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呼吸次数新生儿(最新20篇)

新生儿护理,自胎儿出生到满28天这段时间称为新生儿期,期间是婴儿脱离母体后逐渐适应外界生活的重要过程。新生儿组织器官功能发育尚末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力低下,因此,做好新生儿的家庭护理,是促进婴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浏览

7613

文章

1000

新生儿大便次数多怎么办

全文共 2338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从出生开始妈妈们就要付出非常多的关心,特别是要多注意宝宝的便便,通常很多病都能通过便便看的出来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大便次数多怎么办。

1、韭菜汁:韭菜叶捣烂取汁1小杯,温开水送服,早晚各1次。

2、新鲜土豆去皮切碎,加开水捣烂,用纱布包,绞汁,每日晨起空腹服1~2匙,酌加蜂蜜同饮,连用半月左右。

3、萝卜籽10~20克,炒黄研细粉,加糖,开水冲服,每日分1~2次服。

4、黑芝麻15克,捣碎,水煎,空腹食。或黑芝麻10~20克,炒香,打碎,与鸡蛋同煎或夹入馒头、面包内,日1~2次。

5、黄芪苏麻粥:黄芪10克,苏子50克,火麻仁50克,粳米250克。将黄芪、苏子、火麻仁洗净,烘干,打成细末,倒入200毫升温水,用力搅匀,待粗粒下沉时,取药汁备用。洗净粳米,以药汁煮粥。适用于气虚便秘。

6、杏仁羹:杏仁10~20克,山药50克,胡桃肉20克,蜂蜜适量。将前三味洗净去皮打碎和匀,加蜂蜜,加水适量煮沸,频服。

7、家庭常备中成药:偏于热积便秘者,可服小儿七珍丹、小儿保赤丸、通便灵等;偏于体虚者,可备启脾丸、灵菇合剂等。

如果新生儿大便臭,则表示蛋白质消化不良,这时应适当减少奶量或将奶冲稀。

婴儿大便次数少怎么办

便秘是婴幼儿时期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宝宝便秘时可,常因排便艰难而啼哭不止,时间久了会引起腹胀、食欲不振和睡眠不安。婴幼儿便秘多因饮食不当、习惯不良所致,但也可以是全身或胃肠道解剖结构上的缺陷引起。因此,正确地认识和区别不同的便秘原因,有助于作好家庭护理。

对于婴幼儿便秘的治疗,关键是寻找便秘的原因,若是由于全身或局部疾病所致应治疗原发病,药物所致的可停药,而对于喂养不当及不良习惯所致便秘者可采取以下措施。

1、饮食调整。因母乳或牛奶量不足所致便秘,应适当增加奶量。此外,牛奶中钙质和酪蛋白较多,故牛奶喂养的婴幼儿易发生便秘,对于这种便秘,应将牛奶量适当减少,同时增加糖量,每250ml牛奶中加白糖25g。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糕,有助于通便。56个月以上的婴儿可添加粥、面条、肉糜、鱼泥、碎菜和水果等辅食,这些食物纤维素较多,有利于大便成形,刺激肠蠕动,从而达到通便的目的。

2、对3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训练定时排便的习惯,幼儿可以在清晨或食后定时坐盆,以逐步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

3、经常便秘的孩子,可让其每天清晨饮用蜂蜜水,有良好的通便作用,这是因为蜂蜜具有润肺补中、润燥滑肠、请热解毒等功效。饮用蜂蜜水每次不得少于60ml,太少无效,若用温开水冲服效果更好。香蕉也是治疗小儿便秘的良好食物,一般吃上12只香蕉,短期内即能达到润肠通便的效果。

婴儿大便次数

新生儿在生后十小时内开始排出便便,每天约3-5次呢。你是不是很好奇,宝宝刚出生也没有吃东西,为什么会有便便呢?

刚出生婴儿排出的便便叫胎便,为黑绿或深绿色,粘稠、无臭、有点像铺路用的沥青。胎便是由胆汁、肠道分泌物、脱落上皮细胞和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胎毛等组成,一般在二至三天内排完。

若生后二十四小时不见胎便,应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粪便梗阻,须及时诊治。

出生三至四天后,胎便逐渐过渡到普通婴儿粪便。

此后,婴儿便便的次数,更多的是受到喂养方式的影响。

纯母乳喂养婴儿的大便次数

首先来说说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次数,这也有阶段性的。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排便的次数会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每天25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肠道输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动。因此,吃母乳的宝宝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他精神和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爸妈没有必要担忧。

母乳喂养的新生宝宝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父母不必担心,这叫做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到宝宝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另外,如果宝宝大便呈深绿色粘液状,这就表示母乳不足,宝宝处于半饥饿状态,需要增加母乳量,如果妈妈母乳确实不足可以给宝宝添加鲜牛奶、奶粉等。

婴儿的粪便一般为糊状或是比冰淇淋粘稠一些,没有气味。吃母乳的孩子很少便秘,孩子几乎能吸收所有的东西,废物很少,这也说明为什么孩子有时三天才排出一次粪便。请记住妈妈所吃食物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婴儿,辛辣的食品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

小孩刚出生的时候,母乳喂养的孩子一天六到八次都是正常的到了满月的时候,随着消化功能成熟,大便会逐渐减少,这个时候一天一次大便或者隔天一次大便都是正常的。据现在国际上的统计资料证实,母乳喂养的孩子,两个月到三个月的孩子可以到八九天一次,这个时候孩子喝奶是正常的,肚子不胀,不吐奶都是正常的,如果发现孩子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同时肚子胀,而且不愿意吃奶,就出现问题了,要到医院上看。牙龈上小白点,上皮细胞株正常堆积,一般三四周以后就消失了,过去有老人说这叫马牙,要求给擦掉,实际上如果弄不好,容易造成口腔感染,不用管就行了。

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到两三月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宝宝的便便时间会拉长,四至五天一次,甚至八至十天才拉一次大便的问题。这说明消化功能已经比较好了,所以拉得时间比较长,如果四个月后还是这种情况,那么要结合孩子的体重来看,如果正常,大便不干也不稀就挺正常的,不用担心。如果体重不正常,或者大便干燥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婴儿在加辅食后大便次数可以减少。1周岁以上的小儿大便次数右减至一天一次。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宝宝的父母们对宝宝的成长都是非常的用心,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的成长!希望上述介绍的这些婴儿大便次数的常识,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照顾宝宝哦!如果你对喂奶姿势什么样子最好等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哺乳技巧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怎么练肺活量 四大呼吸方法提升肺活量

全文共 1991 字

+ 加入清单

想要让身体健康,就必须让肺部健康。肺活量是检测肺部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怎么练肺活量效果比较明显呢?其实锻炼肺活量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说说锻炼肺活量的运动有哪些吧!

怎么练肺活量

一、深呼吸

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气,使肺的下部充满空气。吸气过程中,由于胸廓向上抬,横膈膜向下,腹部会慢慢鼓起。然后再继续吸气,使肺的上部也充满空气,这时肋骨部分就会上抬,胸腔扩大,这时肋骨部分就会上抬,胸腔扩大,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秒钟。

最后屏住呼吸5秒钟。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可以将屏气时间增加为10秒,甚至更多。肺部吸足氧气后,再慢慢吐气,肋骨和胸骨渐渐回到原来位置。停顿一二秒钟后,再从头开始,反复10分钟。练习时间长了,能成为一种正常的呼吸方法。

二、静呼吸法

将右手大拇指按住右鼻孔,慢慢地由左鼻孔深呼吸,有意识地想像空气是朝前额流去的。当肺部空气饱和时,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把左鼻孔按住,屏气10秒钟再呼出。然后按住左鼻孔重新开始。每边各做5次。

三、睡眠呼吸法

躺在床上,两手平放身体两侧,闭上眼睛开始做深呼吸。慢慢抬起双臂举过头部,紧贴两耳,手指触床头。这一过程约10秒钟,双臂同时还原,反复10次。此法还可助您安然入睡。

四、运动呼吸法

在行走或是慢跑中主动加大呼吸量,慢吸快呼,慢吸时随着吸气将胸廓慢慢地拉大,呼出要快。每次锻炼不要少于20次,每天可若干次。

年轻人怎么锻炼肺活量

1、耐久跑练习,注意要坚持经常、跑和呼吸配合、距离适当、强度不宜大。跑步简单方便,不受季节影响,四季都能进行锻炼。首先自然是进行慢跑,然后可以进阶为变速跑,当然运行要适量。

2、经常性的做一些扩胸、振臂等徒手操练习。做扩胸运动有个好处就是效防止肺活量下降,每天可以分早晚两次做,每次可以做五十个左右,相信时间一长你会明显的感觉肺活量有增加。

3、练习潜水或游泳,在水中不但手臂要不停的划水,还要克服水的阻力呼吸,是锻炼提高肺活量的好方法。游泳时人的胸部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再加上冷水刺激肌肉紧缩,会使人觉得呼吸感到困难,迫使人用力呼吸,加大呼吸深度,这样吸入的氧气量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游泳促使人呼吸肌发达,胸围增大,肺活量增加,而且吸气时肺泡开放更多,换气顺畅,对健康极为有利。

4、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因为如果能够长期的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肺活量可增加半成至两成,而身体各组织所获得的氧气量也随之增加。

5、跳绳一项老少皆宜的全身性有氧健身运动,对心肺系统等各种脏器、协调性、姿态、减肥等都有相当大的帮助。跳绳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择一种进行即可。但跳绳前要注意热身,且不可大量饮水。

要增加肺活量如何保护肺

1、要注意卧室和学习工作环境的空气卫生,要经常开窗户,促进空气流通,及时消除室内烟雾,吸烟者更应该及早戒烟。

2、食用苹果和西红柿可有助于帮助人体更畅快地进行呼吸。每周多吃几个苹果和西红柿可以显着提高人体的肺功能

3、少吃刺激和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梨、萝卜、百合等滋阴润肺的食物。同时要增加补水量,保证肺部和呼吸道的滋润。

4、有氧运动可帮助预防肺部炎症,同时也能遏制因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下出现的促炎效应。

5、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上8点左右。此时最好做些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

6、美国有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护肺养肺,要多晒太阳。

7、主动咳嗽。咳嗽可清扫肺部,到室外空气清新处深呼吸,在深呼吸时缓缓抬起双臂,然后咳嗽,使气流从口、鼻喷出,咳出痰液。每做完一遍后进行数次正常呼吸。每天坚持,肺部可保持清洁。

8、腹式呼吸能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扩大肺活量,预防肺部感染。

9、喜欢唱歌的人不易患肺病,因为唱歌用的就是腹式呼吸。

10、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

锻炼肺活量的运动

晨跑

每天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进行30分钟的晨跑,放在早餐和上班前,首先早上6点左右是人体肺经打开的时候需要新鲜空气,所以此时选择慢跑可以让人们整个肺活量循序渐进的增长,晨跑可以每周进行5次,重点在于坚持。

晚跑

每天晚饭1小时后进行晚上速跑,速跑有别于慢跑,是相对快速的跑步以提升肺部的摄氧量,一般中等速度跑步比较适宜。晚上由于空气中氧含量降低,所以通过快速跑步可以瞬间提高肺部肺细胞的摄氧能力。一般一周可以选择3次晚上的速跑。

跳绳

每次训练选择晚上或者中文吃饭前进行,跳绳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节奏以匀速为主,其实跳绳对于心肺的锻炼效果不亚于跑步,在此套方法中是配合跑步做为辅助的一种提升肺活量的锻炼。

登上或登高

可以选择当地的山坡路面或者山和楼梯均可,持续爬高至少20分钟,可以有效提升肺部换气能力。

结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积极地锻炼自己的肺活量,这样才能让肺部更加健康。肺部健康,身体才会健康。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运动的方式和方法,这样对于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很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阴瑜伽怎么呼吸 缓慢深呼吸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阴瑜伽在练的时候是要使用深层次的呼吸比较好,还有就是呼吸的速度尽量缓慢,让自己全身都放松下来,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练习效果。

阴瑜伽怎么呼吸

一般的瑜伽讲究的是深呼吸,回归到大自然的纯粹的方式。阴瑜伽也是这样的一种,不过区别在于,比起一般的瑜伽,阴瑜伽整体的动作就是柔性的,没有动作力量的训练,而且时间长了可以治疗很多的妇科病。阴瑜伽注重骨骼练习,缓慢的动作,长时间地保持同一个姿势,最大效地把全身的骨骼、脊柱、经络、肌肉尤其是髋部、骨盆和脊柱下部拉伸舒展,且有强健韧带和关节的作用。

阴瑜伽用什么呼吸

阴瑜伽一般是用鼻子呼吸,呼吸应该平缓,不能过于心急。鼻毛不但能过滤脏空气、有害细菌,还可以安定神经,让身体更加健康。

阴瑜伽呼吸注意事项

(1)呼吸不能过于心急

太心急的话就没办法经历舒畅、均匀的呼吸,因而会得到和练习者向往相反的结果。身体没有练得更健康,反而身体出现了问题。在精神修养方面也不会有提高,反而有时会有懊恼失望的感觉。

(2)气促难忍的感觉,在做呼吸练习的过程中不应该出现。

这种感觉让自己感到正在匆匆的呼气、用劲呼气,那么就意味着你一呼一吸时间太长,应该减少吸气量。显然,如果吸入大量空气,呼出这些空气也得较长时间才呼得完。这意味着得花较长时间来维持呼气过程,然后才能再吸气。

阴瑜伽的优点

阴瑜伽可以帮助我们疏通经络,可以很好的帮助清除我们身体内部的垃圾,都知道我们身体内部是会有很多的垃圾的。除了大的运动之外,阴瑜伽就是很好的一种运动方式。修习阴瑜伽,可以帮助我们疏通经络,因此必须减少动作,并停留在某一个体式中。在我们吸气时,注意力从胸腔,也就是我们最先感觉到吸气之处,诞生到骨盆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生儿吐奶怎么回事 新生儿吐奶如何预防

全文共 2361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可以看到新生儿在吮吸母乳的时候或者是之后出现吐奶的情况。那新生儿吐奶是怎么回事呢?新生儿吐奶又应该怎么办呢?怎样可以防止新生儿吐奶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赶紧来看一下吧。

新生儿吐奶怎么回事

为什么新生儿会出现吐奶的情况呢?相信有许多妈妈都是不知道的。既然不知道,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生理性胃部解剖位置决定

因为新生儿的胃是水平的,并且通俗的讲胃的入口处比较松弛,并且胃容量小,所以容易溢乳。

婴儿的胃并非与幼儿以及成人那样下垂,像一个皮水壶一样。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就会令孩子的胃容量变小,食物储存功能小,食物也就容易返回到贲门处。

因为上面的原因存在的话,则在正常情况下,吃奶之后平卧,也同是会导致乳汁冲开贲门,从而导致吐奶状况。

此外,新生儿的喉头位置相对来说要比成人的高,再加上他们含乳的姿势还没有熟练掌握,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婴儿的消化道功能在3个月以后逐渐发育成熟,所以3个月前的宝宝容易出现吐奶现象,特别是新生儿时期,3个月后这种吐奶的现象就会不药而愈。

二、吃奶时吞进空气也会导致婴儿吐奶

宝宝吃奶的时候或者哭闹过度吞入大量空气也会导致吐奶。空气进入胃后,因气体较液体轻而位于上方,容易冲开贲门而出,同时也会带出一些乳汁,这样就引起漾奶。

三、消化不良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婴儿吐奶

当宝宝患有发烧、上呼吸道感染、肠梗阻、肠道的一些感染疾病已经神经系统的一些疾病等等都是会导致宝宝出现吐奶状况的。

小儿内科性疾病所致的呕吐通常还会伴有一些特殊的症状。如颅内压高压引起的呕吐常常呈现非常特殊的喷射性的状态;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常有发热、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败血症和脑膜炎常有反应差、精神萎靡、拒食、不动、黄疸等症状;肺炎常有发热、呼吸急促、口吐泡沫、发绀等症状。

新生儿吐奶怎么办

1、改变喂养姿势

妈妈抱着宝宝喂母乳时,要让宝宝的头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这样能减轻宝宝吐奶的症状。给宝宝喝奶粉时尽量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坐着或站着比较好。

2、改变喂养时间

当宝宝有吐奶症状时,要注意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不要长时间给宝宝喂奶,让宝宝慢慢的消化吸收,慢慢的宝宝肠胃适应了就不会吐奶了。

3、改变喂养次数

如果宝宝有吐奶现象,应该适当的减少喂奶的次数,由以前的两小时一次可缩减为3小说一次。

4、妈妈加强护理

如果宝宝吐奶时,有可能是肚子里喝进空气了,这一般是生理性吐奶。妈妈要及时把宝宝竖着抱一抱,轻轻的拍打拍打宝宝背部,让宝宝打个嗝,就不会再吐奶了。

5、对症下药

如果用以上方法宝宝吐奶症状仍不好转,很可能是病理性的吐奶了,宝宝肠胃可能有病变,应及时去看儿科医生,然后对症下药。

如何护理新生儿吐奶

由于宝宝胃部呈现横位,加上喂养姿势、喂养时机、环境不对,所以宝宝吃奶后就会容易出现吐奶的情况。宝宝吐奶怎么办?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应该这怎样护理呢?

