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赤壁

赤壁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赤壁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赤壁问题。

分享

浏览

4296

文章

108

火烧赤壁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遥想当年,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时曹操和刘备二者根本不是一个起跑线上的。可是造化弄人,赤壁之战,曹操抱着暴发户的心态,本以为只是走个过场就可以轻松赢得冠军。可谁知人算不如天算,意外的结局出现了。

当时的曹操自信心爆棚,号称手里八十万大军,又占据有利位置,整个牌局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在牌局一开始就出了双王,砍了负责训练水军的蔡瑁和张允。纳尼?见过打牌的还没见过这样打的,其实这都是孙刘二人合作出的离间计。

曹操作为地主先出了牌,接着周瑜出牌,打了黄盖掩人耳目,这时庞统给出建议让曹操将船舰连在一起形成对子,神助攻诸葛亮真可谓是最佳cp,早就算好了东南风,使出致命一击炸弹:火攻,专门用来对付对子。地主成功被ko,曹操一手好牌落得个满盘皆输!那么,下一次的地主又会是谁呢?

展开阅读全文

火烧赤壁是什么故事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火烧赤壁的故事梗概

火烧赤壁是由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对曹军进行的一场战争,说到火烧赤壁大家也知道,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作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中最出名的一场,主要在长江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作战,最终大破曹军,导致曹操北回,孙权和刘备夺去了荆州的一部分。

虽然在赤壁之战曹操失利,而孙权和刘备借助这次战争的胜利,开始不断的壮大自己的队伍。当时刘备向孙权借荆州以后实力不断的强大。曹操却开始退居后方,修身养性了整整5年,当时的天下形成了三方势力。

其实当时的火烧赤壁,刘备和孙权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因为两军合起来的人数要比曹操的多很多,而且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在赤壁之战失利后,曹操的势力受到了影响,也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可能。

所以大家了解了,赤壁之战就是曹操、孙权、刘备他们三方的战役,当时为了实现天下统一,都想坐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位,就形成了三方鼎立的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赤壁之战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功绩谁更高呢?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赤壁之战周瑜诸葛亮谁的功劳更大

其实在赤壁之战中,并不是诸葛亮的功劳最大,而是周瑜,诸葛亮的作用早就已经被过分的夸张,其实当时周瑜就是主要的核心,诸葛亮只是负责去游说。

当时的赤壁一战,其中一方就是曹操,另外一方就是周瑜,在历史上周瑜本身就是一个主战派。诸葛亮在这中间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并没有绝对性的作用,最多也只是起到一个游说的权利。真正能够坚定孙权决心的,应该就是周瑜的分析,还有周瑜对于自己的一种相信。大家都会听到诸葛亮的舌战群儒,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无非就是虚构。

三国演义中把这次的赤壁之战所有功劳全部都只给了诸葛亮,其实在这一次里面我们也会知道周瑜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也是一个典型的主战派,就是因为如此才能够有效解决一切的问题。

赤壁之战之所以能够胜利,其实就是用火攻,这次火攻的胜利早就已经超过诸葛亮的预料,甚至也早就已经超过周瑜的预料。但是这一个计谋确实是周瑜想出来的,和诸葛亮真的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并且周瑜因为东风马上就选择设定一个计划,这才能够直接烧掉曹操的军营。

所以在赤壁之战中总指挥肯定就是周瑜,诸葛亮只不过是分析了形势,至于草船借箭,又或者是设计火攻,这所有的一切只不过就是美化诸葛亮,这就是一种艺术加工并不是真实的情况。当我们在真正的分析之后会发现赤壁之战中最为主要的那么肯定也就是周瑜,周瑜才是一个主要的力量,如果不是周瑜的存在,相信也不可能会有后期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赤壁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赤壁是隶属于现在的湖北省,是由咸宁市代管的县级市,赤壁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的南岸,为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赤壁市的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13°32′~114°13′,北纬29°28′~29°55′。北倚省会武汉,南临湘北重镇岳阳,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

赤壁古称蒲圻,缘起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设置蒲圻县,因湖多盛产蒲草(古时编织蒲团的材料)形成集市而得名。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蒲圻县撤县设市,由咸宁市代管。1998年6月,更名为赤壁市。

赤壁下辖15个镇,4个街道,2个国有林、茶场。全市东西长68.9千米,南北最宽、最窄处分别60千米、26千米,总面积1723平方千米,2016年户籍人口53.45万人。2016年,赤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60.22亿元。2018年11月,荣登“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

展开阅读全文

三国赤壁现在的哪里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赤壁位于现在湖北省咸宁市的赤壁市境内。赤壁隶属湖北省,是由咸宁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的南岸,为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赤壁北倚省会武汉,南临湘北重镇岳阳,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

赤壁古称蒲圻,缘起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设置蒲圻县,因湖多盛产蒲草(古时编织蒲团的材料)形成集市而得名。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蒲圻县撤县设市,由咸宁市代管。1998年6月,更名为赤壁市。赤壁市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南部为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群,最高为赵李桥镇柘坪村的观音尖,海拔852米。中部为丘陵地带。北部长江沿岸地区为海拔50米左右的冲积平原,最低处神山镇的聂家泉(海拔19.3米)。

赤壁市境内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以内,年平均气温16.9°C,年平均无霜期247~261天,降雨量1251~1608毫米,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赤壁之战的故事概括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赤壁之战主要内容: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

