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物种

物种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物种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物种问题。

分享

浏览

1790

文章

238

物种入侵有什么危害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

对生物的多样性产生威胁,外来物种能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

2

对农林产品造成危害

外来物种严重破坏本地的农林产品,使其产值和品质大幅度下降。

3

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一旦外来物种入侵成功,可能造成大范围的疾病流行,对人类的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4

在经济方面造成巨大损失: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是对农林产品造成的迫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还要花费治理费对其进行治理等费用。

特别提示

以上纯属个人编写,请勿转载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物种的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1675 字

+ 加入清单

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那么,物种的起源是什么呢?

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19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

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 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他们当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

他白天收集谷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1832年1月,“贝格尔”号停泊在大西洋中佛得角群岛的圣地亚哥岛。水兵们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达尔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着地质锤,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标本。 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根据物种的变化,整日思考着一个问题:自然界的奇花异树,人类万物究意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些问题在脑海里越来越深刻,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 1832年2月底,“贝格尔”号到达巴西,达尔文上岸考察,向船长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当他们爬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时,达尔文意外地在山顶上发现了贝壳化石。达尔文非常吃惊,他心中想到:“海底的贝壳怎么会跑到高山上了呢?”经过反复思索,他终于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

达尔文脑海中一阵翻腾,对自己的猜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 后来,达尔文又随船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 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很多物种的雌性都比雄性长寿?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在许多物种中,女性的寿命往往比男性长,人类也不例外: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4.2岁,而男性仅为69.8岁。这种寿命差距通常是由环境或社会因素造成的。例如,男性从事危险工作的比例较高,他们可能对风险更上瘾,或者对自己的健康关注较少。

然而,现在看来,男女寿命的差异可能与性染色体加倍有关。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拥有两条同性染色体会延长寿命。对人类来说,性染色体通常是XX(女性)或XY(男性)。

来自pixabay的数字

一些鸟类、鱼类、爬行动物和昆虫的性别决定系统是基于Z和W染色体,其中雄性染色体是ZZ,雌性染色体是ZW。有趣的是,即使有了这种反向性染色体配对,这个理论仍然是正确的:拥有两条相同性染色体的男性通常比女性长寿。

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生物学快报》上发表了他们的报告,旨在观察这一趋势是否在动物世界广泛传播。他们研究了229个物种寿命的性别差异,包括99个科、38个目和8个纲,特别注意寿命较长的性别是否有同配子染色体(如XX或ZZ)或异配子染色体(XY)。

正如所料,在大多数物种中,具有相同配子染色体的性别往往寿命更长。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佐伊·西罗奥斯塔斯说:“我们不仅研究了灵长类动物、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还研究了爬行动物、鱼类、两栖动物、蛛形纲动物、蟑螂、蚱蜢、甲虫、蝴蝶和蛾子的生命数据。根据最终结果,带有同配子染色体的性别的寿命确实比异配子的寿命长17.6%。”

她补充道:“在雄性是异配子的物种中,雌性比雄性长寿近21%。然而,鸟类、蝴蝶和飞蛾的雌性是异配子(ZW)。在这种情况下,男性比女性长寿7%。”

这种观点被称为“无保护x染色体假说”。尽管这一理论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但科学研究首次在如此广泛的动物种群中验证了这一假设的真实性。

该理论认为,染色体异常(如XY和ZW)的个体更容易受到X(或Z)染色体上有害基因的影响。同时,具有相同配子染色体的个体更具优势,因为他们有第二个备份。换句话说,它甚至可能与Y染色体的退化和端粒动力学有关。

然而,仍有一些物种的预期寿命趋势与这一理论背道而驰。因此,尽管性染色体的组合可能是影响寿命的原因之一,但其他因素也可能起作用。

蝌蚪工作人员从iflscience编译,翻译狗Gege,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2.5亿年前,地球上96%的物种死亡

全文共 2813 字

+ 加入清单

物种灭绝正在发生。事实上,地球上超过90%的生命形式已经灭绝。当一个物种灭绝时,另一个物种会进化来取代它。然而,在过去的5亿年中,五个物种在相对较短的地质时期内迅速灭绝,杀死了当时50%至90%的生命形式。

最著名的大规模灭绝发生在大约65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这种大规模灭绝被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科学家认为这一事件发生在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恐龙不是这一事件的唯一受害者。那时,地球上将近50%的生命形式也被毁灭了。

然而,这并不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灭绝事件。大约2.5亿年前,在恐龙出现之前,二叠纪-三叠纪灭绝就发生了。当时,地球上近90%的生命已经灭绝,这是已知地质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科学家们对事故原因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有些人认为一颗巨大的彗星或小行星撞击了地球,这与恐龙灭绝的原因相似。近年来,一些科学家提出,当时西伯利亚的大规模火山活动导致了大规模灭绝。火山释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可能会酸化海洋,使地球变暖,并导致物种灭绝。

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将火山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们认为火山释放的镍导致了甲烷细菌的蓬勃发展,这是一种产生甲烷的生物。这个古细菌需要镍才能生存。当镍进入水循环系统并在世界各地流动时,甲烷球菌也在扩散,释放出越来越多的甲烷。结果,氧气供应耗尽,导致物种灭绝。它们腐烂的身体为甲烷球菌提供了另一种食物来源,从而释放出更多的甲烷。

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相信单细胞生物能摧毁地球上90%的生命形式。可能是小行星、火山和产甲烷菌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家将继续关注这一事件,并考虑我们是否能防止另一次如此规模的灭绝事件。

