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基因治疗精神病新进展推荐20篇

浏览

3684

文章

128

世卫拟将游戏成瘾归为精神病,韩国不高兴了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25日一致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ICD-11)第11次修订版,正式将“游戏成瘾(障碍)”列为精神疾病,该指南将于2022年生效。消息一出来,就遭到了韩国博彩业和韩国文化、体育和旅游部的公开反对。他们认为世卫组织的举措缺乏科学依据,轻率地将游戏称为“疾病”是不合适的,这将阻碍韩国游戏产业的发展。

韩联社27日称,负责卫生的韩国卫生福利部已表示,将接受世卫组织的指导,并推动ICD-11在韩国的实施。然而,负责游戏产业的韩国文化、体育和旅游部(以下简称文化体育部)27日明确表示,反对在韩国实施ICD 11。文化体育部游戏产业司司长朴胜帆表示,世卫组织的相关决定缺乏有效的科学依据,“游戏成瘾”的定义模糊不清。韩国文化和体育部将继续向世卫组织表达这方面的疑虑。早在上个月,文化、体育和体育部就正式向世卫组织提交了反对意见。

新闻1 News.com 26日表示,世卫组织对“游戏成瘾”的定义是“将玩游戏的重要性置于其他日常生活之上的行为,即使出现副作用,也要持续沉迷于游戏超过12个月”。作为回应,韩国游戏行业质疑这一定义标准过于模糊。每天玩超过10小时的职业玩家应该被列为精神疾病吗?他们说,“游戏成瘾”的原因是游戏本身或其他环境因素,如家庭、教育和社会。到目前为止,医学界和心理学界还没有得出具体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轻率地给游戏成瘾贴上“疾病”的标签是不合适的,这也将阻碍游戏产业的正常发展。

《朝鲜日报》27日以“反对将游戏成瘾列为一种疾病的共同对策筹备委员会”为题发表声明,谴责世卫组织将“游戏成瘾”列为一种疾病,称“市场规模达13万亿的游戏产业将受到冲击,游戏产业将遭到强烈反对”。

根据27日《韩国日报》的介绍,目前韩国政府对游戏产业实施的典型限制措施是“游戏时间控制系统”。年轻玩家的电脑游戏将在午夜后自动关闭。韩国博彩业担心,如果ICD-11在韩国正式实施,博彩业可能要缴纳各种费用,如“游戏上瘾者治疗基金”,以及像烟草业那样的高税率。

原标题:游戏成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精神疾病,遭到韩国文化和体育部的反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老年精神病有哪些征兆

全文共 1308 字

+ 加入清单

精神病,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好的词,它在人们的心中代表的经常是头脑有问题,其实这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疾病,专家表示,这种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那么老年精神病有哪些征兆你都知道吗?下面就随一起来了解相关知识,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老年精神病的症状

第一、被害妄想

被害妄想是老人精神病的常见症状表现,而且,尤其是老人在退休之后很容易对一些事情敏感而且产生怀疑,因此精神分裂症的老人总是会认为自己的子女不喜欢自己,甚至有时会产生全家人都被杀害的妄想症。

第二、妄想与现实性

妄想与现实性也是老人精神病患者的常见症状表现,一般来说,出现这种妄想的一般是女性多于男性,而且在未婚、离婚、丧偶或者无子女的老人中多见,妄想的对象也多是老人身边的人,如伴侣、子女、同居室的人,妄想的内容多是物质、金钱、遗产等。

第三、敏感多疑

敏感多疑是老人精神病的早期表现,专家指出:对什么事都非常敏感,把周围的一些平常之事和他联系起来,认为是针对他的。如别人在交谈,认为是在议论他;别人偶而看他一眼,认为是不怀好意。

老年精神病治疗要点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

1、对轻症病人加强心理支持和行为指导,使病人尽可能长久地保持生活自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2、重症病人,应加强护理,保证适当的营养和注意水盐代谢,酸硷平衡。并预防感染。

对症处理

1、对失眠、情绪激动焦虑,可使用抗焦虑药如安定、利眠宁、硝基安定、舒乐安定等。

2、情绪忧郁,使用三环抗抑郁药,如多虑平、去甲替林、阿米替林等。

3、对兴奋及妄想病人,可选用甲硫嗪,从25—50mg日剂量开始,缓慢增加,有效治疗日剂量50—300mg;或奋乃静,日剂量4—30mg;三氟啦嚎,日剂量2—20mg。

4、改善认知功能,取用促进脑代谢药,如吡乙酰胺400—800mgtid;吡硫醇0.1g酸tid;肌苷0.2gtid;三磷酸腺甙20—40mgtid等,和改善脑血循环的药,如西比灵5mgtid;尼莫地平20mgtid与及大量维生素等。

老年人如何预防精神病

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以丰富晚年生活

很多老人退休后,在家闲着没有事情做,没有任何寄托,生活得了无生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老年人要学会调剂生活,经常进行各种体育锻炼。体育活动不光是锻炼骨骼、肌肉,也锻炼了身体各系统,其中也包括神经系统,可以使之敏捷、灵活、坚强。精神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互为影响的。身体健康了,心理也会随之好转的。

培养各种兴趣爱好,让生活丰富多彩

生活单调、乏味会使人对一切丧失信心,容易陷在苦闷中,导致和加重心理问题,无法协调自己的神经系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对一个人的精神健康、协调情绪、平衡神经活动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不要整体胡思乱想,过于关注身体变化

人对自己的身体是要注意的,但一般性注意就可以了,太注意了,容易产生自我暗示,经常会觉得这儿痛、那儿不舒服,老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这个病、那个病。当然,病是想不出来的,但精神方面出了问题,负担重,就会偏离正常。有的老人比如头有些痛,就怀疑脑子里长东西,心里烦躁,不痛快,精神紧张不安,对外界一切正常活动都不感兴趣,自我暗示觉得头痛越来越厉害,又不敢去医院检查,怕检查出病来怎么办?结果导致神经官能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女性更年期精神病对家暴有什么影响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常听到有人用“更年期”来形容女性的脾气古怪,确实,在更年期,女性的脾气会改变很多,常为一点小事就会烦躁不安,情绪会持续地低落,患者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总之就是心情很不好,爱发脾气。那么,女性更年期精神病患者会导致家暴吗,女性更年期精神病对家暴有什么影响呢?

小编了解到,女性更年期精神病会导致家暴的,更年期精神病以女性居多,暴力行为也常见于女性。嫉妒妄想是更年期精神病的主要症状。她们因无中生有地怀疑丈夫另有新欢而不断地辱骂和殴打自己的忠实伴侣。

这个时期,身体的内分泌机能减退,该病可能与内分泌腺(主要是性腺)的代谢功能失调有关。精神因素也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原因。身体方面,常有植物性神经失调及内分泌减弱的症状,如心率加快或迟缓,出汗,四肢发冷等。这就要求处于更年期的女性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其一、了解更年期卫生知识,认识到更年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出现的症状是暂时的,一般要经过1~2年,是可以自行缓解的,因此不必忧心忡忡。

其二、注意生活的规律性,做到起居有时,劳逸结合,要防止工作负担过重,尽量避免过重的精神刺激,同时注意身体锻炼,经常参加文体活动,调剂生活。

其三、定期检查,如果出现了更年期综合症的一些表现,除用药物减轻症状外,应进行必要的检查,排除体内器质性病变。

稍后,我们来介绍哪些精神疾病会诱发家庭暴力,欢迎关注更多家庭暴力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网瘾是精神病吗?网瘾怎么戒掉

全文共 159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接触电脑,很多自制力不足的少年患上了所谓的网瘾,那么这个网瘾到底是病呢还是什么呢?网瘾少年应该怎么戒掉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下!

