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骨质疏松症怎样食补【精品19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那么,骨质疏松症怎样食补?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两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 骨质疏松 症。骨质疏松是把骨质的 有机 成分生成不足,造成 钙 钙食品 盐沉着减少的一种低骨含量、骨组织结构破坏较多、骨脆性增加、 骨折 发生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 疾病 。

浏览

3653

文章

82

男性骨质疏松症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哪些关系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男性骨质疏松症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哪些关系?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老年男性患骨质疏松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传统观点认为,老年男性患者的骨质丧失是由于其体内睾丸酮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自然降低的结果。美国研究人员对405名年龄在68岁到96岁的男性患者进行了8年的追踪研究,监测其体内的睾丸酮和雌激素水平,检测这两种激素水平与骨质丧失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发现,睾丸酮水平的下降对骨质密度的影响很小,而雌激素水平与骨质密度有强烈的相关性。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12月份的《内科学文库》上。

专家指出,这一发现具有实用的治疗价值。不过,他们也提醒说,尽管有以上这些发现,血液中睾丸酮水平与骨质中矿物质密度之间仍然有相关的可能性,需要科学家在其它的人群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骨质疏松症什么时候开始预防是关键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症什么时候开始预防关键?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深,骨质疏松症在中老年人中渐渐普遍,由于其本身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而且此病在发展中又是个缓慢的渐进过程,因而直到病发,一直被大多数人所忽视。据资料表明,目前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约有75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么怎样认识该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延缓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呢?

1.发病有因,思想不可麻痹

有一位65岁的陈世平老人因骨折住院了,说来也怪,这位老人一没摔倒,二未遇碰撞,只是在端了半盆水准备起身倒掉时,突感腰痛难忍,直不起身来,到医院拍片才知道是腰椎骨折。端盆水也能造成骨折,这或许让人听起来比较离奇。其实,端水仅仅是骨折的诱因,像前面提到的那位老人骨折的最根本原因是其已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此病在临床上没有特殊的表现,加之它的发展是很缓慢的,所以一直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目前,我国老年人中有90%的女性和60.72%的男性患有此病。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由于雌激素活性的降低,患病率随之迅速增加,骨折发生率也急剧上升。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周身性疾病,人随着年龄的增大,骨量的减少,骨组织结构的破坏,骨脆性相应地增加,人的骨髓已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如同多孔的海绵,稍有不慎就会引发骨折。所以医学专家告诫中老年人,切不可在思想上忽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2.科学检测预防是关键

骨质疏松症的检测最好的办法是测量骨密度,这是一种无损伤、无痛苦的检测方法,医生根据所测的数值,可以诊断出是骨量减少,还是骨质疏松。在一些无条件做骨密度测定的地方,可根据其危险因素(如绝经后、胃肠疾病、缺少活动、甲亢、糖尿病等)来判断可能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由于目前尚无绝对有效、安全的方法使疏松后的骨骼完全恢复正常,因此,预防该病发生是延缓骨质疏松发展的最好方法,措施包括在青少年时期应获取最高骨峰值,戒除烟酒,治疗相关疾病,建立起良好而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他补充说,更年期是骨量丢失期的高峰,发现有病也不可惊慌,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延缓或停止骨量继续丢失,降低骨折的危险度。

3.合理治疗恢复体能的最佳途径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并非医学界的难题,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此病的患者如能坚持做到以下几点,病情就会大大缓解或恢复体能。首先,应保持足够的体力活动。至少坚持每天30分钟,每周3-5次的体育锻炼。还要尽量从食品中补充钙质,扩展食物种类,多食含钙食物,如菠菜、韭菜、蘑菇、动物肝脑、鱼类、骨汤、牛奶等。其次,是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使用药物降钙素或双磷酸盐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对绝经后的妇女,还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补充雌激素,防止骨量丢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为什么吸烟可导致男性出现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吸烟导致男性出现骨质疏松症?据法国学者报道,吸烟可导致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症,即使其每天吸烟不超过12支也可出现骨质变脆。