1、预防窒息最重要

宝宝吐奶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窒息致死。宝宝吐奶后如果奶液反流入呼吸系统,轻则会引起肺炎,重则会导致宝宝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抱着宝宝喂奶有助于减少宝宝吐奶的几率。喂奶的时候让宝宝半躺,让宝宝的头抬高,身体降低一点,这样有助于排出吃奶时进入体内的空气。如果是躺着给宝宝喂奶,喂奶后就不宜立即让孩子平卧,而是侧卧半个小时,再转身为仰卧。

如果宝宝吐奶时,有可能是肚子里喝进空气了,这一般是生理性吐奶。妈妈在给宝宝喂完奶后不要立刻改变抱姿,让宝宝打个嗝,这样不容易引起吐奶。

2、吐奶后不宜即时补水

宝宝吐奶后身体水分容易流失,要注意及时为宝宝补充水分,但是补水宜在吐奶30分钟之后进行。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3、多注意观察宝宝脸色和精神状况

要判断宝宝吐奶是否带来严重影响,或者判断是否由于疾病导致的吐奶,就要注意留心观察宝宝呕吐物性质以及吐奶后的脸色、精神情况了。

怎样防止新生儿吐奶

1、选择适合大小的奶嘴

奶嘴孔如果过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2、把握正确的喂奶姿势

新手妈妈们给宝宝喂奶时,一定要把宝宝抱在怀里,让宝宝的身体与水平线处于45°角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就会很自然地流入小肠,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吐奶的概率。妈妈们千万不要图省事,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吃奶,这可是预防宝宝吐奶的大忌哦。

3、喂奶时不要太急

注意不要让宝宝吃的太急,如果奶胀、喷射出来,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

4、帮助宝宝拍背、打嗝

给宝宝喂完奶后,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宝宝通过打嗝排出吃奶时吸进胃里的空气,一般轻拍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这可是防止宝宝吐奶的最好办法哦。

5、掌握好每次的喂奶量

为了防止宝宝吐奶,妈妈们还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办法,就是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适当增加。

6、宝宝吃完奶不宜马上仰卧

喂奶后,最好把宝宝竖抱在身上20~30分钟,不要急着把宝宝平放在床上。把宝宝放在床上时,先让宝宝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新生儿吐奶是怎么回事的一些原因以及应该怎样预防新生儿吐奶的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此也是有所了解了,也知道新生儿吐奶应该怎么办的方法了。因此,当今后宝宝在出现吐奶状况的时候,不妨试一试小编教给大家这些方法吧,相信对你会很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对宝宝窘迫征的介绍

全文共 182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新生儿是我们父母手中的宝贝,那么大家知道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怎么回事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吧。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

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肺泡表面张力和空气界面,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肺中的肺泡被压缩,不断的形成肺不张的情况,它的范围也会渐渐的增大。

血流通过肺不张区域,气体未经交换又回至心脏,形成肺内短路,因此血paO2下降,氧合作用(oxygenation)降低,体内代谢只能在缺氧情况下进行而产生酸中毒。

酸中毒时肺血管痉挛,肺血流阻力增大,使右心压力增高,有时甚至可使动脉导管再度开放,形成右向左分流,严重时80%心脏搏出量成为分流量,以致婴儿青紫明显,进入肺的血流量减少后,肺的灌注量不足,血管壁因缺氧渗透性增加,于是血浆内容物外渗,包括蛋白质,其中纤维蛋白的沉着,使渗液形成肺透明膜。

造成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足原因

1.对ps循环通路的一个阻断。

2.肺pS的分泌合成作用下降。

3.肺泡腔内液体过多造成转运障碍、高渗出。

4.出生时吸入、肺炎、肺发育不良、肺出血,以及窒息缺氧性损害等出生早期病况,均可引起上述病理生理变化等。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诱发因素

一、早产儿

A.肺不成熟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肺细胞产生更少。

B.肺内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磷脂总量少,且缺乏Sp-A、B、C等主要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

二、糖尿病孕妇的婴儿

糖尿病孕妇的血糖高,胎儿的血糖也随之升高,此时胎儿胰岛素的分泌必须增加,才能适应糖代谢的需要,使葡萄糖转变成糖原。这种情况下使胎儿长得肥胖巨大,但肺不一定发育成熟,而且胰岛素有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影响肺的发育。

三、宫内窘迫和出生时窒息

宫殿内窘迫多发生在胎盘功能不全的胎儿,由于长期缺氧影响胎儿肺的发育,pS分泌偏低;出生时窒息多由于难产引起,是新生儿发生RDS的原因之一。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也叫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NRDS)多见于早产儿,是由于肺成熟度差,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简称pS)缺乏所致,表现为生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及呼吸衰弱,死亡率高.

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极度呼吸困难、青紫、心率增速,X线透视肺部呈弥漫性浸润阴影。病情危重,需要积极抢救。典型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常呈现阶段性。

第一期

为创伤复苏阶段,呼吸系统症状不明显,或仅有创伤后的反应性呼吸增快。

第二期

逐渐出现呼吸急促、胸闷、青紫。但体格检查和X光肺部检查,没有异常。及时治疗,可望迅速恢复。

第三期

表现为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青紫,即使吸入高浓度氧气也不能纠正。

第四期

为通气衰竭,有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合并酸中毒,最终导致心脏停搏。

应对措施

在治疗急救中应采取的措施,脱水以减轻肺水肿。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缓解某些致病因素对肺的损伤。应用氧气疗法和机械呼吸器,以维持肌体生命功能,以便为治疗疾病赢得宝贵的时间。输血输液切忌过量,呼吸道必须保持通畅,吸氧浓度不宜过高。

其中主要治疗方法为机械通气,选用呼气终末正压通气(pEEp)。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防保健

一、产前预防

1、肾上腺皮质激素

适用于

可能发生早产的孕妇。

作用

刺激胎儿肺Ⅱ型细胞产生磷脂和小分子蛋白质,降低肺内毛细血管的透渗性,减少肺水肿。

常用药物

在妊娠后期肌注或静滴,剂量为5~10mg,每天1次,共3天。

特点

上述两种药较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易于通过胎盘进入胎儿。

减轻了缺氧,治疗时供氧浓度不必过高,减少并发症。

对糖尿病孕妇的婴儿,Rh溶血症患儿和多胎小儿的疗效较差。

注意事项

应在孕妇分娩前7天至24小时给予。

2、甲状腺释放激素

作用

促进肺成熟,剂量每次0.4mg,每8小时1次,共4次。

副作用

噁心、呕吐和高血压,出现时可减至半量。

二、产后预防

出生后半小时内给婴儿肺表面活性和物质。

多用于产前孕母未作预防的婴儿。

优点

R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降低,发病者的病情较轻,减少使用呼吸机的机率,供给的氧浓度及平均气道压可以较低,减少气漏、氧中毒、氧缺血性颅内出血及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

缺点

暂时中断窒息儿和早产儿复苏的连续过程。

对不发病的婴儿预防将增加费用和不必要的气管插管。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保养护理也是知道怎么做了吧,在我们生活中新生儿是脆弱的,需要每一位父母细心照顾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呼吸衰竭如何给氧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的重点是纠正病人缺氧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其呼吸困难,正确给氧,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和脑缺氧情况,作好呼吸复苏准备以及呼吸功能的训练。那么大家知道呼吸衰竭如何给氧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主要方法如下;

(1)常用的为鼻导管或鼻塞给氧气,其吸入氧气浓度与氧气流量关系如下:吸入氧气浓度%=21+4×吸入氧气流量(l/min)。

(2)面罩吸氧气:简易方式面罩,面罩两侧有气孔,呼出气可经气孔排出,当02流量>4升/分时不会产生重复呼吸,增大氧气流量可达50—60%,此种面罩吸02浓度不稳定。另一种Ventari面罩,根据Ventari原理制成。在喷射气流周围产生负压,携带一定量空气从开放的边缝或侧孔流入面罩。因输氧孔有一定口径,以致从面罩边缝或侧孔吸入的空气与02混合后可保持固定的比例,调整面罩边缝的大小和驱动02流量,可改变空气与02比例,比例的大小决定吸入02浓度的高低。

(3)气管内给氧气:近年来对一些需长期氧疗的患者(24小时)给予气管内供氧气,可改善慢性低氧血症患者的氧合作用,降低吸气通气量,减少呼吸功,其用氧气指标仅为鼻导管的1/2-1/4的02流量。

(4)注意温化:管道中输送氧气很干燥,气道内里湿化不够,可破坏呼吸道内的纤毛上皮导致痰液分泌不畅。

如果大家关注我们的,可以继续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比如疾病急救知识和呼吸衰竭的急救方法有哪些的知识,期待您的到来,希望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新生儿大便次数少是什么原因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宝宝的正常便便一般是金黄色,质地均匀膏状柔软,每日排便5-10次算是正常,而且新生儿便便的次数和性状和喂养的时间和方式有关,那么,新生儿大便次数少是什么原因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大便次数少是什么原因

婴儿不像成人,消化系统等发育完善,所以没办法定时的排便,常常是大便积攒了直到宝宝的直肠壁神经感受到膨胀力才引发反射,将大便排出,这也是很多宝宝几天才排一次便的原因。通过母乳的宝宝能最大限度的吸收母乳中的所以养分,产生的代谢废物也比较少,所以宝宝的大便量也少,甚至有些婴儿要好几天才排一次便。所以,不用担心宝宝是否便秘。判断婴儿是否便秘可以通过对宝宝大便性状的观察,如果宝宝大便性状正常,几天不大便也属正常。有时候饮食的原因也会引起宝宝大便少或是便秘,这时只要调整饮食就可以,让宝宝在吃奶时速度减慢或者是将奶粉冲得稀一点。

要让宝宝多喝水,促进水循环和肠道的蠕动,同时也可以在宝宝的奶粉或水中加入奶伴侣,每天一包。哺乳期的妈妈也要调整饮食结构,多补充水分,才能给宝宝提供优质的乳汁。

每天早晚各一次,帮宝宝在腹部上顺时针按摩,让宝宝产生排便的感知,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好习惯。若是多天无法正常排便的话,也可以用开塞露或者肥皂条,但是不能长期的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黄疸都应该不会陌生,这种是属于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一旦被检查出来是病理性黄疸,必须要及时治疗,否则不利于宝宝的成长。正常情况下,想要治疗新生儿黄疸,都会采用蓝光治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是什么意思

该病主要是因为患儿的胆红素升高从而导致患儿的巩膜、皮肤黏膜等出现黄染现象,新生儿黄疸,任何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都应找出原因进行治疗,尤其是1周内的早产儿和有严重缺氧、酸中毒、颅内病变、严重感染的患儿,必须尽早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若是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造成患儿神经系统的损伤,甚至还会留下后遗症。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黄疸就是宝宝体内胆红素含量偏高,胆红素能吸收光,在光和氧的作用下,脂溶性的胆红素氧化成为一种水溶性的产物,能从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胆红素的吸收光带是400~500毫微米,尤其是在420~440毫微米波长时光分解作用最强,而蓝光波长恰好在425~475毫微米之间。蓝光治疗的治疗原理就是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的症状就能改善。

爸爸妈妈还应该注意的是,由于蓝光可分解体内的核黄素,即维生素B2,因而当光照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时应给新生儿补充维生素B2,以防引起维生素B2的缺乏。由于患儿通过蓝光照射治疗,这很容易造成患儿体内水分的丢失,因而,在治疗前先要给予患儿喂奶,且在喂奶之前要喂一些水,这样不仅能避免电解质紊乱,还能防止患儿经照射治疗后大量的出汗而引起脱水、发热、酸中毒等。

给宝宝使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时候,还应该做好护理的工作。就在治疗蓝光以前,需要先给宝宝喝点水,这样就能避免后期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从而引发脱水的现象,同时还能预防孩子出现酸中毒以及发热等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冬天新生儿护理 冬季如何护理新生儿

全文共 16140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不少新妈妈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宝宝,在冬季如何照料新生宝宝却成了一件难事,那么,新生儿如何护理呢?冬天新生儿护理的方法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跟着小编一起到文中看看新生儿护理的方法有哪些吧!

目录

1、新生儿冬天护理技巧2、冬天新生儿的眼睛护理

3、冬季新生儿的错误护理4、冬季新生儿肚脐护理

5、冬季新生儿护理手册6、冬季新生儿护理关键点

7、冬季新生儿的卫生护理8、冬季新生儿口腔如何护理

新生儿冬天护理技巧

冬季天气寒冷,大家都喜欢蜷缩着身子,不爱活动。这个时候小宝宝降临,在照顾上会觉得十分的不顺手。如何在寒冷的冬季里,给新生儿温柔细致的呵护呢?这需要爸爸妈妈们费心去学习了。这里提供一些新生儿冬季护理技巧,让每一名新手爸妈,在困惑无助时,找到一点帮助。

室温在24℃左右为宜

冬季南方室温可能过低,达不到20℃,可能会使新生儿出现鼻子发堵现象,家长们要想办法升温。可以使用带有暖风功能的空调或者暖风机,使室温恒定在24摄氏度左右。冬季北方室内有暖气,要主要室温不能过高,否则可能引致新生儿体温升高,出现发热现象,引发脱水。当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时,可在地面撒些水,或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

穿衣要保暖、舒适简单

一般来说,在合适的室温条件下,宝宝穿薄薄的棉衣,内配一件细薄的小棉毛衫即可,不必再添加毛衣等衣服。新生儿的衣服应该以保暖、柔软舒适、简单不用纽扣、薄厚适度为原则。

建议给新生儿戴上绒布帽,因新生儿头部占体表面积大,经头颅散热量大,应特别注意头部保暖,盖被子或包裹则不要太紧或太严,以防损伤皮肤或妨碍新生儿呼吸。

洗澡要勤快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出现糜烂、炎症,特别是冬季,爸爸妈妈可不能马虎。即使不能天天洗澡,也应勤擦身,用尿不湿的宝宝应该每天洗屁屁。

冬天洗澡要迅速,洗澡时适当身高室内温度,爸爸妈妈的动作要迅速,尽量缩短洗澡时间。洗澡水要准备充足,温度控制在40℃左右。

坚持母乳喂养

冬天出生的宝宝,生活环境相对其他季节要恶劣,而且冬天是疾病多发期,母乳喂养可以帮助宝宝增强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概率。因此妈妈们一定坚持母乳喂养。

新生儿眼炎、汗疱疹、应该注意

如果孩子眼屎多,应滴眼药水;出汗后要用温水洗澡;皮肤皱折处可用鞣酸软膏涂抹;发现臀红及时治疗,并勤观察臀部,早期发现肛周感染;不要让腹部受凉,注意喂养卫生,防止腹泻。

预防脱水热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不能通过皮肤来散热,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水分补充不足,又给孩子包裹的太紧,太严,就会出现脱水热,甚至引起新生儿惊厥。

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乳母要多饮水,乳儿也要适当饮水,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更应注意补充水分。

如何清洗新生儿衣物

初生婴儿护理,是个精细讲技巧的活。告诉您护理宝宝肌肤的5个技巧,为各位新妈妈们支支招,呵护宝宝肌肤不再是难事。

初生儿的皮肤最为细嫩,需要家长们的精心护理

宝宝贴身的衣物,不要用塑料、橡胶制品,如各种“尿不湿”纸巾等;内衣要选纯棉的布料,要宽大松软,不要用毛织品或化纤制品。

宝宝流出的口水和吐出的奶水,应及时用软布擦干净,避免刺激嘴周围皮肤;尽量不用碱性较强的肥皂或洗浴产品为婴儿洗澡;保持皮肤湿润,洗澡完后涂抹温和无刺激润肤产品;宝宝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洗,以免尿液刺激;尿布需要及时更换,换下的尿布不能在室内阴干,最好是热水洗涤之后放在室外吹干晒干。

如何清洗新生儿衣物

新生儿肌肤娇嫩,家长在选择衣服的时候要非常注意,在清洗婴幼儿衣物时也有很多注意事项。

1、彻底漂洗没商量

棉花在生长过程中饱受多种农药的侵袭,其中一部分被纤维吸收,最终残留到衣服上;从棉花到成衣,经过纺线、织布、印染、剪裁、缝制、熨烫、检验、包装、运输等数不清有多少沾了细菌的手摸过它。所以,彻底清洗,是对付新衣服上的“浮色”、脏物和游离甲醛的最好办法。

洗净污渍,只是完成了洗涤程序的三分之一,而接下来的漂洗绝对是重头戏,要用清水反复过水洗两三遍,直到水清为止。否则,残留在衣物上的洗涤剂或肥皂对孩子的危害,绝不亚于衣物上的污垢。

2、大人小孩衣服要分开洗

大人活动范围广,衣物上的细菌也各种各样。如果把大人小孩衣服一起洗涤,细菌会传染到孩子衣服上。这些细菌可能对大人无所谓,但却很可能引起婴幼儿的皮肤问题。为了避免洗衣机内的细菌污染,宝宝的衣服最好用专门的盆单独手洗。

3、少用化学物质避免留“祸患”

婴儿皮肤柔嫩,抵抗力也比较低,所以他们的衣物既要保证干净,还要做好除菌、消毒工作。只是,同样因为孩子体质不比大人,除菌消毒时,少用化学品才能尽可能避免留下“祸患”。

在清洗时,用热水比较好,温度以50—60摄氏度为宜;如果一定要用清洁用品,得选用婴儿专用品,且不能气味过浓,以免由于芳香剂过多,对婴儿皮肤造成损害。需要指出的是,消毒液等消毒产品千万不要使用,因为它有很强的刺激性,很难彻底漂洗干净。肥皂刺激性较小,用来清洗婴儿贴身内衣最合适。

4、阳光是最安全的消毒剂

婴儿衣物漂洗干净后,最好用晒太阳的办法除菌。太阳是最天然的除菌材料,应该让婴儿衣物充分吸收阳光。如果碰到阴天,可以在晾到半干时,用电熨斗熨一下,熨斗的高温同样也能起到除菌和消毒的作用。

5、务必对驱虫剂“敬而远之”

有些妈妈担心小虫子咬坏了孩子的衣服,在衣柜里放些樟脑丸一类的驱虫剂。这样做衣服虽然安全了,宝宝可不安全了,樟脑丸的主要成分是萘酚,它经衣服吸收、传递到皮肤、再渗透到血液,破坏红细胞、导致急性溶血、贫血,严重的会出现黄疸,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务必敬而远之。

