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nba 猝死【推荐20篇】

猝死Sudden death,SD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不同的文献关于猝死的定义不尽相同,作者认为比较科学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下面就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浏览

5995

文章

304

在网吧长时间上网容易猝死的原因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网络业的发达,网吧替代了传统的交友成为了众多年轻人汇聚的地方,也因此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长时间上网导致猝死,那么,在网吧长时间上网容易猝死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网吧长时间上网有哪些危害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网吧安全知识。

第一,情绪刺激诱发猝死,对于部分年轻人而言,网吧是个玩游戏的最佳场所,他们在里面血腥厮杀,此种场面最容易调动人的五观情绪,从而刺激到血液流动速度,如果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兴奋状态下,就会导致心脏压力过大而猝死。

第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由于尽情的在游戏中厮杀,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当真正缓过神时才发现肚子早已肌肠辘辘,容易造成暴饮暴食,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青少年出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因素之一,从而诱发猝死。

第三,冠状动脉鼻塞猝死,虽说青少年身体比较健康,但仍然抵不过长期在网吧通宵的劳累,这种劳累会使人体冠状功脉出现鼻塞而导致猝死。

第四,脑出血性猝死,即使是最健康的成年人或者青少年,如果长时间在网吧玩游戏,也有可能导致脑动脉硬化或者脑动脉血管破裂而猝死。

从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在网吧长时间上网猝死的原因不一,还有可能是青少年本身就患有哮喘等慢性疾病,长时间上网就容易诱发病因导致猝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久坐打游戏为什么容易猝死

全文共 1662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关于年轻人长时间熬夜玩游戏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我们在痛惜这些生命逝去的同时,其中的原因也是让人唏嘘不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久坐打游戏为什么易猝死?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久坐打游戏为什么易猝死?

长时间上网,久坐不动,易造成血管栓塞,肺梗塞。晚上熬夜上网,神经持续兴奋易造成心律紊乱。长时间上网、玩游戏,经常三餐不继,会造成体力透支,严重影响健康,诱发疾病、导致猝死。如果网吧内空气流通不畅,人员又过于密集,还容易缺氧,造成血氧不足或心脏、脑部供氧不足。过度疲劳还会造成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而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猝死的可能性。同时,长时间上网、玩游戏一直保持坐着的姿势,也可能引发血液流通不畅,这时人如果突然站起,很可能会因血栓脱落而引起肺栓塞,严重时会致人死亡。

再加上由于熬夜导致的生物钟紊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心跳加速,引发室速、室颤,造成心源性猝死。还有一些人死于脑中风,其原因是血压过高使脑血管破裂。

如何健康生活避免猝死?

要预防玩游戏猝死必须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

1、不要在电脑前玩游戏或工作时间太久,最好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走一走,多做一些活动。平时加强体育锻炼。

2、生活规律。早睡早起,每晚睡足8小时,尽量不要熬夜工作,避免精神紧张、大喜大悲,保持心态平和。

3、经常运动。应根据个人喜好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每次最好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3~5次。这样会有利于保持正常体重,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4、合理膳食。应以富有营养的清淡饮食为主,做到按时进餐、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适时补充水分,可以避免血液黏度增加及血栓形成。服用叶酸与维生素B12,对血管也有一定保护作用。科学调整饮食,坚持低脂、低盐、低糖和高维生素,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注意戒烟限酒,积极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5、定期体检。一般来说,30岁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若检查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则要及早干预,避免危险因素。

猝死的4大先兆

1、 胸闷、心绞痛

当一个人突然出现心前区不明原因的疼痛、胸闷,甚至是心绞痛,一定要提高警惕,这说明已经有了心肌梗死的隐患,如果这种隐患不排除,可能随时会发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还有一些因素会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比如情绪激动,大喜或者大悲,还有劳累过度等都会增加心梗发生的危险,也就是增加了发生猝死的危险。

2、精神不振、嗜睡、疲乏无力

有一些人总会感觉自己的精神懒懒的,总是很想睡觉,感觉到自己一点力气也没有,要高度重视,这也可能是猝死的前兆,是身体发出的一种提示信号,应该立即进行救治,而且预示着身体已经处于严重的疲劳状态,随时可能发生心梗。

3、头晕

这种头晕如果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可能更加危险,年轻人偶尔的头晕头痛可能很正常,但是如果老年人经常性的头晕,一定要重视,因为头晕可能是脑溢血的前兆,而如果是久坐久站或者排便时候出现的头晕会更加的危险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而脑溢血也是导致猝死的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所以,如果身边的老人头晕不能大意,一定要立刻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4、有心脏病的病人表现出明显的胸痛

一些已经患有冠心病的病人也是猝死的高发人群,如果出现了严重的胸痛的症状,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那一定要尽快看医生。

事例回顾

近日,某直播平台王者荣耀主播孤王因过度劳累而不幸猝死。据了解,该主播长时间日夜颠倒,最终身体扛不住导致过度劳累引发“猝死”。

据粉丝称,主播孤王从7月开始调整了直播时间,每晚凌晨12:00 ~早上9:00进行直播,去世前,已经连续通宵直播好几个月了。

久坐打游戏的危害

如果长时间坐着玩游戏,哪怕是年轻人,身体素质也是受不了的。

长时间上网对健康危害极大,首先,不少痴迷网游者持续上网玩游戏时不吃、不喝、不休息。人体会感觉非常疲劳,机体免疫力也会下降,引起神经衰弱。其次,有些人在网吧,网吧内空气流通不畅,在封闭的环境中容易缺氧,诱发疾病。再次,过度疲劳还会造成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这就增加了猝死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远离猝死魔咒 预防猝死事故措施大集合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是高节奏的社会,经常也有新闻报道某某高级白领猝死的消息,每次的消息都会使很多人不寒而栗。懂得未雨绸缪,学会猝死事故预防之道才是王道!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预防猝死事故的可行措施,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预防猝死措施一、坚持锻炼身体

