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春节期间送红包的风俗(经典20篇)

浏览

2507

文章

1000

春节长假,如何预防节日综合症?

全文共 1117 字

+ 加入清单

新春佳节,阖家欢聚,走亲访友,美酒佳肴,可谓皆大欢喜。但欢乐中还应注意节日保健,谨防出现“节日综合症”。

“节日综合症”,其临床表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购物综合症:突然感到头痛头晕、心慌气短、胸闷心烦、恶心欲吐等一系列不适症状。由于商场噪音大,空气污浊,人员拥挤,此时容易使人心情烦躁致使血压升高。此时不宜在商场久留,应赶紧走出呼吸新鲜空气。一般在大型商场购物时间不宜超过一个小时。

2、美味综合症:逢年过节,常见有些人在进餐后大约1小时左右,会感到头昏脑胀,心慌气急、全身软倦麻木、血压升高等症状。这是由于食用鸡、鱼、鸭等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麸酸钠所致。麸酸钠大量被人体吸收后,即分解为谷氨酸与酪氨酸,会刺激脑神经细胞,干扰大脑的正常代谢,使大脑功能发生紊乱。

3、香甜综合症:由于节日期间人们吃瓜子、年糕、糖果较多,不知不觉间摄取了大量的糖分和香料,从而使人出现莫名其妙的恼怒、情绪激动、嘴干舌苦,特别是儿童表现的更为突出,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等。

4、酒精综合症:有的人在节日期间,“酒逢知己千杯少”,一旦醉酒,若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浓度达400-500微克时,可导致呼吸、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据研究,连续不断的饮酒(特别是中午喝了晚上再喝),容易发生酒精性肝炎、酒精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硬化,而患这些病的根源,究其原因大都是长期饮酒过量所致。

5、电视综合症:节日期间,很多家庭的电视机从早到晚都开着,很多人整日在看电视,尤其是学生们,平时与电视无缘,放假后整日与电视为伴,这样容易产生电视综合症。它主要包括电视孤独症、电视肥胖症、电视腿、电视颈、电视迷综合症等。

6、棋牌综合症:不少人在节日里以麻将、扑克为伴,有的还通宵达旦的玩。由于这些活动会让人坐的太久,使人的脊柱韧带和附近肌肉处于不平衡的紧张状态,故容易患颈椎病、腰肌劳损、视神经疲劳,甚至造成精神疲惫不堪、神经衰弱。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长时间玩棋牌,会因疲劳或兴奋过度而诱发脑溢血和心脏疾病。

7、旅游综合症:在拥挤的春运途中,乘客遭受疾病侵袭的概率比平时大大增加,容易导致“旅途综合症”的发生。乘客可以适度打开车窗在火车靠站间隙时多到站台走动,或在乘车前几天服用一些增加免疫力的药物。乘车应注意饮食卫生,不买不洁或包装欠佳的食品,不随意用手直接接触食物,尽量用一次性杯子、筷子,注意不要食用过冷的食物,另外,旅途中还应准备一些治疗感冒和消化道疾病的药品。

8、应酬综合症:节日里应酬多,烟酒不离口,容易使人血压升高,应酬还需要时间,睡眠透支也成为必然。医生建议,应酬时尽量不要饮酒过量,不要喝烈性酒,酒后一定要吃饭,少吃高脂肪的动物性食物,适当增加豆制品和鱼类的摄入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春节旅游 带宝宝出去玩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170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假期里,父母带宝宝外出旅行。因为宝宝需要时常停下来吃喝、上厕所,因此行程建议以短期为主,最好事先在地图上标注停车休息点,3岁以下婴幼儿的行程应控制在3小时以内。如果要坐长程的交通工具,在汽车方面,平时应让宝宝养成坐安全汽座的习惯。若是长程的,可春节旅游中途停下来休息;若是飞机、火车等,可适时抱宝宝下来走一走,让宝宝不要一直坐着、闷着。

乘车篇

如何安置宝宝?

汽车:依年龄使用安全汽座。

飞机:订票时可先询问是否有婴幼儿座椅,有些航空公司规定2岁以下婴幼儿不必买票,但有特别座位的规定,家长购票时应先了解。

宝宝不乖乖坐好,怎么办?

