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良将

良将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良将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良将问题。

分享

浏览

4894

文章

15

五子良将是指谁

全文共 159 字

+ 加入清单

五子良将,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间,曹魏集团的五位军事统帅的合称,五人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

“五子良将”说法来源于陈寿的《三国志》。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后人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展开阅读全文

五子良将之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五子良将之一

当时的五子良将说的便是三国时期的曹魏手下的有名的五位大将军,这五位分别是于禁,乐进,张辽,徐晃,张郃。而作为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可以说是一生都为了曹操勤勤恳恳,但是最后却是落了个郁郁而终的下场。

于禁在投靠曹操之后,一心都是为曹魏办事,在很多场战事中都有立下功劳,但是毁就毁在了那时候在襄城之战,被关羽所擒,因为惜命,所以便是想投降关羽,后被关羽押入牢中,之后孙权攻破襄城,将于禁放走,于禁便是又回到了曹操身边。

那时候的曹操已经是年过半百,所以也没有惩罚于禁,但是在曹操死后,曹丕却是对于当年于禁投降关羽的事情耿耿于怀,所以让于禁去给曹操修陵墓,并且在陵墓上专门刻上了于禁投降给关羽的场景来羞辱于禁,后来于禁就郁郁而终了。

展开阅读全文

象棋残局之良将安边攻略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象棋不仅博大精深,非常考验玩家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且非常的有趣。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象棋残局良将安边攻略吧。

操作方法

1

首先观察一下棋局,黑方车6进一则红方败,所以红方必须步步紧逼求得胜局。

2

红方走马六进七,黑方走将4进1。

3

红方走车八进八,黑方走将4进1。

4

红方走兵七平六,黑方走将4平5。

5

红方走马七退五,黑方走将5平6。

6

红方走马五退三,黑方走将6退1。

7

红方走马三进二,黑方走将6进1。

8

红方走马二进三,黑方走将6退1。

9

红方走马三退二,黑方走将6进1。

10

红方走车八退一,黑方走象3进5。

11

红方走炮五平一,黑方走车9退2。

12

红方走马二退三,黑方走将6退1。

13

红方走车八平五,黑方走马7进8。

14

红方走车五平四,黑方走士5进6。

15

红方走马三进五,黑方走将6平5。

16

红方走炮一平五,将死黑方,红方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曹操培养了无数忠臣良将,为什么司马懿夺权时,没人出来反对

全文共 1213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作为三国第一名帅,培养了无数的人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手下也有不少的谋士和猛将,而这些人对他忠心耿耿,其中就有司马懿

虽然司马懿不是曹操的儿子,但曹操却是司马懿的恩人。当时曹操征讨张绣的时候,被张绣手下的大将贾诩给坑了一把,结果贾诩趁机杀了张绣。

贾诩是曹操手下少有的智勇双全之人,他知道曹操不会放过自己,所以才想出了这条计策,他在关键时刻把自己的儿子送给了曹操。

而司马懿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走上仕途的。当时曹操并没有想要杀害司马懿,所以他才敢大胆地用这个计策。

那为什么曹操不在这个时候杀掉司马懿呢?因为在当时有很多人都站出来反对他。

当时的张绣还没有投降曹操,而且他和曹操还有很深的矛盾,如果曹操杀了张绣,就可以向袁绍炫耀自己的手段,所以曹操并不想杀张绣,而是想给他一个机会。

然而张绣并不领情,因为他知道曹操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如果自己投降了曹操,就会成为别人的刀下之鬼。

于是张绣就去找贾诩商量对策。贾诩告诉他,如果把儿子送给曹操的话,那么曹操就会放过自己的儿子。因为儿子和孙子是一个人,没有区别,所以他会把孙子作为人质留在身边。如果能杀了曹操就能保住自己的儿子了。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结果他成功地杀掉了曹操。这件事发生以后,张绣就加入了曹操阵营。

司马懿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他虽然不是曹操的儿子,但他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能,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他还精通音律,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司马懿的才能,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强的一个。

当年司马懿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员,曹操就把他招为自己的部下。而且曹操还把司马懿送到了自己身边做秘书。在曹操去世以后,司马懿更是成为了曹魏集团中的重臣,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司马懿在当时的地位,所以很多人都对他非常服气。

其实司马懿是曹氏一族的人,曹氏一族在当时的势力非常强大,司马懿自然也是受到了曹氏一族的保护。而且曹操虽然是一个奸臣,但是他有很多的忠实部下,他们在曹操去世后并没有选择离开,反而是辅佐了曹丕等人。而且这些人并不是简单的大臣,而是一些有实权的人,他们站出来支持曹操是没有问题的。

再加上曹操虽然奸诈狡猾,但他并没有杀掉司马懿,所以这些人也不会对他动手。虽然曹操没有杀掉司马懿,但是他并没有杀他,所以很多人也不敢冒着生命危险去反对曹操。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司马懿和曹氏一族关系非常好,如果司马懿出事了,曹氏一族会很危险。

曹操的大度也是一个原因,因为他知道,就算自己杀了司马懿,也不会得到什么好的结果。而且曹操作为一个枭雄,他的眼光是非常长远的。他知道司马懿是个人才,如果自己不杀他,将来还会有人来杀自己。所以他并不担心司马懿会反抗自己,你觉得曹操为什么不在这个时候杀了司马懿呢。

在当时的东汉末年,朝政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也很不安定,很多人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司马懿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夺取政权,可见他有多么的厉害。然而当时的曹操已经没有精力去顾及这些事情了,所以就没有杀司马懿。

展开阅读全文

田豫为什么没进五子良将?田豫是怎么转投曹操麾下的?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道大家看完三国对田豫的印象深不深,其实田豫是曹操手下的一员大猛将,实力和赵云不相上下,而且还击败过孙权立下大功。不过这样的田豫为什么都没能进入到五子良将呢?本来田豫是刘备的手下,但是因为要照顾自己的母亲所以回乡转投公孙瓒,最后被曹操看中。可以说田豫是一位被低估了的武将,也是非常令人可惜了。