但锻炼的时间最好不要在早上,特别是冬季,早晨是心血管疾病发作最多的时间,50%以上的猝死都和心血管疾病有关,锻炼的时间最好在下午5点前后或者晚饭后的2-3小时,不过也不能过度锻炼,适当锻炼就行

预防猝死措施二、不要过度疲劳

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活着是前提,很多猝死的例子都是过度劳累所致,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心情舒畅也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猝死措施三、定期去医院检查

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做到预防第一,普通的心电图检查都可以发现潜在的引起猝死的危险信号

预防猝死措施四、注意饮食搭配

多吃植物纤维多的蔬菜和粗粮,增加维生素的摄取量,控制甜食,含盐分多的食物少吃,少吃腌制食物,煎炸的也要少吃,不要吃的特别饱以防肥胖,不适宜快速喝很多冰凉饮料,以免发生冠脉痉挛

预防猝死措施五、不要精神过度紧张

因为精神紧张会引起血压升高,加重心脏的负担,出现心律失常,如果是老人,情绪激动很容易引起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等,非常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除颤是急救猝死的最有效手段吗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除颤是急救猝死的最有效手段。所谓除颤,通常用于救治室颤,就是心室颤动,一种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室肌发生无规则的颤动,此时无血流输出,和室扑即:心室扑动,类似室颤,这一类可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其通过电击使心肌全部除极化后使心脏最高起搏点能再次“掌控”心脏搏动而起到治疗目的。还有就是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无法同步直流电电复律,只能非同步电击,相当于除颤。

一般临床上使用的除颤器也有同步电复律的功能,在转复时需按下除颤器上的同步按钮,这样除颤器会在R波所在位置放电。同步电复律用于房颤、房扑一类的房性心律失常,但这并不是必须的,很多情况下药物也可控制。而且在电复律时由于患者有意识还需要先进行麻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猝死的原因及引起猝死的恶习

全文共 1664 字

+ 加入清单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学者主张定为1小时,猝死防不胜防。你知道你生活中哪些恶习可能导致猝死吗?

第四位:心情抑郁

坏情绪是心脏大敌,而抑郁首当其冲。因为抑郁通常和焦虑相伴,晚上的睡眠质量会很差,而心脏得不到休息,使得血压、心率都会升高,对心脏健康非常不好。建议有了困难多和家人朋友沟通,避免发怒、大悲大喜,控制好情绪。

第五位:暴饮暴食

人在过量进餐后,胃肠道需要大量的血液消化食物,而流入心脑血管的血液大大减少,对于血管本来就有供血不足的人,一顿饱餐很容易就诱发了心梗、脑梗。因此,不要轻易放纵自己的食欲,因为一顿饱餐就可能会夺走一条生命。长期饱食的人容易肥胖,如果运动不够,脂肪会越积越多,血管里容易形成脂质斑块,如果发生在心脑血管上,就会引起冠心病、脑中风。养成好的进餐习惯非常重要,平时吃饭最好吃七八成饱或是少食多餐,并且养生营养要均衡。

第六位:性生活纵欲过度

适度、愉悦的性生活会让人心情舒畅,但放纵的性欲会让心脏衰竭。过度兴奋时,心脏血管会突然痉挛,造成心肌缺血,引发心脏病。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而言,在急性期、急性恢复期之后也可以有性生活,但要避免过度兴奋。有冠心病的人最好不用伟哥。

第一位:在闹市骑车

猝死的原因十大恶习致猝死

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开车、骑车或步行上班,只要经过车辆密集的路段,都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危险,主要原因是空气污染。其中骑车上班者危险最大,因为这些人吸入的尾气最多、“受污染”最严重,他们同时还要耗费一定体力踩踏自行车,容易引发供血不足。这两方面都是诱发心脏病发作的重要原因。专家分析,拥堵的交通很容易让人紧张、焦虑,引发血压升高。

因此,不建议心血管高危人群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期骑车上下班。虽然骑车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穿行在污染严重的马路上,弊大于利。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最好能避开交通高峰出行。

第三位:大量喝酒或咖啡

大量喝酒或咖啡

国内外很多研究证实,适量的酒精和咖啡能产生抗氧化物质,保护心脏。但过量饮用弊大于利。因为酒精和咖啡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如果是长期酗酒的人,会破坏心肌,久而久之导致心脏衰竭。

因此不论是喝咖啡还是饮酒,都要有节有度。正常成年男性每天喝啤酒不宜超过750毫升,换算成葡萄酒、低度白酒、高度白酒分别为250毫升、 75毫升和5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啤酒不宜超过450毫升,换算成葡萄酒、低度白酒分别为150毫升、50毫升。心脏不好的人尽量少饮酒和咖啡,以不引起心脏不舒服为宜。此外,酗酒者如果能戒掉酒瘾,其心脏功能通常有显著改善。#p#副标题#e#

第七位:吸食毒品

吸食可卡因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是常人的23倍

吸食可卡因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是常人的23倍。

第八位:吸烟或被动吸烟

虽然很少有人因为抽一根烟突然心脏猝死,但吸烟对于心脏的损害是长期且顽固的。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从现在就开始戒烟吧,8小时内,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就会减少到正常水平;24小时内,心脏病发作几率减少;戒烟1年后,患心脏疾病(例如心肌梗死)的风险将会减少一半;戒烟15年后,各种风险和不抽烟的人一样。