网瘾是精神病

对于现在大部分人来说,网瘾这个词并不陌生,以前谁如果整天都在上网会被说成是有网瘾,现在处于互联网时代,有些人每天几乎都在上网,特别是对于从事互联网的人来说,他们的工作就是跟网络相关,可不能说他们就是有网瘾吧,网瘾究竟是什么意思?网瘾是一种病吗?网瘾标准

以前有人将网瘾的标准定为每周上网超过40个小时,在现在看来当然是很不合理的,对于网络工作者来说,轻轻松松“达标”,后来网瘾除了上网时间很长,还有行为和心理的依赖,行为的自制力丧失,并且正常的生活工作被打乱,身心健康受损是网瘾的表现。存在争议

网瘾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在国内外都存在较大的争议,在国内大多数专家医生都会说网瘾是一种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疾病,但是国外对此做出了大量研究,并未证明网瘾是一种精神病,网瘾的临床诊断标准也不准确,所以很难直接说某种现象就是有网瘾。虽然不能直接说网瘾是一种病,但是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确实是很大的。预防治疗

网瘾现象多发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候正处于叛逆期,而且学习生活上的压力让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住,转而沉溺于网络世界,对网瘾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提前预防,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家长和老师不宜打骂孩子,家长应该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上的问题,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合理疏导,这些是对网瘾最好的治疗,不要等沉迷了再去挽救。

网瘾怎么戒掉

1、饮食治疗:网瘾少年的身体含铅较高,由于爱吃彭化食品及喝一拉罐饮料造成的。要多给孩子吃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B2和牛奶。蛋黄、动物肝脏、玉米、绿叶蔬菜、瘦肉等等。

2、药物治疗:10%的网瘾孩子会得抑郁症,有的有强迫、焦虑和恐惧症,其中自残和自杀的占了90%,中药枸杞、酸枣,用来安神,西药是治疗抑郁的药物。

3、心理治疗:要让他们从虚拟中的自我走到现实中的自我,需要让他们认识自我的优势。由于他们自尊心低,所以要积极地地沟通,肯定他、唤醒他正确的引导。进行心理干预,带他们外出旅游、运动,运用这些手段,让他们接触现实生活。培养更多的网络外的爱好。

4、健康治疗:转变孩子观念把电脑从玩具到工具。对他们进行青春期性健康的教育和心理健康的教育、营养健康和科学运动的教育。

5、军训:通过军训体验真正的军营生活,规范日常行为,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勇气。增强组织性和自制力,引领积极向上的心灵。

如何预防孩子上网成瘾。

1、家长与孩子要建立平等、信任的朋友关系,切忌不要摆出“家长的架子”。强硬的教育方式也会造成孩子的压抑。家长本身要以身作则,以理服人,并且要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人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从而才能建立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

2、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过于严格要求自己的孩了,反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往往适得其反。对于内向、好胜的孩子,还会引发孩子的强迫倾向。要避免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后一蹶不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产生逃避现实世界、对网络容易形成成瘾的倾向。

3、生活中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赞扬。孩子成长过程中,适当的鼓励是对其发展的促进。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的对象,不要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是他的后盾,而及时的赞扬是对每一阶段成绩肯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对未来现实生活的追求。

4、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加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兴起,从而分散孩子对网络的单一兴趣。不要一味反对孩子使用电脑,电脑在当今社会作为一种学习、生活的工具有其独特优势,不能绝对被禁止。绝对禁止孩子使用电脑并不现实,可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其结果适得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年性精神病的种类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精神病概念: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那么老年性精神病的种类你都知道吗?下面就随一起来了解相关知识,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常见类型:

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配合治疗。还有不少人爱把神经病与心理疾病特别是精神病等同起来,总爱用嘲笑的口吻说:你有神经病。其实是个误区,神经病和精神病是区分开来的,精神病属于心理疾病范围,神经病属于器质性病理范围。了解精神病的各大症状,可以有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精神病的治愈率。

1、思维破裂:患者思考问题时没有中心,说话句与句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讲话时前言不搭后语,颠三倒四,有头无尾,缺乏条理。医生完全无法与思维破裂的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和进行医疗检查。

2、情感障碍:对亲人疏远、冷淡,甚至敌对。对一切事物表现冷淡,漠不关心,整天闷坐,胡思乱想。情感障碍明显的患者完全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严重影响进食、睡眠和休息,对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3、幻觉妄想:幻觉中以幻听为多,患者听到空中或房上有人对她讲话,或听到一些人议论她。患者的行为常常受到幻觉的影响,甚至服从幻觉的“指令”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幻觉妄想可导致突发行为改变,会突然出现自杀、自伤、冲动、出走、无自知力等精神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年性精神病鉴别诊断

全文共 6584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性精神病中,较为常见的是老年性痴呆和动脉硬化性精神碍障.老年性精神病,由于其病因不同,所以对其诊断须认真,仔细,注意病史的收集,全面体格检查,以求得正确诊.。那么老年性精神病鉴别诊断你都知道吗?下面就随一起来了解相关知识,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不同的医生在检查同一个患者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因此,收集到临床资料后,医生需要对所有感性资料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与推理,建立正确的诊断。而资料的分析主要是依据疾病的症状、病因、病程预后、发病的背景资料、病前人格、家族史以及躯体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而其中又以症状分析最为重要。

一、症状分析与诊断(一)精神症状梯级的概念由各种精神疾病的症状群组成的一个由重度到轻度的症状阶梯(hierarchy),可反映大脑功能障碍的不同程度和损伤范围,提供诊断某类精神障碍的指向性,排列如下。(1)脑器质性精神病综合征:①痴呆综合征;②遗忘综合征;③人格改变综合征。(2)精神分裂综合征(思维障碍综合征):①思维解体综合征(青春型综合征);②系统妄想综合征(妄想型综合征)。(3)情感障碍综合征。(4)神经症综合征。

依据精神症状梯级的概念形成与次序排列,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许多精神病学家的努力,虽然症状梯级的数目、名称与顺序略有不同,但总体概念基本一致。症状梯级的观点在很多国内外精神病学教科书及电脑诊断的程序设计中应用,因此这个观点很有必要在诊断精神疾病的症状分析中加以应用。

由于精神症状是大脑的病理产物,不同的精神症状就很可能反映出大脑不同广度与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改变。大脑功能损害的范围大、程度重时产生的症状较大脑功能损害的范围小、程度轻时产生的症状等级要高,越是等级高的症状其特异性越好,越是等级低的症状越具有普遍性,其独特性和特异性越差。例如,痴呆综合征、遗忘综合征和明显的人格改变,反映大脑有比较广泛而严重的功能障碍,因此依据这些症状就可以诊断脑器质性综合征,即使患者同时还有明显的功能性精神疾病症状与神经症症状,也只诊断脑器质性综合征。痴呆综合征反映大脑的记忆、理解、判断、计算功能的严重受损,而遗忘综合征只显示大脑的记忆功能严重受损,因此痴呆综合征反映的大脑功能损害比遗忘综合征更为严重;而人格改变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的显着下降,情绪与行为反应的内抑制能力削弱与冲动性增强,故它所反映的大脑功能的损害程度比前两者要轻。

