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民国时期四大名媛(热门20篇)

炎炎夏日,很多居民惧怕传染病侵扰,对是否开空调犹豫不决。针对这个问题,只要有序地进行以下三个步骤,就大可不必对使用空调恐慌。

浏览

7277

文章

1000

篇1:雪纳瑞狗狗最佳剪耳时期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的雪纳瑞准备参赛,就一定要给雪纳瑞狗狗剪耳。

一般给雪纳瑞最佳剪耳时间是3-4个月。

当然,过早或过迟也能剪。

只不过如果时间太早,比如3个月前的雪纳瑞小狗,太娇嫩了,剪耳后有的狗狗会承受不住;如果等雪纳瑞狗狗大了再剪,那时狗狗耳朵内神经发达了,会比较疼,而且不容易恢复,所以雪纳瑞狗狗最佳剪耳时间是在3-4个月(100天到145天)进行。

一、最佳雪纳瑞立耳时间最佳立耳时间在100-145天。

这个时候耳朵的大血管没有形成,耳朵的结构就是2张皮,愈合起来就是1周的时间,最好在经历绑耳后才能保证立起来的效果。超过4个月以上,耳朵的创面流血多,立耳型样子易变。

立耳愈合时间也长。如果是母狗,可以不减,但是比较麻烦,以后要经常滴耳油,除耳螨.建议公的减,减了后精神,且不易生耳螨。

雪纳瑞(详情介绍)

二、做了立耳后护理需要准备什么呢?

做了立耳后护理需要准备的东西:碘伏、双氧水、云南白药、棉签、伊丽莎白圈。至少打三天的消炎针防止感染,每天至少清理一次耳朵,防止感染化脓,5、6天拆线,时间长了线头容易化脓和肉张在一起。

一定要找质量技术好的地方来做,不要随意找地方就做了,防止立耳失败或者耳型不佳造成的终身遗憾。

如果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或兽医,他们的技巧纯熟,他们会用最安全的方式来进行这项剪耳手术,将伤口的破坏程度减低到最少,不会用过亮的麻醉剂,也不会引起伤口大量出血,因为伤口小,相对狗狗手术后复原的情形也会快,而且也因为他们的经验纯熟,能替你的狗狗剪出一对漂亮又适合的耳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民国时期最有洁癖的名媛是谁?盛毓邮的妻子是谁?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民国时期的华夏首富盛宣怀,相信大家多少都会有些许印象了,这个人开创了中国多个“第一”,是中国实业与商业的领军人物。赚了这么多的钱,肯定也是家大业大了。在当时的大上海中,盛家富庶之名可谓是人人皆知。盛宣怀虽然有钱,但是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有钱的不如当官的”,盛宣怀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财富,主要还是依靠李鸿章早期对他的提拔,因此盛家很注意对于家庭联姻对象的选择。

盛宣怀孙子辈有一位叫做盛毓邮,本是四房长子,却因三房无后,被过继到了早逝的老三盛同颐名下。1916年盛宣怀去世,年仅9岁的盛毓邮竟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豪,是盛家第三辈唯一一位拿到遗产的人。

很快盛毓邮就到了该结婚的年纪,家中帮他精挑细选了一位叫做任芷芳的名媛千金。任家祖上历代都是做官的,曾祖父跟李鸿章关系很近,可谓是跟盛毓邮门当户对。跟很多喜欢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民国青年男女不一样,盛毓邮与任芷芳都对这门婚事没有任何意见。

只是盛毓邮多少有些不放心,便约朋友陪自己去聚会上偷偷看一眼任芷芳,只一眼盛毓邮就沉醉在了任芷芳的美貌之中。婚后二人生活简直不似包办婚姻,处处透露着甜蜜恩爱,一时羡煞旁人。

任芷芳无论是作为名媛千金,还是作为高门贵妇,她的才情仪态都十分完美;唯独有一点,她有严重的洁癖。她的洁癖严重到床单被套等至少三天一洗,有时甚至得一天一洗;出门理发都要自带工具;家中衣物只要上身,哪怕只是试穿都需清洗干净。

一开始盛家家大业大,任芷芳这般做派倒也负担的起;可随着盛家家道中落,再也无法支撑任芷芳这般“奢侈”的行为。解放后盛家因为成分问题,家产一夜之间化为乌有;1960年,在日本定居下来的盛毓邮将任芷芳接到东京,二人只能靠开小吃摊卖油条为生。

一个富家千金,竟然要成天面对油腻的油条,在吵嚷的市井中叫卖,任谁都无法接受。可任芷芳竟然不顾自己的洁癖,坚持了下来,这让盛毓邮大为感动。为了对得起妻子对自己的不离不弃,盛毓邮凭借自己出色的商业能力,很快就东山再起,成立了日本新亚大饭店。

有多少女人可以放弃原则陪丈夫同甘共苦,又有多少男人因为心疼老婆而奋斗出上亿身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创盛公祠抗日战争时期省立金山中学校址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创盛公祠(抗日战争时期省立金山中学校址)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创盛公祠(抗日战争时期省立金山中学校址)位于潮安区凤凰东兴三河村,年代为1941,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20年4月16日,创盛公祠(抗日战争时期省立金山中学校址)被公布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镇:凤凰镇位于潮州市北30多公里处,位于潮安县北部地区,东邻饶平、北连大埔、西界丰顺,总面积231.73平方公里,海拔350—1498米之间,四面青山环抱,山脉纵横交错,地势自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境内群峰竞秀,万壑争流,凤凰山主峰乌髻山矗立在境内,海拔1497米,是粤东第一高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2119.7毫。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果秦始皇的秦军出现在清末时期,能抵挡八国联军的进攻吗?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秦始皇出现在清朝末期能不能抵挡八国联军这件事情,还是很有说法的,具体怎么看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

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一方的全面失败并不是来自于实力上的一种不对等导致的,所谓说外强中干不过如是,慈禧老佛爷那浩然响亮振奋人心的向全世界开战的口号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而她自己却已经弃城出逃了,数万人的八国联军一路走来就是接收城池,收缴战利品的,甚至在啧啧称奇清军的武器装备是多么优秀,连自己都没装备上,未战先怯,内部腐化,相互倾扎,本身综合实力上就存在一定的差距,内部还是一团糟,又如何能赢,甚至于实力最强的袁世凯的新军还在一旁隔岸观火,当然若是说把慈禧换成秦始皇,清军换成秦军,那便可以赢?我想这种可能是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知道虽说清政府腐朽堕落,但是也是有热血之士,那批冒着八国联军炮火冲锋的蒙古骑兵,难道能说他胆小懦弱吗?可结果呢,数万人就这么白白战死,难道秦军就会比他们做的好?这是武器上的巨大差距,冷兵器与热武器的不对等的差异,当然,如果说是秦始皇与他率领的秦军,那么他们肯定不会这么无脑白白送死,自己有着优良的枪支火炮不用,拿着大刀长矛去和敌人的大炮拼命,这种事秦军不会做,毕竟秦军自身就是靠着先进武器制霸六国的,而在当时的清朝,购买过很多先进的武器,甚至在一开始的战争中炮火压制过八国联军数小时不能动弹,如果秦军能够采用先进武器加上秦军的这种制度,是很有可能打败八国联军的入侵的,当然即便冷兵器下的秦军,正面作战的失败,难道就不会偷营,设伏,毕竟近身作战,以当时的热武器还不如一根烧火棍,当然这种可能是有几率的,毕竟偷营,设伏这种事不是说做就能做到的。

所以说,这种可能性是有的,毕竟是千古一帝,他的实力很能力还是很被认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牧野之战发生在什么时期 牧野之战的准确日期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牧野之战发生在商朝的后期,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

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他任命姜尚为宰相,大力发展周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能够抗衡商朝做准备。公元1046年,周武王发动了牧野之战,并取得牧野之战的胜利。牧野之战后,商纣王帝辛绝望中在鹿台自杀,商朝就这样灭亡了。周武王建立了西周,成为了西周的开国皇帝。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晚年时期的汉武帝到底为什么会如此糊涂荒唐?

全文共 1889 字

+ 加入清单

通常来讲,一个人的人生阅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多,也就是说,年纪越大,才越能够看透一些事情的本质,对于事情的热衷程度也就会越来越淡。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是这样,汉武帝就是一个代表人物。他年轻时候励精图治,结果到了晚年却变得荒唐糊涂,很多重要的事情居然都不查证清楚,害死了不少身边无辜的人,那么,为什么晚年的汉武帝会变成这样呢?

