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人心率过缓怎么回事(最新20篇)

童话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世界上有圣诞老人吗?圣诞老人来自哪里?圣诞老人由来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圣诞老人的资料。

浏览

5457

文章

1000

冬季养生 老人晚餐的7个禁忌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的健康是每个子女最关心的事情,人进入老年之后就会出现许多的问题,所以子女们平时要多多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你们知道老人冬季养生该怎么做吗,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老人牙齿和肠胃消化功能都在退化,有哪些冬季养生汤是比较适合老人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冬季养生:老年人冬季晚餐七大禁忌

冬夜天寒地冻,一般人就不太外出活动了,谁没事愿意到户外去挨冻啊!对老年人来说,冬夜就更懒得外出了,通常,吃过晚饭就回房自个休息了。人老体就衰,脏腑功能减弱,若晚餐一高兴,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其他的疾病。因此,老年人冬季晚餐宜适度。

为此要注意“七忌”

一、忌吃得过饱

若腹部饱胀,会使膈肌位置上移,影响到心肺的正常活动。加之多吃的食物需要消化,大量的血液会集中到胃肠道去帮忙,导致心脑部位的供血量减少,容易引起急性肠胃炎、急性胰腺炎、心绞痛、脑中风等症。

二、忌贪杯暴饮

晚间饮酒过多,易引起急性酒精中毒,伤胃、伤肝、伤脑。

三、忌肥甘厚腻

油腻食物食之过多,会对肠黏膜造成刺激而消化不良,影响到营养的吸收,加重脂肪的沉积。晚餐应以清淡为主,有利于益胃生津、睡眠安宁。

四、忌食过咸

食盐中的钠可以引起水分在体内潴留,而加重心脏、肾脏的负担,引起高血压、尽力衰竭和中风等症。

五、忌饮浓茶

饮茶过多过浓,会增加小便的次数,影响睡眠质量。同时,茶中含有大量咖啡碱,令人兴奋,不易入睡。而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块状的鞣酸蛋白,使人产生便秘。并且,在短时间内饮用过量茶水,体内水分骤增,会增加老年人心脏及肾脏的负担,对原来就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的老人更加有害。

六、忌食生冷

吃冷饮及凉拌菜,可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使胃液分泌减少,导致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

七、忌进食快

吃饭要细嚼慢咽,以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老年人别把晚餐当成维系生命、填饱肚子的唯一目的。其实,正确、合理的饮食,是老年人进补、强身最有价值的捷径,也是最有益处、最能起到作用的健身方法。

结语:老人的身体不比年轻人,很容易受到天气和饮食的影响,所以平时子女们要多加注意老人的饮食健康哦!相信小编今天介绍的这些老人保健常识,能够帮助广大的老人度过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也要记得分享给身边的好朋友们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老人能在家拔火罐吗?老年人拔火罐需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能在家拔火罐吗?老年人是可以把火罐的,经常拔火罐能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但70岁以上的老年人拔火罐需要格外注意。关于老人能在家拔火罐吗?老年人拔火罐需要注意什么?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老人能在家拔火罐吗

老年人在家拔火罐需要谨慎,最好还是专业的医生拔,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拔火罐需要格外注意。

老年人拔火罐需要注意什么

老人拔罐时间控制在15分钟最养生。火罐因为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在日常家庭保健养生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老年群体。但由于老年人群体有痛觉不敏感、基础性疾病多的特殊性,拔火罐时间以10-15分钟最适宜,祛病养生疗效最佳。

老人拔火罐时,注意拔罐时间不宜太久。这是因为老人耐受度差,拔罐时间不宜太长,以10~15分钟为宜。起罐时,不能直上直下拔,正确的方法是左手拿着罐子,右手拇指、食指向下按压罐口皮肤,当罐子的负压消失时,罐子不拔自掉。

老年人在蘸酒精时,只需将棉球的一半浸入酒精内即可,棉球强大的吸附力也可使另一半充满酒精。点燃酒精棉球后,左手持罐,将罐口向下与水平呈45度角,在接近瓶底处绕一周后取出,并将罐子迅速轻放在拔火罐。

拔火罐的四大禁忌

1.拔火罐的时间和间隔,一点要好好把握,有的人因为享受这个过程,就经常拔火罐,结果把自己的皮肤搞的很糟糕,引起感染,而且造成皮肤重度瘀青。2.餐后1小时内不宜拔火罐,并且在拔罐过程中需要询问患者是否痛、烫或过紧,拔罐以局部皮肤呈红紫色为度,留罐期间注意保暖。3.对于某些带有炎症或者本身患有基本疾病、结核病、骨质破坏、严重冠心病及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来说,拔火罐不但无助,甚至会造成更强的破坏性后果。4.拔火罐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切忌不要洗澡,不要着凉,否则无病也会引起疾病,更有甚者加重病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血压高怎么办 有助老人降血压的食物

全文共 2498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往往会出现高血压的症状,高血压纯粹就是因为饮食不当而导致的。那么,老年人血压高怎么办呢?老年人血压高吃什么好呢?带着这些疑问,跟着小编到文中看看老年人血压高怎么办吧!

春季来临,各种新鲜水果纷纷上市,高血压患者可以吃水果降血压,那么吃什么水果可以降血压呢?

西瓜

西瓜有十几种营养素,对高血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西瓜仁也是一味良好的降压利尿药。但体质虚寒者不宜多食。

1、取西瓜翠衣9—12g,草决明9g,煎汤代茶饮,疗效甚好。

2、把西瓜皮白色的部分切出来,再切成小片。装到碗里洒上一些盐腌制十分钟。腌好的西瓜皮用凉开水清洗干净,然后就可以调料了。放入适量的糖、盐局鸡粉、麻油、胡椒粉、辣椒油,切碎的芫荽,拌均匀。

3、西瓜去皮切块,装入料理杯中。柠檬切两半,将汁液挤到料理杯里。蜂蜜也倒入料理杯。用搅拌器打成泥,再用网筛过滤掉残渣。杯子里装满冰块,将过滤好的西瓜汁倒入,最上面装饰上薄荷即可。

橘含大量维生素C、枸橼酸及葡萄糖等10种营养素。对慢性肝炎引起的高血压,蜜桔可以提高肝脏解毒作用,加速治疗由胆固醇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

1、橘子去皮,剥瓣备用。苹果洗净,对半切开,切小块。胡萝卜洗净,备用。取榨汁机,把准备好的食材依次放入榨汁机,榨汁果汁,倒入杯中即可!

2、将橘子罐头的汤汁倒掉,沥干。将高丽菜(圆白菜)切成细丝,豆芽菜(绿豆芽)去根须,裙带菜切碎,全部材料都用热水烫过,以滤网沥干水分。将橘子,高丽菜,豆芽菜,裙带菜放入料理盆中,搅拌均匀,再以芝麻油和酱油调味。

菠萝

菠萝中所含糖、盐类和酶有利尿作用,多食对肾炎、高血压病患者有益。从菠萝汁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临床上用于抗水肿和抗炎、抗风湿,常食菠萝能加强体内纤维水解作用,对高血压性水肿、血栓症,有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炎症的良好作用。

1、将猪肉切成厚约0.7厘米的片,放入盐,味精,鸡蛋,生粉,料酒腌味。青椒,萝卜切三角块。猪肉片挂鸡蛋,干淀粉。将白醋,番茄酱,糖,盐,胡椒粉调成汁。猪肉片入热油锅内炸熟。浆料头爆响,放入青,红椒与菠萝炒热,放入调好的汁勾芡,下入炸好的猪肉翻炒即成。

2、虾去头去壳去虾线,从后背剖开一刀,虾仁入开水锅煮熟,下锅时要把后背分开才好煮成虾球,碗里倒蕃茄酱、白醋、糖调成料汁。菠萝切小块,热锅炒菠萝,倒料汁,倒虾球,翻炒均匀出锅。

苹果

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果糖、果胶、纤维素及锂、溴、锌等微量元素。具有防止血管硬化,防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功用。近年来研究证实,多吃苹果特别有益于嗜盐过多的高血压患者。

1、将苹果洗净切片,去核。将苹果片与冰糖一层压一层放于大玻璃瓶,保证每层间有较大间隙,冰糖的量要控制,冰糖的量要低于苹果的一半,具体比例个人把握,冰糖多发酵容易,发酵完成也比较酸,但苹果风味少。

2、加入白醋,将玻璃瓶封口封严,置于20摄氏度以上,30摄氏度以下的阴凉处发酵2-6个月。时间越长味道越浓。

3、苹果去皮切成小块,草莓切小块。红茶包泡开水,下少许柠檬汁。所有材料都放入花茶壶,用花茶保温。倒出来后,在杯中下适量蜂蜜。

山楂

山楂可促进脂肪分解,善消肉食,另外还有抑菌、降血脂、强心、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对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冠心病等都有一定疗效。

