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年人坐睡椅(精选20篇)

口诀,原指道家传授道术时的秘语,后多指根据事物的内容要点编成的便于记诵的语句。那老年人坐睡椅有什么呢?下面和问学吧小编去看看吧!有什么呢?下面和问学吧小编去看看吧!

浏览

4305

文章

1000

老年人是去伴侣心理变化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尤其是老年妇女丧偶的机会较多,故以下重点分析老年丧偶的一般心理过程及独身老人的性心理特征。

老年人是去伴侣心理变化——:1

要求其他人的支持和帮助。由于配偶失去,旧的依恋关系已不复存在,悲伤的情绪开始向他人发泄。他们常常会不顾别人是否愿意听,对一切人诉说自己的不幸,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老年人是去伴侣心理变化——:2

他们开始从绝望中撤退,向往正常的生活并开始重新组织新的生活。这一阶段,他们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其他人或其它事上去,主动地压抑悲痛的情绪,从表面上看,情绪上完全恢复正常。

上述五个阶段也可分别概括为震惊阶段,情绪波动阶段,孤独感产生阶段,宽慰自我阶段、重建新模式阶段。各阶段长短,因人而异。总的来说,丧偶的老年人的心理是消极的。

老年人是去伴侣心理变化——:3

他们已清楚地意识到,配偶已永远地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已彻底打乱了,整个心被绝望占据。

(一)丧偶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特征丧偶老人的心理变化通常比较剧烈,其心理活动可分为五个阶段:

老年人是去伴侣心理变化——:一所有的心理活动集中指向新近的死者许多人往往痛不欲生,简直到了欲死不能的地步,他们整天涕哭,甚至拒绝死者火化或下葬。

(二)独身老年人的性心理传统的看法是,人到了老年似乎不应再有性的要求了,性功能也必然一落千丈,尤其是独身丧偶的老年人;很少有人关心他们的性心理状态,从而使许多老人丧偶后,性兴趣,性活动受到严重的压抑。

其实,性是自然本能的表现,无论是什么阶段都存在性的问题。老年人性功能较中年人有所下降,但并不是消失。老年人丧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适和恢复,这种本能的,又高于本能的情感(性爱和情爱)也会随之恢复。他们渴望性活动,有性兴趣,这是自然的,正常的事,无需大惊小怪。

1.性回忆增多独身老年人与同龄老年夫妻相比,性回忆增多。他们与配偶在几十年生活中建立的性爱和情爱关系已深深占据他们的心理。他们常常回忆与配偶共同生活的时光,在回忆中得到性的满足。

2.性兴趣转移由于独身,性生活缺乏,性兴趣已不再仅仅是与异性亲身的体验,而是通过电视、电影等性爱的镜头,满足精神上的性体验。性兴趣以乎更广泛了。

3.性情感复杂由于传统的观念影响,家庭、子女和社会对独身老年人性要求不予理解,故他们常常感到烦恼和压抑。既想得到新的伴恋对象,又怕因此造成家庭不和。因而,性情复杂,在生活中也常表现为无缘无故发脾气等。

4.性自慰行为增加独身老年人尤其是独身老年妇女,常通过手淫得到性的满足。据调查结果表明,独身老年妇女性自慰行为通常比普通老年妇女增加。

独身老人性心理特征表现程度因人而异,有的老年人表现明显,有的不明显,它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1)传统观念(2)社会环境(3)个人文化背景(4)家庭和睦程度(5)配偶在时的性生活和谐程度(6)个人身体状况等等。

老人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之有的人和子女分开两地,得到亲人的关爱不够,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的疾病。因此,社会上对老人的关爱也要更进一步,亲人子女平时多开导老人,让老人打开心扉,多和同龄人活动,舒缓心情。

老年人是去伴侣心理变化——:6

对死者和其他人发怒或带有敌意。这时,死者已离开身边,存留者常常会对着照片中的他(她)生闷气,又迁怒于其他人,很容易无缘无故地和别人争吵。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老年人腹泻饮食禁忌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腹泻怎么办?老年人腹泻饮食禁忌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一些相关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年人腹泻饮食禁忌

忌瓜豆纤维

粗纤维能加强肠蠕动而加剧腹泻。

忌辛辣刺激.

辛辣食品可刺激肠道,使炎性渗出增多。

忌煎炸油腻

煎炸油腻不易消化而加重肠道负担。

忌生冷肥甘

生冷之品易使胃肠收缩加快。

腹泻病人的膳食原则

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或软饮食、少食多餐。

宜低脂肪、低纤维饮食。

宜温热适中饮食

有益止泻的食品

山药、土豆、苹果泥、芡石、栗子、火腿、莲子、木耳、糯米、石榴、山楂、圆肉、生姜、干姜、红茶、大蒜、香椿、藕、柿子、乌梅、茴香,面粉等。

忌酒水无度

酒精和饮料会使肠道水分过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健康饮食要点

全文共 1282 字

+ 加入清单

香喷喷的美食当前,年迈爸妈竟兴趣缺缺?其实,许多银发族口腔肌肉无力,吃东西容易呛到,或者咽喉附近的软骨功能不良,食物稍硬就吞不下去,享受美食反倒变成一件苦差事!营养师建议,可老年人健康饮食要点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一些相关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年人健康饮食要点

老年人渴望与家人一起进食,却常因吞咽困难导致情绪不佳、食欲大减。

食不下咽是许多老年人的共同心声,他们渴望与家人开心共食,却因为吞咽障碍,不但情绪受影响,长期下来也可能引发营养不良。营养师王子南提醒,替老人家准备餐点时,应该避免纤维质过多、粗糙的食物,改以软质、湿润的食物为主。另外,建议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避免一次吃大量食物,也能减轻老年人的负担。

奶昔酸奶防呛食炒蛋马铃薯泥防噎住

帮助老人家吞咽,适度增加食物的浓稠度是个好方法。民众可以采用勾芡的方式,来调整食物的黏稠度,做成类似蜂蜜的状态,诱导吞咽。另外,有些银发族吃东西经常呛到,也适合改吃浓稠的液体,如奶昔、酸奶。

有的老人家则是容易被固态食物噎到,王子南营养师表示,此时就可以改吃软质的熟食,比如炒蛋、马铃薯泥、蛋奶糊等。

南瓜烹煮后质地软烂,可以搭配鸡肉一起煮成炖饭,湿软的口感比较容易吞咽。

喂食技巧学起来提醒吞咽不着急

除了改变食物的状态,建议选择安静的吃饭环境,甚至播放音乐帮助放松心情,让银发族能够集中注意力吃饭。进餐时,应保持挺直的姿势,若卧病在床,也应抬高床头大于45度,采用半坐卧的方式喂食,避免呛到。喂食的时候,可以使用汤匙向下抵住老年人的舌头,帮助吞咽。另外,老人家每吃一口食物,照顾者就提醒要吞咽,避免催促。

跟着营养师这样煮轻松吞咽吃进营养

吞咽障碍有不同程度之分,针对轻微障碍的患者,王子南营养师推荐「南瓜鸡肉炖饭」以及「香菇翡翠吻仔鱼粥」,其中的高汤使用排骨汤、鱼汤或滴鸡精都可以。

健康食谱

南瓜鸡肉炖饭

食材:白饭1杯、鸡胸肉50克、南瓜30克、红萝卜20克、高汤(或滴鸡精)1/2杯、洋葱10克。

作法

1.鸡胸肉、南瓜、红萝卜、洋葱切小丁备用。

2.将南瓜及红萝卜放入沸水中煮烂。

3.起油锅,洋葱丁爆香,加入生鸡肉炒熟,再依序放入南瓜和红萝卜,以小火拌炒1分钟。

4.将白饭及高汤倒入锅中,开小火待汤汁收干后起锅即完成。

香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切碎之后也容易吞食,可以搭配菠菜、吻仔鱼一起煮成粥。

香菇翡翠吻仔鱼粥

食材:白饭1杯、菠菜50克、鸡蛋1个、吻仔鱼1/2杯、高汤(或滴鸡精)1杯、香菇3朵。

作法

1.菠菜洗净切段,吻仔鱼、香菇切碎后备用。

2.菠菜和鸡蛋放入果汁机搅拌成泥状(翡翠泥)。

3.起油锅,先使用香菇爆香,再放入翡翠泥及吻仔鱼,以小火拌炒1分钟。

4.将白饭及高汤倒入锅中,中火拌炒3分钟起锅即完成。

中度吞咽障碍这样吃营养均衡不可少

如果是中度的吞咽障碍,食物的浓稠度和湿润度就要增加,也别忘了均衡饮食,才能摄取更多营养。全榖根茎类,建议食用地瓜泥、藕粉羹、浓稀饭、面线糊;豆鱼肉蛋及奶类,可以选择豆腐、黑糖豆花、蒸鳕鱼、绞肉、蛋色拉、鲔鱼色拉、奶酪;蔬菜水果类则可以煮软食用,或者剁碎做成蔬果泥,帮助老年人轻松吞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年人养成7习惯会更长寿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年纪大了之后才会觉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会在生活习惯上有所重视,但很多时候大家还是会一些细微的生活细节不会太重视,比如说总喜欢吃很饱,这就是个不好的习惯,因为老年人的肠胃消化能力会下降,每次最好要少吃20%。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下让能老年人长寿的7个习惯

老年人养成7习惯会更长寿

1、少吃20%

意大利、日本、希腊、加利福尼亚、哥斯达黎加等地区的人通常都能活到100、甚至100岁以上——这些地区的人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那儿的人们通常所吃下的食物比我们少20%。

2、多吃蔬菜

以蔬菜为主的饮食不但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以及其他有利健康的营养素,而且它们还有助于缩减腰围。日本冲绳岛上的一盘食物所含热量仅是一份典型的美国套餐的1/5。多吃蔬菜可以减少热量摄入。专家建议,把肉当做配菜,也可以用豆制品、豆角,以及坚果等食物来代替。

