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文学修养【经典20篇】

浏览

6188

文章

32

篇1: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哪些

全文共 2343 字

+ 加入清单

要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教师必须要做好表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文章内容。

培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一)培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首先,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比校集中,使教师职业道德而临严峻的挑战。在文化期待和社会现实之间,原有的师德规范和师德要求对教师的影响力大大降低,学校中的不道德现象逐渐增多,培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其次,网络信息时代的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育提出新挑战。在而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时,教师需要在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引下正确把握自己的方向,并且引导学生把握有效信息的价值方向。同时,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行为更容易受到关注并产生影响,比如“范跑跑”和“最美教师张丽莉”的案例都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使教师的道德现状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最后,当代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更有力的师德建设。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以及教师的支持和参与程度,而教师素质的核心在于师德。作为人民教师,只有从崇高的教育理想出发,从对学生的责任出发,在教育过程中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才能充分发挥师德的作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培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进步的需要

首先,是教师从业的基本要求。由于教师职业是一种道德实践活动,所以师德同其他的职业道德相比较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规律性。充分理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并白觉地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以及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既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其次,是正确构建教师职业形象的要求。教师职业形象的构建需要教师职业不断建立白己的规范和教师个体白觉地建构,培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构建教师职业形象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应有的题中之义。最后,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要求。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教师承担着多重的社会关系,扮演多重的社会角色,这往往容易产生角色心理冲突。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特殊地位,会产生较高的社会威望和影响力,对教师白身的道德修养也能产生极大的约束力和感染力。

(三)培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首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教师在教学劳动中表现出来的修养而貌、教学态度、道德品行和性格气质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和深刻的影响。教师对自己人格的塑造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过程,这种强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时刻注意白己的形象和严格要求白己。其次,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学生不仅是父母的希望和寄托,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让每一位孩子都成人成才的重托,也是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渴望得到教师人生的引导和知识、技能的传授。教师要很好完成这些重任,不仅需要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最后,教育的普及化、全民化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教育全民化、普及化要求教师以公平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全而发展,而不只是关心少数的优秀学生。教师如何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学生,如何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这些都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新的挑战。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

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学段的认知水平及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地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要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创造性学习。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并严格要求学生。

三、要遵纪守法

教师作为国家的公民,在遵纪守法方面应作为学生的表率。这些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繁荣经济,推动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教育方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等,使我国教育逐步走向法治轨道。教师要学法、懂法、守法。此外,还要模范地遵守校纪、校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模仿,才会信服,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四、要团结协作,谦虚谨慎

团结协作,谦虚谨慎,是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教育工作是个体劳动与群体效益的结合。教师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学生谈心等,是教师个体劳动。学生能不能有效地得到培养,是教师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成长的速度与质量,不仅取决于每个教师的自身素质,而且取决于学校教师集体是否形成了教育合力,以及这种合力的程度。教师之间应建立融洽无间的关系,在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与同事团结协作,形成教育合力。要做到团结协作,每个教师要多多反躬自省,谦虚谨慎,多看到自己的不足,真心诚意地学习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五、要敬业、乐业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老百姓已经不满足子女有书读,而是要求学校提供更好更高质量的教育。老百姓的这种要求是合理的。时下,教师权威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有些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已经超过教师,外语的听说能力也比教师强。要提高教学水平,让家长、学生满意,教师必须敬业、乐业、勤业、精业,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更应更新自己的知识。

总之,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个人品质、行为举止都对学生起耳濡目染的熏陶感染作用。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教师要在表率上下功夫,既做到心灵美,又做到行为美,才能堪称学生的楷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哪些素养?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操作方法

1

既然是小学语文老师,就应该全面掌握语文方面的知识,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等语文学科内容,要做到精通最好,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教别人。

2

小学语文老师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且喜欢写作,如有条件,要经常像报刊等机构投稿,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写作不好,怎么能教会孩子写出好文章呢?

3

小学语文老师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不管是平时待人处事还是日常的教课中,这种良好的品质是必修的。因为老师身上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孩子。

4

小学语文老师要引导并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在日常的教科中要采用多种方式教课,充分激发孩子的创造与创新精神,这样孩子学得也快,老师教书也方便,何乐而不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修养

全文共 3119 字

+ 加入清单

师德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育改革需要一大批好教师,好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素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师应具备的师德修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礼仪的作用

一是促进沟通,促进人们相互尊重。在人际交往中,自觉地执行礼仪规范,可以使交往双方的感情得到沟通,在向对方表示尊重、敬意的过程中,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尊重。人们在交往时以礼相待,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或者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二是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礼仪约束着人们的态度和动机,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着社会的正常秩序,在社会交往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是倡导、教育人们遵守道德习俗。礼仪以一种道德习俗的方式对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发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教育作用。人们通过对礼仪的学习和应用,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从而在交往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尊互敬,互谦互让,讲文明,懂礼貌,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是凝聚、协调。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有时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会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使人际之间的感情得以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

教师礼仪要求

一、教师的行为举止

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1)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有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

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3)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二、教师的言谈

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导致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4)洪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与学生谈话

(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

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

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人情人理

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教师应具备的师德修养

一、热爱学生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更多和他们交心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像李叔同先生那样,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

二、有责任心

古人云"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我们当教师一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不能对学生感情用事,厚此薄彼。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教师所传授,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会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教授内容必须准确科学。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勤勤恳恳,充当人梯,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

三、热爱事业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苦的,必须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尤其当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了神州大地,冲击着每个人的心扉时,我们更要安于教书,乐于育人。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贵在创新。教育改革因科学而升华,科学创新因教育而可能。当我们回首人生,眼里沧桑,额上皱纹,头顶白发,这就是爱的史书、爱的见证。

四、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按照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师德,身正为范,时时处处作学生的表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之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人常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道德教育的践行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特级教师透露: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具备3个特点学好语文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优秀的语文教师杨老师透露学好语文的学生通常具备三个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进行古文晨读,通过朗读古文来积累知识和提高理解能力。大声阅读对于巩固课本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起着重要作用。多阅读满分作文,能有效提升写作技巧和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教育改革与发展,人们正在进入大语文时代,而学好语文已成为学生成功的重要关键。语文不再仅仅是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学科,而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家长和社会开始逐渐重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它已成为各行各业所必需的技能。

在当前大语文时代,语文考题的难度和范围不断提升,对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古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高考语文试卷的字数和阅读量显著增加,使得语文学习的难度进一步提高。这也反映了学生需要持续学习和积累的必要性,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学习中保持优势。

大语文时代对于古文阅读和理解的要求逐步加强,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古文篇章。从小养成阅读习惯和积累语文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家长的指导和督促在此时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他们应鼓励孩子在学习中保持恒心和坚持,从而建立稳固的语文学习基础。

在大语文时代,语文教师的责任和荣耀也日益凸显。优秀的语文教师杨老师不仅在学校内教学,还在家中指导孙子的学习。她强调语文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恒心,尤其对于古文这种文体,孩子们目前的年纪是开启学习的最佳时期。

在大语文时代,学好语文是孩子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家长和教师应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语文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竞争中取得优异成绩,迎接更多的挑战。只有这样,下一代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无阻,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的必备修养

全文共 2350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所以应具备一些必备修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师的必备修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学语文教师的必备修养:谦虚谨慎,对待学生要采取平等态度

哲人说过:教学活动也可以看作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当学生的学习一旦摆脱了被动状态,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可以就老师的讲课提出很多很多的问题,有的可能是老师意想不到的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教师肯定要表态,这种表态不是积极的,就是消极的,这时教师作出积极的反应有三点要求:

首先,要求教师与学生采取平等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发现他们的存在问题,应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回答学生中提出的多种多样的问题。如我教《愚公移山》(义务教育课程九年级上册),一学生问:“老师,我认为智叟是好人。因为其洞察秋毫,其不挖山理论是科学的,知难而退,以退求进。”我即时肯定了该学生的观点有创意,然后我说:“你很聪明!而你提出的问题,从一篇文章表现的中心的角度想想,如何?”学生稍想即回答:“啊,我明白了:把智叟写成反角,是为了对比突出‘人定胜天这一中心的需要!”这时,教室响起热烈的掌声。

其次,要求教师采取谦虚谨慎的态度。对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耐心细致、准确地解答,否则就会出现“问非所答”或“答非所问”的不理想情况。

再次,要求教师要在知识面前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课堂上未弄通的,课后去钻研。这样做,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又赢得学生的尊敬,提高教师的威信,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但消极的,就是对学生的反映不理不睬,堵塞学生的思路,或使学生钳口不言。这也容易,只需滥用一下师道尊严就可以的了,而任何一个稍有教学修养的教师绝不会这样做的,因为这实际上是在自觉不自觉地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我认为语文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是由教师的修养和教学艺术水平决定的,增强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培养这种能力,要从许多方面作长时间的努力,但并非不可企及。

中学语文教师的必备修养:知识面要广、适应性要强

一个教师课堂适应性强弱,反映了他的应变能力的强弱;适应性强的教师知识面就宽。知识面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和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应该不断进修教育学和心理学,谙熟教育教学规律,要懂得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对所教科的知识力求既专又博。以中学语文教师为例,除了要有较多的语文知识以外,还应具有其它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是由语文教材内容的包罗万象和这一学科的多重教学目的决定的。从教材内容看,小到微观世界,大到宏观世界,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各种知识,教材中都有反映;从教学目的看,既有语、修、逻、文的知识要求,又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教师的知识面不宽一点能行吗?不宽,怎么能完成教学任务?不宽,怎么能适应课堂出现的多变情况?

