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撞击

撞击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撞击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撞击问题。

分享

浏览

4669

文章

59

人类能阻止小行星撞击地球吗?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如何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展开了研究,提出了数种防御小行星的方案。较典型的方案有:发射核弹炸毁小行星、在小行星上安装推进装置将其推离撞击地球的轨道等。不过,目前这些关于如何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案仍处在想象阶段。

小行星是太阳系空间的小碎块,是由石质和铁质构成的布满尘埃的小天体。大多数已知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上,它们沿着近于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彼此也会发生碰撞。目前,已经发现的小行星有近30万颗,没发现的预计还有10亿颗甚至更多。小行星的质量都很小,所有已发现的小行星的质量加起来也只是月球的一小部分。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呈球形,直径950千米,小的小行星则只有几百米甚至几米。在地球附近分布着大量近地小行星,对地球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小行星撞击地球并不是危言耸听,地球上至今还保存有160多个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的撞击坑。据科学家分析,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事件就可能是由一颗直径约10千米、质量约12亿吨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那次撞击形成的希克苏鲁伯撞击坑就位于墨西哥湾的尤卡坦半岛岸边,直径达200千米。这样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会产生极高温和超高压的冲击波,导致森林大火,甚至全球大火、强烈地震和大范围的海啸。所产生的尘埃会笼罩全球、遮蔽阳光,造成全球气温在撞击前期极高,而后又迅速降低,形成长达数年甚至更长时期的“黑暗冬天”,导致绿色植物停止光合作用而死亡,动物由于气候环境灾变和食物链中断而大批死亡,形成全球性物种大灭绝。

可能会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主要是近地小行星。穿越或接近地球轨道的小行星数以千计,已经登记在案的具有潜在威胁的这种近地小行星有近1000颗,它们的直径都大于150米,轨道距离地球轨道750万千米以内。科学家希望对它们进行监视,从而给地球提供撞击威胁的预警。

由于小行星存在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对如何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展开了研究。在过去10年中,科学家提出了数种防御小行星的方案。较典型的方案有:发射核弹炸毁小行星、在小行星上安装推进装置将其推离撞击地球的轨道、在小行星上安装太阳帆使其向远离地球的方向运动等。不过,目前这些关于如何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案仍处在想象阶段。

未来,人类可能到近地小行星上去采矿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未来可能还会发生,人类迟早需要开展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技术研究。而开展小行星探测活动,加强人类对小行星的认知,将为规避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防御技术研究提供必需的基础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头被撞击容易起包?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被撞的部位虽然没有出血,但细胞已经受伤,受伤的细胞会产生一些液体,这些液体一时无处扩散,便聚集在皮肤和头骨之间形成大包。

很多小朋友在玩耍时,一不小心撞到了头,就会很快被父母发现了,因为被撞的地方很快肿起了一个"大包",这个"大包"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被撞的部位虽然没有出血,但细胞已经受伤,受伤的细胞会产生一些液体,这些液体一时无处扩散,便聚集在皮肤和头骨之间。

那么,为什么其他部位一般不会出现大包呢?

这是因为,头部的皮下脂肪通常比较薄,没有足够的脂肪层,而相对来说,身体的其他部位皮下脂肪较厚,还有肌肉组织作缓冲,这些地方即使被撞到,产生淤血,也可以流到皮肤,脂肪,肌肉当中,顶多 是淤青,但一般不会产生"大包",而对于头皮来说,下层就是头骨,一旦产生淤血,只能向外鼓,所以很容易看出来起了一个"大包"。

通常,头上被撞出了"大包"不需要治疗,基本上过一段时间就会逐渐消失,但切忌用手去按揉,也不立刻热敷,否则这种血肿会越来越严重,对于较小的血肿,在伤后头两天用毛巾包上冰块或用冰袋进行局部冷敷,以帮助止血;第3天改为热敷,以促进血肿的吸收,一般情况下,小血肿可在1~2周内完全被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要对彗星“深度撞击”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在太阳系中,被人类探测器造访的彗星数量与行星数量差不多。其中绝大多数探测器都是从彗星附近飞过采集数据。但2005年“深度撞击”探测器则采取了主动出击的策略。它释放出的撞击体以10千米/秒的速度撞上长8千米、宽5千米的坦普尔1号彗星,扬起了其内部的物质,供探测器母船上的仪器研究。这一撞击在彗核上留下了一个直径100米的环形山。

