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dmax阵列怎么用【优秀20篇】

浏览

6347

文章

39

篇1:阵列卡是什么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阵列卡是什么

磁盘阵列是一种把若干硬磁盘驱动器按照一定要求组成一个整体,整个磁盘阵列由阵列控制器管理的系统。阵列卡的全称叫磁盘阵列卡 是用来做 RAID(廉价冗余磁盘阵列) 。

冗余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技术1987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最初的研制目的是为了组合小的廉价磁盘来代替大的昂贵磁盘,以降低大批量数据存储的费用(当时RAID称为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廉价的磁盘阵列),同时也希望采用冗余信息的方式,使得磁盘失效时不会使对数据的访问受损失,从而开发出一定水平的数据保护技术。

工作原理与特征

RAID的基本结构特征就是组合(Striping),捆绑2个或多个物理磁盘成组,形成一个单独的逻辑盘。组合套(Striping Set)是指将物理磁盘组捆绑在一块儿。在利用多个磁盘驱动器时,组合能够提供比单个物理磁盘驱动器更好的性能提升。

数据是以块(Chunks)的形式写入组合套中的,块的尺寸是一个固定的值,在捆绑过程实施前就已选定。块尺寸和平均I/O需求的尺寸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组合套的特性。总的来说,选择块尺寸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性能,以适应不同特点的计算环境应用。

阵列卡种类

第一种是IDE阵列卡 ,以前主要用在一些数据重要或要接很多个硬盘的服务器与工作站电脑中,可以支持 RAID 0、1、0+1、3、5。 现在基本上已经淘汰了。

第二种是SATA阵列卡,主要作用于大容量数据存储、网吧、数据安全等服务器领域,同时一些低端卡也满足了一些家用客户的需求,能够支持 RAID 0、1、0+1、5 、6。

第三种是SCSI阵列卡 使用在高端工作站或者是服务器中,可以支持很多块SCSI接口的硬盘。能够支持RAID 0、1、0+1、3、5 。这种阵列卡性能很好速度很快 当然价格也比较高。不过,现在基本上已经淘汰了。

第四种是SAS阵列卡 主要使用在一些高端工作站与服务器中,已经取代了昔日的SCSI接口,并且可以兼容SATA接口硬盘,能够支持 RAID 0、1、0+1、5 、50、6、60。

磁盘阵列优点

盘阵列有许多优点:首先,提高了存储容量;其次,多台磁盘驱动器可并行工作,提高了数据传输率;提供校验和冗余,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阵列卡是什么?RAID技术确实提供了比通常的磁盘存储更高的性能指标、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可用性,尤其是在当今面临的I/O总是滞后于CPU性能的瓶颈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RAID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弥补这个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地球物理阵列电磁法“火眼金睛”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科研人员历经十余载,研究成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同步、阵列天然场与人工场相结合的大探测深度电磁法找矿新技术。运用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已在内蒙古一矿区地下300多米处,探明了40米厚最高品位25克/吨(工业级高品位)金矿体;在陕西一缺水地区,探明并打出日出水量5000吨的深部优质地下水,解决了当地饮水难题。2004年7月4日,该所发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这种被称为地球物理阵列电磁法的新技术,以天然及人工电磁场为场源,采用阵列覆盖、多点同步数据采集方式,以及先进的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方法,获取地下电性结构和物像信息。自上世纪90年代起,科研人员从单通道、有线遥测、阵列天然场方法技术起步,如今已发展为多通道、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同步、阵列天然场与阵列人工场相结合、多参量大探测深度电磁法新技术。整个系统由阵列接收机和轻便多频发射机组成。

阵列模式排列犹如几十名学生做广播体操队形,每个人前后左右都有一定距离,每个人位置相当于阵列的一个点,在同一时间各点同步测量,计算机同步录入各点测量数据,整个过程均由计算机控制。这种排列既可对较大范围空间实现密集覆盖,又易于确立参照系,进行拟连续追索对比和精密发现突变现象和探测目标;保障在阵列所及的观测点上同一时刻高质量地采集各测点数据。

据介绍,这种用于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危机矿山勘查研究的新技术,经在沙漠戈壁滩、西藏高原、林区、黄土沟壑等地貌使用,均取得良好找矿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板载RAID功能制作磁盘阵列并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板载RAID功能制作磁盘阵列

RAID是Redunde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直译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也简称为“磁盘阵列”。后来RAID中的字母I被改作了Independent,RAID就成了“独立冗余磁盘阵列”,但这只是名称的变化,实质性的内容并没有改变。可以把RAID理解成一种使用磁盘驱动器的方法,它将一组磁盘驱动器用某种逻辑方式联系起来,作为逻辑上的一个磁盘驱动器来使用。

RAID的优点

1. 传输速率高。在部分RAID模式中,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的磁盘驱动器几倍的速率。因为CPU的速度增长很快,而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无法大幅提高,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

2. 更高的安全性。相较于普通磁盘驱动器很多RAID模式都提供了多种数据修复功能,当RAID中的某一磁盘驱动器出现严重故障无法使用时,可以通过RAID中的其他磁盘驱动器来恢复此驱动器中的数据,而普通磁盘驱动器无法实现,这是使用RAID的第二个原因。

RAID的分类

RAID 0,无冗余无校验的磁盘阵列。数据同时分布在各个磁盘上,没有容错能力,读写速度在RAID中最快,但因为任何一个磁盘损坏都会使整个RAID系统失效,所以安全系数反倒比单个的磁盘还要低。一般用在对数据安全要求不高,但对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如:大型游戏、图形图像编辑等。此种RAID模式至少需要2个磁盘,而更多的磁盘则能提供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RAID 1,镜象磁盘阵列。每一个磁盘都有一个镜像磁盘,镜像磁盘随时保持与原磁盘的内容一致。RAID1具有最高的安全性,但只有一半的磁盘空间被用来存储数据。主要用在对数据安全性要求很高,而且要求能够快速恢复被损坏的数据的场合。此种RAID模式每组仅需要2个磁盘。

RAID 0+1,从其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它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磁盘上外,每个磁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但是RAID0+1至少需要4个磁盘才能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CREO关系式阵列之高尔夫球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首先观察高尔夫球,从表面均匀排布的凹点找出规律。不难看出,这些凹点从中心一层一层从中心往赤道方向扩散,中心是一个凹坑,第一层有四个凹坑,第二层有8个凹坑。没往外走一层,增加4个凹坑,形成一个等差数列。一个半球共有6层,不难计算出每一层与球中心的角度,其为15°。

2

草绘一个直径为60的半球。因为高尔夫是旋转体,因此我们只要做出一半,然后进行镜像就可以得到整个球体。

3

再在半球体的顶部用旋转切出一凹坑。

4

用旋转命令挖顶部的凹坑时,建立一个过程基准平面作为草绘平面。这个过程基准平面穿过球体中心轴,并与一平面成一定的角度,后期会用到。

5

用旋转命令挖顶部的凹坑时的草绘如下,请注意正确选择草绘的参考基准。这个草绘基准选择的原则,必须是在整列时基准位置不能引发尺寸不正确的变化,能确保所有特征能准确生成。

6

接下来做尺寸阵列,第一方向选择草绘的角度尺寸为驱动尺寸,角度增量为15°,数量为7;第二方向选择过程基准平面的夹角作为驱动尺寸,以关系式的方式控制圆周方向的特征位置。

