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阵列

阵列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阵列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阵列问题。

分享

浏览

791

文章

39

CAD如何使用环形阵列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教大家“CAD如何使用环形阵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操作方法

1

首先在桌面上点击cad软件。打开cad,然后会进入到cad的作图界面。

2

进入cad后可以看到左右两边的工具栏,里面就是画cad的主要工具,这些都是可以隐藏的,如果隐藏了可以调出来。

3

随便花一个物体,然后点击界面右侧的阵列选项,然后设置所需要的阵列属性。

4

如图中红箭头所示选择环形阵列,然后根据需要调整下面的属性,然后点击“选择对象”选择物体,然后点击确定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creo填充阵列怎么用?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creo软件在机械类学科内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功能可覆盖整个机械产品的开发,今天为大家讲解一下creo填充阵列怎么用。

工具/材料

creo5.0

操作方法

1

打开creo软件,创建一个新的零件,创建过程如图所示。

2

点击“拉伸”,创建一个新的拉伸模块,进入拉伸模块的草绘界面,过程如图所示。

3

在草绘界面,创建一个圆,点击“确定”即可回到拉伸界面,如图所示。

4

在拉伸界面,对拉伸进行参数设置,将其拉伸为实体,深度值为20,最后点击“绿色对勾”即可完成,如图所示。

5

选择圆柱体表面为草绘界面,在圆柱体中间切除一个孔,如图所示。

6

在模型树选择刚刚切除的孔,右击,选择“阵列”,如图所示。

7

在阵列参数设置页面,将阵列方式设置为填充,如图所示。

8

点击“参考”,然后点击“定义”,进入草绘界面,草绘界面为拉伸体表面,在其表面设置一个封闭区域,如图所示。

9

回到阵列界面,设置阵列成员间的栅格模板,设置阵列形状以及每个孔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10

点击“绿色对勾”即可完成填充阵列,如图所示。

特别提示

以上纯属个人编写,请勿转载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creo尺寸阵列怎么用?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creo软件在机械类学科内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功能可覆盖整个机械产品的开发,尺寸阵列是Creo阵列中的一种,尺寸阵列用的好,可以做出很好的阵列效果,今天为大家讲解一下如何使用creo中的尺寸阵列。

工具/材料

creo5.0

操作方法

1

打开creo软件,创建一个零件,创建过程如图所示。

2

选择“拉伸”命令,以top面为草绘面,如图所示。

3

进入草绘界面后,绘制一个长方形,最后点击“确定”即可,如图所示。

4

回到拉伸界面后,设置拉伸参数,拉伸为实体,深度值为20,点击“绿色对勾”退出即可,如图所示。

5

选择拉伸体表面为草绘界面,选择“拉伸”命令,创建一个圆柱体,如图所示。

6

在模型树区域右击“拉伸二”,点击“阵列”,进入阵列操控版,如图所示。

7

设置阵列参数,在阵列操控板默认的是尺寸阵列方式,具体参数如图所示。

8

点击“绿色对勾”即可完成尺寸阵列,如图所示。

特别提示

以上纯属个人编写,请勿转载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proe、creo如何阵列?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proe、creo是近几年来应用很多的软件,今天为大家讲解一下proe、creo如何阵列。proe与creo的阵列操作是差不多的,在这以creo的阵列为例。

操作方法

1

打开creo软件,创建一个零件模型,如图所示。

2

创建结束后,绘制一个长方体零件,还需要在长方体上绘制一个圆孔,如图所示。

3

点击工具栏中的阵列功能,进入阵列页面,如图所示。

4

选择阵列方式,这里以“尺寸阵列”为例,如图所示。

5

设置阵列参数,如图所示。

6

设置完参数之后,点击图示位置的对勾即可完成阵列,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三维晶体管阵列有望打破摩尔定律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用于计算机处理器的硅集成电路正在接近单个芯片上晶体管的最大可行密度,至少在二维阵列中是如此。摩尔定律似乎已经站不住脚了。然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另一种方法,将晶体管阵列带入三维空间,并将第二层晶体管直接堆叠在最先进的硅芯片上。这项研究为突破摩尔定律的硅集成电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照片来自:自然电子公司)

摩尔定律认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两年就会增加一倍。目前,硅集成电路的晶体管密度已接近极限。然而,随着硅晶体管的尺寸变得越来越小,它们的工作电压也在降低,导致最先进的处理芯片可能与诸如触摸板和显示驱动器的高压接口组件不兼容,这些组件需要在更高的电压下工作以避免诸如错误的触摸信号或低亮度设置的影响。这需要额外的芯片来处理接口设备和处理器之间的信号转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通过附加器件层的单片三维集成来改善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性能。他们首先在硅片上覆盖含锌和含锡的溶液,在其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然后短暂烘烤使其干燥,重复后形成厚度约为75纳米的氧化锌-锡薄膜。通过使用氧化锌锡膜制造的薄膜晶体管可以承受比下面的硅芯片更高的电压。

