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荆州

荆州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荆州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荆州问题。

分享

浏览

6318

文章

93

荆州是现在的哪里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的荆州,所辖地盘很大,地跨我们现在的六个省,相当于现今湖北省、湖南省大部,以及河南省、贵州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的一小部分。

三国时期荆州下辖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和长沙郡。荆州“厥上惟涂泥,厥田为下中,厥赋为上下”。这是指出荆州土壤大致类似扬州,唯一土壤肥力为下中,比扬州高一级,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八级,田赋属第三级。

荆州在汉朝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又逐渐减小。东晋定治江陵,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荆州是现在的哪里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荆州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古时又称江陵,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全市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下辖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县、洪湖市8个县市区和荆州开发区、华中农高区、纪南文旅区3个功能区。

荆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建城历史长达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国建都纪南城,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达138位。从爱国诗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历史上有大批文人墨客曾在荆州吟诗作赋。

荆州市以平原地区为主体,海拔20到50米,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下,其中平原湖区占78.7%,丘陵低山区占21.1%。丘陵主要分布于松滋市的老城、王家桥、斯家场和荆州区的川店、八岭、石首市桃花山等地,海拔100到500米,相对海拔50到100米,低山主要分布于松滋市西南部与湖南省交界处,海拔500米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荆州是现在的哪里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荆州就是现在的荆州市,是湖北省地级市、长江中游交通枢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荆州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典籍中,是源于“禹分九州”。荆州建城历史长达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国建都纪南城,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

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达138位。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荆州吟诗作赋。始建于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展开阅读全文

荆州有哪些景点值得一游?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荆州有哪些景点值得一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了解一下吧。

操作方法

1

说道荆州,大家一定会想荆州古城,因为这里保留了古代文艺气息,所以来了荆州,一定要去看看。

2

荆州博物馆一座表达地方综合性的博物馆,占地4.8万平方米。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馆藏文物和独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陈列,以及考古研究的丰硕成果而享誉海内外。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评选,该馆荣获中国地市级“十佳博物馆之首”的美誉。

3

荆州关帝庙,雄踞在荆州古城南纪门内,是关羽镇守荆州后的标志性建筑,史料记载:这里曾是蜀汉大将关羽镇守荆州的府邸故基,关羽死后,这里成了他后裔世袭江陵的袭地 。

4

张居正故居,雄踞在荆州市古城东大门内,新落成的张居正故居包括仿明清四重院落、西花园、照壁、张文忠公祠、文昌阁、神龟池、捧日楼、纯忠堂、南门广场等景观。还包括大学士府、九鸟苑、陈列馆、文化艺术碑廊、首辅论证群雕等。

鉴于其生前功绩卓著,墓筑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石碑高一丈四尺,镌刻有“明相太师太傅张文忠公之墓”,有石雕、香炉、蜡台,以供奉 祭祀他的在天之灵。

5

万寿园,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荆江大堤观音矶头。是集文物古迹、长江防洪史迹为一体的名胜景区。

6

洈水水库,位于湖北省松滋市西南部,地处长江三峡、荆州古城、湖南张家界三个著名旅游区的中心部位,属亚洲著名的人工淡水湖,洈水大坝全长8968米,属亚洲第一大人工型土坝。

湖水浩淼碧澄,天水一色,500个湖心岛在水中崛起,使水面多处分割,几经收放,形成连续的风景区域,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湖光山色尽在其中;500个半岛群峰毗连,层峦叠嶂,山水相依,可谓"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有"楚南仙境千岛湖"之美誉。

7

熊家冢遗址博物馆,是为熊家冢楚墓就地保护所设立,位于楚故都纪南城遗址西北,其距荆州古城45公里,地处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是目前国内所见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陵园分布最完整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该遗址是东周时期楚国高等级大型墓地,主冢规模之宏大、墓主身份之显赫、车马阵容之豪华、祭祀场景之阔绰、布局系统之完整,均十分罕见,有“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之说,

展开阅读全文

大意失荆州的荆州在哪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大意失荆州荆州在如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大意失荆州,即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失去荆州三郡,也就是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出兵攻打曹操,孙权乘虚而袭荆州,导致荆州失陷。

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导致荆州三郡失陷。

大意失荆州,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有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可用来劝诫他人不要“大意失荆州”;也可以用来为自己的失误作辩解。

展开阅读全文

浅谈为什么只有关羽可以镇守荆州?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为何只留关羽镇守荆州?

