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年人每天散步多少步为宜(优秀20篇)

浏览

7824

文章

43

篇1:老年人散步的好处

全文共 1407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是慢性而温和的运动,能保持关节的灵活,还能同时增强腰部肌肉等,那么老年人散步的好处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带你去了解下。

老人散步的方式

2.1、体弱者应甩开胳膊大步跨

体弱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走5kg以上最好,走得太慢则达不到强身健体之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进行,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2.2、肥胖者应长距离疾步走

宜长距离行走,每日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使血液内的游离脂肪酸充分燃烧,脂肪细胞不断萎缩,从而减轻体重。

2.3、高血压患者应脚掌着地挺起胸

高血压患者散步,步速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因为这样会使大脑处于不停地振动,容易引起头晕。

老年人散步的好处

1.1、提高适应力

它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1.2、调节大脑精神

它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节过程得到改善,从而收到消除疲劳、放松、镇静、清醒头脑的效果。

1.3、保持关节的灵活性

散步是慢性而温和的运动,能保持关节的灵活,还能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1.4、提高肌体免疫力

散步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将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动员起来,从而使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肌肉发达、血流通畅,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患动脉硬化的可能性。

1.5、提高消化能力

散步时由于腹部肌肉收缩,呼吸略有加深,隔肌上下运动加强,加上腹壁肌肉运动对胃肠的“按摩作用”会使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加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能力提高。

老人散步的注意事项

1、随意走走停停地溜达,不能算散步。运动量过小,达不到有氧代谢,就起不到运动的效果,就如同做家务不能算做锻炼一样。健康的老年人,可按“3、5、7”原则散步,就是每天走3000米,30分钟内完成,一周走5次,心率控制在(170-年龄)/分钟内。

2、背着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也不利于身体放松,因此不能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如果遇上有石子,坑洼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体,很容易摔倒。因此,散步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挺胸、抬头、摆臂,有利于全身运动和身体协调。

3、散步地点要选择好。人体在运动时,需氧量高。空气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对全身有益。

4、不要在坡多的地方散步。郭远认为,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老年骨性关节炎,这也与不当散步有关系。爬坡或爬楼梯会导致膝关节负荷过重,加重关节磨损。

散步的最佳时间

一般建议大家在早晚5.、点和晚饭后一个小时,因为这个时候人体最轻松,空气相对的来讲也比较的,但不要在晚上八点以后进行,临近睡觉了长时间的散步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老年人不适合做哪些运动

1、下在做下蹲运动时,由于运动重心较低,会使膝关节负重过大,从引起关节疼痛,并加快关节软骨的磨损。而长时间的猛烈蹲起,也会使老年人的血压变得不稳定。

2、爬山不利保护老年人的膝关节。因为上山时膝关节的负重主要来自自身的重量;而下山时,除了负担自身体重外,还有身体向下冲的力量,这种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

3、不少老年人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当做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人。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吃饭特别是吃饱饭时,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避免在饱餐后2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经常散步对老年人有哪些好处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能促使血管弹性的增加,特别是腿的持续运动,可促使更多的血液回到心脏,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散步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很有利的!对于经常散步对老年人有哪些好处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若老年人每晚睡前都能坚持30分钟的步行,减少疾病的发生。散步还有其十分重要的健美功效,能让人精神焕发,面容润泽,显得年轻;同时,散步还有利于维持人体的钙平衡,保护骨骼健康,并有助于氧化体内多余的脂肪,减轻体重或维持体重在适当的水平。

散步对于老人的好处:

1、坚持散步,可以降低高血压或肥胖症的可能性;

2、改善胆固醇指数;

3、强壮肌肉,更有利于腿部和腹部的锻炼;

4、减缓紧张和压力;

5、有利于缓解关节炎的疼痛,改善骨质健康,还能预防蛀牙。

正确的散步方法

散步要注意姿势,否则也会感到疲劳。抬头挺胸,迈大步,双臂要随步行的节奏有力地前后交替摆动,路线要直。走路时,速度不要太快,尤其是太胖的人,可以每分钟走60─70步或70─90步,每次走至少30分钟。手臂摆动幅度不宜过大。以免血液涌向手部使手指发胀;垂肩驼背会有碍呼吸,还会使颈肩和上背部过度紧张而疲劳,身体前倾可能引起背痛,因此应保持肩与臀部在一条直线上;要养成脚跟先落地的习惯,因为双脚平着落地会使冲击波传至膝部和背部,损伤关节。

总之,散步是一种最佳的锻炼方式,同时又是最安全的活动。但应注意避免在充满有害物质的晨雾中锻炼,饭后休息40分钟再步行,步行的速度以止步后脉搏跳动每分钟100次左右为宜。

散步的速度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体弱有病的老人,每分钟可走80步,而身体健壮的老人可走120步。散步最好在早上6至8点,因这时空气清新。在新鲜空气里散步,耗氧量等于坐着时的4倍。

老年人要明白散步的好处并且掌握散步的正确方法,那么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就不是问题了。

如果你对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老人绕圈走路可以预防疾病吗?老年人散步机的好处?适合老年人散步和跑步的鞋子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散步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年人散步的好处有哪些

全文共 1497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散步有什么讲究吗?散步可以说是最简单而且方便的养生方式,对于老年朋友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在散步的时候,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发现,适合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最佳方法,就是散步了。散步不仅能帮老年人活动筋骨,它还有家庭调护的作用,可给老年人预防多种疾病发生。

