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对防卫过当的行为,应____处罚20篇

浏览

4314

文章

41

篇1:对商标使用中违法行为的处罚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法律之所以公正严明,是因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有违法行为的存在,就会被裁决,商标使用也如此,一定要符合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否则会被法律无情的处罚,那么,对商标使用中违法行为的处罚有哪些呢?商标权的侵权行为及维权方法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名誉维权小知识吧。

第一,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使用注册商标,其商品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不同情况,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或者处以罚款。

第二,对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未使用注册商标的处罚是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申请注册,可以并处罚款,

第三,对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未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的处罚,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收缴其商标标识,商标标识与商品难以分离的,一并收缴、销毁。

第四,对使用的商标违反国家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规定的处罚,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侵权人停止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使用该驰名商标的行为,收缴、销毁其商标标识,商标标识与商品难以分离的,一并收缴、销毁。

第五,对冒充注册商标行为的处罚,是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或者处以罚款。

第六,对使用的未注册商标是禁止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的处罚,是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或者处以罚款。

第七,对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人未按规定管理该注册商标的处罚,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综上所述,对商标使用中的违法行为,一般采取行政处罚,也就是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通报、处以罚款或者收缴、销毁商标标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开车常见的违法行为及处罚标准

全文共 1997 字

+ 加入清单

在公路上驾驶车辆,出现违法违章行为是在正常不过的了。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违法行为及处罚方式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开车常见的违法行为及处罚标准,希望能帮到你。

新交规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明细

1:超载或超员:对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乘员尚未达到20%或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尚未达到30%的,一律处500元罚款。

2: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处暂扣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300元罚款。对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一律处暂扣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罚款。

3:醉酒驾驶机动车:对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处15日拘留,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罚款。对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一律处15日拘留,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0元罚款。

4:对公路客运超过额定乘员20%的或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30%的,一律处2000元罚款。

5:超速:对机动车行驶时超过最高限定50%的,一律处1000元罚款,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6:无证驾驶:对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证被暂扣东莞违章期间继续驾车的,一律处500元罚款,并处15日拘留。

7:对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驾驶机动车的,一律处15日拘留,并处2000元罚款。

8:驾驶拼装或报废机动车:对上道路行驶的拼装、改装或者应该报废的机动车一律予以收缴,强制报废。对驾驶前款所列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驾驶人,一律处1500元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9:使用伪造驾驶证:对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驾驶证或者使用其它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一律处2000元罚款。

10:肇事后逃逸:一律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11: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律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12:记满12分继续驾车:对机动车驾驶人记满12分继续驾车的一律处800元罚款。

关于新交规下,交通违章违法行为的处罚大概就是这些了,希望各位司机要特别注意一下,不要违反了以上的内容哦。同时,特别对于已经有以上记录的司机,我想说好好驾驶机动车吧,希望不要出现下次了。

开车常见的违法行为及处罚标准

一、超速行驶

限速路段是根据道路设计、车流量和事故多发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的,一般设置在市区道路通行环境较好、弯道或事故多发路段,且限速的两端公路边都设立了明显的限速标志和前方测速标志,当您驾车经过发现有限速标志路段时,就要控制好车速,按规定速度行驶,否则的话,您就可能会因超速而被抓拍。

怎么处罚: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下的,罚款100元,记3分;在高速公路以外的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80%以下罚款200元,记6分、超过规定时速80%以上100%以下罚款500元记6分;超过规定时速100%以上罚款1000元记6分。

二、违规变道

目前,有信号灯的路口基本上划分有直行车道、左转弯车道和右转弯车道。车辆进入划分的车道后,就不允许变更车道了。万一开错车道了,也不能随意变更或在路内转弯,需按导向车道要求向前行驶,在允许掉头路口再调整。

怎么处罚:机动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罚款100元;在禁止掉头或禁止左转弯标志、标线的地点掉头的罚款200元;机动车通过有灯控路口时,不按所需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的,罚款100元,记2分。

三、闯红灯

驾驶员闯红灯的原因主要有思想不集中、犹豫不决、心中存有侥幸加速或强行通过而闯红灯。另外,一些人认为黄灯亮时还可以通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黄灯亮时,已经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没有越过停止线的禁止通行。

怎么处罚:机动车不按交通信号灯规定通行的,罚款100元,记3分。

四、逆向行驶

从被拍的违法记录中发现,逆向行驶被抓拍的基本上是在等候信号灯或刚开始放行,有些心急的驾驶员没等前方车辆起步,就直接压在中心线上或越过中心双实线,驶上左侧对向车道超车;有的驾驶人左转弯时没有紧靠路口的中心点转弯,而是越过停止线后直接转弯,导致在进入路口时驶上中心线的左侧车道而被抓拍。还有的驾驶人为图方便,直接从非机动车道上或机动车道边逆向行驶,导致过往车辆纷纷避让,容易引起交通秩序混乱。

怎么处罚:机动车逆向行驶的,罚款200元,记3分。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指示的,罚款100元,记2分;机动车违反禁止标线指示的,罚款100元,记2分。

五、违章泊车

如果在主城区内乱停乱放车辆,特别是在路口、人行横道线等路段停车,“电子眼”随时会抓拍到你的违章行为。因此,驾驶员驾车外出时应充分考虑停车问题,宁愿多走几步路,也要将车停在允许停车的停车场或停车泊位上,千万不要侥幸。

怎么处罚:违反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且驾驶人不在现场,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罚款100元;违反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且拒绝立即行驶,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罚款2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各国对飙车行为的处罚规定

全文共 1068 字

+ 加入清单

飙车亦作“飇车”、“飚车”,“飙车”一是指传说中御风而行的神车,二是指驾车超高速行驶的行为。你对飙车行为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飙车行为的相关法律知识。

我国对飙车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飙车”的解释是:“开快车”。这意味着,只要是超速驾驶就属于“飙车车”,无需驾驶车辆与其他车辆互相追逐等前提。

2012年6月4日,深圳市交警首次对飚车行为进行了细化,具有如下行为的可以认定为“飙车”:

(1)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高速行驶、反复并线、频繁穿插的;

(2)为寻求刺激、赌博竞技等驾车相互追赶、相互竞速的;

(3)在高速公路上时速超过180公里,城市快速路(如滨河、滨海、北环大道等)上时速超过160公里、其它城市道路上时速超过100公里的;

(4)在道路上驾车炫耀特技,如漂移等;

(5)饮酒后驾驶的;

(6)无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

(7)机动车无号牌、使用伪造变造号牌、不按规定安装号牌,或者遮挡、污损号牌的;

(8)非法改装、加装动力装置,进排气系统发出轰鸣等较大噪音的;

(9)导致自己或者他人发生交通事故,尚未构成交通肇事犯罪的。

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六种行为将被认定为情节恶劣。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交警部门将以涉嫌危险驾驶犯罪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交警部门也将依照相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各国对飙车行为的处罚规定

飙车是每个国家都严厉打击的行为,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去制止飙车行为,下面一起了解下各国如何处理飙车行为。

大陆:根据广东交通道路的规定对于飙车行为从严处理,飙车行为最高会处以五万元的罚款,并且在五年之内都不能够再次申请驾照。在道路上行驶机动车追逐的要吊销驾照,并且也要对于违章行为处以两千元罚款,构成犯罪的也会追究刑事责任。

各国对飙车行为的处罚规定

日本:飙车导致他人受伤要处以十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导致他人死亡就要处以二十年的有期徒刑,肇事之后如果逃逸导致被撞人失去救护而死亡,那么最高有期徒刑是十年,这些行为是可以合并计算的。

