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地球悬浮在空中(精品20篇)

北冰洋,洋名Arctic源于希腊语,意即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650年,德国地理学家B.瓦伦纽斯首先把它划成独立的海洋,称大北洋;1845年伦敦地理学会命名为北冰洋。改为北冰洋一则是因为它在四大洋中位置最北,再则是因为该地区气候严寒,洋面上常年覆有冰层,所以人们称它为北冰洋。

浏览

2379

文章

1000

地球上的生命元素是靠与其他行星碰撞获得的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国媒体报道,一种新理论认为,只有当地球与另一个行星碰撞时,它才能拥有生命所必需的元素

44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并把月球送入了围绕地球的永久轨道。然而,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这一事件的影响可能比以前想象的要大得多。这次碰撞也可能让我们的星球充满了碳、氮、硫和其他生命必需的元素。

那时,地球有点像今天的火星。它有一个核心和一个地幔,但它的非核心部分缺乏必要的挥发性元素,如氮、碳和硫。在我们星球的非核心部分,被称为“块状硅酸盐地球”的元素可以相互混合,但它们从不与核心元素相互作用。虽然一些挥发性物质存在于地核中,但它们不能进入地球外层。

一种理论认为,一种叫做碳质球粒陨石的特殊类型的陨石撞击地球,并把这些挥发性元素提供给块状硅酸盐地球。这一观点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氮、碳和氢的不同版本(或同位素)的比例似乎与这些陨石上的比例相符。因此,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陨石一定是这些元素的来源。

但是有一个问题:碳和氮的比例下降了。

研究员达曼维尔·格雷瓦尔是德克萨斯州休斯顿莱斯大学地球环境和行星科学系的四年级博士生。他的研究小组决定从另一个角度探索碳氮比:如果另一个星球带来了这些元素呢?

“地球可能会与许多不同类型的行星相撞,”格雷沃说。“对于一个巨大的硅酸盐地球来说,这些行星中的一颗会提供正确的元素比率吗?如果发生碰撞,两个行星核心将会合并,两个行星核心的合并意味着元素将会合并。”

因此,他们开始模拟一个可能与我们的星球碰撞的星球。在实验室里,在一个特殊的熔炉里,格雷瓦和他的团队创造了高温高压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行星的核心可能会形成。在石墨胶囊(碳的一种形式)中,它们以不同的比例将金属粉末(代表核心,包括铁和氮等元素)与硅酸盐粉末(硅和氧的混合物,旨在模拟假想的地球地幔)结合在一起。

通过改变实验中温度、压力和硫的比例,研究小组创造了一个场景,说明这些元素将如何分布在假设的核心和地球的其他部分。

他们发现,在高浓度的氮和硫的存在下,碳不容易与铁结合,而氮容易与铁结合。因此,格雷瓦尔说,为了让氮从核心中被排除并存在于地球的其他部分,它应该含有非常高的硫浓度。

然后他们将这些可能性输入到模拟中,并提供了关于不同挥发性元素的行为以及地球外层碳、氮和硫含量的信息。经过超过10亿次模拟,他们发现碳氮比例正确的最可能原因是地球与火星大小的行星碰撞,并与核心硫含量约为25%至30%的行星合并。

"这个理论很有可能。"塞莉亚·达洛说他是法国研究中心的实验石油学家。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但他说:“这项工作是不同团队多年研究的非常成功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小行星撞击地球不仅灭绝了恐龙,还使气候升温10万年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大行星在今天的墨西哥希苏鲁伯地区相撞,向地球大气层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小行星碰撞导致恐龙物种灭绝,全球变暖持续了10万年。

基于化石记录的分析显示,当时全球气温上升了5摄氏度。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密苏里大学地质科学教授肯尼斯·麦克劳德(Kenneth MacLeod)表示,研究结果引发了更多的担忧,尤其是地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目前,该研究报告发表在5月24日的《科学》杂志上。

麦克劳德指出,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为7-14公里的太空岩石撞击了现在的墨西哥小镇希虚卢附近的尤卡坦半岛。几分钟或几小时后,地球的温度迅速飙升。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或几十年里,大量的灰尘和煤烟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阻挡了太阳光。最终,碰撞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全球变暖。

麦克劳德的研究是证明与温室气体相关的全球变暖会持续多久的第一个经验证据。他说:“我们相信,通过观察突尼斯埃尔吉兹遗址中鱼类的骨骼、鳞片和咬痕,可以解开这个谜团。”他强调,位于突尼斯西北部的埃尔加兹古遗迹具有重大的考古意义,是墨西哥奇苏鲁博陨石事故前后世界上最完整的化石记录。该遗址保存了白垩纪-古近纪交替时期的重要考古证据,并记录了希克苏鲁博陨石之后物种的大规模灭绝。

研究人员观察了化石中不同氧同位素的浓度。根据麦克劳德的观点,这些同位素的数量不同于氧原子中中子的数量,而且它们的特性也有一定的差异。麦克劳德说:“其中一个区别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矿物中的轻氧同位素氧16的含量相对增加。我们测量了氧16与氧18的比率,每千分之一的比率变化与大约4.5-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有关。”

研究人员分析了突尼斯考古遗址的40个考古样本,其中10个来自小行星碰撞前的5万年,20个来自小行星碰撞后的10万年,10个来自小行星碰撞后的200万年。

麦克劳德说:“我们发现这三组考古样品的氧同位素有很大差异。”目前,他和他的团队希望分析来自世界各地其他考古遗址的化石样本,并检查它们的相似性。

他说:“在我们发现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后,北非(现在)的温度上升了5摄氏度。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澳大利亚海岸(现在)上升了10摄氏度。这是全球气温上升和相关温室气体变化的重要标志。”麦克劳德指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毁灭性碰撞前后地球生态系统发生了什么,还质疑了当前人类活动的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地球物理阵列电磁法“火眼金睛”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科研人员历经十余载,研究成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同步、阵列天然场与人工场相结合的大探测深度电磁法找矿新技术。运用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已在内蒙古一矿区地下300多米处,探明了40米厚最高品位25克/吨(工业级高品位)金矿体;在陕西一缺水地区,探明并打出日出水量5000吨的深部优质地下水,解决了当地饮水难题。2004年7月4日,该所发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这种被称为地球物理阵列电磁法的新技术,以天然及人工电磁场为场源,采用阵列覆盖、多点同步数据采集方式,以及先进的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方法,获取地下电性结构和物像信息。自上世纪90年代起,科研人员从单通道、有线遥测、阵列天然场方法技术起步,如今已发展为多通道、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同步、阵列天然场与阵列人工场相结合、多参量大探测深度电磁法新技术。整个系统由阵列接收机和轻便多频发射机组成。

阵列模式排列犹如几十名学生做广播体操队形,每个人前后左右都有一定距离,每个人位置相当于阵列的一个点,在同一时间各点同步测量,计算机同步录入各点测量数据,整个过程均由计算机控制。这种排列既可对较大范围空间实现密集覆盖,又易于确立参照系,进行拟连续追索对比和精密发现突变现象和探测目标;保障在阵列所及的观测点上同一时刻高质量地采集各测点数据。

据介绍,这种用于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危机矿山勘查研究的新技术,经在沙漠戈壁滩、西藏高原、林区、黄土沟壑等地貌使用,均取得良好找矿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红地球散粉多少钱 红地球散粉多少克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散粉在网上的口碑一直不错,这款散粉的粉质很细腻,而且搭配的粉扑也十分好用,是一款不错的定妆产品,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它的价格是多少吧。

红地球散粉多少钱

品牌:redearth/红地球

品名:红地球亮彩草本散粉

功效:修饰肤色定妆控油防水

规格类型:正常规格

产地:日本

价格:149RMB

红地球散粉多少克

红地球散粉净含量是8.5g。

REDEARTH红地球亮彩明星草本散粉结合日本匠心工艺,通过极细球状颗粒,打造出轻若无物的丝绒粉质,轻松带来如空气般轻盈的肤感,转瞬定格一抹柔焦的剔透妆容。

红地球散粉怎么样

红地球散粉真有你的!油皮痘皮我球球你们去入,这个柔焦感真不是吹,洒了一点在手里,滑的手机都拿不住了,粉质细腻柔滑,但还是有重量的,细腻扎实,hin抓皮肤。

无论是对毛孔的填充还是对皮肤的柔焦,还是油光的修饰都很nice,超长待机,6到飞起!!还有这个粉扑,一看就是花心思了!粉扑厚嘟嘟软fufu的,像一团云朵,上脸敲亲肤,泰享受惹!!