老年人的散步方式

体弱者要甩开胳膊大步跨,走得太慢则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才能促进新陈代谢;肥胖者要走远点,长距离疾步走,步行速度快些,可使血液内的游离脂肪酸充分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老人散步时要心情放松、百事不思,著装要宽松,鞋子要适脚,同时要注意行路安全。还要量力而行,根据各自身体的承受能力,加快或减慢行走速度。一旦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情况,就应该停下来歇一歇。

老年人散步的好处2

可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老年人散步的好处3

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老年人散步的好处4

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缩,帮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代谢过程,提高肌体免疫力。

走路姿势

走路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头要正,目要平,躯干自然伸直。这种姿势有利于气血运行。步行时身体重心前移,呼气时稍用力,吸气时要自然。步行的速度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以每分钟走80米左右,防病健身的效果最明显。

老年人散步的好处6

对于肥胖的老人是既稳妥又省钱的减肥疗法。专家们计算过,如果时速为5、3公里,则每分钟可消耗4、8卡路热量。

老年人常见身体问题该如何散步

冠心病患者散步时:最好慢速行走,以免心律失常,诱发心绞痛。餐后半小时后散步为宜,每天两三次,每次半小时。

糖尿病患者散步时:要特别注意先吃点东西,不能饿着肚子,否则很容易使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低血糖,严重时还会摔倒。散步时,步幅可以适当加大,挺起胸脯,甩开手臂,每次散步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体质虚弱者散步时:最好拄个拐杖,以保持身体平衡。拐杖的高度要与手的位置相符,拐杖的底部和把手都要防滑。一般每天散步1~2次,每次1小时左右。

肥胖者散步时:可适当将散步的时间、距离拉长,并将运动量加大。最好坚持每天散步2次,每次一个半小时,以使体内多余的脂肪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以上是老年人散步的养生方式,根据自己的身体适当运动,不要勉强自己。

老年人散步记住四点

1、不在坡多地方散步

老年人比较容易出现老年骨性关节炎,这也与不当散步有关系。爬坡或是爬楼梯会导致膝关节负荷过重,加重关节磨损。

2、要选择好散步地点

人体在运动时,需氧量高。空气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对全身有益哦。

以上呢就是老年人散步需要谨记的四个要领。是不是我们的父母也喜欢散步?我们可以将这些建议说给他们听,或是留着到我们老的时候再拿出来看。

3、最好不要背着手走路

有的老人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实背着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也不利于身体放松,因此不能达到最好运动效果。要是遇上有石子,坑洼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体,很容易摔倒。因此,散步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抬头、挺胸、摆臂,有利于全身运动和身体协调。

4、运动量过小不算是锻炼

随意走走停停地溜达,不能算散步。运动量过小,达不到有氧代谢,就起不到运动的效果哦,就如同做家务不能算做锻炼一样。健康的老年人,可按“3、5、7”原则散步,就是每天走3000米,30分钟内完成,一周走5次,心率控制在(170-年龄)/分钟内。比如一位65岁的老人,用170减去65,那他散步的心率应保持在105次为宜,最高也不过在125次/分钟范围内。运动时出点汗,呼吸顺畅,就达到了锻炼效果哦。

老年人散步的好处9

有益于心血管系统。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年人散步的好处

全文共 1227 字

+ 加入清单

有的老人平时就非常喜欢散步,那么老人散步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老人散步的好处。

老从脚下起。合理的有计划地散步,是老年人推迟衰老,增强机体适应力的重要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好处:

老年人散步的好处——1.可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老年人散步的好处——2.有益于心血管系统。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

老年人散步的好处——3.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缩,帮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代谢过程,提高肌体免疫力。

老年人散步的好处——4.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老年人散步的好处——5.对于肥胖的老人是既稳妥又省钱的减肥疗法。专家们计算过,如果时速为5.3公里,则每分钟可消耗4.8卡路热量。

散步的速度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体弱有病的老人,每分钟可走80步,而身体健壮的老人可走120步。散步最好在早上6至8点,因这时空气清新。在新鲜空气里散步,耗氧量等于坐着时的4倍。

老人健康食谱

香糯粉蒸南瓜

用料:南瓜400克,大米、鲜香菇各100克,豌豆50克,生抽、油各1汤匙(15毫升),白砂糖5克。

做法:大米淘洗后沥干水分,加热炒锅至微热,放入洗好的大米,用小火慢慢炒,炒至米颜色变得微黄,关火;炒好的大米晾凉后,放入搅拌机中打成米粉,注意 不要打成太细的粉末状,只要打成微小的颗粒状即可;南瓜洗净削皮,掏去瓜瓤,切成滚刀块,豌豆淘洗干净,香菇洗净后去蒂,切成约1厘米的小丁;将南瓜块、 豌豆和香菇丁盛入一个大碗中,加入打好的米粉,再加入生抽、油和白砂糖拌匀,放入蒸锅,隔水大火蒸约25分钟至软烂即可。

肉酱南瓜

用料:南瓜500克,猪肉馅100克,香葱1棵,酱油15毫升,盐5克,香油10毫升,白胡椒粉2克,绍酒15毫升。

做法:将南瓜洗净,切去两端根、蒂,再对半剖开,挖去南瓜籽,带皮切成滚刀块;香葱洗净,切碎待用;在南瓜滚刀块中调入盐(2克)混合均匀,放入烧烤架 上,移入已预热至180度的烤箱中,用上下火烤制约20分钟;在猪肉馅中调入香葱碎、酱油、香油、绍酒、白胡椒粉和剩下的盐(3克),搅拌均匀;将烤好的 南瓜滚刀块从烤箱中取出,再拌入调制好的猪肉馅混合均匀,盛入耐高温烘烤的大碗中待用;将大碗放入已预热至200度的烤箱中,用上下火烤制约20分钟即可。百合炒南瓜