3、爱上健康食品

口味重,喜欢偏油偏甜食物的人或许很难解释满是蔬菜、豆腐、海菜的一餐。其实味蕾是可以训练的。很多研究都发现,只要你长期多吃天然健康的食物,你会慢慢喜欢上它们的。

4、放慢节奏

每顿饭都自己做确实很麻烦。但是即使是叫外卖,那也应该坐下来慢慢吃,而不是匆匆忙忙地边走边吃,或者在车里吃。应该像法国人一样慢慢吃,吃每顿饭都花20分钟。这样你既能吃得少,而且还能获得享受。

5、站起来

长寿的人们都不会把运动当做一件短时间的工作。相反,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活动。像法国女人一样吧,饭后散散步。自己做家务,不要请小时工;多用楼梯,少用电梯。

6、走出去

长寿地区都以牢固的社会与家庭关系而闻名。除了与家人共享天伦之外,他们身边还会有很多健康生活的朋友——研究显示,好的习惯是能互相传染的。让自己投入到社区活动里去吧。不论是教堂礼拜、小组园艺,还是志愿组织,这些社会关系都会有助你长寿的。

7、口太重

摄入太多盐,肾脏的负担就会加重,从而导致肾脏功能减退,因此要尽量少吃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年人冬季保养要点

全文共 13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医养生有分季节,不同季节的天气气候不一样,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养生方法,如果一味的相同,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冬天养生以暖为主,老人要注意以下几个小细节。

老年人饮食注意事项

1.饭菜要香

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所以为老年人做饭菜要注意色、香、味。

2.质量要好

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鸡肉、鱼肉、兔肉、羊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品,这些食品所含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3.数量要少

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应以八成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4.蔬菜要多

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

5.食物要杂

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为平衡吸收营养保持身体 健康,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如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品种应保持10种左右。

6.味道要淡

有些老年人口重,殊不知下盐吃多了会给心脏、肾脏增加负担,易引起血压增高。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盐应以6至8克为宜。

7.饭菜要烂

老年人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咀嚼肌变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饭菜要做得饮一些。

8.水果要吃

各种水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为保持健康两餐之间应吃些水果 。

9.饮食要热

老年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反射引起其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于健康。

10.吃时要慢

有些老年人习惯于吃快食,不完全咀嚼便吞咽下去久而久之对健康不利。应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另外吃的慢些也容易产生饱腹感,防止进食过多影响身体健康。

老年人冬季保养要点

暖脚

与全身其他部位想比较起来,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所以血液循环得慢,脚也是全身最容易受冻的地方,冬天很多人手脚冰凉就是这个道理。

贴心小提醒:老人冬天暖脚最方便的方法莫过于给脚来个热水浴,同时用自己的手给脚部进行按摩,能加速脚部的血液循环,脚上还有多个穴位,常按还可延年益寿。睡前半小时泡脚还可有助于睡眠。

喝水

冬天运动得少,也很少出汗,所以按常理讲,喝水也不用太多。但是我们大脑的运动和全身各器官都需要水分滋养,每天应至少补充2000毫升的水,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活动。

贴心小提醒:冬天喝杯开水能增加身体的排毒能力,对感冒咳嗽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喝水不一定渴才喝,每天定时喝水上厕所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习惯。

出汗

老人冬天怕冷,要说出门运动,那简直不能再难。但是不运动也不行,老人不妨试试在屋里开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或者可以按摩穴位,既能活动筋骨,身体也暖和许多。

贴心小提醒:生命在于运动,老人身体正是下滑时期,比其他人更该保养,平时可以适当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强身健体。

早睡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而,冬季养生最主要的就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贴心小提醒:老人冬天要养成早睡晚起的习惯,让五脏六腑得到充分的休息,疾病自然就不会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年人怎么补钙 老年人补钙要远离三个误区

全文共 2197 字

+ 加入清单

钙是我们人体所需的一个重要元素,补钙是人们常说的话题,市面的补钙产品也有很多,平时大家饮食的时候也会注意钙的摄入,老年人补钙也是非常需要做的。

老年人怎么补钙

1、补钙时莫忘吃醋

因为醋与食物中的钙能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既溶于水又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醋酸钙。因此,提倡食物中加点醋,如常吃糖醋排骨、糖醋鱼等。

2、多摄取含钙丰富的钙

面对缺钙问题,膳食调整是首选。在日常食物中,具有补钙功能的食物主要分为以下7大类:奶类和奶制品,豆类和豆制品,坚果类食物,肉类与禽蛋,蔬菜类,水果与干果类,海产品。

3、注意食物中钙磷的比例

钙在人体内的吸收和利用还常常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影响较大的是钙磷的含量比例。在食品中,钙磷之比在此范围内的要数水产品,所以,补钙应多吃些水产品为好。

4、宜在夜间补充钙质

因为夜间患者最需要钙,而且最容易吸收。由于夜间入睡后不进食物,但人体血液中仍需要一定数量的钙,这时只有从体内唯一含钙部分——骨骼中索取。另一方面,由于就寝时人体的含钙量较少,所以,临睡前摄取钙质能很快被吸收。可以睡前泡杯奶粉或喝杯牛奶。

5、多晒太阳

补钙还需多晒太阳多运动,为了更好地吸收钙质,我们还应该配合补钙做,些辅助工作。在人体皮肤中存在一种7-脱氢胆固醇,在太阳的紫外线照射下,这种物质转变成维生素D,再经过肝脏、肾脏,然后变成活性的维生素D,才能发挥它的效用。所以,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多晒太阳,平均每天晒一个小时就可以了,而以9点到10点的阳光最适合人体的舒适度。

老年人补钙要远离三个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不辨病因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老年人要正确补钙,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是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

老年人补钙的好处

1、预防心脏病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钙元素除了通过降低血压的途径来保护心脏外,还有一种护心方式,那就是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2、防癌

补钙有助于预防肠癌。可能是钙元素可限制胆汁酸通过肠道之故。另一项研究则证实钙能阻止结肠息肉增生。一般每天服用1200毫克钙即可达到目的。资料显示,补钙者息肉再生的比率减低24%。

3、降压

高血压这一不动声色的“杀手”,令人害怕,主要是因为这种病多年不产生任何症状,在无声无息中损害人的动脉血管及身体的其他器官。研究表明,对于某些人来说,不用药物而增加钙元素的摄取可能是有效的一招。

4、减肥

人体血钙升高后可增加一种称为降钙素的激素分泌。而降钙素这种激素可降低人的食欲,减少进餐量;另外,足量的钙特别是离子钙,在肠道中能与食物中的脂肪酸、胆固醇结合,阻断肠道对脂肪的吸收,使其随粪便排出。

5、防止肾结石

多年来医生常提醒肾结石病人要限吃钙质,理由是钙为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减少肾结石的办法也许是增加钙的摄取量。调查资料显示,三餐饮食中含钙量较多的人(每天平均1320毫克)与摄钙量最少的人(每天516毫克)相比较,罹患结石病的危险性减少1/3。

6、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大约有15%患有骨质疏松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但此病发生的迟早及速度,与从食物中摄入的钙量多少有直接关系。若每天能保证人体正常钙的需要量,骨质疏松的发生就会晚些、慢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适合老年人的健康零食 老年人吃零食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在很多的人的印象里,零食都是高热量且不健康的。大多数老年人都是排斥零食的,其实有些健康零食,吃了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花生米:快速补血

花生含有丰富的补铁元素,能促进骨髓的造血能力,快速补血,很多名贵补血保健品就含有花生红衣。

酸奶:抑制有害菌

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以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形成生物屏障,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

海苔:减肥排毒

海苔含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清理附着在肠道壁上的毒素垃圾,并及时排出体外。此外,海苔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作用,生发养发,让发根更强健,头发有光泽。

核桃:防抗

核桃不仅能改善失眠健忘,还有防抗的功效。如食道、胃、鼻咽、肺、甲状腺、淋巴肉瘤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核桃对症患者还有镇痛,提升白细胞及保护肝脏等作用。

绿茶:提升视力

常喝绿茶不仅能提高眼睛视力,还有可以皮肤止痒,如果皮炎湿疹癣引起的瘙痒。

葡萄干:预防白血病

葡萄干具有预防白血病,去皱抗衰老的作用。常吃葡萄干还能缓解手脚冰凉,腰酸背痛。

蓝莓:提高记忆力

吃蓝莓不仅能提高记忆力,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

开心果:释放压力

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容易出现抑郁,悲观厌世情绪,常吃开心果能释放长期积压的不良情绪,放松心情。此外,常吃开心果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动脉硬化。

老年人吃零食要注意什么?

1、数量不宜过多

零食不能像正餐那样,它只是一种补充。因此不可过量,否则也会影响健康。还要掌握好时间,吃零食应以两餐之间,尤其是睡前应该吃易消化的零食。

2、不吃高糖、高油脂、熏烤蜜饯、炒货类零食

如糖果、饼干、奶油蛋糕、沙琪玛、月饼等吃多了以后,容易形成三高。熏烤蜜饯类食品含有很高的糖分和防腐剂,炒货吃了容易燥火,这些都是不利于健康的零食,最好避免食用。

3、不吃冷饮类零食

太过寒冷的食物,吃了之后会对老人的胃肠道血管产生刺激导致收缩。少吃糯食,比如糯米团和粽子,吃多了引起腹胀腹痛,会诱发胃肠炎等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年人心理矛盾有哪些

全文共 251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群体水平,已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尤其是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老年人心理矛盾2、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

具有较高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闲。他们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所谓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便是这类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然而,很多年高志不减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他们或者机体衰老严重,或者身患多种疾病,有的在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能力的衰退方面,也非常明显。这样,就使得这些老年人在志向与衰老之间形成了矛盾,有的人还为此而陷入深深的苦恼和焦虑之中。

老年人心理矛盾3、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

根据国外的一些研究,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或可靠的经济保障,是老年人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由于缺乏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不高,因而使得这类老年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的性情也比较郁闷,处事小心,易于伤感。如果受到子女的歧视或抱怨,性格倔强的老年人,常常会滋生一死了之的念头。所以,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既是社会矛盾,也是社会心理矛盾。

老年人心理矛盾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

这是老年人退休后带来的矛盾。退休、离休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迁,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据对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和退休工人的对比调查,工人退休前后的心理感受变化不大。他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有更充裕的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并且有足够的退休金和公费医疗,所以内心比较满足,情绪较为稳定,社会适应良好。但离退休干部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些老干部在离退休之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的重心是机关和事业,退休、离休以后,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这使他们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

