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散步

散步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散步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散步问题。

分享

浏览

3633

文章

275

坚持经常散步的好处有哪些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是非常不错的事情,长期坚持散步的话对身体会有很多的好处。那么经常坚持散步有哪些好处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操作方法

1

促进消化,虽然散步是比较小的运动量,但是也能让全身得到锻炼,而且在散步的时候,肠胃蠕动的速度会变快,从而可以促进消化。

2

缓解疲劳,如果长期坚持散步的话,可以让大脑的细胞变得更为兴奋点,从而就能有效缓解身体上的疲劳感,值得长期坚持。

3

改善呼吸功能,长期坚持散步的话,身体很多部分都能得到运动,相对起来呼吸方面也能得到运动,从而导致肺活量的功能也会增加,最终让呼吸功能变得越来越好。

4

促进血液循环,如果可以长期坚持散步的话,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让全身的骨骼得到运动,让身体变得越来越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散步可以减肥吗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散步可以减肥的,因为散步可以做到有氧呼吸,但普通散步却没有太大的减肥效果,而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下散步的好处以及如何散步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1

散步是一种比较稳妥且省事的长寿之道,毕竟不用花钱只需要没事在楼下溜达溜达即可强身健体,并且补肾、利筋骨。而散步还可以锻炼腰腿,能够让下肢灵活,预防骨质疏松并且还可以增强内脏机能,促进血液循环等。

2

而在散步的时候想要减肥则需要自己把握好散步的运动量,如果想要达到明显的减肥效果可以选择疾步快走,这样基本是和小跑的速度差不多,在一小时五公里左右,比较适合年轻人,而老年人随便走一走即可。

3

标准的运动量是达到微微出汗即可,如果已经出现大汗淋漓或者是接不上气的情况,那么就是运动过量了,需要及时调整,不然第二天就会腰酸背痛,比不去散步还难受,当然想要减肥也不是一直运动过量,只能做到标准运动然后配合饮食以及坚持才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早上慢跑30分钟和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不妨了解一下

全文共 173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导语: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追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从解决温饱问题,饮食也变得越来越好,再然后开始重视健康养生。其实依靠食物养生是远远不够的,除了食物之外,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一提到运动,很多人表示自己平时会跑步以及散步。有些人喜欢在早上跑步,有些人喜欢在晚上散步,那么早上慢跑30分钟和晚上散步60分钟,哪种更健康呢?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1

早上慢跑30分钟的好处

1、提高心肺功能: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氧气供应和血液循环。这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耐力和耐力。

2、减肥和控制体重:慢跑是一种高热量的燃烧运动,可以帮助你燃烧多余的脂肪,帮助你减肥和保持健康的身材。

3、改善心理健康:慢跑有助于释放体内的内啡肽、多巴胺等物质,这些物质会改善情绪和情绪,减轻压力和焦虑,促进身心放松和平静。

4、增加能量和注意力:慢跑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氧气和营养,促进能量水平的提高。它还可以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度,增加大脑活动。

5、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健康:慢跑是一项重量较大的活动,可以增强骨骼和肌群的力量。经常慢跑可以降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骨密度,促进肌肉发育和塑形。

6、提高睡眠质量:慢跑可以消耗多余的能量,减少焦虑和压力,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对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至关重要。

2

晚上散步60分钟的好处

1、促进消化:饭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左右进行一些散步运动,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肠胃的吸收和消化,防止便秘。

2、增强体质:步行是一种常见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肺部通气。因此,长期坚持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3、放松身体:饭后散步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防止食物在体内长期堆积,还可以疏通人体的血液循环,使身心非常放松。

4、改善睡眠:散步可以促进体内各系统的循环,为身体各部位提供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入睡和深度睡眠。

5、缓解压力:饭后散步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也可以缓解压力,减少长期伏案工作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

3

早上慢跑30分钟和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不妨了解一下

早上慢跑30分钟和晚上散步60分钟都对健康有益,但是它们在贡献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对这两种运动的比较:

1、身体活动强度:慢跑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加强心肺功能,提高耐力和燃烧脂肪。

相比之下,晚上散步是一种较为轻松的活动,对心肺功能的提升和脂肪燃烧的效果较慢跑要低。

2、心理放松:晚上散步通常更具有放松身心的功效。在晚上的寂静环境中散步,可以帮助缓解一天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促进更好的睡眠。

3、时间安排:早上慢跑可提供清新的空气和阳光,有利于开始新的一天。但需要早起,适应早晨的寒冷或潮湿天气。相比之下,晚上散步无需过早起床,更适合那些不喜欢早起或时间有限的人。

综上所述,早上慢跑30分钟更适合那些希望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和燃烧脂肪的人群。

而晚上散步60分钟则适合寻求身心放松、促进睡眠质量的人群。最佳的选择取决于你的个人喜好、时间安排和运动目标,重要的是保持身体活动,做适合自己的运动。

4

常运动固然好,但上了年纪的人,运动时要注意

1. 健康状况咨询:在开始任何新的运动计划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专业健康顾问,了解个人健康状况,以确保运动不会对身体造成不适或危险。

2.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和健康目标的运动形式和强度。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和可能引发的损伤。

3. 加强热身和拉伸:在活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可以减少肌肉和关节的受伤风险。活动后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放松有助于肌肉恢复和灵活性的保持。

