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人心率过缓怎么回事20篇

童话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世界上有圣诞老人吗?圣诞老人来自哪里?圣诞老人由来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圣诞老人的资料。

浏览

5442

文章

1000

篇1:老人住高楼并非一个好选择 防治高楼综合征方法

全文共 1252 字

+ 加入清单

城市里,房子越盖越高。原先住在低矮老房子,甚至平房里的老人,也有不少迁居进了高层小区。老人住高楼其实并非一个好选择。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对于老人住进高楼的种种不适,现在有人用“高楼综合征”一词来概括,即因长期居住于城市的高层闭合式住宅里引起一系列生理上和心理上异常反应的疾病。比如,四肢无力、脸色苍白、体质虚弱、消化不良、适应能力差、不合群等。

老人住高层虽不至于真导致所谓的“高楼综合征”,但不好之处也确实存在。比如,老人多数腿脚不太利索,住低层显然出入更方便,更有利于他们外出,并增加人际交流的机会。而住在高层,就算有电梯,老人下楼次数也确实会减少,若是偶尔碰上电梯故障,就更束手无策了。

久居高楼,深居简出的害处显而易见。首先,出门少,锻炼少,这将直接影响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症的患病几率或病情控制情况。其次,与外界交流变少会增加老人的孤独感。

此外,如果楼层太高,也有可能让老人产生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加上空气相对稀薄,就会加重某些疾病的不适感,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心绞痛、脑血管以及内脏有病变的病人。还有不少地方的高层住宅楼被设计成了塔楼,房子户型很难做到南北通透,空气对流不好,也会影响到老人的健康。

因此建议,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老人选房子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有低层的通透板楼,就不要选高层的塔楼。2.能层数低一点,就不要太高的。如果怕潮气重,或者有风湿病的老人,可以选择二三层。尽量选择有电梯的楼房,如果只有楼梯,还要看看楼梯坡度不能太陡、台阶不能太高,扶手保证安全。3.如果受客观因素所限,要在高层塔楼中选择,就要挑朝阳的。类似塔楼西北角这样的位置,光照情况很差,不适合老人居住。

已经住在高楼的老人,首先,要改变居室环境,可在阳台、室内栽种绿叶植物和花卉,点缀美化。专家提醒,住在高楼的老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除烦:现代高层住宅的特点之一是窗大窗多,室内光线足。强烈的光线会使老年人烦躁忧郁、焦虑不安,甚至头痛失眠。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可及时调整睡眠体位的方向,重新调整家中物品的布局。可在阳台、室内栽种绿叶植物和花卉,点缀美化居室环境。

去孤:要增加人际交往,多参加社活动。平时,左邻右舍应经常走走,串门聊天,这样也有利于独居高楼居室的老人调适心理,消除孤寂感。在天气晴朗的节假日里,老人应尽可能一起与儿孙们到附近的公园转转,呼吸户外的新鲜空气,增加一些活动量。

驱疲:高层住宅的高度与各种高功率电磁波辐射的高度很相近,强大的射频辐射对生物产生热效应,阻碍人体蛋白质的吸收,抑制造血功能,特别是使老年人心理上产生莫名其妙的疲劳,头晕耳鸣,精神不振。故老年人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可播放收听自己喜爱的音乐;经常走下高楼,到花园树林中多呼吸新鲜空气。

多练:在高楼居住的老人,每天应坚持下楼到户外活动一二次。有计划地结伴外出旅游,或体育锻炼,或垂钓、对弈,或挥毫、读书,以丰富自己的生活,消除心中的孤独感。此外,子女要多陪老人“唠嗑”,在精神上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人的耳朵保健方法 保护听力不可少

全文共 1876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老人耳朵8个保健锻炼方法

第二章:老年人要注意耳朵保健

第三章:老年人耳朵保健操

第四章:耳朵保健小招防止老人听力越来越差

人们都知道老年人的听力很差,老年人也很容易发生耳聋,因此,老年人更应该注意养生保健,从日常开始保护耳朵。那么,老年人的耳朵保健方法有哪些呢?小编为您盘点了老年人的耳朵保健操一起来学习下吧。

老人耳朵8个保健锻炼方法

一、提拉耳垂法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二、手摩耳轮法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三、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四、搓弹双耳法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二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健肾壮腰。

五、双手拉耳法

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六、双手掩耳法

两手掌掩两耳廊,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回击“天鼓”。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七、全耳按摩法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八、双手扫耳法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老年人要注意耳朵保健

1、戒烟忌酒。

烟中的尼古丁及慢性酒精中毒,可直接损害听骨、听细胞及神经中枢。烟酒均可诱发脑血管的舒、缩紊乱,造成耳内供血不足,诱发听力下降。

2、慎用药物。

老年人一定要慎重使用有损听神经的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水杨酸类的制剂也应慎用。

3、体育锻炼。

要坚持加强体育锻炼,如经常跑步、舞剑、打太极拳等,增强周身血液运行,以改善内耳的营养供应。锻炼最好从中年后就开始,并要长期坚持下去。

老年人耳朵保健操

捏耳廓

双手掌心面对耳廓,先顺时针揉动20次后,再逆时针揉动20次,早晚各做3次。揉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双耳廓充血发红为宜。

捏耳屏

耳屏亦称小耳朵。以拇指、食指不断挤压,放松耳屏,左右耳屏同时进行,每次捏20~30下,捏时以双耳屏发热为宜。

松耳廓

双手掌心面对耳廓,向内耳方向轻轻按下,然后轻轻松手,反复进行,初时每次3~5分钟,以后可增加到5~10分钟,早晚各2次。

拧耳朵

食指轻轻插入外耳孔,来回转动各20次,用力要均匀,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损伤耳内皮肤。不要双耳同时进行,应先左后右交替进行。

拉耳廓

每天清晨起床后,用右手从头上拉左耳廓上部20次,再用左手拉右耳廓上部20次。常练此法,可使人耳不聋,身轻脑健。

耳朵保健小招防止老人听力越来越差

熄灭肝火平平心

老年人如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障碍,这样容易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所以老年人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助听穴位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戒挖耳道避外因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忍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耳毒药物慎选用

应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下降,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保健之道多补肾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减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老年人要多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龟龄丸,以及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这些药物及食物对保护听力颇有裨益。

总结:耳朵保健的锻炼方法有很多,老年人应该高度重视耳朵保健,保护听力。耳朵是人们聆听外界声音的根本。老年人也知道听不到得痛苦,那么,赶紧行动起来,保护耳朵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养个宠物 对老人的心理和心情都是十分有益

全文共 1808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来说,养一只宠物或许很有必要。一只欢乐雀跃的金毛犬也许会让老人想起年轻时张开双臂奔向自己的孩子;一群游鱼也许会让老人想起青涩少年期一起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的儿时伙伴;一只匍匐在膝盖上的老猫也许会让他想起已逝去的老伴的温暖……养个宠物,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和心情愉悦都是十分有益的。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老人养宠物利大于弊

心理学专家说:宠物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专家建议老人可以养宠物。

一项研究发现,饲养宠物老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而且许多家中养有宠物的人,比不养宠物的人要健康许多,上医院看病的次数也更少,养宠物还可以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能力。研究表明,喂养宠物的空巢老人无论是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比其他空巢老人更加健康。

不同宠物的治疗效果

据了解,“动物疗法”在治疗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自闭症和自杀倾向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如养猫可以治疗抑郁症,养鸟可以治疗神经官能症,养马可以调治焦虑症,养鱼可以治疗紧张型强迫综合症等。而且宠物有着人类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像在治疗儿童孤独症时,小狗可以起到关键的治疗作用。但目前国内开展动物治疗的机构非常少。

心脏病人适宜养宠物

美国一项对饲养宠物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证明,宠物可以帮助人们减缓压力,帮助病人更快地恢复健康。这份调查发现,饲养宠物的心脏病患者在离开医院后一年内存活机率要高出不饲养宠物的病人。

在饲养宠物的病人中仅有6%的人在一年内去世,而不饲养宠物的病人中去世者占28%。这可能是因为定时遛狗增加了主人的活动量,对促进健康发挥了作用。

饲养宠物可预防老年痴呆症和老年抑郁症

在老年人群中,有很多患老年痴呆症和老年抑郁症的人,有研究表明,缺乏兴趣爱好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大6倍,因此,老年人养宠物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和预防老年痴呆症和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宠物可以给老年人带来乐趣,使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研究表明,人和宠物间建立起来的这种关系,可远超过其他娱乐所带来的快乐。

不能盲目饲养宠物

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宠物。很多老人养宠物是为了找个伴儿,找点乐儿,以摆脱寂寞、孤独感。因此在选择宠物时,一定要找和自己个性、爱好和生活习惯等都适合的宠物,这样才能自得其乐,不会反受其累。

常见的宠物一般有:绒毛宠物(如猫、狗、龙猫、兔子等)、飞禽(如鹦鹉、八哥、画眉、孔雀等)、冷血动物(如乌龟、观赏鱼类)。绒毛类宠物会和人比较亲近,让淡出社会的老人不仅可以找回被需要的感觉,甚至还能在与动物的交流中恢复母性、父性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正有助于老人定义自身生命价值。

