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守岁

守岁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守岁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守岁问题。

分享

浏览

5669

文章

47

过年守岁的寓意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守岁习俗又名“熬年”,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守岁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在日本、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受中国的影响,均有除夕守岁之说。

过年守岁的寓意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守岁活动有哪些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夜守岁,根据传统我们主要有这样几项活动

1、燃灯照岁

新年前的除夕,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燃灯照岁,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2、熬年夜

在我国北方,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3、踩岁

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4、娱乐

古时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等。现代的中国人们更多的是一家人观看电视节目,如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守岁之俗起源于那一朝代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不过真正形成守岁的习俗是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例如“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所以在除夕夜,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上: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展开阅读全文

守岁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含义。

其次,守岁还有一种说法是年轻人为父母长辈守岁,为父母长辈延年益寿;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

“守岁”是我国民间除夕夜的传统习俗之一,又有照虚耗、熬年等说法。是指一家人在除夕之夜,团聚在一起,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关于守岁的传说有很多:传言灶王奶奶是玉帝之女,被贬凡间,见百姓疾苦,心生不忍。临过年之际,返回天上靠智慧获得了物资,并在大年三十赶回。当天夜里,各家各户均未入眠,祈盼灶王奶奶归来。之后此习俗便代代相传,故“守岁”也含有感恩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守岁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守岁又被称为守岁火、照岁等,守岁的历史已经很久远,守岁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过年习俗之一。

春节是我国一大传统节日,在过年有很多传统习俗,其中有很多地方都有过年守岁的习俗,那么守岁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

2

新年前的一天晚上要守岁,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3

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古时北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4

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5

守岁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在日本、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受中国的影响,均有除夕守岁之说。

展开阅读全文

大年三十熬一宿,除夕守岁,守的是什么?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守岁又称熬年、熬夜、照虚年。守岁的习俗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晋朝周处《风土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阴历除夕终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谓之守岁,这便是古人守岁的含义了。

守岁的节日传承到了今天,已然成为了中国人的共同祝愿,在我看来,除夕守岁有几方面的含义:

一、守岁,是辞旧岁

四季更替,万象更新,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花开花落,叶青叶黄,这是生命的周期,人也不例外。一年光阴已过,无论得失,我们的生命都经历了一个小周期,谁也不例外,这是上天赐予每一个人的礼物,很公平。既然我们无法留住时光,就只能去珍惜时光,把握时光。

黄金易得,韶关难留。辞旧岁,就是让我们辞去已有烦恼和忧伤,忘掉不愉快的,珍惜我们得到幸福,爱生命,惜光阴,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越来越好。

二、守岁,是为父母祈福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时光匆匆而过,一年又一年,渐渐的,岁月在父母脸上划下了永久的光痕,把我们从稚嫩变为成熟。稚嫩时,父母年轻,成熟时,父母已老。守岁,就是让我们明白光阴易逝,在生命的小周期交替之际,陪伴着父母,为父母祈福,希望明年的明年,年年除夕,父母音容依旧,笑口常开。

三、守岁,让我们家人团聚

我们要感谢除夕,感谢春节,因为有了这个重要的节日,所有人才不约而同的放下一年的繁重工作,千里迢迢的赶到家里,共聚一堂;因为有了除夕,游子才有了归家的理由;因为有了除夕,我们才能在一年中忙碌的时光里,找到驻足安息的角落。

我们感谢这个美好的节日,感谢父母、感谢亲人、感谢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无论敌人或朋友。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精彩。

四、守岁,是对过去的总结

元朝文人辛文房撰著的《唐才子传》里记有唐代大诗人贾岛除夕“祭诗”的一段佳话:每至除夕,贾岛“必取一岁之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他每到除夕,对过去一年得失作一番总结,对我们来说难道不可以借鉴吗?

