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930

文章

1000

篇1:老年人选择手杖的六大要素 需要用拐杖的六类老人

全文共 1669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行动不是很方便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进行行走,这个时候的手杖就是很重要的选择,可以帮助老人行走,还能帮助老人锻炼一下。大家都知道这个拐杖就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用品,而且人到老了以后走路不稳,生活中如果是不注意,肯定会让自己出现摔倒的,而且也会影自己身体健康,所以这个时候就应该要挑选一些自己的拐杖在生活中,到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呢?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选择老年人手杖的六大要素

一、老年人手杖的材质

一般老年人的手杖大多为藤、木头、竹或铝合金制的,高级手杖还有碳纤维材料的。材料的种类虽然多,但所有手杖必须又轻又灵活,这样用起来才不会感到累。选择时还要注意,手杖材料的承重性能也要非常好才可以。

二、老年人手杖的长度

长度合适的手杖,可以让老年人行走起来更舒服、更安全,也让您的手臂、肩膀、背部得到充分锻炼。

手杖正确长度的测定:穿平底鞋站在平地上,站直后,两手自然下垂,取立正姿势,胳膊肘应有20度弯曲,然后测出手腕部皮肤横纹至地面距离。这个尺寸,就是您的手杖的理想长度。

参考公式:手杖长度=0.72×身高。这样的长度才能更好地维持身体平衡。

小贴士:一般老年人用的手杖,拄起时高度不应超过自己的腰部。

老年人手杖长度不合适的后果:手杖太长时会增加肘关节弯曲程度,增加上臂三头肌的负担;也会使手腕往外溜,握力降低;还会使肩膀往上提,造成脊柱侧弯。手杖太短时肘关节要完全伸直,前行时躯干要跟着往前弯,这样不但加重腰部肌肉的负担,也会增加上下楼梯的困难。

三、老年人手杖的“尖头”

每个手杖底部有个“尖头”,好的尖头触到地面,形成的角度会让使用者很舒服,而且也防滑。不论是哪种材料的手杖,在与地面接触的部位都必须加防滑垫,这样才能避免打滑。

四、老年人手杖的握柄

老年人手杖的握柄部分不宜太小,否则对使用者的手关节不利;如果您的手掌容易出汗,避免使用塑料的握柄,软木或乳胶质的手杖是最好抓的。

五、单脚还是多脚

一般情况下,如果老年人身体状况不是太差,选择单脚的手杖已足够,但如果老人平衡能力较差,或有中风史、关节炎或腿部受过伤、支撑力差等情况,最好选择多脚的,以增强对身体的支撑力。

六、拐杖杆底垫

拐杖底部一定要有底垫防滑,底端的橡胶和地面的磨擦力很大,能保持拐杖著地时又轻又稳、不会打滑。老年人要经常检查拐杖的底垫,确保没有松脱或被磨平。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能避免意外发生。

哪些老人需要用拐杖?

老人我们一般用三支腿来表示,拐杖当然就成了老人的第三支腿了,尽管有些老人不喜欢拐杖,但有了以下几种情况之一的,最好还是赶紧拄上。

1、老人在行动时,如果感觉自己身体平衡性不好,需要借助支撑物才能保持身体平衡,就应该使用拐杖。

2、视力不佳的老人,也应该使用拐杖,帮助避让行动途中的障碍及危险。

3、经过检查,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比较容易摔跤,也建议使用拐杖,以防摔倒受伤。

4、患疾病的老人,老年专家认为,老年人其实不必惧怕对拐杖产生依赖性。就像在患病期间使用拐杖辅助行动的人,痊愈后,自然就不必继续用了。甚至有的老年人在经常使用拐杖后,发现它还可以提供诸多方便,很可能激发行动欲望,反而有助于多活动腿脚,保持身体健康。

5、关节不好的老人,对严重骨质疏松和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来说,用拐杖可以减少腰椎和关节负重的时间和力度,保护骨骼和关节免受损伤或减少关节的磨损。最佳选择是腋下拐杖,可减少下肢80%的负重。但腋拐最好成对使用,只用一边时容易有肌力不均等问题。

6、患脑卒中的老人,多足拐杖有助于增强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承重功能和稳定性,适合有一定站立能力和行走能力,但又需要在移动过程中获得平衡帮助的脑卒中患者。市面上有三脚、四脚拐杖,这些多足拐杖支撑面广且稳定性好,也适用于所有用单足手杖不够安全的老年人。

老年人在挑选这个拐杖的方面其实也是有很大的讲究的,大家一定要多注意才可以,生活中就应该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而且应该不要特别的长或者是特别的短,而且拿起来特别的轻才可以,因为这样走路才是非常方便的,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才不会让自己出现一些意外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用药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全文共 1165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用药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1、老年人不宜滥服滥用药物。

有些老年人还保持着一定的性生活,但是由于身体机能等原因,他们阴茎会出现勃起困难,有些甚至是阳痿,这时候如果想进行性生活只能是用药物来增强性欲了,虽然现在可以提高性欲的药物很多,但是如果老年人乱用滥用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到时造成的后果可能也会更严重。

2、老年人注意用药程度。

老年人可能对某些药物的效果不太了解,在用药的过程中本来只用一点就可以了,但是他们却误认为服药越多效果越好,然后就是盲目的用药,最后导致药量过大,不仅没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反而是加重了自身的病情。

3、老年人用药要注意时间。

老年人不免都有些心脑血管疾病,有些比较严重的需要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如果不能及时服用,可能病情就会发作了,所以平时老年人一定要特别注意按时服药。其实不管是什么疾病,只要是服药的,都必须按时服,这样治疗的效果才会更好。

老年人用药的原则

1、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比如应用p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使用a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可以减少用药数目。另外,要重视非药物疗法,这仍然是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如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饮食疗法,轻型高血压可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治疗,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物、加强腹肌锻炼等,病情可能得到控制而无需用药。

2、受益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3、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由于现在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

应注意的是,也并非保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为了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年人保护心脏方法

全文共 213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器官和脏腑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并不是不做有损它的事它就不会退化了。所以我们平时还要保护它,以下三十件小事能帮你保护你的心脏

老年人保护心脏方法

1.爬楼梯。 研究证实,每天多爬4000~5000级楼梯能平均降低11毫米汞柱血压。每天爬200级楼梯,一周5次,持续8周,心肺功能提升18%。不过,膝关节不好的人要尽量少爬楼梯。

2.拥抱。 与爱人相拥,不仅能让两人关系更亲密,还会为心脏健康加分。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称,每天10分钟的肌肤接触(牵手、拥抱),能帮你有效减少压力、降低血压。

3.看场恐怖电影。 偶尔扰乱心脏的节拍就像按下心脏的复位按钮,有助于心脏维持更有力的跳动。不妨偶尔看一场恐怖电影或读一本惊悚小说,让心脏快频率跳动一会儿。

4.发呆10分钟。 研究发现,每天适当发会呆能将焦虑和抑郁降低25%,心脏病患者发病的风险也降低。研究发现,当冠状动脉病患者的精神压力达到平时3倍时,更易死亡。

5.骑自行车。 常骑车可以让你更快乐,心脏健康也能得到保护。美国杜克大学研究发现,骑车和抗抑郁药物有几乎同样的治疗效果。

6.每天吃早餐。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针对3900人的调查证实,坚持每天吃早餐的男性发生超重和胰岛素耐受的风险分别减少了41%和44%,而这些都是诱发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7.补充叶酸。 叶酸也叫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菠菜、西红柿、胡萝卜、花椰菜、莴苣等蔬菜中含量丰富。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16%。

8.不憋尿。 台湾的一项研究发现,膀胱压力增大会导致心跳每分钟多跳9次,血流收缩19%,而这足以诱发心脏病。

9.多大笑。 美国马里兰大学心血管教授米歇尔·米勒表示,经常开怀大笑能赶走日常琐事带来的压力,为心脏减负。

10.喝点蜂蜜。 研究发现,蜂蜜有强大的抗氧化特性,能够帮助对抗心血管疾病,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

11.养一只狗。 养宠物不仅能给人带来安慰和快乐,还可以提高心脏的适应能力,帮你更好地处理压力。

12.多聊天。 孤独的人很难处理好压力,患心脏病的风险也更高。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追踪调查2000多位男性30年后发现,与性格开朗、善于交流的人相比,性格内向的男性死于心脏病的几率要高出50%。

13.两天喝一小杯酒。 适量摄取酒精,能降低患动脉血栓的风险。调查显示,每周喝酒3~4次比每周喝酒少于一次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32%。

14.多吃西红柿。 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可以有效防止有害胆固醇沉积在血管中。

15.多喝水。 身体缺水对心血管病人来说非常危险。每天喝1000毫升水,可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60%。

16.常吃柚子。 每天吃柚子能减少动脉收缩46%,降低坏胆固醇水平10%以上,还能降低超过5毫米汞柱血压。

17.做仰卧起坐。 腹部脂肪的减少,能降低心脏病患病风险。在1分钟内做仰卧起坐次数越多的人,在未来13年身体就越健康,心脏也更有活力。

18.勤洗手。德国一项长达3年的研究发现,那些最强的抗体往往守卫在人体最重要的部位,如心脏动脉、脖子、腿等。因此,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也能有效护心。

19.背一首诗。 研究人员发现,每天背诵诗歌半小时能显著降低心率,减少压力水平,有效保护心脏。

20.远离二手烟。 研究发现,每周3次暴露在香烟烟雾中超过30分钟,患心脏病的风险提高26%。

21.常漱口。 美国布法罗大学研究人员称,常刷牙、勤漱口,减少口腔细菌,能降低200~300%的心脏病风险。

22.少吃薯条。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一项针对8万名女性连续14年营养习惯的记录发现,女性膳食中摄入大量反式脂肪酸与患心脏病有重要关联,尤其在炸薯条中含量最高。

23.充足睡眠。 研究称,疲惫的人体内一种凝血蛋白的含量升高,它会大大减少心脏和大脑的血流量。那些睡眠少于5小时的人比8小时充足睡眠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高40%。