汉武帝一生可谓是功勋卓著,彪炳史册。在位期间,灭朝鲜,平西南夷,击匈奴、设河西四郡、通西域等等,奠定了汉室盛极一时的基础,为华夏疆土的开辟,及促进对外交流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肯定其历史功勋的同时,他的一生也充满许多争议。其实汉武帝的晚年是昏庸并孤独凄凉的结局。

对军事不懂却要横加干预,汉朝对匈奴战争始终都存在决策命令随意,战争的胜利都是将士用命战斗力强所得。汉武帝晚年派李广利出兵匈奴,在李广利胜利进军的情况下,把他的家人杀掉,致使李广利率全军7万人投降匈奴,成为对匈奴战争最大的失利。

就私人生活而言,武帝并不算幸福,尤其在晚年,宠爱的女人从陈阿娇到卫子夫,再到王夫人、李夫人先后离他而去,晚年的赵婕妤也为了社稷的长久打算被迫赐死。这一系列的打击使得他晚景近乎凄凉,而对他打击最大、同时也使他开始反思自己错误的,要数江充一手炮制的“巫蛊”案。

汉武帝晚年的昏聩、猜忌、疑神疑鬼,终于酿成了他执政后期最严重的一场祸乱——巫蛊之祸。

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揭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慌之下胡乱指认别人立功,数万人因而而死。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趁机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诬害太子,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起兵对抗不果,相继自杀。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书讼太子冤,终于苏醒过来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坏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此事情牵连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

暮年的汉武帝还越发迷信鬼神,整日求仙炼丹,行事荒唐。他组织很多巫师术士建造楼台,炼丹制药,希望本人可以长生不死。有一个叫做李少君的术士通知汉武帝,祭灶能够招来鬼神,鬼神来了就能够把丹砂炼成黄金,运用由这种黄金制成的餐具用餐,有中途夭折的作用。汉武帝对他的话疑神疑鬼,亲身行祭灶礼,沉溺于把丹砂变成黄金的神话,还派遣术士到海中寻觅仙人。后来李少君死了,汉武帝以为他是成仙了,居然派人去寻觅。相似的荒唐事数不胜数,结果汉武帝身边走邪门歪道的人越来越多,他本人也越来越疑神疑鬼。

所谓“巫蛊”,指的是一种巫术,“巫”指的是祈求鬼神加害于人,“蛊”则是使人受迷惑,昏狂失去本性。用巫蛊之术害人的方式有很多:有的用桐木刻成仇人的形象,然后刺心钉眼,希望给仇人带来祸患;有的假装鬼神附体,借以欺弄或威吓他人……巫蛊本是一种荒唐的迷信风俗,但在蒙昧的古代,它却是人人忌讳的致命妖术。汉朝“巫蛊”之风盛行,并从民间传入皇宫,宫中一些妃子和宫女为了争宠,也常用这种办法诅咒别人。

汉武帝到了晚年,身体日薄西山,听力和视力都有所降落,肉体恍惚。他以为这是有人在暗中诅咒他,因此对“巫蛊”一类的妖术非常反感,一旦发现便严厉惩罚。于是,不少小人借此大做文章,陷害无辜。佞臣江充是汉武帝身边的宠臣,平日里为非作歹,肆意妄为。正直的太子刘据对他的所作所为不时非常不满。江充担忧太子即位后会惩罚自己,便向汉武帝进谗言道:“您的病不见好转,是由于宫里有‘巫蛊’之气诅咒您。”愤怒的汉武帝立刻派江充去调查,并下令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一干小人辅佐江充。

汉武帝晚年不止做出了逼死妻子、儿女、侄子、孙子自诛三族荒谬的事,换丞相也是最频繁的,汉朝时,皇权与相权之争十分激烈,尤其是在汉武帝时代。据统计,汉武帝在位的54年间,一共经历了13位丞相,分别为: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其中有五位被处死,六位被罢免。丞相之职无人敢当,不是被斩就是被贬,只有最后剩下两个是公孙弘和田千秋。田千秋是汉武帝时期的最后一位丞相,被托孤留任。

经此世变,年入古稀的汉武帝损失了皇后、太子、皇孙,他无比伤痛。后来建了思子宫、望思台表达思念。时间久了武帝也明白太子是害怕之极,才不得已而为之。遭到这个沉重打击之后,武帝终于有所觉悟,他晚年发布罪己诏向天下人谢罪,以后的一些措施对汉室伟业的中兴和持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彰显了一代大帝的最后智慧。这集中体现在他对继承人及后事的安排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三国时期曹、刘、孙三位君主都长什么样子?

全文共 1083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会对古人的样貌十分好奇,有一些虽然有画像传世,但是不得不说我们看起来也并不能很好地分辨究竟谁是谁,有画像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没有画像的了,不过还好史书中有所记载,尽管有些记载颇为抽象,但是能有一些具体的我们依然可以进行一下复原。那么,在史书的记载中,三国时期的三位君主曹操、刘备、孙权,他们都长的什么样子呢?

话说这三国时代是人才辈出,风起云涌啊。关于这三分天下的曹操、刘备和孙权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小说里描写他们的英雄气概,心计和手段层出不穷,但是,他们长得怎么样呢?是高富帅还是丑八怪呢?

咱们先来看一看曹操。说曹操,曹操到,本来曹操也许到的没那么快,由于曹操是个小短腿。这曹操本来即是个富二代,他爹曹嵩,很有钱。东汉末年,能够买官,曹嵩就寻思着,钱有的是,但是咱们朝中无人啊。所以斥巨资给自个捐了个太尉的官职,从此曹操就成了富二代加官二代,以后的日子更是过得顺风顺水。

但是如此有钱,吃的好穿的好,也没能让曹操长得高一点,《三国演义》描绘曹操身高时用了“身长七尺”,古人一尺大约为如今的23厘米,也即是说曹操可能只要一米六一,作为一个女人,这个身高算是能够了,但是作为一方霸主,这身高就有点萌了。

曹操

《魏氏春秋》中说:“(操)姿貌矮小”。《世说新语》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匈奴使者来访问,但是曹操一照镜子发现自个实在是太矮了,这样会遭到耻笑的,怎么办呢,这时他发现了身边的一个高大威猛的帅哥,即是他的谋士崔琰,他就让崔琰扮演自个去和使者碰头,而自个则扮演崔琰身边的卫兵,局面着实有点尴尬。

和曹操比较,刘备要好一点,尽管从小就和妈妈靠编席子,摆地摊为生,没吃什么好东西,但是《三国演义》里描绘刘备身高“七尺五寸”,也即是一米七二左右,这个身高在古代算能够了。但这不是要点,要点是他的容颜。

刘备

《三国志》里说:“(备)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站着手就能摸到膝盖,双眼能看到耳朵,咱们能够脑补一下该有多难看,这要是大半夜出去,必定得吓坏一群人。

再来说说孙权,孙权也是个富二代,孙权的爸爸叫孙坚,哥哥叫孙策,他们家在江东有大片土地。在这山高皇帝远的江东偏安一隅,日子过得舒服又惬意。

孙权

《三国演义》里描述孙权的相貌:“方颐大口,碧眼紫髯”。也就是说孙权是方脸,满脸胡子,一副金毛狮王形象。这还不止,《三国志》中写到孙权“长上短下”,就是说上身长,下身短,也就是说孙权腿短。试想一下,一个身材比例不匀称的小短腿,留着满脸络腮胡子,这还是你印象中的孙权吗?

所以,这几位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如果放到现在,跟高富帅完全不沾边。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们成就一番霸业,千古留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如何评价五代时期后梁名将王彦章?

全文共 136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五代时期这个时间段的历史应该还是很有意思的,话说五代十国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的英雄和大武将的,这其中就有一位叫王彦章的,这个人名气非常大那么我们如果要仔细的分析的话,他到底会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

王彦章生平事迹,知道的朋友很多,这里不赘述,重点谈一谈王彦章这个人物的历史地位和评价

元初名儒郝经《题汶阳王太师彦章庙》有这样的诗句:

不许乾坤属李唐,孤军直与决存亡。

大梁仅得延三日,匹马犹能敌五王。

谁意人间有冯道,幸因身后遇欧阳。

千年豹死留皮在,破冢风云绕铁枪。

清代王恽诗《谒梁太师王彦章祠》有句曰:

太师祠庙汶城西,坟土累累日渐低。

唯有英声消不得,至今高与泰山齐。

清朝康熙年间寿张(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寿张镇,上世纪60年代寿张县撤销)知县滕永祯在《重修〈寿张县志〉序》中说:

(王)彦章忠肝义胆,捐躯成仁,千载昭垂不朽!

王彦章在《旧五代史》中在卷二十一《梁书》二十一列传第十一中,和庞师古、霍存、符道昭、徐怀玉、郭言、李唐宾、王处裕、刘康乂、贺德伦等后梁的臣子们并列,但在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中,王彦章在卷三十二《死节传》第二十中,和欧阳修认为的全节之士裴约、刘仁瞻并列。

说来可怜,整个五代符合欧阳修这个标准的只有三人,无怪乎欧阳修要特别推崇王彦章。郝经诗所谓“幸因身后遇欧阳”说得很到位,王彦章形象的完善和塑造,确实和欧阳修关系非常密切。

在欧阳修的视角,五代是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的“乱世”(《新五代史》卷一六《唐家人传》论),因而在撰写《新五代史》的时候采用所谓春秋笔法,用不同的字句表述方式和自己的补充议论来体现微言大义。

对后梁忠诚不二的王彦章受到推崇,便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对后世的统治者来说,提倡和鼓励忠君和赤心报国的典范王彦章,自然对统治有利,也自然需要大树特树。

当然,因为王彦章出身草根(据说不知书),又勇武过人,所以在百姓心目中也很喜欢这个粗豪耿直的将领,有一种把他当做出身相仿的自己人的感觉,毕竟,很多王彦章的祠庙(铁枪庙)也并不是官方设立的而是百姓自发设立的。

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青主)说:

王彦章粗鲁莽汉,仅死事可,特立死节之目,全未推敲所事所死者为谁也?