7

在代码框里写下如下代码:

if idx1==1

memb_v=90*idx2

endif

if idx1==2

memb_v=90*idx2/2

endif

if idx1==3

memb_v=90*idx2/3

endif

if idx1==4

memb_v=90*idx2/4

endif

if idx1==5

memb_v=90*idx2/5

endif

if idx1==6

memb_v=90*idx2/6

endif

if idx1==7

memb_v=90*idx2/7

endif

得到下列图形

8

最后再进行镜像,得到整个图像

9

再根据需要上色

特别提示

要在掌握好旋转与参数命令修改的前提下完成此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三维晶体管阵列有望打破摩尔定律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用于计算机处理器的硅集成电路正在接近单个芯片上晶体管的最大可行密度,至少在二维阵列中是如此。摩尔定律似乎已经站不住脚了。然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另一种方法,将晶体管阵列带入三维空间,并将第二层晶体管直接堆叠在最先进的硅芯片上。这项研究为突破摩尔定律的硅集成电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照片来自:自然电子公司)

摩尔定律认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两年就会增加一倍。目前,硅集成电路的晶体管密度已接近极限。然而,随着硅晶体管的尺寸变得越来越小,它们的工作电压也在降低,导致最先进的处理芯片可能与诸如触摸板和显示驱动器的高压接口组件不兼容,这些组件需要在更高的电压下工作以避免诸如错误的触摸信号或低亮度设置的影响。这需要额外的芯片来处理接口设备和处理器之间的信号转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通过附加器件层的单片三维集成来改善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性能。他们首先在硅片上覆盖含锌和含锡的溶液,在其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然后短暂烘烤使其干燥,重复后形成厚度约为75纳米的氧化锌-锡薄膜。通过使用氧化锌锡膜制造的薄膜晶体管可以承受比下面的硅芯片更高的电压。

为了解决两个器件层之间的电压失配问题,研究人员采用了顶部肖特基和底部欧姆接触结构。添加到触点的肖特基栅控薄膜晶体管和垂直薄膜二极管具有出色的开关性能。测试表明,高压薄膜晶体管集成后,基本硅片仍能工作。

研究人员称,硅集成电路在低电压(约1伏)下工作,但可以通过单片集成薄膜晶体管提供高电压处理能力,因此不需要额外的芯片。他们的新方法将氧化物电子的优点引入到单硅晶体管中,这有利于开发更紧凑、功能更多的芯片。

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电子学》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手把手教你组磁盘阵列

全文共 2273 字

+ 加入清单

手把手教你组磁盘阵列5

始接触到这种提升速同时也能确保数据安全性的良好的解决方案。

RAID 5 模式的入门知识

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它既能实现RAID 0的高速存储读取功能也能够实现RAID 1的数据恢复功能,可以说是RAID 0和RAID 1的折衷方案。

RAID 5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磁盘镜像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磁盘镜像高。同时RAID 5还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而且存储成本相对较低。

RAID 5至少需要三块硬盘才能实现阵列,在阵列当中有三块硬盘时,RAID控制器将会把需要存储的数据按用户定义的分割大小把文件分成碎片再分别存储到其中的两块硬盘上,此时另一块硬盘不接收文件碎片,只用来存储其它两块硬盘的校验信息,这个校验信息是通过RAID控制器上的单独的芯片运算产生的,而且可以通过这个校验信息来恢复存储在两块硬盘上的数据。

另外,这三块硬盘的任务也是随机的,也就是说在这次存储当中可能是1号硬盘和2好硬盘用来存储分割后的文件碎片,那么在下次存储的时候可能就是2号硬盘和3号硬盘来完成这个任务了。可以说,在每次存储操作当中,每块硬盘的任务是不一样的,不过,不管任务怎么随机分配也是两块硬盘用来存储数据信息,另一块硬盘用来存储校验信息。

RAID 5可以利用三块硬盘同时实现RAID 0的加速功能也实现RAID 1的数据备份功能,并且当其中的一块硬盘损坏之后,加入一块新的硬盘也可以实现数据的还原。

RAID 5模式并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如果阵列当中某块硬盘上的信息发生了改变的话,那么就需要重新计算文件分割碎片,并且,校验信息也需要重新计算,这时,三个硬盘都需要重新调用那么整个系统性能将会降下来。如果要做RAID 5阵列的话,最好使用相同容量相同速度的硬盘,RAID 5模式的有效容量是阵列中容量最小的硬盘容量乘上阵列中硬盘数减一后的数目,这是因为其中有一块硬盘用来存放校验信息。

RAID 5既能够实现速度上的加倍,同时也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所以在很多高端系统当中都使用这种RAID模式。

如何实现 RAID 5:

ATA RAID控制器 目前市场上的RAID控制器主要有两种,一是主板上集成的IDE RAID控制器,现在很多高端主板都具有集成 ATA RAID 控制器。

一款支持并行接口Raid 5模式的磐英I875P主板,以及单独的ATA RAID 控制卡 HighPoint的Rocket RAID 1820A。

至少需要三块以上的硬盘,建议硬盘的容量和类型相同。如果是两块容量和速度不一致的硬盘来组建RAID,根据RAID定义的规则,系统将以容量最小的容量为蓝本,以速度最抵的硬盘的速度为标准来建立RAID系统,这是RAID模式共同遵守的一个原则。

如果使用的是支持Serial ATA通道的控制卡,而没STAT硬盘,可自配装转接器

三、RAID 5 安装过程

下面是我们采用HighPoint的Rocket RAID 454来具体实现RAID 5, RocketRAID 454支持通过8个IDE通道,可支持多种RAID级别。包括RAID 0,1,5,10和JBOD。通过HPT374芯片,RocketRAID 454具有高级的缓存运算法则,PCI-X的技术结构,工作频率可达到133MHz,而且RAID管理软件。

HighPoint RocketRAID 454控制卡内包装包括 RocketRAID 454磁盘阵列卡、4条IDE硬盘排线、短挡板、驱动程序、磁盘阵列控管软件以及使用手册等实用的配件,在防震海绵的保护下,陈列于包装盒中。

将RocketRAID 454卡插到主板的PIC 插槽上(图7)用IDE硬盘排线连接RAID卡和三个相同的IDE硬盘。(图8)

2、 软件设置

开机的过程中按下"Ctrl+H"便可以进入,HighPoint RocketRAID 454的BIOS控制画面。(图9)系统将显示所有连接在RAID 卡上硬盘的型号及大小。

选取上方工具列的选项,里面有RAID 0、RAID 1、RAID 0+1、RAID 5和 JBOD选项。我们选择RAID 5模式,进入RAID 5设定画面之后,系统会跳出另一个窗口,我们选择“Select Devices”项,就将安装的三个硬盘都选中了。

这时我们选择“start creation ”出一个窗口提醒你“你所选择的磁盘中所有的数据都会消失,是否还要继续进行这项工作?”这时如果要继续,就按下Y,要先退出备分资料,就按下N。,按下“Y”系统开始创建RAID 5。

找一块有系统的硬盘作为启动盘开机进入操作系统后,系统将发现新硬件,并安装驱动程序。(图16),驱动程序安装完毕后,计算机管理中出现RAID 控制器,表示RAID已成功安装。