此外,即使只穿了一次,孩子的衣服也要经过洗涤、干透这一程序才能放回衣橱,不能把穿过的衣服和干净的衣服混在一起。在衣橱内还应划分内衣区和外衣区,最好用干净的袋子收纳内衣以保持卫生。

冬天新生儿的眼睛护理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时时刻刻都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眼睛也是如此。新生儿的眼睛就是一步一步慢慢发育好的,有自己的发育过程,而不是一开始就是成人眼睛的模样。

新生儿刚出生时没有视觉,眼睛常闭合,有时一睁一闭,最初几天眼球运动没有目的,数天后开始注视灯光,强光刺激可引起闭眼睛。

出生后1个月内,注视物体时间逐渐延长。

出生后3个月时,双眼视机能开始发育,初步形成了视觉条件反射。

出生后4个月时,建立了视觉与听觉的联系。

出生后6个月时,建立了集合反射、中央视力、双眼单视与立体视觉。

出生后10个月时已把视觉与触觉结合起来。

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

2~3岁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

6岁时视觉达到成人水平,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新生儿眼睛的护理

宝宝出生前在妈妈子宫里经过了9个月漫长的暗室生活,出生时又受到产道的挤压和羊水的刺激,所以出生后多少眼睛会有些“异样”。这个时候妈妈对于新生儿眼睛的护理就要更加小心了。

1、保持眼部清洁

给婴儿清洗眼部的时候,先把几个棉球在湿水里沾湿,再挤干水分,由内侧向眼外角两侧轻轻擦拭,擦时要待新生婴儿闭上眼睛。擦洗完一只眼睛后,要换一个新的棉球再擦洗另一只眼睛。

2、不要让强光刺激到新生儿的眼睛

因为宝宝出生前过的一直是暗室生活,再加上新生宝宝的视觉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对于较强光线的刺激还不能进行保护性的调解,所以对光的刺激非常敏感。

3、不要带新生儿一起看电视

电视在播放过程中,电视机荧光屏会产生X线,彩色电视机X线放射量相当于黑白电视机的二十多倍。这种放射线会引起厌食症,严重的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智力发育。

4、警惕异物伤害

由于小婴儿的瞬目反射尚不健全,此时应特别注意预防眼内异物。如刮风天外出,应在小儿脸上蒙上纱巾;打扫卫生时要及时将宝宝抱开;不要给宝宝带尖刺的玩具。

5、勿遮挡眼睛

由于婴儿期是小儿视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如果有一只眼睛被遮挡几天时间,就有可能造成被遮盖眼永久性的视力异常,因此,如果小儿某眼患病,也一定不要随意遮盖。

6、防止眼内斜

大多数父母经常喜欢在小婴儿的床栏中间系一根绳,上面悬挂一些可爱的小玩具,逗引孩子追着看。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眼睛较长时间地向中间旋转,就有可能发展成内斜视,也就是俗称的“斗鸡眼”。正确的方法是把玩具悬挂在围栏的周围,并经常更换玩具的位置。

冬季新生儿的错误护理

让新生儿竖直坐

这个行为对新生儿绝对是严禁的,因为这时新生儿的脊柱很脆弱,强行竖直会导致脊柱甚至能弯曲变形,3个月大的婴儿才能垂直竖立。

给宝宝做瑜伽或武术

这些激烈动作只会让骨骼尚未发展完全的婴儿造成危害,还可能导致婴儿脑出血或是视网膜问题。

冬天给宝宝洗冷水澡

宝宝身体抵抗力差,如果用冷水直接冲洗,容易造成娃娃感冒生病。不建议给过小的宝宝在冬天洗冷水澡。

摇晃婴儿

为了哄睡,很多大人喜欢摇晃宝宝。其实宝宝是被你们摇晕的,而不是睡着的。摇晃小宝宝,很容易损害到他们颈部的肌肉和韧带的,严重的话甚至会扭伤宝宝的颈部。而且宝宝脑内组织如"豆腐"般脆弱,过度频繁摇晃导致脑出血;另外,婴儿颅底及内面较平滑,脑组织固定不是很结实,受到强大的外力时容易晃动,大脑表面与头骨下的静脉相接的血管也会晃动。晃动的大脑组织很容易被突然改变的外力"撕裂",引发硬脑膜下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等急症。

绑腿

很多老一辈的认为孩子双腿天生弯曲,需要通过绑腿来纠正。专家告诉你,其实捆绑方式包裹婴儿使髋关节长期处于伸展位,不利于婴儿髋关节的稳定,容易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随着日龄、月龄或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半脱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致残。

喂凉水

有些家庭无所谓地让小宝宝喝凉水,还让吃雪糕、冰棍等,因为婴儿的消化系统未完善,一旦喝了凉水容易导致腹泻。

睡姿定型枕

小宝宝容易被旁边的固定枕堵住口鼻引起窒息。而且固定的睡姿,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宝宝嘴巴未洗干净

近年来,宝宝被老鼠咬的新闻层出不穷,如果孩子的脸上、嘴上、下巴沾有奶粉等食物,最易引诱老鼠,所以,一定要把孩子的脸和手洗干净再睡觉,平时需要注意家里是否有老鼠,并做好灭鼠工作。

给宝宝穿开裆裤

有些父母为了让宝宝拉尿拉屎方便,节省大人的劳动,给宝宝穿开裆裤,暴露臀部、生殖器官。开裆裤非常容易导致女宝宝生殖器感染,因为女宝宝外阴部由于生理的原因容易被感染,患上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统感染。一旦收到感染,宝宝将哭闹不止,痛苦万分。

给宝宝灌药

宝宝幼小吃药不配合,为了让宝宝快点康复,心急的父母采取灌药的方式。灌药过程中由于宝宝会哭闹挣扎,不但会将药物吐出来,还容易引起会厌软骨自动关闭的功能失调,会迫使其用口腔代替鼻腔呼吸,将药物灌进去后,幼儿往往来不及及时吞咽,弄不好药物会随着吸入的气体进入气管引起窒息。

冬季新生儿肚脐护理

1、清理肚脐

每天在宝宝洗澡的同时也要清理宝宝的肚脐,有些妈妈担心宝宝的肚脐伤口没有长好,不敢清洗,这是不对的。

清洗后,以棉花棒沾95%的酒精于肚脐处擦拭,由脐带根部(或凹处)开始向外擦至皮肤后停止;并可于每次更换尿布时,检查脐部是否干燥,若脐部潮溼,则重覆以上的动作(以95%的酒精再次擦拭)。

2、防止尿液污染肚脐

尿布不宜过长,避免尿湿后污染伤口。最好选择可以留出脐部空间的尿不湿,为了防止尿液污染脐部,做好隔离措施。及时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尿布勤更换。

3、保持干燥

脐带周围的干燥清洁是帮助痊愈的重中之重,一旦脐部潮湿,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引发脐炎。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干燥是护理的首要原则。

4、让肚脐通风

在保持干燥的同时,还要注意肚脐的通风,不要盖得过厚,防止产生水气;一旦发现肚脐有潮湿状况,应立即用棉布轻轻吸干。还应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衣裤减少局部摩擦。

婴儿肚脐护理误区

1、擦爽身粉

千万不要把爽身粉撒在肚脐周围,不利于脐部的正常呼吸,不利于肚脐干燥,而且有感染的危险。

2、涂抹护肤品

绝对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

3、用药水

千万不要用药水,有的新生儿肚脐很长时间不脱落,或脱落后坏脓的,有些爷爷奶奶为了干燥脐带就要给宝宝用药水擦拭,这个方法以前的时候经常使用,但现在医学上不提倡这个方法,因为药水的干燥效果仅限于表面,而酒精的干燥效果是从里到外的干燥。

关于新生儿脐带常见的问题

1、新生儿的脐带一般过了多久才脱落

一般情况下,婴儿出生后脐带在24—48小时里就自然干瘪,3—4天就掉了,并且会在10天到半个月里愈合。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不同的新生儿有差异,脐带残留也有长、短、粗、细之分,只要宝宝的脐部保持干燥,爸爸妈妈就不要着急,可耐心等待宝宝的脐带自行脱落。

2、如何可以让新生儿脐带加速脱落呢

假如新生儿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感染迹象,如没有红肿或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中渗出,就不用担心。另外,可以用酒精给宝宝擦脐窝护理,使脐带残端保持干燥,加速脐带残端脱落和肚脐愈合。

3、新生儿肚脐异常,周围发红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在脐带残端脱落护理的过程中,肚脐周围常常会出现轻微的发红,这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用担心。如果肚脐和周围皮肤变得很红,而且用手摸起来感觉皮肤发热,那很可能是肚脐出现了感染,就得立即去医院了。

冬季新生儿护理手册

对许多育儿新手爸妈而言,宝宝一举手、一投足所代表的意义,甚至是生理上正常、异常的表征,都是一个难解的“结”。本单元详细提供照顾新生儿重点提示,希望能破解育儿父母们心中的难题。

全身护理要点摘要

头部

头型正常与否、前囟门是否凹陷或凸出、头围大小、颅骨骨缝闭合或隆起等,都是头部正常与否的指标。

嘴巴

需注意舌头是残留白色的奶垢?小婴儿是否有误食其他东西的情形?

皮肤

胎脂在出生数周之后便会自动褪去,此时需注意保养的功夫。

脐部

新生儿脐带约在一周后脱,落需注意保持干燥。

四肢

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尚未发育成熟,常会有四肢抖动的现象。

生殖器官

观察男女宝宝生殖器官有无异样,平时需勤加清洁。

眼睛

观察眼球、视力等眼部周遭的器官;是否有斜视的现象。

耳朵

耳型是否有歪斜的现象?需随时注意听力发展。

呼吸道

由于新儿的鼻腔及喉部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常易发出咕咕作响的声音。

肠胃

出生时已具备吸吮及吞咽反射,但肠胃的消化系统尚未成熟,只能喂母、牛乳及水。

冬季新生儿护理关键点

新生儿的护理需要特别细致周到,护理新生儿初步要注意以下要点。

清理口腔

胎儿娩出时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损伤。如果出现“鹅口疮”,口腔粘膜出现点片状的白膜,可轻轻涂擦制霉菌素药水。

新生儿的滴眼

眼睛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拭净后再滴眼药。

注意婴儿的体位

除妈妈抱起喂奶外,新生儿整日卧床休息。应保证有足够睡眠时间,每日在20小时以上。最好采取侧卧位,尤其喂奶后应向右侧卧,平时采取左侧卧。经常变换体位,可防止睡偏头。仰卧不安全,此种体位,如漾奶时,可引起窒息。可不必枕枕头,如枕时枕头的高度应大致同肩宽,更不能用硬枕头来矫正头形。注意居住环境。

新生儿的环境要求

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布置优雅,阳光充足。有条件的话,宝宝室内温度可控制在21度—24度之间,湿度为60度—65度左右。

注意冷热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全身轻轻擦干,用洁净温暖的棉毯包裹。室温不能低于23℃。生后第一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稳定在36.5℃左右时,以后可改为每6~12小时测一次。若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温,平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注意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因而接触动作要轻柔,衣着要宽松,质地要柔软,不宜钉扣子或用别针。要用温水擦洗皮肤皱折处,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

注意脐带护理

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要放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以不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发现脐部有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则应进行消炎处理。

正确处理好特殊生理现象

如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则应去医院检查。

需要避免的护理误区

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

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不是肝炎,叫“生理性黄疸”。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现,一周左右消失。

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产生原因

孩子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使皮肤发黄。

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产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将间胆转化为直胆而由胆道排泄,间胆在血中浓度增高,引起皮肤黄染。

总之,生理性黄疸属正常生理过程,不需要治疗。

挤压乳腺

新生儿的乳房在生后第4~5天出现轻度肿胀,并有少许乳汁溢出,7~10天达高潮。这是因为母亲在妊娠后期体内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儿通过胎盘吸收了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时性肿胀,无论男孩、女孩都可有,属于生理现象,2~3周即可消失,千万不要挤压,它的恶果就是患“乳腺炎”。

错弃初乳

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以内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颜色太黄,比较清淡,所以有的人认为“初乳”是“坏乳”而白白挤掉,甚为可惜。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杀死破伤风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及引起腹泻致病的大肠杆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儿麻痹等病毒。实践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产乳越多。

正常溢乳误为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驰,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胃容量小(约为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发生溢乳。喟奶后应将竖起,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取右侧卧位,枕头高3~4厘米即可。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不应按呕吐治疗。

误擦胎脂

胎脂有保护皮肤、防止细菌感染及保温的作用。除胎脂较厚,皮肤皱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处,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外,其它部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脱水热误为感染

少数新生儿出生后的第3~4天有一过度性发热,体温骤升,有时可达39℃左右,但一般情况良好。若补足水份后,体温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不需治疗。有人误为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是不必要的。

新生儿脱发

有些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头发很好、很黑,过些日子有的地方会脱发,这不是病态,属正常现象,俗称“奶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头发也会越长越好的。不过造成新生儿脱发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四肢抖动误认为抽风

因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或睡眠时会因突然抖动而惊醒,父母不必担心,这不是病态,是正常现象,慢慢可以随孩子的增长而消失。

冬季新生儿的卫生护理

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等到宝宝的到来,在新父母快乐的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正确地对孩子进行护理。新生儿的抵抗力几乎为零,所以护理婴儿的父母,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注意个人卫生。

1、眼胶和眼泪

新生儿的眼睛会分泌很多眼屎和眼泪,清洗时用干净的布轻轻擦拭眼部周围。在擦拭的时候要按住婴儿的头手,轻轻擦去分泌物。不要用力地揉搓眼屎,布用过的地方不要再擦拭别处。

2、指甲的健康

手指甲和脚趾甲每周都需要进行修剪,但手指甲非常柔软,还和肉连在一起的,所以修剪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出血。你可以用宝宝专用指甲钳,趁着宝宝熟睡的时候修剪指甲,不要剪太短。如果你不小心把肉引起出血,要用消毒纱布按压止血。

3、温度和光照

新生儿对外界温度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冬季需要保持温暖的,但冬季通风时最好在屋子里放一个取暖器。

室内光线不是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应该让宝宝适应室内的自然光,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4、穿衣服

婴儿的汗液分泌较多,温度调节能力差,应选择吸湿性好,手感柔软,透气性和保温性好,易于清洁的棉制品。新生儿的衣服最好是斜襟领,或连体衣服也可以。满月后可以穿内衣,尽力伸展的领口,防止衣服刮耳鼻。

5、预防感染

新生儿的护理,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要洗手,防止细菌污染对新生儿皮肤娇嫩的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则不能接触婴儿,预防新生儿感染。如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隔离观察。产妇休息室在哺乳的时候应该被禁止访问,降低新生儿感染的机会。

6、抱和背

对新手妈妈来讲,怎么抱孩子和被孩子也是一个问题。宝宝的颈部肌肉发育不完全,如果你不扶好头部和颈部,孩子就容易烦躁哭闹,甚至会导致惊厥。要用手托住头部和颈部,再把婴儿抱起来。绝对不可以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不满月的新生儿和儿童发育还不完全,内部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好的时候,去粗心大意地抱一个婴儿,身体都处于正常状态,对脊柱或骨关节压力增加,容易发生危险。

7、外出

在孩子满月之时可以出去。但不要超过30分钟,不要在太阳光照强烈的下午1-4点出去。为确保安全,最好是等到孩子出世后的6个星期出去。

冬季新生儿护理误区

1、固定新生宝宝睡眠姿势

“听说宝宝侧睡会造成偏头,俯睡容易造成窒息,所以每次宝宝在我怀中睡着后,我都是轻轻放下宝宝,然后摆正他的头,并在头两边用小枕头抵着。这样宝宝很安全。”

正确做法:新生儿初生时保持着胎内姿势,四肢仍然蜷曲,为了帮他把产道中咽进的一些水和黏液流出,在生后24小时以内,仍要采取低侧卧位。长期仰卧会使孩子头形扁平,正确做法是经常为宝宝翻身,这次睡觉左侧卧,下次就要平躺,再下次右侧卧,这样才能使宝宝头形长得匀称好看。吃奶后要注意侧卧不要仰卧,以免吐奶呛到气管。左右侧卧时,要当心不要把小儿耳廓压向前方,否则耳廓经常受折叠也易变形。

2、唤醒熟睡中的宝宝把尿

“我怕宝宝尿床,每隔几个小时就把宝宝抱起来把尿,有时候宝宝被我弄醒后哇哇大哭,没办法,我可不想他的小屁屁被湿湿的尿布包着,得了红屁股多不好。”

正确做法:宝宝的睡眠很重要,如果牺牲了宝宝宝贵的睡眠只为了不弄脏他的小屁屁,那就得不偿失了。选用优质的尿不湿保护宝宝的小屁屁,如果宝宝尿湿了很不舒服,他会用哭声提醒你及时更换。两三岁以后的宝宝夜里小便时,有的已经知道叫人,有的会在有尿意时自然醒了,根本不需要非把宝宝弄醒不可。

3、开灯睡觉

“我喜欢在卧室里留灯,一来方便照顾宝宝,另一方面让宝宝有安全感。”

正确做法:关灯睡觉。床头的灯光不仅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还会影响视力发育。任何人工光源都会对人体产生一种微弱的光压力,这种光压力长期存在,会使婴幼儿焦虑、紧张,难于成眠。长期在灯光下睡觉,还会影响眼睛的网状激活系统,导致每次睡眠的时间缩短、睡眠深度变浅,容易被惊醒。睡在灯光下的婴儿与睡在黑暗中的婴儿相比,近视发病率要高出4倍。