傅山的意思就是说王彦章是死事还马马虎虎,如果要说是死节,那么他所殉的对象实在是很不堪和黑暗的后梁,自然谈不上什么死节。

其实,欧阳修心里也有点虚,他曾经这么说:

天下憎恶后梁已经很久了,但是如果生在那个时代,不当它的臣子也可以,但是如果食人之禄,那么就要死人之事。(已议成白话文)

但是,抗清死节的黄道周却这么评价王彦章:

留皮留我,忠早酌量。死得其所,死又何妨。

此时的王彦章,已经成为一个抽象的精神榜样。

1927年,王国维自沈于昆明湖,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同事陈寅恪特为之作《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其中云:

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Eidos者。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

从伦理学、历史学乃至很多领域,关于这个问题以及衍生的相关问题当然见仁见智,也大可以商榷,但是,任何时代,从来不缺少知顺逆、识时务的聪明人,而粗鲁莽汉王彦章这样的人物,从来就是少有的,他的价值或许也就在这个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赵高在秦始皇时代当什么官 赵高在秦始皇时期是啥官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赵高秦始皇时担任的是中车府令一职。中车府令职务相当于皇帝的侍从车马班长,负责皇帝的车马管理和出行随驾,甚至亲自为皇帝驾御,职位至关紧要,非皇帝绝对信任的心腹之人不能担当。

秦始皇死后,赵高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死长子扶苏,另立胡亥为帝,并自任郎中令。公元前208年,赵高又设计害死李斯,成为秦朝丞相。胡亥死后,子婴继位,并在登基当天杀死了赵高。赵高一生制造了多起秦朝宫廷政变,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唐朝时期中亚地区是谁在统治?唐朝为什么不占领中亚地区?

全文共 7102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时期,应该算得上是世界最顶尖的一股力量,不管是军事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是巅峰般的存在。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当时的唐朝不把中亚地区也一举拿下呢?中亚就是现在的亚种中部,一共有5个国家,但是在千年以前还都是一些小国。当时唐朝的国土面积比现在的中国还要大,也许正是因为这点也就不需要往外扩张了。

要谈唐朝争夺中亚的历史,从新疆到中亚的一些地理概念必须先厘清一下,不然单凭文字根本无法建立起概念来。

先来一张新疆省的地图:

请看图,我们先解释一些概念:

吐谷浑:西晋时,慕容鲜卑迁移到青海柴达木盆地,与当地羌人融合建立的国家,当凉州陷入战乱,丝绸之路河西段不通时,从川西北入青海走柴达木入南疆的河南道(因吐谷浑被称为河南国而得名)就兴盛起来。隋唐之际,吐谷浑因为地处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吸收多种文化,已经成为一个较强大的国家。

伊州:今新疆哈密,东汉以来为汉军屯垦地,亦曾臣服于突厥,是汉胡交融而汉人居多的城市,是唐朝在西域的三个直辖州之一。

高昌:今新疆吐鲁番,汉晋以来汉人驻军后裔建立的国家,但也受到各种胡人的影响,懂汉字,说胡语。在突厥和唐之间摇摆不定,被唐朝消灭,在其故地设西州,是唐在西域的三个直辖州之一,长期是安西都护府驻地,掌控天山南路的军政。

安西四镇:即唐军在天山南路设置的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四镇。汉朝崩溃后,西域三十六国互相吞并,到隋唐之际,只剩下包含这四国在内的若干大国,而这四大国能够脱颖而出,正是因为他们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贸易节点。唐朝征服四国后,一面保留原来的国王,一面在这四国驻军,成为控制丝绸之路南北道的重镇。有时候碎叶城会取代焉耆成为四镇之一,详情见后。

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距乌鲁木齐不太远。原为西突厥的浮图城,唐灭高昌后降唐,被置为庭州,是唐在西域的三个直辖州之一,武则天以后成为北庭都护府的驻地,掌管天山北路的军政。

楚河盆地:今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境内,即汉代乌孙之地,是中亚难得的福地,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宜耕宜牧。离吉尔吉斯斯坦首都不远处的托克马克附近就是唐朝有名的碎叶城,是李白的出生地,也一度是唐朝安西都护府所在地,是唐朝经营中亚的重要据点。如果再扩充一些,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大片平原地区称为七河流域,包括哈萨克斯坦的东南角和新疆的伊犁河谷在内,共有七条河流注入巴尔喀什湖,都是中亚的宝地。

费尔干纳盆地:主要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即汉代大宛国所在,有中亚两大河之一的锡尔河流过,不但水量充足,气候也比楚河盆地更温暖,更适宜农耕,也是中亚福地。费尔干纳盆地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节点(于阗—疏勒—费尔干纳),在南北方向也是交通枢纽,南经吐火罗通印度洋,自身还盛产名马,地位重要。唐代是拔汗那国(汉名宁远国)所在地。

我们换一张图更清晰的看看楚河盆地(或者扩大版七河流域)和费尔干纳盆地,地图中楚河州附近就是楚河盆地,东边有伊犁河谷,左下角被深色包围的一小块浅色就是费尔干纳盆地:

下面再上一张以中亚为中心的地图,从这个角度看楚河盆地和费尔干纳盆地的位置,然后再解释几个新名词。

增加了几个新名词,也跟唐军经营中亚密切相关。

吐火罗:交通要道,吐蕃出青藏高原要经过这里,阿拉伯要杀入北印度也要经过这里,中国僧人去印度朝圣也要经过这里,所以非常重要。唐时这里有石汗那等小国,这些小国可能有个突厥血统的盟主叫吐火罗叶护。

河中地区:今天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区,以草原和荒漠为主,但中间有大量的绿洲城邦,商业十分繁盛。这里的民族是粟特人,极善经商,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唐朝的贸易,河中共有十几个粟特城邦,其中九个大的合称昭武九姓,康国(汉代康居后裔)、石国(导致怛罗斯之战的国家)等都在其中。

花剌子模:河中以北,咸海南岸的粟特人地区,商贸也非常发达,是唐朝最盛时能影响力所到达的西北边界。

大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群山里的小国,地位重要,是吐蕃杀进吐火罗和中亚的出口。如果大小勃律臣服唐朝,吐蕃在中亚方向就被封门;如果大小勃律倒向吐蕃,吐蕃就可以很方便的出入中亚和吐火罗。

对吐火罗政区没有概念的,请看下图,紫色部分即为吐火罗:

地理概念普及完了,现在我们要介绍中亚争霸的几个主角了。

中亚争霸的原因与几个主角

有一种说法认为唐朝不去开发条件优越的南方(当时南方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发),却把大量军力投入西域和中亚争霸,是得不偿失,这种说法是因为对唐朝前后的世界历史了解不够所致。

如果把欧亚大陆称为世界岛的话,中亚就是世界岛的中心地带,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交通要道和商贸枢纽,是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可谓财源滚滚。当时的中亚远不是今天这般破落,而是文化昌明,经济繁荣的发达地区,后来破落是因为几个原因,一是大航海时代和明清锁国,东西两面的贸易量都大降,中亚不再是文明交流的重心,二是近代以来被俄毛统治和攫取了几百年,才变成今天的鸟样。所以在唐朝那会儿,夺取中亚的收益远大于经营南方的收益,唐朝才不惜投入重兵,在中亚争霸。

在唐朝勃兴以前,这里由西突厥汗国统治。突厥是以商贸立国的草原帝国,控制西域和中亚的城邦,垄断丝绸之路是其基本国策。南北朝时,中亚本来在游牧民族嚈哒的控制之下,嚈哒被称为“白匈奴”,实则有可能是鲜卑乞伏氏西迁立国(余太山的观点),鼎盛时把强大的萨珊波斯按在地上摩擦,也曾杀入新疆境内。

嚈哒盛况(白色)

北齐、北周并立时,突厥兴起,很快就征服西域,然后与萨珊波斯联手,消灭了嚈哒,成为中亚和吐火罗城邦的宗主。随即突厥又与东罗马帝国联手,把波斯伸向中亚和吐火罗的触手斩断。

萨珊波斯(明黄色)与东罗马帝国(蓝色)

深黄色是萨珊版图较大时的领土

后来突厥分裂,西突厥汗国占据了从新疆到中亚的广大地区,下面是西突厥汗国的版图,强调一下,这是西突厥的控制区域而已,中亚和吐火罗的城邦国家依然是存在的,只不过认西突厥可汗做宗主。

