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尔邦节的节日风俗(汇集20篇)

说起中秋节的习俗,可能多数人都会说吃月饼,赏月,但是对于有这个习俗的原因一些人可能不了解,下面就来看看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赏月?

浏览

1103

文章

1000

清明节可以说节日快乐吗?清明节能说节日快乐吗?

全文共 1771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三天小长假,不少小区、公司都发出了节日快乐的标语。不少人困惑,清明节可以说节日快乐吗?关于,清明节可以说节日快乐吗?清明节能说节日快乐吗?本网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清明节可以说节日快乐吗

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期间,乐山城区水晶城小区门口的一道横幅,在被拍下发在网上后却惹来了争议。因为横幅的内容是,“恭祝全体业主节日快乐!”有业主对此表示反感,清明节是外出扫墓、祭祀亲人的日子,怎么快乐得起来?还有业主表示,假如有人对自己说“祝你清明节快乐”,虽然说不出哪里不对,但听起来心里总觉得别扭。

“清明节快乐”这样的“祝福”也是如此。虽然清明节从起源上看,因“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踏青、插柳这些轻松愉快的活动也是清明的传统习俗,不少人也趁着清明假期的机会赏花游玩、放松心情,但总的来说,当今社会文化中的清明节,是与祭祖、扫墓这样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祭祖和扫墓不一定意味着悲伤,但是一定意味着庄重、肃穆,这种环境与“快乐”是万万不搭边的。更要紧的是,祭祖和扫墓意味着与死亡、鬼神有关。中国传统思想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这种态度让人对相关话题敬而远之、闭口不谈,“快乐”这种对鬼神不远不敬的态度,更是万万不可取的。正是清明节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让“清明节”和“快乐”的搭配格格不入,让人们对“清明节快乐”这种话感到反感,不但读不出祝福,多心的人甚至还可能感受到一丝丝恶意。

清明节能说节日快乐吗

清明节不能说节日快乐。除了不说“清明节快乐”,我们也不说“庆祝清明”、“欢度清明”或者“值此清明佳节之际”,道理同上,都是社会文化语境在起作用。不仅清明节和快乐“绝缘”,估计也没人会说“中元节快乐”或者“盂兰节快乐”,可同样是和祖先、死亡、鬼神有关的万圣节和亡灵节,待遇可就大大不同。在西方的万圣节,四处摆放的南瓜灯笼、孩子们到处敲门大喊“不给糖就捣蛋”,人们打扮成木乃伊、吸血鬼、女巫相互比拼,让这个亡灵回到人间的日子多了快乐的味道。墨西哥的亡灵节也是类似,与中国人的庄严肃穆不同,他们欢欣鼓舞地庆祝生命周期的完成,迎接一年一度生者与死者的团聚,不知道读者对最新一集007电影的开头还有没有印象,詹姆斯·邦德在墨西哥城经历的,就是亡灵节这场充满化妆和游行、充满热情和华丽的大型狂欢。在这样的欢乐热闹的语境下,一句“万圣节快乐”、“亡灵节快乐”的祝福便不足为奇。

不同社会文化带来的不同语境,让我们听到“万圣节快乐”时不以为忤,却在听到“清明节快乐”时顿感冒犯。也许再过几百年,我们也能彼此开心地祝福和接受“清明节快乐”,但至少在现在,还是尊重文化和语境,把这种听起来让人反感的“祝福”扼杀在心里为好。

清明节网友看法观点如下

正方:

1、tdfjjgh:扫墓只是清明众多传统习俗中的一个,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伤,更有万众郊游、踏青、戴柳等种种欢乐。所以说,祝福清明节快乐并没有什么不妥,之所以争议,恰恰是人们对清明节内涵了解不够深。

2、heluu:“清明节快乐”更多的是想表达“小长假快乐”。

3、罗立志:清明快乐并没有过错。看看大家去扫墓,特别是宗族扫墓,不知有多少人是在谈笑风生呀?扫墓完毕,在一起聚会就餐,难道说不快乐吗!学生清明放假,好高兴的。跟着大人去踏青,呼吸新鲜空气,怎么不高兴呢?清明扫墓,满怀悲伤对扫墓身体健康也不好的,先人既然逝世了,痛苦也无济于事的。

反方:

1、563ihjo:清明主要是扫墓祭奠,寄托哀思,是个很严肃的节日,这种时候祝福人家“节日快乐”,会让人觉得不快,因而清明说“节日快乐”是不合适的。

2、李兆清:清明节是祭奠逝者的日子。从情感上讲,人们大都会陷入追思逝者的痛苦之中,心情是无法快乐的。虽然说,祭奠逝者仅仅是清明节习俗的一部分,郊游、踏青等可以快乐,但是,祭奠逝者毕竟是清明节习俗的最主要部分。慎终追远、追思逝者、继承逝者遗志,如果很快乐的话,就显得嬉皮笑脸、不够严肃。晚辈对逝者应该存有敬畏之心,在逝者墓前大体要肃立、默哀,这是人伦的最基本内容。故而,对别人说清明节快乐不合适的。

3、逯红尘:清明节是祭奠已故亲人的传统节日,自然当以哀思缅怀为主流。国家因势利导上升清明节为法定假日,是以人为本,尊循民意的善政之举!不能因踏春游玩而舍本逐末,毕竟,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感恩的情素不能舍弃!因而,在清明节说节日快乐有违常理,切不可明知故犯,于人于己徒添烦恼。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龙抬头节日习俗有哪些

全文共 3789 字

+ 加入清单

抬头又称“龙头节”或“青龙节”,节日日期为阴历二月初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那么,龙抬头节日习俗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龙抬头各地风俗介绍:

山东地区

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家里要停止一切家务,尤其是要停止针线活,免得“伤了龙目”;要停止 洗衣,恐怕“伤了龙皮”。二月初一的晚上,家里有石磨的就要把石磨掀起来,据说是不要影响了“龙抬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

不过,二月二最不可缺少的,则是在山东流传甚广的吃炒豆习俗。清晨,家家用盐或糖炒豆,谓称“炒蝎子爪”。很多地方还在用很古朴的方法:用提前筛好的沙土炒黄豆。

在山东,许多超市内大半个月前就准备好了各式各样的炒豆,包括蚕豆、黄豆、玉米花、青豆、豌豆等品种一应俱全,还有用面粉、鸡蛋等做成的炒棋子块,口味各不相同。

北京地区

北京民俗食品,一种烙得很薄的面饼,又称薄饼。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 春饼,名曰“咬春”。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古谚所说龙抬头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饼,名曰“吃龙鳞”。春饼比吃烤鸭的薄饼要大,并且有韧性(北京人称为要有“骨立劲儿”),因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佐料有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黄酱(烤鸭配甜面酱)。

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若在二月二这一天吃春饼,北京人还讲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在北京,还有一种豆面糕,北京清真风味小吃。用蒸熟的黄米(或糯米)揉成团,撒炒熟的黄豆面,再加入赤豆馅心,卷成长条,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由于清代经营食摊现制现售“驴打滚”时,随制随撒豆面,犹如郊野毛驴就地打滚粘满黄土似的,故得此诙谐之名。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买“驴打滚”品尝,因而经营这种食品摊贩和推车小贩很多,以天桥市场白姓食摊和“年糕虎”(虎占福)做的最有名气。

山西地区

晋南地区认为这一天是青龙活动的日子,忌去河边、井上担水,以免带回龙卵。在河边、井旁走动与劳作时,很注意安静,尽可能不弄出声响,以免惊动了青龙,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破坏了。