创建新分区后完成基本的安装。创建 RAID 5 完成

四:RAID 5 性能测试验证。

安装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来验证 RAID 5 的性能,可以选择HD Tach 这类简单易用的硬盘测试软件。HD Tach 是一款硬盘物理性能测试软件,利用VXD特定模式来获得测试最大精确度的硬盘性能测试工具,这是目前硬盘测试必备的一款工具。

三块三星硬盘构成 RAID 5 磁盘阵列后突发读取速度为106.3MB/S.右图为一块三星硬盘的突发读取速度为89.2MB/S。可见相较于未作RAID5前的三星硬盘来看,突发读取效能约有将近18%性能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如何使用creo在球面上面阵列出孔。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creo软件在机械类学科内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功能可覆盖整个机械产品的开发,今天为大家讲解一下如何应用creo在球面阵列出孔。

工具/材料

creo5.0

操作方法

1

打开creo软件,创建一个新的零件,创建过程如图所示。

2

点击“旋转”命令,进入旋转功能操作页面,如图所示。

3

点击“放置”,然后点击“定义”,任意选择一个平面做为草绘平面,如图所示。

4

在草绘界面绘制一个半圆,然后点击“确定”即可,如图所示。

5

设置旋转参数,旋转角度为180度,最后点击“绿色对勾”即可,如图所示。

6

点击“加厚”功能键,将半球面的壁厚设置为4,如图所示。

7

在半球体表面拉伸出一个圆孔,如图所示。

8

选择上一步创建的孔,点击“阵列”功能键,进入“阵列”操作页面,如图所示。

9

选择“填充”阵列,定义曲线,如图所示。

10

选择阵列的形状,在“选项”中勾选跟随曲面形状,如图所示。

11

创建好的零件如图所示。

特别提示

以上纯属个人编写,请勿转载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磁盘阵列支持的操作系统有哪些?

全文共 1322 字

+ 加入清单

磁盘阵列支持操作系统有哪些?

目前磁盘阵列产品主要支持以下几类操作系统: 1. Windows类 对于这类操作系统相信用过电脑的人都不会陌生,这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开发商--Microsoft(微软)公司开发的。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系统不仅在个人操作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它在网络操作系统中也是具有非常强劲的力量。这类操作系统配置在整个局域网配置中是最常见的,但由于它对服务器的硬件要求较高,且稳定性能不是很高,所以微软的网络操作系统一般只是用在中低档服务器中,高端服务器通常采用UNIX、LINUX或Solairs等非Windows操作系统。在局域网中,微软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 NT 4.0 Serve、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 Server,以及最新的Windows 2003 Server/ Advance Server等,工作站系统可以采用任一Windows或非Windows操作系统,包括个人操作系统,如Windows 9x/ME/XP等。 2. NetWare类 NetWare操作系统虽然远不如早几年那么风光,在局域网中早已失去了当年雄霸一方的气势,但是NetWare操作系统仍以对网络硬件的要求较低(工作站只要是286机就可以了)而受到一些设备比较落后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学校的青睐。人们一时还忘不了它在无盘工作站组建方面的优势,还忘不了它那毫无过份需求的大度。且因为它兼容DOS命令,其应用环境与DOS相似,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具有相当丰富的应用软件支持,技术完善、可靠。目前常用的版本有3.11、3.12和4.10 、V4.11,V5.0等中英文版本,NetWare服务器对无盘站和游戏的支持较好,常用于教学网和游戏厅。目前这种操作系统有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这部分的市场主要被Windows NT/2000和Linux系统瓜分了。 3. Unix系统 目前常用的UNIX系统版本主要有:Unix SUR4.0、HP-UX 11.0,SUN的Solaris8.0等。支持网络文件系统服务,提供数据等应用,功能强大,由AT&T和SCO公司推出。这种网络操作系统稳定和安全性能非常好,但由于它多数是以命令方式来进行操作的,不容易掌握,特别是初级用户。正因如此,小型局域网基本不使用Unix作为网络操作系统,UNIX一般用于大型的网站或大型的企、事业局域网中。UNIX网络操作系统历史悠久,其良好的网络管理功能已为广大网络 用户所接受,拥有丰富的应用软件的支持。目前UNIX网络操作系统的版本 有:AT&T和SCO的UNIXSVR3.2、SVR4.0和SVR4.2等。UNIX本是针对小型机 主机环境开发的操作系统,是一种集中式分时多用户体系结构。因其体系 结构不够合理,UNIX的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 4. Linux这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操作系统,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源代码开放,可以免费得到许多应用程序。目前也有中文版本的Linux,如REDHAT(红帽子),红旗Linux等。在国内得到了用户充分的肯定,主要体现在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它与Unix有许多类似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creo尺寸阵列怎么用?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creo软件在机械类学科内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功能可覆盖整个机械产品的开发,尺寸阵列是Creo阵列中的一种,尺寸阵列用的好,可以做出很好的阵列效果,今天为大家讲解一下如何使用creo中的尺寸阵列。

工具/材料

creo5.0

操作方法

1

打开creo软件,创建一个零件,创建过程如图所示。

2

选择“拉伸”命令,以top面为草绘面,如图所示。

3

进入草绘界面后,绘制一个长方形,最后点击“确定”即可,如图所示。

4

回到拉伸界面后,设置拉伸参数,拉伸为实体,深度值为20,点击“绿色对勾”退出即可,如图所示。

5

选择拉伸体表面为草绘界面,选择“拉伸”命令,创建一个圆柱体,如图所示。

6

在模型树区域右击“拉伸二”,点击“阵列”,进入阵列操控版,如图所示。

7

设置阵列参数,在阵列操控板默认的是尺寸阵列方式,具体参数如图所示。

8

点击“绿色对勾”即可完成尺寸阵列,如图所示。

特别提示

以上纯属个人编写,请勿转载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什么是阵列逻辑电路

全文共 1717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阵列逻辑电路

阵列逻辑电路的特点: 逻辑元件在硅片上以阵列形式排列,芯片面积小、用户自编程、设计方便。 典型的阵列逻辑电路有: RAM 读/写存储器,可按单元地址进行数据的存入与取出,又称随机存储器。 ROM 只读存储器,即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的存储器。它是由地址译码器和存储单元体组成,存储单元体中的内容用户可以事先决定(用户可编程),而地址译码器是用户不可编程的。 PLA 可编程序逻辑阵列,是ROM的变种,它的存储单元体和地址译码器都是用户可编程的。 PAL 可编程序阵列逻辑可编程序阵列逻辑,也是ROM的变种,它的存储单元体不可编程,而地址译码器是用户可编程的。 GAL 通用阵列逻辑,是一种比PLA和PAL功能更强的阵列逻辑电路。 PGA 可编程门阵列,是一种逻辑功能很强的阵列逻辑电路,可根据用户需要对门阵列中的门电路进行互连,以实现所需的逻辑功能。 PMA 可编程宏单元阵列,是一种比PGA功能更强、集成度更高的阵列电路,在芯片上排列成阵列的除门电路以外还有触发器、加法器、寄存器以及ALU等。 PLD 可编程序逻辑器件,是将除了RAM以外的阵列逻辑电路统称为PLD。 一、ROM 1.基本概念 字:由计算机一次可处理的若干二进制位组成的序列。 存储单元内容: 存储单元中存放的二进制信息。 地址:存储单元的编号。 2.ROM的组成: 主要由存储单元体和地址译码器组成。