为了解决两个器件层之间的电压失配问题,研究人员采用了顶部肖特基和底部欧姆接触结构。添加到触点的肖特基栅控薄膜晶体管和垂直薄膜二极管具有出色的开关性能。测试表明,高压薄膜晶体管集成后,基本硅片仍能工作。

研究人员称,硅集成电路在低电压(约1伏)下工作,但可以通过单片集成薄膜晶体管提供高电压处理能力,因此不需要额外的芯片。他们的新方法将氧化物电子的优点引入到单硅晶体管中,这有利于开发更紧凑、功能更多的芯片。

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电子学》上。

展开阅读全文

波音CST-100 Starliner完成推进器阵列测试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国媒体报道,波音公司最近在美国宇航局新墨西哥州白沙测试中心完成了复杂推进器阵列的实弹测试。据报道,这些推进器阵列将用于引导载有7名乘客的航天器进入轨道,并为紧急制动系统提供动力。

现在,成功的试验为试验的完全中止和第一次无人轨道飞行开辟了道路。

在火箭达因公司生产的肼单元推进剂发动机的测试中,技术人员使用了一个装有全推进系统的Starliner服务舱,该系统包括一个燃料箱、氦气增压室、反作用控制系统推进器、轨道机动和姿态控制推进器以及发射停止发动机。此外,该舱还配备了燃料管和执行任务所需的航空电子设备。

据了解,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模拟航天器在轨道上遇到的条件,包括发射19个推进器模拟空间机动,发射12个推进器模拟高空悬挂,发射22个推进器模拟低空悬挂。

波音公司商业机组项目副总裁兼项目经理约翰·穆赫兰说:“我们把宇航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一成功的测试证明,该系统将正常工作,从而确保在所有飞行阶段的星光和机组人员的安全。这一里程碑的实现为即将到来的发射台暂停试验和今年晚些时候国际空间站的往返飞行铺平了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16台GoPro组成的相机阵列上市,还拍了段360度视频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几个月的等待,今年在谷歌I/O上引人注目的GoPro相机阵列正式推出,它有自己的名字——奥德赛,奥德赛。

如果你还记得,奥德赛是谷歌在其虚拟现实平台跳转下推出的第一个产品。它是一个由16个黑匣子以一定角度组成的集成相机阵列。

它可以采用8K30视频的形式,让人们有亲切感。来自每个摄像机的视频将被上传到跳转汇编器,以拼接捕获的内容,消除色差,调整景深等。,然后将内容输出到虚拟现实眼镜以提供身临其境的视频体验。

整个套件的尺寸为294.6毫米x 65.8mm毫米,重量为6.57公斤。供电方式为HERO相机内置锂电池,共16块,还内置16个麦克风同步采集声音。在美国售价为15,000美元。该套装包括16个MicroSD卡、BLACK、Odyssey全景拍摄包装盒、16个固定摄像头以及储物盒和电缆。

目前,它可以在中国购买,还需要一份申请表。以下是官方样本。

展开阅读全文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是什么意思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怎么解释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是中国道教的咒语,被称为九字真言、六甲秘祝,配合道教手印一起使用。其中,“临”为身心稳定,表现坚强的意志;“兵”为能量,表示延寿和返童的生命力;而“斗”是勇猛果敢,遭遇困难反涌出斗志的表现;“者”是复原,表现自由支配自己躯体和别人躯体的力量。

“皆”是危机感应,表现知人心、操纵人心的能力;“阵”指的是心电感应或隐身,表示集富庶与敬爱于一身的能力;“列”为时空控制,表示救济他人的心;“前”是五元素控制,表示更能自由自在地使用超能力。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是什么意思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秘祝,出自《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第五段:“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九字真言系中国道家的秘术,一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乃是唐朝时期日本学错版本。

原文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曾有版本误作“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传入日本时,被误抄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而成为日本修验道之山伏所重视的咒法。随着日本动漫的盛行,大部分中国人只知“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却不知“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板载RAID功能制作磁盘阵列并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板载RAID功能制作磁盘阵列

RAID是Redunde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直译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也简称为“磁盘阵列”。后来RAID中的字母I被改作了Independent,RAID就成了“独立冗余磁盘阵列”,但这只是名称的变化,实质性的内容并没有改变。可以把RAID理解成一种使用磁盘驱动器的方法,它将一组磁盘驱动器用某种逻辑方式联系起来,作为逻辑上的一个磁盘驱动器来使用。

RAID的优点

1. 传输速率高。在部分RAID模式中,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的磁盘驱动器几倍的速率。因为CPU的速度增长很快,而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无法大幅提高,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