百合炒南瓜

用料:南瓜1/4个(约300克),鲜百合1个,白砂糖3克,盐3克,油15毫升。

做法:南瓜去掉瓜瓤、瓜籽,削去外皮,切成0.5厘米厚的片,鲜百合剥成瓣,去掉边上褐色部分,洗净;大火烧开煮锅中的水,放入百合瓣汆烫2分钟,捞 出,沥去水分;炒锅内放入油,大火烧至七成热,放入切好的南瓜片,加入白砂糖和200毫升冷水翻炒均匀,待煮开后改小火焖至南瓜熟软;炒锅中加入汆烫过的 百合瓣,调入盐,翻炒1分钟至熟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能治病的老年人散步方法

全文共 1425 字

+ 加入清单

不同的老人有不同的散步方法,也不是每个老人都适合一种散步方法,有的生病的老人用一般的散步方法不仅身体得不到锻炼有可能还有生命危险,现在就让小编带老人们来了解一下适合自己的散步方法吧!

七种可以治病的老人健康散步方法

散步是一项最常见的体育运动,既安全又易行。但是散步也有讲究。下面介绍几种适合不同老年人的散步法。

普通散步法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20~30分钟。适合患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逍遥散步法老年人饭后缓步徐行,每次5~10分钟,可舒筋骨、平血气,有益于调节情绪、醒脑养神、增强记忆力。

快速散步法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钟。适合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老年患者。

定量散步法即按照特定的线路、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的路程。散步时,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进行,做到快慢结合。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摆臂散步法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摩腹散步法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适合患慢性胃肠疾病、肾病的老年人。

倒退散步法散步时双手叉腰,两膝挺直。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复多遍,以不觉疲劳为宜。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经常散步的好处

你喜欢散步吗?你知道经常散步的好处吗?下面就来告诉你散步的5个好处!

一直以来,散步被视为最温和的运动,多项研究证明,每天坚持散步可以加强心肺功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降低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散步的优点远远不止这些。

散步的好处

1、坚持散步,可以降低高血压或肥胖症的可能性;

2、改善胆固醇指数;

3、强壮肌肉,更有利于腿部和腹部的锻炼;

4、减缓紧张和压力;

5、有利于缓解关节炎的疼痛,改善骨质健康,还能预防蛀牙。

正确的散步方法

抬头挺胸,迈大步,双臂要随步行的节奏有力地前后交替摆动,路线要直。走路时,速度不要太快,尤其是太胖的人,可以每分钟走60─70步或70─90步,每次走至少30分钟。

老人散步的好处

有的老人平时就非常喜欢散步,那么老人散步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老人散步的好处。

老从脚下起。合理的有计划地散步,是老年人推迟衰老,增强机体适应力的重要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好处:

1.可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2.有益于心血管系统。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

3.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缩,帮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代谢过程,提高肌体免疫力。

4.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5.对于肥胖的老人是既稳妥又省钱的减肥疗法。专家们计算过,如果时速为5.3公里,则每分钟可消耗4.8卡路热量。

散步的速度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体弱有病的老人,每分钟可走80步,而身体健壮的老人可走120步。散步最好在早上6至8点,因这时空气清新。在新鲜空气里散步,耗氧量等于坐着时的4倍。

总结:老人们喜欢吃过饭去散步锻炼身体,小小的散步却有每个老人的散步方法会让你锻炼的效果变的明显也可以帮你预防一些疾病,小小的散步就有这么多方法告诉我们小事细节也是不可或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年人健康散步的好处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如何延年益寿,除了在饮食上有讲究外,平时还要多加运动。但是专家就说道,老人不宜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以免影响血压和心率,所以,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轻松有效的运动,如散步。中老年散步不仅能维持关节的灵活性,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老年人健康散步的好处

1. 保持关节的灵活性

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2. 提高脑力

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3. 有益心血管系统

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

4. 提高免疫力

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缩,帮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代谢过程,提高肌体免疫力。

5. 减肥

对于肥胖的老人是既稳妥又省钱的减肥疗法。专家们计算过,如果时速为5、3公里,则每分钟可消耗4、8卡路热量。

6. 降低肠癌风险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只要每周散步时间超过1小时,患肠癌的风险就能降低30%。

7. 调节精神

散步还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节过程得到改善,从而收到消除疲劳、放松、镇静、清醒头脑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几种适合不同老年人的散步法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是一项最常见的体育运动,既安全又易行。但是散步也有讲究。下面介绍几种适合不同老年人的散步法。

普通散步法

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20~30分钟。适合患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逍遥散步法

老年人饭后缓步徐行,每次5~10分钟,可舒筋骨、平血气,有益于调节情绪、醒脑养神、增强记忆力。

快速散步法

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钟。适合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老年患者。

定量散步法

即按照特定的线路、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的路程。散步时,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进行,做到快慢结合。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摆臂散步法

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摩腹散步法

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适合患慢性胃肠疾病、肾病的老年人。

倒退散步法

散步时双手叉腰,两膝挺直。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复多遍,以不觉疲劳为宜。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年人散步鞋的好处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散步好处很多,所以挑选一双合适的鞋子很重要,现在市场上卖散步鞋,你知道老人穿散步鞋子的好处有哪些吗?个大家看看吧。