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周瑜在赤壁之战中使用了三个计谋分别是什么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周瑜赤壁之战中使用的三个计谋分别反间计,连环计以及苦肉计。反间计,周瑜利用蒋干杀蔡瑁、张允。连环计,庞统献连环计让曹操把战船都用铁链连在一起。苦肉计,黄盖用苦肉计向曹操诈降,采取火攻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周瑜简介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人 。东汉末年军事家、谋略家、东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展开阅读全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拼音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念奴娇赤壁怀古全文拼音

dà jiāng dōng qù,làng táo jìn 。

大江东去,浪淘尽。

qiān gǔ fēng liú rén wù 。

千古风流人物。

gù lěi xī biān,rén dào shì,sān guó zhōu láng chì bì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luàn shí bēng yún,jīng tāo pāi àn,juàn qǐ qiān duī xuě 。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jiāng shān rú huà,yī shí duō shǎo háo jié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yáo xiǎng gōng jǐn dāng nián,xiǎo qiáo chū jià liǎo,xióng zī yīng fà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yǔ shàn guān jīn,tán xiào jiān,qiáng lǔ huī fēi yān miè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gù guó shén yóu,duō qíng yīng xiào wǒ,zǎo shēng huá fā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rén jiān rú mèng,yī zūn huán lèi jiāng yuè 。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火烧赤壁原文及翻译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1

原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2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

3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4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展开阅读全文

福建自驾游-赤壁

全文共 2226 字

+ 加入清单

福建莆田莒溪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溪南村境内。莒溪的溪流三弯四回,恰似一个“吕”字,由此得名。莒溪盆地有下莒、埔头、过溪、溪南、溪北五个行政村千余户人家。风景区全境都属于溪南村。

莒溪虎堀山在城厢区常太镇溪南村境内,仙游九鲤湖历九漈瀑布从此流入东圳水库,再过延寿溪汇入木兰溪。九漈之中石门、五星、飞凤、棋盘、将军等五漈在原莆田县辖区内,即现虎堀山风景区。该景区离城30多公里。

明泰昌元年(1620),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来到莆田,就是从莒溪翻越观音山,到达九鲤湖,然后顺流而下,考察并记录了九漈的独特风景的。《徐霞客游记》卷一载:

余独缘涧石而进,踞潭边石上,仰视双瀑从空夭矫,崖石上覆如瓮口;旭日正在崖端,与颓波突浪,掩晕流辉;俯仰应接,不能舍去。循涧复下,忽两峡削起一水斜回,涧右之路已穷。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矾断磴间,乱流而踱,可以攀跻,遂涉涧从左,则五涤之石门矣。两崖至是,壁凑仅容一线;欲合不合,欲开不开,下涌奔泉,上凝云影;人缘陟其间如称猿然,阴风吹之,凛凛欲坠。盖自四涤来,山深路绝,幽峭已极,惟闻泉声鸟语耳。 出五涤,山势渐开。涧右危峭屏列,左则飞凤峰回翔对之,乱流绕其下,或为澄潭,或为倒峡。若六漈之五星,七涤之飞凤,八涤之棋盘石,九涤之将军岩,皆次第得名矣,然一带云蒸霞蔚,得趣故在山水中,岂必刻迹而求乎?盖水乘峡展,既得白恣;其旁崩崖颓石,斜插为岩,横架为室,层垒成楼,屈曲成洞,悬则瀑,环则流,潴则泉,皆可坐、可卧、可倚、可濯,荫竹木而弄云烟;数里之间,目不能移足不能前者竟日!每历一处,见有别穴,必穿岩通隙而入,曲达旁疏,不可一境穷也。若水之或悬、或淬、或翼飞叠注,即匡庐三叠,雁宕龙湫,各以一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出九涤,沿涧依山转,东向五里,始有耕云樵石之家,然见人至,未有不惊讶者。又五里,至莒溪之石步,出向道。

如今进入莒溪的主要标志,是残存的古寨门。寨门是清道光辛丑年重修的,保存着石刻“紫气东来”牌匾以及“石敢当”的“石”“当”两字。登上寨墙右边的小山,纵目北望,一条溪流三弯四回,恰似一个“吕”字,加上虎堀山麓杯木葱郁,真是一个天造地设的“莒”溪。旧时莒溪四周的群山风吹草动盗匪出没,官兵进山围剿只有进去的,没有出来的,因而常太民众都呼之为“鬼溪”。

莒溪盆地有下莒、埔头、莒溪、溪南四个行政村千余户人家。一条新修的水泥大道直抵虎堀山风景区。风景区全境都属于溪南村。

进入景区,迎面便是“一柱冲天”。这地方叫“筛潭”,平常水在里面旋转,有大富大贵之人来了,水便大了,冲天而起的水柱可达3米之高。走过“龙潭虎堀”,便是将军漈。徐霞客在明廷刀光剑影之秋来此看山水,山水中便有将军之杀气。如今太平无事,便苦寻不见,“将军”真形。 过了树篱笆围成的鹿园,上行百步,便来到“棋盘漈”。棋盘漈是神仙下棋之所在,有神仙足迹多处。神仙棋谱,赫然刻于石上,惜凡夫俗子不懂。更奇的是,一位仙子呈福清风俗,独饮一壶茶,不知是胜时大喜,还是败时大怒,竟用茶壶在岩石上顿出一窟窿来,与茶壶之底酷肖。从棋盘石上望去,便见“大象过溪”,翘望前方,更见飞流直下,那便是飞凤漈。