法国国立健康与医学研究所prierredelmas博士指出,尽管多数关于吸烟与骨质疏松的研究证实女性大量吸烟会导致骨质疏松,但是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情况也见于男性。

研究人员选取719名年龄在51~85岁间男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一生中大量吸烟(即吸烟数量超过7120支)的男性,其骨密度低于那些吸烟量小的男性。研究人员指出,即使每天吸烟不足一包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此项研究中,受试者的平均日吸烟数量为10支,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更易发生脊柱弯曲。

研究人员还根据体重对受试者进行了进一步分组,结果发现吸烟似乎只对体重不足165磅的男性产生骨质降低作用,其原因可能在于瘦弱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高。而且,研究人员指出,对于体重最轻的受试者,其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降低,而维生素d对于增强骨质非常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如何调护饮食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症饮食调护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康复的重要内容,那么,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如何调护饮食,其具体的饮食调护措施如下:

(1)饮食适量。骨质疏松者,饮食必须适量,暴饮暴食除了对胃肠道有损害外,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次食入食品过多,虽然营养物质很多,但身体不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只能将过多的部分排出体外,因而无益于纠正骨质疏松。

(2)多吃富含钙、磷、维生素的食物。多吃富含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的食物,如虾皮、鸡蛋、奶制品、海藻、豆类食物,以及新鲜绿叶菜、花菜。配合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

(3)主食以米、面、杂粮为主,做到品种多样,粗细搭配。

(4)可以配合饮食,再吃一些钙强化食品、药膳等,戒掉生活不良习惯,如饮酒、饮浓咖啡、饮浓茶、饮碳酸饮料、吸烟等。最好忌食辛、辣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也可缓解焦虑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科学家最新的发现表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雷洛昔芬对于缓解老年妇女的焦虑有料想不到的作用。那么,你对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也可缓解焦虑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研究人员将约400名妇女分为三组,分别采用雷洛昔芬、雌激素替代物或假药丸治疗一年。然后对她们进行一系列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雷洛昔芬治疗组有一半病人焦虑水平下降。

密西根州底特律henryford医院的ronaldstrickler医生告诉路透社:雷洛昔芬通过对抗绝经后雌激素的快速下降,而有益于防止女性骨组织的丢失。但是对于该药物可减轻焦虑的发现纯属意外。

该研究的结果发表于9月份出版的《妇科和产科》(obstetrics&gynecology)杂志上。

雌激素替代疗法,除用于防止骨质疏松症以外,也显示有减轻热潮红、缓解忧郁、提高情绪和记忆的作用。

但这些治疗主要集中于那些觉得问题比较讨厌而寻求治疗的女性患者。而在本实验开始时,参与调查的女性都认自己状态“良好“。

换句话说,在完成问卷调查之前,这些患者都没有认识到她们有心理上和情绪上的症状。实验开始时,这些女性汇报她们的症状,而后的一年中,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

在三个实验组中,都没有出现沮丧、睡眠问题、性生活、记忆问题、或对自身魅力的感觉方面的症状。雌激素治疗组患者热潮红消失,但经期痛性痉孪等问题加重。

雷洛昔芬治疗组热潮红没有减轻,但是一半的患者认为此药物可缓解焦虑。相反,雌激素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1/3的患者报告她们的焦虑有所改善或没有变化。

strickler说:“雷洛昔芬好像具有独特的消除焦虑的特性。”然而,这并不表明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雷洛昔芬比雌激素替代物好。只是说明了两种药物的一个不同点。

雷洛昔芬的生产商elililly公司的研究人员也参与了该实验的完成。

如果你对老年焦虑症不治可以吗?如何应对老年焦虑症?如何防治老年焦虑症?老年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焦虑症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有哪些?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症预防有哪些?