24.早餐吃根香蕉。 研究表明,每日摄入的钾少于3500毫克容易导致高血压。不妨在早餐后吃根香蕉,或选择烤地瓜和菠菜作为晚餐,葡萄干、西红柿、木瓜等食物中含钾量也较高。

25.偶尔吃素。 研究显示,在每天的菜单中减少一些肉类,多吃点谷物、豆类、坚果等,坚持1个月,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降低近30%,能有效预防心脏病。

26.吃把南瓜籽。 每30克南瓜籽中含有超过1/3的人体每日必需镁含量,而体内镁含量不足与多种心脏病风险因素相关,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动脉斑块形成等。

27.每周性爱两三次。 研究显示,每月性爱不足1次的男性比每周性爱两三次的男性心脏病风险高45%。

28.吃葡萄。 最新研究发现,不仅适量饮用葡萄酒对心脑血管健康有好处,吃新鲜葡萄也能降低胆固醇水平。

29.控制咖啡因摄入。 摄入过多咖啡因后,血压将平均升高4毫米汞柱,心跳每分钟多跳2次,长此以往,会加重心脏负担,带来健康隐患。

30.勤通风。 几乎所有的大型家用电器,包括热水器、洗衣机、烘干机等都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大量吸入一氧化碳可以让人在数小时内丧命,但长期微量接触也会损害健康,它能促进斑块形成,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因此,家里和办公室都要勤开窗通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年人不该有的心理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老年人都希望健康长寿。然而,人生如草木,有生也有死,“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谁也挣不脱这个被生死锁定的链条。

《史记》中说黄帝大约在位百年,活了111岁,而秦始皇、汉武帝分别只活了49岁和69岁。那么面对衰老,以及伴随着衰老而来的权利和能力的丧失,你能否心静如水?如果你不能看破红尘,审时度势,而是固守着原有的种种观念,那么你一定会产生诸多不健康的心理。而这些不健康心理会毫不客气地加速你的衰老。因此老年人健康长寿,就必须摒弃如下这六种不健康心理。

老年人不该有的心理6、多疑

有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使自己有一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间或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这种疑病可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如对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这些过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老年人不该有的心理3、怕孤独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长此以往,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老年人不该有的心理2、偏激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弃。

老年人不该有的心理4、幻想

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老年人不该有的心理5、抑郁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惫。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老年人不该有的心理1、怕死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年人伤心的食材

全文共 2034 字

+ 加入清单

心脏病是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病症,日常生活中养心护心是每个中老年人的必须课程,近日美国“雅虎”网站近日盘点了一些“伤心”食物,希望能对中老年人心脏健康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老年人伤心的食材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一些相关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年人伤心的食材

1.餐馆的汤

一碗酸辣汤含7980毫克钠,相当于人们每天钠推荐摄入量的4倍,长期喝很可能堵塞动脉。如果你希望享受美味的汤,还是自己在家做为好。

2.番茄沙司

半杯普通的番茄沙司含有830毫克钠。如果你打算吃番茄沙司,一定要仔细看食品标签,选择钠含量低的品类。

3.牛肉干

牛肉干是大家十分喜爱的零食,它不含精制谷物,而且含有大量蛋白质,但钠含量高也不容忽视。这对高血压患者和希望保持心脏健康的人可不是好事。

4.冰激凌

健康成年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应超过300毫克。一杯普通的原味冰激凌就含有130毫克的胆固醇,更不用说其他奶油含量更高的冰激凌了,加上饮食中的肉类等,吃一个冰激凌很容易导致胆固醇超标。

5.炸鸡

烤鸡胸肉是一种优质蛋白质,但如果连皮放到油锅里炸,营养成分就会发生改变。一份113克重的带皮炸鸡胸肉所含的胆固醇相当于11条铁板培根肉。

6.炸薯条

它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易引发血糖波动;还含有大量脂肪和盐,经常食用还容易造成肥胖,对心脏健康来说,可谓是“三面夹击”。

7.熏肉和香肠

很多加工肉制品都含有亚硝酸盐,这种防腐剂会扰乱人体处理糖的能力,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更糟糕的是,加工肉制品中含有大量钠,是引发高血压的一个已知风险因素。

养心食物

1.鱼类:比大多数肉类所含的脂肪和饱和脂肪酸都低,特别是海鱼,其ω-3脂肪酸含量较高,能增加血液中“好”的胆固醇,协助清除“坏”的胆固醇。研究表明,这种脂肪酸还能减少中风的危险,这也是食海鱼多的国家和民族中风发病率低的原因之一。海鱼最好清蒸,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其中的营养素不受破坏。

2.黄豆及其制品: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体内脂肪及胆固醇代谢,保持心血管通畅。食用时,除将黄豆加工成豆浆、豆腐、豆豉外,还可做成黄豆米饭。煮饭时,先将黄豆用热水泡4小时以上,再换水加米烹煮,这样可以将黄豆中容易产生气体的多糖体溶解,以免造成腹胀。

3.黑芝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对维持血管壁的弹性作用巨大。另外,其中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也能起到降低血压、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由于黑芝麻的营养成分藏在种子里。因此,必须破壳吃才有效。建议先炒一下,使其爆开,或是将黑芝麻打磨成粉食用。

4.燕麦: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B族维生素,可以防止动脉硬化的粥样斑块形成。此外,由于燕麦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纤维素,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因此,经常食用燕麦,可以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燕麦可用水或牛奶来煮,还可加入果仁或新鲜水果,既营养又美味。此外,食用全麦面包也有同样的功效。

5.菠菜和胡萝卜:菠菜中富含叶酸。有研究表明,服用叶酸可以降低25%罹患心脏病的风险。而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保持血管畅通从而防止中风。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会阻碍钙的吸收,食用前最好用水焯一下。胡萝卜需用油炒,才能使胡萝卜素真正被人体吸收。

6.黑木耳:含有较多的胶质样活性物质,这种物质能明显缩短凝血时间,起到疏通血管、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由于黑木耳具有独特的止血和活血双向调节作用,所以又有“天然抗凝剂”之美称,对防治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病十分有益。但黑木耳具有软便作用,容易腹泻者不宜食用。

7.绿茶:营养成分极其丰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茶多酚。研究发现,茶多酚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具有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和血脂、防治血栓等作用。由于茶多酚不耐高温,不可用沸水冲泡,温水冲泡更能发挥其保健功能。其实除了绿茶外,其他如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普洱茶)等,都有降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8.坚果类: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对一组心脏病发作后的幸存者进行调查。最新调查报告发现,每天吃1/3杯干豆能使心脏病再次发作的概率减少38%。杏仁、山核桃和花生都有助于保护心脏,但每天只要吃1把(大约42克)即可,不可以多吃。

9.土豆:也称马铃薯、洋山芋。该食品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其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中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钾倾向。常吃土豆,既可补钾,又可补糖类、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等。但是油炸的薯类食品,对心脏有害。椰菜 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纤维素以及钙、钾等。一棵中等大小的椰菜可以提供220%每日所需维生素C以及15%每日所需维生素A(以β胡萝卜素形式),并且具有低脂肪、低能量的优点。β胡萝卜素可以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另外高含量的纤维素也有助于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年人脱发的原因

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脱发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老年人脱发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老年人脱发的原因吧!

如何预防老年人脱发?

一、合理饮食

脱发、白发多因精血不足、营养匮乏导致,可多吃一点含有非常丰富的铁、钙和维A以及对头发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牛奶、家禽、蔬菜和蛋白质含量非常高的鱼、瘦肉、水果等。

二、洗发

洗发可除去灰尘、止头痒,有益于头部皮肤的呼吸,以每周洗发4~7次为宜.最好不要用太烫的水洗发,洗发用品宜选用优质洗发液(水),不宜用脱脂性较强的洗发剂.洗发时应边擦边搓边按摩.洗完后用厚毛巾轻拍头发,以将剩余的水分吸掉,最好让头发自然风干。

三、梳头

每日早、中、晚梳头10次.可边梳边按摩头皮,以增强发根部的血液供应和头发的营养.梳头时最好用木梳或牛角梳,头发湿润时不要梳刷,免得损伤发质。

四、除压抑感

精神压抑越深,脱发、白发就越快.平常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愉快的心情可消除精神紧张感,防止头发早白早脱。

五、禁用洗发剂类

这类洗发剂的脱脂性和脱水太强,易使头发干燥、头皮坏死.应选用对头皮和头发无刺激性的天然洗发剂,或根据自己的发质选用.最好不要一直使用某种洗发剂。

六、空调要适宜

空调的暖湿风和冷风都可成为脱发和白发的原因,空气过于干燥或湿度过大对保护头发都不利。

七、戒烟

吸烟会使头皮毛细管收缩,从而影响头发的正常发育生长。

八、节制饮酒

白酒,特别是烫热的白酒会使头皮产生热气和湿气,引起脱发.即使啤酒、葡萄酒也应适量,每周至少让肝脏"休息"两日(即停止饮酒)。

九、注意通风

头发不耐闷热,戴帽子、头盔会使头发长时间不透气,容易闷坏头发.尤其是发际处受帽子或头盔的压迫的毛孔肌肉易松弛,引起脱发.所以应做好帽子,头盔的通风条件,如垫上空心帽衬或增加小孔等。

老年人脱发的原因

1、生理原因

时间所带走的不仅仅是光阴,更带走了身体的活力。人在进入老年之后,头发就很容易出现干枯、细软、白发、脱落等情况,这是因为随着体内各器官的退化,新陈代谢的减少而导致出现这种情况。多数老人在进入暮年后身体的各器官也开始退化,这其中也包括肠胃系统和消化系统的退化,从而导致对体内营养的摄入造成影响,营养供应不足,头发出现细软脱落等情况。

2、心理原因

日常生活中经常因为一些事情而大动肝火,感到非常气愤或是其他负面情绪,殊不知这些情绪很容易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到血液循环,阻碍头发的正常生长,容易使头发掉落。

3、生活原因

有些老年人晚上睡的比较晚,熬夜这类因素会对脱发造成极大影响,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精神涣散等情况,对头发的正常生长极为不利。