1、用鲜山楂30克,苹果30克,鲜芹菜根3个洗净切碎,共放入碗中,加冰糖少许,水适量,隔水清蒸,汤渣同服,隔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高血压病有一定效果。

2、山楂洗净去核,加水放搅拌机里打成糊状,倒入锅中,大火烧开后改中火煮,煮至粘稠后关火,温度降至不烫手时加入蜂蜜搅匀,冷藏下就可以吃了。

血压高的老人不能吃什么

1、高盐食物

世界上对盐和血压的关系已经研究了100多年,发现高盐摄入可引起血压升高,低盐饮食可使血压降低。这是因为,食物中含盐量太高容易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同时细胞外钠离子水平的增加可导致细胞水肿,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血管腔狭窄,外周血管阻力大,引起血压增高。因此,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平时要注意控制盐量的摄入,保持低盐饮食才有益身体健康。

2、动物蛋白

根据一些实验室研究发现,动物蛋白的过多摄入对高血压患者的顺利康复会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高血压疾病患者应限制或禁用动物蛋白,因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平常饮食可选用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鱼肉、牛奶等,某些蛋白有降压作用。

3、高热能食物

高血压患者有效辅助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要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所以高血压患者要严格限制高热能食物的食用。因为高热能食物(葡萄糖、蔗糖、巧克力等)可诱发肥胖,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高血压患者多合并有超重或肥胖。所以,本病患者饮食上应限制高热能食物。

4、温补类食物

高血压的老年人在进补的时候尤其要小心,一些温补类的食物也不利于高血压病人的恢复。如枸杞,枸杞既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又是一种营养滋补品。枸杞的果实检测出含有丰富的天然胡萝卜素、维生素C、枸杞蛋白多糖、甜菜碱、亚油酸以及铁、磷、钙等营养成分,有补虚安神、明目祛风、滋肾润肺以及护肝抗肿瘤等作用。但是,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或性情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枸杞。

5、浓茶

一些利于降压的药茶是高血压患者日常护理的有效方法,高血压患者要积极利用药茶的降压功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病患者要忌饮浓茶,尤其是忌饮浓烈红茶。因为红茶中所含的茶碱最高,可以引起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适,从而使血压上升,而饮清淡绿茶则有利于高血压病的治疗。

6、咖啡

许多人喜欢闲暇时喝杯咖啡享受一下小资情调,但这种做法不适合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咖啡因对血压的升高起到帮助作用,咖啡因能使血压上升五到十五毫米汞柱,比如,原来血压是120/60的人,在摄取咖啡因后,可能上升至135/75。另外,对咖啡因代谢缓慢的高血压病人经常喝咖啡能增加患早期糖尿病,尤其是二型糖尿病的风险。

结语:老年人血压高调整饮食是关键。以上是小编总结的有关老年人血压高吃什么好的食物推荐以及老年人血压高不能吃的食物,希望小编的推荐能够帮助到血压高的老年朋友们!老年朋友们,你们都了解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人运动后气短如何应对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近来天气转暖,老人的户外活动也多了起来。由于老人的心肺功能衰退,很多老人在活动后经常会出现气短、心慌等症状。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活动之后的正常现象。殊不知老人气短可能提示多种心肺疾病,千万不可大意。一旦发生气短症状,首先要明确其性质。

生理性气短最为常见。正常情况下,老人剧烈运动后会有气短、心慌等症状。只要休息片刻便可缓解,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的气短。生理性的气短一般没有其他伴随症状。

气短时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往往提示肺部疾病。气短是肺癌、胸腔积液等慢性病的前期表现,而逐渐加重的气短症状还是肺气肿病情严重的重要标志,比如,以前能爬三层楼,现在爬二楼就气喘吁吁,这就说明气短加重了,要及时就医。

气短伴心绞痛可能是冠心病。心脏疾病(冠心病)也是引起气短的重要原因。心脏疾病引起的气短一般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后出现,同时还会伴有心前区不适。如果长期有气短症状,并且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需要考虑心衰等严重疾病。更要及早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出现气短,首先设法使病人安静下来,可以轻抚病人胸部,再喝杯温水;气短的病人常常会张口呼吸空气,所以气管黏膜很易干燥,可用一杯热水,让病人吸入热蒸汽,湿润气道黏膜。值得注意的是,春季呼吸道疾病多发,要做好流行性感冒、花粉过敏等疾病的预防工作。日常要做到定时开窗通风,注意卫生,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养个宠物 对老人的心理和心情都是十分有益

全文共 1808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来说,养一只宠物或许很有必要。一只欢乐雀跃的金毛犬也许会让老人想起年轻时张开双臂奔向自己的孩子;一群游鱼也许会让老人想起青涩少年期一起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的儿时伙伴;一只匍匐在膝盖上的老猫也许会让他想起已逝去的老伴的温暖……养个宠物,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和心情愉悦都是十分有益的。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老人养宠物利大于弊

心理学专家说:宠物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专家建议老人可以养宠物。

一项研究发现,饲养宠物老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而且许多家中养有宠物的人,比不养宠物的人要健康许多,上医院看病的次数也更少,养宠物还可以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能力。研究表明,喂养宠物的空巢老人无论是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比其他空巢老人更加健康。

不同宠物的治疗效果

据了解,“动物疗法”在治疗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自闭症和自杀倾向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如养猫可以治疗抑郁症,养鸟可以治疗神经官能症,养马可以调治焦虑症,养鱼可以治疗紧张型强迫综合症等。而且宠物有着人类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像在治疗儿童孤独症时,小狗可以起到关键的治疗作用。但目前国内开展动物治疗的机构非常少。

心脏病人适宜养宠物

美国一项对饲养宠物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证明,宠物可以帮助人们减缓压力,帮助病人更快地恢复健康。这份调查发现,饲养宠物的心脏病患者在离开医院后一年内存活机率要高出不饲养宠物的病人。

在饲养宠物的病人中仅有6%的人在一年内去世,而不饲养宠物的病人中去世者占28%。这可能是因为定时遛狗增加了主人的活动量,对促进健康发挥了作用。

饲养宠物可预防老年痴呆症和老年抑郁症

在老年人群中,有很多患老年痴呆症和老年抑郁症的人,有研究表明,缺乏兴趣爱好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大6倍,因此,老年人养宠物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和预防老年痴呆症和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宠物可以给老年人带来乐趣,使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研究表明,人和宠物间建立起来的这种关系,可远超过其他娱乐所带来的快乐。

不能盲目饲养宠物

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宠物。很多老人养宠物是为了找个伴儿,找点乐儿,以摆脱寂寞、孤独感。因此在选择宠物时,一定要找和自己个性、爱好和生活习惯等都适合的宠物,这样才能自得其乐,不会反受其累。

常见的宠物一般有:绒毛宠物(如猫、狗、龙猫、兔子等)、飞禽(如鹦鹉、八哥、画眉、孔雀等)、冷血动物(如乌龟、观赏鱼类)。绒毛类宠物会和人比较亲近,让淡出社会的老人不仅可以找回被需要的感觉,甚至还能在与动物的交流中恢复母性、父性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正有助于老人定义自身生命价值。

这类动物中的狗,因其天然社会性,会对主人非常依赖、亲近和崇拜,让老人感受到极大关爱、被需要和心理满足。并且,通过遛狗促进老人规律地生活和增加行走,有益于身心健康。

猫,国外研究发现它们真的是“治愈系”高手。猫有强大的“镇静”效果,抚摸猫咪可以缓解心理压力,舒缓人的血压、心律,而且猫的呼噜声对人有愉快的心理暗示和催眠作用,甚至有统计数据表明,养猫可以将患上心脏病的风险降低40%。

飞禽类宠物不论是否会“学舌”,都很考验主人耐心,它们需要精细的呵护才能健康成长。尤其是鹦鹉、八哥这样感情丰富的鸟类,它们不但可以饲养、观赏,更可以和主人产生信任、依赖和情感共鸣。由于饲养鸟类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也促使老年人不断学习,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伙伴相互交流。对于性格孤僻的老人来说,鸟类与主人的距离感让他们不会产生太多的压力和社交焦虑,这种交流方式对他们而言刚刚好。

冷血动物如观赏鱼,本身较少和主人交流,但是自身具有相当的美感和活跃度,一个很小的水族箱也会让房间具有生机活力,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身体局限了他们和其他人的交流,看着游鱼会联想到自由和畅快的感觉,缓解对生活前景的焦虑。“自由的鱼儿”对于很多失能老人的一过性自杀想法,有着简单有效的缓解作用。