过去的大规模灭绝

在二叠纪-三叠纪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广为人知的海蝎已经灭绝。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规模灭绝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在类似事件中生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已经发生的物种灭绝事件。迄今为止,地球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灭绝:

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在4.34亿年前结束,杀死了大约86%的物种。

晚泥盆世灭绝:结束于3.59亿年前,杀死了大约75%的物种;

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在2.51亿年前结束,杀死了大约96%的物种。

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结束于2亿年前,杀死了大约80%的物种;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它在6500万年前结束,杀死了大约76%的物种。

这些都是导致无数生命消失的事件。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规模的破坏呢?这些事件的起因听起来像是你能想象到的所有恐怖场景的集合。火山爆发、流星撞击、全球温度波动以及大气和海洋成分的变化是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灭绝的原因。更可怕的是,上述绝大多数灭绝发生在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前,而白垩纪-第三纪灭绝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以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为例,因其规模最大而被称为“大灭绝”。根据一种理论,灭绝开始于大约2.52亿年前,当时地球上有一个巨大的大陆叫做盘古大陆。当时,全球气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这使得盘古内部的沙漠极度炎热干燥,生命只能维持。

然后,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火山爆发开始了。熔岩覆盖了大片土地,并向空气中喷出大量火山灰和有毒气体。在短暂的酸雨和全球变冷之后,整个地球开始大规模变暖。来自火山的二氧化碳充满大气层,造成温室效应。经过160,000到280万年的破坏(按照我们的标准,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对地球来说不是),96%的物种已经灭绝。

显然,大规模灭绝是不容易生存的。

未来大规模灭绝的迹象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地球并没有濒临灭绝。甚至专家也承认,在过去的200年里,只有1%或2%的物种灭绝了。与经常毁灭75%物种的大规模灭绝相比,这个数字似乎微不足道。那么,为什么科学家对灭绝如此紧张?

我们已经知道,当植物和动物的灭绝速度比正常速度(或背景速度)快得多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灭绝。因此,知道是否发生大规模灭绝事件的一个好方法是知道当前的物种灭绝率和背景灭绝率。事实上,许多研究都关注这个问题。

一项较为悲观的研究估计,所有物种的背景灭绝率为每年每百万物种0.1个物种(即0.1E/MSY),而目前的灭绝率接近100E/MSY。这意味着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比正常情况下快1000倍。另一项研究仅对哺乳动物更为乐观,将物种灭绝的背景速率设定为1.8E/MSY,当前的灭绝速率为50-75e/msy。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被认为是“乐观的”,目前的灭绝率至少比背景值高27倍。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原因之一是栖息地的丧失。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用于农业,留给最初生活在那里的生物的空间越来越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短期经济利益,如偷猎和过度捕捞,这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然而,最令人担忧的解释是人为的气候变化。当我们燃烧化石燃料时,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从太阳吸收热量,导致地球变暖。一些动物和植物不能很快适应变化的环境,所以它们已经走上了灭绝的道路。

如果我们真的正在经历大规模灭绝,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结束了。地球历史上许多生物在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

如何避免物种灭绝?

人类可能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地球工程方法来应对灭绝事件,比如通过先进的技术来控制地球的气候。这听起来很惊人,但也引发了一些担忧。首先,大规模气候实验几乎肯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或许我们可以在期待科学家拯救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同时,自己采取一些行动。毕竟,是人类把地球推向了大规模灭绝。我们都有责任,我们应该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想防止物种灭绝,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应对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可能已经过了不可逆转的临界点,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资源研究所2014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我们仍有一线希望。为了将全球变暖趋势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避免危险气候变化的标准),我们需要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这个数字有些令人沮丧。

如何降低50%?你可以多拼车。购买更多节能汽车;在冬天,汽车空调的温度会更低,而在夏天,温度会更高。骑自行车去上班;尽可能回收资源。这些看起来是微小的变化,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影响将是巨大的。以一个简单的灯泡为例:如果每个美国人都用更节能的灯泡取代普通白炽灯,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将相当于减少80万辆汽车。

导致物种灭绝的另一个因素是栖息地的丧失。减少肉类消费可能会有所帮助。每单位面积的农作物可以提供比牲畜更多的热量,所以它可以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在畜牧业中,除了放牧牲畜所需的土地外,还需要土地来种植牲畜饲料。

最后,还有偷猎和过度捕捞的问题。不要购买濒危物种的产品(如象牙),并尝试从可持续的渔场购买海鲜。我们可以查阅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寻找濒危物种,并从科学研究机构寻找海鲜推荐。

最终,没有人知道我们能走多远,或者未来会发生什么。人类极大地改变了气候。这些措施只能延缓但不能防止大规模灭绝。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必须努力工作,尽一切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为挽救濒危物种,科学家成功制造出人造海龟皮肤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最近公布的美国地质调查局,科学家重建了濒危绿海龟皮肤。这是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成功地创造出非哺乳动物的皮肤。科学家可以用它来培养肿瘤相关病毒,以了解某些肿瘤的更多信息。

在一项国际合作中,科学家们创造了甲鱼皮,以培养一种叫做甲鱼疱疹病毒ChHV5)的病毒。ChHV5与纤维性肿瘤疾病有关。这是一种影响全球海龟的癌症,尤其是在夏威夷、佛罗里达和巴西。纤维瘤形成导致肿瘤在海龟的皮肤、眼睛、嘴和身体中生长。病毒损害海龟的免疫系统,导致它们对外来病毒的抵抗力和脆弱性下降。结果,他们变得更瘦,甚至死亡。研究ChHV5如何在龟皮中繁殖,以便研究人员能更好地对抗危及濒危物种的病毒疾病。

