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刘备

刘备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刘备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刘备问题。

分享

浏览

2180

文章

375

刘备卖草鞋的,他招兵买马的钱从哪里来的多方赞助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招兵买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刘备的起身只是个卖草鞋的农民,那么后来刘备的队伍可以发展的如此之大,在这些招兵买马的钱是在哪里搞得的呢。

首先是当地的土豪赞助,早在黄巾贼起义的时候,就有土豪对于刘备进行了赞助,使得刘备的队伍初步的扩大,就比如刘备的夫人之一的糜夫人,就是土豪家族。

其次是朝廷的赞助,在刘备建立蜀汉之前,朝廷对于刘备也是多次的赞助,就连刘皇叔的称号,都是那时候来的。

然后是军阀赞助,刘备这个人,可以说是走哪都让人爱,曹操,公孙瓒,孙策等军阀都对他进行过赞助,似乎那时候有名的军阀中,只有袁术是不喜刘备的,其他的军阀几乎都对刘备有过资助。

最后就是刘备自己的队伍发展起来之后,然后自己争夺而来的,因为前面的赞助,刘备的势力有了一步的扩大,便可以自己去争夺很多的资源了。

展开阅读全文

在刘备和曹操心中,为什么都认为吕布是不能留的?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为什么不建议曹操留下吕布呢?

吕布的骑兵早就已经天下无双,天下无敌,这虽然是一个让大家比较心动的人物,但是我们也需要知道,这其实就是一个叛徒,而且多次选择杀害自己的主子,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不可以留下来的,因为这绝对就是后患。

吕布虽然说武艺高强,但是这绝对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而且贪财好色,董卓之所以会挖墙脚,就是因为靠着自己拥有着不计其数的财富。王允能够让吕布去把董卓杀掉,除了是因为貂蝉之外,还是因为给了他高官俸禄。吕布再把董卓杀掉之后,朝廷马上就给他分大将军,而且还会拥有着比较好的俸禄,就算在长安失败之后荣耀还在官位还在,所以曹操到底能够用什么官职去达到招揽的效果呢?

如果真的要给一个官位,最起码要比以前更大,那么是不是应该让吕布和曹操一起去执掌朝政呢?从曹操的性格来看,显然是不可能会这么做的。可如果不这么做,这必然就会选择造反。所以最终刘备也建议曹操还是不应该留下来。许多的人都会发现吕布其实有着反复无常的性格,简直就是有奶便是娘,根本就不知道未来会选择投靠谁。

也有可能只要袁绍选择鼓动一下,吕布马上就会选择叛变,所以这一次能够活捉吕布,这完全是因为吕布众叛亲离,下一次可能就没有如此的简单,如果一旦放走,这很有可能就是放虎归山。虽然眼前的这个后患已经被抓住,为什么还要继续放下去呢?所以在曹操的心中也会觉得一定是不可以留下吕布的,但是他手下的这些兵完全可以留给自己。为了能够有效达到收入人心的作用,这必然不可能会选择自己去做坏人。

展开阅读全文

刘备死于白帝城是现在哪里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白帝城现在的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1号社。白帝城筑造是在历代筑城基础上增补及修建而成,白帝城存在城套城、城压城的现象,南宋宋元战争山城则是城连城、城中城、城外城的防御体系,具有强烈的军事堡垒特征。

2006年5月25日,白帝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白帝城城墙围合长度近7000米,南宋城墙约3900米,为夯土甃石结构。主要的修筑和使用年代是在南宋淳祐至元初至元年间。白帝城遗址的一字城墙有两道。一道从较场坝通往谭家沟至长江边;另一道从子阳城皇殿台瓮城东南角顺山脊经关山口往下至关庙沱江边。两道城垣共同构成白帝城西面的沿江防御。关山口一字城墙上为夯土甃石结构,清理长度约117米,最宽处约7.1米,墙体呈西高东低状,也体现出了对西部防御的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三国志5:选择刘备的话玩哪些剧本有挑战性?208年才是最难的!

全文共 2555 字

+ 加入清单

上一回我们介绍了三国志5中刘备势力最好打的三个剧本,而我们知道刘备一生跌宕起伏,实际上他的大半生都是艰难中度过,那么此作刘备势力有哪些最有挑战性的剧本,分别有什么破局要点,这里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下:

挑战性TOP 3:196年曹操崛起

正如剧本的名称,这个剧本里面的男主角是曹操,他拥有当时最优秀的军师团、优秀的亲族和普遍能力中上的将才,又占据了洛阳和许昌这两个天下中心地点,正是其腾飞的前夕。

在这个剧本里面的刘备也据有一州之地--徐州,位于大陆的正东侧。领土说大不大,说小也勉强据有一州,但最大问题是所占两个城池后面没有什么能人出来,同时两个城又不是经济大城市,周边三个方向都没有几个是友好的。可以说兵粮不多、人才发展前景不咋滴、三面受敌的不利局面。

在整体实力里面排在所有势力的中等水平。先不说与曹操、袁绍这两个在当时发展最迅猛的势力,就是跟比孙策相比,马上孙策的庐江就会出现鲁肃、吕蒙、周泰等一众谋臣武将,很快多达三十多个将,可以迅速地在江东大地上扩张。

我们知道三国志游戏里面人才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刘备势力此时除了自己兄弟以外,仅陈群一位较为优秀的人才(智政均90+的军师),其余都是中规中矩的一般人。最惨就是徐州后继无人,只能外招或吞并周边势力才能获得人才了。

此剧本最大的难点就是军师智力不够顶级、要扩张欠缺好帮手(此作关二哥除单挑优秀外,打仗的技能与阵型算不上好用)。看似实力中等水平,实质发展潜力较小。因此小编认为难度为7。

要破局的话,小编认为关键有两个:

①运用刘备顶级的魅力登用天下英才。此剧本起始90忠诚以下有这些优秀人才:赵云(对不起公孙瓒师兄啦)、甘宁、钟繇(政治达人)、华歆(数值不算顶级,但经常登用成功)这4位,另外90忠诚还有太史慈、张松、蒯良可以尝试。90忠诚以上就很困难了。由于陈群智力才93,所以预备要多次S/L;

②攻打对象建议是吕布。因为吕布势力拥有吕辽顺、陈宫、貂蝉等众多人才,是1城势力里面除了孙策以为人才最丰盛的。虽然有4万兵,但由于濮阳人口少、民忠低,吕布的经济不会好,还容易出现民众自愿当内应的事件。只要我们远交袁绍,那么就可以借袁绍之手削弱吕布,然后我们吞并之,这样刘备势力就拥有一套顶级的进攻人才阵容了。(吕布超级厉害,要谨慎进攻!)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此前文章《三国志5:吕布太能打了,如果你是刘备,你会怎么打?》

挑战性TOP 2:189年火烧洛阳

前面剧本尚且拥有一个州两座城,在189年剧本里面刘备才不过一个平原县令,城池仅平原一座,兵粮人才更加弱,自然难度更大了。

全部势力起始兵力与钱粮排名,刘备都位于垫底。

人才方面仅刘关张三兄弟+一位同乡,连一个军师都没有。熟知三国的朋友都很了解这个时期刘备还是靠公孙瓒的庇佑才能当个平原县令。只是此作里面公孙瓒势力被忽视,欠缺很多人才,反而看起来武将数量还比不上刘备,实际当时公孙瓒应该是有一支优秀的骑兵部队和众多擅长骑射的人才。

所以此剧本的难点是兵少将寡城小,小编认为难度系数达到9,那如何破局呢?

