺进,1月19日罗兹被苏军解放,25日渡过了瓦尔塔河,将波兹南地区的六万德军包围,26日到达了奥德河地区,几个登陆场迅速被攻占,一套犀利的作战打得德军是措手不及,有些德军根本来不及还击就被歼灭,而有的德军是没有继续作战的信心便向苏军投降了。

乌克兰第一军解放了整个西里西亚工业区之后也到达了奥德河地区,同样攻占了几个登陆场,值得一提的是解放西里西亚的战斗堪称风驰电击,因为包围德军的话,德军很有可能鱼死网破,将工业区的设施尽数破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苏军直接进行突击进攻,迫使德军撤离了工业区再行歼灭。在解放了西里西亚工业区之后,苏军又巩固了在此前在奥德河地区攻占的登陆场,德军退回了奥德河东岸驻守,苏军此战大获全胜,解放了波兰大部分地区,德军损失了大部分兵员损失了此前占领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战略地位,把主动权彻底的交了出去。

就此次发生在奥德河附近的战役来看,苏联方面出动了乌克兰第一军和白俄罗斯第一军,这都是参加过数次大型战役的苏联精英部队,兵力达到了二百二十万人,火炮三万门、坦克七千辆、战机五千架,这样的兵力配置放眼整个世界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小觑,带领这支部队的司令是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和彼得罗夫大将。奥德河附近驻扎的德军是A集团军,兵力只有五十六万,火炮五千门、坦克一千二百辆、战机六百架,苏军发起战役之后德军统帅部深知奥德河战役如果苏军取胜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派来了大批的增援部队,在奥德河地区构筑了纵深可达五百公里的防御线,第一道防御线是德军最重视的也是德军眼中最坚固的,但是在苏军的强大碾压下可谓是螳臂当车。

白俄罗斯第一军和乌克兰第一军实行突破后就将进攻正面加宽到了一千公里,每天的进攻速度基本恒定在四十五公里,机械化军团的进攻速度达到了惊人的每天七十公里,放眼整个二战也很少有部队能做到这样快的前进速度。而且不仅坦克军团,苏军各个兵种合成集团军以广泛机动的方式前进,这也是此次战役苏军的一大鲜明特点。

不仅坦克兵团,而且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实施广泛机动,也是此次战役的一个鲜明特点大军团机动不断地迂回包围德军,将德军分割之后逐个击破,各个部分的军团可以放心的去向目标进攻,不用担心有从其他方向前来的德军援兵,为什么在整个奥德河战役中苏军一步步攻占了各个城市却没有收到德军支援部队的进攻,这就是主要原因。

解放波兰对于整个欧洲战场来说具有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不论苏联还是德国都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对于奥德河的作战目的就在于将波兰的领土从德国的魔爪中解救出来,而且要彻底击败德军A集团并且到达了奥德河沿岸,这对于日后进攻柏林是非常有利的。

苏军考虑到了进驻波兰可能出现的问题,阻止了苏联波兰友好协会,向波兰的居民宣传苏联进入波兰的好处,对于波兰居民来说苏联军队进入波兰是非常好的,因为这样就可以把德军从波兰的土地上赶出去。为了应对此次作战,苏联方面除了集中了大量精英部队之外,对前线的补给也是十分优秀的,兵员、弹药、车辆、食品、燃料等都及时的被送到了前线,整场战役下来,苏军基本没有出现过补给不足的情况。

放眼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战争,奥德河战役可以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而且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也是巨大的,此一战之后苏军距离柏林的距离仅仅剩下了六十公里,德军有十五万人被歼灭,还有四万多人被俘虏,大量的坦克、战机和火炮直接被苏军获得,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话用到此时的德军是再合适不过的。苏联军队的猛烈作战足以被人称赞,苏军就如同一只猛虎一样突击着德军的防线,装甲部队的快速挺进是胜利的关键之一,坦克集团军之间交错挺进,尽最大的速度突破着德军防线,用中国古语来说就是兵贵神速。

这场战役给予了苏军很宝贵的经验,首先来说是机动性方面,装甲部队之间相互配合挺进,随后是大批的步兵,空中还有大量的战机进行掩护侦查和进攻。河流没有结冰而且气候比较温暖的情况下,苏军掌握了基本的战役要求,在占据德军阵地之前强渡这些河流,当时的德国将军梅伦廷在之后的回忆录中提到了此次战役,他说苏联的进攻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和速度,令当时的德军士兵非常吃惊。

而且苏军掌握了机械化作战的战术,奥德河战役的几个月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无法描述,白俄罗斯第一军和乌克兰第一军因为此次战役的作战成功被授予了勋章。现在军事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此战的评价就是,苏军在奥德河的胜利,就如同一块敲门砖,敲开了柏林的大门,也如同一根稻草,压垮了德国这头大骆驼。