晋北地区这一天,盛行“司钱龙”。早上太阳未出山,家家户户提一把茶壶,到河边或井上去汲水。按照这一年几龙治水的推算,在茶壶内放几枚铜钱或硬币。汲水以后,随走随倾地洒一条水迹回到家中,将余下的水与钱全部倒入水缸,钱龙就引回家来了,意喻一年发财。引钱龙时特别忌说话,以免惊跑了钱龙。晋西北一些地方的引钱龙,选择一棵大树或一块大石,用灰线围洒一圈。再用红线拴一枚铜钱,先将铜钱置放在灰线圈内,手拉线牵回家中,用容器盖住即成。

晋东南地区的引钱龙,是用灶灰,洒一条弯弯曲曲的灰线,从门外一直通到厨房,围绕水缸一圈即可。

俗话讲:“惊蛰过,百虫苏。”青龙节里,民间流行着许多驱毒的活动。《阳城县志》记载:“百蛰初惊,悬天师符以辟虫毒。”早上,人们起床时,忌说“起”字,恐怕一切毒虫也应声而起。晋南地区民俗喜煮蔓菁汤,遍洒屋内墙缝、墙角,炕席底、床下,谓之“禁百虫”。也有的集合村民,抬着神像,到各家门首,向院内洒米汤,意喻将瘟疫禳而散之。人家门前则围以石灰。晋东南地区民俗画一个药葫芦,内装蛇、蝎、蜈蚣、蚰蜒、蜘蛛等五毒虫害,贴于墙壁,谓之“辟百虫”。也有的用豆、麦面搓成灯捻形式,埋在土中,称之为“薰蚰蜒”。晋中地区民俗家家拍簸箕,童谣有“二月二,拍簸箕,跳蚤、壁虱不敢上炕哩”。用石灰在厕所及门前围上一条线,称作除瘟。吕梁地区习惯家家扫除房屋。晋北地区讲究“糊狼嘴”,用麻糖或黍米面团粘贴在二郎神吠天犬的嘴边。

青龙节,在晋南一些地方称为“花潮”。人们携带酒肴,来到郊外,选地围坐,亦歌亦舞、尽情欢饮,也称作“游春”,“踏青”。晋东南地区习惯用秫粉制作煎饼,慰问妇女。晋中地区儿童习惯放风筝。一些县讲究此日打灰窖,祀土地神。晋北地区喜食面条、粉条,名为挑龙尾。并要吃糕糊狼嘴和吃梨败火、打脏气。吕梁地区喜食煎饼,称为“揭龙皮”。晋南这天则一定要吃麻花、馓子,谓之“啃龙骨”。晋西北地区讲究青龙节大闹社火秧歌,垒砌旺火,盛况酷似其他地方的元宵节。

青龙节,晋北地区民间讲究吃灶王爷前的枣山。一家几口人,将枣山切成几块,人均一份,最上面的三尖部分归家长享用。

芮城合河

有一种坚持千余年的古会,可称为奇俗。据传始于汉光武帝年间,迄今已1800多年,为纪念东岳大帝黄飞虎治水有功而三社联典庆贺,故又称“三社典”。这天,山民们尽兴狂欢,并将各自家中最珍贵的宝物都展示出来,民间又称“亮宝会”,取宝能驱邪避灾之意,希冀年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届时,妇女们身着彩装,演唱传统的民歌小戏,男子们则扮演粗犷强悍的天神、地祗武将及文臣、八仙、俗神等,或骑马坐轿、乘牛、抬杆;或赤身裸体,腰系野布;或土布裤衩,身背铡刀、冰凌、粗檩、石磨,大展阳刚之气。当地戏称“合河二杆”。社火氛围由锣鼓组成并渲染,打击法古朴、原始,俗称“撇锣鼓”。传统节目尚有耍狮子、跑旱船、高跷、背人等等。整个活动从村外出发,浩浩荡荡,一直到泰山神庙旧址结束。

沿海地区

一直流传着二月二“剪龙头”的习俗,这天大人、孩子都剃头,叫“剃喜头”。特别是男孩子,都要理发,谓之“剪龙头”,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也有要想鸿运当剃头的寓意。

黄河三角洲地区

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山东内陆地区对“二月二”的讲究更多,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那就是围粮仓。农历二月初二清晨,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其他地区

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

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猪头还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二月二”吃现代“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真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验

过去民俗,过了青龙节,整个“过年”才算结束。

龙抬头节日习俗:

恭祭华胥氏过“龙头节”,充满了崇拜龙的思想观念,以为龙治水行雨,决定庄稼丰歉 ,万万得罪不可得罪。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大人小孩多在这天剃头理发,意思是剃“龙头”,以显尊贵、图吉利。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也有在二月二这天吃搅团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有几句讽刺懒婆娘的民谣说:“过了正月二十三,懒婆娘愁得没处钻。又想上了天,没鞋穿;又想钻了地,没铧尖;又想上了吊,丢不下二月二那顿油搅团。”当地还有在这天炒豆子的习俗,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

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人们还祈望龙抬头出来镇住毒虫。清潘龙陛《帝京岁时记胜》:“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枣糕、麦米等油煎为食,曰薰虫。”《掌故大词典》。

地方风俗:山东聊城一带二月二这天男性都要理发,龙抬头这天理发希望一年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白露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白露是第几个节气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白露并不是中国传统节日,它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主要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

白露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日的意义是重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而白露并不是意义上传统节日,它属于24节气之一,反应的是天气变化。

当然,二十四节气当中,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比如清明、冬至,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除了这些,常见的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除夕、中秋节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秋节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节日传说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

相传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不少人前来拜师学艺。有一天,他将求得的不死仙药交给嫦娥保管,却被前来学艺的蓬蒙看见。当后羿外出后,蓬蒙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危机时刻,嫦娥吞下仙药,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妈祖的信仰有什么风俗,有什么习惯

全文共 2492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妈祖的尊敬,每个地方都会有每个地方不一样的风俗习惯,而且每个地方的妈祖阁的建筑形式也会有所不同,那么在每个城市或者每个国家对于妈祖的信仰都会有哪些风俗呢?让我们一起到妈祖文化看看,了解了解其他地方的习俗。

台湾:

台湾苏澳镇南方澳南天宫的纯金妈祖神像

妈祖信仰是台湾最普遍的汉族民间信仰之一。由明清时代汉人移民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渡台海而来,台湾海上活动频繁历经台湾荷西时期的东亚贸易活动及明郑王朝的武装海商集团,因此妈祖成为台湾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无论是大小街庄、山海聚落,还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妈祖庙。仅台湾一地,“就有妈祖庙510座,其中有庙史可考者39座,内建于明代的2座,建于清代37座”。

香港:

妈祖在香港皆称天后,而香港水上人则称其为阿妈。香港各地皆有天后庙,其中以赤柱天后庙在香港岛历史最悠久,每年皆有不少市民聚集进香。香港境外,深圳南头半岛赤湾之上,亦有明代与郑和有关的赤湾天后庙(明时为天妃宫),此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不少水上人前往参拜。

香港境内各大小天后庙,常以漂浮之说立庙,如在海岸拾到天后神主牌、木像等,人便就地立庙,奉为神明。这点与福建和台湾等地天后庙不同,因为神主乃漂来的,各庙无递属关系。村与村间的天后,乃独立个体。例如本村天后节日,开神功戏,也会请附近村落之天后来观看,而82年3月兴建的港铁港岛线车站亦以“天后”命名。

澳门:

妈祖在澳门亦相当多人信奉。最显着的例子,澳门葡文名称“Macau”,即是由“妈阁庙”一词转化而来。明朝称“阿妈港”。十六世纪葡萄牙人登陆澳门的地方就在妈阁庙傍,葡文Macau(澳门)同“妈阁”。

中国大陆

福建:

妈祖的诞生地福建是妈祖信仰最盛的地方,仅在妈祖的家乡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妈祖庙,在民国以前,福建沿海各府县,每县都有几十座妈祖庙,如今,福建各地的妈祖庙数量仍十分庞大,香火旺盛。妈祖文化甚至深入到内陆的闽西客家山区。福建的妈祖庙中有三座被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在文化的大革命时期,妈祖信仰遭到严重的打击,许多宫庙和神像被毁。譬如妈祖信仰发源地湄州岛上的庙宇和相关文物,就在文革中被摧毁殆尽,包含分身大妈。只有少数庙宇如莆田文峰宫,在文革时将妈祖神像藏于郊区的古井中,保住了神像。