这类动物中的狗,因其天然社会性,会对主人非常依赖、亲近和崇拜,让老人感受到极大关爱、被需要和心理满足。并且,通过遛狗促进老人规律地生活和增加行走,有益于身心健康。

猫,国外研究发现它们真的是“治愈系”高手。猫有强大的“镇静”效果,抚摸猫咪可以缓解心理压力,舒缓人的血压、心律,而且猫的呼噜声对人有愉快的心理暗示和催眠作用,甚至有统计数据表明,养猫可以将患上心脏病的风险降低40%。

飞禽类宠物不论是否会“学舌”,都很考验主人耐心,它们需要精细的呵护才能健康成长。尤其是鹦鹉、八哥这样感情丰富的鸟类,它们不但可以饲养、观赏,更可以和主人产生信任、依赖和情感共鸣。由于饲养鸟类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也促使老年人不断学习,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伙伴相互交流。对于性格孤僻的老人来说,鸟类与主人的距离感让他们不会产生太多的压力和社交焦虑,这种交流方式对他们而言刚刚好。

冷血动物如观赏鱼,本身较少和主人交流,但是自身具有相当的美感和活跃度,一个很小的水族箱也会让房间具有生机活力,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身体局限了他们和其他人的交流,看着游鱼会联想到自由和畅快的感觉,缓解对生活前景的焦虑。“自由的鱼儿”对于很多失能老人的一过性自杀想法,有着简单有效的缓解作用。

当然,饲养宠物也有一定风险,比如绒毛类动物会有狂犬病、破伤风、弓形虫等风险;要从定期检查、避免破皮后与动物唾液接触、不喂生食、及时科学处理动物粪便等方面解决。鸟类带出门时也要避免和自然界禽类接触,避免禽流感风险。

不过,有一部分老年人不喜欢、甚至非常排斥有毛的动物,这些人一部分是因为有哮喘病史、过敏史,更多的是在既往的生活中没有过养宠物的经历,因而不习惯与宠物共同生活。建议老人尝试接触一种自己较为喜爱的宠物,感受它给你带来的温暖、喜悦以及身心的改变,相信会逐渐开始享受宠物的陪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人须警惕起床如厕等动作

全文共 1724 字

+ 加入清单

狼吞虎咽地吃饭,兴致高时嗓门提高八度,这些对年轻人来说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对老人却是“危险因子”。随着年龄增加,骨骼变“松”、关节变“硬”、肌肉变“少”、心脑血管变“脆”,一些生活中不经意的小动作可能会变成老人的安全陷阱。为此,我们采访了老年病学、康复及运动方面的专家,总结出10个老人最忌讳的动作。

起居:起床、如厕是危险时段

用力排便要避免。“我见过不少脑出血、急性心梗患者,都是在厕所里发病,其诱发因素就是用力排便。”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刘德泉说,老人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腹内压、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此时心脏的负担也会加大,容易诱发心梗。如果有便秘症状,应多吃富含纤维的果蔬,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或借助药物排便,切忌过度用力。警惕人群:冠心病、高血压患者。

看报打牌不宜久坐。久坐不动会影响到消化功能,使胃肠蠕动缓慢,日久容易诱发消化不良、便秘甚至痔疮的发生。有些老人习惯在室外打牌、下棋,如果气温低再加上久坐不起,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诱发或加重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因此,老人打牌、看书、看电视,应每隔四五十分钟就站起来走动一会,活动一下膝关节和腰腹部。警惕人群:消化不良、关节炎患者。

起床太猛伤血管。老人起床过猛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暂时性晕厥甚至脑出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白玉龙指出,老人起床一定要遵从“宁慢三分、不抢一秒”的原则,醒后可静卧3分钟,慢起身在床上坐3分钟,放下双脚在床边坐3分钟,然后再下床慢慢活动。警惕人群:高血压、有脑出血病史者。

生活:吃得快、嗓门大都危险

狼吞虎咽伤心伤胃。“不少老人自年轻时就养成了吃饭快的习惯,三口两口一碗饭就‘扒拉’完了。但是年纪大了,吃饭的速度可得降下来。”刘德泉说,老人的消化功能和吞咽功能不如年轻人,吃饭过快一来不利消化,还容易噎着,对食管造成损伤。二是容易给心脏带来过大负担。警惕人群:消化系统、心脏病患者。

血压跟着嗓门一块升。“老人说话声音每提高一次,就是对身体的一次刺激,此时会伴随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如果是在和他人发生争执、抬杠的场合,血压波动就会更大。”刘德泉建议,老人平时尽量轻声细语的说话,少与人争执。如果是朗读诗词、唱歌,声音大一点没关系。警惕人群:高血压患者。

站着穿裤子最易摔倒。老人平衡能力差,站着穿裤子很容易发生意外,造成骨折。所以,老人穿裤子时最好坐在床上或倚靠在固定处。除此之外,老人起床、如厕、洗澡,都是容易发生跌倒的“高危时段”,一定要手扶固定物,慢慢行动。警惕人群:所有老人。

运动:上楼、弯腰最该留神

上楼梯宁慢勿快。人上了年纪,不仅肌肉骨骼衰老,神经系统也退化。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院运动医学研究室教授陆一帆表示,比如上一个20厘米的台阶,老人的脚很可能并没抬那么高,但负责指挥运动的神经系统会出现“滞后”,这时就很容易发生摔伤了。陆一帆建议,老人走楼梯,最好侧着身子、扶着扶手,宁慢勿快,等一个脚掌完全着地后再迈另一只脚。警惕人群:骨质疏松、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弯腰不能逞能。美国梅奥诊所提醒,所有过度弯屈的动作都不适合老人。“老人的平衡能力差,关节较硬,肌肉萎缩对关节的保护变少,大幅度弯腰易造成牵拉伤和关节错位。”陆一帆说,如果弯腰过快过猛,会导致脑部血压剧烈变化,诱发脑出血。“在弯腰捡东西时,也应尽量放缓动作,扶住椅子或其他固定物,直腰蹲下再捡。”警惕人群:高血压、低血压、脑血管病、关节炎患者。

提重物量力而行。老人的肌肉和骨骼功能都会减弱,因此在负重的情况下很容易损伤肌肉或造成骨折。所以,不但要在生活中减少负重,比如提重物、搬家具,在锻炼时也要量力而行,用哑铃、拉力器等选择合适的强度。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扛重物或举过重的哑铃,容易导致骨折。警惕人群:骨质疏松患者。

忽然回头警惕晕倒。老人颈动脉血管会变窄、管壁变脆,突然转脖子会压迫颈动脉,影响脑供血,导致昏厥。转脖子的时候如果把握不好平衡,也非常容易跌倒。陆一帆提醒,老人运动颈部,可以将头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摆动,但幅度不宜太大。“老人平时还忌讳猛回头,比如走在路上,听到有人在后面叫自己时,一定要慢慢回头。”白玉龙说。警惕人群:脑血管疾病患者,平衡能力较差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摔一跤就骨折 老人做这动作 不吃钙片也能补钙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日,一位家住渝中区九坑子的60多岁老大爷在家洗澡穿裤子时,不慎摔了一跤,两根肋骨骨折,所幸及时被送往医院进行了手术,没有危及生命。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多发疾病

为什么摔一跤就折了两根肋骨?这是因为年纪大了容易骨质酥松。

人的骨密度会随着年纪的增大而减小,骨质酥松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再加上年纪越大通常肠胃吸收也不好,容易造成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不足。

因此除了多吃钙含量多的食物,老年人还应该额外补充钙片,多从“嘴”上解决缺钙的问题。

除此之外,老人们平时还应注意多从“腿”上预防骨质疏松。

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的动作

1、用手来回搓腿

方法:坐在一个高度适宜的椅子上,身体微微前倾,用手来回揉搓腿部,保持先“大腿-膝盖-小腿”后“小腿-膝盖-大腿”的顺序,反复揉擦,每次擦20-30下。注意双腿前后面的肌肉都要尽量擦到。

功效:骨关节是靠肌肉的力量进行活动的。来回揉擦双腿能够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同时放松肌肉。这样可以减缓肌肉的萎缩,增强肌肉的力量,平时多做几次,对骨头大有益处。

2、抬大腿

方法:坐在椅子上,将一条腿抬起,抬到与椅子水平的地方,绷直,保持这个动作10秒钟。然后换另一条腿,交替重复10次,每天坚持各早晚做一遍。

功效:这个动作能够大大锻炼肱四头肌,保护骨骼并增加骨容量,从而减少骨内钙质的流失。

3、揉按膝盖上的穴位

方法:找到内外膝(膝盖窝下面的两个凹处)、血海(膝盖上两指内侧)、梁丘(膝盖上两指外侧)这四个穴位,然后用食指按住内膝眼、无名指按住外膝眼,大拇指按住血海,小指或者无名指按住梁丘,用力按压揉搓,每次5~6分钟。

功效:能够软化髌骨,缓解膝盖僵硬、疼痛的症状,从而预防骨折。

防止骨质疏松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不管是吃钙片、运动,还是用上述的方法,都应该坚持。持之以后才能看到最终效果。如果能够坚持每天做这几个动作,到90岁还能身轻如燕、骨骼健壮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预防老人中风 远离8个误区

