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清朝闭关锁国是谁提出来的(通用20篇)

浏览

4053

文章

722

圣人论是谁提出的 圣人论是哪位提出的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圣人论是孟子提出的理论。孟子是先秦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圣人论认为存在有天生的圣人,如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都算是圣人,而孔子是圣人的集大成者。

孟子是谁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名轲,字号不详,与孔子被后世并称为“孔孟“。孟子主要的学说有性善论、圣人论、民贵君轻,孟子还提倡仁政、以民为本的思想。孟子和他的弟子的思想和语录被整理编集为《孟子》。

圣人论的内容

孟子认为人可以分为“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两类人,其中圣人就是“先知先觉”的人。孟子认为圣人是天生的,且圣人降生于世的任务就是去开导和启发后知后觉的人。比如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都算是圣人,而孔子是圣人的集大成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如何与保姆提出要求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首先就是要列出一些条件,比如要求保姆的年龄,在30岁左右,应该拥有着比较丰富的养育孩子经验。尽可能挑选来自于一些富裕农村的保姆,不要选择名声比较差的地方,另外应该要求保姆有一些文化,人品比较优秀,不住在家中。

1

在和保姆提出要求之前,首先还应该给保姆定好行为规范,保姆是来工作的,自然就应该有标准,有制度,有流程,有绩效考核,一些不能够确定的细节也不可以用人情来代替制度。

2

比如保姆所需要做的是协助带宝宝、买菜做饭以及日常的清洁,这就相当于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帮手。而且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够真正的做到行为规范,另外在要求保姆时,也必须要写清楚详细的规则其中,包括时间的安排,以及居家的安全等等。

3

在给保姆提要求的同时也同样应该做到给予更多的优厚条件,打从心底去尊重保姆。保姆本身就应该勤劳致富,而如果存在好逸恶劳的现象,自然就不值得尊重。可相反,如果保姆勤勤恳恳自然就应该值得尊重,毕竟劳动光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清朝的咸丰皇帝为什么不杀了慈禧以绝后患?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咸丰帝作为当时清朝的一位皇帝,还是有很高的地位的,当时的咸丰帝非常的聪明,其实,清朝晚期慈禧当道,统治者整个清朝,慈禧可谓是非常的奢靡,自己都要最好的,哪怕是自己死后,自己的陵墓也是黄金满地。不过,在当时咸丰帝早就已经看到了慈禧的一些小心思和举动,那么为什么当时的咸丰帝不杀了慈禧以绝后患呢?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咸丰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历史上众说纷坛,不少人认为虽然他比不上康熙和乾隆,但在清朝时期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尤其是在整顿吏治上面,绝对下得了狠手,甚至比雍正皇帝还要厉害得多。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清帝国才在他去世后的十几年时间,迎来了同治中兴,这与他的功劳不无关系。

咸丰这一生的劣迹主要有两条:一条就是对外国侵略军割地赔款,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这些不平等条约,割让了中国大片的土地,几乎让整个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不过以当时的情况,换成是谁来当皇帝都没有办法,毕竟用大刀对火器,就算是秦皇汉武来了一样要打败仗。也正是因为明白这种武器上的代差,咸丰皇帝才真正开始励精图治,可惜天不假年,早早地就嗝屁了!另一条就是祸国殃民的慈禧太后了,咸丰皇帝年轻的时候有三大爱好,诗词、美酒和女人,这是一个极有才华的皇帝,否则也不会写出"千峰耸翠澄秋宇,一雁遥空送早寒"这样的名句。

但是咸丰的弱点也和古代的风流才子差不多,喜欢美女相信每个男人都不能免俗。只不过他喜欢的这个,给整个国家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灾难而已。其实,咸丰皇帝早就知道慈禧太后的野心,否则也不会在临死前给慈安皇后留下秘旨,只不过慈禧太后做成了一件无法替代的大事,所以咸丰皇帝也只能默认她的上位了。

应对咸丰,慈禧主要有三大撒手锏。第一个法宝,就是娇美如花,慈禧太后年轻的时候长得非常漂亮,根据她后来回忆,年轻的时候可没少受宫里的妃子们嫉妒。而咸丰又是一个风流种子,遇到这样的大美女,又怎么会不肝脑涂地!第二个法宝就是慈禧也却是是有本事的人,不仅仅字写得好,在治国理政上也有独到的见解,同治中兴可就是她和慈安太后共同努力的结果,只不过晚年昏聩而已,即使历史上的明君也很难避免这一点。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给咸丰生了个儿子,而且还是唯一的儿子。这个功劳可是坚决无法替代的,毕竟这是皇家的继承人问题。更何况自古子凭母贵,她既然生下了同治,那么上位也就水到渠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工业4.0指的是什么,它是哪个国家提出的?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工业4.0是目前比较热的一个名词,但严格说起来目前对工业4.0的定义并不完整而权威,但目前一般意义上绝大多数人赞同工业时代的划分主要还是: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智慧化四个时代。很多人不知道工业4.0是哪个国家提出的,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说一下。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德国所谓的工业四代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利用物联信息系统打造一个智慧工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南非提出30条监管加密货币的规则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包含南非储备银行在内的南非顶级金融监管机构已联合发布了一份政策文件,其中包含30条有关加密货币和相关服务提供商监管的建议。它们致力于符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制定的加密货币规范。

顶级监管机构发布加密货币监管政策

南非多家顶级金融监管机构周四发布了立场文件,以建立加密货币监管框架。它包含30项建议,这些建议符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全球洗钱和恐怖分子融资监管机构制定的规范。

该立场文件是南非政府间金融科技工作组(IFWG)和政府间加密资产监管工作组的一项联合倡议。前面一种包含金融情报中心,金融部门行为监管局(FSCA),国家信贷监管机构,国家财政部,南非税务局(SARS)和南非储备银行(SARB)。该小组解释说:

本立场文件的目的是为开发加密资产监管框架提供具体建议,包含有关将要实施的必要监管变更的建议。

30条符合FATF规范的建议

IFWG发布的立场文件概述了30条有关加密货币和初始代币发行(ICO)监管的建议。邀请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在5月15日之前提交评论。

第一条建议确保遵守洗钱监督机构于去年6月发布的针对加密资产和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的指南中所述的FATF设定的标准。之后,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组织一直在积极地对成员国执行其规范。CASP包含加密交易平台,ATM,令牌发行者,基金和衍生产品服务提供商,保管钱包和其他保管服务。该政策文件补充说:

建议将提供加密资产服务的实体视为CASP,并应考虑到FATF有关新技术和虚拟资产的建议的经修订的建议。

金融情报中心(FIC)将成为加密服务提供商的监管机构。所有CASP将被要求向其注册为负责机构,并遵守AML/CFT要求。“这将包含开展客户识别和验证,开展客户尽职调查,维持记录,持续监控可疑和异常活动,向FIC报告任何可疑和异常交易,报告R25000.00[$1,329]及以上的现金交易”,该文件解释道,并补充说:

将要求CASP实施FATF建议的建议(“旅行标准”)。

监管机构还建议,金融部门行为监管局应是“对’与加密资产买卖相关的服务开展许可’的负责机构”,同时“应为这些服务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该政策文件进一步指出:“SARB的金融监视部门应承担监督和监管责任,以监控与加密资产服务有关的非法跨境资金流。”

此外,政府间加密资产监管工作组将继续监视加密货币活动。该文件澄清说,它们将“维持没有法定货币的地位,不被承认为电子货币”,“不允许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中开展货币结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揭秘清朝宫女睡觉为什么不能仰面朝天

全文共 159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清朝其实真的有太多话说了,我们今天要说的话题又是一个,到底是一个什么呢?其实就是话说清朝的宫女睡觉是不能仰面朝天的,哈哈,看到这个很多人要说了,这是什么奇怪的要求?其实就是有这样的要求了,下面小编也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看看清朝的清朝为什么不能睡觉的时候仰面朝天吧,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往下看吧!

很多清宫剧一出场的时候就受到很多人的热捧,特别是一些宫斗戏,看着都让人揪心,其中的宫女有时候动不动就要受罚,在真实的历史上清朝的宫女是怎么生活的呢?

宫女几乎是每个朝代都存在的,这类群体跟太监一起,似乎是一种标配。宫女和太监在宫中都是奴才,都是下人,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太监虽然少了某个生理部位,但他们依然要比宫女地位高一点。尤其是在清朝时期,总管太监甚至还负责管理宫女的一切事务。

所以说,宫女才是宫中最弱势的群体,她们要想生存下去,想过得稍微好一点,只能忍气吞声,谨小慎微。就连睡觉,也不能踏实睡。

首先,新人入宫,需拜姑姑。

姑姑既是对上代宫女们的统称,也是她们的顶头上司。姑姑既是她们的师父,也是她们的主子,会教她们学规矩,当然也会打会罚。这点与影视剧中情节到是相似。

宫女负责伺候皇帝和后宫妃嫔的生活起居,电视上总能看到宫女打扮艳丽,为主子们干着端茶送水的生活,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宫女们却并非如影视剧中所表现的那样光鲜。宫女是从民间千里挑一选出的绝顶美女,但她们们却因为自己的美貌而葬送了自己的人生。这些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女一踏入宫门便算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她们所背负的虐待、欺辱、殉葬等痛苦,都是十分深重的。

进宫的时候这些小姑娘才十几岁,本来就是长身体的时候,还得干这么多活儿。活儿干得不仔细会被惩罚,活儿干的太细致了,遇到有洁癖的小姑娘们,能自己把自己折磨的趴下。按理说,这么辛苦的工作就该好好的休息,才能做得动的啊。怎么连这样的最基本的事情都要求这么多呢?清朝的规矩就偏偏如此,而且还很严厉,必须严格执行这项规定。如果半夜睡觉的时候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就会被老嬷嬷给打醒,非常可怜。

其次,进入皇宫,最痛苦的三件事:睡觉、吃饭、出虚恭。

宫女不许仰面睡觉,需侧卧,为什么呢?怕冲撞神灵。你想想,神灵半夜出来溜达,看见宫女们四仰八叉的躺着,确实不太美观。那么,皇帝的嫔妃们是什么睡姿呢?她们就不怕冲撞神灵吗?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吧。

这样奇葩的规定让宫女们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提心吊胆的,不敢死睡过去。经常半夜惊醒了,看看自己的睡姿是否符合要求。可刚入宫的小宫女们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就改变自己的睡姿呢?因此在前期的时候也是挨了不少的打。到了后来很多宫女在离开宫里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这种习惯,必须侧着身子睡觉。就好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这都是被那些宫里的“老人”一鞭一鞭打出来的。

另外,宫女们睡觉,还有一个私人忌讳,那就是“睡觉不许托腮,说这是哭相,永远也走不了时运”。所以,宫女们白天的工作或许好做一点,可一旦到了晚上,都会提心吊胆。很多宫女就因为睡觉姿势不对,经常挨打。

吃饭和出虚恭其实是一码事,饭只可吃八成饱,且不可吃鱼腥、韭菜、大蒜等杂味重的食物。你想,伺候主子,从头到脚马虎不得,连一根头发丝都要搭理整齐,要求干净、整洁、利落,身上不许带邪味更不许有脏味儿。出虚恭是什么呢?俗称放屁。人若吃肚满肠肥,放屁打嗝是免不了的。所以,对于十几岁正是长身体的宫女们来说,不能吃一顿饱饭是多么的残忍。

最后,清宫对宫女的穿衣打扮,行为举止,也是有极严格的规矩。

例如,宫女的说话行动不许轻浮,必须有宫廷气派,像玉石宝器般,晶莹剔透,而不能似玻璃球,只是外面光彩照人。所以宫女不许浓妆艳抹,且一年四季由宫里赏给衣裳,也是淡雅为主。所以,像影视剧上,敢与嫔妃争奇斗艳的宫女是不存在的。

且宫女要做到“行不回头,笑不露齿”,看来影视剧中,宫女回眸一笑,一飞登天的故事只能在梦里实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日神提出的难题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数学故事:日本上帝提出难题

传说在公元前4世纪,一种流行病在古希腊的雅典流行。为了消除灾难,雅典人求助于日本神。日本神说,“如果疫情不流行,我家门前的立方体香案必须加倍。”这种情况让雅典人很高兴,他们认为这很容易做到,所以他们把旧香案的边缘对折,做了一个新的立方体香案。然而,疫情更加猖獗。当雅典人再次向日本神祈祷时,他们意识到新香案没有旧香案大两倍。这让当时的人们感到困惑,甚至最著名的学者柏拉图也感到无能为力。

这是几何绘图中著名的双立方体问题。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它是:"如果一个立方体是已知的,找到另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等于已知立方体的两倍。"这个问题,连同角三分问题和圆变成正方形的问题,构成了初等几何映射中的三个主要映射问题。

双立方体问题不能解决的原因是只有圆规和没有刻度的尺子才能用来绘图。这是古希腊对制图的要求。欧几里德在他的《几何元素》中也明确指出,只有尺子和圆规才能用于绘画。这把尺子没有刻度,只能用来“画一条直线或者把一条线段延伸通过两点”。圆规只能画圆或画弧。此外,在任何绘图问题中,尺子和圆规只能使用有限的次数。这条规则一直延续到现在。使用直尺和圆规,可以画出三个基本图形:画线、画圆和寻找交点。任何由这三种基本技术通过有限的组合组成的图形都被认为是用尺子和圆规画的。否则,绘图不成问题。双立方体问题就是这种情况。假设立方体的边长是1个单位,立方体的体积是1的三次方,等于1。根据需求,所需立方体的体积是原始立方体的两倍,即1×2=2。因此,边长为2的三次方根的无理数不能用有限次的直线、圆和交点来画。因此,立方二重问题不能用尺子和圆规来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清朝黄马褂有什么用?黄马褂有哪些特权?