香港:飙车导致他人死亡要监禁五年,并且也要对于飙车驾驶员处以五万港币的处罚,死亡者家属也可以控告飙车者误杀罪,如果误杀罪成立的话那么就可能判处终生监禁。

台湾:在台湾飙车那么就要处以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也要罚款十五万以下的新台币,因为飙车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要处以两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因为业务上过失那么就需要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明明知道自己的飙车会导致他人死亡依然进行的,那么就可以按照杀人罪进行起诉判处死刑,导致他人受伤的可以判处普通伤害罪,导致他人重伤的就可以判处三年到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受治安处罚的涉赌行为有哪些

全文共 1350 字

+ 加入清单

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对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给予的处理惩罚。那么你对治安管理处罚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治安管理处罚的相关法律知识。

治安管理处罚的特征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1)从处罚主体看,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实行“一元制”的处罚体制,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权集中由公安机关行使。

(2)从处罚程序看,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完全采用行政处理程序。

(3)从制裁的角度看,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属于中间制裁。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作为较重的一种行政处罚,与刑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法定的制裁手段体系中,治安管理处罚属于中间制裁。

(4)从处罚的强制性看,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具有警察强制性。

看过“受治安处罚的涉赌行为有哪些”

受治安处罚的涉赌行为

《关于办理赌博违法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五类涉赌行为将要受治安处罚。

这五种涉赌行为是:

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参与以营利为目的的聚众赌博、计算机网络赌博、电子游戏机赌博,或者到赌场赌博的。

采取不报经国家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的方式,为赌博提供条件,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明知他人实施赌博违法犯罪活动,而为其提供资金、场所、交通工具、通讯工具、赌博工具、经营管理、网络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空间、通讯传输通道、费用结算等条件,或者为赌博场所、赌博人员充当保镖,为赌博放哨、通风报信,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明知他人从事赌博活动而向其销售具有赌博功能的游戏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对这五类行为,公安机关将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2条的规定予以处罚: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的,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或者依照规定实行劳动教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办理赌博违法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通知》的其他规定

在工作场所赌博将从重处罚

通知还规定了从重处罚的情形:

在工作场所、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赌博的;一年内曾因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受过治安处罚的;国家工作人员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的;引诱、教唆未成年人赌博的;组织、招引中国公民赴境外赌博的等。

对参与赌博人员使用的交通、通讯工具未作为赌注的,不得没收。在以营利为目的,聚众 赌博、开设赌场,或者采取不报经国家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的方式为赌博提供条件,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案件中,违法行为人本人所有的用于纠集、联络、运送 参赌人员以及用于望风护赌的交通、通讯工具,应当依法没收。

赌注、筹码均属赌资

关于赌博活动中赌资范围的认定问题,通知指出,在赌博活动中用作赌注的款物、换取筹码的款物和通过赌博赢取的款物属于赌资;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赌博活动中,分赌场、下级庄家或者赌博参与者向赌博组织者、上级庄家或者赌博公司交付的押金,应当视为赌资。

如果赌博现场没有赌资,而是以筹码或者事先约定事后交割等方式代替的,赌资数额经调查属实后予以认定。

亲属间“小赌”不予处罚

通知还对认定赌博的政策界限予以了明确,对不以营利为目的,亲属之间进行带有财物输赢的打麻将、玩扑克等娱乐活动,不予处罚;亲属之外的其他人之间进行带有少量财物输赢的打麻将、玩扑克等娱乐活动,不予处罚。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公共安全罪如何处罚飞机不文明行为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前不久,我国首例因擅自开启飞机应急舱门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在吉林省延吉市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朴英兰被判犯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过免于刑事处罚。那么,公共安全罪如何处罚飞机不文明行为呢?

小编了解到,中国刑法规定,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违反刑法规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扰乱航空器秩序的,将被处以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都对万米高空的客舱安全问题有所规定,但前者偏重对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等刑事犯罪的规定,后者则对民航安全保卫规定较详细,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航空器内禁止下列行为:(一)在禁烟区吸烟;(二)抢占座位、行李舱(架);(三)打架、酗酒、寻衅滋事;(四)盗窃、故意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救生物品和设备;(五)危及飞行安全和扰乱航空器内秩序的其他行为。”违反上述条例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对违法、犯罪人员作出处罚。

近年来,旅客因不文明乘机行为受到处罚的事例屡屡发生。2016年1月,一名旅客在飞机降落的关键阶段打电话,且不听劝阻,被行政拘留5日。2016年9月,一对夫妻因误机闯入机场控制区拦飞机,被行政拘留5日。2017年3月起施行的《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工作规则》第49条规定了航空器上的扰乱行为,包括“强占座位、行李架的,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违规使用手机或其他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的,盗窃、故意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救生物品等航空设施设备或强行打开应急舱门的,吸烟(含电子香烟)、使用火种的,妨碍机组成员履行职责的”等9类。同时规定了非法劫持航空器,毁坏使用中的航空器,强行闯入航空器、机场或航空设施场所,散播与民航有关的危害大众安全的虚假信息等7类非法干扰行为。旅客违反有关规定的,由司法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给予行为人处罚。

总之,认为,为了大家的出行安全,面对那些挑战航空安全的乘客,唯有用法律的武器给予严惩,才可能制止更多类似的事件发生。

接下来,将要给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乘坐飞机哪些不文明行为会触犯法律,欢迎关注这部分飞机出行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全文_《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

全文共 5546 字

+ 加入清单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是为制止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的 欺诈消费者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的办法。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法律知识。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判断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3月15日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根据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所采用的手段来判断。一般来说,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

⑴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⑵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⑶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⑷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⑸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⑹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⑺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⑻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⑼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⑽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⑾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⑿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⒀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其次,根据经营者的行为是否属于误导消费者来判断。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当采用一般标准,即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则个别消费者不得以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

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这种损害并不意味着要求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按其性质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第三,从经营者行为的主观方面来判断。我国 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的主观要件是故意,但从文义上来理解,欺诈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上当受骗的行为应无疑义,因此,并非经营者主观故意状态不需具备,而是“欺诈”二字本身已经包含或者揭示了经营者的故意心理。

所以,在下列情况下,经营者“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

⑴销售失效、变质商品的;

⑵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

⑶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商品的;

⑷销售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的;

⑸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的。经营者能够证明,就不是欺诈行为;不能证明,则构成欺诈。>>>下一页更多有关“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的内容

#p#副标题#e#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内容完整版

第一条 为依法制止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保护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权益,对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当依照公正、公开、及时的原则,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综合运用建议、约谈、示范等方式实施行政指导,督促和指导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

第四条 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与消费者的约定履行义务,不得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

(二)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

(三)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

(四)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

(五)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

(六)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

(七)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八)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

(九)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

(十)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第六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准确,不得有下列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

(一)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二)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

(四)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

(五)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六)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七)谎称正品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

(八)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

(九)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第七条 经营者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对提供的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或者服务等措施,不得拒绝或者拖延。经营者未按照责令停止销售或者服务通知、公告要求采取措施的,视为拒绝或者拖延。

第八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消费者的合法要求。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并超过十五日的,视为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

(一)经有关行政部门依法认定为不合格商品,自消费者提出退货要求之日起未退货的;

(二)自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期满之日起或者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自消费者提出要求之日起,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义务的。

第九条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承担无理由退货义务,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并超过十五日的,视为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

(一)对于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自收到消费者退货要求之日起未办理退货手续;

(二)未经消费者确认,以自行规定该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为由拒绝退货;

(三)以消费者已拆封、查验影响商品完好为由拒绝退货;

(四)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无正当理由未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

第十条 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与消费者明确约定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内容。未按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对退款无约定的,按照有利于消费者的计算方式折算退款金额。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出的合理退款要求,明确表示不予退款,或者自约定期满之日起、无约定期限的自消费者提出退款要求之日起超过十五日未退款的,视为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

第十一条 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经消费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

(二)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所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

(三)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前款中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活动中收集的消费者姓名、性别、职业、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联系方式、收入和财产状况、健康状况、消费情况等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消费者的信息。