2. 更高的安全性。相较于普通磁盘驱动器很多RAID模式都提供了多种数据修复功能,当RAID中的某一磁盘驱动器出现严重故障无法使用时,可以通过RAID中的其他磁盘驱动器来恢复此驱动器中的数据,而普通磁盘驱动器无法实现,这是使用RAID的第二个原因。

RAID的分类

RAID 0,无冗余无校验的磁盘阵列。数据同时分布在各个磁盘上,没有容错能力,读写速度在RAID中最快,但因为任何一个磁盘损坏都会使整个RAID系统失效,所以安全系数反倒比单个的磁盘还要低。一般用在对数据安全要求不高,但对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如:大型游戏、图形图像编辑等。此种RAID模式至少需要2个磁盘,而更多的磁盘则能提供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RAID 1,镜象磁盘阵列。每一个磁盘都有一个镜像磁盘,镜像磁盘随时保持与原磁盘的内容一致。RAID1具有最高的安全性,但只有一半的磁盘空间被用来存储数据。主要用在对数据安全性要求很高,而且要求能够快速恢复被损坏的数据的场合。此种RAID模式每组仅需要2个磁盘。

RAID 0+1,从其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它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磁盘上外,每个磁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但是RAID0+1至少需要4个磁盘才能组建。

展开阅读全文

手把手教你组磁盘阵列

全文共 2273 字

+ 加入清单

手把手教你组磁盘阵列5

始接触到这种提升速同时也能确保数据安全性的良好的解决方案。

RAID 5 模式的入门知识

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它既能实现RAID 0的高速存储读取功能也能够实现RAID 1的数据恢复功能,可以说是RAID 0和RAID 1的折衷方案。

RAID 5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磁盘镜像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磁盘镜像高。同时RAID 5还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而且存储成本相对较低。

RAID 5至少需要三块硬盘才能实现阵列,在阵列当中有三块硬盘时,RAID控制器将会把需要存储的数据按用户定义的分割大小把文件分成碎片再分别存储到其中的两块硬盘上,此时另一块硬盘不接收文件碎片,只用来存储其它两块硬盘的校验信息,这个校验信息是通过RAID控制器上的单独的芯片运算产生的,而且可以通过这个校验信息来恢复存储在两块硬盘上的数据。

另外,这三块硬盘的任务也是随机的,也就是说在这次存储当中可能是1号硬盘和2好硬盘用来存储分割后的文件碎片,那么在下次存储的时候可能就是2号硬盘和3号硬盘来完成这个任务了。可以说,在每次存储操作当中,每块硬盘的任务是不一样的,不过,不管任务怎么随机分配也是两块硬盘用来存储数据信息,另一块硬盘用来存储校验信息。

RAID 5可以利用三块硬盘同时实现RAID 0的加速功能也实现RAID 1的数据备份功能,并且当其中的一块硬盘损坏之后,加入一块新的硬盘也可以实现数据的还原。

RAID 5模式并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如果阵列当中某块硬盘上的信息发生了改变的话,那么就需要重新计算文件分割碎片,并且,校验信息也需要重新计算,这时,三个硬盘都需要重新调用那么整个系统性能将会降下来。如果要做RAID 5阵列的话,最好使用相同容量相同速度的硬盘,RAID 5模式的有效容量是阵列中容量最小的硬盘容量乘上阵列中硬盘数减一后的数目,这是因为其中有一块硬盘用来存放校验信息。

RAID 5既能够实现速度上的加倍,同时也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所以在很多高端系统当中都使用这种RAID模式。

如何实现 RAID 5:

ATA RAID控制器 目前市场上的RAID控制器主要有两种,一是主板上集成的IDE RAID控制器,现在很多高端主板都具有集成 ATA RAID 控制器。

一款支持并行接口Raid 5模式的磐英I875P主板,以及单独的ATA RAID 控制卡 HighPoint的Rocket RAID 1820A。

至少需要三块以上的硬盘,建议硬盘的容量和类型相同。如果是两块容量和速度不一致的硬盘来组建RAID,根据RAID定义的规则,系统将以容量最小的容量为蓝本,以速度最抵的硬盘的速度为标准来建立RAID系统,这是RAID模式共同遵守的一个原则。

如果使用的是支持Serial ATA通道的控制卡,而没STAT硬盘,可自配装转接器

三、RAID 5 安装过程

下面是我们采用HighPoint的Rocket RAID 454来具体实现RAID 5, RocketRAID 454支持通过8个IDE通道,可支持多种RAID级别。包括RAID 0,1,5,10和JBOD。通过HPT374芯片,RocketRAID 454具有高级的缓存运算法则,PCI-X的技术结构,工作频率可达到133MHz,而且RAID管理软件。

HighPoint RocketRAID 454控制卡内包装包括 RocketRAID 454磁盘阵列卡、4条IDE硬盘排线、短挡板、驱动程序、磁盘阵列控管软件以及使用手册等实用的配件,在防震海绵的保护下,陈列于包装盒中。