4 老年心理保健的几个重要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许多因素所决定的。大致说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生理因素。人到老年大脑和其它生理机能开始退化。如果此时能有效延缓大脑衰老,这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大脑衰老过快或者个人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有可能导致心理上失常。二是环境因素。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生活在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里,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个外部的良好环境。如果生活在一个经常受到恶性刺激的环境里,有可能产生不良心理,甚至心理变态。三是生活因素。有意义的活动,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若参与一些不良活动,如赌博、酗酒等就会损害人的心理健康。四是文化因素。一个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会对人生有一个正确态度,能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切挫折和不幸,而不会因意外情况的产生而导致心理失常。

要做到长寿,老年人要对自己负责,多做心理保健。

1. “动”,就是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实践证明,运动不仅延缓衰老,生物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肌体“用进废退”,古人也早就提出“不动则衰”。日本一位研究老人问题的专家指出“君欲延年寿,动中度晚年。”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身体的适度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这个道理。

2. “仁”,就是心地善良,待人宽厚。“仁者寿”为无数长寿老人的实践所证实。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长寿老人几乎个个慈祥善良。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同情与帮助他人,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人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说,对人宽厚、帮助别人,不仅有益于别人,也有利于自身。

3.“智”,就是勤于学习,科学用脑,尤其要善于用科学的知识指导养生保健。老年人步入第二人生,最主要的心理准备就是重新学习,丰富精神生活,延缓大脑衰老。“树老怕空,人老怕松。”要“活到老,学到老”。进入老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老年自我保健,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家政学等。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社会变更,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另外,还应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两手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技术,如打电脑、上网等。“网上的世界真精彩”,英特网上有很多值得老年人惊喜的东西。

4.“乐”,就是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好奇心,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只要每个人都能乐观豁达,与时俱进,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其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将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决生理的疲惫和痛苦。”快乐与豁达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不仅要会享用,更要善于发掘。

老年人心理矛盾4、安度晚年与意外刺激的矛盾

老年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幸福美满地度过晚年,而且大多数老年人都希望长寿,但这种美好愿望与实际生活中的意外打击、重大刺激往往形成强烈的对比和深刻的矛盾。例如一位老人突然遇到丧偶的打击,若是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会很快垮掉,甚至导致早亡。据统计,居丧老年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除丧偶之外,夫妻争吵、亲友亡故、婆媳不和、突患重病等意外刺激,对老年人的心灵打击也十分严重。

6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人到老年,机体各部分、各脏器包括大脑在内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老化,功能减退,如视力模糊、两耳失聪、行动不便、皮肤多皱、毛发变白或脱落、代谢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这是老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与此同时,也可发生心理方面的改变。

(l)情绪改变:有些老人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可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有的还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倚老卖老;有的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

(2)智力改变:记忆力常有减退,以近时记忆较明显,如昨天吃的什么菜,几天前有谁来看望过自己都会想不起来,东西放下就忘,经常要寻找钥匙、眼镜、钢笔等小物件,见到熟人一下子想不起名字,自己也感精力和脑力不足,对空间概念和抽象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都减退,计算能力也会缓慢迟钝,容易出错,新的知识难以吸收。

(3)性格改变:有的老人显得噜苏,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有些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有的变得幼稚,喜与孩子们在一起,贪吃零食;或变得自私、贪婪,好占小便宜。

当然,正常老人的这些改变有一定范围,但若过分突出,尤其与一般同龄老人相比,若已明显不同,则要考虑有无老年期精神疾病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年人经常便秘是什么原因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便秘老年人常见症状,在 60 岁以上的老人中约占 20~58%。为什么老年人会便秘呢,这可怎么办?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老年人便秘怎么办:

①改变生活习惯,增加蔬菜、水果、坚果、粗粮,多饮水,适当食 用脂肪类食物;

②生活规律,不要长时间坐着,每日适当锻炼,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③以肚 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可促进胃肠蠕动;

④药物治疗:酚酞、比沙可啶、蕃泻叶、大黄 都可起到通便作用,但不可长期服用,过量服用可加重便秘;聚乙二醇散剂可增加粪便含水 量并软化粪便,促进排便;莫沙必利、乳果糖口服液、促进胃肠蠕动通便;对于粪便嵌顿的 老人,开塞露肛门注入可软化粪便、刺激排便。长期便秘且贫血或 3 次大便潜血阳性的老人 需要到医院就诊明确有无肠道肿瘤可能。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心脑血管病者便秘不能过于 用力排便,如果有肛门堵塞感应用开塞露促进排便,防止用力过度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

1、肠蠕动缓慢:老年人的肠蠕动频率降低,肠道中的水分相对减少,粪便干燥导致大便秘结。

2、肛肠肌肉过度收缩:肛门周围肌肉紧张收缩,很难产生便意,使粪便长时间滞留肠道内引起便秘。

3、精神体质欠佳: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的老年人多数有便秘症状,这是因为神经调节功能紊乱的缘故。一些慢性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衰弱等可出现便秘症状。

4、药物因素:许多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一些抗高血压药物如地奥心血康及利尿药等都可引起便秘。

5、体内缺水:老年人口渴感觉功能下降,在体内缺水时也不感到口渴,这使得老年人肠道中水分减少,导致大便干燥。

6、饮食因素:饮食中缺少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尤其是缺少粗粮和水果,导致大肠内水分减少和菌群失调,引起便秘。上述6种因素可以单独引起便秘,也可以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便秘。老年人应针对便秘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除多吃些蔬菜、水果之外,还要适量吃些粗粮和海产品。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最好喝些绿茶。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要注意药物和精神因素对排便的影响,必要时更换其它药物。不论何种原因引起便秘的老年人,每天最好散散步,使全身肌肉放松。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恢复正常的排便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年人长期喝粥不利于长寿 老年人长寿饮食原则

全文共 2052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老人,一般的牙口都不是很好,遇到这样的情况,饮食需要好消化,吃粥就是老人的主食,这样好消化。其实总是吃粥对老人的身体不好,要注意适当的添加一些辅料。老年人随着年岁的增长,饮食上越来越偏向喝粥,但是,长期以往不利于长寿,这是因为喝粥不用细嚼,缺少咀嚼只会加速咀嚼器官的退化加上粥类食物纤维含量较低。老人想长寿记住7个饮食原则。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一、老年人长期喝粥不利于长寿

长期喝粥有以下不利因素:因为喝粥不用细嚼,缺少咀嚼会加速老年人咀嚼器官的退化;粥类食物中纤维含量较低,不利于老年人排毒。

吃饭咀嚼不仅要用牙齿把饭粒细细咬碎,同时还促使唾液分泌,唾液中所含的酶对淀粉也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在做粥时,谷物与水长时间混合熬煮后,形成食糜,几乎无需牙齿的咀嚼和唾液的帮助就被胃肠消化。

缺乏咀嚼,唾液中的淀粉酶就不能将粥中的淀粉充分分解为麦芽糖,从而影响消化。唾液还有中和胃酸、修复胃黏膜的作用。喝粥时口腔几乎不用分泌唾液,自然也就不利于保护胃黏膜。因此如果老年人要喝粥,加些辅料。

二、老年人长寿饮食原则

1、食物要杂,不要挑食。

目前,我们对人体详细的营养素构成尚不很清楚,只有所有的营养素都能进入肝脏,由机体自身选择才能达到身体的需要。另一方面,目前还没有一种或几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为了使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满足人体的需要,惟一的办法就是每天都要吃谷类、肉类、蛋类、奶类、豆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菌藻类、干果、油类等多种食物,并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泽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有的人吃饭时只吃几种自己愿意吃的食品,由于种类不多,势必造成某种或某几种营养素缺乏,导致营养不良而有害健康。

2、蔬果要新鲜。

新鲜蔬果,尤其是有色的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新鲜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可刺激食欲。新鲜蔬果属碱性食物,能中和代谢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对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作用较大。而蔬果是有生命的,蔬果内部不停地在新陈代谢,其中的营养物质也在发生变化。所以,蔬果时间长了,即使保管良好,也难免损失其中的营养成分;若保管不好,发生霉烂,其中会产生很多毒素,因此不要吃摆放时间长的蔬果。

3、多喝水。

人一旦进入老年,组织器官代谢能力降低,出现慢性脱水现象,导致一些疾病的出现。水分的不足还会使唾液、胆汁、胃液等体液的分泌量减少,发生消化功能障碍,引起便秘等。有调查显示,老年人多喝水有利于体内代谢毒物的排泄;可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脑血栓的发生。

因此,老年人应该养成每天多喝水的习惯。每天坚持饮水1000~1500毫升,并在每天的清晨和睡前适量饮用温开水。

4、吃得慢一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对食物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反应迟钝。细嚼慢咽易产生饱胀感,防止吃得过多,可使食物消化更好。

5、早餐好一点。

早餐应占全天总热量的30%—40%,质量及营养价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但不宜吃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6、数量少一点。

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轻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为年轻时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会肚子胀、不消化。所以,老人每一餐的进食量应比年轻时减少10%左右,同时要保证少食多餐。

7、少三白多三黑。

“三白”指的是盐、糖、脂肪

吃盐过多易导致血压增高、血管硬化,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每日食盐摄取量应低于5克。

糖是人体必需的基础物质,但过量摄入容易引起高血压、肥胖、肝功能损伤等。做菜时,可采用淋汤汁、勾芡或将水煮的食物蘸汁吃的方法,把甜、咸的味道浅浅地铺在食物表面,既可以满足口欲,又不会使糖和盐摄取过量。

脂肪虽然在我们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果不加控制,身体内的脂肪供应一般还是供大于求的,所以我们要多在“节源”上面下功夫,保证脂肪的摄入适量、科学、健康。我国营养学会建议膳食脂肪供给量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其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为1:1:1。亚油酸提供的能量能达到总能量的1%~2%即可满足人体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脂肪的主要来源是烹调用油脂和食物本身所含的油脂。果仁脂肪含量最高,各种肉类居中,米、面、蔬菜、水果中含量很少。

“三黑”指的是蘑菇、黑木耳、黑米

蘑菇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蘑菇能防癌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预防便秘、肠癌、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

黑木耳黑木耳是着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厌,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上被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它有益气、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黑木耳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矿山工人、纺织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功能。

黑米外表墨黑,营养丰富,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尤其适合腰酸膝软、四肢乏力的老人,故黑米又有“药米”之称。将黑米熬成清香油亮,软糯适口的黑米粥,容易消化吸收,还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年人贫血吃什么好 吃此物补血有奇效

全文共 3902 字

+ 加入清单

人到老年,不少老人会出现贫血的症状,而且老人的身体机能都出现各种老化。贫血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老年人贫血吃什么好呢?老年人贫血怎么办呢?带着这些疑问,跟着小编到文章看看老人贫血吃什么好吧!