彗星是冰冻的物质,保存着太阳系诞生时的信息。“深度撞击”就想探知彗星的内部物质,来揭开彗星的形成之谜,并且认识太阳系的原始状态。另外,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彗星和小行星曾经为地球带来了水和有机物,甚至有可能开启了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因此它还有助于揭开生命起源之谜。“深度撞击”的另一个现实意义则是为将来积累经验。如果以后出现彗星碰撞地球的可能,人类就可以运用宇宙飞船去放置爆炸装置,从而改变彗星的运行轨道,以避免它对地球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流星猛烈撞击火星后产生神秘云层:科学家称不可思议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对许多科学家来说,他们正在研究地球以外的行星,研究这些行星的特征和特性,等等。

《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表明,流星撞击火星产生不同的景象,这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

上述研究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Bord校园,由研究生维多利亚·哈特威克领导的研究小组仔细分析了火星中心大气中形成的神秘云,这些云离地面约18英里(30公里)。

维多利亚·哈特维克说,这种厚云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星爆炸时尘埃飞扬。在火星上,水蒸气可能在尘埃粒子周围凝结形成云。

所以最终,“流星烟”是太空岩石飞入火星大气层时形成的冷尘埃。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会灭绝?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生物科学界一直有着一个颇为争论的话题,那就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数千万年前地球的环境再也不适合恐龙生存了。有团队则表示在6600万年前,一个超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在了如今墨西哥沿岸的地球,直接导致了除了鸟类之外其他所有的恐龙物种彻底灭绝。然而又有其他的研究团队表示,认为大型的火山喷发很可能才是导致地球上接近75%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自UCL、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以及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者完成了一项新的研究,研究的结果就是限制只有小行星的撞击才可能造成全球范围内对恐龙生存不利的环境。根据这项研究,犹豫存在全球变暖的潜力,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会帮助较小生命在小行星撞击中长期恢复。

该团队研究结果表面,小型的撞击导致了整个地球数十年之久的撞击寒冬,环境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恐龙彻底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再加上平凡而强大的火山喷发,能够彻底破坏掉地球原本的生态系统。团队的研究院表示,在他们首次研究的数量上表面,灭绝唯一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小行星的撞击是的全球气温极度下降,毁坏了全球范围内的恐龙栖息之地。

小行星的撞击会将气体和颗粒全部释放到高空,这些东西会阻碍阳光数十年,连续数十年地球大地接收不到阳光的照射,于是变成了永恒的冬季。同是火山的频繁喷发也会将大量颗粒和气体喷入高空,也能够阻挡太阳光。该团队将传统的气候地址标记与数学模型结合在了一起,这项组合给出了恐龙生存所需要的降水以及温度等一些环境数据。

然后团队在绘制模拟了小行星撞击地球和大规模火山活动之后的世界,然后在这样的世界里寻找符合恐龙生存的地方。结果就是没有一处符合条件的,很明显小型的撞击消灭了所有潜在的恐龙栖息地。而火山的喷发会在赤道附近留下极小面积适合小型生物继续生存的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越来越多的反物质在撞击地球:科学家也不知道为什么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据国外媒体报道,正电子是反物质粒子,指的是质量、电荷和电子完全相同但带正电荷的粒子。当正电子遇到电子时,它们会将其湮灭并转化为光子。先前的观察发现,宇宙中的正电子撞击地球的频率比最初预期的要高得多。正电子出现在高速冲向地球的宇宙射线中。起初,科学家认为脉冲星是这一现象的原因,但一项新的研究指出,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宇宙射线是由能量极高的粒子组成的,因此它们可以以极快的速度撞击地球。正电子只占这些粒子的一小部分。他们从哪里来?它是如何生产的?我们还不确定。更令人困惑的是,2008年,地球轨道上的PAMELA卫星探测到了数量惊人的高能正电子。对于这种异常现象,天文学家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来自脉冲星等天体物理源;而是来自暗物质粒子的衰变。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分析了墨西哥HAWC(高海拔水切伦科夫)伽马射线天文台的观测数据,以验证这些过剩的正电子是否来自脉冲星和其他天体。脉冲星是中子星,可以利用超强磁场以强束的形式喷射带电粒子。当脉冲星旋转时,它会导致光束旋转和摆动,显示出一系列来自地球的稳定而快速的脉冲——这也是“脉冲星”这个名字的由来。

当脉冲星光束击中周围的尘埃和气体时,就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粒子加速器。在粒子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能量会产生新的物质,例如正电子。在碰撞的冲击波下,正电子将以极快的速度散开。当然,所有这些都只是理论上的推测。