富含钙质与维生素D的平衡饮食。

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奶酪、酸奶;很多绿色蔬菜,比如西兰花、菠菜;海产品与豆类都富含钙质;而最好的维生素D来源于鸡蛋、鱼类和强化奶。

建议老年人要坚持锻炼,每周至少要3-4次,每次30分钟的负重运动,包括步行、慢跑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游泳是对心肺功能特别好的运动,但是对预防骨质疏松没有帮助。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控制饮酒,这两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坚持这几招可防治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坚持这几招可防治骨质疏松症,该病患者的骨骼外形与正常人一样,但其骨骼内部矿物质(主要是钙)的含量会明显减少,易使其骨质变得疏松、脆弱。所以该病患者会经常出现全身乏力、腰背酸痛、骨骼变形甚至骨折的现象。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为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这与他们年龄的增长和体内雌激素分泌量的减少有关。由于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极大,因此对该病应进行积极的防治。为此,专家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做到以下这十招,就能防治骨质疏松症。

要多参加体育活动: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加骨骼的承受力和血流量,并能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使骨骼变得强壮结实。因此,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不可刻意加大自己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以免造成骨骼的损伤。适合这类人群的运动项目有散步、打太极拳、游泳和骑自行车等。

要戒烟限酒:临床研究发现,有吸烟、酗酒史的妇女,其绝经期要比无吸烟、酗酒史的妇女平均早5年。绝经期后妇女体内的雌激素分泌量会减少,而雌激素的快速减少可导致女性骨骼中钙的大量流失,从而易使其患骨质疏松症。另外,吸烟和酗酒还会影响新骨组织的生长以及骨细胞的生成和代谢。因此,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应戒烟限酒,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可适当地服用保健品: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可适当地服用一些具有补钙作用的保健品,如密钙息、福善美等,以增加骨骼的强度。

要定期检查骨密度: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若出现全身乏力、腰背酸痛和骨骼变形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了解自己骨质的状况,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要注意预防意外伤害:骨质疏松症患者是骨折的高发人群。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平时的活动中要多加注意,以免受伤后发生骨折,给身体带来损害。易发生骨折的人体部位有手腕、前臂、大腿、髋部和腰椎等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女性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1961 字

+ 加入清单

女性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人在幼年及青年成骨速率高于破骨速率,骨钙量逐渐增加,至25~30岁时达到高峰,称为骨峰值。骨峰值的高低80%由遗传因素决定,其余20%由饮食、运动、激素、药物、体重、慢性疾病等偶发因素决定。女性30~35岁后破骨速率高于成骨速率,骨量逐渐丢失,每年约丢失o.25%~1%。绝经后由于雌激素低落,骨量丢失速率呈指数式增加,每年达1%~5%。尤其在绝经后3~5年丢失最多。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中老年女性朋友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发现自己的身高较年轻时下降了,更年期前后明显变矮,或驼背,或腰酸背痛,休息后也不缓解,而且关节疼痛,牙齿碎落,不留意跌倒或受较小的外伤就会骨折。究其原因,这些现象与骨质疏松有密切关系。

骨骼支撑体重和活动的能力主要取决于骨的密度。人体内有一种“甲状旁腺激素”,它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之一,能刺激骨质消融;而雌性激素有抵抗甲状旁腺激素的这种溶骨作用。更年期后妇女体内雌性激素水平日渐低下,这种抵抗作用也随之减弱,再加上其他因素,如衰老引起成骨细胞功能下降,肠钙吸收减少,因户外活动少而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减少等也加重了骨量的丢失,以致发生骨质疏松。

有些年轻妇女,因疾病而切除双侧卵巢,雌性激素水平低下,也会出现类似于老年妇女的骨质疏松症。骨内所含钙的密度降低,骨质变薄,特别是松质骨(如脊柱、股骨近端等)的减少发生得早,骨的支撑力减弱,硬度下降,加上骨胶原减少,甚至轻微的外力骨也会断裂,导致骨折,多见于腕骨、脊柱或下肢骨折。

二、怎样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这种症状的原则是:预防重于治疗,越早预防越好。一般女性35岁骨量即开始下降,因此从此时起,随自身情况,补充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和激素等是最主要的预防。

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多做负重运动,多摄入足量的活性钙或富含钙质的食物。

中年以后注意坚持体力活动及增加日照时间,经常在户外活动。在日照较难保证的情况下,加服适量的维生素D。长期在地下室或室内生活、工作的人经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3量减少,可影响肠道内食物钙的吸收,因此应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或服用鱼肝油。