当然,要做到课堂适应性强,还需要细致地备教材。如语文教师备课需要教学参考书,但一个好的语文教师绝不仰仗参考书上课,而主要依靠自己对教材深入细致地钻研体会。教一篇课文之前,他们总是既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考虑这篇文章的特点,对文章的一字一句甚至一个标点也不放过,对它们本身的含义,在文章、段落中的作用,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直到弄通弄清而后止。对教材谙熟于心,娴熟于口,讲课时就能做到撮其要,择其精,提纲挈领;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中学语文教师的必备修养: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

大家知道中央广播电台孙进修同志,是讲故事的专家,他讲故事是最受小朋友欢迎的。他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说:讲故事最重要的是要有“对象感”。有时虽然是在空荡荡的屋子里讲,但他心里有听众,这故事是讲给三四岁的孩子听的,还是讲给七八岁的孩子听的,他心里有谱,所以能准确地掌握火候。讲故事尚且要有对象感,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有对象感。教师教课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用于教学的一切劳动归根结底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不熟悉服务对象,你的服务必然是盲目的,盲目的服务很难得到最佳效果。教师熟悉自己的学生应该像熟悉自己的手指,不仅深知他们每个人的知识基础,而且要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性格、脾气秉性、兴趣爱好,他们课后在看什么书刊,看过哪些电影戏剧,什么事情曾引起什么激动……所有这些都应有清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他们的思想脉膊,才能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看出他们在想什么。教师的启发、诱导、点拨才能施在关键处,从而激发他们的强烈求知欲,培养其探索精神。

中学语文教师的必备修养: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应变能力强的教师能及时对学生的答问或书面练习作出评价。这种及时评价能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并转变为动力,促进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欲使评价及时准确,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悉心倾听学生的答问,认真巡视学生的练习;培养敏锐的思维能力,就要求教师能在观察基础上迅速作出判断。

观察与思维又是紧密联系的。例如:当一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教师应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判断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适度,从而及时决定需不需要进一步启发、点拨,即要不要调整方法。如我教《出师表》(义务教育课程九年级下册)一文时,请同学们回答“我心目中的诸葛亮”,有个学生反弹琵琶,把诸葛亮说成一个自高自大、喜欢战争、独揽大权的人。这种新颖大胆的见解,这“判断”、“决定”已有敏锐的思维在其中,我充分肯定了学生这一创造性见解。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的,判断是观察的结果。考验一个教师有无敏锐的思维能力,往往是在同学们就一个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争论的时候,能否在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令人眼花缭乱的纷争中,一下子抓住争论的焦点,巧妙地因势利导,使问题得到解决。处在这种情况,教师的应变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教师要起主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

全文共 2237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社会正在全面开展德治教育,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文章内容。

现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表现

1.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否高尚,主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看他是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二是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容很多,热爱学生是教师教学工作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之一。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满腔热情地教育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爱。教师要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把他们看成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教师应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做人的素质。

2.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首先,教师是教育人的人,要对学生的教育有说服力,自己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为人师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直观的教科书”。政治素质在教师素质体系中居重要地位,决定教师的政治信仰,制约教师的道德选择,影响教师的身心素质发展;决定教师的职业活动方向,决定教师的工作效益;影响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当自觉提高师德修养,坚定政治信念。其次,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认识人生的真谛,无私无畏,勇往直前。再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追求真善美的事物,反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具体而言,教师在思想上为人师表,就是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师在工作上为人师表,就是要不怕困难,不墨守成规,一分为二地对待自己和别人。教师在言谈仪表上为人师表,就是要举止端庄,落落大方,语言文明,衣冠整洁,不装腔作势。教师的气质、性格、爱好、服饰、发型等都可能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必须以自己优美的语言、文雅的行动、朴实的生活、进步的思想、正派的作风,切实发挥好表率作用。

3.社会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有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都是影响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的人格包含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理想、生活态度之中,通过一定的言行、情感等表现出来。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自然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是人格影响人格的过程,高校教师高尚的人格在育人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拥有美好的心灵、高尚的人格修养,这样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

一、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树立教师理论人格

为了搞好师德建设,首先必须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使广大教师认识到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过硬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精神指导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从政治高度认识当前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只有在道德修养中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思想行为的楷模,

二、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倡导科学用人机制

除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外,制度建设也是高校师德建设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有1套能满足其实现自身价值需要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励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如晋升激励、素质激励和目标激励。按照“评价科学、导向准确、激励有力、操作简便”的原则,立足于推动工作,以任期责任目标为主要依据,合理确定评价标准,落实学生对高校教师的评议制定,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作者认为制度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聘任制度。要选择知识渊博、师德高尚的人才到教师岗位,淘汰那些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革除只重学历、忽视师德的弊端,完善聘任制度,加大学生公认程度对教师升降、去留的作用。

2.建立奖罚制度。师德的表现应与奖金、工资、岗位和职称挂钩。为此,高校要及时调整有关政策,健全配套措施。晋升工资和奖金发放等要向教书育人的优秀者倾斜,聘岗和职称评定时应把师德素质的要求纳入考评范围,并作为1项重要指标,通过量化的方式,全面考察教师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和为学生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3.建立监督制度。师德监督制度要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要建立督导评价制度,组织有领导、教师和退休教师参加的师德巡视制度,设立“师德信箱”,鼓励学生对师德进行评价公布师德规范,建立师德监督网站,以及通过社会媒体等各种渠道,对师德起到督促作用,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以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

三、导教师积极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进行修养和锻炼。高尚的思想道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因此,应坚持在教育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师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文学修养

全文共 3033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修养较差的语文教师,无一不是不读书、不善读书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文学修养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文学修养文章内容。

语文教师的自我修养

一、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仅仅教给学生字词等死板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了,我们教师应该更加侧重教给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阅读分析能力以及写作实践能力。而这一切,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具有扎实的汉语言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深的文学素养,做到专且精。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普通话必须过关,有很强的阅读能力;掌握基本的文学理论和汉语知识,对常见的知识点熟烂于心;对古今中外名家大师的文学作品要熟读成诵,使其为我所用;要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灵活掌握各种文体;还要有过硬的书法功底,无论是板书还是批语,都要既工整又有条理;同时,教师要具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Word、Execl、Powerpoint、Flash等等,通过这些手段的运用,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充实、完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涉猎广泛

仅仅掌握专业知识同样不能满足教学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认为还应该博览群书,涉猎多个领域。(1)语文教师必须对中外历史均有所涉猎,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必须对中外文明有所了解,尤其是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必须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有所认识。

(2)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我们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知晓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维,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能予以适当的解决。

(3)教师不能与时代脱节,在课余生活中,我们要看新闻,了解时事发展;了解科技发展动态,因为当代科技正以无与伦比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思想,改变着这个世界的面貌,所以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头脑和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孔子云:“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语文教师一定要自觉地把语文课与当代社会联系起来,做一名“多栖”教师。

三、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有理想、有能力、认真严谨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提升自己的教师也不堪为一个好教师。时代在发展,为了赶上时代匆忙的脚步,不成为时代的落跑者,我们必须时刻给自己树立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以此来鼓励和鞭策自己,让自己在本行业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课堂调控能力。课堂教学的活动是课堂上师生双边为各自完成教学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过程。在师生共同参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进入角色,增强自身带给学生的感染力;

(2)要做到师生融洽、互相尊重,合作完成教学内容;

(3)及时反馈,灵活应变,掌控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掌控好了课堂便掌控好了学生,这样对课堂教学有百利而无一害。

教师为人师表,对学生言传身教,所以绝对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必须做到治学严谨,认真备战每一节课。课前认真备课,把教案写得详细、深刻,设计每一个步骤,预想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其不出纰漏;课内语言表达要严谨,身体语言更要大方得体;课后要及时反思,找到不足之处,以完善教学。平时争取讲公开课的机会,认真向老教师请教,听老教师的课,也请老教师指导自己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教学技巧。使其与自己的教学特点结合,形成自己的风格。

有人说,“每个教师都能当语文教师,但是做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却很难”,对于这句话,我身有感受。我们不能在这样神圣的工作岗位上碌碌无为,不思进取,我们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对自己严格要求,任何时候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强化自身的素质,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下,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工作、努力探索,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文学修养