因此,当HAWC天文台最近探测到位于数百万光年之外的两颗脉冲星时,天文学家似乎有很好的机会来检验上述假设。“HAWC天文台的探测器记录了由一定数量的电子发射的伽马射线,这些电子是由脉冲星产生的,并被脉冲星加速到极高的能量,”波兰科学院的物理学家弗朗西斯科·萨拉萨·格雷斯说。"基本问题是:这些电子相互作用是否足以产生相应数量的正电子?"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经过17个月的数据收集和仔细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脉冲星只能解释一些正电子,而探测到的正电子数量远远超过了估计值。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科学》杂志上。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带头人之一周浩解释说,高能正电子可以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相互作用,产生沿直线传播的伽马射线,因此探测伽马射线可以逆转正电子的来源信息。

分析结果表明,正电子的扩散速度比预期的要慢,两个脉冲星产生的正电子没有足够的时间到达地球,所以它们不是正电子“过剩”的主要原因。

“多余的”正电子从哪里来?天文学家也在寻找其他更有可能的解释,其中之一就是暗物质粒子的大量衰变。这是一个相当诱人的假设。据估计,暗物质占宇宙质量的四分之一。如果正电子和暗物质之间的联系能被确定,也许我们最终能理解暗物质的其他性质。然而,目前的探测器还没有探测到暗物质,宇宙中可能还有其他脉冲星或其他天体正在向地球产生正电子。科学假说的验证并不容易,我们现在只能等待。(任天)

展开阅读全文

头部撞击做ct最佳时间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头部受伤后,为了及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应尽快在医院进行CT检查。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尽快改善条件。

头部受到撞击后,患者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或神经内科进行CT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外伤性出血、颅骨骨折等。如果首次ct检查呈阴性,且无头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建议6小时后再次复查CT,以消除迟发性颅内血肿。如果患者第一次CT检查没有问题,但伴有严重头痛和呕吐等症状,也需要在6小时后复查CT。如果在CT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在受伤后24小时内进行第三次复查,以确保检查正确。

如果患者头部受到撞击后首次颅内CT检查没有发现问题,最好住院观察24-72小时,以消除迟发性脑出血等。

展开阅读全文

恐龙真的灭绝于小行星撞击吗

全文共 1187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在生物演化史上的6500万年前,有过一次巨大的灾难,导致了恐龙灭绝。这次灾难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天外来客撞击了墨西哥湾,形成了一个深似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巨坑,而且又使数十亿吨的碎岩石溅到大气中或被气化。这一时期正处于白垩纪初期和三叠纪晚期交替的阶段,学术上称为K-T时期。

但是,有科学家对这次大撞击能对地球生物带来的那么大的影响有些怀疑。K-T时期是标志着地球演化史上最大的生物灭绝阶段之一。这阶段导致地球上70%~75%的生物灭绝,也包括恐龙。那么究竟是不是这次撞击产生了这么大的后果呢?最近,美国、墨西哥和欧洲国家的一些科学家正在尝试用检测大撞击发生地点的岩石来探个究竟。

2003年年初,科学家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北岸的普尔托渔村提取了岩石。天外来客把这里的地面撞成了一个巨大的坑,它至今被埋在约1千米厚的沉积岩下。科学家每天将钻头钻入地下深处,取出岩石样品,最终到取得当时大碰撞的岩层为止。这是被一个小行星撞击的岩石层,科学家估计,当时约有2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马上被气化,或被反溅到空中。检测这些岩石将有助于科学家断定这些散落的物质对地球生物有多大的危害。

这些岩石都包括哪些呢?其中,可能有石灰岩。石灰岩是在海洋生物的贝壳沉入海底时硬化形成的。

如果小行星碰撞石灰岩,撞碰所产生的热量则会使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升入空中,使地球温度迅速上升,造成多种野生动物灭绝。

这次撞击所产生的热量还会将硬石膏岩石变成二氧化硫气体。这种气体则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二氧化硫云。小行星的碰撞所抛出的岩石尘埃和硫化云结合,会使地球变得昏暗且极为寒冷,大多数植物死去,并且“饿死”许多以植物为生的生命。天空中的硫酸,以酸雨的形式落到地面,让水和土壤带有毒性,使更多的动植物毁灭。

科学家在进行钻探取样过程中还找到了其他的岩石——溶岩和角砾岩。这两种岩石可以帮助科学家判断这次撞击的强度。溶岩是在撞击产生的压力和温度下形成的物质,而角砾岩则是撞击产生爆裂后从空中落下的石块。通过测量这些溶岩和角砾岩的大小、构造和数量,科学家希望计算出有多少碎片被蒸发掉,从而来测定撞击强度。撞击强度越大,碎片就越多,在空中释放出的能改变气候的气体就越多。

