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人为什么易得糖尿病热门20篇

很多时候饮食合理是导致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那么在此期间老年人消化不良的怎么办?下面问学吧小编整理了老人消化不良助消化5招促进消化,一起来了解吧。

浏览

5984

文章

326

篇1:糖尿病老人能吃小米粥吗

全文共 1605 字

+ 加入清单

小米即粟米,小米粥在北方是很常见的,小米富含维生素B和铁,某些成分的营养比大米还高。那么,糖尿病老人能吃小米粥吗?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一、小米的食用功效:

小米具有防治消化不良的功效。小米具有防止泛胃、呕吐的功效。小米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小米中色氨酸含量为谷类之首,色氨酸有调节睡眠的作用。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用小米煮粥,睡前服用,易使人安然入睡。

二、糖尿病人可以吃小米粥吗?

小米富含维生素B1、B2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熬粥有“代参汤”之美称。食用小米粥能开肠胃、补虚损、益丹田,可用于气血亏损、体质虚弱、胃纳欠佳者进补,适于产妇乳少、产后虚损而引起的乏力倦怠、饮食不香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每100克含量则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等重量的小米中含铁量比大米高一倍,这些营养元素同样都是对糖尿病人的身体有好处的。

糖尿病人可以吃小米,但根据其热量、营养及其升糖指数看,小米中赖氨酸含量较少,脂肪含量4.3%,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植物同醇和卵磷脂及少量胡萝卜素。若100克小米,80克水上锅蒸40分钟做出的小米饭,其营养成分为:热量360千卡,蛋白质10克,脂肪、不饱和脂肪酸2克,碳水化合物16克。做成粥的热量会稍高点,但也适合糖尿病人吃。

三、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小米粥做法:

小米是粗粮,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一次性大量进食粗粮就很可能导致发生低血糖反应。所以,糖尿病人吃的小米粥可以“特殊”对待,也就是添加其他食材,这么做能帮助糖尿病人稳定血糖。下面为大家推荐几种适合糖尿病人的小米粥做法。

小米绿豆粥

制法:大米,小米,绿豆适量(小米与大米的比例是2:1,绿豆与小米一样多)绿豆提前一晚用水浸泡;小米和大米提前用水浸泡30分钟。水烧开后倒入淋干水分的大米,然后倒入淋干水分的小米。小米和大米再次煮沸后,倒入淋干水分的绿豆。转小火慢煮,小米、大米、绿豆煮开花,粥变黏稠即可。

小米香菇粥

制法:小米50克,香菇50克,鸡内金5克。把小米,淘洗干净,香菇,择洗干净,切成小块或碎末,鸡内金,洗净。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下入小米、鸡内金,用文火煮成粥。再与香菇同煮至熟烂,分次食用。

小米蛋花蔬菜粥

制法:小米适量,鹌鹑蛋三个,胡萝卜,小油菜,少许盐及橄榄油。胡萝卜、小油菜洗净,同时把小米洗净放到锅里煮,鹌鹑蛋打散备用。将消毒过的胡萝卜和小油菜切丁。待小米粥煮至8成熟时放到打散的鹌鹑蛋和胡萝卜、油菜丁。快出锅时放入少许盐及橄榄油即可。

四、糖尿病人吃小米粥注意事项:

1、小米含糖量和热量较多,因此,为了避免糖尿病人血糖身高,一次不可喝太多小米粥。即便是爱吃小米粥也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食量,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2、喝粥一般都是在中午或下午。但是由于身体激素分泌的原因,早上血糖普遍偏高,而到了中午和下午,午餐和晚餐时间段,人体的血糖则相对平稳。不少人就误认为是由于早餐吃粥的原因才导致血糖升高,其实所有人在早晨血糖都偏高。糖尿病人就尤其需要注意早上不要喝粥了,不管是什么粥!

3、不宜进食太多煮得太烂的小米粥,煮得很烂的那种粥肯定会引起血糖升高。

4、糖尿病人食用小米粥最好搭配牛奶、青菜、豆浆等,这些食物对稳定血糖有帮助。

5、小米是粗粮,糖尿病人食用粗粮的时候最好搭配细粮一同食用,如小米和绿豆一起煮粥,可以放少量花生。

以上介绍的小米粥糖尿老人不妨尝试下,可以让你的糖尿病食谱丰富起来。

在此小编建议,家里有糖尿病的老年朋友们,应及时在生活细节中找到健康隐患,才能防患于未然,平时一定要依据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库的指引进行科学保健,在老人如何预防糖尿病方面提高认识,让他们的身体更健康。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本网每日更新,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哪类糖尿病老人不宜运动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适当运动来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进展,但是某些糖尿病患者或在某些特殊阶段并不适合运动,哪类糖尿病老人不宜运动?糖尿病老人该如何健身?一起和看看吧。

1.1型糖尿病,尤其是“脆性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几乎完全丧失,胰岛素严重缺乏,运动会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增加,在缺乏胰岛素的情况下,不能氧化分解酮体,从而增加酮症酸中毒的危险。此类病人在血糖没有得到很好控制之前,不要参加运动锻炼;

2.近期有明显的眼底出血、视网膜剥离及青光眼者,应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参加运动;

3.有糖尿病肾病,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者应主动减少运动量;

4.血压明显升高,大于170/110毫米汞柱者应暂停运动;

5.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应中止运动;

6.合并急性感染和肝肾功能不全者;

7.尿中有酮体者禁止运动。

哪些情况不能做运动?