一、阅读范围与能力

现行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所选范文,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占绝大部分,另外有一些古典作品和外国作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应该博览群书,教起书来方能游刃有余、成竹在胸,孔子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否则单纯在教学技巧上耍花招,是无以为继的。但是,我们很少有教师去认真研究范文以外的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如果我们去调查一下:十位中(小)学语文教师当中,有几人读过冰心的《春水》《繁星》?有几人读过短篇小说《呐喊》?你知道余光中和其作品吗?有几人系统完整地读过“四大名著”的?你读过多少外国作品?答案绝对让我们难以接受!其实,在我们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它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以上提到的这些文学作品,均是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应读的作品。但是我们的老师却没有读过。视野如此狭隘的教师,我们指望他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纯属妄想。阅读范围的狭隘,固步自封,必然导致阅读能力的衰退。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唾星四溅,因为有教案、教参、各类复习资料以及标准答案在做他的后盾,他不必为自己的浅薄无知、孤陋寡闻而忧心忡忡。

二、写作能力

文学修养较差的教师,无一不是不读书、不善读书者。既不善读,何谈善写?自己稀里糊涂,怎能为学生指点迷津?我们的学生作文水平一直很难提高上去,这与我们的教师不善写有着密切的联系。常见一些教师指导作文,照本宣科,尽拿一些理论的大帽子唬人,指天画地滔滔不绝,仿佛作文一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俨然文豪在进行文学讲座。批改作文时,也是用教条的理论去限制、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对学生偶尔闪现的虽稚嫩但颇具智慧的灵光的文字视而不见。如一位学生写道:“晒过的被子盖在身上真舒服,似乎有阳光的味道。”教师在文后批阅“阳光怎能有味道?不合逻辑。”另一位学生写道:“他穿了一件十分青春的夹克衫。”教师的批语是“不通,不通,副字‘十分’不能修饰名词‘青春’。”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足见我们一些教师的文学修养糟糕到了这种程度。语言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的,它变化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服务时代,类似上述飞扬灵动的句子在贾平凹、余光中等文学大家的作品中并不少见。同时也得到读者的认可,认为这是经济笔墨的方式。

三、文学鉴赏能力

我们生活中的文学书刊,有的内容庞杂,品种繁多,有的许多是信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但也有一些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属于糟粕的东西。我们在教学生读书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鉴赏能力,以免其因读书而误入歧途。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有许多教师在文学鉴赏方面还做得不够。他们对一些内容粗俗的文学作品爱不释手,他们对一些哗众取宠的电视节目百看不厌,并且把这种趣味引用到课堂上,“言传身教”带给了学生。这种毒害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又是流毒无穷的。

其实,学过文学概论的都知道,文学鉴赏有其固定的依据: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所谓政治标准,是指看该文学作品思想是否健康,对我们教师来说,要研究它是否值得孩子们一读,还要看它是否适合孩子们读。所谓艺术标准,是要看该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如何。而今的一些作品(特别是一些影视作品),为了迎合读者(观众)的心理,不惜采用一些非常粗俗的语言,恐怖的画面,惊险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读者(观众),很显然,这是不可取的。但我们有的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此,我们感到深深的忧虑。

面对这样的现实,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认为,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刻不容缓!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

全文共 1943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对新时代语文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语文教师具备素养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能力提升

“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要教会学生,教师先要会。因此,语文教师就不能满足于会讲――把参考资料搬到教案上,又“贩”到课堂上,而应该实实在在学点看家的本领――离开教参能品出文章的“味”来,提起笔来能写出“自己”的文来。柯瓦列夫曾说过:“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要具有更宽广的科学视野,否则,他就不能唤起和发展对本门学科的兴趣,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往往对某些课外知识很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只局限于教材而不适当拓宽,学生学得索然寡味,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要提高文学素养,要拓宽文化视野,还得听从鲁迅教导“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杂采众家”,多看“闲书”,除了经典名著外,语文教师还应该读精的、新的、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该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

语文教师也只有“博观约取”,才能“厚积薄发”,做到会写、善写,进而用自己的写带动学生去写,使学生学写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理念转变

我们都熟知“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教学原则,但我们好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却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 我给,你收。走讲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但教师事先已辛辛苦苦地备了很详尽的教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让学生“假装不懂”。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 教师越教,学生越不爱学。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

其实,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在备课中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去创新、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师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学生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已经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

因此,正确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就显得格外重要。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基础,不光只有在教材中学到的,来自学生生活经验的知识基础分析也同样重要,教师对此不应忽视。

总之,语文教师需尽快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育人目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兴趣,让学生热爱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悄然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2)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生活经验、认知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客观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为不同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3)教给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只有知道如何学习,才能在知识不断增长的社会继续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如何阅读,如何写作,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等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角色转换

“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知道,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不管怎么说,首先还得“教”,关键在于“教”什么,怎么“教”。如果只是一味地教给学生知识,那教师就只好一辈子“教”了,而如果像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教的可是探求知识的方法,那可真就可以“不教”了,这叫会“偷懒”。“懒惰”的教师培养勤快的“学生”,这句国外的谚语正是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意思,与叶老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具体地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教师唱“独脚”大包大揽的主角地位,担当起在知识探索、能力培养上的主导作用。

例如:朗读背诵课文;研读各类文体的课文时,如何质疑设问,如何寻找答案,如何进行文章和语言、写法的赏析;如何笔记,如何整理知识,如何复习;这些都有法可循,但学生不是生来就会,让学生自己摸索,诚然能训练能力,但学生的经历和时间有限,最终形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无疑是很低的。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去给学生分析课文,而是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学会运用一些学习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更广泛的去做学习上的“自主合作探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分析课文只是给学生一条“死鱼”,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是给学生“渔”,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捕鱼能手。与此同时,还能鼓励学生在运用一些现成方法学习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中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语文素养

全文共 2232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的语言往往是学生模仿的标本,所以汉语教师除了必须具有扎实的语言专业理论知识,广泛的智力兴趣,机敏的思维反应能力外,还得具有较高的语言素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中汉语教师应具备语文素养。

高中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想……”。

语音教学中也透着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语言教师不仅自己具有善说的能力,还要具有善于导说的能力。

(一)坚持训练学生说话的原则

1. 语音知识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实践相结合;2. 说与听、读、写相结合。做到“听中学说,读中练说,写中促说”,有效地提高说话能力;3. 口头表达与思维训练相结合;4. 明确要求与教师师范相结合。

(二)掌握训练学生言语能力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到:“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常见的方法有:说话思路训练。可通过语脉,口头缩写、口头扩写、口头改写,写发言提纲来进行;快速组织语言训练。问题抢答,即席发言可资凭借。此外,语体比较、会话、口头复述、口头作文、辩论、口语模拟、吐字归音训练等等,也都是语言教师熟悉的训练学生言语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语言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向学生传授语言理论的过程,它还是一个训练学生掌握语言规范,并在训练中发展思维、提高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过程。言语能力中口语交际能力包括语音知识的运用和言语领会、言语表达等技能;因此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就应理直气壮地把语音知识的学习和口语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而不能离开这两个中心去谈言语能力的培养。这一认识,是我们进行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提高学生言语能力水平的关键,更是促进教师加强言语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原动力。

高中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要熟悉汉语拼音方案,具有流利的普通话听说能力

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都深知,普通话用于讲课、交谈与演讲,传情达意,富有韵味,悦耳愉心,效果必然显著,尤其在训练学生语感的敏锐度和触发思维的精确度方面,成效显著。况且,中文专业的教材基本是用普通话写的,如果不教学生使用普通话,语言能力的获得便失去了一个根本凭借。

那么,怎么去掌握说普通话的知识和技能呢?