目录

1、老年人贫血吃什么2、老人贫血的原因

3、老人贫血吃什么好4、老人贫血的食疗方

5、老年人常见的贫血类型6、老人贫血吃什么补血

7、老人吃什么可以远离贫血8、治疗老人贫血的食谱

老年人贫血吃什么

贫血就说明了应该补血了。老年人贫血应该吃酸酸的山楂,具有补脑效果的核桃。下面一起去看看补血的食物吧!

山楂

山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对促进铁质的吸收和利用有帮助。由于维生素C可使三价铁转变为二价铁。因此,为了促进铁质的吸收,就要食入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葡萄

葡萄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被中医奉为补血佳品。通常我们在吃葡萄的时候经常会把葡萄皮和葡萄籽吐掉,殊不知,葡萄最有营养的部分也被我们一同吐掉了。葡萄全身都是宝。研究发现,葡萄皮中的黄酮类物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脏。葡萄籽能有效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有抗氧化、抗癌的功效,可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老年人牙口不好,吃葡萄的时候可以把葡萄连皮带籽一起榨成汁来饮用,这样更有助于消化,提高营养的吸收率。

核桃

中医认为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核桃列为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上品。吃核桃仁可以开胃,通润血脉,使骨肉细腻。可以说是补血佳品。

莲藕

莲藕含铁量较高,常吃可预防缺铁性贫血。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对肝病、便秘、糖尿病等虚弱病症颇有裨益。鲜藕止血,熟藕补血。莲藕,生吃可以清热凉血,止血散瘀,熟吃可以健脾胃,养血。有口鼻出血的病人,可以紧急服用新鲜的生藕汁,有迅速止血的作用。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调中开胃,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菠菜

菠菜有“营养模范生”之称,它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矿物质(钙质、铁质等)、辅酶Q10等多种营养素。菠菜的蛋白质量高于其他蔬菜,且含有相当多的叶绿素,尤其含维生素K在叶菜类中最高(多含于根部),能用于鼻出血、肠出血的辅助治疗。菠菜补血之理与其所含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有关,两者对身体健康和补血都有重要作用。

桑葚

桑葚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桑椹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能有效地扩充人体的血容量,且补而不腻,适宜于高血压患者食疗。桑葚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桑葚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它可以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并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辅助功效。

龙眼肉

龙眼肉即桂圆肉,每到夏季就有新鲜的龙眼上市。龙眼含有维生素的a、b,葡萄糖和蔗糖等,而且具丰富的铁质。

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王维作诗称赞红豆的句子。红豆又叫“相思豆”,质地坚硬、色艳如血,形状就像一颗跳动的心脏,红而发亮,色泽晶莹,同时一颗小小的红豆还含有丰富的各类营养成分,其中多以铁质为主,能很好的益气补血,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补血美食。

红豆中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种物质被人体摄入之后能很好的起到软化粪便,润肠利便的效果,能有效的将积聚在体内的胆固醇以及盐分等对身体有危害作用的成分及时的排出体外,这也缓解了宿便发酵产生的毒气对肌肤造成的损害。

但是在食用红豆的时候,最好不要将其与汤圆、粉圆等甜食混合一起食用,这样会使得热量变高,但是我们可以稍微加点糖,不仅口感更爽口,还具有暖身的功效。

老人贫血的原因

贫血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年龄段中,而不是的人群所会出现的贫血诱因都是不一样的,而所进行改善的措施也是不一样的,本文现在是针对贫血的现象来进行介绍,看看当老人出现贫血的原因会是什么呢?

1、铁吸收利用率降低

膳食中的铁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它们在肠道是通过不同机制被吸收的血红素铁可被肠粘膜上皮细胞直接吸收,其吸收率高达20%以上,而非血红素铁在吸收前必须与结合的有机物分离,转化成亚铁后才能被吸收,很大程度上受到食物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吸收率常仅为1-5%。

动物性食品中的铁的有将近一半是血红素铁,另一半是非血红素铁。植物性食品中的铁全部都是非血红素形式。老年人的膳食一般摄入的肉、鱼、禽类食物较少,植物性食物摄入较多,而植物性食品中的植酸、草酸、磷酸和膳食纤维等均能降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利用率。另外,还与维生素B12、B6及叶酸等营养素摄入量不足、饮茶过浓等因素有关。

2、胃酸缺乏

非血红素铁主要以Fe(OH)3络合物的形式存在,在胃酸下,可还原成亚铁离子,再与肠内容物中的维生素C,某些糖及氨基酸形成络合物,有利于吸收。许多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或服用抗酸剂,不利于非血红素铁的释出,也阻碍铁的吸收。

3、铁摄入量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加,食物摄入总量减少,铁的摄入量亦有减少的趋势。我国老年人每日铁的膳食推荐量为12毫克。由于老年人的活动量减少,咀嚼消化功能衰退,每日进食的数量和品种大大受到限制同样也影响了铁的摄入量。

4、蛋白质摄入不足

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血红素和珠蛋白,仅有铁而没有足够的氨基酸,仍然不能合成血红蛋白。老年人往往限制饮食摄入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不高,亦会引起贫血。

老人贫血吃什么好

1、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20克,生姜15克,羊肉250克,山药30克。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片,当归用纱布包好,同山药、姜片放砂锅内加水适量共炖汤,烂熟后放调味品,饮汤食肉。

用量:每日1次,连用10-15天。

2、归参鳝鱼汤

原料:当归20克,党参30克,鳝鱼500克。

做法:先将鳝鱼去头尾、内脏,当归、党参用纱布包,共放锅内加水适量,再加料酒、姜、葱、盐,一同炖煮至鳝鱼熟。吃鱼喝汤。

用量:1天内用完,连用10天为1疗程。

3、枸杞猪骨汤

原料:生猪骨500克,枸杞子30克,黑豆50克,大枣20枚。

做法:加水适量一同煮至烂熟,调味后饮汤食枸杞子、红枣、黑豆。

用量:每天1次,连用15-20天。

4、二胶粳米粥

原料:阿胶、鹿角胶各20克,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煮粳米、枸杞子为粥后,加入阿胶、鹿角胶使其溶化,再煮二沸、三沸,以粥代食,可加糖调味。

用量:每日1次,连用10-15天。

老人贫血的食疗方

老人一旦贫血,不仅会造成头晕眼花,还会诱发各种疾病,所以老人贫血要及时治疗。小编推荐饮食治疗法治疗老人贫血,下面为大家介绍老人贫血的食疗方。

1.猪肝瘦肉粥

食材:鲜猪肝50克,鲜瘦猪肉50克,大米50克,油15毫升,盐少许。

做法:准备好的猪肝清洗干净,剁碎后备用。瘦猪肉同样清洗干净,剁碎后与猪肝放在一起,然后放入盐、油后叫板均衡。再将大米洗净放入锅中,放入适量的清水后煮粥,等到粥熟后再加入拌好的猪肝、瘦肉,最后煮成肉粥即可食用。每天吃一次,长期坚持食用便能起到很好的补血功效。

2.芹菜炒猪肝

食材:猪肝200克,芹菜300克(或菠菜200克),酱油25克,白糖20克,黄酒10克,湿淀粉30克。

做法:首先要把准备好的猪肝清洗干净并且去筋膜,再用快刀切成薄片,用淀粉、黄酒和精盐同猪肝片搅匀后备用、芹菜则去除芹菜叶,然后取净茎六两用清水洗净干净,最后切成三公分长的段备用。在锅中放入适量的油,等到油烧热后再投入猪肝,将猪肝搅散等到变颜色后倒入漏勺沥油。然后在锅中留油少许,烧热后放入芹菜煸炒,等到芹菜快熟的时候再放入酱油、白糖、精盐等调味料,最后再用湿淀粉勾芡再倒入猪肝翻炒几下后即可食用。

3.芝麻花生糊

食材:黑芝麻、花生仁(连衣)各若干,白糖15克。

做法:芝麻、花生仁洗干净后沥干水分,然后放锅中炒熟研成粉末,每次各取15克加入适量的开水调成糊状后即可食用,或者也可以放入适量的白糖后食用。

4.菠菜猪肝汤

食材:鲜猪肝100克,鲜菠菜200克,油15毫升,盐少许。

做法:菠菜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后切碎备用;然后再把猪肝清洗干净,切成小薄片后用油、盐拌匀备用。在锅中放入适量的清水,等到水煮开后再放入菠菜及猪肝,等到猪肝煮熟后即可食用。

5.黑豆红枣糯米粥

食材:黑豆25克,红枣15枚,糯米50克。

做法:上述三者用文火煮成粥,另加红糖20克,调匀服食。

老年贫血有何特点

(1)老年各脏器老化,胃壁细胞萎缩,胃酸和内因子分泌不足,易造成叶酸、维生素B12、铁等造血原料的缺乏。加之老年食欲下降、偏食,也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因而使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成为老年贫血最为常见的类型。

(2)老年贫血常常继发于其它疾病,如恶性肿瘤、慢性感染、肾功能不全等。起病缓慢、隐匿。

(3)老年贫血的症状多变,无特异性,常常和其它内科疾病杂合在一起,有时甚至被其它内科疾病所掩盖。

(4)老年发生贫血时可加重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贫血严重时容易发生贫血性心脏病。

(5)老年的骨髓内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有所下降;雄性激素分泌减少,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因而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