飞凤漈下,有一虎头形巨石,被一劈为两。民间传说:虎堀山原有一虎,长年喝了九仙在上面炼丹漏出来的仙水,也成了精,成了精的老虎不肯为民造福,反而频频出没为害莒溪百姓。九仙闻知,与之决斗了三十六回不见雌雄。观音见状,请天庭雷公助九仙一臂之力。雷公挥起巨手,一斧把虎头劈成两半。老虎临终一声长啸,传出十里山谷,回荡在莒溪群峰之间。这就是“虎啸莒溪”的来历。

虎头岩下有徐霞客当年小憩之处,旁边一澄碧深潭便为“濯足潭”。上了飞凤漈,巨石横陈,洞室便布,瀑流乱漩,就是当年徐霞客极尽笔墨渲染之地,是为“五星漈”。

从五星漈右岸回望左岸的飞凤峰,白云蓝天,青山叠翠,一只飞凤正急速向上腾升。但今人却把它叫“情人峰”。 说是山下有一对痴情男女,不满封建专制势力的阻碍,毅然相携逃到山中,到此山穷水尽,女孩体力不支,男孩便背着她艰难跋涉前行,神仙同情有情人,便赋予他们神力,这一对情人腾空而起……

继续上行,到了可以看见石门漈时,这路已断了。从路尽处回望东北方的山顶,只见一头戴方巾,眉目鼻嘴清晰可辨,双手拽着右肩上的行囊的古代智者,迎着夕阳,匆匆而行……这座天然的石像,不就是徐霞客吗?徐霞客走遍天下的精灵之气,就凝固在莆仙交界的山峰之上,三百年后,复活成浩浩荡荡地闯天下的莆田大军。

渡溪迎面临溪山冈即系龙山,山形玲珑清秀,有诗赞道“叠嶂嵌青松,盘空俯水洵。好风山外至,并作老龙吟。”登龙山,满目奇松,苍老虬曲,瞰溪水静若平湖,舟楫游弋。山脚有清乾隆年间所建“龙山堂”、“尺五楼”书院,留有林则徐的足迹。溯莒溪而上,小径曲折婉转,竹木茂密。溪水与小径交错穿插数十处,过溪皆无桥,需涉水,深者过膝。

水急石滑处,险象环生。莒溪上游两山夹峙,无村落人居,亦无田亩蔬苑,溪水清澈明净,不受污染,生活着多种珍希鱼类,两栖动物,如“娃娃鱼”。石滩处,水流溅溅,声响里许。幽潭间,树影婆娑,静若处子。更有石壁陡如刀削,鹰翔岩顶,飞瀑流泉点缀其间,活生生一幅国画山水,世外桃源。

驾车路线:市区出发有两条线路可以到,一条是过洪塘大桥进闽侯,一条是过金山大桥经金上大桥进闽侯,进永泰还没到赤壁景区和永泰县城。莒溪位于永泰县塘前镇莒口村。路左手边,有显著标志。开车单程1小时左右。

游玩特点:撑竹排,打水战,游泳,漂流

展开阅读全文

如果赤壁之战时郭嘉还活着,曹操就真的能赢吗?

全文共 2013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很多人都知道,曹操大败于孙刘联盟,归途中曾经感叹,如果当初郭嘉没有死,一直还活着,自己又怎么可能沦落到这个地步?一句话又伤感又不甘。那么,我们假使郭嘉真的还活着,活到了赤壁之战的时候,他究竟是否能帮助曹操获胜?又或者说,是否能劝阻曹操南下,不去与另外两方势力联合起来的力量正面对决?

郭嘉是曹操远征乌丸回来的时候病死的,当时郭嘉在易城。《三国志郭嘉传》的记载是:“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可见当时曹操已经从柳城班师回来,但是郭嘉的病情实在太重,曹操还没到易城,郭嘉就病逝了,享年38岁。所以才有“太祖问疾者交错”的说法,如果两个人在一起,那么就不用不断派人去问病情了。

郭嘉的病情,起于身体虚弱,又长年生活放纵,不拘小节,曾多次被陈群指出批评,这在《三国志》中有记载。加上多年来一直操劳过度,处心积虑为曹操谋划,身体越加羸弱,最后在北征的途中不适应气候和水土,终于在易城病倒,最终没能等到曹操回来就去世了。曹操关于“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绝不使吾有此大失也”的说法是在给自己的赤壁之败找台阶下。

首先,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比如濮阳败给吕布、宛城败给张绣、征刘表张绣中贾诩之计等,何以见得郭嘉在,曹操就一定能避免赤壁之败呢?

其次,曹操手下谋士众多,并不是每件事情郭嘉都会给曹操出主意,有主意他就会说,没有主意他可以闭口不言,自有他人为曹操出谋划策。比如官渡之战,郭嘉主张曹操迎战袁绍并给曹操作了一定能战胜袁绍的有力分析,使曹操建立了必胜的信心。但在战争相持阶段,是荀彧而不是郭嘉给曹操写信阻止了他撤军的打算并最终赢得胜利。因此,何以见得赤壁之战时,郭嘉就一定有主意出给曹操呢?