首先,要熟谙有关推广普通话的知识。这就是要求汉语教师熟练而准确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学习有关语音基本知识的专著,对语音的性质、语音的组成、语音符号、声韵母的分类、音节拼合、语流音变,以及发音、声调、音位等都有确切的了解。

其次,要掌握说普通话的技能。语言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方法学会北京语音,在实践中逐渐达到准确而熟练;还要讲用词的规范化,杜绝使用非普通话的方言词语,自觉地辨明每一个词的意义;还要学习切合汉语实践的语法知识,掌握语法的标准;平日注意正音和朗读练习,做到按义定音,读出变音。

再次,还要具有一定的现代语音学、传统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知识,对学生予以针对性强、准确有效的方音辨正指导。

二、注意培养自己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无论在教学的哪一个环节,语言教师都得借助于丰富而细腻的语言感受力进行工作。在钻研教材时,语感帮助教师迅速地抓住教材的精要,从而确定“精讲”的内容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语感帮助教师及时觉察学生语言活动是否发音规范、表达简练、思维清晰。在批改作业、点评口语表达的时候,教师的语感更是提高批评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因此,有经验的语言教师十分重视对自己语感的要求和对学生语感的训练。

语言教师的语感培养,也得益于语音教学实践,关键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得身先士卒,作出表率。日常养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习惯,普通话不仅仅是课堂语言,还是生活语言,更是对方言区教师敢“说”的考验。

在教学双边过程中,教师善导,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去读,训练学生通过美读培养语感,譬如,给下面这句话――“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让学生先按要求设计出较为恰当的语调处理方案,然后读出其高昂激越的气势来。与此同时,教学相长,教师自身的语感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三、汉语教师还得培养自己善说的能力

教师要培养自己善说,才能贯穿教学内容,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其课堂教学语言应当具有师范性,汉语教师应在各科教师教学语言的共性(教育性、启发性、科学性、反馈性)中体现个性,这就要求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有个音质、音量、音速、音色的问题,不研究或不下力气提高课堂语言的素质,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一般地说,音量应以全班学生都能听得清晰入耳为准,过高过底、过强过弱都会引起学生不适之感,以致破坏了学生情绪。音速应以中速为宜,有些内容学生要做笔记,有些内容要给学生留有思索余地,倾盆大雨式的语言,会使学生承受不了,而更壶滴漏式的语言,会使学生“吃不饱”。起始阶段的语言,宜新颖、有趣、简明,并舒缓徐进;分析阶段的语言,宜准确、深邃、犀利且波澜伏扬;课堂高潮的语言,宜情采飞溢且渐趋紧亢;结束阶段的语言,宜概括稳重且微昂稳收。这样以音质激发入耳的兴趣,以音量拨动学生的心弦,以音速牵动学生的思绪,以音色烘染课堂气氛,把课堂教学搞得深刻形象、生动引人。

教师磨练讲话能力,与学普通话的方法一样:一听二读三练。博采众长,以活人的话为泉源。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所谈的“乘凉听故事”也是学习讲话的好机会。严济慈先生说过:教书类于演戏。这个比喻告诉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书里的东西精要地表达出来,有发挥、有删节、有声色、有含蓄,学生能从你的语言、姿态、眼神的变化中领会此中真意。这样的讲话,不仅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全文共 2201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具备品德修养、热爱语文、学会关注、重视创新及坚持学习这五个方面的素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文章内容。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重视创新的素养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教学方法.打好创新基础。众所周知,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阵地在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随时诱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大胆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尽量做到形式多样,使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讨论,自由争辩,组内更能够加强合作。也就是说,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思维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坚持学习的素养

每一个教师都负有教书育人和宣传党的教育思想的政治责任,每一个教师都与“文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更好地负好自己的教育责任,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都有必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文学修养使教育活动的主体具有儒雅的气质,从而产生更大的教育亲和力;文学修养使教育活动的主体更有文采,而添加了文采的教育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文学经典的引用,将使教育说理更简捷、有力、深刻;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往往是纯教育性语言所无法企及的。所以教师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坚持学习,不断进步。语文教师面临着现实困境与理想追求激烈冲突的巨大困惑,因而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境界,努力寻求一种思想、认识武器,来尽量平衡、缓解这种冲突,解决此种困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有丰厚全面的文化知识。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渊”,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要晓天文,通地理。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标、新角色面前站稳脚跟。才能游刃有余。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和活力,自己首先要不断学习,并且要学会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

语文教师“精”于语文专业,“博”于文化科学知识,能以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居高临下,学生必能学有所得,受益终生。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品德修养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审美、如何社交等。所谓“经师易做,人师难当”。语文教师先要有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品德,并且要不断地积淀其才能和修炼其品德,他才能肩负起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赋予他的时代使命。为此,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正确的学生观:深入研究作为新世纪语文教育重要思想资源的《语文课程标准》,真正理解学生,彻底革新对人的观念,做到从“人”的意义上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语文教育职业道德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生活目标、人生理想、道德标准、审美观念、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等。从事语文教育活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为社会服务的具体形式,其教育对象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客观存在。谁能否认,在这个世界上,教书育人是真正艰难的工作?真正能做好教书育人更是难上加难。从语文教育角度把人的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要付出大量的劳动,而且,语文教育的工作劳动成果一般较长时期地表现为潜在形态,最终还要借助他人的成果,以语言、文字等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具有经济、名誉、行政规定所不能替代的高尚道德。同时也看到,从事语文教育也是发挥个人才能、参与社会文明进步、达到自我完善、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形式。创造社会文明正是教师最崇高的道德准则。作为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注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非常重要。较高的学识素养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较高的品德修养也能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识修养也得到提高。语文教师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热爱语文的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自己热爱读书,才能培养自己的内涵、蓄养自己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有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影响出爱读书的学生。东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你要教育学生成为怎样的人,你自己首先成为这样的人。”在语文教育中,语文老师本身就应该是学生心灵的航标灯,因而,语文教师就应该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灵的这种“航标灯”。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热爱读书是自我提高的法宝,热爱读书,才能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开阔眼界、丰富生活。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审美、如何社交等。要有爱祖国、爱教育、爱学生的心。我们应该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究他们的同龄共鸣和人际关系状况,研究他们的课内生活和课外生活等。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及他们的精神需要,并在了解的基础上了解、信任、尊重、爱护学生。这就要求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教学活动我上,在课外抽一部分时间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也就是“走近学生、走进学生”。

比如学生知道了学生吃什么零食,听什么歌曲,看什么电视等,并将这些信息恰当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每一位教师应尽量做到有区别地、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指导教育,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学生多一些鼓励、赞扬、夸奖,少一些讥讽、挖苦、嘲弄,杜绝体罚学生,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快乐的发展。教师应像太阳一样,给每位同学带来温暖,并使得每位同学感觉到所得的温暖是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有哪些

全文共 2328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教师各方面的素养水平对教育任务和完成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所以语文教师应具备一些良好的基本素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

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它有“超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内容几乎涉及所有知识领域,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包罗万象。这既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题材,又为语文教师的文化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所以,语文教师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不去有目的地了解历史、哲学、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就不能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就只能就课文说课文,学生的兴趣难以调动,课堂的气氛难以活跃。这样就无法适应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无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想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读书,大量地阅读,不断地读书。语文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博采众长,要以“上下求索”的精神,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对古今中外的文字作品浏览翻阅, 对各门学科有广泛涉猎,这样才能拥有高品位的文化素养,才能与现代教育接轨,才能培养更多的人才。

除了平常的书本、报刊的阅读,教师还应该善用网络资源来阅读和学习。如今是个信息爆炸的代,知识更新速度惊人。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唯教师的知识为“权威”。学生只要上网“百度一下”,知识应有尽有。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时刻关注网络,关注学生在关注的东西,关注时事。把最近发生的新鲜事、社会关注的问题适当地让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关心时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写作的积累。语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还可以进行知识的整理和积累,结合到语文教材中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素养

首先,要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其中包括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语文教师的阅读能力要过硬,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掌握各种阅读方式和能力,能准确地解读文本,熟练地查阅各种语文工具书和参考书,有较高的鉴赏力和美学意识,本身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能说一口标准普通话,平时说话或者朗读时尽量使自己的语言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富有感情。语文教师要教学生写作文,自身需具备深厚的写作功底,掌握写作规律,多写“下水文”,这样不但可以用自己写的作文带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才能给予具体深入的建议和评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其次,语文教师有熟练的教学能力。这就教师需要掌握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熟悉整套教材体系,吃透每一篇课文。在设计教学好组织教学时,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课堂的气氛和节奏。最后,语文教师还需要有科研的能力。语文教师创新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参与到科研中去,把自己的实践更多地投入到研究中去,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对自身进行反省,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

所以,语文教师应该要以研究者的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教育、教学活动的信动向、新问题,把教学实际和科研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语文课程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勇于创造的研究型教师。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一定职业活动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思想和行为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家长等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在1997年,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稿)中,明确提出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即“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语文教师作为教师行业的一员,也是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规范的。核心是:教书育人,敬业爱生。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美和崇高事物与新生一代之间的桥梁。”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好献身于语文教育事业的思想准备,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无限的热爱,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默默奉献,不图名利,不见利忘义,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全心全意投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语文教师有了这些敬业精神,就会对语文教育事业充满真诚的情感和风险的精神,这将成为语文教师行为的强大的内在动力,使教师产生源源不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人格素养

语文老师还应具备人格素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纯洁美好的高尚人格。古人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必须先要塑造好自己的灵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引用特鲁德的话强调:“事实上,教师的成功来自人格感化的占十中之九。”首先,语文教师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除了具有一般教师人有得恻隐之心,关爱之心,语文教师还应该是个怀有悲悯情怀的人。语文教师应该对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地球都需要有着比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思考。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以善良的品质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真善美的标准和道德底线,引导学生追求生活中一切美好的品质。

其次,语文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应该是规范、得体的。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他们的观念、品质、性格都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以致他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是学生学习效仿和评论的对象,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自身人格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便在学生心中发生表率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全文共 3210 字