4. 平衡饮食和水分摄入:均衡的饮食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适度运动至关重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

5. 佩戴适当的运动装备: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服装,提供良好的支撑和保护,减少运动引发的伤害风险。

6. 避免极端天气和环境:炎热、寒冷或潮湿的环境可能对中老年人的身体造成更大的压力。尽量选择温度适宜的时间和环境进行运动。

7.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检查身体状况和健康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8. 注意身体信号: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如不适、疲劳、胸闷、头晕等,若有异常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咨询专业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老年人散步的好处有哪些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老年人经常散步,可以保持比较健康的身体。散步是一个比较简单,运动量不太大的运动,不管是什么年龄的人,都可以通过散步来健身,老年人不太适合高强度的健身,在每天稍微散散步,就可以有一个稍微健康一点的身体。

1

可以提高适应力

散步可以让老年人多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不会太早的患上老年痴呆,并且散步也可以让老年人的脾气不会那么暴躁,在遇到一个新情况的时候也可以比较好的适应,会有着稍微好一点的心理素质。

2

可以预防一些疾病

通过散步来锻炼可以让老人的身体素质稍微变强一些,这样就可以提升老人的身体抵抗力,抵抗力变强之后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疾病。经常锻炼的老人一般都不会患上一些脑梗还有糖尿病这样的老年人疾病。

3

保持心情愉悦

散步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户外可以看到花草树木,每天可以保持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散步,就可以让老年人的心情稍微愉悦一些。经常散步也可以让老年人作息更加有规律,有了好的睡眠就可以继续保持心情的畅快。

展开阅读全文

散步小常识大全

全文共 1844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是一种运动,指为了锻炼或娱乐而随便走走,漫步徘徊,有时也指尤其为了炫耀而缓漫步行。饭后适合散步,每天坚持散步对身体肯定有好处,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⑶交叉走路法

方法:挺直身体,脚向内侧迈步,腰部随迈步而扭腰,两手放开,甩开两臂,用两臂摆动平衡身体。

效果:可以运动腰部和四肢,对腰肌劳损的保健作用确实很好。

散步的类型

散步形式不必拘泥,可与其他内容结合起来,以提高锻炼兴趣,如结伴散步、逛花园等。散步的速度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或以且走且停、且快且慢的逍遥步而行,此法多用于体弱多病之人;或以每分钟60步左右的慢步而行,多适用于饭后运动。

散步的时间以清晨、食后、睡前为宜。食后散步有助于消化,睡前散步有助于心神宁静、尽快入眠。散步的关键在于能否持之以恒,尤其是对神经衰弱、消化不良、肥胖之人来说,更是有好处。

散步方式可单纯走步,也可与赏花观景相结合,练在其中,乐在其中。散步运动法有以下几种。

⑷跳越方法

方法:一只脚落地的同时,一只脚跳起来走,要有节奏地跳。

效果:能提高脚部的力量,又能平衡身体。

目前,社会上还流行倒退行走,其优点是调整了平时不大用的肌肉,而使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减轻或消除腰背酸痛。有腰肌劳损或骨质增生的人,可采取此种方法,不过应在平地或无障碍物、较为开阔的安全地段进行倒退锻炼。

饭后歇会儿再“百步走”

人们常说的“饭后百步走”这种说法不很科学。正餐过后,血液都集中于胃部,大脑缺氧现象严重。饭后匆忙走动会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随之减少,影响消化,还会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特别是老年人,还会有跌倒的风险。

特别是冬季气温低时,如果饭后马上出去散步,在瑟瑟的冷风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骤然收缩,加大了心脏的供血负担,还容易引起风寒头痛。因此,饭后适当静坐,闭目养神30分钟后再活动比较合适。

5、散步的保健作用

散步是一种和缓轻松的健身运动,还是一项不良影响少、成本低而且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进行的运动。只要每天认真地走上30分钟,就足以使人受益多多。

⑵用脚尖走路法

方法:用脚尖走路,两手放开甩开两臂,用两臂摆动平衡身体。

效果:既调节大脑的平衡功能,又能调节腹部和臀部以及下肢的肌肉,是一种很好的散步运动方式。

散步可以强身健体

步行时,两足交替移动,能锻炼肌肉、活动筋骨、强健腿足、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跳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这对心脏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对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均有益处。步行还可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并能改善呼吸功能。散步更是祛病延年的一种方式,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和肥胖症。对由于胃肠功能紊乱而导致便秘的老年人,散步更有利于保持排便通畅。

有目标的走法

方法:走在人行道(或操场)上的直线上(脚踩白线)。

效果:可培养精神的集中力和身体的平衡功能,达到对大脑功能的调节效果。

别在大雨大雾中散步

雨中散步有许多晴天无可比拟的健身作用。小雨中散步能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耐寒力和抗病力,有利于健康、长寿。但大雨和大雾时最好不要在户外进行散步运动,特别是大雾的早晨更不要在户外运动,因为雾中溶解了一些有害物质,还同时沾带了一些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的固态小微粒。在雾中做运动时,大量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及过敏反应。因此,在有雾的早晨,可做些室内运动项目。