红地球散粉用法

1.在使用BB霜或粉底液化好底妆后使用粉扑沾取适量的散粉轻轻按压于面部,稳定底妆。

2.使用粉刷扫除脸上多余散粉,特别注重眼角、鼻子、法令部位积聚的散粉,注意手法要轻柔。

3.再次使用使用散粉定妆,并用粉刷扫除多余散粉,这样有助增强散粉的服帖与定妆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子是唯一逃离地球的?老子失踪去了哪里?

全文共 2308 字

+ 加入清单

在网络上有着这么一个传说,说是地球啊就是银河系或是宇宙当中的一个大监狱。在太平洋西岸的某个地方有着一群喜欢祭祀上天的部落。这个部落的长者通过上下求索,天窍好像是出现了一道裂缝,照亮了他内心的惶恐与渴望,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清澈通明。同时他自己也变得真实和强大,他感觉自己恢复了婴儿,或者更早时期的记忆与能力,总之,他看到了一种不朽与永恒。老子参透了宇宙

他决定离开生养他的地方,到遥远的地方去,寻到一处僻静的原始山林或荒漠实现涅槃重生。他走到“门口”,大概是偷偷出门,没有出门手续,被把门的拦住了。门长认出了他,他们曾经同在一个管理层做事,知道他是这一带名望很高的智者,想让他留下点什么,作为出门的交换,否则,双方都会承担风险。

这位老者回顾了自己苦思冥想的所得,自忖道:只看他有缘无缘了,若是无缘,我写出来,他也破译不了;若是有缘,也许会多一个同道者。于是开始书写。

这位找到“不朽”秘方的便是周王室守藏史老子,那位“门长”便是大散关(通常说是函谷关)关令尹,司马迁说,他叫“喜”。尹喜善观天象,欲求天道而不得。于是尹喜酒肉伺候,老子挥毫濡墨。写出了第一段话: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处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关令尹看了半天,不解。便问:先生所书者何意?为何不给这东西一个确切的名称呢?

老子道:这东西是个浑然天成的存在,在鸿蒙初开前就存在了。我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到它的状貌,空虚而寂静,它不借助任何外力,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它循环往复地运行着,永不衰竭,可以看做是天地万物的母亲。

它无形无状,我也没法命名,所以我勉强称它为“道”,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大”。它空阔无边包容一切;它大则无所不至,至则无所不到。但是它穷极必返。

在我们认知的范畴内,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人居四大之一。这四者,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老子一席话,尹喜如听天书,但却暗暗称奇:这是站在什么角度来审视这个世界的啊?这个高远的视角是否叫做“宇宙观”,他是站在天的上方来审视宇宙、审视人类的吗?不然如何得出这匪夷所思的论断?但是宇宙生于何时,来于何处?老子一定把这些问题看透了。不然,为何说“道”是宇宙的母体,自行运化而生天地,而生人类万物?他把那个混成之物的“道”凌驾于老天爷之上,更凌驾于君王之上,是真的,还是另有所图?

因为在那个时代,人的见识局限于人神之间,除了人本身这个神秘的存在,还有日月星辰、山水林木诸路神祗,这些神祗之上,便是老天爷这个至高无上的大神。眼下,老子无中生有,造出一个“道”来,说是天外之外的一个更大的存在,真是不可思议。

在老子看来,道无始无终,天地初开,成为道的第一层次显现物,人与万物是继天地之后的第二次显现物。所不同的是,人具有万物所不具备的思维与认识自身和万物的能力。

尹喜陷入沉思:这个神秘的“道”是什么模样?“它的存方式是怎样的?既然是“有物混成”,那么,老子一定认为“道”是物质的东西。它不是神吗?

老子说:“道”不是神,但它无声无形,“寂兮廖兮”,“先天地生”,循环运行永不停息,天地万物无不出于它。万物的存在无一不是阴阳互根互有,相辅相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唯独“道”是个绝对体。它是独一无二的,故云“独立而不改”。

尹喜不解:人类祭祀天地祖先,祭祀的是空气吗?天命难道是假的?

老子说:这些,我都将在以后的篇章里一一呈现。至于祭祀,那是人类的事,与天地无关,更与大道无关,人出于情感需要,爱怎么祭祀,就怎么祭祀,“道”无视无闻,不亲不仁。

尹喜越发迷惑,但也越发感觉神奇。他怀疑一定有天上的什么神祗给老子传授了什么,否则这种超越人类想像的智慧,犹如宇宙真理的什么“大道”,怎么偏偏出自他的心头?因此,尹喜怀疑,老子一定是“神人”下凡,或者专来开悟他的,也说不定。想到此,尹喜难掩心中兴奋。走出地球第一人?

司马迁说“老子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余而去,莫知其所终”。自此,老子的下落史无定论,众说纷纭,玄之又玄。

但有一部小说,以玄幻的手法,探讨了老子的归隐之谜。他有两个基本结论,一个是跟随王子朝南下,王子朝被周敬王追杀,周敬王采纳孔子的建议,把老子关在监狱里,试图留下活口,查找王子朝携带的国家文物典籍的下落。但老子闭口不提,于是被杀。孔子,这位曾经问道于老子的学生,接替了老子,成为新一任守藏史。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老子是参透了宇宙,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第一人,他见周之衰微,叹道之不彰,无心于这个星球,于是写完五千言,便辞别尹喜,出关前一再叮嘱尹喜: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被褐怀玉。

然后过流沙,登昆仑,羽化登仙了。

尹喜翻来覆去地翻看着五千言,回味着老子的嘱咐,终于明白了:老子之所以决绝地离开,是因为他的话那么容易理解,那么容易实行,简单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却不能知,不能行。富贵者纵欲以丧真,贫贱者劳心而伤生,无不丧身心于外物,失真性于世俗,知之,行之,唯去欲而已。

我之所言所书,无不本于大道,宗于事实,绝非恣意荒唐之言,一件件一桩桩,无需费力,无需多知多解,只在休心,放下即可。了解我的人微乎其微,照着做的人就更难得可贵了。圣人疏于外而修于内,不矜夸于人,怀昆山之玉而莫能知者也。

后来,尹喜终有一天悟道,于周灵宝元年六月十九日飞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执行任务不忘自拍 NASA公布宇航员与地球合影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宇航局的两名女宇航员于18日完成了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任务,创造了人类太空探索的新记录。当地时间22日,美国宇航局发布了女宇航员克里斯蒂娜·科赫在太空拍摄的一些照片,包括几张“太空自拍”,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据报道,10月18日东部时间上午7点38分,宇航员克里斯蒂娜·科赫(Christina Koch)和杰西卡·梅尔(Jessica Meir)走出国际空间站,飞入黑暗空间,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女性太空行走任务。

这是科赫的第四次太空行走,也是梅尔的第一次。这项任务主要是更换空间站外的电池电源控制器。两名宇航员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当地时间10月18日,美国宇航局宇航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时自拍。来源:美国航天局网站。