一般来说,认为恐龙灭绝于这次大爆炸的科学家被叫做“灾变论”者。他们相信,小行星的撞击产生了一次极为强烈的大爆炸,产生了足以杀死地球上大多数生命的致命的硫酸云。

而持不同看法的科学家则被称为“渐变论”者。他们是从动植物化石来研究过去的。渐变论者断定,在白垩纪末期整个地球已处于一个极为可怕的环境:海平面下降,动植物种类逐渐减少,火山爆发的岩浆覆盖了全球,岩浆的喷发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喷入大气层。也许,这个小行星的撞击是恐龙和许多其他动物在这场生死之争中的最后一击。

那么,到底是“灾变论”正确,还是“渐变论”正确?岩石也许能说明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火车发生撞击时卫生间乘客怎么自救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火车撞击时可能有的乘客正在卫生间,他们该怎么办呢,下面的小编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火车发生撞击时卫生间乘客怎么自救

在卫生间的时候,如果有时间反应,不要管屁股擦了没擦,裤子提起没有,也不要管手干了没有,赶快采取行动:坐在地上,背对着火车头的方向,膝盖弯曲,手放在脑后抱着。

坐在其它位置的乘客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自救:

1.脸朝行车方向坐的人要马上抱头屈肘伏到前面的坐垫上,护住脸部,或者马上抱住头部朝侧面躺下。

2.背朝行车方向坐的人,应该马上用双手护住后脑部,同时屈身抬膝护住胸、腹部。

3.发生事故,如果座位不靠近门窗,应留在原位,抓住牢固的物体或者靠坐在坐椅上。低下头,下巴紧贴胸前,以防头部受伤。若座位接近门窗,就应尽快离开,迅速抓住车内的牢固物体。

4.在通道上坐着或站着的人,应该面朝着行车方向,两手护住后脑部,屈身蹲下,以防冲撞和落物击伤头。如果车内不拥挤,应该双脚朝着行车方向,两手护住后脑部,屈身躺在地板上,用膝盖护住腹部,用脚蹬住椅子或车壁,同时提防被人踩到。

如果您还想了解火车发生事故时如何正确自救逃生,可以登录查看更多,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安全锤及海量火车出行安全小知识供大家查阅,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火车发生撞击时卧铺厢乘客如何自救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卧铺乘客可能由于姿势问题,在狭小的车厢内不好调整,该怎么办呢。下面的小编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火车发生撞击时卧铺厢乘客如何自救的相关问题。

人在卧铺厢的乘客应该保持放松的静卧状态,这是撞击救生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坐在其它位置的乘客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自救:

1.脸朝行车方向坐的人要马上抱头屈肘伏到前面的坐垫上,护住脸部,或者马上抱住头部朝侧面躺下。

2.背朝行车方向坐的人,应该马上用双手护住后脑部,同时屈身抬膝护住胸、腹部。

3.发生事故,如果座位不靠近门窗,应留在原位,抓住牢固的物体或者靠坐在坐椅上。低下头,下巴紧贴胸前,以防头部受伤。若座位接近门窗,就应尽快离开,迅速抓住车内的牢固物体。

4.在通道上坐着或站着的人,应该面朝着行车方向,两手护住后脑部,屈身蹲下,以防冲撞和落物击伤头。如果车内不拥挤,应该双脚朝着行车方向,两手护住后脑部,屈身躺在地板上,用膝盖护住腹部,用脚蹬住椅子或车壁,同时提防被人踩到。

如果您还想了解火车发生事故时如何正确自救逃生,可以登录查看更多,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安全锤及海量火车出行安全小知识供大家查阅,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火车发生撞击时怎样自救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火车发生撞击影响极大,可能导致出口封闭等影响,了解自救知识能够帮您逃生。下面的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介绍火车发生撞击时怎样自救。

1.火车发生撞击时,人在座位中

如果火车发生倾斜、摇动、侧翻,而且时间允许时,应该这样做:平躺在地上,面朝下,手抱后脖颈,等候事故发生后,再采取相应的逃生措施。在此时快速反应是防范因金属扭曲变形、箱包飞动、玻璃杯破损飞溅造成伤害的最佳求生办法。你的动作一定要快,必须马上反应。背向火车前进方向的乘客如果太晚接触地面,应该赶紧双手抱颈,抗住撞击力。