"纤维性肿瘤是影响濒危绿海龟的最常见传染病."美国地质勘探局科学家和首席作者蒂埃里·沃克指出。“我们的发现极大地促进了纤维性肿瘤疾病的研究。它们可能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由其他疱疹病毒引起的肿瘤疾病,包括人类肿瘤疾病。”

科学家从海龟的正常皮肤和肿瘤皮肤中提取细胞,重建海龟皮肤复杂的三维结构。它们能使ChHV5在实验室中繁殖。病毒的复制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观察病毒复制的机会。它揭示了一些奇怪的系统,如病毒复制中心,它们以太阳的形式在细胞中组装病毒。

尽管ChHV5已经被发现20多年了,但是病毒在实验室中生长的失败阻碍了我们对其如何导致肿瘤的理解和病毒血液检测方法的发展。

“在复杂的三维皮肤结构中检测病毒是令人兴奋的,因为在这样的系统中病毒复制可能比传统的实验室技术更接近现实,”Work说。“这种方法将是解决广泛问题的有力工具,包括爬行动物的病毒肿瘤和一般肿瘤疱疹病毒的复制。”

美国濒危物种法案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海龟列为濒危动物。除了疾病,绿海龟面临的威胁还包括筑巢环境的丧失、巢穴的破坏和渔民的捕获。

展开阅读全文

北美惊现混合狼、郊狼和狗的新超级物种

全文共 1684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学家认为,从一两个世纪前开始,正是同类伙伴的减少导致了安大略省南部大量与狗和郊狼一起繁殖的狼数量的减少。砍伐森林和开垦土地,加上经常被人类蓄意迫害,使得物种的生存变得困难。然而,同样的砍伐森林,即使郊狼从他们家乡的草原蔓延到了狼的专属领地,也把陪伴农民的狗带到了这里。

动物物种间的杂交通常会导致后代比双亲更弱——如果它们能存活的话。然而,由这种生殖需要引起的狼、郊狼和狗的DNA组合是一个例外。结果,一种具有非凡适应性的新动物在北美东部传播并繁荣起来。有人称这种生物为东方郊狼,而其他人则简单地称它为考夫。不管它叫什么名字,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罗兰·凯斯估计它现在已经有几百万了。

基因组合创造了考夫,它比许多人曾经认为的更快、更广、更具变革性。哈维尔·蒙松直到最近还在纽约州的石溪大学(现在的加州佩珀代因大学)工作,他研究了东北部10个州和安大略省437种这种动物的基因组成。他的结论是,尽管郊狼的DNA占主导地位,但作为狗,郊狼有1/10的遗传物质,作为狼有1/4的遗传物质。

凯斯博士说,狼和狗(后者大多是大型犬种,如多宾和德国牧羊犬)的脱氧核糖核酸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体重达到25公斤或更多。许多考夫的体重是纯种郊狼的两倍,有更大的下巴、更多的肌肉和更快的腿。一只coyfolf可以放倒小鹿,一群甚至可以杀死一只驯鹿。

郊狼不喜欢在森林里打猎,但是狼喜欢。Kays博士说杂交产生了一种擅长在开阔地带和密林中狩猎的动物。甚至他们的嚎叫也融合了他们的祖先。嚎叫开始时像狼一样(低音调),然后变成更高的音调,像郊狼的吠声。

这种动物的活动范围至少在10年内覆盖了美国的整个东北部,包括城市地区,并在半个世纪前开始向东南部扩展。这是一个大惊喜。纯种郊狼从未在草原的东部成功立足。东部森林中的狼很久以前就被杀死了。然而,通过结合这两个物种的DNA,一种可以在它们不能居住的广阔区域传播的动物被创造出来了。事实上,好莱坞现在甚至生活在波士顿、华盛顿和纽约等大城市。根据在纽约研究它们的高谭市郊狼项目的克里斯·纳吉所说,纽约大约有20只,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上升。

更加狡猾

一些人推测,这种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是由于考夫自己的狗的DNA使它们对人类和噪音更加宽容,这可能抵消了狼的遗传物质——它们不喜欢人类。杂交也可以通过拓宽食物来帮助嗅觉以另一种方式城市化。coyfolf口味多样,适合城市生活。coyfolf吃南瓜、西瓜和其他园艺产品,并丢弃食物。它们也吃啮齿动物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许多草坪和公园清除茂密的灌木丛,所以很容易抓到松鼠和宠物。猫经常被整只吃掉,在它们的粪便中只留下线索。

由于有了这种奖杯,一个城市只需要占据一半的国土,而且申请城市居住也很容易。这条铁路还为动物提供了一条走廊,使它们的旅程变得更容易。

但是一旦他们到达那里,生存需要低调。就像拥有更小的领地一样,考夫通过成为夜行动物来适应城市生活。他们还学习高速公路的规则,在过马路前左右看看。凯斯博士惊叹道,“奇迹般进化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眼前。”

考夫是否真的进化成了一个分化的物种是有争议的。在马萨诸塞州国家公园管理局工作的乔纳森·威在一份即将发表的论文中声称这是事实。他认为它的形式和与其祖先的遗传分化是足够的,但许多人不同意。一个物种的共同定义是不与外来物种杂交的种群。由于考夫继续与狗和狼交配,人们认为它们不是一个物种。然而,鉴于考夫自身的形成方式,这一定义也意味着狼和郊狼不应被视为不同的物种——这甚至还没有开始回答家犬是一个物种还是只是狼的一种异常形式。