在任务期间,科赫和梅尔从繁忙的日程中休息了一会儿,玩了“太空自拍”。从美国宇航局发布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科赫通过他的宇航服和头盔向我们微笑,还可以看到他们因失重漂浮在太空中。在其中一张照片中,科赫还与地球拍了一张自拍。这幅图清楚地显示了地球和白云的蓝色曲线。

美国宇航局宇航员克里斯蒂娜·科赫与地球“自拍”。来源:美国航天局网站。

报道称科赫以每秒17000英里(每秒27359公里)的速度拍摄这张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两颗遥远行星相撞创造了一颗质量近地球10倍的新星球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作家们认为两个遥远行星迎面相撞创造了一个富含铁的新行星,质量地球的10倍。这是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探测到的第一次行星撞击。

许多专家认为,月球是在45亿年前地球和火星大小的天体发生类似碰撞后诞生的。

这一新发现是由一组国际天文学家在加那利群岛观察一个由四颗行星组成的星系时发现的。其中一颗行星,开普勒-107c,特别特别。就体积而言,它的质量异常高。这表明它的体积在过去可能更大,但后来它以高速与另一颗行星相撞,导致它的最外层或地幔层被剥离,只留下一个占其原始质量70%的大铁芯。

开普勒-107b是恒星系统中的另一颗行星,大小与它差不多,但它的质量只有开普勒-107b的一半,它的铁芯占总质量的30%。科学家的计算表明,当碰撞发生时,两颗碰撞行星的速度高达每秒60公里。

爱丁堡大学教授、该研究的参与者肯·赖斯教授指出:“太阳系外行星的多样性令人着迷。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多样性来更好地理解行星的形成和演化。”

今年1月,美国宇航局的两名实习生和一组业余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任务数据发现了一个新的“超级地球”。这颗行星大约是地球的两倍大,命名为K2-288Bb,位于其恒星系统的可居住区,这表明这颗行星上可能有生命。它位于金牛座,距离地球226光年,可能是一颗岩石行星或像海王星一样富含气体的行星。它的大小在系外行星中是罕见的。

这颗行星所在的恒星系统被命名为K2-288,包含一对相距82亿公里的暗淡恒星,这大约是土星和太阳之间距离的六倍。较亮的一个大约是太阳质量和大小的一半,而另一个是太阳的三分之一。新发现的行星K2-288Bb每31.3天围绕更小更暗的恒星运行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地球最南端的城市

全文共 354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围着方形的餐桌,用不锈钢勺子搅拌羼有牛奶和糖块的咖啡,把果酱和黄油抹在面包块上,享用着山毛榉旅馆提供的免费早餐。在这里住了几大,早餐几乎是一模一样,我开始怀念家里的油条豆浆了。这天,我却有点心不在焉,目光时不时地瞟着餐厅的大玻璃窗外。那里,著名的比格尔水道倒映着火地岛巍巍雪峰的倩影,酷似一幅西洋油画,宁静极了,美丽极了,使人百看不厌。天气很晴朗,绚丽的霞光在对面银光耀眼的峰巅抹上淡淡的玫瑰色,好似少女脸上的红晕。谁也没有开口,大家都在默默用餐,但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都在默默地期待着一个重大时刻的到来。几天之前,我们乘坐阿根廷航空公司的班机,从布宜诺斯艾利斯飞往乌斯怀亚,这是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火地岛上一个风光秀丽的海港,据称是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的海滨码头附近,有个很小的城市博物馆,名称便是“世界的末端博物馆”。世界的末端,和汉语里的“无涯海角”完全是一个意思,我们这回确实是来到天涯海角了。乌斯怀亚是倚着比格尔水道发展起来的港口,四面环山,市中心起初是从海滨的码头逐渐向外扩展起来的。只是它的海滨狭窄,没有多少发展余地。城区背后高耸的勒马尔歇峰,白雪皑皑,倾斜的山坡一直延伸到距海滨不远的地方,因此乌斯怀亚的街道房屋只好筑在山坡上,几条纵贯全城的街与海岸平行,并且逐级抬升。最繁华的一条主要街道是圣马丁大街。圣马丁将军是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独立战争领袖阿根廷的民族英雄,在阿根廷,许多城市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广场和街道。但是乌斯怀亚的圣马丁大街,从西头走到东头仅仅需要半个小时,大街只有10米宽,两旁是一家挨着一家的超级市场饭馆酒吧电影院和商品琳琅满目的店铺。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这里物价比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要贵得多,尤其是水果蔬菜。但是乌斯怀亚也有便宜货:香烟和小汽车。各种仿造外国名牌的阿根廷烟,一美元可以买上一条,一辆小卧车只要几百美元——据火地岛地区政府经济部长丹尼尔·伊利巴内介绍,火地岛是全国惟一不向国家纳税的地区,进口工业原料也不必交纳进口税。他们采取这些特殊政策,目的是鼓励人们到这里定居,经营企业,吸收外资,以繁荣本地经济。在阿根廷,火地岛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一个落后的边远省份。这里的房屋多是一层,两层楼都不多,房顶多用锌皮覆盖,涂上五颜六色的油漆。1984年是乌斯怀亚建城100周年,近几年,人口剧增,老城西边的山坡上陆续盖起大片新住宅,这个仅有18,000人口的小城,比起100年前已是初具规模了。这里的景色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号称世界公园的瑞士。比格尔水道像个波平如镜的湖泊——当然是天气晴好无风无浪的时候,它悠闲地躺在群山的怀抱中,那样宁静,那样安详。戴着银色雪冠的峰峦和黛青色的山坡,在蓝天和海水的映衬下,巍峨壮观圣洁清纯,如一幅鬼斧神工的玉雕作品。从码头上乘游艇,可以一直驰向海湾深处,那里有岩石裸露的海豹岛和鸟岛,成群的皮毛黝黑棕黄的海豹挤成一团,躺在阳光下睡懒觉。鸟岛有好几个,孤悬海中,是禽鸟的王国。游艇过去,群鸟惊飞,聒噪不已,好像是抗议人们惊扰了它们的安宁。不论是远山还是近岭,即使是盛夏,仍然不肯摘掉头上的银冠。乌斯怀亚所在的火地岛上起伏的群山,按它的谱系属于安底斯山的余脉,这纵贯南美大陆的山脉崚嶒险峻,线条粗犷,棱角分明,有一种朴实无华含有力度的原始美。从乌斯怀亚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眺望东北方耸立的巍巍雪峰,那就是海拔1370米的奥利维亚峰。与它毗邻的五兄弟峰,五座山峰比肩而立,宛如排成一排个头一个比一个高的五兄弟,在地貌学上,这都是冰川切割形成的角峰。雪峰峻岭,绵延不绝,海湾波光岚影,变幻无穷,景色之美令人倾倒。而且,地处南美大陆最南端的火地岛,树木还非常繁茂。雪岭冰峰下的山坡,南美山毛榉和野樱桃构成的寒带森林郁郁葱葱。我们沿着一条盘山的砂石公路,驱车半个小时,参观了火地岛国家公园,这是阿根廷最南端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占地630平方千米,公园里有雪峰,有海湾,有山间湖泊,更多的还是漫山遍野的森林。那些陶醉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旅游者在林中空地搭起帐篷,围着着篝火野炊。公园里还建有旅馆饭店和酒吧,甚至还有一座小教堂。旅游者有的在森林公园里一呆就是个把星期,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真叫人羡慕不已。在没有长树的山坡,披上绿毯似的牧草,这是当地绝好的牧场。早期的火地岛和罗土道伊岛是囚徒服刑的流放之地,甚至到了本世纪初,这里的主要经济活动仍是砍伐森林和养羊,大片森林遭到掠夺式的采伐,直到1960年森林公园正式开放,这种现象才告结束。但是,我们在乌斯怀亚附近的山岭,仍然可以见到大片被毁的林地,那满山的树桩和倒卧在地的硕大的朽木令人不胜惋惜。乌斯怀亚人很喜欢侍弄花草,别致小巧的房舍前后,围着木头栅栏,绿草如茵的草坪,随意种上几丛花卉,飞红溢紫,倒也别有情趣。这里有一种很好看的花,当地人叫“努必诺”,轮形叶片,当中抽出一支宝塔形的花穗,颜色有玫瑰红深紫鹅黄等。山坡道旁的草地上遍长着一簇簇蒲公英,伞形的小白花球,随风散落。我们在地球的另一边,远离祖国几万千米的天涯海角,陡然见到这童年时代就挺熟悉的小花,不禁涌起一缕淡淡的旅愁……我们下榻的旅馆,有个怪有意思的名字——山毛榉旅馆。在乌斯怀亚,它算是比较高级的旅馆了。这是个长方形的二层建筑,石头砌垒而成,很坚固,颇似城堡。门厅一侧,连着圆形的餐厅,餐厅当中是石砌的大壁炉。餐桌周围的坐椅也挺别致,坐垫靠背都是牛皮。阿根廷盛产牛肉牛皮,著名的潘帕斯草原孕育了阿根廷的“牛皮文明”,可见畜牧业在阿根廷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山毛律旅馆特地置办了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皮椅。山毛榉旅馆坐落在城区西端的山坡上。坐小汽车沿着柏油公路盘旋而上,到了旅馆门前往往产生错觉,似乎它不是筑在山坡上。旅馆门外地势平坦,有开阔的停车坪和点缀花木的绿地,只有过了公路,山势开始陡峻,那里屹立着覆盖冰雪的峰峦,可以一直通向冬季的滑雪场。不过,绕过旅馆,走到它的背面,山坡从这里很陡地降下去,长满稠密的树林或是绿色的草坡,下面是个儿童游乐场,沙地上架设了滑梯,安放了铁锚和鲸鱼巨大的骨架,每天都可以见到许多可爱的儿童在那里玩耍。居高临下的位置,四面镶嵌玻璃的餐厅,使我们坐在餐桌上也可以尽情欣赏火地岛迷人的景致。有时,你简直会以为那秀丽如画的山光水色,如同一幅幅油画镶嵌在餐厅四壁,令人目眩神驰。当我们离开祖国时,北半球已是万木萧疏山寒水瘦的隆冬,这里却是一年的黄金季节——盛夏,人们纷纷到这里来旅游。和我们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同机到达的旅客里,有美国日本的旅游团,他们被火地岛静穆的山林冰峰所吸引,不远千里而来,有的还从这里出发,前往南极的冰雪世界。到南极旅游,在西方已成为一种时尚,飞机上遇到一些美国旅客,多是老头老太太,他们便是到南极旅行的。对于整个美洲大陆,再没有比乌斯怀亚距离南极更近的城市了。不过,这天清晨,窗外的火地岛的黎明风景,已经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致了。我的旅伴中,《人民日报》驻阿根廷记者管彦忠新华社驻阿根廷记者童勤利,还有我驻阿使馆的外交官张治亚,是专程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赶来的。而我们一行4人——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高钦泉翻译高正月张福刚和我,则是转了整整半个地球,经纽约圣地亚哥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后到了乌斯怀亚。按照预定计划,我们在地球最南端迎候我国南极考察船队的到来。用完早餐,仍然不见船队的影子,我们又回到各自的房间。不多一会,走廊里传来急促的喊声和脚步声:“快,快走,船已经到了……”我们闻声立即跑了出来,在旅馆门外叫了辆出租汽车。“码头,直接到码头!”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动,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一个月前,我在上海黄浦江畔送别他们的时候,我曾向船上的记者同行说,我将在地球的另一边欢迎他们,现在已经到了实现我的诺言的时候。置身于异国的土地,想到即将和战友们重逢,心中顿时生起一种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国内是无法体验的。乌斯怀亚的码头像一个长长的栈桥伸向海湾,这时已经停放了几辆军用吉普和黑色小卧车。火地岛军政当局的首脑比我们来得更早,他们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在码头的泊位旁边,身穿蓝色海军呢制服的乌斯怀亚海军基地的仪仗队,精神抖擞,排成整齐的队列,准备迎接中国的南极健儿。阳光照耀着他们携带的铜管乐器,发出闪闪的光泽,人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注视着前方。嘹亮的军乐在海湾里响了起来,仪仗队奏起了欢快的迎宾曲。我拼命地朝船上挥手致意,同时睁大眼睛极力想辨认出熟悉的面孔。热情的问候,喜悦的泪花,每个人都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我拿起相机,在码头上飞快地跑来跑去,竭力多抢拍一些镜头。我知道,这些镜头是异常宝贵的。船上的无线电已经关闭,不能发稿了。我飞快地跑向圣马丁大街,那里有一家邮电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地球自转的规律及其影响 地球自转的规律及其影响有哪些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自转规律是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的转动分为公转和自转。地球的公转是地球根据一定的轨道规律绕着太阳转动。