第十二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使用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不得作出含有下列内容的规定:

(一)免除或者部分免除经营者对其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承担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赔偿损失等责任;

(二)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提出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以及获得违约金和其他合理赔偿的权利;

(三)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依法投诉、举报、提起诉讼的权利;

(四)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其提供的或者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消费者拒绝提供相应商品或者服务,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五)规定经营者有权任意变更或者解除合同,限制消费者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权利;

(六)规定经营者单方享有解释权或者最终解释权;

(七)其他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第十三条 从事服务业的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从事为消费者提供修理、加工、安装、装饰装修等服务的经营者谎报用工用料,故意损坏、偷换零部件或材料,使用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或者与约定不相符的零部件或材料,更换不需要更换的零部件,或者偷工减料、加收费用,损害消费者权益的;

(二)从事房屋租赁、家政服务等中介服务的经营者提供虚假信息或者采取欺骗、恶意串通等手段损害消费者权益的。

第十四条 经营者有本办法第五条至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其他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予以处罚。

第十五条 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其他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单处或者并处警告,违法所得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经营者有本办法第五条第(一)项至第(六)项规定行为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并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属于欺诈行为。

经营者有本办法第五条第(七)项至第(十)项、第六条和第十三条规定行为之一的,属于欺诈行为。

第十七条 经营者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八条 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对经营者予以行政处罚的,应当记入经营者的信用档案,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及时向社会公布。

企业应当依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的规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行政处罚信息。

第二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玩忽职守或者包庇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5年3月15日起施行。1996年3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50号)同时废止。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

第一条 为制止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的欺诈消费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第三条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六)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八)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九)利用广播、电影、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十)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十一)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

(十三)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第四条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销售失效、变质商品;

(二)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

(三)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商品的;

(四)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的商品;

(五)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的。

第五条 对本法第三条、第四条所列欺诈消费者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规定处罚。

第六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和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第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欺诈消费者行为的程序,适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申诉暂行办法》。

第八条 本办法自1996年3月15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罚款处罚标准之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五、驾驶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对机动车驾驶人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处一百元罚款

(一)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

(二)载物违反长、宽、高等装载要求的;

(三)不按规定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物品的;

(四)在限制、禁止通行的时间、路段内行驶的;

(五)在车道减少的路段、路口,不按规定交替通行的;

(六)左转弯时未紧靠路口中心点左侧转弯的;

(七)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中心线的道路上行驶时,不按规定会车的;

(八)在准许掉头的路段掉头时,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的;

(九)违反灯光使用规定的。

六、驾驶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处二百元罚款:

(一)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

(二)故意遮挡、污损或者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的;

(三)逆向行驶的;

(四)不按交通信号通行的;

(五)不按规定超车的;

(六)不按规定让行的;

(七)疲劳驾驶的;

(八)下陡坡时熄火或者空档滑行的;

(九)遗洒、飘散载运物的;

(十)拖拉机载人的;

(十一)遇有交通阻塞,穿插、超越前方排队或者缓慢行驶的车辆的;

(十二)运载危险物品的车辆不按规定通行的;

(十三)发生故障的机动车不按规定示警的;

(十四)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违反警报器、标志灯具使用规定的;

(十五)穿插或者超越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车队的;

(十六)不按规定牵引挂车、故障机动车的;

(十七)在禁止掉头的路段掉头的;

(十八)在禁止倒车的路段或者遇前方交通堵塞时倒车的;

(十九)遇有前方交叉路口交通阻塞时,未依次停在路口以外等候的;

(二十)通过铁路道口、渡口时,未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的;

(二十一)载运超限物品,未按当地铁路部门指定的铁路道口、时间通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罚款处罚标准之

全文共 1393 字

+ 加入清单

四、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对机动车驾驶人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处五十元罚款

(一)未随车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

(二)未随车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

五、驾驶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对机动车驾驶人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处一百元罚款:

(一)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

(二)载物违反长、宽、高等装载要求的;

(三)不按规定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物品的;

(四)在限制、禁止通行的时间、路段内行驶的;

(五)在车道减少的路段、路口,不按规定交替通行的;

(六)左转弯时未紧靠路口中心点左侧转弯的;

(七)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中心线的道路上行驶时,不按规定会车的;

(八)在准许掉头的路段掉头时,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的;

(九)违反灯光使用规定的。

六、驾驶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处二百元罚款:

(一)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

(二)故意遮挡、污损或者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的;

(三)逆向行驶的;

(四)不按交通信号通行的;

(五)不按规定超车的;

(六)不按规定让行的;

(七)疲劳驾驶的;

(八)下陡坡时熄火或者空档滑行的;

(九)遗洒、飘散载运物的;

(十)拖拉机载人的;

(十一)遇有交通阻塞,穿插、超越前方排队或者缓慢行驶的车辆的;

(十二)运载危险物品的车辆不按规定通行的;

(十三)发生故障的机动车不按规定示警的;

(十四)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违反警报器、标志灯具使用规定的;

(十五)穿插或者超越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车队的;

(十六)不按规定牵引挂车、故障机动车的;

(十七)在禁止掉头的路段掉头的;

(十八)在禁止倒车的路段或者遇前方交通堵塞时倒车的;

(十九)遇有前方交叉路口交通阻塞时,未依次停在路口以外等候的;

(二十)通过铁路道口、渡口时,未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的;

(二十一)载运超限物品,未按当地铁路部门指定的铁路道口、时间通过的。

七、有下列违反高速公路通行规定的行为之一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处二百元罚款:

(一)未按规定停车的;

(二)正常情况下低于规定速度行驶的;

(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不按规定行驶的;

(四)未保持安全车距的;

(五)货运机动车车厢载人的;

(六)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七)试车或者学习驾驶机动车的;

(八)在匝道、加速车道或者减速车道上超车、停车的;

(九)骑、轧车行道分界线行驶的;

(十)在应急车道或者路肩上行驶的;

(十一)驾驶禁止驶入的机动车驶入高速公路的;

(十二)违反规定拖曳故障车、事故车的。

对前款规定行为的罚款处罚,与本标准其他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条规定执行。

八、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二千元罚款。

九、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核定人数或者违反规定载货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罚款处罚的,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超过核定乘员的,处二百元罚款;

(二)超过核定乘员百分之二十以上或者违反规定载货的,处五百元罚款;

(三)超过核定乘员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处一千元罚款;

(四)超过核定乘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处二千元罚款。

其他客车违反规定载货的或者其他机动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处一百元罚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法国对于酒后驾驶行为立法概况及其处罚标准

全文共 1534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酒后驾驶行为属于典型的“蓄意置他人于危险”的情形。酒后不能驾车是法律或条例强制规定的安全或审慎义务,酒后驾驶容易发生事故也是任何驾驶员都具备的常识。一个驾驶员在明知的情形下仍然故意酒后驾驶,置周围其他的人和车辆于危险事故高发的境地,是一种“蓄意置他人于危险”的情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法国关于酒后驾驶的处罚措施吧!