在古代历史上,比如三国时期,有很多和赵云经历相似的优秀将领,单纯以个人武功而论,赵云的武功可以说敌手不多。三国演义中,描述赵云七进七出,单骑救阿斗,曹操帐下无人能敌。如果按照正史《三国志》记载,赵云的领兵打仗经验,远远不如关羽,张飞。赵云更多的时候,是担任刘备的警卫部队将军。

今天呢,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大将,几乎很少人听说过。因为三国那段历史,民间流传最广的还是,曹操,刘关张等最出名的人物。我们来说说这个人,他叫田豫,最早投奔了刘备,然后跟随了公孙瓒。公孙瓒失败以后,他主动投靠了曹操,从此成了曹魏阵营,二线最优秀的将领。

小编这里,把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作为一线将领。这样大家就清楚,田豫在魏国的地位了吧。

早年刘备颠沛流离,投靠公孙瓒。当时田豫还十分年轻,就算刘备十分看好田豫。此时的田豫,还是个无名之辈。刘备当上豫州刺史以后,田豫以母亲年老为理由,请求离开。这也许是最委婉的拒绝了吧。刘备哭着告别田豫:只恨不能和你一起建立大业。

也许此时的田豫,已经看出即使刘备再贤明,但也不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良禽择木而栖。

接着,田豫投靠了公孙瓒,也没有真正得到重用。但此时田豫,眼光就已经十分独到了。曹操打败公孙瓒以后,鲜于辅被推举为新的太守。这时田豫对鲜于辅说:将来一统天下的就是曹操。

虽然说最后,曹操没有一统天下。但是晋朝也是在曹魏的基础上建立的。不得不说,田豫对大趋势的判断还是十分准确的。

投靠曹操以后,田豫如鱼得水。他的主要战绩有北征代郡,威震北疆,袭杀周贺,新城破孙权。关于田豫,历史上还有一个典故,说他虽然家里十分简朴清贫,却依然朝廷的赏赐分给部下将士。真是一个难得的清官啊!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五子良将的名气不如五虎上将?

全文共 3165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知道五虎上将,而且更能够很明确的说出这五位大将的名称,甚至是生平事迹,他们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一方的强力战斗人员。不过,与此相对的,曹魏同样也有五位大将,人们将他们成为“五子良将”。但是,能够准确说出五子良将人员名称的人并不多,更不要说事迹了,为什么会这样,五子良将的名气为何会比五虎上将要低呢?

熟知三国的亲们,对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了如指掌。其实,曹操麾下同样猛将如云。据陈寿撰写的《魏书》中记载:“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五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陈寿将五人合传,世人称为“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披坚持锐,战力惊人,攻时陷阵,退时断后,成为曹魏时期的主力战将。不过问题也随之产生,为什么五人的战功一流,待遇却是二流的呢?若要得到答案,先从五位战将的生平战绩入手,从中寻找深层次的原因。

1.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

因年少时勇力过人,分别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麾下效力。公元198年,吕布在下邳(今江苏省徐州市邳州)败亡,张辽归顺曹操,从此开始展露勇将本色。张辽率军,转战各地,劝降昌豨,征战河北,扫荡乌桓,平叛陈兰、梅成。

公元215年,孙权为扩张势力,亲率十万人马围攻合肥,此时,张辽手中仅有守军七千,面对强敌,组织了一支由八百名精锐士兵组成的敢死队,亲自率队,高呼名号,奋勇冲锋,连杀数十人,斩将两员。张辽一路气势如虹,直扑孙权的指挥部。孙权大惊,被迫退至高地,持戟自卫。张辽向孙权挑战未果,吴兵见张辽兵少,将其包围,试图围歼曹军。张辽左突右冲,如入无人之境,最终率队杀出敌阵。此战,东吴名将陈武阵亡,士气大挫,狼狈撤退。从此,张辽一直驻守居巢(今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成为曹魏军中防御东吴的“定海神针”。公元222年,张辽病逝,曹丕伤心流涕,谥号“刚侯”。

2.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

据史书记载,乐进是个貌不惊人的矮个子。有道是“浓缩就是精华”,别看乐进个子小,却有胆量而勇烈,凭借在家乡募得千余壮士,跟随曹操东征西讨。作为曹操嫡系将领,乐进的战斗经历就是一部曹魏势力的成长史。乐进跟随曹操,与多股割据势力硬碰硬。击吕布、战张超、破桥蕤、征张绣、围眭固、攻刘备。每战,乐进必为曹军先锋,杀敌陷阵,无坚不摧,屡立战功。从一名下级小吏到右将军,逐步成长为曹操手下得力武将。

乐进敢打敢拼,与名将过招在所难免。淳于琼,汉末西园八校尉之一,是与高览、张郃齐名的勇将。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两股势力爆发了“官渡之战”。淳于琼奉命押粮,驻守乌巢(今河南省延津县境内)。乐进率军从击乌巢,曹军一边围攻营寨,一边放火烧粮,在激战中,乐进生俘淳于琼。主将被抓,袁军群龙无首,军心涣散,迅速崩溃。

公元213年,乐进屯兵合肥,与张辽、李典成为阻挡东吴进攻的“铁三角”。三人在消遥津(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协同配合,以区区七千兵卒挡住了东吴十万大军的围攻,还差点活捉孙权。公元218年,乐进病逝,谥号“威侯”。

3.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

在“五子良将”中,于禁是一位很特殊的战将。他不但战功赫赫,还善于“以法御下”。公元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偷袭曹军。曹军中的青州兵趁乱劫掠,于禁约束部下,严守营寨,不顾诬告,出兵惩戒。公元206年,于禁率军包围了五次背叛曹操的昌豨,在张辽的劝降下,只得投降。昌豨原以为好基友于禁会法外开恩,饶他一命,不料,于禁以“围而降者不赦”为由,忍痛斩杀了昌豨。