小编经验认为破局的关键在于下图的邺城。我们知道三国演义袁绍的起家就是吞并了韩馥的邺城,这样就拿下了当时的一座经济大城(此作里面的人口偏少),并且招揽了邺城的一批优秀人才,就迅速起飞了。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学习袁绍的故事。

可以看到此时的韩馥也仅4个将,城内士兵有2.3万已配备,尚有1万预备兵,在野4人。

韩馥起始的4个将可以说战斗能力远不如刘关张三兄弟,即使兵力劣势也无妨,完全可以第1回合就直接全军进攻拿下。必须要在韩馥招揽在野的徐晃、程昱、荀彧和编组预备兵前,否则将难度翻倍。相反只要我们打得快,这样迅速就可以拥有当时最顶级的谋士和武将了。

拿下邺城之后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因为接下来意味着跟董卓接壤,他可是拥有13万总兵力,光洛阳就有9.3万在编和1万预备,实力非常强横。而且敌对度达到70之高。另一方面,平原的东北侧南皮则是袁绍的7万大军和张郃等名将。

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和敌对度仅20的曹操迅速结盟,万一董卓来打也有近4万的援军。而远离曹操的平原城则在必要时就舍弃给袁绍吧。

稳固了邺城的防御之后,就可以通过登用大法削弱董卓,卢植、朱隽、皇甫嵩、华歆、钟繇等都是不错的俊才,忠诚还都是90以下。比较以外的是“大孝子”吕布的初始忠诚度竟有96!以往的开局挖吕布,在此作里面行不通。

最难的剧本:208年卧龙出渊

如果说189年剧本里面董卓、袁绍的强大达到10的话,那么208年剧本里面的曹操的强大可以说是董卓+袁绍的三倍不止!光是看地图就能感受当时曹操势力是如何地在群雄当中占据绝对优势。

通过实力对比数据会更明显,曹操兵力63万VS刘备近3万,达到20倍;武将数量72 VS 22,达到3.5倍;城池数量18座VS 1座,不算人口、经济潜力等,数量就是18倍!无论哪方面都是碾压。

唯一欣慰的是此时刘备的人才里面有着最顶级的军师和顶级的武将,光是100武力以上的就有关张赵,只是兵力确实很少,钱粮也不多,江夏城的发展潜力更是有限。

208剧本一直以来都是三国志系列中刘备的最难剧本,这次也还不例外。综合人才、兵力、钱粮、城池等等,难度系数达到10!

那么这么困难的剧本,破局的关键在哪里呢?关键就在三国演义里面找,与历史一样,与孙权同盟。

同盟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因为在江夏城的旁边,光是豫章城里孙权就有近12万,周边加起来可以直接救援江夏的兵力达到20万!基本已经达到此作里面一场战役最高的出场兵力极限了。并且孙权手下有周瑜领衔的一群海战达人,掌握着绝对的制海权,肯定能给予曹操终生难忘的战役失败经验的。

同盟完成后,除了整备军队,也可以通过登用人才削弱曹操,其中忠诚度低于90的就有“伐蜀先锋”徐元直(即徐庶),此外还有蜀中二军师的法正/张松、长沙“领路人”魏延等可以继续补充刘备的阵容。

最后说一下,曹操虽然初始总兵力有63万,但荆州前线的襄阳8万+江陵5万=13万,因此孙刘联军在兵力上不会比曹操弱,甚至有时孙权都能自己拿下江陵(当然这事儿最好不要发生,最好是两个都打残,然后刘备捡漏)。

好的,上述就是三国志5中刘备势力最有挑战性的TOP 3剧本以及小编的破局经验。大家觉得如何,对于刘备势力大家又有什么见解或经验,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马超为什么没有投靠曹操而是选择了刘备?

全文共 1507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由于曹操识破了反曹势力的计划,除了刘备提前逃跑之外,计划中的其他人物无一幸免,全部死在曹操手下,这其中就有马超的父亲马腾,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马超日后不选择曹操而是选择刘备效力便能说得通,然而真实的历史情况又是什么样呢,马腾真的是死在曹操手下吗,马超为什么要选择刘备呢?

三国里的马超为什么选着投奔刘备而不是曹操呢?如果按照《三国演义》上说的来看,那是因为曹操杀了马超的父亲马腾。事情的缘由在小说里交代的是马腾参与了衣带诏事件,这个由董承、刘备、马腾等人组成的倒曹集团是由汉献帝发起的,主要任务就是除去国贼“曹操”。但可惜最后曹操识破了董承等人的计划,除了刘备提前开溜以外其他衣带诏的成员无一人幸免全被曹操诛杀,马腾的死讯传到西凉之后马超痛不欲生从而立下了和曹操誓不两立的决心。如果按照小说的记载来看马超后来之所以投奔刘备而不是曹操的原因,那就是曹操和他有杀父之仇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马腾之死的真相又是什么?马超投奔刘备的真实情况又是怎样?

首先我们来弄清楚马腾之死的真相到底是如何,原来马腾本是割据西凉的一个军阀,当时在西凉像马腾这样的军阀大小得有数十个,其中以韩遂和马腾的实力较强一些。马腾和韩遂在地方长期割据便不怎么听从朝廷的命令了,他们甚至联合西凉的大小势力攻杀西凉地区的朝廷任命的官员公然反抗朝廷。

后来马腾和韩遂由于在西凉相互争权导致了两人的关系逐渐恶化,在官渡之战后曹操曾以朝廷的名义命令马腾出兵攻击袁绍占据的河北地区,马腾于是派马超率领一万多人出兵前往关中协助曹操的军队大败袁绍的军队并且斩杀了河北大将郭援。通过这次的合作可以看出在官渡之战以后马腾已经成了亲曹派,这时候的马腾明显有了归顺朝廷的意思。后来曹操派人前往西凉劝马腾入朝为官,马腾因为在西凉和韩遂的矛盾日益尖锐加上他已经年迈只想颐养天年于是就答应了曹操的要求。

然而马超和他的父亲的看法却截然相反,他坚持留在西凉统帅马腾留下来的部下。马超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有着更大的野心,在马腾带着家眷前往朝廷后不久马超立即找到了韩遂。马超对韩遂说了一句让人毛骨悚然的话,原来在马腾入京之后马超便担心曹操会攻占西凉,马超为了对付曹操于是找到了韩遂想要韩遂号召西凉的大小军阀一同起兵反抗曹操。

马超为了打消韩遂的顾虑甚至对韩遂说:“希望韩遂将他视为儿子,而他也会将韩遂看作父亲对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马超在暗示韩遂他已经放弃了在京城的父亲是铁了心的要起兵造反的,为了表示和韩遂的结盟他甚至愿意认韩遂为父。韩遂听到马超这么有诚意的话后立即表示愿意联手马超起兵反抗朝廷,马超反叛后不久曹操就将马腾及其在邺城的家小全部斩杀。

所以我们看马腾之死的真相是因为马超擅自起兵造反而造成的,虽然曹操是最终杀了马腾的人但马超在起兵造反之前已经完全不考虑他父亲的死活了。所以说马超后来不投奔曹操的原因是因为和曹操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是不成立的。西凉叛军尽管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由于叛军里大小势力众多人心不齐到了后来就逐渐曾现败势了。

这个时候马超和韩遂等人商量派人前去曹操大营许诺割地来请求停战但是却遭到了曹操的拒绝,从这里看马超和韩遂并没有向当别人臣子的意思,尽管他们现在的处境不好他们依然想当地方的草头王。这也是后来马超为什么不投降曹操的真实目的,马超甚至在后来投奔偏安汉中的张鲁时还幻想着借张鲁的兵夺回西凉。那么至于他为什么后来选者投奔刘备,那也是马超迫不得已才做的选择,因为在汉中张鲁的手下不能容下马超这导致了马超在汉中呆着很没有安全感。而刚好刘备当时在蜀地也刚成气候正需要人才,马超选择投奔刘备也只能说是他在山穷水尽之下做出的无奈决定吧。

展开阅读全文

官渡之战当袁绍还处于优势的时候,为什么刘备却要跑掉?

全文共 2257 字

+ 加入清单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地区的基础,也是袁绍势力衰落的转折,成王败寇,一场看似结局已定的战役,却让两个势力完全不均衡的人走向了两个极端。这虽然是曹操和袁绍的战役,但是刘备也加入了进来,然而在袁绍还处于优势时候,刘备且丢下他自己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他这么做有什么目的呢?