当然,饲养宠物也有一定风险,比如绒毛类动物会有狂犬病、破伤风、弓形虫等风险;要从定期检查、避免破皮后与动物唾液接触、不喂生食、及时科学处理动物粪便等方面解决。鸟类带出门时也要避免和自然界禽类接触,避免禽流感风险。

不过,有一部分老年人不喜欢、甚至非常排斥有毛的动物,这些人一部分是因为有哮喘病史、过敏史,更多的是在既往的生活中没有过养宠物的经历,因而不习惯与宠物共同生活。建议老人尝试接触一种自己较为喜爱的宠物,感受它给你带来的温暖、喜悦以及身心的改变,相信会逐渐开始享受宠物的陪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人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

全文共 2325 字

+ 加入清单

骨骼的长期劳损和坐姿不良也是导致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那么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编具体了解下老人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

老人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食疗法

1、鲮鱼粉葛猪骨汤

鲮鱼640克,葛根960克,猪脊骨480克,蜜枣20克,陈皮5克,花生油100克,盐5克。

鱼洗净,粉葛去皮洗净切块,猪骨洗好。蜜枣去核冲洗,陈皮浸软刮净。煲开水,放入粉葛、猪骨、红枣和陈皮。另用油盐将鱼煎黄,煮约1小时后放入煲中,再煮1小时便成。

2、莲栗糯米糕

糯米粉500克,莲子60克,栗子(鲜)60克,核桃60克,糖桂花15克,白砂糖50克。

将胡桃肉、莲子、栗子仁煮熟去皮,压烂成泥为糕粉。糯米粉加沸水调和均匀,将糕粉、糯米细粉与白糖拌匀。撒入桂花米,放入碗内,上笼蒸1~2小时至熟透,取出。

3、羊肉胡萝卜汤

羊肉(瘦)280克,草果3克,豌豆50克,香菜10克,山药100克,胡萝卜150克,葱白10克,姜4克,黄酒10克,胡椒1克,盐4克,醋15克。

将精羊肉洗净,去筋膜,切成小块。豌豆洗净,胡萝卜切除根,叶及尾尖,洗净,切成细丝。山药去皮刮净,切成小薄片。香菜摘去根和老叶,洗净。生姜洗净切片。葱洗净,切段。草果仁装入小纱布袋口内扎口。

将羊肉块用沸水焯一下,以去血水和异味,放入锅内。锅内加胡萝卜丝、山药片、葱白、姜片、黄酒、草果仁布袋、胡椒粉,适量清水,用旺火煮沸,撇去浮沫。

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去葱、姜、草果仁布袋,加入豌豆煮沸。再加盐、香菜、醋,调味即可食用。

4、杜仲猪腰汤

杜仲30克,淫羊藿10克,威灵仙25克、牛膝20g。

以上食材分别研粉,后混合拌匀,再取猪腰子(猪肾脏或羊腰子)8--12个,破开,洗去血液,再放入药粉。摊匀后合紧,共放人碗内,加水少许,用锅装置火上久蒸。吃其猪腰子,饮其汤,每二日吃1剂,每日二次,早晚空腹,可连用2-4周。

老人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西医疗法

基本方法

目前国内治疗骨质增生症的方法有很多,治疗都存着者局限。

一、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充分发挥了药物的作用,但因导入药物为液体,易挥发,药效不持久,限制了该方法的治疗效果。

二、紫外线疗法:其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杀菌作用;

2、消炎作用;

3、止痛作用;

4、促进伤口愈合作用;

5、脱敏作用;

6、促进维生素D3的形成;

7、调解机体免疫功能等。

三、西药治疗。目前西医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的药;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但实践证明这些治疗方法均不理想,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病情易复发。

四、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是骨质增生的首选疗法。当选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老人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中医疗法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外用药

1、骨痛灵酊

【成份】:雪上一支蒿 干姜、龙血竭 乳香、没药、冰片等。

【功效】: 温经散寒,祛风活血,通络止痛。适用于腰、颈椎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具有镇痛、抗炎、改善微循环等三大作用。

骨痛灵酊核心机理为:定位吸附感应疗法。因产品具有很好的消炎效果,结合治疗时的生理反应,最后将产品机理分为三步,称为骨痛灵酊“骨病三步疗法”机理:

第1步:定位镇痛。运用先进的分子筛提炼出药物小分子,精确定位,通过不饱和透骨给药直达体内患处,在10平方厘米的痛部范围内,药物小分子都能准确找到痛点,并迅速对痛点骨组织进行疏通,恢复组织养分供给,快速达到止痛目的。

第2步:吸附消炎。其药物功效小分子对坏死细胞进行有力撞击,清理坏死细胞,将其吸附并排出体外。随着功效小分子撞击速度的加剧,骨组织有针刺感,并伴随轻微的发热发烫,最后彻底清除受损组织炎症,消除肿胀现象。

第3步:感应修复。在定位镇痛、吸附消炎后,持久的药物功效小分子在细胞组织内循环,激活休克的成骨细胞,并修复受损细胞,优化成骨细胞生长环境,全面修复骨组织受损部位,恢复骨组织的原有系统功能,使骨骼转动自如,长期使用可根除骨病。

[用法用量] 外用,一次10毫升,一日1次。将药液浸于敷带上贴敷患处30~60分钟;20天为一疗程。用药部位3小时内不得吹风,不得接触冷水。

2、鹳草膏。药物组成及制法:老鹳草,生虎骨,防风,红花,木瓜,怀牛膝,骨碎补,青风藤,功劳叶,当归,麻黄,海风藤,上药用香油炸枯去渣滤净,炼沸,再入漳丹,搅匀成膏,每膏药油l兑乳香面、没药面,麝香 搅匀,每大张净油,小张净油。功效:散风活血,化瘀止痛。主治: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用法:贴患处。

3、石虎膏。药物组成及制法:石斛,生虎骨,赤芍,白及,川芎,羌活,桂枝,生杜仲,生地,川乌,白蔹,生山甲,独活,麻黄,透骨草 ,当归,生草乌,红花,大黄,防风,甘草。以上药料用香油 ,兑肉桂面,乳香面,没药面,麝香,血竭面,广木香面公丁香面。搅匀。每大张净油,小张净油。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主治:颈椎病经络痹阻型。用法:贴患处。

4、蜂毒古今贴。药物组成及制法: 蜂毒、羌活、乳香、红花、川芎、三棱、冰片、大黄、木鳖子、玄参、生地、金银藤、、甘草、土贝母、黄芪、当归、薄荷梗、赤芍、白芷、杏仁、黄柏、僵蚕、生山甲、全蝎、生南星、蝉退、牡蛎、生半夏、羌活、防风、连翘、苍术、香附、橘皮、五倍子、蓖麻子、川连、细辛、官桂、丁香、头发、桑枝、槐条、柳条、苍耳子、老蒜、葱白、生姜等四十七味中药经古法熬制而成。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主治: 颈椎病,腰椎肩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筋骨扭伤、骨质增生、骨刺、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等一应骨病。用法:以生姜擦拭皮肤后,将本膏药直接贴于使用部位或压痛点。每贴可贴六天,最好以两贴每三天交互换贴一次,效果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年迈老人该如何补钙

全文共 1145 字

+ 加入清单

年迈老人该如何补钙

老年人膳食中钙的摄入量又不足,以致发生骨质中钙的不断流失,而造成骨质疏松,骨骼变脆,易骨折。所以,年逾50岁的老年人要注意补钙。说到补钙,很多老年人都会通过喝牛奶来补充钙质。但是牛奶喝越多越好吗?不是的,喝牛奶过量危害还是蛮大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介绍。

一项意大利科学研究发现:老年人过多地饮用牛奶补钙得不偿失,因为牛奶能促使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其原因是牛奶含有5%的乳糖,通过乳酸酶的作用,分解成半乳糖,极易沉积在老年人眼睛的晶状体并影响其正常代谢,而且蛋白质易发生变性,导致晶状体透明度降低,而诱发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或者加剧其病情。

老年人防止缺钙,不要把牛奶作为补充钙的惟一来源。既可以选用乳酸钙、葡萄糖钙、维生素D等药物,也可以选用虾皮、虾米、鱼类、贝类、蛋类、肉骨头、海带及田螺、芹菜、豆制品、芝麻、红枣、黑木耳等含钙高的食物来补钙,以天然食物为最佳。

补钙误区要谨记

1、补钙误区——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青豆、黄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2、补钙误区——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比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3、补钙误区——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年人如何补钙 5类食物帮助老人补充钙质

全文共 2333 字

+ 加入清单

缺钙是大多数老人都有的健康问题,人到了老年以后,骨骼缺少钙质,经常发生骨折等情况!你们知道老年人如何补钙吗,老年人补钙吃什么好呢?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的补钙食物是适合老年人的哦,一起和小编去看看老年人怎么补钙呢?