于禁跟随曹操30多年,树立了“铁腕治军”的形象,不过意外无处不在。公元219年,关羽攻打樊城,于禁和庞德奉命救援。不曾想,关羽水淹七军,于禁为保全士兵性命,被迫投降,囚于江陵。后来,吕蒙击败关羽,于禁辗转来到东吴。

不久,孙权送于禁返魏,期望改善两国关系。曹丕对于禁降蜀的行为,深感厌恶。他一面擢升于禁官职,以示安抚,另一面在曹操墓前刻画于禁降蜀、庞德殉节的画面。公元221年,于禁拜谒曹操墓,见此羞愧难当,抑郁而死,谥号厉侯。

4.张郃(?-231年),字儁乂(yì),河间鄚(mào 今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镇)人。

年轻时,张郃应募从军,因镇压黄巾军有功,在冀州牧韩馥麾下任军司马。公元191年,张郃纳入袁绍麾下,在征剿公孙瓒的战斗中,表现突出,升为宁国中郎将。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张郃投奔曹操,建功立业,战绩优异,功勋卓著。

张郃的作战风格以兵法善变,善于利用地形见长。公元228年,蜀相诸葛亮首次伐蜀,曹叡派张郃应战。两军在街亭对峙。张郃并未急于进攻,而是仔细观察蜀将马谡的营寨。他发现蜀军虽固守险要,并未下山占据城池,于是,张郃命人断绝蜀军水源。待蜀军口渴难耐之际,发起进攻,一举拔寨。随后,魏军席卷南安、天水、安定等郡,直接造成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军出祁山,攻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魏军由司马懿和张郃率领,在上邽与蜀军卯上劲了。魏军初战不利,被迫转入战略防御。不久,蜀军因粮草供应不济,只得撤退。司马懿认为有利可图,强令张郃追击,不料,张郃在木门道(今甘肃天水市木门村)遭遇蜀军伏击,箭中右膝,伤重不治,谥号“壮侯”。

5.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

徐晃虽不是曹操的嫡系,却是不可多得的勇将。与徐晃交手的战将中,不乏当时的名将,如关羽、马超、颜良、文丑等,无一例外战而胜之。究其原因,徐晃不但勇气过人,还颇有智谋。

公元211年,曹操欲发兵取关中,马超率十余万人,据守潼关,阻击曹军。此时,徐晃向曹操献计:“今假臣精兵渡蒲坂津,为军先置,以截其里,贼可擒也。”事实的确如徐晃预料的那样,徐晃率五千人马偷渡蒲坂津(今山西永济西蒲州),击败来犯之敌后,掩护曹军主力,大破马超精锐部队。

公元219年,关羽围攻樊城,徐晃奉命驰援。曹军士兵大多是新兵,无法与关羽的老兵抗衡。关羽前锋部队在偃城(今河南省漯河市)旁结营。徐晃命曹军假意挖掘长堑,以示断其后路。蜀军人心浮动,烧营撤退。

关羽将军队分成两部分,主力在围头,余部在四冢。曹军主力到达后,徐晃声东击西,表面上扬言进攻围头,实际上对四冢展开猛攻。关羽见四冢力不能支,亲率五千人马前往支援。关羽和徐晃是老乡,战前见面,两人叙旧。突然,徐晃脸色一变,命曹军“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关羽大吃一惊,问其故,徐晃答:“这是国家大事啊!”两军激战,关羽大败,徐晃紧追掩杀,关羽无法立足,只好撤退,樊城之围遂解。公元227年,徐晃病逝,谥号“壮侯”。

五子良将为曹魏势力壮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官爵和爵位不断得到提升。张辽任前将军,封晋阳侯,乐进任右将军,封广昌亭侯,于禁任安远将军,封益寿亭侯,张郃任征西车骑将军,封鄚侯,徐晃任右将军,阳平侯。从五人享受的待遇看,在曹魏时期属于二流水平。

能得到曹魏的一流官职和爵位,另有其人。在曹操时期,夏侯惇任前将军,封高安乡侯,夏侯渊任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曹仁任征南将军,封安平亭侯,曹洪任都护将军,封国明亭侯。曹丕任魏王后,军界有了新的变化,大将军由夏侯惇担任,车骑将军由曹仁担任,骠骑将军由曹洪担任,征东大将军由曹休担任,上军大将军由曹真担任。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在曹操心中早已树立了核心战将的地位,进入曹魏的权力中枢,无可厚非。而曹洪、曹休和曹真作为新生代战将,论资历和战功都比不上“五子良将”,却能得到高官厚禄,说到底这三人是曹家血亲,“五子良将”表现再好,也无法摆脱封建社会“家天下”的观念束缚。此外,“五子良将”跟随曹操,在早期统一北方的征战中,大都以先锋、从击、断后为主,并非独当一面的主将,这些原因造成了“五子良将”功劳高、待遇低的“瘸腿”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五子良将和八虎骑谁更厉害?八虎骑之首是谁?

全文共 1385 字

+ 加入清单

五子良将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毕竟是和五虎将齐名的大将。但八虎骑就没什么历史考究了,而是后人给曹操这些宗亲们起的名字。那五子良将和八虎骑到底谁更厉害一些呢?实际上还是五子良将要更强一些,因为在八虎骑中大家实力并不平均,有些几乎没什么贡献的人物也在其中。要说八虎骑之首应该还是曹仁,毕竟曹仁的谋略和功绩都是最厉害的,曹真、曹休也都还不错,当其他人的实力似乎就要被比下去了。

很多朋友受《三国演义》影响,认为那个时代最厉害的武将,除了公认的第一猛将吕布之外,都集中的刘备麾下,例如其五虎将关张赵马黄,以及后来的魏延、姜维等等。但是,如果我们熟读汉末三国史,就会发现,其实真正麾下猛将如云的诸侯是曹操。他不仅有足以与五虎将抗衡,甚至更胜一筹的五子良将,还有由宗室名将组成的八虎骑。说到此处,我们不妨来假设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曹操阵营发生内讧,五子良将要与八虎骑火拼,哪一方胜算更大呢?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盘点一下双方都有哪些人。首先说大家比较熟悉的五子良将——《三国志》记载:“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中,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详备也。”也就是说,五子良将是指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至于曹操的八虎骑,则是指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尚、曹仁、曹洪、曹纯、曹休、曹真。那么,他们双方,到底哪一方战斗力更强呢?