4、穿太多衣服睡

“我怕宝宝睡觉着凉,给宝宝穿一件薄毛衣睡,这样就不怕冻着小肚子了。”

正确做法:睡觉不宜穿太热。被窝湿度较高,加上宝宝代谢旺盛,容易诱发“闷热综合征”,可致宝宝大汗淋漓,甚至发生虚脱。同样,用电热毯也容易因为温度过高引起轻度脱水而影响健康。

5、奶粉冲泡过浓

“我总觉得照说明泡出来的奶太淡了,所以都会自己加一些奶粉,这样宝宝才能吃饱长胖。”

正确做法:奶粉不宜过浓或过淡。牛奶中的钠含量是人体的两倍,牛奶浓度越高含钠越多,易使婴儿血钠浓度升高,引起诸如便秘、血压上升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状。

6、过早添加辅食

“我宝宝满月后就开始喝果汁,这样可以给她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正确做法:起码等到4个月后再添加辅食。母乳是婴儿最完美的天然营养品和饮料,可提供宝宝所需的全部营养,其中包括水和大部分维生素。所以,对4个月以内的、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必另外加水和其他饮料。

7、过早喂鸡蛋羹

“宝宝4个月后可以吃蛋黄了,我还蒸鸡蛋羹给她吃,鸡蛋羹比较好消化,营养更全面,应该没事吧。”

正确做法:4个月内只喂蛋黄。蛋清和薄膜含有致敏物质,宝宝过早食用,容易引起过敏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等。患有奶癣和尿布疹的宝宝,食用鸡蛋羹后,会使症状反复和加重。

冬季新生儿口腔如何护理

我们知道,新生儿是没有牙齿的,要在几个月过后才能长出,所以在新生儿还没有长出牙齿的情况下,他们自身的口水是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爸爸妈妈们最好能谨记以下护理常识,让你的宝宝远离疾病,有个好胃口。

1、勤喂温开水

孩子无论是母乳喂养的还是人工喂养的,在给孩子喂奶后,或喂奶过程中,均应养成有规律的饮水习惯。尤其是当宝宝生病发烧、感染时,更应勤喂温开水,这样不仅可去除口内的奶渣,避免因口腔中细菌的发酵产生异味,也有利于体内循环,防止便秘的发生。

2、母乳的妈妈要严格保持乳头的卫生,喂奶粉的也要保证奶具的卫生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妈妈在喂哺前应用肥皂清洗双手和乳头,擦拭乳头的毛巾也应消毒后再使用。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滴管均应清洗干净并高温消毒后才能给宝宝使用。测奶液温度时,父母可以在手背上滴一滴,而不要直接吸橡皮奶嘴,以避免细菌传播。

父母们还要知道一点,不要过分的亲吻宝宝的嘴,否则会将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传染给宝宝。宝宝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因此而引发疾病。

3、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

宝宝有很强的依赖性,比如有些孩子喜欢含着奶嘴入睡,而父母也为了安抚宝宝,也喜欢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这种错误方式是造成宝宝奶瓶龋的主要原因。另外,也不要让宝宝含空奶嘴入睡,这会限制宝宝口腔内正常的唾液分泌,还会对宝宝日后牙齿的生长造成影响。

4、对于护理新生儿口腔卫生,做父母的要知道的禁忌

首先说说什么是“马牙”?胎儿在6周时,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组织,叫牙板。而牙胚则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后牙胚脱离牙板生长牙齿,断离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时这些断离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长期留在锁骨内,有的被排出而出现在牙床黏膜上,即为“马牙”。

当宝宝出“马牙”时,最好咨询医生,家长不要擅自处理,有哪些禁忌呢?

禁忌一:挑“马牙”

有些父母采用不洁的针去挑刺“马牙”,结果常引起口腔感染,甚至并发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全身疾病,威胁新生儿健康和生命。

禁忌二:擦拭口腔

由于新生儿口腔黏膜柔嫩,如果用不洁之物擦拭口腔,易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及黏液腺增生。

如何护理新生儿口腔卫生,做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科学的对待,孩子不会说话,如果不舒服只能用哭来表达,而做父母的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哭声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孩子有应该喝奶但不喝的情况,只是一味的哭,父母就要看孩子是否有了口腔疾病的发生,自己不能分辨就一定找儿科医生给予诊断,找出原因,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冬季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1、胆红素生成过多

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Lucey-Driscoll综合征、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3、胆汁排泄障碍

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

一般来说,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不需要治疗。但如果需要,新生儿黄疸治疗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光照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2、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3、其他疗法

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宝宝减退新生儿黄疸。比如,确保宝宝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母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多排便。如果对宝宝的新生儿黄疸有任何疑问,一定要请教医生,以确保妈妈选择了正确的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

新生儿黄疸的家庭护理

1、婴儿出生后,即应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黄疸退后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早考虑病理性黄疸的诊断。

2、注意观察荒诞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剔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及早发现重症婴儿,及早治疗。

3、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肚脐部及臀部的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冬季新生儿护理注意事项

1、居室环境

新生儿的房间应清洁,室温以22-24℃为宜,并保持适当的湿度。每天应开窗通风20-30分钟。家具和地面要每日湿察湿拖。室内还应阳光充足,以便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及时发现病理性黄疸。

2、应用物品

新生儿所用物品,包括衣物、被褥、食具、洗涮用具等均应单独存放和清洗。奶瓶、杯碗等应每日蒸煮消毒。

3、衣着

衣服最好选用柔软的棉绒制品,宜宽松,不应有扣子,边缘平整,没有线头布丝等,以免缠绕婴儿的手足指趾。系带不可过紧,以防勒伤。如果是在箱柜中储藏过的衣被,用前要先取出吹晒,因为樟脑类防早剂可引起某些婴儿发生溶血病。目前不少新生儿都使用一次性尿布,有些孩子皮肤较敏感,可能会引起尿布疹,此时,应换用旧析布做尿布。

4、喂养

如果喂母乳,首先母亲要注意个人卫生。每天换洗内衣,每次喂奶前应洗手和用温水擦洗乳房和乳头。母亲如患有乳腺炎、乙型肝炎等较严重的急、慢性感染时,应停止哺乳,改为喂养。

5、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非常薄嫩,要注意清洁卫生。脐带脱落之前,不宜盆浴。可每天用温毛巾擦净面部、颈部和腋下。便后应清洗会阴和臀部,洗后涂少许植物油。脐带脱落后可以洗澡,如条件允许,冬季每周洗一次,应选用无刺激性的香皂和浴液,浴后用软毛巾轻轻擦干。夏季在皮肤皱褶处可涂少许婴儿爽身粉,注意不要直接向颈部撒粉,防止被婴儿吸入气道。

6、五官护理

注意外耳道及鼻孔的清洁,但不可随意挖耳道及鼻孔。如有鼻滋闸堵塞鼻孔,可用消毒棉签轻轻擦出。口腔粘膜非常薄嫩,禁忌擦洗口腔。有的新生儿牙龈上可见黄白色小颗粒,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俗称“马牙”,属正常生理现象,切勿挑破以防感染。另外,在两侧颊部各有一个隆起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有利于吸吮乳汁,亦不可挑破。

7、预防感染

应对探望新生儿加以限制,家中亲属如患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时,更不应接触新生儿,以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8、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体位;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

新生儿通常每天要睡18-20个小时,但未满月的宝宝不宜长时间睡眠,家长应该每隔2~3个小时弄醒一次,以方便喂养。

9、脐带护理

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要放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以不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发现脐部有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则应进行消炎处理。

工作非常繁杂,需要父母们耐心细致的做好,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宝宝的身体健康。新生儿特别容易受到伤害,父母需要注意对新生儿做好保护措施,为宝宝提供一个安全的家居环境。同时也要注意新生儿用品的卫生,让宝宝远离病菌。新生儿护理常规除了上面介绍的内容之外,还有很多的方面需要父母们多叫留心。关注宝宝的喂养,给宝宝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了解,预防疾病的发生。总之,父母需要细致的做好宝宝各方面的护理工作,才能保证宝宝的健康。

新生儿打嗝解决方法

打嗝是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不停地打嗝是因膈肌痉挛,横膈膜连续收缩所致。膈肌运动是受植物神经控制的,孩子出生后一两个月,由于调节横膈膜的植物神经发育尚未完善,当孩子受到轻微刺激,如吸人冷空气,吸奶太快时,膈肌会突然收缩,引起快速吸气,同时发出“嗝嗝”声。

有时孩子打嗝的时间可持续5—10分钟,看起来好像很难受的样子,但是,打嗝本身对孩子的健康并无任何不良影响,不必担心。

人出生后其神经发育是有一个过程的,一般情况,孩子3个月后,调节横膈膜的神经发育趋于完好后,打嗝的现象会自然好转。

所以你的宝宝打呃不是病。宝宝的膈肌发育不完善,一旦某些原因导致膈肌或与膈肌相邻的胸腹部受剌激,脊髓的“打呃中枢”就会被牵动,导致宝宝打呃,而且不能控制。其次请妈妈放心的是,宝宝打呃也不像大人想象的那样难受。宝宝打呃多为自限性,打一会儿就会好,而且没有成人那种难受感。当然,能使宝宝不打呃,妈妈最开心。

那么,我们就来找找导致宝宝打呃的原因

1、是护理不当,使宝宝吸入凉气,刺激了膈肌。

2、是喂哺不当,过食致消化不良。喂了冷的奶水、药物都可以剌激膈肌诱发打呃。

3、进食过急、或惊哭之后进食,一时哽咽,也可诱发打呃。

为预防宝宝打呃,妈妈应注意宝宝的喂养方法。

首先,应避免在宝宝啼哭、气郁时给宝宝喂奶。

其次,应避免进食过快。母乳喂养时,如果母乳很充足,哺乳时应按压乳头以避免乳汁流出过急;人工喂养时要注意奶嘴孔不能过大。

再次,要注意食物的温度,不宜过凉。最后,要注意护理宝宝的方法,勿使宝宝喝冷气。

当宝宝打呃时,妈妈不要着急。如果宝宝平时没什么疾病而突然出现打呃,呃声有力而连续,多是受凉所致,可给宝宝喂些温开水,胸腹部盖上暖和的衣被。若宝宝频繁发生打呃,且发作时间较长,可在开水中泡少许橘子皮,待水变温时喂宝宝,可缓解打呃。如果宝宝打呃时可闻到酸腐异昧,多是消化不良所致,可按摩宝宝胸腹部,或喝点山楂水,呃就打不起来了。

当然,宝宝打呃时,还可以用玩具逗逗他,给他放一点轻柔的音乐,以转移其注意力;或用于拍拍他的背,也可以减少打呃的频率。尿布湿了或一次奶喝得太多都会打嗝。打嗝时最好不要喂奶,有时只要抱抱宝宝使他安静下来,便会好。

新生儿呕吐护理5要点

有一部分的小宝宝时不时的会发生呕吐现象,针对小宝宝的非器质性病变出现的呕吐情况,父母们应该怎么护理,减少呕吐的再次发生?看看下面的5个要点吧!

1、提倡抱起喂奶,必须卧位哺乳时,采用头高脚低位

用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应该在每意次奶水喂养以前用温开水擦洗一下自己的乳头,还需要她们用四指托起乳房,拇指置于乳头上乳晕处,减慢乳汁的流出;人工喂养者每次哺乳前开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满奶头后再给予哺乳,乳头孔不易过大。哺乳后直立抱起并拍背,使新生儿将吞咽的空气排出,哺乳后不易短时间内抬起下肢更换尿布。

2、对经常呕吐的小宝宝大多是胃食道返流

可以为小宝宝选择头高脚低的侧卧位睡眠姿势,让小宝宝的头部抬高15度左右为最佳,这样对胃食管返流患儿可取头侧俯卧位,每次20分钟,每日2—4次。但是俯卧期间一定有专人护理,防止呼吸暂停,这样可降低返流频率,减少呕吐次数,防止呕吐物误吸,避免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发生。

3、再发性呕吐和神经性呕吐

爸爸妈妈们应该要加强小宝宝的体育锻炼,增强他们的体质,保持生活规律的规律性,不要暴饮暴食,尽量保持身心安静,进食时不要过于勉强。此外,一定不要给患儿增加任何压力,否则会加重呕吐。患儿应合理安排生活,包括饮食制度,加强体育锻炼和增加生理睡眠时间。周围人不要过分注意小宝宝的呕吐症状,应避免在小宝宝面前表现得紧张和顾虑,以提高其治疗的信心。同时保持环境清洁,患儿呕吐物及时处理,污染的衣服、床单、被子及时更换,以免继续刺激患儿。

4、对于容易呕吐的小宝宝尤其是感冒后或者咳嗽后呕吐的

爸爸妈妈们应该在平时加强小宝宝的营养和体育锻炼频率用来提高孩子的机体免疫力,也可以服用牛初乳、转移因子以预防感冒,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过饱;食物一定要新鲜卫生;不要给患儿吃过于辛辣、熏烤和肥腻的食物。

5、小儿服药时也容易引起呕吐者

在给小宝宝喂药液时,需注意药液不可以过热,过冷;小宝宝难喂呕吐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的食道、胃和肠管的逆蠕动,同时伴腹肌和膈肌的强烈痉挛收缩,迫使食管和胃肠道内容物从口中涌出的一种症状。

新生儿气胸重护理

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可以自发地发生,也可由于疾病、外伤、手术或诊断及治疗性操作不当等引起。新生儿气胸是新生儿科急症之一,气胸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异常,如果不能及时的做出诊断和治疗,将直接威胁宝宝生命。若新生儿出现气胸症状,正确护理是首要。

新生儿出生一天之内要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呻吟或面色异常问题及时进行检查并处理。气胸患儿护理期间要做好保暖、镇静工作,并监测宝宝心率、呼吸、血压等是否正常,如异常应做好抢救工作。

为了能够确认诊断,同时为了能够对闭合性气胸进行抽气治疗,有些气胸患儿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此时要做好穿刺的准备工作,准备好麻醉药品和穿刺包,同时胸腔穿刺时配合医生做好抽气工作,保证各管道紧密连接。

当新生儿确诊为气胸后,要及时寻求医生帮助,按照医生的指示给宝宝进行面罩或头罩吸氧,保证吸氧的湿度和温度。同时做好合理喂养,保证营养供给,对于吸吮及吞咽困难的新生儿采用鼻饲喂养,并及时更换衣物保持身体清洁。

气胸新生儿一般应采用头罩或面罩吸氧,如果需要使用机械辅助通气则应选择正确的通气模式,应选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模式调节氧气浓度和频率,从而维持宝宝需要的每分钟的通气量。同时要注意检测动脉血气,定时清理宝宝呼吸道中痰液,保持新生儿呼吸通畅。

新生儿缺氧的后果及护理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1分钟及5分钟,由医生分别进行两次Apgar评分。正常新生儿为满分10分,评分越低,说明宝宝在出生之前缺氧窒息越严重。

如:7分以上为轻度缺氧,往往不影响预后;4-6分为中度窒息,经积极处理常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少于4分时,呈重度缺氧窒息、呼吸抑制之表现。此时,必须由医生进行紧急抢救复苏,才有好转的可能,否则新生儿很难存活。

虽经急救复苏,但出生10分钟后仍评分很低,尚未建立正常有效呼吸的新生儿,即使幸存下来,由于长时间缺氧,大脑细胞受损,日后可出现智力低下或运动障碍等后遗症。患儿抵抗力低下,还容易出现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硬肿症、低血钙、低血糖、新生儿颅内出血及周身感染等疾病。

所以对出生评分较低,但经抢救恢复正常的新生儿,护理要特别精心。

一、首先要保持安静的室内环境,更不要经常抱动或移动宝宝。

二、要注意保暖,过热容易使宝宝水分丢失,出现脱水热;过冷出现体温不升或新生儿硬肿症。冬天里宝宝居室理想温度应在18-22度。如无条件可用热水袋放在新生儿襁褓周围,水温40-60度,1-2小时换水一次,使宝宝体温维持在36-37度之间。还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

三、要仔细喂养,也可用1:1、2:1至3:1的牛奶与水的比例,加5%糖水的牛奶喂养宝宝,并逐渐增加牛奶的比例,以少量多次为主,不宜一次喂得太饱,以防呕吐、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窒息的危险。喂牛奶的宝宝要及时补充钙剂及鱼肝油。

四、要防止感染,新生儿所在的房间人员流动要少,有传染病、皮肤感染或正患感冒的亲属应尽量避免与宝宝接触。同时要加强脐部、臀部及口腔的护理,从而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

结语:新生儿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这时,新手爸爸妈妈就要学习很多关于照顾新生儿的知识,以防给新生儿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以上是小编总结的关于护理新生儿的知识,爸爸妈妈们,你们都学会了吗?延伸阅读:新生儿如何护理新生儿护理方法有哪些新生儿脐带护理脐带护理方法有哪些小儿疝气手术后护理如何预防小儿疝气新生儿护理冬季新生儿总是便秘怎么办初生婴儿护理知识护理宝宝时误区一个月婴儿的护理宝宝肚脐护理小窍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呼吸衰竭抢救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呼吸衰竭就是因为呼吸系统出现了问题,就是阻碍了患者的正常呼吸,所以呼吸衰竭的患者是很危险的,那么大家知道呼吸衰竭抢救注意事项有哪些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抢救的注意事项如下:

①积极改善通气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定时痰补充足够的水分合作应用祛痰药降低痰的粘稠度以利排出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受体兴奋剂等)解除气道痉挛既可改善通气又利于排痰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主要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可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充血可选用地塞米松或氢化考的松静脉点滴经上述治疗中心仍无效或一开始参与就属于重症呼吸衰竭者可以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积累进行机械通气。