将RocketRAID 454卡插到主板的PIC 插槽上(图7)用IDE硬盘排线连接RAID卡和三个相同的IDE硬盘。(图8)

2、 软件设置

开机的过程中按下"Ctrl+H"便可以进入,HighPoint RocketRAID 454的BIOS控制画面。(图9)系统将显示所有连接在RAID 卡上硬盘的型号及大小。

选取上方工具列的选项,里面有RAID 0、RAID 1、RAID 0+1、RAID 5和 JBOD选项。我们选择RAID 5模式,进入RAID 5设定画面之后,系统会跳出另一个窗口,我们选择“Select Devices”项,就将安装的三个硬盘都选中了。

这时我们选择“start creation ”出一个窗口提醒你“你所选择的磁盘中所有的数据都会消失,是否还要继续进行这项工作?”这时如果要继续,就按下Y,要先退出备分资料,就按下N。,按下“Y”系统开始创建RAID 5。

找一块有系统的硬盘作为启动盘开机进入操作系统后,系统将发现新硬件,并安装驱动程序。(图16),驱动程序安装完毕后,计算机管理中出现RAID 控制器,表示RAID已成功安装。

创建新分区后完成基本的安装。创建 RAID 5 完成

四:RAID 5 性能测试验证。

安装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来验证 RAID 5 的性能,可以选择HD Tach 这类简单易用的硬盘测试软件。HD Tach 是一款硬盘物理性能测试软件,利用VXD特定模式来获得测试最大精确度的硬盘性能测试工具,这是目前硬盘测试必备的一款工具。

三块三星硬盘构成 RAID 5 磁盘阵列后突发读取速度为106.3MB/S.右图为一块三星硬盘的突发读取速度为89.2MB/S。可见相较于未作RAID5前的三星硬盘来看,突发读取效能约有将近18%性能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选择需要的磁盘存储阵列级别

全文共 2313 字

+ 加入清单

选择需要磁盘存储阵列级别

众所周知,最常用的磁盘存储阵列配置等级分别是RAID-0、RAID-1、RAID-5。这三种磁盘存储阵列等级针对数据的传输速度和保护程度都有所不同:RAID-0(数据条带化存储阵列)旨在提供速度,在所有RAID中速度最快,但是提供的保护最少;RAID-1(透明或条带化存储镜像)这种磁盘存储阵列能够提供最好的数据保护;而RAID-5(磁盘阵列,奇偶校验散布)能够同时提供良好的速度和保护,使得RAID-5在所有磁盘存储阵列中使用最为广泛。

不过,我们发现了一个普遍性的现象,那就是:采用RAID-5(ZCR)的服务器,在测试中的表现(一个可靠MySQL资料库测试项目),远不及采用Host RAID-1的系统,而且测试表明,就算同样的RAID-1,采用独立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的效果,竟然还不如最简单的集成的Host RAID-1,令人颇感意外。

一、寻找原因

确实,为什么采用低价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的RAID-5的性能会不尽理想?要明白这一切,我们先要弄清楚RAID-5的运作原理。RAID-5是经过XOR运算比对各硬盘写入资料,再将所得到的奇偶校验的信息分散到阵列中的每个硬盘中。这样可以进行独立或者并行的数据读写操作,可以在提高数据访问速度的同时实现数据冗余性。

RAID-5将数据交错存储在多个磁盘上(类似RAID0),同时维护着一个奇偶校验块(parity blocks)系统,由此使整个磁盘存储阵列清楚每一个物理磁盘上所存储的数据,即使某个磁盘出现了故障也不会对访问产生影响。

采用这样的模式需要至少三块物理磁盘。此外,为了存储奇偶校验数据以及在故障中进行数据恢复还会损失一部分的磁盘空间。对于RAID5模式而言,通常需要基于硬件的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绝大多数的服务器已经具备了SCSI控制器,这也是RAID-5在企业服务器中被广泛采用的原因,尤其对大多数只能安装三个硬盘的1U服务器而言,更是相当理想。

不过从中我们可以明白: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的XOR运算能力与快取记忆体的容量,对RAID-5的性能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测试结果显示,采用Intel RAID控制器的服务器,相较于采用Adaprec 120 ZCR控制器的服务器,RADI-5在性能上更享有相当程度的优势,但都不如运算原理最简单的Host RAID-1。就算是RAID-1,独立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也都不如集成的Host RAID。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太大的硬盘分割区对于RAID-5的能性也有不利的影响。比方将三个73GB硬盘所组成的146GB RAID-5容量,全数作为一个超大的作业系统分割区,MySQL的测试效果只能以“惨绝人寰”来比拟,但将测试用分割区缩小到36GB,效果就瞬间成长五倍之多。这主要是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卡快取记忆体容量不足之故,因为测试数据显示,同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在内建设256MB RAID快取记忆体的服务器上。

如果要同时解决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的XOR运算能力与快取记忆体的容量给RAID-5所带来的限制,惟有购买高档的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卡,也就是单通道/多通道SCSI RAID HBA。一般一块高档SCSI RAID HBA约售20000至30000元,再加上三至四个SCSI硬盘约售10000元左右。大多数企业是难以承受如此高额的费用。

二、Host RAID 可取?