小编认为,如果真的处于敌对情况时,五子良将应该能够取得绝对的胜利,为什么要这么说呢?理由大约有以下几点。

一、八虎骑人数优势不明显

可能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双拳难敌四手”,可是这句话想要成立,要么需要满足“其中一方占有绝对的人数优势”这样的条件,要么在数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双方每个人的实力,也都不能相差太多。可是,曹操的八虎骑,在人数上没有绝对的优势,其中一部分人,还相当于凑数的。

例如夏侯惇的优势在于留守后方,处理屯田等事务,而不在战场上;曹洪因为人品不行,早早被曹操放弃,在曹操站稳脚跟之后,几乎没有被赋予重任,到了汉中之战的时候,虽为主帅,大权却被转交到了曹休手中;夏侯尚虽然也有名将之称,相较于其他人,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因此八虎骑虽然人数较多,却不占优势。

二、战绩的差距

另外,盘点他们双方的战绩,五子良将的成就,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例如张辽以八百破十万,威震逍遥津,甚至能止小儿夜啼;乐进每战先登,曾与文聘一起吊打名将关羽;于禁擅长治军,在宛城之战中,把青州兵的叛乱扼杀在了摇篮中;张郃能让刘备和诸葛亮忌惮不已;徐晃在襄樊之战中,力挽狂澜,大败关羽等等。八虎骑虽然也都并非草包,但是除了夏侯渊打通河西走廊,虎步关右;曹休在汉中之战大败张飞;以及曹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击败赵云等,少有能与前者齐名的成就,算是落了下风。

三、上位者的评价

曹操、曹丕对五子良将的评价,都非常高,例如张辽被称之为“古之召虎”;乐进被评价为,“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摧”;于禁随曹操征战,每次出征必为先锋,每次撤退必为后卫;张郃刚刚来投,曹操就将其比作韩信、微子;徐晃更是被曹操评价为,用兵能力更胜孙武、穰苴。八虎将骑中,则只有曹纯、曹真、曹休等人,曾被曹操称赞,甚至夏侯渊还曾被曹操骂作“白地将军”,如此看来,五子良将大约也是更胜八虎骑一筹的。

展开阅读全文

乐进位列五子良将,为什么知名度远不如其他四人?

全文共 1093 字

+ 加入清单

后人将乐进列入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不过论知名度乐进完全不如张辽、于禁、徐晃和张郃。《三国演义》中,乐进虽然是最早投靠曹操的武将之一,但他出场的戏份并不多,整体表现一般,最后中了甘宁一箭,便再也没有登场。那乐进一生到底立过哪些功劳呢?其实乐进也有不少高光时刻,而且对手都是敌方大将,含金量算比较高,加上乐进的资历,位列五子良将并不意外。

《三国志》作者陈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曹操戎马一生,对内灭二袁、平吕布、破张绣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了南匈奴、乌桓等,最终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乃时之英雄也。当然曹操能有如此成就自然是大业离不开身边的谋臣良将辅佐,说到曹操身边的良将,陈寿写到了“五子为先”,即有五位良将是最为突出的,他们是谁呢?即于禁、张辽、徐晃、张郃和乐进。

于禁是曹魏众多名将中第一个被授予假节钺的人,在曹操时期,于禁是外姓将领中知名度最高的。张辽镇守重镇合肥多年,屡败孙权,以八百精兵破十万吴军名震天下,“张辽止啼”的故事更是世代流传。徐晃襄阳败关羽,曹操曾赞其“有周亚夫之风”。张郃街亭败马谡,多次抵御诸葛亮北伐,是后三国时期曹魏的柱国之臣。

而说起乐进,想必很多朋友都会有种陌生的感觉,乐进在后世的名气确实是远不如前四者,然却得与前四人并入五子良将之列,实在让人捉摸不透,那么乐进为何能“挤进”五子良将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资历老

乐进追随曹操的时间比于禁还早,他是五子良将中资历最老的一人。据史料记载,于禁是于初平三年(192年)投入曹操帐下的,而当时的乐进早已是曹操的心腹将领,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这件事我们便知: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讨伐董卓失利,损兵折将后曹操亲往扬州征兵,并同时派乐进回本郡征兵。据《三国志》记载:“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而乐进也因征兵有功被升为了军假司马、陷陈都尉。征战有功

乐进确实没有张辽破吴,张郃夺街亭那样流传千古的功绩,但并不能因此否定乐进。那么乐进都有哪些战功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一:募兵之功。

二:征战四方。濮阳破吕布,乐进因功被封为广昌亭侯。征张绣,攻刘备于小沛,乐进因功晋升为讨寇校尉。曹操与袁绍对战时,生擒袁绍部将淳于琼,烧毁乌巢粮草的领军将领正是乐进。曹操南征刘备孙权时,也皆有乐进的身影。守城有功

只知张辽威震逍遥津,然当年那场魏军以少胜多的合肥之战又怎是张辽一人之功,时镇守合肥的将领乃是张辽,李典和乐进三人,后来也是三人合力才彻底将吴军给击退的,我们不能只放大张辽之功而忽视乐进和李典。

乐进之功绝非文聘、田豫、满宠、臧霸等人可比的,他能位列五子良将之列无可厚非。

展开阅读全文

许褚是曹操的保镖,为何不在五子良将中?