事实上,“物种”是你们人类发明的一个概念,正如这个论点所显示的,这个概念并不清楚。然而,柯西沃夫的例子表明,进化不是教科书可能相信的,而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种分化成许多物种。事实上,最近的基因研究发现,即使是智人也有一部分是杂交产品。现代欧洲人携带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而现代东亚人携带一种新发现的早期人类基因,叫做杰尼索夫人。目前还不清楚这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但也许,就像安大略省南部的狼一样,这是这些地区一些早期定居者找到他们姐妹的唯一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勺嘴鹬为何成为濒危物种?濒危物种勺嘴鹬再现湛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阳春三月,气温开始慢慢回暖了,此时也正是迁徙猴鸟网北部回迁的季节。近期,世界濒危鸟类勺嘴鹬在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出现。这是近年来第二次在湛江沿海湿地地区发现了大批的濒危鸟类勺嘴鹬。勺嘴鹬之所以会如此的稀少,这主要还是因为环境恶劣的影响,勺嘴鹬对环境极为敏感,多栖息地的要求非常的高。

近年来,在广东沿海湿地被记录到的勺嘴鹬数量逐步攀升,这是广东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建设各类湿地公园取得新成效的一个重要体现。监测人员发现,34只勺嘴鹬在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滩涂上聚集觅食。

在集群的勺嘴鹬中,带有环志编码的有10只,它们在这待了一整个越冬季节。特别是其中一个浅绿色的87勺嘴鹬,从去年秋季第一次被发现到最近一次,在保护区内足足待了179天。还有浅绿色M4勺嘴鹬,从2016年起,每年冬天都不远万里,如约而至,从未缺席。集群的勺嘴鹬时而聚集、时而散开,或用它们勺子般的喙频繁地点进浅水里、或在滩涂上快速地小跑着,几乎都在疯狂进食,为接下来返回繁殖地的迁徙之旅储备足够的能量。

勺嘴鹬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目前世界上可繁殖的勺嘴鹬大概只有210对到228对,数量远少于大熊猫。这是一种在俄罗斯东北部冻土层地带上繁殖,并在东亚及东南亚的湿地越冬的小型涉禽,成鸟长约15厘米,体型大概与麻雀相近,其外表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那汤匙形状的嘴,国内观鸟人喜欢称呼它为“勺子”。保护区监测人员说:“如此大数量、几乎占了全球勺嘴鹬总数10%的集群,非常之罕见。”

回迁前的勺嘴鹬及其敏感,为了不打扰它们的正常活动,监测人员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进行观察和拍摄记录。此时大部分勺嘴鹬前胸、后颈和翅膀等开始出现了明显的繁殖羽,叫声更加频繁和密集,而且它们会花很长时间梳理羽毛或在滩涂上休憩。“能看到这些有意思的迁徙行为要看缘分,特别不容易遇到。根据近期气象预报,这几天的风向也适合勺嘴鹬的迁徙。”南方科技大学鸟类生态专家蔡志扬博士收到保护区人员反馈的信息后如是说。

接下来,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加强爱鸟护鸟行动及野外巡护监测,尽可能多地记录勺嘴鹬在回迁前的羽色变化和行为特征等相关信息,为准备回迁繁殖地的勺嘴鹬等候鸟送行、护飞。

展开阅读全文

有可能复活已灭绝的物种吗?

全文共 1180 字

+ 加入清单

在《侏罗纪公园》系列和即将上映的大片《侏罗纪世界》中,科学家们从恐龙身上提取了DNA,并植入爬行动物卵来繁殖恐龙,让它们复活。这个科幻场景让许多人不禁要问:我们真的能让恐龙和这些灭绝的生命复活吗?

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并不像电影看起来那么简单,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可用的恐龙DNA,但幸运的是,近几十年来,我们在再生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复活恐龙的梦想也并非完全遥不可及。至少在本世纪末之前,动物园里可能会有一些早已灭绝的生物。

有可能唤醒灭绝的生命形式吗?

几年前,生物学家罗伯特·兰扎在再生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基于残留的DNA信息,他成功克隆了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叫做白臂野牛。然而,只有一个头是不够的。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再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野牛最终会变老、死亡并返回尘土。因此,兰扎不得不在此基础上考虑另一种可能性:生产一种新的克隆动物,但性别相反。

我们知道哺乳动物的性别是由X和Y染色体决定的。兰扎认为,通过融合和补充这些染色体,人们可以从这头奶牛身上克隆出同类中的另一条,但性别不同。这样,这种灭绝的动物物种最终会有自己的后代并继续繁衍。

“只要你有足够完整的DNA信息,一切都有可能。我们可以补充基因,克隆濒危物种,让它们继续繁殖。”兰扎说。

然而,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他写了著名的书“自私的基因”,在此基础上向前迈出了一步。他推测有一天,我们也许能够复活各种形式的生命,不仅濒临灭绝,而且已经灭绝。

他首先注意到,根据目前的进展,测序基因的数量每27个月翻一番。然后,他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并预测在未来几十年内,完成任何生物体基因组测序只需花费160美元。他想象有一天,生物学家会带着一个小工具箱,然后在几分钟内,对他遇到的任何形式的生命的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这种发展最终将建立一个足够大的基因数据库来进行详细分析。

