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骨质疏松症怎样食补(经典19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那么,骨质疏松症怎样食补?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两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 骨质疏松 症。骨质疏松是把骨质的 有机 成分生成不足,造成 钙 钙食品 盐沉着减少的一种低骨含量、骨组织结构破坏较多、骨脆性增加、 骨折 发生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 疾病 。

浏览

3647

文章

82

引起骨质疏松症的是什么原因

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那么,引起骨质疏松症的是什么原因?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两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 骨质疏松 症。

骨质疏松是把骨质的 有机 成分生成不足,造成 钙 (钙食品 ) 盐沉着减少的一种低骨含量、骨组织结构破坏较多、骨脆性增加、 骨折 发生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 疾病 。

骨质疏松症营养 治疗

1 、在饮食中添加骨骼所需的营养

首先,我们应选择含钙、蛋白质高的食品,如排骨、蛋、 豆类 及 豆制品 、虾皮、 奶制品 ,还有海带、海菜、乳酪、芹菜、木耳、柑橘等。

其次,适当补充 维生素 (维生素食品 ) D ,或增加日光照射及运动量。如果脾胃功能衰弱的人,可以选用中药补脾健胃,保证脾胃功能正常。

再次,应多吃蔬菜 (蔬菜食品 ) 、 水果 (水果食品 ) ,保证足够的维生素 C 。

改变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主要是减少动物蛋白、盐、糖的摄入量,尽量少用含太多镁、磷的饮料和加工食品,同时,咖啡因、香烟、酗酒也造成钙流失,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尽量避免。

2 、需要添加维生素 D 和其他 营养素 来帮助钙的吸收

除了上面必须补充的营养素外,还应补充其他营养素。如在食物中要含有蒜、 葱 头等含硫多的食品,因为硫能使骨骼发育得更 健康 (健康食品 ) 。维生素 D 在补钙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吸收钙,胃中必须有充足的维生素 D 和盐酸,尤其老年人常常缺乏胃酸。乳酸钙是最佳的食品。

3 、摄取适量的钙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值,因为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即使补充了大量的钙,但沉着在骨骼上的钙还是不如流失的钙多。所以老年人补钙是一个长时间的、经年累月的过程。而对于 儿童 (儿童食品 ) 来说,补太多的钙会使骨骼强化过早,反而会影响骨骼的 生长发育 ,所以儿童补钙一定要诊断明确了再决定补钙的方式剂量。

骨质疏松症营养 成因

如果人体摄入的钙、 磷 、 蛋白质 (蛋白质食品 ) 含量不足,或 氟 、镁 、锌 缺乏,都会引发骨质疏松。年轻人生命机能旺盛,对营养的吸收好,加上经常 运动 (运动食品 ) ,一般不会发生骨质疏松。而中老年 (老年食品 )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组织逐渐萎缩,骨质变薄,骨髓变宽,腔内脂肪、血管、纤维组织等发生量的变化,加上内分泌、代谢功能减退,蛋白质合成减少等一系列变化均可造成营养不足,而诱发骨质疏松。在日常生活中, 饮食习惯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骨质疏松形成的早晚。钙不足是重要的,但影响机体内钙代谢和骨髓质量的 饮食 更重要。多食用动物蛋白、盐、糖含量多的食物,会使骨髓中的钙游离出来,参与它们的代谢,造成钙流失。同时,摄入过量的含镁和磷的汽水或加工食品,能使体内无法正常吸收钙,因为这些 矿物质 在血液和骨髓中与钙发生竞争吸收,引起骨基质减少,渐渐的便形成骨质疏松。长期饮食 咖啡 也易引起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老年人应该多了解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应该了解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与人体的老化有很大关系。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造骨功能会逐渐减退,越是高龄,骨质流失得越多,越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这也是与老年人的生理代谢发生了许多变化有关。

一、何谓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简单地说就是单位体积内的骨量明显减少了,骨的微小结构遭破坏,从而增加了骨的脆性。

骨骼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起着支撑和保护、造血及调节人体矿物质代谢的功能,对人体生存至关重要。一般而言,人体共有206块骨头,外观各有不同,有长骨、短骨、扁平骨及不规则骨,但其微细结构大致相似;外层是构造致密的皮质骨;内部是由纵横交叉骨小梁呈立体构筑组成的海绵状骨。这种有一坚硬的外壳加上内部主体结构的骨小梁网使骨骼具有了用最小质量而能获得最大的承受力的特点。