全文共 1969 字

+ 加入清单

五子良将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五员大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个人。这几位自然也都是能力出众的大将,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气的。不过却有还有一个人,深受曹操的信任和喜爱,而且还是曹操的保镖,他就是许褚,许褚能力也不弱,但是为什么却不在五子良将的行列当中呢?是因为什么原因,使许褚没能名列五子良将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五子良将都是谁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张郃戎马一生,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2、五子良将为什么没有许褚

五良将指的是在带兵打仗方面能够独当一面的武将。就是说他们不止用武,而且精通领兵打仗,君主能够放心将军队交给他们率领,去攻打或防守!许褚只是单纯的勇武,并不善于领兵作战,只能做曹操的护卫!曹操是善于用人的领袖,他不像袁绍,让只有匹夫之勇的做统兵先锋,沮授就曾劝过说颜良不可单独任用。结果兵败被杀!具体原因如下:

1、因为许褚只是单纯的勇武,并不善于领兵作战,只能做曹操的护卫!

2、古之良将,在《孙子兵法》里面提到了五个要素---“智、信、仁、勇、严“。所以,良将指的是在带兵打仗方面能够独当一面的武将。他们必须不只有单纯的勇武,而且精通领兵打仗,君主能够放心将军队交给他们率领,去攻打或防守!

3、“虎痴“许褚,和“恶来“一样,那是曹操的贴身保镖。

4、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曹魏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曹操不止有五子良将,盘点曹操手下十大名将,第二许褚第一毫无争议。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渭南之战时在身披重甲的情况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浆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发现早已身中数箭,在与马超、韩遂会面时只让许褚相随,期间马超欲袭曹操,但听闻许褚之名兼怀疑从骑就是许褚,便问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着许褚,许褚怒视马超以令他放弃。3、许褚是怎么死的

许褚性格谨慎奉法,质重少言。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在关羽败亡后,曹操回到洛阳。曹操宗族大将曹仁从荆州赶来朝谒,曹操在自己寝殿尚未出来,曹仁在殿外遇见许褚,邀他去旁边偏室坐下交谈。许褚只说了一句“魏王快出来了”,便转身返回殿内,招致了曹仁的记恨。有人问许褚:“征南将军曹仁是宗室重臣,屈尊找你说话,你为什么要推辞?”许褚回答:“曹仁虽然是亲族重臣,但却是镇守外藩之将。而我许褚却是负责内部守备的内臣。我们要说话应该在公开场所说,为什么要到屋里私下去说?”曹操听闻此事后,更加喜爱许褚,升任许褚为中坚将军。不久,曹操逝世,许褚痛哭吐血。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封许褚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许褚深得曹操家族的信任,曹操死后继续负责曹丕的警卫工作。许褚下属的警卫部队中,很多都是剑客,其中也有数十人官封将军,数百人封都尉校尉。

太和元年(227年),曹叡即位后,又进封许褚为牟乡侯,邑七百户,同时亦赐其子一人为关内侯。许褚病死后,被追谥为壮侯。此后曹叡思念许褚忠心,又封了他两个子孙关内侯。

展开阅读全文

正史中关羽实力要弱很多么?关羽和五子良将比是什么水平?

全文共 1964 字

+ 加入清单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给蜀国算是有特别优待,把好几个人物都给神话了一遍,其中关羽算是比较严重的。因为关羽的成名战过五关斩六将是杜撰的,目的也是为了显示关羽的勇猛,那如果从正史来看关羽是不是就弱了很多呢?其实也不见得,和曹魏的五子良将相比还是有些小优势的,毕竟关羽功绩上还是没得黑。

现在有一个观点,说关羽只是徒有虚名,杀颜良靠的是偷袭,文丑根本不是关羽杀的,而是曹操杀的,其他的战绩更是一塌糊涂,有何资格位列五虎将之首?还不如张飞,至少张飞还曾独立带兵打败过张郃,在入蜀之战中表现也颇为抢眼。

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关羽仅仅是靠刘备二弟的身份因此在蜀汉地位如此崇高,恐怕也难以服众吧;而且刘备别的本事没有,这看人识人用人还是颇有心得的;还有,正史中曹操颇为器重赏识关羽也是真的,难道曹操也是受蒙骗吗?

关羽能力究竟有多强,初期的表现就不多说了,至少没《三国演义》里那么神就是了;但是从樊城之战中,可以大致推断出关羽的带兵打仗能力究竟如何。

樊城之战爆发的背景还要从赤壁之战开始说起,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后,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荆州,于是刘备又与孙权大将周瑜夹攻曹仁,命关羽绝北道断曹仁后路。待刘备取得荆南四郡,拜关羽为元勋,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

其实当时荆州一共有七个郡,曹操占据南阳,南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得南郡南部地区。所谓“借荆州”,就是孙权将自己占据的南郡南部借给刘备。

213年,刘备入蜀助刘璋防御张鲁,张飞、赵云、诸葛亮与关羽共守荆州。为何要留张飞、赵云、诸葛亮和关羽这几个最核心最有能力的下属?还不是担心东边的孙权么,其实北边的曹操当时并没有威胁。

但因为庞统的战死,加上蜀中的变化,刘备不得不将张飞、赵云和诸葛亮都调走了,整个荆州最大的长官仅剩下关羽;关羽是庸才么?当然不是,而且对刘备颇为了解。

刘备平定蜀地后,以关羽董督荆州事,授权掌管荆州地区刘备控制的部分,包括荆州南部四郡和从东吴借来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关羽事实上镇守荆州五郡;后来孙权知道刘备已夺得益州,希望取回荆州。

最终双方通过磋商,达成了解决荆州土地归属问题的协议;协议中重要内容为:刘备和孙权平分荆州,即以湘水为界,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但湘水划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刘备、孙权双方的矛盾,双方关系已趋恶化。

