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19篇)

实心球是一种体育器材,实心材质,呈球形。它同时也是一种体育项目,讲究力量性和动作速度,部分地区将“投掷实心球”的分数计入中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浏览

3287

文章

39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全文共 2004 字

+ 加入清单

考点1.了解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知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不良嗜好的表现有哪些?

答:如吸烟、酗酒、吸食毒品、沉迷电子游戏等

怎样增强自控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法有哪些?)

答:(1)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培养自己的高雅生活情趣;(2)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不盲目从众,避免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3)面对诱惑,我们要慎思,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的锻炼,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考点2.了解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怎样理智地面对学习压力?

答:(1)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没有压力有可能失去动力,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2)但也有消极作用,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3)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办法是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此外,把握学习节奏,做自己学习的管理者,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来享受学习。

怎样从容应对考试?

答:(1)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2)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3)增强自身实力,这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怎样辨证看待困难和逆境:答:困难和逆境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战胜困难和逆境的要求:

答:(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要冷静分析各种原因;(3)要激发探索创新热情;(4)要学会自我疏导,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考点3.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答:(1)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2)个体也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所以,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3)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发扬“团队精神”有何意义

答:(1)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2)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3)具备了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怎样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答:(1)关爱集体,人人有责。个人成功不是最终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最终的成功;(2)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怎样关爱集体?

答:(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3)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更大的力量。

考点4.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改革开放后国家发生哪些变化?

答:(1)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党的十一届右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2)全面发展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3)基本小康的中国。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4)迈向全面小康的中国。在21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热心公益,关心社会的意义及表现:

答:(1)我们要热心公益,亲和社会。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2)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考点5.理解个人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懂得以扬弃的态度看待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有哪些影响?

答:(1)中华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2)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创造辉煌历史和文化中形成的。

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哪些表现?

答:新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求知精神、竞争意识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和实践中的继承和弘扬。

怎样对待民族文化?

答:(1)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2)珍惜文化传统不等于盲目崇拜,也不能将传统的内容不加选择的兼收并蓄,而应该传承精华,抛弃糟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以上已印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改革开放、建设成就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1、我国近年来建设成就:(具体成就:)

①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②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③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

④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卫星。天宫一号成功运行。

⑤长江三峡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2.我国取得巨大成就说明了什么(道理、结论)?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坚持了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

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④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4、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改革开放意义: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6.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

①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②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7、我们建设富强国家的措施:(建议)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8、你打算怎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①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②积极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

③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④树立创新意识,争做创新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一、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超多强(90年代以来)

(1)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

(2)演变: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3)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研制和在全球布署导弹防御系统,成为超级军事大国。

(4)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科索沃战争:

1、当今世界影响世界安全和平的主要因素: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②霸权主义介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中,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

2、科索沃战争:是霸权主义介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的具体表现,也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1999年3月-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以南斯拉夫屠杀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斯拉夫实行狂轰滥炸,并袭击中国驻南使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

3、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公然对一个联合国成员国动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三、美国的"人权高于主权"理论:

(1)所谓"人权高于主权",是指美国的人权原则高于别国的主权。它的实质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为干涉他国内政寻找的借口,同时也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实施霸权主义,推行其全球战略目标,最终实现"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的手段。

(2)危害:在"人权高于主权"幌子下发动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使得美国朝着它的全球战略目标迈进了一步,却给相关地区造成了极大损害,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发生曲折,联合国的作用遭到削弱,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基本国情、基本路线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④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是: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5、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9.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辨析题常用)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0、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11、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

①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

②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③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线;

④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包括哪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14、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

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5、列举你所关注的民生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民生问题有:

①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问题;

②入学难、上学贵的教育问题;

③住房难问题;

④食品安全问题。

存在的根本原因: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学会学习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一、考点精要:

1.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学会学习

二、问题精讲:

1.为什么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如何珍惜受教育权利?

答:(1)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就要求国家、社会、家庭提供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以保障自己能上学接受教育。

所以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青少年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做法:

①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我们在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我们是在校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走上社会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参加各种培训。

④青少年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祖国、为社会奋发进取,刻苦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

2.为什么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青少年如何履行受教育义务?