1.皮肤有损害的患者,不宜游泳,否则容易导致皮肤感染。

2.运动容易导致血压明显升高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血压,感到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

3.有糖尿病肾病,尿中有蛋白、红细胞等应减少运动量。

4.尿中有酮体的患者应该禁止运动。

5.因为糖尿病会引起心血管等各种并发症,运动应避免过度,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还不错,也要在一定的强度下运动。

糖友们运动的时间最好在饭后半小时进行,因为饭前运动会引起血糖波动,延迟进餐的话,还会导致血糖过低。餐后运动有利于帮助促进餐后的血糖吸收,维持血糖稳定,多学习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人糖尿病血压低怎么调理

全文共 1214 字

+ 加入清单

血压可以分为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无论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血压收缩压低于100mmHg,那就会形成低血压。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据统计慢性低血压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对于控制高血压很重视,殊不知出现低血压对糖尿病患者病情也是一种威胁。

据临床观察,并不是每位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压时都有症状,只有当立位的收缩血压比卧位时低50mmHg时,才会出现站立后的头昏、眼前发黑或晕厥,因此很难被发现。

而这种低血压在医学上被称为体位性低血压,低血压是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中出现得比较迟的一个征象,往往发现很偶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介导的一些血管运动反射功能丧失,导致内脏血管收缩的障碍,四肢血管收缩的削弱以及直立所引起的心率与心脏输出反应的降低起着次要的作用。

另外许多高血压药物如降压药、利尿药、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药等都有可能加重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而心脏与肾脏功能障碍引起的液体潴留则可能掩盖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因此老人糖尿病血压低怎么调理呢?

糖尿病合并低血压的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重症者需:

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功能。

②适当补充盐,每日2~6克,同时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提高血压。

③增加营养,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

④晚间将床头适当抬高有利于减轻白天的直立性低血压。

⑤穿超过腰部的紧身连袜裤有利于促进下肢的静脉回流,要注意紧身连袜裤的穿与脱,必须在患者采取卧位时进行。

⑥平时应叮嘱患者在体位改变时动作宜慢,从卧位起立过程中,特别在晨间起床时(此时对体位改变的耐受性最低)应在床边稍坐片刻再站起活动。由于长期卧床能降低体位改变的耐受性,应鼓励患者多从事下地活动。

⑦为防止发生餐后低血压,应避免饱食,注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尽量少饮酒,并在进食后不要立即突然起立或从事体力活动。

⑧在症状严重者,需要药物治疗:首选药物为醋酸氟氢可的松,每日0.1~0.3毫克。另外还有近年来推出的。受体激动剂(管通),以及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拟交感药物,非特异性升压药,B肾上腺素阻滞剂,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多巴安阻滞剂与加压素及其类似物。

提醒,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提示存在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可以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对于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低血压的发生常常由于降压药物服用不当所致,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建议糖尿病患者学会测血压,并注意监测站位和卧位两种血压,及时了解血压的情况。

在此小编建议,家里有糖尿病的老年朋友们,应及时在生活细节中找到健康隐患,才能防患于未然,平时一定要依据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库的指引进行科学保健,在老人如何预防糖尿病方面提高认识,让他们的身体更健康。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本网每日更新,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糖尿病老人服药6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糖尿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属高发疾病,患上此病,老年患者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不过,如果想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我们在服用药物的时候需注意下面的这些必知之项,下面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老人服药6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吧?

1、同一种药服用时间不宜过长

可适当改用其他药物,使血糖得到更好控制。

2、注意服药时间

根据药品说明应在餐前、餐中或餐后服用。

3、单种药剂量不宜过大

许多降糖药剂量过大疗效并不明显,反而易产生副作用,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低血糖。

4、建议早期联合用药

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扬长避短,更有利于血糖控制,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磺脲类与双胍类联合用药最常见,磺脲类与α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更利于餐后血糖控制。双胍类与α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联合,可改善磺脲类继发失效。餐时血糖调节剂与双胍类联合,可使波动的血糖明显下降。

5、血糖正常后,不宜全部停用降糖药

血糖正常后,可遵医嘱逐步减量,不宜自行全部停用口服降糖药,否则血糖反弹升高,前功尽弃。

6、尽早应用胰岛素

近代研究证实,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尽早应用胰岛素,有延缓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功效。胰岛素可与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胰岛素治疗近年有很多新进展,如超短效及长效胰岛素、经鼻喷雾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泵等。使血糖控制满意,低血糖反应发生少,胰岛素用量降低,受到广大病友赞扬。

慢性病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老年人群的一类疾病,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选择药物,如何进行服用以及如何进行治疗都需要十分的谨慎,关于服药的注意事项,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糖尿病老人吃板栗好吗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板栗俗称栗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秋季是板栗成熟的季节,这之后卖糖炒栗子的商贩便多了起来,尤其是寒冷的季节,路过这飘着栗香的摊位旁边,人们都忍不住想买点来吃,手中捧着这热气腾腾的栗子,在寒冬都是暖洋洋的。虽说板栗好吃而且营养价值高,我们也要限量食用。每100克板栗含有42.2克碳水化合物,因此不宜一次大量食用,尤其是三高人群,更是不可过分贪恋美味。那么糖尿病老人吃板栗好吗?