全文共 1276 字

+ 加入清单

预防中风,需谨防以下8个误区

误区一血压正常或偏低不会中风

因为血压正常或低度低的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动脉管腔变得高度狭窄,或伴有劲动脉斑块形成,或有血脂、血糖、血黏度增设等因素存在,导致某支脑动脉发生了堵塞,使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丧失功能,引起缺血性中风。

误区二小中风无关紧要

不少中风病人发病前在短时间内出现过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症状,伴有突然说话不利或吐字不清。但由于上述症状常在数分钟内消失,头部CT检查正常,而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这是微小脑血栓引起的瞬间脑局部缺血,医学上称为小中风。约有一半小中风病人在5年内会发生偏瘫,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小中风,及早就诊防治。

误区三药吃多少跟着感觉走

有的人每晚仅服1片(25毫克)肠溶阿司匹林。在脑血栓的预防性用药中,不少人知道每晚睡前服用肠溶阿司匹林,但仅服1片。其实,目前国际公认的肠溶阿司匹林乃是为每晚50-75毫克,即25毫克1片的肠溶阿司匹林应服2-3片。如果药量不足,则达不到预防目的。

误区四用药品种越多越好

一些有过中风表现的人往往惶恐不安,于是四处看病。甲医生开了"圣通平",乙医生开了"尼富达",殊不知这些名称不同的药,其实都是心痛定,结果因用药过量导致中风。也有的病人牢记"是药三分毒",血压高了也不用药,其结果可想而知。

误区五抗凝药都可以用

常有些患者使用抗凝药,不注意监测。因风湿性心脏病引起偏瘫的患者多见于心房纤颤,这类病人要终生使用抗凝药,同时进行用药监测。尤其对于彩超检查发现心房内有血栓的病人,在使用抗凝药时,要根据病情不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时调整临床用药剂量。否则,用药多了,会引起出血,用药量不足,又会引起血栓。许多风湿性心脏病人术后出问题,都是由于这个问题没处理好。

误区六少服几次药没关系

一些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差,常忘记或重复服药。所以,建议中老年朋友将自己常服的降压药、降糖药、强心药等分开包装,上面注明服用日期及早中晚具体时间。或者把每日用药种类按时间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家庭醒目处作为特困户录。工作繁忙的朋友应备三套药,办公室、家里、手提包内各一套,随时提醒自己服药。

误区七瘦人不会发生中风

有些人以为瘦人不会中风,于是拼命减肥。其实,科研工作者做过这方面的试验。他们对3975名患有高血压的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跟踪调查,得出结论:瘦人也会中风,只不过比胖人略少一些。所以,不管胖瘦,都应采取综合防范措施,以避免中风的发生。

误区八中老年人才易发生中风

虽然90%的中风都是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但毕竟还有10%的中风病人不是中老年人。年轻人社交活动多,生活压力大,酒肉大餐机会多,许多人伏着年轻,往往忽略了身体保健。事实上,近年来中风有年轻化的趋势。

近几年,脑血管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张拥波博士介绍说,在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就座的患者中,最年轻的脑血管患者仅29岁,且30-45岁的中青年患者明显增加。生活中人们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有效地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同时注意合理膳食、增加体育锻炼、烟限酒,发现预警信号及时就医等,3/4的脑血管病是能被控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年人失眠 缓解老人失眠的小妙招

全文共 1837 字

+ 加入清单

大多数老人都有失眠的症状,晚上睡不着,白天打瞌睡,严重影响正常的作息时间,那么,老年人失眠怎么办呢?有效治疗老年人失眠的方法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跟着小编到文章中看看,老年失眠的原因有哪些吧!

很多老人常会失眠。如何用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妙招,缓解老人失眠呢?下面具体来看看吧!

一是心理调适

如因不顺心的事失眠,要进行自我心理暗示调整心态。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不是事。想开了、放下了,自然可以安然入睡。

二是穴位疗法

让老伴用刷子轻刷背后督脉36下(注意动作要轻,别刷破皮肤),从上到下刷;有节奏地按摩内关穴、神门穴各5分钟。如是下半夜定时醒来的失眠,可分以下几种:1~3点睡不着就按太冲穴,3~5点睡不着就按鱼际穴或太渊穴。

三是食疗

睡觉浅又多梦者,可用酸枣10克、龙眼肉5克煮粥或泡茶。或将15克的生姜切碎,用纱布包裹放在枕边,闻其味可有助入睡。取洋葱适量,洗净,捣烂,置于小瓶内盖好,睡前稍开盖,闻其味,一般10分钟后即可入睡。这两种方法一般在使用10天至1个月后,睡眠就会明显改善。

四是药疗

如果是心脾两虚,可适量服用有助于睡眠的药。

引起老年人失眠的原因

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出现失眠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疾病所引起的,因为我们要格外的关注老年人失眠。那是什么原因引起老年人失眠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吧。

1、脑部器质性疾病

老年人随阗年龄的增长,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或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痴呆、震颤麻痹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都可使脑部血流减少,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症状。

2、全身性疾病

年老以后,全身疾病发生率也高。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气肿、肺心病等。这些病,可因为疾病本身或伴随疾病出现的症状而影响睡眠加重老年人的失眠。

3、精神疾病

在我们生活中,老年人一般初夏精神性的疾病都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失眠症状。比如说,抑郁症就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失眠,心慌症状。

4、外界环境的改变

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环境变化,经济收入减少,或身体日渐衰弱,这样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他们的社交活动范围,就有可能使老年人与社会疏远,地位也为之退后,从而产生情绪抑郁、焦虑不安,导致失眠。

5、脏腑气机的紊乱

人到老年,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机体脏腑之间功能紊乱,而到老年之所以失眠是因为人体的阴阳失去了其所维系的动态平衡,引发了睡眠障碍。

除了上面所说的因素外,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最常见的致失眠的原因,那就是心理压力,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如果想摆脱失眠的困扰,如果想预防失眠的发生,在生活中及时调整心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老人失眠如何治疗

1、改变作息习惯

很多老人因为平日里没事做,所以在白天的时候也会睡上很长的时候,特别是午休时间。为了不影响晚上的睡眠,建议老人在白天的时候不要睡太长的时间,就算是午休时间也不要超过一个小时,而且在下午3点钟之后就不要进行午休了,这样的话就会导致晚上失眠的。

2、坚持适量运动

如果老人能坚持每天都在早晨的时候运动,打太极拳,慢跑,或者是老人舞蹈等等,这样不仅能够使老人一天都精神舒爽,而且也能使老人在晚上的时候一觉到天亮。

3、睡前放松

要想消除失眠,睡上好觉,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放松。在睡觉前,如果躺在了床上之后就不要去想其他的事情了,把床只当做睡觉休息的地方,而不是思考问题的地方。因为老人都是比较敏感和焦虑的,所以如果做不到放松自己的话,可以听听自己喜欢的剧曲,让自己沉浸在剧曲的旋律中,从而安然进入睡眠。

4、饮食催眠

如果你想睡得香甜,请在睡前先用温水洗脚,然后喝一杯热牛奶或40克糖制品,以增加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帮助氨基酸“进驻”肌肉细胞,促进更多具有催眠作用的色氨酸进入细胞,从而使睡眠深入持久。

5、津液催眠

如果你由于精神紧张或情绪兴奋难以入睡,可采取仰卧姿势,双手放在脐下,舌舔下腭,全身放松,口中生津时,不断等津液咽下,几分钟后,你便进入梦乡。

6、转动眼球

眼球看眉梢催眠眼球使劲地看自己的眉梢。坚持10来秒钟。眼疲自闭,可快速入睡。

7、叩齿催眠

仰卧床上,轻轻叩齿,每秒2次,同时默数叩齿次数,由l数到100,再从l数起,一般情况下,叩齿200~300次即可入睡。

8、磁铁催眠

夜间睡觉时。枕下放块磁铁。有防失眠的奇特效用。

结语:老人长期睡不好,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老人睡觉时长越来越少,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很多必要,以上是小编总结的有关改善老人睡眠的方法,子女们,为了家人的身心健康,你们都学会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65岁以上老人的健康饮食原则

全文共 1166 字

+ 加入清单

营养专家建议的健康饮食原则,可作为安排老年人饮食内容的参考。

饥饱适度

老人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和消化酶分泌的相对减少,对饥饱的调控能力较差,往往饥饿时会发生低血糖,过饱时会增加心脏负担。尤其是净素食老人,由于进食的全是植物性食物,耐饥性较差,因此应少食多餐,按时进食。

一般每日至少进食三餐,最好再增加两三次副餐。副餐可选食豆奶、豆腐脑、红枣莲心汤、花生糊、核桃酪、芝麻酱、各种咸甜粥、松软糕点、水果等食品。3次主餐的间隔时间为4至6小时,副餐放在主餐之间和睡前1小时。老年人代谢机能降低,体力活动较少,以每餐八九分饱为度,七成饱为佳。

蛋白质宜精

黄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鱼肉的纤维短,含脂肪少,肉质鲜嫩,其蛋白质消化率高达87%至98%。这些都是老年人获得蛋白质的理想食物。老年人每天需要4份蛋白质,不过肉类的摄取必须限量,所以一部分蛋白质来源应该以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豆浆)取代。老年人的饮食里,正餐要包含一份蛋白质食品(如瘦肉、鱼肉、蛋、豆腐等),尤其是不吃肉、甚至也不吃蛋的素食者,更要从豆类及各种坚果类(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物中获取蛋白质。