坚持经常散步的好处有哪些

1、减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直以来,散步被视为最温和的运动,多项研究证明,每天坚持散步可以加强心肺功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降低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2、保持身材,促进代谢

美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每天走上半小时,一周坚持6天,不仅可以保持良好身材,还能减轻代谢综合征带来的不良影响。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去年12月的《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上。

3、对身体其它方面的好处

坚持散步,可以降低高血压或肥胖症的可能性;改善胆固醇指数;强壮肌肉,更有利于腿部和腹部的锻炼;减缓紧张和压力;有利于缓解关节炎的疼痛,改善骨质健康,还能预防蛀牙。

散步鞋的好处

散步鞋是集人体工程学、空气动力学原理。每一次抬起脚后跟时,收到的挤压的鞋底向下作用力,推出气囊内的空气从脚跟的四周围喷出一股气流。净化脚下产生污浊空气。

穿平底鞋一定是脚跟先着地,容易引起肌肉和韧带的疲劳及损伤。短时间走路尚可,但长时间行走脚会酸痛。而且平底鞋不能起到减震的作用,每一步震动都会被身体直接吸收。长时间走路会影响健康。懒洋洋散步鞋具有自动呼吸排汗、减震、安全、柔软、轻巧、舒适等特点。给中老年和孕妇这类人群特别的体贴和爱护。

老人要挑选适合自己的鞋子,散步鞋很适合老人,注意老人健身安全,学习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时刻关心老人,科学的帮助他们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年人散步时揉揉肚子更好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散步时揉揉肚子更好

老人们需要一定的运动来增加自己的肠胃功能,因为老人们的身体机能已经大不如前。而老人散步时揉肚子,就可以达到健身养胃的双重效果。

散步是老年朋友们最适合的健身运动,其强度适中,也没有场地、器械等要求。另外,在散步时揉揉肚子,不仅可以帮助消化,健肠胃,还能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和胃液分泌,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揉肚时先用右手,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次15—20分钟,以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宜。按摩要持之以恒,每天2—3次。

散步揉肚子时,宜在温度适宜的户外,场地在花园、公园、小区楼下均可,最好在平地上。散步时步伐要慢,频率尽量固定,放松心情。揉肚时力度要适中,尽量穿着棉质无扣上衣,以免纽扣阻碍按摩和产生静电。

老人散步多久合适

有些老人觉得散步时间越长越好,其实是一种误解。对老人来说,户外活动时间过长,会促使身体释放大量激素来分解蛋白,补充过度运动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若超出心脏负荷能力,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反而有害健康。

建议老人每日散步时长掌握在45分钟左右,或者不超过3公里,以身体发热、略微出汗为宜,每天1~2次。体胖的老人可适当延长到60~90分钟,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老人怎样选择适合的散步方式

快速散步: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4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关节炎、高血脂、中度高血压和肥胖的老年人。

普通散步:慢速60~70步/分,中速80~90步/分,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动脉硬化、重度高血压、下肢有轻度缺血的老年人。

定量散步:此法是按照特定路线、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路程,最好将走平坦路面与爬坡交替、快慢结合。每次可爬坡、走平地交替锻炼15分钟。但老年人最好不要尝试过大的坡,以免膝关节受损,斜坡最好选择坡度为3°~5°的缓坡。此法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摆臂散步: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每分钟60~90步,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

摩腹散步: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用双手旋转按摩腹部一周,正反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胃肠疾并肾病的老年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散步相比其他运动更适合老年人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秋季养生的方法很多,但是一直受到老年人钟爱的莫过于散步了,散步的好处非常多,关键在于它非常适合老年人去做,愉悦身心,还可以达到健身的效果。比起吃各种老年人补钙的产品来的效果好。

散步作为一种大众锻炼方式也深受老人喜爱,但是老人在散步时也有些注意的地方,如此才能达到健康健身的目的:

运动量过小不算锻炼

运动量过小,达不到有氧代谢,就起不到运动的效果。健康的老年人,可按“3、5、7”原则散步,就是每天走3000米,30分钟内完成。

一周走5次,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钟内。比如一位65岁的老人,用170减去65,那他散步的心率应保持在105次为宜,最高也不过在125次/分钟范围内。运动时出点汗,呼吸顺畅,就达到了锻炼效果。

不要背着手走路

背着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也不利于身体放松,因此不能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如果遇上有石子、坑洼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体,很容易摔倒。因此,散步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挺胸、抬头、摆臂,有利于全身运动和身体协调。

散步地点要选择好

人体在运动时,需氧量高。空气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对全身有益。

不在坡多的地方散步

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老年骨性关节炎症状,这也与不当散步有关系。爬坡或爬楼梯会导致膝关节负荷过重,加重关节磨损。

总结:无论是哪一种锻炼,需要的都是老年人的坚持,如果不坚持,再好的运动也不一定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还有剧烈运动不适合老年人,由此散步就显的那么的优秀。所以老年人选择散步健身是最佳选择。(文章原载于《养生保健指南》,刊期:2012.08,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年人散步时的原则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专家说,散步并不是简单的走走停停,而是颇有讲究的。对于老年人散步时的原则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健康老人散步要遵循时间累计加强度的“3、5、5”原则,即每天30分钟,每次5000—6000米,1周5次。小腿是人的第二心脏,按照这个频率散步,可促使血液循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同时使呼吸顺畅,达到锻炼效果。