板栗营养价值高

栗子营养丰富,除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营养素之外,它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较可观,每100克鲜板栗中含有25毫克维生素C,比我们常说的苹果高出五倍多。此外,矿物质元素中值得一提的是钾元素,每百克板栗中含有442毫克,属于高钾食物,高血压患者适量食用有助于稳定血压。

糖尿病人群要限量

虽说板栗好吃而且营养价值高,我们也要限量食用。每100克板栗含有42.2克碳水化合物,因此不宜一次大量食用,尤其是三高人群,更是不可过分贪恋美味。糖尿病患者一次摄入半两板栗就相当于一个食品交换份了,相应地要减掉主食量,当然板栗品种不一样,半两板栗的粒数也不一样。每天5~10粒就足够了,吃的时候还要细细嚼碎,直到口感无渣时再慢慢咽下。

北炒南炖的板栗吃法

提到板栗很多人想到的吃法便是糖炒板栗,这可是慈禧太后喜好的小吃,还有京城赫赫有名的栗子面窝窝头,的确非常好吃。由于板栗品种不同,北方和南方针对板栗的吃法并不相同。北方板栗个头较小,果肉糯性,适于炒食。南方板栗个头较大,果肉偏粳性,适宜菜用。北方和南方居民加工板栗时都喜欢用糖,将其作为调味料能为板栗增加香甜口感,就像上面提到的糖炒栗子,南方有些以板栗为原料的菜品中也含有糖的成分,比如板栗烧鸭,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就不合适了。我们自己在家烹饪能选择菜品的烹饪方式,如果在外就餐,您一定要先搞清楚含板栗的菜品是否加了糖调味,我尝试在家烧板栗菜肴不放白糖味道也不赖,亦可安心享受这金色美食。

在此小编建议,家里有糖尿病老人的朋友们,及时在生活细节中找到健康隐患,才能防患于未然,平时一定要依据老人饮食安全知识库的指引进行科学饮食,在糖尿病老人如何安全饮食方面下足功夫,让他们的身体更健康。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本网每日更新,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糖尿病老人忌吃什么水果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糖尿病老人完全戒吃水果大可不必,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对糖尿病人有益的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等。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所以,糖尿病人在血糖已获控制后并非一概排斥水果。水果中含糖量多寡不一,所以不可等同看待。那么糖尿病老人忌吃什么水果呢?糖尿病老人如何安全饮食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老人饮食安全知识。

荸荠

含大量淀粉,淀粉在体内会转化为葡萄糖。

性温热,多食易上火。糖尿病患者多属阴虚内热之体,且免疫力差,应尽量不吃

葡萄

含大量葡萄糖、果糖及少量蔗糖、木糖,糖尿病患者慎食。

除水分外,葡萄所含大部分为糖,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不吃。

性热,含糖量高,属阴虚火旺之体的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不吃。

芦柑

除水分外,所含大部分为糖类物质,包括葡萄糖、果糖、木糖,多食易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不吃。

柠檬

除水分外,所含大部分为糖,且性温,糖尿病患者多属阴虚内热之体,不食为宜。

金橘

除水分外,所含大部分为糖,食用手血糖会明显升高。

橙子

除水分外,所含大部分为糖,食用后血糖会明显升高。

菠萝

菠萝除水分外,所含大部分为糖,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不吃。

荔枝

含大量葡萄糖、果糖,多食血糖会升高,且性湿热,属于阴虚内热之体的糖尿病患者慎食。

椰子

其汁中含有大量葡萄糖、果糖及蔗糖,食之会使血糖升高,加重病情。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老人忌吃什么水果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糖尿病发病率很高,常常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吃不好就会引起血糖发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糖尿病老人一日三餐食谱

全文共 1158 字

+ 加入清单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可直接影响其血糖的水平。所以,合理地调整饮食结构,规划好自己一日三餐的食谱,对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么糖尿病老人一日三餐食谱有哪些呢?糖尿病老人如何安全饮食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老人饮食安全知识。

为此专家向糖尿病患者推荐了一套营养充足、对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的三餐食谱,供大家参考。

早餐:菜包子加牛奶或豆浆

在早餐中,牛奶、豆浆的血糖生成指数较低,具有稳定血糖的作用,并能为糖尿病患者补充一天所需的钙质和优质蛋白质。菜包子中既含有淀粉,又含有蔬菜,也是不错的早餐食物。爱吃面条、稀饭的糖尿病患者,也可在早晨煮一碗杂粮面条,并在面汤里加入一些蔬菜,以免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对每天上班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在家里吃完早饭后再出门。

一般来说,人的日常食物可分为4类:谷类食物、肉类食物、奶豆类食物和蔬菜水果。一顿早餐若能囊括上述4类食物,就是营养充足的优质早餐。同时,糖尿病患者在早餐中所吃的食物种类越多,对血糖的影响就越小。

午餐:清炒豆角加炖鸡肉

在午餐时,糖尿病患者要多吃一些清炒、蒸、炖类菜肴,并应首选胡萝卜、豆角、茄子、番茄、冬瓜、南瓜、萝卜、蘑菇、海带、木耳等食材,同时还应吃一些鸡腿肉等瘦肉,但摄入瘦肉的总量不可超过一个鸡蛋大小。

糖尿病患者的午餐应具有荤素搭配、少油少盐的特点因此,每天上班的糖尿病患者不要经常在餐馆吃午餐,而应自带午餐。清炒豆角、西红柿炒鸡蛋、素炒茄子等菜品都是其自带菜品中不错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在自带午餐时要准备3个饭盒1个饭盒装米饭等主食,1个饭盒装热菜,另1个饭盒装生蔬菜。糖尿病患者若在中午有应酬,则应做到以下3点:①忌酒;②点一两个热量低的菜,如大白菜、豆芽等;③摄入的热量不可超标。

晚餐:杂豆粥

在糖尿病患者的三餐饮食中,至少有一餐要以粗粮作为主食。在晚餐时,不要吃白米饭,而应吃用红豆、绿豆、燕麦片、糙米和少量白米煮的杂豆粥(粥中所含白米的量不可超过一半,不可将此粥熬得太烂),同时可适量地吃些蔬菜和肉类食物。有的糖尿病患者认为,在晚上喝粥,会饿得快。其实,粗粮的饱腹感很强,并具有延缓胃排空、增加耐饥力等作用。粗粮还富含膳食纤维、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糖尿病患者若常吃粗粮可取得改善糖耐量、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防治便秘等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粗粮比细粮好,但是糖尿病患者也不可过量地摄入粗粮,以免使血糖升高。