+ 加入清单

要当好一名符合新时期要求的语文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创新素养

《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创新素养,创新即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向着更完善、更合理的方向前进,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实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创新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掘孩子身上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性潜能。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素养。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素养最重要的是有引导创新的意识,其核心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具备创新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创新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培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意识,鼓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人格素养

人格是指人的气质、性格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终极指向是”立人”,即提升人的生命,把学生内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发掘出来,提升起来,使学生直面自我的心灵,直面自我的生命。然而,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能完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格素养是进行教育的“基石”,要具有人格魅力。

具备完善人格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有着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敬业乐业的师德修养,有真挚高尚的情感素养,有贫富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概。有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勇于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正义感。语文教师的人格内涵还应包括公正、宽容和爱。即平等地对待学生,开放地驾驭教材,诱发、引导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让学生在融洽、宽松、友爱的氛围中体验成功。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人文素养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一交际工具,还要落实素质教育的“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完善学生健康个性。这就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人文”按现代汉语解释是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因此,从内涵上来看,人文素养包括文学素养、知识素养、审美素养和语言素养。

文学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上主要包括:对文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教师的文学修养;掌握文学教育理论与经验的情况。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有广博的文化视野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就需要有丰富广泛的阅读支持,要具有较宽的阅读面和较大的阅读量。

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首先必须具备语文学科知识,全面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典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语文学科知识;其次必须具备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应把历史、哲学、语言学等各种社会科学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师才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展示丰富的历史背景,创设出语文知识应用的现实情境来;再次,要掌握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是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掌握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只有对自然科学的知识掌握到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做到文理渗透。

语言素养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因为语文课对教师的示范性要求比其他学科高,教师的语言不规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的理解,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语言素养首先表现在教学语言上。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过程所使用的语言,含有声语、文字和态势语三种,是教师传授知识、塑造学生心灵的基本工具。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因其专业的特殊,应该有更丰富的人文内涵,具备文学特点。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准确地运用普通话教学,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语体和口气,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语言的情感力量,富有鼓动性与感染力地激起小学生真善美的共鸣;其次体现在写作语言上。写作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技能的重要渠道,也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文学素质、文学功底的重要尺度。主要表现在观察和分析生活、谋篇立意、遣词造句、文章修改等方面。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研究素养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创造就离不开研究,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对推行素质教育来说是必须的。同时,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中的科研含量。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具备良好的研究素质是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关键。有了这个关键,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才会有所发展。小学语文教师的研究素养首先表现在具备较强的教育研究意识,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注意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通过科研解决问题;其次要具有较好的从事教育研究的能力,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和筛选的能力,对信息的归类和整理能力,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等等。同时,要留意、关注本学科的教改前沿介绍,以及一些重要的研究动向,并且大量研读一些理论著作,在很多时候语文教学只有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东西,才能真正突破自己以往的教学局限。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具备研究素养并不是让教师成为专业的研究者,而是为了使教师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解决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教学素养

教育素养首先表现在教材理解和教材处理方面,能够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合理进行课时切割,合理确定一节课的密度容量;同时还要巧妙选择教学突破口,巧妙设计教学高潮,巧妙启发引导;还要有新意:课堂教学结构的新意,听说读写能力组合训练方式的新意等。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是备课的两项基本任务,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培养和提高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上下功夫,真正把语文课上得有序、有理、有趣、有味、有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与教学风格。

教育素养还表现在设计教学与管理教学方面。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型的系统工程,它牵涉到教师、学生、教材等多种因素。组织与管理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手段。要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精心设计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设计意识,并加强教学的组织管理,挥洒自如地驾驭调节课堂和驾驭调节学生。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指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标准》多次从不同角度指出,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不能代替语文实践和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具备实践教育能力。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素养主要表现在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讨论、游戏、表演、欣赏、评价进入课堂,让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教育就是以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将学生语文学习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实践素养的发挥将使小学语文教师由一个讲授者变成一个语文学习环境的创造者,由一个课堂资源的提供者变成一个实践方法的指导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素养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相当的文史知识和文学修养

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都有,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史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

语文教学的目的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的教师身上受到影响,有时不知不觉中从教师身上受到的影响效果强烈而持久,可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许多大作家都提到过他们的启 蒙 老师。

当一个教师的宿舍里有几橱书,他常常在读书写作,他的文章常见诸报端,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个教师有几分敬意,无形中学生自觉模仿教师的行动。

小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喜欢写作,不断地有新作从报刊电台发表出来,如果教师写不出东西,怎能教学生写出好文章呢?这方面山区优秀教师刘让贤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的文章经常登报,并编纂出书,由他指导学生写出的作文在省内外报刊中登载。激发了山区学生的作文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要有高尚的政治情操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典范,如革命先烈勇于探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故事,仁人志士勇于献身民族的解放、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还有许多艰苦朴素、勤学苦练、诚实勇敢、助人为乐等德育内容,如果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浏览,在讲课过程不能感染学生,达不到动之以情的教育效果。

作为语文教师要对政治、社会事事关心,关注国际国内风云变换的世态,敢于揭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见义勇为,见不义敢说敢斗,身教言传,以自己的行动感动学生。

教师在讲有关政治思想性强的课文时,摸其声,拟其状,关键处声泪齐下,痛骂喜兴,表于言状,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吹拉弹唱,能书能画的教师容易得到学生的喜欢。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尤其重要的是书法,老师的“三笔”字写得好,学生的自然就好,教师的宿舍是研究室,文学名著、文房“四宝”、名家书画、名词名言贴满墙壁,都会显出小学语文教师的独特风格。

语文教学可说是集德、智、体、美、劳、五育于一炉,这就要求执教者有一专多能的过硬本领,对于一个仅有语文知识的教师来说,是不能胜任的,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多才多能,一专多长,具备多方面的涵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要有比较丰厚的自然科学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甚至还必须了解一点高新科学技术,因为所有这些都会在教学中用到。例如:《黄河像》、〈琥珀〉有考古、生物学知识,〈凡卡〉要有旧俄时代的历史知识,〈冬眠〉有动物知识等,还有生理卫生、天文地理、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所有这些仅靠语文知识是讲不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

全文共 2524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教师需在教学技能方面下功夫。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等都要需要下一番功夫,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文章内容。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精美的语言

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是语文教学基本任务之一。一个语文教师不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与学生交流是不可原谅的,一个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用词丰富、严密,而且要流畅、纯正。我见到许多语文教师说话很随意,想什么说什么,一句话重复几遍,并且时常带着口头语,一听到这样的教师上课,就感到不舒服。还有的教师方言很重,语气平淡无味,在范读课文的时候,不读倒好,一读还不如一个学生。这样的语文教师怎么能有语文感染力。相反,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往讲台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声声悦耳,从语气和音质上就技高一筹。

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应该是语言简练、准确,字字句句,条理严密,并且有很强的逻辑性。一个非常有修养的语文教师,不仅注意自己的语言,也非常注意学生的语言,他总是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语言,抓住时机去规范或矫正学生的语言。如果学生在这样教师的影响下,那么他们的语文能力能没有提高吗?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决定语文课成败的关键之一。记得以前,我们很重视教师基本功的训练,特别对年轻教师,每年都要验收与考核,可是,近几年这样的活动少了,教师的基本功也放任自流了。是的,语文课谁都能教,可是教的效果如何呢,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敏捷的思维

一个语文教师,光有阅读积累、专业知识、丰富情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所谓思维能力,就是指判断、推理、概括、顿悟、应变等能力。思维也就是智慧。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有很大生成性。教学有预测,但又不能完全预测,尤其我们主张“以学论教”,“顺学而教”,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挑战。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阅读中,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如果教师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是很难驾驭课堂的。

比如,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开读书,而问题可能是千奇百怪的,那么教师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哪些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有必要的。有问题还要优化问题,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再如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师不仅要注意倾听,同时要迅速的分析学生的语言,要敏捷的判断出学生发言的价值所在,然后是有针对的点拨或概括。有的教师,不能机敏的反应学生的问题,学生发言就点头,说什么都挺好,或者一味的要求学生自己评价,教师是十足的指挥官。我觉得这样的教师不是非得要那样做,而是自己的思维节奏跟不上,也就是说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当然,教师也就跟着学生一跑到底了。

有敏捷思维能力的教师,不仅表现在对话中,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比如,很多公开课上,教师准备的课件不能正常播放,有的教师,反复的尝试,越着急思路越乱;可是有的教师一看不能用了,马上改变教学思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也不失是一节好课。这种应变能力,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高雅的文化品位