公元218年,曹操于是召曹仁为征南将军,讨伐关羽。曹仁屯樊期间,大肆征调徭役,南阳郡一带军民苦不堪言。宛城太守侯音与卫开于是劫持太守造反,与关羽联合。曹仁率军前往平乱,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斩杀,并屠城。

219年,刘备军与曹操军相争汉中,魏将夏侯渊被刘备大将黄忠所斩,曹操亲提大军来争汉中,刘备据守,赵云又在汉水劫去粮草,曹操无奈只得退出汉中,刘备遂占据汉中。接着派遣刘封、孟达占据上庸,此时,刘备集团的领地和实力大为增强,达到了顶峰时期。

孙权集团平定山越、取得交州、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实力也大为增强,但因为刘备集团占据荆州南郡,使得孙权集团不但无力向北发展,而且还有被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夹击的危险。所以,孙权想方设法想占据荆州南郡。

在公元219年的时候,是曹操最为难受的一年,刘备主力占据汉中,而东边的孙权也乘机进攻合肥,当时曹魏的主力都驻守在淮南抵御孙权;而中部的关羽也不知是响应北伐的号召,还是看到了绝佳的战机,亲率大军三万余向樊城的曹仁进攻。

曹操派出大将于禁率领七军援救襄樊,但却被关羽用水淹之计给破,于禁投降,庞德被斩。关羽乘胜对樊城发起猛攻,樊城进水,城墙崩塌,而曹仁的守军也因为多次战败而大量削减,只剩下几千人,樊城被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也快被吃完,众将都惶恐不安。

曹魏第一名将曹仁差点被关羽逼得自杀,当时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加上陆浑民孙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乱,南附关羽,遥受关羽印号,为之支党,关羽的声势一度威震华夏。

曹操以为汉献帝在许,与关羽军相近,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得志,可以用答应将江南封给孙权为条件让他从背后出兵攻击关羽。同时曹操派遣徐晃、赵俨等率军救援樊城,更准备亲自征讨关羽。

后来,果然孙权也不愿意看到刘备势力太过强大,加上一直都想收回南郡,于是派吕蒙、陆逊等人偷袭荆州;在腹背受敌之下,关羽惨败,最终败走麦城,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

关羽能力差吗?当然不差,生擒于禁,斩猛将庞德,徐晃虽率大军却不敢应战,曹仁被逼得差点自杀,这等战绩,恐怕三国正史中,也唯有关羽了;如果不是孙权背弃盟约,樊城肯定是能拿下的了,说不定刘备出兵汉中,关羽继续北上,孙权从旁策应,三国历史就要就此改写了,可惜……

展开阅读全文

曹操的五子良将究竟是怎么死的?

全文共 210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曹操其实很多人都觉得他手下的人才辈出,各个都身怀绝技,但是就《三国志》而言陈寿对曹操麾下有五个将领,是专门做了一个合传的,这就是传说中的五子良将了,那么这几个人都是这么死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曹魏五子良将按顺序为: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在三国志中被陈寿合为一传,陈寿评价其五人: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上述五人中,去除乐进之外,其余四人均从曹操的敌对阵营中转而投降曹操;五人中,乐进去世于曹魏称帝之前,张郃去世最晚。

张辽字文远,并州人。东汉末年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为官,从事军职。后来,随着何进与宦官集团的火并,董卓凉州军于丁原并州军的火并,张辽归于董卓手下做官,依然从事军职。两年后,并州军领袖吕布与董卓凉州军矛盾再次激化,董卓死于吕布之手,而吕布被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人赶出长安,张辽就随着吕布一直颠沛流离,最后吕布在徐州被曹操消灭,张辽投降曹操。

张辽成为曹操的战将之后,跟随曹操参加多次战斗,包括曹操平定袁氏集团的战役,平定徐州叛乱的战斗,平定乌桓战役,南征荆州等。曹操在赤壁失败之后,便将张辽安排驻守合肥,并使乐进、李典共同驻守。而正是与孙权军队在合肥光辉一战,让张辽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随后张辽长时间屯驻在合肥,成为长期在孙权附近的震慑力量,直到张辽去世(公元222年)

乐进字文谦,兖州人。东汉末年与本郡投靠曹操,参与曹操前期大大小小的战斗,从征吕布、张超、张绣、眭固、刘备、袁绍、袁谭、高干等。曹操在进攻荆州时,屯驻襄阳,保护曹操身后,击破关羽军和孙权军。赤壁失利曹操退军之后,乐进被调往合肥,与张辽、李典共同保护曹魏淮南地区安全。乐进于建安二十三年去世,是五子良将中唯一先于曹操去世的将军。

于禁字文则,兖州人,东汉末年为鲍信部将,因为鲍信的缘故,于禁成为了曹操部将,并参与曹操前期许多战斗,从征类似乐进履历。并在公元197年曹操遭遇张绣叛变时,从容处理青州兵暴乱的问题,被曹操所欣赏。在之后的军阀混战中,于禁经常出现在各个战场,成为曹操可以倚重的将领,参与了很多战役,多胜少败。

公元219年,关羽北攻襄樊,曹操令于禁与庞德一起救援曹仁,然后连续的阴雨天气是的于禁军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最后于禁和庞德被关羽俘虏。庞德临死不屈被杀,而于禁投降了关羽。随后关羽成功被吕蒙陆逊等人反杀,于禁被东吴救下,并被送回曹魏。因于禁遭受了很多同僚的非议,自己也觉羞愧,最后得病去世。

张郃字儁乂,冀州人。东汉末年参与镇压黄巾军,并成为冀州牧韩馥下属军职。随着袁绍并吞冀州以及河北地区,张郃成为袁绍部将并参加袁绍平定河北地区的战事。后来因袁绍在官渡被曹操击败,张郃投靠曹操。曹操感激并说出“韩信归汉”的感叹语,说明曹操确实非常喜欢张郃这员名将。