第十位:久坐不动

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和办公室“久坐族”,在享受“坐”得舒坦的同时,还要防止“坐”以待病、甚至“坐”以待毙,有些养生保健小动作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久坐会导致人体内新陈代谢的改变,影响脂肪代谢,减弱酶的活性,使得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血黏度升高,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第二位:用力解大便

解干大便、搬桶装水这些突发动作,让人从静态中突然发力,瞬间内血压迅速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剧增。此外,血压不稳时,血管斑块的活动性就会增加,容易脱落。

老年人、习惯久坐者、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心脏病史的人,都应该避免突然发力。如果必须进行,要提前做热身运动。平时多吃蔬菜,避免大便干结,必要时用点开塞露等辅助药物。

第九位:吃得太咸、太甜

吃得太咸

吃盐多不仅可以升高血压,同时还能使血浆胆固醇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饮食中含大量甜饮料或爱吃甜食的孩子,成年后心脏病危险会大大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盘点最容易猝死的行业

全文共 1972 字

+ 加入清单

盘点容易猝死行业

1、白衣天使

危险因素:白天夜班连轴转、门诊一坐大半天、手术台上忘时间。特殊的职业使命,要求医护人员的工作不能有丝毫“差错”。他们精神紧张,时常用脑过度、缺乏睡眠。

建议:抽空补充“正能量”。关注健康,要从忙碌的生活中找机会,给身心进行有益的调节。当情绪急躁不安时,听点音乐来舒缓一下紧张的心情,或者通过锻炼释放压力;觉得身体就要崩溃时,适当少加点班,和周围的人开开玩笑,享受一顿家庭晚餐,给生活补充一些“正能量”。

2、广告狂人

危险因素:有近半数以上的白领处于过度疲劳、劳累的环境中。一项网络投票显示,在经常加班的职业里,广告设计师高居榜首。

建议:身体喊累要休息。据了解,李某某发病前已经连续加班一个月没休息,每天都是工作到深夜11点以后才下班。发病前一周,这名年轻人已经出现身体不适。其实,经常疲劳是一种报警信号,它提醒机体已经超负荷了,此时应停下来,把大脑放空,调整工作节奏,不要给身心火上加油,拿健康甚至生命换业绩。

3、IT工程师

危险因素:IT阶层“过劳死”的平均年龄仅为37.9岁。长时间对着电脑编程、测评、调试,每天一个姿势窝在椅子上。

建议:办公室里巧运动。对IT一族来说,想办法让自己“动”起来非常有必要。可以在电脑旁边放点绿色植物,每隔一两个小时做一做手部运动,转转手腕、肩膀等;感觉大脑麻木的时候,从椅子上站起来,伸伸胳膊、扭扭腰,或者喝杯水,多向远处看看,做眼保健操缓解疲劳等。

4、网络店主

危险因素:每天一睁眼就对着电脑,见缝插针地吃饭、打包、发货,睡觉时脑袋里还嗡嗡响着买家的对话声、咨询声、质疑声等。开网店这一看似新鲜、简单的职业,背后却是几乎是“24小时工作制”状态。

建议:规律作息保平安。呵护身心要顺应人体生物钟,及时补充营养,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应付繁忙的日程。可以给自己定个相对规律的作息安排,比如早餐补充鸡蛋、牛奶,中午小睡半小时,下午吃点零食、外出走一圈,晚上12点之前关电脑休息等,不要把压力全部集中一起。

5、人民警察

危险因素:一项调查显示,治安警察每日平均工作12小时,很多民警最大心愿是想“睡觉”。无论大神探还是小片警,都是工作忙、压力大,甚至只能靠抽烟提神醒脑。

建议:杜绝烟草少喝酒。抽烟、酗酒、熬夜等,都会给血管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导致心血管突然发难。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戒烟限酒,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加强运动等,用充满精力的身体应对工作。

6、媒体人士

危险因素:媒体进入透支行业的第4位。生活跟着新闻转,不少新闻记者经常加班加点,日夜奔波。

建议:关注健康“信号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表示,中青年人心脏问题的诱因多是压力过大、生活方式不健康。比如陶伟,在录制节目后马上长途旅行,身体连轴转。因此,年轻人在注意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一些高危诱因,如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7、莘莘学子

危险因素:大学生饮食和运动方面的现状堪忧,50.2%的大学生没到推荐的每日运动量。平时埋头上网、游戏,期末埋头冲刺,成了很多当代大学生的写照。

建议:别把压力拖最后。心理学家发现,把事情拖到最后,会面临巨大的时间压力,并且充满忧虑、焦灼和内疚感。对于众多天之骄子,最好把功夫用在平时,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掌握合理的日常运动方式,无论学习成绩还是身体锻炼,都不要“临时冲刺”,以免得不偿失。

8、一线工人

危险因素:枯燥压抑的工作环境、重复呆板的机械化动作、经济压力等,使之成为健康的高危岗位。

建议:定期体检不可少。心脏性猝死可由各种心脏原因引起,在1小时内以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直至自然死亡。每个人都有必要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潜在的慢性病进行定期检查,做到是否健康心中有数。同时坚持每天适量运动,以提高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

9、运动健将

危险因素:有研究称,在美国,每三天就有一名年轻运动员死于潜伏的心脏玻“更快、更高、更强”,超负荷的运动导致心肌缺血。

建议:不当第一也快乐。冠军的光环让每一个人心驰神往。然而,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第一名的压力最大,而第三名的快乐感最强,生活也更幸福、轻松。而压力正是心脏的大敌之一,习惯争强好胜的人不妨给自己降低标准,试着享受一下默默无闻的生活。