患慢性病的老人和体质虚弱的老人,关键看散步后自己是否舒服,膝盖、脚、髋关节是否疼痛,心脏是否有不舒服的迹象。康复专家强调,如果出现不适感,要尽快咨询医生。此外,患病老人在散步时间、姿势等方面还要特别注意。

腰椎管狭窄和患骨性关节炎的老人,因为不能长时间行走,所以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腰部和下肢负担较小的运动。如果要散步,开始时应选择身体能承受的强度和时间,一般以小步快走为佳。

身体肥胖的老人散步时,可适当拉长散步距离和时间,以快走为宜,好使体内脂肪充分燃烧。

患高血压的老人散步,最好挺胸抬头,以免压迫胸部。步伐应以中慢速为宜,以防血压升高。患高血压的老人适合选择傍晚散步,因为傍晚血压相对稳定。

患冠心病的老人,要掌握慢速散步,以免心律失常,时间最好在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

患糖尿病的老人,要先吃东西后散步,否则会使大脑供血不足,导致低血糖。散步以甩开双臂大步走为宜。

专家最后提醒,科学的运动有益健康,过量运动则可能带来伤害。因此,患病老人都应从较小的强度开始,循序渐进,一旦发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如果你对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老人绕圈走路可以预防疾病吗?老年人散步机的好处?适合老年人散步和跑步的鞋子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散步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年人散步能有效预防关节炎

全文共 1131 字

+ 加入清单

运动,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有很多的,太极主要是适合老年人修身养性的,一般只要是心境平和的人练习,对身体的好处是很大的,散步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散步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快速散步还能预防关节炎,还有很多的好处,我们来看看吧!对于老年人散步能有效预防关节炎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老人在清晨或黄昏时分多到户外走走,有利于身体健康。对于老人来说,散步也是有讲究的。从速度上来讲,我们把散步分为慢速(每分钟60—70步)、中速(每分钟70—90步)、快速(每分钟90步以上),老人散步时不妨留心算一算,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散步方式。

血压高适合慢速散步。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来说,每分钟60—70步的慢速行走较适合。速度过快会使血液循环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发生危险。这类老人最好的状态是散步30分钟左右,细汗微出,心率不快不慢,并且没有头晕、恶心、过度疲劳的感觉。患有下肢动脉硬化的老人,也不宜快速行走,否则容易导致血管顺应性降低,弹性下降,而慢速行走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

脑卒中康复期适合中速散步。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肌肉力量已开始下降,健康状况不佳,脑卒中则雪上加霜,留下偏瘫等后遗症。每周坚持散步3次以上,可有效改善运动功能,促进脑卒中的后期康复。脑卒中患者散步速度不宜过快,时间不宜过长,每次20—30分钟最好。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也可以选择中速散步,锻炼心肺功能。

快速散步预防关节炎。人在行走时,肌肉就像一个转动的泵,能把血液推送回心脏。快步走路可以加快肌肉的运动,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因此,只要没有常见慢性疾病的老人,都可以适当加快散步的速度,每分钟走90—120步,每次坚持30—40分钟。在确保无障碍的条件下,可以跨大步,速度适当加快,步姿敏捷,抬头挺胸;肩部保持放松状态。长期坚持快走,可以有效预防关节疾病;但对于已经患关节炎的老人则不适合,会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从而引起关节疼痛和肿胀,这类老人更适合中速或慢速散步。

此外,胃病患者散步时可以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帮助改善胃肠道功能;有腰腿痛的老人可以试试倒退散步,双手叉腰,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可适当缓解腰腿痛;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可以增强胸腔功能,对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都有益处。

如果你对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老年人散步机的好处?老人绕圈走路可以预防疾病吗?适合老年人散步和跑步的鞋子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散步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跳探戈比散步能更好地改善老年人行动能力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全世界很多国家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加拿大就是其中之一。据近年来得数据统计,加拿大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每年平均有过一次的跌倒的经历,而有40%的老年人进医院看病都是因为与跌倒有关的受伤。统计还显示,加拿大65岁以上老人中有71%是独自生活,许多人每天有7个小时没有与外界接触,这种孤立加上人类的正常老化使他们的认知能力下降很快。对于跳探戈散步能更好地改善老年人行动能力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为此,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院的职业病治疗教授帕特丽夏-麦金利带领一个小组进行了研究。他称,他们发现跳探戈比散步能更好地改善老年人做复杂任务和在有限空间移动的能力。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30名老年人,年龄在62岁至90岁。这些老年人都很健康,但他们在去年都经历过一次跌倒,并且对跌倒存在恐惧。这30名老人被分成两组,一组进行探戈舞的学习,另外一组进行散步。这两个小组每周在康士坦茨湖莱斯布里奇休养院集体运动两次,一共持续10个星期。研究人员发现,跳探戈的一组与散步的一组相比在平衡能力、姿态、运动协调性及认知能力上有很大改善,他们在行走、单腿站立或在有限空间转身的能力也要好过散步的小组。

麦金利称,跳探戈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当是一种理想的娱乐活动,它符合锻练的三个基本要求:首先它是娱乐活动,其次它是一种团体活动,最后它的目标很实际,不仅跳舞者能认识到,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也能发现。

如果你对老人经常跳舞好吗?适合老年人跳舞的歌曲有哪些?中老年大妈最爱的广场舞,经历了哪三个演变发展阶段?老年人跳舞健身的禁忌有哪些?中老年消费方向,广场舞大妈说了算?外国老人跳什么舞?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跳舞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老年人散步每分钟走多少步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散步的好处很多,走路作为一种简便易行、老少皆宜的健身方式,为很多中老年人所采用。但有些时候,中老年人如果走路的方法不对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健身不成反损伤身体。你知道老人一分钟走多少步合适吗?和大家看看吧。