地球的自转从从南极点上空看是呈顺时针旋转的,而从北极点上空看却是呈逆时针旋转的。

地球自转带来的影响是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和地转偏向。地球的自转是不均匀的,自转一周需要消耗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

地球的公转带来的影响是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四季更替以及五带的划分。

地球公转也有自身的规律,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勘测地球资源的尖兵

全文共 1332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资源卫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卫星飞越地球上空,无论是冰封雪盖的南北两极,烟波浩渺的海洋,浓荫蔽日的原始森林,还是风尘迷漫的沙漠腹地,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远在大洋的孤岛,都能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1966 年 9 月,美国提出“地球资源观测计划”,试图利用空间遥感技术专门勘测地球资源。经过几年的研究,形成了地球资源卫星的设想。这种卫星采用 900 多公里高的近圆形太阳同步轨道,周期 103 分钟,每天绕地球 14 圈,第二天向西偏 170 公里,18 天后又回到原轨道运行,每帧图像可覆盖面积为 185 公里×185 公里的地方;它能宏观地揭示地球的表面特征和地质结构,可以发现用地面和航空测绘手段难以发现的地理特征。

1972 年 7 月 23 日,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后来改称“陆

地卫星 1”号。它是由“雷神—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入轨的,重 892 公斤。卫星呈锥顶圆柱体,高 3.04 米,直径 1.52 米,容积 1 立方米,两块太阳能电池帆板长近 4 米。星体像一只张开双翅的蝴蝶。经过 5 年半的运行,1978年 1 月 17 日停止工作。在此期间,向地面发回约 30 万张地球照片,提供了地质、海洋、农业、水文、城市规划等大量资料。

1975 年 1 月 22 日,美国发射“陆地卫星 2”号,主要用于农林资源的水利资源调查,如对尼日尔河三角洲的水文情况进行考察,测量巴基斯坦北部的冰雪覆盖情况,估算南美大陆资源及盐碱侵蚀土地、危害农作物的程度。

1978 年 3 月 5 日,美国发射“陆地卫星 3”号。这颗卫星重 960 公斤,运行两年后因星上的多光谱扫描仪发生故障而停止工作。这三颗卫星均系试验性的地球资源卫星。

1982 年 7 月 16 日,美国的“陆地卫星 4”号发射入轨。这颗卫星重达

1941 公斤,由于星上数据处理计算机以及直接向地面发射数据的天线失娄,仅在太空工作一年。

1984 年 3 月 1 日,美国的“陆地卫星 5”号发射成功,重 1941 公斤,携带有多光谱扫描仪和高分辨率的专题制图仪。卫星扫描宽度 185 公里,地面分辨率 30 米。