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文化品位。那么文化从哪里来?那就是从阅读中来。一个勤奋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 参考,更重要的是博览全书。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教师不是不想读书,而是没有时间去读书,大部分是靠以前的积累,也就是在吃“老本”,倘若以前积累的多,还好一些,可是,很多教师不是这样,这可能与自身的成长有关。从我的经历来看,课改前觉得语文没有什么,无非是学字、解词、背课文、分段、归纳中心,并且都有一定的标准答案。教师教起来很顺手,几乎你不用认真备课,也能教语文。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对语文的定位,即要落实工具性,还要拓展人文性。一下子,使教师摸不着了边际。最近几年,我们还提倡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处处皆语文,这就使教师更难把握语文教学了。其实,语文无论怎么定位,语文始终是母语教学,语文始终离不开文化。那么,一个教师缺少了文化内涵,怎么说也不会把语文教好。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功能什么时候也不能丢失。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方法,不是把教师的文化也一起扔掉了。

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始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 现代教学的要求。 三、燃烧的激情。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这个“味”是什么呢,我认为“激情”是语文味之一。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因为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有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热爱。有人批评说,教师的激情是一种造作,我认为这样的认识不正确的。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必须能做到以情激情。举个例子说,即使你有很多不愉快的事,那么,你面对学生,也不能把你内心的伤感留给学生,虚伪的也是善良的。一个激情的教师始终是想着孩子所想,始终和孩子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专业的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呢,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不讲究系统的知识体系了,教师也无需要具备那么多知识了,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上,用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有道是:“教师一碗水,就能引出源源不断的江河。”此话完全是教师在自我推卸责任,是对新课程的曲解。的确,在当今时代,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况且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可以储存在电脑里了,但是电脑永远也不替代人脑。知识是人脑创新的基础。语文不讲究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不等于不教知识了。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话,甚至每个词语,每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

这些知识,有的是靠学生自己感悟的,有的是靠教师讲解的,所以教师没有知识是不能胜任的。一个教师要是死啃教材,不注重补充鲜活的血液,连自己也变得陈旧了。一个教师始终要有知识的紧迫感,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课程怎么变,你必须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这样你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知识用时方恨少”,这是不变的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全文共 2032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教师对于中学生的人格修养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和学生是有很大的联系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爱的天使

1.语文应该传承爱。面对那一篇篇写满爱的佳作,如果语文老师冷血,置身局外,又如何去解读那华美词章,如何走进语文天地,如何走进学生心中,阐发语文学科的精微。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播撒爱的种子,让其在学生们的心田上长得郁郁葱葱,让爱传递而不朽。

2.语文老师应该施与爱。优秀的语文老师是天生的班主任,丰富的语言,能说进学生的心里;用表达交流的机会,读懂学生的心态;经优秀文章的濡养,有年轻的心态,易于走进学生群体。但要做好班主任,还要做善于施与爱的天使,让学生有阳光,有信心,有大爱。加入班级QQ群,登录学校贴吧,去看看孩子们在讨论些什么,只有与学生亲近了,方可“亲其师,信其道”。

3.语文教师应该爱岗敬业。应试教育的现状不变,语文学科的命运就悲惨。语文被认为是无关大局的学科,在许多学校被边缘化,有些语文老师在抱怨声中消磨了激情,主动让出我们的阵地。试想,语文老师都不爱语文,语文只有在角落里哭泣的份。语文教师,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岗位,争回自己的地盘。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博雅

在新课标背景下,一课本一教参一教案,一根教鞭三尺讲台五颜六色粉笔足矣的时代已告终结,取而代之的是要求老师的博雅:有广博的知识,儒雅的风范。那么,又怎样获得这种博雅呢?我觉得,只有不断地学习、思考、总结,才能不落伍于时代,才能占有课堂,保有语文老师的尊严。

1.读有字书。每周一文,陶冶情操,增广见闻。读《读者》,体味人生的真善美,让浮躁的心平和;读《杂文选刊》,看社会百态,体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读《新周报》,钩沉历史,知人生社会升降沉浮、兴衰更替;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看课堂实录,品名家风范,正自己课堂得失;读《班主任之友》,生动教例,了解懵懂少年所思所想……不一而足,凡为有益之书,当开卷有益。

2.观电视媒体。百忙之中,得暇看看电视,也会有不少收获,可助益语文教学。看新闻,知天下事,评述热点事件;看“道德观察”,看人间百态;看“今日说法”,了解案例,学习法律;看记录频道,懂得敬畏自然,珍惜生命;看“佳片有约”,汲取真善美的力量;当然,直接与语文联系的莫过于“百家讲坛”,坛坛好酒,沉醉其中,得娱乐,长见闻,声色俱全,不失为补充知识之捷径:康震品李白、三苏,马清芬解《聊斋》,于丹读《论语》,王立群读《史记》,细细品来,那份惬意,当是十分享受,课堂随手拈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亦为课堂增色,为语文增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3.览网络知识。网络作为知识传递的快捷通道,走进城市乡村,飞进寻常百姓家,日日刷新,月月变样,语文老师可要好好利用这条高速公路,读健康信息,进专业论坛,交良师益友,学先进理念,助自身成长,获益良多,美哉善哉!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和谐一族

1.内心的和谐。那么多华章的浸润,那么多警句的鞭策,语文老师的内心应该是静如止水。持竿不顾,钓于濮水的庄老先生不就是那守望心灵月亮的一株树吗?静以修远,淡泊明志,“一蓑烟雨任平生”“富贵于我如浮云”那一声声断喝还不能喊醒梦中人吗?教几卷书,于暇日带三五学生,步于江边,登上东山,亦不失语文老师的风范。

2.与环境的和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那一份“情意”源于对山海的喜爱,爱山爱水,爱校爱家,爱物爱人,心中有爱,定当身境和谐。

3.人际和谐。为孔孟圣言,语文教师当协作共事,关系和谐;为“有容乃大”,跟其他科老师相处当融洽,合作愉快;学生亦有独立之人格,教导之,尊重之,师生关系也应当是和谐的。在和谐中,可创造不菲的价值,语文教师的形象也会留在数百、数千学生的心中,这才是语文教师不朽的功业,此生将无悔矣。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美的化身

1.教师的美。不一定要俊雅潇洒,貌比潘安;不一定要花容月貌,堪比西施。但要心灵美好,应该是阳光的,健康的。先贤的精妙文章容不得污浊心灵的濡染,那就要以美好的心灵去解读教材,去理解学生,去对待生活。

2.有语文学科的气质。记得有一位语文老教师在课后评价一年轻老师教学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说:“如此豪迈的诗词,却以蚊子一般的声音,闺中少女一般的羞怯去教学,简直就是对苏轼的糟蹋。”虽言辞较重,却言中要害。语文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机勃勃的,应该是有欢声笑语的,有慷慨激昂,有气壮山河,有柔情百转,有气断声吞,怎么可以只有一个调值。

3.能解读文本之美。被选中为课文,当是千挑万选的佳作,当是流传不朽的精品。语文老师解读这些文本,要帮助学生重现美,感悟美,热爱美。

4.能感悟美。自然之一草一木、一禽一兽,均在各自的天地里展现了美,世间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堂上,学生探究时一个精妙的解读,那是学生的智慧之美,应该博得同伴的掌声;校园里,见到师长那一鞠躬问好,那是学生的品行之美,应获得颔首微笑,一声寒暄夸奖;大道旁,那一树芙蓉花的盛开,是花儿的美丽,应该获得我们驻足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

全文共 2117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语言修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与学生交流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和安排程序,用来与学生沟通情感、组织活动的语言系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文章内容。

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

(1)语言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是通过言传身教把知识和真、善、美传授给学生的,并将其内化成学生的能力,因而教师的语言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谈吐文雅、语言丰富、幽默风趣、富有启迪智慧的语文教师形象,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崇敬的心理。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才能有打动学生,感染学生的语言,才能最终搞好教学。

教师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播种者、耕耘者。教师的语言是沟通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心灵火花的桥梁。“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当学生了解到教师为人和善,真诚待人,感情真挚时,就自然会佩服这样的教师,喜欢这样的教师的课。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锤炼好自己的语言技巧,才能提高语言修养,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语文教师语言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成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语言能力的强弱“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师只有用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语言去吸引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热爱之情,才能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热情的态度去学好语文。语文教师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水平,在课堂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就像高明的导演,用自己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在情趣盎然的课堂氛围中学好语文。

语文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刺激性的、负面性的词汇。要经常用热情、诚恳、幽默风趣、富于激励性的言辞,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思维敏捷,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3)一定的语言修养,是提高语文教师自身修养的必要条件。教师的成长是体现在多方面的,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要有一定的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外,还应该具备灵活而高效的讲解能力。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修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如此来说,教师的语言修养的提高,意味着其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师所从事的事业的操作能力的提高。这样的话,就有利于一名教师自身的完善了。

总之,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师生沟通方面、在课堂语言教学方面、在对教师自身完善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

(1)重视理论修养。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语言能力,不但要掌握教师语言自身的理论和规律,还要对不同学科有相当的了解。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就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努力使自己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一定的审美的情趣,思辨的能力,现代的观念,使自己充分了解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充分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