散步的时间与目标

散步行走作为健身的运动项目,要掌握一定的速度才能达到目的。一般来说以每分钟60~80步进行锻炼,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6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步行速度如能达到每分钟80步左右,每天步行1小时左右,步行时最高脉搏数保持在100次/分左右,且自我感觉良好的,是最合适的运动。有的老年人可能达不到这个指标,只要尽到自己能力进行锻炼,也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散步的注意事项

散步时应注意:①要全身自然放松、步伐从容和缓,不宜匆忙。②要心绪平静,不要让琐事充满头脑;要根据体力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做到形劳而不倦。③尽量用鼻子呼吸,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咽炎、气管炎。④走路时脚的前半部先着地,蹬地时亦为前半部用力,而不能整个脚掌同时着地或用力,脚掌不应有擦地动作,否则会加大前进阻力,易使脚掌疲劳、碰伤甚至使人摔倒。⑤散步过程中如遇胸部有紧束感、心悸气促及头晕等情况,要减慢速度,慢慢停止。

散步可以调节精神

散步是一种可以调节精神的运动方法。失眠的老年人,睡前散步有助于安眠。散步能陶冶情志、舒畅情怀。在空气新鲜、环境幽雅的场地上慢步行走,会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散步能调节大脑皮质的功能,紧张的脑力劳动后,散步可消除疲劳、健脑益智,有助睡眠。因此,散步有养神舒心的效果。

散步

展开阅读全文

《散步》的中心思想 莫怀戚散步中心思想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的中心思想:全文以“我”为人物中心,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系,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散步》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85年,最先发表于当年的《中国青年报》上。当时莫怀戚父亲刚去世,照料了莫怀戚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调了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

莫怀戚的弟弟是医生,他告诉莫怀戚,他的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同时,作者在和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流时候发现国外对“孝”也是倍加推崇,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念头。

《散步》简介

《散步》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莫怀戚,写于1985年。全文带有抒情色彩,作者在文中发出了“生命的感慨”。此文语言平易朴实,但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使读者的心灵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美的旅行。

展开阅读全文

带孩子去公园散步应注意什么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瞧,公园里锻炼的人真多,散步的人不少,其中不乏带着孩子散步的父母及家人。那么带孩子去公园散步应注意什么?

1.不要靠近池塘:

有些规模大点的公园,会有小溪、河水等水边,或者有游泳池,家长一定注意带宝宝远离以上水域,毕竟宝宝小稍有不慎可能落水

2.远离车辆:

如果公园内有行车道,一定让宝宝注意来往车辆;若公园内有停驻的车辆,也要让宝宝远离,不要在车边玩耍,尤其不要尊在车附近玩耍,防止车辆启动。

3.在带孩子们去公园的时候,要确保公园的游乐设施是不是适合孩子的年龄,比如说孩子爬的东西不能超过32英尺,螺旋滑梯的转角也要在360度以下,秋千要是叶片式座椅的等等。仔细地检查游乐场设施的安全性,确保不会给孩子带来安全隐患,比如说父母要看看设施是不是生锈了,有没有明显伸出来的螺丝......。

4.大人不要穿高跟鞋:爱美的妈妈们都喜欢穿上高跟鞋,喜欢这些美的东西是准妈妈的天性,可以如果你要带孩子玩的话,最好不要穿高跟鞋了。如果宝宝稍微大一点的话,已经会走路了,我们要穿着高跟鞋带着他出来玩,孩子跑起来我们就跟不上了,或者容易摔跤。既然带孩子出来玩的话就要穿着便装,平底鞋,轻轻松松带着孩子就可以了。

5.避开剧烈运动。提醒宝宝不做从高处往下跳、快跑等危险动作,以防宝宝摔倒或撞倒。

带宝宝到户外玩,最好控制在上午10点半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最好让宝宝在树阴下玩耍,避免阳光的暴晒。不做剧烈运动,以防孩子出汗过多,引起虚脱。6.及时补水。要随身备一瓶白开水、酸梅汤、西瓜汁或绿豆汤,玩一会儿给孩子喝,补充水分。

有不少朋友常问小编:脚部畸形穿矫形鞋垫怎么样,有没有效果?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介绍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文中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不吝赐教,以便我们以后的文章越来越完善。另外哪些鞋子会对脚部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呢?请关注的走路出行安全小知识吧!

展开阅读全文

老人傍晚散步切忌有说有笑吗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很多人吃完饭,都会选择散步,那么散步对身体都有哪些好处,饭后散步又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呢?老人傍晚散步切忌有说有笑吗?和大家看看吧。

晚饭后散步的意义也很大,忙了一天,晚饭后散步,轻松一下,对身体大有好处,但放下筷子就走的习惯却并不可取。因为,吃进去的食物需要在胃里停留一段时间,从容地与帮助消化吸收的胃液相混合,然后再缓缓地从胃里排出,进入十二指肠。进食后马上站起来走路,无疑会给胃凭空增加许多紧张因素,破坏正常的工作程序。

饭后休息10—15分钟后再开始散步才能起到保健作用。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饭后走动的时间可以从10-30分钟中选择。体弱、年迈的人可以少走一些,避免感觉劳累,增加心脏的负担;平时缺乏运动、体重超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则适合多走一些。总之,“午饭后要坐,晚饭后要走”,长期坚持,必会有益于健康。