4、营养因素

日常饮食应当注意饮食均衡,少吃一些辛辣和油腻性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头皮油脂的分泌,对头皮造成刺激,容易使掉发加重。

5、病理因素

老年人随着身体各器官的退化,身体也变的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一些病菌的侵害,而有些细菌或病菌会对毛细胞有很大的损伤,抑制毛囊的正常分裂。一般急性传染病或是长期服用某种药物都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年人突然拉肚子 千万要警惕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便秘是老人面对的一大难题,甚至不少老人希望自己能经常畅快的拉拉肚子。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主任李跃华教授则提醒,突然拉肚子,对老人来说并不是好事。

中医学把腹泻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湿热型,处在夏秋交替时节,夏天的湿热之气未完全衰退,老人很容易受外邪侵袭,表现为发热,大便黏液样,臭味较重;

风寒型,初秋早晚温差较大,夜间御寒不慎,会被风寒侵袭导致腹泻,表现为腹鸣腹痛、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臭味少;

伤食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消化功能衰退,饮食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食积,出现腹胀、腹痛,大便酸臭等症状;

脾虚型,老人脾胃功能减退,出现面色萎黄,食欲减少,长期腹泻不愈,大便稀薄。

老人突然腹泻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心脏和脑血管病等意外并发症。腹泻时大量水分丧失,会使人体处于脱水状态,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形成血栓并堵塞血管。

腹泻还会造成钠、钾、钙、镁等元素的流失,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这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尤为不利。腹泻时老人没有足够的肝糖原贮藏物转化为糖,当血糖降低时,老人就容易出现疲软、出汗、心悸、面色苍白及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状。

突然腹泻的老人,不但不能禁食,还应适当补充一些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老人腹泻时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因此,要多喝淡盐开水、菜汤、米汤、绿豆汤、西瓜汁等,以补充损失的水分和无机盐,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促进早日康复。老人还可备一些口服补液盐,发生腹泻时在去看医生前即可冲服。

平时补充一些肠道有益菌制剂,如有慢性腹泻,应查清原因后积极治疗。还要纠正贫血和营养不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以增强胃肠的抗病能力。可以适当吃些大蒜,有利于杀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年人食醋注意事项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醋由于能软化骨骼和脱钙,破坏钙元素在人体内的动态平衡,会促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症,使受伤肢体酸软、疼痛加剧,骨折迟迟不能愈合。

老年人食醋注意事项——2、服 “ 解表发汗 ” 的中药时不宜吃醋。

因醋有收敛之性,中医认为,酸能收敛,当复方银翘片之类的解表发汗中药与之配合时,醋会促进人体汗孔的收缩,还会破坏中药中的生物碱等有效成分,从而干扰中药的发汗解表作用。

老年人食醋注意事项——4、对醋过敏者及低血压者应忌用。

因食醋会导致身体出现过敏而发生皮疹、瘙痒、水肿、哮喘等症状。另外,一些对醋有不适应者应谨慎食用。患低血压的病人食醋会导致血压降低而出现头痛头昏、全身疲软等不良反应。

老年人食醋注意事项——5、老年人在骨折治疗和康复期间应避免吃醋。

醋由于能软化骨骼和脱钙,破坏钙元素在人体内的动态平衡,会促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症,使受伤肢体酸软、疼痛加剧,骨折迟迟不能愈合。

老年人食醋注意事项——3、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不宜食醋。

因为醋不仅会腐蚀胃肠黏膜而加重溃疡病的发展,而且醋本身有丰富的有机酸,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从而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以免胃酸增多、溃疡加重。

老年人食醋注意事项——1、正在服用某些西药者不宜吃醋。

因为醋酸能改变人体内局部环境的酸碱度,从而使某些药物不能发挥作用,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在肾脏形成结晶,损害肾小管,因此服此类药物时不宜吃醋。正在服碳酸氢钠、氧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时,不宜吃醋,因醋酸可中和碱性药,而使其失效。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药物时,不宜吃醋,因这些抗菌素在酸性环境中作用会降低,影响药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年人骨折的原因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骨折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1、关节僵硬

预防方法:受伤后,先用外敷药外敷,在用夹板固定。如受伤处不易用夹板固定,也要等到肿胀消退后,再打石膏固定。如手术伤口好后,一定要进早进行功能锻炼,如有条件可用外敷药帮助恢复治疗。

2、损伤性骨化

预防方法:骨折关节脱位正位后,用外敷药消除血肿,已防骨化。

3、缺血性骨坏死

预防方法:受伤后,用外敷药外敷,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快速疏通被堵塞的毛细血管,以防长时间的固定、制动造成骨坏死。

老年人骨折的原因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如车轮撞击小腿,于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

2、积累性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如远距离行走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3、间接暴力

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落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的椎体发生压缩性或爆裂骨折。

骨折病人吃什么对身体好

1、多吃新鲜的蔬菜很水果。

2、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小麦面粉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

3、适当多吃一些青椒、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年人失眠调理方法

全文共 1142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到来之后,春天这个季节白天就会变得很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长夜短了,这种情况下,晚上本身的睡眠时间就很短了,如果再出现失眠的情况的话,对老人的身体是有非常大的伤害的,那么老人失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老人失眠的原因:

1、补充4大营养素防失眠

1、钙:钙能强化神经系统的传导反应,帮助调节心跳、肌肉收缩。补充足够的钙质,有助于安定情绪、消除紧张压力,进而帮助入睡。

2、镁:镁具有调节神经细胞与肌肉收缩的功能,是能安定情绪、消除焦虑的营养素。饮食中若缺乏镁,会造成容易紧张、情绪起伏较大,加重入睡困难。

3、维生素b群:如果你感觉烦躁不安,可以多摄取富含维生素b群的食物。维生素b群能维护神经系统的稳定,具安稳情绪的疗效。

4、锌:锌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成长发育,因为它有助于大脑神经细胞的代谢作用,故对改善失眠有所帮助。

2、老人易失眠的原因

1、脑部器质性疾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或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等疾病。这些疾病都可使脑部血流减少,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症状。

2、全身性疾病: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其他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瘙痒症、颈椎病等。这些病本身或其伴随症状会影响睡眠,加重老年人的失眠。

3、精神疾病:抑郁症多有失眠、大便不畅通、心慌等症,其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及深睡眠减少。失眠严重程度与抑郁症的程度有直接关系。

3、老人失眠要怎么调理

老年人失眠调理方法——1、土豆能清除掉对可诱发睡眠的色氨酸起干扰作用的酸。

老年人失眠调理方法——2、百合枣仁茶具有适度的镇静效果,对无法放松的神经或身体来说,具有天然的对抗手段。睡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喝上一杯,能更快睡着,睡眠质量也更高。

老年人失眠调理方法——3、牛奶含有一些色氨酸(具有镇静作用的一种氨基酸)和钙,钙有利于大脑充分利用色氨酸。

老年人失眠调理方法——4、香蕉除了能平稳血清素和褪黑激素外,它还含有可让肌肉松弛的镁元素。

老年人失眠调理方法——5、杏仁既含有色氨酸,又含有适量的肌肉松弛剂--镁。

老年人失眠调理方法——6、蜂蜜往温牛奶中或香草茶中放入少量蜂蜜,葡萄糖能促使大脑停止产生进食素。

老年人失眠调理方法——7、火鸡是丰富的色氨酸来源,在下午吃的全麦面包上放上一片或两片火鸡肉,将会获得由食物引导的一次良好睡眠。

老年人失眠调理方法——8、燕麦片能诱使产生褪黑激素,一小碗就能起到促进睡眠的效果,如果大量咀嚼燕麦片,效果会更佳。

上述文章就是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老年人失眠怎么办,每个子女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健康,想给父母创造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除了给父母提供物质生活的保障之外,还要注意照顾父母的生活,多关心父母的健康状况!相信上述介绍的这些治疗老年人失眠的方法,一定可以帮助老人们摆脱失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年人怎么补钙 老年人补钙要远离三个误区

全文共 2197 字

+ 加入清单

钙是我们人体所需的一个重要元素,补钙是人们常说的话题,市面的补钙产品也有很多,平时大家饮食的时候也会注意钙的摄入,老年人补钙也是非常需要做的。

老年人怎么补钙

1、补钙时莫忘吃醋

因为醋与食物中的钙能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既溶于水又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醋酸钙。因此,提倡食物中加点醋,如常吃糖醋排骨、糖醋鱼等。

2、多摄取含钙丰富的钙

面对缺钙问题,膳食调整是首选。在日常食物中,具有补钙功能的食物主要分为以下7大类:奶类和奶制品,豆类和豆制品,坚果类食物,肉类与禽蛋,蔬菜类,水果与干果类,海产品。

3、注意食物中钙磷的比例

钙在人体内的吸收和利用还常常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影响较大的是钙磷的含量比例。在食品中,钙磷之比在此范围内的要数水产品,所以,补钙应多吃些水产品为好。

4、宜在夜间补充钙质

因为夜间患者最需要钙,而且最容易吸收。由于夜间入睡后不进食物,但人体血液中仍需要一定数量的钙,这时只有从体内唯一含钙部分——骨骼中索取。另一方面,由于就寝时人体的含钙量较少,所以,临睡前摄取钙质能很快被吸收。可以睡前泡杯奶粉或喝杯牛奶。

5、多晒太阳

补钙还需多晒太阳多运动,为了更好地吸收钙质,我们还应该配合补钙做,些辅助工作。在人体皮肤中存在一种7-脱氢胆固醇,在太阳的紫外线照射下,这种物质转变成维生素D,再经过肝脏、肾脏,然后变成活性的维生素D,才能发挥它的效用。所以,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多晒太阳,平均每天晒一个小时就可以了,而以9点到10点的阳光最适合人体的舒适度。

老年人补钙要远离三个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不辨病因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老年人要正确补钙,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是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

老年人补钙的好处

1、预防心脏病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钙元素除了通过降低血压的途径来保护心脏外,还有一种护心方式,那就是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2、防癌