一、法国刑法典中酒后驾驶行为处罚依据

1、法国刑法典第221-6条非故意伤害生命罪:因笨拙失误、轻率不慎、缺乏注意、漫怠疏忽,或者因未履行法律或条例强制规定的安全或审慎义务,造成他人死亡之行为,构成非故意杀人罪,处3年监禁并科45000欧元罚金。明显蓄意违反法律或条例强制规定的安全或审慎义务的,当处刑罚加至5年监禁并科75000欧元罚金。

2、第222-19条非故意伤害人之身体罪:因笨拙失误、轻率不慎、缺乏注意、漫怠疏忽,或者因未履行法律或条例强制规定的安全或审慎义务,致他人在超过3个月时间里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处2年监禁并科30000欧元罚金。明显蓄意违反法律或条例强制规定的安全或审慎之特别义务,所受之刑罚加至3年监禁并科45000欧元罚金。

3、第223-1条对他人造成危险罪:明显蓄意违反法律或条例强制规定的安全或审慎之特别义务,直接致他人面临死亡或足以造成身体毁伤或永久性残疾的紧迫即发之危险的,处1年监禁并科15000欧元罚金。

上述的“明显蓄意违反法律或条例强制规定的安全或审慎义务”在主观上是不同于以往的“直接故意”和“过失”的概念,属于一种“蓄意置他人于危险”的概念。《法国新刑法典》创立了“蓄意置他人于危险”的概念,这一概念与“可能的故意”概念相吻合、相对应。它是一个介于“故意”和“轻率不慎”、“疏忽大意”之间的中间概念。在该刑法典中,“蓄意置他人于危险”的概念出现在以下两类场合:第一类情形是在“因轻率不慎而杀人或伤害的范围内出现‘蓄意置他人于危险’”的概念。例如,第221-6条非故意伤害生命罪、第222-19条非故意伤害人之身体罪。第二类是不考虑任何损害结果的‘蓄意置他人于危险’的情形。《法国新刑法典》中规定有许多罪名,这些罪名的共同特征是,只考虑行为的“明显危险性”,并不考虑行为的结果。典型的有223-1条对他人造成危险罪。这一犯罪规定显然是为了惩处公路犯罪,实际上属于违警罪性质。

二、法国立法分析

通过上述条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酒后驾驶行为属于典型的“蓄意置他人于危险”的情形。《法国新刑法典》中对这种行为根据是否考虑损害结果又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予以处罚:一种是造成死亡或伤害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蓄意违反义务”的概念与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加重的情节;另一种是没有损害结果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只要酒后驾驶行为导致危险的存在就构成犯罪。

可以看出,《法国新刑法典》在经过修改后对“蓄意置他人于危险境地”的行为采取的是严惩的措施。一方面,把对该行为的惩处提前,只要求有危险的存在即可。把酒后驾驶行为纳入危险犯的范畴反映出了立法者对法益的提前保护,这种提前保护是基于对该行为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以及所侵害的法益的重要性的考虑。另一方面,这类“蓄意违反安全或审慎义务”的情况,如果行为人过错特别严重,将受到加重处罚。“蓄意违反义务”的概念与行为的结果(伤害生命或伤害身体)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并构成一种加重情节。正因为如此,在因轻率不慎、怠慢疏忽等过失杀人的情况下,通常当处最高3年监禁并科45000欧元罚金,而在“蓄意违反义务的”的情况下,最高当处5年监禁并科75000欧元罚金。

法国对酒后驾驶行为严厉的处罚措施大大减少了法国酒后驾驶行为,同时我国酒后驾驶行为相关法律的完善提供可借鉴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罚款处罚标准之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在《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颁布实施前,为规范全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执法活动,特制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罚款处罚标准,自2004年5月1日起执行。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在《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颁布实施前,为规范全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执法活动,特制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罚款处罚标准,自2004年5月1日起执行。

一、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的行为,需要警告、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的,依法处罚。需要给予罚款处罚的,除《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第二款、第九十八第一款、第一百条第三款、第一百零三条规定的情形以外,按照本标准执行。

二、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的规定,对行人、乘车人处二十元罚款,对非机动车驾驶人处五十元罚款。

三、驾驶机动车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对机动车驾驶人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处五十元罚款:

(一)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铁路道口时,未减速或者停车了望的;

(二)行经人行横道或者遇行人横过道路,未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的;

(三)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

(四)驾驶摩托车未戴安全头盔的;

(五)摩托车搭乘不满12岁的未成年人或者轻便摩托车载人的;

(六)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未停车了望的;

(七)行车时车门、车厢没有关好的;

(八)在驾驶室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安全驾驶的物品的;

(九)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

(十)向道路上抛撒物品的;

(十一)驾驶摩托车手离车把或者在车把上悬挂物品的;

(十二)违反规定鸣喇叭的。

四、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对机动车驾驶人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处五十元罚款:

(一)未随车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

(二)未随车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带你了解国外如何酒后处罚驾驶行为

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逐渐普及,酒后驾驶的情况与日俱增。国内如此,国外亦是如此。饮酒或醉酒驾车逐步成为交通肇事中最危险的“杀手”。为更好减少酒后驾驶行为,我们来看一看国外关于酒后驾驶的处罚措施吧!

国外法律法规严惩酒后驾驶

1、美国酒后驾驶处罚办法

美国醉酒驾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人身伤害被纳入刑事犯罪的范围,即便是没有发生人身伤害交通事故,一旦被警察查出驾驶人酒精含量高于法律标准,就会被拘留关押起来,然后由刑事法官宣判,最低的可判一周监禁,重的可以判一年监禁。司机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6%时,将被无条件吊销驾照。

2、英国酒后驾驶处罚办法

英国对酒后驾车处理是:初犯吊销驾照一年;重犯者吊销驾照3年,外加1000英镑罚款;如果在10年内共有3次被判酒后驾车,那么就要终身吊销驾驶执照。一旦发生事故,终身无驾车资格,而且还要重罚和服刑。法国是葡萄酒消费大国,警方对醉酒驾车非常敏感,即便司机只是处于轻微醉酒状态,驾驶证也会被注销,并缴纳相当1000美元的罚款。如果司机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08%时,将终身不准开车。如果醉酒司机导致他人死亡就会直接被判入狱,如果导致受害者受伤,司机必须支付医疗费用等巨额赔偿。

3、日本酒后驾驶处罚办法

日本《道路交通法》规定:醉酒驾驶者,处两年以下徒刑或十万以下罚金。带有酒气驾驶者,处三个月以下徒刑或五万日元以下罚金。醉酒驾驶两次以上的,将被判处六个月徒刑。他们被关在特殊的监狱里,盘腿静坐,反省自己的过错,写出深刻的检查。在日本,当司机血液的酒精浓度超过0.05%时,将被判两年以下劳役,罚款五万日元,并吊销驾驶执照,同时还要追究向司机提供酒精者的责任。

4、德国酒后驾驶处罚办法

在德国,司机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0.03%就要被罚款,到了0.05%就吊销驾驶执照一个月;如果再犯,将处罚更高的罚款,并吊销驾照3个月。此外司机还要受到180天的监控观察,在此期间不得饮酒,违规者将面临终生不得驾车的重罚。

5、瑞典酒后驾驶处罚办法

瑞典从1990年起就把司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限制由0.05%降到0.02%。瑞典交警在路上设立检查点,可随时用测试器检查司机。酒精浓度超标的司机,重者将坐牢两年,轻者被扣留驾驶证一年。

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法规,并广泛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对酒后驾驶行为进行监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我国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如何处罚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行人交通违法一直是导致交通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交通法规规定,行人交通违法是可以进行处罚的,但由于法不责众、执法成本高等原因,行人交通违法多以劝导教育为主,下面来具体的看一下行人违反交通规则行为如何处罚吧?

行人、乘车人有以下违反道路通行规定的行为,处警告,警告后拒不改正的,处二十元罚款:

1、行人违反交通信号通行或者不服从交警指挥的;

2、行人不在人行道内、不靠路边行走,横过道路未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的;

3、行人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其他妨碍交通安全行为的;

4、行人不按规定横过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或者列队在道路上通行时每横列超过2人的;

5、行人在道路上使用滑行工具、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或者有追车、抛物击车等妨碍道路交通安全行为的;

6、机动车行驶时,乘坐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或者乘坐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的;

7、乘车人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向车外抛洒物品或者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行为的;

8、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或者从机动车左侧上下车的;

9、开关车门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的;

10、机动车行驶中乘坐人员干扰驾驶或者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的;

11、乘车人在机动车行驶中跳车或者乘坐两轮摩托车未正向骑坐的;

12、学龄前儿童以及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在道路上通行时,没有其监护人或对其负有管理职责的人带领的;

13、盲人在道路上通行,未使用导盲手段的;

14、行人进入高速公路的;

15、在高速公路上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后,车上人员未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如何处罚手机短信诈骗行为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短信诈骗的严重性越来越厉害,我们不得不对它设立法律法规,那么,如何处罚手机短信诈骗行为呢?