②低氧已经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中枢对于二氧化碳的刺激已不敏感其兴奋性主要完成靠低氧刺激来维持如果单纯给氧尤其核心是高浓度吸氧缺氧科室问题虽然暂时缓解但是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更趋严重以至导致二氧化碳麻醉所以主张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给氧途径可采用鼻导管鼻塞法面罩法等发现同时注意吸入氧气应加温加湿

③积极预防呼吸衰竭抢救和处理各种合并症如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dic肝肾功能衰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新生儿每天要喝奶的次数及时间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喂完奶马上把宝宝放在床上,抱着它太累了。给宝宝喂完奶后不要马上放在床上,而要把宝宝竖直抱起让宝宝的头靠在母亲肩上,也可以让宝宝坐在母亲腿上,以一只手托住宝宝枕部和颈背部,另一只手弯曲,在宝宝背部轻拍,使吞入胃里的空气吐出,防止溢奶。新生儿每天要喝奶的次数时间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宝宝在出生后半小时可以开始吃母乳。宝宝出生后第一小时是个敏感期,且在出生后20~30分钟的吸吮反射最强。如果此时没有得到吸吮体验,将会影响以后的吸吮能力。宝宝出生头两周里不宜规定时间和次数,视实际情况来调节。因为宝宝胃小,每次吸入的奶量并不多,按需哺乳能够使宝宝吃饱喝足,更快地生长。

同时,勤吸允也能刺激妈妈催乳素的分泌,让乳汁分泌更加旺盛,同时还有助于消除妈妈的奶胀,防止发生乳腺炎。但按需哺乳并不是只要宝宝一哭就要喂奶。宝宝啼哭的原因有很多,尿湿了会哭,想要人抱了会哭,受到惊吓了也会哭。妈妈应该细心观察并准确判断,不要一哭就喂奶。喂奶太频繁了并不好,一方面会影响妈妈休息,另一方面还会使乳汁来不及充分分泌,造成宝宝每次都喝不饱。这样,宝宝过不了多久就又要吃,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第一天每次喂奶15-20分钟;第二、三天第每次4分钟;以后8-10分钟;第二周后白天4-5次,夜晚2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长跑结束后呼吸困难怎么办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跑步也是不错地放松方式,这可是有科学依据的。人的身体是会分泌造成人体紧张的激素的,而跑步的过程中,正好能够有效抑制肾上腺素这种产生紧张的激素分泌哦。经常感觉到紧张的人不妨试试跑步,帮助消除紧张感,我们在长跑是该注意什么呢?长跑时要量力而行,知道自己到底能够承受多少的距离,千万不要挑战自己的底线,让自己身体负荷过大而受伤;开始跑步前,最好先活动一下筋骨,尤其是长期不运动的人。如果不让自己活动开,很容易导致筋脉拉伤;跑步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与身边的锻炼者相比较,按照自己跑步的步调训练,不可受别人影响。不然很容易影响自己的节奏,甚至会影响跌倒,下面具体的了解一下长跑结束呼吸困难怎么办吧?

跑步呼吸困难主要是肺活量太小,造成肺活量检测数值连年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没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当跑步后出现呼吸困难的时候一定不要坐下来休息,可以通过慢跑或者快走来调节呼吸,让呼吸顺畅了。

要想在跑步过程中不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就要锻炼肺活量,锻炼肺活量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简单介绍三种。方法一经常性的做一些扩胸、振臂等徒手操练习。方法二耐久跑练习,注意要坚持经常、跑和呼吸配合、距离适当、强度不宜大。方法三练习潜水或游泳,在水中不但手臂要不停的划水,还要克服水的阻力呼吸,是锻炼提高肺活量的好方法。锻炼提高肺活量的方法还有:踢足球、打篮球、折返跑等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那一种方法,都要持之以恒经常练习才能有效。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长跑结束后呼吸困难怎么办的内容,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提高自己的肺活量,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长跑知识,那就继续关注本网跑步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练瑜伽减肥不注意呼吸好不好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练瑜伽减肥是很多人采取的运动方式,起初练习瑜伽多是家里看视频,有些则是据周围的人锻炼而参加等,对其研究不深,也未认识到练习瑜伽的重要性,进而未能熟悉练习瑜伽的技巧,在锻炼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严重的会影响到呼吸,也会使用关节部位有受伤的现象,那么练瑜伽减肥不注意呼吸好不好呢?

许多研究表明,人的意识能加快身体中热量的燃烧,能有效加强减肥的功能和效果。而瑜伽练习中的呼吸练习最能体现瑜伽减肥的独特之处:每一种瑜伽呼吸都能十分完全地通过横膈膜对身体内脏产生作用:想象身体象气球,吸气时横膈膜下沉,按摩到腹部内脏;吐气时横膈膜上移,按摩胸部内脏,如此能加强整个内脏系统的机能,而一呼一吸的动作又使腹部肌肉得到很好的锻炼,许多练习者能通过呼吸练习消除腰腹的多余脂肪,当然要能达到安全而有效的练习效果,一定要找有经验的瑜伽老师来学习正确的瑜伽呼吸方法。因为不正确的呼吸方法会给身体造成压力,影响减肥的效果,甚至有副作用。

随着现代瑜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瑜伽形式产生,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要求。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和身体状况来选择瑜伽练习的形式,可以推荐的如:现在十分流行的由哈达体系(hatha)和八支分法体系(ashtanga)发展而来的热瑜伽和力量瑜伽,也都是能达到很好的减肥效果的瑜伽。

如果光盘中动作的节奏过快,那么说明你选择的光盘基本没有学习价值,可以放弃。练习瑜伽时,每个动作一定都要保持3至5次呼吸,练习瑜伽后应该感觉心情的愉悦而不是身体酸累,甚至痛苦。

热瑜伽是在高温37度到43度之间的教室中练习,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并做瑜伽呼吸,它的排毒和减肥功效是吸引众多练习者的重要因素。

力量瑜伽和一系列科学搭配的vinyasa练习法更是减肥和减肥后塑造良好身体线条的最佳练习方式。因此,瑜伽是一种能在减肥过程中并能“雕塑”身体线条的健身术。在众多的瑜伽练习方式当中,你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并咨询教练来选择练习形式。

练瑜伽减肥不注意呼吸好不好呢?这样肯定是不好的,练习瑜伽最重要的就是呼吸的控制。有些患者不注意呼吸会感觉到咽喉不适,口干等,还能感觉到心肺功能很疲劳,时间久了反而会伤害到身体器官。因此锻炼瑜伽时要先学习呼吸,再据动作调整呼吸,最后就可以明确呼吸的优势好处,也能更好的进行减肥瘦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新生儿心肌炎能自愈吗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心肌炎该如何正确急救相信是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的急救知识。新生儿心肌炎的病情轻重悬殊,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如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发生死亡,家长特别害怕孩子得“病毒性心肌炎”,随之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慌。那么新生儿心肌炎能自愈吗?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疾病急救知识。

新生儿心肌炎一般是不能自愈的,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新生儿心肌炎的治疗:

1、卧床休息在急性期至少卧床休息至热退后3~4周,减少心脏负担及耗氧量。心脏扩大及并发心力衰竭者,更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心影缩小再开始逐渐活动。

2、镇静及镇痛处理病人烦躁不安、心前区痛、肤痛及肌痛,应及时处理,可用解痛镇静药,如苯巴比妥、阿司匹林,必要时可注射吗啡。

3、控制心力衰竭并发心力衰竭必须及时控制,由于心肌炎对洋地黄制剂极为敏感,易出现中毒现象,故多选用速效及速排的制剂,如毛花苷C或地高辛,剂量应使用有效量的1/2~1/3即可,在急性心力衰竭控制后即可停药,对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多主张长期使用偏小的维持量,直至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为止。利尿药的使用要注意补钾,防止诱发严重心律失常。

4、肾上腺皮质激素经一般治疗后心力衰竭或末梢循环衰竭未能控制及有严重心律失常者,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每天5~10mg/kg或地塞米松0.3~0.6mg/kg,好转后改口服泼尼松剂量开始每天1~2mg/kg,1~2周后减量。但在感染早期一般不宜应用,因激素有抑制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有些学者提出使用激素治疗的指征是:

(1)心肌炎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短期使用。

(2)心肌炎时新出现的Ⅲ°房室传导阻滞,短期应用。

(3)心肌炎严重,其他治疗无效,可在严密保护下试用,情况好转后,出院在家继用,并注意防治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婴儿期 爸妈必看的新生儿护理常识

全文共 1368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的成长,婴儿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哦,婴儿期是多长时间呢,家长们该怎么照顾不同时期的宝宝呢?其实只要掌握了婴儿期发育特点,就可以很好的照顾宝宝了哦,下面就来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目录

1、不同年龄宝宝怎么选择枕头2、夏季护理宝宝的常见错误

3、夏日宝宝皮肤的日常护理4、夏季宝宝感冒的护理

5、过敏宝宝该怎么护理6、宝宝口水多的护理方法

7、宝宝出牙护理建议8、宝宝长牙吃什么好

不同年龄宝宝怎么选择枕头

很多妈妈可能不知道枕头对宝宝的头部劲椎发育有很大影响,为宝宝选择一个好的枕头是妈妈的责任。宝宝用枕也是有讲究的,不同时期宝宝需要不同高度的枕头,甚至宝宝枕头的材料对孩子也是有影响的。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下宝宝用枕的常识吧!

1.为宝宝选择有枕套的枕头

宝宝发育快,新陈代谢也旺盛,因此出汗也多,其头屑和汗液容易贴附在枕头上。家长为宝宝选择枕头的时候,尽量选择有枕套的小枕头。这样的枕头方便家长换洗,有利于为宝宝提高舒适卫生的成长环境。家长记得要经常清洗枕套,并把它放在阳光下暴晒,利用阳光为宝宝的枕头杀菌。

2.为宝宝选择自然无害的枕头

由于宝宝颅骨比较软,囟门和颅骨缝还未完全闭合,过硬的枕头会伤害到宝宝的头部,影响头型的美观。另一方面,宝宝睡觉接触枕头的时间过长。因此,家长为宝宝选择枕头时要谨慎,并仔细阅读材料的说明,避免宝宝吸入枕头内的有毒物质而受到毒害。家长要尽量为宝宝选择干净无味的枕头。

3.不宜过早为宝宝使用定型枕头

宝宝睡眠时间长,特别是较小的宝宝几乎占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很多妈妈担心宝宝头部容易变形,选择为宝宝买定型枕头。其实不然,宝宝颈部平直,用定型枕反而会使宝宝的颈椎受到压迫。而且定型枕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宝宝脑袋变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宝宝头部的自由活动。所以,家长不宜过早为宝宝准备定型枕。

4.为不同年龄的宝宝选择不同高度的枕头

枕头最主要的功能是支撑颈椎,随着宝宝的成长,家长需要对宝宝的枕头高度进行调整。刚出生的宝宝脊柱是直的,平躺着不会导致落枕,宝宝睡得也会更加地自然。因此这个时候不宜为宝宝使用枕头。但宝宝长到3-5个月,脊柱颈段开始有了颈曲,妈妈可以为宝宝准备低点的头巾作为枕头。倘若宝宝出现吐奶的症状,家长也可为宝宝准备头巾,这样可以减少吐奶的症状。

夏季护理宝宝的常见错误

炎热夏日,宝宝的护理格外重要,但是妈妈们很多的护理方法却是错误的。

错误一:这天太热了,赶紧给宝宝剃成小光头,那样能凉快些!

很多家长都以为剃光头宝宝就会感觉清爽,更凉快。可事实并非如此!宝宝一旦剃成光头,就等于失去了遮阳挡物的天然安全屏障,意外伤害、蚊虫叮咬,各种细菌在头皮上的感染机会大大增加。如果细菌侵入孩子头发根部,还会破坏头发毛囊,严重时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如果宝宝是光头,则皮肤吸收的热量反而会增加,皮肤排出的汗水也会迅速流失掉,因而起不到通过汗液蒸发散热的作用,而且光头的宝宝头部很容易被强光晒成日光性皮炎。

错误二:这孩子时刻不消停,看看跑的满身汗,来,赶紧洗个凉水澡,凉快凉快。

无论什么时候,给宝宝洗澡,都要考虑到宝宝皮肤和抵抗力问题。宝宝皮肤稚嫩,易受刺激,如果给宝宝洗冷水澡的话,冷水刺激到皮肤,如果宝宝不适应很容易就会得感冒了。但如果水的温度过高也不行,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宝宝洗温水澡了,水的温度跟体温持平、有点温度就行了,这样,无论是妈妈还是宝宝,都较容易接受。

错误三:哎呀,宝宝长痱子了,赶紧多擦点痱子粉。

长春宝玛特国际孕婴专卖的孕婴顾问介绍说,夏季高温湿热,人比较容易出汗,一旦排汗孔阻塞,排汗不畅,就容易长痱子。一看到宝宝长痱子,家长们的习惯性的做法就是擦痱子粉。然而这种方法是不对的。不论是痱子粉还是爽身粉主要是有吸湿润滑、收敛的作用,其本身不能消除痱子,也不能阻止痱子生长。如果已经长出了痱子,再擦痱子粉只会增加毛细孔的污垢。过量的使用痱子粉会堵塞汗腺,造成宝宝排汗不良,痱子反而越长越凶。想要避免痱子,最好是要给宝宝穿宽松衣物、及时清除宝宝的汗渍,保持皮肤干燥。

错误四:屋里又进蚊子了,赶紧给宝宝喷点花露水,点上蚊香。

夏季,妈妈们特别喜欢使用花露水和蚊香驱蚊。但是很多妈妈却没有注意过花露水的分类,总是把成人花露水用在宝宝身上。成人花露水含有浓度较高的刺激性成分,容易伤害宝宝的皮肤。可以选择婴儿专用的花露水,不仅温和无刺激,还有预防痱子的作用。

另外蚊香对宝宝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将家里容易孳生蚊虫的角落打扫干净,通过纱窗、沙门、蚊帐来达到驱蚊的效果。

错误五:夏天瓜果蔬菜多,可以给宝宝断奶了。

在夏季,特别是7、8两月份,是天气最炎热的季节。天气炎热会导致婴儿食欲减退,而且会让食物中的细菌相应增多,出现消化道感染,因此宝宝容易出现腹泻,所以给宝宝断奶要避开特殊的季节,配合辅食、母乳或奶粉喂养。

夏日宝宝皮肤的日常护理

夏天,由于宝宝的皮肤娇嫩,容易长痱子、小屁股也容易被捂成小红臀。那么,到底该如何护理宝宝娇嫩的皮肤呢?

宝宝皮肤的日常护理

注意防晒、防痱及蚊虫。带婴儿到户外活动时,不要给婴儿穿过多衣物或透气性差的衣物,以免排汗不良,引起痱子甚至造成细菌感染。室内应有驱蚊设施,户外活动时避开蚊虫较多的地方,如:草丛、小水沟。

选择适宜的衣、被。婴儿的衣物应以棉质、宽松、浅色为宜,避免给婴儿穿紧身的衣物。被子也应使用棉布或棉毛巾被,避免使用化学纤维材质。

洗浴用品的选择。要选择婴儿专用品或刺激小的沐浴液。清洗婴儿衣物的清洁剂,应选用刺激性小、添加剂少的品种,不要用含酶洗衣粉和柔顺剂及碱性强的肥皂。衣物洗后要将清洁剂漂净干净,避免残留物刺激小儿皮肤。

每日洗1-2次澡,注意皮肤皱褶处(颈部、腋下、腹股沟)的清洗,洗后将皮肤尽量擦干。用爽身粉时,应先在自己手中抹匀后再涂抹到宝宝的身上,并应避开会阴部。

婴儿面部的清洁

养成每天早晚洁面的卫生习惯。婴儿面颊部肌肤薄嫩,宜用温度适中的清水及柔软的毛巾或者更柔软的纱布团轻柔擦洗。先从眼角内侧向外轻拭双眼、口鼻,再擦洗前额、两颊、下颏,最后擦洗耳后及颈部。对于常流口水或吐奶的婴儿,应随时抹净下颏和颈部上的污物,并用清水冲洗、擦干,以防对面部皮肤造成不良刺激。

婴儿臀部的清洁

肛门周围的清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臀部干燥。便后及时冲洗臀部,擦干后涂以护臀霜。外出时,可用不含酒精的湿纸巾擦净。肛门周围皱褶较多,易残存粪便,清洗肛周时要注意将皱褶处残存的粪便清除干净,以防对肛周皮肤产生不良刺激。

外生殖器周围的清洁。男孩在新生儿期大多数为包茎,清洗时可将包皮向上轻推;随年龄增长包皮可逐渐上翻,这时也应轻轻翻开包皮清洗,去除藏在包皮内的尿垢。女婴尿道较短,易被肛门周围的细菌感染,如果女婴的会阴粘有粪便时,应按照从会阴到肛门的顺序及时用温水将粪渍冲掉,以防来自肛门的细菌污染阴道和尿道。不要用毛巾擦洗阴唇黏膜,以免造成黏膜损伤。有时女婴外阴部有少量的白色物体,一般是脱落上皮或尿碱形成,如果量不多不要过多清洁。

宝宝的脐部护理

脱落前的护理。每天用消毒棉签蘸75%医用酒精围绕脐带残端按顺时针方向慢慢向外轻轻消毒,轻轻擦去分泌物,保持脐部干爽和清洁。

脱落后的护理。如发现有渗液时以上述方法同样处理,直到脐部干燥无渗液为止。

宝宝指(趾)甲的护理

选用婴儿专用的指甲剪经常帮助婴儿修剪指(趾)甲,每周修剪1-2次,以防婴儿抓伤自己。

睡眠环境:温度:26℃-28℃,湿度:60%—70%;声音:环境安静,单调和慢节拍的声音有助于睡眠;光亮度:必须关灯睡觉,长期开灯睡觉容易造成“光压力”和近视;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应让婴儿自行入睡,不要抱着拍哄入睡)。适当使用空调调节室温,但不要让婴儿对着空调的出风口。