等到唐朝消灭两突厥,在其故地承袭了突厥的政策,没有去强行郡县化,而是像突厥一样,成为当地各部落和城邦的宗主就打止。有些人据此认为唐朝不够强大,不够霸气,殊不知这正是唐朝的聪明之处。

唐朝大量继承北朝的政治遗产,而北朝是由北族中的拓跋鲜卑建立,虽然到魏孝文帝时全面汉化,但北魏的北族传统从未断绝,而且经过北魏末年边镇军人的南下,北族传统还有所复兴,唐朝对此毫不陌生,且能体会其精神内核。

要把蒙古高原和西域、中亚郡县化,不说没有那个力量,就算成功了,也会因为官僚政治的低效和浪费而无法持久,新征服地区的郡县化除非彻底完成,否则对征服者来说会是巨大的负担,而不是助力,而且就算完成了,帝国郡县提供的资源经过内耗以后也不是封建领主可以比的,当然郡县化以后统治会比较稳定,这是郡县制的优势所在。

唐朝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保留了从蒙古高原到中亚的部落首领和城邦国王,以天可汗而非皇帝的身份统治他们,所以唐朝能够兼具汉地农耕文明与北族游牧商贸之长,成就伟大的世界帝国。

突厥灭亡后,什么同罗、仆固、回纥、思结、契苾、浑都是原属于东突厥,与突厥族系相近的丁零、铁勒系民族,后来成为蒙古高原的主角。

西突厥的余部则有所谓“十箭部落”,西突厥可汗赐给他们一人一支箭,十箭部落合起来就是西突厥的主力。十箭部落又分为五咄陆部落和五弩失毕部落,五咄陆是处木昆、胡禄屋、摄舍提、突骑施、鼠尼施五个部落,牧区是碎叶川以东的北疆地区;五弩失毕则是阿悉结两部、哥舒两部、拔塞干,牧区是碎叶川以西的中亚地区。西突厥汗国灭亡后,十箭部落与唐朝有合作也有对抗,是中亚争霸的重要角色。

然后我们之前提到的中亚主角之一萨珊波斯到哪里去了?答案是被新兴的阿拉伯消灭了。萨珊波斯是西亚大国,与罗马帝国及帝国分裂后的东罗马帝国混战数百年,双方元气耗尽,被新兴的阿拉伯人轻易收拾。唐朝统一前夜(624年),卡迪西亚之战中,阿拉伯消灭了萨珊波斯最后的精锐,萨珊波斯从此式微。二十七年后,在李世民病逝前后(651年),萨珊波斯彻底灭亡,末代王子俾路斯向唐高宗求援复国,但唐朝正在集中力量消灭高句丽,无法提供实质性支援,但借助萨珊波斯的余威,设置波斯都督府,强化了在吐火罗的统治。

取代波斯的是更为强大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自从隋唐之际统摄于伊斯兰教之后,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与唐太宗和唐高宗初年的大扩张同时,阿拉伯人也进行了史诗般的大扩张,西线从东罗马帝国手上夺取叙利亚、埃及,随即收复昔兰尼加和马格里布的柏柏尔人,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征服西班牙;东线则彻底消灭萨珊波斯,并且摩拳擦掌进攻中亚和吐火罗。就在此时,唐朝因武则天的恶政,势力陷入全面衰退,阿拉伯帝国则步步进逼,到唐玄宗即位后唐朝才在中亚方向重新反击,但阿拉伯人已经优势在握,很难打破。

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最盛时版图

另外一个搅局者则是吐蕃。因为在唐以前,青藏高原从来没有形成过如此强大的帝国,所以唐朝毫无心理准备,一系列失策之下促成了吐蕃的壮大。

有一种说法认为吐蕃逼婚唐太宗,大破唐军导致唐太宗不得不赐婚,这是胡扯,当时吐蕃进攻松州,击败了唐朝的当地驻军,唐太宗随即派侯君集还以颜色,击败吐蕃,吐蕃军退回。不过因为此战改变了唐太宗对吐蕃不屑一顾的态度,毕竟有一定实力,于是认为吐蕃有资格跟唐朝和亲,准许了松赞干布的请求。和亲的宗女,唐太宗选了宗室名将李道宗的女儿文成公主,并且派一代名将李道宗送亲,就是有勘探吐蕃地形和路径,以备攻战的意思。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了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吐蕃得到印度文化和华夏文化的双重滋养,迅速强大。吐蕃成为强国的关键有两个:一是消灭了青海的吐谷浑,统治了吐谷浑人,有了进攻唐朝的后勤基地,唐高宗派薛仁贵帮吐谷浑复国,结果大非川之战十万大军被吐蕃名将论钦陵打得全军覆没,吐蕃占领吐谷浑已成定局。二是唐睿宗时吐蕃贿赂唐朝官吏,将黄河九曲之地作为和亲的金城公主的汤沐邑收归吐蕃,吐蕃得到大片的良田沃土,同时拥有了进攻唐朝第二块的后勤基地。

此后吐蕃时不时向东出陇右、河西、剑南,向北出安西,攻打唐朝,向西则压服大小勃律,杀奔吐火罗,是中亚争霸的重要角色。安史之乱唐朝放弃中亚后,吐蕃还跟阿拉伯帝国缠斗数十年,减缓了中亚和西域的伊斯兰化。

几个主角介绍完了,下面我们简述一下中亚争霸的进程。

波澜壮阔的中亚战争

唐朝的中亚争霸分为几个时期,分别予以简述。首先是唐太宗与唐高宗前期——疯狂扩张期。

唐太宗消灭东突厥,解除唐朝最大的威胁之后,即开始对西域用兵,试图掌控商路,这其实是对隋炀帝经营西域的继承。634年,唐太宗按隋炀帝的步骤,先派李靖、侯君集消灭吐谷浑,解除丝绸之路侧翼的威胁,也避免吐谷浑利用河南道分掉一部分丝绸之路的贸易。640年,唐朝消灭接盘东突厥,有复兴之势的薛延陀汗国后,开始对集中力量西突厥下手,消灭臣属西突厥的高昌,以高昌为西州,设置安西都护府。

随后,唐朝在攻打西突厥的过程中,大量使用突厥降将如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等,减少阻力。648年,唐朝攻灭不服的焉耆和龟兹王室,击败西突厥干涉军,改立国王,并在焉耆和龟兹设置军镇,随后在于阗、疏勒也设镇,这就是安西四镇,是唐朝经略西域的中亚的重要保障。

失去西域城邦国家后,西突厥已经走向式微,唐太宗派阿史那贺鲁去招抚西突厥余部,但649年唐太宗病故,招抚了西突厥大部的阿史那贺鲁趁机反叛,并进攻安西四镇,经数年拉锯战,657年,唐朝名将苏定方击擒阿史那贺鲁,消灭西突厥汗国。西突厥十箭部落归附唐朝,西突厥以往在河中、吐火罗、费尔干纳的属国纷纷奉唐朝为主。

唐朝在北疆设昆陵都护府,立突厥王室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兼昆陵督护;在中亚东北部设濛池都护府,立突厥王室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用突厥人为唐朝守卫西北以及经略中亚,唐朝正式介入中亚。

此时,唐朝消灭了西突厥汗国,阿拉伯也消灭了萨珊波斯,唐朝与阿拉伯的正式交锋指日可待。此时阿拉伯在东方的势力还不强,其扩张策略是依托呼罗珊(今波斯东北部),渡过阿姆河,对河中和吐火罗进行抢劫,战局有利时则顺势征服,不利时则退回呼罗珊。唐朝为了维护丝路必然要与阿拉伯交锋,但吐蕃的以外崛起打断了唐朝经营中亚的历程。

唐朝对吐蕃一直过于轻视,所以对自己的属国吐谷浑遭到吐蕃侵略时重视不够,等到吐蕃一举攻灭吐谷浑,又攻陷安西四镇才如梦初醒。670年,唐朝名将薛仁贵率十万大军助吐谷浑复国,却在大非川被吐蕃以倾国之兵击败,全军覆没。此战之后,吐谷浑灭国已成定局。

吐蕃占据青海和安西四镇后,随即开始争夺西域商路。此时唐朝手里的丝绸之路十分单薄,从长安经陇右河西到西州,再从楚河盆地进入中亚,是一条长线,吐蕃打算攻占陇右河西,切断唐朝与西域的联系,再把西域一口吃下。于是吐蕃与唐朝在陇右河西爆发一系列大战,吐蕃胜多负少。

在这种情况下,唐朝丝路岌岌可危,自然没有余裕去经营中亚,只好扶植萨珊波斯的末代王子俾路斯及其子泥涅师,成立波斯都督府,利用萨珊波斯的残余力量迟滞阿拉伯东扩的脚步,而他们也确实为唐朝争取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到680年左右才彻底没落。而就在此时,因为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穆阿维叶将哈里发从选举制改为世袭制,指定其子叶齐德一世担任哈里发,引起国内大面积反抗,阿拉伯帝国东扩之路停顿二十年,到700年以后才再度经略中亚。