妄想是在大脑病理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出现不是智能的障碍而是思维的障碍。患者对妄想内容坚信不移,不能接受客观事实的检验,患者的思维不能正确地指导患者的行为,此时患者还保留一部分正常思维。若为系统性妄想,此时思维尚保持整合功能,部分保持逻辑思维能力,只是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只造成部分损害。思维障碍进一步发展成更为严重的阶段就会出现思维结构障碍,出现破裂性思维与语无伦次,妄想也毫无系统性而变得支离破碎,与此同时可出现行为的紊乱,患者的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损。思维障碍作为一个复杂的症状群,反映了大脑中等程度的损害,其较轻的一端是以系统的妄想、思维保持整合功能,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部分损害为特征,以偏执性精神病为临床表现模型;而较重的一端是以思维结构解体、妄想支离破碎、行为的紊乱及社会功能与日常生活明显受损为特征,以精神分裂症为临床表现模型。如不考虑预后,只用社会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大脑功能受损的指标,则精神分裂症的单纯型与妄想型反映当时大脑功能损害较轻,而青春型与紧张型反映当时大脑功能损害较重。

情感障碍症状群是指患者在较长一段时间(数周至数月)持续出现的心境不良(如抑郁、焦虑、恐惧或情感高涨)。抑郁时可伴有思维迟缓、动作行为减少、各种躯体不适,情感高涨时可伴有思维联想加快、动作行为增多,但两者都无明显的思维结构或思维内容障碍,亦无持久的人格改变、记忆缺损或智能障碍。患者与环境尚能保持较好的接触,自知力良好或部分受损,多为间歇性发作,多数能完全缓解,此时反映了大脑功能的轻度障碍。但当心境障碍出现妄想时,自知力可能受损,社会功能损害程度也较重。

神经症症状群包括神经衰弱症状、疑病症状、强迫症状、焦虑抑郁症状等,很少出现思维结构和思维内容方面的障碍,通常具有可逆性,多见于各种精神疾病中,特别是在起病初期和恢复期。在内外科慢性疾病中,传染科及外科疾病恢复期神经症症状也很常见。这就说明在这些疾病之中,大脑功能也受到了轻微的影响,若与心境障碍症状群相比,则又是轻度中偏轻的一端。

在应用症状梯级进行精神疾病诊断的症状分析时,要注意这个症状梯级并不全面,每个患者的起病形式并不相同,有的患者的精神症状是由轻到重,而有的患者的精神症状是由重到轻发展的,并不都是按症状梯级循序渐进的。例如,急性起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意识障碍可能会掩盖其智能、记忆、人格损害、思维障碍和情感障碍等症状,在意识清晰之后这些症状才作为一过性症状或残留症状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精神疾病的诊断时要注意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详细的分析。有的患者还可能同时出现两个或更多梯级的症状,诊断时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如一个患者同时具有痴呆和分裂症症状,那么只诊断器质性痴呆而忽略掉分裂症症状的诊断意义;如同时存在重症抑郁和强迫或疑病等神经症症状,则只诊断抑郁症而忽略掉强迫或疑病症状的诊断意义。这里要强调的是分裂症症状与情感性症状属于不同的层次,一个患者同时出现两种疾病的症状时,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应优先于心境障碍的诊断,而不是相反,只有在两种疾病的症状均很丰富,且不相上下时,才可以使用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诊断。不同层次疾病症状在一个病例中可以同时出现,如在一个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中,人格改变、遗忘和痴呆症状群可能同时存在,在早期可能以人格改变最为突出,渐渐以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为最突出的症状,而在晚期却以痴呆症状突出,掩盖了人格改变和精神病性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根据每个时期最为突出的症状去诊断。

(二)具体症状的分析精神疾病的症状并没有独特性,即没有某一特定的精神症状只在某种精神病中出现,而不出现于任何其他的精神病中。如施奈德提出的首级症状群,最初认为只见于精神分裂症,后来发现在癫痫性精神障碍甚至心境障碍中也存在;又如柯萨可夫遗忘综合征,开始以为只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后来发现在其他几种器质性脑病中也可以见到。相同的病因在不同的个体或在同一个体的不同功能状况下可引起不同的症状,而相同的症状又可由不同的病因引起,情况往往很复杂,难以掌握。因此在分析某一具体病例的症状时,要全面掌握精神症状的特点,要搞清楚是哪一个心理过程发生了障碍,同时要结合患者的发病背景和病程演变规律进行诊断。精神疾病没有可以确定诊断的独特性症状,但有些症状却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历代精神医学工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发现,不同的疾病有其较常规的表现形式,某些症状比较常见于某些疾病,而罕见于另外一些疾病,某些症状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诊断意义,了解这些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的疾病范围。以下对一些常见症状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1.幻觉。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也是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之一。一旦出现了幻觉就要根据其来源、性质、内容、持续时间、幻觉出现时有无意识障碍及幻觉对患者精神活动和行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推理。很多精神疾病中可以出现幻觉,一般来讲,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出现的较频繁的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而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幻觉多见于器质性精神疾病。

幻听是一种最常见的幻觉,可见于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中,在意识清晰时出现典型的幻听尤其是评论性幻听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征象。施奈德把思维化声、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称为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的症状。一般持续时间较长、较为典型、数量较多的幻听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在心境障碍和反应性精神病中也可出现幻听,但多较短暂及持续的时间较短。有的躯体疾病如尿毒症、糖尿病及酒精中毒也可出现持续时间很长的幻听,但这些疾病一般还同时具有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异常。

幻视也是一种较常见的幻觉,在意识障碍时出现,一般见于器质性精神病,且多为一些生动的画面,如急性严重传染病的患者可出现一些生动鲜明的惊险场面;慢性酒精中毒的患者常出现一些动物的幻视,如蚂蚁、蛇等;颞叶癫痫患者可出现要素性幻视,顶枕部位的病灶可出现景象性幻视。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幻视也不罕见,但多为一过性症状。幻嗅是颞叶癫痫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幻触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内脏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常同时伴有疑病妄想或虚无妄想。

2.思维障碍。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思维中断,思维逻辑的障碍如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强制性思维,思维被控制、被夺走、被广播等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征象。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也可出现思维方面的障碍,但多在意识不清晰的情况下出现。思维奔逸、联想加速常见于躁狂发作,思维奔逸和情感高涨、意志活动增强构成了躁狂发作的“三高”症状。思维迟缓常见于抑郁症患者。思维贫乏往往与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相伴随出现,构成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三项基本症状,思维贫乏也可见于痴呆状态。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出现的原发性、内容离奇、逻辑荒谬、突然发生的妄想常是精神分裂症较为特征性的症状;而逻辑严密、系统性强、有一定现实基础的妄想是偏执性精神病的特征。妄想阵发以持续短暂、发生突然、消失突然的一个或多个妄想且间歇期正常为特征。妄想内容是片断的且变化不定,前后复述不一致多为器质性精神病的妄想特征。

3.情感障碍。情感活动在不同的精神疾病中具有一些特征性的改变。情感高涨是躁狂发作的主要症状,也可见于服用某些精神活性物质之后,而情感欣快、病理性激情和强制性哭笑常是器质性精神病较为特征性的症状。情感低落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而情感淡漠或平淡,情感不协调(情感体验与外界环境、内心活动与脸部表情的不协调),情感体验不能被外人理解,不能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无故自笑,以及情感倒错是精神分裂症较为独特的症状。情感淡漠也可见于额叶肿瘤的早期。焦虑症状群可见于多种精神病,在症状梯级中它是一个低等级的症状群,没有特异性。但患者出现突出的焦虑而无其他躯体异常和精神病性症状则应该首先考虑焦虑性神经症的诊断。