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列举几种学习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①有良好习惯的人办事有条理,不会手忙脚乱,这实际上就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益。习惯是一条"心灵路径",好习惯是力量的源泉,是学习的润滑剂。

②好习惯让我们终身受益,坏习惯让我们终生受累.只要不断克服和纠正学习上的各种坏习惯,主动养成学习上的种种好习惯,我们就能学得更快、更多和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少年能自强

全文共 1190 字

+ 加入清单

1、怎样培养自强精神?(怎样才能自强?培养自强精神的方法?)

(1)理想,是自强的航标。P51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P51并为之执著追求,矢志不移地奋斗,直到成功。P52

(2)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要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P53

(3)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P55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处,据此确定自己的前进方向。P56要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P55

(4)自强要从少年始。只要我们选准航向,战胜自身的弱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P56

[七上导学例题]P18-3-(2)请你思考应从哪几个方面做一个自强的好少年。

2、理想与自强的关系?

(1)理想,自强的航标。P51(2)有了理想,就有了进取的不竭动力。P51(3)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为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P52~52

3、为什么要树立理想?(树立理想的必要性?或为什么理想是自强的航标?)

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和挫折。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有了理想,就有了方向,有了进取的不竭动力。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P51

(理想的重要性、意义:联系九年级的相关内容)

4、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为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P52

5、为什么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而是勇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P53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和天赋,都能有所作为。许多人碌碌无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意志薄弱,不能克制自己,不愿意抓紧时间学习和工作,不愿意为了长远的利益而牺牲眼前的享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P54

(3)自强的人都会面临一只拦路虎,那就是放任自我。只有战胜它,才会进步,才能自强。P54

6、为什么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想自强和成功,就一定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天赋和兴趣,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要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P55

(2)如果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我们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十分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会灰心丧气、一蹶不振。P55~56

7、拓展:自强的名言警句。

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自古男儿当自强;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

8、拓展:有关自强的教育活动。

(1)活动主题:人生当自强;做自强少年;自强不息,成就梦想等。

(2)宣传标语:自强造就人才;拼搏成就未来;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等。

(3)活动形式:自强之星评选、主题班会、演讲比赛、黑板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消费者的义务与权益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消费者在享有权益的同时,也要自觉履行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费者。如:购物时态度谦和、文明用语;不贪图便宜购买盗版或假冒伪劣商品等。

1、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

(1)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其它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物权法、刑法。

2、消费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消费者应培养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

(2)需要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知识,获取消费知识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消费选择。

(3)在交易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4)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使不法经营者显露原形,受到惩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挫折面前也从容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1、挫折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如何理解挫折是把"双刃剑"?)P65

(1)消极影响(坏处):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阻,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2)积极影响(意义、好处):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然而,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

[《复习指南》例题]P37-44-(1)挫折对人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七下导学例题]P23-1-(1)根据材料说说你对"挫折是把双刃剑"的理解。

2、如何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然而,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P65

3、怎样战胜(应对)挫折(方法、建议)?(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P67

(2)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P68

(3)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P68

(4)学会自我疏导,善于自我排解,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自我疏导的方法有合理宣泄法、移情法、目标升华法等。P69

[《复习指南》例题]P38-44-(4)面对挫折与困难,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方法积极应对呢?

[七下导学例题]P23-1-(2)你打算如何对待自己在生活道路上遇到的挫折?

4、自我疏导(排解情绪)的方法:

(1)合理宣泄法:向老师、父母和朋友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以缓解压抑的心理,减轻痛苦;(2)移情法:在自己情绪不好时,换一个能使自己心情好转的情境;(3)目标升华法:把怒气和悲痛转化为动力,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目标,以更强的信心去追求。P69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灿烂的中华文化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灿烂中华文化

1、如何认识中华文化?(1)、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2)、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

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的构成: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道德伦理

(4)、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

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影响。

②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2、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新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4、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心理品质的比较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一、基本观点

1、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P6

2、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P9

3、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P12

4、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P15

5、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P8

6、自信是成功的基石。P23

7、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P28

8、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P29

9、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P30

二、"自尊"、"自信"、"自卑"、"自负"、"虚荣"等心理品质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人生自强少年始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1、什么是自强

自强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P47

2、自强有哪些表现?

自强表现在方方面面:①在困难面问不低头,不丧气;②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④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等等。P48

3、为什么要培养自强精神?(自强的意义、重要性、作用?/自强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有何意义?)