张郃从征袁谭、乌桓、海贼、马超韩遂军、凉州陇右地区、张鲁等。当时曹魏长安战区主要负责人是曹操的亲戚夏侯渊,夏侯渊在219年意外被刘备军队所杀,众将公推张郃代替夏侯渊总理曹魏长安战线的具体事宜。黄初(曹丕)年间,张郃参与征伐孙权的战争,当时张郃与司马懿属于同僚关系,张郃的声望和战场经验还是远远多与当时的司马懿。

诸葛亮与公元228年开始北伐,张郃成功拿下街亭,迫使诸葛亮放弃三郡之地,第一次北伐失败,而这次的主要功臣就是张郃。诸葛亮与公元231年进行第四次北伐,张郃高龄却身先士卒,追击撤退的诸葛亮,被飞来的弓箭射中膝盖(膝盖中箭了就是说张郃),张郃阵亡。而根据《魏略》记载,追击诸葛亮退兵的命令是司马懿下打,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司马懿为了消除张郃对自己的压力所策划的阴谋。五子良将中,张郃是唯一一位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军。

徐晃字公明,司隶人。东汉末年在本郡担任官吏,成为杨奉麾下将领。后来因为白波诸帅、凉州集团、曹操军为争夺汉献帝的挟持权激烈斗争,曹操成为最后的赢家,徐晃便成为了曹操旗下大将。

徐晃随曹操转战各地,从征各路军阀,并在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成功烧毁袁绍的粮草,为曹操获得官渡之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曹操不断平定各路诸侯,徐晃从征袁谭袁尚、乌桓、荆州、马超韩遂军、凉州陇右地区、张鲁,也是转战南北,为曹操取得半壁江山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公元219年,关羽北攻襄樊,于禁庞德军队被关羽击破之后,曹操再次让徐晃率领军队救援。徐晃率领的军队不但士气不如关羽,军队战斗经验也比较缺乏,然而徐晃率领这支年轻的军队成功击败关羽。后来大宴功臣,曹操亲自出营迎接徐晃,慰劳徐晃。不但表彰徐晃的功绩,而且非常称赞徐晃的治军风气。曹操赞叹“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曹操去世后,徐晃参与征讨刘封和征吴的战争,有胜有负。徐晃于公元227年去世。

之所以这五人合成一传,共称五子良将。

本人认为与他们所封的武将官职有关。

根据史书记载,五子良将的履历中均有名号将军的职位称号。其中张辽为前将军;于禁、张郃为左将军;乐进、徐晃为右将军。除了前将军张辽,其他人按照成为名号将军的时间顺序为: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而且这五人是名号将军中相对很早进入曹操集团且战功最突出的将军,因此这五人成为了五子良将,并产生了张辽、于禁、乐进、张郃、徐晃这样的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刘备的五虎上将与曹操的五子良将哪边更厉害?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的五虎上将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而曹操的五子良将则是张辽、于禁、徐晃、乐进、张郃。在三国当中,这双方的猛将都不是一般的角色,均是武力值爆棚的主。那什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五虎上将与五子良将对比的话,哪方的势力会更加强大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先看关羽武力值:三国演义第25回:【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斩宋宪于前……魏续持矛上马,大骂颜良,颜良更不搭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操曰“今谁敢挡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粟然。】

徐晃二十合败给颜良,关羽轻松斩首颜良,说明就武力值看,关羽比徐晃至少高一级、甚至是两级。这不仅是演义桥段,也有史料记载。如果再算上温酒斩华雄、关羽奋力战退许褚、徐晃这些战绩,不说一对一,就是关羽单挑五子中任意两位,都不成问题。

再看赵云马超对战“五子良将”, 三国演义第31回:【云挺枪纵马,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郃,张郃与赵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三国演义第30回:【曹操大怒,令张辽出战,张郃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三国演义58回:【马超骂毕,挺枪直杀过来,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相交,斗得八、九合,于禁败走。张郃出迎,战二十合亦败走。李通出迎,超奋威交战,数合之中,一枪刺李通于马下。】

张郃二十合败给马超,三十合败给赵云,于禁只八、九合就支撑不住,从马超面前逃走,瓦口隘张飞大败张郃,张飞夜战马超,两百余合打成平局,这些战例都充分证明:张飞、马超、赵云打败张郃、于禁,以及与张郃战平的张辽,是很轻松、容易的,说明双方是档次级别差距,不是偶尔失手或者事出意外。

至于老将黄忠,不说当年在长沙,大战关羽一百余合不分胜负,就凭定军山力斩夏侯渊,五子中最起码四将不是对手。徐晃最多和黄忠战平,还不一定,因为徐晃刚和有伤的关羽战平,而黄忠虽然战平关羽已经十年,但老当益壮、威风不减当年,且身手敏捷、并无伤病。

综上所述,五虎上将论武力,完胜五子良将,没有任何疑问。至于说带兵谋略,问题没问,再说就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曹操五子良将谁的实力排名第一?五人排名情况如何

全文共 2164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很多人都能说出三国时期很多名将的名字。而在曹操手下,也有著名的“五子良将”,虽然说这个名号是后人给他们取的,但也说明他们在曹操手下的时候的确还是非常厉害的。那么,武将必然会有人想要排出一个名次来,那么在曹操的五子良将当中,究竟谁的武力值能够拍砸第一位呢?这五个人的实力进行排名的话,排名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五子良将简介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

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本姓聂,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同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曾从属丁原、何进、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曾担任先锋,于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镇守合肥时多次击退孙权的进攻。222年去世,谥“刚侯”。被后世称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卫国人。多年来随曹操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敢,常为先锋将领。后与张辽镇守合肥。218年去世,谥“威侯”。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人。原属鲍信,后归曹操,为将坚毅庄重,被曹操称赞可以比喻古代名将,襄樊之战时被关羽击败后被俘投降,归国后被羞辱至死,谥“厉侯”。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军事家,先后历仕韩馥、袁绍,官渡之战时归降曹操,为将以巧变著称,为刘备、诸葛亮所忌惮,曾一举击破诸葛亮的北伐。后于木门道中伏而死,谥“壮侯”。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著名的军事家,原属杨奉,后投曹操,在汉中之战、襄樊之战都有突出表现,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227年死于任上,谥“壮侯”。2、五子良将排名

官渡之战,张辽曾和张郃五十合战平,但是,曹操派许褚助战,高览迎战许褚。从以上分析来看,曹操让许褚助战,已经说明张郃强于张辽,不然,派人助战做什么?