为什么会选择关羽,这里也会从多个方面考虑,首先就是用人角度,再者就是战略角度,还有就是探讨双方之间的关系,再从多个方面考虑之后,都会认为关羽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只是谁也没有料到最终就会变成这个样子。因此后来的结果也是大家不想要看到的。

从用人角度方面分析

刘备和关羽虽然并不是亲兄弟,但是关系真的很好的。这一点完全就可以从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故事看出来,如果你是刘备,到底会怎么去作出选择呢?况且你也并不知道关于可能会有这么大的失败。其实马有失蹄,人有错误,这也是比较正常的,所以也没有必要选择过多的自己吧。

战略角度的必然性

刘备选择入川,当时只有两条路,摆在自己眼前的其实就是陆路。水路。如果选择水路,这显然是不大可能的,根本就行不通。而且刘备当时的政权才刚刚稳定,选择这么做,这无疑就是痴人说梦,这就意味着放在眼前只有一条路。古往今来到底有多少个将领全部都是自己干的,肯定是找下面的这一些人,因此在经过分析之后还是会选择找关羽,毕竟关羽是自己的结拜兄弟,孰轻孰重自然会选择他吧。

探讨关系

曹操是非常喜欢关羽的,因此根本就不忍心,所以在出兵这一方面也没有选择竭尽全力,而且在私人情感这一方面也同样会产生一个极其微妙的反应。刘备自然也会想到这一点,因此也会决定让关羽留在这里,只是计划比不上变化,谁也不知道关羽居然会遭受到这样的一个失败,确实让人觉得有一些遗憾。但当时在对战的过程中,如果让关羽留下来,显然是比较有优势性的,只是后来的这些事情大家根本就没有想到。

展开阅读全文

孙权夺回荆州杀关羽不怕刘备报复么?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的死直接导致蜀国实力大减,不过孙权也是爱才之人为什么夺回荆州后不劝降关羽而一定要痛下杀手呢?其实在古时候能抓到敌方大将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而且关羽是绝对不可能归顺东吴,归顺也是诈降,所以孙权根本没必要冒这个险。当时的蜀国已经不能小看,杀掉关羽能削减蜀国实力,要怪也只能怪当时荆州兵力太少,被孙权成功偷袭。

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于禁的七军,并且斩庞德,就在节节胜利的时候,孙权派兵夺取了荆州,而最为可悲的是,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孙权部下杀害,大家要知道的是,孙权已经得到了荆州,应该可以卖给刘备一个人情,善待关羽,双方可以继续成为盟友,然而孙权为何斩杀关羽了?这其中必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孙权的目的是想削弱蜀汉的力量,毕竟当时蜀汉已经得到了益州和汉中,曹操又对蜀汉虎视眈眈,刘备未必敢东进伐自己。而且杀了关羽后,可以大大削弱蜀汉的力量,果然关羽被杀后,诸葛亮等人劝刘备不要东伐,然而孙权却低估了刘备和关羽的感情,最终刘备以倾国之力讨伐孙权,魏国也整军备战,打算坐收渔利,当时吴国确实有亡国的危险,但幸好出现了一个军事天才陆逊,火烧连营700里,打败了刘备大军。但这显然不能掩盖孙权这样的行为是不明智的,他本想阻止蜀汉复仇,却导致刘备复仇。

坦白而说,当时荆州被孙权攻占后,即使孙权不杀关羽,双方的仇恨也结下来了,刘备早晚也会派关羽攻打荆州,既然早晚关羽要来打,还不如杀了他,以削弱刘备军事力量,但是孙权的站略眼光还有待提高,削弱刘备,其实对东吴并不好,当时最强大的力量是曹操政权,如果刘备力量过于弱小,那么东吴很可能成了曹魏功灭。除此之外,关羽被杀,和关羽的性格也有关系,关羽一生过于傲慢,目中无人,既然说出虎女岂能嫁犬子的话语,的确惹怒了一国之君的孙权,最终被杀害,也就是不可避免了。

展开阅读全文

如果把关羽换成赵云守荆州赵云守得住吗?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赵云大家都知道的可以说智勇双全,而且也不浮躁,人也比较的低调,其实感觉赵云和关羽非常的像啊,但是仔细的对比的话,其实还是有多相方的方面,就拿性格想必的话,那一个就是天上一个就是地下了,最近有人就拿这个事情说事,那就是如果荆州一站,去的是赵云,而不是关羽的话,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事情,赵云是不是守得住荆州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三国演义》中假如刘备把荆州交给赵云去管理,让诸葛亮帮着打理经营好几年,那么赵云是可以守住荆州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赵云智勇双全

就单凭勇力而言,虽然关羽长得高大威猛了一些,但是赵云的武功也是极高的。关羽因为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而名扬天下。但是赵子龙的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主母,那也是浑身是胆,英雄无限。关羽保护了两位嫂嫂,赵云又何尝不是在万军从中救出了阿斗,要不是那位夫人自己跳井,赵云也能把他背出来。