青壮年时期,骨骼非常致密,骨小梁很多,骨代谢活跃,进入老年期由于种种原因致使骨小梁变薄、变细、断裂、吸收,数量减少,小梁间的间隙变大;皮质骨也会变薄、孔隙增多。骨矿物质含量或骨密度减少,当降低到一定限度(所谓临界值)时,骨骼就难以承受外力负担或冲击而易发生折断,严重时骨皮质薄如纸张,而海绵骨消失殆尽,整个骨骼显得疏松、多大孔,因而称之谓“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一种与老化有关的过程,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造骨功能减退,越是高龄,骨流失得越多,越会出现骨质疏松症,这也是与老年人的生理代谢发生了许多变化有关。如老年人室外活动减少,阳光照射少,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减退,加上肾功能减退、使维生素D活化能力也降低了,还有很多老年人食量减少、缺齿掉牙,咀嚼功能差,摄取钙质和维生素D常都不足,这些因素都会使老人发生严重的钙不足和钙的负平衡。而老年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促使骨吸收的激素增多,抑制骨吸收的激素减少,从而加速了骨的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吃洋葱可有助缓解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在洋葱中找到了一种能够缓解骨骼损失的化合物。尽管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证研究,但目前的研究已经显示出吃洋葱可有助缓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主要影响老年妇女的健康。在美国,这种疾病每年消耗掉约170亿美元的医药费。

研究人员分析了白色洋葱的化学活性成分并且发现最有可能降低骨质损失的是一种叫做GPCS的多肽。接着,他们从新生大鼠中分离得到了一些骨细胞,并用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刺激骨质损失,然后让一些处理的细胞接触GPCS。与未接触GPCS的细胞相比,用GPCS处理能显着抑制骨骼矿物质(包括钙)的流失。

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是否GPCS对人也有同样的效果、多大量的洋葱或GPCS对骨骼健康有益以及确定出GPCS对骨骼细胞的作用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人运动改善骨质疏松症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人的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关节都要运动到,在运动之前一定要进行适当的热身准备,如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使之灵活,包括:按摩肩部、臂部和腿部肌肉使之放松,转动颈部、腰部、髋部及脚踝使之适应运动所要求的幅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人运动改善骨质疏松症注意事项

轻微骨质疏松,能持续正常的工作、生活者,可选择活动量较大的运动方式,如长跑、打拳、游泳、登山、打球等。

运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重要的是能够养成习惯,坚持并且一直做下去。运动方式的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为。依据年龄、身体状况及骨质疏松的程度,应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

老人吃什么好

老人骨质疏松可以是没有任何的症状,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饮食调理。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补充适量钙质。目前国内市场各类钙片很多,除饮食补充外,可适当补充钙片,只有膳食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后,才能充分的被机体所利用,所以提倡膳食中补钙。应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如各种发酵类谷类食品,各种乳类,以牛奶为例,250克的牛奶中含钙量为250克。鸡、鱼、瘦肉、蛋类、绿叶蔬菜,或黄、红色蔬菜、水果、豆制品、虾皮含钙量都很高。

骨质疏松患者注意多食用D、维生素A丰富的食品,如蛋黄、动物的肝脏、黄、红色蔬菜、水果等,都有助于补充体内维生素A。

老人预防骨质疏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注意饮食均衡,并吸收适量的钙质和维他命D,如多进食深绿色叶蔬菜,奶类和豆品类食品等,都对骨骼健康甚有帮助。另外研究发现,适量的负重运动能刺激和加强骨骼生长、增加骨质,强化骨骼。

加强负重运动:负重运动就是一些对骨骼构成适当负荷的运动,负重的耐力训练包括步行运动、太极、舞蹈等。老年人应每周做5-7次,每次约30分钟的运动,并应达到中等运动量,即运动时及呼吸速度略增,但仍可自如地谈话。器械健身运动、举哑铃或沙包等属于体能力量的运动,应使用适当的重量,即运动后只感到略为疲倦,而不会过份酸痛。

运动时注意事项:应在开始时选择较轻量的运动类别,运动时间亦宜较短,患有等长期病患者,或已知属严重骨质疏松者,应先请教医生另外不要在太饱、太饿、太冷或太热的情况下运动,运动前应作5-10分钟热身及伸展运动,运动后也要作5-10分钟缓和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补肾健脾活血法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中老年健康,为国际研究热点。在全面分析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补肾、健脾、活血法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并根据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的治疗原则研制出骨康口服液,经系列研究,补肾健脾活血法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取得以下成果:

根据肾主骨理论、脾肾相关学说及血瘀论,首次提出该病的发生主要与肾虚、脾虚和血瘀有关,且肾虚是关键,确立“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为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治疗原则。这一学术思想的提出对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项目研究建立了多种稳定的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采用补肾、健脾、活血法,结合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放免、骨代谢生化、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技术,揭示:⑴骨康方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双重作用;⑵能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生物力学状态;⑶能提高脾虚大鼠的血清木糖含量;⑷对血瘀模型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⑸有较好的镇痛作用;⑹能使大鼠体内微量元素发生相应变化;⑺实验显示无明显毒副作用。