饭后散步的注意事项

散步,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许多老年人偏爱饭后散步。散步虽好,也是因人而异的。例如,患肝炎的人,如果饭后活动,食物在胃内便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很快地进入肠道,也不能被充分吸收,结果往往出现腹胀等症状;患胃下垂的病人饭后也不应该活动,后者会加重胃下垂。患有上述疾病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人,饭后至少应静卧半小时再活动。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应该休息一会再进行“饭后百步走”,吃完饭就“走”对身体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老人散步的时候一定要集中精神,不要有说有笑,左顾右盼,要注意老人健身安全,学习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保护老人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哪些散步鞋适合老人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散步的好处很多,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而成为一类特殊人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方面都需要多加注意,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危害健康。老年人的用品也不同于年轻人,例如鞋子,那么老年人的鞋子有些什么讲究呢?和大家看看吧。

1、底不要太平太薄。

上了年纪后,老人很多部位的肌肉都会萎缩,脚底也不例外,会变得干瘪一些。如果鞋底太薄,会硌得脚疼,鞋底太平,走路时,脚掌必须紧紧用力贴住鞋底。这会使脚部压力增大,导致足部因神经紧张产生疲劳感。如长期压迫和摩擦,还容易造成皮肤破损,特别是一些患有糖尿病的人,皮肤破损后很难愈合。因此最好选择后跟在2-3厘米的拖鞋,或者干脆就穿有点跟的布鞋,以减轻足弓压力,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2、老人尽量少穿鞋面是细带子的,要选择一整块鞋面的鞋。

细带子拖鞋和人字拖不能给脚足够的支撑面,每当脚后跟离地时,脚趾必然会弯曲起来试图“钩”住鞋面,这属于不自然的施力情形。时间过长,会导致小腿前方肌肉酸痛。为了避免掉鞋的尴尬,老人还要不自觉地缩短步幅,很容易引起摔倒。

3、鞋一定不能买太大、太宽松的。

老人脚背一般比较高,喜欢买大一号的拖鞋。但一般来说,拖鞋的长度和高度应以刚刚能将足部塞满为宜,这样既能让双脚充分放松,也能跟脚,防止老人摔倒。

4、老人要选保暖性较好的鞋。

人的双脚远离心脏,供血相对较少,受寒时足部的循环末梢感应力降低,适应性和耐受力变差,导致僵硬、麻木,此时突然着地或用力,易引发组织挫伤。而老人经常在家穿拖鞋,若忽视了脚部保暖,寒邪极易通过脚部侵袭人体,或旧病复发,或损伤阳气,诱发新疾。所以建议老人选择柔软的、带有绒毛的,鞋底稍厚一点的拖鞋,以隔离寒气。

展开阅读全文

腿部有风湿的老人适合散步吗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腿部有风湿老人适合散步吗?现在很多老人都患有风湿病,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生活,和大家一起看看锻炼方法吧。

假如出现疼痛的话可以服用一些镇痛的药物。这样或许有所帮助,比如药物有如芬必得、阿司匹林等非常典型的镇痛药物。不过虽然这些药有镇痛消炎的作用,但是无论是怎样的药物,长期服用对病人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病人会对此产生依赖。所以建议病人不要长期服用。

所谓风湿性腿疼,顾名思义一定要保护好腿部关节。这就要求患者要进行一定的健康的体育锻炼。但是要注意锻炼要循序渐进,防止关节过度运动,从而产生负重。患者还要进行有关肌肉的锻炼,从而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风湿性腿疼治疗的话西药疗效快一点,但是我觉得这种病要慢慢的进行中药调理比较好。中药药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中药草药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具体的身体素质来进行针对性的调配,达到治疗的效果。

3其实具体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有介绍说是物理治疗的,比如直流电疗之类的,但是我认为还是采取适当的心理治疗更加有效。时刻保持乐观的情绪,不要抑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疾病,这样对关节炎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患者应该多多注意健康的体育锻炼,而且要特别注意关节部位的锻炼,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除此之外,要结合中药草药的调配,适当进行相关的治疗。无论怎样,保持一颗良好的面对疾病的心十分重要。

患有风湿病的老人还是要坚持散步,注意老人健身安全,根据自己的身体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学习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保护老人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老人晚饭后散步快走好还是慢走好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老人喜欢晚饭过后散步,老人散步的好处很多,你知道晚饭后快走好还是慢走好吗?和大家看看吧。

骨骼是我们身体的支架,人体活动的杠杆。有了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该经常锻炼。特别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坚持,快走或者是跑步能够有效的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骨细胞营养物质的供应,提高骨细胞的生长能力,从而促进了骨的正常发育。

老年人,快走的话能够促进新陈代谢的减弱,肌肉逐渐萎缩,骨骼出现退行性的改变,骨与关节疾病也越来越多。坚持跑步或者快走能加强新陈代谢,延迟骨骼的退行性改变,预防老年性骨与关节病的发生,从而使您延缓衰老。

首先,快走的方法非常容易掌握。其次,快走是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另外,平地快走对膝关节、踝关节的压力非常小,适合年人、体弱者、严重肥胖者等几乎所有人。快走的装备也非常简单,只需一双舒适合脚的运动鞋,你就可以走上健康之路了。快走作为典型的有氧运动,快走所消耗的能量与慢跑很接近。近年研究表明,快走的健身作用是多方面的。