关羽的智力在于借助了地势,水淹了庞德于禁的七军,好像很威武,但是还是没有算到东吴的鼠辈来偷袭荆州。赵云在街亭被攻破以后,亲自上阵调兵遣将杀伐决断,保护蜀军安全退出战场,其智力眼光能力远在关羽之上。

第二,赵云性格随和

在《三国演义》赵云的性格比较随和,他不像关羽那样,除了我哥哥刘备他就是天下老二,谁也不放在眼里。关羽对孙权派来的使者说,虎女焉能嫁犬子。根本就不把孙权和江东放在眼里,以至于人家算计他的时候,他还什么都不知道,太自以为是,太目中无人了。

这个事如果是东吴使者来跟赵云来结亲,我看赵云一定会先招待下来,让后给刘备诸葛亮去信,问了主公和军师的意见以后,在做出相应的对策。怎么会说出那种目无尊长又得罪人的话。

第三,赵云心思缜密

赵云的心思的确很严密。比如《三国演义》那次东吴的使者暗中跟孙夫人联络,想要骗走孙夫人,被赵云撞到了。赵云一面叫人去通知诸葛亮,一面亲在待人去追赶阿斗。最后留下了阿斗。后来张飞来了要杀孙夫人,赵云说杀主母不好给劝住了。想的都是很周全的。如果孙夫人让关羽撞见了,关羽可能会一刀把孙夫人砍成两半,因为关羽会认为这是在背叛刘备。畔者当斩。

赵云如果来守荆州,没有刘备诸葛亮的命令,他不会主动去跟曹操开战。因为他知道刘备在汉中跟曹操大战,消耗很大,如果两面作战,消耗会更快。一个国家没有这么多的能量同时消耗,赵云只会严防死守,做好防卫,绝对不会让东吴的人偷袭。

所以我觉得如果让赵云来守荆州,那还是很有可能守住的。

展开阅读全文

永嘉荆州板栗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产品名称: 永嘉荆州板栗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产品简介:栗子经济价值高,这与它的较高营养价值是分不开的。果实中含糖及淀粉70.1%、蛋白质10.7%、脂肪2.74%,此外尚有胡萝卜素、碳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梭等多种维生素。栗果生食鲜美甘甜,炖、煮可调成菜肴;带壳的有黑沙加饴糖一炒,即成糖炒栗子,更是清脆香味,脍炙人口,永嘉山区农民有“栗炖鸡”的习俗,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向为待客上品。永嘉板栗,据初步考证,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从福建入,现全县各乡均有分布,大多数以零星栽植,唯碧莲、大若岩、张溪、渠口、岩头等地,或连片或带状,以农栗间作。全县目前拥有板栗种植面积约1600亩,年产析栗2000-2500担左右,产量居于温州全市之首。目前,主要栽培的农家品种有早稻栗、油光栗、毛栗等。

产品历史:南朝梁代名医陶弘景说,“栗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这是一点不差的,宋代苏轼更极口赞道:“果中栗最有益。”板栗,俗称栗子,又名大栗、栗树,为山毛榉科栗属植物,落叶乔木,树高达20米,胸径1米,冠幅8-10米,树寿长达数百年。栗原产我国辽宁以西,向有“干果之王”之称,素为世人珍重,主要在于它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我国板栗闻名天下,在国际市场上有“中国甜栗”之称,早在公元一世纪时就是远销西方的出口商品。板栗为喜光树,宜选开阔向阳的山地丘陵栽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干旱贫瘠的土壤均能生长,适应能力强,极易存活,全国各省均有栽培。栗与枣、柿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

展开阅读全文

荆州名人馆

全文共 1173 字

+ 加入清单

荆州名人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荆州,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楚文化的瑰异灵秀和三国文化的雄奇豪迈,孕育滋养了古城荆州的独特魅力。这里曾是二十多代楚王纵马出征的古都,一部《三国演义》有七十多回提到荆州。这里也曾是数代王朝封王置府的重镇——汉时武帝划全国为十三州,荆州为其一,商贾会集,市井荣兴。东晋至隋唐五代十国,十一个王侯在此称帝(王)建都。宋明时期繁华堪比苏杭,近代又是长江沿岸率先开埠的城市之一,有“江汉明珠”之誉。今日荆州将古老与现代完美结合于一身,在保存完好、素有“南方完璧”之称的青砖古城墙下,喧腾着现代气息,翻涌着时尚潮汐。

荆南杞梓,惟楚有材。坐落在长江岸畔、湖泽丰饶的江汉平原腹地,荆州灵秀的水土孕育了无数炳耀青史的杰出人物。古有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明代杰出政治家张居正……今有中国真菌学创始人戴芳澜,著名物理学家王竹溪,文学理论大家王元化,以及一大批改革开放后涌现的叱咤风云的产业界人士……丰富的名人资源,既彰显荆州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为荆州科学发展的软实力提供了良好根基和长足后劲。