注意从食物中摄入钙,绝经前女性每日应摄入钙元素1克,绝经后以1.5克为宜。每100毫升牛奶中约含钙离子100毫克,每天喝鲜奶500毫升就可摄入500毫克的钙,其余可以从豆制品、蔬菜、水果、鱼、虾、贝类等海产品中获得。这些食品含钙量也高,但奶制品中含有乳糖和酪蛋白分解产物,可以促进钙离子的吸收,因而是最理想的补钙食品。如果不能从饮食中补足钙的所需,就应另外服用含活性钙的药品,如高剂量的碳酸钙制剂——钙尔奇D,每片含钙元素600毫克,维生素D国际单位,其含钙量高,易于吸收,服用方便,每日1~2片已足够。补钙剂在睡前服用较为合理,因为餐后3~5小时食物中的钙已被肠道吸收完毕,夜间空腹时排出的尿钙几乎全部来自骨钙。睡前补钙有利于保持骨量。

绝经的妇女体内雌性激素量的急速下降,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重要发病因素。因此很重要的一个预防措施就是在发现早期骨质疏松症时及时补充雌性激素,达到足以防止骨质进一步丢失的量。

降钙素是钙调节的重要激素之一,是甲状腺分泌的一种多肽,其功能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甲状腺降钙素分泌的减少,可使破骨过程加速。而肌注降钙素则可抑制破骨。早期骨质疏松症无明显症状者不需用降钙素。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骨折发生,更年期妇女应注意防止摔倒,穿鞋大小要合适,低跟软底为宜。

治疗骨质疏松首先要从避免骨质疏松的危险因子,如低钙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吸烟、饮酒等做起。而最佳的预防良策是及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适当地参加体育运动。每天应有半小时的户外运动,可以按照个人的爱好和条件选择以下运动处方:

1.步行:自由步行。速度为每分钟80—100米,距离逐渐增至2000~3000米。日常生活中的步行一般为4000米/小时;快步为5000米/小时;疾步为6000米/小时。

2.走与跑交替:步行1分钟与慢跑半分钟交替进行20次,总时间为30分钟。行走速度掌握在每分钟50米,跑速为每分钟100米。

3.慢跑:速度为每分钟100米,距离逐渐增至1000~2000米,总时间15~20分钟。

4.骑自行车:室内可用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为2.5~7.5千克米/秒,持续15分钟。如利用家用自行车,可结合上下班进行。城市交通拥挤,骑车速度不快,运动强度往往不够,可在晨间或运动场内补足。

以上运动时心率达到每分钟130次为宜。运动时间每周最少3次,每次20分钟。

除此以外其他运动项目如登楼、爬山等增强下肢承受能力的运动,都有利于刺激骨细胞的生长。上肢运动则能改善局部骨质的代谢。羽毛球、乒乓球、舞蹈、划船和拳操都是可取的项目,要求每天能活动30分钟左右。户外运动和日光浴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很有利于骨骼壮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采用健脾活血法可防治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采用健脾活血法可防治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中老年健康,为国际研究热点。补肾、健脾、活血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由刘庆思、庄洪、黄宏兴、冯新送、魏合伟、邵敏、徐必达、杜莹、蔡桦等合作研究。他们在全面分析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补肾、健脾、活血法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并根据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的治疗原则研制出骨康口服液,经系列研究,取得以下成果:

根据肾主骨理论、脾肾相关学说及血瘀论,首次提出该病的发生主要与肾虚、脾虚和血瘀有关,且肾虚是关键,确立“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为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治疗原则。这一学术思想的提出对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项目研究建立了多种稳定的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采用补肾、健脾、活血法,结合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放免、骨代谢生化、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技术,揭示:⑴骨康方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双重作用;⑵能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生物力学状态;⑶能提高脾虚大鼠的血清木糖含量;⑷对血瘀模型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⑸有较好的镇痛作用;⑹能使大鼠体内微量元素发生相应变化;⑺实验显示无明显毒副作用。