(2)广泛阅读,博采厚积。教师不及时更新知识,就难以与时俱进,教书育人。语文教师只有大量阅读、广泛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养成敏锐的语感,使自己的口才精益求精。除了要博览中外经典名著外,语文教师还应在生活中积累语言。生活中的语言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对自己生活中所接触的语言有着较强的敏感度,并能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并避免使用生活中出现的错误语言,而好的语言则能继续传播开去。

(3)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加强实践锻炼,是提高教师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要留心每一堂课,留心每一次与学生交流,锻炼发展自己的语言水平。要重视自己或别人在教学中出现的每一次闪光点,用心记下来,以后在适当的时候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语言风格。每一次知识的积累,总有一个先记忆后理解的过程。对于有些个性化教学语言,刚使用时可能会觉得不能得心应手,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那是没能领会所运用的语言的实质精髓。只有通过多次的试验,将一定的语言艺术的精神实质把握了,才会在教学中运用自如,做到脱口而出,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实践证明,长期不懈地训练,可使教师熟练地掌握语言表达的各种技能技巧。

(4)加强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可通过科研活动丰富和提高语言修养。教师要积极参加新课程的培训学习,用新理念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与到教学研究中去。平时,要撰写教学故事,研究教学案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法。教师之间相互听评课,加强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同学校、同一学校的不同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是很必要的,大家通过对一些艺术性教学方法的探讨,可能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然后,将这些交流心得付之于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它。

教师在教研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增强了教学研究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总之,教师要提高语言技能,获得一定的语言修养,必须从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学习入手。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把理论转化为实际能力,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努力使自己的语言朝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

全文共 1886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需要凭借自己的丰富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素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语文教师应具备基本能力素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光有全面的知识、流畅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敏捷的思维。灵敏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

所谓思维能力,就是指判断、推理,顿悟、应变等能力。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它有很大生成性。教学有预测,但又不能完全预测,尤其主张在“以学论教”“顺学而教”的前提下,给现代教学带来了挑战。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难设想会生发出什么情况,会遇到怎样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是很难驾驭课堂的。比如,语文教学经常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研讨,这时,不同的孩子就会从不同层面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千奇百怪的,那么,教师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哪些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有必要作深入解释的。有问题,还要优化问题,敏捷的思维力才能把握好轻重缓急,才能抓住教学重点,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须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尤其要勤奋。一个想提高自身修养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教参,更重要的是博览群书。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博览群书,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现在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不是不想读书,而是没有时间去读书,大部分是靠以往的积累,也就是在吃老本,倘若以前积累得多,还好一些;可是,很多教师积累不多,所以,要想给学生们取之不断的文学源泉,通过阅读强化自身语文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常言说:如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现如今最恰如其分的说法是:教师必须是源头“活水”。也就是说,教师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更新速度,都要大大超过学生,尤其语文教师,需要更广、更深的知识积累。

教学实践中,虽然学生年龄小,但是他们在课堂中问题多。他们什么都问,什么都敢问。一个教师总是支支吾吾、或者和学生玩“踢球”,那是有失教师的职业德道的。一个教师若是死啃教材,不注重补充鲜活血液,连自己也会变得陈旧。一个教师始终要有求知的紧迫感。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课程怎么变,你必须是知识的拥有者。这样你才无愧于教师称号,无愧于学生。“知识用时方恨少”,这是不变的真理。所以,一个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这也是继续学习、继续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知识,更多是语言表达。语文教师既要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语文教师的声音功效,反映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例如,语文教师朗读是否能做到声情并茂,是否有效传递出文章的情感,是否能为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活力,讲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达意,在准确地用语言完成教学内容的流程中,能否同时使学生身心得以灌溉与滋养,都决定于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

身为语文老师,应当把每一节课当作自己语言素养修炼的课堂,课堂上的每一处的讲解语、小结语、提示语都要做精心准备,而且要将每一篇课文都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反复品读其中的滋味,熟读甚至成诵。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做到“低吟而体其味,诵读而达其情”,真切动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本表达的特色,读出文本的价值,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而受感染,情感融合而生共鸣。优秀的教师都非常重视口语表达技巧。他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语言运用的规律,努力追求语言的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可以说,他们教学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语言的运用。所以,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技巧。

此外,教师加强文学修养,更要能够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这才是更高要求。语文教师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情感与语言就是丰饶的土地,是充满诱惑的“吸铁石”,是花样迭出、永远令人期待而又充满惊喜的魔盒。教师语文素养达成的高度,是与善于表达及解读文本的能力相关的,通过自己情感的表达,不断地给所教的知识加温,渲染课堂气氛,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扬起学生思维的风帆,启迪学生的智慧,震撼学生的心灵。这样,学生就会情动而辞发,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与意,就能与作者的情感就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做到水到渠成,意到情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

全文共 2819 字

+ 加入清单

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这也是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的。所以语文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很关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语文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师的师德修养

一、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事业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要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意味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已经不只是个人的意愿、个人的行为,而是全社会对教师的共同要求;同时也意味着这已经是教师群体的共同意志。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群体的职业向心力,也是一个光荣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的核心。

当人民教师光荣,当小学老师更光荣,当一个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培育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小学语文老师更加光荣。当人民教师艰苦,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清贫,清苦,清寒,当一个小学教师可能比别人更加艰苦、清苦,但是却很神圣。 “人有腰缠万贯,我有桃李三千”,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特有的人生追求与人生享受。每个作出重要贡献的小学语文教师都有对小学教育事业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爱心。他们就是凭着这颗爱心去克服种种困难,去战胜种种偏见的。著名教育家吴天石先生在他的《教育书简》中曾引用过一位苏老师的小诗:“人家说我是支蜡烛,这是赞许不是侮辱。如果真能为别人的心灵照亮,我宁愿熬尽心血,滴尽汗珠。人家说我是只渡船,这是嘉奖不是侮辱。如果真能把人们渡上坦途,我宁愿碾平波涛,终身摆渡。”从这位苏老师写的一手好诗看,想必该是个语文老师。他对老师工作的重要意义有清醒而又足够的认识,他认识到没有平凡就没有伟大。他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为乐,以教报国,在教育这块活土上耕耘、播种、收获,周而复始,从一而终,发扬了崇高的职业奉献精神。

二、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应该尊敬教师,但从教师的职责来说,其本质要求是热爱学生,教好学生。

我们语文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在《论师、为师、尊师》中说过, “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到学校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当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作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

叶圣陶先生早在二三十年代当过小学语文教师,编过小学语文教材,他真诚地称呼小学生为“小朋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他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全体学生,关心爱护所有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决没有一丝一毫的偏爱情绪和不公正对待学生的倾向。他以学生的欢快为欢快,以学生的忧虑为忧虑。他全身心地炽热地爱着学生,这种高尚的师风、师德,真正堪称师之范。

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首先必须教好学生,这是一个教师立身行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他们事业有成的立命之本,严格要求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在一丝不苟的教学实践中教书育人,忠心耿耿,尽心尽力。

三、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上进心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劳动,字词句章,听说读写,语修逻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打的是一场 “消耗战”,数十年如一日,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心田。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默默无闻,不图名利。“丝尽”方止,“泪干”才灭,很难显身扬名。但决不能由此而丧失上进心。古人说“学不可以已”、“学无止境”;我们今天同样可以说“教不可以已”、“教无止境”。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有强烈的上进心,业务上精益求精,方法上不断更新,锦上添花,学点理论,搞点试验,写点文章,攀登教学的一座座高峰。

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教好学生。譬如你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劳动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你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革命者。道理很简单,因为教师做的是教育人、培养人、造就人的工作。我国古代,对于启蒙老师的选择,十分重视。”

今天要培养千万万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处处为人师表,成为“端士”,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语文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

语言是工具,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工具,它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从内部语言说,它是思维的工具;从外部语言说,它又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语言的形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一定的思想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所以,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中学语文教师是人们教师中的一员。教师的崇高职业、光荣的任务,决定了他们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个性特点:应该既教书育人,又能言传身教。语文教师在学业上是学生的导师,生活上又是学生的表率。语文教师的品格修养、行为作风,每时每刻都给受教育者以榜样的力量。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孔子也说过:“不能正自身,如正人何?”这就充分说明两位教育家都十分强调教师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语文教师只有德才具备,品学兼优,才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才能发挥教育更大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材的思想性很强。入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精选出的珍品。这些课文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启迪心灵,丰富情感,对他们思想意识的完善、品德人格的规范和人生道路的选择,都有深远的影响。如何运用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何使这些课文发挥较大的教育作用?不仅仅课文教学要求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修养,作文教学同样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修养。