最适合老年人补钙的食物补钙时要注意什么

中老年人一旦缺钙的时候会引起很多的疾病,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骨质酥松症!许多患有骨质酥松的老人骨骼会越来越细,而且很容易断,这就是许多老人会骨折的原因!那么老年人应该怎么补充钙质呢,老年人补钙吃些什么食物是比较有效的呢?

最适合老人补钙食物

1、牛奶

半斤牛奶,含钙300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钙质人体更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2、豆制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也很高。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另外,长春骨伤医院专家在此提醒您:豆浆需要反复煮开7次,才能够食用。而豆腐则不可与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可以和钙相结合生成草酸钙结合物,从而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豆腐以及其他豆制品均不宜与菠菜一起烹制。但,豆制品若与肉类同烹,则会味道可口,营养丰富。

3、海带和虾皮

海带和虾皮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呢。并且它们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海带与肉类同煮或是煮熟后凉拌,都是不错的美食。虾皮中含钙量更高,25克虾皮就含有500毫克的钙,所以,用虾皮做汤或做馅都是日常补钙的不错选择。

4、动物骨头

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时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鲜汤。

友情提醒:鱼骨也能补钙,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做法。干炸鱼、焖酥鱼都能使鱼骨酥软,更方便钙质吸收,而且可以直接食用。

5、蔬菜

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蕻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老人应该多吃些补钙的食物

其实老年人补钙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选择适合自己的钙剂之外,还有生活中的许多食物也是可以补钙的哦!老年人想要补充钙质还可以经常晒晒太阳,搭配合理的饮食都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下面就和小编来看看有哪些食物是可以帮助老人补钙的吧!

这里介绍一些富含钙的食品

1、乳类与乳制品

牛,羊,马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冰激凌.500ml鲜牛奶可补充600mg钙。

2、鱼虾蟹类与海产品

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

3、肉类与禽蛋

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猪肉松等。

4、豆类与豆制品

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100g豆腐干可补充200mg钙),豆腐皮,豆腐乳等。

5、蔬菜类

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雪菜,黑木耳,蘑菇等。

6、水果与干果类

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桔饼,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桑椹干,花生,莲子,芡实等。

食物保鲜贮存可减少钙耗损,牛奶加热不要搅拌,烧蔬菜多加水,切菜不能太碎,烧菜时间宜短。菠菜,茭白,韭菜都含草酸较多,宜先用热水浸泡片刻以溶去草酸,以免与含钙食品结合成难溶的草酸钙。罐头食品的汁液里富含矿物质。乳糖可贮留较多膳食钙,高梁,荞麦,燕麦,玉米等杂粮较稻米,面粉含钙多,平时应当适当吃些杂粮。

老人补钙推荐食谱

有许多老年人虽然缺钙,但是却不愿意吃那些有药性的钙剂,那么这时候子女就要多多了解一下有助老人补充钙质的美味食谱啦!想要给老人们补充充足的钙质,就来看看小编搜集的这些有营养还能补钙的美食都是怎么做的吧!

虾皮豆腐汤

虾皮50克,洗净后泡发;嫩豆腐200克,切成小方块;加葱花、姜末及料酒,油锅内煸香后加水烧汤。可以充分补钙,常食有效。

虾皮油菜炒香干

虾皮50克,油菜250克,香干2块切丝,;油锅内常法熘炒,可经常服食之。

虾皮小葱烩肉丝

虾皮50克,小葱25克(切成小段),猪肉100克(切成丝),油锅内先将小葱、肉丝煸炒,加料酒、姜末,之后加虾皮旺火熘炒,加精盐调味后服食。

牛奶大枣粥

牛奶煮大米、大枣粥,常食之,治体虚、气血不足。

牛奶饮

牛乳250毫升,每天清晨于早点一道服用,经常饮用可以补钙。

虾皮炒韭

虾皮50克,洗净后泡发;韭菜250克,洗后切段,旺火油锅内先将韭菜煸炒数分钟,将虾皮放入熘炒后加精盐、料酒、姜末,之后加虾皮旺火熘炒,加精盐调味后服食。

牛奶蛋黄汤

蛋黄5个调匀,面粉25克,熟猪肉50克,熟鸡肉片100克,鸡汤500克,精盐少许。面粉25克,用熟猪肉炒成面浆;将鸡汤烧滚入油打散溶化,加牛奶、加碘盐、味精;随即将汤锅立火并把蛋黄兑入锅内,另将鸡肉片分装4碗中,盛汤,即可分4次服食之。

补钙时注意事项

老年人补钙要注意食物的搭配,以上食物适合普遍中老年人,有些老年人可能会对其中一些食物不适应,这时就要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调整。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食物的钙已经明显没有年轻人体质的好,钙的吸收也是大打折扣了。所以老年人除了进行食补之外,建议再配合钙。之。缘片进行补钙,对预防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有很好的效果,对老年人的健康都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年人平时可多户外运动,晒晒太阳,这样对钙的吸收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结语:老年人补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许多的子女不知道怎么很好的照顾自己的父母!生活中的这些有利于老人的饮食常识要多多的了解,就可以帮助老人们很好的保健啦!希望小编介绍的这些老人补钙的常识可以帮助大家,每个老人都能健康的度过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人感到腹胀该怎么办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感到腹胀该怎么办

老人比年轻人更容易腹胀,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和器官老化,老年人唾液、胃液、肠液的分泌量减少,消化食物的能力降低。此时如饮食不当,很容易导致腹胀。常腹胀的老人,应该从生活习惯上做些调整。

晚餐少吃产气食物首先是各种豆类。豆类所含的低聚糖被肠道细菌发酵,能分解产生一些气体,进而引起打嗝、肠鸣、腹胀、腹痛等症状。因此老年人晚餐最好少吃豆制品。

高纤维食物别过量过量吃高纤维食物容易在胃肠内产生大量气体。比如麦麸纤维含量高达31%,笋干达到30%,辣椒超过40%,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等,各种杂粮如荞麦面、玉米等也属高纤维食品。吃这些食物要注意搭配,不能过量。

多吃护胃、顺气食物有些食物有养胃和顺气作用,比如山药健脾胃、益肾气,可促进消化吸收,黏稠质地也有保护胃壁功效;白萝卜可顺气,但要熟着吃,比如炖汤。此外,山楂、洋葱、大蒜都对胃肠有益。

杜绝狼吞虎咽这种习惯会将气体带入肠道,因而产生腹胀。尽量少喝碳酸饮料和啤酒,含有果糖或山梨醇的甜点,也是产气的食物。克服不良情绪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其结果是胃气增多,腹胀加剧。

练习几个小动作简单易行的小动作可以有效缓解腹胀。仰卧在床上,两手分别放在胸、腹部;然后缓慢呼吸,持续1~3分钟。接着双腿屈膝,两手抱膝压向腹部,然后还原,重复10~30次,可促进胃的排空。还可以在临睡前,用一只手按住肚脐顺、逆时针揉摩各40~100次。

警惕某些疾病一些老人合并其他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胃炎、溃疡病等,都易产生腹胀症状。还有由于胃肠道梗阻及腹腔积液、积气、腹腔肿块等原因所致腹胀者,病情多较严重,应及时就医检查,适当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人能吃豆腐吗 老人养生少吃豆腐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常吃豆腐对于老年人身体的健康其实是不利的。

中医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可以益气和中、生津润燥,具有解硫磺、烧酒之毒等作用。但豆腐虽然好吃又有营养,但也不宜吃得过多,所以豆腐的危害有几下几点:

一、可导致肾功能衰退在正常情况下,进入人体内的植物蛋白经过代谢后,大部分会变成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但老年人和一些肾病患者的肾功能下降,若他们食用过量的豆腐,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其出现肾功能衰退,从而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二、可导致消化不良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旦食用过量,就会使这些蛋白质在人体内积蓄,引起消化不良,会使人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的症状。

三、可引起动脉硬化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进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而半胱氨酸会损伤人的动脉管壁的内皮细胞,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引起动脉硬化。

四、可引发痛风豆腐中含有较多的嘌呤类物质。而嘌呤代谢失常是引发痛风的关键原因。因此,痛风患者食用豆腐过量时很容易会引起其痛风发作。

五、会导致碘缺乏病豆腐中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能促进人体对碘的排泄。因此,人若长期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体内碘的大量流失,使其罹患碘缺乏病。

其实中医认为豆制品其实对身体是有一些消极影响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经常吃,当然,以上的问题并不是倡导老年朋友要远离豆腐,适当的吃对老年人健康并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秋天老人的起居宜早卧早起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入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此时,公众在起居和衣着上应该有所讲究,起居宜“早卧早起”,穿衣要“春捂秋冻”。

秋季起居

秋季在起居上之所以要做到早卧早起。是因为“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点至10点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

秋季防秋冻

“秋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适当地增衣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会招灾惹病。“适当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严严实实。“秋冻”的另外一层意思是,晚秋可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但要以自己能接受为限度。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保健谚语。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地冻一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夏季养生粥老人食用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养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中老年人的保健养生适合多吃粥。那么夏季老人食用的养生粥有什么呢?下面小编和您去看看,希望下面文章对您有帮助哦!