展开阅读全文

洪都之战陈友谅实际有多少人?洪都之战的真实兵力

全文共 3215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洪都之战,要说起这场战争的历史地位的话,可能算不上是历史脉络走向的一战,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洪都战争却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南方主要大势力的代表性人物,朱元璋与陈友谅必定是有一战的,在他们之间决定出最终胜者,与元朝争夺中原地区的统治权。在二人还未开战之前,朱元璋势力弱于陈友谅,他也对陈很是忌惮,但正如墨菲定律所言,越怕越容易遭遇。朱元璋势力处于弱势,自然不想过早的遇到陈友谅,但陈的想法却是尽早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元末明初的形势大致如下,随着一声"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引起反抗元朝统治的起义开始,天下可谓是大乱,与隋末唐初形势差不多,起义军各自为王,互相还经常抢夺地盘,到了陈友谅造反杀了徐寿辉掌握大汉(陈友谅的国号)政权后,北方基本还在元朝手中,南方则有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方国珍(排名按照势力)等。为何元朝军队不南下消灭这些"叛军"呢?因为此时元朝在北方还有一个棘手的对手韩林儿与刘福通,换句话说,南方这些政权都是在韩林儿的"保护"下生存下来的。

天下义士共挑起反元的大旗,但随着有了一定的地盘,从起初的元朝作为首要目标变成了各自为战,重点发展自己地盘为主,甚至有些起义军,还与元朝眉来眼去,反过来抗击起义军。反元斗争的后期,形势演变成各个势力疯狂抢夺领地,有地盘就代表有人、有物资,能够给部队提供的保障也就多一份保障。既然元朝军队无暇顾及南方形势,那么南方这些起义军也开始自我吞并。

细数一下南方的起义军,有实力,也有野心的当属陈友谅与朱元璋,他们在这场反元斗争中注定一方要消灭另一方,正如前文所说,陈友谅想趁着朱元璋还未成长起来之期消灭朱元璋,但双方第一次在龙湾较量中,陈友谅失误被算计而吃了亏。反观朱元璋,龙湾之战中虽然胜利,但还是处于被动局面,因为他要同时面对陈友谅与张士诚两个敌人。朱元璋定都应天,北方是打的火热的韩林儿与元军,韩林儿与其是盟军,北方带来的压力相对较小一些。朱元璋西边是虎视眈眈的陈友谅,南边是不安分的张士诚,这样的掎角之势对于朱元璋来说很不利,三家势力中朱元璋又不占优势,朱元璋要想消灭其他两家,必须拿出全部家当才行,可是,在对付其中一家之时,难免另外一家跳出来坐收渔翁之利。

不仅如此,陈友谅与张士诚地盘不相连,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冲突,而朱元璋呢?他是把另外两家都得罪了个遍。由于龙湾之战的失利,陈友谅在暗中观察,他不主动去招惹朱元璋,一旦朱元璋与张士诚有任何军事行动,那么这就是陈友谅出击的时候,当然张士诚也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但是一个事件导致了朱元璋与张士诚的摩擦。

张士诚作为反元斗士中的一员,却有时首鼠两端,和元朝眉眼不断,受到元朝的"蛊惑",张士诚突然向朱元璋盟友韩林儿发动了攻击,要命的是,张士诚攻打的地方,正好韩林儿与刘福通同在里面。无助的韩林儿向朱元璋求援,朱元璋不听刘伯温劝阻,一意孤行出兵救援韩林儿。韩林儿是救出来了,但朱元璋却被张士诚的无端骚扰惹怒了,不顾西边有虎视眈眈的陈友谅,硬要灭灭张士诚的威风。

张士诚的势力虽然弱于朱元璋,但朱元璋对张士诚的打击短时间内不可能有任何效果,不过朱元璋却把真正的"狼"引来了,西边一直在注视着他的陈友谅来了。陈友谅开着他的无敌舰队,带领手下60万大军,向着朱元璋杀过来了,然而陈友谅选择的第一站不是朱元璋应天的首都,而是紧挨着自己首都的洪都。

为何陈友谅要先攻打洪都?此时朱元璋应天的防守应该是最弱时期,为何不直套黄龙呢?江西洪都,原本是陈友谅的地盘,由于陈友谅的不仁义,导致镇守洪都将领投降了朱元璋。洪都是现如今的南昌,而陈友谅的首都是江州(现如今江西九江),从地图上不难发现,两地距离非常近。洪都落入朱元璋手里,这让陈友谅感觉到一丝丝的不安,但他并没有当机立断出兵夺回,而是选择了静待时机。