A:你事先准备一些可在交通工具上与宝宝玩乐的玩具(布娃娃、图书、图卡等),让宝宝在旅途中保持忙碌,可以放音乐给宝宝听、让他看有声书、玩一些掌上电动玩具,或是携带画具让他画画,重点是让宝宝能有耐心坐在位置上。如果宝宝还是不配合,或是感到无聊,你可以跟宝宝说故事、玩一些唱歌或拍手的小游戏。建议家长不要丢玩具让宝宝自己玩,应陪着他,尽量利用这段时间培养亲子关系。

饮食篇

平时可在家演练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或是带宝宝出门经过餐厅时,让他看看里面的情况,事先找机会教育一番,等到情况真正发生时,你也比较好掌控。当宝宝表现良好时,别忘了适时给他点赞美。

宝宝不乖乖坐好怎么办

先跟他说“你不乖乖坐好,这样跑来跑去很危险”,如果他不听,你可以拿出随身携带的玩具给他,让他边吃边玩,分散他的注意力。你也可携带宝宝平时惯用或喜爱的餐具及食物出门,让宝宝食用,他就不会一直想离开座位。

宝宝可以吃异地美食吗

尽量不要,因为宝宝的肠胃比大人要脆弱,在不确定食物的成分是否会对宝宝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建议不要轻易让宝宝尝试,等到大一点,宝宝肠胃发展较完善再让他食用。

旅行意外

宝宝生病了怎么办?

情况不严重的话,可以让他多喝水,依情形调整行程,如果情况严重,可先停下一天行程,给宝宝一些较简单的食物,如苏打饼干。休息一天,等状况好转再出发,真的不行,应即刻结束行程,带宝宝就医。

宝宝真爱哭

可以试着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给他喜欢的玩具,或是他爱吃的零食,你也可以带他四处走走看看,但要记得千万不要随便开“支票”给宝宝,这样会让宝宝有种“会吵的孩子有糖吃”的错觉。

跟他说要回家还不肯走……

决定什么时候要走后,走之前先提醒宝宝几点要走,等到时间差不多时,再跟他说一下“我们等一下要走了”,让宝宝有心理准备。

购物篇

为避免孩子出现一堆状况,出门前你可告诉宝宝你们要去买什么,你只带了多少钱,如果知道孩子到哪会吵着要买东西,可避免带孩子到那个地方去。非要买的话,建议你带个帮手出门,如果没有帮手,则尽量缩短外出时间。当看到要买的东西时,孩子却不配合,可先记录下来,下次等孩子有人照顾时,再独自前往购买。

宝宝一直跑来跑去,怎么办?

家长平时带宝宝出门,就应该牵着宝宝的手,让他有安全意识,告诉他如果跑来跑去会很危险,这样每次出门宝宝就会养成跟大人牵手的习惯,也不会乱跑。有些卖场购物车设有宝宝座位,如果怕宝宝会乱跑,可以让他们坐在车子里,一方面不用担心宝宝走散,另一方面对照顾者而言也比较轻松。如果宝宝坐累了,再让他下来走动。

宝宝要人抱不想走~

可以试着跟宝宝说“一直抱你我会很累,你要不要下来自己走一走,看一看”,如果宝宝无法接受,可让他坐购物车或婴儿车。

宝宝吵着要买东西,怎么办?

出门前先跟他说你没有带足够的钱,不能买东西给他,他答应了才可以带他去。如果到了目的地他还是吵着要买,可以先跟他沟通,如果不行,换个人跟他说,找一同前往的帮手跟他说,让宝宝了解状况。如果要买给他,一定要马上决定,千万不要等到他闹,才答应买给他,这样会养成孩子以为哭闹就可以达到目的的习惯。

专家叮咛

不要碍于自己的面子,看到宝宝哭,就怒斥或打骂孩子,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当他哭闹时可先将他带离现场,如果他不走,你就先走,让他自己追过来,等他哭完再走。

小编提示

春节带宝宝旅游虽然麻烦,容易扫兴,但只要事先做好万全准备,也可以是一次美好的经验,千万不要因为有个小宝宝就觉得出游会很麻烦,亲爱的家长,不妨放松你的身心,趁着年假好好计划一番,和全家人出去走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买房的五大好处,你知道多少?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临近过年,相信有的朋友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在春节期间买房了。那么,过年买房有什么好处,你又知道多少呢?