袁绍与曹操交战还处于上风的时候,刘备就溜跑了,一路南下,在荆州刘表处过起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刘备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假如他不走:

1.袁绍获胜的时候,就是刘备的利用价值被榨干的时候。刘备本来就不是袁绍的人,只是优待他做榜样,以便好吸引曹操的人投降过来。曹操只要一败,刘备就是多余的人。可杀可不杀,总之没有好处的。

2. 万一袁绍失败,曹操获胜,那么,刘备的处境将比上述情况更糟糕。

所以,局势无论怎样变化,走都是优选,不至于被动。刘备作为一个弱势方,他具有最为难能可贵的两大优势:

一是特别会逃跑。刘备只要一见事急,第一反应就是“拨马回走”,“突围而走”,“慌寻走路”,“狼狈而奔”,“匹马落荒而逃”,“两头无路,拨马败走”,“问之不答,加鞭而出”,“飞身上马,不顾从者,匹马夺路而走”。

《演义》是站在他这边写的,他的逃跑次数排第一,其中独自一人单马逃生的次数为最多。只要能逃脱,妻子、儿女、兄弟、亲随,尽可以不顾。作者之所以这样写,不是为了丑化他,而是为了反复说明,这些行为都是正确。

弱势方本身就是先天性的失败者,保命才是第一位的,你打不赢就只有跑,你不跑就打死你。所以逃跑是战败保命的最佳选择,而第一时间跑更能说明逃跑的水平。刘备经常是带队逃跑,然后就剩下少数随从,然后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刘备好象还没有被敌人擒住过。)

刘备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善于发现机会。闯荡时间长了,嗅觉相当灵敏。最开始白干过几回,后来基本上都是巧干的。他到徐州帮忙,一帮就不走了,白捡一个机会。现在到荆州,一来也不走了,就说明这个地方有机会。

刘备这两大优势,一个可以保命,一个可以发展,所以他具备成功的质素。

荆州的刘表是正宗的汉室宗亲,但是讲职务,刘备是中央的左将军,对刘表是存在巨大威胁的。刘表肯定会拒绝他来,所以刘备就有这个顾虑,但又怕失去这次机会,他就预先设了一计,对刘表说:我准备到江东投奔孙权去的,只是顺道路过你这儿,特来看看你的。

不料,刘表大喜:“玄德,吾弟也。久欲相会而不可得。”刘表是真心的,但蔡瑁说:“不可。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不克终,足见其人品有问题。今若纳之,必有后患。”刘表曰:“吾主意已定,汝勿多言。”

刘表为什么不防范刘备,还要认这个素不相识的人为弟弟呢?

刘表和刘备都是“仁人”也,所谓仁人,就是老实人,所谓老实人,就是尚未获得绝对控制权的人。只要一获得绝对控制权,那一定是:残暴的像董卓,儒雅的像袁绍,精明的像曹操。仅仅只是性格不同,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刘表得到荆州,并不像曹操、袁绍那样靠实力打拼出来的江山,而是中央委派下来的一个地方官员,也就是个外地人,要想立足没那么容易。

荆州的本土地方势力最强大的是蒯、蔡两大家族,刘表不取得他们的支持就坐不稳的。娶蔡姑娘当老婆,就可以获得蔡家支持(兼控制)。所以荆州实际上是由他们这三家掌控的。

刘表大概占33--40%的份额,蒯蔡两家大概各占30--33%的份额,刘表主要占荆州总部,蒯蔡两家主要占各个分部郡县。

刘表想搞独裁,一个人受益,其他人亏损,支持的人肯定就少。而搞经济,自己受益,多数人也跟着不同程度的受益,支持的人肯定就多。所以刘表在这种局面下,就成为了一个经济建设能手,把荆州搞的富富的。

曹操想得到荆州,顾虑还是比较大的,你不够富,你就没有持久力,虽然嘴上说刘表只是个坐谈客耳,其实真要去打,还得掂量掂量。曹操打刘表,等于打刘蒯蔡三家;而刘表打曹操,等于只他一家去打。都不划算,故两边无战事。

不要以为刘表没打仗就没本事,他的管理模式还是相当有水准的。

他用蒯、蔡两边为自己的左右手,两边必然为利而互斗,他就可以从中渔利。上级把下级分成左右两派,相互约束,强者制一下,弱者扶一下,一碗水端平,他的位置就是稳稳当当的!你能奈他何?此术语谓之“制衡”。

北方战乱,逃难的人都来荆州,刘备是最大的一个逃难者,但刘表敢用他,敢用,就说明他一是控制得了刘备,二是需要刘备。

他怎么控制刘备呢?还是老一套,“制衡”。蒯蔡两家组织本地人马,刘备组织逃难的外来人马,形成新格局下的左右两派,让本地人和外来人都成为自己的左右手,一碗水端平,他的位置还是稳稳当当的!你能奈他何?

刘备一来,他把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安排到下面分部去抢蒯蔡两家的地盘。刘表的份额没有损失,因为外来的刘备抢的是蒯蔡两家的份额。蒯蔡两家的意见就大了,恨死了这个刘备。

这样,由蒯蔡两家死盯着刘备,由刘备削弱蒯蔡两家,刘表呢,他当然就可以放心的天天去喝酒。两边斗来斗去,刘表无形中坐大。

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其他人的需求。刘备在北方,已经没有人需求他了,他就急速贬值。来到南方,刘表对他产生需求,需要他削弱蒯蔡两家的土势力,他就又急速升值。

所以,刘备来到荆州之后,一面老老实实地为刘表做事,一面耐心十足地等待着机会。而刘表的管理模式是正确的,无大的错漏,他就没有必要天天疑神疑鬼。只有蔡瑁、蔡夫人在疑神疑鬼。这个没有主见的刘表就成功地把大家都给糊住了。

在荆州这一块的博弈竞局,是本地人与外地人之争。他们有着直接的矛盾冲突,纷争就是不可避免的。而刘表与刘备之间是合作关系,他们的矛盾就成为次要的了,所以一直都相处地比较融洽是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刘备在汉中称王后,谁的官职是最高的?

全文共 1675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刘备曾经在汉中称王,对于刘备称王之后封官这件事情,可能很多人都会以为,刘备手底下官职最高的应该是那些劳苦功高之人,诸如武将中的关张二人,或者文臣中的诸葛亮或者法正。但其实,当时官职最高的并非是这些人,而是一个在历史上名气不及他们的许靖。有人可能觉得这个名字似乎很少听说,那么,这个人到底是什么人,为很么他的官职会比其他人都要高呢?

在东汉末年,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

公元219年,在占领汉中之地后,刘备进位汉中王。那么,问题来了,在刘备称王后,手下官职最高的人是谁?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人不是诸葛亮也不是法正。

首先,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手下官职最高的人既不是诸葛亮、法正等文臣,也不是关羽、张飞等武将,而是“许靖”这位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士。建安二十三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汉中王傅,相当于“太傅”一职。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傅这一官职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为君主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一般来说,太傅位列三公,正一品位,在官职品级上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诸葛亮还不是丞相。

至于刘备非常器重和信任的法正,则担任“尚书令”一职。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东汉时期,尚书令就是朝廷重臣了,其权力可以和丞相、宰相相提并论。但是,尚书令虽然权力很大,不过,由于是内廷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

《汉官名秩》记载的皇帝赏赐中,尚书郎、尚书丞赏赐的财物都比尚书令多。另一方面,当刘备为汉中王时,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由此,对于关羽、张飞等武将,当时只是四方(前后左右)将军,还远远谈不上骠骑将军甚至大将军。

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对于许靖担任的太傅一职,成为当时刘备手下最高的官职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刘备会将这最高的官职封赏给许靖呢?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许靖因与从弟许邵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

之后,许靖曾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人,然后因为当时益州牧刘璋的邀请,所以许靖先后担任巴郡、广汉、蜀郡太守,成为刘璋手下的重臣。等到刘备率兵占据巴蜀之地时,一开始是想弃用背叛主公刘璋的许靖。但是,法正的一席话改变了刘备态度。

最后,对于法正来说,考虑到许靖在天下的名声比较大,加上刘备当时正是用人之际,所以劝说刘备重用许靖这个人。在此基础上,刘备进位汉中王时,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由此,许靖成为当时刘备手下官职最高的人。当然,对于许靖的太傅一职,无疑是一个虚职,也即是一个荣誉称号,并没有掌握多大的实权。与此相对应的是,当时刘备一方的实际权力,主要还是掌握在法正、诸葛亮等人手中。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建安十九年(214),刘备进占成都,结束了刘焉、刘璋父子在益州地区前后长达27年的统治,开始了刘备的时代,刘备能够建立蜀汉政权,功劳最大的无疑是法正和诸葛亮,没有诸葛亮,没有法正献策,刘备拿下汉中也不知道何年何月。

但是刘备成为之后,手下官职最高的人,却并不是法正和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他就是许靖。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因与从弟许邵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换句话说,他就是评论家的大咖,只要经过他的点评,一般人就会扬名四海。在东汉末年,许靖的声望是非常高的。

许靖被刘翊推举为孝廉,任尚书郎。曾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人,于孙策攻王朗前与家属俱避难交州,受到交趾太守士燮礼待。其后受益州牧刘璋邀请,相继为巴郡、广汉、蜀郡太守。当时许靖还得到了汉末大儒宋忠的夸赞。

但是这个人,刘备看不起他,不过在刘备称王的时候,2个行政机构,益州府,是由法正担任尚书令,负责日常工作,左将军府,则有诸葛亮以军事将军的身份"署左将军府事",负责日常工作。虽然许靖官职最高,但是实际权力还是在法正和诸葛亮手中。

展开阅读全文

刘备举国之力伐吴,真的仅仅是为了替关羽报仇吗?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大意失荆州,随后败走麦城为孙权所杀,当刘备听到这个噩耗时痛苦万分,差点哭晕过去。失去了手足兄弟的刘备随后开始她的复仇大业,当时的刘备不顾北方曹魏的虎视眈眈和丞相诸葛亮的劝阻,一意孤行誓为二弟关羽报仇,号称举国之力讨伐东吴。刘备作为一个枭雄,此次举国之力伐吴,真的仅仅是为了替关羽报仇吗?