(1)人生自强少年始。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我们应当趁此大好时光,培养自强的品格,努力学习,奋发进取。P47

(2)自强,进取的动力。P47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P48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P49

(3)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历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48

4、什么是自弃?自弃的危害(表现)?P50

(1)含义:自弃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2)危害: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自然一事无成。

5、为什么要自强就不能自弃?(自强与自弃的关系)

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自然一事无成。P5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1)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有:我国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

①安全权: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②知情权: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价格、产地、用途、性能、生产日期、说明书或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的真实情况。消费者有权获得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

③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的交易条件。

④自主选择权:有权拒绝强制交易行为,如捆绑式销售、强买强卖等。

⑤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开创性地设立了双倍赔偿条款。

⑥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的权利

⑦结社权、监督权、获得有关知识权等

(2)当前社会上存在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原因

从消费者角度:法律知识欠缺、维权意识不强、怕麻烦等

从社会角度:法制建设不完善、有关部门执法不严、服务意识不强、监督不力等

(3)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

①增强维权意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仅需要国家的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积极落实各项职能,也要求消费者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在交易过程中,要保持应有的警惕,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当侵权行为发生后,则应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②学会维权途径: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关行政部门主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卫生部门、药品管理部门、物价部门等。)

③在行使权利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同时不损害经营者的合法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1.公有制经济包括: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和港澳台投资经济,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3、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作用: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4、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作用:集体经济直接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地位: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6、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和扩大就业有重要作用。

7、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国家保护个体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8、我国的基本的经济制度是什么?它由什么决定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9、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它由什么决定?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一分配制度是由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10、如何分好社会财富蛋糕。(就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提建议)。

①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分配是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③改革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众收入。

④打击、取缔非法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①有法可依,就是要求国家高度重视和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完备的法律,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重要性)

②有法必依,就是要求任何和组织和个人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重要性)

③执法必严,就是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做到严格、严肃、严明,切实依据法律规定的内容、原则和程序办事。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重要性)

④违法必究,就是要求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予以制裁。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重要性)

3.青少年怎样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青少年怎样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贡献?)

认真学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中考教材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第二册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政治制度、人民民主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1、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

6、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事例表明了什么?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8我国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在我国,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选出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有它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国家机关,分别行使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中考教材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第六册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第六册

4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4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4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4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4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50.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份,在驾相顾。

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奉行使命。

5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

5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话,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

5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5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5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但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57.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

5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河边芦苇青苍苍,白露已经结成霜,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1.受教育权的含义。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基本义务。

2.教育的重要作用。

①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

②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③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一生。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②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3.义务教育及其特征。

①含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②特征: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4.青少年如何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①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②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③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树立远大志向,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5.财产所有权。

①含义: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②保护方式:民事法律、刑事法律。

6.继承权。

继承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7.智力成果权。

①保护的意义:给予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权的保护,是对创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励。

②如何保护:(1)保护智力成果权,有赖于公众的维权意识。当自己的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8.消费者的权益。

(1)安全权、

(2)知情权、

(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5)依法求偿权、

(6)结社权、

(7)获得教育权、

(8)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

(9)监督权。

9.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树立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消费过程中,我们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运用自己所学的消费知识和法律,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当侵权行为发生后,应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包括: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1、怎样磨砺(培养/磨练)坚强的意志?(方法/建议)

(1)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P81(2)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P81(3)善于管理自己。P82(4)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P82

2、在培养意志力方面应如何管理好自己?

(1)每做一件事之前,可以尝试先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实行。这样加强管理,坚持下去,形成习惯,就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力。(2)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学习、娱乐、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休息和饮食等活动安排好,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P82

[基本观点]

1、挫折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双重性。P65

2、坚强的意志,是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P7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崇尚公平和正义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1.为什么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①社会的稳定需要公平。公平是社会的稳定器。公平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②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平。有了公平,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怎样面对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

公平是相对的。

①当不公平现象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许我们会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③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3.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

①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②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

4.正义行为的含义及要求。

①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

②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5.正义制度。

公平与正义,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6.为什么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正义?

①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②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

③正义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

④正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防止社会的土崩瓦解。

7.正义要求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没有人可以例外。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8.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①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

②面对非正义的行为,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③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④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的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