运用离体细胞培养技术,揭示了骨康方含药血清可直接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成骨细胞内ⅰ型胶原的表达,抑制成骨细胞分泌il-6;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诱导破骨细胞凋亡。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进行了196例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骨康方能显著缓解腰腿痛及肾阳虚症状,提高骨密度;阐明了活性氧对骨代谢有重要影响;内皮素水平的改变对血瘀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内皮素与雌二醇及骨密度值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揭示了一氧化氮、雌二醇与骨密度三者之间具有正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骨质疏松症预防最佳效果有哪些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症预防最佳效果有哪些?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怎样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延缓其发生时间或减轻其疏松程度是我们大家所努力的方向。由于各种防止骨质疏松的保健品、钙制剂的广泛宣传和使用,人们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服用这些物品就可以补钙,就可以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从而忽略了最基本而且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饮食与锻炼。

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饮食抓起,学会从饮食中摄取必要的钙质。首先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往往使饮食品种单一化和过于精细,应该经常调剂自己的饮食品种,摄入一些含钙量较多的食物,如虾、鱼、贝壳类水产品、牛肉或带骨骼的肉制品等。第二应坚持喝牛奶,注重鱼、肉类的摄入,尤其是牛奶,含丰富的钙,且容易吸收。每次饮250~500毫升牛奶就基本满足钙的需要。第三,要调整吸收功能。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也就是说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对于消化功能差的人更应适当服用一些健脾胃的药物。个别人喝牛奶可出现腹痛或腹胀等症状,可用以下办法克服:第一周每天饮奶一口,第二周每天饮奶两口......这样慢慢加量,逐渐适应,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第四,目前尚有一部分肥胖儿童或青少年,为了减肥而采取少食或只吃单一食品来追求减肥效果,这是错误的。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年轻时骨骼含钙量少有直接关系,年轻时骨钙的积累多就会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生,相反则不然。因此,不必要的饮食限制对青少年的骨骼健康是不利的。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肌肉力量,同样可促进钙质在骨骼中的沉积,提高骨骼的硬度。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工作紧张而运动相对较少,加上接触阳光的时间很少,这些都可以加速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日常工作相关的体位和工作量对峰值骨量的形成有影响。这些人常可出现全身酸软乏力,重者腰背疼痛,夜间肢体短暂性痉挛。因此,我们应提倡注意自身的主动锻炼,并且应持之以恒。应提倡做工间操,在工作1~2小时后进行四肢及躯干的活动,最好在阳光下进行,这样有利于钙质的吸收和沉积。具体的运动除了一些专门运动如跑步、游泳、打球等,工作间隙可做些类似广播体操的肢体运动,坚持下去,必有益处。

防治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一旦出现骨质疏松再纠正就极为困难。因此,预防显得更为重要。补充钙制剂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注意日常的饮食和加强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坚持这几招可防治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坚持这几招可防治骨质疏松症,该病患者的骨骼外形与正常人一样,但其骨骼内部矿物质(主要是钙)的含量会明显减少,易使其骨质变得疏松、脆弱。所以该病患者会经常出现全身乏力、腰背酸痛、骨骼变形甚至骨折的现象。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为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这与他们年龄的增长和体内雌激素分泌量的减少有关。由于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极大,因此对该病应进行积极的防治。为此,专家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做到以下这十招,就能防治骨质疏松症。

要多参加体育活动: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加骨骼的承受力和血流量,并能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使骨骼变得强壮结实。因此,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不可刻意加大自己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以免造成骨骼的损伤。适合这类人群的运动项目有散步、打太极拳、游泳和骑自行车等。

要戒烟限酒:临床研究发现,有吸烟、酗酒史的妇女,其绝经期要比无吸烟、酗酒史的妇女平均早5年。绝经期后妇女体内的雌激素分泌量会减少,而雌激素的快速减少可导致女性骨骼中钙的大量流失,从而易使其患骨质疏松症。另外,吸烟和酗酒还会影响新骨组织的生长以及骨细胞的生成和代谢。因此,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应戒烟限酒,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可适当地服用保健品: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可适当地服用一些具有补钙作用的保健品,如密钙息、福善美等,以增加骨骼的强度。