一般都认为是张辽比张郃厉害,实际上,张郃比张辽厉害。

虽然张辽七八十合战平太史慈,但合肥之战,张辽和凌统五十合战平。《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凌统领命,引着三千人马,离濡须坞。尘头起处,曹兵早到。先锋张辽与凌统交锋,斗五十合,不分胜败。

张辽五十合战平凌统,乐进也五十合战平凌统。《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对阵圆处,张辽出马,左有李典,右有乐进。凌统纵马提刀,出至阵前。张辽使乐进出迎。两个斗到五十合,未分胜败。

因为张辽派乐进迎战凌统,如果乐进高于张辽,乐进也不服,所以,推测乐进稍弱于张辽。

徐晃虽然八十合战平关羽,但关羽当时有箭伤。而徐晃五十合战平许褚,已说明实力不低,但不排除曹操想招降徐晃,许褚放水的可能。《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张郃二十合败给马超,于禁八九合败给马超,说明张郃强于禁很多。

另外,徐晃二十合败给颜良,败给文丑,张郃三十合败给赵云,赵云五六十合战平文丑。颜良和文丑武力相当,那么,可以分析,徐晃应该稍弱于张郃。

而徐晃是否高于张辽呢?从文丑射倒张辽之后,来杀张辽,徐晃截住文丑来看,徐晃应该武力比张辽稍弱,否则,文丑也不会射张辽,因为,文丑肯定想先射倒最强的那一个,再对付稍弱的。

《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那马跪倒前蹄,张辽落地。文丑回马复来,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只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

张郃高于徐晃,高于张辽,张辽高于徐晃,乐进低于张辽,于禁低于乐进。从以上分析来看,武力值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张郃96、张辽95、徐晃94、乐进92、于禁88,不知这样合理吗?3、五子良将的影响

五子良将先后跟随曹操的时间不同,乐进、于禁加入曹操的时间最早,其次是徐晃,再次是张辽,最后是张郃,而早期五子良将的战绩也多是从攻,进攻时被任命为先锋,撤军时负责断后。

建安二十年(215年),张辽与乐进一同守卫合肥,曹操征汉中张鲁时,东吴孙权趁机起十万兵来犯合肥,而张辽守兵只有七千余人,招募八百敢战将士,趁夜对孙权发动突袭,孙权围攻合肥十余日不下,开始撤军,张辽与乐进又趁机追击,几乎擒住孙权。而后又带病与孙权交战,击败东吴将吕范等。

张绣反叛时,曹操从被击败的黄巾军组建的青州兵趁机打家劫舍,曹操对青州兵管理比较宽松,于禁率军将这些趁火打劫的青州兵进行讨伐,平定了青州兵所带来的祸患。但在后来的襄樊之战时,于禁被关羽放水进攻,所率七军全部覆没,于禁也因为投降被指责。

张郃最为刘备所忌惮,汉中之战时,夏侯渊被斩,张郃临时统帅汉中诸军,稳定一时不安的曹魏军队,坚持到曹操亲自率军来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陇右诸郡响应蜀汉,关中震响。张郃于街亭大破蜀将马谡,致使诸葛亮进无所据,直接导致了诸葛亮北伐的失败。

汉中之战时,徐晃击破试图攻占马鸣阁道的蜀将陈式,直接粉碎了刘备想要隔绝汉中与关中的联系的计划。襄樊之战时,曹仁被围,形式十分危急,于禁所率七军也被关羽所败,关羽一时威震华夏。徐晃率领的军队多是新兵,但徐晃长驱直入,连破关羽多屯,进而击破关羽,被举为保全襄樊第一功。

展开阅读全文

李牧者赵之良将也文言文阅读翻译 李牧者赵之良将也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1711 字

+ 加入清单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出自文言文《李牧传》,原文翻译如下:

李牧是镇守赵国北部边疆的优秀将领,多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导士兵学习射箭、骑马。他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厚待战士。

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

一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当时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市。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逃跑到魏国,赵王派李牧攻打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过了两年,庞援打败燕国,杀死剧辛。过了七年,秦国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国扈辄杀了十万赵军,赵王就任命李牧做大将军,在宣安攻击秦军,打败秦军,赶跑秦国将领恒奇。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过了三年,秦国攻打番吾,李牧打败秦军,向南抵御韩国、魏国。

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秘密逮捕了李牧,把他杀死了。撤销了司马尚的职务。这以后三个月,王翦乘势急速攻打赵国,大败赵葱的军队,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赵迁和赵军将领颜聚,终于灭亡了赵国。

原文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於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於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於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展开阅读全文

良将李牧的翻译 文言文良将李牧的翻译

全文共 1674 字

+ 加入清单

《李牧传》的译文:李牧是赵国北部边疆的良将。他常年驻守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利按照需要来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

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

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漫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颇已经逃到魏国之后,赵国派李牧进攻燕国,攻克了武遂、方城。过了两年,庞暖打败燕军,杀死剧辛。又过了七年,秦军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将扈辄斩杀赵军十万。赵国便派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进攻秦军,大败秦军,赶走秦将桓齮。李牧被封为武安君。又过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赵王迁七年(前229),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抵御秦军。秦国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贿赂很多金钱,让他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暗中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把他杀了,并撤了司马尚的官职。三个月之后,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他的将军颜聚,终于灭了赵国。

《李牧传》原文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於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於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於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