运用离体细胞培养技术,揭示了骨康方含药血清可直接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成骨细胞内ⅰ型胶原的表达,抑制成骨细胞分泌il-6;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诱导破骨细胞凋亡。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进行了196例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骨康方能显着缓解腰腿痛及肾阳虚症状,提高骨密度;阐明了活性氧对骨代谢有重要影响;内皮素水平的改变对血瘀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内皮素与雌二醇及骨密度值之间呈显着的负相关;揭示了一氧化氮、雌二醇与骨密度三者之间具有正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为什么人会发生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人会发生骨质疏松症?这要从骨的组成与功能活动讲起。骨组成成份分为骨基质和骨矿质。骨基质的主要成分(90%左右)为胶原,这些胶原相互交织形成立体构架,就象钢筋混凝土块中的钢筋网络一样。而骨矿质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结晶(钙∶磷为10:6)和无定形的胶体磷酸钙,它们沿着胶原有秩序地沉积下来,就象水泥和砂石构成的混凝土填充钢筋网络构架一样。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结实”的有形体“骨”。

从骨的内部结构来讲人体的骨骼分为皮质骨和松质骨。皮质骨质地坚硬、至密,主要分布在长骨骨干和其他类型骨的表面。松质骨是海绵状,由互相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遍布于骨的内部,主要存在于椎体、长骨两端和肋骨等处。这些骨骼除了对人体起着保护、支持和运动的功能外,同时也是生命所必需的钙磷等元素的储存库,可以根据机体的需要调节和稳定血中钙磷等离子的浓度。

在人的一生中,骨组织也是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平均年更新率为9%,也就是说平均11年左右全身的骨骼会更新一遍。骨组织中进行代谢更新的地方称作骨重建单位,每个骨重建单位中都有破骨细胞。破骨细胞就象白蚂蚁一样附着在骨小梁上,并把它附着点下的骨组织溶解、吸收,挖出一个凹陷,然后再由成骨细胞分泌出许多骨基质(胶原蛋白和非胶原蛋白)来填充这个凹陷,最后是沿着骨基质中的胶原蛋白沉着羟基磷灰石结晶,完成一次骨重建。通常这个骨重建过程可以使局部的旧骨被换成新骨,防止骨骼老化。

骨组织疲劳损伤的积累,并可通过此过程使需要较强应力的地方的骨组织结构优化以适应机体的需要。然而,一个破骨细胞的“破旧”成果需要数拾个成骨细胞的“立新”工作来补偿,当机体变老后,这种平衡被打破,破的多,立的少,就导致骨小梁逐渐变细,以致断裂,继之骨小梁数目减少,最终出现骨质疏松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人运动改善骨质疏松症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人的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关节都要运动到,在运动之前一定要进行适当的热身准备,如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使之灵活,包括:按摩肩部、臂部和腿部肌肉使之放松,转动颈部、腰部、髋部及脚踝使之适应运动所要求的幅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人运动改善骨质疏松症注意事项

轻微骨质疏松,能持续正常的工作、生活者,可选择活动量较大的运动方式,如长跑、打拳、游泳、登山、打球等。

运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重要的是能够养成习惯,坚持并且一直做下去。运动方式的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为。依据年龄、身体状况及骨质疏松的程度,应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

老人吃什么好

老人骨质疏松可以是没有任何的症状,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饮食调理。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补充适量钙质。目前国内市场各类钙片很多,除饮食补充外,可适当补充钙片,只有膳食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后,才能充分的被机体所利用,所以提倡膳食中补钙。应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如各种发酵类谷类食品,各种乳类,以牛奶为例,250克的牛奶中含钙量为250克。鸡、鱼、瘦肉、蛋类、绿叶蔬菜,或黄、红色蔬菜、水果、豆制品、虾皮含钙量都很高。

骨质疏松患者注意多食用D、维生素A丰富的食品,如蛋黄、动物的肝脏、黄、红色蔬菜、水果等,都有助于补充体内维生素A。

老人预防骨质疏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注意饮食均衡,并吸收适量的钙质和维他命D,如多进食深绿色叶蔬菜,奶类和豆品类食品等,都对骨骼健康甚有帮助。另外研究发现,适量的负重运动能刺激和加强骨骼生长、增加骨质,强化骨骼。