强度:每天至少快走40分钟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武文强认为,中老年人通过走路健身的方式肯定是好的,但走路分为散步和快走,散步是无法让中老年人达到健身效果,只有快走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锻炼的作用。

作为一种运动强度不大的健身方法,快走对中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有着较好的效果。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研究发现,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死亡率更低。因为中老年人快走健身不仅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有着很好的锻炼效果,且相比其他运动,对身体的损害也最小。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副教授苟波认为,为保证锻炼效果,中老年人快走健身应至少每次40分钟~60分钟。不少国家提出每天要走“6000步”或“10000步”的口号,其实就是对锻炼时间的量化处理。按每秒走约两步的频率计算,“6000步”大概就是快走40分钟,而“10000步”则需要一个多小时。

刚开始健身的中老年人可逐渐增加时长,从快走半小时开始。快走时,一般应使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20~140次,且出汗为最佳。身体状况较好的中老年人通过快走可能达不到出汗效果,这时可以辅助慢跑,做到“走跑结合”,进而达到较好的健身目的。

快步走一般在早晨起床后进行,每次30~45分钟,注意心率最高应控制在每分钟120次以下,以每小时行走5~7公里的速度为宜。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弗勒研究发现,每天坚持30分钟快步行走不仅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还能激发积极向上的意志。快步走的地点一般选择在平坦的马路、运动场上。

老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锻炼,注意老人健身安全,科学合理的健身,家人掌握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帮助老人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年人散步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全文共 145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散步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还可以调节气血,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还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散步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全面的进行护理,那么老年人散步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对于老年人散步对身体有哪些好处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一、老人散步的好处

1、提高适应力

它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2、调节大脑精神

它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节过程得到改善,从而收到消除疲劳、放松、镇静、清醒头脑的效果。

3、保持关节的灵活性

散步是慢性而温和的运动,能保持关节的灵活,还能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4、提高肌体免疫力

散步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将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动员起来,从而使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肌肉发达、血流通畅,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患动脉硬化的可能性。

5、提高消化能力

散步时由于腹部肌肉收缩,呼吸略有加深,隔肌上下运动加强,加上腹壁肌肉运动对胃肠的“按摩作用”会使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加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能力提高。

二、老人散步的方式

1、体弱者应甩开胳膊大步跨

体弱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走5kg以上最好,走得太慢则达不到强身健体之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进行,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2、肥胖者应长距离疾步走

宜长距离行走,每日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使血液内的游离脂肪酸充分燃烧,脂肪细胞不断萎缩,从而减轻体重。

3、高血压患者应脚掌着地挺起胸

高血压患者散步,步速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因为这样会使大脑处于不停地振动,容易引起头晕。

三、散步的最佳时间

一般建议大家在早晚5.、点和晚饭后一个小时,因为这个时候人体最轻松,空气相对的来讲也比较的,但不要在晚上八点以后进行,临近睡觉了长时间的散步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老人散步的注意事项

1、随意走走停停地溜达,不能算散步。运动量过小,达不到有氧代谢,就起不到运动的效果,就如同做家务不能算做锻炼一样。健康的老年人,可按“3、5、7”原则散步,就是每天走3000米,30分钟内完成,一周走5次,心率控制在(170-年龄)/分钟内。

2、背着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也不利于身体放松,因此不能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如果遇上有石子,坑洼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体,很容易摔倒。因此,散步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挺胸、抬头、摆臂,有利于全身运动和身体协调。

3、散步地点要选择好。人体在运动时,需氧量高。空气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对全身有益。

4、不要在坡多的地方散步。郭远认为,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老年骨性关节炎,这也与不当散步有关系。爬坡或爬楼梯会导致膝关节负荷过重,加重关节磨损。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这些散布的优点,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注意全面的进行调节,避免导致更多的危害,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散步时应该注意一些事项,不要长时间的活动,同时。也要注意三步的时间,饭后不能立刻散步,以免导致更多的危害。

如果你对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老年人散步机的好处?适合老年人散步和跑步的鞋子有哪些?老人绕圈走路可以预防疾病吗?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散步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老年人饭后散步需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1298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散步有延缓骨骼退化、减少心肌梗塞危险、促进新陈代谢等许多好处,所以老年人都喜欢散步,散步的同时又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那么老年人饭后散步需要注意什么?

1.过饱半小时内不可出去散步

吃的太饱后不管年轻还是年老,都不能参加运动,老年人若吃的过饱,半小时之内不要出去散步,稍微做几分钟后在屋子里溜达溜达,半小时后,当感觉没有很撑的感觉后,再出去户外散步。还有一点一定要切记,老年人空腹更不能出去散步,极易出现血糖低晕倒的危险。

2.老年人的情绪也很重要。平时,老年人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能太兴奋也不能太悲伤,因为有时候太激动,也会让老年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有时候可能还会造成脑出血,脑梗等问题,从而导致老人摔倒。所以,老年人在生活中一定要开朗一些,淡定的一些,因为情绪过于高涨或过于低沉只会影响自己的健康,所以老年人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一颗平常的心。