第三,从正史对郭嘉的记述来看,他擅长的是战略分析,是对战争胜负走势的把握,而排兵布阵、具体的用兵韬略则是曹操的长处而非郭嘉的强项。换言之,如果郭嘉在,除非郭嘉能说服曹操根本就不下江东,否则,只要孙、曹在长江对垒,那末,曹操的失败就将不可避免,郭嘉恐怕也无能为力。

第四,我以为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官渡一战,曹操打败了当时最强大的袁绍,收取荆州又出乎意料的顺当,他的骄傲情绪不可抑制的膨胀起来,恐怕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了,就算当时郭嘉活着并给他以提醒,想必也不会入他耳,充其量是有礼貌的挡回去。

总之,自古骄兵必败,曹操就是犯了这个忌,与郭嘉在不在关系并不大。当然,历史没有“如果”,都是各人的想象。见仁见智吧。

郭嘉是曹操最为倚重的最有谋略的谋士,可惜天不假寿。郭嘉生前死后,曹操曾三哭郭嘉。

一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讨乌丸的行军路上。按照《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的说法,当时“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操有回军之心。问于郭嘉。嘉此时不服水土,卧病车上。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远涉艰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郭嘉年纪比曹操小得多,作为下属,生病之时,领导前来探视问计,已属难得和高看,哪能指望领导伤心流泪!可是,这位大领导曹操就真这样哭了一回!

关羽当时远征樊城,荆州空虚。曹操采纳司马懿之计,一面调五万精兵去救援樊城,一面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那时,东吴守将是大将吕蒙,很厉害。关羽为防吕蒙,留下重兵防范,吕蒙难攻。这时,陆逊献计说:‘关羽自恃英勇无敌,所怕的就是你。如果将军辞职,关羽一定中计。’吕蒙依计而行,关羽果然中计,便把荆州重兵调来攻打樊城。结果,吕蒙率吴军攻破荆州。关羽被迫走麦城,被吴军设计俘虏并杀害。

二哭郭嘉发生在当年九月,曹操讨平乌丸三郡回师到达易州时。郭嘉已经病得很严重,奄奄一息。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问疾者交错”。即一遍又一遍地问候。郭嘉一死,他“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节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曹操亲自参加了郭嘉的葬礼,哭得很伤心。并且对荀攸等人说,他打算让郭嘉做他的接班人。可是他却中年夭折,难道这是命吗?可以说,郭嘉之于曹操,犹张良之于刘邦。曹操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没有郭嘉恐怕难以想象。所以,郭嘉死,曹操大哭、特哭,确实是发自肺腑的,很真诚。

三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赤壁大战回归的路上。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的记载:“太祖征荆州还,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傅子》的记载是:“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当时主要谋士都在。

曹操怀念郭嘉,毫不掩饰对众谋士的失望,认为如果有郭嘉在,绝对不会让他吃这样的败仗!真让一帮谋士无不黯然自惭,无地自容。听,那一声接一声的“哀哉,痛哉,惜哉”,让我们听到了曹操呼天呛地的号啕。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中遭受的最大的打击,犹似雄鹰折翅。他此一哭,与其说是在懊悔与自责,不如说是对统一中国梦想的破灭和绝望。所以此哭是他平生最痛心的一次,达到了悲伤的顶峰。

展开阅读全文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谋士们为什么智商下线了?

全文共 246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曹操在整个三国时期败得最惨的一次就要数赤壁之战了吧,被孙刘联盟搞了一个连环计再加一个连环计,真的是好惨啊,其实大家都知道的,在曹操的麾下能人异士其实真的很多的,虽然郭嘉是死了,那么就真的没有人看得懂这些计策吗?还是说这场战役是天注定的,大多数的谋士智商被掏空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分析分析吧!

曹操终于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

袁绍郁郁而终后,几个不争气的儿子自相残杀起来,曹操轻而易举的攻下了袁氏大本营邺城。来到袁绍的墓前,曹操感慨良多,而且流下了真挚的泪水。回忆青葱岁月年少轻狂,曹袁兄弟把酒言欢,各自向对方诉说心中的志向。

袁绍说:“我南面据守黄河,北面依靠燕、代之地的险要,再加以戎、狄的兵力,然后南进争夺天下,这样或许可以成大事了吧?”曹操却说:“我运用天下所有有才智的人的力量,用先王的思想驾驭他们,就会百战百胜。”

两人的胜负或许在那一刻就已经分出来了,曾梦想一起仗剑走天涯,却最终分道扬镳,兵戎相见,不免一阵唏嘘。

这边曹操忙着祭拜袁绍,儿子曹丕抢先一步,继承了父亲的优良传统,收编败军之将的家属,迎娶了三国头号美人甄宓。

曹操情场失意,战场得意,(开个玩笑,有八卦消息称曹操本来对甄宓也有意思)曹军一路势如破竹,远征乌桓扫荡袁氏残余势力,最后靠着郭嘉遗计定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恭敬地把袁家二子的头献给了曹操,从此中国北方,天下无贼。

这期间曹操想必是前所未有的得意,袁氏消灭了,北方少数民族也被打得服服帖帖。其实由于三国之间的故事太精采,我们很少注意到曹操强硬的对外政策。就拿秦汉时期在中国边境作威作福的匈奴来说,是被曹操给彻底制服了,连抢来的女人都得乖乖送回去,比如一代才女蔡文姬就是曹操从匈奴手里要回来的。