要定期检查骨密度: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若出现全身乏力、腰背酸痛和骨骼变形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了解自己骨质的状况,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要注意预防意外伤害:骨质疏松症患者是骨折的高发人群。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平时的活动中要多加注意,以免受伤后发生骨折,给身体带来损害。易发生骨折的人体部位有手腕、前臂、大腿、髋部和腰椎等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喝牛奶可预防吗?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牛奶预防吗?这种锰由于参与了体内多种酶具有活化作用,缺锰可引起因骨化障碍而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牛奶、鸡蛋、肉类中锰含量虽较低,但利用率却很高,尤其是牛奶,即含钙又含锰,所以它是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食品。

专家们建议,老人要多喝牛奶,以预防老年期易发多发的骨质疏松症。

诊断

1.骨质疏松症(osteoprosis)以绝经期妇女及老年人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最为多见,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继发性骨质疏松较少见。

2.常见症状是背痛,多见于胸段和下腰段。

3.X线检查见最明显的骨质疏松部位是胸椎和腰椎。椎体的塌陷可表现为鱼尾样双凹形或楔形变,椎体有时甚至完全压扁。

4.骨计量学检查或定量组织形态学测量。能观察到骨代谢及骨量的异常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骨质疏松症可能与冠心病有哪些关系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症可能冠心病有哪些关系?多伦多(路透社医学新闻)研究人员在美国骨和矿物质研究协会第二十二届年会(22ndannualmeetingoftheAmericanSocietyforBoneandMineralResearch)上报导,骨矿物质密度低(BMD)是女性亚临床冠状动脉钙化的标志,因此也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标志。

人们一直怀疑骨质疏松症可能和冠心病可能存在联系,FOS(FraminghamOffspringStudy)研究数据为这个研究方向提供了更多的证据,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Kiel博士在大会上报导了这一发现。在FOS中,在受试对象的髋骨和脊柱进行BMD测量,利用电子束计算机体层成像术(CT)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的情况。进行评估的303例受试对象均无血管病史。

Framingham研究小组发现,脊柱低BMD的女性患有冠状动脉钙化的例数较高BMD组多,体重指数为28或以上的妇女其相关性更明显。Kiel强调,研究中的146名受试男性没有发现类似的相关性。髋骨低BMD妇女冠脉钙化人数略多于高BMD者,但不如脊柱BMD那么明显。男性似乎在髋部低BMD者间冠状动脉钙化人数略少,但此趋势没有统计学意义。

他和同事在大会发言的摘要指出,动脉钙化与骨形成过程相似,发生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另外,有些研究的结果提示在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之间存在代谢上的联系。Kiel博士提醒人们,目前向临床提出建议为时太早,在证实疾病之间的联系和清楚发病机制之前,还需要进行大样本人群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治疗骨质疏松症也可用降血压药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治疗骨质疏松症也可用降血压药,据“中央社”报道,日本最新实验发现,大多数的骨质疏松症者与高血压患者同样都是受到荷尔蒙物质“angii(血管张力素)”的影响。实验发现,降血压药物也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

大阪大学医学院医学系研究科的教授森下龙一为首的研究团队为了制造出与此典型症状相同的患者,于是摘除母鼠的卵巢进行实验。森下首先在母鼠身上施予血管张力素ii,发现不仅母鼠出现高血压的症状,也与停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一样,“破骨细胞”会增生、活化,骨质的密度有降低的情形。

有了这项实验结果,森下等研究人员紧接着选择原本有高血压症状的实验鼠,摘除其卵巢进行实验,在未施予任何药物的情况下,此实验鼠的骨质密度降低约百分之三十。另外,以血管张力素接受器阻断剂“雅脉膜衣锭(olmesartan)”施予实验鼠的话,破骨细胞的增生与活化就会停止,骨质密度未见降低。

森下表示,停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们造骨的“骨芽细胞”大多还是健全的,若能抑制angii(血管张力素),减弱破骨细胞的增生与活化的话,一度疏松的骨质密度,可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况,因此可以说,降血压的雅脉膜衣锭(olmesartan)成为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的可能性相当高。

森下也说,属于骨芽细胞减少的“老人性骨质疏松症”或男性骨质疏松症,也很可能是受到angii(血管张力素)的影响,未来将朝这方向继续研究。他说,有许多人同时罹患高血压及骨质疏松症,一药可治二病,加上雅脉膜衣锭(olmesartan)副作用少,所以此疗法应该是效果不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特点有哪些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特点有哪些?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国家,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的20%。随着人口的日益老龄化,老年性疾病,特别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同步增长。目前我国有骨质疏松症病人约9000万人。到2050年将激增至2亿多人,占人口的13.2%。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种族、地区、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女性的发病率较男性高出许多,二者的发病率之比为2﹕1~6﹕1。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高。人类的骨量在儿童期和青年期迅速上升,到35岁时达到高峰,然后开始减少。一般以每年约1%的速度递减,骨骼的密度及强度均下降,到80岁时,人体的骨矿含量比骨量高峰时减少了一半。因此,70岁以上的人一般患有骨质疏松症。