脂肪宜少

老年人所需的亚油酸等饱和脂肪酸应保持适当的比例,一般以1.25∶1为宜,因此应选用植物油和饱和脂肪酸少的瘦肉、鱼、禽,不宜多吃肥肉及猪油、牛油。

尽量摄取高纤维的食物

芹菜、香菇、青菜、水果、豆类、薯类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纤维,每天都应摄取(但不要太油腻)。纤维对油脂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如有纤维在肚子里,吃进去的油脂就容易被纤维吸住,随排泄物一起出来。

主食宜粗不宜细

老年人应适当选用粗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红薯。食用粗粮制的面包比精白面包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它含维生素B1较多,因而有助于维持老年人良好的食欲和消化液的正常分泌。同时,所含的食物纤维可刺激肠道使其增加蠕动,可防止因食物纤维不足而使大便干燥,甚至便秘等。

提高机体代谢能力

老年人应多食用富含钙、铁及维生素A、B2、C的食物。富含钙的食物有虾皮、芝麻酱和乳制品等。乳类含有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和钙,也是维生素A、B2的良好来源,只是含铁较少。新鲜绿叶菜及红、黄色瓜果类(如胡萝卜、南瓜、杏子等)含丰富的维生素A、C,也宜多食用。海带、紫菜中钾、碘、铁的含量较多,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有益。经常食用淡菜、海带、蘑菇、花生、核桃、芝麻等则可增加必需微量元素锌、硒、铜等的摄入量,也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低油低盐、少味精酱油

尽量以蒸或煮的方式来烹调,以减少油脂的摄取。如果是在外面用餐,可要一杯白开水将菜稍微过一下。少吃加淀粉后经油炸或炒的东西,因为淀粉容易吸油,像炒面、炒饭、水煎包、葱油饼等。味觉不敏感的老年人吃东西常觉得索然无味,食物一端上来就猛加盐巴、频沾酱油,很容易吃进过量的钠,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耳鸣怎么消除 怎样预防老人出现耳聋耳鸣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怎样预防老人出现耳聋耳鸣。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儿女工作忙,越来越多的老人成为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没有自己的儿女陪在身边,常常会因为营养差、心情不好等加重耳聋耳鸣的出现。那么,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耳聋耳鸣的出现呢?下面小编就详细介绍下:

怎样预防老人出现耳聋耳鸣

老年期的耳鸣耳聋患者大多数存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低血压、贫血、糖尿病、颅内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神经官能症等。此外因精神紧张、脑力疲劳而发生耳鸣者为数也不少。耳鸣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为间歇性,有的为持续性。

对于中老年人耳聋、耳鸣,肾癌早期症状要是能够提早注意耳部的保健,听力下降的速度可减慢或得到控制。而科学家研究发现,耳鸣耳聋的发展可受到各种生活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合理和科学的饮食,注重心理和起居的调养,对防治耳鸣耳聋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老年人的耳聋耳鸣的预防保健,老年人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控制在大约40克以内,食品中含胆固醇总量应在300毫克以下,应少吃各种动物内脏、奶油、肥肉、蛋黄、鱼子、油炸食物等富含脂类的食物,烹调方法尽量选用炖、煮,避免油炸、煎。

多食含锌食物:导致老年性耳聋的因素很多,其中缺锌就是一个重要原因。锌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故称“生命元素”。耳蜗内锌含量大大高于其他器官,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耳蜗内锌的含量却明显降低,从而影响耳蜗的功能而导致听力减退。

多饮牛奶:牛奶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更是老年人最佳的长寿食品。它吸收率高,利用率高,是既经济且安全的营养保健食品。牛奶中的矿物质是以碱性元素为主,所以牛奶是碱性食品,有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体内环境稳定是防病抗病的基础,也是抗疲劳、延缓衰老的基础。

此外,牛奶中几乎含所有已知的维生素,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较为丰富,而夏季牛奶中尤以维生素A、D、B2含量高。这些维生素能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对防治、改善血液循环和耳聋症状很有帮助。

含锌丰富的食物有:鱼、猪肝、鸡肝、牛肉、鸡、鸡蛋、肾结石吃什么药好各种海产品;苹果、橘子、黄瓜、西红柿、核桃、白菜、萝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人长时间戴帽子会脱发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时间帽子脱发

专家指出,长时间戴帽子,会导致头皮毛孔呼吸不畅,皮脂堆积于头皮,容易形成皮屑、头痒或皮肤炎症,进而造成脱发。头皮不耐闷热,紧扣在头上的帽子或头盔会使底层头皮长时间得不到呼吸,尤其是受帽边压迫的发际、发根处,更容易因皮肤松弛脱发。

因此,天冷戴帽子,首先要选择比头略大一点的,戴上不会紧压头发,让头皮有透气的余地。其次要注意材质,头皮爱出油的人,要戴透气、轻薄的帽子,体质较弱易感冒的人,要戴呢料或毛线帽子。再次是时间,早晚外出时戴,进入室内就该拿掉,正午阳光好的时候,也要让头发出来透透气。

老年人脱发食疗方

1、枸杞子15克,菟丝子10克,桑椹15克,何首乌15克,丹参20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柏子仁15克,水煎服。

2、核桃12个,枸杞子60克,黑豆240克,何首乌60克,熟地50克,山萸肉50克。先将枸杞子、何首乌、熟地、山萸肉加水煎取浓汁后去渣,再将核桃、黑豆加入浓汁中煎煮,至核桃仁糜烂于此汁中并被黑豆吸收,然后烘干。每次服6~9克,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有助于头发生长。

3、黑豆500克,水浸豆粒饱胀为度,晾干后撒盐少许,贮于瓷瓶内,每次服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可预防脱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年人保健常识 老人散步有讲究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素质会下降,老年人能选择的运动方式就会很少。散步是老年人常用的锻炼方式,散步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其中蕴含的学问却有很多。因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有异,所以其选择的散步方式就会不同,要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散步的时间、运动量等,下面小编就来详细介绍下。

体弱的老人要柱根拐杖

身体虚弱的老人平衡力较差、重心不稳,行走时稍不小心可能会摔倒,尤其是在晚上散步时,最好有支撑物保持身体平衡,比如拄根拐杖。这样,散步时可适当将手臂甩开幅度大些,步伐迈大些,散步速度也最好由慢到快,使全身器官都参与到运动中来,促进新陈代谢。拐杖以250—350克、不锈钢材质的为好,拿在手里有沉稳感又不会太重,结实又不易变形。拐杖底端要有橡胶,增加其和地面的摩擦力。拐杖的高度应因人而异,上缘最好与脐部或是脐上二指处平齐。每天散步时间依当天体力调整,最多两次,每次30—45分钟。骨质疏松的老人较容易摔跤,最好也用拐杖。

体胖的老人延长距离

建议体胖的老人多走一段距离,延长散步时间至一个半小时左右,每天保证两次散步,不但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心脏的功能。散步的节奏不宜太快,可快慢结合,开始主要用脚跟着地,在放松状态下走4分钟,速度保持在每秒钟走两步,随后换成踮脚走,较快地走5分钟,如此反复交替,再放松地正常走一会儿。另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步幅,大腿和臀部多用力,消耗更多的热量。

患冠心病步速要慢

患冠心病的老人应多留意心率。散步的合适心率为每分钟不超过“170-年龄”。如65岁的老人,170减65等于105,则他走路时的心率应保持在105次左右,最高别超过125次/分钟。因此,患冠心病老人散步速度一定要慢,以免心律失常。运动时出点汗,呼吸顺畅,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建议结伴而行,随身携带药物,以防出现危急情况。

患糖尿病不能饿肚子

饿肚子散步容易导致低血糖,患糖尿病的老人最好在饭后30分钟或是1小时散步。另外,宜缓不宜急,应按照平时的步速散步,一秒钟一步或是两秒钟三步即可,以身体发热、微出汗为宜,每次散步15—40分钟,每天1—2次。

患高血压不要选早晨

心血管不好或是患高血压的老人散步时,不要背着手、驮背,最好挺胸抬头,尽量全脚掌着地,微微收腹,自然摆臂,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正常功能。步伐应以中慢速为宜,不要太急,避免血压升高。另外,一般一天中,早晨老人的血压最高,傍晚相对稳定,因此最好晚饭后散步。

以上呢就是小编介绍的老年人散步要注意的地方,温馨提示,做儿女的一定要在工作之余,多抽出时间来陪着自己的父母散散步、聊聊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老年保健 8个常识守护老人健康

全文共 2830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家庭都有老人需要照顾,我们自己也总有老去的一天,那么究竟该怎么照顾老人呢?中老年保健需要从哪些方面注意呢,各位朋友们都料及哪些老年人保健知识呢?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些老年人保健方法,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照顾好自己的父母!

老年人日常健康饮食的八个小常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的身体越来越差,所以养生保健很重要!要想延缓老人的衰老就必须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但是老人的饮食又应该怎么安排呢?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和身体承受力都没有年轻人好,所以我们应该怎么搭配老年饮食呢?