4.意志行为障碍。重性精神病多有意志行为方面的障碍。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出现的一些离奇古怪、装相作态、幼稚愚蠢、不可理喻的行为,突发的无目的性的攻击行为,意向倒错或矛盾意向多指向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但在癔症的分离性障碍中也经常见到。木僵是精神疾病中较常见的症状,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反应性精神病、癔症和器质性精神病。若患者出现蜡样屈曲、空气枕头、面无表情,则多为精神分裂症的紧张型。抑郁性木僵患者的特征为面部表情和眼神流露出抑郁,对情绪性刺激有反应,意识清晰,在进入木僵前有明显的情绪抑郁。心因性木僵常发生在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病程短暂,恢复较快。器质性木僵常在意识不清的基础上产生,与躯体疾病的发展相一致,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常有异常发现。

5.智能障碍。痴呆是一种全面的智能损害,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和癔症。痴呆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性痴呆,是慢性脑器质性精神病的特征性症状,可由脑变性、代谢内分泌障碍、颅内感染、肿瘤、外伤、中毒、正常压力脑积水等多种原因引起,常同时出现遗忘综合征与人格改变,多无意识障碍。另一种是假性痴呆,多见于癔症,这类患者起病前多有明显的心因,起病急,行为幼稚,对医生的问题作出一些近似而荒谬的回答,与实际情况明显的不符。仔细分析,鉴别不难。真性痴呆还需要与抑郁症的假性痴呆相鉴别,抑郁症特别是老年性抑郁症,由于思维迟缓、行为反应迟钝、不能完成需要脑力的工作而易被误诊为痴呆。但抑郁症的假性痴呆起病一般较急,抑郁情绪体验比较深刻。

二、病程分析与诊断初次发病且病期短暂的患者,此时症状并未充分暴露,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不足以反映疾病的本质特征,此时病程意义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价值可能不大。但经过一段时间,随着病程的演变及精神症状的逐渐暴露,病程对诊断的意义也会逐渐显现,甚至成为除症状分析之外最为重要的诊断依据。如双相障碍的患者,初次发作并不能下“双相障碍”的诊断,只有通过病程的观察,若发现患者有典型的躁狂与抑郁交替出现时才能作出诊断。因此,持续病程和发作性病程,单次发作和反复多次发作,间歇期是否缓解,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症状是相似还是多变,都是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

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慢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倾向于持续性的自然病程。心境障碍大多以多次发作、完全缓解、历时数周或数月为特征。癔症和癫痫为发作性病程,但历时短暂,癔症发作常为数小时或数天,病程较长者少见。癫痫痉挛发作以分秒计,精神性发作也不超过一周。躯体疾病与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多为单次发作,病期很少超过三个月。周期性精神病以反复发作、完全缓解、症状雷同复写、病期不超过两周为特征。而癔症每次发作的症状不同,双相障碍则有典型的躁狂、抑郁交替出现的病程特点。诊断标准规定精神分裂症的病程为一个月,主要是借助于病期来排除某些易与之相混淆的疾病如癔症、癫痫、周期性精神病、妄想阵发、急性应激障碍、旅途性精神病、急性感染中毒性精神病等。

三、病因及其他背景资料与诊断精神疾病是由躯体、遗传及社会心理因素共同引起的,在器质性精神病中,病因的分析与确认极为重要,因为此类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对因治疗。对于一个具体的患者,一旦出现有可疑的躯体疾病的证据,就要有针对性地做一系列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查明病因,分析躯体疾病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以便进行对因治疗。

在排除了器质性致病因素后,就要考虑是否有导致精神症状的社会心理因素。在住院患者中直接由于精神创伤造成的心因性精神障碍约占1%~3%,在对精神刺激确定为直接的或主要的致病因素前,要对患者的人格特征、价值观念及应付方式进行分析,因为这些因素与精神刺激因素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时,才能考虑心因性精神障碍的诊断,否则就不能作出此病诊断。

除了精神因素外,某些躯体因素也可能成为发病的诱因,如过度疲劳、妊娠、分娩、手术、生活规律的紊乱等。它们能够削弱机体的免疫力,干扰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诱发精神疾病,但它们不是引起精神障碍的主因,对精神疾病的症状、病程与预后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病前性格特征在人格障碍的诊断中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病前性格与疾病症状特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精神疾病与病前性格不只是量的转化而有质的差别,有些患者在病前甚至并无不良性格特征,但在临床上我们经常发现,病前性格较敏感、做事非常认真仔细、求全责备、犹豫不决、追求完美的患者易患强迫症,而很少会发作癔症;一个病前性格孤僻、喜独处、待人冷淡者易患精神分裂症,而很少见到发作心境障碍;自我中心、好出风头、富于表演、情感肤浅者易患癔症。在对病前性格进行分析时,要具体患者具体分析,采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前后比较,发现差异,对诊断也就有价值了。

家族的精神病史对诊断有参考价值,显示不良遗传素质的存在。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他的直系后代亲属患精神病、人格障碍、神经症的可能性较普通人群要高。

初次发病年龄的分析对精神疾病有诊断意义,因为每种精神疾病都有其多发年龄阶段。如痴呆的患者,若在老年才初次出现痴呆症状,应当首先考虑器质性精神病的可能,而精神发育迟滞发生于幼年;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多发于青年且多在少年期就有迹象。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及物质滥用多初发病于青壮年时期;癫痫多发于幼年;而偏执性精神病、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多在中老年发病。性别在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如男性的性心理障碍、冲动控制障碍、酒精与药物依赖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要多于女性;心境障碍及癔症,女性多于男性;且女性独有经前期、绝经期、产褥期的精神障碍。另外对儿童患者母孕期健康状况、分娩时状况、幼年期病史与发育状况等资料的了解均能为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年人精神病都有哪些症状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精神病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更何况是反应性精神病的症状,没有多少人了解过。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我看来,只有真正了解了疾病的相关资料,才能更好的治疗和预防。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老年人精神病都有哪些症状吧。

根据起病形式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以意识模糊为主;慢性以情感,思维或感知障碍为主,主要征候有:

1,反应性躁狂状态常在急剧的精神因素后突然哭笑异常,胡言乱语,撕衣毁物,甚至打人,严重时可有意识模糊,表情紧张,恐惧,并可出现幻觉,错觉等。

2,反应性抑郁状态情绪低落,常触景伤情,唉声叹气,焦虑不安,自责自罪,对自己前途消极悲观,甚至可有自杀行为,常有睡眠障碍,多为入睡困难,易为恶梦惊醒,自感疲乏无力。

3,反应性木僵表情呆木,僵住不动,毫无情感反应,常紧接急性精神创伤后出现,一般历时短暂,可恢复正常或转入意识模糊状态。

4,反应性妄想症产生与精神因素有关的猜疑,如感到有人在议论,跟踪,监视,迫害等,有时可伴有心因性幻觉和错觉,患者与环境接触良好,对自己的猜疑症状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人精神病后如何做好心理护理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精神病老人幻觉中以幻听为多,患者听到空中或房上有人对她讲话,或听到一些人议论她。患者的行为常常受到幻觉的影响,甚至服从幻觉的"指令"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幻觉妄想可导致突发行为改变,会突然出现自杀、自伤、冲动、出走、无自知力等精神症状,精神病老人该如何护理呢?饮食保养是老年精神病患者保养最该注意的事情,患者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营养健康。铝元素可以使脑组织退化,引起老年性精神病,因此应尽量避免应用铝制品烹调或盛放食物,少吃含有铝的食物,多吃营养脑细胞的食物,并且需要戒烟戒酒,下面来看看老人精神病后如何做好心理护理吧?