公元221年七月,蜀汉昭烈帝刘备率五万左右的兵力伐吴,号称“倾国而动”,其实是有点虚的,但是这五万人已经是蜀汉的主力了。刘备打出的旗号是为关羽报仇,收复荆州。很多人都劝他不要这样做,如赵云第一个劝他把矛盾对准曹魏,刘备不听。

后世很多文人就附会地认为,刘备明知道倾国伐吴未必能胜,可还是要这么做,就是为了兄弟义气,与关羽没能同年同月同日,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当年桃园结义,兄弟们的誓言,一定要坚守到最后。如果真这么认为,那就太幼稚了。

关羽死于公元219年,而他伐吴是公元221年,试问刘备如果真的是为了哥们义气,公元219年当年为何不发兵东吴,非要等着公元221年再打?对一个政治家来说,这种情感再强烈,两年了,也应该理性了。刘备伐吴其实另有打算。

关羽失去荆州后,刘备分兵两路北定中原的战略彻底崩盘。诸葛亮当年在隆中对中并没有说明白两路军如何出击,如何定中原,但是看看地理位置求知道了,从荆州北上定中原是最有效的。从汉中北上、东进极为困难,诸葛亮六出祁山都历尽艰辛。

对刘备来说,失去荆州之后的蜀汉政权,北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眼前唯一可以考虑的且在自己实力范围内的就是图荆州。刘备之所以要伐吴,就是因为他自己的战略判断,根据自己的实力,拿下荆州的压力远远小于北上定中原。

同时,对刘备来说,一旦拿回了荆州,自己两路出兵,北定中原的战略依然可以实施。然而,刘备并没有判断好吴国的实力与意志。对东吴来说,荆州极为重要,不仅是东吴与蜀汉、曹魏的交接点,还是重要的战略位置。

荆州无论落入谁手里,东吴都将面临军事威胁。一旦掌控了荆州,东吴的西方、西北方就会极为安全。所以说,面对刘备的虎狼之师,孙权求和不成,只能战,他没有退路。这是关乎东吴存亡的事情,他肯定会与刘备拼个你死我活。

刘备没有预料到东吴竟然有这么大的意志,同时对地理环境、气候水温、山川风貌等,都没有完全掌控好。同时,屯兵的方式,作战的形式等方面,刘备又犯了忌讳。再者,关羽已死,张飞新亡,赵云又断后。刘备身边已经没有决胜千里的人了。

陆逊火烧连营,挫败了刘备的主力,也挫伤了蜀汉新政权的元气。刘备死后,诸葛亮用五年时间才将国家恢复了元气。所谓的为关羽报仇,倒不如说是刘备一贯的冒进性格使然。这次失败的逻辑起点其实是刘备匆忙吞并刘璋,造成荆州守卫不足的必然结果。

如果刘备稳住刘璋,拿下汉中,然后以荆州、益州、汉中之力图中原,三国的形势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说到底,刘备有雄才而无大略,最终军败身死,为天下笑。

展开阅读全文

刘备是伪君子吗?刘备的仁义是不是装出来的?

全文共 1356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的形象,长久以来一直都是一种以“仁义”为主要特点的,他对待自己的部下、对待百姓,都是如此,但是很多事情做出来又偏偏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让人认为他应该是一个伪君子,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也有人赞成这一看法,并且还拿出了很多实际例子来说明。有人赞成自然有人反对,既然如此,刘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真英雄和伪君子,到底哪一个最符合刘备的人物性格呢?

关于刘备是不是伪君子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另一个人身上看一看,这个人虽然是一个虚构人物,但是作为事例说明也是足够的,那就是金庸《笑傲江湖》里面所谓的“君子剑”岳不群。岳不群是一个十足十的伪君子,表面上看来,他是正派掌门,还是正教十位最强的好手之一,谦逊文雅正气凛然,但是背地里却阴险歹毒,很有野心。

长期以来,岳不群的表面功夫都把人忽悠住了,谁也没想到,看似一身正气公正不阿的掌门人,其实是一个隐藏极深的小人。“伪君子”正适合岳不群,伪装出来的君子模样。但是这个词,是不是适合用在刘备身上呢?我们来看看刘备的几个事例。

第一个,怒鞭督邮。《三国演义》把这件事情转移到了张飞身上,其实不然,这件事情是刘备做出来的。为什么“怒鞭”已经不那么重要,但是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是岳不群碰见这件事情,他会怎么做,会像刘备一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需要摆出一副大度的样子,或许会在背地里找机会暗算,但是明面上绝对不会出手。一个伪君子,是需要把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的。

第二个,“客不忍刺,语之而去”。这是记录在《三国志》当中的一句话,刘备得人心已经到了连刺客都不忍心杀死他的地步,这一点绝不比《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刘备的仁义要差,可见,刘备的仁义的确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情感流露,并不是做出一副样子给别人看的。

第三个,吕布之死。很多人因为这件事情吐槽刘备,吕布希望刘备能够出言保他一命,当时的刘备没有反对,但问题是他也没有答应,吕布也许自我感觉不错,认为刘备这就算是答应他了,可是谁知道最后关头,刘备只说了丁原董卓,希望曹操不要忘记他们的经历,原本已经动了心思的曹操就这样坚定地杀了吕布。吕布大骂刘备,可是他原本也就没有答应过吕布啊。

如果刘备真的是伪君子,他的作为就应该是,先是答应吕布,然后再出尔反尔,或者就劝曹操留下吕布一条性命,等着他以后祸害曹操,这样对自己才最有利,可是刘备没有这样做,这两条路他都没有选,他原本也没有答应吕布,也没有存着害曹操的意思,所以因为这件事情骂刘备是伪君子的,岂不是说不通吗?

第四个,刘备投靠的人。刘备的确投靠过很多人,比吕布更多,但是身份却完全不同,就像是一个临时工一样,原本就是可以随时想走就走,也不存在背叛不背叛的问题,而且,他投靠的那些人,除了曹操,他也都对他们做出过一些贡献,又不是白吃白喝。

有人会拿刘备摔阿斗这件事情来说事,事实上,这件事情本就是《三国演义》虚构,就连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这件事情都没有,哪里会有救出阿斗,结果又被刘备摔在地上这回事呢?