一、短信诈骗怎样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二、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判几年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以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通讯安全小知识,比如手机垃圾骚扰短信如何处理才安全,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罚款处罚标准之

全文共 1205 字

+ 加入清单

十、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罚款处罚的,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处二百元罚款;

(二)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五百元罚款;

(三)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处一千元罚款;

(四)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百以上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处二千元罚款。

十一、运输单位的车辆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情形之一,经处罚不改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二千元罚款;经两次以上处罚不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五千元罚款。

十二、违反车辆停放、临时停车规定,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处二百元罚款。

十三、有下列违法情形之一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处二千元罚款:

(一)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驾驶证的;

(二)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

十四、对非法安装警报器或者标志灯具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处一千元罚款。

十五、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处二千元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五)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六)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七)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严重交通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虽符合前款第一项规定,但对在乡村道路上驾驶摩托车、轻便摩托车、拖拉机的,处二百元罚款。

十六、驾驶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的,分别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九十九条的规定,对驾驶人的罚款处罚,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超过规定时速的,处五十元罚款;

(二)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处二百元罚款;

(三)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处一千元罚款;

(四)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处二千元罚款。

十七、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条的规定,对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汽车上道路行驶的,处二千元罚款;对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其他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处二百元罚款。

十八、对在道路两侧及隔离带上种植树木、其他植物或者设置广告牌、管线等,遮挡路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妨碍安全视距,拒不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排除妨碍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处二千元罚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题库

全文共 4096 字

+ 加入清单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已经于国务院第69次常务会议通过,我们要了解这些处罚的规定。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题三、判断题

1、单位和个人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所列的财政违法行为,财政机关必须公告其财政违法违纪行为及处理、处罚、处分决定。()

2、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限期退还的违法所得,到期无法退还的,应当收缴国库。()

3、行政处罚的救济程序包括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4、对单位和个人违反税收收入票据管理的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处罚和处分。()

5、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经营活动中的财政违法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国家机关的规定进行处理。()

6、单位和个人违反《担保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擅自提供担保,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理、处罚和处分。()

7、财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8、单位和个人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的财政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作为财政部门可以将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9、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以委任、派遣等形式任命的人员以及其他人员有本条例规定的财政违法行为,需要给予处分的,参照本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10、对被调查、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正在进行的财政违法行为,财政部门、审计机关

应当责令停止。拒不执行的,审计机关可以暂停财政拨款或者停止拨付与财政违法行为直接有关的款项。()

11、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行政拘留以外的行政处罚()

1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13、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14、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不可以口头申请。()

15、对海关、金融、国税等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请人需要申请行政复议的,只能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16、对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项目和扩大范围、提高标准的,违法金额一律没收上缴财政。同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依据情节轻重给予处分直至撤销其职务。()

17、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行为。()

18、各级人民政府的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由本级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19、中标、成交通知书对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均具有法律效力。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采购人改变中标、成交结果的,或者中标、成交供应商放弃中标、成交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20、采购人对应当实行集中采购的政府采购项目,不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实行集中采购的,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停止按预算向其支付资金,由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依法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分。()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题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是《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明确规定有执法主体资格的部门?()。

A、监察机关 B、财政部门 C、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派出机构 D、税务机关

2、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包括下列哪些部门?()。

A、税务机关 B、海关 C、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 D、财政部门

3、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对公务员的行政处分有()。

A、警告 B、通报批评 C、记大过 D、降级或者撤职

4、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在依法查询被调查、检查单位的银行存款时,要做到()。

A、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B、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 C、持有人民法院签发的查询存款通知书 D、负有保密义务

5、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给予()。

A、警告 B、记过或者记大过 C、降级或者撤职 D、开除处分

6、下列属于《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的处理种类有()。

A、责令补收应当征收的收入、收缴应当上缴的收入 B、批评教育 C、责令改正 D、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7、下列属于《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

A、警告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通报批评

8、下列属于《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的行政处分种类有()。

A、警告 B、记过 C、开除 D、罚款

9、《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中,赋予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的权力有()。

A、依法冻结银行存款 B、查询银行存款 C、证据先行登记保存 D、对正在进行的财政违法行为责令停止

10、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有关账户管理规定,擅自在金融机构开立、使用账户的,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A、责令改正 B、调整有关会计账目 C、追回有关财政资金 D、没收违法所得

1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

A、申请行政复议 B、申请仲裁 C、申请行政赔偿 D、提起行政诉讼

12、行政机关作出下列哪几种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A、警告 B、责令停产停业 C、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D、较大数额罚款

13、下列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的行为中,依据情节轻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给予降级处分的有:()

A、不按照规定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管理

B、不按照规定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缴入国库或者预算外资金专户

C、违反规定,擅自开设银行帐户

D、截留、挪用、坐收坐支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

14、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的活动及集中采购机构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A、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B、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C、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D、评委的构成情况

15、采购人对应当实行集中采购的政府采购项目,不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实行集中采购的,()。

A、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B、拒不改正的,停止按预算向其支付资金

C、拒不改正的,由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依法给予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分

D、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题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实施的日期是()。

A、2004年11月30日 B、2004年12月31日

C、2005年1月1日 D、2005年2月1日

2、企业和个人违反《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不缴或少缴财政收入行为的,可处不缴或少缴财政收入()的罚款。

A、10%以上50%以下 B、10%以上30%以下

C、1至2倍 D、10万元以下

3、对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派出机构作出的处理、处罚决定不服的,被告应当是()。

A、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派出机构 B、省财政厅

C、财政部 D、省人民政府

4、单位和个人违反财政收入票据管理规定的,对单位处()的罚款。

A、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B、10%以上30%以下 C、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5、下列部门中有权签发查询存款通知书的是()。

A、市财政局 B、县公安局 C、省检察院 D、省人民银行

6、在有关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A、一个月 B、三日 C、7日 D、三个月

7、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的行政处分不在《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内的有()。

A、记过 B、记大过 C、降级 D、撤职

8、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及其他有关机关对不属于其职权范围的事项,()依法移送。

A、可以 B、不需要 C、必须 D、应当

9、根据需要,()可以依法调整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审计机关及其派出机构的职权范围。

A、省人民政府 B、省财政厅 C、财政部 D、国务院

10、一般情况下,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日。

A、十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六十日

11、下列收入不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有:()

A、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与计划部门共同发布的规章或者规定所收取的各项收费

B、依据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或者规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与计划(物价)部门共同发布的规定所收取的各项收费

C、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批准的政府性基金、附加

D、事业单位因提供服务收取的经营性服务性收费

12、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机关已经明令取消或者降低标准的收费项目,仍按原定项目或者标准收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A、记过 B、记大过 C、警告 D严重警告

13、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以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的名义收取钱物,不出具任何票据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A、警告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14、负有编制部门预算职责的部门在编制下一财政年度部门预算时,应当将该财政年度()列出,报本级财政部门汇总。

A、政府采购的项目及资金预算 B、政府采购的目录

C、部门预算 D、预算资金

15、货物和服务项目实行招标方式采购的,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

A、10日 B、15日 C、20日 D、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企业有权对员工进行罚款处罚吗_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对员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

全文共 8930 字

+ 加入清单

不少企业会对员工的一些不符合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自定义的罚款,很多人都关心企业罚款制度与劳动者权益发生冲突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尤其是企业是否有权对员工进行罚款处理。下面由小编为你整理相关资料。