一、春节后购房需求大,购房竞争激烈

每年春节返乡置业的人,比较多,很多年轻人在外地打工,只能春节期间回家,有返乡置业打算的人都会选在春节期间购买房子。而且,开发商为了迎合春节这个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也会推出相较于平时更大的优惠力度,此时很多人也是奔着优惠大来购房,导致购房市场竞争激烈。

二、开发商推出特价房

除了较大的优惠政策外,开发商还会推出特价房,尽量的多卖,特价房质量上和其他房源没有太大区别,但是户型可能不是太令人满意,如果资金匮乏且不介意的购房者可以买下。

三、一般春节前购房少,春节后需求大

一般在年底有部分人员因工作繁忙,会把看房、买房推至年后,这样无形中会减少需求竞争,为节前入手购房者制造良机,可选房源较多了,能更好地进行对比筛选,自然能选到优质称心的房子。一句话“节前客选房,节后房挑客”。

四、节前贷款额度相对多一些,更易申请房贷

从房贷角度来说,一季度的贷款额度相对宽裕一些,在消化去年一些未完成申请的同时,还会继续放贷给今年新的需求,尽管等待周期变长,可相对年后的集中申贷,以及不断上涨的房贷利率,现在说不定能捡到便宜,申请到期望额度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立夏有什么讲究?立夏有什么风俗?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节气和节日都有讲究,这些事情是大家需要了解并牢记的,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立夏有什么讲究?立夏有什么风俗

立夏有什么风俗

迄今最流行的则有立夏吃蛋、吃螺蛳、吃五虎丹(红枣、黑枣、胡桃、桂圆、荔枝)等。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立夏有什么讲究

好好睡个午觉养神

立夏后,昼长夜短,适合晚睡早起。“晚上大约十点左右就寝最好,次日清晨随着天亮起来,中午时分打个盹,下午就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听到这里,我不仅想到采访过的几位百岁老人,也并非个个每天都午睡,我想也是因人而异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就好了。

很赞同老年人睡个“子午觉”,她说睡眠时间也要看个人习惯,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反而让人感觉没精神。

衣服不要太过单薄

微博上有人写道:春末夏初“乱穿衣”,凉鞋有,T恤有,毛衣也有。胡玮说,整体上立夏后天气变热,但早晚温差较大,可以换上薄衫,但是早晚还要注意添衣,备上薄外套。

“要注意的是,衣太单被太薄,容易外感,尤其老人夜间容易着凉引发肠胃不适等。”天气热起来后,食品容易变质,也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时期,推荐大家适当吃点生姜汤,这大有裨益。

时刻提醒笑口常开

这个节气,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因为“情绪也生病”了。何迎春接诊的中老年病人有很多都浑身不适,如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等。她说,春夏之交老年人更应重视情绪的调节,避免气血瘀滞。

立夏重点要“养心”。“请时刻提醒自己笑口常开,下棋、书法、绘画、钓鱼、种花、打太极都是陶冶性情的好方法。”

立夏养生要点

注重养心

立夏之后,天气渐热,此季节有利于心的生理活动,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的特别养护。

注意养肠胃

中医《黄帝内经》认为,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达到最高值。此时,人体阳气旺盛,经络气血流通,是温煦体内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杨小红教授称,夏季暑热湿气重,日照时间延长,人们的睡眠时间和饮食量逐渐减少,再加上出汗增多,人体电解质代谢出现紊乱,易出现疲劳倦怠、没有胃口、注意力不集中、中暑等症状。“立夏前后要尤其注意,这段时间冷暖空气交汇频繁,细菌生长特别快,湿气困阻导致脾胃功能弱。”因此,立夏前后,应注意养好肠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节不能服用的药物

全文共 4428 字

+ 加入清单

春季来临,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除了自行用药之外,高血压患者更应该警惕以下五类易使血压升高的药物