全文共 2759 字

+ 加入清单

马褂清朝时期一种比较特殊的官服,明黄在清朝属于帝王专用的颜色,平民最多只能使用“杏黄色”,就是把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御前侍卫、内大臣、侍卫什长等有资格穿黄马褂,其他就只能通过皇帝赏赐获得了。黄马褂是从咸丰皇帝以后开始盛行,但黄马褂并不像影视剧中那样,拥有很多特权,甚至还可以免死,黄马褂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真实的黄马褂,一起来了解下吧。

看了星爷电影《九品芝麻官》恐怕都对御赐黄马褂不陌生,按照电视剧的说法,黄马褂在清朝是顶级荣誉。毕竟包龙星刚刚还在满脸贱笑的要对常威行刑,结果一听李公公带了黄马褂给常威穿,计划立马破产。穿上以后不说为所欲为,但起码官府也要对客气三分。在清宫剧中也颇有不少这样的桥段,皇帝对立下大功的臣子说句“赏黄马褂!”大臣能乐死,《宰相刘罗锅》里刘墉用一桶烂姜讨了乾隆欢心,赏赐一件黄马褂,一旁的和珅脸都绿了。

既然黄马褂如此珍贵,那数量肯定不多,但我们看影视剧里皇帝的御前侍卫们好像是人手一件黄马褂吧?这东西不是顶级荣誉么,咋还臭了街呢?这黄马褂到底是什么东西,真有这么大的权利么?

首先说马褂,马褂是满人的一种服饰,在入关前满人以渔猎为生,所以在穿着上以便捷为主,毕竟穿个宽袍大袖拉弓射箭就极不方便了,所以满族人设计了一种简便短小的服装:马褂(满语叫做“额伦代”)。和咱们平常穿的褂子一般大小,但袖长只到手肘,下摆只到大腿,四边开叉,这样就保证了骑马出行宽松舒适。

而黄色则是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玄色和黄色都被认为是天地之色,而黄色(尤其是以明黄)最为尊贵。所以从隋唐开始,明黄也逐渐成为了帝王的专用颜色(所以看明清时期皇帝穿的是黄袍)其他人不能染指,否则被处以觊觎皇权、大不敬等罪行论处。既然皇帝占了明黄,其他贵族或妃嫔就只能用“金黄色”(即“深黄色”)了,至于平民顶多能用用“杏黄色”。

入主中原后,满清贵族们得意的把“马褂”称为“得胜褂”,但只有用明黄色的绸缎或纱做的才能被称为黄马褂(一般来说黄马褂的面料是冬天穿绸缎,夏天穿纱)。因为颜色与皇帝专用色一致,所以这也赋予它更多的政治色彩,只有皇帝近身的侍卫和获皇帝特别赏赐者才可以穿著,常人要是能获得一件黄马褂那可是一种极高的政治待遇和无上荣耀,甚至赐穿的这件事儿还要被载入史册!

那么哪些人可以穿黄马褂呢?

清朝官员的官服分为“朝服”、“常服”、“行服”和“雨服”几种,所谓行服就是出行时所穿,马褂其实就是行服的一种,所以最开始黄马褂只是一种职业装,你上班的时候需要穿着(有点像咱们现在的工装)。但使用者并不具备拥有权,不上班不能穿,离职以后黄马褂也得交公。所以《啸亭续录·黄马褂定制》中有这样的记载:“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也就是说跟随在皇帝身板的各内大臣、御前大臣和御前侍卫,这些人因为职务原因和工作需要必须穿黄色的马褂以显皇家颜面,这类黄马褂也被称之为“行职褂子”、“职任马褂”(也就是上文所提的行服,上面没有任何花纹图案)。所以您看皇帝身边的侍卫们虽然人人都穿着黄马褂,但只是一种工作服,下了班就得脱,并无任何荣誉含义。

第二种是跟随皇帝在狩猎时发挥出色所得到的赏赐。咱们知道满清一直自诩是马背上得天下,所以从努尔哈赤开始到咸丰,清代的历任皇帝每年秋天都要到木兰围场进行“围猎”,在皇帝狩猎时表现出众,或向皇帝进献珍禽异兽数目众多的人(一般是蒙古人),皇家一般都要赏赐黄马褂以示鼓励。文献记载打猎期间还有射箭比赛,随从满汉官员全部参加,如果是射箭百发百中(满族官员射五箭,汉族官员射三箭),同样可以得到御赐黄马褂,这一类的马褂被称为“赏穿黄马褂”,就具有荣誉和鼓励的含义了,这是皇帝在劝诫臣子们不能把老祖宗的根给丢了。

这种马褂也被称为“行围褂子”,马褂面料除了明黄的丝绸和纱外还掺杂着鸟类的羽毛绞在一起织成,美观的同时还能防雨。这种马褂虽然尊贵但按规定只有追随皇帝狩猎时才能穿,平时都要高高供奉在祖宗堂上以示荣耀,您要是敢作死的没事穿出去都属于犯禁,是要被刑部治罪的.......

第三种就是因为特殊功劳被皇帝嘉奖所赐黄马褂,又被称为“武功褂子”。这种黄马褂才是咱们影视剧中让满汉大臣均垂涎不已的至尊奖赏,所谓的“赐穿黄马褂”。得赏者在任何隆重的场合都可以穿,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可以见官大三级(毕竟尊贵嘛)。实际上这种黄马褂在清朝晚期以前并不盛行,就算在嘉庆年间,皇帝赏赐、笼络大臣主要是加“巴图鲁”勇士称号、赏戴花翎、封爵、赏赐世职等等手段,这黄马褂皇家始终捂的严严实实,愣是一个口子也没开。而道光和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后,为了激励将士们奋勇立功,皇帝们开始赏赐黄马褂,所以网上有个段子说和珅有20多件黄马褂,从史实上来说是不可能的,毕竟那时候皇帝也没有赏赐黄马褂的习惯。

相比于巴图鲁称号、赏赐顶戴花翎,御赐黄马褂更有着一种“亲近”感和“心腹感”,毕竟大家都穿着官服,就你一个人穿着黄马褂多拉风啊!所以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早期,赏赐黄马褂被大家认为是无上的光荣,是朝廷对自己的认可。不过这黄马褂虽然尊贵荣耀,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权(就是穿着黄马褂尊贵,别人高看你一眼而已),顶多有便宜行事的权力,但也不代表就能为所欲为,所以电视剧中就算他常威穿了黄马褂,只要是犯法,该大刑就大刑,一点磕巴都不用打。而且皇帝赏赐给你黄马褂并不代表这件衣服就属于你了,只要皇帝不开心随时拥有收回的权力!所以这项最高的荣誉也是要看领导的心情的.....当年光绪看李鸿章不爽,作为对他的惩罚就收回了赐给他的黄马褂,可见你要是想着穿着黄马褂出去嚣张,估计刚穿上身,黄马褂就被没收了!