加餐:半根香蕉

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尿病患者可在每天下午的四五点钟吃一次加餐,以减少饥饿感,避免发生低血糖。这次加餐的内容可以是1/4个苹果、半根青香蕉、薄薄的一片西瓜或5颗草莓、5粒葡萄(如果草莓、葡萄的个头较大,就只能吃一两颗)。糖尿病患者每天所吃新鲜水果的量若达到了200克,就要减掉25克(半两)的主食,以免使全天摄入的总能量超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糖尿病老人要注意日常饮食禁忌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患有糖尿病一定要注意饮食,但是其实吃糖和糖尿病并没有直接关系。目前普遍认为,1型糖尿病是因为胰腺无法产生胰岛素引起的,很可能与免疫系统缺陷有关;2型糖尿病则是因为胰岛素不足,或者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引起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糖尿病老人要注意日常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多

其实,糖友的食谱要求很简单:根据运动量和服用的药物调配食品就行,让血糖浓度尽量接近正常范围。

不宜吃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健康饮食的基础,而且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一般也含有其他的重要营养,如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因此不该拒绝吃。不过,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浓度影响也最大,因此糖友需要记录下摄入的数量和时间,并选择营养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

不能吃自己最喜欢的食物

其实没必要,烹饪方式上少油炸多蒸煮,或减少吃的量即可。

蛋白质比碳水化合物好

由于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大,很多人希望用蛋白质来代替碳水化合物。但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一般也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多吃会增加患上心脏病的风险。营养学家推荐,蛋白质应占到当日食物热量来源的15%-20%。

可以随意根据食量调节用药量

注射胰岛素的病人,会根据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来调节用药量,但这不等于就可以随意吃。如果是用其他药物,没经医生同意更不要自行调节用药量。

与甜品绝缘

甜品可以少吃,还可以做些小改变,比如用人工甜味剂、减少糖的用量。

吃咸的血糖不会升高

咸面包、咸饼干以及针对糖友设计的专用甜味剂食品,虽然都不含蔗糖,但它们都属于碳水化合物,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吃咸的也应计入食物总热量。

要单独分餐

其实对糖友有益的食谱对健康人也同样适用,因此不需要刻意与家人分餐。你只需要对自己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量做到心中有数就行了。

适合吃减肥食品

标了“减肥食品”的食物不一定就好,你要仔细阅读食物成分标签,来决定是否对自己的健康有益。

老年人注意上面的饮食禁忌,那么患有糖尿病也不会很可怕,而且通过上面的调节,那么老年人就可以很好的改善这种疾病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人遵守哪些原则不会让糖尿病来骚扰你

全文共 1525 字

+ 加入清单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据最新资料显示,我国患有糖尿病的总人数已达9240万,且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迅速,每年新发患者达680万。糖尿病,得上了有的时候就会跟你一辈子,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有影响,如果置之不理则更会变本加厉的让你痛不欲生。然而对于糖尿病就真的没有办法了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老人遵守哪些原则不会让糖尿病来骚扰你吧?

1: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之所以会得糖尿病,与平时食用的食物不新鲜、不卫生也是很有关系的。食用新鲜食物最营养,食用卫生食物更安全。如果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就尽量少吃酸菜、咸菜、泡菜、榨菜、酱菜;如果能吃到新鲜的肉类,就尽量少吃腊肉、火腿、香肠、鱼干、熏肉等。

2:饮酒应限量。

男性每天的酒精摄入量不得超过25克,女性则不要超过15克。25克白酒相当于50度的白酒,一天一两;10度左右红酒的一天半斤;4度啤酒的一天一瓶。

3: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成人一天最少应喝1600毫升水,即8个普通玻璃杯。美国一项调查发现,每天喝水少于两杯的人,比每天喝水多于5杯的人,癌症发病率增加35%。可乐、雪碧等甜饮料少喝。其含糖量很高,一瓶可乐里约含有12块方糖,容易导致龋齿、增加糖尿病风险等。可多喝点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自己熬的绿豆汤、打的豆浆、榨的新鲜果汁等。

4: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如果把一天所吃的食物分成10份,早、中、晚餐相对科学的比例是3:4:3或4:4:2或4:3:3。吃零食也要适当,冰淇淋、果脯类要少买。建议平时将新鲜的水果、蔬菜、奶制品、坚果当零食。

5:天天运动,保持体重。

“吃得越饱,死得越早”、“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这两句话有点难听,但很有道理。体重控制非常关键,建议大家通过腰围监测来调控。男性腰围别超过85厘米,女性别超80厘米。所以如果不想患上糖尿病,建议每人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以上,尤其是年轻人。

6:少油少盐。

吃油方面,国人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摄入量超标。每人每天的油摄入量为50克以上,远高于25~30克的推荐值,容易导致高血脂、脂肪肝等问题;二是油的种类没选对。建议选用山茶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紫苏油等,几种油轮换吃。国人盐的摄入量也几乎是推荐值的两倍。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相当于一啤酒瓶盖。

7: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这是一个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吃四条腿的,如猪、牛、羊等,不如吃两条腿的,如鸡、鸭等禽类,而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腿的,如鱼类。研究发现,若想控制好血糖,就需要提高对蛋白质摄取量的重视,而这些类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