683年唐高宗死后,武则天杀害名将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等,又任用酷吏,政治腐败,府兵战斗力大降,导致唐朝势力陷入全面衰退,吐蕃入侵陇右河西时甚至宣称“中国无名将”,不予抵抗;在西域虽然靠水货名将王孝杰收复了安西四镇,但在陇右河西一直被动挨打,武则天只要自己权位稳固就好,天下怎么样那是次要的,所以她不但无力而且也无心去经略中亚。关于武则天时期唐朝势力的衰退,请看此贴:

武则天的败仗不足以抹黑唐朝,周朝的锅唐朝不背

等到武则天终于死球,唐玄宗又收拾完唐中宗、唐睿宗朝的各种乱象之后,已经到了710年以后,此时阿拉伯大举进攻中亚,河中、吐火罗大面积沦陷,吐蕃也借助唐朝的政治混乱,得到了黄河九曲,步步进逼。武则天时东突厥复叛,在蒙古高原建立后突厥汗国,西突厥余部多给五咄陆部落中的突骑施部收服,因为唐朝边将的失政与对衰落后的唐朝的轻视,突骑施也与唐朝为敌。

一时唐朝陷入四面皆敌的危险局面,唐玄宗必须先收拾了后突厥、突骑施和吐蕃,才能谈得上经略中亚。虽然从715年到722年,唐朝名将张孝嵩曾经在西域和中亚两次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击退了吐蕃的小勃律的入侵,但唐朝当时不具备跟阿拉伯大规模开战的能力。

720年,后突厥毗伽可汗听智者暾欲谷之言,与唐朝和好,唐朝遂开始在四面全线反攻。首先,唐朝拉拢突骑施,利用突骑施的力量对抗阿拉伯入侵,从723年到731年,突骑施苏禄可汗三次大败阿拉伯军,保护了费尔干纳,收复了吐火罗和河中的部分地区。

同时,唐朝集中力量攻打吐蕃,730年,唐朝宗室名将信安王李祎奇袭吐蕃要地石堡城,拓地千里,738年,唐朝名将崔希逸又夺取青海,吐蕃战略纵深受到破坏,从陇右河西方向攻唐乏力。此阶段,因唐朝安西都护杜暹故意把突骑施使者冻死,加上突骑施力量日益增强,苏禄可汗开始袭扰唐朝,从736年到739年,唐朝北庭都护盖嘉运与阿拉伯军联手消灭突骑施,唐朝势力重新到达吐火罗与费尔干纳。740年,唐朝名将王忠嗣趁后突厥汗国内乱,将后突厥汗国一举攻灭。

但是转任陇右河西节度使的盖嘉运居功自傲,不用心防务,742年,吐蕃复夺石堡城,大大的打乱了唐玄宗的计划,唐玄宗震怒之下罢黜盖嘉运,经数年准备,749年哥舒翰才重夺石堡城,在三年内夺回青海和黄河九曲。稍前的747年,安西副都护高仙芝翻越葱岭,打服小勃律国,锁住吐蕃出入吐火罗之路,此时,唐朝终于可以跟阿拉伯全力对战了。

此时唐朝在吐火罗和费尔干纳依然保有存在,但河中已经基本落入阿拉伯之手,不过747年阿拉伯帝国陷入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取代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的内战,唐朝有了翻盘的机会。749年,唐朝应吐火罗诸国之邀,消灭了亲附吐蕃的朅师国,彻底堵住了吐蕃西出的道路,高仙芝随即想利用阿拉伯内战之机开拓河中。

当时费尔干纳的拔汗那是唐朝的铁杆盟友,唐朝消灭突骑施之后把不少突厥俘虏分配给了拔汗那,在河中与费尔干纳交界处的石国(昭武九姓之一)虽然也曾经帮唐朝打过突骑施,但其国内分为亲唐、亲阿拉伯两派,地位与拔汗那无法相比。拔汗那与石国矛盾又大,于是高仙芝借机攻打石国,但在攻陷石国以后他没有采取以往那样换国王的惩戒惯例,而是烧杀淫掠,这就引起河中诸国的仇视。

河中诸国本来更亲阿拉伯,此时因高仙芝的作为,就向阿拉伯求援,阿拉伯派兵与河中诸国组成联军,高仙芝听闻此信,为先发制人,于751年率军先杀入河中,在怛罗斯与阿拉伯联军交战,唐朝因盟军突厥系的葛逻禄叛变而失败,损失惨重。但怛罗斯之战并不是有些文章所说的“唐朝经略中亚的终点”,而只是一个起点,两年后(753年),封常清即再度远征吐火罗,打平了克什米尔的大勃律国,与阿拉伯的又一轮攻防开始,不过这时安史之乱开始,唐朝调安西北庭大部分兵马回援,唐朝这才退出中亚。

所以说,唐朝退出中亚的标志并不是怛罗斯之战,而是安史之乱。

而安史之乱的原因,则是天宝年间唐朝的政治腐败导致汉地和北族两个体系都出现了动摇:在汉地,唐朝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带来的腐败和内耗使带有封建性质的府兵崩溃,汉军的战斗力迅速与边境的胡兵拉开距离,形成内虚外重之势;北族方面,唐玄宗晚年为了加强皇权专制,推行恩幸政治,开启了一步登天的恩幸的野心,而恩幸们之间的个人恩怨则因为其权势极大的影响了国家政治,像杨国忠与安禄山的争宠,就是安禄山造反的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三国时期中原为什么没有被胡人入侵?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以外还是有很多外族的,而且胡人更是趁八王之乱灭掉了西晋王朝。为什么在三国时期胡人没有发动入侵呢?可能但是当时外族实力太弱,而且魏蜀吴一直也在打压外族,只不过这段历史被提及的很少。按照当时外族的实力来说还没办法抢夺中原这块蛋糕。八王之乱也是没有办法,各方势力都是最虚弱的时候才会被胡人趁虚而入。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后,先是董卓乱政,紧接着就是各路诸侯割据混战,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再后来就是魏蜀吴三国的大战,可以说,汉末一百多年是一段纷争不断的乱世。

这个时候,为什么没有出现外族大面积的入侵?

奇怪的是,等到司马炎一统天下后,西晋王朝司马家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这就被胡人趁虚而入,掀起华夏最黑暗的一段历史——“五胡乱华”,西晋王朝也被胡人所灭。

当初汉末群雄逐鹿中原,正值天下大乱之时,胡人为何没有趁虚南下?

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一:外族实力尚且不足。

汉末三国混战时期,外族的实力尚且不足,无论是人口,还是武器设备,都处于发展阶段。

在汉朝初期和中期,外族遭遇汉王朝严重打击,无论是匈奴、还是鲜卑族,基本是内部分裂,混乱不堪,没有形成统一的战斗力,羯人、羌人,氐人也比较分散,各自为政,一盘散沙。

武器方面,由于汉族与外族的融合还没有开始,外族缺乏重要的铁材,导致武器设备都很落后。

第二:对外族一直强硬,以及打击力度大

魏蜀吴三国虽然各自为政,之间也有大战,但是对待外族却是一直的强硬。

曹操北抗匈奴,孙权灭百越,刘备西抗羌戎,基本上算是统一战线,凡是想染指中原大地的外族,魏蜀吴三国都在不遗余力的打击。

汉末的张奂、公孙瓒、董卓等,曹操时期的田豫、牵招、梁习等,屡破乌桓、鲜卑等外族,对外战争中,少数民族在曹魏手中一直没有讨到便宜。除此之外,曹魏名将毌丘俭两次出兵讨伐高句丽,攻破丸都,几亡其国。

第三:曹魏和西晋初期势大,外族无人能敌

曹操统一北方后,就大力发展经济,对内屯田,重视农业,兴修水利,于此同时,对外意图消灭蜀汉和东吴。在经历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代有作为的皇帝之后,曹魏的实力可以达到了巅峰。

曹魏曾多次派名将镇守北疆,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阻挡了胡人的南下和骚扰。到了司马氏夺权,司马家族亦也是人才辈出,哪怕是在西晋发生秦凉之变,鲜卑首领秃发树机发起声势浩大的反抗晋王朝的战争,最终还是被晋将马隆所败,旋即为叛徒所杀。

在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很有杀伤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什么时期的邮票收藏价值大

全文共 1289 字

+ 加入清单

邮票在国内有很多年的历史,每一个时期都有很多有潜力升值的邮票,那么什么时期的邮票收藏价值大?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邮票”—或许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寄信时付费所贴的凭证,也或许是儿时记忆中的兴趣爱好,相信当你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在思考您对邮票的认知与想法。在收藏界,邮票或许不是属于一个大项,它没有书画的艺术工艺,也没有瓷器的华丽精美,更没有当代艺术的光鲜亮丽,但每一枚小小的方寸之间,都蕴藏了一段历史。