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干预,生活上多关心体贴患者,取得他们的信任,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及时了解患者所需并予以解决。帮助康复期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的理性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很重要,我们首先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专家说,精神病和感冒、胃溃疡、肝肾疾病等一样,都是一种疾病,都是由各种致病因子导致机体处于一种不健康状态。只要经过正确治疗,都可以恢复健康状态。精神病患者应采取行动证明自己和正常人是一样的。应正确处理由于社会偏见造成的不良人际关系,换位思考去理解别人的想法,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选择适当的时机与周围人接触,接触应该把握分寸。精神病患者应有充分的心里准备去面对社会偏见。应该认识到,由于精神卫生知识还不够普及,社会上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改变,增强对不良心理刺激的抵抗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专家解析 精神病遗传几率有多大

全文共 3323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专家解析精神病遗传几率有多大

第二章:预防精神病是大势所趋

第三章:精神病人的护理及防止复发的要点

当今社会,由于更方面的压力等导致,很多人都患有了精神病,一旦患此病,给家人自己带来的伤害都是非常大的,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精神病会遗传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揭开这个疑惑,告诉大家一些预防精神病方法以及日常护理精神病患者要点。

专家解析精神病遗传几率有多大

精神疾病会遗传吗

脑损伤的程度决定了精神疾病的种类

近5-10年来,国外医学界越来越倾向于把精神疾病看成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发育和遗传的关系很密切,遗传会影响发育的正常或者出现偏差,一旦出现偏差,便会带来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异常。

脑发育的偏差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儿童孤独症与遗传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起病年龄很早,5岁以前就能得到明确诊断,这是因为遗传缺陷在该病上所起的作用很大,这种缺陷很快就会暴露出来。

另外一个发病比较早的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基本上在5岁之前就可以检测出来。5-10岁的孩子,行为、情绪控制能力是最弱的,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或者品行障碍、反社会行为,这是因为孩子大脑里负责兴奋的那些部分发育得比较早,但有效性较差,它的完善至少要到15岁。而13-10岁这个年龄段,情感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各型焦虑症等纷纷发生了。可以说,精神疾病与脑发育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有关,而遗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脑的发育。

这种观点还有其他—些证据。有学者专门对高危人群作了研究。所谓的高危人群是指有阳性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明确诊断患精神疾病),本人又有一些前驱症状者(情绪、行为与常人相比有所不同),学者选取了291名高危者与134位健康者进行对比,连续追踪研究了两年半发现,高危个体中有三分之一转化和发展成为各种精神病性障碍,而健康个体几乎没有患病的。所转化成的精神痫性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等各种重性精神疾病,显然,高危者并没有都发展为精神分裂症。而剩下来的那些高危者,有的仍旧健康,有的仍然行在前驱症状,还有一些发展成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比如焦虑症、人格缺陷等等。可见,遗传的转变导多种的。同样道理,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障碍的病人都可以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所谓异病同治,效果都是良好的。

精神疾病的遗传几率有多大

同卵双生子的遗传基困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它们都是由刚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于是,科学家们通过同卵双生子共同患病情况计算出遗传的危险程度。结果,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度是较高的,它是精神疾病里脑损伤较严重的,脑发育在多个层直都存在缺陷。精神分裂症在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约48%,也就是说,如果双胞胎中的个患病,另一个也患病的可能性是48%;而异卵双生子(兄弟姐妹)的同病率相对较低,为17%。

遗传风险比精神分裂症低一些的是情感性障碍。抑郁症的发病不但取决于脑缺陷,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也很密切。比如,汶川地震给很多人造成了创伤,有的人几天后情绪就调整过来了,有的人几个月后才调整过来,有的人几年也无法走出阴影。无法恢复的那些人,大脑里可能存在更多的生物学缺陷。

这里需要区分个概念:功能性精神疾病包括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疵、情感性障碍等)和焦虑障碍(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等)两大部分,重性精神病更多是由于生物缺陷带来的,很可能与遗传有关,而焦虑障碍更可能属于脑疲劳现象。这两者之间有一个桥梁——抑郁症。抑郁症既有精神病的特点又有焦虑症的特点,生物学缺陷和心理社会因素都可以致病。随着社会的发展,抑郁症的发病率自增长趋势,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是相对稳定的,这也证明了,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临床上,经常有人问到这样一个问题:父母如果患精神分裂症,他们的后代有多大机会得病?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父母双方都患病的话,子女患病的风险最高,约为46%;如果父母一方患病,子女的患病风险是13%。当然,这些数字是指病情重、恢复得不好的那些情况。如果精神分裂症病人恢复得很好,社会功能正常,能结婚,其后代的患病风险是较低的。所以,笔者在回答精神分裂症病人和家属这个问题的时候,常常会说:“如果恢复得好,后代的患病风险在5%一10%之间。社会功能恢复越好,自己的状态就好,后代的风险越低。”

情感性障碍的遗传风险与此类似,而抑郁症的情况更为乐观。

优生的几个原则

首先,对任何人而言(包括健康的人),如果要孩子的话,早要比晚要好。时间拖得越久,潜在的遗传缺陷会累积上来起作用。英国的一顶研究指明,40岁以上的男性如果要孩子的话,孩子出现孤独症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高。人的基因是动态变化着的,年龄大了以后,基因的损伤、缺陷就会增加。

其次,精神病人如果想要孩子,其遗传风险确实比一般人群高,但毕竟还有90%左右是正常的,只有5%-10%会患病。所以,病人和家属不要丧失信心。精神疾病的遗传与病人本身的状态有关系,与病情恢复得好不好,功能恢复得好不好有关系。所谓恢复得好,意思是说患病的学生能去上学了,患病的职工能够正常工作了,患病的家庭主妇能承担起家务劳动了。症状是次要的,功能才是主要的。

有些病人,病情好转后又复发了,这是应该高度关注的一种情况。精神疾病是一种由于大脑存在缺陷、不完美带来的病,它的治疗只能是长程的,难以治愈,只能控制,就像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反复复发,造成的功能缺陷会越来越严重。

预防精神病是大势所趋

100年来,医学的发展改善了很多疾病的治疗,比如冠心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了,传染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它对精神疾病的贡献却不很显着,精神病的结局没有太大的变化。究其原因,我们的治疗必须要等到病情允分暴露后才开始,此时功能的缺陷是很明显的,功能的恢复是很困难的。

所以说,对于精神疾病,关键不在治愈,而存于高危个体的预防,不让病情发作,这才是将来的治疗趋势。换言之,如果能将干预提前的话,也许真的能大大改变精神病的现状。

我们用冠心病的防治作一个对比。早期,可以通过家族史、运动心电图、血液里的一些生化检测等确认高危个体:发现后,它的干预措施也很确定,包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外加一些控制血脂的药物,这些能够大大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

但对于精神分裂症来说,早期确认方面一直就是一个难题,即使病人已经出现精细的认知功能缺陷了,思维有不寻常的内容了,行为上出现退缩、孤僻了,个性有改变了,原来挺活泼的人突然无缘无故变得孤僻、敏感猜疑了,也仍然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只有当精神病明确诊断之后,才进行一系列的药物冶疗和心理社会干预。