加强负重运动:负重运动就是一些对骨骼构成适当负荷的运动,负重的耐力训练包括步行运动、太极、舞蹈等。老年人应每周做5-7次,每次约30分钟的运动,并应达到中等运动量,即运动时及呼吸速度略增,但仍可自如地谈话。器械健身运动、举哑铃或沙包等属于体能力量的运动,应使用适当的重量,即运动后只感到略为疲倦,而不会过份酸痛。

运动时注意事项:应在开始时选择较轻量的运动类别,运动时间亦宜较短,患有等长期病患者,或已知属严重骨质疏松者,应先请教医生另外不要在太饱、太饿、太冷或太热的情况下运动,运动前应作5-10分钟热身及伸展运动,运动后也要作5-10分钟缓和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重视骨质疏松症珍爱我们的骨健康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重视骨质疏松症珍爱我们的骨健康,在全世界,骨质疏松症是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流行病,跃居各种常见病的第七位。目前医学界将防治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治疗高血脂预防心肌梗塞和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三项工作放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

骨质疏松症是以全身性的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减低、容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

人体的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40~50岁开始减少。许多因素可以对其产生影响,如遗传、环境、营养、运动、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等。

人进入老年期以后,性腺机能减退,分泌减少;食量变小,钙摄取少;室外活动少,日照时间缩短,维生素d合成不足;平时缺乏锻炼,骨骼内血循环减少,骨骼的钙容易被吸收和移出骨外,各器官呈退行性改变,器质性疾患增多;运动迟缓,反应迟钝,视听力减退,损伤机会增加。这些都是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原因。

骨质疏松症比较常见的症状有:

1疼痛,以腰背痛多见。

2驼背、身长缩短。

3骨折,骨折可发生于咳嗽、打喷嚏、大笑、弯腰抱起小孩、屈身捡拾东西或回头转身时。骨质疏松症骨折最常见的部位为髋部、脊椎骨和腕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食疗药膳有哪些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比较困难,有时单纯补钙及维生素d效果不明显,因此须中西医结合治疗,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并充分发挥饮食疗法的积极作用,补其所虚,增其不足,调节其骨质代谢,使其维持在平衡状况,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食疗药膳有哪些?下面介绍几款该病的保健药膳。

芝麻核桃仁粉

原料:黑芝麻250克,核桃仁250克,白砂糖50克。

制法:将黑芝麻拣去杂质,晒干,炒熟,与核桃仁同研为细末,加入白糖,拌匀后瓶装备用。

吃法:每日2次,每次25克,温开水调服。

功效:滋补肾阴,抗骨质疏松。

黑芝麻滋补肝肾,为延年益寿佳品。近代研究证实,芝麻含有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d、e,所以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核桃仁补肾强腰,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核桃仁中所含的钙、磷、镁、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均可增加骨密度,延缓骨质衰老,对抗骨质疏松。

黄芪虾皮汤

原料:黄芪20克,虾皮50克。

制法:先将黄芪切片,入锅,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兑入洗净的虾皮,加水及葱、姜、精盐等调味品,煨炖20分钟,即成。

吃法:佐餐当汤服食。

功效:补益脾肾,补充钙质,抗骨质疏松。黄芪擅长益气补脾,近代实验研究证实黄芪有雌激素样作用,可有效地防止和减少绝经后妇女因缺乏雌激素而引起的骨丢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骨质疏松症如何科学治疗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症如何科学治疗?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教授等人最近在国内首次采用介入技术治疗重症骨质疏松获得成功,近10名因骨质疏松症而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人经新法治疗,终于重新挺起了腰杆,恢复正常站立行走,疼痛也得到了极大减轻。