春节不能服用的药物:治疗哮喘的药物

如氨茶硷和β-受体激动剂等一类药物,都会使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高血压病人不宜应用。

春节不能服用的药物:部分中药制剂

甘草流浸膏,复方甘草合剂,久服会引起血压升高,因为甘草有激素样作用。

用药注意事项

1服药要用温白开水

小陈牙疼得厉害,随手从办公桌上拿起早上泡的一杯茶,就着茶水吃了一片止痛药。半个小时过去了,按说以往这个时候牙疼应该已经缓解了,可此次却收效甚微。

“服药用水最安全的是温白开水。”郑州人民医院药物科主任李晓华介绍说,茶叶中含有上百种结构复杂的化学成分,如茶碱、鞣酸、苷类化合物、可可碱、咖啡因等,与许多药物可发生反应,比如止痛药呈酸性,如果用茶水送服,就会使酸碱中和,失去药效。

“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胃肠吸收。”李晓华说,牛奶中的钙、磷、铁等可与药物成分发生作用或结合而影响疗效,或沉淀而影响吸收,而乳品中的脂肪和蛋白还会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

2干吞药物或刺激食管

很多人都觉得吃药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了,虽然药品说明书上一般都写着用温开水送服,但有人图省事,会干吞药物或仅喝一口水,认为只要把药物吞下肚去就达到了服药的目的。其实,这种服药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口服的药物(如片剂和胶囊)在服用时,一定要喝足量的水,一般要用2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送服。”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秦玉花说,如果干吞药物或喝水不够的话,虽然也达到了使药物进入体内的目的,但其实药物并不能马上进入到胃内,它会长时间滞留在食管中,由于药物浓度过大,特别是一些有刺激性的药物,会对食管黏膜产生比较大的刺激,甚至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干吞药物或喝水不够,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李晓华介绍说,服药时多喝水不但可以加速药物在胃内的溶解速度,还可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及减少胃酸对药品的破坏,“服药时除要遵医嘱外,还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一般有特殊服用要求的,说明书上都会注明。”

3服药时间需注意

“口服药物的服药时间须根据用药目的、吸收排泄情况以及药物对胃肠道有否刺激而定。”秦玉花说,从服药时间上,一般可以分为餐前、餐中、餐后、睡前等。

“餐前服药是指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凡是要求药物充分、快速吸收,而无刺激性的药物均应在餐前口服。如促进胃动力药的胃复安、多潘立酮等。”秦玉花介绍说,餐中服的药主要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酵母片等降糖药,“餐后服的药是在饭后15~30分钟后服药,除必须在饭前服下和必须在睡前服下的药物,其余都可在饭后口服,特别是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需在饭后服用。”

“睡前服药是指在睡觉前半小时左右服药,像催眠药、缓泻药、驱虫药、抗过敏药等适合睡前服用。”秦玉花提醒说,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人体晚上的血压偏低,因此,降压药不宜在晚上服用。

4忘吃药不能加倍补

对于长期吃药的人,偶尔忘了吃药是难免的。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如何补救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陈天朝说,如发现较早,一般采取补服办法。但有些药毒副作用较大,或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提示漏服后不能补服,则不要补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服药的间隔时间一般为4~6小时,万一漏服了,发现时间如在吃药间隔时间的1/2内(即2~3小时内),可以按量补服,接下来仍可以按照间隔时间服药。”陈天朝说,如果已超过服药间隔1/2的时间,则不必补服,只要下次按时吃药即可。

“当然,这些方法不是对所有的药物都适用,最好在发生漏服时,咨询医生或药师。”陈天朝说,漏服药物后千万不可在下次服药时加倍补服,以免因药物过量而引起中毒,“但服抗生素时,为确保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稳定,需严格按每6至8小时服药。”

5服用抗生素应忌酒

对于服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患者来说,少量饮酒或饮用含酒精性饮料,都有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出现头痛、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心肌梗死、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状况。

“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等。”秦玉花说,对于服用抗生素的患者来说,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和停药后7天内(有些药物在人体内代谢比较缓慢),最好不要饮酒,不要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和药品,同时要避免用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或擦拭降温,尽量避免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