不过,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只需要采用最便宜的Host RAID,再也不需要独立的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答案绝对是否定的。首先,Host RAID并无法提供Hotfix之类的可靠性机制(平时多安装一台硬盘作为应急之用,如果发生硬盘损坏,就立即补救),历史的教训也证明了,在同一台服务器上的硬盘是很有可能连续阵亡的。

另外,采用Host RAID-1时,在更换硬盘后,由于必须从一台硬盘完全转移资料到另一台硬盘上,加上因缺乏辅助控制器和独立快取记忆体,必须以来处理器进行这个工作,所以进行恢复作业时的时间会相当的长,也会大幅度降低系统的性能,对于某些高负载的服务器而言,在绝对是难以忍受的,尤其目前节节高升的硬盘容量,更会突显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隐而不显的是,Host RAID-1因以来处理器之故,会有着较高的处理器及系统主记忆体利用率。比方采用两个硬盘组成的Host RAID-1,其效率明显就会落后于单硬盘的情况。换言之,如果日后持续增加硬盘数量,Host RAID的扩充性就会相当的不利,这也就是不如独立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之处。

其实在表现方面,Host RAID-0及Host RAID-1并不需要太多的系统资源,但在重建损坏了的RAID(Degraded Mode)或是碰上大量运算资源的RAID-5(需于每次写入时计算Parity),Host RAID未必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加上Host RAID须依赖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0、Solaris或 Linux等先启动,所以操作系统并未能受到RAID的保护。Host RAID只需两块SCSI硬盘的价钱便可以完成,甚至可以是免费,但除非是用RAID-1(镜像),否则RAID-0有任何差错,资料尽毁!

三、结论

事实上,磁盘存储阵列并不能完全保障硬盘自身的安全,就算是看起来很安全、能兼顾性能的RAID 0+1和1+0,只要两个硬盘位于不同的RAID-0区域的硬盘接连损坏,资料照样全军覆没,而RAID-5也无法承受一颗以上的硬盘损坏。更重要的是,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企业不见得有能力采购昂贵的高档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卡和那么多的硬盘去构建RAID 0+5或者RAID 5+0。

展开阅读全文

磁盘阵列的认证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磁盘阵列认证认证的官方含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NAS产品的认证通常是指是否通过国际上通用的安全标准。

常见的认证有以下几个:

1. FCC认证FCC (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通过控制无线电广播、电视、电信、卫星和电缆来协调国内和国际的通信。

2.CSA认证CSA(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提供对机械、建材、电器、电脑设备、办公设备、环保、医疗防火安全、运动及娱乐等方面的所有类型的产品提供安全认证。

3. CE认证CE(CONFORMITE EUROPEENNE) 提供产品是否符合有关欧洲指令规定的主要要求(Essential Requirements)。

4.TUV认证TUV提供对无线电及通讯类产品认证的咨询服务。

5.UL认证UL(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采用科学的测试方法来研究确定各种材料、装置、产品、设备、建筑等对生命、财产有无危害和危害的程度;确定、编写、发行相应的标准和有助于减少及防止造成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资料,同时开展实情调研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磁盘阵列的内置硬盘接口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磁盘阵列的内置硬盘接口

通俗的讲,磁盘阵列产品就是多个硬盘的“集装箱”,所以其内部也就集成了许多硬盘的接口。常见的接口又IDE接口和SCSI接口。规格如下: IDE接口 IDE(集成磁盘电子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接口就是台式机最为常用的硬盘接口,通常为40针接口规格。这种接口优点是安装方便,缺点是不支持热插拔,速度较慢。 SCSI接口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接口主要面向网络市场,这种接口速度快,支持热插拔。SCSI规格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磁盘阵列的高速缓存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磁盘阵列高速缓存每台磁盘阵列设备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内存作为高速缓存使用,而且大多用户以后可以扩充。在磁盘阵列设备中,常见的内存类型由SDRAM(同步内存)、FLASH(闪存)等。不同的磁盘阵列产品出厂时配备的内存容量不同,一般为几十兆到数GB(1GB=1000MB)容量不等,这取决于磁盘阵列产品的应用范围,一般来讲,应用在小规模的局域网当中的磁盘阵列,如果只是应付几台设备的访问,64M以下内存容量即可。如果是上百个节点以上的访问,就得需要上G容量的内存。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素,磁盘阵列产品的综合性能发挥还取决于它的处理器能力、硬盘速度及其网络实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总之,选购磁盘阵列产品时,应该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性能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