他进一步分析说,有了足够的参考数据,到2050年左右,我们将能够从仅仅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中重建整个生物体。他曾经说过:“我相信,到2050年,我们将能够读懂生活的语言。我们将把未知动物的基因组送入计算机。它不仅会重建动物的形态,还会重建其前生生活的详细世界,包括捕食动物或被捕食动物、寄生虫或被寄生动物、筑巢地点,甚至是希望和恐惧。”他引用了西德尼·布伦纳的观点,认为我们可以重建人类和猿类之间“缺失的一环”的基因组。

这将是一个真正的突破。

最关键的一步可以从我们的近亲黑猩猩身上采取。根据分析,人类的DNA和黑猩猩的差异只有1.5%,从现有的化石和DNA证据来看,我们和猿类相距600万年。将来,计算机程序将能够分析我们和黑猩猩的DNA,然后用数学方法创造出与我们共同祖先相似的DNA。一旦基因组的这一部分被重建,计算机程序将能够可视化它的样子和特征。道金斯称这项研究为“露西基因组计划”,它是以著名的南方古猿露西的化石命名的。

展开阅读全文

人类很可能是进入了进化歧途的一个物种——《汪洋战争》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编辑建议:

◆第15届中国科幻银河奖获得者获得的奖项比刘多。

◆在过去的24年里,Xi的才华和情感浓缩在一起。

◆精致的设计,海报保护,纯纸。收藏价值高。

◆许多电影电视公司争夺版权。

内容推荐: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逐渐分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地球统一战线”和“地球联邦政府”。经过连续的战争,“地球统一战线”的优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地球联邦政府”不得不撤退到月球。在决定性的时刻,双方终于开始考虑使用核弹,一种能够摧毁世界的武器。一旦使用,地球肯定会被毁灭。

如果使用,该物种将被摧毁。不,我们只能妥协和投降。

人类”物种能否延续取决于一个想法。

作者简介:

一位传奇作家在19岁时发表了他的作品,一度被封存了两年,并被读者“捕捉”了。

在过去的24年里,他Xi已经赢得了15个银河奖。在读者心目中,他是继刘之后,下一个获得“双料奖”(两个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世界级科幻奖项——星云奖和雨果奖)的大作家。

今天的作品一直备受争议,读者的赞扬和批评严重两极分化。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与刘、一起被称为“中国科幻三驾马车”。《汪洋战争》是一篇罕见的杰作,它从外星人的视角审视人类战争,并以另一种方式解读历史循环。

目录:

外国001

六个世界031

我出生于103年

汪洋大战145

假设195

盘古241

缺陷263

媒体评论:

今天的小说家善于将丰富的情感与扎实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用高度集中的现实注意力和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来描绘难以捉摸的未来。在汪洋的战争中,今天正试图告诉我们,人类可能是一个在进步中误入歧途的物种。-韩松

今天是我的一流科幻作家。世界中国科幻协会主席颜屋

普通读者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解,科幻小说总是有一些不可理解和枯燥的科学知识。然而,尽管在今天的作品中有一些物理原理和天文知识我不太明白,但故事的焦点总是情节和人物。因此,我认为,无论是“科幻”还是其他,题材只为故事服务,形式不能高于内容,这是一部好看的小说,而今天是一个能写“好故事”的科幻作家。——矩网资深编辑泽范

展开阅读全文

全世界最有理由忧伤的鱼,由于自己的长相,现在变成濒危物种了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我不得不说,现在是一个面目全非的社会,颜的价值观在很多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类似于人类社会,自然也有这样的情况,当然,这是从人类的角度来推测的。

有一种鱼,因为它有一张悲伤的脸,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丑的鱼,或者说是“最沮丧的脸”。这种鱼叫做滴水鱼,当然它还有一个更优雅的名字叫悲伤鱼。

滴水鱼生活在澳大利亚附近,通常生活在大约1000米的深海中。事实上,人类很难找到滴水鱼的存在,因为它们不常到达这个区域。之所以称它为滴水鱼,是因为它的整个身体都是凝胶状的,不容易滑动。

当然,这种凝胶状物质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因为在鱼生活的地方,仅仅靠鱼的脂肪很难保持浮力,而且鱼有一个其他鱼很难拥有的优势,那就是,这些凝胶状物质的密度比水低,在这些凝胶状物质的帮助下,鱼可以很容易地从海底浮上来,就像是挂在那里的一滴水,它的长度大约是30厘米,它被认为是一个大家伙。

起初,这种滴水鱼在海底生活得很好,但由于科学家的发现,它成了表达圈里的一个扁担。我不得不说这张脸真的吸引了人类社会的注意力,看起来真的很有趣。

关于滴水鱼有趣的事情不仅仅是它的脸,还有它的孵化方法。通常,产卵后,它们趴在蛋上不动,就像石化的鱼一样。它们的行为会一直持续到小鱼孵化。

然而,即使有这样一张张丑脸,滴水的鱼也无法逃脱灭绝的危险。由于深海捕捞的加剧,不能快速游泳的滴水鱼在面对深海捕捞时难以逃脱,给其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

就人类而言,虽然他很丑,但请不要再让他不开心了。“鱼的生活”已经很艰难了,所以好好生活吧。

展开阅读全文

小龙虾属于外来物种吗 小龙虾是不是外来物种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龙虾属于外来物种,小龙虾原名为克氏原螯虾,是一种原生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周边水域,属于杂食性食腐动物,适应能力极强。

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

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在商业养殖过程中应严防逃逸,尤其是严防逃入人迹罕至的原生态水体。其对当地物种生态竞争优势而导致破坏性危害。