夏季推荐老人食用养生粥:

白扁豆粥

做法:将60克白扁豆稍微炒下。然后和60克粳米熬煮成粥,可以加入40-60克山药。早晚吃即可,连续吃10-15天。白扁豆补养又治病。

芡实粉粥

做法:将100克粳米熬煮成粥,然后将60克芡实加水调成糊状,加入粳米粥里,搅拌后煮沸加入白糖即可食用。

参莲大枣粥

做法:党参10克,干莲子10克,大枣10颗,粳米30克。党参莲子蹍细成末,大枣用水稍微煮一下。剥皮去核,将枣肉切碎。将煮枣的水、枣肉、党参末、莲子末熬煮成粥。早晚温热服食即可。

荔枝粥

做法:干荔枝50克,山药20克,捣碎到变软烂,放入100克粳米,熬煮成粥,早晚食用即可。

茯苓栗面粥

做法:茯苓30克,栗子10克,糯米20克,小米20克。颈茯苓和栗子碾碎成细面状。与糯米小米一起熬煮成粥,每日吃2-3次。

薏仁粳米粥

做法:薏仁40克,粳米50克,加入适量的水熬煮成粥。食用的时候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即可。每天吃2次。

山楂粥

做法:将20克山楂、6克木香、50克粳米和适量的水一起熬煮成粥,加入适量的白糖即可食用。这个养生粥对脾胃不足,肠胃功能紊乱导致腹泻有缓解作用。

燕麦粥

燕麦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锌,对糖类和脂肪类的代谢都具有调节作用。燕麦还富含果胶,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所以,常喝燕麦粥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还能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燕麦中含有的钙、磷、铁、锌等矿物质,有预防骨质疏松、促进伤口愈合、预防贫血的功效,是补钙佳品,尤其适合于中老年人经常食用。

紫米粥

紫米具有益气补血的功效,适用于妇女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贫血等症。

紫米还有不少食疗效用,滋阴补肾、明目补血,比较适合产妇、老人、儿童食用,可以有效地补充营养。

粳米粥

粳米能补脾益气,养胃生津。体质虚弱,脾胃不好的人应常喝粳米粥。

粳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较多,多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

粳米能预防糖尿并脚气并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玻。

粳米适宜一切体虚之人、高热之人、久病初愈、妇女产后、老年人、婴幼儿消化力减弱者。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人治肿瘤一定要适度

全文共 1758 字

+ 加入清单

引言:家里的老人被诊断出晚期癌症,怎么办?家属的态度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认为老人年纪大了,经不起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折腾,还是让他舒舒服服活着,自自然然离开吧。而第二种,则是不惜付出大把金钱,带着老人四处求医,恨不得所有治疗手段都给他们试一试。

“这两种态度我们都不认同。”治疗老年人的肿瘤不能太消极,因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很多化疗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已明显降低。但另一方面,老年肿瘤的治疗又不能太过“激进”,“有些肿瘤,例如晚期的肺癌、肠癌,我们不一定非要追求把癌细胞赶尽杀绝,不妨让老人‘带瘤生存’,关键是保证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他们的生存期。”

近日,90岁的邓老伯安详地合上眼睛,走完了自己接近一个世纪的人生。而在8年前,邓老伯还被诊断出患了晚期淋巴癌。当时,由于考虑到邓老伯的年龄,家属本来不想让老人忍受化疗的“折磨”。“幸亏后来我们还是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让父亲接受了化疗,没想到老人不仅挺过了6个疗程,而且没什么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老人足足活了8年,而且是生活质量相当不错的8年。”邓老伯的女儿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到来,恶性肿瘤在老人中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而随着现代人寿命的延长,一些七八十岁,甚至90岁的癌症患者也越来越常见。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65岁以上的老年肿瘤患者占所有肿瘤患者的60%。

提醒:年龄并非化疗禁区

“提起化疗,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毒性大、反应大,杀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医生说:“事实上,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很多化疗药的副作用已经明显降低。即使会出现副作用,临床上也有很多支持疗法可以对付它们。”

与此同时,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年龄并不是化疗的禁区。“我们更看重的是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医生举例说,他们曾收治过好几位75岁以上的老年肿瘤患者,开始家属都是担心患者年纪大,承受不了化疗。可经过检查,这些老人各项身体机能都还很好,于是,家属最终接受了医生化疗的建议。而最后的结果证明,这些老人化疗的治疗效果也都很好。

医生认为,如果能接受充分的治疗,老年人很多局限性的肿瘤是可以治愈。而许多积极的全身性治疗,例如化疗,也是能显着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的。“像非霍奇金淋巴瘤、大肠癌、肺癌、乳腺癌等,目前国际上已有很多临床研究证实了化疗对这类肿瘤治疗的有效性。”

治疗:老人治癌不宜过度追求根治

当然,对于老年肿瘤患者,选择和开始治疗前有很多重要问题需要考虑和权衡。“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功能储备也会下降。另外,老年肿瘤患者常伴有其他疾病或并发症,这些都会影响肿瘤的预后、治疗和转归。”因此,周青峰强调,在治疗期间,医生还必须对老年人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其他疾病或身体不能耐受的信号,我们就必须及时调整剂量,或者停止治疗。”

与此同时,老年肿瘤的治疗也不宜过度。“我们曾经收治过一位80多岁的肺癌患者,由于发现肿瘤时已经是中晚期,所以不能手术。我们给他化疗,效果不错。”但当化疗进行了四个疗程后,尽管老人的纵隔淋巴里还有残留的癌细胞,但我们还是停止了化疗。原因就是考虑到了老人对化疗的耐受性。“如果再化疗,老人可能就受不了了,所以我们宁愿让癌细胞留一点,然后配合密切的随访观察,也不盲目追求对癌细胞‘赶尽杀绝’,否则可能得不偿失。”最终,这位老人带瘤生存了七年。

老年肿瘤有四特点

据周青峰介绍,家属和患者如果能了解老年肿瘤的一些特点,对早发现和合理治疗都有帮助。

1.临床症状复杂、不典型:肿瘤本身引起的症状常不突出。特别是早期的肿瘤本身就很少有明显症状,这就使早期诊断更为困难,易于漏诊。

2.隐性癌比例增加:隐性癌指无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特殊检查下偶然发现。研究证实,隐性癌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老年人反应迟钝,对病痛感觉不灵敏,因此,对老年人开展定期防癌普查,至关重要。

3.重复癌增多:重复癌即多原发癌。老年人重复癌增多,可能与其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监视紊乱等因素有关。

4.合并症多:机体在衰老过程中出现各种内分泌腺的萎缩和功能下降,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时,机体应激能力显着下降,必然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增多,容易发生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研究发现,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大多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主要为代谢、心血管、呼吸系统、肾、肝等方面的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人常泡脚的好处 3类人最好别泡再舒服也不行

全文共 1641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在冬季的时候,应该注意身体的保养,做好保暖工作,对大家的身体健康好。想要做好养生,泡脚是秋冬时节不可少的,很多老人朋友还是比较喜欢这样养生的。那泡脚要注意哪些问题,泡脚对老人健康的好处是哪些?一起跟随本网看看吧。

老人泡脚的好处有哪些

1、调理内分泌。对于老人内分泌问题,要重视预防。人的足部有着很多的穴位,而且每个穴位都与自己的五脏六腑息息相关,在泡脚的过程中,可以刺激这些穴位,能而起到调理五脏六腑的作用,而很多脏器都是分泌激素的,所以,通过泡脚,可以起到调理内分泌的效果。

2、缓解关节酸痛。身体的关节疼痛问题,大家应该做好调理,很多老人都有风湿疾病,经常会觉得腰腿疼、膝盖疼,如果能坚持每天泡脚,就能改善这些不适症状,因为泡脚能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经络通了,也就不痛了。而且,在泡脚的过程中,能去除体内的寒气,从而缓解关节酸痛症状。

3、提高睡眠质量。对失眠的老人很不错,年纪大的人,精气神儿比不上年轻人,所以容易觉得疲劳,晚上睡眠质量也比较差,比如睡眠时间短、多梦等。泡脚的话,不仅可以缓解疲劳,还可以让老年朋友一觉睡到大天亮。