补钙有助于预防肠癌。可能是钙元素可限制胆汁酸通过肠道之故。另一项研究则证实钙能阻止结肠息肉增生。一般每天服用1200毫克钙即可达到目的。资料显示,补钙者息肉再生的比率减低24%。

3、降压

高血压这一不动声色的“杀手”,令人害怕,主要是因为这种病多年不产生任何症状,在无声无息中损害人的动脉血管及身体的其他器官。研究表明,对于某些人来说,不用药物而增加钙元素的摄取可能是有效的一招。

4、减肥

人体血钙升高后可增加一种称为降钙素的激素分泌。而降钙素这种激素可降低人的食欲,减少进餐量;另外,足量的钙特别是离子钙,在肠道中能与食物中的脂肪酸、胆固醇结合,阻断肠道对脂肪的吸收,使其随粪便排出。

5、防止肾结石

多年来医生常提醒肾结石病人要限吃钙质,理由是钙为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减少肾结石的办法也许是增加钙的摄取量。调查资料显示,三餐饮食中含钙量较多的人(每天平均1320毫克)与摄钙量最少的人(每天516毫克)相比较,罹患结石病的危险性减少1/3。

6、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大约有15%患有骨质疏松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但此病发生的迟早及速度,与从食物中摄入的钙量多少有直接关系。若每天能保证人体正常钙的需要量,骨质疏松的发生就会晚些、慢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年人保健健康知识讲座

全文共 841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人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老年人该如何去选择看待自己余下的时间保持健康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第一节 老年人的定义

从人生发展阶段来说,“老年期”一般是指一个人从“壮年期”(或称为成年期,大约25岁-41岁)经过“中年期”(大约41岁-64岁之间)而步入老年(65岁以上)的人生阶段。但是对“老年人的定义”并没有固定的说法,因为到底什么是年老没有明确的划分界线。比如,就退休年龄而言,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有的是女性45岁,男性55岁;有的是女性50岁,男性55岁;还有的是女性65岁,男性70岁,互相之间差别很大。还有的一些职业(比如高级科研工作者或是大学教授)根本就没有退休年龄。

而且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科技医药卫生事业日益发展,人类平均寿命也在逐渐增加,由过去的50岁增加到现在的70岁或是75岁,有些地区已达到80岁。而年过百岁的人也并不少见,所谓“人过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不过在医学、社会学、公共卫生领域,为了统计与讨论的方便,一般把60岁作为老年期的开始,也就是说年过60岁的人一般可以认为是老人。

第二节 老年心理学及研究内容

老年心理学,又称为老人心理学和衰老心理学。是研究老年人心理活动的变化、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老年人要使自己身心健康,延缓衰老,首先要认识和掌握本身生理上、心理上的特点,进行自我调节,提高生活质量。帮助老年朋友们做到这一点,也正是我们老年大学开设老年心理保健知识课的目的。

第三节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走过人生几十年的风雨历程,饱经沧桑的老人既获得了宝贵的成功经验,也得到了深刻的失败教训,这些就形成了他们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征。根据心理专家观察研究发现,一般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脑功能下降,记忆力衰退。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精神易兴奋和易疲劳交织。易兴奋主要表现为联想与回忆增多,思维内容杂乱无意义,感到苦恼;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对外界的声光等刺激反应敏感,情绪易激动。精神疲劳是脑功能衰退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躯体疲劳。如烦恼、紧张,甚至苦闷、压抑,休息不好,看书就打呵欠,脑子里杂乱无章,昏沉沉的;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思维缺乏创造性,但是对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影响较小。

(2)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经常被负面情绪控制。易激怒,动不动便大发雷霆,或易哭泣,经常产生抑郁、焦虑、孤独感、自闭和对死亡和恐惧等心理。(案例略)对外界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不易被环境激发热情,还经常出现消极言行。

(3)趋向保守,固执已见

许多老年人在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养成了一定的生活作风和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作风习惯不断受到强化。因此,他们在评价处理事物时,往往容易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正确认识和适应生活现状。常常沉湎于旧事,悔恨无法挽回的美好的过去。稍有成就者则变得高傲自大,拒听逆耳良言。还有部分人变成“老顽童”,言语、行为幼稚。但大多数老年人还是通情达理的,只要经过认真研究、讨论,他们也会放弃己见,服从真理。(案例略)

(4)感觉敏锐,判断准确

大部分老年人都感觉敏锐,他们能够运用一生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指导后来的实践,经过周密考虑,更深刻地认识当前事物,准确判断,避免失误,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5)喜安静、惧孤独,不耐寂寞

心理专家研究发现,多数老年人由于神经抑制高于兴奋,故不喜欢嘈杂、喧闹的环境,愿意在安静、清闲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些老年人当离开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工作岗位时,往往若有所失,产生孤独寂寞之感。在家庭中,不少老年人既愿 意享受儿孙绕膝之乐,又对持续喧闹的环境,感到心烦意乱。(案例略)

(6)希望健康长寿

能够看到自己从事过的事业蓬勃发展,看到社会的进步与儿孙们的茁壮成长,是老年人的共同心愿。因些他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旦生了病则希望尽快痊愈,不留后遗症,不给后辈增加负担,尽可能达到延年益寿,能够看到自己愿望的实现。

第四节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般而言,一个人在进入老年期后,大致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即角色转换阶段、适应阶段、重新计划人生阶段和稳定阶段。老年人在经历这四个阶段过程中,由于生理和心理的难以适应和逐渐老化,便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首先,社会角色的转变导致心理的不适。老年人退休后一般需要四个阶段才能稳定下来。

第一个阶段是期待期(也就是退休前期,大概半年的时间)。自愿退休或是急切盼望退休的老人常常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等待退休,他们大多已经在工作中充分获得了满足,实现了自我价值或是厌倦了工作因而他们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退休;而对那些不愿意退休者的心理则十分矛盾了,他们往往担心因丧失工作导致社会地位的改变而失去现有的一切。(案例略)

第二个阶段是退休期。(也就是正式退休那一天)。有的老人想到退休后的生活十分可怕,“天天无所事事,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啊”;有的老人却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想着“终于可以出门转转了,是先去云南还是先去内蒙?”开始筹划旅游线路,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个阶段是适应期。(大概一年左右)。从一个熟悉的工作环境中退到家庭这样一个小圈子里,生活内容和生活的节律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都有很大的不同。这时,老年人就会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产生了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适应期的时间也是因人而异,有人容易调整,有人难以调整,对于那些事业心强,兴趣爱好比较窄,退休后又整天待在家里,很少和人沟通联系的人,适应性就差些。对那些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爱活动坐不住的人就很容易适应了,所以在适应期这一阶段,主要是要接受现实,敢于面对,敢于承认,平稳地“软着陆”,要适当地降低期望值,要走出去,多交朋友,了解社会,把注意力放在社会层面上。总之,快乐和开心没有人送给你,只能靠自己去找。

第四个阶段是稳定期。“即退之,则安之”,老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痛苦心理挣扎后,认识到了由于种种原因自己目前的状况已不可能改变了,于是渐渐习惯下来把注意力移到家庭圈子里,或是寻找人生的第二个别样的春天。

其次,家庭和家庭关系导致的心理不适。

家庭是老年人退休后的主要生活场所。老年人的生活及其心理健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彼此间的关系及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等影响。

一是夫妻关系。老年人夫妇间的恩爱程度如何、丧偶老人能否再婚及再婚后的夫妻关系是否融洽等都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与子女间的关系。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老年人与其子女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值得关注。很多老年人为子女操心劳神,直至心疲力竭;晚年丧子或子女患病,或是子女为争财产而不顾骨肉手足之情等都会给老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还有就是子女不孝或是婆媳关系紧张都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三是与孙辈人之间的关系。很多老年人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孙辈身上,但由于社会文化及教育背景的差异,在思想观念上很容易与孙辈们发生分歧。有些老人看不惯孙辈们的娇生惯养,看不惯孙辈们的衣着打扮、行为举止,往往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第三,衰老、疾病及其心理反应

首先,衰老与老年人的心理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下降、听觉迟钝、动作反应缓慢、与社会接触减少。所有这些衰老变化都可能引起老年人情绪上的焦虑、抑郁和孤独感。

二是,疾病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有的疾病能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机能。如患脑动脉硬化症,由于脑组织供血不足,能引起老年人记忆力减退,严重的甚至造成痴呆。有些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常出现心情急躁不安。有些老人由于长期患病,甚至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便觉得成为家人的累赘,感觉到前途无望、心情焦虑、抑郁等。 下一页更多有关“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的内容

#p#副标题#e#

第五节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变化

年龄增长,体质衰弱,老年人的心理也随之出现一些变化,据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生衰老感。

我们经常听见一些老年朋友发这样的感慨:“我已经老了,不中用了啊!”这是老年人主观上产生的衰老感,即自己意识到自己老了。老年人产生衰老感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身心状态的变化,感知能力下降。如,头发由青丝变成花白,健步如飞变成步履蹒跚,精神饱满变成气力衰弱等。

其次是生活、工作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如,退休赋闲,与子女分居,亲人朋友的离世等。

还有就是周围的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处处被当作老人看待,衰老感便在他人的“老同志”、“ 老师傅”、“老先生”的叫声中产生。

衰老感的产生是一个人精神衰老,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和积极性的开始。因为衰老感无形中使人的意志衰退,情绪消沉,甚至使老人生理衰老、心理功能降低,或是出现新的疾病。

(2)孤独寂寞。

造成老年人孤独的最普遍原因是:退休在家,离开了工作岗位和长期相处的同事,终日无所事事,孤寂凄凉之情油然而生。儿女分开居住,寡朋少友,缺少社交活动。丧偶或离婚,老来孑然一生。老年人最怕孤独。因为孤独使老人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很容易产生一种“被遗弃感”,继而使老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抑郁、绝望。(案例略)

(3)空虚无聊。

这种问题多见于退休不久或对退休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老人。他们从长期紧张、有序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突然转入到松散、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一时很难以适应,可能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东碰碰、西撞撞,他们经常感到时间过得很慢,度日如年。伴随“空虚感”而导致的问题往往是情绪的低沉或烦躁不安,这种恶劣的心境如果长期持续下去,不但会加速衰老,有时还可能使老人产生自杀的念头,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案例略)