(6)老年体内血清铁下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低于正常。

老年贫血饮食选择要点

1、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肾、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发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红腐乳、芹菜、荠菜、大枣、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道内铁的吸收。必要时可口服维生素C片剂。

3、忌饮茶,尤其是忌饮浓茶,因茶中鞣酸可阻止铁的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 警惕3个误区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老年人的常发病,其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造成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骨质疏松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的痛苦,使得老年人很容易出现骨折,影响正常生活质量。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切勿乱投医。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下对于治疗骨质疏松一些人比较同意陷入的误区

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警惕3个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补钙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误区三:不辩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也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年人冬季“憋不住尿” 要警惕膀胱过度活动症

全文共 1285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许多中老年人都有过“憋不住尿”的经历,刚感到尿急,没等走到卫生间,尿就漏出来了。很多老人认为这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高而自然发生的情况。泌尿科专家提醒:“憋不住尿”是个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人群中每6人中就有1人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常常表现为尿急、尿频、夜尿、急迫性尿失禁。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危害

“憋不住尿”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以尿急为主、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的一些综合症状。较常见的情况是急迫的尿意汹涌而至,老年患者可能会因为来不及上厕所而尿湿裤子。

“憋不住尿”的危害很多。首先,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导致多方面的生活不便。有的人不敢多喝水,要带上尿垫才敢出门;有的人怕尿湿裤子而频繁上厕所,耽误事情;有的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清洗湿裤子;还有的担心身上出现难闻的气味,不敢参加社交活动。久而久之,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焦虑、沮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容易产生孤独无助感,甚至出现抑郁症。

由于经常尿湿裤子,长时间的尿液侵蚀刺激,会导致局部皮肤感染,引起反复的泌尿系炎症,严重者还有可能影响肾脏功能。患病的女性也可能对性生活产生排斥,影响了夫妻关系。有的患者表示在天冷之后憋不住尿的情况好像更明显。尤其是老年人,多次急匆匆起夜还大大提高了摔跤、引起骨折的风险。

应尽早求治

有些“憋不住尿”的病人不会去就医,而是自己扛着,究其原因,多数是由于病人过于害怕或难堪而不愿和医生讨论这种问题。还有人误以为这是一种老年化的正常现象,没法治疗。这些错误的观念,造成很多原本能被控制的病情一再拖延,甚至从尿急、尿频发展成尿失禁。延缓膀胱老化,防止尿失禁,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一旦反复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泌尿外科就医。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应加强盆底肌的功能训练并辅助生活方式调节,比如提肛训练、调整饮水量、定时排尿,从而改善尿频、尿急的症状。如果憋不住尿的情况比较严重且反复发作,就需要药物治疗,如得妥(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等M受体拮抗剂,能够极大缓解患者憋不住尿的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者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是指会因咳嗽、大笑、打喷嚏、举重、跑跳、上楼梯及剧烈活动等情况下,腹压突然增高而导致尿液不自主的由尿道流出的症状,目前的主要手术方法有:胶原注射法、补片吊带法、TVT法等。

除了要积极锻炼身体,改善营养状况外,出现憋不住尿的患者还需要适当控制饮水的数量和速度,饮食上要少喝一些刺激性的饮品,比如说咖啡、浓茶,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对膀胱的刺激。

另外,饮食上要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压增高。总之,“憋不住尿”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冬日里尿裤子的麻烦。

Tips: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自测表

当问题3(尿急)的得分在2分以上,且总得分在3分以上,就可能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AB)。OAB患者严重程度分级:3≤总得分≤5,轻度OAB;6≤总得分≤11,中度OAB;总得分≥12,重度OAB。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年人多吃鱼可缓解记忆力衰退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据英国媒体11月22日报道,根据挪威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年长者多吃鱼可以减缓记忆力衰退的迹象,而且吃越多效果就越好。这份研究报告发表在《美国营养学会》期刊上。

研究人员发现,多吃鱼的年长者在参加记性、视觉感知、空间认知、注意力、方向感、语言流畅度方面测试时,得分都比其他人高。牛津大学史密斯博士称,多吃鱼的年长者,无论男性女性在接受六项认知测试时都表现的很好,而且吃鱼越多的人效果就越好。

史密斯博士研究小组以挪威西部2031名年龄介于70到74岁之间的年长者为研究对象。在参加测试者之中,有1951人每天吃鱼达到10克或更多,包括新鲜鱼肉、罐头鱼,或者鱼肝油和鱼油等鱼类食品。而其他80人每天吃鱼的份量不到10克。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吃哪些鱼肉和鱼肉食品、哪一类鱼,以及何种烹调方法,对加强记性有帮助。史密斯称,找出鱼肉中的成分很重要,研究发现无脂鱼和脂质鱼效果都一样好。因此,对人们有益的鱼可能不只是含有omega-3脂肪酸的鱼肉。

鱼类的蛋白质含量约15致24%,所以鱼肉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而且这些蛋白质吸收率很高,约有87至98%都能被人体吸收。鱼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及D,特别是鱼的肝脏含量最多。鱼类也含有水溶性的维生素B6、B12、烟碱酸及生物素。

鱼类还含有矿物质,最值得一提的是丁香鱼或沙丁鱼等,若带骨一起吃,是很好的钙质来源;海水鱼则含有丰富的碘;其它如磷、铜、镁、钾、铁等,也都可以在吃鱼时摄取到。

此外,鱼类所含的DHA,它们在人体内主要是存在脑部、视网膜和神经中。DHA可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婴儿尤其需要此种养份,促进视力健全发展;DHA也对人脑发育及智能发展有极大的助益,亦是神经系统成长不可或缺的养份。

医学研究发现,爱斯基摩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很低,原来是因为他们的饮食中有大量富含EpA及DHA的海鱼类;在日本地区的调查,也发现沿海渔村的居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较内地农民低。

鱼肉中之EpA及DHA这两种特别的ω-3系列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脂质,特别是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会使血小板比较不会凝集,而有预防血栓形成引起之心脏血管疾病及脑中风的功效,可以保护心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老年人吐血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病因

多因嗜食酒热辛肥、郁怒忧思、劳欲体虚等,致胃热壅盛,肝郁化火,或心脾气虚,血失统御而成。亦有因外感引动者。吐血分为外感吐血、内伤吐血、阴虚吐血、劳心吐血、劳伤吐血、气郁吐血、畜热吐血、伤胃吐血、伤酒吐血等,详见各条。

血由胃和食道而来,经口吐出,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称为吐血,也称为呕血。常见于西医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肝硬化、胃癌等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要点

血随呕吐而出,血色呈紫暗或咖啡色,或鲜红色,常夹有食物残渣。常有胃痛、胁痛、黄疸、症积等宿疾,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和、劳倦过度、气候突变而诱发。大便色黑如漆,甚则呈暗红色。大便潜血试验阳性。X线钡餐造影、纤维胃镜、b超等检查,常可发现原发病。

吐血治疗的辨证分析

吐血多因热伤胃络,或脾虚失摄,或胃络瘀阻等导致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成。临证需分辨虚实。实证多由于热(胃热及肝火),虚证多属于脾气虚弱。临床一般属热者居多。治以清热、泻火、降逆、凉血止血,或益气摄血为大法。忌用升散燥热,以免血随气火上逆而加重出血。

吐血是怎么回事

吐血可以是上消化道出血,也可以是支气管扩张的咯血。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主要有4种,最常见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约有50%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是由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引起。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约占25%。大量喝酒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激素(如强的松)或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等)易引起胃十二指肠粘膜糜烂,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另外,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疾病。对于有上消化道出血且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特别是伴有慢性贫血的胃病患者应警惕胃癌的可能性。一般说来,青年人的上消化道出血多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中老年人除了胃十二指肠溃疡外,还应考虑胃癌因素。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主要症状为吐血和解黑便。出血量多、急,可表现为吐血;出血量少、慢,则以解黑便为主。有吐血的病人在呕血之后的数天之内解黑便。吐血的颜色可由出血量、出血的速度和在胃内停留的时间不同而表现为咖啡色、暗红色或鲜红色。吐血之前往往有恶心和上腹部(俗称心窝)不适感。吐血较多,且伴有较重的休克症状,如头晕、心慌、烦渴、出冷汗、晕厥,属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较危重。

对于反复发作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有并发出血者,除了根治胃幽门螺杆菌外,维持治疗是防止复发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这种维持治疗以H2受体拮抗剂(如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为主,目前比较多采用标准剂量的半量于睡前顿服。维持治疗时间长短应根据病情决定,短者3-6个月,长者1、2年,或者更长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锻炼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病情 最适合老人的8种在家锻炼法

全文共 1345 字

+ 加入清单

患病老人出门锻炼可能需承担较大风险,不妨在家运动,一样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有哪些运动适合在家进行?一起来看。对大多数65岁以上人群而言,锻炼都是安全的。即使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关节炎的老年人也能安全锻炼,而且锻炼有助于改善病情。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老年人如何开始锻炼?

首先,老人运动时,衣服要宽松舒适,鞋子合脚牢固,鞋垫应有弹性。其次,一向不爱运动的老人,开始运动时,务必“慢”字当头。“慢”有助于减少运动伤,防止肌肉疼痛。

老人应该选择什么锻炼?