当然慢走散步也是很有好处的。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肺的通气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以上,从而有利于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善。

除了散步,老人平时也可练练太极、打打广播操、下下象棋,即可强身健体又可休闲娱乐。除了运动,也要注意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平时多吃含锌、铁、硒的食物,锌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铁可预防贫血、耳鸣,硒有抗衰老、防癌抗癌的作用。适当运动与良好饮食的结合才能让老人身体更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老人中午饭后散步好吗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散步的好处很多,老人吃完饭可以到公园散散步,不仅悠然自得还能够强身健体。但是对于不同体质的老年人来说,散步时该重视的方面还真的不一样。那么老人中午饭后散步好不好呢?和大家看看吧。

体胖的老人延长距离。建议体胖的老人多走一段距离,延长散步时间至一个半小时左右,每天保证两次散步,不但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心脏的功能。散步的节奏不宜太快,可以快慢结合,开始主要用脚跟着地,在放松状态下走4分钟,速度保持在每秒钟走两步,随后换成踮脚走,较快地走5分钟,如此反复交替,再放松地正常走一会儿。另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步幅,大腿和臀部多用力,消耗更多的热量。

散步时,以不同的部位采阳,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是晒太阳的重点,采阳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人体腹部为阴,背部为阳,散步时以背朝阳可以调理脏腑气血;

患有“老寒腿”的老人,散步同时配合日晒,可以驱除腿部寒气,并可预防骨质疏症;

失眠老人,如果散步时以手心朝向阳光,可以清心安神、调节睡眠。

因此,散步时最佳姿势就是,以背部朝阳,倒背双手暴露手心行走。时间建议选择在午饭前的11:00~12:00,这个时段自然界阳气最盛。

散步时的速度不急不缓,以感觉温暖舒适、微微出汗为宜,时间30~45分钟。正午阳光强烈,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建议戴帽子、穿长袖衣裤。此外,还可以选用刺激性较弱的防晒产品,外出前擦上。

展开阅读全文

冠心病老人怎么散步锻炼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冠心病人来说除了要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之外,同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不但可以通过提高个人的体质增强免疫力来减轻冠心病的病情,同时还能帮助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放松,冠心病老人怎么散步锻炼?冠心病老人该如何健身?一起和看看吧。

晚上散步别贪多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这句话脍炙人口。因此,很多老年人常选在晚饭后、睡觉前散步。他们有的快步走、有的遛弯,常常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但从中医角度看,老年人不宜将主要的锻炼时间放在晚上,而且时长应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以免伤气。中医认为,晚上,人的“精气神”内敛,阳气收藏,老年人本就气血不足,加上“久行伤肝”,一旦行走太过,甚至大汗淋漓,不仅伤筋,还易伤肝气。因此,老人晚上散步,以10~30分钟、不感觉疲劳为宜。

睡前不宜散步

睡觉前两小时不宜外出散步,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因为散步时体温升高,人的大脑会得到降低体温的信号,体温降低使人放松,因而可以促进睡眠。但如果散步离入睡时间太近,不足以使身体降温,反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最好将晚上散步时间提前到睡前3小时。比如打算22:00睡觉,可以在19:00前外出散步,不仅有助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还可以舒缓情绪。如果室外风大,或气温较低,可以改在室内。

患冠心病步速要慢

患冠心病的老人应多留意心率。散步的合适心率为每分钟不超过“170-年龄”。如65岁的老人,170减65等于105,则他走路时的心率应保持在105次左右,最高别超过125次/分钟。因此,患冠心病的老人散步速度一定要慢,以免心律失常。运动时出点汗,呼吸顺畅,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建议结伴而行,随身携带药物,以防出现危急情况。

另外,宜缓不宜急,应按照平时的步速散步,一秒钟一步或两秒钟三步即可,以身体发热、微出汗为宜,每次散步15—40分钟,每天1—2次,时刻注意老人身体变化,学习基本的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老人散步一定要适量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老年人来说,散步是最理想、最方便的有氧运动。如果我们能让散步成为一种习惯,它将大大地改善我们的健康。但是散步不当也会起到反作用。对于老人散步一定要适量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在慢跑过程中,脚在每次着地时所承受的重量是体重的3—4倍;而在散步的过程中,由于总有一只脚接触地面,因此,脚承受的重量只有体重的1—1.5倍。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常跑步的人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膝伤、踝伤和背伤的困扰,而散步给人体关节和骨骼带来的负担则要轻很多。散步有助于增强心脏和肌肉的力量、降低胆固醇、降低高血压,并有助于治疗糖尿病;能够改善睡眠;增强人的活力和耐力,以及人的整体力量的灵活性和平衡性;能增强骨质,降低人们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饭后散步有助于缓解轻度的消化不良症等。

其实散步也是有讲究的,膝关节是分泌滑液的,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老年人所产生的滑液较少,从而导致膝关节变脆。有骨质增生的老年人特别要注意,锻炼时蹲起动作不要过量,也不是做得越多越好。散步时要穿一双舒适的鞋子,还要选择有阳光的天气散步,早晨不要过早,等太阳出来后再去散步,并且在散步前后各喝1杯水,避免脱水;在散步期间或散步后进行伸展运动,会有锦上添花的锻炼效果;避免剧烈的运动,时间不要过长,老年人一般的散步时间在40分钟内最合适。