美国正在研制的“陆地卫星 6”号,将能提供立体图像,地面分辨率将达到 20 米,比以前发射的几颗资源卫星又提高了一步。

陆地卫星对地球资源的考察成果,超过人类历史上诸多地质、地理工作者在地面上和利用航空对地球进行考察所取得的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它们已经发现几十个地图上没有的湖泊,找到了苏丹的油田、巴西的锡矿、澳大利亚的铀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种卫星具有地面勘测和航空勘测无法比拟的优点:首先是环球观测,所向无阻,不受地理位置和条件的限制;其次是卫星勘测,视野广阔,能提供大面积的照片;第三是卫星勘测,周而复始,能周期性地提供动态变化资料。陆地卫星每 18 天覆盖地球一次,若用 3 颗卫星组网,重复观测时间可以缩短为 6 天一次,能迅速及时提供全球范围的最新情况,这对于监视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及时发现病虫害和观察防治效果,了解掌握河流水位的变化、冰雪形成、沙漠扩展、海洋流向及鱼群迁徒,预报火山爆发、洪水泛滥、地震和环境污染,都有极大的好处。

1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如果地球上所有的冰在一夜之间融化,将会发生什么?

全文共 1151 字

+ 加入清单

资料来源:安妮·斯普拉特

地球上99%的淡水冰位于格陵兰和南极洲。每年,大量的淡水冰融化到海洋中。

通常,需要数百到数千年才能完全融化。淡水,如果有一些事件会导致全球淡水冰在一夜之间融化呢?

当我们入睡时,海平面将上升66米。纽约、上海和伦敦等沿海城市将被世界末日般的洪水淹没,迫使多达40%的世界人口离开家园。

所有这些混乱发生在地面上时,同样邪恶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地下。所有上升的海水将进一步渗入内陆地下水库,迫使它们进入附近的淡水蓄水层。

如你所知,所有供应我们饮用水、灌溉系统、发电和冷却系统的设备都将被摧毁。事情很糟糕。

此外,格陵兰和南极洲的冰是由淡水构成的,所以当它融化时,大约69%的淡水将直接进入海洋。这将对我们的洋流和天气模式造成严重损害。

以墨西哥湾流为例。这是一股强大的洋流,它给北欧带来温暖的空气,并依靠来自北极的浓盐水发挥作用。然而,大量的淡水会稀释水流,并可能减弱甚至完全阻止水流。

一些专家认为,如果没有这样温暖的空气,北欧的气温将会骤降,并可能导致小冰期。

这甚至不是最糟糕的。看看当不属于格陵兰或南极洲的最后1%的淡水冰融化时会发生什么。这1%中的一部分位于冰川的内陆。

喜马拉雅冰川是最大的威胁之一,因为有毒化学物质如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被“密封”在冰川内。科学家发现像这样的冰川可以储存这些化学物质几十年。然而,随着冰川解冻,它们会将这些化学物质释放到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库中,每个冰川都会“中毒”。

剩下的1%在地下,大部分在北极苔原,被称为永久冻土。永冻层是地下冻结了两年多的有机物。

目前,解冻冻土最直接的问题之一是汞中毒。是的:大约1500万加仑的贡品储存在北极永久冻土中,几乎相当于世界其他地区汞含量的总和。

最重要的是,冻土中的有机物是微生物的美味。消化所有这些之后,它们将排放两种最强有力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

科学家估计,这可能会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水平增加一倍,并可能导致全球气温上升3.5摄氏度。

这听起来可能不太像,但向欧洲的小冰河时代,甚至世界各地的河流和湖泊说再见吧。它们将在高温下蒸发,导致大规模干旱和类似沙漠的气候。大气中所有过量的水蒸气都会导致更频繁更强烈的风暴、洪水和飓风。

因此,美国东部所有新建的海岸线都将是你最不想居住的地方之一。相反,在加拿大、阿拉斯加、北极甚至南极的剩余地区将会有大量的移民。

也许你是对的,这可能永远不会发生。毕竟,一英里厚的冰足以覆盖整个北美大陆。

所以下次你听到破纪录的高温或超强飓风时,至少你知道情况会变得更糟。但是科学家估计,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全球气温只会上升1℃,我们今天看到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不可逆转的。

所以,是的,情况可能会更糟,如果我们不小心,情况会更糟。

蝌蚪工作人员从科学警报,翻译李同信编译,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一颗太阳系外距离地球约1200光年行星被发现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浩瀚无垠的宇宙拥有着众多行星,其中有一种被称为“太阳系外行星”。历史上天文学家一般相信在太阳系以外存在着其它行星,然而它们的普遍程度和性质则是一个谜。直至1990年代人类才首次确认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超过20个新发现的系外行星。这不,日前,一颗太阳系外距离地球约1200光年行星被发现。

一队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天文学家组成的团队发现了一颗巨大的太阳系外行星,正围绕着一颗名为CVSO30的年轻恒星运转。科学家们不仅探测到了这颗行星,他们还拍摄到了行星的图像。

CVSO30,又名2MASSJ05250755+0134243与PTFO8-8695,是一颗M光谱类型的金牛T星,位于猎户星座内,距离地球大约1200光年,属于25猎户座星群。CVSO30的质量约为0.39太阳质量,温度大约为3200℃。CVSO30非常年轻,大约只诞生了两百万至三百万年,是25猎户座星群中最年轻的一颗。

2012年,帕洛马瞬变工厂(PalomarTransientFactory,PTF)的天文学家们在CVSO30附近发现了一颗围绕其运转的“热木星”系外行星,CVSO3b。如今,由汉堡大学TobiasSchmidt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拍摄到了一颗很可能是其第二颗行星。CVSO30b的质量是木星的6倍,新发现的这颗行星,名为CVSO30c,质量大约是木星的4-5倍。CVSO30b的轨道非常靠近其主恒星,公转一周时间大约为10.76小时,轨道距离约为0.008AU。而CVSO30c的轨道则更远,距离约为660AU,完成一周公转需要27000年。

天文学家们还在研究这样的系外行星系统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形成,有可能这两颗系外行星在过去的某一时刻发生相互作用,相互排斥,使它们形成了如今的轨道。

Schmidt博士表示,CVSO30是首个同时具有相距极近的行星与相距极远的恒星围绕同一个恒星运转的系统。这两颗行星相去甚远,公转周期分别为10.76小时和27000年。轨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在过去它们之间发生了相互排斥作用而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一颗小行星近距离飞越地球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靠近地球的小行星对地球最大的威胁就是它会撞击地球。大家都听过行星撞地球的巨大危害吧,那就是它可以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日前,天文学家就发现一颗小行星近距离飞越地球。

据外媒报道,11月1日,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几个小时后,它近距离飞越了地球。根据小行星中心的研究人员介绍,这颗名为2016VA的小行星在美东时间8:32p.m.飞越地球,距离地球约77000千米,而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平均距离约为385000千米。这颗小行星约7-22米宽,飞越地球时的相对速度大约为77000km/h。

莱蒙山观测台的研究者们11月1日发现了2016VA,像这样近距离飞越地球的小行星可不常见,有上百万太空岩石在地球附近围绕着太阳运转,而科学家们才发现了15000颗。上一个猛烈撞击地球大气层的不明物体发生于2013年2月,进入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上空,并在空气中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碎了城市中大量窗户,超过1200人被四散的玻璃渣所伤。

科学家称,进入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的天体大约20米宽,而可能造成全球范围内伤害的小行星得比这大得多。研究者们认为至少1千米宽的小行星才有可能危害到人类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5亿年前,地球上96%的物种死亡