老年人的锻炼方式多种多样。每天可进行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两天可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比如举重物等。其次,锻炼之前应该热身5分钟,比如,先慢走,再做一做伸展运动。锻炼后再做5分钟伸展运动。再次,如果发生感冒等疾病,一定要等病情好转之后再锻炼。

最适合老人的8种在家锻炼法

1、每种锻炼可做两组,每组重复8—10次。双手推墙:双腿并拢,双手撑在墙上,腿打直,臀部先向外伸,再朝墙靠,身体回到原位。

2、起立坐下:起始动作为坐在椅子上,身体稍微前倾,起身站立。起身时身体不摇晃,也不要使用双手帮忙。然后坐下,重复动作。

3、二头肌卷曲:双手各握一只哑铃(或罐头瓶等其他重物),双臂置于身体两侧。肘部弯曲,重物移向肩部,然后在放下,回到原位。

4、提重物耸肩:双手各握一只哑铃,置于身体两侧。双肩耸向耳朵部位后,放下。

5、单腿站立:站在墙边,以防摔倒。初始动作是两腿分开站立,至与髋部同宽的程度,慢慢抬起一只脚,另一腿略微弯曲;依靠腹部肌肉来保持平衡,保持此动作,最多30秒;然后换另一只脚。

锻炼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离开墙的支撑了,初始动作选为两腿并立也能完成了。此时,可以选择一些难度更大的附加动作,如将抬起的一只脚向外伸展或伸到另一腿的膝盖处,也可以闭上眼睛来继续动作。此运动主要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

6、速度训练:在地上画一个梯子形状的图案,以最快的速度踏着每个阶梯走过去,要求两脚都踩在同一阶后再走向下一阶;先迈出的一脚最好一直保持领先。此运动可锻炼平衡能力和身体灵活性。

7、上阶踢腿:此项运动只要有台阶就可以进行。右脚踩上一个台阶,抬起左脚,坚持此姿势1秒钟,然后将左脚放回原地,右脚也回到台阶下面;之后左脚踩上台阶,抬起右脚。如此重复20~30次。需要额外支撑的人可以手撑墙或栏杆,一直训练到不需要支撑为止。想要增加难度的话,可以将一脚悬空的时间延长。此项运动可提高身体稳定性,锻炼腿部肌肉。

8、猫弓腰式伸展:全程四肢着地,手与肩膀垂直,膝盖与臀部垂直;需要缓冲的人可在膝盖下面垫上毛巾。起始时背部保持平直,然后将背部向上弯起,臀部保持向下的姿势,坚持此姿态10秒钟;之后扩展胸部,使背部微微向下陷,坚持10秒钟。按此方式上下伸展背部30~60秒。

这项运动可增强脊柱的活动能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四肢着地的动作也能锻炼手臂和腿部肌肉。无法四肢着地的人可以用坐姿进行上述背部伸展锻炼,此运动还可作为热身运动,在散步等有氧运动前进行。

提示:锻炼后第二天感觉肌肉或关节疼痛,则说明运动过量。如果疼痛挥之不去,则应告诉医生。出现以下症状,务必看医生:胸痛或胸闷;呼吸困难或气短;头轻脚重或眩晕;无法保持平衡;恶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老年抑郁症 怎么照顾老年人抑郁症患者

全文共 5040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的老年人在进入晚年之后都会患上抑郁症,很多的年轻人忙于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自己的父母!老年抑郁症不仅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还影响家人的正常生活!老年抑郁症护理需要注意哪些呢,首先在生活需要了解老年抑郁症的预防哦!

目录

1、什么是老年抑郁症2、老年人得抑郁症的原因是什么

3、老年抑郁症有什么症状4、老年抑郁症调理

5、老年人患上抑郁症怎么办6、老年抑郁症有什么样的危害

7、如何区分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8、老年人抑郁症应该怎样预防

什么是老年抑郁症

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60岁以上人群中30%-65%出现抑郁症症状,抑郁是老年人自杀的重要促发因素,自杀是抑郁症最为严重的负性后果,抑郁常导致严重的情绪痛苦,从而减少社会和躯体的活动,失眠、厌食和功能不良,不幸的是,老年抑郁症未被识别和未得到及时的治疗。人到老年,没有了工作的压力,生活也比较轻松,可你却整日精神不振,疑虑重重,出现头痛,便怀疑得了脑肿瘤;胃口不好,就担心生了胃病……最令儿女们难以理解的是你不想活了,想自杀。这就是得了老年抑郁症,研究抑郁症的表现专家说道,抑郁症其实就想感冒一样,也会经常侵犯老年人,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创伤和痛苦,甚至威胁到生命。

由于人的生活、医疗和科技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像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我国也正在迈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美国对抑郁症的调查显示,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老年人中,抑郁症病人的比例占10%-30%,比普通人群患病率轻度增高。为什么老年人的患病率偏高呢?主要是因为人到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再加上老年人本身常常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通常与以下一些因素密切相关

1、家庭结构改变

以前,全家老少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现在,子女成家立业,形成空巢,老年人经受不住一些打击,便会抑郁成疾。

2、触景生情

见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学、亲朋好友故去,联想到自己在世的时日不长,容易造成抑郁。

3、主角、配角倒换

以前,自己是主角,年富力强,养儿育女,现在反过来要子女照顾,成为负担。如果儿女对老人缺乏关心,更会使老人产生累赘感,更加抑郁寡欢。

4、社交圈缩小

老年人大多退休、赋闲在家,日常活动减少,交际范围明显减少,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变得孤僻,缺少生活的乐趣,渐渐地滋生出抑郁症。

5、其他因素

疾病缠身、经济困难、家庭矛盾、居住条件差等。此外,医源性因素时老年人抑郁危险更高。

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与中青年的抑郁症状不同,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不是表现出明显的心境变化,而是出现更多的身体症状,譬如全身疼痛或便秘,往往会被误诊或漏诊,所以,当老年人自己觉得有症状,而又查不出原因的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得了“心里感冒”-老年抑郁症,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老年人得抑郁症的原因是什么

大家有所共知的是,很多老年朋友由于孤寂在家,常常容易产生一些抑郁、忧愁之感,甚至因此而患上抑郁症。虽说老年人也自我尝试了很多改善方法,但是抑郁病情的改善效果却不怎么有效。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除了赋闲在家、心理有失落感之外,老年人得抑郁症的原因还有很多,只有找准造成自己抑郁的根本原因,然后对症调治,才能取得预期的治病效果。

老年人得抑郁症的原因介绍

1、生理因素

老年人的各种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症等,都可能继发抑郁症。还有许多患慢性病的老人,由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易引起抑郁症。此外,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患病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其子女的发病率也高,说明此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2、社会与心理因素

抑郁症的出现与老年期的各种丧失有较大的关系,这些丧失包括工作的丧失、收入的减少、亲友的离世、人际交往的缺乏等等。例如,老年人退休后对于角色转变在心理上常常出现不适应,巨大的落差会产生失落感,导致情绪低落。另外,交往圈子变窄,人际互动减少,以及亲友,尤其是配偶的去世,使老年人缺乏情感支持,也是导致老年抑郁症的常见病因。

3、个人因素

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个人的人格因素也很有关系。老年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时会变得心情沉闷,或害怕绝症、或恐惧死亡,或担心成为家人累赘,从而形成一种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压力,引起抑郁。

老年人得抑郁症的原因是什么呢?以上从老年人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可以看到影响老年人患有抑郁症的主要因素有心理、性格、生理因素以及外界刺激等几个方面。所以,老年朋友需要多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调治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才能避免出现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的表现是怎样的

老年抑郁症,很多人到了老年后就会患上抑郁症,那老年抑郁症的表现是怎样的呢?老年抑郁症的表现与年轻人的表现还是有所不同,具体的表现就来看看专家的分析吧。

1、情感低落

这不仅是老年抑郁症的表现,同样是抑郁症较为普遍的表现了。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于什么事都很悲观、生活没有兴趣,很多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能有焦虑,表情总是显得很紧张,有的还经常的抱怨别人对其不好。

2、思维迟缓

老年抑郁症患者经常反映迟钝、话语也较少,发病初期或许还能进行交流、随着病情的加重就会觉得交流都很困难了。

3、躯体表现

主要表现为睡眠有障碍、没有食欲、体重慢慢下降,身体的某些部位会出现疼痛、身体乏力等。有的患者还很有可能有出现一些与自身身份不符合的行为。

1、对于老年人来说,肾脏的排泄功能是有明显的减退的,因此药物在肝脏部位的代谢效率也会降低,因此老年抑郁症患者在用药的时候要比一般年轻人的少一半或者更低。

2、由于老年人对药物的带来的不良反应耐力低,因此在选取药物时要选择一些反应较小的药物。

3、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常还有一些其他疾病,因此在采用药物治疗时,要考虑到各种药物之间是否有相克的。

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我们要耐心的去对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尽早的帮助患者走出抑郁症。对于没有患病的,家属也应多加的关心普及一些心理的知识,有效地预防。

老年抑郁症有什么症状

现在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子女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为了不拖累子女老年人大多自己生活这就导致很多老年人有了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老年抑郁症是常见老年人心理疾病老年抑郁症的症状主要分为健忘和无力感。专家指出患有老年抑郁症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由于抑郁是长期情绪低落的结果因而很容易引发心肌梗塞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等身体疾病。而严重抑郁症的老年患者还会导致自杀的发生。那么老年抑郁症有什么症状呢?

1、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会出现健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现象,老年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与老年痴呆症相似的健忘问题但它们最大的分别在于痴呆症患者是真的忘记一切而抑郁症患者只是坚信自己已忘记。

2、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还总会出现无力感,抑郁症是指一种不寻常、持续的严重抑郁症状这种极度悲伤的感觉同时会产生一连串生理上的不适,包括失眠没有胃口、体重减轻、长期感到疲倦及失去体验快乐的能力。

3、患者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并经常有头疼、背痛及腹痛的症状专注力也大幅度下降。老年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很大是因为老人在退休后会寂寞及产生无力感(觉得自己没有用了),加上收入骤减(或完全没收入)、体力渐渐不支、健康出现问题及老友一个个去世。

老年抑郁症症状有哪些3大症状辨出老年抑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和生理方方面面的相应发生改变,子女不在身边或者随子女外迁等,社交和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容易出现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相对一般的抑郁症,有其易于分辨的独特性。

1、疾病猜疑性

有些老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过于敏感,一旦身体某些方面出现了小症状,就开始胡思乱想,猜疑自己患上了某种重大疾病或者是不治之症,见到亲朋好友就哭诉自己身体状况如何差,远远比实际情况严重。这种情况不但情绪低落,还道听途说各种来源不正规的治疗方法,严重者不但病情没有好转,浪费金钱,还可能取得反效果。

2、行为过激性

一些老年人终日忧心忡忡,情绪不安、急躁易发怒。有些家庭里面的小琐碎事,也会被扩大化和严重化,容易大发雷霆。一旦受到家人的阻拦,就会认为家人不关心自己。家人考虑其患有老年抑郁症时,就会强烈否认,拒绝就医。