1、尽量不要吃生的食物

没有煮熟的食物很容易沾染细菌和病菌,如果把食物煮熟后再食用,既消灭了细菌和病菌,还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2、避免食用寒凉的食物

进入老年后,老年人就应该避免食用过冷或过凉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的血管发生收缩现象,促使血液流通缓慢及血液流量下降,造成消化功能发生紊乱,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

3、吃食物时不要着急

进入老年后,老年人的牙齿慢慢开始脱落,他们的咀嚼功能也呈下降趋势。所以,进食食物时一定要细嚼慢咽,这样特别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进食食物时过快过急,不仅不利于消化吸收,还特别容易出现卡喉或哽噎的现象。

4、避免食用死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也大为降低。因此,避免食用死鱼、死禽和死动物的内脏等,因为,这些食物最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极易产生损害身体的有毒物质,老年人食用后很容易引发中毒症状。

5、减少零食量

进入老年后,老年人的消化器官开始呈下降趋势,如果每天进食大量的零食,就会影响正餐的进食量,久而久之消化功能就会发生紊乱现象,极易引发肠胃疾病。

6、避免食用过量的油腻食物

虽然油炸食物很美味,但油质含量很高,很难消化,这种食物不仅营养成分低,大量食用还会造成油脂对肠黏膜的刺激,从而损害身体健康。

7、避免偏食

老年人每天的营养成分一定要均衡,这样才能更完全更充分地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因此,老年人应尽量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不要偏食,否则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8、避免暴饮暴食

老年人如果暴饮暴食的话,肠胃不仅会出现饱胀感,还会增加胃功能的负担,促使消化液下降,很容易引发消化不良的症状。

老年人保健养生小窍门

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明显,老年人已经是社会当中比较庞大的群体!我们也总有老去的一天,所以经常了解这些老年保健常识也是很有帮助的!今天专家就给我们提出了几个好的小妙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照顾老年人,一起来看看吧!

一、注意补充水分

医学研究证明,水在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以及防疾疗病方面的作用,丝毫不逊于蛋白质等营养要素,饮水量不足使许多人的神经肌肉状态不佳,肝与肾的功能降低,毒性物质增多而成为疾病的温床。

对于老年人而言,及时补充水分更显得重要。老年人口渴感会变得迟钝,等到口渴感出现时,体内缺水已相当严重,此时补水难免有“亡羊补牢”之憾,身体已经遭受的损失无法补救。

因此老年人应争取在口渴感产生之前就补水,这就是主动喝水的概念,冬春等寒冷季节更应如此,这对于老年人保健养生是尤为重要的。

一般而言,成人每天的基础需水量约1000~1500毫升,在正常进餐情况下尚需另外喝水1000毫升,方能满足人体代谢对水的正常需求。

一天之中,清晨起床、上午10点、下午4点、晚上入睡前都是饮水的好时机,饮水量以每次1杯(约200毫升)为宜。

二、经常梳头促进血液循环

老年人或许头发不像年轻时那样浓密,但是也要经常梳头。老年人梳头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美观,还有着重要的保健养生意义。

首先,梳头是保护头发的好方法。反复梳头可产生生物电感应,刺激头皮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从而减轻脱发,促生新发。

同时,梳头也是促进大脑运动的好方法,能够收到健脑安神的意外效果。另外,通过梳理头发、刺激头皮,使紧张、痉挛的血管得以舒张,故对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神经衰弱等病症有一定防治功效。

如何梳呢?头发稀疏或没有头发的老人,可用手指代替梳子梳理,由前发际缓慢梳向后发际,边梳理边揉擦头皮。一般一日梳理3遍,早起后、午休前、临睡前各1次,每次10至30分钟,用力适中,使头皮出现热、胀、麻的感觉为好。

三、养成定期如厕的习惯

老年人保健养生还要注意定期如厕。大小便是人体排泄废物、净化内环境的重要方式。

便秘之所以有害,就在于粪便中的毒素滞留在肠内过久,容易被重新吸入血液而中毒,故汉代着名养生家王充告诫人们:“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老年人日常保健养生中如何才能做到肠中“常清”或“无滓”呢?关键是养成每天定时如厕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要去蹲一蹲,以形成条件反射。

至于小便,医生建议,最好每小时排1次(不管有无膀胱充盈感),以减少尿中有害物对膀胱的恶性刺激,防止膀胱癌的发生。

四、保持心情愉悦,笑口常开

笑的保健价值日益受到专家的瞩目与提倡,有人把笑比作“类似于原地踏步的良好运动方法”,对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

笑还能提高体内“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而“自然杀伤细胞”又是癌细胞的“杀手”,故多笑是人类防癌抗癌的有效手段之一。老年人保健养生要主动找乐。

措施有:多接触有幽默感的人,多看喜剧、相声、小品,多读笑话,以获取充分的笑料,使你笑口常开。

五、没有身体不适也要常去医院

不少老年人将医院单纯看作治病的地方,以少去或不去为幸。其实,老年人经常做体检是很有必要的保健养生手段。老年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故定期上医院做体检是好事而非不祥之事。

这几招老年人保健养生小窍门,如果您能够真正坚持去做,养成习惯,就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病几率。希望所有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保健养生:3个方法远离老年痴呆

相信大家都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有老年痴呆,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们既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患上,那么可以采取措施有效的避免!老年痴呆不仅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还影响了家人的正常生活,所以一起来看看哪些方法可以让老年人远离痴呆呢?

1.将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减少到最低程度

芝加哥健康与老龄化研究显示,饱和脂肪摄入量最多的人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会增加3倍。

2.蔬菜、豆类、水果和全粒谷物应当成为饮食方案中的主角

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能够对大脑功能起到保护作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6和叶酸。

3.每天摄取约5毫克的维生素E

这种抗氧化剂与人们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降低之间存在关联。可以通过食用少量坚果或植物种子轻松获取,或是吃芒果、木瓜、鳄梨、番茄、红甜椒、菠菜。巴纳德博士建议,人们从饮食来源中获取维生素E,服用营养补剂形式的维生素E似乎无法提供相同的功效。

结语: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自己也总有老去的一天,所以多多了解这些老年保健常识是非常有好处的!相信大家现在一定对怎么照顾老年人有了许多的方法,希望每个老年朋友们都可以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晚年!小编也希望这些老年保健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照顾好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如何补钙 老人缺钙危害竟这么大

全文共 1967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老年人因为钙质流失快,从而导致出现了骨质疏松等情况,那么老年人该如何补钙呢?其实老年人补钙有很多注意事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老年人该如何补钙以及补钙的食物有哪些吧。

老年人缺钙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1、缺钙可使神经兴奋,造成失眠、肌肉痉挛、抽搐等。

2、骨质疏松。缺钙使得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导致骨质疏松,易引起骨折。

3、钙的代谢障碍与内分泌功能失调可引发糖尿病。

4、由于体内钙分布紊乱,血管壁钙含量升高,导致血管弹性降低,引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继发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等。

5、关节部位可因缺钙而致抗病能力下降,易患风湿及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积水;缺钙还可继发骨质增生于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等部位。

老年人补钙吃什么

1、牛奶

半斤牛奶含钙300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钙质人体更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

2、蔬菜

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红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3、海带和虾皮

海带和虾皮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并且它们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4、动物骨头

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除此以外,鱼骨也能补钙,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做法。干炸鱼、焖酥鱼都能使鱼骨酥软,更方便钙质吸收,而且可以直接食用。

5、豆制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也很高。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另外,专家提醒,豆浆需要反复煮开7次,才能够食用。

而豆腐则不可与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可以和钙相结合生成草酸钙结合物,从而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豆腐以及其他豆制品均不宜与菠菜一起烹制。但,豆制品若与肉类同烹,则会味道可口,营养丰富。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

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比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而不少老年人喜欢通过服用药片来补钙,实际上,钙片补钙的作用并不明显,通过食物进行补钙才是最佳选择。

通过食物进行补钙

牛奶:半斤牛奶,含钙300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钙质人体更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蔬菜: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蕻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豆制品: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也很高。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

海带和虾皮:海带和虾皮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呢。并且它们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动物骨头: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时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鲜汤。

补钙误区要谨记

1、补钙误区——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青豆、黄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

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2、补钙误区——治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

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结语:人到老年,骨质流失变快,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老人步履蹒跚,行动不便,这个时候就要好好注意补钙了。今天和大家介绍了老年人补钙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年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10个坏习惯会伤害老人的胃 养胃这些食物也要少吃

全文共 2417 字

+ 加入清单

肠胃不好的问题,对老人来说,都是因为不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导致的,要是平时大家忽略肠胃的保健,时间久了以后,对大家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危害。老年人消化系统不好,吃东西没味道,这是因为胃受伤了。那日常哪些坏习惯会伤害胃?肠胃不好这些食物也要少吃!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年纪大了,老年人胃的肌肉层和黏膜层逐渐萎缩,消化能力及抗病能力降低,如果不加强保护,很容易发生胃炎、胃下垂等疾病。下面几个坏习惯对胃的伤害很大,老年朋友要注意了。

哪些坏习惯会伤害胃?