公司可以对违法员工进行罚款吗

1、用人单位无权对员工做罚款处理

按照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对职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所以,在实际中遇到公司对违反规章的员工进行罚款处罚的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罚款是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只能由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管理机关或者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行使。

2、我国法律上的罚款规定

(1)罚款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并不是所有的组织和个人都有罚款的权力,也不是所有的行政主体都有罚款的权力,只有那些经过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行政主体才有罚款的权力。

而我们现实中的很多不具备上述特征的组织行使罚款的权力的就是在违反法律规定。

(2)罚款的对象只能是行政管理相对人

特定的行政主体行使罚款的权力也不是没有限制的,其只能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任何组织都不能对其所属的成员进行罚款,具有罚款权力的特定行政主体也不例外。

(3)罚款的原因只能是针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罚款的本质是一种行政处罚,这一性质决定了罚款只能是针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而对其他行为,即使是违法行为也不能进行罚款。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名目繁多的罚款,大多数是针对非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而实施的罚款。

3、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罚款这么办

个人的罚款是劳动法明令禁止的行为, 如果真遇到要求罚款的公司,职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2.企业罚款制度应被其他合理的制度所替代

企业设置经济处罚产生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终身制”的用工形式,是时代的产物,然而,随着新的劳动用工制度的实施,劳动者在企业不再是终身制。现实中一些企业滥罚款、以罚代管的现象往往极大损害了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易引发劳动争议,且这种经济处罚的形式令劳动者怨气较大,比较反感,也难以达到促使劳动者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借此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管理目的。

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企业应适应新的要求,完善内部的劳动规章制度。废止前的惩戒措施被现行法律部分替代:开除、除名被法律规定的惩戒性解雇替代;责令赔偿经济损失被赔偿金和赔偿经济损失替代;行政处罚性质的一次性罚款实际上被禁止。因此,企业应当在法律调整的环境下相应的调整劳动用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来行使用工自主权,对劳动者从压力管理转向激励鼓励,从不平等(从属)管理转向平等(协商)管理,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例如:对于劳动者的严重违纪行为,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或者企业采取复合工资制工资,即多个组成部分的累加,有相对固定的,如岗位、职务、技能工资等,也有相对浮动的,如提成工资、绩效工资、各种奖金等,注重及时考核,强调对员工进行激励;对迟到的员工进行罚款不妥,但可以不发给“全勤奖”,采取扣分、记过、警告等等其他方式,往往更能达到管理的效果。

单位有权对职工罚款吗

实践中,不少用人单位规定劳动者存在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将进行罚款(比如迟到一分钟扣发工资10元,旷工一天扣发工资50元,等等),那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上述规定是否合法呢?实务中存在一定的争议。

就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而言,关于罚款的规定可以追溯到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发[1982]59号)。该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对于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经批评教育不改的,应当分别情况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该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实践中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罚款的法律依据也在于此。

此外,根据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年12月6日)第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但是,自2008年《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被废止以后,用人单位直接对职工进行经济处罚失去了法律依据,司法实践中劳动仲裁委和法院也大都认为用人单位无权直接对职工进行罚款。不过,由于国家层面尚没有明确禁止的法律规定和处罚措施,很多用人单位依然在规章制度中大量规定罚款的内容,并从工资中直接扣除。

笔者认为,罚款是一种剥夺公民财产权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是一种行政处罚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等相关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具备相应职权的行政机关才享有行政处罚的权利,而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赋予用人单位享有对劳动者单独罚款的权利。

虽然国家层面尚未出台具体规定禁止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施罚款,但是地方却已有明确规定。根据2013年5月1日实施的《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了罚款内容,或者其扣减工资的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施罚款或者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扣减劳动者工资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按照被罚款或者扣减工资的人数每人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根据上述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罚款内容应有法律依据,否则人社部门可责令改正;用人单位在没有法定依据情形下扣减劳动者工资的,人社部门可责令限期改正,未改正将给予行政罚款。

其实,即使不进行经济处罚,用人单位同样可以通过规范合理的绩效考核来实现相同的管理目的。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用人单位绩效考核的项目设计、考核程序等必须合理合法,并且将考核结果依法送达给员工,否则仍会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下一页更多精彩“公司可以对违法员工进行罚款吗”

#p#副标题#e#

4.承认企业罚款权不利于保持企业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平衡

纵观全球,各国对此问题的法律规定不同,法国是明确禁止企业罚款权的。即使在其他承认企业罚款权的国家,企业行使罚款权也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

就我国国情来看,劳动力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就业竞争压力巨大。每年的应届毕业生、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企业分流人员及农村劳动力都向城镇转移,劳动力市场严重饱和。因此很多劳动者为了得到或保住工作岗位,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和企业进行正面冲突;再则,劳动者分散在各个领域,力量不集中,更无法和企业进行抗衡。劳动者在合同签订后接受企业工作的安排和内部规章制度的约束,是劳动者的义务,企业由于其用工自主实际上处于主导地位;另外,我国企业工会的现状是大部分企业工会经济上、人事上都受制于企业,致使相对独立性的地位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难以发挥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也无法运用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如平等协商或职工的民主管理。故在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力量对比上,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双方的劳动关系并非平等的社会关系,而是一种力量明显失衡、以财产关系属性为主而以人身关系为辅的社会关系,应当受劳动法等社会法来调整。劳动法等社会法的法学价值在于,通过对劳动者的特别保护,来使形式上平等而实际上并不平等的劳资关系得到相对平衡。

综上,结合中国国情和劳动法的立法精神来看,在我国立法并未明文规定企业罚款权,并对适用的情形、程序、罚款额幅度进行严格规制的情形下,承认企业罚款权不利于保持企业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平衡。企业行使经济处罚权是以剥夺劳动者的经济利益为代价的,对劳动者是不公平的。假如允许,由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的弱势地位,企业很容易凭借其优势地位,滥用罚款权,随意处罚劳动者,故司法机关不应支持企业依据内部罚款制度对劳动者克扣工资。

【各方观点】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商标公司对潘某进行罚款有无事实与法律依据?归根结底是如何看待企业罚款制度?企业到底有没有罚款权?对此各界主要存在以下观点:

商标公司:公司与潘某已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是双方之间的约定,是一种契约的体现。现潘某无证据证明履行了劳动合同的相关义务(即完成每周一工作周报的汇报义务),则应当依约支付罚金。公司设立罚款制度是管理的需要,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处罚能获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倘若仅有规章制度而无相应的惩戒措施,那么制度就形同虚设。

某律所律师:法律既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要考虑保障企业进行正常、有效的企业管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奖惩权是其依法享有的经营自主权之一,用人单位有权按照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经公示的规章制度对职工处以罚款。立法对企业设立罚款制度可进行严格限制,以此避免企业罚款的随意性。目前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例如日本、瑞士、我国香港的立法均肯定了企业罚款权。

部分网民:企业管理手段多种多样,可通过教育、纪律处分、订立短期劳动合同、劳动仲裁或法律途径解决。目前,企业“以罚代管”、乱罚款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迟到一次罚50元,十分不合理。如果法律支持企业享有罚款权,对弱势的劳动者来说,权益得不到保护,势必造成更多的劳动争议。

有关学者:企业不能对员工实行罚款。虽然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企业享有给予职工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的权利,但是该条例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出台的,具有浓烈的行政管理模式,已被废止。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目前的法律未赋予企业该项权利。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无权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罚款条款。

6.企业设立罚款制度无法律依据

罚款实质上是一方对另一方经济资源的单方剥夺,这种剥夺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必须要有严格的法律依据。根据我国立法法和行政处罚法规定,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

企业罚款的法律渊源是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其中第十二条规定:“对职工的行政处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在给予上述行政处分的同时,可以给予一次性罚款。”该条例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全体职工。2008年1月15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16号),明确规定《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代替。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这个曾经的“必备条款”,现在已经被新法所废弃,故所谓“企业罚款权是契约的一种体现”的依据,就失去了法律支持。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条是劳动合同法中仅有的规定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的条款。可见,新颁布的劳动法律并未规定企业罚款权,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无权制定罚款内容的内部规章。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者如有一般性违纪,应主要通过批评教育的方式来解决;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公安:企业无权对职工进行罚款

那么企业是否有权对职工的这些行为进行处罚呢?