3.不可暴走

暴走是一项很受欢迎的运动方式,不像跑步那样累,又能起到很好的减肥或健身的作用。但这一项运动真的不适合老年人,一般人到老年,身体各项机能减退,各类老年病找上来,比如心脏类疾病,比如高血压等症状,如果患有此类疾病,再去做暴走的运动,那么发生危险的几率实在太高了,所以一定要劝我们的父母,散步可以,不要暴走。

4.体弱的老人柱根拐杖。身体虚弱的老人平衡力较差、重心不稳,行走时稍不小心可能摔倒,尤其在晚上散步时,最好有支撑物保持身体平衡,比如拄根拐杖。这样,散步时可以适当将手臂甩开幅度大些,步伐迈大些,散步速度也最好由慢到快,使全身器官都参与到运动中来,促进新陈代谢。拐杖以250—350克、不锈钢材质的为好,拿在手里有沉稳感又不会太重,结实又不易变形。拐杖底端要有橡胶,增加其与地面的摩擦力。拐杖的高度应因人而异,上缘最好与脐部或脐上二指处平齐。每天散步时间依当天体力调整,最多两次,每次30—45分钟。骨质疏松的老人较容易摔跤,最好也用拐杖。

5.若是雨天出门散步,穿鞋前要查看下鞋底,纹路、颗粒越明显的,其防滑性越好,越适合此时穿。

6.走人行道或靠边走。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在车辆靠近时,突然横穿马路。注意看红绿灯,注意交通安全。

7.老年人饭后散步,一定要量力而行,一次不要走的太远,切记不要让自己的身体承受不了这样的运动量,步行时,身体要略向前倾斜,双臂自然下垂,协调地前后摆动于身体两侧。全身着力于脚掌前部,步态要均匀、沉稳而有节奏。走到微微出汗即可。

8.老年人大多都有程度不同的骨质增生。老年人腿脚不灵活,极易招致摔伤和骨折。所以老年人

9.老年人饭后散步,一定要量力而行,一次不要走的太远,切记不要让自己的身体承受不了这样的运动量,散步时,身体要略向前倾斜,双臂自然下垂,协调地前后摆动于身体两侧。全身着力于脚掌前部,步态要均匀、沉稳而有节奏。走到微微出汗即可。

10.老年人大多都有程度不同的骨质增生。老年人腿脚不灵活,极易招致摔伤和骨折。所以老年人散步时,时间不要太长,举手投足幅度不要过大,最好有人相伴。

11.在散步的过程中要留意科学地休息:普通每走50分钟需求休息10分钟,不同的人能够依据本人的状况权衡加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老年人散步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1370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是一项最常见的健康运动,老人经常散步好处多,那么到底老年人散步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老年人散步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的散步方式

注意进行锻炼,减轻体重。体弱者要甩开胳膊大步跨,走得太慢则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才能促进新陈代谢;肥胖者要走远点,长距离疾步走,步行速度快些,可使血液内的游离脂肪酸充分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3、老年人散步的走路姿势

走路的姿势应该正确,正确姿势有利于健身。走路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头要正,目要平,躯干自然伸直。这种姿势有利于气血运行。步行时身体重心前移,呼气时稍用力,吸气时要自然。步行的速度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以每分钟走80米左右,防病健身的效果最明显。

4、老年人散步的四个注意事项

散步虽看似普通,却有不少讲究,需要注意以下4点:

一是随意走走停停地溜达,不能算散步。运动量过小,达不到有氧代谢,就起不到运动的效果,就如同做家务不能算做锻炼一样。健康的老年人,可按“3、5、7”原则散步,就是每天走3000米,30分钟内完成,一周走5次,心率控制在(170-年龄)/分钟内。比如一位65岁的老人,用170减去65,那他散步的心率应保持在105次为宜,最高也不过在125次/分钟范围内。运动时出点汗,呼吸顺畅,就达到了锻炼效果。

二是背着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也不利于身体放松,因此不能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如果遇上有石子,坑洼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体,很容易摔倒。因此,散步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挺胸、抬头、摆臂,有利于全身运动和身体协调。

三是要选择好散步地点。人体在运动时,需氧量高。空气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对全身有益。

四是不要在坡多的地方散步。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老年骨性关节炎,这也与不当散步有关系。爬坡或爬楼梯会导致膝关节负荷过重,加重关节磨损。

老年人散步有什么好处

1、可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2、有益于心血管系统。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

3、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缩,帮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代谢过程,提高肌体免疫力。

4、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5、对于肥胖的老人是既稳妥又省钱的减肥疗法。专家们计算过,如果时速为5、3公里,则每分钟可消耗4、8卡路热量。

老年人散步的方法

1、快速散步法

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钟。适合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老年患者。

2、普通散步法

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20~30分钟。适合患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3、逍遥散步法

老年人饭后缓步徐行,每次5~10分钟,可舒筋骨、平血气,有益于调节情绪、醒脑养神、增强记忆力。

4、摩腹散步法

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适合患慢性胃肠疾病、肾病的老人。

5、倒退散步法

散步时双手叉腰,两膝挺直。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复多遍,以不觉疲劳为宜。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6、定量散步法

即按照特定的线路、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的路程。散步时,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进行,做到快慢结合。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老年人散步车的好处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喜欢散步健身了,老人散步的好处很多,可以延年益寿,还能预防各种疾病,现在市场上也有卖老人散步车的,老人散步车可以很好的帮助老人锻炼,你知道老人散步车的好处吗?和大家看看吧。