4、温暖身体。泡脚后身体会很暖,年纪大了,身体血液循环功能会比较差,所以很多老年朋友会发现自己四肢冰凉、畏寒怕冷。坚持每天泡脚的话,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温暖身体的作用。而且身体变得温暖的话,睡眠质量会更好。

老人冬季泡脚需要注意这些

1、泡脚的时长。时间不适合很长,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还有中药热足浴方法:每次足浴前先在水里放入煎煮过的药液(可对水稀释),然后按普通热足浴的方法进行。但是,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2、看情况添加药物。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很多老人在泡脚的时候喜欢添加一些中药,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但是,如果出现腿部皮肤破损的情况,例如冬季天气寒冷出现皮肤皲裂,那么应该暂时停止中药泡脚,等到皮肤恢复正常之后再继续。

3、选对泡脚桶。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所谓泡脚,就是要“泡”。“泡”在这里体现是,水要多,热量要够,时间要长。不能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就行。正确的选择是,买一个比较深的木桶,要能把小腿整个放进去的那种。为什么要选择木桶呢?一是比较容易保温,二是贴近自然。

4、泡脚的水温。温度要注意掌握好,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如果有条件,可以先将脚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但是,糖尿病患者和敏感皮肤者要注意,由于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温度过高的水很容易导致烫伤。

5、泡脚的时机。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否则会造成消化不良。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应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才好。

建议晚九点泡脚最能养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调节。

3类人最好别泡,再舒服不行

1、患有动静脉血栓的患者

如果你患有动静脉血栓的话,建议你最好还是不要泡脚,因为泡脚会加速身体内局部血管的扩张,很容易会出现上述那位老人出现的症状,引发危险的可能性更大。建议用热水冲冲脚就好,不要长时间的泡脚。

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病人在泡脚的时候,脚部的神经末梢对外界正常的温度是没法感知到的,只有水温特别高的时候才能感知到温度的变化。这样一来,脚部烫伤的可能性就会很大,皮肤被烫伤之后,很容易会引发脚部感染。所以,不建议糖尿病病人泡脚。

3、足部有炎症、皮肤病等患者

如果脚部已经有受伤的情况出现时,尤其是患有足部炎症和皮肤病的患者,最好是不要泡脚。因为泡脚可能会对伤口造成二次感染,让伤口恢复得更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老人健康长寿先养肾

全文共 2734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老人养生先养肾

第二章:慢性肾病患者莫陷入误区

第三章:三都曲判断肾健康

第四章:肾病食疗方及肾脏保健方法

老人的各器官功能都在不停的衰退,而肾为先天之本,因此老人养生先养肾。那么,老人怎样养肾呢?吃什么养肾?肾病的食疗方法有哪些?下面就来学习小编为您盘点的老人养肾秘方吧,并教你如何判断肾健康。

老人养生先养肾

肾脏很脆弱

西医的肾与中医的肾有所不同,中医讲的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包括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部分泌尿系统。而西医肾脏概念很简单,很局限,就是肾脏,位于脊柱两侧,一对蚕豆状、拳头大小的器官。

肾脏的三个功能肾脏是一部功能强大的超自动化机器,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净水机”,肾脏一天大概要过滤血浆200升,是人体全部血浆的6倍。二是“筛子”的功能,肾脏可以利用筛孔大小的过滤结构,把有用的东西留在血液中,代谢的废物排到尿液中。第三个功能是“生产厂”,肾脏生产了很多跟内分泌、代谢有关的激素,与调节血压、生成红细胞有关。

肾脏很脆弱肾脏功能非常强大,可以说肾脏是人体内的“劳动模范”,因为肾脏的潜力非常巨大。人体的两个肾脏只要剩余20%的功能,就能够完全满足人体的需要。虽然潜力巨大,但肾脏又是一个比较脆弱的器官,一旦受到损伤,没有特别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肾脏的求救信号

如果“净水机”阀门出现故障,一方面是“水太多”,出现脚踝部水肿,早上起床眼睑水肿;如果“阀门调节不好”,则会出现晚上起夜次数增多、尿量增多。另一方面,“净水机”如果不能净水,会使毒素在血液中堆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皮肤瘙痒等不适。若是“筛子”漏了,会出现尿色变红形成血尿;尿中泡沫增多,形成蛋白尿。

慢性肾病患者莫陷入误区

慢性肾病患者多数有三个常见的认识误区,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误区一先治肾脏病再治高血压

经常听到患者说“希望大夫重点治肾脏病,高血压以后再说吧”。但实际上,高血压和肾脏病是一个恶性循环。高血压可以导致肾脏病,肾脏出现问题后导致血压升高。肾脏病患者中半数都合并高血压。如果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的恶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血压控制得足够好,就等于保护了肾脏。

误区二多用药或者不用药

有的患者说“我的肾脏已经出问题了,可得多用药补补”。还有的患者说“药物会伤害肾脏,所以什么药都别用”。所有的药物治疗都是双刃剑,需要衡量药物的好处和用药给肾脏带来的负担。还有一个原则是谨慎调整用量。比如,有的抗生素,一般患者一天输两次,尿毒症患者一周只能输一次。很多经过肾脏排泄的药物量合适了是药物,用多了就变成毒药了。如果肾脏有问题。看病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医生,要问清现在用的药是否需要降低剂量,这点非常重要。

误区三慢性肾病就是尿毒症

以前有人认为,肾脏病就等于尿毒症,甚至少数医生都有这样的想法,谈肾色变。其实,在一百个肾脏病患者中,只有两个人最终进展到尿毒症,这个比例并不高。慢性肾脏病患者有1/3的肾功能长期稳定,1/3肾功能缓慢下降,只有1/3在短期内肾功能恶化。

三都曲判断肾健康

判断肾脏是否健康,有三个步骤。第一要看“净水机”的功能是不是好,测一下肾小球滤过率。第二看“筛子”的功能是否完整,测血尿和蛋白尿。第三看“生产厂”的产量是否正常,就是测量血压。所以,简单的三个化验就能涵盖肾脏功能的各方面,而且可以发现非常早期的肾脏异常。

哪些人群需要测这三部曲呢?

主要有以下几类:①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高血压病程比较长的患者,高血压如果超过10年,蛋白尿的风险增加2倍,肾功能下降危险增加l倍。②糖尿病,尤其时间达到5-10年的患者,在发达国家透析患者最主要的病因是糖尿病,在我国糖尿病是导致尿毒症的第二位病因,占到五分之一左右。③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也是肾脏病的危险人群。

餐桌谨记四句话

肾脏病患着的餐桌文化精髓,有四句话可以概括,谷类当数淀粉麦(中晚期肾脏病患者)、蛋奶鱼禽畜来排、大豆制品当然要、低盐烹饪也逍遥。

对于中晚期肾脏病患者,为了提高优质蛋白、降低植物蛋白质的量,现在临床经常采用麦淀粉来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因麦淀粉中植物蛋白低,每100克含有0.4-0.6克的植物蛋白。此外,优质蛋白的摄入顺序是鸡蛋、牛奶、鱼、鸡鸭肉、牛羊猪肉。

大豆蛋白有保护残存肾功能作用,大豆低蛋白饮食能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相关指标。低盐烹饪主要是指肾友要少吃盐,烹饪时少煎炒而多烧烤,将少量盐撒在食物表面,而不是将较多的盐烹制于食品中。使用香科、糖、醋代替盐作为调味剂,注意食物标签上的含钠量,不要在餐桌仁摆放盐瓶,拒绝所有腌制食品、酱菜和含盐的小吃。

肾病食疗方及肾脏保健方法

水肿

赤小豆(或黑豆)苡米粥赤小豆100克,苡米100克,取水适量熬成粥,每天喝一碗。有清热利湿、消肿的功效,主要针对慢性,肾炎,伴随有湿热、水肿的患者。

西瓜翠衣水西瓜Bc30克,用来榨汁,或煎水。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主要针对慢性肾炎水肿,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红肿的患者。

肾炎血尿

黑木耳红枣花生汤取黑木耳30克,红枣50克,红皮花生30克,一起放人锅巾小火炖烂。有健脾、补血、止血的功效,主要针对肾炎血尿、脾虚者。

肾炎高血压

夏枯草茶准备夏枯草、三七花各15克。夏枯草切碎成小段,与三七花混匀,每次取适量煎水,或泡水。有清热平肝的功效,主要针对肾炎高血压、肝阳上亢者。

蛋白尿

玉米须水玉米须100克,煎水服用。此方性平,利尿、消蛋白,适用于各种肾病蛋白尿者。

经络按摩

保健肾脏主要有两条经络:

一个是膀胱经,主要是天柱穴和委中穴另一个是肾经,涌泉是第一大穴。

天柱穴

在我们的后颈部,后发际正中线上半寸处,往两旁各1.3寸(同身寸,中指第二节为1寸)各有一穴。靠在椅子上,先把两手掌互相搓两三分钟,搓热之后,两手五指在脑后交叉,用两掌心分别去捂后颈部的左右两个天柱穴。每次捂两三分钟,重复3次以上。

委中穴

位于膝关节后面,屈膝时窝横纹的中点处,此穴很好刺激,用手抓住膝盖上面的大腿部,左腿用左手,右腿用右手,拇指在上,其他四指向下,中指去点按穴位,每次3分钟,每天1次。

涌泉穴

位于前脚掌心,脚趾用力往下抓,这时前脚掌中会出现一个小窝,这就是涌泉。可以把两个保健球放在水盆里用热水暖热。将两个球踩在前脚掌心涌泉穴处,微微用力,让球慢慢地在盆底滚动l5分钟。

总结:肾好是健康长寿的前提,肾虚是百病丛生的源头,因此养肾是养生的根本所在。老人想要健康身体安详晚年就要注意肾脏的保养。以上小编为您盘点的老人养肾要诀赶紧来尝试下吧。(文章原载于《益寿宝典》,刊号:2012年2月号,作者:吴大真,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七种不同老人的散步法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人到了老年就一定要注意锻炼,适合的锻炼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如今的老年人也特别注意自身的锻炼情况,而适合的散步也是一种不错的健身方式,也是倍受老年人所喜欢的,只是散步有着多种方式,并不是每一种方式都适合老年人的,有一些根本就不适合老年人的。

下面介绍几种适合不同老年人的散步法:

1、快速散步法

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钟。适合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老年患者。

2、普通散步法

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20~30分钟。适合患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3、逍遥散步法

老年人饭后缓步徐行,每次5~10分钟,可舒筋骨、平血气,有益于调节情绪、醒脑养神、增强记忆力。

4、摩腹散步法

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适合患慢性胃肠疾病、肾病的老人

5、倒退散步法

散步时双手叉腰,两膝挺直。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复多遍,以不觉疲劳为宜。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6、定量散步法

即按照特定的线路、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的路程。散步时,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进行,做到快慢结合。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7、摆臂散步法

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老人健康饮食应要做到三变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一日三餐是我们获取身心健康的首要物质,由于老人的消化系统比常人的慢,因此老人的食谱我们不能固定化,要常于变化。作为儿女的你们要注意给老人的食谱要多变化。

一变:老年食谱三餐求“变”

一日三餐的进食时间不同,人体的生理过程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所以在饮食方面也应作相应调整,以适应节律的改变。

早餐:应坚持低糖低脂的原则,选择瘦肉、禽蛋、蔬菜、果汁、低脂奶,辅以谷物、面食。

午餐:以高蛋白食物为主。美国心理学家斯普林观察发现,40岁以上的男女,在进食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如面食)后4小时内,精力比不上那些以摄入蛋白质食物为主的人。奥妙在于,蛋白质进入体内后会分解出酪氨酸,进入脑后转化成使人振奋的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人精力充沛。

晚餐:应以高糖、低蛋白食物为主,糖类会增加血清素的分泌,可防失眠。肉类、蛋类等高蛋白质的食物宜加以限制。

二变:老年食谱品种求“变”

饮食养生的要旨之一,就是要保持营养的平衡。每天至少要吃14种食物才能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仅以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为例,数量就多达几十种,分布极其广泛。如果食物每天都一样,不仅影响口味,降低食欲,还会造成某些营养成分的不平衡,甚至缺乏,从而埋下患病的祸根。

三变:老年食谱四季求“变”

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很大,因此饮食的安排也更应有所不同。

夏季:首先要注意补足水分和钠、钾、钙、镁等矿物质,还应注意补充富含氮及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每天食用蔬菜不少于500克,豆腐不少于100克,鸡蛋1个,少量瘦肉,应少吃油腻食品。另外夏季苦味食物值得推荐,如苦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老人冬不抑郁 冷不恋床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是个特殊的季节,日照短气温低对老年人是一个较大的威胁。好多老年人采取猫冬措施,即躲在家里以避严寒。可躲在家里一定要注意“冬不抑郁”、“冷不恋床”。

一、不抑郁:老年人冬季极易抑郁。造成冬季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是冬季阳光照射少,人体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缩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据有关资料表明,老人尤其是体质较差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以及平时对寒冷较敏感者,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冬季抑郁症。防治冬季抑郁症,首先,要改善居室光照环境。拉开窗帘,墙壁涂上鲜明的色彩,安装较亮的灯泡等,可使情绪放松,如迁新居应选择光照好的房间。其次,要吃一些能提高情绪的食品,如粗粮面包、牛肉、香蕉、柑橘、巧克力和咖啡等,使影响人们情绪、智能、行为的化学物质的含量增高。再次,多到户外去活动。通过户外锻炼可减轻抑郁情绪。早上散步1小时可使抑郁情绪得到更大的缓解。

二、不恋床:老人睡眠不足,会影响健康,但睡眠时间过长,同样不利于健康。生理学家认为,60~70岁的老人每天睡眠6~7小时为宜,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每天睡眠一般不宜超过6小时。这是因为,老人睡眠时间越长,体能下降越多,进而加速身心老化。调查证实,凡每天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的老人,不仅没有显出精力充沛,反而情绪低落、动作笨拙,出现反常心理,且可能变得愈睡愈懒。老人容易产生疲劳感,专家建议应尽量避免以消极的睡眠方式休息,而应采取散步、聊天、游玩、娱乐等较为积极的方式休息。这不仅会使身体很快得到放松和恢复,而且会使身体得到锻炼,延缓衰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长寿奥妙 耄耋老人长新牙生黑发

全文共 2544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耄耋老人长新牙生黑发

第二章:六大秘诀让老人想不长寿都难

第三章:消瘦老人怎样补充蛋白质

老年人长寿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人们都在追求长寿,长寿在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老年人也是如此,那么,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走进长寿老人的生活,探索长寿秘诀。

耄耋老人长新牙生黑发

提起丸旬老人,人们很容易想起白发苍苍、瘦骨嶙峋等词,然而,今年91岁的银川老人张梅珍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近日还长出8颗新牙,头发也转黑了。

老太网上飙歌

“你好,你好,快请坐。”敲开张梅珍家门后,她快步迎上前,与来客握手并热情招呼。稳健的步伐,洪亮的声音,鬓角的青丝,没有松弛迹象的皮肤,如果不是儿女介绍,很难把张梅珍跟91岁高龄联系在一起。

张梅珍房间摆放着盛开的鲜花,地板干净,床单洁白。小儿媳李向超说,房间卫生都是老妈自己收拾,她的衣服从不让别人洗。老人还养成自己缝补衣服的习惯,无论她搬到哪里,屋里总摆放着缝纫机,现在眼睛有点花,戴眼镜才能穿针引线,”张梅珍说。

“我不唱《真的好想你》,唱首《走进新时代》可以吗?”在家人的鼓励下,张梅珍坐在电脑前,戴上耳麦,面对话筒,在网络K歌房内飙起歌曲。大儿媳李秀书介绍,2010年,在老年人聚会对,婆婆一首《真的好想你》让她成了明星而在网上唱歌,也有好多网友给她献花。

长新牙生黑发

张梅珍的牙齿在80多岁就没剩几颗了,但她拒绝带假牙。去年8月,看着母亲饮食越来越不方便,在儿子儿媳“强迫”下,张梅珍配了副假牙。

“老妈总感觉牙根不舒服。”李向超说,她发现婆婆磨损的牙床上出现一颗新牙。大年初一家人聚会时,又发现7颗新牙。家人还发现,老人原来两鬓斑白的头发也添了许多黑发。

张梅珍家人高兴之余,对老人生黑发长新牙的现象也感到奇怪。就此,医疗部门相关专业人士解释,人的生命体征是一个走向衰老的过程,张梅珍老人身体出现的逆向发展现象虽然非常罕见,但有科学依据。老年人长“新牙”有多种可能:原来有牙埋在恒牙下,一旦年老恒牙被拔掉后,新牙就出现了;拔牙时,原来恒牙的断根被埋藏在牙床内,后来牙根又逐渐显露出来,其形状类似长出的新牙;原来已有阻生齿埋伏在牙槽骨的浅层里,在全口假牙基托板的刺激下,加上牙槽骨逐渐萎缩,阻生齿便重新长出来。至于老人生黑发,可能是毛发基本细胞部分营养丰富,营养代谢和维生素代谢处于非常平衡的状态,致使黑色素重新分泌。