患骨质疏松症的人在性别上有很大的差异,女性的骨质疏松不仅比男性多,且出现得也较早。女性在绝经后便出现骨量丢失增加,每年约以5%的速度递减。尤其是停经过早或双侧卵巢切除后的妇女,其体内骨丢失的时间将会提前。统计资料表明,女性一生中将丢失1/2的松质骨及1/3的密质骨。50岁以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要比同龄男性高出2倍或2倍以上,发病的时间也较男性提前10年。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在地理分布上虽有不同,但明显与人种有关,黑色人种中发病较少,最多的是白种人,其次是黄种人。在气候较冷的地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比气候暖和的地区高,城市居民比农村及山区居民高,高原地区比沿海地区高。

此外,酗洒、嗜烟、长期过量饮用咖啡和节食挑食以及营养不良,加上体格瘦小、劳动强度不足、体育锻练少等因素,都会促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增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人骨质疏松症状和治疗方法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那么,老人骨质疏松症状会有症状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老人骨质疏松症状及治疗措施,希望对你有帮助。

骨质疏松的病因

骨质疏松症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骨质疏松症多为缺钙,缺乏运动者容易得骨质疏松症。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尿病等症的人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长期用激素、强的松、甲状腺素片的人也容易骨质疏松症。

多胎生育、过早绝经、身材瘦小,体重过轻者、低钙饮食等这类女性是骨质疏松症所要侵袭的对象。

老人骨质疏松症状

1、骨质疏松较轻时常无症状,往往由照椎体X线片而被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

2、疼痛:负重关节疼痛,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膝痛最常见。腰背痛或全身性骨痛。

3、骨折:轻微外力作用即可造成脆性骨折,常见部位是脊椎(下胸、上腰椎),桡骨远端,髋部(转子间,股骨颈),肱骨外髁颈,踝部及第五跖骨基底、肋骨、髌骨等部位。骨折往往是骨质疏松症的首发症状或就医原因。

4、身高变矮,驼背畸形:女性65岁时比自身最大身高缩短4cm以上,75岁时缩短9cm以上。驼背特点是呈弧形,故又称老年圆背,并渐进性加重。

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1、饮食与钙的摄入:元素钙每日500~800mg为宜,老年人适合服用碳酸钙、枸橼酸钙。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需要适量的蛋白质摄入。

2、经常的户外活动和日晒,适量的有氧运动。良好的生活方式。

3、药物:维生素D:老年人维生寨D需求量600~800U/d。补充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增加骨矿含量,而且可改善神经、肌肉的反应性,减少跌倒和骨折的几率。1-OH-D和l.25(OH)2D3,不需要肝肾羟化酶的作用,而直接发挥疗效。降钙素:有迅速止痛、减少骨吸收的作用。常用制剂有鲑鱼降钙素(密钙息)每支50U每日或隔日肌内注射。鳗鱼降钙素(益钙宁)每次20U每周1次。二膦酸盐:能抑制成熟破骨细胞活性,强力抑制骨吸收,刺激骨小梁再建。常用制剂有阿仑瞵酸钠和羟乙磷酸盐,连服两周停药,开始补钙,3个月为一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疗程。凡不适宜用激素替代疗法(HRT)者,以及严重骨质疏松症。可选用本类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新诊断的炎症性肠病与骨质疏松症是否无关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诊断炎症性肠病与骨质疏松症是否无关?荷兰研究人员报道,近期确诊为炎症性肠病(ibd)的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骨质密度无明显差异。因此ibd患者出现的骨质疏松症与疾病过程本身和/或使用的治疗措施有关。

maastricht大学医院的erikj.schoon博士与同事用双能x线吸收计量法测量了68名ibd患者的骨质密度,其确诊时间均在6个月内。研究结果报道于11月号的《胃肠病学》上。

ibd患者与68名健康对照者的全身、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结果相似,另外,24名克隆氏病患者以及44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骨密度结果也相似。

以上发现与1994年的一份报告不同,那份研究报告指出克隆氏病患者在确诊时的骨含量要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低。schoon博士与同事认为早期得出的研究结果与小型非病例对照病人群有关,其中包括了青春前期儿童、直肠炎患者以及绝经期的女性患者。