(4)情绪多变。

老年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人生的“丧失期”,例如丧失工作、丧失权力和地位、丧失金钱、丧失亲人、丧失健康等。一般而言,老年人的情感趋于低沉,这与他们的历史经历和现实境遇是分不开的。另外,由于大脑和机体的衰老,老人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性情改变,如说话罗嗦、情绪易波动、主观固执等,少数老人则变得很难接受和适应新事物,怀念过去,甚至对现实抱有对立的情绪。老年人的性情改变,常常加大了他们与后辈、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缺陷。

(5)人老健忘。

老年人健忘通常是老年人自然衰老的表现。老年人的健忘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障碍,也叫近事遗忘。也就是说老年人遗忘的主要是近期发生的事情,新接触的事物或是学习的知识,特别是人名、地名、数字等没有特殊定义或是难以引起联想的东西都忘得特别快。但是,对于那些陈年旧事却往往记忆犹新,说起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而对这些远事记忆的影响只有在发生大脑器质性疾病时,才会发生,即出现远事遗忘。这是老年人健忘的一个规律。

(6)人老话多。

人到了一定岁数之后,就会变得喜欢唠叨,总爱怀旧,而且还更加“立场坚定”。老年人由于精力有限,对许多事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他们只好借助语言来表达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求得心理的平衡,有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不听他人之言;老人们岁数大了,能做的事情少了,子女很少在身边,为了排除寂寞,也只能借助于唠叨;老年人总是喜欢谈论陈年旧事,炫耀以往的辉煌,也是为了得到心理上的慰藉,以填补现实生活的空虚;还有就是老年人虽然都说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但他们还是在不停地唠叨以向死神证明自己顽强的生命力;老年人的这种唠叨、言语混乱是其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混乱的表现。作为老年人应尽量控制自己,当然年轻人更应该予以谅解。

(7)睡眠不调。

老年人的睡眠不调是老年人脑功能自然衰退的征兆。我们经常听到老年朋友们说:“我总是夜里两点就起床看书”、“我一晚上得醒好几次,不能有一点动静”、“我晚上总是失眠,白天睡也睡不着”、“睡眠不好干什么都没精神”、“年轻的时候就没觉得困过,现在可好,一天睡十几个小时,还是发困”……这些都是老年人常见的睡眠不调的状况:睡眠少,睡眠浅,易惊醒,晚上不能入睡,白天没精神,或者是黑白颠倒,晚上不睡,白天又嗜睡等,老年人的睡眠不调是老年人脑功能自然衰退的征兆。当然老年人睡眠不调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关系。

第六节 老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1)要有充分的安全感(社会、家庭);

(2)能够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正确的评价;

(3)生活的目标要切合实际(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和家庭情况);

(4)与外界环境要保持一定的联系;

(5)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和谐(自知力、性格等等和周围的环境、人和事物的和谐一致);

(6)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对新鲜事物学习获得的欲望;

(7)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和控制(喜、怒、哀、乐不要过于压抑);

(9)在不违背社会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发挥自己的个性;

(10)恰如其分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第七节 做心理健康的“四乐”老人

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10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古今谚语说:“笑一笑,十年少,笑十笑,百病消;愁一愁,白了头,愁十愁,老命休。”“欢乐是最佳的补品,快乐是最好的良药。”“保持一生健壮的有效方法是延长青春的心。”“坏情绪是癌症的活化剂”、“只要你面向光明,阴影就会永远留在身后。”所有这些,都在启迪我们的老年朋友:机体老了,如果能在心理上开创第二个春天,那么“春天”的雨露就可以滋润“秋天”的枯萎,延缓衰老,益寿延年,达到“心身双健,春华秋实”,“千金难买老来乐,古稀焕发少童心。”

(1)知足常乐。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首民歌这样唱到:“终日奔忙为解饥,才有饱食又思衣;冬日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了三妻又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三品四品嫌官小,还想面南做皇帝;一朝登上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更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人生有各种欲望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把握适度。“没有知足,没有快乐;永不知足,永无快乐。”“欲望越多,快乐越少。”进入老年,更应淡泊名利权位。诸葛亮茅舍悬挂条幅是:“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每个老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不同,衣食住用行,温饱舒适即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善提高。“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前人骑马我骑驴,后边还有拉车的。”常和不如自己的比,就能“知足常乐”了。

(2)自得其乐。

“只有自己寻找的欢乐,才是真正的欢乐。”做自己喜爱的事,自然会给自己带来欢乐。每个老人的性格、阅历、文化、特长不同,其兴趣、爱好也不同,可由自己作出选择。

共性的有:

天伦之乐。茶余饭后,年节假日,儿孙绕膝,谈笑歌舞,返老还童,其乐融融。

亲友之乐。亲朋好友,接触密切,知己知彼,相约相聚,谈心聊天,扑克麻将,乐而忘返。

旅游之乐。双休节假,风和日丽,或夫妻,或举家,或邀友,或近郊远郊,或祖国名胜,走出家庭小寓, 迈向大千世界,灿烂人文历史,壮丽名山大川,令人心旷神怡。

个性的有:

读书看报乐、绘画书法乐、养花养鱼乐、球类比赛乐、集邮收藏乐、下棋垂钓乐等等。

(3)助人为乐。先要有助人之心,才会做助人之事,方可得助人之乐。一丝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光,一句温暖的话语,都是爱的表达。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爱,不如说,他没有得到爱,是因为他没有付出爱。给病人推荐一位好医生、一个好药方;帮助求职者介绍一份工作,提供一个信息;给邻居修好一个小家电,换好一个保险丝等等;就是素不相识者,问路要耐心向导,对老弱、妇女、儿童,更要帮其所需,解其所难。助人之事,不分大小,均可获得其乐。

(4)与众同乐。这是打破孤独、驱除寂寞的良策,把自己融入众人之中,成为群体一员,在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中,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在家庭中,乐家人之所乐;在亲戚朋友中,乐亲朋之所乐;在社会中,乐社会之所乐。

想要健康长寿,还要依靠“四老”。

一是“老伴”:“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恩爱夫妻”。“少年夫妻老来伴”,特别是当一辈子“甩手掌柜”的老头,更要爱护自己相濡以沫的老功臣,善良的丈夫,应有报恩心理。“贤妻和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夫妻恩爱苦亦甜”,老伴之间应做到“互尊、互敬、互爱、互帮、互赞、互商、互谅、互让、互通、互补、互学、互勉。”情爱和性爱伴随夫妻一生,大脑可产生“爱情激素”,它可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抗病抗衰抗老。

二是“老友”:在大半生的经历中,每个老年人都有自己志同道合的又情投意合的老学友、老战友、老朋友。“真正的朋友,可以使欢乐倍增,可以使忧伤减半。”“没有朋友的老年是孤苦难奈的老年。”充满友情的晚年,是幸福的晚年。

三是“老本”:即身体。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保有健康,不知健康是福;失去健康,方知健康无价。”首先,要从老到终,心理健康,“乐尔康,康尔寿。”其次,科学合理膳食,营养结构均衡。第三,身心全面运动,新陈代谢旺盛,综合运动平衡。第四,科学生活方式,戒除不良卫生习惯。第五,树立预防为主观念,采取“三级预防”措施,即无病防生病,轻病防转重,重病防死残。

四是“老底”: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不可奢侈,但求宽裕。保有积蓄,量入为出,留有后备,以应不测。花钱买实用,花钱买喜欢,花钱买高兴,也就是花钱买健康。如果经济富裕,还可补贴儿孙。有人说“明智老人,一要闭上你的嘴巴子,二要打开你的钱袋子。”也就是不当唠叨、吝惜的糊涂老人。

结 束 语

有人把老年比喻为夕阳,赞美她为落日余辉,风光无限;感叹她为美景将逝,一去不返。其实老年就是老年,她只是人生的一个平常阶段。一样要学习、娱乐、锻练,燃烧自己去奉献。

我们也许不再年青,但我们依然充满希望。所以,请老年朋友们不要轻言衰老,不要轻言后退。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老年朋友们,让我们以健康的心理,健壮的体魄,去迎接“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看过“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

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有的是引人高兴、欣慰和愉快,有的则是招惹烦恼、痛苦和失望。尤其步入被看成是灰色年代的老年,触景生情的事更多,久而久之,会通过心理的中介作用影响到身心健康。因此,人到老年以后,要注意不断优化自己的情绪。

正确对待老化和死亡。

人到60岁以后,体力和记忆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 “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心理。当然,不同心理状态的老年人,对待衰老和疾病的态度迥然不同。

老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生命的必然过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生就意味着死”,这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就开始了向死亡的转化。人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各自的人生道路,但任何人都不能回避共同的归宿:走向死亡。正象任何美好的乐章都有终曲一样,死亡是生命历程的终结。老年人应该正视死亡,坦然面对死亡,绝不能让自然死亡把自己压倒了,要利用老年期的宝贵时间,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老年人应当老当益壮,在身体、精力等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珍惜时间发挥余热,愉快地度过晚年,“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

心明豁达,知足常乐。

我们在长期的老年医学考察中发展,长寿老人往往都能做到到胸怀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不易动态,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满足。

老年人多辩证地看问题,能防止一叶障目,正确地对待今与昔,他人与自己,自身与家庭,遇事就会想得开,就不容易变得沮丧和萎靡不振。其实,情绪与理智既对立而又互相包容。思想境界越高,心胸越开阔,就越容易克服外界不良刺激造成的心理障碍。

要有一点幽默感,高尚的幽默既可给生命带来欢乐,又能淡化矛盾,舒展心绪,消除苦闷,使紧张的神经在幽默的话语中松弛,起到自我宽慰的作用,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情绪。还应想到,幽默也是家庭生活中的和谐剂,一个得体的小幽默,往往化怒为喜使家庭情绪盎然。

面对现实,走出误区。

老年人应积极而适量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书记法、音乐、戏剧、绘画、养花、集邮等),以陶冶情操,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等),做到与众同乐,喜当“顽童”。结交知音(包括青少年朋友、异性朋友),经常谈心。老年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在知音好友中宣泄郁闷,互相安慰,交流怀古,有助于心情舒畅,对保持心理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注意量力而行

老年人自有老年人的优势。在你成了时间富有者之后,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原来想干而不能干的事情;有事干,刺激了器官机能,赶跑了孤寂,驱散了闲怨,优化了性情,带来了健康,暮年进取,忘却老之将至。 但也要注意量力而行,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年人补钙 父母缺钙怎么安排饮食补钙

全文共 4106 字

+ 加入清单

父母的健康是子女们最关心的事情,很多的老人都会出现缺钙的情况,你们知道老人补钙怎么合理的安排饮食吗?中老年人如何补钙呢,老人补钙吃什么食物好呢?其实补钙最好的方法就是饮食补钙,那么生活中有哪些好的饮食补钙的妙招呢?