可见,我们要像防止心血管病那样,找到精神病的预防办法,预防高危人群。前不久,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主席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精神分裂症的再思考》指出:精神分裂症作为神经发育性障碍的重新思考,跟过去100年来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我们正在发生观念的改变,这种改变也许会使未来呈现预防和治愈的新曙光。

精神病人的护理及防止复发的要点

一、首先病人及家属要了解一些精神卫生知识和概念,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二、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社会、家庭生活和工作。

三、树立信心,消除思想顾虑和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适应及自我调节能力。

四、严格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不要认为病情轻了,好了,就擅自减、停服药,要始终与医生保持联系,由医生根据病情指导调整和减停服药。

五、适当体育锻炼及文娱活动,尽可能多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杜绝饮酒、控制吸烟、注意休息、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态平衡。

六、许多病人秋冬或开春季节病情易反复,这与气候变化,病人一时不能适应有关。因此,当季节转换时,及时增添衣物,平时加强体质锻炼,亦可防止或减少发病。

总结: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精神疾病遗传几率是很大的,因此做好预防精神病工作是大势所趋,希望小编以上介绍的这些给大家带来帮助哦!(文章原载于《心理与健康》,刊号:2012.03,作者:王传越,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未来婆婆竟然有精神病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男朋友在相恋初期,他就告诉我他的妈妈有轻微的精神分裂症,但当时小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告诉父母。

我们从大一开始感情就非常的好,他对我很好,可以说是百依百顺,性格也特别的好,孝顺父母。我们在一起快六年了。

不过他的父母真的一点为人处事的道理都不懂,过年过节不知道礼尚往来,从来没有给我买过任何东西,也没有说主动给我过年压岁钱。我妈妈抱怨一些他们家不懂礼节,不过还是比较满意我男朋友的。今年上半年我们开始讨论结婚的事,想着明年就结婚。

但他妈妈查出有乳腺癌,受了刺激,精神病发作,一发不可收拾。到现在他妈妈还是在医院整天迷迷糊糊。我看了很害怕,把这些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好几天没有吃下饭了,我也整天以泪洗面。

我和我男朋友说了分手,我们都怕会遗传到下一代,我妈妈也担心这些。

我知道在这时候应该全心的帮我男朋友过了这一关,但我真的很害怕。他们家的亲戚没有一个帮他们的,每天只有他爸和他在医院,亲戚们连电话也没有,我看了很心疼。

他说他等到三十来岁时再想结婚问题,也许找个结过婚有了孩子的,人家不在意这些也不用要孩子女人。我也许应该彻底放手,这样对他对我和父母都好。他家也没有房子,也不知道他妈妈什么时候精神方面会好,而且如果我们结婚,估计婚礼上他妈妈都会犯病,这样我也不知道怎么面对亲戚。

这几天都很难受,理智告诉我应该分了,但我怕以后找不到像他对我这样好的了,而且我是个很依赖别人的女生,这几年让他惯的很任性,也怕以后再找一个那个男生会受不了我坚持不了多久。

我现在很痛苦,面对父母,我觉得我应该放弃他。面对他,我又那么的舍不得,而且现在我不小了。我该怎么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人什么情况下容易患精神病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精神病对亲人疏远、冷淡,甚至敌对。对一切事物表现冷淡,漠不关心,整天闷坐,胡思乱想。情感障碍明显的患者完全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严重影响进食、睡眠和休息,对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精神病老人该如何护理呢?饮食保养是老年精神病患者保养最该注意的事情,患者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营养健康。铝元素可以使脑组织退化,引起老年性精神病,因此应尽量避免应用铝制品烹调或盛放食物,少吃含有铝的食物,多吃营养脑细胞的食物,并且需要戒烟戒酒,下面来看看老人什么情况容易患精神病吧?

第一,大脑的老化。大脑是进行神经活动的最重要的器官,并且对全身各种机能进行调整、综合的控制有着重要作用。一般认为,从30岁开始大脑的神经细胞逐渐减少。80岁的老人与30岁时相比,大脑的重量是呈减轻状态的,因此,记忆减退,反应速度也有所减慢。如果发生大脑病性老化的话,进入老年期后,很容易出现大规模的且高度的神经细胞变性,从而引发老年痴呆症。

第二,身体疾病的影响程度。精神与身体是息息相关,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降低,容易得种种慢性疾病,而且肉体本身也很容易成为精神上不安的源泉。这些都是典型的老年人的特征,与青年人有很大的不相同。因此,保持身体健康是维持精神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社会心理原因。人在老年期会失去许多东西,如身体上的健康、经济上的独立,再加上如退休、亲朋好友的不幸等由此而丧失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这一切,都导致老年人的孤独感,这种经历的丧失,不仅仅停留在一个点上,还会引起连锁反应。所以,老年人是更容易患精神病的。

基于以上原因权威专家推荐“SX生物基因平衡疗法”。它能够修复致病祸根染色体畸变基因,抑制神经介质多巴胺、儿茶酚胺的增高,综合调理脏腑功能,从而促进人体各个神经系统达到协调平衡的最佳状态,进一步恢复大脑正常思维力,打通大脑经络,解除患者因为精神障碍而产生的各种不良症状,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失眠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精神病跟强迫症是一样的吗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其实精神病强迫症是不一样的,所谓的强迫症简单来说就是自己明明就不想做这件事情,但是逼不得已还是要去做这种事情主要表现在思维和行为方面。通常情况下,人们产生强迫症之后,会想方设法的去做这件事情。

1

如果人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明明发现这件事情,自己必须要做完之后,但是自己一直都没有做,可能会为这件事情而苦恼,甚至于纠结,这才是所谓的强迫症。

2

所谓的精神病其实是比较通俗的说法,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目前来说精神病可分为重度精神病,其实在精神病当中也会涉及到其他的种类。

3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出现了重症精神病、幻想的症状,这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甚至于会产生妄想的可能,通常幻觉主要包括幻、听幻视等等。

4

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一旦出现妄想的时候,他们主要就是凭空想象出来一些在现实生活当中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当然精神病还会涉及到其他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更年期精神病如何治疗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更年期精神病如何治疗,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面对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有时会力不从心,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就会患上精神病,若不及时治疗对患者的身体是有很大伤害的。那么,更年期精神病如何治疗呢?

1、精神支持、生物反馈或松弛治疗。

2、药物治疗

①更年期综合征给予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心得安10~20mg3次/日,谷维素10~20mg3次/日。女性患者口服己烯雌酚0.5mg/日或舌下含化己烯雌酚0.25~0.5mg与甲基睾丸酮5mg1次/日,20天为一疗程。男性患者口服甲基睾丸酮5mg2次/日或肌注丙酸睾丸酮25mg2次/周。

②更年期忧郁症的治疗以抗焦虑药与抗抑郁药为主,并用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③更年期偏执状态的治疗同精神分裂症,但药物剂量不宜过大,加减剂量的速度应缓慢。

3、针灸

理疗适用于更年期综合征。胰岛素低血糖治疗对更年期忧郁症疗效较好,自杀企图严重者可用电休克治疗。加强监护,严防伤人、自伤或自杀,预防并发症。

中医治疗中医学对本症记载散见于“郁证”、“脏躁”、“经断前后诸证”等病症中。辨证论治

(1)阴虚阳亢证

主证:潮热汗出,心烦易怒、头晕头痛、手足心热、失眠盗汗、腰酸耳鸣、月经量少或闭经、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潜阳。