W0 、W1、…W15称为字线 读出线连接各存储单元的各位,因此又称为位线。 3.ROM的工作原理: 地址译码器根据输入地址选择某条输出(称字线),由它再去驱动该字线的各位线, 以便读出字线上各存储单元的内容。如图P37,容量为8×4ROM,保存熔丝表示存入的是“0”,熔断熔丝表 示存入是“1”。 片选信号 CS=1时,ROM被禁止; CS=0时,ROM工作。 地址译码器是“与”门的组合,它的输出是全部地址的最小项,是不可编程的。 存储单元体是“或”门的组合, “或”的内容可由用户设置,因此是可编程的。 4.容量较大ROM的结构: 为简化地址译码器结构,可设置数据选择器如图P36,512 ×4 ROM结构的存储结构不是排成512 ×4 ,而排成64 ×32的存储结构。 5.利用ROM实现多变量多输出的组合逻辑函数方法是: (1)把函数的自变量的输入作为ROM的地址输入,把函数的输出作为ROM的输出。 (2)把真值表作为ROM的存储内容。 (3) ROM的输出就是该组合逻辑函数。 6. ROM的分类: PROM 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由用户写入信息,随后存储内容不能修改。 EPROM 可改写ROM,由用户写入信息后,还可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擦除,再由用户写入新信息。 EEPROM 功能如同EPROM,但是是用电擦除。 MROM 掩模型只读存储器,由制造厂根据用户事先提供的内容来设计光刻掩模板。 二、PLA(可编程序逻辑阵列) 1.PLA是一种特殊的ROM,它用较少的存储单元就能存储大量的信息。下面通过P38上的例子把一张信息表存 入PLA 的过程来说明它的原理.由以上可知,PLA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一个形成P项的二极管“与”阵列 (即译码阵列),它和ROM的译码器相当,9条P线称为PLA的字线;下半部分是形成输出F的三极管“或”阵列(即 存储阵列),它相当于ROM的存储矩阵.“或”矩阵容量只需9*8.可见用PLA表存储信息,它所需存储容量往往 要比ROM小. 2.PLA的特点: (1)PLA有一个地址译码器(即“与”阵列),是一个非完全译码器. (2)PLA中一个地址可以同时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此外,多个地址能访问同一个P项. (3)PLA中存储信息是经过化简、压缩后装入的. 三.可编程序阵列逻辑PAL PAL的“与”阵列是可编程的,“或”阵列是不可编程的. 四.通用阵列逻辑GAL 通用阵列逻辑(GAL)器件是一咎可用电擦除的,可重复编程的高速PLD.它与PAL器件的主要区别在于: (1)GAL采用可用电擦除 CMOS工艺; (2)PAL器件的应用局限性较大,而GAL的输出结构有一个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磁盘阵列百科知识

全文共 3357 字

+ 加入清单

磁盘阵列百科知识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意思是“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有时也简称磁盘阵列(Disk Array)。

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成为RAID级别(RAID Levels)。数据备份的功能是在用户数据一旦发生损坏后,利用备份信息可以使损坏数据得以恢复,从而保障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在用户看起来,组成的磁盘组就像是一个硬盘,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等等。总之,对磁盘阵列的操作与单个硬盘一模一样。不同的是,磁盘阵列的存储速度要比单个硬盘高很多,而且可以提供自动数据备份。

RAID技术的两大特点:一是速度、二是安全,由于这两项优点,RAID技术早期被应用于高级服务器中的SCSI接口的硬盘系统中,随着近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C机的CPU的速度已进入GHz 时代。IDE接口的硬盘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ATA66和ATA100硬盘。这就使得RAID技术被应用于中低档甚至个人PC机上成为可能。RAID通常是由在硬盘阵列塔中的RAID控制器或电脑中的RAID卡来实现的。

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拥有了从 RAID 0 到 6 七种基本的RAID 级别。另外,还有一些基本RAID级别的组合形式,如RAID 10(RAID 0与RAID 1的组合),RAID 50(RAID 0与RAID 5的组合)等。不同RAID 级别代表着不同的存储性能、数据安全性和存储成本。但我们最为常用的是下面的几种RAID形式。

(1) RAID 0

(2) RAID 1

(3) RAID 0+1

(4) RAID 3

(5) RAID 5

RAID级别的选择有三个主要因素:可用性(数据冗余)、性能和成本。如果不要求可用性,选择RAID0以获得最佳性能。如果可用性和性能是重要的而成本不是一个主要因素,则根据硬盘数量选择RAID 1。如果可用性、成本和性能都同样重要,则根据一般的数据传输和硬盘的数量选择RAID3、RAID5。

2. 最大存储容量

最大存储容量是指磁盘阵列设备所能存储数据容量的极限,通俗的讲,就是磁盘阵列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硬盘数量乘以单个硬盘容量就是最大存储容量,其实这是个理论值。实际上这个数值还取决于所使用RAID(独立冗余磁盘整理)的级别,采用不同的RAID级别,有效的存储容量也就有所差别。通常,一般小型的磁盘阵列设备会支持几百GB的存储容量,适合中小型公司作为存储设备共享数据使用,而中高档的磁盘阵列设备应该支持T级别的容量(1TB = 1000GB)。

3. 平均传输率

平均传输率是指数据从磁盘阵列的硬盘里读出送到外部主机或其他地方的稳定速度,而不是突发速率,单位通常是Mb/s(兆位/秒)。这个数值取决于磁盘阵列所使用的外部主机通道和所用磁盘类型,通常使用SCSI硬盘作为阵列和FC(Fiber Channel)光纤主机通道的速率为最高,一般可达1000Mb/s以上。而采用IDE硬盘作为阵列的产品的速率就相对于较低,适合规模不大的用户群使用。

4. 硬盘转速

硬盘转速是指硬盘内电机主轴的转动速度,单位是RPM(每分钟旋转次数)。其转速越高内部传输速率就越大。目前常见的IDE接口硬盘转速为5400RPM和7200RPM,而SCSI接口的硬盘的转速可达到10000RPM以上。如果是小型公司没有大量数据存储的话,用5400RPM或7200RPM的硬盘即可,而对于有大量数据要求的部门则最好选用高速SCSI硬盘,且具有热插拔的优点。

5. 高速缓存

每台磁盘阵列设备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内存作为高速缓存使用,而且大多用户以后可以扩充。在磁盘阵列设备中,常见的内存类型由SDRAM(同步内存)、FLASH(闪存)等。不同的磁盘阵列产品出厂时配备的内存容量不同,一般为几十兆到数GB(1GB=1000MB)容量不等,这取决于磁盘阵列产品的应用范围,一般来讲,应用在小规模的局域网当中的磁盘阵列,如果只是应付几台设备的访问,64M以下内存容量即可。如果是上百个节点以上的访问,就得需要上G容量的内存。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素,磁盘阵列产品的综合性能发挥还取决于它的处理器能力、硬盘速度及其网络实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总之,选购磁盘阵列产品时,应该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性能参数。

6. MTBF

MTBF,即平均无故障时间,英文全称是“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是衡量一个产品(尤其是电器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单位为“小时”。它反映了产品的时间质量,是体现产品在规定时间内保持功能的一种能力。具体来说,是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也称为平均故障间隔。它仅适用于可维修产品。同时也规定产品在总的使用阶段累计工作时间与故障次数的比值为MTBF。磁盘阵列产品一般MTBF不能低于50000小时。