如果你对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适合老年人散步和跑步的鞋子有哪些?老人绕圈走路可以预防疾病吗?老年人散步机的好处?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散步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孕妇散步的好吗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孕妇怀孕期是需要加强营养的特殊生理时期,因为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素均来自母体,孕妇本身需要为分娩和分泌乳汁储备营养素,所以,保证孕妇孕期营养状况维持正常对于妊娠过程及胎儿、婴儿的发育,以及适当的运动均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请问孕妇散步好吗?请看下文。

孕妇选择散步这种运动方式是明智的选择,每个阶段的孕妈妈都可以散步,散步的好处是帮助孕妈妈稳定调节情绪,帮助促进食欲,也可以帮助之后的生产。

孕妇要如何正确的散步才是最好的呢?请看以下三点:

一是选择正确的散步时间。孕妈妈每天都应该适当的散步,每天散步时间应该控制在总和一到两个小时左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来调节,身体状态比较不好的可以减少点时间,只要不疲劳就可以了。一般最好的散步时间是每天早上起床和吃完晚饭后。

二是要选择舒适的散步环境。孕妈妈本身因为肚子大,身体臃肿,所以行动比较不方便。所以散步的地方要选择比较平坦的,环境比较好的,空气也要比较清新,这样散步起来不仅心情愉快,而且对孕妈妈的身体也比较好。孕妈妈可以到公园里散步,公园花草茂盛,而且树也比较多,空气就比较清新、含氧量比较高,而且灰尘也比较少,这样的环境最适合孕妈妈散步。如果家里附近没公园的可以选择比较干净的,安静的街道,但是一定要避免空气污染的地方或者是车流量人流量很多的地方,避免意外发生。

三是要选择正确的散步步伐。孕妈妈本身就比较臃肿不方面走路,所以走的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步伐,不要迈得太大,而导致身体振动的幅度过大,这样在孕早期和孕晚期是比较危险的。一般要有节奏而平静的走着,双臂自然的摆动,配合深呼吸,这样可以使孕妈妈感觉到放松舒适,而且还可以锻炼分娩需要的呼吸技巧。孕妈妈还可以结合肢体运动,达到全身的运动。这样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本期孕婴安全小知识均由为大家提供,如果想了解孕妇如何正确使用计步器等一些孕妇用品小知识请继续关注此平台,小编还会给大家如何选购计步器,请大家留意收看。

展开阅读全文

孕早期1~3个月散步指南

全文共 1090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孕妇来说一般怀孕早期会有较为强烈的症状,有的孕妇开始出现了早孕反应(疲劳,乏力,嗜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孕早期三个月准妈妈最需运动。人们常说准妈妈要多锻炼,有助顺产又益身心。我们都知道孕妇不应该做一些剧烈的活动,那散步对于孕妇来说就是一项最好的锻炼,更有利于顺产对宝宝也更好。本期的孕婴安全小知识为大家介绍孕早期(1~3个月)散步指南,请看下文。

小编为大家整理孕期各阶段散步指南:

1、孕早期(1—3个月):孕早期散步并不需要准妈妈对平常的散步习惯做出太大的改变,可以选择舒适、透气性好的散步鞋来保护脚底和脚踝;不管是什么季节,戴上帽子,保护皮肤,尽量避免使用防晒霜;准备方便携带的水杯,随时为身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脱水有可能使准妈妈的体温升高,严重时还可能会危及胎儿的安全;带上喷雾,适当的时候喷一喷,一来为皮肤补水,二来保持体温;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

2、孕中期(4—7个月):在本阶段女性的体重越来越重,准妈妈不妨选择有支撑功能的运动鞋,使脚部更加舒适;选择清晨和傍晚散步,远离太阳伤害,保护皮肤,同时可以避免出汗过多而导致的脱水;注意走路姿势,避免因身体笨拙而挤压背部,下巴要与地面保持水平,目视前方,摇摆手臂来保持平衡,髋部尽量紧缩,避免左右摇摆;这个阶段还可以适当的加强锻炼强度,最好能有家人同行,这样才不至于在散步时感到无聊而无法坚持下去,另外也可以预防意外的发生;天色暗了以后,就不要再在外面散步,如果看不清自己走路的方向和路况,准妈妈就很容易被绊倒或者摔倒从而发生意外。

3、孕后期(8—10个月):到了最后的阶段,准妈妈一定要坚持散步。当预产期临近,散步时最好有亲人陪伴,一是可以平复准妈妈紧张的心情,而是可以保证准妈妈的安全。这时,准妈妈应该选择一条平坦并且非常熟悉的道路散步,这样很容易保持身体的平衡,另外熟悉的环境也会让准妈妈充满安全感,即使遇到任何紧急情况,也会因为知道家或者亲人就在不远的地方而淡定从容。

孕期散步对孕妈妈本身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可促进孕妈妈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能助孕妈妈放松心情,更满意怀孕的生活。