而且满清对于第三类黄马褂的处理方式也不恰当,刚开始是抠门的一件都不肯赏,开了先例之后又开了滥赏的大门。咸丰之后的皇帝多次赏黄马褂给镇压叛军有功的大臣,到后来镇压太平军起义的高层将领几乎人手一件或者几件黄马褂......这个时候黄马褂就有点泛滥了,并不是说这马褂不尊贵,但毕竟物以稀为贵,你有我有大家有的东西还有什么稀奇呢?

到了慈禧太后年间黄马褂更开始烂大街了,只要你讨老太后欢心,别说立什么军功,当场就能赏赐给你一件黄马褂,因为让老佛爷开心就是最大的功劳!比如说红顶商人胡雪岩,因为劳军有功,老太后心里高兴啊,开口就是一件黄马褂,还允许胡雪岩官帽上带二品红色顶戴!为慈禧开火车的司机,因为活干得好,伺候的老佛爷顺眼,老太后竟然也赏给了他一件黄马褂.......

当年尊贵无比的黄马褂现在能价值几文钱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咱们可以对黄马褂下个结论,这是清朝特有的一种政治工具,是用来笼络官员的物品,它有多种类型和不同作用,但“和珅有20多件黄马褂”、“穿黄马褂能免刑免死”都是不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清朝一共多少年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为268年。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了全国。

另外,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1840年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多遭列强入侵,主权严重丧失。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另外,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自此之后,中国进入了民主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清朝专为女性设计的三种刑罚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专为女性设计的三种酷刑

第一种:墩锁

第二种:关小黑屋

第三种:俱五刑

这三种都是非常可怕的,每一种都是折磨人,难怪有人会说这种恶心的,刑法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想出来的,真是让人觉得可怕至极。

第一种:墩锁

这其实就是一种刑具的名字,高度大概20厘米,上面会有4个洞,直接就会锁住手脚。由于宫女根本就没有办法站住,因此就只能够向着北方立定用手,控制住两只脚。此时还必须要避免身体弯曲大家都会知道,如果蹲得比较久,脚就会逐渐的麻木。宫女在里面呆了几天之后,基本上都会头晕目眩,甚至还会呕吐成疾,确实非常的折磨人。也不知道清朝的人为什么会想出如此变态的想法。

第二种:关小黑屋

人们可能会觉得这算什么处罚,经常性都会使用,比如有一些年轻的家长就会把这种方式直接作用在孩子的身上。孩子如果不听话,直接就会关在小黑屋里面,因此人们也会觉得这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刑罚。其实大清朝关小黑屋并没有大家想象的如此简单,这其实就是对于人的一种惩罚,可以逐渐的限制自由。这种方法虽然不会让人饿死,但也并不会让人渴死,由于什么全部都需要在桶里面解决,时间久了里面就会长满各种虫,这种虫就会不停的攻击人,最终就会活活的折磨死。

第三种:俱五刑

这其实是非常可怕的,简单来说就是大卸8块。再把人杀死之后,所有的一切全部都会剁成三块,要知道当时的吕后就曾经如此针对刘邦的宠妃。可是吕后的儿子在看到之后直接活活被吓死,到了唐朝这种刑法又开始逐渐的延伸,受到这种处罚的就有皇后,还有肖淑妃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清朝时期的王爷不好当吗 康熙的儿子们为何要参与夺嫡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何要争夺皇位

这里会有三个原因,想要成为最有钱的人,成为最有权势的人,可以得到自由,同样也可以让其他的人没有自由。

虽然成为皇爷还是非常不错的,可是如果能够继续的努力一下,得到老皇帝的赏识,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接班人,这个结果也同样是有一些很不同。因为你所拥有的或许就并不是如此这么一点点年轻,整个内陆府都会有许多的银子,可以让你尽情的挥霍,而且每一年全部都会有一些固定的收入,这些固定的收入就会大到,让你完全不敢想象。

也就是说成为了皇帝就会成为整个大清朝特别有钱的人,难道这就不是一种诱惑力吗?如果仅仅只看钱,谁都希望成为了一个非常有钱的人。

在封建时代,皇帝就成为了一个最有权势的人,尤其是清朝的皇帝早就已经成为了中央集权的巅峰,做一个闲散的皇爷肯定就可以安稳的做一辈子,可是如果能够成为皇帝,这必然就会成为一个有权利有权势的人。那些皇爷在刚刚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争抢的资格,凭借着这个资格就已经顺利的站在起跑线上。

或许康熙的这帮儿子最希望的就是能够获得自由,在成为了皇帝之后,没有谁能够管得了自己,除此之外也可以收拾一下之前和自己过不去的人,让这些人彻底的失去自由。在康熙时期出现这种九龙夺嫡的现象,自然就意味着谁上位。

康熙时期九龙夺嫡,谁上位其他的这些人全部都需要倒霉,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这或许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王小波起义的历史意义,为何提出均贫富的口号?

全文共 1369 字

+ 加入清单

宋朝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历史上,农民起义出现的次数最多的一个朝代了,平均算下来几乎每一年都有起义,农民起义在当时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了。而历史上也有很多比较著名的各种起义,今天我们就要来说一说王小波、李顺起义。这一次的起义在历史上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因为在起义中,他们喊出了均贫富口号,这相对其他农民起义来说要更加重要,那么这一次的起义究竟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起义缘由

自唐末以来,巴蜀地区就基本没有受到战乱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良好,人民生活相对比较稳定。

北宋未灭后蜀时,后蜀人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大米一斗仅三钱。而到了北宋灭后蜀后,对巴蜀地区横征暴敛,人民苦不堪言,将后蜀国积累的财物运往开封都运了十几年。北宋还将茶叶列为专卖,对茶农的茶叶低价购入,而大米则高价卖出,使得茶农纷纷破产。

王小波本是四川的一个茶贩,经营茶叶买卖生意。茶农破产自然使得王小波的生计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富商大户趁机对农民进行欺压打击,因为朝廷不抑兼并,这些富强大户把大部分农民的土地都兼并了,因而农民只能去这些富强或地主家中去做佃农。

至此,大部分农民及小商小贩的经济来源被切断,人民生存都成为问题,自然会引起反抗。而在993年,四川大旱,物价激涨,人民忍无可忍,王小波起义应运而生。2、起义经过及结果