8: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被称为“全营养食物”的奶类,能为我们人体提供多种所需营养素,当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补钙了。因此,每人每天至少要摄入半斤奶制品,要是能达到一斤就更好了。奶类中的鲜牛奶是最好的;要买酸奶就选原味的。除了奶制品,大豆或豆制品也需要每天吃,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肥胖症等人,可以用豆制品来代替部分肉类。因为大豆或豆制品的脂肪含量比肉类更低,且含有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等,没有胆固醇,所以更适合血糖高的人食用。

9:多吃蔬果和薯类。

蔬果和薯类食物有几个共同点:一是都富含膳食纤维。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所摄入的膳食纤维要达到30克以上,但我们中的多数人,由于每日的摄入不足,导致了便秘、血糖升高、肥胖等问题;二是它们的维生素C含量都高,这可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让血管及皮肤更健康、有弹性,还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三是富含钾元素、钠离子含量低,这样便更利于调控血压。

10: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日常饮食要吃够20种食物,最好达到30种。早上可以用苹果、橘子、香蕉等做个营养丰富的水果蔬菜汁,晚上再用7-8种食材煮粥,所以数一数、查一查,一天吃够20种食物并不是什么难事。得糖尿病后,如果担心吃主食会让血糖升得太快,可以改成多吃些全谷物,如杂粮或杂豆。为了促消化,可以将它们熬粥食用,要注意将食材提前几小时泡好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糖尿病老人饮食要点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人到老年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已经减退,各种疾病都容易趁机而入,特点是对老年糖尿病来说,更要做好治疗和护理工作,注意饮食方面的护理也是非常必要的。那么糖尿病老人饮食要点是什么呢?糖尿病老人如何安全饮食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老人饮食安全知识。

在老年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饮食需要注意的要点也是有很多的,常见的有:

1、在日常生活中的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宜吃得过饱,老年人消化机能减退,过饱易引起消化不良,易发生急性胰腺炎,胃肠炎等疾病,同时过饱可使膈肌位置上移,影响心肺正常功能,加之消化食物需要大量的血液几种到消化道,心脑供血相对减少,可能引发中风。

2、注意饮食调配,在日常饮食中,患者宜低脂饮食,要求在烹调中少用油脂,尽量采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一般每日用油量少于五十克,忌吃油炸、油煎食品。因为过多的热量可在体内转化成为脂肪,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3、宜低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注意,要求每日用盐量五到六克,血糖高时应限制在三克以内,也可以用酱油替代,每日用量小于十毫升,忌吃咸肉、咸菜、咸蛋等食品,摄盐太多可使体内钠水储留,引起血糖升高更快。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应贪杯暴饮,过量饮酒,特别是烈性酒可使血糖上升,老年人肝脏解毒功能较差,也易引起肝硬变、心肌疾患及胃粘膜萎缩,故不可贪杯。

温馨提醒:以上内容就是专家给我们讲解的糖尿病老人饮食要点,相信患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饮食上要格外注意,并及时就医,祝您早日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哪些粥适合糖尿病老人吃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糖尿病长期服用西药,对于肝、肾功能均能引起损伤。因此,在尽量减少用药情况下,采用食疗最为安全。在食疗中又以粥疗最为简便,而且适于老年人,那么哪些粥适合糖尿病老人吃呢?

1.胡萝卜粥:将新鲜胡萝卜洗净切碎,与粳米煮粥,早晚温热食。可健脾和胃,下气化滞,明目、降压、利尿、降糖。

2.山药南瓜粥:将山药30克切片,南瓜30克切丁,与粳米共煮成粥,每日服用2—3次,可补中止渴、降糖。

3.生地黄粥:将生地黄60克,洗净切段煎取药汁;粳米加水煮沸后加入地黄汁,煮成稀粥,每日早晚服用。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消渴病后期。服此粥时忌食葱白、韭菜及萝卜。

4.菠菜根粥:将菠菜根250克洗净切碎,与鸡内金10克,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煮烂成粥,每日一次顿服,可利五脏,止渴润肠、降糖。

5.猪胰薏米粥:将猪胰1个煮汤,加薏米60克煮粥,猪胰加盐佐膳,可健脾降糖补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糖尿病老人可以吃西瓜吗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到了,多汁味甜的西瓜让我们在这个季节里祛除暑热、酣畅淋漓。但是,糖尿病人们估计只能“望瓜兴叹”了,很多人认为西瓜太甜,有糖尿病就不能吃。真的是这样吗? 到底糖尿病老人可以吃西瓜吗?

大家可能都知道,糖尿病人需要严格控制糖摄入量。理所当然,只要是甜的食物,貌似都应该加以控制,这常常让他们非常痛苦,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导致病情恶化。其实,糖尿病人在日常饮食管理中,应该控制糖的摄入量,但并不用严苛至此。

这里讲两个关键词:含糖量和升糖指数。含糖量是指单位质量食物中的含糖总量,而升糖指数(GI)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口味甜的食物并非含糖量都很高,因为果糖的甜度是蔗糖的1.7倍,葡萄糖的3.2倍,但果糖的升糖指数GI却很低。

据此,营养师们按照升糖指数(GI)把水果分为了三类:

一、低GI:苹果、梨、樱桃、葡萄、柑橘、柚子等,GI都比日常主食(米、面、薯类)低,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但每天不要超过200克左右。

二、中GI:如菠萝、西瓜、猕猴桃等,GI偏高,糖尿病患者每天不要超过100克左右。

三、高GI:红枣干、葡萄干等,不建议食用。

看到这个分类,我们发现,糖尿病人是可以吃少量中低GI的水果的,其中就有西瓜。西瓜的水分含量高达93%以上,含糖量在5%左右,让西瓜吃起来很甜的是“果糖”,果糖占了总糖分的50%以上,而果糖的升糖指数(GI)是很低的。