2、体力增加,分娩就比较容易。

3、产前放松运动和呼吸技巧能减轻分娩的痛楚。

4、有助於产后迅速恢复昔日身材。

5、可同时改善对身体的自我感觉。

6、改善背痛、抽筋、便秘、呼吸困难等怀孕症状。

7、在产前运动课程中,可以结识新朋友。

8、可与丈夫和家人分享运动的乐趣。

本期的讲座内容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如果大家喜欢的这篇文章,那就点击收藏一下,下期讲座的主要内容:计步器的选购以及孕妇如何正确使用计步器。咱们下期孕妇用品小知识讲座再见吧。

展开阅读全文

带宝宝出去散步,晒太阳注意什么?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冬日里的太阳,暖暖的,很是让人舒服。让宝宝沐浴在阳光里,不仅能促进宝宝的新陈代谢,而且还能补充维生素D,增加钙的吸收,可谓是一举多得。那么带宝宝出去散步晒太阳注意什么?

宝宝晒太阳要注意哪些

1、刚出生的宝宝还没适应外面的环境,所以出生两周前的宝宝不要晒太阳,最好是半个月过后在晒,因为这时候婴儿已经慢慢适应这个环境了。但是婴儿晒太阳的时候还是不要直接让太阳光直射为好。

2、晒太阳前不要洗澡。晒太阳前最好不要给宝宝洗澡。因为洗澡会将皮肤中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材料7-脱氢胆固醇洗去,降低了阳光促进人体吸收钙的作用。

3、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激发人体内的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促进食物中的钙的吸收。通过晒太阳可以提供我们所需95%的维生素D,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也是不花钱能得到维生素D的最好方法

4、不要隔着玻璃给宝宝晒太阳。隔着玻璃晒太阳这种做法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通过空气中的尘埃、玻璃、衣服等重重阻碍,到达皮肤的已经很少了,而人类皮肤中所含的7-脱氢胆固醇,只有经过紫外线照射,才能转化成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如果到达皮肤的紫外线太少,7-脱氢胆固醇就不能转化成维生素D,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不能起到作用。

5、婴儿晒太阳的适宜时间和时间长短,不要正午的时间抱宝宝晒太阳,即使是大冬天。晒太阳的是以上午的6-10点和下午的4-5点最佳,当然也要根据季节的更换做改变。晒太阳的时间长短也是逐渐增加的,刚开始就几分钟,然后十几分钟,随着孩子的年龄上增而增加。

6、婴儿晒太阳的方法,给孩子晒太阳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阳光直射到宝宝的眼睛甚至头部,可以用小帽子遮挡一下。当然,晒一会后要到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

7、婴儿晒太阳后要注意补水和添加衣服,因为晒太阳的时候毛孔是打开的,所以到阴凉地方的时候应该给宝宝添加衣服,以免着凉。而补水可以是给宝宝喝温开水或是淡盐水,或用温水给宝宝擦身体。但要速度快。

8、早餐过后一个钟内不宜晒太阳,以及空腹的时候。

这就是宝宝晒太阳有很多的好处,但是宝宝晒太阳也是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注意的,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宝宝晒太阳的注意事项,希望妈妈们要科学的给宝宝晒太阳!有关儿童外出该如何防晒的常识还在持续更新中,敬请继续关注本网站哦!

展开阅读全文

散步竟然也有这些禁忌!

全文共 1297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竟然也有这些禁忌

第一,背着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也不利于身体放松,因此不能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如果遇上有石子,坑洼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体,很容易摔倒。因此,散步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挺胸、抬头、摆臂,有利于全身运动和身体协调。

第二,随意走走停停地溜达,不能算散步。运动量过小,达不到有氧代谢,就起不到运动的效果,就如同做家务不能算做锻炼一样。健康的老年人,可按“3、5、7”原则散步,就是每天走3000米,30分钟内完成,一周走5次,心率控制在(170-年龄)/分钟内。比如一位65岁的老人,用170减去65,那他散步的心率应保持在105次为宜,最高也不过在125次/分钟范围内。运动时出点汗,呼吸顺畅,就达到了锻炼效果。

第三,不要在坡多的地方散步。专家认为,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老年骨性关节炎,这也与不当散步有关系。爬坡或爬楼梯会导致膝关节负荷过重,加重关节磨损。

第四,散步地点要选择好。人体在运动时,需氧量高。空气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对全身有益。

散步的好处

1、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根据美国医学协会的一份刊物,即使是每周仅散步几小时,也能显著降低患上乳腺癌的风险。此观点认为这是由于散步能降低体内脂肪的水平,而脂肪是雌性激素的来源之一。该项研究调查了74000名50-79岁之间绝经后的妇女。对于正常妇女来说,散步可一定程度上的降低患该病的风险,从此推测出年轻的妇女也能够从散步中获得同样的好处。

2、帮助入睡

下午时分一次轻快的散步可以让你晚上睡的更香——国家睡眠基金会表明。专家认为散步可以增进快感激素5-羟色胺的水平,该激素能使你放松。或者由于散步,体温升高,你的大脑会得到降低体温的信号,体温降低也促进了睡眠。(避免睡前2小时内散步,时间太晚了不足以降温)。