2.火车发生撞击时,人在走道里

让自己倒在地上,背部贴地,脚朝火车头的方向。双手抱在脑后。用脚顶住任何坚实的东西,膝盖弯曲。

3.火车发生撞击时,人在卫生间里

如果有时间反应,不要管裤子提起没有,也不要管手干了没有,赶快采取行动:坐在地上,背对着火车头的方向,膝盖弯曲,手放在脑后抱着,尽力支撑住身体。

4.火车发生撞击时,人在卧铺厢里

保持放松的静卧状态:这是撞击救生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已经对这些知识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火车发生撞击时通道乘客如何自救?只要多关注火车出行安全小知识,及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安全锤就会有效的自救。

展开阅读全文

多大撞击力会导致孕妇胎盘早剥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正常的胎盘在怀孕期间是不会剥离的,只有分娩时等胎儿娩出后才会剥离。胎盘如同树根植入大地吸取营养,吸附于母体子宫体壁上,其重要功能就是母体与胎儿进行氧气、二氧化碳交换,也是胎儿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的渠道。多大撞击力会导致孕妇胎盘早剥呢?胎盘早剥严重吗?一起和看看吧。

胎盘早剥是指胎儿娩出前,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的现象。胎盘一旦剥离,意味着胎儿氧气和能量物质的供应终止。如果不能迅速娩出胎儿,轻则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重则胎盘剥离面出血导致母体子宫卒中,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等。如果胎盘完全剥离,5分钟内胎儿不取出,就会死亡。

首先,胎儿“躲”在妈妈的子宫里面。妊娠早期时子宫的位置在盆腔,有骨盆保护,一般的腹部外伤是很少伤到子宫的,当然,炸震伤、骨盆骨折等外伤可能会波及胎儿。中晚期妊娠时,子宫的位置升至腹部,因此腹部外伤时较容易撞到子宫。

自人类直立行走以来,磕磕碰碰总是在所难免的,孕妇也是一样。妊娠中晚期的妇女肚子向外凸,万一腹部受了撞击会撞着胎儿吗?不用担心,胎儿有第二种“防身武器”——羊水。妊娠中晚期胎儿就一直“漂浮”在羊水里。羊水的功能很多,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保护胎儿。孕妇腹部受了撞击,传到子宫的压力通过羊水会得到缓冲,这样胎儿并不会承受太大的压力,即使承受一定压力,也是均匀分布,不至于局部受伤。

当然,胎儿的自身保护能力有一定限度。当孕妇所受的外伤超过胎儿的防御能力,胎儿就会受到伤害。但外伤对胎儿的影响,一般并不是直接伤着胎儿(除非外伤致子宫破裂),而是通过其他的一些机制间接地对胎儿产生影响。

如腹部外伤是最容易撞击到子宫的一种外伤,如果没有腹部穿孔和内脏器官的损伤,单纯的腹部撞击伤较容易损伤胎盘。胎盘附着在子宫壁上,子宫受到撞击后,可能造成胎盘早剥,即在分娩前胎盘从附着的子宫壁上部分或全部剥离。胎盘早剥对妊娠的影响视剥离面积大小而定。如果剥离面积超过胎盘总面积的1/3,则应及时救治,否则会危及母子安全。

孕妇做每一个动作都要特别小心,起床的时候要慢慢来,不要用力过猛。排便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时间很久,否则也可能导致腹压增高。如果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则要特别注意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的变化,学习基本的孕妇分娩小知识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避免高尔夫球腕部撞击综合征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腕部撞击综合征不仅会出现在拥有一定高尔夫球龄的球手身上,新手球员身上也时常会出现腕部撞击综合征,这种综合征会在握杆的时候会导致手腕疼痛等,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如何避免高尔夫球腕部撞击综合征。

高尔夫球运动中,因为过量或重复的手腕动作,从而导致腕部的骨骼互相碰撞。这种伤病类似于腕管综合征,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握杆时手腕有疼痛感,不同的是患有腕部撞击综合征的患者转动手腕时还伴有响声。患有腕部撞击综合征,如果不对症下药,很有可能造成永久损伤,所以积极的预防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打高尔夫球如何预防腕部撞击综合征的出现呢?