人以精神立于天地间,而优于万物。民族以不随时间萎色的精神传承,铸造自己的魂魄。正是一个个在时间长河中熠熠闪光的杰出人物,以自己的心魂传递着我们这个民族最优秀的精神之髓。荆州名人是荆州珍贵的历史积淀与财富,是荆州独特而形象的城市名片。公元二零零八年,中共荆州市委、荆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兴建荆州名人馆。市委书记应代明任荆州名人馆组委会荣誉主任,市长王祥喜任主任。组委会向全国、全球征集荆州名人候选人,嗣后,组委会延聘社会贤达及有关人士,组成专家委员会,本着“厚古薄今”的原则,对海内外及社会各界推荐的军政、科教、文体、经济等各个类别的候选人进行甄选评审,报组委会审定批准后,最终确定首期展出118位荆州名人。

荆州名人馆是中共荆州市委、荆州市人民政府建设的展示名人业绩、彰显名人精神的文化窗口,是立足全球视野、链接桑梓故园的情感纽带,是中外宾朋游览荆州的标志性人文景观。全部工程按“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分三期进行,分别为展示厅、影像资料厅与会展中心。设计理念上,引入三种形态和概念:将古代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与忠孝节义的牌坊形态引入大堂设计;将荆州独有的古城墙形态引入外围设计;将象征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竹子形态引入背景幕墙设计。社会各界、各有关部门和许多有识之士,对名人馆首期建设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和热情的支持,经合力打造,荆州名人馆于公元二零零九年六月正式开馆。

走进荆州名人馆,牌坊式建筑开阔大气,城墙式造型气势恢弘,竹园式幕墙姿态入画。缓步其间,与荆州各个历史时期杰出人物做一番跨越时空的对话或情感精神的融汇,一种润泽我们民族数千年的可贵气节涤荡着我们的心灵,滋养着我们的情怀,名城名馆遂与华夏兮齐昌,名人名节遂与日月兮同光。

展开阅读全文

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荆州古城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护城河环绕荆州古城,是我国现存仅有的完整城壕。环荆州古城河可追溯到2800多年前周厉王时期,它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和湿地文化,虽历经沧桑,依然秀丽古朴。

湖北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包含荆州古城的三条河流(护城河、太湖港河、荆襄河),以九龙渊、古城墙、明月湾湿地、环城北至西门两河四岸湿地景观以及荆襄河湿地为主景,沿途有多个国家4A、3A级旅游景区,流域区域涉及荆州、沙市、华中农高区、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等4个县级行政区11个村及一个农场、总面积为469.41公顷。湖北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属典型的城郊型河流湿地,公园内水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公园划分为五大功能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

今日的环城湿地既有古荆州的深厚底蕴,又有清新雅致的时代风貌,成为城郊型湿地生态建设样板和市民休闲观光的盛地。随着湿地公园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环荆州古城湿地公园的环境今后将更加秀美,水生动植物更加多样,历史文化元素更加凸现,展现给市民的将是更完美的湿地生态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荆州南门天主教堂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荆州南门天主教堂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荆州南门天主教堂

位于荆州市荆州城南门外东堤街,包括大经堂和修道院。大经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坐南朝北。平面近似于正八边形,正面两侧建有西式四层塔式阙楼,顶部设十字架塔尖。面阔15.6米,进深41.21米。修道院,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平面呈品字形布局,占地面积约1933平方米。由修道院大楼、文萃小学大楼、修道圣堂三栋主体建筑组成。该教堂是荆州地区唯一现存的欧式建筑,对研究西方建筑风格在江汉平原地区的流传、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五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荆州关帝庙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荆州关帝庙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国家A-旅游景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城区迎宾路,南门关庙旧址。宜黄高速、荆襄高速可达。距武汉市200公里。是三国文化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占地4500平方米,关庙旧址既是关羽镇守荆州10余年的府邸故基,也是关羽后代世袭江陵的地方所在。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始建为关帝庙。后几经战火,且年久失修,殿宇毁失殆尽。1987年复建。整个馆宇仿原关庙风格,仪门、正殿、陈列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灰瓦红墙,画栋雕梁,飞檐翘角,气势雄伟,独具魅力。关帝庙是三国旅游线上的旅游胜景和荆州古城的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地址:荆州市荆州区爱民路爱民路关公馆

类型:古迹

等级: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8:30-17:30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展开阅读全文

荆州文庙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荆州文庙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城区荆中路。是荆州市重要的人文古迹旅游景点之一。县文庙又名县学或者县学宫。