全文共 2813 字

+ 加入清单

物种灭绝正在发生。事实上,地球上超过90%的生命形式已经灭绝。当一个物种灭绝时,另一个物种会进化来取代它。然而,在过去的5亿年中,五个物种在相对较短的地质时期内迅速灭绝,杀死了当时50%至90%的生命形式。

最著名的大规模灭绝发生在大约65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这种大规模灭绝被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科学家认为这一事件发生在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恐龙不是这一事件的唯一受害者。那时,地球上将近50%的生命形式也被毁灭了。

然而,这并不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灭绝事件。大约2.5亿年前,在恐龙出现之前,二叠纪-三叠纪灭绝就发生了。当时,地球上近90%的生命已经灭绝,这是已知地质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科学家们对事故原因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有些人认为一颗巨大的彗星或小行星撞击了地球,这与恐龙灭绝的原因相似。近年来,一些科学家提出,当时西伯利亚的大规模火山活动导致了大规模灭绝。火山释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可能会酸化海洋,使地球变暖,并导致物种灭绝。

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将火山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们认为火山释放的镍导致了甲烷细菌的蓬勃发展,这是一种产生甲烷的生物。这个古细菌需要镍才能生存。当镍进入水循环系统并在世界各地流动时,甲烷球菌也在扩散,释放出越来越多的甲烷。结果,氧气供应耗尽,导致物种灭绝。它们腐烂的身体为甲烷球菌提供了另一种食物来源,从而释放出更多的甲烷。

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相信单细胞生物能摧毁地球上90%的生命形式。可能是小行星、火山和产甲烷菌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家将继续关注这一事件,并考虑我们是否能防止另一次如此规模的灭绝事件。

过去的大规模灭绝

在二叠纪-三叠纪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广为人知的海蝎已经灭绝。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规模灭绝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在类似事件中生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已经发生的物种灭绝事件。迄今为止,地球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灭绝:

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在4.34亿年前结束,杀死了大约86%的物种。

晚泥盆世灭绝:结束于3.59亿年前,杀死了大约75%的物种;

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在2.51亿年前结束,杀死了大约96%的物种。

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结束于2亿年前,杀死了大约80%的物种;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它在6500万年前结束,杀死了大约76%的物种。

这些都是导致无数生命消失的事件。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规模的破坏呢?这些事件的起因听起来像是你能想象到的所有恐怖场景的集合。火山爆发、流星撞击、全球温度波动以及大气和海洋成分的变化是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灭绝的原因。更可怕的是,上述绝大多数灭绝发生在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前,而白垩纪-第三纪灭绝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以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为例,因其规模最大而被称为“大灭绝”。根据一种理论,灭绝开始于大约2.52亿年前,当时地球上有一个巨大的大陆叫做盘古大陆。当时,全球气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这使得盘古内部的沙漠极度炎热干燥,生命只能维持。

然后,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火山爆发开始了。熔岩覆盖了大片土地,并向空气中喷出大量火山灰和有毒气体。在短暂的酸雨和全球变冷之后,整个地球开始大规模变暖。来自火山的二氧化碳充满大气层,造成温室效应。经过160,000到280万年的破坏(按照我们的标准,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对地球来说不是),96%的物种已经灭绝。

显然,大规模灭绝是不容易生存的。

未来大规模灭绝的迹象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地球并没有濒临灭绝。甚至专家也承认,在过去的200年里,只有1%或2%的物种灭绝了。与经常毁灭75%物种的大规模灭绝相比,这个数字似乎微不足道。那么,为什么科学家对灭绝如此紧张?

我们已经知道,当植物和动物的灭绝速度比正常速度(或背景速度)快得多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灭绝。因此,知道是否发生大规模灭绝事件的一个好方法是知道当前的物种灭绝率和背景灭绝率。事实上,许多研究都关注这个问题。

一项较为悲观的研究估计,所有物种的背景灭绝率为每年每百万物种0.1个物种(即0.1E/MSY),而目前的灭绝率接近100E/MSY。这意味着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比正常情况下快1000倍。另一项研究仅对哺乳动物更为乐观,将物种灭绝的背景速率设定为1.8E/MSY,当前的灭绝速率为50-75e/msy。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被认为是“乐观的”,目前的灭绝率至少比背景值高27倍。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原因之一是栖息地的丧失。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用于农业,留给最初生活在那里的生物的空间越来越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短期经济利益,如偷猎和过度捕捞,这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然而,最令人担忧的解释是人为的气候变化。当我们燃烧化石燃料时,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从太阳吸收热量,导致地球变暖。一些动物和植物不能很快适应变化的环境,所以它们已经走上了灭绝的道路。

如果我们真的正在经历大规模灭绝,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结束了。地球历史上许多生物在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

如何避免物种灭绝?

人类可能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地球工程方法来应对灭绝事件,比如通过先进的技术来控制地球的气候。这听起来很惊人,但也引发了一些担忧。首先,大规模气候实验几乎肯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或许我们可以在期待科学家拯救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同时,自己采取一些行动。毕竟,是人类把地球推向了大规模灭绝。我们都有责任,我们应该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想防止物种灭绝,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应对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可能已经过了不可逆转的临界点,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资源研究所2014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我们仍有一线希望。为了将全球变暖趋势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避免危险气候变化的标准),我们需要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这个数字有些令人沮丧。

如何降低50%?你可以多拼车。购买更多节能汽车;在冬天,汽车空调的温度会更低,而在夏天,温度会更高。骑自行车去上班;尽可能回收资源。这些看起来是微小的变化,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影响将是巨大的。以一个简单的灯泡为例:如果每个美国人都用更节能的灯泡取代普通白炽灯,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将相当于减少80万辆汽车。

导致物种灭绝的另一个因素是栖息地的丧失。减少肉类消费可能会有所帮助。每单位面积的农作物可以提供比牲畜更多的热量,所以它可以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在畜牧业中,除了放牧牲畜所需的土地外,还需要土地来种植牲畜饲料。

最后,还有偷猎和过度捕捞的问题。不要购买濒危物种的产品(如象牙),并尝试从可持续的渔场购买海鲜。我们可以查阅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寻找濒危物种,并从科学研究机构寻找海鲜推荐。

最终,没有人知道我们能走多远,或者未来会发生什么。人类极大地改变了气候。这些措施只能延缓但不能防止大规模灭绝。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必须努力工作,尽一切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70年后小行星将接近地球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70年后小行星接近地球

据科学家测算,一颗编号为2000SG344的小行星可能将在2071年接近地球,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唐纳德·耶蒙斯说,该小行星是第一颗“与地球碰撞危险度”超过0的小行星。目前,科学家们将小行星与地球碰撞的危险度从0到10分为11级,0是最低的等级。

2002年2月,美国宇航局宣布,将在华盛顿成立一个特殊研究实验室,任务是专门研究如何利用科学方法解除近地彗星或小行星的撞击威胁,该实验室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设备和最优秀的天文学家,将于今年9月起开始使用。

据悉,小行星是太阳系家族中的成员,它们比行星的卫星还小,一般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间的小行星带上。特点是体积小、质量小,最大的小行星直径不超过1000公里,最小的直径才几十米。小行星中有一个特殊的族群,即近地小行星,它们的轨道有的甚至进入到地球轨道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欧航局警告:地球磁北极移动速度惊人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西方媒体称,今年1月,英国《自然》周刊的一篇文章指出,近年来,地球的磁性北极正在迅速移动。欧洲航天局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发出了另一个警告。磁性北极的快速移动让国际科学界大吃一惊。

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报道,科学观察显示,地球的磁性北极正以每年50至60公里的速度向西伯利亚移动。所有迹象似乎都表明,这一运动将在地球深部地质条件的影响下持续数十年。