10、演艺明星

危险因素:有调查显示,人前光环的背后,约1/3的明星都在喊累。很多演艺人士要靠药物才能保证睡眠,纷纷感叹“每天都在工作”。

建议:劳逸结合有计划。心血管疾病大都是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制诱发。女性50岁以后,男性40岁以后,一定要把心脏检查作为一个重要项目,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要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并且尽量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诱因。同时,要有计划地给自己创造放松机会,比如工作一段时间后休假旅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心脏性猝死如何预防及急救

全文共 1329 字

+ 加入清单

规律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预防冠心病,而不恰当的剧烈运动,对于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来说反而会增大发生心脏猝死的风险。因为剧烈运动会加大心脏的负担,容易诱发心室颤动甚至导致猝死。那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及在遇到心脏性猝死时该如何急救?跟随佰佰知识网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

1、戒烟限酒。吸烟者猝死的发生率要比非吸烟者高4倍以上,猝死的发生率与每天的吸烟数量成正比。同时,过度饮酒尤其是醉酒容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从而增加猝死的危险性。

2、远离“三高”。“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治疗,尽快使血压、血脂、血糖达标。

3、饮食清淡。摄入过多的肉类,尤其是红肉,会增加发生猝死的风险。

4、规律运动。规律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预防冠心病,而不恰当的剧烈运动,对于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来说反而会增大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因为剧烈运动会加大心脏的负担,容易诱发心室颤动甚至导致猝死。

5、控制体重。男性的体重高于理想体重20%时,其死亡风险会比一般人群高出25%;男性的体重高于理想体重30%时,其死亡风险比一般人群要高出42%。

6、睡眠充足。出现睡眠障碍时,一定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治疗。研究发现,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风险降低30%。

7、学习急救。猝死发生后,有效的抢救时间非常短暂,仅为7-10分钟!猝死发生后,如果在2-4分钟内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疗,大脑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超过8分钟人就死亡了。当发现有人突然意识丧失而倒地时,应立即使其平卧,拍打其面颊并呼叫,同时用手触摸其颈动脉部位以确定有无搏动,若无反应且没有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8、预防便秘。便秘者用力排便时会引起血压升高,机体耗氧量增加,很容易导致脑出血、心绞痛和心梗,诱发猝死。

遇见心脏性猝死该如何快速抢救

发生了心脏性猝死,患者身旁的人除了及时拨打120求救以外,如果还懂得正确的施救方法,那么患者就有“起死回生”的希望。正确的急救措施就是心肺复苏术,基本步骤有三个方面:气道通畅、人工呼吸、人工循环。

首先,要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将患者放在硬的平板上,取仰卧位,救护者双手将患者头部后仰,托住下颌关节,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气道保持通畅,使猝死时松弛的舌头不至于后倾堵塞气道。

第二,进行人工呼吸,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以保证机体主要器官特别是大脑的有氧代谢,保护呼吸中枢功能,防止脑水肿。施救者一手捏紧患者鼻孔,深吸气后将气体口对口吹入患者口中,以每分钟20次的速度进行。

第三,进行人工循环的急救,主要包括胸外心脏按压、直流电除颤、静脉或心腔内注射药物3方面,家属为患者进行院外急救主要以胸外心脏按压为主。心脏按压的方法要正确,施救者两手掌重叠置于患者胸骨下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位置,保持主要按压力放在胸骨上,减少肋骨骨折的发生,按压时双臂伸直,用力要平稳均匀,按压力要足够大,需压低胸骨3~5厘米,然后突然放松,以60~70次/分的速率按压,连续按压不间断。按压有效后可触到患者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看到患者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

其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可以2/30的比例循环多次进行,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警惕!夏季老人登山杀手“猝死”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不少人都喜欢爬山,并把它当做一项防病、健身、减肥的运动。但是请不要忘记,爬山运动是一项耗氧量很大的运动,不是每个人都适宜进行的,不时见诸报端的中老年人爬山猝死事件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对于警惕夏季老人登山杀手“猝死”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爬山猝死的原因

一般来说,导致爬山者突然死亡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肌梗死,另一种是肺栓塞。猝死的确切机理尚不清楚,但与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以及各种原因导致心肌缺血造成致命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病人在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心电不稳导致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病理生理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疲劳和呼吸困难常常是猝死最常见的先躯症状,而胸痛并不是主要症状。

哪些人不适合爬山

有心肌病或风湿性心脏病的青年人不适宜爬山。年轻的猝死者多有扩张性或肥厚性心肌病,因此前面所说的那种两种疾患者不应爬山。

不常锻炼的中年人不宜突然参加大运动量的登山活动。中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担负着工作和家庭两副重担,又夹在老人和孩子之间。中年人在事业生活上忙碌,体质、心理承受力、免疫及内分泌等功能却日益降低,再加上繁忙,无暇顾及身体健康,他们容易患各种疾病,而且不易早期发现和治疗。平时他们又很少锻炼,突然去爬山,自觉比老年人灵活、体力好,登山速度往往较快。活动激增,体力负荷突然加大,结果容易诱发心肺疾病。

体质不好的老年人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爬山。老年人体内各个器官功能均在衰退,而且他们大都不同程度地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爬山是一项耗氧量很大的运动,准备爬山的老人,一定要先进行一些强度不太大的运动,以便有个适应的过程。到了一定年龄的人(女性50岁以上,男性40岁以上)都属于冠心病的高发人群,已患上高血压、冠心病的人,特别是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人是不适宜爬山的。

如果你对老人经常登山好吗?老年人登山有什么好处?老人登山需要注意什么?老人登山需要带什么东西?老人夏季登山注意事项?什么是老年人登山杖?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登山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猝死急救措施

全文共 1572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常发生猝死现象,包括心脑血管病、触电、食物中毒等,希望大家掌握好急救方法。万一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及时伸出援手。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猝死方面的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发生猝死的特征