王小波于淳化四年(993年)二月,在青城县发动起义,宣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起义迅速得到响应。王小波引导起义军先占青城县,再据彭山县,杀彭山县令齐元振、败成都知府吴元载,对沿路人民秋毫无犯,起义军在短短数天之内就发展到数万人。在抄没这些富家大族时也不会赶尽杀绝,会给他们留下足够度日的粮食等,且会将抄家得来的财物用于救济灾民。

在北上攻打江原的时候,驻守江原的将领张玘带兵反击,在江原城外展开战斗。起义军勇猛无比,张玘自觉招架不住,于是下令放箭。王小波没有防备而被射中前额,王小波不顾满脸鲜血仍奋勇杀敌,最终带领起义军打败宋军,杀死了张玘。但是王小波因伤势过重去世了,起义军由王小波的妻弟李顺继续领导。

淳化五年,起义军攻陷成都,李顺称“大蜀王”,改年号“应运”。李顺继续四面出击,北面打到了剑门,南面打到了巫峡。宋朝廷极度震惊,派王继恩率军镇压。

李顺为抵御宋军南下,派将领率几万起义军守剑门,与此同时还派大将率20万大军攻梓州,造成兵力分散。剑门遭宋军夹击,死伤惨重,而梓州久攻不下。至王继恩主力部队驰援梓州后,起义军的结局已经可以预见了。

有趣的是,在起义军撤离成都时,李顺下落不明,成为一桩疑案。3、为何要讲王小波起义

历史上起义众多,王小波起义也没有取得成功,那为什么要讲这个呢?下面我将为大家揭晓。

首次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这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均贫富”的战斗口号。

王小波起义的口号即是: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这句话的意义何在?私以为,也就是在封建社会里的众多起义里,首次提出来均贫富的口号,这就好比资本主义社会里马克思主义的提出一样,是石破天惊的事情。可能有点过誉了,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碰撞,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均贫富是多么难得而可贵。

这个均贫富的梦想,在短期内肯定不可能实现。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为之奋斗。社会主义的前景可以说就是均贫富而人人有所寄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清朝皇帝顺序列表 清朝皇帝有哪些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一帝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从此,清朝开始了其统一中原的霸业。

清朝皇帝列表顺口溜为:努尔哈赤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大清一共十二帝,末代宣统最悲伤。除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以外,入驻中原的皇帝包括顺治帝福临、康熙皇帝玄烨、雍正皇帝胤祯、乾隆皇帝弘历、嘉庆皇帝喁琰、道光皇帝旻宁、咸丰皇帝奕宁、同治帝载淳、光绪帝载恬、宣统皇帝溥仪等十二位皇帝。

清朝在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这期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清朝是不是毁了中华的根基?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本文为诸葛详谈事的原创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有一些人认为清朝是毁了中华根基,这个观点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没有毁了中华的根基

清朝的建立和发展并没有毁了中华的根基。清朝的建立是在明朝灭亡之后,经过一系列战争和政治斗争,由满族人建立的一个朝代。在其建立之初,清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颁布《大清律》、设立六部和推行八旗制度等,加强政治和军事的控制力。同时,清朝还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如康熙时期的《康熙字典》和《四库全书》等,使得中国文化和学术出现了新的发展。

统治和发展存在问题和局限

清朝的统治和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清朝的统治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如满汉矛盾、经济落后和社会动荡等。清朝对于汉族人的歧视和压迫,引起了汉族人的不满和反抗,如白莲教起义和太平天国起义等。同时,清朝的经济也相对落后,国内经济和贸易发展缓慢,对于外来文化和科技的吸收和创新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历史和文化的是复杂

清朝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是复杂的。清朝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但其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是复杂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文化和学术方面,清朝的发展使得中国文化和学术得到了新的发展,如汉学和地理学的发展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清朝的统治和发展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康熙帝的平定三藩之乱和乾隆帝的巩固统治等。同时,清朝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如对于汉族人的歧视和压迫等,这些都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复杂而多元的

历史的发展是复杂而多元的。清朝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然而,历史的发展是复杂而多元的,我们需要通过多种证据和观点来进行综合考量和判断。无论如何,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都需要我们保持敬畏和尊重,注重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清朝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然而,清朝并没有毁了中华的根基,历史的发展是复杂而多元的,我们需要通过多种证据和观点来进行综合考量和判断。无论如何,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都需要我们保持敬畏和尊重,注重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清朝收复新疆之战 左宗棠:不留生俘 降了也杀 换30年安定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收复新疆的历史进程中,左宗棠以其果断的决策和卓越的军事智慧,成为了一位备受赞誉的军事统帅。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他下令不留生俘,即使是主动投降的士兵也要被杀掉,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争议,但最终换来了长达30年的安定局面。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仁义道德,在战争中也一直尊重人道主义原则,不杀降、不杀俘一直是传统。左宗棠在对待阿古柏势力时,却选择了强硬的手段。这似乎与儒家仁义的观念相悖,但背后的考量却与国家的安危密切相关。

在清朝末年,新疆地区陷入混乱,民众苦不堪言。阿古柏势力残暴统治,引发了民间的不满和抵抗。同时,清朝本身也面临着外敌入侵和国内动荡的威胁。为了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稳定,收复新疆成为当务之急。

清政府虽有放弃新疆的声音,但左宗棠坚信维护新疆的重要性。他充分准备,制定周密的战略计划,考虑到了地理、气候等因素,确保战局的稳定。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军队的粮草供应,以应对沙漠地带的恶劣环境。

左宗棠领导的清军经过一系列战役,成功收复了北疆地区,但南疆地区的阿古柏残余势力仍然存在。在这关键时刻,左宗棠下令不留生俘,对敌军实行严厉打击。这一决定并非残忍的行为,而是基于他对国家稳定的责任感和对阿古柏势力的深刻认识。

阿古柏势力在新疆实施残暴统治,导致民众的愤怒与反抗。左宗棠深知,如果留下阿古柏的势力,可能会再度滋生叛乱,威胁国家的安全。他认为彻底消灭阿古柏势力才能为国家带来真正的安定。他的决策在当时引起了争议,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却确实为新疆地区带来了30年的和平与安宁。

左宗棠在整个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展现出了高瞻远瞩的军事智慧和坚定的决策能力。他的选择虽然可能与传统仁义观念相悖,但却在保卫国家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大局下,体现出了一位伟大军事统帅的使命担当。

左宗棠以其勇敢果断的决策和出色的领导能力,在清朝收复新疆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不留生俘决策虽然具有争议,却确实为新疆地区的安定和国家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段历史也提醒我们,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保卫国家的完整和稳定可能需要采取不同于传统的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是怎么死的?末代皇帝溥仪是病死的吗?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在历史上,皇位是非常抢手的,因为登上了皇位便有了数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历史朝代上也有很多为了能够登上皇位不惜牺牲一切的人,小编今天要和大家说的这位皇帝是傅仪皇帝,话说当时的傅仪皇帝上位是哭着上位的,我们都知道,如果是一个破烂不堪的朝代,一般是没有人想要接手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清朝末代皇帝傅仪是怎么死的。傅仪皇帝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溥仪是怎么死的:溥仪,生卒于1906年—1967年,出生于北京。爱新觉罗溥仪,作为大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也是中国封建制度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在被推翻封建制度后在日本关东军的策划和扶持下就任了伪满洲国的“皇帝”。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溥仪是怎么死的。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亲自打电话指示政协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溥仪的病治好。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对他的问候。