还有个故事,匈奴派使臣来向曹操进贡称臣,曹操第一次享受这种待遇,戎马一生的他竟然还有点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形象不够伟岸,怕有损国威。就叫来了声姿高扬、眉目疏朗的曹魏集团首席美男崔琰来假扮自己,曹操则拿把砍刀立在一旁扮侍卫。

后来问匈奴使者这次会面感觉如何,使者回答曹操长得很帅,但旁边那个拿刀的,是个真英雄。曹操这由内而外的王霸之气已经呼之欲出了。

铜雀台也开始建造,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几首好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写的。比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短歌行》,又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观沧海》,更典型的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龟虽寿》,尽显曹操放眼天下的鸿鹄之志。

如果说唯一还有让曹操难过的事,就是郭嘉的病逝了。郭嘉确实是一代鬼才,平吕布、定河北,灭乌桓郭嘉的神机妙算都是功不可没。而且郭嘉是最懂曹操心思的人,曹操有多偏爱郭嘉呢,行则同车,坐则同席。所以别总说曹操好女色,真碰上有才华的男人,那才叫一个爱不释手。

而且郭嘉去世那年仅39岁,他是曹营里面年轻一代谋士领袖,曹操本意托付其后事,可他却先走一步,损失不可谓不惨重。此起彼伏的是,有一句话叫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就是有这么巧,就在郭嘉去世的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卧龙,诸葛亮。

诸葛亮出山后与刘备一番隆中对策,其高瞻远瞩,见识卓越,分析天下大势,奠定三足鼎立的战略思想。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刘备目前的实力实在难以支撑诸葛亮定下的宏伟蓝图。

面对曹操号称80万的大军南下,刘备是一败涂地,至于诸葛亮那些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之类的大胜,都是罗贯中烧的。实际情况是刘备化身刘跑跑,东躲西藏,老婆孩子都顾不上了,不愧汉室刘皇叔,很有当年汉高祖刘邦风范。

先是靠赵子龙一身是胆,血战长坂坡救回了阿斗。再靠张飞据水断桥,虎豹之声怒吼“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斥退追兵方才得以保全。据传曹军里还有个心脏病夏侯杰,被张飞吼得肝胆碎裂,吓死了…

刘表病逝,其子刘琮献荆州投降曹操,刘备溃不成军,一切都是如此水到渠成。曹操的野心空前膨胀,进而想要一举吞并江东集团,成就千秋大业。

有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呢?有的,是前文提到过的天下第一毒士贾诩,其实贾诩入了曹营之后相当低调,基本上都在韬光养晦,没有发过言。不过这回看曹操的状态,很像当年宛城大败之前飘飘然的他,贾诩才忍不住提醒曹操时机未到。可这时的曹操已经听不进劝告了。

一直养精蓄锐神秘的东吴势力终于闪亮登场,以孙权为首的江东英豪又岂会坐以待毙?影响整个三国的格局的赤壁大战,一触即发。

赤壁大战是《三国演义》整本书的最高潮,先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篡改曹植的《铜雀台赋》,将“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改成了“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将这一场统一的战争定性为曹操抢女人的战争,智激周瑜孙权,组成孙刘联军联合抗曹。

再就是联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周瑜施反间计群英会戏耍蒋干,黄盖献苦肉计诈降,庞统献铁索连环计,诸葛亮草船借箭,再借东风,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这一仗的描述可谓精彩绝伦,酣畅淋漓。岛主很难将故事说得更精彩了,我们就站在曹操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曹操这一仗,天时地利人和都没站在他这边。先是军中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瘟疫,战斗力受到了严重损耗。再者曹军北方人,大部分都是旱鸭子,孙刘联军依仗着长江天险占据优势。

另外孙刘那边妙计频出,而曹操几大谋士却集体失声,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郭嘉在赤壁之战前就英年早逝了,荀彧一向是坐镇后方的,贾诩程昱都提过意见,曹操不听也没办法,至于谋主荀攸倒是没有详细记载,估计和贾程之类差不多。

而且最为夸张的是,这场赤壁大战是在冬季发生,照理来说长江中游的赤壁地区应该刮西北风。而赤壁大战所刮的东南风,是极小概率出现的气象,如果要用科学来解释,就是在很偶然的状况下,赤壁的西边出现了低压气旋,又或者是东边出现了高压反气旋。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曹操是万万没有想到。而周瑜久居江东,或许是地理达人,识别出了这一天象,东风助长火势,大破曹军。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操之过急的战争,曹操败走华容道。这一战过后,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当年曹操煮酒论英雄,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一语成箴。刘备竟然真的从卖草鞋的做到了一方霸主,曹操短时间内是再难以统一中国了。

展开阅读全文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是因为赤壁之战吗

全文共 284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曹操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曹操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当时,曹操拥有十万大军,可以说相当的威风,但是,当时的曹操并没有能够统一天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关于这个的讨论一直没有结束,有的人说曹操不能统一天下,是因为曹操太好色,有的说根本原因就是赤壁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东汉末及三国史中,曹操可谓一位真正的风云人物,他论第二,恐怕没人敢排第一,曹操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在同一时期,无人能比。