“富含维生素C和钾的柚子,最好别在服药期间吃。”李晓华解释说,人体的小肠内有一种酶,能催化多种药物代谢,柚子里的某些成分会干扰这种酶的作用,影响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和抗组胺药非索非那定的吸收,“另外吃止痛药期间不宜大量喝咖啡,服铁剂时不要喝豆浆,少吃油。”

6药咬不咬碎有讲究

药片难下咽,能掰开吃吗?“这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是控释、缓释片剂药物,就不能掰开吃。”陈天朝说,此类药片被分割后控释膜或控释骨架被破坏,药物会迅速释放出,就达不到控释缓释和速效长效的目的,有时还可以引起体内药物浓度骤然上升,造成药物中毒,“常见的控释、缓释片剂药物有心血管药物中的硝苯地平、非诺贝特、美托洛尔、氨茶碱,止痛药中的吗啡、盐酸曲马朵等常被制成缓释、控释制剂,甲硝唑、格列吡嗪、氯化钾也有这种类型的制剂”。

陈天朝说,对于肠溶片,不能压碎或掰开,服用时也不能咀嚼,否则药效会被破坏,并引起胃部的不适,临床上常用的肠溶片有阿司匹林、胰酶片、吲哚美辛、奥美拉唑、胸腺肽和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是,药片中央若有切痕的,大多可以掰开服用”。

“对于胶囊和糖衣片要看情况,使用前仔细读说明书,看是否标有缓释胶囊、控释胶囊或肠溶胶囊。如果是,就不能压碎使用。”陈天朝说,胶囊和糖衣一般都有降低药物口腔刺激性,或减少苦味的作用,所以最好完整吞咽,“其他普通药片在压碎后最好一次服完,以免在空气中分解或氧化,影响药效。”

李晓华介绍说,常见的需要嚼碎服的药物有:治疗消化道溃疡病的药物,如盖胃平、胃舒平、硫糖铝、铝碳酸镁等,适于胃疼发作时或饭前半小时嚼碎服用;钙制剂如果嚼碎,可以增加吸收率,比如钙片、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助消化药类的干酵母,如不嚼碎易在胃内形成黏性团块,影响药物的作用;用于过敏性鼻炎、结膜炎、过敏性哮喘、日光性皮炎及其他过敏性反应的色羟丙钠,宜在饭前半小时嚼碎服下;果导片用于治疗便秘,服药后4~8小时排出软便,咀嚼后服用效果更显著,睡前服为宜;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喘息定、治喘灵在舌下含服时,宜将药片嚼碎,然后含于舌下,否则达不到速效。

7服药后不要立即仰卧

许多人有在临睡前或卧床服药的习惯,认为服完药后立即休息,能帮助药物吸收。

“其实,服完药马上就睡觉,特别是当饮水量又少的时候,往往会使药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进入胃中。”李晓华说,有些药物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黏膜,导致食道溃疡,严重者可能伤及血管而引起出血,“许多患药物性食管溃疡者就是因为近期睡前服过胶囊类药物,如抗生素胶囊、感冒胶囊”。

“服药时应坐着或站着,服药后不要立即仰卧,稍停留片刻,利用药物的自身重力作用使其快速通过食道,以免在食管内滞留,而延缓药物的作用及损伤食管黏膜。”李晓华说,服药时多喝点水,最好活动二三十分钟再躺下睡觉。

有些咳嗽病患者,喜欢在睡前服用止咳药,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止咳药主要作用于咳嗽中枢、呼吸道感受器和感觉神经末梢,抑制咳嗽反射。”郑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于洪涛说,虽然止咳药止住了咳嗽,但它造成了呼吸道中痰液的滞留,容易阻塞呼吸道,“同时,入睡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使支气管腔变形缩小,加上痰液的阻塞,会导致肺通气的严重不足,易造成人体缺氧,出现心胸憋闷、呼吸困难等现象,加重不适。”

“咳嗽病人切忌盲目使用止咳药,痰浓稠者宜用化痰类止咳药。”于洪涛提醒说,那些有中枢抑制的病人,服止咳药时更宜谨慎,“如果咳嗽严重,明显影响睡眠而需服止咳药时,应在呼吸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8糖浆启后勿久放