1.病魔之首

猝死是最可怕的疾病。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猝死相比。

2.发病突然

猝死是患者猝然而死,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他(她)的家人及朋友,都将始料不及。有时发病后患者甚至无法留下一句话。这就是猝死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的原因。

3.高发病率

绝大部分的猝死患者是死于心脏停搏(CA),而心脏停搏的发病率非常高,美国心脏协会2013年6月在《循环》杂志网站上发表的徒手心肺复苏(CPR)共识指出:心脏停搏是美国最致命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它导致的死亡超过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流感、肺炎、车祸、HIV、枪支案件和家庭火灾致死人数的总和[2]。我国每年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人因猝死而死亡。

4.多发生在医院外

绝大多数的猝死源于心搏骤停,国外文献报道40%的心搏骤停没有被发现或发生在睡眠中,70%~80%心搏骤停是发生在家里[4]。根据美国及我国资料,死于院外或家中者占72%~80%[5]。我国另有文献报道,87.7%的猝死是发生在医院外。在院外发病就意味着发病后患者无法及时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急救,同时大众的心肺复苏技能也十分匮乏。这就是猝死发生率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看过“猝死急救措施”

发生猝死的急救方法

将患者平卧,背部垫一硬板,颈部上抬,头颈微后仰,促使气道通畅。

施术者握拳,以患者的胸骨部下段,做一二次短促有力的叩击。如无反应再重复一二次,经叩击后,常可终止室速,室颤,恢复窦性心律。如无效做下轧步处理。

立即做全外心脏按压,左手掌置于患者胸骨下1/3处,右手压在其上方,以每分钟100次的速度,用力适度,反复按压,使胸廓上下活动程度3-4厘米,心内剩余含氧血迅速排入动脉使心脑供血,胸廓下陷回弹时,有助于及通气。按压应用力均匀,轻柔,用力过猛,易引起肋骨,胸骨骨折,气胸,血胸,心包积血,骨髓栓塞,内脏破裂等并发症。如无反应,同时进行下一步处理。

人工口对口呼吸: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推开下颌,使其口张开,用力吸气后患者口腔紧对密闭,将气吹入患者口腔,以每分钟16-18次的速度,反复(吸,吹)进行。如能听到患者呼气声最好。

猝死急救“黄金四分钟”

约每1分钟有1人猝死

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发生的意外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日常所说的猝死一般是指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一般于发病后1小时内心搏骤停。它通常是因为心跳节律发生异常导致的。

据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每年心脏骤停的发病人数约为45万,超过脑卒中、肺癌、乳腺癌和艾滋病这些疾病发病人数的总和。而在中国,目前每年心脏猝死超过50万例。每天猝死的人数在1500人左右,约每1分钟就有1人猝死。而由于国民普遍缺乏猝死急救知识和基本技能,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抢救过来的患者不足1%,大多数人没等送到医院就已经死亡。因此,掌握现场急救技能的意义不言而喻。

“黄金四分钟”救人法则

“黄金四分钟”是指当心脏骤停时,大脑皮层耐受缺氧时间仅为四分钟,随后皮层细胞会开始出现不可逆转损伤和死亡。因此,这四分钟内的急救行为至关重要,对于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而言,现场第一目击者的急救知识、技能和行为意义重大。当发生心脏骤停后,现场第一目击者必须在四分钟内按照“叫叫CABD”的程序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第一个“叫”是指要确认患者意识,第二个“叫”是指呼叫120,C(Compressions)-胸外按压,A(Airway)-打开呼吸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两次,D(Defibrillation)-电击除颤。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猝死,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与糖尿病没有关系,其实,并非如人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很多人不知道,糖尿病本身不易导致猝死,但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会使患者因为机体不适,在短时间内死亡。

糖尿病并发症为什么会导致患者短时间死亡?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乳酸性酸中毒等,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肌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医源性低血糖,或糖尿病合并严重的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颅内感染,或糖尿病合并中风往往会导致糖尿病患者短时间内死亡。

糖尿病患者猝死多是心源性疾病引起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猝死的病因有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但以前者最常见。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

1.严格控制病情。专家指出,将糖尿病病情控制好,是可有效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而目前能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有:细胞渗透修复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

2.良好控制代谢紊乱,防止急慢性并发症。对糖尿病本身及代谢异常的良好治疗是防止由糖尿病所至猝死的重要方法。

3.生活要规律。预防糖尿病引起猝死,要做到不熬夜、不吸烟、不酗酒、劳逸结合、健康饮食,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

4.预防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也会引起糖尿病患者猝死。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一些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及时纠正低血糖,避免导致严重低血糖而危及生命。

5.预防感染等糖尿病合并症。感染也是糖尿病人血糖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常洗澡,注意口腔、皮肤、外阴和足部的清洁,避免皮肤损伤是预防感染非常有效的措施。

糖尿病患者们注意啦,要想在生活中预防猝死,把疾病风险降到最低对患者来说很重要,所以,在生活中要处处尽可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规律,这样才能避免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而引起心源性猝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为什么长跑会猝死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在进行长跑时一定要注意呼吸节奏,把呼吸节奏和跑的动作节奏配合起来,做到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这样也容易做到呼吸深而慢,那我们在长跑是该注意什么呢?长跑时要量力而行,知道自己到底能够承受多少的距离,千万不要挑战自己的底线,让自己身体负荷过大而受伤;开始跑步前,最好先活动一下筋骨,尤其是长期不运动的人。如果不让自己活动开,很容易导致筋脉拉伤;跑步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与身边的锻炼者相比较,按照自己跑步的步调训练,不可受别人影响。不然很容易影响自己的节奏,甚至会影响跌倒,那么为什么长跑会猝死呢?