(2)气滞血瘀证

主证:情绪不稳、心烦易怒、反复无常、胸胁胀痛或周身刺痛、潮热汗出、心悸失眠、恶梦连连、心中烦热、头痛头晕、焦虑抑郁、舌青紫或有瘀斑、脉弦而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解郁。

(3)痰湿内阻证

主证:头晕头沉如裹、面部虚浮、身肿或四肢浮肿、胸闷、坐卧不安、大便溏薄、惊悸多梦、甚则神志呆滞、语无伦次、猜测疑善惑、哭笑无常、舌淡胖大、苔厚腻或湿滑、脉缓沉迟。

治法:祛湿化痰,健脾和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人精神病后如何做好饮食护理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为人子女的我们,无论是在如何忙碌的情况下,都需要、更应该抽出适当时间关怀一下我们年老的父母或长辈,让他们在温馨关爱的氛围中度过晚年,享受天伦之乐,那精神病老人该如何护理呢?饮食保养是老年精神病患者保养最该注意的事情,患者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营养健康。铝元素可以使脑组织退化,引起老年性精神病,因此应尽量避免应用铝制品烹调或盛放食物,少吃含有铝的食物,多吃营养脑细胞的食物,并且需要戒烟戒酒,下面来看看老人精神病后如何做好饮食护理吧?

1、受妄想支配怀疑食物有毒而不肯进食时,护士可让患者参加分饭,也可让其与其他病友共同进餐,并允许他任选饭菜,还可以当着患者的面先尝几口患者的饭菜,以增加其安全感。

2、对有罪恶妄想的患者,护士可将饭菜搅乱,让他以为是残食饭菜而吃下去。应加强管理,油污桶应放在病区之外,防止患者食剩饭、脏食而发生躯体疾病。

3、对情绪抑郁、饮食不良的患者,护士应予以劝解,要了解患者的心境,给以关心同情,要多谈人生的美好,提高对生活的兴趣,努力说服患者自动进食。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注意食品的色、香、味,以刺激食欲,并加强诱导,用促进食欲的语言、与他人一同用餐以及喂食等方法增加患者对饮食的兴趣。

4、兴奋患者应与其他人分餐,保持进食环境安静,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刺激,使其安心进食,并有专人护理,必要时可给予喂饭。

5、对食量过大不能自理的患者,应专人管理,避免用带刺、带骨的食品。食品应软,易消化,温度适宜,劝导患者细嚼慢咽,防食物梗噎。禁止给患者过硬的食物及水果。对暴食患者要适当节制其饮食,为其配餐时控制食物量,防止患者向其他人讨要食物。

6、当药物反应引起吞咽困难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适当处理,同时暂不进食或缓慢进食,防梗噎,避免催促;老年患者要看护其缓慢进食,食品应软,注意选择易消化食品。

7、疑病症或疑病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胃肠道有病或患了不治之症,甚至胃肠道已经溃烂而不能进食,可予暗示其病已逐渐好转,并调整饮食的花色、品种,如牛奶、软饭等,使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更年期和精神病症状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更年期的妇女常常会出现种种不同程度的莫名症状:月经紊乱、阵热、潮红、出汗、并伴有头晕、,心悸、感觉异常、神经精神障碍、如:精神过敏、情绪不稳定、性格变化等等。那么,更年期和精神病症状有什么区别呢?

小编了解到,更年期综合征中的精神神经症状是一种暂时性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与精神病完全不同,精神神经症状的起因是卵巢萎缩,雌激素水平下降,并受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复合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心理变化中的焦虑心理反应,实质是变相的害怕;而悲观心理反应,主要是对症状发展的悲观。这些症状经过心理诱导和雌激素替代疗法后能明显改善,更年期过后症状即能逐步消失。

器质性精神病的发生常有家族史,呈反复发作,与雌激素水平无关。该类疾病的发生除带有情感上的异常外,常出现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异常甚至妄想,有知觉障碍即错觉和幻觉,定向能力障碍即对于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识别能力障碍,还有记忆,计算,判断,常识等方面功能的丧失,一般不难区别。有时个别妇女症状较重一时难以区别时可请精神科医生确诊。

总之,这两种情况属不同疾病,因此更年期神经精神症状与精神病是不同的。也不会转变为精神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需要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对象分别是哪些

全文共 1339 字

+ 加入清单

你听说过法医精神病鉴定吗?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法医精神病鉴定的相关法律知识。

法医精神病鉴定的相关法规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

民法通则第13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行政处罚法第26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0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予处罚。”

看过“需要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对象分别是哪些”

需要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对象

一、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5、劳动改造的罪犯;

6、劳动教养人员;

7、收容审查人员;

8、和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

需要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对象分别是哪些

二、刑事案件中,法医精神病鉴定

1、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实施危害行为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和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无刑事责任能力。

2、确定被鉴定入在诉讼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

3、确定被鉴定人在服刑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应当采取的法律措施的建议。

三、民事案件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1、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在进行民事活动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对其意思表达能力的影响,以及有无民事行为能力。

2、确定被鉴定人在调解或审理阶段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

四、确定各类案件的被害人等,在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侵犯行为有无辨认能力或者自我防卫,保护能力。

五、确定案件中有关证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作证能力。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精神病老人护理避免哪些误区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精神病老人病人处于急性发病阶段,或者是刚开始服药,药物剂量较大,病人尚未能适应时,不宜像正常人那样生产劳动,应该让他们睡得早一些,起得迟一些,午睡要充足,尽量保证他们的休息,精神病老人该如何护理呢?饮食保养是老年精神病患者保养最该注意的事情,患者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营养健康。铝元素可以使脑组织退化,引起老年性精神病,因此应尽量避免应用铝制品烹调或盛放食物,少吃含有铝的食物,多吃营养脑细胞的食物,并且需要戒烟戒酒,下面来看看精神病老人护理避免哪些误区吧?

1.忌讳心理

当精神病患者的言行表现异常时,家属会意识到他患上了精神病。但是,他们在焦虑、不安以及恐慌的情况下,又生怕别人知道家中有精神病患者,担心精神病患者的婚姻以及前途受到影响,所以,常常很忌讳带患者去医院诊治。更有甚者抱侥幸心理,希望患者可以不治自愈。

2.否认心理

精神病患者早期症状大多会表现出孤僻以及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以及学习能力下降和失眠等等。当家中有人出现上述现象的时侯,家庭的其他成员会因为缺乏精神疾病常识或者是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常常会否认该患者这一系列的言行是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还会总是往好的方面想,简单或错误地认为是“个性问题”或者是“思想问题”,耽误了冶疗精神病最佳时机。

3.求治心理

在患者的精神病症状加重后,家属就不可能顾及面子,就会开始懊悔因为无知延误了治疗,于是迫切请求精神病的治疗,来减轻内心的自我责备。但过份的懊悔对治疗过于性急,无助于患者的康复。

4.迷信心理

当患者出现幻觉、妄想、兴奋躁动以及行为异常等精神症状时,家庭成员由于缺乏精神病常识,而会错误地认为是撞鬼或是中邪,甚至会大搞迷信活动,既延误了病情,又耗财力物力。当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时,迷信江湖游医的“包冶”谎言,服偏方使病情迁延难愈。

5.迁就心理

精神病患者在康复期的主要治疗手段就是康复锻炼,康复治疗包括体育治疗,音乐以及工疗等,还可以避免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有的家属则认为患者有病,需要休养,不让他们做任何事,甚至连生活都给予照顾,百般的迁就患者。