提及张梅珍为何能健康、快乐、长寿,家人坦言,心态平和、生活习惯好、家庭和睦是主要原因。

她每天都是8点起床,做自创的体操,洗漱吃早饭,浇花养鱼,阳台晒太阳;午饭、午休后洗漱洗澡,晒太阳看电视、晚饭后看电视休息……”李向超介绍,张梅珍每天都如此生活,除了三餐外,她很少吃零食和营养品,有时候儿女们给她多夹点肉菜,但收拾碗筷时,却发现还在碗里。老人很少感冒,数年前面部中风偏瘫,她拒绝吃药,靠自己按摩、调理得以康复。

张梅珍心胸开阔,心态平和,遇到什么事都不急。张梅珍的儿子家华介绍,母亲1958年从上海来宁夏力车厂上班,虽然年年是先进,但工资却不对等,她说:“不错了,够花就行了。”老公、子女先她离世,张梅珍伤心之余,劝导家人说:“我们还得好好过。”

70岁的大儿媳李秀书介绍,在她记忆中,婆婆从来没有和家人红过脸,也没有和邻居、同事争吵过。此外,家人坦言,儿孙子女都心疼老人,无论遇到什么事,很少去烦老人,家庭和睦给老人提供了一个开心生活的环境。

六大秘诀让老人想不长寿都难

1、长寿秘诀——开窗通气

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风大或天冷时,可开一会儿,睡前再关好,有助于睡得香甜。但注意睡时不要用被蒙头。

2、长寿秘诀——散步

平心静气地散步10-20分钟,会使血液循环到体表,入睡后皮肤能得到“活生生”的保养。躺下后不看书报,不考虑问题,使大脑的活动减少,较快进入睡眠。

3、长寿秘诀——刷牙洗脸擦身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电视看完后,洗洗脸、擦擦身,以保护皮肤清洁,使睡眠舒适、轻松。

4、长寿秘诀——梳头

古医家探明头部穴位较多,通过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风、开窍守神、止痛明目等。早晚用双手指梳到头皮发红、发热,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5、长寿秘诀——喝杯加蜜牛奶

古代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朝朝盐汤,暮暮蜜。”就是说早喝淡盐开水,晚饮蜜糖水。据国外医学专家研究,牛奶中含有促进睡眠的l-色氨酸,睡前1小时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睡眠。蜂蜜则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从而避免早醒,尤其对经常失眠的老年人更佳。

6、长寿秘诀——洗(搓)脚

民谚曰:“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睡前洗脚,胜服补药”、“养树护根,养人护脚”等等。国外医学家把脚称为“人体第二心脏”、“心之泵”,十分推崇脚的保健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消瘦老人怎样补充蛋白质

消瘦老人为了避免肌肉衰减、体重低下,首要的是补充蛋白质。那么该如何补充蛋白质呢?

老年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是每公斤体重0.8~1克,按体重换算后,一般每天蛋白质需要量为75~100克,可从400克粮食、100克肉类、一个鸡蛋、50克豆制品、250毫升牛奶和500克蔬菜中获得。

保证蛋白质的来源应增加营养丰富并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尤其要增加奶类、瘦肉、禽类、鱼虾和大豆制品等,按照个人的饮食习惯烹制合乎口味的食物,以保证能量和优质蛋白质摄入,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

另外,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若一次进食较多食物不易消化吸收,可逐渐增加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循序渐进而不操之过急。一天可以吃4~5餐,这样既可以保证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又可以使食物得到充分的吸收利用。

总结:你听说过老人长新牙出黑发吗?这是何种原因呢?老人太销售要如何补充蛋白质呢?以上小编为您盘点的这篇文章就为您解答了,好好学习吧。(文章原载于《家庭保健》、《养生保健指南》,刊号:2012年4月号,作者:虎权、汪桂林,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最适合老人的居家锻炼法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对大多数65岁以上人群而言,锻炼都是安全的。即使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关节炎的老年人也能安全锻炼,而且锻炼有助于改善病情。

老年人如何开始锻炼?

首先,老人运动时,衣服要宽松舒适,鞋子合脚牢固,鞋垫应有弹性。其次,一向不爱运动的老人,开始运动时,务必“慢”字当头。“慢”有助于减少运动伤,防止肌肉疼痛。

老人应该选择什么锻炼?

老年人的锻炼方式多种多样。每天可进行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两天可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比如举重物等。其次,锻炼之前应该热身5分钟,比如,先慢走,再做一做伸展运动。锻炼后再做5分钟伸展运动。再次,如果发生感冒等疾病,一定要等病情好转之后再锻炼。

适合老人的4种在家锻炼

1、每种锻炼可做两组,每组重复8—10次。双手推墙:双腿并拢,双手撑在墙上,腿打直,臀部先向外伸,再朝墙靠,身体回到原位。

2、起立坐下:起始动作为坐在椅子上,身体稍微前倾,起身站立。起身时身体不摇晃,也不要使用双手帮忙。然后坐下,重复动作。

3、二头肌卷曲:双手各握一只哑铃(或罐头瓶等其他重物),双臂置于身体两侧。肘部弯曲,重物移向肩部,然后在放下,回到原位。

4、提重物耸肩:双手各握一只哑铃,置于身体两侧。双肩耸向耳朵部位后,放下。

小编提示:锻炼后第二天感觉肌肉或关节疼痛,则说明运动过量。如果疼痛挥之不去,则应告诉医生。出现以下症状,务必看医生:胸痛或胸闷;呼吸困难或气短;头轻脚重或眩晕;无法保持平衡;恶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80多岁老人下肢浮肿是什么原因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出现身体异常,其中下肢浮肿是常见的,那么老年人下肢浮肿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1多岁老人下肢浮肿怎么办

①睡觉时下肢适当抬高,坐椅不可太高,减少下肢下垂的时间;衣裤不能太紧,注意保护好腰及下肢的血液循环;

②适当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活动过多会加重水肿,不活动气血不通也容易水肿;

③限制水分和盐份的摄取;

④注意保护肾脏;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以减少肾脏负担,许多感冒药对肾脏功能有影响,平时服药最好请医生给予指导。

⑤多吃有利消肿的食品,如赤小豆,冬瓜,西瓜,葫芦等, 多吃含蛋白类的食品,如牛奶,鸡蛋,芝麻,瘦肉等,预防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2多岁人下肢浮肿的原因

老年患者下肢浮肿可以有很多原因引起,常见的比如心脏病、肾病等等。

像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脏病患者如果出现心力衰竭,就可能会出现下肢的浮肿,而浮肿的轻重程度与病情发展密切相关,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慌、气喘、憋气等现象。医生通常会通过测血压、心电图、心肺专业检查等,结合病史与体格检查,对这些心脏病作出诊断。

慢性肾炎、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均有可能导致小腿浮肿。这种浮肿,多从脸部开始浮肿,继而扩大到全身、下肢,那么肾脏病的可能性就高。

肝脏病主要的病症如肝硬化、肝癌肝,功能异常,血液中蛋白质的减少,也会造成患者的下肢浮肿、腹水等。

长时间站立所造成的浮肿,是老年患者静脉回流不良的现象。静脉曲张也是造成老年人小腿浮肿的重要原因。还有常见的下肢水肿是下肢静脉闭塞或者栓塞,严重者可出现一侧下肢静脉闭塞,表现为单侧下肢水肿,皮肤粗糙、疼痛、发冷、青紫等。

此外,钠盐摄入过多、用药不当以及因局部感染,如脚气病等引发的脚肿,在老年人中也较为常见。

有的老年人是营养性的浮肿,这是因为老年人进食较少,消化功能减退或慢性消耗等,所导致身体的营养缺乏,而且这时还常伴有贫血的情况。

由于原因不同,老年人下肢浮肿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比如脚肿是因痛风引起的,则脚趾、脚跟及膝盖部分会突然红肿胀痛,发热,疼痛难忍,化验血中尿酸值会增高。

如何预防80多岁老人下肢浮肿

1、经常坐着工作的人,应每隔一段时间转换一下姿势,或者做些舒展运动,有助血液循环。

2、避免穿着紧身衣服,因为有碍血液流动。

3、温水沐浴使身体温暖起来,毛细血管因此扩张,淋巴运行流畅,促进新陈代谢。

4、常做一项简单的足部运动。看电视时,可以用脚趾滚动小球或小棍。或双脚叠着,用叠着的下脚膝头按着上脚的承仙位,有助血液循环。或者打开双脚,身体向前屈,能使全脚淋巴流畅运行,去除浮肿。

5、每天晚上做完家务后,仰卧于地上,双腿高高竖起,靠在墙上,保持10分钟。

6、摄取过量的盐会令水分滞留体内,也会出现浮肿现象。所以要维持水分平衡,就必须将多余的水排出体外,多吃加强水分循环的食物可帮助消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