但是,大家也要注意,我们说的只是升糖指数,对于糖尿病人,还应该考虑总的糖量。他们每天摄入的总糖量是限量的,如果食用了上述水果,那主食就要减量,如此才可保证总糖量不超标。也就是说,我们拿部分主食的糖量置换了水果中的糖量。

最后小编提醒,糖尿病人是可以吃西瓜的,但吃多少自己要把握好了,不可多吃。家里有糖尿病老人的朋友们,也应及时在生活细节中找到健康隐患,才能防患于未然,平时一定要依据老人饮食安全知识库的指引进行科学饮食,在糖尿病老人如何安全饮食方面下足功夫,让他们的身体更健康。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本网每日更新,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人糖尿病可以吃钙片吗

全文共 1166 字

+ 加入清单

不少糖尿病患者由于忽略了补钙的重要性,而不知不觉患上了骨质疏松症,进而埋下容易骨折的隐患。据统计,约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骨质疏松症。那么老人糖尿病可以钙片吗?

糖友比常人更容易缺钙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较高,尿量较大,肾脏在排出过多葡萄糖的同时,对钙离子的滤过率也随之增加,导致大量的钙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在排出钙的同时,骨骼中的磷、镁也随之丢失,促使骨量减少,最终导致了骨质疏松。另外,胰岛素不但对糖代谢至关重要,而且也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而骨骼是以蛋白质(胶原蛋白)为基质,大量钙沉积于上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胶原蛋白合成不足,骨基质减少,所以也加重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自然就比普通人更容易缺钙了,据统计,约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会伴有骨质疏松症。

另外,长时期严重缺钙会引发冠心病,这也是糖尿病并发症最为典型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钙能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从而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旦发生骨折,不仅伤口愈合较之非糖尿病人群要缓慢许多,而且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也显著提高。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演变以及患者年龄的增长,胰岛功能的减退,可影响骨代谢,加速骨基质的分解,导致钙盐丢失;另一方面,由于长期高血糖对肾血管的损害,尿中大量排出微量元素,肾小管对钙、磷、镁等的重吸收减少,极大程度影响了骨的重建。

因此,糖友补钙很重要。

老人糖尿病可以吃钙片吗

很多糖友在补钙的时候不敢吃钙片,因为担心钙片是甜的,其中含有糖,吃下去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因而有些糖尿病患者明知缺钙严重了也不敢去服用钙片。其实这是过于谨慎了,钙片虽然表面包有糖衣或含有乳糖,但其实它的糖含量都是很小的,对血糖的影响是很小的,糖尿病患者在服用时不必太过于顾忌。

糖友补钙可多喝牛奶

牛奶是非常适合于糖尿病病人饮用的一种食品,含有大量的水分,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适量的脂肪,能给糖尿病病人提供多种营养成分,且对血糖、血脂影响又不大。牛奶中富含钙和维生素A,而且还含有促进钙吸收的乳糖和维生素D。糖友在喝牛奶补钙的同时也可以搭配豆浆,如果得到豆浆中的维生素K和钾镁的帮助,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钙利用率。

此外,鸡蛋、海产品的含钙量也很高,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合理膳食,合理补钙。糖尿病患者平时除了在饮食上要注意补钙外,还要多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另外,如果食补不够的话,可服用钙片。此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双磷酸盐、降钙素等。

在此小编建议,家里有糖尿病的老年朋友们,应及时在生活细节中找到健康隐患,才能防患于未然,平时一定要依据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库的指引进行科学保健,在老人如何预防糖尿病方面提高认识,让他们的身体更健康。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本网每日更新,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哪些食品对糖尿病老人危害大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大多数糖尿病的患者属于中老年人,因此糖尿病老人要在饮食上有很多控制,那么哪些食品对糖尿病老人危害大呢?糖尿病老人如何安全饮食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老人饮食安全知识。

糖尿病老人忌吃哪些食物?

1、糯米

米饭会在体内代谢产生大量的葡萄糖,而糯米比一般的米饭的含糖量更高,糖尿病是对于糖类的带血紊乱的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米饭,特别是糯米。

2、爆米花

爆米花是很多人特别喜欢的休闲

食品,但是爆米花主要是淀粉,会在体内代谢成为糖分,所以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更加不用说爆米花是一种油炸食品,从这一点来说也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3、枣子

红枣是一种能够起到益气补血效果的食物,但是枣含有大量的糖分,这对于糖类代谢紊乱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坚决不可以食用的,枣的含糖量据说达到60%哦。

4、甘蔗

甘蔗产于南方,是一种可以消除饥渴的东西,但是甘蔗之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以及蔗糖,这对于本来糖类代谢就已经紊乱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当然是不能够食用的。

5、辣椒

由于多数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都是属于阴虚内热,而辣椒能够伤阴助火,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要食用辣椒,以免造成病情的加重。

6、蜂蜜

蜂蜜是一种非常好的滋补品,能够缓解便秘,并且还具有美容的功效,但是蜂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含糖量高达40%,所以对于糖类比较敏感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放弃食用。

7、白酒

白酒能够让血糖升高,导致加重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要食用。同时糖尿病患者在服药,白酒能够影响到降糖药的代谢,从而影响到糖尿病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人糖尿病应该如何控制呢?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说到糖尿病,大家已经很熟悉了,特别是老年朋友们,在老年群体中,糖尿病的发生很普遍,导致糖尿病的发生除了老年人的不健康的饮食方法,还有老年人普遍存在抵抗能力差的问题,而且,糖尿病本身也有遗传和生活习惯的影响问题,那么老人糖尿病应该如何控制呢?

