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19篇)

实心球是一种体育器材,实心材质,呈球形。它同时也是一种体育项目,讲究力量性和动作速度,部分地区将“投掷实心球”的分数计入中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浏览

3285

文章

39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扬起自信的风帆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1、自信的含义?自信的具体表现?P20

(1)含义: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表现:①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②行为上表现"我能行",③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2、如何理解"我能行"?

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一句"我能行",体现了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P18

3、自负、自卑与自信的区别在哪里?P21~22

(1)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2)自卑的人不相信自身的潜力,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3)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

(4)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一个自信的人所追求的目标是基于对自己全面、客观的认识,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表格比较:

自负与自卑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们远离成功。

4、自负、自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P21

(2)自卑者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潜力。P21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一、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超多强(90年代以来)

(1)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

(2)演变: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3)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研制和在全球布署导弹防御系统,成为超级军事大国。

(4)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科索沃战争:

1、当今世界影响世界安全和平的主要因素: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②霸权主义介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中,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

2、科索沃战争:是霸权主义介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的具体表现,也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1999年3月-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以南斯拉夫屠杀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斯拉夫实行狂轰滥炸,并袭击中国驻南使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

3、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公然对一个联合国成员国动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三、美国的"人权高于主权"理论:

(1)所谓"人权高于主权",是指美国的人权原则高于别国的主权。它的实质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为干涉他国内政寻找的借口,同时也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实施霸权主义,推行其全球战略目标,最终实现"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的手段。

(2)危害:在"人权高于主权"幌子下发动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使得美国朝着它的全球战略目标迈进了一步,却给相关地区造成了极大损害,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发生曲折,联合国的作用遭到削弱,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挫折面前也从容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1、挫折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如何理解挫折是把"双刃剑"?)P65

(1)消极影响(坏处):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阻,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2)积极影响(意义、好处):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然而,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

[《复习指南》例题]P37-44-(1)挫折对人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七下导学例题]P23-1-(1)根据材料说说你对"挫折是把双刃剑"的理解。

2、如何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然而,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P65

3、怎样战胜(应对)挫折(方法、建议)?(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P67

(2)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P68

(3)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P68

(4)学会自我疏导,善于自我排解,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自我疏导的方法有合理宣泄法、移情法、目标升华法等。P69

[《复习指南》例题]P38-44-(4)面对挫折与困难,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方法积极应对呢?

[七下导学例题]P23-1-(2)你打算如何对待自己在生活道路上遇到的挫折?

4、自我疏导(排解情绪)的方法:

(1)合理宣泄法:向老师、父母和朋友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以缓解压抑的心理,减轻痛苦;(2)移情法:在自己情绪不好时,换一个能使自己心情好转的情境;(3)目标升华法:把怒气和悲痛转化为动力,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目标,以更强的信心去追求。P69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自立、自主、自强、自弃的区别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一、基本观点

1、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P36

2、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P39

3、自立最关键是要做到:告别依赖,独立生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P41

4、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P42

5、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P43

6、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为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P52

二、自立、自主、自强、自弃的区别

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P34

2、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P42

3、自强,就是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P47

4、自弃,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P50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灿烂的中华文化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灿烂中华文化

1、如何认识中华文化?(1)、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2)、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

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的构成: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道德伦理

(4)、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

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影响。

②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2、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新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4、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中考教材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第六册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第六册

4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4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4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4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4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50.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份,在驾相顾。

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奉行使命。

5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

5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话,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

5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5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5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但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57.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

5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河边芦苇青苍苍,白露已经结成霜,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中考教材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第二册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1)公民的基本义务:①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社会和国家对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②义务具有强制性。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父母有抚养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很多,由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部分,是构成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的基础。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和义务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③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只有在维护国家社会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个人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和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人生自强少年始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1、什么是自强

自强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P47

2、自强有哪些表现?

自强表现在方方面面:①在困难面问不低头,不丧气;②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④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等等。P48

3、为什么要培养自强精神?(自强的意义、重要性、作用?/自强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有何意义?)

(1)人生自强少年始。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我们应当趁此大好时光,培养自强的品格,努力学习,奋发进取。P47

(2)自强,进取的动力。P47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P48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P49

(3)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历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48

4、什么是自弃?自弃的危害(表现)?P50

(1)含义:自弃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2)危害: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自然一事无成。

5、为什么要自强就不能自弃?(自强与自弃的关系)

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自然一事无成。P50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①有法可依,就是要求国家高度重视和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完备的法律,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重要性)

②有法必依,就是要求任何和组织和个人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重要性)

③执法必严,就是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做到严格、严肃、严明,切实依据法律规定的内容、原则和程序办事。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重要性)

④违法必究,就是要求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予以制裁。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重要性)

3.青少年怎样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青少年怎样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贡献?)

认真学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1、"重要他人"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以我们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P9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必要性?/自尊与尊重他人有何关系?)

(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P9

(2)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P10

(3)每个人都要通过其他人的尊重、欣赏、鼓励、期望来感受自尊。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P10只有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纳,才能共同在自尊的快乐中成长。P11

(4)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P12

例:为了赢得他人的尊重,我们应该怎样做?为什么?[《复习指南》P35-4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1、怎样磨砺(培养/磨练)坚强的意志?(方法/建议)

(1)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P81(2)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P81(3)善于管理自己。P82(4)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P82

2、在培养意志力方面应如何管理好自己?