阵列红外摄像机产品报价及特点介绍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人们对于安全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出于安全以及其他因素的考虑, 店面 和一些家庭会选择安装监控摄像机。但是监控摄像机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夜视能力并不强,在夜间无法清晰的拍摄。那么,哪种监控摄像机拥有强大的夜视能力呢?今天,小编将为您介绍一款叫做阵列红外摄像机的产品,在夜间它也能拍摄出很清晰的画面。在下文中,将为您详细讲述关于它的产品报价以及特点介绍。

产品报价

目前市面上阵列红外摄像机的产品报价大约在200-299元不等,价格来源自网络,仅供参考。

产品原理

阵列式 红外灯 的内核为LED Array,它是一个战略式的LED,其中央圆形发光的部分比指甲盖还小,但是在这么小的范围里面它发出来的光线非常的大,产品光路结构上使用非球面光学玻璃透镜,投射光斑非常均匀,大大提高了监控夜视画面清晰度,达到可识别面貌的新阶段。

主要优势

亮度高--单LED Array的输出约为1W~30W,亮度约是常规单LED的输出5~15mW的数百倍,所以产品的射距远;

电-光转换效率高,普通红外LED的电光转换效率仅为10%左右,而LED Array(发光 二极管 阵列)电光转换效率提升为25%左右;

体积小--LED Array(发光二极管阵列)技术将发光单元高度集成,在相同亮度指标下比普通LED红外灯产品体积小很多;

寿命长--LED Array的寿命为50,000h(有效寿命为10,000h),比普通LED寿命(有效寿命为1,200h)高出9倍;

光线匀—LEDArray发光体半功率角为10°~120°(可变角),可生产(180°形状)的发光面,解决了普通LED室内空间无法均匀照亮及夜视画面形成中间过亮而两边过暗的“ 手电筒 效应”。

红外光角度范围大LED Array (发光二极管阵列)发光体配合不同角度的透镜可产生10°-180°半功率角,无普通LED红外灯的“手电筒效应”。

以上便是关于阵列红外摄像机的产品报价以及特点的详细介绍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总而言之,阵列红外摄像机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在夜间也能很好的使用摄像头。而监控摄像头的普及也说明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加强。阵列红外摄像机的价格能被大部分人所接受,但就目前来看,阵列红外摄像机的拍摄像素还不是很理想,想要真正达到高清的水平,还需要科技的不断进步。希望在将来的一天,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监控拍摄的画面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软组RAID0阵列如何排列 软组RAID0阵列排列方法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SSD价格昂贵,于是越来越多的玩家打起了组RAID0的主意,以此来大大提升硬盘的读写速度。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软组RAID0磁盘阵列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组RAID0的主要方式和条件,以及各种方式的优劣。组RAID0主要有3个方式:硬组、半硬组(半软组)、软组。组RAID0的条件:硬组RAID0需要主板支持。半硬组(半软组)RAID0需要RAID卡。软组RAID0无需主板支持和RAID0卡,通过用操作系统来完成RAID功能的就是软RAID。3种组RAID0的优劣:硬组和半硬组RAID0需要具备条件,成本投入相比软组多。但是软组RAID0的劣势在于,RAID0耗损处理器运算资源,并且它依赖于操作系统。大多数组RAID0阵列,都是用的硬组的方式。

而对于我们主板不支持RAID的玩家来说,我们不可能为了组RAI0去换一块主板,而且专门买一块RAID卡也要花接300左右。一个360G的光威猛将读写400多MB/S才700左右。买RAID0卡或者更换主板还不如直接上SSD呢。

因此在我们的处理器性能过剩的情况下,软组RAID0还是非常可行的。 处理器是否性能过剩,我们可以运行经常运用的大型程序,然后通过查看任务管理器里处理器的运用率来简单粗略的得知。

我们把软组RAID0的条件和优劣都讲得很清楚了,大家酌情考虑。下面我们就开始讲如何软组RAID0阵列了。

1.“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右键点击未分区的磁盘,新建带区卷。

软组RAID0主要还是基于动态硬盘。

看看这个图,软组RAID是微软给我留下的彩蛋。

2.下面弹出“新建带区卷向导”,下一步。

3.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磁盘,组成RAID0。

4.下一步。选择驱动器号,卷标名自定义。

5.点击是,完成。

6.不一会而由磁盘3和磁盘4组成的一个RAID0阵列硬盘就诞生了。

软组RAID0的效果和硬组差不多,硬盘速度大幅提升。另外软组RAID0的安全性也不是很差。要知道软组是依赖于系统。如果真出现问题,大多不过重装一回系统。相信很多朋友都有2个或者以上的多余的老旧HDD,不妨一试。软组RAID0,2个HDD当个SSD使,而且容量还更大,是值得去冒一点险的。另外,SSD同样可以软组RAID0,但是没那必要。