【控糖小窍门——使用计步器】

这种运动设备是体育用品或商店里很容易买到,它的花费也不是非常贵,它可以帮你评估一天内平均走了多少步,然后给你制定一个准确的目标,每天不停的增加数量,多而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

例如,在第一周里,在原基础上每天多行走100步,第二周的每天里再多增加100步,依此类推,循序渐进。

【控糖小窍门——把口香糖放在随手可得的地方】

嚼无糖口香糖可以控制一个人对零食的摄取欲望,但每天咀嚼的数量不宜太多,每次咀嚼的时间不要超过十五分钟。

【糖友控糖小窍门之一拳头量】

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计算每日所需摄入的总能量,然后具体到各类营养素的需要量,再由此决定每日主副食的选择。手掌法则,“糖友”利用自己的手,就可以基本确定每日所需食物量。对于大多数“糖友”来说,这种方法虽然不是特别精确,但却非常实用。

我们每个人的身高都不同,有高有矮,自己用手掌衡量适合的量就可以了,对于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我们可以选用相当于自己两个拳头大小的淀粉类食材就可以了,比如馒头和花卷以及米饭外,而水的量控制在一个拳头大小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糖尿病老人不能空腹晨练吗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糖尿病运动疗法是患者治疗病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不能盲目随时进行,特别是在早晨不能进行锻炼和运动,要选择特定的时间进行运动。老人晨练的好处很多,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早晨运动呢?和大家一起看看吧。

早晨气温较低,人体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而糖尿病病人又多有心脑血管并发症,遇冷空气刺激或劳累很容易突然发病。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病等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病人更应该注意。另外,清晨大多数人都是空腹锻炼,这样极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

再者,清晨空气污染更严重,尤其是浓雾之晨的空气。空气污染物中较重的固体物和粒子一般降到地面上,而小于10微米的微粒可以长期在大气中漂浮。白天,阳光照射,地面散热,气流多由下向上,把污物带向空中,近地面大气污染浓度降低。夜间,地面温度下降,污物不仅不能向上扩散,反而趋于回降,雾天污物浓度可达最高点。此时锻炼者呼吸加深加快,污物、灰尘、细菌很容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特别是糖尿病病人,抗病能力差,极易造成肺、气管感染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酉时17点至19点是足少阴肾经运行时间,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所以糖尿病的老人不能空腹锻炼,不然会有危险发生,要学习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了解科学锻炼的方法,注意老人健身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缺钙的老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上了年纪的老人容易糖尿病?目前糖尿病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所以预防很重要。老年人一般都很容易缺钙,有研究发现缺钙的老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缺钙容易诱发骨质疏松,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事实上,女性缺钙还是糖尿病的直接诱因。以美国塔夫茨--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的阿纳斯塔西奥斯·皮塔斯博士为首的研究团队近日在权威期刊《糖尿病治疗》上发表了此报告。

在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中,研究人员每隔2-4年对受访者进行一次调查,从其维D和钙的摄入总量进行评估,结果发现,钙摄入量最高的女性比摄入量最低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低21%.

研究者认为,缺钙之所以会诱发糖尿病,主要是因为,第一,钙其实是胰岛素的“开关”,当β细胞接收到充足的钙后,才能开始分泌胰岛素,因此缺钙势必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第二,缺钙的女性大都处在绝经期或产后的阶段,内分泌容易紊乱,再加上此时的女性活动量明显减少,容易发胖,情绪又很不稳定,经常发火、烦躁,这些都会加速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糖尿病老人能吃月饼吗

全文共 1557 字

+ 加入清单

又要到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当然少不了月饼,月饼圆圆的,象征着团圆和睦,所以深受大家的青睐。那么你知道糖尿病老人能吃月饼吗?

选择月饼种类有讲究

据营养师介绍,目前月饼的种类五花八门,但从健康角度来看,主要可分为五大类:一类是脂肪和糖分极高的蛋黄、酥皮、莲蓉等月饼;另一类是脂肪含量较低、但糖分较高的枣泥、豆沙、五仁等月饼;还有一类是胆固醇含量高、用火腿、鲜肉等荤馅制作的咸味月饼;再一类是低糖低脂、纯素的新型月饼如无糖月饼、素食月饼等;还有一类是调理身体的月饼,如阿胶糕月饼。

一般来说,传统月饼如枣泥、豆沙、五仁等,脂肪含量比较低,多以杂粮、坚果为馅料,一般人群都可食用;而用水果、低脂奶酪做馅的冰皮月饼、蔬菜馅的素食月饼等对年轻女性更适宜;蛋黄类月饼的脂肪多,胆固醇也不低,不过营养素丰富,适合小朋友吃;而酥皮月饼因为需要层层酥皮要加入大量的动物油脂,同时为了增加月饼的奶香味,还会加入植物奶油,这样就增加了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其实最不健康,对于爱吃酥皮月饼的老人来说最好少吃。另外,最近比较流行的是阿胶糕月饼,阿胶的特性是味甘、性平,功能为补血止血,滋阴润肺,能从女性的内部开始调理,更有助于补血理气,中秋前后吃阿胶糕月饼不仅能够起到固本培元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匡扶正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令身体保持在一个最佳的状态。

近年来,用各种荤馅制作的咸味月饼如火腿、鲍鱼、葱油月饼等很受欢迎,但这类月饼的胆固醇含量高,血脂偏高的人要少吃。

一次吃四分之一就好

由于月饼的热量和脂肪的确都较一般食品为高,戴营养师建议吃月饼还是要节制,不宜多吃。据介绍,一个含有一个蛋黄的月饼约有200克,含热量750大卡及200mg的胆固醇;而没有蛋黄的月饼约为180克,也含700大卡热量;而一碗米饭约为130克,含150大卡热量。换言之,每一个月饼有高达相当于四五碗饭的热量,吃了一个月饼等于吃四五碗饭,这个数目真够叫人心惊的了。