7. 外接主机通道

磁盘阵列作为数据的存储设备,供网络用户使用,那么就需要磁盘阵列提供接口,和服务器主机或其他网络设备相连接,这个接口我们把它叫做主机通道或外接主机通道。现在大多数外接主机通道为Ultra2 SCSI和Ultra3 SCSI,部分产品由于和SAN(存储区域网络)连接具有FC(Fiber Channel光纤通道)接口。

通常,磁盘阵列有单主机通道磁盘阵列和多主机通道磁盘阵列之别: 单主机通道磁盘阵列只能接一台主机,多主机通道磁盘阵列可接多个主机系统,并同时使用,有很大的灵活扩充能力,可以群集(Cluster)的方式共用磁盘阵列。且大多数的阵列都支持73GB、36GB和18GB的硬盘,也有部分的阵列可以支持180GB的硬盘,并支持热插拔,其可支持的RAID级别有0、1(0+1)、3和5等。

8. 单机磁盘数量

单机磁盘数量是指磁盘一个磁盘阵列产品所能容纳的SCSI硬盘或IDE硬盘的数量。

一般低端的产品具有几个到几十个不等,而高端的产品则可能支持上百个硬盘,这类产品一般都为模块化,适合大型公司的海量数据传输和存储。需要注意的是,最次的产品也得具有支持两块硬盘的能力,否则便够不成阵列了。

9. 内置硬盘接口

通俗的讲,磁盘阵列产品就是多个硬盘的“集装箱”,所以其内部也就集成了许多硬盘的接口。常见的接口又IDE接口和SCSI接口。规格如下:

IDE接口

IDE(集成磁盘电子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接口就是台式机最为常用的硬盘接口,通常为40针接口规格。这种接口优点是安装方便,缺点是不支持热插拔,速度较慢。

SCSI接口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接口主要面向网络市场,这种接口速度快,支持热插拔。SCSI规格如下:

10. 认证

认证的官方含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NAS产品的认证通常是指是否通过国际上通用的安全标准。

常见的认证有以下几个:

1. FCC认证

FCC (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通过控制无线电广播、电视、电信、卫星和电缆来协调国内和国际的通信。

2.CSA认证

CSA(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提供对机械、建材、电器、电脑设备、办公设备、环保、医疗防火安全、运动及娱乐等方面的所有类型的产品提供安全认证。

3. CE认证

CE(CONFORMITE EUROPEENNE) 提供产品是否符合有关欧洲指令规定的主要要求(Essential Requirements)。

4.TUV认证

TUV提供对无线电及通讯类产品认证的咨询服务。

5.UL认证

UL(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采用科学的测试方法来研究确定各种材料、装置、产品、设备、建筑等对生命、财产有无危害和危害的程度;确定、编写、发行相应的标准和有助于减少及防止造成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资料,同时开展实情调研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VSS/虚拟演播室系统,如何构建iSCSI磁盘阵列

全文共 4927 字

+ 加入清单

VSS/虚拟演播室系统,如何构建iSCSI磁盘阵列

(The Virtual Studio System,简称VSS) 虚拟演播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它的实质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应用这项技术,背景成像依据的是真实的摄像机拍摄所得到的镜头参数,因而和演员的三维透视关系完全一致,避免了真实、不自然的感觉。由于背景大多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可以迅速变化,这使得丰富多彩的演播室场景设计可以用非常经济的手段来实现。虽然其发展时间短,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无穷魅力以及其不可低估的发展前景,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节目制作及有关人员所关注。 虚拟演播室是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制作工具,虚拟演播室技术包括色键技术、计算机虚拟场景设计和蓝背景技术、灯光技术和摄像机跟踪技术等。虚拟演播室技术是在传统色键抠像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和视频合成技术,根据摄像机的位置与参数,使三维虚拟场景的透视关系与前景保持一致,经过色键合成后,使得前景中的主持人看起来完全浸尽于计算机所产生的三维虚拟场景中,而且能在其中运动,从而创造出逼真的、立体感很强的电视演播室效果。 虚拟演播室的历史 1978年, Eugene L.提出了“电子布景”(Electro Studio Setting)的概念,指出未来的节目制作,可以在只有演员和摄像机的空演播室内完成,其余布景和道具都由电子系统产生。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的发展,在 1992年以后虚拟演播室技术真正走向了实用。作为数字演播室发展新技术,虚拟演播室技术已成为了当今数字电视演播室新技术的热点。在1994年IBC展览会上虚拟演播室技术首次亮像,并在各种电视转播中得以实现。目前,中央电视台和一些省级电视台节目中也采用了此技术。 1.虚拟演播室的特点 虚拟演播室系统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色键技术不断改进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在虚拟演播室系统中,摄像机的工作状态信息传送给图形工作站,计算机依此得到前景物体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从而计算出虚拟场景最适宜的大小、位置,并按要求计算生成虚拟场景的三维模型。现场视频采用色键原理,将主持人或演员置身于蓝色背景幕布前表演,然后利用切换台上的色键功能将主持人从蓝色背景中分离出来,实时地与计算机产生的三维模型完美无缺地集成在一起,构成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但是在电视画面上却又起到演播室作用的那种假想的新的环境和气氛,最终得到把将实拍的人物与虚拟景物无缝地融合起来的画面。 2.虚拟演播室的优点 虚拟演播室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从画面可以明显看出,电脑生成的背景与演员之间的融合简直是天衣无缝。虚拟演播室系统用软件来生成背景和道具,它可制作出实际不存在的或难以制作的场景,并可以在瞬间改变场景,可以制作出真实演播室无法实现的效果,其空间不受物理空间限制,摄像机可以以360゜旋转;还可以引人大量虚拟特殊环境与道具,因此可创作出更丰富、更吸引人的节目,使导演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时间、空间和道具制作方面的限制,获得了更大的创作的想象空间,能够以低廉的成本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另外,由于场景的制作、修改、保存等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制作和更换电子布景快捷简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缩短了节目制作周期,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等等。虚拟演播室虽然具有诸多的优越性,但它由于价格昂贵,普及和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3.虚拟演播室的关键技术 1)摄像机的跟踪与定位 在虚拟演播室节目制作过程中,确定摄像机的状态信息非常关键。虚拟演播室专用数字摄像机通常为二到三个,摄像机配有运动检测和识别系统,即摄像机跟踪器。其跟踪方式有光学识别系统和机械传感式系统两种。其原理是将检测到的摄像机的推、拉、摇、移、聚焦、变焦乃至升降等传感部位的运动数据,通过一个“传感器”装置传输到“校准器”,这样,理想情况下,现场摄像机与虚拟演播室中“虚拟”的摄像机被相对地锁定在一个位置上。当现场演播室摄像机运动时,虚拟摄像机受跟踪器的控制可以实时地与现场摄像机保持同步。 2)摄像机的锁定 虚拟演播室的另一重要而独有的问题是摄像机之间的位置关系。虚拟摄像机与真实摄像机的初始位置并无直接关系,它可以放在虚拟空间的任意位置,当演播室有两台以上摄像机进行切换时,必须保持实际演员和景物在虚拟演播室中的位置不变,也就是与虚拟景物的关系不变。否则在切换时,观众会看到演员从背景中某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在视觉上会造成不真实的效果。由于真实物体与演员是由真实摄像机给出,背景由虚拟摄像机给出,所以必须对虚拟摄像机进行位置锁定,即虚拟摄像机之间的距离必须与真实摄像机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推拉、摇移的初始量(原位矢量)与真实摄像机的位置方向关系保持一致,才能进行切换。 3)变焦、聚焦与景深 实际拍摄时,摄像机的聚焦点一般都跟踪主持人,如果此时前景和背景都聚焦得十分清楚,会产生景深的不自然感。尤其在特写镜头时,背景应该是虚焦的,使前景、背景如同出自同一摄像机,否则,这种虚拟演播室是不成功的。 4)色键与蓝箱 目前,多数虚拟演播室采用 Ultimatte进行抠像,蓝箱主要有一墙一底式、两墙一底(一角)式和三墙一底式3种。其中三墙一底式能给出更大空间,摄像机机位限制小,摇摄范围大。蓝箱必须保证均匀的蓝色背景,特别是在墙墙、墙地交接处不能有接缝的痕迹。同时,由于节目制作过程中采用了色键技术,演员及真实道具在蓝室中投下的影子也要随演员及道具一起进入虚拟空间,人物和环境景物在演播室灯光下的影子会被抠掉,造成一种不真实感。由于色键技术的使用,因此会产生延时,不仅要求系统增加前景视频延时单元,而且必须考虑其它问题。一个是声音,由于前景视频被延时,为了保证声画同步,需要增加视频帧同步器。另外,由于延时,给演员观看反馈监视器上的合成图像以确定动作增加了难度。 4)计算机技术 虚拟演播室系统配备的计算机是一个小型计算机网络,主机为网络中心,它是虚拟演播室的控制中心,是虚拟演播室节目制作的“导演台”。它除了调用和调整事先做好的三维虚拟场景外,还负责向图形发生器传输图像数据及处理由摄像机跟踪器传来的摄像机运动数据。根据主机传来的摄像机运动数据实时地计算出虚拟的三维电脑场景的运动,以保证其输出的虚拟背景与真实的前景同步。 在虚拟节目准备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三维模型。虚拟演播室的背景图像可以是来自录像机或摄像机的活动视频,也可以是静止图像等,但使用最多的是由计算机创作的二维或三维模型CG(Computer Graphics),即虚拟场景。虽然虚拟演播室的背景原则上说可以无穷地转换变化,但是背景的创意、三维建模等工作相当复杂,不再是一两个人就能充分使用好的系统,它需要导演、创意者、美术设计、二维建模者、三维建模者、演员及虚拟系统的操作者等人员的通力配合。因此,对于一次性节目背景的制作而言,虚拟演播室并没有效率上的优势,而除了可以制造出不同凡响的特技效果外,能否真正发挥虚拟演播室的功能,创造出高质量的特技效果,还在于制作者的想像力和它们之间的配合。