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逝世,骨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980年5月29日,即溥仪去世13年后,党和政府为溥仪举行了追悼会。在1995年的1月26日,溥仪的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华龙皇家陵园位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华龙陵园是一个由个人经营的商业性的公墓。

溥仪生前就有入土为安的愿望,清西陵也是溥仪生前就确定了的葬身之所。溥仪葬入此陵园,是他的第五个妻子李淑贤的精心安排,也是由他的妻子李淑贤亲自主持办理的,同时,李淑贤女士还希望自己逝世后能与溥仪合葬一处。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女士去世,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合葬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清朝一耳三钳应该怎么戴?延禧攻略反而戴错了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清宫剧的热播,让很多人都对清朝历史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不过电视剧毕竟只是娱乐,如果真正想当做历史来研究,可就真的是不够的。从《延禧攻略》当中,很多人都知道了清代有“一耳三钳”的规矩,简单说就是一只耳朵戴三个耳环。然而在《如懿传》当中,也出现了这个细节,而且相比之下,《如懿传》反而更加严谨,那么一耳三钳究竟应该怎么戴呢?

清代早期,满族女子耳饰是没有明文规定的,有一耳多环,也有金环无饰,一耳四钳,五钳等等。直到乾隆二十四年才对耳环做了明文规定。

《孝庄文皇后常服像》所戴便是三个金环。

天聪年间,出现了东珠耳坠,后来成为“法定耳环”。清代早期没有明文规定的时候,顺治帝孝惠章皇后、康熙帝孝诚仁皇后的朝服像都是“一耳四钳”。

清代服饰制度的确立,有着一个渐渐发展的过程,《皇朝礼器图式》便是当时的“仪表行头排场规定”。正式设馆绘制的时间不详,全部绘完,是在乾隆二十四年。第三为冠服部,计4卷,有男女服之别。从此规定了满族男女的服饰佩戴,其中就有“一耳三钳”。

不过,乾隆二十四年与《延禧攻略》的乾隆六年可是差了好多年呢。电视剧注意到了这个细节的确是很用心,但是要考据却没考据到底。

《如懿传》的“一耳三钳”是比较符合史实的,清代“一耳三钳”一般来说在穿着朝服的时候佩戴,穿着吉服,常服、便服佩戴概率依次减少。等级低的是没有资格戴满三个耳坠的,顶多是一个耳坠加上两个耳圈。《如懿传》中,只有皇后和贵妃佩戴一耳三钳的场合较多,其他嫔妃都是一个耳环。可见其细心和讲究。

《延禧攻略》的“一耳三钳”,虽然有历史根据,但是满屏幕不顾场合和位分都是一耳三钳是否有些过了,更不能凭借这个就宣传《如懿传》不严谨。

不过电视剧毕竟不是纪录片,是艺术创作,带着平和的心态去观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公司合并债权人可以提出异议吗

全文共 1393 字

+ 加入清单

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订立合并协议,共同组成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公司合并的相关法律知识。

1、公司合并时有权提出异议债权人有哪些人?

我国现行立法中对此未作明文规定。实践中有两种理解:一种观点认为,有权提出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要求(以下称异议)的,仅限于被合并公司的债权人; 另一种观点认为,合并各方的债权人均有权提出异议。公司合并对合并各方的债权人均会产生影响,而且对合并方债权人的不利影响可能更大 (如被合并的是亏损企业),所以,应对合并各方的债权人给予同等的保护。

2、公司合并时债权人的异议权

无论是新设合并还是存续合并,都会影响债权人的利益。如果是强强联合,会使得作为债权债权总体担保的范围扩大,对债权人影响不大;如果是业绩一好一坏的公司合并时,原业绩好的公司的债权人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合并应当向债权人进行通知和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公司债权人在法定的时间内不能提出异议,则可视为对公司的合并默认,对自己债务人更换的默认。原《公司法》规定,不清偿债务或者不提供相应担保的,公司不得合并,这次修订《公司法》删去了这一规定,主要是考虑到:

一是这一规定在实践中很难操作,公司合并一旦完成,再要撤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二是法律已经赋予了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时间和方法,权利人却怠于行使权利,“躺在权利上睡觉”,根据民法的责任自担原则,其只能向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主张债权。

3、哪些性质的债权不宜享有异议权?

综合公司、债权人以及社会利益的角度考虑,以下这些种类的债权不适合适用异议权:

(1)合并公告登出后产生的债权,不享有提出异议的权利。因合并公司已履行其告知义务,债权人已知或应知债务人的合并,仍与其发生债务,视为自愿承担相应风险。

(2)公司内部职工对公司享有的劳动债权不宜享有对合并的异议权。职工的劳动债权是应予充分保护的,但对此种债权的清偿及对职工的安置,一般均属于合并合同的重要条款,通常已在合并中予以解决,加之其在清偿顺序中处于优先地位,故不宜再给其提出异议的权利。

(3)税务债权以及其他相似的国家债权亦不宜享有异议权。这些基于行政关系产生的债权,通常也是须在合并中加以解决的问题,且其清偿顺序优先,已有较充分的保护。

相关阅读:

公司合并法律程序

1. 董事会提出合并方案或者合并计划。公司法授予公司董事会“拟定公司合并方案”的职权。

2.股东会(大会)表决通过合并决议。公司法规定合并要有合并各方股东会(大会)做出特别决议。

3.签订合并合同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合并各方必须对合并的形式、条件、支付方式以及双方的其他权利义务做出规定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4.实施债权人的保护程序。实施债权人的保护程序,即在做出合并的决议后通过邮寄、公告等方式通知债权人,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可对合并提出异议。公司法规定,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内,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不清偿债务又不提供担保的,公司不得合并。

5、公司合并应当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合并其他公司的公司应当于公司合并之后就发生变化的登记事项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被合并的公司应到登记机关依法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清朝水师创始人彭玉麟人物介绍 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

全文共 1517 字

+ 加入清单

彭玉麟清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创立了湘军水师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水师的奠基人。实际上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很大部分都是要依靠水军的力量,晚晴就是因为在水军上吃了太多败仗才使国内逐渐成为了半殖民地国家。彭玉麟为人也是非常刚强,被称为是打仗不要命当官不要钱。这种品行也是当时清朝最需要的一种人,只是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