1、吃饱就动

很多老人对“饭后百步走”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理解为“饭后立刻百步走”,实际应该是“饭后半小时百步走”。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进行初步消化。如果吃饱就动,一部分血液会供应运动系统,破坏胃的正常消化。而饭后休息30分钟再走,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有胃下垂的老人,饭后非但不能散步,还应先平卧10分钟。

2、饭后喝茶

饭后一杯浓茶是很多老人多年的习惯,此举同样伤胃。饭后立刻喝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吸收。茶叶的茶碱,会干扰蛋白质、微量元素的吸收。正确的做法是,饭后一小时再喝茶,且冲泡不应太浓。如果怕饭后口渴,可以在吃饭时搭配汤水。

3、饭前服药

对需要长期服药的老人来说,要留心服药时间。一些常用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对胃肠有明显的刺激,长期饭前服用会损伤胃黏膜;有些药物,如胃酶片、淀粉酶等需要和食物一起服,才可及时且最大地发挥助消化作用,也不易在饭前服用。适合饭前服用的大多是,对胃无刺激性的药物、助消化药物如食母生、胃蛋白酶等;或者是需要在胃肠道局部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如收敛药、吸附药、利胆药等;有些降糖药也适宜饭前15分钟左右服用。

4、吃剩饭菜

大部分老人都很节约,剩饭剩菜不舍得丢掉,但如果长期吃剩饭菜,不仅伤胃,还有食物中毒的风险。尤其天气热的时候,隔夜的饭菜如果不妥当保存,易受到细菌污染,吃了很容易引发胃肠炎。因此,建议老人要每餐少做一点,保证餐餐吃新鲜饭菜。

5、懒得咀嚼

有很多老人因为牙口不好,咀嚼困难而“囫囵吞枣”,此举对老人十分有害。老人食管内壁的弹性弱,不能适应突然挤压,严重时食道可能被撑胀破裂,因此老人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食物咀嚼得越细,就越能减轻胃肠负担。

6、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

很多人饮食不规律,三餐摄入时间不固定,忙起来随便凑合一口或者推迟吃饭又或许中餐晚餐一起解决,这些习惯都给胃病留下了隐患。胃的排空需要4~6小时,长时间不摄入食物,将会打乱胃酸分泌的生理节律。

7、不吃早餐

很多上班族早上时间紧张,又贪恋被窝不愿意早起,很多人习惯于不吃早餐。可长时间不吃早餐会对胃产生不良影响。睡眠时胃液的分泌量较少,但是随着一觉醒来,胃液将大量分泌。如果不吃早餐,也就没有食物可供胃液消化。这样胃液将直接刺激胃黏膜,长此以往便会造成糜烂或溃疡等问题。

8、暴饮暴食

一次摄取了大量食物比如在吃过大鱼大肉后,又吃了很多刨冰、冰激凌、饮料等冷食。暴饮暴食会造成胃窦过度扩张引起促胃液素分泌增加而导致胃酸分泌过多。

9、食用过多的刺激物

长期摄入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的食物,如烟酒、浓茶、咖喱、辛辣食物、甜度高的零食、碳酸饮料。过度摄入这些食物会增加胃酸分泌、刺激胃黏膜。有调查显示,抽烟者患溃疡的比例约为不吸烟者的两倍,同时痊愈率也较低。长期大量饮酒会显著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而长期吸烟则可使风险增加5倍以上,二者叠加的作用则远远大于二者单独影响之和。

10、过度疲劳、紧张

胃病与身体、精神上的压力、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有密切关系,因此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上,都应保持平稳的状态。尽量避免熬夜加班、四处奔波出差等劳累、不规律的工作,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放慢生活的步调,重视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这些食物也要少吃!

一、甜食

比如各种糕点。甜食具有产酸的作用,进食甜食会使胃酸增加,加重烧心、反酸等症状。其他产酸食物还有地瓜、土豆及糖醋食品等,都应少吃或不吃。

二、“死面”

以烙饼、水饺为主。这类食物未经过发酵,不易消化,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胃病患者食后会感到胃脘堵胀,甚至疼痛。应尽量吃经过发酵的“发面”食物,如馒头、面片、面包、面条、粥等。这些食物刺激性小而易消化,是胃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三、韭菜

很多人不知道韭菜对胃不好。韭菜不易消化,会刺激胃黏膜,破坏黏膜屏障,吃后会加重胃痛。有很多人是吃了韭菜水饺后胃痛加重,就诊时对其说明,方才恍然大悟。

四、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辣椒、胡椒、芥末、咖喱粉、咖啡、浓茶、烈酒等。这类食物也容易刺激胃黏膜,对溃疡愈合不利。易产气食物会加重胀气,如生葱、生蒜、生萝卜、蒜苗、洋葱等;坚硬的食物不易消化,如腊肉、火腿、香肠、蚌肉等。

五、生冷瓜果、饮料等

这个主要是针对胃寒患者而言的,食用生冷会加重胃寒而使疼痛加剧。饮料大多含碳酸,碳酸能产气,会加重胃肠胀气。中医认为,胃气以下行为顺,治疗嗳气、胃肠胀气等多用理气导滞的药物,使气体从肛门排出,也就是矢气。而喝碳酸饮料大多会造成胃肠大量产气,频频嗳气,这在中医看来本来是一种病态,但反而被广告上崇尚为美,误导消费者。冰镇之后的饮料或啤酒不但产气,而且寒凉,夏天喝冰镇啤酒再吃西瓜,十之八九都会腹泻,应该慎重。

有的胃病患者认为坚硬的食物用热水泡后再吃容易消化,比如泡馒头、泡饼干、泡烙饼等,实际上这样做也是不行的,泡的食物吸水后在胃内不易消化,会加重胃病,现在临床报道很少,但在我的临床观察中,经常遇到,希望大家注意。而干烤馒头片则易于消化。将馒头切薄片,置火上烤黄或略焦,食后能促进消化,临床上用的助消化药物如焦山楂、焦麦芽亦取此意。另外,胃病患者的烹调方法也很重要,应尽量做到细软烂,可选用蒸、煮、汆、软烧、烩、焖等烹调方法,不宜用油煎、炸、爆炒、醋溜、冷拌等方法加工食物。进食时还要做到心情舒畅(紧张的心情会使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破坏消化及蠕动节律)、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年人失眠怎么办 中医秘方治老人失眠

全文共 2183 字

+ 加入清单

父母的健康是子女们最关心的事情,人一旦到了老年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老年人失眠怎么办呢?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老年人失眠的原因,春季到了之后,许多的老年人都出现了睡不好的情况,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老年人失眠治疗偏方有哪些吧!

老人失眠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失眠是很多人的困扰,不仅仅是上班族容易失眠,老年失眠症不同于中青年的失眠特点,在病因病机方面与精神思想因素关系不大,不像中青年那样主要由精神负担沉重、思虑过度、心血耗伤所致,故其治疗如同于中青年之失眠,则效果多不满意。

其实,老年失眠症是由年老带来的全身和大脑皮质生理变化所导致的,治疗应从改善老年人全身和大脑生理衰退状况为主。使用老年失眠症的治疗药物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组方应以补肾为主,活血安神为辅,不要主次倒置。

2.补益药物用量要适中,因为老年人对补益药物之吸收能力偏低,用量过大极易导致气机壅滞,血脉不畅。

3.药性应平和,如药性燥热则易伤阴耗血,偏于寒凉易致伤阳碍胃,活血化瘀不应峻猛,否则亦伤气血。

中药治疗建议

在中成药中,可用于治疗本症者有以下几种:

1.能补肺益肾,有调血脂、抗动脉硬化及镇静助眠作用。

2.因灵芝有镇静安神作用,且有降血脂、降血糖、抗动脉硬化作用,故适用于本症。另有乌灵胶囊,系乌灵菌制剂。乌灵菌作用与灵芝类似,亦可用。

3.由补肾养脑诸药及活血通脉药组成,配伍合理,有益于脑。

4.黄精、首乌等中西药物配伍,效果较好。

5.为镇静安神、益肾养脑药。

6.蜂王浆、胎盘片两药均补肾益精、大补气血、养脑,治疗失眠有一定的作用。

7.龟龄集为传统中药制剂,含人参、鹿茸、熟地、枸杞子、海马、雀脑、龟板等多种补肾益精药。因动物成分较多故药力较强,适用于包括老年性失眠症在内的多种老年性疾病。须注意此药性偏温热,久用或过量服用有助热生火之副作用,应随时了解用药反应,调整用法用量。另有补肾健脑丸,药力较强但性热,阴虚火旺者应忌用。

8.脑灵素片有补肾益脑作用,价格低廉,药力略弱,可适当加大用量。

9.活血化瘀药通利脑血管药可用步长脑心通、通心络、五福心脑清、藻酸双酯钠等。

10.本症针刺治疗也有一定效果。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内关、神门、风池、百会、太阳、印堂、肾腧、脾腧、心腧、华佗夹脊、关元、气海。其中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肾腧、脾腧、心腧穴均可针灸并用。耳针取神门、皮质下、内分泌、脑点。

补充4大营养素防失眠

1.钙

钙能强化神经系统的传导反应,帮助调节心跳、肌肉收缩。补充足够的钙质,有助于安定情绪、消除紧张压力,进而帮助入睡。

2.镁

镁具有调节神经细胞与肌肉收缩的功能,是能安定情绪、消除焦虑的营养素。饮食中若缺乏镁,会造成容易紧张、情绪起伏较大,加重入睡困难。

3.维生素b群

如果你感觉烦躁不安,可以多摄取富含维生素b群的食物。维生素b群能维护神经系统的稳定,具安稳情绪的疗效。

4.锌

锌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成长发育,因为它有助于大脑神经细胞的代谢作用,故对改善失眠有所帮助。