教您构建iSCSI磁盘阵列

在理想情况下,无论是对于关键业务应用需求,还是对于诸如研发、测试、磁盘到磁盘备份连同灾难恢复等应用需求,当需要更多存储空间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购买最新技术的企业级存储设备。但在很多现实的情况下,由于预算等方面的原因,购买新设备的欲望往往无法得到满足。所以很多时候,IT人员也不得不针对并不太强大甚至是旧的存储系统来做文章。这里我们就教给大家一些自己动手做iSCSI阵列的方法。

DIY iSCSI阵列

假如您的IT架构中有空闲的服务器连同SCSI磁盘柜,那么您就完万能够通过添加一个并不昂贵的iSCSI target程式来把他们配置成为一个iSCSI磁盘阵列。即便您必须购买一些磁盘,估计一个2TB的阵列总共花费也只有大约3万元左右就能够了。您构建的新iSCSI阵列能够运行在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之上,这样您就能够在您的新服务器上像iSCSI逻辑驱动器相同分配空间给文档服务。

有的时候您也能够这样DIY阵列来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很多时候,您已向领导提交了购买新磁盘存储阵列的申请,但在等待领导审批的时候,也许您的Exchange服务器已没有空间可用了,这时您就能够使用一台服务器、一个SCSI磁盘柜连同一个下载的WinTarget软件副本轻松的将存储添加到服务器上。

也许您会觉得通过一台服务器来构建iSCSI磁盘阵列的做法有些古怪。其实很多市场上的iSCSI磁盘阵列产品,包括诸如LeftHand Networkl和MPC等一些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使用了标准的Xeon主板。自然,基于服务器的阵列并不具备冗余的磁盘控制器,但是个好的RAID控制器和iSCSI target软件的组合,同样能够实现和品牌产品性能相当的iSCSI阵列。

一旦您将iSCSI target软件加入到一台Windows或Linux服务器,您就能够创建逻辑磁盘或LUN(Logical Unit Numbers,逻辑单元数)。大多数拥有企业级磁盘阵列的人都会创建RAID配置,然后划分为很多个LUN给他们的服务器,他们都有权访问底层的操作系统,这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大多数的iSCSI target软件都允许您创建虚拟的LUN作为您服务器上面现有文档系统的文档对象(file object),或将一个卷、分区或其他没有格式的磁盘空间转变为LUN。

文档LUN能够充分利用诸如压缩(compression)、快照(snapshots)等特性,您也能够使用第三方的程式(如Double-Take或WANsync)来做复制(replication)。当主机服务器的卷都已被添满后,您只要通过简单的几次鼠标点击就能够扩展一个基于文档的LUN,而扩展一个分区或物理磁盘却是一项相比大得多的工程。特别是,假如您想在自己的研发环境中尝试一种自制的iSCSI阵列,那么基于文档的LUN是很适合的,而且从测试服务器上删除您不再使用的LUN还能够获得很多的自由空间。

从更底层来分析,通过主机操作系统的文档系统来运行您的iSCSI I/O所带来的附加代价是——基于文档的LUN会比分区LUN更慢。尤其是当您为了其他文档或LUN而使用您的基于文档的LUN卷时,这种情况会更明显。精简自动配置(thin provisioning)能够让您在一个5TB的磁盘阵列中创建出10个1TB的LUN,因为他只有在写入内容的时候才使用磁盘空间。尽管能够通过使用LUN装载稀少的文档,来使得您自制的阵列模拟高端SAN阵列的精简自动配置特性,而且这似乎也很有诱惑力,但我们的忠告是——这将会创建出很碎小的LUN文档,并且对性能会有较大影响。

而且,在文档LUN数据上使用其他的文档系统过滤器(如防病毒软件或CDP应用等),也不是什么好主意。防病毒程式会将LUN数据误解为病毒,从而使得您的系统运行如同蜗牛相同慢。举例来说,假如您服务器的G卷是LUN,有使用者将感染病毒的文档存放到该驱动器中,而iSCSI服务器上又装有防病毒软件,那么整个G驱动器将会被检查隔离,而不但仅是被感染病毒的文档。所以,假如您使用单个的卷来做文档服务或基于文档的LUN,您最好是想办法不要让文档LUN接受病毒扫描,而只在装备LUN的服务器上运行防病毒程式。