泉州天后宫则是因为曾被当作工厂使用,因此躲过被摧毁的命运。改革开放后民间信仰逐渐恢复、加上两岸交流和统战因素,妈祖信仰重新活络。又因为妈祖信仰中独特的“进香、刈火”习俗,台湾各妈祖庙为求增加本身与祖庙的连结,纷纷前往湄州捐献资金兴建宫殿或牌楼等建物,使湄州岛上的妈祖宗教建筑迅速增加。

厦门神宵宫分灵于厦门何厝顺济宫,始建于宋朝,现位于忠仑苗圃内。历史上修建数次,最后一次重建是在1993年。从高处看神宵宫,被绿树所环抱,四周绿树成荫,百花齐放,走进神宵宫仿佛走进绿的世界、花的海洋,各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使人心旷神怡。

广东:

广东省内规模最大的天后宫在番禺南沙大角山东南,始建于明代。清朝乾隆年间曾有一次大规模重建,二战时遭到严重破坏。1994年,由香港着名商人霍英东带头捐资重建,1996年建成。而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地区亦有大量的妈祖庙。

江苏:

南京天妃宫位于南京狮子山麓、长江之滨,建于明朝永乐五年。相传郑和下西洋遇险,受救于林默,返航归来上奏永乐帝而后修建。

太仓浏河天妃宫,又名“天妃灵慈宫”,俗称“娘娘庙”。宫内立有《通番事迹碑》,记述了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宿迁泗阳众兴天后宫,又称天妃宫,位于众兴镇骡马街西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苏州昆山市天后宫由附近当地台湾商人捐款,在因战乱而损毁的慧聚寺重建而成;妈祖分香自台湾史上最古的妈祖庙之一,鹿港天后宫。重建的昆山慧聚寺天后宫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及神像布置均采用闽南、台湾风格,为目前中国大陆最大的闽台传统木结构建筑形式天后宫,完全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妈祖庙。

浙江:

杭州天妃宫的最早记载见自宋《梦粱录》。在清代,分别在武林门、吴山三茅观、孩儿巷有三座天妃宫。

宁波最早的天妃宫为宁波天妃宫,建立于宋绍熙二年(1191年),后于1950年毁于国军轰炸。清代中晚期,宁波共有天后宫40余座。目前存有的最着名的天后宫是位于江东区的庆安会馆(又名甬东天后宫)和安澜会馆。

在浙江舟山、温岭、玉环、洞头、南麂、苍南等地,都有妈祖庙。

天津:

大陆地区最北的妈祖庙,天津娘娘宫旧时,天津新婚者时常至天津天后宫祭拜妈祖,以求早得子嗣。天津人心中的妈祖信仰功能与送子娘娘,有相当大的重叠。

山东:

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代成化三年,初称“天妃宫”,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道教庙会天后宫庙会,俗称“青岛大庙庙会”。

蓬莱境内的蓬莱阁,由龙王宫、子孙殿、弥陀寺、天后宫、三清殿、吕祖殿等古建筑共同构成。

湖南:湖南芷江天后宫,坐落在湖南芷江县城舞水河西岸,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65年)。

四川:清代乾隆年间以降,伴随闽粤移民四川,天后宫在四川各地进行了大规模修建。

山西:山西太谷县妈祖庙建于清代。

安徽:安徽安庆天后宫亦建于乾隆年间。

日本:

妈祖信仰在江户时代之前已经传入日本,茨城县、青森县、横滨等地均有妈祖庙,一些历史较悠久的妈祖庙与日本传统神道结合,成为“天妃神社”,如弟橘比卖神社(弟橘比売神社)、弟橘姫神社(弟橘姫神社)等。也有以日本神道仪式举行的“天妃祭”。

琉球:

琉球国时代由闽人三十六姓传入妈祖信仰,较着名的妈祖庙有那霸天妃宫。

泰国:

泰国籍贯广东省华侨信奉“七圣妈”,曼谷设有多间七圣妈庙,参见四丕耶七圣妈庙。

韩国:

韩国正史《朝鲜王朝实录》中韩国朝廷已经了解妈祖崇拜;从高丽末期到丙子胡乱之前,韩国使臣们多以沙门岛瞻仰妈祖庙后抒发诗文,并祈航海平安。韩国学者比较妈祖及灵灯研究发现,妈祖信仰在韩国不限定渔业领域,而成为沟通渔村、农村和山村民众的感情纽带,也使在韩国的妈祖崇拜的神格从海上守护神逐渐发展为万能神。

你可能也喜欢:

什么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城市旅游文化解说:泉州番仔楼历史

辽宁凤凰山在哪里,有什么特色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寒衣节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到底寒衣节的风俗习惯有什么呢?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汉族传统的祭祀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节习俗变迁

古时,在十月初一的前一天,由家长率领儿孙们到祖坟添土。添土不用筐篓,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里人丁越兴旺。节日当天,则由族长带领家族中的男姓,抬着食盒、大方桌和丰盛的供品(20至30个大碗),逐个到坟前祭拜,叫“上大坟”。

现已改为一家一户携带少量供品(一般是饺子)“上小坟”了。如今,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烧寒衣的习俗已淡化,许多人特别是城里人,只是到坟前默哀或献上一束鲜花,来怀念逝去的亲人。

寒衣节由来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各地寒衣节的风俗

老北京

过去北京有句谚语叫“十月一,送寒衣”。这种风俗早在明代就有了。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写的很详细,所谓“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等等。意思是天气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应该给死去的亲人寄点寒衣去。每年到十月初一,人们总是预先糊好“寒衣包”、“金银包袱”,在包袱外面写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后再焚化了。

十月初,送了寒衣之后,据说在清代,还要颁发历书,各处书局刻印出售。旧时的北京,大小胡同中,常看到有人背一个布包,手中拿一叠子历书,一边走一边叫卖:“卖皇历,卖皇历。”这也算是旧京的一景吧。

老南京

是日,人们把各色彩纸糊成的冥衣,装在一红纸袋里,上写亡者的身份和姓名。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后拿到门外焚化,以示对亡人的记挂,祈求赐福保佑,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尝新。

山东

农历十月初一日,是人们上坟祭祖的传统日子,多供以秋季丰收之物,意在报告祖先全面收成完毕。这天上坟除了烧纸以外,还用彩纸剪做衣帽,焚于墓前,有“十月一,上坟烧寒衣”之说,意为祖先捎去过冬衣服。

山东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淄川除了上坟祭祖以外,还于傍晚到野外路口,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祭祀,添“御寒衣”。

山西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洛阳

洛阳话有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这些东西油膏肥腻,操作间不免弄得满手、满脸皆是。

部分地区也有人不去老坟烧寒衣,而在家门口及十字路口烧。待到十月初一这天,瞅着天快黑了,人们抓把土灰,在家门前撒一个灰圈,然后焚香上供,燃烧纸衣、纸锭,祭奠先人。讲究的人家,会特意跑到离家不远的十字路口,为“游魂路鬼”送寒衣,为的是“鬼有所归,乃不为厉”,贿赂那些流浪鬼,使它们能与自家的亡人和平共处。

山东

山东一带流行傍晚在野外路口烧寒衣,为无后人的死者或孤魂野鬼祭祀的作法。寒衣节上除了准备寒衣外,还以亡者生前喜爱的戏曲或神话故事为题材制作纸扎供阴间娱乐。

寒衣节大家在祭拜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拉祜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拉祜族有哪些节日