根据报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地质轶事。磁性北极的移动将影响许多设备和人类活动,包括导航、智能手机的许多功能以及其他依赖地理定位功能的基于信息的设备。

欧洲航天局的报告指出:“我们知道地球的磁性北极一直在移动,但最近这一运动获得了新的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滑向西伯利亚。”科学家认为,这种快速运动是由地球表面下深处形成的“磁泡”引起的。

欧洲航天局表示,与位于固定位置的地理北极不同,磁性北极一直在盘旋。1831年,人类首次测量了地球的磁性北极。后来的观察和研究活动表明,它逐渐从加拿大的北极移到西伯利亚。

这一运动的实际效果之一是“世界地磁模型”必须根据磁性北极的最新位置定期更新。“世界地磁模型”对船只使用的导航系统、地图(如谷歌目前使用的地图)和内置地理定位系统的移动设备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

欧洲航天局的Swarm科学研究卫星项目旨在研究地球磁场的变化规律,为解释地球磁性北极加速的原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欧洲航天局已经更新了从Swarm项目获得的地球磁场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特朗普要削减NASA地球科学预算,这会有啥后果

全文共 1724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美国“大众力学”网站,特朗普政府本周宣布了一项初步预算,概述了美国宇航局的发展重点。尽管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总体预算仅略微下降了0.8%,但在这个看似稳定的数字下,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和未来发展已经进行了重组。

特朗普的美国航天局预算优先考虑外层空间项目:欧罗巴飞跃任务、火星2020探测任务、太空火箭和猎户座宇宙飞船项目,但对地球家园的研究缺乏关注。

特朗普政府的立场似乎是,地球观测最好由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这样的机构来完成,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只需要专注于太空和探索。然而,正如美国技术媒体主板所说,“特朗普的预算也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卫星部门从23亿美元削减了22%,至18亿美元。这使得这些机构无法继续保持美国在地球观测和气候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卫报》报道称,特朗普希望消除所有气候科学,让美国宇航局重新关注太阳系探索。尽管这不是特朗普团队的官方政策,但人们可以从中看到未来的趋势。地球可以说是美国宇航局研究中最重要的地方,毕竟人类的生命仍然离不开脚下的蓝色星球。

美国宇航局是做什么的?这不仅仅是太空探索

美国宇航局的研究涵盖所有领域。许多人通常把美国宇航局与最壮观的成就联系在一起:登陆月球、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送人们去火星等等。美国宇航局似乎已经成为太空探索的同义词。然而,在众所周知的“美国航天局”的名字下,许多不太为人所知的项目仍然具有重大意义。例如,尽管“X-飞机”很少离开大气层,但该计划引领了世界上最前沿的飞机创新。

此外,当涉及到地球研究时,许多太空操作也必须参与其中。美国航天局的地球同步环境卫星系统提供稳定的地球观测数据,可用于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深空气象观测卫星DSCOVR监测可能损害地球的太阳风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卫星追踪野火和海冰,追踪飓风并监测海面温度。他们就像是唯一一双可靠的眼睛和耳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平、客观的家景。

超越无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从来没有缺乏迷人和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月球上建造基地,在火星上留下人类足迹,在遥远的欧罗巴和土卫二上探索地下水和奇异的外星湖泊。这些无止境的宏伟计划的实施也将受到当前资金状况的制约。不同机构和不同研究项目之间会有竞争和重叠。研究机构的资金最终来自纳税人。特朗普政府可能旨在减少开支,认为地球研究应该留给专门机构,如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指出:“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获得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算的四分之一,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天气预报和环境监测。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经常租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地球观测卫星,并依靠后者来建造自己的卫星并发射它们。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预算大约是美国宇航局的1/3,基本上不涉及卫星的建造和发射。近年来,共和党议员试图削减三个机构中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经费。”

如果没有美国宇航局参与这些气候监测,其他机构将很难填补剩余的空白。美国航天局2017年的地球科学预算约为20亿美元,总预算为190亿美元,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2017年的总预算仅为58亿美元。

国会可能会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科学研究生的钱资助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然而,如果立法者的初衷是减少预算而不是听气候变化研究,那么最终地球研究的预算减少将成为最有可能的结果。

科学的政治化

如果你看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流行的力学,你将不会看到今天普遍存在的危言耸听和末日论,而只会显示数据。20多年后的今天,气候科学不仅变得政治化,而且直接成为政治本身,成为两党之间争论的战场。

特朗普周一改变了他反科学的面孔,不再相信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这位新总统改变了主意,表示他对巴黎气候协议持开放态度,并认为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一位总统顾问告诉《卫报》:“我们认为气候研究是必要的,但是它太政治化了,并且破坏了研究人员已经做的许多工作。特朗普的决定将基于坚实的科学,而不是政治化的科学。”

“科学政治化”不是谎言

尽管两党之间有许多分歧,但有一点双方都必须承认:这是我们的星球。人们乐于知道在我们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这也是有益的。对地球气候的研究与探测太阳风暴和小行星撞击一样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如果地球是平的会怎样?大气、潮汐连月亮都会消失

全文共 1530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是一个球体,这是人类几千年前就知道的一个简单事实。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毫无争议地证实了这一论断。毕竟,这颗卫星已经绕地球运行了6000万公里。

然而,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一小群坚持地球是平的人,即所谓的“地平线理论家”。对于这个最基本的事实,他们似乎在播下怀疑的种子。许多视界理论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编造各种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地球看起来是圆的,但实际上是平的。显然,这一论点违反了人类在过去几千年对地球的观察。

如果地球是平的,会发生什么?大气潮汐甚至月球都会消失

然而,如果我们的地球确实是平的(暂时不管怎么做),那么它就完全不同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其他行星。事实上,人类(以及其他一切)将彻底死亡。

要将宇宙物体塑造成圆盘(不是球体),你必须以非常快的速度旋转它。不幸的是,地球将被撕成微小的颗粒,并最终毁灭。19世纪50年代,天文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通过对土星环的研究,从数学上证明了圆盘的形状对于宇宙中的固体来说并不是一种稳定的构型。麦克斯韦的研究预测土星环由许多小的、不相连的粒子组成。后来的检测结果证明他是对的。他还从数学上解释了为什么银河系周围没有行星大小的圆盘。

要使地球变平而不快速旋转,你需要魔法,或者一个星系烤面包机。无论如何,平坦的地球不会持续太久。几个小时后,重力将把地球重新挤压成一个球体,重力的作用在任何方向都是一样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行星是一个球体(或者几乎是一个球体——取决于行星的旋转速度,离心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因此会在赤道处产生轻微的膨胀)。正如麦克斯韦的数学计算表明的那样,在重力的作用下,稳定的盘状固体地球是不可能存在的。

一旦你摆脱了重力,地球上的一切将很快失去意义。气氛?消失是因为它依赖于地球引力的吸引力。潮汐?它们永远消失了,是由月球引力造成的。月球的引力拉动海洋,导致海洋随着月球摆动而轻微膨胀。

月亮本身?也消失了,因为所有关于月球存在的解释都涉及到重力。在最广为接受的假设中,月球是在一个巨大的行星大小的物体撞击早期地球时形成的。地球引力捕获了碰撞产生的碎片。另一种假说认为,月球和地球是同时形成的,这再次归功于重力。另一种可能性是,地球的强大引力吸引并捕获了快速掠过的大块太空岩石。

简单计算

重力也是地球分层结构的原因,密度最大的物质沉入地核,较轻的物质形成地幔,最轻的物质形成地壳。没有这种分层结构,地球的行为将会非常不同。例如,地球的液体外核就像一个巨大的动态磁铁,产生地球磁场,这有助于保护地球大气免受太阳风侵蚀。四十亿年前,火星磁场减弱后,太阳风吹走了火星的大气层。