当然软组RAID0前提是,你的处理器性能过剩。如果你处理器不够用,没有两个HDD,而且还怕麻烦,怕玩崩,那你还是买一个SSD实在一点,踏实一点。

光威Gloway猛将360G SATA3 2.5英寸固态硬盘非480G 猛将360G

展开阅读全文

磁盘阵列是什么

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磁盘阵列是什么

磁盘阵列其样式有三种,一是外接式磁盘阵列柜、二是内接式磁盘阵列卡,三是利用软件来仿真。

外接式磁盘阵列柜最常被使用大型服务器上,具可热抽换(Hot Swap)的特性,不过这类产品的价格都很贵。

内接式磁盘阵列卡,因为价格便宜,但需要较高的安装技术,适合技术人员使用操作。

利用软件仿真的方式,由于会拖累机器的速度,不适合大数据流量的服务器。

磁盘阵列作为独立系统在主机外直连或通过网络与主机相连。磁盘阵列有多个端口可以被不同主机或不同端口连接。一个主机连接阵列的不同端口可提升传输速度。

和目前PC用单磁盘内部集成缓存一样,在磁盘阵列内部为加快与主机交互速度,都带有一定量的缓冲存储器。主机与磁盘阵列的缓存交互,缓存与具体的磁盘交互数据。

在应用中,有部分常用的数据是需要经常读取的,磁盘阵列根据内部的算法,查找出这些经常读取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加快主机读取这些数据的速度,而对于其他缓存中没有的数据,主机要读取,则由阵列从磁盘上直接读取传输给主机。对于主机写入的数据,只写在缓存中,主机可以立即完成写操作。然后由缓存再慢慢写入磁盘。

磁盘阵列的优点:

提高传输速率。RAID通过在多个磁盘上同时存储和读取数据来大幅提高存储系统的数据吞吐量(Throughput)。在RAID中,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磁盘驱动器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这也是RAID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当时CPU的速度增长很快,而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无法大幅提高,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RAID最后成功了。

通过数据校验提供容错功能。普通磁盘驱动器无法提供容错功能,如果不包括写在磁盘上的CRC(循环冗余校验)码的话。RAID容错是建立在每个磁盘驱动器的硬件容错功能之上的,所以它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在很多RAID模式中都有较为完备的相互校验/恢复的措施,甚至是直接相互的镜像备份,从而大大提高了RAID系统的容错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冗余性。

磁盘阵列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那就是“软件阵列”与“硬件阵列”。

软件阵列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低幅度还比较大,达30%左右。

磁盘阵列是什么?硬件阵列是使用专门的磁盘阵列卡来实现的。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它的性能要远远高于常规非阵列硬盘,并且更安全更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阵列卡是什么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阵列卡是什么

磁盘阵列是一种把若干硬磁盘驱动器按照一定要求组成一个整体,整个磁盘阵列由阵列控制器管理的系统。阵列卡的全称叫磁盘阵列卡 是用来做 RAID(廉价冗余磁盘阵列) 。

冗余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技术1987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最初的研制目的是为了组合小的廉价磁盘来代替大的昂贵磁盘,以降低大批量数据存储的费用(当时RAID称为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廉价的磁盘阵列),同时也希望采用冗余信息的方式,使得磁盘失效时不会使对数据的访问受损失,从而开发出一定水平的数据保护技术。

工作原理与特征

RAID的基本结构特征就是组合(Striping),捆绑2个或多个物理磁盘成组,形成一个单独的逻辑盘。组合套(Striping Set)是指将物理磁盘组捆绑在一块儿。在利用多个磁盘驱动器时,组合能够提供比单个物理磁盘驱动器更好的性能提升。

数据是以块(Chunks)的形式写入组合套中的,块的尺寸是一个固定的值,在捆绑过程实施前就已选定。块尺寸和平均I/O需求的尺寸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组合套的特性。总的来说,选择块尺寸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性能,以适应不同特点的计算环境应用。

阵列卡种类

第一种是IDE阵列卡 ,以前主要用在一些数据重要或要接很多个硬盘的服务器与工作站电脑中,可以支持 RAID 0、1、0+1、3、5。 现在基本上已经淘汰了。

第二种是SATA阵列卡,主要作用于大容量数据存储、网吧、数据安全等服务器领域,同时一些低端卡也满足了一些家用客户的需求,能够支持 RAID 0、1、0+1、5 、6。

第三种是SCSI阵列卡 使用在高端工作站或者是服务器中,可以支持很多块SCSI接口的硬盘。能够支持RAID 0、1、0+1、3、5 。这种阵列卡性能很好速度很快 当然价格也比较高。不过,现在基本上已经淘汰了。

第四种是SAS阵列卡 主要使用在一些高端工作站与服务器中,已经取代了昔日的SCSI接口,并且可以兼容SATA接口硬盘,能够支持 RAID 0、1、0+1、5 、50、6、60。