小龙虾虽然鲜美,但是属于外来物种,如果大量繁殖会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做好繁殖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上发生过几次物种灭绝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是一颗与众不同的行星,它与周围行星的不同之处就是诞生了生命。生命使得地球充满了勃勃生机,地球又反过来承载着众生,然而地球上发生过几次物种灭绝?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生态破坏小知识:

第一次大灭绝事件:奥陶纪大灭绝

发生时间:距今4.4亿年前

灭绝规模:地球85%的生物物种

代表灭绝物种:大型鹦鹉螺、大部分三叶虫

到了奥陶纪末期,一场巨变正在悄然到来,位于南部的冈瓦纳大陆渐渐向南进入南极,陆地改变了海洋和大气环流,这导致地球的温度迅速下降,寒冷的冰川期到来了。降低的气温冻结了海水,海平面开始下降,这使得原来生机勃勃的浅海成为不毛的陆地,生物纷纷死亡。

第二次大灭绝事件:泥盆纪大灭绝

发生时间:距今3.65万至3.55亿年前

灭绝规模:地球82%的海洋生物物种

代表灭绝物种:盾皮鱼类、无颌鱼类

泥盆纪是古生物的第四个纪,开始于距今4.16亿年前。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因为此时鱼类出现并且进化出不同的门类,此外陆地上出现了植物、最早的两栖类也已经爬上了陆地。

第三次大灭绝事件:二叠纪大灭绝

发生时间:距今2.5亿年前

灭绝规模:地球95%的生物物种

代表灭绝动物:三叶虫、板足鲎、许多鱼类、许多两栖动物、许多爬行动物

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开始于距今2.95亿年前。二叠纪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此时的陆地已经连成一片,形成了超级大的联合古陆,海洋的面积已经被压缩到最小。

提醒您:物种灭绝后会导致我们失去很多珍贵的动物,所以我们一定要多了解一些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等相关的问题,另外也要学习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提高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持续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生物入侵者和外来物种的区别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没有直接、间接引入或人类照顾之下而不能分布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对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物种都叫作外来物种。

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生物入侵要经历传播、定居、生长繁衍几个阶段。外来物种通过人们的活动,被有意或无意地带到以前没有生存过的地方。一部分成功地扎下了根开始生长,而有些就因为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而死亡。当外来物种渐渐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慢慢地开始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不断扩大占领区,有效利用资源,排斥和驱逐本地物种,这是外来物种就变成了生物入侵者。因此,一般说来,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

今天小编对生物入侵者和外来物种的区别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最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物种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已有400多种外来物种“全面”入侵中国,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有威胁的外来生物中,入侵中国的物种有50余种,其中11种主要外来生物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70亿元。下面带您了解一下中国最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物种。

我国在2003年至2016年共发布过4次危害性较高的外来入侵物种,共计71种。2003年1月10日,公布有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石茅、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2010年1月7日公布有马缨丹、三裂叶豚草、大薸、加拿大一枝黄花、蒺藜草、银胶菊、黄顶菊、土荆芥、刺苋、落葵薯、桉树枝瘿姬小蜂、稻水象甲、红火蚁、克氏原螯虾、苹果蠹蛾、三叶草斑潜蝇、松材线虫、松突圆蚧、椰心叶甲;2014年8月20日公布有反枝苋、钻形紫菀、三叶鬼针草、小蓬草、苏门白酒草、一年蓬、假臭草、刺苍耳、圆叶牵牛、长刺蒺藜草、巴西龟、豹纹脂身鲇、红腹锯鲑脂鲤、尼罗罗非鱼、红棕象甲、悬铃木方翅网蝽、扶桑绵粉蚧、刺桐姬小蜂;2016年12月20日公布有长芒苋、垂序商陆、光荚含羞草、五爪金龙、喀西茄、黄花刺茄、刺果瓜、藿香蓟、大狼杷草、野燕麦、水盾草、食蚊鱼、美洲大蠊、德国小蠊、无花果蜡蚧、枣实蝇、椰子木蛾、松树蜂。

今天小编对中国最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物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哪些植物是外来物种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外来物种被人们有意无意从一地带往另一地,从而给全球生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哪些植物是外来物种?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土荆芥、水花生、刺花莲子草、苋属植物、仙人掌、假连翘、刺茄、美洲车前、异檐花、藿香蓟、豚草、白酒草属、一年蓬、紫茎泽兰、薇甘菊、北美一枝黄、大米草、毒麦、水葫芦、五爪金龙、红瓜、马缨丹、五叶地锦、猫爪藤、三裂蟛蜞菊、蓖麻、银胶菊、心叶落葵薯、黄花草木樨、白香草木樨、棒叶景天、蔓马缨丹、假韭、苇状羊茅、大花老鸦嘴、飞机草、单刺仙人掌、赛葵、梯牧草、地毯草、节节草、毛花雀稗、铺地狼尾草、莠狗尾草、苏丹草、多花黑麦草、球茎大麦、紫花苜蓿、熊耳草、蛇目菊、大花金鸡菊、矢车菊、万寿菊、裂叶牵牛、圆叶牵牛、紫茉莉、含羞草、铜锤草、大麻、含羞草决明、决明、土人参、望江南、美洲商陆、野茼蒿、菊苣。节节麦、紫茎泽兰、水花生、长芒苋、刺苋、豚草、三裂叶豚草、少花蒺藜草、飞机草、水葫芦、黄顶菊、马缨丹、毒麦、薇甘菊、银胶菊、大藻、假臭草、刺萼龙葵、加拿大一枝黄花、假高粱、互花米草。(这是第一批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名录)