清康熙六十五年迁逮,原建筑群异常雄伟,棂星门外是泮水池,周围有31个石头围(俗名和尚头)。棂星门前有一道塘墙,有360个眼,点一名进士,就注一眼,如点了状元,就把墙拆掉。进棂星门,过大成门,有砚池(即内泮),上建有三座石拱桥,中间一桥桥石刻龙凤,只有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孔,才能踏龙凤而过,这就是江陵俗称“三桥不流水”的地方。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县文庙唯一存在的建筑物。现在文庙园内仍完好地保存着文庙大殿,棂星门等省级重点文物,文庙的斗拱建筑现为全国一绝。棂星门龙凤石雕至今仍闪烁着楚文化的光辉,光绪皇帝御笔亲题的“棂星门”三个大字仍不失当年的道劲。

交通提示

位于古城荆州中路西段南侧的荆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园内

展开阅读全文

荆州盆景园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荆州盆景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国家2A级旅游景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城区荆北路。拱极门与远安门之间。是园林式风景旅游区。占地22000平方米。北依古城垣,南临荆北路,东邻玄妙观,西连关公洗马池。盆景园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全园依地形,就水势,仿明清建筑风格,按古典园林样式而建。雅趣轩三面环水,曲廊相连。环绕全园的790米长廊,分上下两层, 迂回曲折,高低错落,气势磅礴。回廊连接的亭、榭、轩、楼、阁、桥,有分有合;回廊连接的荷园、松园、竹园、梅园,有藏有露。园东曲廊和楚怡馆、心源斋、景渊阁、翠屏堂环境幽静,古色古香;楚怡馆东侧石山气势粗犷,造型险峻,山内有洞,洞内有山,山洞相连,别有洞天。山上灌木丛生,花草盛放,流水潺潺,有声有色。园中还有华明楼、水榭、仿树拱桥、荷花、仙子和其他建筑,风格各异,引人入胜。园内常年陈列各类盆景、花卉、根艺作品10000多件, 其中不少展品在全国各级展览中获奖。每逢新春等佳节,这里有丰富多彩的灯会、诗会、牡丹、荷花、菊花等各种花展等,吸引大量的游人,令人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荆州章华寺

全文共 2954 字

+ 加入清单

荆州章华寺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章华寺位于我市沙市区太师渊路南侧,为楚灵王行宫古章华台遗址。追溯章华寺之历史,必然涉及古章华台。章华台与章华寺两者一字之差,始建时间却相距一千八百年之遥。前者为帝王行宫,后者为佛门净土。章华寺源古章华台而得名至今,古章华台因章华寺而名垂千古。

章华台又名章华宫。是春秋时期楚灵王(公元前540年—前528年)于公元前537年修筑的离(渚)宫。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章华台“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西汉贾谊称: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故有“三休台”之称。台上宫殿亭榭,气势磅礴;台下雕石砌池,金波荡漾。唐代大诗人苏东坡在《渚宫》中写道:“当时郢人架宫殿,意思绝妙般与亻垂,飞楼百丈照湖水,上有燕赵亦娥眉”。还因“楚王好细腰”之怪癖,选得数千名细腰女子在宫内日夜歌舞,因而又有“细腰宫”之称。唐代另一大诗人李商隐《梦泽》中写道:“梦泽悲风动自茅,楚王葬尽满城娇,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历史是无情的,章华宫并未成全楚灵王永乐宫之美梦。楚灵王不修德政施-,穷兵黩武,贪图霸业,最后落得冻饿自缢而死的结局。岁月流世,斗转星移。章华台这块王宫故地历尽沧桑,至西汉年间(约公元202年)成了一个散居渔民之地,人称“打渔村”。隋末唐初(约公元618年)有古德在此结茅静修,此乃章华寺之前身,但未能形成寺院,真正成为佛教丛林则是后来的事。

据史载,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章华寺开山祖师悟开和尚到此始建寺庙,初名章台寺。悟开祖师(公元1285-1354年),号释无,俗姓黄,湖北江陵人。自幼出家,受具足戒后,礼朝名山、寻访名师,研习教理,勇猛精进。元至治元年(公元1325年)春,悟开云游至浙江宁波阿育王寺,终日拜舍利,参禅悟道。三年后的初夏,悟开身感微疾,拜舍利几个时辰后,自觉病意全无,心胸豁然开朗,塔前光照四方,烛火中忽然跳出一颗晶莹明亮的坚固之物,而且不偏不倚落在悟开的拜垫中心。悟开拾起仔细端详,原来是一颗硕大的舍利。此后,悟开将舍利珍藏如宝,从未离身。一天深夜,悟开参禅入定,忽闻耳边有一奇特而熟悉声音由远至近,反复多遍:“悟-开,礼拜如来,供奉舍利,惟有章台”。而声音还伴着画面,这不正是离俗家不远的古章华台么?悟开反复思索着,参祥入定为何能听到声音,看到画面。此禅味非同平常,且今日是四月初四文殊师利菩萨诞辰日。悟开觉悟了,原来是文殊菩萨示现感应,悟开决定即刻回楚地湖北江陵章华台建寺。