现在毕竟距离那个年代已经很远了,我们的看法怎么会比当时的人们看得更准呢?既然当时有那么多人愿意跟着他,也有那么多人愿意收留他,若果真是个伪君子,只怕也不会混到这样的地步吧。也许刘备的仁义比不上《三国演义》的刘备,但他的确不是一个伪君子,只不过很多事情可能做得过了头,以至于让人觉得很虚伪。

展开阅读全文

刘巴为什么不愿投靠刘备?刘备对刘巴却不舍不弃

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当年曹操南下,准备收复荆州,荆州名士统统归降刘备,唯有刘巴想要投靠曹操。这就让很多人想不明白了,刘巴怎么说也是荆州名士,为什么要投靠汉贼曹操呢?因为比起曹操,刘巴更加讨厌刘备,只是刘备却对刘巴不舍不弃,最后还是将他麾入账下。刘巴也比较够意思,既然站在了刘备这一方,也是尽心尽力为刘备做事,立下了很多功劳。只能说刘备的确有忍让之心,也没什么架子,最后才能打动刘巴。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刘备虽然虚伪,但是好像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例如,他前去徐州帮助陶谦抵御曹操时,徐州的百姓都非常拥戴他,富商糜竺甚至提到,非刘备不能治徐州;他离开荆州的时候,刘琮身边的人,以及荆州的百姓,明知他的势力远不及曹操,却还势死追随,等等。这一个谜底在他受邀入川之后,终于被揭开——原来他每到一地,必先“厚树恩德,广收民心”。

说到此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方式,虽然不值得称赞,却行之有效,这是刘备参与争霸,并取得一定成就的倚仗之一。可是,这一招也并非百试百灵,总有一些人根本不吃这一套,例如荆州名士刘巴——刘巴,字了初,在荆州名士的代名人物之一,曾让刘表求而不得。后来,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准备南下逃往的时候,大量的士子主动追随刘备,刘巴却拒绝了刘备和诸葛亮主动抛过来的橄榄枝,“北诣曹公”。

这让刘备非常遗憾,但是刘备却没有放弃收服刘巴的念头——刘巴投奔曹操之后,受曹操之命,前去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后来曹操败于赤壁,无奈退回了江北,刘巴不仅任务失败,而且无力回到曹操身边,这个时候刘备再一次对他进行了征召。可是刘巴也是个倔脾气,他为了拒绝刘备,竟然隐姓埋名,一路到往了巴蜀,成为了刘璋的属下,一直到刘备拿下益州,他无路可逃,这才无奈成为了刘备的臣子,算起来前前后后,他竟躲了刘备十三年。

抛开刘巴的“毅力”不谈,说到此处,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当荆州名士纷纷追随刘备的时候,为什么刘巴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认为,可能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

一、刘巴是一个清高的人

刘巴不仅是一个才华出众的名士,而且是一个非常清高的人——他看不起武夫,于是当张飞主动与他结交,甚至在他家留宿的时候,就遭到了他的冷暴力,就连诸葛亮劝说他,行事要圆滑,他也坚持己见。《三国志》注引《零陵先贤传》记载:“张飞尝就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诸葛亮谓巴曰:‘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巴曰:‘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

这样一个人,大约在内心是有一杆秤的,所以,他在荆州的时候,应该早就看透了刘备厚树恩德,广收民心的用意,看出了刘备对刘表的“恩将仇报”,以及对荆州士子的虚伪,所以他不甘心为刘备效力,甚至本能的排斥。

二、看不起刘备

刘巴不仅清高,还非常的有野心,有抱负,因此他希望能够辅佐一个,能够成大事的明主,所以他数次拒绝了刘表的征召。而当时的刘备,比起刘表还要弱小,甚至在离开荆州之时,几乎算是踏上了绝路,相较于早就一统了江北,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根本没法比,所以刘巴做出了,自己心目中最正确的选择。甚至在赤壁之战后,他依旧不看好刘备,因此有了远走巴蜀一事。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刘巴作为荆州名士中的佼佼者,比起大多数士子,果然有独到之处,只不过他折腾了十三年,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刘备的“魔爪”,不知道他在益州向刘备请降的时候,内心有什么感触呢?

展开阅读全文

刘备死后,为什么诸葛亮一直不攻打东吴?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三国时期刘备是死在孙权手上的。他以为关羽复仇的名义进攻吴国,张飞的死名义上也能与吴国挂上关系,却被吴国所败,自己撤退白帝城,最终病逝。那么,刘备死后托孤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不与东吴为敌,反而想方设法与他们修好关系?而且相比之下,北伐比东征难多了,诸葛亮为何不肯攻打吴国呢?

自夷陵之战后,刘备重病不治,最终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从这一刻起,诸葛亮没有一刻忘记刘备光复汉室的遗愿。然而当时的蜀地并不太平,先有雍闿之乱,越嶲夷王高定紧随其后,同时叛乱,使得蜀汉内部忧患极深。毕竟攘外必先安内,于是诸葛亮先平定了蜀地内乱,随后南下平定南方蛮族叛乱,使蜀汉内部逐渐趋于稳定。终于在公元228年春时,诸葛亮出兵北伐,攻打曹魏。

而当时无论是曹魏还是东吴,都没有主动进攻蜀汉,因此诸葛亮北伐完全是他主动挑起的战事。要知道相比于曹魏,在蜀汉身旁的东吴似乎更容易进攻一些。毕竟东吴与蜀汉之间先有杀害关羽,夺取荆州之仇,后有刘备东征失败,最终身死白帝城的国仇,因此诸葛亮东征,更容易激起蜀汉民众同仇敌忾之心。再加上北方曹魏实力极强,兵多将广,想要一战而毕全功十分困难,而东吴的实力不如曹魏,对比北伐曹魏,东征孙吴似乎更容易一些。既然如此,为什么诸葛亮还是一直选择北伐,而不选择东征呢?

诸葛亮当时之所以选择北伐,而不是选择东征,主要还是因为一点,那就是出师有名。要知道刘备虽然从刘璋手中夺下了益州,与曹操对峙夺下了汉中,进而自立汉中王。后来曹丕废除汉献帝后登基称帝,建立魏国,刘备也紧随其后建立蜀汉,登基称帝,但刘备的这个帝王并不是正统的。

要知道即便是刘备要自立汉中王,依旧需要走一个手下大臣上表汉献帝这样名义上的流程,说明在当时刘备并不占据着大义与正统。后来刘备登基,号称续上汉祚,但同样也需要一个报仇复国的名头,而这个名头,就是北伐曹魏。

毕竟是曹丕取代了汉献帝登基称帝,而不是东吴的孙权取代了汉献帝,因此蜀汉当时的敌人就只能是曹魏,因此蜀汉北伐是出师有名的,但出兵东征则没有一点道理。毕竟当时诸葛亮如果放着报仇复国不干,反而要侵略他人国土,就会名不正言不顺。而北伐曹魏,不仅在政治上不会出错,而且还能继续与东吴联盟,因此蜀汉当时只能北伐。

笔者认为,诸葛亮当时如此做,也是为了以攻代守,为蜀汉争取一丝希望。虽说诸葛亮最终未能北伐成功,但也成功拖住了曹魏的发展,也算是另一种胜利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陈宫为什么选择有勇无谋的吕布,而不选择跟随刘备?

全文共 2394 字

+ 加入清单

良禽择木而栖,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一个优秀的谋士,在选择自己的主公的时候,一定是要选择一个有能力的人,这个人不仅要自身优秀,而且还要懂得识人,知人善用,这样自己在他手下办事才会有干劲,会有未来。可是汉末三国时期,谋士陈宫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了,但是他为什么却选择了跟随吕布,却不选择刘备呢?1.陈宫简介

陈宫(?-199年2月7日),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但此后陈宫因曹操杀害边让等汉末名士而与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兖州与徐州。下邳城中,吕布不听陈宫两面互补之计,以致失败。吕布战败后,随吕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决意赴死。

人物评价

赵蕤:①袁本初虎视河朔;刘景升鹊起荆州;马超、韩遂,雄据於关西;吕布、陈宫,窃命於东夏;辽河海岱,王公十数,皆阻兵百万、铁骑千群,合纵缔交,为一时之杰也。②当是时,虽诸葛之智、陈宫之谋、吕布之勇、关张之功,无所用矣。此谓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救兵有三势,善战者恒求之於势。

陈普:何物曾奴董太师,原陵青草正萋萋。一时翔集多知处,独恨公台不择栖。

罗贯中:①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②亚父忠言逢霸主,子胥剜目遇夫差。白门楼下公台死,致令今人发叹嗟。③不识游鱼不识龙,要诛玄德拒曹公。虽然背却苍天意,谁似忠心映日红?

黄山:宫谓布不用其言,亦综平昔所言论耳。至谋使布自以步骑出屯于外,布尝自将千余骑出战而败矣。其言岂可用乎!