提醒您:虽然可能在路边你看到一些小草小花,但是有可能是外来物种哦,因此为了避免外来物种的危害,大家一定要学习外来物种知识、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帮助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罗非鱼是外来物种吗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罗非鱼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鱼,为拉动多国经济发展、改善民众营养结构而无怨无悔地贡献生命;这是一种舐犊情深的鱼,为呵护下一代甚至到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程度;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鱼,强势到让远亲近邻难有立足之地。然而罗非鱼是外来物种吗?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罗非鱼属于外来物种,它又被称为“福寿鱼”,是中小型热带鱼,它的外形大小与鲫鱼相似,但鳍条多荆,又像鳜鱼。它们在低盐度海水和淡水中皆可生存。200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罗非鱼种类多达百种,已经扩散到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追溯起来,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它们共同的故乡,从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约始于3500年前)流传下来的象形文字里,人们仍然可以清晰地辨识出这种鱼的外形,这也说明罗非鱼3000多年来外形变化不大。

罗非鱼食性杂,水中各种植物和藻类吃嘛嘛香,生长迅速,6个月即达到性成熟。这些鱼对环境适应性广,在水温变冷时,它们会潜入深水中藏匿起来,水温转暖后又迅速回到浅水处觅食。它们产卵周期短,产卵量高达1000多颗。有趣的是,雌鱼会将受精卵“一口闷”,在嘴里完成孵化过程,有效避免了鱼卵被天敌吃掉和遭遇环境灾害的风险。四五天后小鱼孵出来,直到身上的卵黄囊消失并具备一定独立生存的能力时,才和母亲道别。高产卵量和初生时期的尽心呵护,赋予了罗非鱼超强的繁殖力和成活率。罗非鱼一年能繁殖好几代,有时候呈现几世同“塘”的局面。

提醒您:外来物种的侵袭遭使我国的生态平衡遇到了威胁,因此为了避免有害外来物种的入侵,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外来物种知识,我们只有了解外来物种后,才能做好更好地预防。最后大家想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可持续关注本站。

展开阅读全文

外来物种入侵会带来哪些危害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外来入侵物种问题的关键是人为问题,引种(Introduction)是指以人类为媒介,将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转移到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地区。那么外来物种入侵会带来哪些危害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4、增加自然火灾发生频率自然火灾发生

格局是自然生态系统动态的重要组成之一,当外来生物入侵后,改变了这一格局,则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重要影响。

5、阻止本土物种的自然更新

外来动、植物均可以阻止本土物种的自然更新,从而使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长期无法恢复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传入我国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扩散蔓延于我国西南省区,侵占林地、荒山,阻碍森林生长和更新。

6、改变本土群落基因库结构

外来物种与本土近缘物种杂交,从而改变本土物种基因型在生物群落基因库中的比例,使群落基因库结构发生变化。而且有时这种杂交后代由于更强的抗逆能力而使本土物种面临更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不但发生在植物中,在鱼类、两栖和无脊椎动物中也时有发生。

提醒您:看完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这个问题后,你是不是想好如果做防范措施了呢,提醒大家可以多学习一些外来物种知识、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来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过程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外来物种的侵入则会破坏掉这中平衡关系,严重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结构,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与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给经济社会带来影响。那么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过程有哪些影响?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外来物种,特别是外来有害生物与本土近缘种物种杂交,从而改变本土物种基因型在生物群落基因库中的比例,使群落基因库结构发生变化。而且有时这种杂交后代由于更强的抗逆能力而使本土物种面临更大的压力,严重时造成本土物种的消失,从面降低了生物遗传多样性,从而影响基因的多样性。外来有害生物均可以阻止本土物种的自然更新,从而使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长期无法恢复的变化,还会可加速局部和全球物种灭绝速度,给生物物种多样性带来严重威胁。外来物种还能够改变原有生态系统的生物链,占据本土物种的生态位,排挤本地种,导致生态系统内生物物种减少,破坏生态环境,使得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

提醒您: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种都有害,许多外来物种对人类是有益的,但是为了防止有害外来物种的入侵,我们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外来物种知识来提高自己。最后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在本网站查看就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火星被发现有座“废墟”, 疑似建筑物遗址, 跟智慧物种有关吗?

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在2020年里,地球世界一下子变得不怎么安宁了,野火,蝗灾,干旱,高温,疫情等情况都已经出现了,怪不得有不少人表示,2020年过得并不怎么如意,收入变少了,生活压力相应变大了,头发都愁白了,甚至有人将2020年称为霉运的一年。

即便如此,地球人类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发展仍没有停歇,尤其是与地球相隔数千万公里外的火星,探索“热度”在升级,飞往火星的SpaceX巨型星际飞船正在加紧打造,2020年7月将有三艘火星探测器前往火星,对火星进行一探究竟,那里是否真的有外星生命。

火星可以说是太阳系内与地球环境最类似的一颗行星,但是否存在生命没有一个具体说法,专家们仍在讨论之中,因为在数十亿年前,火星曾现过有着长长河流的“绿洲”,甚至有可能比长江还要雄伟壮观,出现生命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近日有人通过好奇号火星车照片发现火星存在一座“废墟”,疑似某种智慧生命建筑物垮塌后的遗址,是否真的跟智慧物种有关?据了解,这张照片是由火星好奇号漫游车在929个火星日里捕获,看起来非常清晰明了。

照片显示,棕色火星表面上存在一处让人怀疑结构,看起来像是一座垮塌后的“墙壁”,每一处“墙壁”厚度看起来一致,并且纵横交错在一起,分隔出多个独立的“小房间”,唯一不足的地方是这座类似废墟的结构非常小,占地面积目测只有一平方米。

“废墟”到底是什么,跟智慧物种有关吗?