市场上各厂商销售的阵列都是运行各自的私有软件,他们一般不会轻易受到日常病毒、蠕虫等的影响,这种固件升级之间的间隔时间要比Windows服务器补丁之间升级间隔长很多。另外,由于当您对自制的阵列进行补丁修补的时候,您必须关掉任何主机服务器使用的逻辑驱动器,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您使用自制阵列会比使用市场上买到的专职阵列具备更长的停机维护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CAD怎么制作环形阵列图形?CAD制作环形阵列图形方法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环形阵列图是将一个对象围绕着一个基点进行旋转达到环形排列的目的。如果您不知道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环形阵列图,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操作。

1、选择【正多变形】工具,设置变数为7,任意画一个小的七边形。

2、选中需要制作环形阵列图形的七边形,在命令行中输入Array(阵列)命令,然后按回车键,跳出阵列参数面板进行设置。也可以直接在【修改】- 【阵列】调出阵列的参数面板。

3、阵列的参数面板中,可在【中心点】中设置环形阵列的半径,【项目总数】也就是需要组成环形阵列七边形的数量。

4、设好参数后,按【确定】按钮,就可以做出一个环形阵列图了。

5、如果需要,还可以为图形填充上的图案。选择【图案填充】工具,在参数面板【样例】中,挑选合适的图案进行填充。

6、填充好的环形阵列图。

注意事项: 阵列的角度设置,正值:逆时针方向环形阵列该图形,负值则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AUTOCAD如何使用阵列命令

全文共 167 字

+ 加入清单

在用AUTOCAD软件制图过程中,使用阵列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妨大家来看看我的介绍。

1、打开AUTOCAD软件,如图:

2、在上面随意画一个图形,如圆。

3、在软件的坐下角命令行内输入:ar,并回车,出现如图:

4、现在进行行矩形阵列设置,并点选择对象后选择要阵列的图形。如下图:

5、回车后回阵列设定窗口,按确定。

6、出现如下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硬盘阵列卡与lsi硬盘性能安装详细介绍

全文共 1205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阵列卡指的是磁盘阵列卡,主要是由磁盘控制器来连接多个磁盘,以使读写同步,从而减少错误、提高效率。那么接下来不妨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几个硬盘阵列卡的相关文字图片信息吧。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硬盘阵列卡的简介、硬盘阵列卡的特点以及lsi硬盘阵列卡配置方法这三个方面的文字图片信息。有意向了解相关内容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下文的内容。

一、硬盘阵列卡的简介

磁盘阵列(DiskArray)是由一个硬盘控制器来控制多个硬盘的相互连接,使多个硬盘的读写同步,减少错误,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术。磁盘阵列卡则是实现这一技术的硬件产品,磁盘阵列卡拥有一个专门的处理器,还拥有专门的存贮器,用于高速缓冲数据。使用磁盘阵列卡服务器对磁盘的操作就直接通过阵列卡来进行处理,因此不需要大量的CPU及系统内存资源,不会降低磁盘子系统的性能。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它的性能要远远高于常规非阵列硬盘,并且更安全更稳定。

二、硬盘阵列卡的特点

RAID技术的两大特点:一是速度、二是安全,由于这两项优点,RAID技术早期被应用于高级服务器中的SCSI接口的硬盘系统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C机的CPU的速度已在2000年进入GHz时代。IDE接口的硬盘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ATA66和ATA100硬盘。这就使得RAID技术被应用于中低档甚至个人PC机上成为可能。RAID通常是由在硬盘阵列塔中的RAID控制器或电脑中的RAID卡来实现的。

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已拥有了从RAID0到RAID7八种基本的RAID级别。另外,还有一些基本RAID级别的组合形式,如RAID10(RAID0与RAID1的组合),RAID50(RAID0与RAID5的组合)等。不同RAID级别代表着不同的存储性能、数据安全性和存储成本。

三、lsi硬盘阵列卡配置方法

1、安装好所有SAS硬盘,开机启动

2、开机自检,提示按键,开始SAS配置

3、选择“SAS1068”通道,按键。

4、RAID选择“RAIDProperties”,按键

5、选择RAID模式:IM(RAID1)、IME(RAID1E)、IS(RAID0),这里选择IS模式,然后按键。

6、按键选择磁盘,然后按键组建阵列。

7、按键返回上级菜单,选择“Savechangesthenexitthismenu”保存并退出菜单。

8、生成阵列配置。

生成阵列配置后,退出即可。

LSI1068SAS磁盘(RAID0)阵列配置完成。

LSISAS1068E控制器的配置及其使用方法

以上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关于硬盘阵列卡的三个板块的文字图片信息,它们分别是硬盘阵列卡的简介、硬盘阵列卡的特点以及lsi硬盘阵列卡配置方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以上篇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硬盘阵列卡指定就是磁盘阵列卡,主要用于多个磁盘的控制。硬盘阵列卡依据品牌的差异而有多个不同定价区间,分别对应不一样的消费人群以及需求等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选择需要的磁盘存储阵列级别

全文共 2313 字

+ 加入清单

选择需要磁盘存储阵列级别

众所周知,最常用的磁盘存储阵列配置等级分别是RAID-0、RAID-1、RAID-5。这三种磁盘存储阵列等级针对数据的传输速度和保护程度都有所不同:RAID-0(数据条带化存储阵列)旨在提供速度,在所有RAID中速度最快,但是提供的保护最少;RAID-1(透明或条带化存储镜像)这种磁盘存储阵列能够提供最好的数据保护;而RAID-5(磁盘阵列,奇偶校验散布)能够同时提供良好的速度和保护,使得RAID-5在所有磁盘存储阵列中使用最为广泛。

不过,我们发现了一个普遍性的现象,那就是:采用RAID-5(ZCR)的服务器,在测试中的表现(一个可靠MySQL资料库测试项目),远不及采用Host RAID-1的系统,而且测试表明,就算同样的RAID-1,采用独立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的效果,竟然还不如最简单的集成的Host RAID-1,令人颇感意外。

一、寻找原因

确实,为什么采用低价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的RAID-5的性能会不尽理想?要明白这一切,我们先要弄清楚RAID-5的运作原理。RAID-5是经过XOR运算比对各硬盘写入资料,再将所得到的奇偶校验的信息分散到阵列中的每个硬盘中。这样可以进行独立或者并行的数据读写操作,可以在提高数据访问速度的同时实现数据冗余性。

RAID-5将数据交错存储在多个磁盘上(类似RAID0),同时维护着一个奇偶校验块(parity blocks)系统,由此使整个磁盘存储阵列清楚每一个物理磁盘上所存储的数据,即使某个磁盘出现了故障也不会对访问产生影响。

采用这样的模式需要至少三块物理磁盘。此外,为了存储奇偶校验数据以及在故障中进行数据恢复还会损失一部分的磁盘空间。对于RAID5模式而言,通常需要基于硬件的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绝大多数的服务器已经具备了SCSI控制器,这也是RAID-5在企业服务器中被广泛采用的原因,尤其对大多数只能安装三个硬盘的1U服务器而言,更是相当理想。

不过从中我们可以明白: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的XOR运算能力与快取记忆体的容量,对RAID-5的性能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测试结果显示,采用Intel RAID控制器的服务器,相较于采用Adaprec 120 ZCR控制器的服务器,RADI-5在性能上更享有相当程度的优势,但都不如运算原理最简单的Host RAID-1。就算是RAID-1,独立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也都不如集成的Host RAID。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太大的硬盘分割区对于RAID-5的能性也有不利的影响。比方将三个73GB硬盘所组成的146GB RAID-5容量,全数作为一个超大的作业系统分割区,MySQL的测试效果只能以“惨绝人寰”来比拟,但将测试用分割区缩小到36GB,效果就瞬间成长五倍之多。这主要是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卡快取记忆体容量不足之故,因为测试数据显示,同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在内建设256MB RAID快取记忆体的服务器上。

如果要同时解决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的XOR运算能力与快取记忆体的容量给RAID-5所带来的限制,惟有购买高档的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卡,也就是单通道/多通道SCSI RAID HBA。一般一块高档SCSI RAID HBA约售20000至30000元,再加上三至四个SCSI硬盘约售10000元左右。大多数企业是难以承受如此高额的费用。

二、Host RAID 可取?