6.厌倦心理

精神病患者若不作系统持久的治疗,就很可能会转为慢性的精神病,有的患者会反复发作。在这种情配下,有的家属开始对患者产生厌倦心理;不送患者去医院治疗,不督促他们长期;按时按量服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独居会增加精神病风险吗?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独居与常见的精神疾病有关,作者还指出了导致这种令人担忧的联系的主要因素。

一些常见的精神障碍包括情绪障碍、焦虑和物质滥用障碍。根据研究,将近三分之一的人会在他们生命的某个阶段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这些疾病可能会对个人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其发病率高,整个社会也会受到影响。由于慢性精神疾病的广泛影响,科学家希望了解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种风险因素。

近年来,科学家们分析了独居是否是风险因素之一。一项研究结论表明,独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有联系。他们还发现孤独是影响所有年龄和性别的主要驱动因素。

孤独的忧虑

在现代社会,独居的人数稳步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口老龄化、结婚年龄提高、离婚率上升等。当科学家深入研究慢性精神疾病和孤独之间的关系时,他们发现孤独占其原因的84%。早期研究表明,孤独与抑郁和焦虑有关。一些研究人员仍在研究孤独是否会增加死亡风险。

这一发现在一些专家所谓的“孤独流行病”中尤为重要。同样,随着精神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了解与慢性精神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可能有助于扭转这种局面。

当然,不是每个独居的人都孤独。然而,对于那些感到孤独的人,可以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来消除孤独。包括谈话疗法、社会支持疗法和宠物疗法。下一步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步是找到有需要的人,孤独的病人。

像任何这种性质的研究一样,这项研究未能评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一个人是因为独自生活而患上慢粒,还是在患上慢粒后决定独自生活?或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更喜欢独居。和以前一样,科学家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填补这个空白。精神健康和独居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这种关系不仅限于老年人。孤独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这篇文章是从今天的医学新闻中翻译过来的,由译者莫克基于知识共享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精神病的危害与类型有哪些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精神病危害类型有哪些

抑郁情绪:精神病病人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自杀成功的病人,是在疾病的恢复期实施自杀行为的。病人在精神病症状消除以后,因自己的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不能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婚姻等现实问题,感到走投无路,因此选择了轻生。对此,家属一定要防患于未然,要尽早发现病人的心理困扰,及时疏导。

被害妄想:这是所有精神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病人采取忍耐、逃避的态度,少数病人也会“先下手为强”,对他的“假想敌”主动攻击。对此,最重要的是弄清病人的妄想对象,即:病人认为是谁要害他。如果病人的妄想对象是某个家里人,则应尽量让这位家属远离病人,至少不要让他与病人单独在一起。

药源性焦虑: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之一是可能引起病人莫名的焦躁不安、手足无措,并伴有心慌、出汗、恐惧等。这些表现多是发作性的,多数发生在下午到傍晚时分,也有的病人在打长效针以后的2到3天内出现上述表现。这种时间上的规律性,有助于家属判断病人的焦虑情绪是否由于药物所致。

极度兴奋:病人的精神症状表现为严重的思维紊乱、言语杂乱无章、行为缺乏目的性,这类病人也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毁物。由于病人的兴奋躁动是持续性的,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般比较容易防范。家属要保管好家里的刀、剪、火、煤气等危险物品,但最根本的办法,是使用大剂量的、具有强烈镇静作用的药物来控制病人的兴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老年精神病症状的特点有哪些?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精神病包括很多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表现形式。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里发生的精神病也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那么老年精神病症状的特点有哪些什么都知道吗?下面就随一起来了解相关知识,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精神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并且精神病只是对精神疾病的一个统称,精神病包括很多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表现形式。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里发生的精神病也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

1、老年精神病往往会伴随着很多老年疾病的发生,比如心血管病、心脏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骨关节疾病等躯体疾病一起并发。因此,在对老年精神病进行治疗时,必须充分顾及这些并发疾病。

2、老年精神病与身体的功能密切相关。在老年期忧郁症中,精神症状——忧郁症还常常伴有明显的身体症状,尤其是食欲显著下降,容易造成体重骤减,发生脱水症状,甚至有时还因此引起明显的全身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3、老年精神病受环境的因素影响很大。住院、搬家等环境的突变,会引起痴呆症状的恶化,导致忧郁症状等。因此,对老年人进行治疗时,环境的调整具有重大的治疗意义。

4、老年精神病的病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的。对于每一个病例仔细探讨一下它们的病因,可以找到许多因素,如身体的异常、素质问题、性格反常、环境问题、心理亢奋等。而且有时还弄不清这些因素中何种为致病的主要原因。

5、容易产生与脑组织退化相关联的症候群。一般有两种症候群:一是急性脑症候群,大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另是慢性脑症候群,这大多表现为痴呆状态。这两种症状在老年期是非常有特征的,一般患者在发病过程中是常常出现的。

其实老年人比年轻人的精神更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对待老年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除了关心老人的身体以外,多关心老人的精神世界。很多的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会出现意识和认知的混乱,也属于老年精神病的一种,此时的老人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心的照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提醒!新妈妈应当心产后精神病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产后精神病和遗传的因素关系几乎不存在,产后精神病和分娩因素、内分泌因素、产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有一定的关系。那么,提醒!新妈妈应当心产后精神病。下面请看小编为此而整理的资料。

新妈妈应当心产后精神病

薇薇从产后第4天起,感到有些发烧,但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祝贺的亲友,她依然春风满面,迎来送往地忙碌着。她想大概是感冒了,不料数日后,开始睡不好、话多、烦燥不安,还时常出现幻觉,看见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有时就控制不住地大喊大叫、焦躁不安,这可把家人给吓坏了。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后,诊断为“产褥期精神病”。这让大家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怎么喜气洋洋的产妇会“疯”呢?

产褥期精神病是由于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精神障碍,多在产后6周内发生。产妇由于分娩中的体力消耗和失血,特别是雌激素和黄体酮的降低,可造成躯体免疫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削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感染了细菌或病毒,较易引起精神障碍。薇薇虽然感染症状并不严重(仅似感冒),但她处于产后身体虚弱状态,加之她久婚不育,喜得贵子后,情绪异常亢奋,来往宾客又多,造成其劳累过度,才诱发此病的。当然,社会心理因素以及产妇病前的性格、身体情况和心理素质等,均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数急性起病,可出现分裂样障碍、躁狂样障碍,部分病人还可出现意识障碍。

经过适当治疗,产褥期精神病的预后一般都是良好的,而积极地预防它,则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近年来,人们已比较注意产前检查和围产期卫生保健,但对心理卫生保健却往往不够重视。薇薇的教训告诉人们,产妇在分娩前后不但应该注意身体保健,也应该高度注意心理卫生。产妇不应该有过多的担忧、紧张和焦虑。要平静地对待分娩。在补充足够营养和注意个人卫生的同时,还要保证充分的休息。尽量安排在避光、安静、空气新鲜的房间里,避免外界各种刺激,维护产妇心理平衡和情绪相对稳定。此外,丈夫要做产妇精神心理上的支持者,无论何时,丈夫在妻子面前都应戒急戒躁,以免影响妻子的情绪。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产妇的身心健康,避免此病发生。

产后精神病一旦发作,会影响到整个家庭,也会影响到孩子,所以应该特别注意,好好调整治疗。如果你对孕期吃补药真的好吗等有关孕妇饮食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忌滥用补药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