老年人失眠怎么办?八大食物给你好睡眠

老年人经常失眠成为越来越多关心的话题,睡眠质量不好,很容易影响身体健康状况,那老年人失眠吃些什么食物可以缓解呢?下面赶紧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土豆

土豆也是失眠老年人不错的选择,适量的食用土豆可以清除对可诱发睡眠的色氨酸起干扰作用的酸,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在晚餐中可以适量的增加点土豆的摄取量。

2、杏仁

在杏仁中含有大量的色氨酸,它是帮助老年人拥有一个良好睡眠的保证,除此之外,在杏仁中还含有适量的肌肉松弛剂--镁,它能够帮助老年人在轻松舒服的状况下安然入睡。

3、蜂蜜

在晚上失眠吃什么好的问题中,老年人不妨给自己泡一杯蜂蜜茶,比如在温牛奶中或香草茶中放入少量蜂蜜。蜂蜜中所含有的葡萄糖能促使大脑停止产生进食素,从而让老年人更快的入睡。

4、龙眼肉

龙眼肉为补血益心之佳果,果中之神品。其味甘类于大枣,入脾经功又胜过大枣,且无大枣壅气之弊;在补气的同时又可补血。思虑过度引起的健忘、失眠、惊悸,用它治之最为适宜(在锅内蒸熟,随意食用)。莲子芡实猪肉汤。莲子肉50克,芡实肉50克,猪肉200克。将猪肉洗净切成块与莲子肉、芡实肉一同煨汤,熟后用食盐调味食之。以上适合中老年人失眠情况的食物,都是生活中常见得再不能常见的食品了。只要患者注意方法,坚持使用,肯定会看到效果的。

5、牛奶

牛奶含有人体必需的色氨酸,它能促使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一种使人产生困倦感觉的血清素(五羟色胺),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产生睡意(在睡前1小时喝)。

6、小米

小米性微寒,有健脾、和胃、安眠之功效。小米中的色氨酸含量在所有谷类中独占鳌头,食后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进入脑内色氨酸的量,能起良好的助眠作用。

7、火鸡

专家建议老年人群,在晚餐的饮食中,适量的吃点火鸡是非常好的,它可以帮助老年人拥有良好的睡眠。这是由于在火鸡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它具有很好的催眠以及助眠的作用。

8、大枣

大枣味甘性平,养胃健脾、益血壮神,为安中益气之良饕,用以治疗倦怠乏力和失眠。把大枣炒熟掰开泡水当茶饮;或蒸熟随意嚼食。大枣核炒焦后泡水代茶饮也可助睡眠。

结语:父母能够度过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是每个子女最大的心愿,但是老人们经常出现一些症状,失眠是最常见的一种!相信上述介绍的这些治疗老年人失眠的方法和饮食调理,一定能够帮助广大的老年朋友们摆脱失眠的困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60岁老人眼睛模糊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

全文共 1552 字

+ 加入清单

年纪大了,人的视力就容易下降,那么老人眼睛看东西模糊怎么回事呢?是不是白内障呢?下面小编为您分析老人眼睛看东西模糊怎么回事,希望能解决你的疑虑。

预防老人视力模糊的方法:

1、眨眼。眨眼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一开一合的动作可以使眼肌得到有效锻炼,进而达到延缓疲劳的目的。

2、正确的用眼习惯。读书、看报、看电视等用眼时姿势要正确,劳逸结合。因为不正确的姿势极易出现视疲劳,而视疲劳、用眼过度是造成眼部不适的主要原因之一。

3、合理运动,营养均衡。运动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当然也包括眼部。另外营养对于眼部健康来讲,也是必不可少的。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有利于眼部健康的食物。

4、人到老年,视力逐渐下降,主要表现为老年性花眼和白内障,这两种眼疾多是由于晶体老化造成的。深绿色蔬菜如菠菜、青椒、芥蓝、西兰花等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吸收进入眼球内的有害光线,并凭借其强大的抗氧化性能,预防眼睛的老化,延缓视力减退,有保护晶状体的效果。

5、膳食中维生素C的摄入是否充足,也可影响晶体的透明度,其能够保护眼睛晶状体的蛋白质和其他成分,保护眼球微血管,营养视网膜。如果维生素C不足,易引起晶状体透明度下降,这也是老年白内障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深绿色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老年人视力模糊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老人视物模糊的原因很多,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浑浊,角膜变性,晶体浑浊,玻璃体浑浊、部分玻璃体浑浊、炎症性玻璃体浑浊或出血、网脱早期都会引起视力模糊。

1、老年性白内障

白内障简单地说就是晶状体混浊。老年性白内障多见于50岁以上,其患病原因与紫外线、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遗传因素及晶状体营养和代谢状况有关。通常双眼发病,但两眼发病先后及程度不一。

患者一般自觉眼前有固定不变的黑点,呈渐进性,无痛性视力衰退,随着病情的加深,视物逐渐模糊,有多视和复视现象,近视度数加深,有的眼前有黑花乱舞的现象。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早期,病人有程度不等的视力下降,时轻时重,反复变化,后期视力障碍逐渐加重,直至失明。

3、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人因脉络膜血管硬化,影响黄斑部的血液供应,使黄斑区的视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退化,因为黄斑区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因而患者可感到明显的视力减退和眼前出现固定的黑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有斑点状出血、毛细血管瘤、白色渗出灶及视网膜动脉硬化、静脉扩张扭曲、毛细血管新生,后期出现玻璃体内纤维组织增生、玻璃体积血、继发性青光眼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4、青光眼

由于眼压高于正常或限内组织不能承受现有水平的眼压引起机功能减退。许多人有家族史。过度劳累。情绪波动。暗室内工作时间太久。大量饮水。静脉输液或使用阿托品类药物后易促使症状发作。急性发作的症状有眼红眼痛及头痛。恶心呕吐。虹视(注视电灯泡时周围有彩虹样光圈)及视力骤降。慢性或轻度的青光眼往往无明显症状。偶感眼睛发胀。眼眶酸痛。轻度机物模糊及虹视。经休息后能自行好转。因而。这些患者常易忽视。有的白内障。葡萄膜炎。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出血等其他眼病也会继发青光眼。

5、玻璃体混浊

老年人由于玻璃体出现退行性变化,水分析出,纤维组织浓缩聚集,形成细小的混浊物。或者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的粘附性减退引起玻璃体后脱离,脱离的玻璃体膜随眼球转动时移动,使患者感到眼前有黑点或黑影飘动,俗称飞蚊症。

另外,老年人常伴有血管硬化,血管通透性改变,血管性渗出,血管破裂出血等都可引起玻璃体混浊,出现眼前黑影及视物模糊,重者视物不见。

6、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这是老年眼病中最危急的一种眼病。因为视网膜感光细胞的血供来自视网膜中央动脉,一旦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感兴细胞就会失去功能,几十分钟后感光细胞就将死亡且不可逆转,因此该病如不及时抢救,终将失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老人秋季养生3原则

全文共 1462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到了老人们要如何养生才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呢?老人秋季养生要遵循什么原则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些适合老人的秋季养生小常识,来帮助老人们健康的度过凉爽的秋天!

秋季养生小常识

1、坚持秋冻。

俗话说“春捂秋冻”,要遵循“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的规律,气温下降但不要急于添加过多的衣服,使身体有抗御风寒的能力,增强身体抵抗力。但秋冻也不能过头,有支气管炎、胃炎等病史的人,则要注意适当保暖,防止旧病复发。

2、坚持秋练。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常言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老年人应经常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或运动,如扫地、浇花、登楼、做操、打太极拳户外散步、慢跑、跳交谊舞、短程旅游等,达到通血脉、利关节、丰肌肉、延缓各脏器组织的衰老的目的。

3、坚持秋养。

秋养指饮食调养和适当休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大量成熟上市。祖国医药着作《素问》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已之,以补益精气”。秋季气候干燥,应适当多饮些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番薯、玉米、芝麻、青菜、柿子、香蕉、蜂蜜、红枣等柔润之品。适当休息同样也是老年人养生良方。白天工作劳动锻炼要适度,晚上娱乐更不能搞至深更半夜,每天至少睡眠8小时。

秋季如何养生

1、调节饮食养肺生津

老年人由于五脏衰弱,肠胃薄弱,如果饮食生冷无节,饥饱无常,势必伤胃犯病。因此,秋季老年人应少吃多餐,多食熟软开胃易消化之物。另外,由于秋季气候干燥,易犯津伤秋燥症,因此,在食物选择上应以甘平润燥、养肺生津之品为主。如:梨、百合、麦冬、荸荠、山药、猪肺、莲子、藕等可多食;也可适当加些滋补中药煮粥、泡酒饮用,如杞子粥、黄精粥、玉竹酒、柿子酒等,对扶正防病有积极作用。>>>秋季养生警惕饮食禁忌健康整秋

2、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秋令肃杀,自然界凄凉的景色容易导致老年人悲观伤感的消极情绪。研究发现:不良的心理刺激,会抑制人体免疫防御功能,易致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许多疾病丛生,因此,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精神保健,可适当选择琴棋书画、养花种草、玩物赏鸟等文化娱乐活动,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安度晚年。