总结过去一年的付出和收获,既失去,也得到;既鞭策,也嘉奖。

五、守岁,是对未来的展望

席振起在《守岁》一诗中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总结了过去,该展望未来了。如果“三十六旬都浪过”,尚不“偏从此夜惜年华”,那么,“守岁”也就失其意义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困难和挫折是我们成长路上的饵料,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的一年,用一颗新的心去迎接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除夕守岁是什么意思?具体指的是什么?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守岁指的是除夕当天的晚上,要通宵守夜,象征着将一切邪瘟病疫都驱除、赶走;如此守岁之后,才能给新年带来财富,并且会使生活更加充实。守岁又称为“守岁火、照岁”,是中国部分地区的传统习俗,即在除夕当天晚上所有房子都要遍燃灯烛,合家欢聚,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今时守岁其实就是一家人通宵熬夜,一起看春晚,一起出街游玩等等,而古时守岁是很注重的,其中有两种含义,一是年长者守岁称为“辞旧岁”,意思是指珍爱光阴;而年幼者守岁,是为长辈祈福。

除夕守岁作为春节传统习俗的活动之一,已然是历史悠久,最早是记载在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记中写道: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家人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

展开阅读全文

过年的时候为什么要守岁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时候经常有些人熬夜说是守岁,那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解答过年的时候为什么要守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守岁的来历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守岁,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守岁的民间风俗

守岁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除夕守岁,除了岁火外还有“燃灯照岁”的习俗,即大年夜遍燃灯烛。过除夕,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谓之“照虚耗”,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在北方,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展开阅读全文

除夕夜为什么要守岁_除夕有哪些习俗

全文共 1978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那么除夕有什么传统习俗呢?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除夕夜为什么要守岁_除夕有哪些习俗,希望大家喜欢。

除夕夜为什么要守岁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365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少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神先的祖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

〈〈〈返回目录

除夕节日渊源

岁除,是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另据《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说,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每年将尽的时候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据说这也是当时“除夕”节令的习俗之一。

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但不论如何,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

〈〈〈返回目录

除夕有哪些习俗

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传统座次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饮食特色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祭祖

据民俗专家、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介绍,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

〈〈〈返回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除夕为什么要守岁寓意有哪些

全文共 1409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也叫除日,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最今人惬意的吃年夜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除夕为什么要守岁寓意(有哪些),以供大家参考!

除夕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是我们举国同庆的日子,是一年最后的一天,一家人团员的日子,为了迎接这个日子,一家人晚上守岁,有祈求平安度过这一夜的意思,除夕过后,12点整时,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庆祝新一年的开始。除夕晚上通宵守夜,有好的寓意,其中有两点。一是期待着新的一年,全家能够平安顺利、吉祥如意。二是寓意着把疾病驱走,一家人能够健康平安的意思。当然,除夕守岁还有其他的寓意,都是一种好的象征。

除夕的意思

“除夕”中的“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

“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病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有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除夕”,在古代还有许多雅称,如:除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

古往今来,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丁)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此。”(苏轼《岁晚三首序》)。

我国在多少年来,还有除夕“吃年饭”的习俗,这顿年饭,鸡、鸭、肉、鱼,样样俱备,全家团聚,共进一顿丰盛的晚餐。这也是人们回顾旧岁、憧憬新年的一种形式。

除夕的由来

除夕起源于中国先秦时代的一种“逐除”活动。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守岁的寓意是什么?

对于守岁,很多人都持有不同的意见,比如说这个是传统的习俗,也有说着是陋习,需要更改,其实守岁的寓意很多,除了熬夜不睡觉之外,在古代还有其两种含义,一种是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

守岁又叫什么?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一到,除夕夜当晚就会进行守岁的活动,在古代,守岁时有很多民俗活动,比如点岁火,守岁火,就是将全屋子都点亮,一家人阖家欢聚,辞旧迎新,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除夕守岁的意义与来历

全文共 2427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代表着团圆,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那么除夕守岁意义来历你都有了解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除夕守岁的意义与来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除夕吃什么传统食物

饺子

饺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饺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经常吃到的一种食物,但是除夕时候吃的饺子和平常是不同的,它代表了一种特殊的意义。

元宵

元宵又名汤圆,在南方比较普遍。元宵一般当早点或年饭主食,不管是餐馆酒店还是家中,都很流行这道美食。喜欢吃甜食的人,更是对它情有独钟。

春节吃鱼可是有讲究的,预示着年年有余。在除夕的时候吃不同种类的鱼,代表了不同的寓意,比如鲤鱼和鲫鱼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的意思。

年糕

全国各地几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而南方的年糕除了甜的还有咸的,还可以炒着吃或者是煮汤喝。