经常开窗通风,早上和傍晚各一次,每次半小时,通风时宝宝不要对着通风口。

每天外出晒太阳,早上和傍晚太阳落山前各一次,每次半小时,晒时尽量裸露皮肤。

天热了,宝宝最易脏的五个部位护理

1、宝宝的小屁屁

宝宝的小屁屁是最易脏最需要清洁的地方,有些父母在使用尿布时经常忘了更换,特别是用纸尿裤时,认为只要吸水性好,多用一段时间没关系,但尿布疹往往发生在这些宝宝身上,所以一定要勤给宝宝换纸尿裤。天气热的时候,给宝宝洗完澡,也要让宝宝的屁股自然晾晒一会儿,不要立刻就包上,并涂上防止红屁股的护肤品。

2、口腔

保持宝宝的口腔清洁非常重要。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可以一起把宝宝的口腔也清洁好,给比较小的宝宝清洁口腔时,妈妈可以用把宝宝专用的口腔清洁剂喷在宝宝的嘴里,用硅胶指套牙刷或者纱布清理。

3、头垢

经常有宝宝在头皮上有一层黄褐色、鱼鳞般的污垢,有的父母会用力把它们抠掉,其实这样做非常危险,很容易让宝宝感染。正确的办法是把植物油涂在宝宝头上软化1—2个小时,头垢就渐渐会自然脱落,然后在用宝宝的洗发水给宝宝清洗头发。

4、眼睛

宝宝眼睛的护理需要非常小心,宝宝眼部的异物可以轻轻地用水冲洗或用消毒棉签擦拭掉,如果比较困难,最好找医生处理,以免伤及宝宝。

5、耳朵

给宝宝洗澡时,尽量避免洗澡水流进外耳道,如果不小心流进去,则可把孩子的头侧向一边,有利于水流出,也用棉签轻轻地把水擦拭掉,但不要把棉签插进外耳道。在感冒时也要小心孩子是否有耳朵的不适,是否有分泌物流出或有特殊异味。如果孩子老是抓耳朵,要小心患中耳炎的可能。

夏季宝宝感冒的护理

如果是病毒性感冒,就没有什么特效药,主要就是照顾好宝宝,减轻感冒症状,一般经过7〜10天的调养,感冒就可以好了;如果是细菌引起的,医生往往会给宝宝开一些药,妈妈要按时按剂量给宝宝吃药。有的妈妈为了让宝宝的病早点好,常会自行增加药物剂量,这可万万不行。

1、让宝宝充分休息

患了感冒,良好的休息是至关重要的,要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尽量让宝宝多睡一会儿。

2、照顾好宝宝的饮食

让宝宝多喝一点水,充足的水分能使鼻腔的分泌物稀薄,容易清洁。让宝宝多吃一些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和果汁。鸡汤可以减轻感冒的症状,不妨煲点鸡汤让宝宝多喝点。尽量少吃奶制品,因为它会增加黏液的分泌。对于食欲下降的宝宝,妈妈应当准备一些易消化的、色香味俱佳的食品。

3、让宝宝睡得更舒服

如果宝宝鼻子堵了,妈妈可以在宝宝睡觉时,把宝宝的头部稍稍垫高,这样能缓解宝宝的鼻塞。

4、帮宝宝擤鼻涕

宝宝还太小,不会自己擤鼻涕,让宝宝顺畅呼吸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宝宝擤鼻涕。妈妈可以在宝宝的外鼻孔中抹上一点凡士林油,往往能减轻鼻子堵塞;如果鼻涕黏稠,可以试着用吸鼻器或将医用棉球捻成小棒状,沾出鼻子里的鼻涕。

5、保持空气湿润

妈妈可以用加湿器增加宝宝居室的湿度,尤其是在夜晩,这样能帮助宝宝更顺畅地呼吸。别忘了每天用白醋和水清洁加湿器,避免灰尘和病菌的聚集。

过敏宝宝该怎么护理

在我国0-2岁的宝宝中,食物过敏的发病率为3.5%-5.2%,1岁以内宝宝食物过敏的发生率为6.1%,其中4-6个月为高发年龄段。小小的一个过敏,会让宝宝哭得没日没夜,引发很多意想不到的症状,可怕的是,家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由于过敏引起的。GaGabfat:突然就对牛奶蛋白过敏了!

为什么易发生过敏

过敏体质的遗传原因占有很大的比例,但也有非遗传的因素,这是因为1岁以内的宝宝因为胃酸分泌较少,肠道内蛋白水解酶的活性也达不到成人的水平,而且肠道绒毛膜的屏障保护作用差,所以,宝宝食物过敏的发生率比成人高。

最常见的过敏原因

0-6个月内的宝宝由于食物来源主要是母乳或婴儿配方粉,较易发生牛奶蛋白过敏。

而6个月以上的宝宝则有可能发生牛奶蛋白过敏或多种食物蛋白的不耐受(MFpI),如宝宝除了对牛奶蛋白过敏外,还会对鸡蛋或其他肉类蛋白质等发生过敏。

宝宝最普遍的过敏症状

以下便是宝宝过敏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而皮肤症状(湿疹)、肠胃症状(腹泻)这两种便是1岁以内宝宝过敏表现出来最为普遍的过敏症状。

好了看完以上的科普知识,小编写这篇文章不是想给大家干巴巴的讲理论,最重要的是要说说怎么预防护理治疗,下面就有讲到,鼠标键盘动起来,next!

1、记食物日记

既然通过症状了解到宝宝过敏,那么下一步就是要找出过敏原,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某种方法能很确切进行。食物过敏的诊断,还有一个查找食物过敏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记食物日记。食物过敏反应中只有少数是速发型反应,很多家长都反应:眼看着皮肤变红了,接着出现丘疹。大多数是从进食后1~3天出现症状,而且症状的表现也不一致,有时是湿疹和哮喘发作,有时是发生腹泻,有时食用相同的食品,却几乎不出现什么症状,所以在实际上都是变化无常的,当疲劳或抵抗力下降时食物过敏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所以把一日三餐吃了什么,食物种类和烹饪方法,甚至调味料等也要清楚地记载。如果症状表现是间断性的,这样做非常有帮助。

2、教你选择低敏奶粉

奶粉作为1岁内宝宝最为重要的口粮,是避开过敏的最重要的大关之一,那么过敏体质的宝宝应该如何选择奶粉,市面上有两种常见的特殊奶粉:深度水解(pepti)和半水解(Ha),这两种会有什么样的区别?

一般认为,蛋白质水解到分子量小于1000Dalton就不太会成为过敏原。而水解蛋白奶粉是以牛奶成分为原料,但其中的的蛋白质已经经过酵素水解和加热的作用而分解成小分子,牛奶蛋白中原有的致敏结构也因此而被破坏,所以大大的降低了致敏的机率。

特别提醒:特殊奶粉是有治疗功效的,所以如果食用一段时间后,也可以再慢慢换回普通奶粉。但是如果同时和普通奶粉食用的话,效果就差了,还可能有过敏症状的哦。

3、注意!致过敏食物黑名单

在给易过敏宝宝添加辅助食品时,要按正确的方法和顺序,先加谷类,其次是蔬菜和水果,然后是肉类。每次只能加一种新食品,并且从少量开始逐步增加。与此同时,在添加宝宝辅食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食物: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牛奶、鸡蛋。

海产类:鱼、虾、蟹、海贝。

有特殊气味的食物:洋葱、蒜、葱、韭菜、香菜、羊肉。

有刺激性的食物:辣椒、胡椒、酒、芥末、姜。

某些生吃的食物:番茄、桃、葡萄、柿子。

某些富含细菌的食物:死的鱼、虾、蟹,不新鲜的肉类。

某些含有真菌的食物:蘑菇、酒糟、米醋。

种子类食物:豆类、花生、芝麻。

宝宝口水多的护理方法

爱流口水是宝宝必经的阶段,也是爸爸妈妈们在母婴护理中遇到的一个小麻烦。宝宝口水多怎么办?此时爸爸妈妈们可以采用下面的7个宝宝护理方法,应对宝宝口水泛滥非常有效。

1、宝宝口水流得较多时,妈妈注意护理好宝宝口腔周围的皮肤,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两遍。让宝宝的脸部、颈部保持干爽,避免患上湿疹。

2、给宝宝用围嘴。围嘴是宝宝的一种特别服饰,更是妈妈的育儿好助手,它不仅可以保护外衣不被弄脏,还是一种装饰品,洁白的围嘴还可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爱整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此外,围嘴应经常保持整洁和干燥,这样宝宝才会感到舒服,乐于使用。

3、唾液中含有口腔中的一些杂菌及淀粉酶等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不精心护理,口周皮肤就会发红,起小红丘疹,这时需涂上一些婴儿护肤膏。

4、不要用较粗糙的手帕或毛巾在宝宝的嘴边抹来抹去,容易损伤皮肤。要用非常柔软的手帕或餐巾纸一点点蘸去流在嘴巴外面的口水,让其周围保持干燥。

5、为防止唾液把颈前、胸上部衣服弄湿,可以给宝宝挂个全棉的小围嘴,柔软、略厚、吸水性较强的布料是围嘴的首选。

6、宝宝在乳牙萌出期齿龈发痒、胀痛,口水增多,可给宝宝使用软硬适度的口咬胶,6个月以上的宝宝啃点磨牙饼干,都能减少出牙时牙龈的不适,还能刺激乳牙尽快萌出,减少流口水。

7、如果皮肤已经出疹子或糜烂,最好去医院诊治。在皮肤发炎期间,更应该保持皮肤的整洁、清爽,并依症状治疗。如果局部需要涂抹抗生素或止痒的药膏,擦药的时间最好在宝宝睡前或趁宝宝睡觉时,以免宝宝不慎吃入口中,影响健康。

注意事项

流口水在婴儿出牙期较明显,这个时期口腔是婴儿获得满足的重要器官。唾液增多会减轻齿龈的疼痛感,口水增多是生理现象,不是疾病,没必要治疗,只注意护理就可以了。流口水的状况到宝宝年龄稍长、吞咽能力及嘴唇的闭合能力增强、牙齿逐渐萌芽、口腔容积深度逐渐增加后,会有所改善,妈妈不必过于担心。

宝宝护理:秋季宝宝预防疾病的10个关键

宝宝护理,秋季宝宝预防疾病的10个关键。秋季温度变化明显,宝宝特别容易生病。此时的宝宝护理要注意什么?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要想宝宝健康,远离生病困扰,最好可以从10个地方着手。

宝宝发烧怎么办,宝宝咳嗽怎么办……当爸爸妈妈们为此烦恼不已的时候,可曾想过,若当初做好预防,那么宝宝就不会患病,就不会有上面的烦恼了。当进入气候变凉的秋季,宝宝又会容易患病。此时的爸爸妈妈们,更应加倍做好预防工作。

1.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在疾病流行的高峰期,尽可能减少带宝宝出入公共场所,尤其是人员密集、通风不畅的地方,以减少接触感染源的机会。

2.及时为宝宝增减衣物。

3.多饮水。若能饮白开水更好。

4.做好预防接种。秋季可服用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以减少秋季腹泻的发生。

5.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保持宝宝鼻腔、口腔以及全身皮肤的清洁,尤其是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保持宝宝手的清洁。

6.保持室内环境和空气的清洁。每天要定期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

7.保证生活规律和充足的睡眠。宝宝每天的主要生活内容包括饮食、游戏、排便和睡眠,若能安排得井然有序,可有效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8.适度锻炼,增强体质。每天至少要保证宝宝有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对小婴儿,可每天坚持做抚触和被动体操。稍大一些的宝宝,尤其是4岁以上的孩子,可从夏季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游泳锻炼,因为游泳是提高人体免疫力一项最为理想的运动。

9.合理膳食。在为宝宝提供膳食时,应尽可能做到品种多样、比例适当、定时定量、调配得当。包括保证宝宝每天有足够的蛋白质、适量的脂肪、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10.创造温馨环境。为宝宝创造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生活环境,对于增强宝宝的机体免疫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夏天护理宝宝的12条攻略,宝爸宝妈要留心了

夏天的时候,最怕宝宝哭闹或生病,因为不管是父母还是宝宝都是大汗淋淋,下面就教父母们夏天护理宝宝的12条攻略。

1、少抱:夏季里,爸爸妈妈的身体可能就像一个小火炉,这时抱宝宝,爸爸妈妈得体温会传递给宝宝,宝宝会更热,所以夏季不要经常抱这宝宝,让宝宝自己坐在车里玩,可以充分散热。

2、多喝水:多给宝宝喝水,夏季长给宝宝喝水是防止中暑的好办法。

3、树荫不是背阴:在树荫下接受从树叶缝隙间射下来的阳光,是较好的日光浴,不要在高楼的背阴处,这样一点阳光都没有,起不到日光浴的作用,反而容易有强风,对宝宝不利。

4、避免阳光直射:不要让阳光直射到宝宝,可以给宝宝戴一顶遮阳帽。

5、先擦汗后洗澡:夏季父母都知道要给宝宝勤洗澡,如果宝宝出汗了,一定要先把汗擦干,在给宝宝洗澡。

6、发热不能捂:夏季宝宝发热,不要把宝宝捂起来,也不要给宝宝多穿衣服,应该多喝水,或洗个温水澡,把宝宝放在凉爽无风的地方,使宝宝充分散热。

7、适当减少食量:夏季宝宝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下降,父母不要按原来的食量喂宝宝,辅食的添加也要减少。

8、注意卫生:夏季食物容易变质,一定要注意卫生,尤其是辅食最容易受细菌污染,奶瓶、餐具用后注意及时消毒。

9、冰箱不是消毒柜:不要认为放在冰箱里的事物就是安全的,放在冰箱里的熟食尽量不要给宝宝吃,冰箱里的食物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吃前一定要加热至沸腾,超过72小时一定不要在吃了。

10、慎用痱子粉:夏季里宝宝很容易出痱子,很多妈妈都是给宝宝用痱子粉,其实给宝宝洗澡才是预防痱子的好方法。夏季宝宝总是爱出一身汗,用痱子粉这时就开始和泥了,被浸湿的痱子粉就会糊在皮肤上,刺激皮肤,痱子粉中的化学成份就会进入到皮肤中。一般讲,痱子水要好于痱子粉。

11、避免缺氧:夏季晚上睡觉时可能会把空调打开,此时门窗也会关闭,但没有空调换气,室内氧气会变稀薄,宝宝不能忍受缺氧,会因缺氧而哭闹。使用电风扇时,千万不能让风直吹宝宝。

12、不能吃冷饮:宝宝不能吃冷饮或冰镇饮料,可以给宝宝喂些常温酸奶,酸奶有助消化,夏季喝,对宝宝有好处。

7种特征的宝宝容易发烧爸妈科学护理很关键

发烧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常见状况,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但是发烧的时候宝宝兴致低落,食欲不振,次数多了也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那么爸爸妈妈们可要注意了,哪些宝宝更加容易发烧呢?

告诉你,有以下几种特征的宝宝易发烧。

1、“被多吃”的宝宝

父母都经常对孩子说“再吃点”“多吃点”,也有的父母追着宝宝喂饭,宝宝长年累月的“被多吃”。其实,吃饭是人的自然生理现象,儿童也一样有这样的感知能力,父母不要强迫儿童多吃,更不能顿顿吃撑。儿童脾胃功能不足,虽然需要营养,却不能多吃,吃多后容易消化不良,蓄积过多内热诱发感冒。

2、不爱喝水的宝宝

有些宝宝不爱喝水,父母们就用果汁、牛奶、饮料替代白水,但是过多的甜食不仅伤害了很多孩子的牙齿,也影响了他们的消化功能。水参与了人体的所有代谢,喝水少自然爱生病,因此水也是预防和治疗孩子感冒发烧最重要的“药”。建议爸妈要从小让孩子养成爱喝白开水、主动喝水的习惯,切不要用饮料、果汁替代白开水。感冒、发烧及呕吐或腹泻脱水时更应频繁饮水。

3、穿得太多的宝宝

有些老人自己怕冷就觉得宝宝也怕冷,干燥温暖的室内也让宝宝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小脸经常捂得红扑扑的。但是宝宝穿得太多容易感冒,宝宝们经常处于活动状态,穿得过多,容易出汗,并引起内热蓄积,稍有不甚就会引发感冒发烧。所以,宝宝穿衣要根据气候、室内温度随时增减,以宝宝面色正常、四肢温暖和不明显出汗为宜。

4、少运动的宝宝

与活动量大的儿童相比,不爱运动的儿童,食量小,消化和吸收能力弱,免疫力较低,容易感冒发烧。同时由于不运动,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柔韧性和耐力都得不到锻炼,整体素质也会下降。因此建议爸妈要保证儿童每天有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大一些的儿童应每周进行3次体育锻炼。

5、睡眠太少的宝宝

睡眠充足是孩子发育的先决条件,经常睡眠不足免疫力必然下降,就容易感冒发烧。父母应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睡前要让孩子安静,以免影响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特别是看到孩子有生病迹象时,一定要确保他们有良好充足的睡眠。通常儿童睡眠时间要保证在10小时以上,晚上10点应进入深度睡眠。

6、不爱洗手的宝宝

婴幼儿处于探索期,双手到处摸,将东西送进嘴里是司空见惯的事。大一些的儿童趁人不备,不洗手吃东西也是很常见的事情。然而凡是传染性的疾病,大都是接触口鼻入侵,在感冒发烧的高发季节,洗手是预防交叉感染的第一关。

7、胆小的宝宝

有些宝宝性格内向,不爱表达,遇到了问题不能及时向父母诉说,经常有不开心的事情积累在心中,会降低他们的抵抗力,感冒也经常找到他们。据相关研究表明,性格内向的孩子相对性格外向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病毒侵犯。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父母平常要多关注他们,多与他们交流,既不能太迁就,也不能太严厉。

大家都知道,宝宝抵抗力差就容易生病,那么该如何给宝宝增强抵抗力,让宝宝少受到疾病的困扰呢?