曹操是真正的豪杰,他上马能领军,下马能治民。提笔能写诗,拔剑能杀人。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人物。三国志记载,曹操出身豪门但无纨绔之风,颇有游侠的味道。他虽然家境富裕,门第也算很高,但他从未受此约束。他任侠好友,急公好义,自小就是一条好汉,年轻的时候,也颇干过一些癫狂事,甚至挟刃入室想行刺权贵(一说张让,一说董卓)。但曹操胸襟广大,爱憎分明,高瞻远瞩,多谋善断,因此他既是权臣,也是明主,有很多名人悍将为他效力甚至效命。

曹操的生平事迹传奇之处甚多,咱们在这不便一一列举。在这单论曹操何以未能统一中国。

曹操年少便胸有大志,虽然未必想做九五之尊,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必定是他的目标,同样,曹操出身豪门,但同样有济世平天下的胸怀,他的很多诗句中表达了他对时局混乱,人民苦难的感慨。他从群雄割据,诸侯混战一开始,就有荡平天下,统一中国的志向的,而不像刘璋,刘表等只想贪图富贵,割据一方那种昏庸之辈。曹操立志统一天下,是有思想准备的。

曹操起事,有他的班底,其中包括他的家族班底,既有曹氏,又有夏侯氏,其中诞生了如夏侯淳,夏侯渊,曹洪,曹仁,曹真等名将,也有如其子曹丕,曹植,曹彰等出色的接班人,另外,曹操很注意收买人心,早期,甚至留祢衡不杀,因此获得了如荀攸,荀彧,郭嘉,贾诩,司马懿等才华超众的谋士以及张辽,于禁,徐晃,张颌,乐进等名将追随。也有典韦和许褚这样的勇士效命。同样,他也收罗了各行各业的人才,如王傑,陈琳,孔融等文人才子,韩浩,枣诋等屯田管理人才,也有程昱,满宠,钟繇等地方管理人才。

曹操军事方面可谓是天才,群雄并立初期,曹操的人马是最少的,但是曹操的军队又是最团结的,从关东反董卓联盟开始,他的部队一次次被打散,但又一次次聚集,最后在战胜袁绍和远征乌桓后,他练就了一支纵横平原高地,所向披靡的部队。至此曹操可以说在北方已经无人能敌。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曹操没能统一天下呢?某不才,以下浅见薄始,供诸位指正。

首先:曹操战胜乌桓后,志得意满。视天下英雄如无物。因此他并没有仔细规划统一战略。同样,他麾下的谋士,唯一有阳谋远见的郭嘉去世,其他如贾诩,荀彧,荀攸都不能给曹操一个完美的战略框架。

战胜乌丸,平定辽东后,曹操的实力和声望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候,他是继续谦恭养望,积蓄实力,还是横行无忌,惟我独尊呢?很明显,曹操选择了后者。本来曹操是以东汉中兴之臣的面目出现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尊天子以伐不臣”,曹操本来是站在正义的一面,吊民伐罪,讨伐不臣,和之前的权臣何进,董卓,袁绍都不一样,曹操因此取得了民心,尤其是士大夫的归心。但是曹操在依靠武力征服了半个中国,尤其是取得中国当时最富饶,最核心的地区后。按理说应该是占得天时,但实际不然,曹操占领邺城后,野心膨胀,大修土木,如铜雀台,供自己享乐,而后又自任丞相,横行朝野,三国演义有记载,说曹操目中无天子,经常欺君罔上,有一次甚至“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万岁”“,惹得关二爷要一刀把他干掉,虽然是演义,但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事实,那就是曹操的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在天下还未统一,人心还未稳定的情况下,拥有半壁江山的曹操如此作为,不可能不引起一向以忠君爱国自诩的儒家士大夫们的愤怒,同样,阉人之后的曹操,其家族虽然豪富,虽然自诩为汉开国元勋曹参的后人,但实际远不如”四世三公“的袁家,甚至不如四世太尉的杨家那么具有威望。在门第家世思想非常浓厚的东汉末年,这是很难得到士大夫和世家们的支持的。因此曹操虽然拥有强大武力,但政治基础并不雄厚。这是他的致命伤之一。如果他如王莽那样蓄养人望,不急着享受。“多积粮,缓称王”,继续势力,收取民心。稳定自己的阵营。而后以继续“尊天子而伐不从”,以王师征伐刘表,刘备,孙权,刘璋,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

其二,曹操是一个性格乖张的人,曹操大多数时候都爱才如命,礼贤下士,但是他本身性格比较狷介,从小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的人,他好色,喜怒无常,多疑,视人命如草芥。这一切都让他很难成为一个统一天下的雄主,如果拿他跟秦始皇比,被认为是刻薄寡恩,鹰视豺声的赢政,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从未有过杀戮无辜的情况,也没有随意杀害臣下和侍仆。但曹操不同,曹操经常偏离正轨,经常根据自己的好恶行事,如梦中杀人,酒后杀人,随意杀自己的小妾。杀孔融,杀杨修,包括一怒屠城,杀害数十万无辜百姓,这都不是一个雄主应该的做的,而更像一个游侠儿。因此,他的性格,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他的决策。这对他的统一大业是有致命影响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蜀张松因为其被曹操轻视(曹操个人喜好所致,张松其貌不扬,曹操不喜,因而轻慢之)而怀恨在心,力劝刘璋与曹操为敌,且成了刘备内应。成为曹操的统一大业的绊脚石。。