悟开离开阿育王寺后,经过近一年的长途跋涉,餐风露宿,于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春抵达章华台,开始了创建章台寺(章华寺初名章台寺)的宏伟事业。此时,元朝宫廷皇位争夺异常激烈,内部战争时有发生,但对佛教还是亲善的。元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文宗图贴睦尔登极前出居江陵,他对悟开了解甚多,敬重有嘉,且多次亲临章台寺。可是,由于长期战乱,百姓生活极苦,民不聊生,章台寺建设异常艰难。悟开率众千辛万苦,十年募化,至元元统三年(公元1335年),章台寺已达丛林规模,另有舍利塔一座。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悟开功德0,参禅而逝。后僧在悟开圆寂后建塔供奉其灵骨时,发现舍利不知去向。悟开的功德被后人广为赞誉:“悟开祖师建章华,亭台楼阁更典雅,七殿九阁铜铃响,传戒说法遍天下。”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年),红巾军将领陈友谅(自称汉王)兵败,其子陈理残部被朱元璋追杀退至江陵,章台寺遭受了第一次破坏。

明朝初年(约公元1368年)章台寺为避元文宗帝亲临过寺院之嫌,遂更名章华寺。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朱元璋之子楚王朱桢驻守荆楚,见章华寺破败不堪,因与其父皇追杀陈友谅有关,遂拨银两,动员民众复兴章华。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靖难之变,燕王登极后,据说建文帝着僧装出走云南,途经江陵,在章华寺挂单三天。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之后,因皇室兴道抑佛,章华寺时有兴废。

明末清初(约公元1644年),章华寺又屡遭战争搔扰。大的破坏则在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平定“三藩之乱”。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冬,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发动叛乱。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治国率兵北上,经贵州直捣湖南,势如破竹,很快占领湖南全境,沿江布防与清廷对峙。荆州一带成为双方拉锯战的主战场,章华寺首当其冲,历时八年,导致寺毁僧散。清雍正、乾隆时期,章华寺几次欲复兴,但因各方面条件欠佳未能有大的起色。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寺院分别在守性法师、觉空法师、松青禅师等住持下又有几次振兴,至清光绪初年,章华寺已发展成为荆沙地区第一模范丛林。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净月大师(公元1865-1941年)接任章华寺方丈,寺院又有较大发展。因净月大师禅净双修,福慧全具,声威大振,引起清廷的重视。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净月大师奉旨入京,在紫禁城为皇公贵族讲经说法,深得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的欢喜,清廷颁圣旨,赐《龙藏》一部,銮贺半副,龙椅三把,另有黄缎五龙袈裟,旗伞、如意等宫中珍品,钦封净月大师为四品大僧正,敕建藏经楼,重建大雄宝殿等主要殿堂及佛像,寺院建筑占地达八十五亩,其僧团组织为荆楚之冠,鼎盛达三百余人。按临济宗之传统,方丈之下设四大班首,八大执事,另有执事一百零八员,还办有《佛海灯》月刊。道风严谨、法苑兴盛,每年“冬期”传戒,弟子遍及天下,成为当时湖北佛教最大的丛林和长江流域最有影响的寺院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强行驻扎章华寺,毁坏寺院设施,被寺僧阻止后,欲火焚,经退院方丈本一法师多方交涉才幸免大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章华寺积极应党和0的号召,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农禅并重,坚持人间佛教,祈祷世界和平,受到社会各界赞赏。公元1956年章华寺为培养佛教僧才,选派宽莲法师去北京接受系统的佛学教理培训,宽莲法师因此而为新中国佛学院第一批学僧。同年,章华寺被列为湖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966年“0”初期,这座高僧辈出,金碧辉煌的历史名刹惨遭浩劫,佛像被砸、文物被抄、殿宇被毁、僧众被驱、在寺院内办起了工厂。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全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先后两次视察章华寺,作出了“厂要搬、庙要修”的重要指示。公元1988年6月14日,章华寺前任方丈宽莲法师率众重返这块佛门净地,开始实施重振章华寺的宏图大愿。公元1997年宽莲法师功德0,安祥西归。其弟子心继法师继任章华寺方丈,承师父之愿,杨菩提之道,潜心办教,身体力行,先后两次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在章华寺传授“二部僧众”大戒,四次举办“水陆0会”,举办“念佛七”一百余次;搬迁了寺内居民住户83家,新建、重建了观音甘露宝塔、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斋堂、五面罗汉堂、禅堂等十座殿宇,总面积达二万余平方米;新建、重建各类佛像达800余尊,法器、法物近万件,使章华寺举行大型法会能同时满足一千弟子食宿。章华寺现有建筑规模虽然已超过历朝历代,但按照章华寺总体规划,建设4A级旅游景区,仍有藏经楼、卧佛殿、万佛殿、法堂等建筑需要建设,章华寺将在市委、市人大、市0、市政协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完成。我们坚信章华寺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荆州古治遗址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荆州古治遗址位于襄阳城荆州街,现仅存残垣断壁。东汉时,荆州刺史治所在武陵汉寿(今属湖南),襄阳只是荆州南郡的属县。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献帝以刘表为荆州刺史,自汉寿徙治所于襄阳,襄阳从第三级地方机构所在地,第一次一跃而成为统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和河南、贵州及两广一部的荆州的首府,成为荆州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变化,对襄樊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襄樊市地名志》记载,荆州街在襄阳城内东部,北起大北门,南至运动场路,长1.35公里,宽5-24米。明朝在北段建有拱券门(1996年拆除),门额书写“荆州古治”,因东汉荆州牧治所设襄阳,故名荆州街。清代守备司衙门驻过这里,曾改名为守备司街。解放前是国民党襄阳县党部、县政府驻地。解放后为中共襄阳地委、襄阳地区行署驻地。1983年地市合并,改为中共襄樊市委、市人民政府驻地。2006年襄阳市委市政府机关由荆州古治街搬迁至檀溪路,这里成为襄樊市人大常委会、政协襄樊市委员会所在地。