爸妈科学的护理很关键

婴幼儿时期,想要提高宝宝抵抗力的话一定要把宝宝护理好。最重要的宝宝穿衣问题,很多人怕宝宝受凉,就给宝宝捂得特别厚,其实中医讲小孩是阳性体质,他们不怕太冷,不像成人那么怕寒。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寒”,只要宝宝手摸起来不是那么热乎,孩子不觉得冷就正合适。穿的没有那么多,孩子活动当中就不会出汗,停下来之后也就不会受凉感冒。现在很多孩子感冒发烧就是护理不好,或者爸妈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孩子容易发生感冒。

带孩子户外活动必不可少

把孩子经常带到户外活动一下,当然还是建议父母在不刮风不下雪时带孩子户外活动,下雪之后的空气特别好,其实真的是要抱孩子出去一下,无论多小,从满月开始就可以了。有的父母习惯把孩子的脸全罩上,孩子喘气很费劲,这样是不好的。出去之后一定给孩子透透气,跟户外有一个沟通交流。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建议在外面跑跑跳跳,不要在室内活动,还是应该跟外界接触。过敏性哮喘的孩子建议增加肺活量,增加肺活量最好的办法是能够游泳,定期游泳或者一个星期有时间带孩子去活动一下。现在的亲子园比较多,类似的运动也比较多,可以带孩子去这样的地方。

宝宝出牙护理建议

新手爸爸妈妈们应要随时观察孩子成长发育的状况,并有相应的对策来帮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在长牙期的时候,家长就要知道多吃哪些食物可以帮助孩子长牙哦。

宝宝几个月长牙

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接下来,就来看看宝宝长牙期吃什么好吧。

宝宝出牙护理的7个建议

1、出牙会让宝宝感到不适和烦躁,爸妈可以用干净的纱巾,沾湿后卷在手指头上轻轻打圈按摩宝宝的牙床,或可以用冰镇的牙胶让宝宝啃咬,舒缓宝宝出牙时的牙龈不适;

2、坚持母乳喂养,母乳有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增强宝宝抵抗力,有效缓解宝宝出牙期的不适;

3、6个月以后可以用水杯,1岁后可以不再用奶瓶,这样更有利于宝宝的牙齿发育;

4、慎用牙胶、奶嘴,过度依赖会严重影响宝宝长牙;

5、出牙时,宝宝或因休息不好免疫力下降而引起感冒、发烧,如果宝宝发烧,须及时就医;

6、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时,就该帮助宝宝刷牙了,早晚各一次,饮食后用温水漱口,保持宝宝口腔清洁;

7、出牙期宝宝饮食需清淡,并为宝宝补钙,满足其长牙和身体生长发育的钙质需求。

宝宝长牙吃什么好

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水蒸蛋,蔬菜等等。

普通稍偏软的食物。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门牙和后磨牙都已萌出时刻增加硬质食物。

可给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

及时添加离乳食物。比如米粉、麦糊、土豆泥、水果泥、蛋黄等"糊状"食物,以及磨牙饼干。这不仅能够帮助宝宝缓解出牙痛,锻炼啃咬及咀嚼能力,强壮颌面部肌肉,加速乳牙萌出,还有助于增加饱腹感,满足该阶段营养需求。

宝宝几个月长牙?孩子的长牙期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哦。

春季宝宝护理容易犯的4大误区

冬天刚过,春天来临,在这个时候,作为妈妈要注意转换一下宝宝的护理方法,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所以闯入不少误区。

误区一:春捂秋冻,得给宝宝多穿些

易犯指数:★★★★

不知道有多少爸爸妈妈懂得“捂”这个概念呢?其实“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爸爸妈妈应该根据室外的温度来给宝宝增减衣服,要改变一下穿得越多越暖就会越好。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宝宝在户外活动的量相对就会加大,如果给宝宝穿得太多就会很容易出汗,如果没有及时擦干,一遇冷风就会容易导致感冒。

温馨小提示:春季,给宝宝穿衣应该以进行一般活动不出汗为标准。妈妈最好在此基础上进行少穿衣的训练,这样可以增强宝宝对外界气流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肌体免疫力。

一般来说,宝宝比成人穿一件衣为宜,也可以通过摸宝宝的小手心,如果是温热的,证明宝宝够暖和。

误区二:春天乍暖还寒,最好少开窗

易犯指数:★★★★

春天的时候,还偶尔有点冷空气补充,爸爸妈妈会担心宝宝会着凉感冒,再加上春季外部的环境质量比较差,所以在家里都选择少开窗。

其实这样做是大错特错的。即使春季还有点寒,外部环境质量不怎么高,爸爸妈妈仍然必须保证每天开窗半个小时以上,这样可以加上空气流通。

为了更好的增强宝宝的体质,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开窗睡觉,锻炼宝宝用冷水洗脸、洗脚等等。

温馨小提示:春天空气干燥,爸爸妈妈也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必要时可以用加湿器,如果是条件不允许的家庭也可以在室内搭湿毛巾或使开水不断沸腾用来制造水蒸气,适时妈妈可以熬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另外,充足的睡眠也可以增强宝宝对病毒的抵抗力。还应注意的是,宝宝房间的摆设应尽量简单,不要在室内养花。

误区三:春季易感染,宝宝在家更安全

易犯指数:★★★

不少爸爸妈妈都觉得,在万物复苏的春季里,外面的空气中都夹杂着不少的花粉或者是细菌等等的物质,尤其是花粉,容易让宝宝产生过敏反应,都觉得留在家里最适合不过了。这么想就错了。春季阳光充足,应该增加宝宝的户外活动,一天最好不少于2小时。而且活动的时候,也尽量不要让宝宝带帽子、手套等,要让宝宝直接接触阳光,增强体质并促进钙的吸收,预防儿童佝偻病、贫血发生。

温馨小提示:当然如果爸爸妈妈还是不太放心的话,就尽量少带宝宝去人员密集的地方,例如商场、电影院等等,而且让宝宝远离传染病患者。同时,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养成回家进门先漱口、洗手、洗脸的好习惯。

误区四:宝宝爱吃什么,尽量让他吃

易犯指数:★★★★

宝宝的饮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妈妈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注意科学安排宝宝的饮食结构,合理搭配。而且在春天这个季节里,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上火。在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基础上,多让宝宝吃水果,补充维生素。千万不要宝宝喜欢吃什么,就让他大吃特吃。

温馨小提示:宝宝的饮食最好都以清淡为主,尽量少吃羊肉和辛辣食品,少吃甜食,而且生的食物都要彻底加热,以免引起消化道的疾病。而且,碳酸饮料最要不要喝太多,一定要注意多喝水,要记住水才是生命之源哦!而且平时可以在水中加入写微量的食盐。

小编总结:以上的四个误区,爸爸妈妈弄清楚了吗?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护理很重要,希望宝宝们在新的一年里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

冬季宝宝流感的家庭护理“七字经”

冬天,是宝宝最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尤其感染流感的季节之一。帮助宝宝提升身体免疫力、战胜并远离流感,家庭护理非常重要。

1、流感疾病早预防

流感是流行性疾病,传染性很强。远离流感,预防是第一道防线。

A、流感疫苗要接种。流感疫苗虽非万能,但其对某些类型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具有很强的预防功能,流感疫苗一定要及时接种。

B、流感人群要远离。当发现宝宝学习或生活环境中有已感人群存在时,家长一定要及时让宝宝远离已感染流感的人群。

C、冬季穿衣要科学。冬天了,稍不小心就会因为衣服穿得少而使宝宝身体免疫力下降,因而,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持穿衣保暖,注意保持室内室外的温度平滑过渡,避免让宝宝在温度大起大落的环境下学习或生活。

2、日常护理要勤细

宝宝一旦感染流感,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日常护理。

A、要对宝宝卧室及用品及时进行消毒。对宝宝卧室要及时用食醋熏蒸,对宝宝用品及时用热水、来苏水、碘酒消毒,以保证宝宝生活环境得以清洁消毒。

B、经常保持宝宝室内空气新鲜,并注意为宝宝保温,切忌出汗受寒,衣被要适中,衣服或盖被不宜过厚或过薄,但一定要确保保暖。

C、要对宝宝病情及时进行观察。

家长要严密观察宝宝的体温、脉搏、呼吸及咳嗽等情况,至少每一小时要为宝宝测量一次体温、把一次脉搏,并经常观察宝宝呼吸及咳嗽情况。对高热者,应予以物理解温,如冰枕、冷水敷额头、酒精擦浴、多饮开水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病情严重者要及时送至医院救治。

D、要确保宝宝有充足卧床休息时间,以保证体能。

要让宝宝战胜流感,提升免疫力是关健。这其中,保持充沛的体能是确保宝宝提升免疫力的重要环节。宝宝感染流感期间,家长们要让宝宝多卧床休息,避免孩子孩子到处乱跑消耗大量体能。

3、饮食调理很重要

宝宝感染流感,饮食调理非常重要。食疗可帮助控制细菌感染,以降低体温。患流感后应多食用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有营养的食物,多吃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牛奶、鸡蛋、水果、豆腐等。

同时给予含丰富维生素C的果汁和蔬菜汁,如西红柿汁和西瓜汁等量混合,加适量蜂蜜佐餐,既可补充营养,又可预防口腔溃疡及便秘等高烧合并症。病情好转,可供给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以增加抵抗力和促进体力恢复。

4、民间药方要重视

中华医药文化渊源流长,民间药方对于流感预防与治疗有着良效。家长们家中可常备实用的中药材,并适时掌握治疗流感的民间药方。以下是好育园整理的一份实用民间药方:

A、板蓝根、鲜芦根各30克,葛根15克,生甘草5克,鲜姜数片,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钟左右,热饮,每日分2次服用。适用于流感高烧、咳嗽。

B、生姜15克,红糖20克,葱白3根。用500毫升水加姜丝、葱丝煮沸后加入红糖,趁热一次饮完,卧床盖被,以出微汗为度。适用于高烧无汗的流感。

C、取葱白5根,生姜15克,糯米100克。先将米煮成粥,再将葱姜捣烂,同煨,加适量味精、食盐。热服,可发汗、退热。

D、可乐煮姜鲜姜2至3克,去皮切碎,放入一大瓶可口可乐中,用铝锅煮开,稍凉后趁热喝下,防治流感效果良好。

E、蒜泥蜂蜜将等份的蒜泥与蜂蜜混匀后,用白开水送服,每次一汤匙,每天4至6次,对治疗流感有佳效。

F、香油拌蛋将一两香油加热后打入一鲜鸡蛋,再冲进沸水搅匀,然后趁热喝下,早晚各服一次,2至3天便可治好感冒愈后的咳嗽。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流感是传染性很强的常见疾病,让宝宝远离流感的根本之策在于日常的强身壮体,提升免疫力。同时,冬季宝宝一旦感染流感,要视病情程度,适时送至医院救治,正规的治疗才是关键!

结语:每个宝宝刚出生的时候,都是需要非常细心的照顾的,所以大家平时要多多了解这些婴儿期的护理常识,希望上述介绍的这些宝宝护理的妙招,能够帮助大家守护宝贝的健康哦!也要记得分享给身边的好朋友们哦,小编希望每个宝宝都可以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怎样预防孩子呼吸暂停症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因父母护理不当,健康的新生儿,有时也会突然脸色青紫,哭不出声,甚至呼吸受阻而发生窒息。这种现象往往使父母手足无措,如果抢救不及时还会造成严重后果。那么怎样预防孩子呼吸暂停症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由于宝宝大脑兴奋性较高,哭闹时要及时安抚宝宝,不要让他过度哭叫,严重时适度拍拍后背会有好转。

孩子哭闹而突然发生屏气,医学上叫做“屏气综合症”或“呼吸暂停症”,俗称“大憋气”,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作性神经官能症,多在2岁以内发作,且频率不一。

小儿屏气发作是由于宝宝受到情绪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疼痛等物理因素的刺激而出现的一种现象。最初宝宝会哭叫,随即因过度换气之后屏气、呼吸暂停,因为没有氧气的吸入,二氧化碳在体积堆积,宝宝的口唇由红色变为青色最后转成为紫色。同时出现四肢强直,有的宝宝甚至出现四肢抽动,全过程短则十几秒钟,长达2-3分钟,然后重新开始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神态逐渐恢复。

儿童的大脑神经组织还没有发育完全,中枢神经功能又及不稳定,所以小孩在大哭大闹发脾气或受到惊吓时,因大脑皮层一时性的高度兴奋,对皮层的中枢控制作用会暂时性失灵,使中枢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于是产生上述症状。但这种情况并不像癫痫(羊角风)属于大脑的器质性病变,所以其症状往往只持续1分钟左右就自行缓解。

屏气发作时父母不必惊慌失措:最好将孩子平放在床上,解开衣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轻吹宝宝得脸部,以减少脑缺氧;拍打足心或后背;用手指掐按孩子的人中(鼻孔和上嘴唇之间正中)、印堂(两眉只见正中)、合谷(两手掌虎口处)等穴位,使其尽快恢复;亦可按压胸部,可迅速改善缺氧,帮助恢复呼吸。切忌将孩子紧紧搂抱强屈成团,特别是不要搂住孩子的脖子,以免造成窒息的严重后果。

近年有学者提出,婴幼儿的屏气发作与缺铁有关。经测临床检验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大多数屏气发作患儿伴有缺铁,且经补充铁剂1-3个月后,屏气发作即完全停止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血清铁指标随之恢复正常。因此屏气发作较频繁的患儿,可到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指导,必要时补充铁剂或给予相关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新生儿睡眠 新生儿睡眠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2791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哦,如果宝宝没有一个好的睡眠就难以发育了,那么大家早知道新生儿睡眠是怎么样的吗,新生儿睡眠曲有哪些呢,新生儿护理是怎么样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专家研究表示,新生儿的睡眠能分为两种睡眠状态,一种是安静睡眠,一种是活动睡眠,还有三种觉醒的状态哦。

(1)安静睡眠状态

婴儿的面部肌肉放松,眼闭合着。全身除偶尔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没有其他的活动。呼吸是很均匀的。小婴儿处于完全休息状态。

(2)活动睡眠状态

眼通常是闭合的,仅偶然短暂地睁一下,眼睑有时颤动,经常可见到眼球在眼睑下快速运动。呼吸不规则,比安静睡眠时稍快。手臂、腿和整个身体偶尔有些活动。

宝宝在睡眠的时候他们的面部会有不同的表情,有的是可笑的表情,就比如怪脸,皱眉等情况,有的时候会有吮吸的动作。

(3)瞌睡状态

通常发生于刚醒后或入睡前。眼半睁半闭,眼睑出现闪动,眼闭合前眼球可能向上滚动。目光变呆滞,反应迟钝。有时微笑、皱眉或噘起嘴唇。常伴有轻度惊跳。

当小婴儿处于这种睡眠状态时,要尽量保证他安静地睡觉,千万不要因为他的一些小动作、小表情而误以为“婴儿醒了”,“需要喂奶了”而去打扰他。

新生儿睡眠时间

睡眠是每个人正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睡眠能调整体况,消除疲劳,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但是在每一年龄阶段,对睡眠的时间要求是不一样的。

新生儿的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了二十个小时,而两个月的宝宝的睡眠时间在十八个小时左右,而一周岁的宝宝的睡眠时间在十三到十四个小时。

新生儿睡眠的禁忌

一、不该含着乳或奶嘴睡

有的宝宝睡觉时非得含着妈妈的乳或奶嘴才能入睡。这么一来,孩子每每醒来后就会下意识地吮吸乳或奶嘴吃奶。这种过分频繁的进食习惯,容易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

其次,孩子入睡后小嘴依然被乳“堵”着,也容易呼吸不畅,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发窒息。

此外,这种不良习惯还可能影响孩子牙床的正常发育以及口腔的清洁卫生。

由此鉴定,在宝宝睡觉时,应该还他们嘴巴自由!

二、环境不该过分安静

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然而研究表明,约有30%的婴儿并没有学会“抗干扰”——他们往往一有“风吹草动”便难以入睡,或在熟睡中被惊醒。

其实,婴儿自会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家长大可不必在房间里特意踮脚走动,不用弄出一点点声响就神经紧张。否则,孩子很可能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只有在人为、刻意制造的“极度”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入睡,而这种环境在现实中却是难求的。

三、被子不该太厚

有些家长在寒冬为了让孩子睡得暖和,特意为孩子盖上厚厚的被子,殊不知太厚的被子往往过重,甚至可能引起呼吸不畅。而且被子中过高的温度反而会使孩子烦躁不安乃至哭闹不停,同样影响其睡眠质量。让孩子从小就在过分温暖的环境下入睡还可能降低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造成孩子长大后“弱不禁风”。

四、不该在哼唱声中才能入睡

对于宝宝来说,妈妈的睡前摇篮曲,就是天籁。但让孩子习惯于只有听到哼唱声才能安然入梦就不宜提倡。孩子必须培养的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即:以“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及醒来之后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而不是依仗家长诸如摇晃、哼唱或喂食等“人为”的办法来帮助他安然入梦。

五、白天不该睡得过久

白天睡得过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弄得家长夜不成眠。研究证实,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比较缓慢,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都相对较差。

此外,缺乏夜间睡眠还会扰乱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出现问题,易发胖。如果婴儿白天睡得过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多玩一会儿,通过调整来克服“黑白颠倒”。

再说,白天这么美好的时光,爸妈怎么舍得让宝宝就这样浪费了呢?