李贽:陈宫之智亦足与操相敌,但布不能用,亦未到出神入鬼妙处。2.陈宫为何离开曹操

陈宫是三国人物中出场比较早的一位,他开始为大义跟随曹操,在相处的过程中发现曹操不是他想共事的人,于是又投靠了吕布。最后,因吕布未采纳他的计谋,在下邳兵败,被曹操所擒,英勇就义。曹操能够占据兖州,吕布能够在徐州安身,都离不开陈宫的出谋划策,因此,陈宫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能力较强的谋士。

可是这样一位谋士,为什么起初选择跟随曹操,后来又转投吕布?他既然是一位心中装着民族大义的忠烈之士,为什么不选择汉室宗亲出身的刘备辅佐呢?要弄明白这些问题,就必须先了解一下,当初的陈宫为何跟随曹操一段时间。

当年曹操被董卓通缉,陈宫是县令,得知了曹操的刺杀董卓的英雄事迹,觉得终于找到了一个和自己一样热血男儿。这个热血男儿敢于和董卓那样的奸贼反抗,是值得自己追随的。于是,陈宫就放了曹操,并跟着曹操一起逃跑了。曹操本以为自己被官府抓到必死无疑,没想到遇到一个惺惺相惜的知己。

曹操在和陈宫一起逃跑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陈宫这个人其实是很有谋略的。但是,陈宫却越来越发现自己和曹操并不是真正的一路人。尤其是在曹操杀害了吕伯奢一家,另也有史书记载,是因为曹操乱杀名士,造成了陈宫的不满。不管是哪个原因,可以肯定的是,陈宫离开曹操,是觉得曹操是个奸雄,虽然有英雄气概,但是杀戮过重。3.陈宫离开了曹操,又为何不选刘备,而选择了有勇无谋的吕布呢?

这里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境况以及陈宫的追求抱负等角度逐一分析。

第一,从时间的维度分析,那时知道刘备是汉室宗亲的寥寥无几,陈宫更不知道。陈宫离开曹操的时候,刘备还只是个无名小卒,他并没有多大的成就,还到处的找人投靠,其实混得比陈宫还惨,又怎么让别人投靠他呢?至于刘备的汉室宗亲的身份,恐怕只有他的两个结义兄弟知道,其他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在乎。因为乱世中,任凭你是谁,混得差就是没人愿意搭理。

至于刘备的皇室宗亲身份被人们广泛知道,还是在后来刘备投靠曹操,因为军功被汉献帝召见,汉献帝查完族谱才确认了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从此,刘皇叔这个称呼才慢慢传开。而这个时候,陈宫早已经不在了。所以,从时间上来说,陈宫活着的时候,根本没有机会知道刘备是汉室宗亲。

第二,从陈宫的个人抱负来说,他并不看重是否为汉室正统,更看重如何保护百姓,安定天下。当初,陈宫选择跟随曹操,是因为董卓把持朝政,滥杀无辜,而曹操敢于和这样的人作斗争,陈宫以为他也有着和自己一样、拯救天下的心。可当他看到曹操滥杀无辜时,他明白自己选错了。

他选择吕布,一方面是因为,吕布后来杀了董卓,为民除了害。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吕布杀害自己义父,不是正人君子所为。但是,在陈宫看来,吕布是大义灭亲,离开了曹操,他好不容易又找到了一个值得他跟随辅佐的人,这个人也敢于同恶霸斗争,这正是陈宫所需要的。

另一方面,吕布杀了董卓,官职也不小,武功又是一流的。头脑简单,没有坏心思,对于陈宫来说,这样的人更容易掌控,而且没有奸诈之心,也更容易相处。与曹操相处,可能不知什么时候小命就不保了。若是为大义而死也就罢了,但是从曹操杀人风格来看,实在让人心寒。

第三,从后来陈宫出主意让吕布占领刘备的徐州来看,刘备的人格魅力并没有感染到陈宫。在三国中,因为刘备的特殊身份,他一直是被当成汉室的正统。可是事实上到底怎样,其实史料记载也未必可靠。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刘备是否真的爱民如子,是仁义道德的象征,很难评说。但是,有一点,就是足智多谋的陈宫,见过刘备,并没有想要依附刘备,为他服务的意愿。

不但如此,还鼓动吕布夺了刘备的徐州,这说明了可能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刘备在陈宫眼里并不是那个和自己志向相同的人,或许说是和曹操一样的人,所以陈宫对其并无兴趣,也不想投靠。还有一个可能就是陈宫本身想借助一定的力量成就大业,而刘备是个枭雄,不适合合作。当然,笔者更加偏向于第二种可能。毕竟,连曹操都曾经说过,天下英雄只有他和刘备。

因此,陈宫不选择刘备辅佐,可以说是时间上不允许,志向上也并不一致。但是,最终,陈宫英勇就义,倒是让人由衷钦佩。

展开阅读全文

荆州和益州对于刘备来说哪个更重要?刘备调用诸葛亮导致失荆州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其实还是非常有谋略的,但是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当刘备想快点结束掉刘璋占领益州时,把诸葛亮等人都叫来了,但是这样做导致荆州的布防出现了漏洞。而且当时庞统就在刘备身边,庞统不比诸葛亮差,为什么刘备还执意这样做呢?可能当时也没想到关羽会出兵,而且当时刘备也没想到孙权竟然会从背后捅他一刀,人算不如天算。

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年底,刘璋与刘备的矛盾激化,益州争夺战由此开始。后来刘备又调诸葛亮、张飞、赵云参战。经过一年半的战斗,刘璋开城投降,刘备终于拿下了益州。不过,这场战争也让刘备付出了一个惨重代价,谋士庞统在进攻雒县的战斗中阵亡。

刘备为何调诸葛亮入蜀参战,由于受到文艺作品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是由于庞统在落凤坡中箭身亡,刘备才不得不把远在荆州的诸葛亮调来。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在庞统身亡之前,诸葛亮就已经进入了益州。这一点可以通过《三国志》相关的传记得到证明。

《三国志·赵云传》载:“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而《先主传》中也称“璋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拒先主于涪,皆破败,退保绵竹。璋复遣李严督绵竹诸军,严率众降先主。先主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先主进军围雒。被攻且一年。”

这两段记载就足以证明,早在刘备进军雒城之前,留守荆州的诸葛亮就已经奉命进入了益州。庞统的阵亡又是什么时间呢?《三国志·庞统传》中有明确的答案:“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这也就意味着庞统之死是在诸葛亮入蜀之后。

既然诸葛亮入蜀参战与庞统之死并无关联,那么为何刘备要派荆州军队参战呢?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因为益州争夺战进行期间,曹操一方面忙着晋封魏公,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又在准备讨伐东吴,关羽镇守的荆州太平无事。

故此,刘备才放心大胆地调诸葛亮等人入蜀参战,目的只有一个:加快战争进程,尽快拿下益州。不过,刘备的这次调动却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由于诸葛亮进入益州,荆州再无得力谋士辅佐关羽,这也造成了后来关羽的被杀及荆州的丢失。

展开阅读全文

孙尚香被骗到东吴之后,为什么不回到刘备身边来?

全文共 126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三国时期我们经常性的说武将武将这些爷们喜欢研究的事情,我们今天说说关于一些八卦的事情,就好比孙尚香其实是被骗到了东吴的,那么为什么之后孙尚香却不回到刘备身边呢?这个事情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呀?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咱们今天说的是是正史,所以不能按《三国演义》的说法来解释。

孙权两次向刘备求和,而且第二次刘备还答应了,孙刘联盟也“恢复”了,孙权为什么不把妹妹送回刘备身边呢?