钦州市公安局法制科认为,按照《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只有依照法律规定有权实施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措施的机关,才能依法定程序和权限,对违法者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而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对职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

钦州市公安局钦南分局副局长叶大春说,钦州市广联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处罚决定是无效的。就此事来说,如企业发现有赌博现象的,应及时报案,然后由公安机关受理、出警进行调查取证,如确实有赌博现象的,由公安机关拟出处罚决定送主管领导审批,然后才能执行。除了公安机关以外,任何单位均无处罚权,因此,企业无权作出处罚决定,也没有对公民的指证权和侦查权。

钦州湾律师事务所的黎云律师指出,目前我国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罚种类大体可分为四大类型:即申诫罚、财产罚、行为罚和人身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对人身的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罚款属于财产罚范畴,所以此项规定只能由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行政部门制定。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经济组织,不是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行政部门,所以无权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罚款条款。企业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罚款条款违反《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劳动仲裁: 处罚员工的方式与情形已经失去了法律支持

钦州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法制科科长周毅刚认为,单位的规章制度在没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由职工代表大会提出方案和讨论,然后公示后才能生效。

周毅刚科长说,钦州市广联混凝土有限公司的除名决定也是无效的。因为 2008年1月15日,国务院516号令对包括《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在内的92件行政法规被废止或宣布失效。自此,这部1982年4月10日发布实施,至今25年多的条例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完全代替。《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止后,处罚员工的方式与情形已经失去了法律支持,因此企业再也不要拿开除、除名、辞退、罚款等吓唬员工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就是解除劳动合同。

编者注:依照《劳动法》的规定,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这既是权利条款,也是义务条款。依法制定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同时也是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因此,企业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必须注意:

(1)内容必须合法。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收入分配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等制度中,内容不违得违反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政策。

(2)程序必须合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的规定,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合法程序为:①必须通过民主程序,即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或者是经过职工集体讨论通过,用人单位单方制定的应属无效。②必须向劳动者公示的,即规章制度应向全体劳动者公开告之。

(3)禁止行使经济处罚权。大多数企业往往在规章制度中有对劳动者违纪等行为进行处罚的规定,其依据来源于1982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在该条例中规定企业享有给予职工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的权利,然而该条例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出台,具有浓烈的行政管理模式。在1995年颁布的《劳动法》中并未赋予企业该项权利,劳动者的法律责任是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在1997年颁布《行政处罚法》中更加确定了企业无权对劳动者进行经济处罚。依据《立法法》的规定,《条例》属行政法规,不能对抗上位法即《劳动法》和《立法法》。因而,企业不能对劳动者行使经济处罚权,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经济处罚权是无效的。

用人单位有权对职工进行罚款吗

员工在办公室打牌被公司说是聚众赌博,单位分别对参与者处200至500元不等的罚款,3天后一名员工被除名——

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对职工进行罚款

● 公安机关: 企业无权开罚单 ● 律师: 企业无权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罚款条款 ● 劳动仲裁: 处罚员工的方式与情形已经失去了法律支持

□平安广西网/法治快报记者 吴国清

员工:打牌消遣竟被公司以聚众赌博为由处罚

“如果我们真的有违法犯罪活动,也应该由政法机关来处理,更何况我们根本就没有违法,公司凭什么理由来罚我们的款,而且又以此理由来开除我?!”钦州市广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员工黄加干说起自己的遭遇,心里愤愤不平。

今年6月20日晚上,刚吃完晚饭的黄加干与一部分工友在等待出工间隙聚到办公室一起打牌娱乐。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次的牌局竟带来了祸端。黄加干说,“6月23日,公司以我们聚众赌博为由,分别处以200至500元不等的罚款。当时我们只是玩玩牌消磨一下时光,根本就没有赌博的行为,所以我便找公司主管论理。谁知道到了6月26日,公司却以本人找主管衅事,并侮辱、谩骂等为由予以除名。”

【案情回放】

潘某于2008年5月入职广东省佛山市某商标服务公司(以下简称商标公司)任文员。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潘某需遵守公司管理制度和纪律,公司有权根据管理需要修订管理制度,并对潘某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奖惩。商标公司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规定:员工每周六应将本周工作情况向主管领导和总经理提交书面报告,采用e-mail进行报告,不执行的,每欠报1次,罚款20元。连续1个月不执行,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处理。后潘某因合同期满于2009年提出辞职,6月正式离职。商标公司以潘某欠报周报10次、违法离职等理由,扣下潘某工资200元作为罚款。潘某向当地仲裁委申请仲裁,该仲裁委裁决商标公司向潘某返还克扣的工资款200元。商标公司不服裁决诉至法院,要求潘某支付因欠报周报的罚款200元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款1042.5元。

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商标公司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潘某欠报周报的事实,该公司的诉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遂判决驳回其全部诉求。一审判决后,商标公司不服,提起上诉。2010年11月2日,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公司上班迟到早退扣钱合法吗

但是,不管怎么说,工资是员工以付出劳动交换的,用人单位原则上是不可以克扣工资的。

但如果用人单位已依法在规章制度中,明确上班迟到早退要扣工资,且规章制度已进行公开公示并告知员工的,那么出现上班迟到早退扣钱是合法的。

当然了,在与之相反的情况中,用人单位没有相关规章制度,或没有将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公开公示并告知员工的,那么就不能以上班迟到早退为由扣工资,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赋予自己对员工罚款的权利,基本上是受法律认可的。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法律既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要考虑保障企业和雇主进行正常、有效的劳动管理和企业管理,维护企业和雇主的合法权益。法律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提高企业管理效益二者都要兼顾;

其次,劳动者肆意迟到等行为应属于违反劳动纪律,用人单位应当有权在规章制度或企业奖惩制度中,对此类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以实现双方的权利义务平等。

按规定,被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克扣工资的,可以要求赔偿。用人单位应支付少支付的工资及利息。如果因此而辞职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全额支付相应工资及利息,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金。

在现实中,由于生活城市的人口问题,早上下午拥堵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早上的时间。因此,公司在规定迟到早退罚款规定时,一般会允许员工几次迟到。要是公司强制要求每天准时到达公司的,那也不用多说,遵守就是。但是,能够收集证明公司就是刻意想要以迟到早退扣工资的,建议可以及时找个律师咨询下。

迟到扣工资合法吗?