目录

1、老年人补钙吃什么好2、老人缺钙吃什么

3、日常轻松补钙的妙招4、中老年补钙必吃的食物

5、老年人补钙家常菜6、老年人补钙的食谱

7、补钙要避免的误区8、豆腐怎么吃才补钙

老年人补钙吃什么好

人到了老年就要开始特别注意身体所缺乏的营养元素,其中最缺乏的就是钙物质。老年人补钙是需要特别精细的,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推荐几种可以帮助老年人补钙的食物,一起来了解就来吧。

牛奶

半斤牛奶,含钙300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钙质人体更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蔬菜

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蕻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豆制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也很高。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

海带和虾皮

海带和虾皮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呢。并且它们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动物骨头

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时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鲜汤。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补钙有很多认知误区是不得不避免的哦。

老人缺钙吃什么

老年人几乎都会缺钙,缺钙并不是盲目吃补钙补品就可以了,还要正确食用补钙食物,这样才可以更好补钙,其实老人在补钙的是要注意饮食原则的,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说说老人补钙的饮食原则有哪些吧。

老人补钙的饮食原则

1、补钙时莫忘吃醋

因为醋与食物中的钙能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既溶于水又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醋酸钙。因此,提倡食物中加点醋,如常吃糖醋排骨、糖醋鱼等。

2、注意食物中钙磷的比例

钙在人体内的吸收和利用还常常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影响较大的是钙磷的含量比例。当钙和磷的比例在1∶1—1∶2时,钙的吸收率最高。在食品中,钙磷之比在此范围内的要数水产品,所以,补钙应多吃些水产品为好。

3、宜在夜间补充钙质

因为夜间患者最需要钙,而且最容易吸收。由于夜间入睡后不进食物,但人体血液中仍需要一定数量的钙,这时只有从体内唯一含钙部分———骨骼中索取;另一方面,由于就寝时人体的含钙量较少,因此,临睡前摄取钙质能很快被吸收。

老年人吃虾皮补钙要慎重

很多人把虾皮作为补钙佳品,有些人甚至推荐老年人多食用虾皮。但值得老年人注意的是,在选择通过虾皮补钙时要特别慎重,虾皮的营养价值虽高,但副作用同样也不小,盲目不规范地吃虾皮,特别是吃太多往往导致胆固醇过量。

虾皮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钙含量高达991毫克/100克,素有“钙的仓库”之称,虾皮还具有开胃、化痰等功效。但需注意的是,正是因为虾皮含钙高,因此不能在晚上吃,以免引发尿道结石。因为尿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而食物中含的钙除一部分被肠壁吸收利用外,多余的钙全部从尿液中排出。

虾皮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从数据上来说,一把虾皮中大约含有107毫克胆固醇,大约等于710毫升牛奶中胆固醇的含量。对于血脂异常的老年人群来说,通过饮用牛奶补充钙质会更加安全。

另外值得老年朋友们注意的就是,虾皮中含有大量盐分,一把虾皮中大约含有钠1264毫克,相当于3.2克盐,已经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对于中国人每天食盐推荐摄入量的一半。因此推荐多摄入虾皮,但如果是富含钠的虾皮,可能在冬季这种季节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日常轻松补钙的妙招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必需矿物质,约占成人体重的1.7%。女性到了更年期容易出现骨质流失的情况,如果身体缺乏钙,就可能造成骨质疏松症。因此要注意存好钙。女性35岁之前,钙质吸收率较高,存钙要抓住这个黄金期。

更年期,骨质流失加重

临床发现,人体对钙质的吸收率是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一般成人对钙的吸收率是20%至40%,到了老年,对钙的(养生之道)吸收能力则明显减弱。

骨骼内的矿物质贮积,大部分是在20岁前开始存入,20岁后存入速度会减缓,到了35至40岁矿物质贮积将达到最高峰。但过了40岁之后,则以每年0.3%的速率逐渐流失。

通常女性一到了更年期,骨质流失会加速,男性则会慢个十几年,骨质才会开始加速流失。骨质流失的结果就是骨骼的强度一点一滴降低,骨折的机率慢慢增加。

35岁以前贮钙黄金时期

很多人都知道老年人的骨质容易流失,必须补充钙质。营养师表示,中老年人从骨头流失的钙会增加,但对钙的吸收率却会下降,也就是“出得多,进得少”,因此可以多摄取帮助钙质吸收的营养素。

专家特别提醒,存钙要趁早,年轻时一定要存够骨本。女性在35岁以前是贮钙黄金时期,钙的摄取要足够,才能提高骨质密度,应付老年骨质流失的情况。

女性补钙注意9点

1、补钙要打持久战

人体不能储存过量的钙,每日补钙使身体获得的钙不能弥补过去丢失的钙,所以补钙应每日均衡地进行。为了避免浪费,不要一次补大量的钙,这样不利于钙的吸收,还会造成钙的浪费。

2、多做体育运动

运动可使肌肉互相牵拉,强烈的刺激骨骼,加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钙质丢失,推迟骨骼老化,同时有利于人体对饮食中钙的吸收。

3、多晒太阳

紫外线能够促进体内VD的合成利于钙的吸收。但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或者使用ZZ-2紫外线治疗仪照射皮肤促进钙的吸收。

4、钙产品并非越贵越好,应根据自身需要选用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钙产品,其品质没有太大区别。而且不同钙品适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钙含净钙量高,吸收率高,是传统补钙制剂,但它并不适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钙含磷高,但不适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5、注意饮食

很多人经常通过服(养生之道)用补钙品补钙,其实补钙除了合理选择钙制剂之外,日常有许多食物可供钙源补充。富含钙质的食物有:

乳类与乳制品: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

海产品: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

豆类与豆制品: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

蔬菜类: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雪里蕻、黑木耳、蘑菇等。

注意:对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坏草酸(草酸能影响钙的吸收),然后再烹调。如:甘蓝菜、花椰菜、菠菜、苋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笋。

6、选择对胃肠道刺激小的钙制剂

因为钙剂需要较长期服用才能有效,所以对药物要有所选择。目前使用的活性钙、碳酸钙和葡萄糖酸钙服用方便;而氯化钙味道苦,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不宜长期服用。

7、补钙药物的选择

传统的葡萄糖酸钙,因其含钙量太低,已很少使用。目前推荐的是碳酸钙和葡萄(葡萄食品)糖醛酸钙。对这类钙剂的要求是:含钙量高,价格适中,容易吸收,不含钠、钾、糖、胆固醇和防腐剂,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无影响,最好同时含有维生素D。

这类钙剂含钙量高,还含有维生素D3,服后容易吸收,适合于中老年妇女补钙的需要。

8、吸收好才算成功补钙

帮助钙在体内被吸收利用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镁、维生素C等。

①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影响钙吸收最主要的因素。食物中的维生素D与人体皮肤中的化学物质经阳光照射后,可以促进钙在小肠甚至在结肠中的吸收(中医养生)。

②镁

钙与镁似一对双胞胎兄弟,总是要成双成对地出现,而且钙与镁的比例为2∶1时,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所以在补钙的同时,要注意镁的摄入。

含镁较多的食物有:坚果(杏仁、腰果和花生)、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小米和大麦)、海产品(金枪鱼、小虾、龙虾)等。

③维生素C

脐橙、柚子、橘子、芦柑、柠檬等这些水果中大量的维生素C,能使钙能更好地被小肠吸收。

9、少量多次效果好

这是因为补钙制剂一般都是化合物,不能直接被吸收,需要到胃里,在胃酸的作用下分解成钙离子,进入小肠后被吸收。胃部一次只能分解200毫克左右的钙离子,多余的钙会以化合物的形式排入小肠。这部分非离子形式的钙不能被小肠吸收而被排出体外,造成浪费。

如果1次性补充大量的钙,其吸收率只有25%左右,多余的钙会排出体外;而采用多次小量地补钙,平均吸收率可达到64%,安全又有效!

中老年补钙必吃的食物

人到中老年,钙质流失严重,补钙成为每天的必修课,有没有什么食物能够补钙呢.当然有!中老年补钙必吃这8种食物!