1.加强腕部的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伸直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手指抓住左手手指,并往下往后拉伸。保持5秒钟然后换手;平时可用小哑铃或沙瓶做腕部负重练习,以增加腕部力量。

2.选择佩戴器具

运动时可佩戴带护腕的手套进行保护,可以有效的减少和预防腕部撞击综合征的出现。

3.正确的预热手腕

正确的手腕预热动作重点要将(右手持拍)右手臂向前水平伸直,手心冲外,用左手用力往回搬动右手五指,达到拉伸手腕关节和韧带的效果。

4,合理的休息,放松

打完球不要马上就走,要进行充分的放松,对恢复肌体及各部位关节、韧带的积极作用。

虽然打高尔夫球有可能患上腕部撞击综合征,但是只要详细了了解了它的病因,再加上积极的预防,大家完全不用因为担心这个综合征而有放弃高尔夫球运动的念头哦。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史上十大陨石撞击事件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巨型陨石撞击事件,轻则毁坏地面,重则甚至造成大范围的物种灭绝,下面带您了解一下地球史上十大陨石撞击事件。

陨石撞地球十大事件

1.索德柏立盆地陨石事件

一颗巨大的陨石18.5亿年前降落在地球表面,形成了长64公里、宽25公里、深14公里的坑。

2.弗里德堡陨石坑事件

位于南非的弗里德堡陨石坑宽299公里,是最大陨石坑所在地。陨石的撞击时间估计是在20亿年前。它据信是由一个宽9.6公里的陨石撞击形成的。

3.巴林杰陨石坑事件

一个长48.78米的陨石5万年前以时速4602公里的速度坠落在亚利桑那州北部沙漠,形成了一个1.6公里宽、深173米的撞击坑。

4.巴维尔陨石事件

降落在英国最大的陨石1965年圣诞节时降落在巴维尔,博物馆立刻开始现金征集陨石碎片。

5.荷巴陨石事件

1920年在纳米比亚一农场上发现的荷巴陨石是目前找到的最重陨石,它重量接近66吨,据信是8万多年前降落在地球上。

6.伊利诺伊州陨石事件

一颗体积有汽车那么大的陨石2003年3月26日降落在伊利诺伊森林公园,陨石使至少六间房屋和三辆汽车受损。

7.灭绝恐龙的陨石撞击

一些科研人员认为,现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大约6600万年前遭受一次陨星撞击,可能是恐龙灭绝的原因。

8.纽约皮克斯基尔陨石事件

一颗足球大小的陨石1992年10月9日落在纽约皮克斯基尔的一户人家,砸坏了一辆汽车。

9.通古斯陨石事件

一颗巨大的陨石1908年6月30日从天而降,爆炸成一团火球,把森林夷为平地。

10.昂西塞姆陨石事件

昂西塞姆陨石是历史上记载最早的陨石,它1492年11月7日坠入昂西塞姆小镇,这颗重149公斤的陨石落入小麦地里。

今天小编对地球史上十大陨石撞击事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月球十大撞击事件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对于月球的了解还很少,在所有的研究方式中,撞击是最令人感兴趣的,下面带您了解一下月球十大撞击事件

月球十大撞击事件

1.创造月球

大约在46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表面。此次撞击产生的巨云中的热碎片冷却结合后形成月球。

2.月球人脸

月球“人脸”地形可能是由小行星撞击月球另一侧形成的。早期小行星撞击产生的冲击波穿过月球内部,导致远侧火山喷发。当熔岩流冷却后,月球表面便出现黑斑,从地球上看,形如一个人的脸。

3.舒梅克陨坑

舒梅克陨坑是由一次古老的月球撞击造成的。

4.1953年月球撞击

上世纪50年代初,业余天文学家利昂·斯图尔特拍到了月球上出现的一道闪光,这是有关小行星大小的天体撞击月球表面的唯一一个明确记录。

5.“阿波罗”号撞击

在美国宇航局将人类送入月球之时,“阿波罗”号的登月舱和“土星”火箭抛弃的燃料用尽的推动器同样对月球表面造成撞击。以及宇航员安装了测震仪,用以记录人造和自然撞击的震动和摇晃。

6.“月球勘探者”飞船

在1999年7月31日潜入一个陨坑前,美国宇航局的“月球勘探者”飞船在月球两极发现了大量氢,但是很快消失。

7.“月球针孔”

2005年11月7日,天文学家观察到一个短暂的光点,它是由一颗流星体撞击“雨海”西北部时产生的闪光造成的。

8.月球陨星

自2005年以来,美国宇航局的流星体环境办公室已多次观察到陨星撞击月球,包括双子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以及来自不同太空碎片云的一颗金牛座流星。