襄阳政府按传统营建方式,将荆州古治券门损坏的墙体予以修复。新建券门。券门,即古代打仗时,士兵登城防守的偏门。新修的券门高5米,宽3.95米。而旧券门两侧曾损坏的墙体则用玻璃橱窗予以保存,从外可直窥老墙体的岁月沧桑。

展开阅读全文

荆州公租房怎么申请?荆州公租房怎么管理?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荆州租房怎么申请?荆州公租房怎么管理

荆州公租房怎么申请?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申请人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申请人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

1、承租人有转借、转租或者擅自调换,改变用途,破坏或者擅自装修且拒不恢复原状,在公共租赁住房内从事违法活动,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闲置公共租赁住房。

2、承租人累计拖欠6个月租金、未按规定申请续租的,应当腾退公共租赁住房。

3、承租人有不符合续租条件、获得其他住房并不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条件和承租或承购其他保障性住房等情形。

荆州公租房申请条件正在修改完善的荆州市公租房管理办法,计划由分档按比例收取租金改为分档给予补贴,即按照相关地段的租金参考价一定比例统一收取租金后,再对不同档次的保障对象给予相应档次的租金补贴。

荆州公租房怎么管理?

第一条:即荆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自2013年5月1日试行,有效期3年。荆州公租房补助额约为市场租金的50%~80%。住房租赁补贴资格每3年审查一次。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是指按照规定的条件通过发放住房租赁补贴、提供公共租赁住房等方式,以解决本市城镇户籍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主的住房保障制度。

第三条:本市市辖十区建设、分配、管理公共租赁住房,发放租赁补贴,实施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适用本办法。

荆州公租房管理办法所称的住房租赁补贴,是指住房保障部门向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按照规定的标准发放的货币补贴。本办法所称的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政府或政府组建的住房保障投资公司筹集、管理,限定建设标准、租金标准、供应对象,面向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出租的保障性住房。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说关羽是蜀汉的罪人 是因为关羽丢了荆州吗

全文共 1400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在后世人的心目当中,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高大厉害的形象,很多人对于关羽也是十分敬佩的,尊称关羽一声关二爷,他忠义的形象也让很多人佩服。不过也有人认为,关羽尽管名气很大也很好,但从他所做的事情来说,他可以算是蜀汉的罪人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的事情吗?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东吴对荆州是什么态度

陆逊是东吴伐荆州的真实策划者,他当然要详细研究关羽了,尤其是关羽的缺点,所以应该是可行的。而陈寿是《三国志》的作者,虽然《三国志》是一部非官方的历史记载,但这《三国志》仍是研究三国历史的最主要资料,虽然陈寿是晋臣,对蜀汉的记载可能会有失偏颇,但大体上仍然还是要尊重事实的。

由此可见,关羽勇则勇矣,但性格上有致命缺陷;其实这种缺陷对于冲锋陷阵的武将来说,并没有什么,但后来刘备为了攻略蜀地和汉中,将荆州绝大部分的人马都抽调走了,只留下关羽这位“有勇有谋”的心腹大将镇守荆州。起初关羽做的的确很好,东拒孙权,北拒曹操。

鲁肃等人希望维持孙刘联盟,而吕蒙却秘密地对孙权说:“关羽君臣狡诈,反复无常。关羽之所以不敢东进,是因为您有吕蒙这样的人。我等一旦战死,您如何抵挡关羽?”但孙权依然渴望北上进军徐州。吕蒙反对道:“北方地势陆通,骁骑所骋。不如消灭关羽,全据长江。”孙权赞赏吕蒙。