低骨含量与ibd确诊之前主诉已经超过6个月有关,为此,schoon博士的研究小组建议测定“有长期未确诊以及未治疗主诉的ibd患者”的骨密度。

他们也建议为预防ib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在疾病早期积极诊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怎么回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定义是低骨量(即单位体积骨量减少,矿盐和骨基质都减少,但两者的比例正常)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全身骨量减少加速,在轻微外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都容易发生骨折,尤其75岁以上的妇女骨折发生率高达80%~90%。

一、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骨折最常见部位为椎体、髋部和腕部,几乎全身各处骨骼均可发生。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一种毁灭性病变,15%~20%的病人在病后一年之内由于各种并发症而死亡,50%以上的存活者终生致残。如美国已有2500余万人口深遭此病的痛苦,1/3~1/2的绝经后妇女罹患此病。每年有130万人发生骨折,其中有椎体、髋部和腕部骨折者分别占50万、25万和24万人,每年耗费资金100亿美元。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9.76%(1994年)。据人口预测,到2000年和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分别占11%和20%,势必出现明显的社会人口老化现象。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老年人群迅猛增多,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必将明显上升。因此骨质疏松症不仅是一个医疗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二、病因和危险因素

病因尚不明。在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由于骨转换的速度不同,不同年龄的骨量也不同。儿童时期骨形成超过骨吸收,骨量不断增加,一直持续到35岁时骨量达到峰值。一般女性自40岁,男性自50岁开始,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的矿盐和基质均有减少,骨量趋于下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的骨质疏松不仅比男性出现得早,而且骨量减少的速度也快,皮质骨和松质骨皆有减少,松质骨的减少出现早且更迅速。本病的发生认为与下列诸因素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女性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1961 字

+ 加入清单

女性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人在幼年及青年成骨速率高于破骨速率,骨钙量逐渐增加,至25~30岁时达到高峰,称为骨峰值。骨峰值的高低80%由遗传因素决定,其余20%由饮食、运动、激素、药物、体重、慢性疾病等偶发因素决定。女性30~35岁后破骨速率高于成骨速率,骨量逐渐丢失,每年约丢失o.25%~1%。绝经后由于雌激素低落,骨量丢失速率呈指数式增加,每年达1%~5%。尤其在绝经后3~5年丢失最多。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中老年女性朋友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发现自己的身高较年轻时下降了,更年期前后明显变矮,或驼背,或腰酸背痛,休息后也不缓解,而且关节疼痛,牙齿碎落,不留意跌倒或受较小的外伤就会骨折。究其原因,这些现象与骨质疏松有密切关系。

骨骼支撑体重和活动的能力主要取决于骨的密度。人体内有一种“甲状旁腺激素”,它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之一,能刺激骨质消融;而雌性激素有抵抗甲状旁腺激素的这种溶骨作用。更年期后妇女体内雌性激素水平日渐低下,这种抵抗作用也随之减弱,再加上其他因素,如衰老引起成骨细胞功能下降,肠钙吸收减少,因户外活动少而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减少等也加重了骨量的丢失,以致发生骨质疏松。

有些年轻妇女,因疾病而切除双侧卵巢,雌性激素水平低下,也会出现类似于老年妇女的骨质疏松症。骨内所含钙的密度降低,骨质变薄,特别是松质骨(如脊柱、股骨近端等)的减少发生得早,骨的支撑力减弱,硬度下降,加上骨胶原减少,甚至轻微的外力骨也会断裂,导致骨折,多见于腕骨、脊柱或下肢骨折。

二、怎样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这种症状的原则是:预防重于治疗,越早预防越好。一般女性35岁骨量即开始下降,因此从此时起,随自身情况,补充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和激素等是最主要的预防。

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多做负重运动,多摄入足量的活性钙或富含钙质的食物。

中年以后注意坚持体力活动及增加日照时间,经常在户外活动。在日照较难保证的情况下,加服适量的维生素D。长期在地下室或室内生活、工作的人经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3量减少,可影响肠道内食物钙的吸收,因此应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或服用鱼肝油。

注意从食物中摄入钙,绝经前女性每日应摄入钙元素1克,绝经后以1.5克为宜。每100毫升牛奶中约含钙离子100毫克,每天喝鲜奶500毫升就可摄入500毫克的钙,其余可以从豆制品、蔬菜、水果、鱼、虾、贝类等海产品中获得。这些食品含钙量也高,但奶制品中含有乳糖和酪蛋白分解产物,可以促进钙离子的吸收,因而是最理想的补钙食品。如果不能从饮食中补足钙的所需,就应另外服用含活性钙的药品,如高剂量的碳酸钙制剂——钙尔奇D,每片含钙元素600毫克,维生素D国际单位,其含钙量高,易于吸收,服用方便,每日1~2片已足够。补钙剂在睡前服用较为合理,因为餐后3~5小时食物中的钙已被肠道吸收完毕,夜间空腹时排出的尿钙几乎全部来自骨钙。睡前补钙有利于保持骨量。