3、减少各种各样的病痛和周身不适

太极式散步可以帮助减少日间疼痛。该方式融合了太极、瑜伽、普拉提的思想。看上去和普通散步很像,但是由于你有意识的放松,身体各部分互相协调,包括手臂的运动,散步的时候腿部承受的压力较小这意味着疼痛的减少。太极式散步可以降低受伤的风险。

4、有益心脏健康

研究者们发现每天散步30分钟可以降低患上代谢综合症的风险,抑制一系列可能导致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的发展,还能降低患糖尿病和中风的风险。在美国,大约有2400万妇女患有代谢综合症。如果你不能每天专门拿出半小时用来散步,试试这种方法,一个英国的研究发现主动式通勤(经常步行或者骑车去上班,不要总坐车)可以降低11%患心脏病的风险,尤其对于妇女来说。

5、保持苗条身材

每天散步30分钟可以防止大多数缺乏运动者体重增加。研究者还指出妇女每周5次每次一小时的散步可以每天多消耗1500卡路里的能量,一年之中可以避免25磅的体重增加。散步可以控制体重的原因很简单,太轻松了。越是运动量大的项目,越是没几个人去做。

6、愉悦心情

散步还能够缓和人的消沉、忧虑等情绪,释放生活、工作上的压力,每次散步半小时就可以使你心情愉悦。一项研究认为,每周5次,每次90分钟的散步能给心情带来极大的改观。一种解释说散步促使身体产生内啡肽,这种化合物使人的身心轻松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散步对于老年犬的好处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松狮犬(详情介绍)

很多主人都觉得狗狗老年了,体力不支等情况出现后就不应该再让他们做运动了,其实和人一样,散步对于老年狗狗来说也是能够保持健康长寿的一个妙招。

对于宝贝狗儿的健康而言,散步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力。高龄犬只已经不同于狗而年轻时候的身强体健,所以散步的时候,也要有不一样的慢步原则,饲主要配合犬只改善与变换步调。当两相调整步伐与速度後,狗狗才不会懒惰不动,也顺便可以避免过胖与维持体型。

千万别认为狗狗年老高龄以后即不需要散步运动,对狗狗而言,散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呼吸外头的新鲜空气、观赏外面风景以及嗅闻各类气味,不但能转变心情,还有防止痴呆的作用。除了使狗狗有愉快的心情之外,太阳日光浴也能有助于高龄老化爱犬调节生理时钟,也能够预防由于痴呆病症所致使引起的夜鸣。

展开阅读全文

狗狗公园散步需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做好卫生及安全措施

大多数公园其实都有相关规定,不允许将宠物带入园内,但是由于公园的入口较多,而且一些饲主偷偷的将狗狗带入园内,所以在公园见到宠物犬的情况并不少见。不过既然饲主将狗狗带进了园内,那么为狗狗他人及狗狗自身的安全考虑,一些相关措施还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真的发生了什么事,到头来理亏的还是自己。

在公园的行道上、草坪间、湖水边,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饲主牵着自己的狗狗在散步,它们有的快速奔跑,有的与同伴戏耍,有的乖巧地跟在主人的身后。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比比皆是。尽管大多数公园的门口会明确摆放“禁止宠物入内”的提示牌,但是大多数宠物狗的主人并没有太在意。而且多数主人对公园禁止遛狗的规定都不以为然。有的饲主表示“我的狗狗很乖的,不会乱咬人的”。有的则表示“稍微带狗狗溜一会儿又有什么关系呢?”。游客不得携带有碍人身安全、环境卫生的宠物入园是很多公园都有的规定,不过事实上,很难完全杜绝。遛狗者也常以“我牵了绳子,不会有事”等理由来进行搪塞。

既然饲主不理会这些相关规定,那么就一定要以身作则,相关的安全措施还是要做好。首先不管你认为自己的狗狗是乖也好,是调皮也罢,都要帮它们戴上牵引绳再出来,这不仅是为了你能够更好地控制住狗狗,保证他人的安全。也是为了防止狗狗脱离自己的视线,被他人带走,因此无论如何牵引绳一定是必备的工具。

如果狗狗攻击性太强,建议为其佩戴好口罩

此外有些狗狗的确脾气有些暴躁,看到陌生人表现得非常不友好,对于这类狗狗最后为其戴上口罩,因为很多遛狗人群当中不乏一些老年朋友。如果他们溜得是一些中大型狗狗,那么可能无法牵制住自己的狗狗,此时给狗狗戴上口罩能够有效避免狗狗咬伤他人的情况。不仅如此,这样还能很好地避免狗狗吞食异物,出现中毒的情况。

还有要注意的是,公园毕竟是公共场所,因此来来往往的人很多。狗狗还很喜欢随地尿尿及排便,因此作为饲主对于环境卫生的工作也要做好。拿好一个垃圾袋,戴上一次性手套,如果发现狗狗随地便便后及时地清理掉。不能就这样不管不顾,尤其是在夏季,很容易导致细菌大量滋生,不管是对于行人还是其他狗狗的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

虽然将宠物一律拒于公园之外这条规定并不是很合理,但是如果我们要将狗狗带入公园内还是要注意相关规定。首先一些需要保护的绿化千万不要让狗狗肆意地去践踏,狗狗的安全措施也要做好,尽量让狗狗保持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并且能够很好地牵制住狗狗,如果狗狗很凶,那么就不要带它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遛的时间也不要太久,以免发生意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