1840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在英国伦敦发行,邮票的诞生意味着通讯文明的向前迈开了一个大步,节省了许多人的物力及社会成本,因此许多国家如美国、瑞士、巴西等国家相继发行邮票,而我国的第一枚邮票发行于中国在清光绪四年六月(公元1878年7月)开始发行邮票。第一套邮票共三种,图案是一条五爪大龙,它在清代是皇权的象征,具有国徽的性质,这套邮票通称为“大龙邮票”。

说到中国邮票,可以划分出几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出现许多珍贵的邮票,这些邮票经过了多年的历史见证与研究,最终被收藏大众认可。

清代1878-1911年:这一段时期所发行的邮票种类是最少的,但却是最具收藏价值的古典邮票,从大龙、小龙、慈寿、红印花、蟠龙知直到最后的宣统,所发行的珍贵邮票无数,也是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收藏领域,邮政史方面更是变化无穷,令人痴醉余其中,不能自拔。本次具代表性的拍品有大龙伍分银版张。小龙北海加盖过桥四方连,红印花原票,红印花小4分,红印花当伍圆,蟠龙伍圆整版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大珍品。

民国1912-1949年:这一段时期是最动荡的时期,其中经历了一次及两次世界大战,不论是政治或金融均是变化最大的一段时期,邮票发行的种类色调单一,品种少,但也是最具收藏趣味及研究,许多邮政使清楚的反应了抗战时期的邮路,邮票邮资反映了当时的通货膨胀。本场拍卖具代表性的拍品有1912年试印样票一组七枚,4分改3分帆船加盖倒盖,“限省新贴用”新票双连,童子军临时邮局信封等。

解放区1929-1949年:这是一段国共并存的时期,共产党在解放的地区发行了许多邮票,从印刷及发行上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物资缺乏,但在通讯商的服务是不可缺少的,解放区最有名的邮票当属“稿”字四方连,原为著名区票收藏家沈增华先生,现在藏于著名收藏家先生受众。本次拍卖亦有许多珍贵的解放区邮票及信件,如苏中区内用四方连,胶东战时邮政实寄封等,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大珍品。

新中国1949至今:新中国的邮票相信对许多人来说都不会陌生的,许多经典的邮票都是儿时中的记忆,中国邮票印刷精美,极具收藏价值,这一段时间也出现了许多珍贵的邮票,知名度最高的当属全国山河一票红邮票了,本场拍卖有一枚旧票上拍,品像良好,另外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未发行邮票,公元前错体邮票版张钧为新中国十大珍贵邮票之一,另外许多罕见的天安门普票亦是本次的亮点,不容错过。一件解放后寄往台湾的东北邮简也陈述了一段泪水的历史,非常之珍罕。

上述时期的邮票都有很大的收藏价值,邮票的升值速度也是很快的,不仅要了解上述等投资理财安全小知识,还要对其怎样选择理财收藏品等知识有所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他被迫禅位于朱温 大唐王朝结束 我国进入大分裂的五代十国时期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904年,唐朝面临新的危机,朱温杀害了唐昭宗李晔,拥立李晔的第9个儿子李柷为唐朝的新皇帝,这也成为了唐朝的末代皇帝。李柷当时年仅12岁,还是个孩子,朱温把他立为傀儡皇帝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控朝政大权,让李柷成为他的傀儡。

李柷的生平也很不幸,他毫无实权,一切政事都由朱温来决策。公元907年,朱温逼迫李柷“禅让”皇位,废为济阴王,安置于曹州,唐朝也便正式灭亡了。而李柷在一年后的公元908年,他被朱温鸩杀,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人生。

对于朱温,他能轻而易举地灭亡唐朝,建立后梁,这个当时极具震撼力的事件,让人们对他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充满了好奇。而朱温本人生于公元852年,是宋州砀山人,在各种历史事件中也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了后世不容忘怀的历史名人。

朱温最早参加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并先后攻陷了洛阳、长安等地。882年更是归附了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联合镇压黄巢军。之后,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

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掌握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903年,他杀掉了唐昭宗李晔,建立唐哀帝李柷为皇帝;907年,他又逼迫唐哀宗李柷禅位,建立后梁称帝。

公元912年,朱温因继立问题被亲子朱友珪弑杀。朱温在位期间共6年,享年61岁。这段历史也奠定了唐朝128年辉煌王朝的终结,同时揭示出中央集权回归的必要性,也正式进入了五代十国乱世371年的历史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民国绥靖司令部营房旧址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民国绥靖司令部营房旧址为嘉兴市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绥靖司令部营房旧址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建设街道紫阳社区荣军医院子城垣内。民国三年(1914),子城垣内建筑被改建为浙军第二十一团营房,俗称“西大营”。1937年,日军占领嘉兴,“西大营”毁于炮火。1938年,伪国民政府在此建“绥靖司令部”,大小营房20多幢,均为日式建筑,现保存四幢。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此驻扎军队,复称“西大营”,后国民党裁军,蒋经国为笼络复员军人,将此处改建为青年中学,继续训练青年军。西北侧两间二层楼房(现荣军医院住院部1号、2号楼),为日军占领嘉兴时建;东南侧两间平房(靠南1间29号楼现为理发店,靠东1间27号楼现为伤残军人宿舍),为日军投降后建。总建筑占地面积3831.5平方米,均为砖混结构,屋顶为硬山顶,墙体为青砖砌筑。其中29号楼还保留有一排取暖用壁炉烟囱。这批营房见证了抗日战争及嘉兴各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是日军侵华的有力物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2010年公布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嘉兴市文保所

紫阳社区:建设街道紫阳社区位于嘉兴市中心,是集商贸,金融,医疗,居住为一体的开放式老社区。东至建国路,南至环城河,西至禾兴路,北至中山路,社区占地面积为0.7平方公里,社区居民住户2621户,总人口8384人,其中外来人口2308人。在册党员308人,下设8个支部,其中一个两新青春支部,居民小组28个,60以上1594人,80岁以上320人,辖区共建单位12家,有7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比熊犬寿命多长?哪个时期属于老年时期?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比熊犬寿命一般在12至15岁左右,每个比熊犬的寿命长短也会存在一些差别,因为它的寿命长短还与每个个体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疾病等密切相关。

比熊犬是一种小型犬宠物,它体型娇小但强健,活泼可爱,但是它不会自然脱毛,所以毛发需要进行定期的整理。比熊犬的寿命长度多在12岁左右,一般两岁以前是比熊犬的幼年及童年时期,两至五岁的比熊犬就可以说是处于了青年、壮年时期,比熊犬进入中老年则是在六岁开始,这个时候它的身体的状态开始出现老化的趋势,对于十岁的比熊犬来说,这个时期它已经非常的衰老了。

比熊犬属于容易过敏的体质,通常要选择没有添加剂的狗粮。犬容易患上牙病,另外要减少甚至避免饲喂粘牙的食物,以免比熊犬患上一些牙病,如果食用粘牙的食物,建议进行一定的牙齿清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黄帝时期的发明有哪些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黄帝时期发明有田亩制、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碗、碟、釜、甑、盘、盂、灶、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等等。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不同时期的儿童,家长应给予零食选择的正确指导

全文共 1876 字

+ 加入清单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零食都是高热量且不健康的。大多数家长都是排斥零食的,其实有些健康零食,吃了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对于不同时期儿童,家长应给予零食选择正确指导

1、解渴最好还是凉白开

渴了喝什么?“雪碧,透心凉”,“怕上火,喝王老吉”……商家们貌似早已给出完美“答案”。但是研究结果早就表明,碳酸饮料能加速体内钙的流失,长期饮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而所谓“纯天然”的果汁,也“面目可憎”——不一定真是纯天然吧。

其实,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大人来说,凉白开都是盛夏的最好饮品。水不仅是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基础,还在保持体温和维持新陈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要解渴还是给孩子多喝温开水或凉白开,既卫生又省钱。

2、冷饮凶猛

冰淇淋、雪糕都是夏天时孩子的最爱,里边“纯牛奶”的成分总让我们误以为这是在吃固体牛奶,既得冰爽又得营养。事实上,这些冷饮中主要成分是大量的脂肪、胆固醇、糖和蛋白质。这些成分摄入过多的话,会使孩子产生厌食情绪,影响正餐摄入。而且,为图清凉大口吃冷饮,会使胃壁受冷而收缩,刺激过频可能影响消化功能。

3、清新口气要靠良好习惯

泡泡糖和口香糖,嚼起来甜丝丝的,还可以顺便清洁口腔、去除异味,甚至可以吹泡泡玩。可惜,对孩子来说,其中含有的石蜡他们是无法排出体外的,而且在咀嚼过程中,会咽下大量的气体导致胃肠胀气所以,如果想保持清新口气,还是要靠在平时就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4、远离骨骼杀手味精

味精有个拗口的化学名是“谷氨酸钠”,这也是它的主要成分,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但能增加食物的鲜味。在消化过程中味精会分解出谷氨酸,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当这种物质过多时会妨碍骨骼发育,对儿童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规定1岁以下的小儿食物中禁用味精,我国的食品安全相关政策也规定12岁以内的儿童食品不要加味精。