1.心室颤动

跑步中突然猝死,多数为快速的心室颤动,这种极快无规律的跳动,心脏不可能有任何能力去有效收缩来排出血液,使大脑没有血的供应,所以如果病人不及时救治,就会出现快速死亡。心室颤动是导致死亡的最直接的原因

2.心脏突变

心脏基因的一些突变引起的心电活动异常。

3.肺栓塞

大面积肺栓塞,长期卧床、不运动,下肢静脉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血栓,而腿部更是血栓多发地,腿部的深静脉血栓本身就容易堵住下肢血管让人失去行动能力,更危险的是,久坐后再稍一动弹,栓子就容易松动脱落,然后就像个鱼雷般冲向肺部,造成肺栓塞,此时发生猝死的几率非常高,这类肺栓塞又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蹦极会猝死吗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来玩蹦极的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主要是出于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想要战胜恐惧感,体现自我价值。蹦极跳作为一项勇敢者的运动,我们在蹦极时该注意什么呢?蹦极在气候温暖、阳光灿烂的旅游点尤其流行。绳子会受阳光暴晒的影响,因此紫外线辐射也应列入缩短绳子使用寿命的因素。如果要进行蹦极活动,最好在早晨,在绳子完全处于阳光暴晒和高温之前;蹦极一般用竖钩或弹簧来保证安全,这些设施应该被牢牢地固定在正确的地方。曾经因为这些设备没有安装对地方而发生过事故,因此你起跳前应该确保它们已经安装好,那么大家知道蹦极会猝死吗?

蹦极一般是不会猝死的,蹦极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凡是有心、脑病史的人不能参加。凡是深度近视者要慎重,因为硬式蹦极跳下时头朝下,人身体以9.8米/秒方的加速度下坠,很容易脑部充血而造成视网膜脱落。跳下前应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以防扭伤或拉伤。着装要尽量简练,合身,不要穿易飞散或兜风的衣物,否则曝光可没人管。跳出后要注意控制身体,不要让脖子或胳膊被弹索卷到。最后,如果采用绑腿式跳法,腿部和脚部一定不能有骨折的病史。

蹦极活动的组织者应该是一家合法经营的公司。蹦极教练要有资格、有常识并有经验。许多急功近利的组织者根本就缺少经验,设备也不完善。据记载,蹦极活动中的第一起死亡事故就是因为教练没有把绳索系好,绳子看起来是系在钩子上了,其实没有。另外,由于蹦极是一项具有冒险性的活动,你最好参加保险。

把游客系在绳子上的方法有几种—把背带套在身上,以及系住脚踝、腿或手臂。无论哪种方法,你的安全都取决于你是否被系好了。如果系着物看起来陈旧不堪,或者你觉得哪儿不对劲,就不要跳。还有的事故是由于人们从正升往蹦极点的升降机上摔下来而造成的。因此升降机启动之前你必须要坐稳,不要在升降机启动之前就系上蹦极的绳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如何应对学生猝死突发事故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猝死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在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后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特点是死亡急骤,出人意料,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那么如何应对学生猝死突发事故呢?为大家介绍一下。

1、学生课间受伤和猝死事故发生,立即启动该应急预案。

2、召开安全领导小组及全校教师会议,通报事件,稳定人心。

3、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2小时以内)),请求上级帮助指导。

4、与驻地公安部门说明情况,请求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秩序的稳定工作。

5、确定专人组织调查,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不擅自为事故定性,并写出事故报告,分别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6、召开学生会议,通报事件经过,并进行安全再教育,做好事故后校园稳定和秩序维护工作。

7、专人负责接待家长,召开家长会,通报事件经过,稳定家长情绪,必要时做好与家长单位领导工作。

8、冷静面对媒体采访,有专人负责接待,未经同意,师生不得接受采访,加强门岗管理;

9、学校全体教师必须坚守各自岗位,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发布误导信息,共同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要想知道学生在校意外受伤怎么办请到来了解。更多校园安全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血压猝死的急救方法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高血压者,这时就需要我们多加了解这类疾病应该如何去处理,例如说高血压猝死急救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去掌握,才能知道如何的解决,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问题,以及疾病急救知识。

高血压本身是常多发在老年人身上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不过这几年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出现飞快的提高。高血压这种心脑血管疾病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年轻化了,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边十个人就有九个人患有高血压这种疾病。所以高血压现在越来越年轻化,而且也是我们生活普遍常见的一种疾病了。高血压脑病也是一种存在非常高危害的疾病。那么高血压脑病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步骤/方法:

1在我们现在的现实生活上,猝死在高血压脑病上的人并不在于少数。而且这几年发生高血压脑病猝死的几率也越来越高。出现猝死的情况大多数因为患者和周围人对高血压脑病的急救措施不了解导致的。

2高血压脑病的急救措施有很多,这要看高血压脑病患者出现的是那种情况。我们生活常见的高血压脑病引起的猝死急救措施一般就是让病人安静休息,然后口服含下一片硝酸甘油,并快速的吸入氧气来急救措施。

3还有一种高血压脑病的急救措施就是立刻让患者卧床或者周围可以平躺的东西躺下休息,然后及时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的急剧升高,最后在拨打急救中心的电话来接患者到医院观察治疗的急救措施。

注意事项:

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要出远门或者周围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脑病的话。就要注意用一张卡片在上面写上自己患的是什么病还有急救措施,家人联系方法。