作为曾国藩湘军四梁八柱的水师将领彭玉麟是湘军的狠角色,一生铁骨铮铮,为人“光明俊伟”。他淡泊名利,“素志雅不欲入官场”,《清史稿》概括他:“刚介绝俗,不通权贵。”

彭玉麟是曾国藩三顾茅庐请出来的水师将领,从青年开始就非常仰慕岳飞的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而这两条,彭玉麟都做到了。从出山开始,他就以勇猛杀敌,不惧生死为曾国藩赏识。他曾与有人谈起统领水师与太平军作战时,为何不用任何遮蔽时说:“我本来就是一介书生,知近世利器有枪炮,炮子一来,无坚不破。当年训练水师时也到处寻求躲避炮子之法,用渔网数层,悬空张挂,炮子一穿即过,不能防御。此后多次试用其他办法也都没用,就和军门杨载福商量,索性放弃防御之法,因而率领水师,直立前行,毫不畏惧,由是感叹,打仗就是一个不怕死而已。”

从咸丰四年开始,他率领水师作战,因为战绩突出,清廷奖励他白银四千两,他企业将此用于救济贫困家乡。在给叔父信中写道:“思家乡有众多苦百姓,正好将此银子行些方便,亦一乐也。”同治三年,在担任漕运总督,将自己养廉银二万一千五百余两,全部上交国库充作军饷。他退休时将多年积累的养廉银二十余万两全部充公,曾国藩为此特意向清廷上奏表彰彭玉麟“淡于荣利,退让为怀,自带水师以来,身居小舟食物有年,从未某及家室,此次捐助养廉,力辞奖叙,出于至诚”。

在清廷对于平定太平军论功行赏时,曾先后六次任命彭玉麟为安徽巡抚、漕运总督、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高级职位,均被他辞去。慈禧最后给他安排了一个长江巡阅使的名誉头衔,在国家有难时,晚年以残病之深毅然奉命出征中法战争。

彭玉麟为人刚正,看不惯曾国藩弟弟曾国荃贪财和滥杀,曾两次上书曾国藩大义灭亲,引起曾国藩对他不满。

曾国藩曾对彭玉麟说:“阁下在咸丰十一年和同治三年,两次劝我杀掉曾国荃。但是我弟弟并没什么滔天大罪,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让我杀他,他到底哪里得罪你,让你这样仇恨他?”

然而曾国藩的道德操守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征服了彭玉麟和其他湘军将领。在曾国藩调离两江总督去往河北任直隶总督时,彭玉麟对他恋恋不舍:“雪琴(彭玉麟字雪琴)又来余店,久谈二次,依依不忍言别。”第二天送别曾国藩又是六十五里路程,临别之际彭玉麟“涕泗交流,余亦凄然不忍离也。”这个被曾国藩评价为“光明俊伟”的男人,在送别曾国藩后,辞去朝廷高级任命,回家补足为亲守孝的三年。

有一年,彭玉麟路过安庆,遇到一个喊冤告状恶霸李秋升的状子、李秋升是李鸿章的堂侄,在当地仗着李鸿章的朝中势力胡作非为,最后竟然到了公然抢占他人妻女的地步。彭玉麟在掌握证据后,把李秋升抓来,在其供认后,下令“此人不除,安庆难安宁。”这是安徽巡抚赶来求情,彭玉麟迅速下令将李秋升斩首,事后只是给李鸿章写了信对此轻描淡写:“令侄坏公家声,想亦公所憾也,吾已为公处置讫矣。”

彭玉麟在任职期间还先后弹劾处置了腐败无能官吏一百余人,其中不乏高官。此外彭玉麟的一个外甥曾任知府,由于贻误军机也被他杀了。当时百姓中间就流传出“彭公一出,江湖萧然”,并先后诛杀副将和湖北总兵衔副将,在当地引起极大震动。

值得一提的是,彭玉麟虽然是条硬汉,却在侠骨之间充满柔情。其一生对自己的初恋念念不忘,在得知初恋嫁人并去世后,为他画了一辈子的梅花,他每画成一幅,必盖一章曰“伤心人别有怀抱”、“一生知己是梅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佟半朝”什么意思 清朝佟氏有多厉害

全文共 2220 字

+ 加入清单

佟氏清朝后族的主要族群之一,原称佟佳氏。在清朝,佟氏有着“佟半朝”的说法,可能很多小伙伴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就是指佟氏在当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佟氏祖辈乃开国功臣,因此备受器重,后来通过政治联姻,给佟氏带来了各方面的利益。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历史上的佟氏,看看在清朝时期这个家族究竟有多厉害,想了解的朋友就别错过下文啦。1、溯源佟氏家族

提起清王朝的佟氏,官方的佟佳氏,这可是清朝八大姓之首,是最显赫的家族,出了三个皇后与许多妃子,三位皇后是顺治孝康章皇后(康熙生母,佟国赖之女)、康熙孝懿仁皇后(雍正生母,佟国维之女)、道光孝慎成皇后(舒明阿之女),在朝中为官的多达108人,在地方任职的多达500余人,时称“佟半朝”。

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原配夫人就是佟氏,据相关史料分析,佟氏是汉族,辽东望族,始祖佟满只,随乡入俗,改用女真人名字叫巴虎特克慎。

巴虎特克慎“起初在祥云瑞雾名旺地方所生(当是黑龙江伊春地区)”,“后移居鄂谋豁索哩地方居住(即阿木河,位于图门江上游右侧)”,巴虎特克慎共有七个儿子,第五子达尔汉与其六弟颜图谋图迁居到辽宁开原,“投入民籍”。

颜图谋图得到一匹“三庹长花马”,这是一匹宝马,被开原官吏看到,想占为己有,逼得颜图谋图骑着这匹马逃离开原,准备到瓦尔喀一带,半途中经过某个大村寨时,街上有一个人看到这匹马,是宝马良驹,马上之人“人品雄壮,气宇轩昂”,便也打着马的主意,就热情地与颜图谋图打招呼,留颜图谋图在家中住下来,他有一个美丽大方、尚没出阁的姑娘,就把女儿嫁给了颜图谋图,实则是用女儿稳住颜图谋图,来得到这匹宝马。

大约一年左右,颜图谋图发现了老丈人的不良动机,便带着自己的妻子,趁老丈人不注意离开了,其老丈人发现他带着女儿跑了,连忙派了几个人去追赶,颜图谋图“尽杀”之,随后逃到瓦尔喀附近住了下来。

他这匹宝马太显眼,走到哪里都有人惦记,颜图谋图深知这马是祸根,忍痛勒住马口,用鞭子抽马快跑而死,不久又迁到牙尔虎一带(今抚顺的萨尔浒)定居下来。

达尔汉在开原经商,生活了一段后,明朝在抚顺设马市后,达尔汉举家又迁徙到抚顺,从事贩马等生意,后达尔汉家族成了抚顺首富,辽东旺族,也就是努尔哈赤原配佟氏与佟养性、佟养真的先祖。