无论吃何种月饼,浅尝即可,每次最好只吃四分之一个。同时,吃月饼后,当天的饭量和餐食也应该减少,以避免摄取过多的热量和油脂。但是,爱吃月饼的人,别以为月饼可取代正常的饭食,而宁可选择只吃月饼,不吃饭;要知道,月饼虽然含高量的脂肪、糖分、胆固醇,但却缺乏米饭、蔬菜、水果等食物所含有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因此无法以月饼取代饭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月饼的糖分及脂肪都很高,因此一般人吃月饼后常会产生饱滞感,因此,吃月饼后可多喝茶,以消解月饼的油腻感,有助消化。

糖尿病人也能吃月饼

那么糖尿病患者能不能享受月饼的美味呢?营养师表示,这是可以的,只要适当把握分寸,同样可以享受吃月饼的快乐;对血糖一向控制比较好的患者来说,适当吃点月饼是可以的,但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选择月饼要恰当。月饼种类繁多,选购时一定要看清配料,含糖和含油脂高的不要选用。

2、吃的要适量。糖尿病患者应以控制疾病为重,尽量少吃月饼,适当尝尝味道,多吃必然导致血糖失控。

3、注意平衡饮食。在吃月饼的同时,必须减少米饭及油脂的摄入,吃多少月饼就要少吃多少饭。如果不小心吃多了,可采取补救措施:减少当天或随后几天进食量、加大运动量以消耗过多的热量。

4、无糖月饼也不可以多吃。尽管这类月饼里没有加入葡萄糖,但月饼内的油脂含量仍然很高,油脂含有比碳水化合物高出更多的热量,而控制糖尿病的要点之一就是控制热量,月饼是面粉做的,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转化为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升高。

在此小编建议,家里有糖尿病老人的朋友们,及时在生活细节中找到健康隐患,才能防患于未然,平时一定要依据老人饮食安全知识库的指引进行科学饮食,在糖尿病老人如何安全饮食方面下足功夫,让他们的身体更健康。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本网每日更新,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早餐对糖尿病老人的重要性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偶尔或经常不吃早餐的话,请想一想你的血糖控制得如何;如果你每天都吃早餐的话,请给你的早餐打分,看看你是否吃到了高分数的早餐。那么早餐对糖尿病老人重要性有哪些呢?糖尿病老人如何安全饮食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老人饮食安全知识。

糖尿病患者在早餐后血糖经常居高不下,听说可能与吃粥有关系,于是早餐就不吃粥,只吃馒头。可是,血糖仍然没有降低多少。最后,就干脆不吃早餐。因为觉得不吃东西,上午的血糖就不会升高。但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血糖在中午前后仍然忽高忽低。俗话说,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

早餐对糖尿病患者特别重要,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和活动、预防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及控制总热量和体重均有良好作用。而不吃早餐,却会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肥胖症,因为当人体意识到营养匮乏,首先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最后消耗的才是脂肪,不吃早饭,会增加其他餐次所摄入的食物量,不利于体重的控制。

早餐的质量对血糖水平有显着影响,合理配比的早餐能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可以预防常见于上午10点左右的低血糖反应。有学者认为,合理搭配,降低早餐的血糖生成指数,对于稳定早餐后血糖甚至全天的血糖都有帮助。

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人体不能有效地利用葡萄糖,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共同的发病基础。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与经常不吃早餐的人相比,每天吃早餐的人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性要降低35%~50%,并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

因此养成吃早餐的习惯,可以帮助人们控制饥饿感,避免在一天中的其余时间因为饥饿而进食过多。与那些偶尔吃早餐或根本不吃早餐的人相比,每天坚持吃早餐的人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概率降低一半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老人每天喝足四杯水可以预防糖尿病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糖尿病,也是在老年人当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老人一旦得了糖尿病,饮食和行为都会受到非常大的阻碍,很多的东西不能吃,要更加小心的保护自己的身体,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老人每天喝足四杯水可以预防糖尿病。

据美国最新报道,每天喝水4杯(227克/杯)可防止高血糖症(前期高血糖)。而每天喝水不足2杯则会增加该病危险。

研究人员调查了3615名男女参试者,参试者每3年接受一次健康调查,内容包括:日常喝水、葡萄酒、啤酒、苹果酒和甜饮料情况。研究历时9年,研究者测试了参试者的血糖情况。研究开始时所有参试者血糖水平正常,但研究期内共发现565例高血糖症患者。结果发现,与每天喝水不足16盎司(约合454克)的参试者相比,每天喝水超过34盎司(约合964克)的参试者高血糖症危险降低21%。

新研究负责人表示,新研究分析同时考虑到性别、年龄、运动情况、啤酒、甜饮料及红酒等其他高血糖风险因素。虽然没有证明喝水不足与高血糖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研究的确发现,喝水较多的确会降低患高血糖风险。

近期研究发现,调节人体水分的激素后叶加压素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关联。饮水量会直接影响到后叶加压素的分泌。饮水不足会诱发后叶加压素上升,而加压素上升会直接导致血糖升高。鲁塞尔博士强调,不能用甜饮料取代饮水。原因是,甜饮料更容易导致肥胖症和血糖失控。另外,有血糖偏高倾向的人也要尽量控制饮酒量。

饮水量与高血糖症之间的关联性有待进一步证实。饮水不足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与过量摄入胆固醇十分相似。大量摄入胆固醇和脂肪的人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

喝水时日常生活中非常简单的一件事,而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就可以预防糖尿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