六、不该经常更换照看人

有的家庭因为大人工作忙,而不得不常常更换照看孩子入睡的大人,有时是爸爸,有时是妈妈,有时是奶奶,有时又换成保姆……殊不知,对不足半岁的孩子来说,往往把照看自己入睡的人视作“最亲的亲人”,故在心理上很难对频繁的转换迅速作出调整。

说实在的,宝宝可受不了这种“变脸”啊。

七、不该睡得太晚

晚睡绝对是宝宝的大敌。而养成这种坏习惯,往往是父母的原因。

占相当比例的婴幼儿之所以睡得太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晚睡导致的。据统计,我国0-2岁婴幼儿每天睡眠时间比美国同龄孩子平均少1个小时,首要原因之一即是,孩子的父母亲钟情于“夜生活”而普遍睡得晚,孩子也由此相应缩短了晚间的睡眠时间,种种“行为性失眠”便由此发生。

宝宝们的晚睡具体表现为:晚上到了睡觉时间仍不愿意上床,入睡时间往后拖延,或者长时间难以入睡等等。研究还表明,在行为问题上,夜间晚睡的孩子容易好斗,同时还可能伴有多动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所以,养成娃娃好习惯,从父母抓起。

八、不该在睡前对孩子过分“在旁关照”

在让孩子感到十分舒服的“睡前仪式”(如轻拍或按摩孩子背部,放送轻柔舒缓的音乐等)之后,家长可在孩子仍然醒着时离开。否则孩子就会习惯于将自己的入睡与家长的“在旁关照”紧紧联系在一起,只要家长不在,他就会恼怒不已、嚎啕大哭起来。

九、不该依赖“摇睡”

每当孩子哭闹时,一些年轻妈妈便使出“看家本领”:将孩子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个不停,甚至孩子哭得越凶,妈妈就摇得越起劲。

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孩子十分有害,因为过分猛烈的摇晃动作会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受到震动,轻者影响脑部的生长,重则使得尚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与较硬的颅骨相撞,最终造成颅内出血,这对10个月内的孩子尤为危险。

十、不该搂着孩子睡

有些年轻妈妈爱子心切,喜欢紧紧搂着孩子睡觉。但这么一来,被搂着的孩子便呼吸不到足够的新鲜空气,吸入更多的是妈妈呼出的废气,对孩子的生长和健康都很不利,同时还可能传染到妈妈的疾患。

此外,搂着孩子睡还会使其自由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甚至难以伸展四肢,使孩子的血液循环和生长发育都受到负面影响。

所以,爱他就给他一点空间吧。

十一、不该亮灯睡

有的家长为了方便自己照看孩子,喜欢让卧室整夜灯火通明。但婴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远远不如成年人,如果夜间睡眠环境如同白昼,孩子的生物钟就会被打乱,不但睡眠时间缩短,生长激素分泌也可能受到干扰,最后导致孩子个子长不高,或低于正常体重。

十二、不该让孩子俯睡

一些年轻妈妈喜欢让孩子俯睡,还误认为这种睡姿可以让孩子睡得安稳,少了哭闹,但实际上这种睡姿最不安全,因为孩子的口鼻等呼吸器官最易受阻塞,甚至导致猝死。同时这种睡姿还可能使得肠胃等消化器官受体重的压迫而引发消化不良。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新生儿睡眠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新生儿的睡眠时间是比较常的,他们要在睡眠的时候来给身体一个生长发育的空间,所以宝宝在睡觉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扰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方法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医生就是为病人而生的,的天职就是就病人,而诊断方法是医生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病以及不同的严重程度所制成的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慢性呼吸衰竭失代偿期,根据患者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或其他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病史,有缺O2和(或)CO2潴留的临床表现,结合有关体征,诊断并不困难。动脉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衰的性质和程度,对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数的调节,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均有重要价值。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说一说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方法:

一、动脉血氧分压(PaO2),指物理溶解于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健康人PaO2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并受体位等生理影响。根据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的关系,氧合血红蛋白离解曲线呈S形态,当PaO2>8kPa(60mmHg)以上,曲线处平坦段,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PaO2改变5.3kPa(40mmHg),而血氧饱和度变化很少,说明氧分压远较氧饱和度敏感;但当PaO2

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是单位血红蛋白的含氧百分数,正常值为97%.当PaO2低于8kPa(60mmHg),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处于陡直段时,血氧饱和度才反映出缺氧状态,故在重症呼衰抢救时,用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来帮助评价缺O2程度,调整吸O2浓度使患者SaO2达90%以上,以减少创伤性抽动脉血作血气分析,这对合理氧疗和考核疗效起积极作用。

三、动脉血氧含量(CaO2),是100ml血液的含氧毫升数。其中包括血红蛋白结合氧和血浆中物理溶解氧的总和。CaO2=1.34×SaO2×Hb+0.003×PaO2.健康者CaO2参照值为20ml%.混合静脉血血氧饱和度(SVO2)为75%,其含氧量CVO2为15ml%,则每100ml动脉血经组织后约有5ml氧供组织利用。血红蛋白减少,SaO2低于正常,血氧含量仍可正常范围。

四、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PaCO2为4.6kPa-6kPa(35-45mmHg),大于6kPa为通气不足,小於4.6kPa可能为通气过度。急性通气不足,PaCO2>6.6kPa(50mmHg)时,按Henderson-Hassellbalch公式计算,pH已低于7.20,会影响循环和细胞代谢。慢性呼衰由於机体代偿机制,PaCO2>6.65kPa(50mmHg)作为呼衰诊断指标。

如果大家关注我们的下期讲座,就可以继续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比如疾病急救知识和呼吸衰竭的急救方法有哪些的知识,多了解一些可以更好了解我们的日常小知识,期待您的到来,希望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新生儿食欲低下什么原因

全文共 1071 字

+ 加入清单

正常新生儿都有良好的食欲,一旦新生儿食欲明显低下时,常常为疾病所致,应引起父母高度的重视。那么,新生儿食欲低下什么原因?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新生儿食欲低下的原因吧!

改善宝宝食欲不振的7要诀

1养成孩子规律的作息

孩子应保持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否则起床与睡觉时间推迟,早餐与中餐相隔时间太近,将造成不断恶性循环,影响食量。

2正餐前勿吃零食与甜点

餐前吃零食往往会影响孩子的食慾,家长也勿用交换条件“一口饭换一颗糖“,点心应安排在饭前2小时,并且选择季节性蔬果、牛奶、豆浆、豆花、根茎类等做为孩子的点心。丁巧稜营养师叮咛,幼儿2岁前,不要让孩子喝低脂或脱脂奶。

3增加食材的变化

无论孩子是吃腻或挑食,家长都可以透过改变烹调方式,让孩子把讨厌的东西吃下肚,例如:孩子不吃蛋,就用蛋做成布丁或蛋糕;讨厌青菜,将它放入春卷、饺子里。此外,也可在食物的颜色形状上做些变化,像是南瓜饭、鲑鱼饭糰等,这些都是受到孩子欢迎的料理。

4使用可爱的餐具

有时候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氛围,当环境变得吸引人,孩子的食慾自然也会跟着增加。家长可准备可爱或孩子喜欢、自己挑选的餐具,同时也让他们慢慢学着自己动手吃,千万别怕孩子弄脏衣服,让他们自己做,更能提高用餐兴趣。

5每日适当的活动

每日应让孩子进行适量的活动,像是到户外玩耍、晒太阳,别总是待在家里从事静态活动,运动不仅可以增进食慾,也能帮助肢体发展。

6创造舒适的用餐环境

当环境太过吵杂时,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故用餐时大人的谈话声量应减小,也尽量避开其他小孩的嘻闹声,同时保持舒适的室温及良好通风,避免闷热环境。

7家长以身作则

此阶段的孩子会以父母做为模仿对象,在孩子开始学习吃饭时,家长应带头养成全家定时用餐的习惯,一同享受用餐的快乐,并且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出现挑食的举动或餐前吃零食等;也可在亲子共读时,利用故事或绘本来认识食物,或邀约孩子一同制备食物,提升孩子的兴趣

新生儿食欲低下什么原因?

1.感染:新生儿期各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泌尿系感染等,临床常以食欲低下为前驱症状,除此而外,常伴有体温不升和黄疸等现象。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王新良

2.消化系疾病:如新生儿肝炎、肠道感染等,食欲低下也是最常见的表现,同时常伴有呕吐、腹泻。

3.心肺功能异常:如肺炎、心力衰竭等,除了青紫、气急外,食欲低下也是常见的表现。

4.全身代谢障碍:如缺氧、酸中毒、高胆红素血症等,多表现为吃奶不好。

5.药物影响:许多药物,如各种抗生素等,对新生儿的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可直接导致食欲低下。

6.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缺氧、脑出血、破伤风等,由于神经系统病变使吸吮反射消失,影响吞咽而造成食欲低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新生儿吃完奶就打嗝 宝宝为啥吃完奶就打嗝

全文共 2400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在吃完奶后妈妈们常常会发现宝宝有打嗝的情况出现,那么大家知道新生儿吃完奶就打嗝是怎么回事吗,新生儿吃奶时间长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新生儿打嗝吧。

新生儿吃完奶就打嗝

许多新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刚出世的婴儿,有时突然会不停地打嗝,让我不知所措。事实上,这种现象被称为“豆”,可以引起许多原因。当宝宝不停地的豆子,妈妈就不打,先要分清是什么引起的,然后对症处理。

1.婴儿吃奶太急或太多会出现打嗝

婴儿吃奶的时候,妈妈可用手适当的捏住奶头,控制乳汁的排出,以免宝宝吃奶过急,也不要一次吃的过多。不要在婴儿过度饥饿或哭得很凶时喂奶。

2.婴儿吃进去空气会出现打嗝

喂奶时让宝宝含住整个奶头,尤其是用奶瓶喂养的宝宝,更应注意。宝宝吃完奶后,妈妈可以把宝宝抱起来让其头趴在自己肩上,轻轻的拍打宝宝的后背,让宝宝胃里的空气排出来。不管是喂母乳还是配方奶,不要让婴儿吃得过快或过急。

3.婴儿受凉会出现打嗝

如果婴儿是由冷引起的打嗝,妈妈先接孩子,然后轻轻拍他的背部,然后喂一点温水,盖到胸部或腹部的保暖的衣服。注意宝宝在寒冷天气里的温暖,要避免身体的寒冷。

4.妈妈也可将不停打嗝的小宝贝抱起来

用食指尖在宝贝的嘴边或耳边轻轻地挠痒。待小宝贝发出哭声后,打嗝的现象就会自然消失。因为,嘴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即可放松宝贝嘴边的神经,打嗝也就会消失了。

打嗝是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不停地打嗝是因膈肌痉挛,横膈膜连续收缩所致。膈肌运动是受植物神经控制的,孩子出生后一两个月,由于调节横膈膜的植物神经发育尚未完善,当孩子受到轻微刺激,如:吸人冷空气,吸奶太快时,膈肌会突然收缩,引起快速吸气,同时发出“嗝嗝”声。

人出生后其神经发育是有一个过程的,一般情况,孩子3个月后,调节横膈膜的神经发育趋于完好后,打嗝的现象会自然好转。所以你的宝宝打呃不是病。

婴儿膈肌发育还不完善,一些胸腹隔膜和隔膜相邻或刺激脊髓中枢性呃逆的原因后,会受到影响,导致宝宝打嗝,和无法控制。

其次请妈妈放心的是,宝宝打呃也不像大人想象的那样难受。宝宝打呃多为自限性,打一会儿就会好,而且没有成人那种难受感。当然,能使宝宝不打呃,妈妈最开心。

那么,我们就来找找导致宝宝打呃的原因。

原因通常有三

1、是护理不当,使宝宝吸入凉气,刺激了膈肌;

2、是喂哺不当,过食致消化不良。喂了冷的奶水、药物都可以剌激膈肌诱发打呃;

3、进食过急、或惊哭之后进食,一时哽咽,也可诱发打呃。

为预防宝宝打呃,妈妈应注意宝宝的喂养方法。首先,应避免在宝宝啼哭、气郁时给宝宝喂奶。其次,应避免进食过快。母乳喂养时,如果母乳很充足,哺乳时应按压乳头以避免乳汁流出过急;人工喂养时要注意奶嘴孔不能过大。再次,要注意食物的温度,不宜过凉。最后,要注意护理宝宝的方法,勿使宝宝喝冷气。

当宝宝打呃时,妈妈不要着急。如果宝宝平时没什么疾病而突然出现打呃,呃声有力而连续,多是受凉所致,可给宝宝喂些温开水,胸腹部盖上暖和的衣被。

若宝宝频繁发生打呃,且发作时间较长,可在开水中泡少许橘子皮,待水变温时喂宝宝,可缓解打呃。如果宝宝打呃时可闻到酸腐异昧,多是消化不良所致,可按摩宝宝胸腹部,或喝点山楂水,呃就打不起来了。

当然,宝宝打呃时,还可以用玩具逗逗他,给他放一点轻柔的音乐,以转移其注意力;或用于拍拍他的背,也可以减少打呃的频率。尿布湿了或一次奶喝得太多都会打嗝。打嗝时最好不要喂奶,有时只要抱抱宝宝使他安静下来,便会好。

宝宝常常会突然打嗝,有时在喂奶后,有时在醒来不久,毫无规律。看着宝宝一顿一顿的样子,妈妈不由得担心,这是怎么了?宝宝打嗝会不会很难受?

诊断一

宝宝打嗝不是病。

原因

宝宝与成人一样,其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层被称为“膈肌”的很薄的肌肉,它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起到分隔和保护胸、腹腔器官的作用。与成人不同的是,宝宝以腹式呼吸为主,膈肌是婴儿呼吸肌的一部分。

当膈肌收缩时,胸腔扩大,引起吸气动作;膈肌松弛时,胸腔容量减少,引起呼气动作。当宝宝吃奶过快或吸入冷空气时,都会使植物神经受到刺激,从而使膈肌发生突然收缩,引起迅速吸气并发出“嗝”的一声,当有节律地发出此种声音时,就是所谓的婴儿打嗝了。

诊断二

宝宝打嗝不像大人想像的那样难受。

原因

宝宝打嗝多为自限性,一会儿就会好。当然,能使宝宝不打嗝,妈妈最舒心了。

那么,怎么预防呢

首先,妈妈要注意喂养方法,应避免在宝宝啼哭、气郁时喂奶。

其次,应避免宝宝进食过快。

母乳喂养时,如果母乳很充足,哺乳时应按压乳头,以避免乳汁流出过急;人工喂养时要注意奶嘴孔不能过大,奶液先满住奶嘴,以免吸入空气。

再次,要注意食物的温度,不宜过凉。最后,要注意护理宝宝的方法,勿使宝宝吸入冷气。当宝宝打嗝时,妈妈也不要着急。

以下方法可帮助你终止宝宝打嗝

1、将宝宝抱起,轻拍其背,喂点热水,并在宝宝胸腹部盖上暖和的衣被。

2、可以用玩具逗逗宝宝,或放一点轻柔的音乐,以转移其注意力。

3、刺激宝宝足底,使其啼哭,可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一般宝宝发出哭声,打嗝即会自然消失。

4、用指尖在宝宝的唇边或耳边轻轻地挠痒,唇边及耳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可以使其放松,打嗝也就消失吃完奶,宝宝很容易会哭闹,这是因为宝宝胃的入口松而出口紧,在吃奶的同时也吸进了一些空气,如果不把里面的空气拍出来,让宝宝打嗝,宝宝的小肚子就会很不舒服,甚至睡得不安稳。

拍打嗝,看似简单,却影响着宝宝吃和睡的质量,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拍打嗝方法。一般说来,妈妈最常用的拍打嗝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侧趴式妈妈坐好双腿合拢,将宝宝横放,让其侧趴在腿上,宝宝头部略朝下。妈妈以一只手扶住宝宝下半身,另一只手轻拍宝宝上背部即可。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新生儿打嗝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新生儿打嗝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了,如果妈妈没有一个正确的喂食方式的话,就容易致使宝宝出现打嗝的情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新生儿肺炎怎么呼吸法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宝宝常见的一种病症,如治疗不及时,会并发其他疾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但是新生儿肺炎的表现又很不典型,往往不易引起父母的注意。新生儿肺炎怎么呼吸法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肺炎出现呼吸快,这和肺部感染影响肺部的功能,和缺氧有一定的关系,属于功能的代偿,相关方面的治疗需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炎症恢复后,肺的呼吸功能就会恢复,同时要进行吸氧。

新生儿肺炎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但呼吸频率加快不一定是新生儿肺炎。正常新生儿的呼吸次数一般每分钟为40-44次,成人每分钟为16-20次。如在新生儿哭闹后、大小便后、吃奶时呼吸会加快,如果新生儿不呛奶,不发热,以上活动停止后孩子很安详,体重增加良好,吃奶好,不可视为有病。因为肺在胎儿时呼吸部分基本上没发育好,而是在生后才发育的。

当新生儿全身心在发育时,肺脏同时也在发育中,新生儿的新陈代谢很旺盛,需氧量特别多,但新生儿肺的呼吸活动又受胸廓发育的影响。胸廓上的肋间肌肉很薄弱,帮助呼吸的力度不够,为了满足新生儿自身对氧的需要,新生儿只能是多做表浅而多次的呼吸来满足氧的供给。

因此新生儿呼吸次数比大人多得多,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总觉得身边的新生儿呼吸太快,有时还时快时慢,有时还停顿一会,这都是正常的。随着月龄增长,胸部及附着的肌肉不断发育,肺的不断发育,呼吸次数会逐渐减少,呼吸变慢,幅度加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