其实按照汉代礼法,只要刘备没有公开表示休掉孙小妹(不管是叫孙仁还是孙尚香),那么她就一直是刘备明媒正娶的老婆,就应该一直呆在刘备身边。孙权留着也没用,孙小妹不会改嫁,即使改嫁也没人敢娶、没人愿意娶——生人妻,娶不得。

章武二年十月孙刘联盟恢复,直到章武三年四月刘备驾崩,整整半年的时间,孙小妹就是匍匐前进,也该回到刘备身边了,可是为什么史料中没有一句话记载呢?其实细看史料就明白了:即使孙权肯把妹妹送回去,她也回不去了:刘备也不会接收,接收了也没地方安置,“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的孙小妹也不会接受后来的位置安排,而这一切全要“归功”于法正。

熟读三国史料的读者可能知道,当法正听说孙小妹回了东吴,就忙着给刘备介绍对象,并且介绍的还是刘备的亲戚——刘焉之子刘璋之兄(三哥,刘璋是老四)刘瑁的遗孀、吴懿的妹妹。因为刘备十分信任法正,就按照法正的意见娶了吴夫人,并且在建安二十四年立为汉中王后。要知道,刘备当汉中王的时候,孙刘还没有彻底翻脸,孙权也没有夺取荆州,关羽也没有被害。这时候刘备已经“停妻另娶”,也可以说是“另有新欢”了。但不管怎么说,“刘备休妻”已成事实。

所以说孙小妹或者孙夫人在听说刘备死讯后跳江殉情,所谓的“弓腰姬(是腰间带弓箭,不是罗锅)殉刘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那时候刘备早就跟他离婚了,刘备“再婚”的时候连块喜糖都没给弓腰姬孙小妹吃。

而事实上,孙夫人跟刘备的感情也基本等于零,很可能是肩负着间谍使命来到刘备身边的,甚至他们有没有过真正的夫妻生活,都是一个未知数。

刘备比孙权大二十一岁,刘备娶孙小妹那一年,是公元209年,那一年,刘备四十八岁,孙权二十七岁,孙小妹再大也大不过二十七岁(孙权的年纪),刘备也还不到五十,当时又没有计划生育技术,而这对新婚夫妻要是真的琴瑟相和三年,还没有一男半女,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结过婚的都知道,洞房之后,女人会变得温柔,男人会变得宽厚,而从史料上看来,结婚之后,孙小妹更加暴躁,刘备更忙于军事,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我们这里首先要排除刘备没有生育能力这个可能,因为刘备在娶了孙小妹之后,还生了两个儿子,有确切生卒年代的,是梁王刘理(约215年—244年)和鲁王刘永,刘永在蜀汉灭亡后还活着呢,当了司马昭手下的奉车都尉,而这两个儿子,都跟孙小妹没有半点关系,却实实在在是刘备的骨血。

当年法正曾经劝刘备远离孙小妹,而诸葛亮更是直白,把孙小妹列为刘备三大患,史书记载诸葛亮说: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也就是怕孙小妹哪天会在床上把刘备干掉……

展开阅读全文

郭嘉那么厉害料事如神,当初为什么不杀刘备?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三国时期的郭嘉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被誉为是鬼才,真的是神机妙算了,那么这么厉害的郭嘉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的,那就是最早的时候刘备投降了曹操,曹操麾下的其他谋士将士都让曹操杀了刘备,但是曹操就问郭嘉怎么说,郭嘉也说不杀,那么郭嘉这么聪明为什么这一次就失误了呢?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玄机?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因为郭嘉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也体现出他卓越的战略眼光。

当年刘备投靠曹操之后,曹操和手下的谋臣都知道刘备非池中物,久必为患,郭嘉也知道。但是当时的刘备是以战败投靠的身份投奔曹操的,也就是说,名义上是归顺了曹操。如果曹操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就杀掉刘备,一定会让天下其他像投靠曹操的诸侯们望而生畏。这样对于曹操的霸业是没有帮助的。正是这样的观点说服了曹操,才让刘备得以保全。

其实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刘备输给吕布,势孤力穷,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投奔曹操的,对于当时的曹操来讲,刘备根本没有任何威胁。虽然曹操也知道,刘备是一代人杰,一旦有机会必定潜龙升天。所以才会有著名的“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论断。但当时的刘备的一无兵,二无地,将只关张而已,和如日中天的吕布,以及预谋称帝的袁术相比,刘备根本不值一提。曹操只要对他多加防备就可以了。所以说,综合考量之后,曹操没有杀掉刘备,而是把他留在身边。

后来刘备能够逃出生天,一方面是运气好,袁术称帝的消息让曹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袁术的身上了,另一方面也是刘备的演技确实好,成功的蒙骗了曹操,这才得以脱困。而曹操也马上就反应过来,派人追刘备,可惜已经晚了,这才变成养虎为患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蜀汉和曹魏都是亡在立储上的么?刘备立储比曹睿更明智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曹魏政权最大的变数就是从曹睿托孤开始,因为曹睿去世的时候只有35岁,而且没儿子,最后只能找个养子曹芳来继位。但是曹芳当魏帝的时候只有8岁,根本就限制不了司马懿这种老狐狸,导致曹魏政权被司马懿架空,最终曹魏灭亡晋国诞生。从时间上来看,曹魏灭亡的时间还在东吴前面,也是非常戏剧化了。而另一边的蜀汉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刘备虽然有儿子,而且年龄也不是问题,但儿子太少又是平庸之辈。最终刘备还是选择长子刘禅继位,不过刘禅虽然平庸但却是三国在位最久的皇帝。

可能还有人不知道刘禅一共当了41年的蜀汉皇帝,比孙权的在位时间还要长。为什么蜀汉这样的国家都能保证刘禅不被篡权,而曹魏却被篡权了呢?主要还是因为上一辈的皇帝还没做好准备就一命呜呼了。曹操托孤的时候,在曹丕和曹植两人中纠结了很久,最终选择了曹丕。而到了曹丕这一代就已经有点危险了,因为曹丕也是英年早逝,只活了39岁。曹丕有很多儿子,封王的就有9位,最终立嗣选择长子曹睿继位。但是曹睿却不喜欢曹丕,因为曹丕害死了自己的母亲。但好在曹睿的能力不错,曹操、曹丕、曹睿这三代算是曹家最厉害的三代帝王了。

只可惜延续到曹睿这里曹家的香火便烧尽了,曹睿的死因也有很多种说法,比较靠谱一点的还是不怎么爱惜自己的身体,广采众女经常让身体透支,最后重病去世。曹睿生前采取的政策比较极端,不光是不信司马懿,就连自己宗亲这边的人也不太相信,所以经常下令派这些托孤大臣出远门,自己好在朝中独揽大权。所以司马懿也没有看管曹睿,让他多多注意身体,当时的司马懿还没有萌发出叛变之心,可能只是埋下了种子,最后的爆发还是在曹爽当大将军的时候。所以曹魏政权的灭亡也不算是偶然事件。

另一边的蜀汉好像在立储上就没这么多烦恼,蜀汉和曹魏的情况不同。刘备几乎只能让刘禅继承自己的位置,而且有诸葛亮能够辅佐刘禅,同时能保证诸葛亮的忠心。而曹魏并没有诸葛亮这样的人,司马懿不是诸葛亮,他的野心可比诸葛亮要大多了。当时诸葛亮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篡位夺权的,而且刘备还亲口跟诸葛亮说,如果你觉得刘禅不行你可以替代他的位置。这句话几乎已经收买了诸葛亮的内心,所以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只有一件事要做就是尽快完成刘备的遗愿,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刘禅手上的实权不多,但非常安全。

那什么诸葛亮去世后,也没人动刘禅的位置,而是让他继续当皇帝呢?可能还是因为大家都继承了诸葛亮的意志,而且当时的蜀汉发生内乱无疑就是自取灭亡,曹魏就盯着蜀汉想让他们自己先打起来,所以聪明人是不会这个时候把刘禅赶下台的。从这点来看,蜀汉是幸运的,不过国力才是最终成败的关键因素,不管是曹魏还是晋国实力始终摆在那里。

展开阅读全文

刘备是怎么降服马超的?马超为什么甘心为刘备做事?

全文共 1168 字

+ 加入清单

当年刘备为了降服马超这股力量也是画了很多功夫,毕竟马超的出身应该是他们之中最显赫的,不过因为马超也不喜欢曹操所以同一个敌人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不过当初刘备准备降服马超可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基本上把自己的大将都派了出去。可见刘备和诸葛亮都非常看重马超,其实马超的实力的确也非常强悍,而且一进入蜀地马超的官职就超越了张飞。

刘备取益州,没想到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当时马超依附张鲁,张鲁派马超率兵攻打葭萌关,刘备非常吃惊,诸葛亮说,这必须得张飞和赵云才行,刘备说,赵云不在这里,但张飞在这里,诸葛亮说,我要激一下张飞才能成功。

而面对张飞时,诸葛亮对张飞说,必须得去荆州请关羽来,别人都不是马超的对手,而且,就算关羽来也不一定能成功。当然,诸葛亮这么说,有一点点夸大,但是,也足以说明马超不可小看。