对于“废墟”是什么,存在多种解释,首次发现者怀疑,或许是种曾经生活在火星上的微型智慧物种,曾经在火星上繁衍和发展,成为了火星主人,它们建造出房屋,然后跟地球人类一样,居住在房屋内吃饭,睡觉,甚至是生儿育女,相当地球人类的一个“缩小版”。

不过有人认为,就是一处被日晒风蚀后的火星石残骸,由于火星石内部结构成分不一样,比较坚韧的一部分保留了下来,比较脆弱的大部分完全被风蚀化了,所以才形成现如今这样的奇怪结构,要知道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火星曾存在过生命,更别说是高级生命了。

所以,“废墟”是一处火星石残骸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智慧生命建造出来的可能性仍不能排除,除非科学家肯定火星上没有任何生命。

火星曾出现过多个可疑结构

火星上有什么,很多人可能比较关心,火星好奇号也在不停地收集各种证据,曾经有多张照片显示,火星出现过大量可疑结构,在2019年,有一位美国顶级昆虫学家称,火星上可能存在大量昆虫和昆虫化石,并展示了多类似昆虫结构的火星照片,在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在2020年6月,有人从火星照片中发现了一个类似人类股骨的物体,于是不少人开始怀疑,火星或许真的出现过智慧生命,不过专家对“股骨”进行了解释,这可能是一处被水流冲刷、太阳暴晒、火星风扫过的一块火星石残骸而已,不要有过多联想。

火星能否找到外星生命

古代火星虽是一颗湿润星球,非常类似现在的地球,大气层、气温、水资源都适合生命存在,但遗憾地告诉你,截止到2020年6月,人类机器仍没有发现任何生命。曾有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公开表示,我们将很快在火星上发现生命,但是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年,仍然杳无音讯。

从概率角度来看,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人类已经对火星表面探索了那么久,结果还是一无所知,那么只能说明一种结论,火星上可能根本不存在生命,而真正拥有生命的星球目前还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地球,所以要珍爱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人造水晶和玻璃的区别 不是同一物种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人造水晶是现在不少品牌都会选择的一种材质,相对于天然水晶,它的造型会更加的丰富吗,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那么人造水晶和玻璃有什么区别呢?

人造水晶和玻璃的区别

1.听声音

用手弹击器皿时所听到的声音会不同,人造水晶制品的声音清脆,有如金属般撞击后会有余音缭绕的感觉,带有金属声的“铛铛”声,硬度越高的水晶,声音越响亮。而玻璃制品的声音则闷重、无回音,是较闷的“啪啪”声。

2.看光泽

在太阳光下比较,优质水晶折射出的七彩光颜色鲜艳,且过渡光非常自然和丰富,玻璃折光的颜色往往是不完全的而且较暗淡。其透明度在自然光下比较,优质水晶透明度高,显示出晶莹的白色,而普通玻璃或不纯净的水晶会发黄或杂有青色。

3.比花纹

对于同样成色的水晶,花纹的手工成度越高,在小面积上花纹成型越细致繁复,价值就越高。用手抚摸,手工花纹表面有碴手的粗糙感,而机制花纹表面是光滑的。

4.认品牌

选人造水晶制品要看品牌,因为,只有较好的工厂的产品才有质量技术保证,如知名水晶品牌:施华洛世奇等,天然水晶品牌有jolee,detente等。

人造水晶和玻璃怎么分辨

1.水晶:有双折射现象,硬度7,手感清凉。玻璃制品:无双折射现象,硬度5--6,手感温热。

2.水晶每个角度的光亮度都不一样,玻璃每个角度的光亮度都一样;用水晶划玻璃,玻璃上有划痕,痕迹擦之不去,同时水晶不受损;用玻璃划水晶,水晶上有轻微划痕,但擦之即去,同时玻璃受损;同一环境下,手握水晶的冰凉感觉持久,但手握玻璃会感觉温热,且传热速度快!

人造水晶常见种类

人工水晶分2种:合成水晶、熔融水晶。

1、合成水晶以二氧化硅粉末为原料,仿照天然水晶形成的高温高压环境,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形成的水晶就是合成水晶,也叫人造水晶;合成水晶与天然水晶具有相同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2、熔炼水晶耐高温,用优质二氧化硅熔炼成的熔炼水晶可以做成实用产品比如水晶杯、烤盘、茶具等,实际上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水晶棺就是选用东海优质水晶熔炼而成的。

人造水晶保养技巧

第一、我们在佩戴水晶首饰的时候,保养的时间十分的重要,如果你是天天戴着水晶的话,那么一个月要保养两次,如果你不是经常佩戴的话,那么两个月至少要保养一次才可以用,这样水晶品质才不会下降。

第二、水晶的保养主要是消磁,我们可以买一些海盐,也就是一种粗盐,大家可以去超市里面咨询一下,买回粗盐以后,大家可以用矿泉水和盐搅匀,然后将水晶放进去,一般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就可以消磁了。

第三、大家在保养水晶的时候,要注意水晶不要和一些化妆品放在一起,因为水晶的物质反应十分活跃,如果经常和化妆品在一起,很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反应,另外也不要和一些腐蚀性的物品放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