3、反应缓慢性

一些老年人换抑郁症时,存在精神运动性抑制。说话语速缓慢,问题回答减少,少言寡语甚至是缄默不语。开始不愿意见亲朋好友,远离社交生活。症状严重是还会出现拒绝进食,四肢不动的僵化状态。

老年抑郁症调理

老年人其实是很小气的,就跟小孩一样。很多老人由于子女不在家经常都是一个人,因此老人是很容易患上抑郁症的。老人患上抑郁症不用盲目用药,可以在饮食上有所注意。

老年抑郁症的危害有什么

1、导致死亡

老年抑郁症与青年人患抑郁症有很大不同,不易被发现,一旦被发现的时候,症状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很多老人已经有了轻生等想法。

2、心血管异常

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出现血压升高、心率中快或某些冠心病症状。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发病前就不爱交际,在发病后得不到家人、朋友、同事的理解或遭到误解,也可能难以摆脱抑郁阴影,不利康复。

3、严重失眠

原本睡眠良好的老人会突然变得难以入眠,虽入睡但醒得过早,或入睡了却又自感未入睡,此时服用抗神经衰弱症的药物往往毫无效果。

4、便秘

原本排便正常的老人会变得难以排便,严重可闭结一周,同时还会伴以种种消化障碍,如食欲大减甚至完全不思饮食,有的还出现腹胀、口臭等症状。推荐阅读:抑郁症预防六大要素

接下来小编将告诉大家老年抑郁症的六点饮食调理事项:

1、小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B1等,有“健脑主食”之称。小米还有能防治神经衰弱的功效。

2、动物的肝、肾脏富含铁质,铁质是红细胞重要的成分。经常吃些动物肝、肾脏,体内铁质充分,红细胞可为大脑运送充足氧气,就能有效地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3、鱼类含有大脑所需要的丰富的蛋白质,不饮和脂及酸和钙、磷、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它们均是构成脑细胞及提高其活力的重要物质,对于治疗老年抑郁也是有不小的帮助的。

4、蛋类是含有丰富的营养的,是大脑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另外,鸡蛋所含有较多的乙酰胆碱,这是大脑完成记忆所必需的。因此,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对强身健脑大有好处。

5、枣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非常的丰富,对于患者有很大的帮助,第100G鲜枣内含维生素C380-600毫克,酸枣达1380毫克。

6、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同时还含有较多的卵磷脂、钙、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是理想的健脑食品。

老年人患上抑郁症怎么办

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加,使得抑郁症患者的数量呈直线上升,而老年抑郁症也成为当代人所必须面临和处理的棘手之事。老年抑郁症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覆盖了一层灰色阴霾,该如何是好。因此,大家务必重视起抑郁症的预防和调治工作,以防其发生给老年人患者朋友带来严重的不利后果。随着老年心理疾病的高发,老年抑郁症也成为当代人所必须面临和处理的棘手之事。老年抑郁症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覆盖了一层灰色阴霾,心事重重,坐立不安,失眠,食不下咽等等,时刻困扰着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这该如何是好呢?

一些研究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专家认为:对于老年抑郁症通常采用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相关疗法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治疗在本治疗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倾听、理解、疏导、鼓励、保证等方式,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树立自信,帮助患者扩大活动能力、增强适应社会、应付环境的能力。由于老年抑郁症经常具有其他生理疾病的背景,甚至是其直接的病因,所以首先要尽量把已有的身体疾病治疗好,对不可治愈的疾病也应设法减轻其痛苦,专家还说道对于老年人抑郁症患者我们还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患者本身要调理好离退休后的心理状态,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陷,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培养兴趣和爱好,扩大人际交往,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二、对于老年人患者的家庭来说,改善家庭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丧偶的老人如条件允许的可以考虑再婚,再婚对缓解老年人的抑郁心理有较大的帮助,当然,子女晚辈对老年人也应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照顾。

三、后期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来说,恢复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正常活动非常重要。抑郁症患者不能只靠治疗,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恢复正常的活动。在这方面,家人的鼓励与督促非常重要,通常医生会和家人一起为患者安排每目的活动表,如上午打太极拳、下午打麻将、傍晚和朋友喝茶聊天等,总之一定要让他们感到很忙。

四、运用神经生物电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抑郁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老年人补钙 老人吃什么补充钙元素

全文共 2612 字

+ 加入清单

人体缺少任何一个元素都是不可以的,因为所有的元素都有它一定的作用的,比如说钙元素,那您知道老年人补钙的方法有哪些吗?您知道老年人补钙吃什么好吗?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老年人补钙食品的知识,感兴趣的您赶快来看看哦。

老年人补钙

一、蔬果每天5种,每种80克

除了新鲜的蔬菜水果外,超市里购买的凉拌蔬菜、纯果汁等,都可算在这个范畴。

益处: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每天摄入400克蔬菜水果可以降低冠心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病率。

此外,蔬菜水果中的脂肪含量很低。就营养素来说,香蕉富含钾,葡萄干、花椰菜等富含铁,绿叶蔬菜、竹笋、橘子都富含叶酸,菠菜等富含镁。

吃法:对于老人来说,每天摄入食物总量中应有1/3是蔬菜水果。一天应该吃到5种不同的蔬菜水果,其中每种蔬菜水果应食用80克。保证每顿饭应当有一到两种蔬菜,而水果则该放在两餐之间吃而不是饭后,这样有助于保持血糖的稳定。

在水果品种的选择上,最好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木瓜等,因为维生素C可以帮助老人更好地吸收铁,避免发生贫血。

二、土豆米饭换着吃

我们把馒头、面包、米饭、面条、土豆等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称为主食。

益处:人体的能量和主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淀粉类食物,此外,这类食物中还富含纤维、钙、铁和B族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必须从主食中获得。

全麦食品中纤维的含量更高些,它和蔬菜、水果一样可以保护内脏、防止便秘。尤其要推荐的是,土豆中维生素C、钾、磷含量都非常丰富,这是其他主食难以媲美的。将土豆和其他主食换着吃,有助于老人获得均衡的营养。

吃法:老人的一日三餐中,都要有主食。一般来说,早餐最好吃容易消化的发面食品,如:馒头、花卷等;中午可以来点米饭和面条;到了晚上,低热量的土豆、红薯就是很好的选择,其中富含的膳食纤维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保证第二天排便顺畅。

三、吃了豆制品就要减少吃肉

粉色的食物包括肉类、鱼类、蛋类、豆类,如果吃了豆制品,肉的量就要相应减少。

益处:肉和鱼富含蛋白质、铁、锌、B族维生素,肉也是核黄素的主要来源;鱼类对防治心脏疾病有明显效果,还富含维生素A、D和铁;豆类可以提供蛋白质、纤维、铁和锌;蛋类可以提供蛋白质、维生素A和D,还有核黄素。

吃法:老人应该保证每顿正餐里都有一些肉或其代用品,即使是早餐,也可以是一片火腿或肉末面条。

也许有些老人要问,我的血脂有点高,也要保证三餐吃肉或其替代品吗?是的,血脂高的人确实要限制脂肪摄入,但如果一点“油星”都没有,反而会使病情恶化――身体会本能地“抓住”食物中的每一点脂肪――很多吃素的人会得脂肪肝就是这个道理。

四、零食点心最好隔天吃

零食多是用糖和脂肪的形式向人体提供能量的,有的还含有不少盐分,其他营养的含量很低。而人体对它们的需求并没有那么高,因此,它们容易诱发一些疾病还容易毁坏牙齿。

即使对年轻人来说,过度摄入这类食品也会造成营养过剩。但是,老人的味觉往往不如年轻人灵敏,所以只有这些味道“浓重”的零食能让他们觉得尝到了甜头,并且会不知不觉就吃多。

吃法:老人对甜食的需求量是很小的,大约占到一天饮食的1/15。如果你每天吃2―3种零食,那每一种就只能吃两三口。

五、食欲不好喝酸奶

很多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牛奶是小孩子的玩意,上了年纪的人并不需要,家里买来的牛奶都是只给孩子喝,这就大错特错了。对于老人来说,喝牛奶也应该成为每天必修的功课。

益处:缺钙是老年人健康最大的敌人,而牛奶中的钙是最容易吸收的,它可以延缓骨骼的衰老。此外,它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和核黄素,在强化奶中,还含有可以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

吃法:老人每天饮食中有1/8应为牛奶和奶制品。最好能保证400毫升的牛奶、酸奶摄入量,底线则是250毫升。奶酪则是浓缩的奶精华,一般来说,10克奶酪可以折算成35毫升牛奶。

老人吃什么食物补钙---主食

1、骨头

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时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鲜汤。鱼骨也能补钙,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做法。

干炸鱼、焖酥鱼都能使鱼骨酥软,更方便钙质吸收,而且可以直接食用。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猪肉松等也可以补钙。

2、牛奶

半斤牛奶含钙300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且牛奶中的钙质人体更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钙来源。牛、羊、马奶及其奶粉、乳酪、炼乳也不错。

3、海鲜

鱼类也是含钙高手,如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海带也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海带与肉类同煮或是煮熟后凉拌,都是不错的美食。用虾皮做汤或做馅也是日常补钙的不错选择。但是对海产品过敏的人群要注意不可因为补钙而盲目进食鱼类海鲜食物。

4、豆制品

豆制品是含钙食物中的佼佼者,例如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等。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但是豆浆需要反复煮开7次,才能食用。豆腐不可与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豆制品若与肉类同烹,则会味道可口,营养丰富。

老人吃什么食物补钙---零食

老年人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养成吃零食的习惯,所谓的零食其实就是一些高钙食品,比如像种子食物。

常见的食物有黄豆、莲子、芝麻、枣和葡萄干等,这些食物中所含有的钙非常的丰富,经常食用可以帮助老年人有效的起到补钙的作用。

老年人补钙其实并不难,只要注意多吃些富含有钙以及维生素d的食物,便可以很好的起到补钙以及促进人体对钙质吸收的目的。

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橘饼、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桑椹干、花生、莲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老人吃什么食物补钙---蔬菜

蔬菜中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蕻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这些绿叶蔬菜每天吃上250克就可补钙400毫克。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黑木耳、蘑菇等都富含钙,可以多吃。