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病人约8400万人,其中很多人因骨质疏松导致椎体骨折。中大医院介入放射科积极引入国外最新技术,在国内首次开展骨质疏松症介入治疗,医生在ct和x线监视下,通过穿刺将特制的骨水泥打入骨折的椎体内,局部产生高温将引起疼痛的神经破坏,同时将失去支撑能力的椎体加固。该项技术一举两得,疗效显著。一位63岁女性患者,腰背痛、无法久站长达两年多,甚至翻身都十分困难,确诊为骨质疏松引起的第3腰椎椎体骨折,药物镇痛已无法缓解,遂到南京中大医院就诊。滕皋军教授等人经一个小时的介入治疗,6小时后病人疼痛减轻,第二天即下床活动,并能行走较长时间。出院后随访两个月表明,该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复发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骨质疏松症是否等于缺钙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症是否等于缺钙?有人认为骨质疏松症就是缺钙,治疗骨质疏松就是补钙,这是错误的。骨质疏松的预防,一方面要食用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保证每天补充400-600毫克的钙和10-20微克的维生素D,则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目前已经使用的有双膦酸类、降钙素类、雌激素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甲状旁腺激素与雄激素等药物。每种药物作用的环节与机制不同,适用的人群也不同,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才能安全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人骨质疏松症的三大症状是什么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下面来看看老人骨质疏松症的三大症状是什么吧?

骨质疏松症本身包括三大类症状: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哪种抗“骨质疏松症”小分子药物效果好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哪种抗“骨质疏松症”小分子药物效果好?美国ariad制药集团近日研制成功一种新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这种小分子药物能够有效地防止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骼崩解的发生。

骨质疏松是一种进展缺乏症状而无性别差异的广泛性疾病,在美国,每年有一千万人患有该病。

在8月号的《美国科学院学报》上,ariad公司的科学家著文称:他们在动物试验中借助于该公司独有的药物设计模型通过小分子药物抑制src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成功地控制了“骨质疏松症”的病情。

ariad公司研制的src抑制剂是一种通过抑制再吸收而治疗骨质疏松的新型药物。该种小分子药物通过抑制src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进而选择性地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了骨质的重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看电视过多儿童成年后易患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过多儿童成年后易患骨质疏松症,医学家对于看电视过多的孩子越来越关注了。电视或电脑可能会使他们成年后有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

澳大利亚骨质疏松症研究专家说,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长期的骨骼发育有关键的作用。

菲力·山姆布鲁克教授说,儿童和青少年一个星期至少要做三次--每次4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最高的骨密度峰值是骨质疏松症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17岁时骨骼停止生长时骨头的“强度”不光由基因来决定,而由一个人的运动量和饮食中钙的摄入量来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如何区别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如何区别,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称骨质疏松i型,绝经后妇女,50岁左右,主要是由于体内内分泌变化,雌激素减少所致,雌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主要是促进降钙素的分泌,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减少骨吸收。

老年性骨质疏松又称骨质疏松ⅱ型,发病年龄在70岁左右,老年女性也可发生,主要是组织器官的衰老与功能减退:

1老年人成骨细胞功能衰退,骨形成减少;肾脏功能减退,25(oh)d3在肾脏内转化为1,25(oh)d3的量减少;影响钙的吸收;

2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功能减退,形成钙结合蛋白不足,或其活性减退,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

3多种蛋白质合成功能减退,影响骨基质的形成。

4雄性素的减少也是一个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喝牛奶可预防吗?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牛奶预防吗?这种锰由于参与了体内多种酶具有活化作用,缺锰可引起因骨化障碍而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牛奶、鸡蛋、肉类中锰含量虽较低,但利用率却很高,尤其是牛奶,即含钙又含锰,所以它是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食品。

专家们建议,老人要多喝牛奶,以预防老年期易发多发的骨质疏松症。

诊断

1.骨质疏松症(osteoprosis)以绝经期妇女及老年人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最为多见,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继发性骨质疏松较少见。

2.常见症状是背痛,多见于胸段和下腰段。

3.X线检查见最明显的骨质疏松部位是胸椎和腰椎。椎体的塌陷可表现为鱼尾样双凹形或楔形变,椎体有时甚至完全压扁。

4.骨计量学检查或定量组织形态学测量。能观察到骨代谢及骨量的异常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