腐竹

腐竹寓意“富足”,也是除夕不可少的一道菜。我们都知道,腐竹的原料是黄豆,和黄豆相比,腐竹的营养价值更高,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在平常的时候,可以多吃一些腐竹。

除夕的美好祝福语

1. 岁月如风车,把一种情谊,绵延成虹成云,成令人深深怀念的往昔。祝你的生命在新的岁月中,更强健,更丰硕。为了久藏你的影子,在深冬,我给心灵再上一把锁。而如今,在这个日子,我从锁眼里仿佛又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祝新年快乐。

2. 腊月二十三,家户洁卫忙,里外刷新美环境,敬灶拜神王。春节今来到,购办年货忙,早为春节做打算,届时醉酒玩。惟愿朋友春节乐,再苦再累心也甜!

3. 日子酸酸甜甜,人生忙忙碌碌。缘分简简单单,联系断断续续,惦记时时刻刻,祝福长长久久!同学,天气转凉,注意保暖啊!祝春节快乐!

4. 年的汗水,浇灌出花朵满园,一年的拼搏,换来了事业花开。实践证明,你的辛苦没有白费。新的一年,愿你继续努力,我们共同再创新的辉煌!

5. 愿你:用喜庆心一分,快乐心一分,温馨心一分,团圆心一分,甜蜜心一分,美好心一分,顺利心一分,激情心一分,愿望心一分,再加追求心一分;回到工作岗位,祝你春节假期归来,工作十分顺利,日子十分和美,生活十分舒坦!

6. 新春佳节到,祝福没忘掉,平时联系少,友谊非常牢,理由不多说,这次全代表,恭贺全家春节好,福气满身财运绕,人人健康天天笑,幸福生活更美妙!

7. [20__],一朵花摘了许久,枯萎了也舍不得丢;一把伞撑了许久,雨停了也想不起收;一条路走了许久,天黑了也走不到头;一句话等了许久,终于可以说:新年快乐!

8. 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圣诞过了新春来了,我却错发了圣诞快乐。世上最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你又祝我新年快乐了,还非问我拿圣诞礼物了!

9. 生活道路弯弯曲曲,和谐生活幸福甜蜜,春节钟声即将响起,美好时光不断继续。我的祝福跋山涉水,春节快乐万事如意。最后一句最实际,口袋多添人民币!

10. 辞旧迎新之时,愿朋友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日子兴旺红红火火,家庭幸福和和美美,生活如意开开心心。呵呵,祝新春快乐,"新"想事成。

11. 新春佳节兮,聚天地之快乐,展山川之喜庆,于雪飞中送吉祥之问候,在风舞里赠平安之祝福,愿君春节出门遇贵人,行大运,恭喜发财。

12. 春节到,向您问个好。开心无烦恼,好运跟着跑。家人共团聚,天伦乐逍遥。朋友相扶持,心情不寂辽。事业风水顺,金银撑荷包。祝春节快乐!

13. 张灯结彩闹春节,合家团圆享天伦。喜气洋洋访亲友,笑语盈盈情意久。天地一派幸福景,愿朋友春节好心情。吉祥如意身旁绕,爱情事业皆欢笑。愿你春节快乐。

14. 情如一坛老酒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是一束温暖阳光。祝新年快乐!

15. 一家和和睦睦,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气洋洋,年年财源广进。预祝你新春快乐!

16. 新的一年开头,给孩子一个兴奋的劲头,给成人一个聚会的念头,给游子一个团圆的盼头,给老人一个欢乐的源头,给朋友一个问候的来头:愿你幸福无尽头!

17. 向懒羊羊的不挑食学习;

18. 遥祝你:日圆,月圆,团团圆圆!官源,财源,左右逢源!()人缘,福缘,缘缘不断!情愿,心愿,愿愿随心!

19. 新春一片喜洋洋,福星高照耀华堂,生意兴隆人如意,儿女孝顺题金榜。——恭喜发财!!!