全文共 211 字

+ 加入清单

拉祜族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祭祖节和婆娘节。

拉祜族源于古氐羌系统,属于古氐羌遗裔之一,原本生活在青海湖流域一带,早期过着游牧生活,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举族迁入云南。

拉祜族的服饰美观、宽松、大方,极富民族特色,服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上洁白的银泡,使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我国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烧天香的风俗习惯 烧天香的介绍

全文共 1135 字

+ 加入清单

在浙江双林一带的各庵寺,他们所烧的斗香,用红纸糊作斗形,两斗相合,然后在里面放檀香、桂花叶及金银箔锭,外面用丝绵捆系。而且初次烧斗香的小孩要作旗杆斗形。

烧天香的风俗习惯-烧天香的介绍

烧天香的风俗习惯

无锡人过中秋是有一套完整的习俗规矩的:早晨起来,要吃糖芋头,放上红糖和桂花,甜糯香滑,美味极了。有些人家中午要摆“欢喜酒”,表达在团圆佳节思念祖先之情。摆“欢喜酒”祭祀时,桌上只会放一个“九拼盘”,里面有五样素菜,四色水果,再放清酒数盅,不会上饭,不化锡箔。中秋节重点在于晚上,一家人要尽可能团聚在一起吃“八月半夜饭”。

除此之外,无锡人还有一个习俗至今仍保留着,那就是在中秋晚饭后每家每户都要在天井或院子里“烧天香”拜月亮、斋月宫。暮色降临后,家家户户把茶几搬到屋前,摆放上月饼、栗子、白果等干果点心,桌子中央放一只用香“筑成”口大底小的方斗形香斗,香斗中放上檀香木、末香等,再插入线香燃烧。有些人家还将叠成的一只只元宝堆放成圆锥形的花状,顶端放一朵红色纸花,在香斗线香点燃完后化掉。香斗燃烧时间很长,点燃的线香在夜空中星星点点,瑞气氤氲,香随风飘,映着一轮明月,好一派宁静。

据老人们说,“烧天香”的目的是祈求月里嫦娥赐给人间太平安宁,保佑亲人永不分离。因为无锡地区一般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基本都是妇女儿童拜月。烧天香后,大人就将月饼、干果分给孩子吃,一些顽皮的孩子还会从村头跑到村尾,向邻居讨些自家没有的果品尝尝。

烧天香的介绍

江浙一带有烧斗香祀月的习俗,也称“点天香”、“烧天香”或“上天香”。斗香是一种大香斗,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斗,因在香上加糊纸斗,故称“斗香”。

俗语云:“其制,周围尺许,高四五层,上渐锐若塔形,裁纸为斗,贯其上,斗旁插小旗二。”斗内实以香屑或沙土,上插香,有的还插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有些地方的斗还会在其四周糊纱绢,绘有月宫亭台楼阁或写有“月圆人寿”之类的剪纸金字。香斗中央竖起一炷高香,上粗下细,二尺来高,正面糊有纸糊牌坊,飞檐翘角,金光闪耀,牌坊两侧缀以楹联匾额,还插有彩色旌旗等装饰,好一个气派豪华。

等到晚上,将斗香放在庭院里的供桌上,可连续烧几个时辰,称“烧斗香”。《海虞风俗竹枝词》有说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儿色倍鲜;檀木香排书吉语,合家罗拜庆团圆。”

在浙江双林一带的各庵寺,他们所烧的斗香,用红纸糊作斗形,两斗相合,然后在里面放檀香、桂花叶及金银箔锭,外面用丝绵捆系。而且初次烧斗香的小孩要作旗杆斗形。

烧天香的习俗由来已久,人们祈求幸福美满,安宁顺利。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由来,只是从小每年都这么经历着,这蕴藏着多少人的美好回忆,这不也是人们烧天香祈求之一吗?古老美好的传统该继续延续下去,寄托我们内心对生活的希望与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重阳节有什么传统节日风俗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节日都有它的节日习俗,重阳节也不例外。在这个节日里带着家人登高望远赏菊,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有什么传统节日风俗,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重阳节的简介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的意义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九月也预示着冬天的来临。天气渐冷,人们需要准备衣服保暖,孝顺的子孙由此思及祖先,便将这天作为给先祖们烧冬衣的时间。因此,重阳节也成为了祭奠死去的家人的节日。

重阳节有什么传统节日风俗

重阳节的传统风俗列举如下。

1.重阳节登高。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可以是登高山、登高楼或者登高台等。

2.重阳放纸鸢。人们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高,则福气越浓。

3.重阳赏菊。人们重阳赏菊,因菊花象征着长寿。

重阳节登高“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人们爱在重阳登高;首先是源于古人的对山岳的崇拜;其次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观念;还有就是登高远眺,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畅快感觉。

重阳放纸鸢,古人将重阳天高云淡,风轻日明,纸鸢可轻松乘风而上的气候原因和“放吉祥”、“放福气”的美好寓意巧妙地结合起来了;充分表现出了古人的智慧和对美好寓意的向往。

古人历来就有重阳赏菊花的风俗,所以重阳节也称菊花节。人们认为菊花象征着长寿,所以赞美菊花为“长寿之花”;同时也因为菊花“凌霜不屈”而为人们所欣赏。

重阳节喝什么酒

菊花酒。 菊花酒主要是由菊花和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又被称为长寿酒,味清凉甜美。菊花酒是重阳节必饮的一种酒,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而菊花是重阳节常见的一种花,所以重阳节的传统就是喝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而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项,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包含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母亲节是东方的节日吗?母亲节由来简介

全文共 32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母亲节,是全天下母亲的专属节日。在这一天,孩子通常会送给母亲康乃馨,在中国也有送萱草花的习俗,因为萱草花被认作是母亲花。不过母亲节的由来是怎样的呢?母亲节究竟是东方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其实准确来说,现代母亲节起源于美国,被定在每年五月第二个星期天。不过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孝道,所以在古代有没有类似母亲节的节日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复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是两千年前人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歌颂。相比起父亲来说,母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为何如此说呢?因为父亲对于孩子的影响更多的是精神的勉勖,而母亲则是长久的陪伴!

回顾中国的历史,这一点殊为明显。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而对于一个孩子最大的磨难无过于幼年丧父,因为自此以后,天崩地陷了。这就意味着天塌了,只能自己去顶;也就意味着更无靠山可言了,只能靠自己!孔子如是,孟子如是,岳飞如是······他们都是幼年丧父之人,但幸运的是还有母亲的陪伴!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古圣先贤正是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之下,所以自小学会了做一个正直善良、坚强乐观的人。

后人常把孟子之母、徐庶之母、岳飞之母作为“母仪天下”的典范,并冠之以“贤良三母”的美誉。而在这三母之中,孟母又位居其首。甚至因为她,人们将孟子的诞辰定为“中华母亲节”。因为这一天,她生下了孟子。但生养孩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既要生,还要养。孟母的贡献不在于生,而在于养。正是因为她对儿子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所以从小就在孟子的心中播下一颗敦品砺节、勉学上进的种子。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在此阶段就会基本定型。而孟母正是深谙这一点,所以才有了“孟母三迁”、“子不学、断机杼”的教子行为。

我们今天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也逐渐有了“胎教”的观念。其实“胎教”这一观念古已有之、由来有渐。根据《韩诗外传》记载,“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周文王的母亲妊娠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恶言。而周成王的母亲孕子时更是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独居不倨、虽怒不骂。孟母也是饱读诗书之人,自然知道这个故事,所以才对儿子的教育格外用心。

那么,有其母必有其子。孟子,我们自是很熟悉了,但关于孟母,却知之甚少。我们免不了好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母亲才能够培养出这样一位圣贤。