5、热量是肥胖的第一元凶

脆脆的炸鸡腿、香酥可口的鸡米花、脆而酥软的炸薯条,这些“洋快餐”的主打食品,既便捷又可口,深得大人和小孩的青睐,而店里五花八门的小礼物和花样新出的“儿童角”,更让孩子们流连忘返。这些油炸类食品含有过量的热量,长期食用,很容易就摄入超出身体所需的热量,而这部分热量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引起儿童肥胖。

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到能够做出简单判断的学龄儿童,孩子的身体和思维都在不断成长。在临床上,也会将孩子按照不同年龄划分,制定严格而大有区别的用药剂量标准。

对于零食的选择上,同样也需要根据年龄来调整。

1、婴幼儿:吃软食

孩子1~3岁时为婴幼儿期。当宝宝断奶后,就开始和大人同桌而食。此时的他们,生长迅速,个个具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本领,因此需要比大人更多的营养。但他们的消化功能不完善,胃口小,一般需要“三餐两点”,即三顿正餐,两次零食。零食安排的原则就是保证和正餐有足够的时间间隔,口感要软、细、易吸收。

可让孩子喝些果汁、吃几片水果、饼干、不太甜的小点心等当零食。这时期的孩子还要注意蛋白质的供给,每天要吃奶及豆制品,要经常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食品;禁食辛辣佐料、红茶和咖啡。

2、幼儿期:长齐牙齿样样吃

3~4岁是属于幼儿期,此时孩子的20颗乳牙已经长齐,且足以应付大部分食物的咀嚼和撕咬了,因此对饮食的要求是营养均衡、结构合理、搭配适当。除正餐外,他们每天还要有1~2次的加餐,以补充三餐不能满足的营养和热量。

可选择的食品有黄瓜、西红柿、果汁、含糖少的饼干、面包、蛋糕、鸡蛋、牛奶、酸奶、花生、瓜子、芝麻酱等等。

3、学龄前后期:看清零食真面目

此时的孩子从幼儿期进入了学龄前期,一日三餐成为他们营养摄入的主要来源。此时孩子也开始有了自主意识,而且有了可以支配的零花钱,会给自己挑零食了,此时家长更多的精力要花在教孩子分辨零食上,给他们解读成分表的意义,并告诉他们哪些成分是“坏东西”而要远离,同时要尽量让他们多吃水果、奶类、豆类、坚果类食品。

6岁以上、14岁以下孩子的消化系统已经发育完善,此时对于营养的需求也和大人基本相似,一日三餐也几乎顿顿和大人同桌进食,此时只需要从全家的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上入手,就可以避免营养缺乏或过剩。

对于不同时期的孩子,营养均衡都是进食的第一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总是好事情。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作为宝妈们对于如何给每一个年龄段孩子选择健康的零食,已经心里有数了吧,希望小编总结的这些知识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如果你对儿童常吃膨化食品有什么坏处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来查询搜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三皇五帝是什么时期的朝代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燧人、伏羲、神农和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燧人氏这其实就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一位祖先,主要为大家带来的就是钻木取火,更是直接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能有效开创出我国的火文明。

伏羲氏

这是我国非常有知名度的一位创世神,直接就被称之为"三皇之首"。主要做出的成绩是发明占卜八卦,创造龙图腾,用文字来代替结绳记事。结绳为网,可以直接用来捕鸟打猎,同时也可以教会大家渔猎的方式。能够有效创作曲子,在后期还会变革,婚姻习俗更是直接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

神农氏又被大家称之为"炎帝",这就是中国农业以及医药学的祖先曾经拥有过很多的成绩,比如说尝百草,制未耜,种五谷,更是为大家发明了医药,制作许多陶器,与此同时还会有削木为弓,治麻为布。这所有的一切都会让人觉得佩服至极。

五帝介绍

1、黄帝

这就是我国民族优秀的首领,更是被大家称之为"人文初祖"。主要的成绩是以养蚕然后制作衣服,接着又给大家带来了黄帝内经,发明指南车。

2、额项

在当时就已经为大家制定额项历,这就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日期分布方法。

3、帝兽

迁都于毫,订立节气。

4、尧

发明的就是围棋,还有酒精,被司马迁认为这是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君主。

5、舜

是我国道德文化的一大鼻祖,在二十四孝中又成为了孝感洞天的主角。

总之这一些人全部都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都是一些伟大的人物,这些人的事情早就已经给中国的文化以及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被大家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缫丝是蚕的什么阶段 缫丝时蚕所处的发育时期是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缫丝是蚕的蛹阶段。

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是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起源于中国,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以桑叶为食,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当它们头部的颜色变黑的时候即表明它们将要蜕皮。经过四次蜕皮就开始吐丝结茧,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就变成蛹。再过大约10天,蛹羽化成为蚕蛾,蚕蛾只是用于产卵以繁殖后代。

蚕是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阮氏在魏晋时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阮籍究竟为何而忧

全文共 5020 字

+ 加入清单

阮籍是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原本也是一位有志之士,推崇儒家思想,希望能在乱世中有所作为。不过魏晋交替一事,让他内心感到无比的失望,也感叹人生的无常,此后他便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思想上也逐渐转移以道家为主。其实阮籍的选择,正好可以说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部分文人他们内心到底是如何变得愤怒或者癫狂,开始无比向往精神上的自由。下面就从阮氏家族入手,来做个简单的剖析。1、阮瑀:张良遗风,谋定天下

离绝以来,于今三年,无一日而忘前好。亦有姻媾之义,恩情已深;违异之恨,中间尚浅也。孤怀此心,君岂同哉!每览古今所有改趣,因缘侵辱,或起瑕衅,心忿意危,用成大变。若韩信伤心于失楚,彭宠积望于无异,卢绾嫌畏于已隙,英布忧迫于情漏,此事之缘也。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江南,不属本州,岂若淮阴捐旧之恨。

这篇《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是阮瑀代曹操写给孙权的战斗檄文,有警告有劝告,张弛有度,为千古名文。

阮瑀师从蔡邕,名气甚大。对于志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曹操,眼皮子底下的如此人物,怎可轻易放过?但凡有才华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有几两性格的,阮瑀也不例外。他多次拒绝曹操的诏见,最后索性躲进了大山里。

躲山里就安稳了?迂腐!曹操只用一把火,一把远没有赤壁之战那么大的火,就让阮瑀乖乖的缴械投降了。或许也是被曹操的诚意打动了。哎,当时刘备如果也学曹操,一把火烧了诸葛亮那个破茅庐,估计也能省不少事。

阮瑀做了曹操的司空军谋祭酒官,其实就是谋士兼秘书。曹操又从袁绍那里搞来了陈琳,此后曹营的文书基本上都被阮瑀和陈琳二人包办了。

阮瑀才思敏捷,华彩词章,一撮而就。史载“太祖尝使瑀作书与韩遂,时太祖适近出,瑀随从,因於马上具草,书成呈之。太祖揽笔欲有所定,而竟不能增损。琳徙门下督,瑀为仓曹掾属。”

当时的建安七子,王璨先归附于刘表,陈琳先辅助袁绍,后皆投靠曹操;阮瑀、徐干、应玚、刘桢一直深受曹操及曹丕父子的器重;孔融是个例外,但也是效忠于汉室。此外,郭嘉荀彧效忠曹操,诸葛亮庞统受命刘备,鲁肃张昭辅助孙权,天下最优秀的读书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谋士。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能像三国时期一样,读书人纷纷出世,择选明主,谋定天下。孔夫子曰,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诚斯言也。

这种风气是有传统的。汉初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大汉江山立下不世功勋,为后世读书人树立了典范。大汉立国之后,晁错杨雄司马相如贾谊等人无不是以书生身份,指点江山,左右朝政。再上溯到战国时代,商鞅李愧孙膑吴起苏秦张仪等人更是凭借胸中所学,将天下大事玩弄于股掌之中。

谁不想成为“张良”呢?大风起兮云飞扬!2、阮籍:明哲保身,苟活于林

阮籍是阮瑀的儿子,生于210年,卒于263年。在五十余年的生命中,他用惊世的才华和疯狂的举动,留给了后人诸多的遐想。

阮籍处于曹魏与司马氏水火不容的时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何况聪明如阮籍?他自诩“少年学击剑,妙技过曲城”,但眼前却是尔虞我诈、波诡云谲的乱局。在冰冷冷的刀剑面前,笔与纸,一文不值。

他能怎么办?