20. 感受过往,追求希望,把握梦想,端正方向,过去,来袭,经验拾起,智慧攒起,力量聚起,梦想飞起,人生飞起,幸福腾起,愿你万事如意,开心快乐。

除夕守岁的意义与来历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除夕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除夕为什么要守岁

全文共 1095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年是一种可怕的动物,晚上才出来。所以,人们就在晚上放爆竹烟花,驱赶年,祈愿来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叫”除夕“。那除夕为什么要守岁?与此有关系吗?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延伸阅读-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吃团圆饭

为了取团圆之意。除夕吃团圆饭的传说如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人们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熬,称作“年关”,每到这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

祭祀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祀观则记载儒教《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解释。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祀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旧俗备供品向神灵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除夕为什么要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夜灯火通明,全家人围炉夜话,通宵不眠,名为“守岁”。晋朝已有守岁之俗,周处《风土记》说蜀人“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守岁”顾名思义是守候新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从古至今,“守岁”都包含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意思。 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守岁习俗

全文共 1245 字

+ 加入清单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下面,由小编跟你介绍一下吧。

守岁习俗介绍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守岁的解释

中英文释义

中文:守岁 拼音:shǒu suì

英文:Each

stay up late on new years eve;see the new year 农历除夕一夜不睡,送旧迎新。

围炉守岁。

文言文释义

阴历除夕终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谓之守岁。

晋周处 《风土记》:“ 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唐孟浩然《岁除夜有怀》诗:“守岁家家应未卧,想思那得梦魂来。” 宋朱淑真《除夜》诗:“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半途,失足堕枯井中。既在旷野僻径,又家家守岁,路无行人,呼号嗌乾,无应者。” 徐玉诺 《一只破鞋》中:“守岁一般将一夜熬过去,我们又冷又饿,正要预备些热水喝,忽然县知事又来了,立逼着我们上城。

除夕守岁基本介绍

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照虚耗、熬年、熬夜。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

守岁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在日本、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受中国的影响,均有除夕守岁之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展开阅读全文

守岁有什么来源传说

全文共 1942 字

+ 加入清单

守岁,就是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下面,由小编跟你介绍一下守岁有什么来源传说吧。

守岁来源传说1

在河北省沧州一带,年年夏历腊月,家家户户都从二十三这天一直忙到三十。三十晚上还要熬夜,叫做“守岁”。这个风俗,跟灶王奶奶有关。

玉皇大帝的小女儿贤惠善良,很同情天下的穷人。她偷偷地爱上了一个给人家烧火做饭的穷小伙子。玉皇知道后十分恼怒,就把小女儿打下凡间跟着穷小伙子受罪。王母娘娘同情女儿,从中讲情,玉皇才勉强地给穷小伙封了个“灶王的职位”。穷小伙成了家家户户的“灶王爷”,玉皇的小女儿自然就成了“灶王奶奶”了。

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就常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东西回来分给穷百姓们。玉皇本来就嫌弃穷女婿和小女儿,又听说小女儿从天上往回带东西,非常生气,就规定只准他们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回天宫一趟,其余时间不准回天了。

第二年,眼看快过年了,可是穷百姓们还是缺这少那的,有的连锅盖都揭不开了。灶王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腊月二十三到了,她打算回娘家去给穷百姓们要点吃的东西回来。可是,自己家里连点面星星也没有了,路上没干粮咋办哪?百姓们知道后,就你凑一把我凑一把地弄了些面,烙了两张饼,给灶王奶奶带着上路了。

灶王奶奶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讲了人间苦情,可玉皇大帝不但不同情,还嫌女儿带回一身穷气,让她当晚就回去。灶王奶奶气得立即就要走,转念一想,不行,两手空空回去怎么向百姓们交待呀?再说,也不能便宜了狠心的父亲。这时,正好王母娘娘也过来相留,她便顺势说:“俺不走了,明天扎把扫帚带回去扫扫穷气。”

二十四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扎扫帚,玉皇来催她快回去。她说:“催啥哩,眼看要过年了,家里没有豆腐,明日俺要拐豆腐哩。”

二十五这天,灶王奶奶正在切豆腐,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说:“催啥哩,明天俺还要割肉哩!”

二十六这天,灶王奶奶刚割了肉,玉皇再次催她快回去。她说:“催啥哩,家里穷得连只鸡都养不起,明天俺还要杀鸡哩!”

二十七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杀鸡,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说:“催啥哩,路上带点干粮,明天俺还要发面蒸馒头哩!”

二十八这天,灶王奶奶正蒸馒头,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说:“催啥哩,过年要喝喜酒,明天俺还要去打酒哩!”