孟母姓仉,其生年不详,但卒于公元前317年。是战国时期的晋国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和多数名人一样,孟子的出生也是不凡的。根据《天中》记载,“孟子生时,母梦神人乘祥云自泰山来,止于孟宅上空,母凝视久之,忽片云坠而寤,闾巷皆见五色彩云覆其居”。这个故事看似荒诞不经,但我们深入剖析其背后的用意也就自会理解了。因为我们的文化是没有彼岸世界的,更没有创世神话。如果没有神秘的故事,多少会显得有些乏味,更无法凸显圣贤异于常人之处。

孟子的父亲叫孟孙激,字公宜,是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的后代。后来因为在一次与盗贼的搏斗中不幸殒命。这一消息传到孟母的耳朵里,无疑是五雷轰顶,而孟子此时只有3岁。如此小的孩子,就已失怙,不啻是天崩地陷。

就这样,只剩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但孟母是一个坚强的人,失去丈夫虽然是悲痛的,但没有夺去她对生活的信心。尤其还有这么小的孩子,她便暗下决心要将孟子培养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接下来的故事,我们就清楚了。

首先是“孟母三迁”的故事。根据刘向《列女传》记载,“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处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处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子也。’遂居于此。”

《三字经》里讲“昔孟母,择邻处”,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初开始的时候,孟子家住在坟墓旁边。小孩子嘛,天生好奇,模仿心也重,于是便跟着这些人学习葬礼,不好好学习。孟母觉得此非久留之地,就搬到了闹市边。可是,孟子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怎能安分呢?便又学起了做生意,就是不好好学习。这可怎么办呀?真是愁坏了孟母,于是又不得不搬到学宫旁边。这下子,孟子见到的都是“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的事情,他也就自然跟着学起了礼仪。孟母看到孟子拱手敬礼的样子,会心的笑了,这才是该居住的地方呀!

接下来就是“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了。孟子小时候和别的孩子都一样,也不爱学习。《列女传》记载:“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孟子由于对待学习漫不经心,他母亲便当着他的面,把辛辛苦苦织好的布用剪子剪断。到底孟子还是个孝子,能够看得到母亲的辛劳。于是感到非常的害怕,自此以后就开始好好学习了。经过一番努力后,终于成为闻名天下的大儒。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正是因为孟母的言传身教,悉心教育,使得孟子终成大才,堪为天下母亲的典范。而孟子出生的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四月初二。

历代对于孟母的贤德都广为称颂,如明代的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就曾作《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到了乾隆二年,朝廷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直到今天,人们对于孟母依然传颂有加。如在2007年12月13日,母亲节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举行。与此同时也发出了《创建中华母亲节》倡议书。其中说到:“孟母堪可作为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用以彰显母亲的伟大和伟大的母爱,激励一代代母亲,激发作为人子的爱心、孝德。生儿育女是为人母之始,以孟母为旗帜的中华母亲节选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因为这一天仉氏才成为孟母。有些孩子过生日只想到自己的快乐,而在传统美德中生日应当感激母恩,因此称生日为‘母难日’,或径称‘母难’。把孟子的生日定为以孟母为形象代表的母亲节,意味着在庆祝自己生日时应感激母恩、感谢母爱。”

的确如此,我们仿佛又听到了两千多年前的那一声歌颂。“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复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母亲节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在这一天会为母亲献上一束康乃馨。但这毕竟是起源于美国的节日,跟我们的传统无关。我们也可能会模仿他们的行为,但毕竟是雾里看花,有样学样而已。真正和我们的文化命脉相关的还是“中华母亲节”,因为这是孝文化的体现。西方虽然强调尊敬母亲,但绝对没有“孝”的概念。因此看似是时间的不同,实则是文化的不同。我们血脉里就流着传统文化的血液,因此以孟子诞辰日作为“中华母亲节”才是名正言顺的,不是随意的模仿别人。模仿来的终究缺乏真正的精神内核,只有自己的才是发自内心的,做起来才并非“东施效颦”!

而在中国古代,萱草则有“母亲花”的美誉。远在《诗经》里就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记载。就是说我到哪里才能找到一束萱草,把它种在母亲的屋前,好让母亲乐而忘忧呢?因为“萱草”又有“忘忧草”之称。如孟郊的《游子诗》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也有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

所谓“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平时都是母亲为儿女操劳,所以是时候让母亲乐而忘忧了!

在中华母亲节这天,送上一束“萱草”不正是对母亲最好的祝福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重阳节节日的风俗是什么

全文共 1644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佳节,寓意深远。而且,秋季也是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黄金季节。先民们于是有了赏菊闻香、登高望远的雅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重阳节节日风俗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关于重阳习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拜神祭祖及求长寿、饮宴等,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

重阳节节日的风俗是什么

1、赏菊。

重阳节古来又称“菊花节”,菊花是长寿之花,又是文人笔下凌霜不屈的象征。

农历九月,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的习俗之一。

2、饮菊酒。

菊花酒一直被看作重阳必饮、祛病祈福的吉祥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所酿,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和粮食一起酿造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3、登高望远。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此时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健身祛病。

此外“登高”也有“高升”“高寿”之意因此为人们所推崇。

4、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香味浓有祛寒、止痛、驱虫等功效重阳之时,茱萸开始成熟为辟恶气,抵御初寒古时,人们有“折其房以插头”的习俗。

5、归宁父母。

旧时,重阳节也叫“女儿节”,凡有女儿已经出嫁的人家都会准备名酒和糕点在九月初九天明时迎接女儿回娘家,这便是“归宁父母”。

重阳节送老人什么花适合

吊钟花

含义是吉祥,寓意是走好运,男女孩都是会买吊钟花的,表达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有桃花运,展现的是带来幸福。寓意是感激。

桂花

表达的是崇高、美好、吉祥,含义是友好、慈母的爱。桂花作为礼品送人是非常好的,桂花的花语是吉祥、爱情。

康乃馨

康乃馨被东西方人们称为母亲之花,是给女性带来好运气的礼物。康乃馨适合在重阳节对妈妈表达爱,通过花告诉家人你爱他们的心,感受到的是真心情意。

金鱼草

金鱼草的花形是奇特的,花色是浓艳的,它是园林中的草本花卉。用于切花观赏是比较不错的。含义是鸿运当头。

樱草花

樱草花看着是小巧可爱的,花瓣让人觉得很浪漫,表现的是真挚的爱情,送给恋人可以很好的表达爱意。意味着青春。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桓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桓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

他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桓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桓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桓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桓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桓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节的风水禁忌

重阳节的这天是有很多的风水禁忌,比较常见的有一下几个:避免在重阳节当天进行掘地、挖井等活动,避免在重阳节当天进行火葬、土葬等活动,避免在重阳节当天大量食用鸡肉等动物肉类,避免在重阳节当天饮用浊酒,以免血液循环不畅。避免在重阳节当天破败不堪的住所,防止给自己带来不好的运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拗九粥是哪里的节日风俗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拗九粥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节日风俗。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白果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扩展资料

拗九节过后三天,便是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也是福州特有的传说节日,简称二月二。二月二这天,福州人不吃糖粥,改吃咸粥。咸粥是以糯米、芹菜、葱、蒜、虾米、海蛎、肉丝等为原料,煮成的咸味稀饭。二月二煮咸稀饭,主要是因为古时的福州,物质不丰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低,平时难得鸡鸭鱼肉,只能在过春节前,才有必要又有可能采购一番,为大年三十和正月备足粮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有哪些

全文共 132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到了这个三月三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三月三都有什么习俗呢?其实三月三的习俗也挺多的,没个名族的习俗都完全不一样的,如果真的要一个个列举出来的话,那还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所以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这个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那么到底有哪些呢?具体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

1、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5、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各个名族三月三的风俗

1.壮族

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2.侗族

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3.布依族

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4.黎族

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关于它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黎族“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人们称它为谈爱日,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传说,上古洪水时期,兄妹两人躲在南瓜中幸存下来。为了成家立业,他们决定分头寻找其他人,并约好来年农历三月三会合。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这也是黎族“三月三”节和纹面来历的传说。至今在东方市东方镇中方,每年农历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