作文之前,要指导学生立意。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其决定的因素就在于主题是否深刻。如果没有鲜明深刻的主题,材料再多,表现手法再生动,也毫无意义。为了指导学生写出立意正确、新颖、深刻的文章,语文教师自己就应有鲜明正确的无产阶级立场、敏锐的政治嗅觉,对事物具有深刻的洞察力。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作文评改中,教师要处理好表扬与批评的关系,对学生的作文应当有一个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既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作文中的缺点。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表扬和否定要恰当慎重,切忌全盘否定或过分赞扬。为此,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修养和较高的审美能力。

总之,一个合格称职的语文教师,应切记自己肩负的思想教育的重任。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努力提高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浅谈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全文共 2135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健康的心理素养以及专业的知识素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提高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

1.从源头抓起,双管齐下

第一,师范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力度,无论是入学还是顺利毕业,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同时要提高教师的待遇,提高教师这一职业的吸引力,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进入到教师领域。第二,社会人员在进入教育领域时,要有严格的要求,无论在思想理念上,还是专业知识,师德等方面,都要有扎实的基础。例如,要严格执行教师招聘考试,保证考试的质量,也要设置严格的考试制度,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要全面贯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中要渗透实践教学。

2.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教师人员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其一就是在学校的学习。其二就是就职培训,全面贯彻终身教育的学习理念。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的首要内容就是先进思想,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中学语文教师还要向权威的专家学者学习,去听优秀教师的课程,学习他人高效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要时刻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也可以向学校的同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在语文知识上要有钻研的学习精神,同时要学习历史、地理以及哲学等等知识,否则教师在一些交叉的知识点上将不能进行深入的讲解。例如,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科普性说明文,教师要在自己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最后,在教师培训的基础上要有所竞争,目标岗位培训不是一对一的进行,要有一定的筛选制度,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教师可以入职,相反有所欠缺的教师则要继续完成培训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保持高昂的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的培训才不会流于形式。同时,在培训内容上要更多的倾向于实用的角度。

3.完善教学评估制度

目前,在大部分的中学中,关于教师教学的评估制度是很不完善的,中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提升。完善的教学评估制度是对教师自身价值及付出的一种肯定。如果这样的评估公平公正,可以最大意义上的鼓励教师,对那些不负责任的教师可以发出警示作用,让他们提高教学压力,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成功与否可以加入学生的态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喜爱程度来评价教师水平,也可以加入学生的收获及学习成绩,比如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阅读水平的提高程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应该注意的是不能仅仅依靠卷面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劳动成果,评价的材料和结果可以用于教师晋升和评优的依据。目前很多学习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但这种方式大部分还是处在形式领域,学校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评估制度中不仅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应该包含教师互评,校长评价,学校要将评价的结果落实。相应的人事制度也要进行改革,要全面提升教师的生活水平,让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在教育事业中,也可以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进入教育领域,从而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中学语文的地位无可厚非,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也要提上日程。语文教育事业也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日复一日的学习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保证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持续开展素质教育模式。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1.高尚的思想素养

高尚的思想素养指的是教师在育人方面的素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中学语文教师的思想和政治观点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所以,中学语文教师要有共产主义的理念,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堂的指导思想,要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中学语文教师需要树立高尚的师德,在教育别人之前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例如,要诚实守信,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要有非凡的创新能力,与他人相处过程中要宽容。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充分探究教材中的深刻思想内涵,从情感上教育学生。

2.良好的心理素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征,当然教师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会从简单的认知过程过渡到情绪领域,接着到情感过程,最后会转化为意志过程,中学语文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为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建立扎实的基础。当然,中学语文教师的心理素养包括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语文教师要有好的记忆力,要有科学的记忆方法,还要有想象力和观察力,以及广阔的思维能力。

3.专业的知识素养

中学语文教师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自己还要有新的思想,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懂得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学语文教师要具有教育方面的知识,把握教育学生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同时还要掌握语文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对语文知识的发展历程有全面的了解,并能把握语文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日后的研究范畴。语文教师要教学能力也是不可忽略的,语文教师要设计完美的课堂教学,要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全文共 2353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教学可说是集德、智、体、美、劳、五育于一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素养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卓越的口才

“说”,是语文四大素养之一,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是“说”的践行者。老师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不仅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而且也容易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知识面是非常重要的。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一学期至少要给学生推荐一本重要课外读物。而学业的紧张,又是课外阅读的严重障碍,这时老师的推荐词显得尤为重要。否则的话,学生压根连名著瞧也不瞧。推荐毕淑敏的散文时,我深情并茂道:感觉读毕淑敏的文字,就像涓涓的细流缓缓从心底滑过,不时又像调皮的孩子冲你扮个鬼脸,或冲你“格格”直笑,可爱极了,倾刻间,平静的心海也随之荡漾,你就会情不自禁地想敞开怀抱,好好地抱抱她——这个可爱的小精灵……

事实证明,诸如此类生动而又形象的推荐词对于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是有一定的鼓动性的。而这些生动的推荐词,与老师自身卓越的口才是分不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体现老师卓越口才的远不止这些,这一点相信语文老师都是有同感的。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饱满的激情

对人生、对生活充满激情,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心,对自己的教学更富有热情。

激情是成绩的催化剂。教学中,大量运用不同的声音,通过嗓音的高低来强调关键的词语或概念,通过语速的跌宕来赢得学生的注意,富有感情地品读每个字,让学生深深感到:老师对自己正在讲的一切是多么地感兴趣!老师都如此热爱这门学科,我们作学生的,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它?这种感染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高三的生活枯燥而又压抑,面对如山的习题,我就是用饱满的激情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催化”学习过程,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其成绩。

激情是爱的慧眼。有激情,就容易会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兴趣,从而关注他们。学生恰恰是距我最近的人群,自然就成为我关注的对象。因为激情,所以关爱;因为关爱,所以多一双慧眼。慧眼不仅在于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需求、兴趣和爱好的关心,对他们的想法和见解的理解与包容,对他们心声的倾听与关注。从内心关注他们,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这样,学生才会把你看成是良师益友,才会从内心深处喜欢你,进而乐于学习这门学科。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灵活多样的教学艺术

求新是青春期学生追求的特点,一个别开生面的导语,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画,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一场精彩热烈的辩论,足以让他们兴奋不已。就拿《汉语言文字运用》来说吧,本书理论性比较强,方法稍微简单,就容易陷入枯燥的泥淖,可只要教学手法灵活,同样可以让它灵动起来。讲“四方异音”时,我首先用一段相声:“‘打人’的理发馆”引出本文要讲的课题:方言。接下来又借助讲故事、说笑话、辩论赛、打话语官司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轻松愉快中,让学生明白方言的类型(七大方言)、特点以及方言的利弊,从而明白:要想走遍天下都不怕,还是要先学好普通话呀。

讲课贵在自然、实用,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体裁,方法自然也各不相同,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多学习,多积累,好方法的灵感自然如泉水般涌来,你的课堂自然也会流光溢彩。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

作为语文老师一定知道,语文中许多知识是很抽象的,要想让学生吃透其中的精髓,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好方法。

“春风拂过,宛若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种感觉,我缓缓地举起了一只手,充满无限爱意地注视着想象中的孩子,轻轻地、柔柔地、深情地一下,一下地抚摸、抚摸……对于文中一些写得好的句子,为了让学生感受句子的魅力,我同样是先给他们做一些生动形象的动作让他们仔细观察,尔后,再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并与书上的语言进行比较,然后评论各自的得失。

我觉得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形神并茂,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锤炼学生的语言;既能于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利于无声中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丰富的表情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的艺术性更强一些,情感也更突出一些。悲伤也罢,欢喜也好,总之,要把这些复杂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丰富的表情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技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满脸抒写着对死的无畏;“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秦观满脸印刻着对世事的无奈。“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面对壮志难酬,我们清淅地看到,诗人仰天长叹,满脸是气愤,是抱怨,是无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面对即将出门的儿子,我们清楚地看到,皱纹横生的母亲满脸的不舍、依恋,甚至于涕泪泗流……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世间永恒的定律,也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些个细腻的情感传递于我们的学生,为此我们自身需要练就一副丰富的表情,从而打动、感染我们的学生。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渊博的知识

我一直以为课本只是开启语文世界的一个窗口,语文老师,要学会透过这个窗口,把学生引进那无边的海洋。要当好这个引路人,自己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

大家知道,山里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课堂积累就成为拓展其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我有一个习惯,无论学习何种文体,都特别关注写作技巧,希望好的技巧能为学生写作带来便利。《登高》诗中有一个技巧:“渲染”。 为了让学生领悟“渲染”的艺术效果,我精心选择了五个课外事例;又为了让其能学以致用,我用大家比较熟悉的《钗头风》为例,让大家设想:看着朝思暮想七年的心上人,从自己眼前消失,怅然若失的陆游,此时眼前的沈园又将是什么样的呢。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我提前准备了一篇稿子,给学生展示了一翻。课后,透过学生所写的想象作文,我看到了拓展积累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讲,渊博的知识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欲望的“止渴之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