二十九这天,灶王奶奶刚打酒回来,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儿回去。她说:“催啥哩,俺们一年到头连顿饺子都吃不上,明天俺还要包饺子哩!”

三十这天,灶王奶奶正包饺子,玉皇大帝大动肝火,要她今日必须回去。灶王奶奶准备的东西差不多了,就没有多说话,只是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一直捱到天黑才离开天宫。这天夜里,家家户户都没有睡觉,等着灶王奶奶回来。

人们一看灶王奶奶回来了,还带回好多过年的好东西,就都点起香火、纸码、鞭炮迎接灶王奶奶。这时候,正是除夕夜的五更天。

人们为了纪念灶王奶奶,不忘她的恩德,夏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要祭灶,三十夜里不睡觉,叫做“守岁”。也有叫做“熬百岁”的。这是为了等着迎接贤惠善良的灶王奶奶从天上回到人间来。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守岁来源传说2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守岁来源传说3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除夕守岁相关诗词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守岁是中国人民春节时早就有的一种饶有风趣的习俗,最早是为了驱赶“百鬼”。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这一习俗进行了描绘,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文化遗产。下面,由小编跟你介绍一下关于除夕守岁有什么诗词吧。

除夕守岁诗词1

到了宋代,除夕守岁更是盛行。大文学家苏东坡所写的“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等著名诗章,则表现了孩子们除夕守岁时的喧闹场面。至于说皇宫之内或一些富贵人家,除夕守岁也自然要比普通人家豪华得多。李世民曾以《守岁》为题写有一诗: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除夕守岁诗词2

而唐朝的另一位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一诗,则生动地再现了那些因公务在身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远方游子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的思乡之情: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除夕守岁诗词3

唐朝另一位诗人杜审言也同样写有一首《守岁》诗,把那些达官贵人守岁时谈笑风生、酒绿烛红的景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除夕守岁诗词4

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寒山寺,有一种“击钟分岁”的守岁习俗,除夕之夜的夜半时分,敲钟108下,意在消除人世间的108种烦恼。唐朝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一诗中对此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而今天,人们在除夕之夜守岁之时,听着那寒山寺钟声的袅袅余音,无不思念起自己的亲人和远方的朋友,无不沉浸在幸福和欢乐的海洋之中。

除夕守岁诗词5

梁朝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叉重,为待晓光摧。

这就从多个侧面反映了1400多年前人们在除夕之夜欢乐待晓的情景。

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喧一夜隔,客鬓两年摧。

则是唐朝诗人李德裕对人们除夕守岁一夜不眠的具体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除夕怎么守岁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守岁的习俗,但是除夕怎么守岁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除夕守岁来历的故事1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过,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除夕怎么守岁?

守岁民俗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中之一是“岁火与灯烛”,也就是堂屋或者庭院内的灯火烛光,在除夕夜通宵不灭。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这一表现有所不同。

南方守岁以家族为主,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燃旺的炭盆周边守岁祈福;在北方,守岁则是以宗族为主,在祠堂门口空旷之地烧起煤炭、木柴火,人们从旺盛的火堆上跳过去,以燎除身上的邪气,祈求新年好运兴旺。

守岁的另一个表现方式是“点灯照岁”,就是把蜡烛、灯笼点亮一直燃烧到天明。在明代,屋里屋外所有的房间都要点亮蜡烛,甚至床下、缝隙中都要照亮,并用漏孔的小蒲包袋,内装生石灰粉,在粮囤周围以及户外四周地面,打印起密密匝匝的元宝形石灰印子,以达到祛除“虚耗”、财源充实的愿望。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在守岁之日还戴着“傩面具”跳舞,以祛除鬼邪。在中原、西北地区,也有这种在室外戴着面具跳舞驱邪的风俗。在东南地区,人们熬夜守岁,为防止坐着打瞌睡,便用些茶点瓜果,边吃边谈。也有的人家开始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造成了除夕守岁欢乐的最高潮。

除夕守岁来历的故事3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个被称为“祟”的小妖怪,它长着黑黑的身子,但手却是雪白的。每年春节除夕夜,它都要到人间害人,专门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脑门。凡是被“祟”的雪白小手摸过的小孩就会生病,莫名其妙地发高烧,整夜说胡话,等到十几天高烧退去后,小孩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