脐橙

柑橘类水果以其维C含量丰富而闻名,但是这个家族中最高钙的还要数脐橙,一个脐橙中含有60毫克的钙,5个脐橙的含钙量就相当于一杯牛奶。

燕麦片

燕麦片是早餐中的明星,它富含膳食纤维、铁,能增加饱腹感,有利心脏健康。此外,燕麦还有丰富的钙,一小包35克的速食燕麦片含钙高达105毫克,只要三小包就足以和一杯牛奶媲美。

芝麻

小小芝麻,不仅有补血明目、益肝养发、保养皮肤和强健身体的功效,还能促进骨骼健康。28克芝麻中就含有280毫克钙质,几乎与一杯牛奶的含钙量相当。

杏仁

28克杏仁中含有80毫克钙质,100克杏仁的含钙量就相当于一杯牛奶。每天一小把杏仁,不仅可以降血糖,促进减肥,降低胆固醇,也是补钙的良好来源。但是一次不要吃太多,以防摄入过多热量和脂肪。

无花果干

想吃甜食,又可以补钙.可以考虑吃点无花果干,因为只要两个果干,就能补充55毫克的钙质,同时,其中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铁。11个无花果干的含钙量就相当于一杯牛奶。

萝卜缨

一份煮熟的萝卜缨含有200毫克的钙,只要一杯半的量,就可以和一杯牛奶的钙质相当。

西兰花

西兰花被誉为蔬菜皇冠,它的营养十分丰富,含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营养成分位居同类蔬菜之首,在钙质上,它也当仁不让,一份熟西兰花含钙180毫克,两杯的量就超过了一杯牛奶中的钙质。

葵花子

现在,你又多了一个理由享受嗑瓜子的快乐——补钙。28克干瓜子含有50毫克的钙,150克瓜子与一杯牛奶的钙含量相当,但是,瓜子的热量也较高,一次不要吃太多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老年人不宜食物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常吃可导致体内热能过剩,引起肥胖,对健康不利。特别指出的是,常食油炸的食品,可增加患疾病的危险性,因为多次使用的油里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老年人不宜食物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一些相关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年人不宜食物

一、油炸类

老人味觉明显减退,因此都喜欢吃油炸类味道香浓的食品。但是,这类食品含脂量甚高,一次食入较多的高脂肪食物,胃肠道难以承受,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还易诱发胆、胰疾患的复发或加重,另外,油炸食物产热量高,老年人常吃可导致体内热能过剩,引起肥胖,对健康不利。特别指出的是,常食油炸的食品,可增加患疾病的危险性,因为多次使用的油里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 炸油条的面粉里一般加入一定量的明矾,而明矾里有多量的铝,如果老年人常食油条,可使铝在体内蓄积,对老年人智能和骨骼均有害。研究证明,铝与老年痴呆和骨质疏松有因果关系。

二、熏烤类

食物在熏烤过程中,可产生某些致癌物质。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如果经常食熏烤类食品,则会增加患癌特别是胃癌的危险性。

三、腌渍类

腌渍类食品一般含盐量高,而维生素含量甚低(维生素C在腌制过程中大多被破坏),如果常吃这类食品,容易引起胃肠道疾患。

四、酱制品

包括酱油、大酱和各种酱菜。它们普遍含盐量极高,如果常吃这类食品,会使老年人在不自觉中摄入过量食盐,从而加重心血管和肾脏的负担,对老年人的健康十分不利,特别是心血管或肾脏疾病患者更应注意。

五、冷饮类

冷饮食品进入胃后,会导致胃液分泌下降,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甚至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对患心血管病的老年人尤为不利。

六、甜食类

甜食含糖量高,如果摄入过多可引起肥胖,因多余的糖在体内可转化为脂肪。糖类摄入过多,还可引起无机盐缺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年人包皮过长该怎么办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包皮过长该怎么办

我们知道,儿童或是青少年甚至是中年男人如果患有包皮过长就要立即割掉,那么,如果老年人包皮过长该怎么办呢?还需要去做手术吗?老年人身体本身体质娇弱,如果出现包皮过长可以不要手术,只要经常清洗即可。

包茎是指包皮包裹住龟头,但是包皮口过小难以上翻,龟头无法露出。而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虽然能够将龟头包住,但是通过手动翻包皮可以看到龟头。以往专家都会建议您如果有包皮过长请您马上到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导致炎症发生。

包皮过长本身不会引起病变,但因包皮过长而经常积垢,因包皮垢的长期刺激才有可能导致癌变。青少年皮脂腺分泌旺盛,包皮过长则易积垢难除,产生恶臭,且对今后的性生活有一定影响,因此,青少年包皮过长宜切去。

如果老年人已失掉早切除的机会,到了60岁以后,性生活已不是生活中很重要的成分,性激素的分泌相应减少,包皮的皮脂腺分泌也相对减弱,包皮内积垢也不那么严重。因此这时才切除,对预防癌变已经意义不大了,可以不必再去挨这一刀了。但每天应当认真清洗,特别要将包皮翻起,将龟头及龟头沟清洗干净,并经常注意,如有什么异常则及时就诊就可以了。

包皮过长必须割吗?

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患者来说并非必须做的手术。绝大多数先天性包茎不必手术,但对于继发性包茎和经常发炎的包皮过长在局部应用皮质醇类药物无效时应尽早施行包皮环切术。近年来主张新生儿期性包皮环切术,最迟也应在学龄前进行。严重包茎的小婴儿可先行包皮分离扩张术,暂时扩大包皮口,待8个月至2岁再行包皮环切术。

包皮环切是人类最古老的择期手术之一,早在古埃及就已经广泛开展。有些国家及地区因宗教或民族习惯,男性生后常规行包皮环切,被称为割礼。有人认为包皮环切可减少阴茎癌与婚后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但有资料表明,常规做包皮环切的以色列与包皮环切术不普及的北欧国家,阴茎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均很低,且无明显差异。

另外有资料显示,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病率在未行环切术的人群比已做过包皮环切的人群高10~20倍,但也有人提出,经常清洗包皮及阴茎头,保持局部卫生,可以获得与包皮环切同样的效果,因此在坚持个人清洁与行包皮环切术之间如何权衡利弊,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站起来眼前发黑 老年人需注意

全文共 194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很多人都会出现这种状况:在蹲着时间长了再站起来之后满眼冒金星,那么你知道站起来眼前发黑是怎么回事吗,如何去预防站起来眼前发黑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站起来眼前发黑怎么回事

站起来眼前发黑的这种症状在医学上叫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低血压,即在平卧、下蹲后突然站起,收缩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的头晕、视物模糊、乏力、恶心、心悸等。

通常情况下,人的体位改变由平卧转为站立时,受重力影响,血液滞留在腹部及下肢,血压会有所下降,一般收缩压会下降5-10mmHg,但如果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血管舒缩调节功能不良,就会导致血压下降得更多,达到甚至超过20mmHg,出现明显的低血压症状。近年的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体位性低血压与卒中、心肌梗死等密切相关,因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和儿童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而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50%。体位性低血压分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突发性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继发性多见于慢性营养不良或使用降压药、镇静药之后出现。

当体位突然发生变化或服降压药以后,在血压突然下降的同时,脑缺血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这应该引起高血压病人的高度重视。当出现低血压时,往往在站立时出现头晕、有时伴有轻微头痛、恶心、站立不稳,严重时发生昏厥,在夜间上厕所、清晨起床以及运动时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从卧位转为立位更加明显。老年人常有颈动脉硬化,在转动头部的时候也会发作,主要是由于低血压引起脑血流减少所致。

如果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可诱发头晕、无力、心情压抑、忧郁等。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在家注意测量不同体位的血压,以便明确诊断,方便医生对症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应该增强体质锻炼,适当用一些调补药品,尽量避免用升高血压的药物。

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1)老人起床或从坐位站起时必须动作缓慢,遵循三个“1分钟”的方法,即醒了睁眼平卧1分钟,床边双脚下垂坐1分钟,床边扶持站立1分钟,然后再缓慢行动。不要突然站起,站立后如有头晕,应继续卧床休息。

(2)用降压药后,夜间起床小便最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夜间起床更要注意遵循三个“1分钟”的做法。

(3)大量出汗、热水浴、腹泻、感冒、饮酒等都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诱因,应该注意。

(4)长期卧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起立或起床时动作应缓慢,做些轻微的四肢准备活动,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站立时做交叉双腿的动作也有助于增高血压。

生活小细节预防低血压

(1)老人起床或从坐位站起时必须动作缓慢,遵循三个“1分钟”的方法,即醒了睁眼平卧1分钟,床边双脚下垂坐1分钟,床边扶持站立1分钟,然后再缓慢行动。不要突然站起,站立后如有头晕,应继续卧床休息。

(2)用降压药后,夜间起床小便最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夜间起床更要注意遵循三个“1分钟”的做法。

(3)大量出汗、热水浴、腹泻、感冒、饮酒等都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诱因,应该注意。

(4)长期卧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起立或起床时动作应缓慢,做些轻微的四肢准备活动,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站立时做交叉双腿的动作也有助于增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饮食疗法

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渐提高病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

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

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结语:看了小编上文的详细的介绍之后,您应该已经知道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的原因了吧,您也应该已经知道体位性低血压饮食疗法了吧,那今天小编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学到的有关体位性低血压的危害的知识分享给您身边的小伙伴们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老年人丰富生活有哪些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步入老年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无奈,也是人生舞台中最后的精彩。老年人究竟怎样做才能达到“年高而不老、寿高而不衰”,才能天天拥有时尚、健康的老年生活呢?