磁盘阵列优点

盘阵列有许多优点:首先,提高了存储容量;其次,多台磁盘驱动器可并行工作,提高了数据传输率;提供校验和冗余,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阵列卡是什么?RAID技术确实提供了比通常的磁盘存储更高的性能指标、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可用性,尤其是在当今面临的I/O总是滞后于CPU性能的瓶颈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RAID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弥补这个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硬盘阵列卡与lsi硬盘性能安装详细介绍

全文共 1205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阵列卡指的是磁盘阵列卡,主要是由磁盘控制器来连接多个磁盘,以使读写同步,从而减少错误、提高效率。那么接下来不妨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几个硬盘阵列卡的相关文字图片信息吧。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硬盘阵列卡的简介、硬盘阵列卡的特点以及lsi硬盘阵列卡配置方法这三个方面的文字图片信息。有意向了解相关内容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下文的内容。

一、硬盘阵列卡的简介

磁盘阵列(DiskArray)是由一个硬盘控制器来控制多个硬盘的相互连接,使多个硬盘的读写同步,减少错误,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术。磁盘阵列卡则是实现这一技术的硬件产品,磁盘阵列卡拥有一个专门的处理器,还拥有专门的存贮器,用于高速缓冲数据。使用磁盘阵列卡服务器对磁盘的操作就直接通过阵列卡来进行处理,因此不需要大量的CPU及系统内存资源,不会降低磁盘子系统的性能。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它的性能要远远高于常规非阵列硬盘,并且更安全更稳定。

二、硬盘阵列卡的特点

RAID技术的两大特点:一是速度、二是安全,由于这两项优点,RAID技术早期被应用于高级服务器中的SCSI接口的硬盘系统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C机的CPU的速度已在2000年进入GHz时代。IDE接口的硬盘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ATA66和ATA100硬盘。这就使得RAID技术被应用于中低档甚至个人PC机上成为可能。RAID通常是由在硬盘阵列塔中的RAID控制器或电脑中的RAID卡来实现的。

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已拥有了从RAID0到RAID7八种基本的RAID级别。另外,还有一些基本RAID级别的组合形式,如RAID10(RAID0与RAID1的组合),RAID50(RAID0与RAID5的组合)等。不同RAID级别代表着不同的存储性能、数据安全性和存储成本。

三、lsi硬盘阵列卡配置方法

1、安装好所有SAS硬盘,开机启动

2、开机自检,提示按键,开始SAS配置

3、选择“SAS1068”通道,按键。

4、RAID选择“RAIDProperties”,按键

5、选择RAID模式:IM(RAID1)、IME(RAID1E)、IS(RAID0),这里选择IS模式,然后按键。

6、按键选择磁盘,然后按键组建阵列。

7、按键返回上级菜单,选择“Savechangesthenexitthismenu”保存并退出菜单。

8、生成阵列配置。

生成阵列配置后,退出即可。

LSI1068SAS磁盘(RAID0)阵列配置完成。

LSISAS1068E控制器的配置及其使用方法

以上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关于硬盘阵列卡的三个板块的文字图片信息,它们分别是硬盘阵列卡的简介、硬盘阵列卡的特点以及lsi硬盘阵列卡配置方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以上篇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硬盘阵列卡指定就是磁盘阵列卡,主要用于多个磁盘的控制。硬盘阵列卡依据品牌的差异而有多个不同定价区间,分别对应不一样的消费人群以及需求等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3D max阵列怎么用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3Dmax阵列怎么用?3Dmax中有时需要控制一维、二维、三维的来复制对象,这时候就用到阵列了,但是阵列如何来操作呢?就向下面看吧~

1、要做成上图中的效果,首先要调整一下这个对象的坐标轴,点击右侧“ 层次 ”图标选择“ 轴 ”-“ 仅影响轴 ”。这时候可以调整坐标轴的位置了。把它拉到要旋转的中心点。

2、寻找菜单栏中的“ 工具 ”-“ 阵列 ”。(ps:一定要在选择对象的前提下点击阵列)这时候就可以出现一个对话框。

3、或者“ 阵列 ”工具也可以在工具栏中直接点击下图中的阵列图标即可,如果找不到阵列图标可以右键点击工具栏空白处点击“ 附加 ”即可出现,把它拉到工具栏的框中,它以后就会一直在这儿了。

4、阵列的对话框出现了,咱们这个图是围绕着Z轴来旋转的,就可以直接改变旋转中的Z周的数据。

5、图为一周,一周为360度,我们直接把Z中填写360度即可然后点击预览,即可得到下图中的画面。是不是很简单呢?

6、其中阵列中的移动,就是按照你所输入的框里边的数字来复制的,下图中我所设置的为复制移动加旋转,其中第三个框中的副数,表示的是复制的数量,点击预览即可看到你所设置的效果,点击确定,即可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