以上这些内容就是我们为大家所带来的,大家可以认真的去阅读作家的理解,要想了解突发心源性猝死该如何正确急救,我们可以关注下期的内容,下期会为大家详细的去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打篮球猝死是什么原因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运动猝死是与运动有关的猝死简称,一般定义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强调猝死发生在运动中或运动后,而且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也就在几十秒、几分钟之内,这是运动猝死最重要的特征,那么打篮球猝死是什么原因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有关专家指出,这些人的死亡原因很有可能是不科学健身或长时间过度疲劳等原因造成,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注意避免猝死悲剧的发生。

当然,避免运动猝死不等于就要停止运动、健身,相反,停止或减少有益的健身活动,还可能会使心脏功能下降,增加发生问题的几率。所以,人们应该以科学知识作为指导,并注意加强医务监督,视自身情况量力而为,更合理地进行运动健身,才能达到强身健体、抵御疾病的目的。

专家认为,运动健身一定要与自身的体力相适应,尤其中老年人和体力较差者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决定运动量,减少激烈程度。如果在运动中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情况,要逐渐减慢运动,然后充分休息,不能盲目坚持,这样就可以减少或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我们打球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万一身体承受不了那么就会受伤,那么篮球运动有哪些常见伤病呢?想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在这里我们会为大家介绍更多的大球运动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心源性猝死在哪个时间段的发生率最高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经常能听到身边人说有很多人突发性疾病的伤害,那么我们就想要多方面的去了解这类知识。例如说心源性猝死在哪个时间段发生率最高以及突发心源性猝死该如何正确急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了解一下这类知识,希望大家能认真的学习多加掌握。

临床统计发现,早上起床后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机率,比其他时段要高。

晚上睡觉时,人体由迷走神经控制。早上醒来后,由交感神经控制。刚醒来时,人体神经功能的调节还不稳定,并且交感神经在肾上腺素与内分泌系统调节的作用下,会引起血压升高。医学上有个词叫“晨峰”,指的就是这个。

睡觉时人是处于平躺状态的,起床后人体位的突然改变,也会导致血压的波动。血压的波动是导致心血管意外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洗澡的冷热水刺激导致的血管舒缩,天气的突然变化,饮酒等等因素影响也会导致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上升。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整理出来的,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如果要想了解更多疾病急救知识,时,我们可以关注这个平台,这个平台每期都会为大家详细的去讲解这类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多的让大家在生活当中能够,更好的去解决突发的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学生剧烈运动前猝死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里经常会发生一些学生运动受伤的事情,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学生对校园运动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都认为学生运动是很正常的,但是学生,了解的很少,学生剧烈运动前应该做一些什么准备。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学生运动拉伤如何急救和学生剧烈运动前猝死症状有哪些?我们来了解一下跑步猝死的症状。

跑步猝死这种运动猝死的情况一般发生在有先天性疾病的人身上,比如心脏有疾病的,心脏病或者心肌炎等,有很多人没有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很可能就在剧烈的运动中猝死。一般死之前会出现胸闷、呼吸不畅、头晕等病症,但是很多人会忽略掉这些感觉,把它就当成是运动以后的正常表现,无法尽快的接受治疗。所以建议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一定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

运动猝死将威胁到人的生命。根据医学调查结果发现,导致运动猝死最常见的症状是心脏性猝死,包括心肌梗塞、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其他如脑溢血、中暑、呼吸系统疾病、肝脏、肾脏等疾病也有导致运动猝死的可能。一些外部诱因也会引发猝死,如体内存在感染灶(扁桃体炎、胆囊炎等)、运动时心脏部位的外伤性出血和疤痕、饱食后运动、高原缺氧、暴晒、运动后立即热水浴等。

所以说我们还要让学生多些了解校园安全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个种运动项目的猝死症状非常多。我们想了解的更多,请查询让我们来学习更多的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预防猝死要避免的坏习惯有哪些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猝死就是始料不及的死亡,没有预期的但属于因病死亡。为什么这么多人容易发生猝死?哪些坏习惯会减少寿命?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主要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猝死介绍

我国每年死于猝死的人大约有180万,也就是说大概一分钟左右会有三到四人猝死,还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猝死,大约有九成甚至更多。所以说在生活中不想猝死的话,我们首要目标就是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如果能够有效地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就能够很大程度上的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而如果要预防冠心病的话,首先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而冠心病又是引起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能够有效的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加剧而导致患冠心病发生,我们就能有效地预防猝死情况的发生。

想要预防猝死,尽量避开这8个坏习惯

1、吸烟。吸烟者冠心病是不吸烟的3倍,所以应该尽量做到不吸烟和少吸烟;

2、酗酒。酗酒会引起全身机体发生改变,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等等,喝少量酒无所谓,但是大量喝酒和酗酒的话,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也很容易造成猝死情况的发生;

3、高盐高糖高油饮食。会加速三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猝死率;

4、饮食不均衡。不吃蔬菜水果,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剧;

5、身体肥胖。缺乏锻炼很容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这个原因是很容易受到我们控制的,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里,所有们应该要坚持锻炼,不要让自己过于肥胖;

6、压力大。长期的压力会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而亚健康与疾病一步之遥,所以保持一个很好的心态很重要;

7、高危人群不体检。有疾病家族史的朋友,要定期做体检;

8、有病不看。很多人在猝死前或有就有一些症状表现,很多人都以为没事,耽误了治疗疾病的最佳时间。

不想猝死,我们首先要改掉熬夜、吸烟、酗酒等等坏习惯,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坚持合理的健康饮食和保持适度的运动以及维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学生运动猝死的急救方法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水平上升了,我们现在交通工具也特别的方便。所以人们的运动时间就少了。学生的学习也非常近,学生的运动时间几乎就是在校的体育课,学生对校园安全知识了解的也特别少。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下学生运动拉伤如何急救及学生运动猝死的急救方法

中学生应该经常参加一些体育活动的锻炼,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为下一阶段的运动做好准备,防止参加在运动中意外的发生;也可缓解学习压力,调节心情,使学习能有更高的效率;学生在运动中应遵守体育锻炼的规律和方法,在参加强度大的运动前应做一些准备活动,让身体有个缓冲和适应的过程,不能盲目的进行运动,这样会导致身体在运动时出现不良的反应,不利于身体健康.