5.土家族

土家族的三月三,则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立春的风俗

全文共 1989 字

+ 加入清单

立春日“咬春”是中国特有风俗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

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用来卷菜吃。

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的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在老北京,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民俗专家表示,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风俗。

“立春”喝春酒吃春饼打春牛

“立春”是24节气之首,这时气温开始回升,多风,民谣说“春天鹅毛起”,象征春天开始了。

立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的2月4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开始。《历书》中说:“大寒后十五日,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也。”

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农谚更有“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春”、“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立”有开始之意,立春即为春季伊始,“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表示天气回暖,万物更新。

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了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象。时至立春,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白天变长了,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趋于上升或增多。

立春这天,民俗信仰祭祀芒神,即勾芒,它是东方之神,春天之神,草木之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滋长。这种祭祀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农业的丰收。

天文专家表示,我国民间百姓在立春之日有喝春酒、打春牛、贴春帖、吃春饼等美好习俗。

立春“鞭牛”体现期盼五谷丰登

据专家介绍,立春这天,民俗信仰祭祀芒神,即勾芒,它是东方之神,春天之神,草木之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滋长。这种祭祀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农业的丰收。新华社发

有关专家介绍说,立春之日民间有“鞭春”“打春”的习俗,就是鞭打春牛,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京都风俗志》一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立春这一日,老北京的庙会里,一般都会在卖皇历的同时连带着卖春牛图,春牛图上前面牵牛的那个男子,画的就是芒神。一般人家,会把春牛图请回家,和那些拿回家里的春牛的碎片的意义是一样的,自己对自己祈祷,春神和春牛都是一年的保佑。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疾病,今已成为娱乐。

立春日,通常村里会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为的是求当年能有好收成。有些地方还会把春牛肚子里塞上五谷,当春牛被打烂时,五谷便流了出来。拾起谷粒放回自家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由于是春天的开始,我国民间都把立春作为节日来过,称为立春节,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专家介绍说,立春日迎春,是在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历史悠久,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出现。

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最初的活动很隆重。文献中有很明确地记载: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

那么为什么要在东郊迎春呢?因为当时祭祀的勾芒是主管农时的,称芒神,传说他居住在东方,所以就将祭祀的活动定在了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着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可以看出立春在很早之前是相当受重视的。

专家表示,现今立春日迎春虽不如从前隆重,但立春这天寄托着人们的希望,所以各地仍会有一些特殊的方式来迎接立春,比如挂风车、鞭打泥制春牛、踏青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清明节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节日风俗有吃鸡蛋、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祭祖扫墓等。

踏青:踏青也叫作春游,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民间各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是郊外踏青的一个大好时光。

荡秋千:清明节荡秋千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并且历史相对古老。该习俗传承至今,深受人民的喜爱,不仅可以借此锻炼自己的勇气,还能锻炼身体。

吃鸡蛋:清明节吃鸡蛋的这个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清明节这天吃鸡蛋象征着一家团圆,在民间传说清明节吃了鸡蛋一整年的身体都会很健康。

祭祖扫墓:祭祖扫墓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人的一种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每当清明节,很多人都会带上各种供品、纸钱,在祖先的坟头燃烧。

放风筝又叫做纸鸢,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一个活动。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不仅会在白天放,还会在晚上放。据说风筝放上天空后,再剪断牵线,这样可以除病消灾,并能带来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哈尼族传统节日风俗主要有:

1、十月年:十月年是哈尼族最大的一个节日,在这个节日中,每个村寨都要举行街心酒宴,然后还要把家里打扫干净,洗澡换衣服;

2、耶苦扎:耶苦扎过节期间,人们都会停止生产劳动,在家吃吃喝喝或者是外出走亲戚,还会举行打陀螺、赛马等;

3、扎勒特:扎勒特这天,每个寨子都会杀一头猪,不管猪的大小,肉按照户头平均分配;

4、老人节:在老人节当天,全寨的老人聚集在一起,由晚辈举行敬老仪式,向老人们献米酒、肉等食物;

5、六月年:在这节期期间,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年轻人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等活动;

6、母亲节:每逢农历二月第一个属牛日,是云南哈尼族支系卡多人的母亲节,这一天人们都会庆祝,希望母亲幸福安康;

7、新米节: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当地人的新米节,这天人们把米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表示庆祝丰收的美好愿望;

8、活瑟瑟: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者二月年,这天人们会把米饭做好来祭拜天神,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羌族。古代的羌族原游牧于青藏高原。公元前384至前362年间,秦朝迅速扩张,居住于青藏高原的古羌人游牧群体受到攻击,流散迁徙,出现若干羌人演变的名号。

“和夷”是古羌人南迁部族的一个分支,当他们定居于大渡河畔之后,为适应当地平坝及“百谷自生”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开始了农耕生活。哈尼族在于大渡河畔定居农耕之后,因战争等原因被迫离开农耕定居地而再度迁徙,进入云南亚热带哀牢山中。

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上,村寨依照山势而建。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其种植茶叶的历史相当久远,西双版纳的格朗和南糯山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其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重阳节节日起源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下面,小编跟你介绍一下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节日起源其1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节节日起源其2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

在古代,蒙昧的古人对火总有莫名的恐惧,因而也常常敬畏和祭拜火神,并认为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重阳节节日起源其3

重阳节的起源据说是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身边的侍女也受到牵连并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嫁给了一个贫民。由于她在宫中每年都过重阳节,节日期间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求长寿,所以嫁人之后,她在这一天还是照着宫里的规矩过重阳节,人们听说后纷纷效仿,于是这种习俗在民间就广为流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年的来历和风俗 小年风俗吃什么 小年的禁忌与讲究

全文共 2032 字

+ 加入清单

小年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也还是有很多很多故事可以说的,其实很多时候小年还是被我们遗忘了,但是我们不能遗忘,越是传统节日越要好好的去过,去学习,学习传统文化从我做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看看这个小年的来历风俗还有小年吃什么,还有小年的禁忌讲究吧!

1、小年的来历

1.1、传统意义上的小年来历

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是在腊月二十三和腊月二十四,又称为“小年”。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传说中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要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百姓觉得要敬重灶王才有了祭灶这一风俗,来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1.2、小年是正月十五的来历

在南京地区,小年时间是正月十五。历史记载中写到,在明代朱棣篡夺皇位后,实行了暴政,当时的百姓为了怀念朱允炆时代的宽政,会在正月十五举行灯会,因此在南京地区元宵便成了小年。

1.3、其他的小年时间

在中国民间,小年有种说法叫“官三民四船五”,意思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在江浙沪地区,人们通常认为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叫小年;云南地区的人们过小年是正月十六;在中国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会把正月初一当做大年夜,而除夕就成了小年。

2、小年的风俗

2.1、贴灶神画像

小年这天,也是传统意义上民间祭灶的日子。小年这一天人们不仅会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糕点等,也会把旧的灶神画像换下来,贴上家家户户“请”回来的一帧新灶王像。

2.2、剪窗花

小年通常是在为过春节做准备,而剪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窗花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剪纸品种之一,小年的窗花内容有喜鹊登梅、狮子滚绣球、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等。

2.3、扫尘土

过小年意味着离过春节不远了,小年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彻底打扫室内卫生,俗称为扫尘。而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为迎接新年做好充分准备。

2.4、婚嫁

民间认为过了腊月二十三后,诸神都上了天,所以百无禁忌。婚假这类事不用特意选日子,这种称为赶乱婚,因此从小年到农历年底,会有很多人举行结婚典礼。

2.5、沐浴理发

俗话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沐浴理发是小年的习俗之一。民间有种说法是正月期间不能剃头发,因此小年期间,人们都会洗澡理发来迎接新年。

3、小年风俗吃什么

3.1、年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3.2、面食

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又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