如今抚顺、铁岭、开原、西丰等地佟氏,皆为巴虎特克慎的后裔,其中抚顺有十一支佟氏是其五子达尔汉(佟达礼)的后裔。2、努尔哈赤娶了佟家女儿

佟氏是辽东巨富,在当地颇有实力,许多女真(满族)人都以姓佟为荣,努尔哈赤未发迹前就依附佟氏家族。

努尔哈赤早年遭受继母虐待,入赘塔木巴彦家,也就是佟登(也有的史料写作“佟远”)。娶了塔木巴颜的女儿佟佳·哈哈纳扎青为妻,并且得到佟家十三副铠甲助其起兵反明。

“塔木”是“登”的意思;“巴颜”是“富翁”的意思,塔木巴颜是人们对佟登的尊称。而努尔哈赤妻子佟佳·哈哈纳扎青也是后来人们给起的满族名字,据说汉名叫佟春秀。

哈哈纳扎青为努尔哈赤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诸英,次子代善,为努尔哈赤打江山出力颇多,一个女儿东果格格,一开始努尔哈赤对明朝自称佟努尔哈赤。

佟氏家族在努尔哈赤立国前后,不断有人归附,其中有开国五大臣之一佟佳扈尔汉,被努尔哈赤收为义子,赐姓觉罗。

后金天命二年,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一直暗中帮助努尔哈赤的佟养性(哈哈纳扎兰的族弟)由于给努尔哈赤传递明朝情报被捕入狱,他贿赂狱卒逃出,投奔了努尔哈赤,令努尔哈赤大喜,授予他三等副将,并把宗室女嫁给他,让他居住在西屋,因此,被称为西屋里额驸,也就是住在西屋里的姑爷,可见努尔哈赤对他的重视。3、显赫的佟养真一族

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进攻抚顺,当时佟养性的族兄佟养真(因避讳清世祖胤禛之名讳,改为佟养正)是明朝抚顺的一员守将,在佟养性的劝说下,率佟氏家族1474人归附,被安置在赫图阿拉城。

佟养真的曾祖父佟棠、祖父佟惠、父亲佟遽,佟养真与其父佟遽都是明朝将领李如松手下,他是长子,有弟养元、养萃,三个儿子丰年、盛年和京年。

佟盛年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佟图赖。

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佟养真从征辽阳,奋勇争先,以军功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不久,以游击的身份驻守镇江(今辽宁丹东)。

七月,因辖区内的双山等地老百姓反抗后金,佟养真派出兵马镇压,导致镇江空虚。

七月十九日夜,明将毛文龙得到消息,在内应陈良策的接应下,率197人奇袭镇江,擒获佟养真,押解到明京城,明廷以大逆之罪,于十月二十六日凌迟处死,同时被处死的还有其子丰年,侄子恒年。

佟养真被明朝处死,其次子佟图赖(盛年)袭承了佟养真的职务与爵位。

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登基,他非常重视培养和发展汉族军队,壮大实力。

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皇太极任命佟养性为汉军都统(乌真超哈固山额真),总理汉人官民军队事务,这便是汉八旗的雏形。随后佟养性监铸红夷大炮四十门(赐名天祐助威上将军),为清王朝创立炮兵。

随着汉军人数增加,皇太极建立汉军八旗,由祖泽润(祖大寿的儿子)、刘之源、吴守进、金砺、佟图赖、石廷柱、巴颜(李永芳的儿子)、李国翰八人为汉军八旗的固山额真(旗主)。

自此,佟氏最显赫的家族便是佟图赖家族,长子佟图纲、次子佟图维,女儿是顺治孝康章皇后,孙女分别是康熙孝懿仁皇后、普惠皇贵妃。

佟氏一族,通过不断的政治联姻,受尽恩宠,为佟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再加上祖辈是开国功臣,战功赫赫,佟图纲、佟图维兄弟倍受器重,荣耀至极,达到巅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清朝皇帝、后妃走路的时候,为什么都要有人扶着?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经常看清宫剧的人,一定对于其中这样一种情况是相当熟悉的,那就是皇帝与后宫妃子们在很多时候,行走都是需要有人搀扶着的,即便只是搭着一下,而不是真的搀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皇帝后妃走路也不是自己不能走,扶也只是虚扶,为什么还要做出这种动作,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1.清宫皇帝

皇帝、皇后走路时要有人扶胳膊,原因说来也简单,一个就是为了显示皇家气派,走路有个人弯腰扶着,显然是为了显示出皇家的气势和威仪,尤其是皇帝。

清朝皇帝在当皇子时都要练习骑射的,所以在年轻时候,身体好得很,走路自然不成问题。不过后宫妃嫔这么多,到了老年,皇帝要人扶也有身体的原因。

至于皇后,除了威仪以外,更多的是因为行动不便。清朝皇后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着旗人长袍,戴高冠,穿花盆鞋,皇后又深居后宫,缺少锻炼,身体娇弱,走路是需要人搀扶的。

花盆鞋又称高底鞋,其鞋底很高,比现在常见的高跟鞋要高不少,再加上皇后的头饰繁多,很是沉重,走路十分的艰难,如果没有人搀扶,根本走不了几步就得摔倒。

在很多清朝的电视剧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皇帝或者皇后走路的时候,需要有小太监在旁边扶着他们的胳膊走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2.皇帝需要扶胳膊的原因

有人可能会觉得有所疑问,皇帝走路的时候为什么会被小太监扶着胳膊呢?其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如果是年轻力壮的皇帝的话,肯定不会是因为身体原因而要小太监扶着胳膊,更多的可能性是要展示出皇帝的气势和威仪出来。

大家都知道,到了清朝的时候,皇权已经达到了顶峰,是名副其实的九五之尊,皇帝走路要太监扶着胳膊,也是一种宣扬皇帝威仪的方式。第二个方面,有些皇帝由于到了一定的年纪,而皇宫生活过于糜烂,平时又缺乏锻炼,所以身体很差,这个时候为了便于行走,当然就要有个小太监扶着自己啦~

3.皇后需要扶胳膊的原因

那么,皇后为什么需要小太监扶着胳膊走路呢?在这其中,最大的原因那就是清朝满族妇女的服饰穿着引起的问题了。大家看过清朝电视剧的应该都知道,满族的妇女服饰跟汉人差别特别大,她们常常会穿长长的旗人长袍,因此走路特别不方便。

除了旗人长袍之外,满族妇女还喜欢穿一种加有高底的花盆鞋,这种鞋类似于现在的女性高跟鞋,甚至比高跟鞋更高。正因为如此,满族妇女走路十分的艰难,如果没有人搀扶,而且没有专门的练习的话,基本上走不了几步路。鉴于这个原因,一般身份高贵的满族妇女,自己不想勤加练习,然而又想到处活动,这个时候就需要小太监来搀扶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