其三,曹操作战方向的错误,曹操在平定乌桓后,我认为他应该西向消灭关西马超,韩遂等西凉势力。马超韩遂虽然勇猛,西凉军虽然彪悍,但绝非曹操的对手,因此曹操应该首先统一北方。在北方,他的军队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他的将领们也善于陆战。收拾西凉后,再南下汉中,西蜀,如果善用韬略,必定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就平定了大半个中国。以西,南,东三个方向对刘表,孙权形成夹击之势。刘表新丧,内部不稳,刘备虽然想鸠占鹊巢,但强龙难压地头蛇。刘琮及蔡氏审时度势,必定投降曹操。这时候刘备如丧家之犬,不但诸葛亮不会辅佐他,徐庶都很难说。要么继续南逃东吴,要么就只能投降曹操。此刻孙权孤掌难鸣,不可能再有一战之决心。不用打,很快就会降了。就算打,曹操兵多将广,粮草充裕,并且可以从三个方向进攻,东吴兵少,虽然善于水战,但长期来看,必败无疑,而且曹操王命之下,东吴士人很难抗拒。

后世有人经常把赤壁之战当作曹操的滑铁卢,但事实并非如此,曹操不能统一天下,不是一两个赤壁就能决定的。曹操一生,身经百战,胜仗固然多,败的也不少,经常是丢盔卸甲,根据地丢了,甚至连命都差点没了,这个时候曹操都挺过来了。但是由于曹操的性格决定了他的策略,连续的胜利造成了他的自大心理,妄自称相,横行朝野,造成人心不服,而后又在吞并荆州以后贸然以倾国之兵力南下,妄图以石击卵,一战平定长江以南,统一天下。但是曹操军队不习水战,结果在孙刘的夹击之下,一败涂地,损失惨重。让刘备缓过气来,先图荆州,后并西蜀,三国并立之势形成,刘备势力同时发展壮大,东吴也没有了惧怕之心。曹操在两者的夹击下,已经无力回天,很难再有统一天下的大好局势。

展开阅读全文

赤壁之火是谁点的?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当人们想到利用东风时,就会想到诸葛亮。提到烧赤壁,我想起了周公谨。借东风可能吗?曹骏成千上万的舾装船会被周瑜的火轻易烧毁吗?

罗贯中用夸张来夸大,从文学想象的角度来看,是为了更好地描述人物,是极其感人的好笔迹,但根据陈寿的《三国演义》梁武帝的记录“写道”...公众到达赤壁不利于战争的准备,因此(当时)大流行病导致许多官员和士兵死亡,并导致军队返回。据《三国志·吴竹传》记载,周瑜和溥是左右督军,各率一万人。当他们在赤壁相遇时,他们击破了曹公军,烧了他们的船准备撤退。根据《三国演义》郭嘉传,太子(指曹操)回到了荆州。当他在巴丘遇到流行病时,他烧毁了船,叹息道:“郭奉孝在这里,所以我不会放过他。"“裴松之曾在评论中写道:"...至于赤壁之败,则是运气使然,实际上是疾病和流行病的伟大仪式破坏了锋利的刀刃。”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曹军在赤壁的失败并不是周瑜的失败。曹操的战舰大部分是自己烧的。

曹操为什么要烧自己的军舰?这是因为曹操看到北方军队不习惯于在水中作战,也是流行病肆虐。与此同时,他遭到黄盖欺诈性投降的伏击。他的军队非常混乱,他被迫决定撤退。退走时,曹操担心所有的大型战船都跟不上退路,会落入敌人手中。独烧船只是曹操的应急策略。据中华书局出版的《林峰·鲁豫》一书所载,《武陟周瑜传》引自表:“曹操、孙权舒云:赤壁之战胜似一场病,独烧船只导致周瑜退兵,使周瑜得名。””这一记录可以进一步证实赤壁战役的成败,不像罗贯中所描述的那样,而周瑜只领导了一次“火力进攻”的进攻。

展开阅读全文

赤壁米砖茶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赤壁砖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赤壁米砖茶是湖北咸宁市赤壁的特产。

2014年2月21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授予湖北省赤壁市为“中国米砖茶之乡”,这是该市继获“中国青砖茶之乡”称号后的又一“国字号”称号。

米砖茶是我国边销砖茶产品中,唯一以红茶作为原料的紧压茶,主要销新疆及华北,部分远销俄罗斯、蒙古及欧美国家。 湖北赤壁据该市茶产业发展局负责人介绍,赤壁作为米砖茶原产地,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边销茶主产基地县(市)。该市为将砖茶百年品牌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按照“擦亮百年品牌、打造百亿产业集群、重铸百年辉煌”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产业链产值100亿元。

赤壁米砖茶

湖北省赤壁市现辖行政区域

《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赤壁米砖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赤壁政函〔2014〕87号

湖北省地方标准:《赤壁米砖茶》(草案)

展开阅读全文

后赤壁赋赏析 后赤壁赋翻译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是《赤壁赋》的姊妹篇。全篇内容记录游玩,以登岸履险为主,也无谈玄说理的内容。文章前面记录真景真情,通过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给人一种壮阔的美感;中间对踞石攀木、俯江长啸的细致描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月夜登临的情趣。最后写梦见道士化鹤,纯属幻境幻觉,迷离恍惚,从中表现了作者内心怅然若失的苦闷。