此制做起来比较麻烦,发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后再做成各种花样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锅,此蒸出来的面食又称之为“面花”,非常好吃,但很费工夫。

3.3、炒玉米

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3.4、糖瓜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3.5、饺子

饺子必不可少。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4、小年的禁忌与讲究

4.1、女不祭灶

民间有俗语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是男人在中秋的时候不能出门赏月,而女人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不要参与祭灶。

4.2、祭灶全家到

民间俗语说:祭灶不祭灶,全家都来到;意思是出门在外的人,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要回到家中,准备祭灶过年。

4.3、忌捣蒜

部分地区的风俗禁忌,小年里不要捣蒜,据老辈人讲,如果小年里捣蒜,会将新年里的运气捣跑了。

4.4、忌杀生

有部分农村地方禁忌,腊月二十三这天是传统小年,小年这天不要杀生,不要屠宰,动物也是生灵,别在小年里动了煞气。

4.5、馒头不送人

小年里蒸的馒头不要送人,民间认为,小年蒸的馒头是祭天祭祖用的,不适宜送人。

4.6、不借东西

在有些地方农村,忌讳小年这天别人来借东西,也忌讳去别人家借东西,因为小年和大年初一一样重要,借与被借,都有不好的寓意。

4.7、不讨债

民间认为,小年这天不能讨债,否则就有一年里天天都在讨债的路上的寓意。

4.8、不赊欠

民间认为,小年出门买东西不能赊欠,也不要赊欠给别人,意思有小年赊欠一天欠一年的寓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是几月几日 农历新年节日起源及传统民俗

全文共 578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即农历新年,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气氛洋溢;这些活动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春节得以持存发展的重要要义。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节日起源

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年”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事。干支纪年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原始信仰与祭祀文化是年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以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岁首(新年初一)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祭祀的蛛丝马迹。原始意义上的岁首,是指干支历法的“立春”,当天象“斗柄指寅”时,阴阳转化,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年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在不同时代,“正月初一”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现在农历年的正月初一,历史上称为“元旦”;而现在过的农历“春节”这一概念,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政府创造的。“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故,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4年起把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春节传统民俗

年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耍龙、游神、押舟、年例、逛庙会、逛花街、赏花灯、烧烟花,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祭祀神灵、祖先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热闹喜庆,年味浓郁。春节期间贴春联、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过春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年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也是敦亲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是人类在远古生存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期望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的信仰活动。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人们在春节祭祀上天神灵(祖先),是在重温先祖们构建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基础上,缅怀和感受天地神灵(祖先)好生之德的神圣与威严,不忘肩负“天道秩序”赋予今人维护人伦向善的责任与使命,心怀敬畏,方行之高远。正因如此,在热闹非常的春节期间,敬天法祖祭祀活动才依循祖上规矩,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一丝不苟。

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活动达于高潮。年初一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春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大部分地方除祀神祭祖活动有所淡化以外,春节的其它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

忙年(小年)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忙年,又称“小年”,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传统习俗:祭灶、蒸花馍、买春联、写春联、吃灶糖、扫尘。

年二八

年二十八除旧布新,清除旧的年红,有的地方年二十八开始贴年红。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里打扫卫生,贴年红,迎接新年。

除夕

“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天晚上((月大为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廿九日)。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月穷岁尽”,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谓之挨年近晚,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是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大年三十下午,祭祖、吃团圆饭,年夜饭后有发压岁钱和燃灯照岁(或熬年夜)的习俗。

传统习俗:置天地桌、祭祖、吃年夜饭、接神、踩祟、接财神。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从正月初一开始便进入迎禧接福、祭祀神祖、祈求丰年主题。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送旧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正月初一凌晨拜神,下午祭祖。多地方有正月初一早上吃素的习俗。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占书》中说,正月初一是“鸡日”。

传统习俗:开门炮仗、拜岁、祈年、拜年、占岁、聚财。

正月初二

大年初二开年,拜神,开年饭。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占书》中说,正月初二是“狗日”。

传统习俗:拜神,开年饭等。

正月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传统习俗:烧门神纸。

正月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迎神接神。《占书》中,传说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传统习俗:迎神接神,接五路,吃折罗,扔穷。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同时自然也是送走“穷”的日子,故有“送穷出门”一说。同时,这一天又俗称“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传说正月初五是“牛日”,俗称破五。北方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古时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传统习俗:祭财神(南方)、送穷、开市。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马日”,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大年初六也是启市日,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

传统习俗:送穷,启市。

正月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占书》说,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传统习俗:熏天、吃七宝羹、送火神。

正月初八

年初八是开工日,派发开工利是,是广东老板过年后第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阴则年歉,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

传统习俗:顺星、游神、做斋头、放生祈福。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只玉皇大帝生日,俗称“天公生”。有说“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四御”,是天界最高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南方部分地区(如东边勇)有开灯的习俗,设开灯酒宴。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认为“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这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

正月十二,搭灯棚,花灯酒会,做斋头,做醮,标炮等。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做醮,标炮。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三、十四

正月十三、十四,舞狮、飘色、游神、逛庙会。有传说正月十三是“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习俗活动主要有赏灯、游灯、押舟、烧烟花、闹元宵等。元宵节的节俗非常有特色,节期与节俗活动,也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新年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闹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发展至今,烧烟花也是元宵主要习俗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7月1日是什么节日?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是哪天

全文共 4678 字

+ 加入清单

7月1日是什么节日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是哪天

1941年,中共中央确定将1921年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日。此后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但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日并不是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而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中国共产党实际建党时间是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辰纪念日是7月1日。