3、提高耐寒防感冒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季,温差变化较大,气温偏低,风寒邪气极易伤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降低,尤易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心病,甚至发生心衰而危及生命。因此应注意防寒保暖,有条件的可坚持用冷水洗脸、擦鼻,甚至冷浴,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

4、警惕秋季易发病

秋季的特殊气候特点,极易发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发作、胃病、风湿病、哮喘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老年人重点防范,结合自己体质情况,积极控制原发疾病,警惕秋季易发病的发生。

5、加强锻炼,适应“秋冻”

秋天的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悬殊,体质较好的老年人衣着以轻薄为宜,适当受些寒凉,以逐步增强抗寒能力。故在我国民间素有“秋冻春捂”的说法。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为避免旧病复发或增患新病,宜逐渐增衣,以防寒气侵袭,诱发新病。另外,老年人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练拳、打球、郊游等。

结语: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适合老人的秋季养生的原则大家都了解了吧!老年朋友们可以试试哦!还有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秋季养生的小常识,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试试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老人安全度冬10准则

全文共 1927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10个养生高招让老年人安度寒冬

第二章:老人冬季健康饮食这些要素需清楚

在寒冷的冬季老年人的身体容易出现健康问题,天气寒冷老人们都躲在暖暖的房间里不出来是不正确的,冬季老人更应该加强户外锻炼。那么,老年人在冬季还有什么养生秘方呢?来和小编一起看下吧。

10个养生高招让老年人安度寒冬

1、保持锻炼

每天应安排半小时至一小时的锻炼时间。锻炼以活动身子骨为主,舒经活血,保持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有一定的运动量。

2、健脑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越是岁数大,越需要经常活动脑筋,以此保持大脑的反应能力。多看书,多研究一些还不是很清楚的问题,多做一些需要动脑筋的事情均是健脑的好办法。

3、少喝酒

人上了岁数后,酒精对身体的影响明显增大。年轻时,喝上3杯白酒都不见反应的人,到岁数大时喝一杯白酒就会感到晕,就是因为身体对酒精的抗性已大大衰退所致。因此,老年人不但忌贪杯,更不要用酗酒的方式来排遣自己的郁闷。

4、不吸烟

进入老年后,包括肺部在内的许多人体器官的功能都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所以,在这个年龄段吸烟极容易引起呼吸道的强烈反应,且恢复起来很慢。如果年轻时戒烟没成功的话,这个年龄该是戒烟的时候了。

5、吃好

当进入老年后,人体内的产出和合成功能明显下降。因此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对饮食结构加以调整。原则是:不以饱为准,而以营养合理搭配为准,加强对短缺成分的补充。

6、减轻自己的压力

与年富力强的中年相比,进入晚年的人在体力上往往已无法完成许多事情,因此需要依靠他人的帮助。此外,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会渐渐出现越来越吃力的情况。这些都会使老年人感到生活上的压力,而压力将会对已经开始老化的心血管系统造成更大的损害。因此,自我减压非常重要。

7、陶冶情操

老年人有许多让中青年人羡慕的优势,其中之一就是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在这个年龄段的人可以拿出一些时间做自己年轻时没有时间但又十分想做的事情,如学画画,学一种乐器,学一门新的语言,甚至学习一些年轻人正在开始学的新东西。由于老年人学习这些东西并不是为了考试,所以没有压力,乐趣融融,对改善老年人的心境十分有好处。

8、保持积极的态度

当人进入老年后,很自然地会感到自己的生命已接近尾声,由此感到一种无奈和惋惜。在这时,如果让这种想法成为指导自己生活的主流意识,那么人就会对许多仍值得去做一做的事情采取拖延甚至不做的消极态度。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老年与儿提时代一样,是生命中的一个阶段,不分厚薄。有许多研究成果表明,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不但能使自己活得更长寿,也能活得更健康,更有意义。

9、加强与人交往

不少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健康长寿者的周围总有一群靠得住的朋友。与这些朋友的交往,能起到排解郁闷,舒缓情绪的作用。此外,和睦的家庭关系对长寿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10、“计划经济”

由于步入老年的人不再是“积极的创收者”,所以需要提前计划自己的支出安排,以便较为合理地使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吃穿住不愁了,老年人的生活也就悠然而长,自得其乐了。

老人冬季健康饮食这些要素需清楚

1、积极参加适度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防止肥胖。

老年人积极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非常重要,因为体力活动能提高老年人食欲,增加肌肉张力,丢失脂肪,改善睡眠和心情,增强免疫能力和代谢能力,又能锻炼心肺功能,增强抵御传染性疾病的能力,减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袭击,并能预防便秘等。但是老年人参加体力活动,一定要适度,不能超负荷,以免损伤心肺系统的功能和跌倒。

2、食不过精,粗细搭配,并应摄取易消化的食物。

老年人易发生经常性便秘,故建议老年人膳食中食物要粗细搭配,要有一定量膳食纤维,食物要易于消化,餐次分配应按个体需要决定。老年人在减少能量摄入同时,更要保证能够获得充足的各种高营养素的膳食,微量营养素的含量也不应低于一般成年人的要求。

3、若需要,应科学地选用保健食品或膳食补充剂。

药物有使人增加食欲或减低食量的副作用,某些药物还可造成食欲下降和营养素缺乏。那种认为吃药越多越好的错误观念应予以纠正。

关于老年人是否采用保健食品,应当根据营养科学原则和自已的实际情况,首先安排好一日合理、平衡的膳食,能不采用额外补充则最好。当有轻型不适或失调时,首先应考虑用饮食调节,必要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我国目前保健食品有两大类:一类为膳食补充剂,也就是各种营养素;另一类则为中药或药食同源及某些功能食品。老年人采用的原则应该是缺什么补什么,至于补多少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副作用。采用保健食品都应该是获得卫生部批准的,以确保有益无害。

总结:想要老年人安全度过冬季不生病,锻炼,营养不可少。老年人的冬季养生准则要牢记,寒冷的冬季是老年疾病的多发季节,想要远离这些疾病就赶紧来学习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老年保健 五种心理可以让老人更长寿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想要长寿,除了饮食,还要注意自己的心理,适当的忧虑、不过度乐观可以帮助老人长寿。

适当忧虑

研究发现,那些被父母说成“异常快乐与性情乐观”或“从来不发愁”的孩子,长寿几率反而低。弗雷德曼说:“我们经常听到的劝告是:要快乐,要高兴,这样才会健康。然而,新研究结果显示,发愁有时也是件好事。”多项研究证实,适当忧虑有益健康,对男性而言,尤其如此。因为心中担忧某事,便会全盘考虑各种可能性,做到有备无患。

做喜欢的事

研究发现,中年积极运动对长寿很关键。身体出问题才发誓要开始运动的人,往往难以持之以恒。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更能坚持。弗雷德曼表示,只要能从椅子上站起来,做什么都行,如种花种菜、做木匠活、遛狗、去博物馆等。

不过度乐观

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一项4万名人参与的研究发现,过度乐观的人更可能做一些高危险行为,如抽烟、酗酒、吸毒、飙车等,在10年里遭遇残疾或死亡的风险更高。而对未来较悲观的人可能会更重视健康与安全,更懂得自我防护,并鼓励身边人一起行动。

喜爱社交

《美国科学院院报》刊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无论内心是否感到孤独,没有社交都会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风险。相反,社交生活能增寿,与亲友保持联系、帮助他人等都可以。朋友不多的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或志愿活动也有相同效果。

保持成就感

很多人认为,早退休早享福。但新研究发现,与早早退休无所事事的老人相比,退休后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老人寿命更长。科学家表示,舒适的工作环境、事业成就感能让人保持快乐。马丁博士表示,事业越成功的人早死的可能性越小。有很多追求目标的人往往更长寿。

虽然说在生活当中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得不到缓解的话,那么心情就会受到影响,而且这些负面情绪一直常伴着你,那么就可能会给你的心理健康带来伤害,所以说还是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老人能吃豆腐吗 老人养生少吃豆腐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常吃豆腐对于老年人身体的健康其实是不利的。

中医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可以益气和中、生津润燥,具有解硫磺、烧酒之毒等作用。但豆腐虽然好吃又有营养,但也不宜吃得过多,所以豆腐的危害有几下几点:

一、可导致肾功能衰退在正常情况下,进入人体内的植物蛋白经过代谢后,大部分会变成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但老年人和一些肾病患者的肾功能下降,若他们食用过量的豆腐,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其出现肾功能衰退,从而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二、可导致消化不良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旦食用过量,就会使这些蛋白质在人体内积蓄,引起消化不良,会使人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的症状。

三、可引起动脉硬化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进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而半胱氨酸会损伤人的动脉管壁的内皮细胞,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引起动脉硬化。

四、可引发痛风豆腐中含有较多的嘌呤类物质。而嘌呤代谢失常是引发痛风的关键原因。因此,痛风患者食用豆腐过量时很容易会引起其痛风发作。

五、会导致碘缺乏病豆腐中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能促进人体对碘的排泄。因此,人若长期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体内碘的大量流失,使其罹患碘缺乏病。

其实中医认为豆制品其实对身体是有一些消极影响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经常吃,当然,以上的问题并不是倡导老年朋友要远离豆腐,适当的吃对老年人健康并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