9.“智能-1”号

2006年9月3日,欧洲航天局的“智能-1”号轨道飞行器以小角度撞击月球表面。

10.“月球陨坑观测与传感卫星”(LCROSS)计划

2009年2月,美国宇航局的“月球陨坑观测与传感卫星”(LCROSS)计划将发射两艘飞船撞击月球表面。以研究月球北极“锁藏”氢的证据。

今天小编对月球十大撞击事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大的行星不会,只有小行星可能会,但是概率极低。俄罗斯天文学家近日宣称,一颗代号“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即将在2036年4月13日与地球相撞。美国方面表示,这颗身材较大的小行星确有可能与地球直接相撞,但此事发生的概率不过25万分之一。其实,早在2004年,美国天文学家在发现了这颗小行星后就预测说,身材超过两个足球场大小的“阿波菲斯”可能会在2029年撞击地球。后来,在经过一系列计算后,美国方面将这颗小行星与地球“亲密接触”的可能时间推迟到了2029年。如今,俄罗斯又抛出来一个最新的“撞击时间表”。

天文学家发现,这颗身材硕大的小行星直径超过270米。他们预计,由于这位太空“不速之客”未来将数次与地球擦身而过。一旦其在运行途中受到外力影响,就有可能偏离轨道和地球相撞。

据悉,“阿波菲斯”最近一次靠近地球的时间为2012年底或2013年初。届时,世界各国天文台和雷达系统将对其运动路线开展严密跟踪。一旦人们发现它有可能撞击地球,将通过“外力”方式人为改变其运行方向,从而将这颗小行星与地球发生直接碰撞的几率降为零。2005年7月4日,美国的“深度撞击”飞船曾主动与一颗彗星发生正面碰撞,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未来,美国还可能采取类似的技术来“拯救地球”。

今天小编对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能承受多大行星的撞击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小行星撞击地球是世界上四大突发巨大灾难之一。在地球的历史上,这已经发生了千百万次,并且多次生物灭绝事件是由小天体撞击所诱发,而且未来还会发生。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至今为止在太阳系内一共已经发现了约127万颗小行星,但这可能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那么地球能承受大行星的撞击呢?

一般来说,直径小于50米的行星会直接在大气层摩擦燃烧殆尽;如果一颗房子大小的陨石撞击地球将导致周围半英里半径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倒塌;当一座20层楼大小相当的陨石撞击地球时,撞击区域5英里半径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都将被摧毁;直径50米至1公里的天体会造成地区性的灾难;如果天体直径超过2公里,就足以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巨变,就像恐龙所经历的那样。

当小行星的直径为10公里时就能毁灭地球,但是不是直接毁灭,科学家估计,小行星的碰撞并不足以消灭地球上的生物,不过,碰撞所产生的一连串事件,如大量的火山爆发、海水水位上升、海水的氧气减少及气候急速改变,才导致大量生物死亡,火山喷射出来的灰尘和二氧化碳,将会产生温室作用,令地球的气温上升,灰尘并且阻挡了日光,使植物不能产生光合作用,破坏地球的食物链。

今天小编对地球能承受多大行星的撞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铁桶装汽油撞击会爆炸吗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灭火剂是一种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灭火剂,价格低廉,获取、制备容易,其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大家都知道天灾人祸是不能避免的,但是一旦发生灾难我们就要立即反应解决,比如火灾就要使用灭火器,所以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大家需要掌握的,那么大家知道铁桶汽油撞击爆炸吗?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一易燃物品知识。

小编在这里要告诉大家,铁桶装汽油是会发生爆炸的,要满足三个条件,1汽油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在爆炸极限以内,2.爆炸混合气温度达到汽油的闪点3,撞击产生火花(明火)且火花直接接触混合气就会爆炸,所以铁桶装汽油发生撞击还是很危险的,是会导致爆炸的,而且汽油爆炸的杀伤力是很强大的,大家要格外得注意安全。

小编在这里提示大家在接触和使用汽油时,必须严格遵守下述的安全规定:

①罐及贮油容器倒装汽油时,附近要严禁烟火。一切火种不得带八倒装现场(如油库、油站及车库等),倒装现场要用防爆灯具和防爆开关,切勿使用明火照明。

②不要用铁器工具敲击汽油桶,特别是敲击装过汽油的空桶更危险。因为桶内充满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而且经常处于爆炸极限之内,一遇明火,就可能引起爆炸。所以,严禁在汽油库内使用铁器工具,并要防止大桶互相撞击,还要避免在油库、车库、修理车间等场所穿带铁钉的鞋工作,以免铁器相撞击,发出火花,引起火灾。

上面的知识内容就是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汽油起火后该如何正确灭火,大家都知道火灾的破坏性是很强大的,所有家里备上家用灭火器是一项正确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劳保鞋能承受多大撞击力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脚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安全和健康所必需的一种预防性装备。那么,劳保鞋能承受多大撞击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劳保鞋能承受的撞击力:

防砸劳保鞋是一种比较宽泛的说法,其实,我们国家对劳保鞋有专门的标准,即安全鞋的标准。GB21148-2007标准中说明了,安全鞋(防砸劳保鞋)需耐受15KN的静态压力和200焦耳的冲击力。同时GB21147-2007标准中规定了,工作鞋(防砸劳保鞋)需耐受10KN的静态压力和100焦耳的冲击力。由此可见,其实防砸劳保鞋在不同的国家标准中有不同标准,所以,我们在选购时必须了解,我们是选购的安全鞋还是工作鞋,以免出现错误选购,对工作造成潜在危险。

劳保鞋产品类别有:

1、防油系列:主要是应用在一些地面积油,或者周围环境油量比较大的场合,油对人体脚步有一定的腐蚀性能,长期浸泡可以造成脚步脱皮和血液循环不畅通。

2、防刺系列:该种劳保鞋的鞋帮和鞋底都采用了特殊的材料,能够有效的纺织一些尖刺性的硬性物质穿透鞋体,对脚部造成伤害。

3、防寒劳保鞋:应用周围环境比较低或者冷库、储藏室等地方,里面采用了优质的保暖棉进行保暖,有效的防止脚步都到低温的伤害。

4、炼钢劳保鞋:这种劳保鞋具有很高的燃烧点,能够承受一定的高温和刺伤。在炼钢、熔化、铸造、火炉的工作环境比较经常使用。

5、防水劳保鞋用于地面积水或溅水的作业场所,采用了特殊的防水材料进行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洗衣机脱水时会撞击响声大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大部分洗衣机都带有洗衣、脱水的功能,在洗衣服后可以对衣服进行脱水,这样衣服在冬季或是阴天的时候能够更快的干,不会在室外挂一整天还是湿湿的。洗衣机或脱水机在脱水的过程中都会发出很大的声响,大部分人也能接受它带来的噪音。有些人发现家里的洗衣机在脱水的过程中内部撞击声很大,下面为大家介绍洗衣机脱水时会撞击响声原因及解决方法。

洗衣机脱水时会撞击响声大原因及解决方法

如果撞击很厉害就不要使用了,这样是会损坏机器的。你可以自己先判断一下:揭开 门 盖,在空桶情况下用手拿住内筒左右摇动,如果很紧凑外桶和内筒一起动则是衣服没有摆平。如果内筒好像和外桶之间有相对松动情况千万不敢再用洗衣机了,再用下去你的洗衣机外桶和平衡圈很快就会报废。需要请专业维修人员给你解决。当然如果你有一定的机械维修能力也可以解决。第一步把波轮取下来,第二步想办法把你看到的那个大 螺母 按顺时针方向给它敲紧即可。

洗衣机振幅过大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知道洗衣机为何会发生震动,就 滚筒洗衣机 来说,其工作原理是由电机带动内筒转动,让滚筒内的衣物不断摔打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而内筒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离心力,通过配重块和挂在箱体上的 弹簧 来起到平衡的作用。所以滚筒洗衣机发出轻微的震动是必然的,但是如果振幅过大就需要找找原因了。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新买的滚筒洗衣机,如今只要购买品牌保证的正品洗衣机,在产品的质量上都是比较过关的,新买回来的洗衣机发生震动异常,如果不是因为运输磕碰损坏,那么很有就是安装过程出了问题。

不同于电视、 冰箱 之类的 家电 产品买回来之后插上电源即可工作的简易安装方式,洗衣机在运输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泡沫固定机身,在机器的内部也会通过 螺栓 将滚筒固定起来,防止运输磕碰损坏,那么如果您家中洗衣机在运行时发生了幅度巨大的震动,并且伴有摩擦声,那么就要检查一下机箱背部的螺栓是否拆卸下来。

滚筒洗衣机的内筒整体是可以活动的,因此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保证内筒不会因为摇荡而造成损坏,会用螺栓将内筒固定住,在安装过程中,如果因为疏忽而忘记将螺栓拆卸下来,在洗衣机进行衣物甩干时,内筒无法自由晃动,就会连带洗衣机的整个机箱一起“跳舞”,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多多注意。

综上所述,在出现洗衣机脱水时会撞击响声大的情况时,人们要能够先检查洗衣机内部,看看它是不是有硬币或是其他的东西而影响到洗衣机正常的工作。如排除了外观上的问题,确定是洗衣机本身的故障引起的,就需要将洗衣机拆卸下来进行检查,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为此在出现洗衣机脱水时会撞击响声大的情况时,需要将洗衣机拿给维修人士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