(1)每做一件事之前,可以尝试先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实行。这样加强管理,坚持下去,形成习惯,就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力。(2)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学习、娱乐、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休息和饮食等活动安排好,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P82

[基本观点]

1、挫折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双重性。P65

2、坚强的意志,是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P7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心理品质的比较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一、基本观点

1、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P6

2、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P9

3、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P12

4、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P15

5、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P8

6、自信是成功的基石。P23

7、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P28

8、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P29

9、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P30

二、"自尊"、"自信"、"自卑"、"自负"、"虚荣"等心理品质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基本权利有:

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最基本政治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公民只有具备人身自由,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才能参与国家管理,享有其他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

文化教育权:包括受教育和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社会经济权:包括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和获得物质保障权。国家规定了职工的工作制度和休假制度。目前一些个体和私营单位利用非法合同的形式强迫工人超负荷劳动的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平等权;

婚姻、家庭、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保护权等;保护华侨和归侨以及侨眷的权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1.受教育权的含义。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基本义务。

2.教育的重要作用。

①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

②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③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一生。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②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3.义务教育及其特征。

①含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②特征: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4.青少年如何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①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②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③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树立远大志向,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5.财产所有权。

①含义: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②保护方式:民事法律、刑事法律。

6.继承权。

继承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7.智力成果权。

①保护的意义:给予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权的保护,是对创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励。

②如何保护:(1)保护智力成果权,有赖于公众的维权意识。当自己的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8.消费者的权益。

(1)安全权、

(2)知情权、

(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5)依法求偿权、

(6)结社权、

(7)获得教育权、

(8)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

(9)监督权。

9.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树立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消费过程中,我们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运用自己所学的消费知识和法律,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当侵权行为发生后,应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包括: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1)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有:我国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

①安全权: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②知情权: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价格、产地、用途、性能、生产日期、说明书或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的真实情况。消费者有权获得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

③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的交易条件。

④自主选择权:有权拒绝强制交易行为,如捆绑式销售、强买强卖等。

⑤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开创性地设立了双倍赔偿条款。

⑥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的权利

⑦结社权、监督权、获得有关知识权等

(2)当前社会上存在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原因

从消费者角度:法律知识欠缺、维权意识不强、怕麻烦等

从社会角度:法制建设不完善、有关部门执法不严、服务意识不强、监督不力等

(3)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

①增强维权意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仅需要国家的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积极落实各项职能,也要求消费者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在交易过程中,要保持应有的警惕,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当侵权行为发生后,则应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②学会维权途径: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关行政部门主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卫生部门、药品管理部门、物价部门等。)

③在行使权利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同时不损害经营者的合法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基本国情、基本路线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④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是: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5、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9.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辨析题常用)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0、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11、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

①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

②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③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线;

④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包括哪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14、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

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5、列举你所关注的民生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民生问题有:

①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问题;

②入学难、上学贵的教育问题;

③住房难问题;

④食品安全问题。

存在的根本原因: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政治制度、人民民主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1、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

6、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事例表明了什么?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8我国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在我国,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选出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有它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国家机关,分别行使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1、为什么说维护人格最重要?(如何理解"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有时,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P12

2、如何理解自尊者豁达?

(1)生活中,人际交往不可避免。由于人与人的个性不同,生活的环境与阅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为人处世风格。承认世界因为差异而精彩,就不会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可以更多地欣赏来自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乐。P13~14

(2)自尊的人对待他人的议论和批评,应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无关紧要的议论,要善于忍让。P14

3、为什么自尊要适度?

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P14

4、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议论、批评?P14

(1)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2)批评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具体行为,而不是人本身;(3)对待议论与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4)无关紧要的议论,忍让一下就过去了。当然,对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必要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5、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

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P15

6、如何做到尊重他人?(方法、建议)

(1)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P15

(2)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P15

(3)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注:八年上册P112)

[《复习指南》例题]P35-41-(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7、尊重有何作用?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P16

8、怎样才能赢得自尊?(如何做一个自尊的人?)(方法、建议)

①自己尊重自己,看重、维护自己的人格,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

②要知耻。知耻是自尊的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③克服虚荣心理。

④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⑤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正确对待他人的议论、批评;自尊要适度。

⑥善于尊重他人。

9、拓展:现实生活中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1)给他人起外号;(2)随地吐痰;(3)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4)嘲笑别人的缺陷;(5)歧视成绩较差的同学等。

10、拓展: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在下列情况下,你该怎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崇尚法律

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一、考点精要:

1.依法治国。

2.道德与法律、德治和法治的关系。

3.公民树立法治观念。

4.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二、问题精讲:

1、依法治国的本质及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答:①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②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的需要;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④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怎样实现依法治国?(从国家和个人角度总结)

答:①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②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国家行政机关要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收到法律制裁。任何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依法治国对每个公民来说,要树立法治观念,,认真学法,自觉守法,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法、守法、护法、用法)

4、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答:法律与道德的区别:①表现形式不同②实现方式不同③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①法律和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②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只讲道德不讲法律,法律就没有约束力。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只讲法律,不讲道德,法律就失去民众的诚服。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实行依法治国。

5、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是什么?

答: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②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③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以德治国。

6、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意义有哪些?

答:①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②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③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7、财产继承的方式、原则和顺序是什么?

答:财产继承的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继承原则是男女平等、养老育幼、和睦团结、互谅互让。

继承的顺序:第一继承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继承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8、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答:①当面反映、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向人民代表反映、通过媒体反映等。

②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检举。不能采取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的方法。

③对社会上特别是所在社区中存在的问题要向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