诸葛亮做出了如下安排,准备请关羽,激张飞,等赵云,派魏延做先头部队,可以说,这已经是最强的阵容了。

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

《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孔明佯作不闻,对玄德曰:“今马超侵犯关隘,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取关云长来,方可与敌。”张飞曰:“军师何故小觑吾!吾曾独拒曹操百万之兵,岂愁马超一匹夫乎!”孔明曰:“翼德拒水断桥,此因曹操不知虚实耳;若知虚实,将军岂得无事?今马超之勇,天下皆知,渭桥六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几乎丧命,非等闲之比。云长且未必可胜。”飞曰:“我只今便去;如胜不得马超,甘当军令!”孔明曰:“既尔肯写文书,便为先锋。请主公亲自去一遭,留亮守绵竹。待子龙来,却作商议。”魏延曰:“某亦愿往。”

最终,诸葛亮派张飞出战,命令魏延率五百人做先头部队,然后一面等待赵云回来。

魏延带着五百人,先到葭萌关,魏延不到十合打败了杨柏,遇到了马岱,当时,魏延以为马岱是马超,两个人交了手,结果,不到十合,马岱败走,魏延追赶,马岱一箭射中了魏延的左臂。

诸葛亮之所以派出这么强大的阵容,是因为马超名声实在太响了。

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几乎丧命,连曹操都说,马超有不减吕布之勇,也就说,马超武艺不在吕布之下,当时马超二十合打败张郃就说明了实力非同一般。

这里,值得一提的有两点,第一点,魏延不怕马超。

当时,魏延还要主动迎战马超,没想到碰到的是马岱。《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魏延要夺张飞头功,乘势赶去。前面一军摆开,为首乃是马岱。魏延只道是马超,舞刀跃马迎之。

还有第二点,诸葛亮要等赵云来,是什么意思?

赵云来了之后,马超对赵云的态度非常敬重。《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赵云、黄忠接入绵竹。人报蜀将刘、马汉引军到。赵云曰:“某愿往擒此二人!”言讫,上马引军出。玄德在城上管待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龙已斩二人之头,献于筵前。马超亦惊,倍加敬重。

马超投降刘备,官越做越大,刘备称帝时,马超的官职是骠骑将军,超过了车骑将军张飞,可见马超在刘备和诸葛亮心中的地位和份量。

展开阅读全文

刘备的五虎上将与曹操的五子良将哪边更厉害?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的五虎上将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而曹操的五子良将则是张辽、于禁、徐晃、乐进、张郃。在三国当中,这双方的猛将都不是一般的角色,均是武力值爆棚的主。那什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五虎上将与五子良将对比的话,哪方的势力会更加强大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先看关羽武力值:三国演义第25回:【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斩宋宪于前……魏续持矛上马,大骂颜良,颜良更不搭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操曰“今谁敢挡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粟然。】

徐晃二十合败给颜良,关羽轻松斩首颜良,说明就武力值看,关羽比徐晃至少高一级、甚至是两级。这不仅是演义桥段,也有史料记载。如果再算上温酒斩华雄、关羽奋力战退许褚、徐晃这些战绩,不说一对一,就是关羽单挑五子中任意两位,都不成问题。

再看赵云马超对战“五子良将”, 三国演义第31回:【云挺枪纵马,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郃,张郃与赵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三国演义第30回:【曹操大怒,令张辽出战,张郃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三国演义58回:【马超骂毕,挺枪直杀过来,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相交,斗得八、九合,于禁败走。张郃出迎,战二十合亦败走。李通出迎,超奋威交战,数合之中,一枪刺李通于马下。】

张郃二十合败给马超,三十合败给赵云,于禁只八、九合就支撑不住,从马超面前逃走,瓦口隘张飞大败张郃,张飞夜战马超,两百余合打成平局,这些战例都充分证明:张飞、马超、赵云打败张郃、于禁,以及与张郃战平的张辽,是很轻松、容易的,说明双方是档次级别差距,不是偶尔失手或者事出意外。

至于老将黄忠,不说当年在长沙,大战关羽一百余合不分胜负,就凭定军山力斩夏侯渊,五子中最起码四将不是对手。徐晃最多和黄忠战平,还不一定,因为徐晃刚和有伤的关羽战平,而黄忠虽然战平关羽已经十年,但老当益壮、威风不减当年,且身手敏捷、并无伤病。

综上所述,五虎上将论武力,完胜五子良将,没有任何疑问。至于说带兵谋略,问题没问,再说就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

展开阅读全文

刘备和孙尚香生了谁?刘备和孙尚香的孩子叫什么?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刘备孙尚香有没有生下属于他们两个的孩子,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好解决了,如果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这个问题还是懂的,但是如果你小说看得很多了话,那这个问题就非常的疑惑了,所以多的也不说了,大家下面速度点看看吧,看看问题的正确答案!

刘备和孙尚香其实并没有生下属于自己的孩子哦,他们是没有孩子的,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如此了,如果有的人说非要变出一个来的话,那就是叫刘尚吧,小说桥段。

那么有人问了,这个刘备和孙尚香为什么没有后代呢?

刘备与孙尚香的婚姻,就是彻头彻尾的一场政治婚姻,只开了花,并没打算结果。

很多朋友说刘备的生育能力有问题,我倒不觉得。

刘备到他死的时候,一共有三个亲生儿子:刘禅、刘永、刘理,另外还有几个记载不详的女儿。

刘备的生育能力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有人说曹操有25个儿子,刘备才3个,刘备肯定有问题。

这就要看看刘备和曹操的不同之处了。

首先,刘备真的很辛苦,他的前半生可以说一直都是在逃跑,未能占有立锥之地。

刘备因为起步太低,前半生一直都是打一枪换一地,一直被人追着打,很少有能安定下来过上几年安稳日子的时候。

去看看甘夫人的命运,跟刘备好上以后,被刘备在逃亡时丢掉了几回?至少三回。

怀胎十月,这个过程是不能有闪失的,刘备的处境一直朝不保夕,不去说怀不怀得上的问题,能不能生下来真的是个问题。

其次,刘备前半生并没把注意力放在享福上。

不是说刘备不懂享受,是刘备享受不起。金钱、美女,这些刘备都有过,但他不敢据为己有。他是刘备啊,他有远大的志向,他要的是这个天下。所以,在他未有建树之前,美女、金钱都是他用来为自己建立功业的工具。

所以他不像曹操,还可以去抢别人老婆,刘备在乎名声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

说回到孙尚香这段。

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联姻。

别听《三国演义》说的那套,什么刘备取得了孙尚香的欢心,两人开心的洞房,后来周瑜使计又把孙尚香骗了回去,幸亏赵云及时截回了少主阿斗。

环节之间矛盾太多,不足信。

刘备娶孙尚香,就是为了巩固与东吴的关系,而东吴也是为了牵制刘备,影响刘备。

刘备睡没睡孙尚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刘备不可能和孙尚香有孩子。

因为荆州的问题如鲠在喉。

如果孙尚香和刘备有了子嗣,那么就会加入到刘备接班人位置的争夺中。

阿斗有什么背景后台吗?毛都没一根。

但是孙尚香的孩子就有后台,而且是很硬的后台,整个东吴!

到时候刘备打下的江山到底姓刘还是姓孙?

所以,这场婚姻就是个形式,聪明如刘备,怎会不算到这一层,早就提防了。

也正是这样,后来才发生孙尚香偷了刘禅要逃回东吴的桥段,说到底也是想要挟刘备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这个说法也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其实仔细一分析发现这个刘协和刘备才是一家人啊,才是匡扶汉室的匡庄大道啊,其他的什么都是觊觎皇权的人了,所以很多人都问了,既然目标如此高度一致,那这个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1、刘备一心匡扶的是汉氏而不是汉献帝

当时刘备已经称帝,能容得下汉献帝来眼前堵心吗。

2、曹丕不会放他归山的

万一汉献帝一回去就嚷嚷曹丕是乱臣贼子,曹丕还要不要面子了。

3、许昌距离四川路途较远

许昌距离四川路途在当时来说还是非常远的,而且你汉献帝等于被软禁,请问怎么玩,而且曹丕也会阻拦的。

4、汉献帝看出了刘备假仁慈

汉献帝其实早就看出了刘备假仁慈的本性和刘备的野心,汉献帝去投靠又将成为另外一个棋子罢了。

5、汉献帝怕再次沦落

汉献帝其实早就厌倦了这种做傀儡的帝王生活了,到刘备那儿,还不是一样的做傀儡了,所以大家懂的。

6、刘备集团的人不答应

就算刘备接受了汉献帝,那刘备集团的其他人会答应吗?显然是非常有争议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