外界因素也可能导致学生在运动时产生猝死、比如环境因素,炎热的夏季等这些都会使的学生在运动时发生意外,还有学生自身的意识,运动完出现头晕、心跳加速、胸闷等症状不能及时的告诉老师,导致对身体治愈最好的时间错过等原因;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会使运动性猝死的发生。

所以说不管是学生也好还是家长老师,我们都应该关注校园运动知识,让学生了解的更多一些,避免不幸的发生。我们可以上了解得更全面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猝死的急救方法

全文共 1127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活中或网上,经常听闻某某人猝死的新闻。表面上,猝死是突然性的自然死亡,没有任何的征兆。临床上猝死是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在20—30秒的叹息样呼吸后呼吸停止。猝死发生前可能胸疼,气急,也可毫无预兆就突然发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猝死的特征

1.病魔之首

猝死是最可怕的疾病。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猝死相比。

2.发病突然

猝死是患者猝然而死,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他(她)的家人及朋友,都将始料不及。有时发病后患者甚至无法留下一句话。这就是猝死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的原因。

3.高发病率

绝大部分的猝死患者是死于心脏停搏(CA),而心脏停搏的发病率非常高,美国心脏协会2013年6月在《循环》杂志网站上发表的徒手心肺复苏(CPR)共识指出:心脏停搏是美国最致命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它导致的死亡超过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流感、肺炎、车祸、HIV、枪支案件和家庭火灾致死人数的总和[2]。我国每年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人因猝死而死亡[3]。

4.多发生在医院外

绝大多数的猝死源于心搏骤停,国外文献报道40%的心搏骤停没有被发现或发生在睡眠中,70%~80%心搏骤停是发生在家里[4]。根据美国及我国资料,死于院外或家中者占72%~80%[5]。我国另有文献报道,87.7%的猝死是发生在医院外。在院外发病就意味着发病后患者无法及时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急救,同时大众的心肺复苏技能也十分匮乏。这就是猝死发生率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猝死急救的注意事项

​在做心肺复苏过程中,每4-5分钟检查一次颈动脉及自主呼吸,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生命体症,检查要迅速,不能超过5秒钟。如果在医院外面抢救,当病人出现心跳后应立即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猝死的急救方法

将患者平卧,背部垫一硬板,颈部上抬,头颈微后仰,促使气道通畅。

施术者握拳,以患者的胸骨部下段,做一二次短促有力的叩击。如无反应再重复一二次,经叩击后,常可终止室速,室颤,恢复窦性心律。如无效做下轧步处理。

立即做全外心脏按压,左手掌置于患者胸骨下1/3处,右手压在其上方,以每分钟100次的速度,用力适度,反复按压,使胸廓上下活动程度3-4厘米,心内剩余含氧血迅速排入动脉使心脑供血,胸廓下陷回弹时,有助于及通气。按压应用力均匀,轻柔,用力过猛,易引起肋骨,胸骨骨折,气胸,血胸,心包积血,骨髓栓塞,内脏破裂等并发症。如无反应,同时进行下一步处理。

人工口对口呼吸: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推开下颌,使其口张开,用力吸气后患者口腔紧对密闭,将气吹入患者口腔,以每分钟16-18次的速度,反复(吸,吹)进行。如能听到患者呼气声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猝死能预防吗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冠心病猝死是冠心病病人因急性心功能衰竭而发生的突然意外死亡。由于病人原来就患有较为严重的冠心病,不管是否有胸痛、心慌等自觉症状,均可随时随地发生猝死,如日常生活里、旅行途中、工作之时或治疗就诊期间等。那么猝死能预防吗?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有些猝死发生前有一些诱发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强或轻度外伤等,有的则无明显诱因,甚至发生于睡眠、休息之时。冠心病猝死的危险因素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与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基本一致,主要与饮食生活习惯等有关,如过去公认的冠心病3项危险因素———血清胆固醇高、血压的舒张压高和吸烟。但是,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人的性格大致可分为A、B两型。A型人的个性强、好动、性情急躁,也易冲动;B型人则性格温和、喜安静,不易冲动。相比之下,A型人更加容易患冠心病,同时也更容易发生冠心病猝死。

猝死能预防吗?

这是许多患者关心的问题。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叫猝死。医学上把事先未能预测的突然死亡现象称为猝死。据观察,引起猝死的原因主要来自心脏,尤其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在短时间内导致大脑缺血,病人多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

那么,为什么不能及早发现这类病人而采取预防措施呢?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病人平素并无任何不适,或者只有发作性头晕、心慌、胸闷、气短等表现,但往往到医院做常规检查时(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却未能发现异常,因而医生不能做出针对性的治疗,以致贻误了病情。

因此,一定要及早发现这类潜伏着危险的病人。目前,通过随身携带式的连续心电监测装置即可将部分病情隐匿的病人“挖掘”出来,并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防止猝死的发生。

由于冠心病病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要减少冠心病及冠心病猝死的发生率,关键在于预防,而且更重要的是早期预防,即从青少年做起,而不是待到中老年时再考虑预防。其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的合理调配和营养平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劳逸结合,讲究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以及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做到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另外,已有研究证实,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服用一些降低血黏度、血脂的药物,比如复方丹参滴丸,能改善心肌缺血、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同时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