1921年0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代表有:李达、李汉俊(代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张国焘、刘仁静(代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何叔衡(代表长沙共产主义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王尽美、邓恩铭(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陈独秀的派遣参加了会议。另外,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也出席了会议。李大钊和陈独秀都因当时有事无法脱身而没有参加党的一大。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07月01日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07月成立以后,由于斗争的残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月份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的。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0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0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此后,全党开始大规模地举行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而“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人们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07月23日。在一大召开的日期考证清楚以后,有的同志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否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当时中央领导同志认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没有必要改变,因为这同党的一大召开、闭幕日期不是一回事。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是,“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世界节日、国际日、纪念日大全、农历节日大全1月元旦节(1月1日)黑人日(1月第一个星期日)日记情人节(1月14日)国际海关日(1月26日)国际大屠杀纪念日(1月27日)国际麻风日(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小寒节气(1月5-7日交节)大寒节气(1月20-21日交节)2月世界湿地日(2月2日)国际气象节(2月10日)情人节(2月14日)国际母语日(2月21日)反殖民主义斗争日(2月21日)立春节气(2月3-5日交节)雨水节气(2月18-20日交节)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2月最后一天)3月国际海豹日(3月1日)全国爱耳日(3月3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5日)世界青光眼日(3月6日)国际妇女节(3月8日)保护母亲河日(3月9日)中国植树节(3月12日)白色情人节(3月14日)国际警察日(3月14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3月15日)国际航海日(3月17日)世界森林日(3月21日)世界儿歌日(3月21日)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3月21日)世界睡眠日(3月21日)世界水日(3月22日)世界气象日(3月23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世界戏剧日(3月27日)复活节(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惊蛰节气(3月5-7日交节)春分节气(3月20-22日交节)4月愚人节(4.1)国际儿童图书日(4.2)世界自闭症日(4.2)巴勒斯坦儿童日(4.5)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4.7)世界高血压日(4.7)世界卫生日(4.7)非洲环境保护日(4.10)世界帕金森病日(4.11)世界社会工作日(4.15)非洲自由日(4.15)世界血友病日(4.17)国际古迹遗址日(4.18)世界地球日(4.22)世界法律日(4.22)世界读书日(4.23)世界防治疟疾日(4.25)世界知识产权日(4.26)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4.28)化学战受害者纪念日(4.29)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4.30)全球青年服务日(4月的第2或第3个周末)潍坊国际风筝节(4月20日至25日)国际秘书节(4月的最后一周星期三)世界儿童日(4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世界航天节(4.12)谷雨节气(4月19日-21日交节)清明节气(4月4-6日交节)5月五一国际劳动节(5.1)世界新闻自由日(5.3)五四青年节(5.4)世界防治哮喘日(5月的第一个周二)世界微笑日(5.8)世界红十字日(5.8)战胜德国法西斯纪念日(5.9)国际护士节(5.12)玫瑰情人节(5.14)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碘缺乏病防治日(5.15)国际家庭日(5.15)世界电信日(5.17)国际博物馆日(5.18)世界计量日(5.20)网络情人节(5.20)全国学生营养日(5.20)世界文化发展日(5.21)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22)全国助残日(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非洲解放日(5.25)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5.26)国际维和人员日(5.29)世界无烟日(5.31)立夏节气(5月5-7日交节)小满节气(5月20-22日交节)6月六一国际儿童节(6.1)世界牛奶日(6.1)世界环境日(6.5)全国爱眼日(6.6)世界海洋日(6.8)中国人口日(6.11)世界无童工日(6.12)世界献血日(6.14)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17)世界难民日(6.20)父亲节(6月的第3个星期日)奥林匹克日(6.23)世界手球日(6.23)全国土地日(6.25)国际禁毒日(6.26)联合国宪章日(6.26)全国科普行动日(6.29)世界青年联欢节(6.30)芒种节气(6月5-7日交节)夏至节气(6月21-22日交节)7月中国共产党诞辰(7.1)香港回归纪念日(7.1)国际建筑日(7.1)国际体育记者日(7.2)美国独立日(7.4)国际接吻日(7.6)国际合作节(7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世界过敏性疾病日(7.8)中国航海日(7.11)世界人口日(7.11)银色情人节(7.14)国际冰壶日(7.16)曼德拉国际日(7.18)人类月球日(7.20)世界语创立日(7.26)世界肝炎日(7.28)第一次世界大战(7.28)非洲妇女日(7.30)小暑节气(7月6-8日交节)大暑节气(7月22-24日交节)8月八一建军节(8.1)爸爸节(8.8)全民健身日(8.8)世界土著人民国际日(8.9)国际青年日(8.12)国际左撇子日(8.13)绿色情人节(8.14)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8.15)世界人道主义日(8.19)废除奴隶贸易国际纪念日(8.23)纳米比亚日(8.26)全国律师咨询日(8.26)立秋节气(8月7-9日交节)处暑节气(8月22-24日交节)9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3)国际扫盲日(9.8)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9.8)中国教师节(9.10)世界预防自杀日(9.10)世界清洁地球日(9.14)相片情人节(9.14)国际民族日(9.15)国际臭氧层保护日(9.16)全国爱牙日(9.20)国际和平日(9.21)世界老年痴呆日(9.21)全民国防教育日(9月第三个星期六)世界无车日(9.22)世界避孕日(9.26)世界旅游日(9.27)国际翻译日(9.30)国际聋人日(9月第四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海事日(9月的最后一周)白露节气(9月7-9日交节)秋分节气(9月22-24日交节)10月十一国庆节(10.1)国际音乐节(10.1)国际老年人日(10.1)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10.2)国际非暴力日(10.2)世界动物日(10.4)世界空间周(10月4-10日)世界住房日(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世界教师日(10.5)全国高血压日(10.8)中国航天日(10.8)世界视力日(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世界邮政日(10.9)世界居室卫生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10.10)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10月第二个星期三)世界镇痛日(10.11)世界60亿人口日(10.12)世界关节炎日(10.12)世界保健日(10.13)国际标准时间日(10.13)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10.13)世界标准日(10.14)葡萄酒情人节(10.14)全球洗手日(10.15)国际盲人节(10.15)世界农村妇女日(10.15)世界粮食日(10.16)世界消除贫困日(10.17)世界厨师日(10.20)世界骨质疏松日(10.20)世界统计日(10.20)世界传统医药日(10.22)联合国日(10.24)世界发展信息日(10.24)环卫工人节(10.26)世界男性健康日(10.28)世界卒中日(10.29)世界勤俭日(10.31)万圣节前夜(10.31)寒露节气(10月8-9日交节)霜降节气(10月23-24日交节)11月中国记者节(11.8)全国消防日(11.9)吉尼斯世界纪录日(11.9)世界青年节(11.10)光棍节(11.11)联合国糖尿病日(11.14)电影情人节(11.14)国际宽容日(11.16)国际大学生节(11.17)世界厕所日(11.19)非洲工业化日(11.20)世界电视日(11.21)世界问候日(11.21)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11.25)国际声援巴勒斯坦人民日(11.29)美国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立冬节气(11月7-8日交节)小雪节气(11月22-23日交节)12月世界艾滋病日(12.1)废除奴隶制国际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12.2)国际残疾人日(12.3)全国法制宣传日(12.4)国际志愿人员日(12.5)国际民航日(12.7)世界足球日(12.9)国际反腐败日(12.9)国际儿童电视广播日(12月第二个星期日)世界人权日(12.10)拥抱情人节(12.14)世界强化免疫日(12.15)国际移徙者日(12.18)南南合作日(12.19)澳门回归纪念日(12.20)国际篮球日(12.21)平安夜(12.24)圣诞节(12.25)大雪节气(12月6-8日交节)冬至节气(12月21-23日交节)传统(农历)节日农历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守岁的文化内涵 守岁的风俗

全文共 1523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在古代被称为“团圆节”,守岁之时也是人们共叙亲情的“黄金时间”,守岁对于团聚的人们来说,是一顿亲情大餐,享受着人生最大的乐趣。而对于游子,客居他乡,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凸显几分凄凉,几分离愁,不由泪湿衣杉。

守岁的文化内涵-守岁的风俗

守岁的文化内涵

守岁是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也是过春节时的一项重要活动。守岁虽只为人们的一项娱乐活动,但却具有非凡的意义,正如宋人袁文在《瓮牖闲评》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为也”。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上了年纪的人守岁,是“辞旧岁”,为的是守住即将过去一年中的最后时光,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一方面是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另一方面是为了和父母长辈一起守住时光,为父母长辈延年益寿。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

“守岁”顾名思义是守候新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从古至今,“守岁”都包含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意思。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描述的是守岁时的情景。通宵守夜,可以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除夕守岁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守岁的风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节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留下了许多广为传诵的诗句,如今品赏起来,仍然十分真切感人。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除夕之夜也正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时,因此在辞旧迎新之际,有很多少感叹日月如梭,更加珍惜大好年华。苏东坡的《守岁》诗:“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诗人将时光比作钻洞的长蛇,到了除夕,这条蛇留在洞外的只有一点点尾巴,无论怎样努力亦不能拽回来了。苏东坡告诉我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关键在于从今日开始努力,前景仍是光明的,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年华,不要虚掷光阴。

除夕在古代被称为“团圆节”,守岁之时也是人们共叙亲情的“黄金时间”,守岁对于团聚的人们来说,是一顿亲情大餐,享受着人生最大的乐趣。而对于游子,客居他乡,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凸显几分凄凉,几分离愁,不由泪湿衣杉。

守岁的简介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守岁作为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也是过春节时的一项重要活动。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除夕之夜,万家灯火,乐叙天伦,通宵不眠,以待天明,谓之“守岁”。很多“守岁”诗记述了古代“守岁”的一些民俗风情,读来生动形象,让人向往。杜甫的“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向人们展示“亲人团聚,欢声笑语,使槽边吃草的马都受到了惊吓;而那红彤彤的烛光,竟吓飞了林中栖息的乌鸦”的画卷,带给人们强烈的反思。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点起明亮的蜡烛,男女老少欢聚在一起守岁。守岁是习俗,既有对逝去时光的眷恋之情,也寄托着对新生活的美好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