1、增强心血管的机能。

经常散步可以调节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防止肌肉萎缩,保持关节的灵活性。人在散步时下肢要支持体重,使小腿、大腿和臀部肌肉及骨骼都能得到锻炼,同时身体向前位移,需参加活动的下肢肌肉群和身体其他部位协调配合,心脏则必然要加强收缩,加大心脏的血液输出量,从而对心脏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例如,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散步,一般每分钟心率可达100次。

2、提高机体代谢率。

老年人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散步,代谢率提高48%。如果每天步行1小时,走4000米~5000米,要消耗大约300千卡的热量。

3、有助于消除疲劳。

轻快的步行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是治疗情绪紧张的一副理想的“解毒剂”。歌德曾说:“我最宝贵的思维及其最好的表达方式,都是我散步时出现的。”由于散步时全身血液循环加快,使脑血流量增加,神经细胞的营养得到改善,可以帮助精神和心理紧张的人放松,对消除疲劳、保养身体以及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都是有帮助的。

运动是银发族维持健康的最佳方法,有了本车银发族可以更轻松的散步运动,将运动完要喝的饮料、平常要看的书报杂誌,或者毛巾等物品装入置物袋中,不会增加身体的额外负荷。另外本车的超大滚轮设计,及可依身高调整的握把,让长者在前行时可获得适度的支撑,一车二用,是长者外出的良伴。

老人使用散步车的好处真的很多,但是在老人锻炼的时候家人要注意老人健身安全,学习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时刻保护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老年人=最好别绕楼散步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喜欢通过锻炼身体来让自己的晚年更加的健康,不少老人都喜欢在清晨或傍晚到楼下绕着楼散步,现在的天气早晚温度较低,温差很大的,尤其楼与楼之间容易形成风口,瞬间风力大,可能会诱发关节炎、面瘫等疾病。对于老年人=最好别绕楼散步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首先,夏天的风较凉,楼与楼之间的风口容易形成较大的风速。老人绕楼散步,尤其是一些体质较弱、病后初愈及患有高血压病、关节炎、神经痛等慢性疾病的老人,经过风口,容易被风侵袭,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其次,春季早晚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大,老人绕楼散步,容易受风着凉,尤其是过度疲劳、酒后的老人可能会患上感冒。再次,早晚雾气和污染也较重,老人散步时受风侵袭,污染物被大量吸入肺里,可能会伤害呼吸系统。

那么,老年人春季应该如何散步呢?王东旭提醒,首先,慎重选择散步的地点,一般来说,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地面较为平整、风向平和的场所利于散步,比如离家不远的公园、小区的广场、附近的校园等。老年人一般平衡能力不好,散步时尽量别背着手,以免不慎跌倒。散步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挺胸、抬头、大幅度摆臂,这样不仅利于掌握平衡,还能促进全身各部位参与运动。散步时最好不要讲话,老人呼吸系统逐渐退化,免疫力低下,而散步时体内气血运行加快,如果再开口说话,容易因吸入冷空气导致呼吸急促,诱发呼吸系统疾病,使哮喘病等病情加重。

老年人锻炼身体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要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然后在合适的地点进行。

如果你对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适合老年人散步和跑步的鞋子有哪些?老人绕圈走路可以预防疾病吗?老年人散步机的好处?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散步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老年人散步更能养生健身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脚是健康之本,慢跑训练一般成人的心肺功能;年纪大跑不动也别气馁,走路是最简单方便的运动。跑步是简单的健身运动,也是大量需氧的运动,可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对于老年人散步更能养生健身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在跑步过程中,心肌进行强烈的收缩和舒张,冠状动脉扩张,增加冠状动脉循环的血流量,因此可改善心肌的供氧情况和心肌的代谢,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同时使肺脏可以吸收更多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因而减轻心肌的负担。

循序渐进跑出健康

跑步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运动量。青壮年的运动量是以每分钟的心率达到130~135次为标准,维持20~30分钟,每周至少3次。而老年人最适当的运动量是:运动时最高心率为170减掉年龄。

在跑步过程中,如有头昏、眼花、心悸、胸闷、气短、呕吐、恶心、两腿发软等情况,表示运动量太大,应减速。

一般人在停止跑步后5分钟脉搏就恢复正常;但年老体弱者要10分钟以上。若超过30分钟,则显示运动量太大。

走路是最简单方便,也最有实际效果的运动。它可增进健康、振奋精神、减肥降重、防治疾病。「百练不如一走」。人到老年,肌肉萎缩、弹性减退、韧带僵硬、关节不灵,特别需要走路锻炼。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跑步时身体负荷的力量为体重的3倍,步行则为1.5倍,受伤机会少。步行时脚与地面接触的力量较均匀,因此是老年人健身锻炼中最好的项目之一。

散步特别适合老年和体弱者。古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少古代养生家都提倡散步。散步可改善心脏血管系统,对大脑皮质是一种温和而有节奏的刺激,对中枢神经有着良好的调整作用,且缓解神经肌肉的紧张,达到放松镇静的效果,帮助消除疲劳。

刚进行散步的人或年老体弱者,最好以每分钟60~80步,最多不超过100步的速度进行。另一种是快步,即每小时步行5~7公里,步行时心率在每分钟120次以下,这种散步适合于要求增强体质的人。

最后一种是摩腹步,即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这可促进胃肠的蠕动和分泌功能,有助于防治胃肠道的消化不良和其它疾病。

如果你对老人如何健康慢跑?老人跑步能预防老年痴呆吗?老人慢跑的好处?冠心病老人可以慢跑吗?中老年人慢跑好吗?适合老人的什么样跑步机?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慢跑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