此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优美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 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前赤壁赋》主要写了江水、明月、清风这三种景物。全文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前赤壁赋》创作背景

苏轼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心情苦闷不得志。文中与客人游览赤壁,借客人之口阐述自己的心情所思所想,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抒发自己想要建功立业却不得志,有感叹人生的短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自己又回答客人,表明自己豁达的态度。

《前赤壁赋》思想感情

前面表达了作者夜游赤壁之下的舒畅之情,接着抒发了人生苦短的感慨,但是作者并没有悲观,而是在后面抒发了珍惜现在拥有的便是一种享受一种永恒的感受。

《前赤壁赋》赏析

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说明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形容谁羽扇纶巾 羽扇纶巾指的是谁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周瑜。“羽扇纶巾”在三国之时,指的是儒将通常的装束,“纶巾”指的是青丝制成的头巾,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展开阅读全文

语文文言文翻译——《赤壁》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译文一]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

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

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译文二]

一把折断了的兵器沉没在泥沙之中还没有腐烂销尽,捡起来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上的战火和刀光剑影。倘若当年天不作美,没有东风相助,周瑜怎么能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恐怕就连大乔和小乔两位东吴美女也将被曹操深锁铜雀楼,春恨无限了。

编辑推荐: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湖北赤壁旅游攻略

全文共 1413 字

+ 加入清单

赤壁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的南岸,为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北倚省会武汉,南临湘北重镇岳阳,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赤壁市的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13°32′~114°13′,北纬29°28′~29°55′。赤壁历史悠久,四海知名,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沿革。赤壁古称蒲圻,缘起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设置蒲圻县,因湖多盛产蒲草(古时编织蒲团的材料)形成集市而得名。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蒲圻县撤县设市,由咸宁市代管。1998年6月更名为赤壁市 。现辖1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个国有林、茶场。全市东西长68.9千米,南北最宽、最窄处分别60千米、26千米。长江流经西北边界,主要有陆水河、新店河、汀泗河。赤壁是著名的古战场,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遗址。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湖北赤壁旅游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赤壁购物攻略

赤壁有很特色的美食小吃,更幸福的是这些美食小吃都可以带回给亲朋好友一起品尝哦。赤壁还有一些名优特产,独具特色。

赤壁门票信息

三国赤壁古战场¥150 陆水湖¥150

赤壁购物攻略

赤壁有很特色的美食小吃,更幸福的是这些美食小吃都可以带回给亲朋好友一起品尝哦。赤壁还有一些名优特产,独具特色。

赤壁住宿攻略

赤壁市住宿条件比较便利,在风景区有度假酒店,在市区有经济实惠的宾馆,能够满足旅客的不同需求。

赤壁美食攻略

赤壁有许多特色的美食,在市区内的小吃店与饭馆都比较常见。最正宗的排骨莲藕就在这儿了,赤壁的莲藕特别茂盛,几小时的熬煮换来的可就是一锅非常香的排骨莲藕汤了。还有鱼糕和东坡饼,美味的很哟。来这里的游客可千万不要错过哦~

赤壁美食攻略

赤壁有许多特色的美食,在市区内的小吃店与饭馆都比较常见。最正宗的排骨莲藕就在这儿了,赤壁的莲藕特别茂盛,几小时的熬煮换来的可就是一锅非常香的排骨莲藕汤了。还有鱼糕和东坡饼,美味的很哟。来这里的游客可千万不要错过哦~

赤壁交通攻略

赤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目前没有民用机场,此外交通还算便利。

【飞机】

从武汉天河机场到赤壁:

先坐机场大巴到宏基客运站,然后从这里坐开往赤壁的班车,平均每间隔1小时发一班车,每日运行5班。

【火车】

1、赤壁火车站至赤壁景区:

火车站乘2路公交车到【金三角站】下,转乘3路公交车到【西门停车场】下(市委党校旁),换乘客运班车到【赤壁景区】。

2、赤壁火车站至陆水湖景区:

乘2路车到【广电大楼站】下,转乘6路车到【陆水湖风景区】。

3、赤壁火车站至玄素洞景区:

乘2路车到【金三角站】下,转乘7路车到【玄素洞】。

4、赤壁火车站至龙佑温泉度假区:

2路车直达【终点站】到。

【客车】

赤壁客运中心目前有往返武昌、汉口、深圳、上海、温州、黄石、温岭、潮州、南通、象山、宜昌、石狮、十堰、嘉鱼、洪湖、仙桃、沙市、临湘、岳阳、通城、崇阳的客运班车。

【本地交通】

1、市内各景点基本都有公交车直达,非常方便。赤壁市公交车均为无人售票车,车上不设找零。

2、赤壁的出租车不多,市区不大,市区内基本就10元左右。

3、有一种个体经营的小巴,招手即停,很适合坐短途,这类巴士很晚都有。

到达攻略

飞机

赤壁没有民用机场,最近且比较方便的是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从机场到赤壁:

先坐机场大巴到宏基客运站,然后从这里坐开往赤壁的班车,平均每间隔1小时发一班车,每日运行5班,票价40元。

火车

赤壁市有两个火车站,分别是赤壁火车站和赤壁北高铁站。建议游客出行选择赤壁火车站,到景点比较方便。

赤壁住宿

赤壁市住宿条件比较便利,在风景区有度假酒店,在市区有经济实惠的宾馆,能够满足旅客的不同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