如果地球是平的,那么板块构造就不起作用。构成地壳的刚性板块一直在移动,塑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表面。

当你做一些简单的计算时,例如,如果这个板块移动太多,那个板块移动太多,你必须在一个球体上做。如果你假设它是一架飞机,你将得不到正确的答案(这个答案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一致)。

地质学家对现实世界的观测结果有不同的解释。问题是这些解释在数学或物理现实中没有依据。当麦克斯韦在19世纪50年代预言土星环由许多小粒子组成时,他运用了重力和旋转运动的常识。事实上,他关于这个主题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数学方程,而“平地球”理论则远非如此。

视界理论家的世界观也包括对不同的现象选择不同的解释。在现实生活中,地球和月球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可以量化的相同原因——重力。地理学家必须分别为地球和月球发明解释,而这些独立的解释往往是矛盾的,这不是科学研究的工作方式。

除此之外,如果地球真的是平的,那就意味着无数从古至今否认平等理论的科学家,出于完全不可理解的原因,团结在一个巨大的阴谋中。看来星系帕尼尼烤肉机的存在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圈的原因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从地质学上的广义角度上来看生物圈是结合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与岩石圈、水圈和空气的相互作用。生物圈是一个封闭且能自我调控的系统[1]。地球目前是整个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认为生物圈是从35亿年前生命起源后演化而来的。为什么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圈?

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它是大气和海陆相互接触的地带,遍布着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厚度约20公里。

生物圈

在太阳系中,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生物圈,其它行星甚至都没有生命的存在。为什么太阳系的其它行星上没有生物圈呢?这要从生命存在的条件谈起。

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圈的原因

1、生命的存在需要有适当的温度。如果温度太高,原子的运动过于强烈就难以聚合成分子;如果温度太低,蛋白质和核酸就会冻结起来,也就无所谓生命了。从温度的角度看,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可谓是得天独厚。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大约是22摄氏度,绝大部分适于生命的生长和繁殖。在太阳系的各行星中,地球的近邻是金星和火星。金星离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近,表面的温度比地球高出约400摄氏度;火星比地球离太阳远,表面的温度比地球平均低四五十摄氏度,且昼夜温差大。其它行星,或者比金星更接近太阳,或者比火星更远离太阳,所以都不具备适于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sheng1

2、生命的存在需要有液态水,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而且绝大部分的水是液态的。而在其它行星上,即使有水也不是液态的。

3、生命的存在需要有适当厚度和密度的大气层,以保护生命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并提供适量的游离氧。地球的大气层满足了这一条件。其它行星如金星、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甚至土星的第六颗卫星上都有大气层,但是这些行星或卫星上的大气几乎没有氧,因此这些行星上即使可能出现某种形式的生命,也只能是极其原始的。

根据以上分析,地球上这样的生物圈在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很多人相信,在广漠的宇宙中,具有生物圈的天体,甚至 生活着像人类的这样高智能生命的天体是存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们如何在自己凉快的同时,也给地球降降温

全文共 1303 字

+ 加入清单

图:GETTY IMAGES

没有空调,夏天尤其难熬。但是这项造福全人类的技术在使用和推广过程中是否加剧了气候变化?这可以通过调节空调的效率设计来避免吗?

气候学家说整个世界的温度正在上升。在17个最高气温记录中,有16个发生在2001年以后。然而,今年只是2018年。

难怪人们对空调系统的需求激增。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从现在到2050年,空调系统消耗的能量可能会增加两倍。

这意味着到2050年,全球空调系统将消耗美国、欧盟和日本目前的发电总量。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设计更高效的空调系统。

例如,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系统,可以利用尖端材料和“纳米光子学”技术给建筑物降温

这是一种超薄且高反射性的材料,它能从建筑物“发射”红外辐射,也就是我们感知到的“热”,直接穿过大气层进入太空。同时,它可以反射阳光加热建筑。一般来说,建筑物内所有生物发出的红外线热量和外部阳光会导致室内温度上升。

屋顶天空冷却系统测试图:AASWATH RAMAN

在测试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材料可以冷却流经材料面板下管道的水。平均来说,水温会比室外温度低几度,室外温度可以用来给建筑物降温。

重要的是,这种冷却技术不需要电力。

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一个项目来将这项技术商业化。

佛罗里达中央大学太阳能中心的丹尼·帕克说:“空调系统的数量在未来可能会增加一倍以上,这并不奇怪。”

丹尼·帕克和他的同事们致力于寻找使空调、制冷和供暖系统更加高效的方法。

例如,在2016年,他们发现通过蒸发水进行冷却的设备可以安装在传统的空调系统上,并向房间输送低温空气。

在印度新德里,最高温度可达50℃,空调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图:环保局

这意味着传统空调不需要努力降低进入房间的空气温度。丹尼·帕克和他的团队相信这样的系统可以帮助欧洲提高30%到50%的冷却效率。

三星此前也发布了一款新型“无风空调”它将使室内空气在短时间内均匀而温和地迅速冷却下来。一旦达到预设温度,系统将自动开启“无风”模式,以尽可能保持当前室内温度,而不使用空调风扇叶片。

三星表示,这款空调的效率比传统空调快32%。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新型高效空调,如变频空调。

传感器是一个简单的小型设备,根据传感器对环境空气温度的读数来调节冷却强度。

与传统的简单制冷空调系统相比,新型空调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因为当新空调运行一段时间后,人们不需要像传统空调那样反复按遥控器来调节温度。

帕克说:“只要它们的使用寿命还没有结束,它们总是可以以更高的效率运行。”

国际能源署的布莱恩·马瑟威说,尽管有些人不愿意在变频空调上花额外的钱,但假设每个人都使用经过性能优化的新空调,空调系统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如果能更有效地管理现有的空调系统,就能节省大量的能源。或者,如果空调系统消耗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则空调系统使用量的增加与能耗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小。

然而,虽然可再生能源正在逐步快速发展,上述计划是完全不可能的。

母威表示,家庭和办公室对空调的需求增长最快,这不仅是因为全球气温日益上升,也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后生活质量逐渐提高。

蝌蚪工作人员从英国广播公司编译,翻译狗格格,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地球上会出现无重力空间吗?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指南:非重力指的是一种完全没有重力或没有重力效应的状态。正如科幻小说告诉我们的那样,如果我们能创造出一台能够阻挡重力的机器,那就太好了。然而,这超出了预期。

非重力状态是指完全没有重力或没有重力效应的状态。正如科幻小说告诉我们的那样,如果我们能创造出一台能够阻挡重力的机器,那就太好了。然而,这超出了预期。

在太空旅行中,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形成失重状态,那就是不违反重力。向上驾驶飞机,然后获胜;地壳断裂是由上地幔热对流引起的。东非位于地幔对流上升流的强烈活动区。地幔上升流的抬升使东非变成了一个高原,沿着上升流方向向两侧扩散,并在张力作用下导致地壳破裂。首先,地壳出现了两条大致平行的大裂缝。然后,裂缝中间的地面逐渐下沉。与此同时,裂缝的两翼相对上升,形成裂谷的两面墙和一个深层宽带低地。那些低洼的地方积水成湖。当裂缝出现时,通常伴随着强烈的火山和地震活动。

东非大裂谷仍然是一个地壳非常不稳定的地区,有许多火山和地震。位于基伍湖附近的尼拉贡戈山的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尼拉贡戈火山是一座海拔3470米的活火山。山顶终年被厚厚的火山烟雾覆盖。山顶上有一个300米长、100米宽的陨石坑。

火山口有一个热熔岩湖。红色的岩浆像钢水一样沸腾翻滚,从熔炉中释放出来,成为大自然中的壮观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