既然陈友谅出兵攻打朱元璋的第一站就是洪都,为何不在洪都投降后直接攻打呢?那时候洪都城内人心不稳,朱元璋即便是派兵支援也不如陈友谅的动作快,当时陈友谅的想法已不得而知,当陈友谅等到机会之时,洪都已经成为了"天谴"。回到原来的话题,陈友谅之所以先打洪都,他考虑了很多方面,比如洪都守卫才1万多人,而且守军统领朱文正是一个只知道花天酒地的家伙(陈友谅对于朱文正的看法,彻底让朱文正平日的表现蒙蔽了双眼),在陈友谅眼里,拿下洪都只不过是顺手而已。

还有就是,陈友谅是靠谋权篡位获得现在的地位,这种人往往最害怕别人背叛他,洪都的背叛就成了往陈友谅痛处撒盐的行为,他是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不仅如此,洪都地理位置距离陈友谅"老巢"太近,不拿下洪都的话,还要防止朱元璋出奇兵夺取他老巢的风险,因此陈友谅选择了最为保守的方式:拿下洪都。

最保守的方式,往往是最不容易胜利的方式,陈友谅的选择也让我们再次印证了这一说法。洪都城池的坚固度暂且不论,在北宋年间,是全国五大造船基地之一,城区面积达14~16平方千米,设16个城门,是历史上南昌古城最大时期,也就是说元末明初的洪都还不到14平方千米,而且当时洪都至少10个城门。朱文正的1万多守军要同时防守中很多城门,确实平添许多困难,没办法,一旦哪个城门没有防守,陈友谅的军队就会大摇大摆的直接进入城内。

1万多人面对60万人,一听这对比就知道,实力相差过于悬殊,面对乌压压、一片片攻城的军人,守军能够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已经是一个奇迹。不管是攻城之人,还是守城之人,心里都明白,洪都城是守不住,反抗只不过是拖延时间而已,但直接举手投降就彻底辱没了军人的气节。按照陈友谅与朱元璋的仇恨,即便是投降,也不一定能够保住性命,拼死一搏还有盼到援军到来之时,投降与抵抗,最明智的选择还是抵抗。

在洪都之战前,朱文正只是朱元璋的侄子,整天只知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朱元璋能够让朱文正镇守洪都这么关键的位置,可不是只为了给侄子安排一个位置而已。面对陈友谅的大军,朱文正收起往日纨绔子弟的那一套,他开始认真了。

陈友谅60万大军开始攻打洪都,在这之前,他肯定也做了不少功课,当两军硬碰硬之时,他发现以前所做功课一点用也没有。从攻打洪都的第一天,到攻打洪都的一个月,陈友谅感觉焦头烂额,洪都还是朱元璋的洪都,他未能拿下首战的胜利。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当时战斗的场景的激烈性,1万人站在城墙上阻挡60万人的进入,战斗惨烈程度不言而喻。

朱文正确实是一个牛人,在被陈友谅60万大军包围一个月内,居然没有向朱元璋求援,当他发现洪都抵抗不了多久之时,才向总部发去求救信号。洪都一个月的奇迹不只是守住了陈友谅的大军,还有就是城内囤积的粮食,1万来人吃一个月的粮食,确实也是一个惊天数字,如果城内没有这么粮食,那么洪都应该像历史上很多城池一样,不是被敌人打败,而是被饥饿打败。朱文正是向朱元璋发去了求救信号,但朱元璋要先从与张士诚战争的泥潭中把军队调回,然后再出发救援洪都,据记载从朱文正发出求救信号到朱元璋赶到,这段时间就有一个月,也就是说朱文正又坚守了一个月,内城的所有人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完成这样的壮举我们不可而知,但他们等到了朱元璋的到来,等到了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上决战。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我们觉得陈友谅的选择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失误,如果他直接攻打朱元璋的应天,可能历史就要改写。话虽如此,对于当时的陈友谅来说,真的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吗?相比于朱元璋,陈友谅的优势是水军,如果他无敌战舰顺长江进攻应天,能够与张士诚前后夹击朱元璋,胜率大一些,但难保张士诚乘机吞并他们。而且应天附近没有适合他战舰的水域,必须还是要上岸与朱元璋决战,那么他的优势也就显示不出来了,陆地战的话,陈友谅手下的谋士绝对不是朱元璋的对手,万一中计,又会像龙湾之战一样,成为"丧家之犬"。

因此,陈友谅稳扎稳打的战略还是比较切合当时实际,与其与朱元璋在陆地上"偷偷摸摸",不如直接在鄱阳湖水面上来的痛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论怎么选都是"老天爷"说了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