结语:看了小编上文详细的介绍,您是不是已经知道老年人补钙都有哪些了呢?您是不是也已经知道老年人补钙吃什么好了呢?那小编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学到的有关老年人补钙食品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们哦,还等什么,抓紧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老年人适不适合养猫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短毛猫(详情介绍)

对于老年人来说养一只猫会比养狗更适合,那在养猫之前有没有考虑过你们家的老年人适不适合养猫呢?下面小编就来为你分析一下。1、陪伴老人:很多子女愿意买一只动物放在老人那里,作为自己不能经常回去时的替代品,希望老人不要寂寞。但是从根本上说老人需要的不是宠物而是自己的孩子,当然,如果你执意要给老人抱养一只宠物。那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说,鱼,鸟是老人经常饲养的,他们的区别在于动、静之分,养猫也是一样,猫只要做过绝育手术以后就是很安静的动物,如果你对它足够的好,那你可以完全信任的把自己的心交给它照料,绝对是调节心态的好选择。但是什么样的老人不适合呢?第一: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人;第二:爱干净的老人,但凡是长毛的动物都会掉毛,如果老人家成天抱怨和用大量的时间处理猫毛,那最好还是不要选择猫,而且猫沙也会挂在爪子上弄到地上;第三;猫毛过敏的老人;第四:有心脏病和记忆力不好的老人,猫是一个很难伺候的种族,如果老人的心脏极其脆弱,需要静养,那每天清理猫沙买猫粮这种事情我个人觉得不适合这样的老人家。第五:被家人提及一些严格要求后才同意养猫的老人家,有些老人的子女比较爱干净或者事儿多,提及了很多要求,诸如不能要猫进自己的屋子啦,不能进厨房啦, 不能随地大小便啦,不能抓沙发啦,不能上床啦,必须笼养啦等等,凡是养猫的人听到这些要求都不免要狂笑不止,因为,猫不可能做到这其中的任何一点。当然, 如果你只想笼子饲养,您还是算了吧,如果长期不运动,猫的性情会大变,要不就是孤僻消瘦,要不就是狂躁不安,对于您来说哪一种都是危险的。2、单纯是喜欢:有些老人就是喜欢猫,身体也很健康,每天给猫清理猫沙,梳毛,喂食物,跟猫猫们说话,这些事情能要自己很开心,身心放松,这样的老人有很多哦,而且都是超级有爱心的爷爷奶奶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65岁老年人健康管理

全文共 2660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的身体健康是儿女最大的幸福,老人晚年需要格外注意。那65岁老年人健康管理有什么呢?下面和小编去看看吧!

1岁老年人健康管理:三: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好地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的指导,减少健康危害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根据《广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20XX年版》的工作要求,根据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老年人健康管理20XX年工作计划。

一、服务内容及要求

按要求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老年人建档率20XX年≥80%,老年人健康检查管理率20XX年≥80%;

二、工作安排

一体检要求

20XX年10月-20XX年9月对各村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检查服务,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身高、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检查以及口腔、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以及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女性增加乳腺、妇科检查。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大便潜血、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胸透。

二相关科室工作分工

体检科:布置体检场地,组织各科室体检工作人员下乡并做好人员分工和体检现场工作分流,在一周内将合格的体检表、体检结果(电子版等有效资料反馈防保所专职人员。

防保所:制定体检方案,与各村委沟通,安排体检时间,并做好体检前的宣传告知工作。及时收集整理体检资料,一个月内反馈给各村,建立健康档案并录入电子系统。

预防保健部:牵头及协调人员参加体检。负责配合体检

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

三具体做法

1、体检前与村委、乡医做好沟通、前期准备工作,主要为宣传发动和通知村民参加体检工作。

2、公示体检项目,严格按照广州市要求的项目开展。

3、对参加体检的老年人、慢性病病人发放健康小礼包,体检同时进行义诊咨询或健康教育讲座,对所有的老年人进行慢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防治知识、糖尿病危害的健康教育。

4、体检应根据各村范围大小实行分片区体检方便村民,提高村民参加体检的意愿。

5、告知老年人健康体检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者纳入相应的慢病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但是尚未纳入慢病的居民定期随访。

2岁老年人健康管理:一: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好的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的指导,减少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年版,并结合我镇实际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通过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对辖区老年人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和伤害,逐步使老年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开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到年底,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健康档案做到及时更新并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

(三)20XX年底前老年人健康规范管理率达65%。每年为管理的65岁以上老年人做1次健康检查,体检率70%以上。

(四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分布。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5%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表完整率不低于75%;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反馈率和档案充实率不低于85%。老年人评估率不低于85%

二、项目范围及内容

(一)项目范围:覆盖我中心辖区内所有65岁以上老人。

(二)项目内容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1、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

2、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情况。

3、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重、皮肤、淋巴结、乳腺、心脏、肺部、腹部、四肢肌肉关节等体格检查以及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4、辅助检查:每年免费1次6+1的辅助检查即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肝功、肾功、心电图。查体率在70%以上。

5、告知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

(1)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管理。

(2)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居民要定期随访。(3)告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健康检查。

6、对所有老年人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流感疫苗接种知识、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教育。

三、项目组织与实施

1、由卫生院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2、对下属村卫生所(室开展老年人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督查,并及时向上级基妇办汇报,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整改。

3、原则上项目由辖区内村卫生室具体执行,卫生院负责对其技术指导,鉴于目前村卫生所(室人员、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以卫生院为主导以村卫生所(室为帮手,对老年人保健实行规范管理。

3岁老年人健康管理: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响应国家卫生部的号召,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好的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的指导,减少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根据《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制定我乡老年人健康管理实施细则。服务对象:全镇所有居委会、行政村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

服务内容;为所有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的体检,体检的时间视情况具体安排,体检项目依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并尽可能增加一些必要的项目,具体步骤如下:

1卫生院组织各村的老年人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体检前先由

各村乡村医生通知各家需要体检的人员,可以到卫生院进行体检,也可以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去村卫生室体检。

2老年人体检可与慢病体检以及建立健康档案相结合。

3体检的内容包括健康状况的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4健康状况评估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慢性疾病常见的症状、既往病史、遗传病史、现病史及临床表现、治疗和目前用药情况。

5体格检查方面含有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皮肤、淋巴结、心肺听诊、腹部是否有包块、下肢是否水肿、呼吸、体温、脉搏。

辅助检查有:每年一次血糖、血脂,有条件的话还应加上血常规、尿常规、B超、心电图、X光片。

6告知老年人健康体检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者和2型糖尿病者纳入相应的慢病管理

○对存在危险因素但是尚未纳入慢病的居民定期随访

○对所有的老年人进行慢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防治知识、糖尿病危害的健康教育

主要工作目标:

1掌握全乡65岁以上老年人的花名表及数据,规范管理率≥50﹪、体检率≥50%;

2健康体检表完成率≥95%。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老年人降血糖的蔬果

全文共 1441 字

+ 加入清单

降糖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很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是终身代谢性疾病,又常常并发多种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带来了极大影响。糖尿病患者除正规使用药物治疗外,多吃有关食物,利用它们的降糖作用也能收到一定的功效。老年人降血糖的蔬果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告诉你带你了解下吧,希望你喜欢!

老年人降血糖的蔬果:

洋葱

性味辛温,甜润白嫩,是人们喜爱的佳蔬。洋葱不仅含有刺激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物质,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作用,而且其所含的前列腺素A和硫胺基酸,有扩张血管,调节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因此,对糖尿病伴有血脂异常者最为适宜。方法是用洋葱100克,开水泡后加酱油调食,每天1次。

南瓜

甘温无毒,有补中益气功效。南瓜含有能抑制葡萄糖吸收的果糖,能与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结合,有防止胆固醇过高,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南瓜中还含有胡芦巴碱、腺嘌呤、戊聚糖、甘露醇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并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每天煮食南瓜100克,对改善症状有良效。

黄瓜

性味甘凉,甘甜爽脆,具有除热止渴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瓜含糖仅1.6%,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代食品,并可从中获得维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等。黄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抑制人体内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者,每天食黄瓜100克,大有稗益。

苦瓜

性味苦寒,肉质柔嫩,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高居各种瓜类之首。药理研究发现,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苷,有非常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不仅有类似胰岛素样作用(故有植物胰岛素之称),而且还有刺激胰岛素释放的功能。有人试验,用苦瓜皂苷制剂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总有效率可达到78.3%。糖尿病患者若用苦瓜1个,剖开去瓤洗净,切片水煮1次服下,每天1~2次,有利于控制血糖。

菠菜

性味甘寒,止渴润燥,是辅助治疗糖尿病口渴喜饮的最佳蔬菜。常用方法是用菠菜60克洗净,鸡内金15克,白木耳20克,加水适量,煮熟后吃菜饮汤,每天2次。

小扁豆

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素,具有降糖、降甘油三酯和有害胆固醇的作用。用小扁豆30~50克煮食,每天1次,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者有良效。

薏苡仁

性味甘淡微寒,是补肺健脾、利尿除湿的食药两用之品。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薏苡仁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肥胖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者。用法:薏苡仁15~20克,粳米30克,共同煮粥服食,每天1次。

肉桂

性味辛温,具有补元阳、暖脾胃的作用。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肉桂可使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对糖尿病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建议在烹调时加入1~3克肉桂末,但肉桂辛热,不适宜阴虚型糖尿病患者。

银耳

性味甘平,具有滋阴调燥、生津养胃的作用,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人们誉为“菌中明珠”。银耳热能较低,又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糖尿病患者食之有延缓血糖上升的作用。用法:银耳15~20克,炖烂后服食,每天1次。

秋葵可以降血糖?

朋友圈流行一种名叫秋葵的蔬菜,因为传说“秋葵能降糖”、“秋葵是糖尿病的克星”,很多人都在微信朋友圈中转发。秋葵真有这么神奇吗?专家表示,控血糖必须靠补充胰岛素。秋葵里并不含胰岛素,是没办法降糖的。秋葵原产于非洲,传入我国才十几年,在流行过程中,又有了降糖的说法,称秋葵可以抑制胆固醇和糖的吸收,有降糖的效果。其实,秋葵只是一种含糖量很低的蔬菜,又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增加人的饱腹感,可阻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延缓糖的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