不过,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只需要采用最便宜的Host RAID,再也不需要独立的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答案绝对是否定的。首先,Host RAID并无法提供Hotfix之类的可靠性机制(平时多安装一台硬盘作为应急之用,如果发生硬盘损坏,就立即补救),历史的教训也证明了,在同一台服务器上的硬盘是很有可能连续阵亡的。

另外,采用Host RAID-1时,在更换硬盘后,由于必须从一台硬盘完全转移资料到另一台硬盘上,加上因缺乏辅助控制器和独立快取记忆体,必须以来处理器进行这个工作,所以进行恢复作业时的时间会相当的长,也会大幅度降低系统的性能,对于某些高负载的服务器而言,在绝对是难以忍受的,尤其目前节节高升的硬盘容量,更会突显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隐而不显的是,Host RAID-1因以来处理器之故,会有着较高的处理器及系统主记忆体利用率。比方采用两个硬盘组成的Host RAID-1,其效率明显就会落后于单硬盘的情况。换言之,如果日后持续增加硬盘数量,Host RAID的扩充性就会相当的不利,这也就是不如独立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器之处。

其实在表现方面,Host RAID-0及Host RAID-1并不需要太多的系统资源,但在重建损坏了的RAID(Degraded Mode)或是碰上大量运算资源的RAID-5(需于每次写入时计算Parity),Host RAID未必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加上Host RAID须依赖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0、Solaris或 Linux等先启动,所以操作系统并未能受到RAID的保护。Host RAID只需两块SCSI硬盘的价钱便可以完成,甚至可以是免费,但除非是用RAID-1(镜像),否则RAID-0有任何差错,资料尽毁!

三、结论

事实上,磁盘存储阵列并不能完全保障硬盘自身的安全,就算是看起来很安全、能兼顾性能的RAID 0+1和1+0,只要两个硬盘位于不同的RAID-0区域的硬盘接连损坏,资料照样全军覆没,而RAID-5也无法承受一颗以上的硬盘损坏。更重要的是,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企业不见得有能力采购昂贵的高档磁盘存储阵列控制卡和那么多的硬盘去构建RAID 0+5或者RAID 5+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CAD阵列命令怎么用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阵列CAD中经常会使用的一个命令,使用阵列命令有时候对辅助制图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我就来简单讲讲阵列命令的用法。

操作方法

1

一般用到的CAD阵列有矩形阵列和环形阵列两种,我们分别来演示一下。首先,我们打开CAD,任意画一个阵列的素材,比如,如图所示,我画一根直线,然后点击右侧工具栏里面的阵列命令。

2

我们先选择“矩形阵列”,点击图中“选择对象”,然后把直线选中(选中后成虚线形式),然后设置行和列的值和偏移量,阵列角度就设为“0”,如图所示,点击确定。

3

则得到图中所示的矩形阵列形式,行和列都是8根直线。

4

然后我们再来演示一下环形阵列,还是原来的直线,为了演示效果,我们需要画一个辅助圆,如图所示,然后点击“阵列”命令。

5

选择“环形阵列”,点击选择对象,选中直线;点击中心点右侧按钮,选择辅助圆的圆心为中心点,然后设置项目总数和填充角度,点击确定。

6

得到如图所示的环形阵列,我们只需要把辅助圆删除掉,阵列就画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磁盘阵列的认证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磁盘阵列认证认证的官方含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NAS产品的认证通常是指是否通过国际上通用的安全标准。

常见的认证有以下几个:

1. FCC认证FCC (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通过控制无线电广播、电视、电信、卫星和电缆来协调国内和国际的通信。

2.CSA认证CSA(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提供对机械、建材、电器、电脑设备、办公设备、环保、医疗防火安全、运动及娱乐等方面的所有类型的产品提供安全认证。

3. CE认证CE(CONFORMITE EUROPEENNE) 提供产品是否符合有关欧洲指令规定的主要要求(Essential Requirements)。

4.TUV认证TUV提供对无线电及通讯类产品认证的咨询服务。

5.UL认证UL(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采用科学的测试方法来研究确定各种材料、装置、产品、设备、建筑等对生命、财产有无危害和危害的程度;确定、编写、发行相应的标准和有助于减少及防止造成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资料,同时开展实情调研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creo填充阵列怎么用?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creo软件在机械类学科内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功能可覆盖整个机械产品的开发,今天为大家讲解一下creo填充阵列怎么用。

工具/材料

creo5.0

操作方法

1

打开creo软件,创建一个新的零件,创建过程如图所示。

2

点击“拉伸”,创建一个新的拉伸模块,进入拉伸模块的草绘界面,过程如图所示。

3

在草绘界面,创建一个圆,点击“确定”即可回到拉伸界面,如图所示。

4

在拉伸界面,对拉伸进行参数设置,将其拉伸为实体,深度值为20,最后点击“绿色对勾”即可完成,如图所示。

5

选择圆柱体表面为草绘界面,在圆柱体中间切除一个孔,如图所示。

6

在模型树选择刚刚切除的孔,右击,选择“阵列”,如图所示。

7

在阵列参数设置页面,将阵列方式设置为填充,如图所示。

8

点击“参考”,然后点击“定义”,进入草绘界面,草绘界面为拉伸体表面,在其表面设置一个封闭区域,如图所示。

9

回到阵列界面,设置阵列成员间的栅格模板,设置阵列形状以及每个孔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10

点击“绿色对勾”即可完成填充阵列,如图所示。

特别提示

以上纯属个人编写,请勿转载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3D max中的阵列如何操作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3Dmax中有时需要控制一维、二维、三维的来复制对象,这时候就用到阵列了,但是阵列如何来操作呢?

材料/工具

3D max软件

方法

要做成上图中的效果,首先要调整一下这个对象的坐标轴,点击右侧“层次”图标选择“轴”-“仅影响轴”。这时候可以调整坐标轴的位置了。把它拉到要旋转的中心点。

寻找菜单栏中的“工具”-“阵列”。这时候就可以出现一个对话框。

或者“阵列”工具也可以在工具栏中直接点击下图中的阵列图标即可,如果找不到阵列图标可以右键点击工具栏空白处点击“附加”即可出现,把它拉到工具栏的框中,它以后就会一直在这儿了。

阵列的对话框出现了,这个图是围绕着Z轴来旋转的,就可以直接改变旋转中的Z周的数据。

一周为360度,直接把Z中填写360度即可然后点击预览

其中阵列中的移动,就是按照你所输入的框里边的数字来复制的,下面中我所设置的为复制移动加旋转,其中第三个框中的副数,表示的是复制的数量,点击预览即可看到你所设置的效果,点击确定,即可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