2、关羽为人

但孙权并没有施行吕蒙的计划,而是调集了东吴全境的兵马进攻合肥,以至于合肥之战的东吴兵力,明显超过了赤壁之战的东吴兵力。而关羽在此期间,一直遵守湘水划界的协定,没有趁虚进攻东吴。但是在鲁肃病逝后,吕蒙接替鲁肃镇守陆口,在表面上,吕蒙对关羽倍加殷勤、广施恩厚。但在暗地里,吕蒙依然渴望着攻杀关羽。

在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时,其实荆州北部也不太安稳,屡发叛乱,为此曹操还派曹仁去镇守;于是关羽便对荆州北部起了觊觎之心,在汉中之战结束后,关羽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发动了襄樊之战,此战初期,战局对关羽的确有利;一举破了曹操派来的七路大军,斩庞德降于禁。

加上许都以南的诸多山贼纷纷遥受关羽印号,为关羽的支党,甚至连曹魏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也投靠了关羽,关羽的声势一度威震华夏。甚至曹操以为汉献帝在许,与关羽军相近,欲迁都避其锋芒。但关羽为人的确有问题,心高气傲,不仅得罪了孙权,而且在内部也很不受欢迎,还因糜芳、傅士仁运粮出了点小差错而说“回去之后,就惩治他们!”

3、关羽兵败被杀

最终,不仅关羽兵败身亡,而且原属于刘备的荆州地盘,也被孙权全部占领;不要小看荆州,刘备虽然夺得了蜀地和汉中,但蜀地只能作为大后方,崎岖的山路决定蜀地不仅易守难攻,而且也不容易走出去;而想从汉中往外进攻的话,也是面临重重困难,这点从后来诸葛亮北伐中原就可以看得出来。

而荆州作为四战之地,地理位置极为关键,而且荆州少经战事,人口众多百姓富饶,关键是人才辈出,战争潜力极大,乃是诸葛亮给刘备所出“隆中对”的关键一环;所以在刘备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不顾一切的要发动伐吴之战,而诸葛亮内心也是矛盾的,所以没有劝阻刘备。

结果导致的就是张飞战前被自己人所杀;由于夷陵之战的失败,刘备带的傅彤、张南、冯习、马良、程畿先后战死,这些可都是青壮啊,蜀汉未来的中流砥柱;战后,黄权也被迫降曹,可以说,此战导致蜀汉损失大半人才,而且刘备多年积累下来的精锐损失大半,一片大好的形势顿时被逆转;如此看来,关羽的确是蜀汉的大罪人。

展开阅读全文

荆州人为什么喝早酒 喝特色早酒白天还能做事吗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早酒文化,小编一开始还真的不知道,在影响中,喝早酒的人那肯定是酒麻木了,就是一天天除了喝酒什么事情都不干的人。但是其实当我们真正的了解这个早酒文化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我们都错了,早酒文化是有很多很多这个讲究的,也是有很长一段历史的,是一个地区生活习性的保留,是文化的符合。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下载荆州人为什么喝早酒,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1、荆州人为什么喝早酒

荆州人喝早酒是上一辈人留下来的传统,其实大部门也还是年纪稍微长一些的人在喝早酒了,年轻人不算多,喜欢喝其实就是习惯了而已。2、喝特色早酒白天还能做事吗

该做事情的也还是需要做事情啊,总不能为了喝早酒,而不做事情吧。3、早酒文化的历史渊源

我们拿公安这个地区为例子,来细说。

说起"喝早酒",就不得不说起湖北荆州公安县。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它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重点粮油棉生产基地,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当地人说,在公安县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人们一大早起来喝早酒、吃火锅。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那是因为每天早上,当地有一条非常有名的牛肉街,非常热闹。到早上7点,这家牛肉店已经有很多顾客了。牛肉店老板自豪地说,我们公安人喜欢喝早酒,吃杂牛肉。

公安县牛肉火锅很有名。因其色泽好、牛肉味浓、味道鲜美,受到公安县人民的青睐。从公安县经过的全国各地的人都会来吃牛肉火锅。公安人也经常早上约三五个朋友,点一份牛肉火锅,喝两杯老酒。

公安县是长江上重要的码头。过去,许多码头工人从早到晚忙着搬运货物。早上工作结束后,他们会成群结队,吃火锅,喝几杯,然后回去休息。久而久之,早酒、吃火锅的习俗逐渐形成。4、早酒文化总结

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公安地区的人就是喝早酒的,只是当时在码头工作的原因,慢慢形成了一种早酒文化,也反映了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也看出了对生活的热爱,有酒就有故事嘛。

早酒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文化,需要尊敬和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