所以,每年到了除夕这一天,家长们都怕“祟”来伤害自己的孩子,就整夜亮着灯,陪孩子一起玩,不让他们睡觉。这在当时叫做“守祟”。后来,人们觉得说“祟”这个怪物有些晦气,又因为“岁”与“祟”谐音,于是人们就慢慢改“守祟”为现在所说的“守岁”了。

展开阅读全文

春节腊月三十民俗 除夕 贴门神 贴春联 守岁 吃年夜饭 压岁钱

全文共 143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腊月三十民俗除夕门神春联守岁年夜饭压岁钱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朱仙镇木板年画对脸门神马上鞭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守岁的意义 守岁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守岁是我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其意义是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

如今,守岁依然是民间很重视的年俗,待新的一年开始,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展开阅读全文

过年为什么要守岁?除夕守岁熬年的由来和传说

全文共 1638 字

+ 加入清单

每家每户大年三十吃完团圆饭,都会回各自的家守岁。那么有不少人困惑,过年为什么要守岁呢?关于,过年为什么要守岁?除夕守岁熬年的由来传说。本网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过年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除夕守岁熬年的由来和传说

我国民间历来就有除夕之夜守岁的习俗。说起“守岁”,在我国已有久远的历史了。关于守岁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蜀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而散,称为“分岁”;大伙儿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可见,守岁习俗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经成型。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所谓“守岁”,就是除夕不睡觉的习俗。“守岁”又叫“熬年”。春节为什么要守岁?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年三十晚上都要出来作祟。凶猛无比的“年”生性嗜肉,从飞禽走兽到活人,都是其吞噬的对象。为了对付“年”,人们逐渐摸索出其生活规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年”便会趁着夜色,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肆虐一次,等到鸡鸣破晓之时即返回山林中。于是,人们把这一夜视为恐怖的“年关”,想出种种招数来对付“年”,比如守岁、燃放鞭炮、给孩子“压祟钱”等,以驱鬼辟邪。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吃完晚饭,熄火净灶,把猪圈牛栏全部拴牢,宅院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熬夜守岁,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直至新年黎明的到来。守岁,渐渐成为人们过年的习俗。守岁时燃放爆竹、张灯结彩等,同样是为了驱鬼魅除凶灾。旧时有“三十放鞭,初一放炮”的说法,就是说三十晚上用燃放鞭炮的声音可以驱赶来人间吃人的“年”。

过年守岁时需注意四点

1、娱乐适度:

春节电影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大年三十,亲友欢聚守岁,玩牌打麻将其乐融融,这往往打破平时建立起来的生活规律,对身体健康不利,若通宵达旦地娱乐危害更大,往往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造成失眠,精神紧张,血压升高,建议还是以不打破生物钟规律,按时睡眠休息为好。2、情绪稳定:

春节喜事多,久别亲友相聚守岁,电视节目的逗笑,极易使人兴奋激动,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动脉痉挛,血压上升,导致脑溢血、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3、饮酒适量:

亲友相聚,饮酒守岁时,适当饮点葡萄酒、啤酒、米酒或低度白酒,可以助兴,增加节日气氛,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老年人是有益的。但过多则对胃、肝脏、心脏、肾脏及神经系统都没有好处,对原来患有血压、心脏、肝脏、肾脏病的人来说危害更大。4、饮食要少:

有些地方大年三十守岁,零点以后就开始煮水饺,吃完水饺后睡觉。这样对身体不好,因白天大多已食用了丰富的晚餐,一些油腻食物已不易消化,如果再多吃一些不易消化的水饺,对胃、胰腺都没有好处。

守岁前可以做一些准备

守岁前要多吃一些热的食物,多喝白开水,年夜饭不要吃得太饱。在熬夜的过程中最好休息半个小时左右,可以喝杯咖啡或浓茶提提神,并要随时深呼吸,增加大脑需氧量。

熬夜后要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补充睡眠;起床后利用冷、热水交替洗脸,刺激脸部血液循环,补充皮肤水分的流失;加强饮食补脑,应多吃豆类制品、鱼类、牛奶、各种动物的脑以及新鲜蔬菜、核桃、大枣等。

展开阅读全文

除夕为什么守岁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为什么除夕要守岁呢?

传统守岁习俗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人家推牌九,掷骰子,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海洋。

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除夕夜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