绝经的妇女体内雌性激素量的急速下降,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重要发病因素。因此很重要的一个预防措施就是在发现早期骨质疏松症时及时补充雌性激素,达到足以防止骨质进一步丢失的量。

降钙素是钙调节的重要激素之一,是甲状腺分泌的一种多肽,其功能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甲状腺降钙素分泌的减少,可使破骨过程加速。而肌注降钙素则可抑制破骨。早期骨质疏松症无明显症状者不需用降钙素。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骨折发生,更年期妇女应注意防止摔倒,穿鞋大小要合适,低跟软底为宜。

治疗骨质疏松首先要从避免骨质疏松的危险因子,如低钙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吸烟、饮酒等做起。而最佳的预防良策是及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适当地参加体育运动。每天应有半小时的户外运动,可以按照个人的爱好和条件选择以下运动处方:

1.步行:自由步行。速度为每分钟80—100米,距离逐渐增至2000~3000米。日常生活中的步行一般为4000米/小时;快步为5000米/小时;疾步为6000米/小时。

2.走与跑交替:步行1分钟与慢跑半分钟交替进行20次,总时间为30分钟。行走速度掌握在每分钟50米,跑速为每分钟100米。

3.慢跑:速度为每分钟100米,距离逐渐增至1000~2000米,总时间15~20分钟。

4.骑自行车:室内可用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为2.5~7.5千克米/秒,持续15分钟。如利用家用自行车,可结合上下班进行。城市交通拥挤,骑车速度不快,运动强度往往不够,可在晨间或运动场内补足。

以上运动时心率达到每分钟130次为宜。运动时间每周最少3次,每次20分钟。

除此以外其他运动项目如登楼、爬山等增强下肢承受能力的运动,都有利于刺激骨细胞的生长。上肢运动则能改善局部骨质的代谢。羽毛球、乒乓球、舞蹈、划船和拳操都是可取的项目,要求每天能活动30分钟左右。户外运动和日光浴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很有利于骨骼壮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肾上腺偶发瘤不是骨质疏松症都有哪些危险因素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肾上腺偶发瘤不是骨质疏松症都有哪些危险因素?据意大利研究人员报道,偶发肾上腺瘤患者虽然有发生亚临床皮质醇增多症的可能,但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并不增加.

ospedalesanluigi的giangiacomoosella博士等人在2月1日出版的《临床内分泌和代谢杂志》上总结道,新的研究结果提示,“目前,对肾上腺偶发瘤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查并无作用。”

研究人员测量了27位有肾上腺偶发瘤患者(8位有亚临床柯兴综合症)和54位健康对照的骨密度。他们发现,两组的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无区别,并且有或无亚临床柯兴综合症的患者之间也无区别。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结果与以往相反。他们建议,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对有亚临床柯兴综合症的患者群体确认此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重视骨质疏松症珍爱我们的骨健康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重视骨质疏松症珍爱我们的骨健康,在全世界,骨质疏松症是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流行病,跃居各种常见病的第七位。目前医学界将防治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治疗高血脂预防心肌梗塞和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三项工作放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

骨质疏松症是以全身性的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减低、容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

人体的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40~50岁开始减少。许多因素可以对其产生影响,如遗传、环境、营养、运动、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等。

人进入老年期以后,性腺机能减退,分泌减少;食量变小,钙摄取少;室外活动少,日照时间缩短,维生素d合成不足;平时缺乏锻炼,骨骼内血循环减少,骨骼的钙容易被吸收和移出骨外,各器官呈退行性改变,器质性疾患增多;运动迟缓,反应迟钝,视听力减退,损伤机会增加。这些都是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原因。

骨质疏松症比较常见的症状有:

1疼痛,以腰背痛多见。

2驼背、身长缩短。

3骨折,骨折可发生于咳嗽、打喷嚏、大笑、弯腰抱起小孩、屈身捡拾东西或回头转身时。骨质疏松症骨折最常见的部位为髋部、脊椎骨和腕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哪些新的选择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哪些新的选择?t女士患上了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医生告诉她,这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的。于是,t女士开始服用雌激素。但服药后没多久,她就感到乳房胀痛,到医院检查发现乳腺增生。“可别又得上乳腺癌。”t女士一害怕,放弃了雌激素替代治疗。

一项统计表明,我国60~69岁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率高达50%~70%,病情严重的还容易发生骨折。不少人也曾接受过雌激素替代治疗,但有人害怕得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不愿坚持治疗。