老年人丰富生活——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

时尚老人会关心国内外大事,了解社会变更,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书法、绘画、钓鱼、养花、弄鸟、弈棋等是他们的旧爱;MP3、电脑则是他们的新欢。有些时尚老人甚至会向子女们学习如何发送短信,他们认为,在如今的信息时代里,这是与子女进行交流、沟通的最佳快捷方式。他们的心是年轻的,他们的求知欲是旺盛的。

老年人丰富生活——平和淡泊的心态

时尚老人的每一天都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他们乐观豁达、自然平和。凡事保持宽心、静心、诚心、善心的人生态度。他们的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观都具有很深远的社会意义。他们这种“乐中益心、心乐益寿”的健康、阳光的良好心态,为众多的老年朋友们做出了表率。

老年人丰富生活——健康的饮食习惯

健康老人每日的餐桌上向来都是膳食平衡的。他们每日的食谱里以清淡素食为主,讲究素荤的合理搭配。油炸食品、熏烤食品、酱制食物、冷饮及甜食等很少在餐桌上发现。而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无机盐、水、纤维素等一样也不能少。每日做到多餐少食,以三至四餐为宜,并且每日进食的食盐量在6克以下。坚持饭后散步,不吸烟、不酗酒、不暴饮暴食。

老年人丰富生活——愉悦身心的社会交往

时尚老人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圈。他们每天在一起进行晨练。闲暇时,女性老年朋友们还会在一起交流保持青春的美容秘方。时尚老人还会时常结伴去空气清新的野外喝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会定时组织家庭聚会,在轻松的音乐、和谐的氛围中享受人生。

老年人丰富生活——适量的体能锻炼

时尚老人会坚持每天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保证每日充足睡眠的同时提高睡眠质量。清晨做一些适量的体能锻炼,时间也不会太久。健身跑、散步、太极拳(剑)、保健体操、门球等多种多样的运动让他们青春长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老年人运动警惕事项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上了年纪之后,很多人更喜欢运动了,这样或许可让自己觉得自己还不老!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也是通过运动来保健养生。但老年人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在选择运动方式、运动时间以及运动强度上是有很多要求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老年人运动要注意的五个方面:

老年人运动警惕事项——戒屏气使劲

平时我们的胸膜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称胸腔负压,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故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脑子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自然,切戒屏气使劲。

老年人运动警惕事项——戒负重练习

老年人肌肉有所萎缩,肌肉力量也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因此老年的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老年人运动警惕事项——戒激烈竞赛

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竞赛对老年人不适宜,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体力运动员慢,协调反应能力差,易发生运动损伤;另一方面,激烈的竞赛易使情绪过分激动,容易诱发意外。

老年人运动警惕事项——戒头部位置变换

如前俯后仰、侧倒旁弯、各种翻滚、头低脚高、脚朝上的倒立等,都是属于头部移动的动作。这些动作会使血液向头部流动,老年人血管壁变硬,弹力又差,一旦经受不住发生血管破裂,就会造成脑溢血,重者危及生命。

老年人运动警惕事项——戒急于求成

活动量过大或增加快往往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负荷过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老年人夏季养生小常识

全文共 1825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气温较高;湿气也很大,不当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引发多种疾病。了解相应的养生保健小常识很重要。那么老年人夏季养生小常识有什么呢?下面小编和您去看看,希望下面文章对您有帮助哦!

老年人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之防肠道病

老年人夏季不贪食生冷食品,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以免出现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

老年人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之早起早睡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应调摄起居,不妄劳作,注意衣着,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注意饮食,不宜吃刺激性和兴奋性食物,饭后不要立即躺卧,应稍事活动一下,以利饮食消化。调摄起居,应符合自然界阳长阴消的规律。注意昼夜节律,早起早睡,晚睡前应温水洗澡,同时培养午睡的习惯,以消除疲劳,焕发精神;避风而眠,“夏夜避风如避箭”,纳凉应有节有度,在室内睡眠不宜选择过堂风口之处。不妄劳作,适当活动,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夏季着装应以轻、薄、柔软为好,使人穿着舒适而凉爽。

老年人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之情志有序

《管子·内业》里曾说:“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故应保持对生活饱满的热情与心态,加强学习和修养,培养诸多的生活情趣,如绘画、书法、雕刻、音乐、下棋、种花、集邮、钓鱼、旅游等,从而乐观向上、怡神调志。老年人应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成,这样才能“无厌于日”,“度百岁乃去”。

老年人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之按摩保健

夏季在人体主心、脾,故心、脾气自然旺于夏季,而热、湿邪最宜伤及心脾两脏,使心、小肠、脾、胃的功能失职,故夏季的按摩养生应以心、小肠、脾、胃经上的穴位为主。可选用阴郄、丰隆、三阴交、梁丘、足三里、后溪,肾俞,命门,关元,百会,劳宫,合谷,天枢,上巨虚,膈俞、脾俞等穴进行按摩。

老年人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之清洁皮肤

老年人夏季要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

老年人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之食疗胜于药疗

如今,我国很多年轻人,对洋快餐情有独钟。其实,由于这些食品具有高脂肪、高热量等特点,实际上是一种垃圾食品。还有一些人,天天用药顶着,结果身体越吃越糟,花钱还不少。养生保健专家表示,平时注意合理的饮食,就能保证基本健康,而且花钱还不多,一句话就是:食疗胜于药疗。养生保健专家还建议大家多吃老玉米,在美国,老玉米被称为“皇冠上的珍珠”。因为老玉米含卵磷脂、亚油酸等成分,可以避免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除了老玉米,荞麦、薯类、燕麦、小米,也要经常吃。现在,世界很多国家都讲究粗细粮食搭配,美洲、欧洲、非洲以及日本、我国的香港、广州等都开始喝玉米羹了。齐教授说,亚洲的“食物金字塔”最好,就是谷类、豆类和菜类。在谷类中,除了老玉米,还有荞麦,可防治冠心病、降血脂、降血糖;燕麦,能降胆固醇,是减肥的好食品;薯类,被欧美人称为“第二面包”,可以加速毒物排放,防止动脉硬化和乳腺癌;小米,具有催眠作用。菜类,主要是胡萝卜、南瓜、苦瓜、黑木耳、大蒜、番茄等。以胡萝卜为例,美国人认为胡萝卜是养颜菜,能够养头发、养皮肤,经常吃胡萝卜或者喝胡萝卜汁,还可使心脏病发病率降低40%。

老年人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之食疗胜于药疗

如今,我国很多年轻人,对洋快餐情有独钟。其实,由于这些食品具有高脂肪、高热量等特点,实际上是一种垃圾食品。还有一些人,天天用药顶着,结果身体越吃越糟,花钱还不少。养生保健专家表示,平时注意合理的饮食,就能保证基本健康,而且花钱还不多,一句话就是:食疗胜于药疗。养生保健专家还建议大家多吃老玉米,在美国,老玉米被称为“皇冠上的珍珠”。因为老玉米含卵磷脂、亚油酸等成分,可以避免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除了老玉米,荞麦、薯类、燕麦、小米,也要经常吃。现在,世界很多国家都讲究粗细粮食搭配,美洲、欧洲、非洲以及日本、我国的香港、广州等都开始喝玉米羹了。齐教授说,亚洲的“食物金字塔”最好,就是谷类、豆类和菜类。在谷类中,除了老玉米,还有荞麦,可防治冠心病、降血脂、降血糖;燕麦,能降胆固醇,是减肥的好食品;薯类,被欧美人称为“第二面包”,可以加速毒物排放,防止动脉硬化和乳腺癌;小米,具有催眠作用。菜类,主要是胡萝卜、南瓜、苦瓜、黑木耳、大蒜、番茄等。以胡萝卜为例,美国人认为胡萝卜是养颜菜,能够养头发、养皮肤,经常吃胡萝卜或者喝胡萝卜汁,还可使心脏病发病率降低40%。

老年人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之注意科学饮食

一要多喝清凉解暑的饮品,如淡盐水、绿豆水、酸梅汤、菊花茶等,以补充因身体出汗造成的消耗,但不要贪食冷饮。二要常吃凉性蔬菜瓜果,如苦瓜、冬瓜、西瓜、豆芽、银耳、香蕉等,以增强体内抗毒能力,减少暑气及热毒对人体的伤害。三要讲究营养,夏季老年人需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粗纤维食物,如瘦肉、牛奶、豆浆、蛋品、豆腐等,以补充人体消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老年人夏季养生的“十大要点”

全文共 1193 字

+ 加入清单

也许有人认为,老年人养生保健不外乎吃喝、锻炼两方面,其实不然,老年人夏季科学养生应注重以下十大要点

1.保持锻炼

每天应安排半小时至一小时的锻炼时间。锻炼以活动身子骨为主,舒经活血,保持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有一定的运动量。

2.健脑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越是岁数大,越需要经常活动脑筋,以此保持大脑的反应能力。多看书,多研究一些还不是很清楚的问题,多做一些需要动脑筋的事情均是健脑的好办法。

3.少喝酒

人上了岁数后,酒精对身体的影响明显增大。年轻时,喝上3杯白酒都不见反应的人,到岁数大时喝一杯白酒就会感到晕,就是因为身体对酒精的抗性已大大衰退所致。因此,老年人不但忌贪杯,更不要用酗酒的方式来排遣自己的郁闷。

4.不吸烟

进入老年后,包括肺部在内的许多人体器官的功能都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所以,在这个年龄段吸烟极容易引起呼吸道的强烈反应,且恢复起来很慢。如果年轻时戒烟没成功的话,这个年龄该是戒烟的时候了。

5.吃好

当进入老年后,人体内的产出和合成功能明显下降。因此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对饮食结构加以调整。原则是:不以饱为准,而以营养合理搭配为准,加强对短缺成分的补充。

6.减轻自己的压力

与年富力强的中年相比,进入晚年的人在体力上往往已无法完成许多事情,因此需要依靠他人的帮助。此外,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会渐渐出现越来越吃力的情况。这些都会使老年人感到生活上的压力,而压力将会对已经开始老化的心血管系统造成更大的损害。因此,自我减压非常重要。

7.陶冶情操

老年人有许多让中青年人羡慕的优势,其中之一就是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在这个年龄段的人可以拿出一些时间做自己年轻时没有时间但又十分想做的事情,如学画画,学一种乐器,学一门新的语言,甚至学习一些年轻人正在开始学的新东西。由于老年人学习这些东西并不是为了考试,所以没有压力,乐趣融融,对改善老年人的心境十分有好处。

8.保持积极的态度

当人进入老年后,很自然地会感到自己的生命已接近尾声,由此感到一种无奈和惋惜。在这时,如果让这种想法成为指导自己生活的主流意识,那么人就会对许多仍值得去做一做的事情采取拖延甚至不做的消极态度。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老年与儿提时代一样,是生命中的一个阶段,不分厚薄。有许多研究成果表明,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不但能使自己活得更长寿,也能活得更健康,更有意义。

9.加强与人交往

不少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健康长寿者的周围总有一群靠得住的朋友。与这些朋友的交往,能起到排解郁闷,舒缓情绪的作用。此外,和睦的家庭关系对长寿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10.“计划经济”

由于步入老年的人不再是“积极的创收者”,所以需要提前计划自己的支出安排,以便较为合理地使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吃穿住不愁了,老年人的生活也就悠然而长,自得其乐了。

温馨提示:中医学的发展赋予了老年养生保健更新、更广、更科学的内容,只有用科学的知识来养生保健,才能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