鲁迅先生曾经写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阮籍大概就是如此,他不能说话,只能痛哭长啸。

相传他会驾着马车,四处跑,没有方向,跑到哪里算哪里。然后马停了,他就停下来,苍然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然后就是长啸,无休止的长啸。

但他也得活着,活着就得合作,与权力合作。先是公元242年,他被迫出任曹魏集团蒋济的掾属;公元247年,任曹爽的参军;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掉曹爽,阮籍又被迫出任司马懿的从事中郎。

像他这样被迫当官的人,竹林七贤中不乏其人。比如刘伶,比如向秀。当然也有不合作的,比如嵇康!对于这样的不合作者,司马氏倒也简单,引刀成一快嘛。

夸谈快愤懑。情慵发烦心。西北登不周。东南望邓林。旷野弥九州。崇山抗高岑。一餐度万世。千岁再浮沉。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禁。

阮籍的痛苦与无奈都融化在他的《咏怀》诗中。他们开始选择逃避,宁愿做一个酒鬼,宁愿做一个疯子。

司马昭想和阮籍结为姻亲,阮籍焉能不知道他的用意?于是他选择了酒,将自己彻底灌醉,而且一直醉下去。整整六十天,他就在烂醉如泥中度过,根本不给提亲人任何机会。最终司马昭无奈道:“这个醉鬼,算了,算了。”

刘伶更是以酒闻名。他常常坐着鹿车,带一壶酒,使人扛着锹跟着,说:“如果我醉死了就把我埋了。”我们常说醉生梦死,刘伶则道:“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如果做酒鬼还不够,那就做疯子。阮籍在为母守丧期间,酒照喝肉照吃,对于“不孝”的指责,他更是无视。阮籍的侄子阮咸,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他曾与猪对饮,在猪圈中大醉。刘伶更厉害,听说朝廷的使者来了,就大喝一场,裸奔而出。

他们还有最后一招——消极。阮籍自请步兵校尉一职,虽是军职,但却无实权,还处于司马氏的监控之下,实乃苟活的美差事。嵇康死后,向秀一头扎进了庄子里,完全不理政事;王戎,选择在司徒的位置上终老。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谁不想岁月悠悠?

但有时候,不行的,由不得,由不得!

曹魏尊重知识分子,但杀起人来也毫不手软。孔融、杨修等人先后成为刀下之鬼。在杀人者方面司马氏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潘岳、陆机、张华都被诛杀三族,还有嵇康。

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写的那样: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他不愿意做山涛,他不愿意被他人玷污了精神,还大喊很爽。

嵇康死了,阮籍阮咸向秀王戎刘伶这群惊弓之鸟,只能疯疯癫癫的苟活人世。

我们呢?活得倒是很正常,但也正是这样的正常,才让人感觉不正常。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3、 阮孚:所谓名士,偏执佯狂

阮咸有两个儿子, 一个叫阮瞻,一个阮孚。

阮瞻如阮瑀,“性清虚寡欲,自得于怀。读书不甚研求,而默识其要,遇理而辩,辞不足而旨有余”。陶渊明应该学他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虽逢乱世,也能安身立命。

阮孚如阮咸和阮籍,偏执佯狂。

他喜欢喝酒,但喝酒需要钱,怎么办呢?晋明帝赏赐的金貂就被拿去换酒。诗仙李白曾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大概也源于此。为了喝酒,他的口袋里总会备上一两枚铜钱。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

他还有个癖好,就是收集木屐。史载:

“祖约(祖狄的弟弟)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常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并当不尽,余两小,以置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甚闲畅。于是胜负始分也。”

祖约爱财尚知道背人,阮孚爱木屐人都不背,其专注可见一斑。后来晋明帝去世之时,问臣下谁可以收留他的宠姬宋祎,众人低头不敢言,阮孚坦然应之。

没有理想未必是一件坏事。就像东晋,偏安一隅,在司马炎太康之治的庇护下,过自己的小日子。前秦苻坚倒是胸怀大志,最终呢?还不是被谢安收拾得服服帖帖!

阮孚他们这些读书人也就在小朝廷的羽翼下逍遥快活。

他们也想学前辈不入仕,比如阮孚一开始也是回绝了司马越,谢安也是后来谢氏家族有了危险才出来。

他们也学前辈归隐,比如陶渊明。

但他们唯一学得像前辈的是喝酒。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就是喝酒喝出来的吗?!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所谓风花月夜,不过是三杯两盏淡酒!所以啊,无论什么世道,只要一杯小酒尚在,人生就有乐趣。4、酒:不醉不狂,无酒不欢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一曲《短歌行》和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感叹翻开了魏晋的“酒”时代。

人生怎可无酒?刘伶有一篇《酒德颂》,曰: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人生不过是一场大醉,酒醒之后,重新来过就是。

无酒何以解忧?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写道:“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酮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与其这般思量,不如一醉方休。

无酒何以佯狂?刘伶喝醉了才敢裸奔,阮籍喝醉了才能长啸,阮咸喝醉了才与猪狂饮。李太白也只是喝醉的时候才敢让高力士为自己脱靴子,高呼“天子呼来不上船,但愿长醉不愿醒”。所谓癫狂,酒疯耳。

无酒何以述怀?嵇康去世后,向秀饮酒作《思旧赋》。竹林七贤中,他本谨言慎行,但也抵挡不住酒的诱惑而一吐心声。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王羲之也是微醺之际才写出来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陶渊明更是把饮酒当做生活的必需品,无酒不欢。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无酒,哎,活着还有什么意思?!5、音乐:颓废中的呐喊

贯穿曹魏和两晋的是酒和音乐。如果酒是身体的麻醉,那音乐就是精神的放逐。

阮瑀的老师蔡邕是位音乐大家。据传,他在听客人弹琴时,忽然惊呼:“琴声中有杀气!”原来是弹琴的人看见一只螳螂正要扑向鸣蝉,蝉将飞走还没有飞走,螳螂的动作一前一后。这场景触动了弹琴者的恻隐之心,引发琴声中的杀机。就这一瞬间,蔡邕就捕捉到了。

名师出高徒,阮瑀的音乐造诣自然不在话下。阮瑀曾多次拒绝曹操征召,曹操心有不忿,就想找机会挫挫他的锐气。有一次曹操故意把他安排在乐队之中,想让阮瑀也当一次东郭先生,可惜啊——

阮瑀和弦而高歌,曰:“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青盖巡九州,在东西人怨。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恩义苟敷畅,他人焉能乱。”

这一曲造就了他们阮氏家族两百年的尊荣。

阮籍是阮瑀的儿子,在音乐上更是青出于蓝,他所代表的“正始之音”是魏晋时期音乐的灵魂,堪称一代宗师。

阮籍和嵇康都喜欢弹琴。自从俞伯牙与钟子期开始,这琴就成为了圣洁高贵的象征。唐朝刘长卿曾感叹道:“古调多不弹”。嵇康弹的是《广陵散》,阮籍弹的是《咏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这很有些“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感觉。

阮籍弹琴时常夹带长啸,声声不息。如果累了,就此睡去,或许醉去。我今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在音乐方面,阮咸的成就也是非常大的。阮咸精通音律,善弹琵琶,现在还有一种类似于琵琶的乐器就是叫着“阮咸”,可见其在音乐方面影响之深远。唐朝诗人李商隐曾经赞道:“仲容铜琵琶,项直声凄凄”,可惜与《广陵散》一般,早已经绝了。

同一时期,向秀喜欢吹笛子,刘伶喜欢痛饮狂歌……

魏晋交替时期朝政动乱,他们连明天是否活着都不确定,更别说谋定天下了。朝不保夕的日子加剧了他们内心的危机感和幻灭感。他们的渴望只能在音乐中神龙一现。

音乐成为他们发泄自己的渠道。既然身体不能解脱,那就让精神放逐,给灵魂以自由。

其实周边的世界并没有改变太多。不幸的是现在已经没有了竹林,没有了音乐,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里,生或死,都冷冰冰的。甚至灵魂都已经成了奢侈品。

行尸走肉,是的。难道你闻不见腐臭味儿吗?!青春与肉体不过是一纸契约下的等价物,灵魂,还是见鬼去吧。

我钦佩他们的勇气,因为,我,始终是个妥协者。妥协的我只能整日躲在办公桌背后写着垃圾的文字还沾沾自喜。

像一个小人,是的,小人。6、后记:一千七百多年的死和生

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

嵇康是不怕死的。

公元263年,司马昭下令将嵇康下狱。临刑前他把儿子嵇绍托付给了山涛。这很让人意外。因为他与山涛早就绝交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墨迹未干。

“巨源在,汝不孤!”嵇康留下这六个字,安然赴死。

为什么不是阮籍?为什么不是向秀?

刑场边,太学生哀嚎一片。

刑场上,嵇康正襟危坐在琴前,《广陵散》悠悠从他纤细的指尖传出。

曲毕,嵇康把琴放下,俱不伤感,唯叹惋:“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言罢,嵇康从容引首就戮,年仅三十九岁。嵇康死后,山涛视嵇绍如己出,将其抚养成才,终不负所托。

历史如同翻书一般,不经意间就过去了一千七百多年。有时候我常幻想闯一趟曹营,访一次竹林,听上一曲《广陵散》。

死和生,本来就是循环。是为记。

作者简介:张东晓,男,生于1983年,河南省平舆县人,现定居于北京,文章散见于写乎、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