能不能找到一种药物,既能有雌激素一样的治疗效果,又可以免除其风险呢?由美国礼来公司主持的针对新药盐酸雷洛昔芬的一项大型国际临床试验———多目的雷洛昔芬评估临床研究(简称more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盐酸雷洛昔芬被医学界称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所谓“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通俗地讲,就是它对某些组织或器官(如骨骼)的雌激素受体具有刺激作用,而对于另外一些组织或器官(如乳腺及子宫)的雌激素受体具有抑制作用。

more试验选取了7705位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进行了为期48个月的随访。试验结果证实,服用雷洛昔芬可明显降低椎骨骨折风险。在服用雷洛昔芬1年之后,椎骨骨折风险下降了68%;服用4年后,椎骨骨折风险下降了50%。

一些妇女服用雌激素后,往往会出现子宫出血现象,严重的甚至导致子宫内膜癌。而对服用雷洛昔芬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之后,发现服用者没有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的情况,与服用安慰剂者无明显差别。雌激素还可导致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但雷洛昔芬在这一点上与雌激素截然相反:服用雷洛昔芬可以抑制乳腺增生。根据more研究,雷洛昔芬服用者患乳癌的相对危险度比对照组降低了70%。因此,礼来公司还将选取2万名患者进行一项比较研究,观察雷洛昔芬在预防妇女乳腺癌中的作用。另一项新研究———观察雷洛昔芬在心脏保护方面的作用也正在进行当中。

当然,这种新药也有副作用,可引起面部潮红、腿部抽筋,也可能导致深部静脉血栓,但风险度与雌激素相同。

目前美国礼来公司拥有专利的盐酸雷洛昔芬已得到fda许可,以evista(易维特)为商品名在美国上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浓妆艳抹易患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浓妆艳抹的美眉可能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昨天,厦门中山医院主任医师陈治卿和副主任医师陈健等专家向记者提出新观点:从她们长期的接诊经验看,长期喜欢化浓妆的女性,因为皮肤无法正常接受阳光,容易导致部分骨骼骨质疏松。

陈治卿说,很多女性害怕晒太阳,以为会出现皮肤老化现象,或者可能患皮肤癌。但医学发现,阳光对人体来说是最好的补品。美国医学专家已经研究发现,经常暴露在阳光下或每星期有规律地晒太阳,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因为适当地晒太阳,会促使人体内产生维生素D,进而预防各种疾病。当然,晒太阳应根据肤色、季节、时间因人而异,不是要每个人都在阳光下暴晒,而是要能接受充分太阳光线,一天要有一个小时的阳光照射。女性害怕皮肤变黑,可以在清早或者傍晚光线不是太强的时候接受日照。

专家还说:喜欢化妆、打遮阳伞的女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而骨头长期没有受到刺激的人群也容易患此症。

陈治卿等专家建议,女性要预防骨质疏松症过早逼近,就要注意多摄入奶类制品,尤其是喝牛奶。值得提醒的是,豆浆不能替代牛奶,因为牛奶中的钙等含量,豆浆是不能比拟的。此外,要增加体育锻炼和日照时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是缺钙,缺乏运动者容易得骨质疏松症。运动会刺激骨的代谢,增加骨量,并能减少脱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平常要注意哪些事项可预防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平常注意哪些事项预防骨质疏松症呢?,亚洲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率大大升高,其中主要发生在中国。钙摄入不足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骨质疏松症是可以预防的。如果每天摄入推荐量的钙和维生素D,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峰值骨量、降低骨量丢失和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预防骨质疏松症5步走:

(1)每天摄入推荐量的钙和维生素D。

(2)有规律地进行负重锻炼。

(3)戒烟、戒酒。

(4)与医生共同讨论骨骼健康问题,如晒太阳、保持正常体重等。

(5)适时进行骨密度检测和服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单独的一步并不足以预防骨质疏松,只有遵照所有的步骤才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补钙也要补维生素D

钙摄入不足是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钙也是心脏、肌肉、神经保持正常功能以及血凝多必需营养素。据2002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每日钙摄入量为388.8mg,城市为438.6mg,农村为369.6mg。而营养学会公布的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800mg,这说明,我国居民的膳食钙摄入普遍不足,尤其是许多妇女和年轻女性的钙摄入量不到推荐量的一半。

钙的重要的饮食来源包括乳制品、深色绿叶蔬菜、带鱼骨的鱼、坚果和强化食品。如果通过食物难以获得充足的钙量,可以服用钙补充剂。需要注意的是,补钙的同时也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因为钙的吸收必须有维生素D的参与,阳光照射和食物是维生素D的两个主要来源。它主要在皮肤合成,平均每天接受20-30分钟的光照,即可满足人体维生素D的需要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