1982年国务院颁布施行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了企业的罚款权,这是我国劳动法律关系中对企业职工罚款的直接法律渊源。然而,《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经在2008年1月15日废止。也就是说,2008年1月15日以后,用人单位已经不能再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在规章制度中设立罚款条款了。

可现实中很多用人单位仍然在规章制度中赋予自己对员工罚款的权利,且这种做法还被一些法律理论和实践所接受。理由有二:

首先,法律既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要考虑保障企业和雇主进行正常、有效的劳动管理和企业管理,维护企业和雇主的合法权益。法律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提高企业管理效益二者都要兼顾;

其次,劳动者肆意迟到等行为应属于违反劳动纪律,用人单位应当有权在规章制度或企业奖惩制度中,对此类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以实现双方的权利义务平等。

相关法律条文参考:

我国《劳动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4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因此,由上述可知,用人单位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一是要经职工讨论,二是公示或者告知职工,三是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如果用人单位有关员工迟到扣工资的规定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情况下制定是不违法的。

企业:罚款是一个管理手段

“一个企业员工犯一点错误,都是用法律的手段来处理,那是不可能的。 一个企业一点罚款的权利都没有,这个企业是无法管理的。罚款是一个管理手段,企业没有罚款的权利,怎么管好一个企业呢?” 钦州市广联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章焕在接受采访时说。

李总经理坦言,关于黄加干等人是否赌博,公司也说不清楚,因为现场没有录像,派出所民警也没有在现场,确实比较难取证。但是,不管他们是否赌博,都已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公司是按照职工违反轻重来决定罚款的,严重的要开除。

公司制定的罚款规定既不合法亦不合理

在我国,对公民的财产行使经济处罚权的主体只能是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有授权的主体,且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执行。劳动者和企业之间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平等主体,双方的关系应当受劳动法等社会法来调整。2008年1月15日,《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代替而被废止,企业行使经济处罚权是以剥夺劳动者的经济利益为代价的,无法律依据。工资是用人单位基于劳动关系,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的全部劳动报酬。商标公司抗辩,企业设置罚款是扣除潘某不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的劳动报酬。商标公司将劳动者每周作一次工作汇报进行劳动报酬的量化明显不符合逻辑和常理,商标公司单方面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中罚款的规定不合法,亦不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行人乱穿马路行为处罚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是故事,发生到自己身上的是事故,交通事故的后果小到软组织损伤擦破皮,大到死亡伤残。为了避免行人乱穿马路,我国也制定了些处罚。行人乱穿马路行为处罚是哪些呢?行人过马路该注意什么?下面小编会给您答案。

对于行人不在人行道上行走,过马路不走横道线,闯红灯等违法行为,交警将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处罚力度,此类违法行为将被处以5元-50元罚款。

等待也有“学问”

在人行横道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处,一般都设有行人等待区,在红灯时,行人应该在等待区等待通行。此外,在未设等待区的地段等待通过时,行人不要靠路边太近,以免机动车右转时,车辆右后轮对行人造成碰撞或碾轧。

谨防转弯车辆

一般城市机动车交通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分开的交通模式。但也还存在部分人、车流量较少的十字路口,因此为了加快通行时间,机动车交通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的方向会同时亮起,因为该路段的人行横道信号灯与机动车交通信号灯采取同步的方式。行人一定要注意同向车辆是否有转向的趋势,避免出现碰撞事故。

现在交通越来越发达,为了安全建议大家了解点交通安全知识。

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中小学生骑车带人、闯红绿灯、并排骑车、逆向骑车、在机动车道上骑车以及骑自行车打手机、听MP3等各种交通违规行为均属危险骑车行为。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

乘车安全

(1)外出乘车不要乘坐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拖拉机、黑摩的等非客运车辆,不要乘坐超员车辆,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3)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4)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5)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6)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处罚规定

全文共 1958 字

+ 加入清单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首纠集多人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在法律上,有着规定处罚标准。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相关法律知识。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具体表现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是指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的顺利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准则。公共场所主要是指:车站、港口、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运动场、展览馆等。其他公共场所包括礼堂、公共食堂、游泳池、浴池、宾馆饭店等其他供不特定多数人随时出入、停留、使用的场所,都可以认定为是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具有人员聚集量大,流动量大的特征,如果这种秩序受到破坏,就会出现混乱状态,影响其他人的正常活动和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本行为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行为人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目的一般是制造事端,给有关机关部门施加压力,以达到其无理或过分的要求。

扰乱行为一般有以下几种:在公共场所故意违反公共行为规则,聚众起哄闹事;进行非法游行或者静坐示威,造成交通阻塞,秩序混乱;阻止、抗拒有关工作人员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等。

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处罚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行为之一,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强行进入场内的;

(二)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

(三)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的;

(四)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

(五)向场内投掷杂物,不听制止的;

(六)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其他行为。

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者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

(二)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活动的。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的;

(二)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三)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

(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司法解释

刑法条文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相关法律《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九条第五款占领公共场所、拦截车辆行人或者聚众堵塞交通,严重破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罚款处罚标准之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七、有下列违反高速公路通行规定的行为之一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处二百元罚款

(一)未按规定停车的;

(二)正常情况下低于规定速度行驶的;

(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不按规定行驶的;

(四)未保持安全车距的;

(五)货运机动车车厢载人的;

(六)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七)试车或者学习驾驶机动车的;

(八)在匝道、加速车道或者减速车道上超车、停车的;

(九)骑、轧车行道分界线行驶的;

(十)在应急车道或者路肩上行驶的;

(十一)驾驶禁止驶入的机动车驶入高速公路的;

(十二)违反规定拖曳故障车、事故车的。

对前款规定行为的罚款处罚,与本标准其他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条规定执行。

八、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二千元罚款。

九、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核定人数或者违反规定载货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罚款处罚的,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超过核定乘员的,处二百元罚款;

(二)超过核定乘员百分之二十以上或者违反规定载货的,处五百元罚款;

(三)超过核定乘员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处一千元罚款;

(四)超过核定乘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处二千元罚款。

其他客车违反规定载货的或者其他机动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处一百元罚款。

十、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罚款处罚的,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处二百元罚款;

(二)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五百元罚款;

(三)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处一千元罚款;

(四)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百以上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处二千元罚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心吃不了兜着走,这6类行为或以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

全文共 1382 字

+ 加入清单

为贯彻落实中央依法治国综合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3月16日,司法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依法惩处影响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行为的意见》。

《意见》以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指导,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指示精神。《意见》根据中央领导小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的决策部署,依据刑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安检查部门和海关的职能,对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依法惩处危害国境卫生检疫的违法犯罪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

《意见》要求各级公安执法机关和海关提高政治立场,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充分认识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对预防和控制疫情跨境传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把预防和控制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重点,全面运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手段, 依法及时、严格惩治各种危害国境卫生检疫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坚决打赢人民战争、全面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的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意见强调,在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行政执法的同时,还明确了《刑法》第332条规定的“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的适用问题。要求各地公安执法机关和海关在办理妨害国境卫生检疫案件时,准确理解和严格适用刑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依法惩处相关违法犯罪行为。

根据《意见》,实施下列六种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行为,造成鼠疫、霍乱、黄热病、新发肺炎和国务院确定公布的其他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条的规定,以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

一是检疫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患者拒绝执行海关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提出的健康申报、体温监测、医学检查、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调查、采样等卫生检疫措施,或者拒绝执行检疫、体检、现场临床检查和转诊等卫生处理措施;

二、染疫人或疑似染疫人隐瞒疫情,不如实填写健康申报卡,或伪造、变造检疫单证等。伪造阴谋。

第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需要审批的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等特殊物品可能导致检疫传染病传播,未经审批仍逃避检疫,并携带或者进出境的。

四、出入境车辆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车辆负责人拒绝接受卫生检疫或者卫生处理的;

五是来自检疫传染病流行国家和地区的出入境车辆出现非意外伤害死亡且死因不明,车辆负责人故意隐瞒情况的;

六是其他拒绝海关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实施检疫措施的。

为确保依法科学有序防控,意见明确要求公安、法律部门和海关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领域依法处理妨害国境卫生检疫案件,依法惩处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等。从完善执行衔接、加快案件侦查、强化检察职能、加强沟通协调、坚持重罚对等、维护公平正义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意见还完善了工作机制,保证了依法公正文明办案的规范化,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

据了解,《意见》的颁布,对于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威慑和惩处力度,构筑坚实的国境卫生检疫防线,坚决遏制传染病经口岸传播,巩固和扩大全国疫情防控的有利形势和良好势头,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

-原标题:完成!这6种行为均可因扰乱国境卫生检疫而被定罪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