“糖浆液含糖量较高,一旦被打开,就失去了密闭的无菌环境,如使用和保存不当,十分容易被污染。”陈天朝说,在服用糖浆时,切忌把糖浆瓶口直接与嘴接触,以免因瓶口沾上细菌而使糖浆液污染变质。

“服用糖浆后,应及时将瓶盖拧紧,放置在阴凉、避光、干燥的环境中。”陈天朝介绍说,如果短时间内不再服用,可放置在冰箱中低温贮藏,冷藏以4℃~15℃最佳。

“开启后的糖浆液一般不宜久放,冬天不超过三个月,夏天不超过一个月。”陈天朝提醒说,再次服用时应该对着光线看,观察溶液是否依然澄清,如出现大量气泡、絮状混悬物、沉淀物或变色、结晶,表明糖浆液已有酸败现象,不能再服用。

9喝中药分温服、热服和凉服

“喝汤药不就是把药煎好,等凉得差不多了,再一口气喝下去,还能有什么讲究?”刘大爷虽然喝了多年中药,但提起汤药的服法,却认为并不重要。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朱薇说,中药的服用方法也有讲究,正确服用能尽早治愈疾病;否则,就可能达不到治疗目的。

“汤药的服用方法有十余种,其中最普通的服法是温服,即汤药煎好后凉温服用,多数中药适合此种服法,服药与进食间隔时间应在1个小时以上。”朱薇说,但是治疗热病的药,如热在肠胃,患者想喝凉饮者,可凉服,“那些治疗寒证的如外感风寒的药,宜热服,而且热服后应再喝些热粥,盖被出汗,以便药效能得到显著发挥。”

10多数汤药宜饭前服用

“多数汤药宜饭前服用,其原因是药物胃肠吸收好,攻下药、驱虫药及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则更加适宜,而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消食药宜饭后服。”朱薇介绍说,补养药宜在早晚空腹服,以利药物的吸收,而泻下药宜在早上空腹服,“用于补心安神的中药,应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内服用,以充分发挥药效。”

“一般来说,汤药在早晚各服一次。”朱薇说,在煎药时最好在第一次煎煮后,立刻加温水煎第二次,将煎煮2次的药液混合,分别于早晚服用,是为“一天两次”的正解,偶尔漏喝一次也不要紧,“如果是重症患者可顿服,即一次将药服完,迅速发挥药效;还有些咽喉、口腔疾病的患者或者呕吐较重的患者,可频服,即不分次数频频饮用。”

春节不能服用的药物:对肾脏有毒性作用的药物

肾脏损害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几乎都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不能应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这种药物很多,不胜枚举。像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它对肾脏有毒性作用,可使血肌酐升高,血压升高。

专家提醒,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更应恪守"春捂秋冻"的古训,气温回暖时不宜过于积极的减少衣物,户外活动时尤为如此。

春节不能服用的药物:使血压升高的药物

例如麻黄碱,垂体后叶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麻黄碱与它相近似的类似药物,例如治疗感冒,哮喘,和止咳等的药物或合剂中,往往有少量这类药物,必须注意。有些滴鼻药水中也会有此药,鼻粘膜也会吸收药物,应该注意。

春节不能服用的药物:肾上腺发质激素类药物

常用的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在不少疾病中应用它,往往是长期应用。会使血压升高,应该也属禁忌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支付宝如何发红包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支付宝红包的方法如下:

一、如何发送礼仪红包

1、登录支付宝账户,点击【账户管理】——【红包】——【发红包】。

2、在“给亲朋好友”页面下方点击【立即发送】。

3、填写相关信息,点击【下一步】。

4、确认填写的信息,输入支付密码,点击【确认发行】。

5、红包已发行成功。

二、如何发送促销红包

1、在“给客户”的页面下方,点击【立即发送】。

2、填写相关信息,点击【下一步】。

3、选择“消费范围”和“发行方式”,点击【下一步】。

消费范围有二种:所有的支付宝交易、指定消费专区。

发行方式有三种:给指定人发送红包、生成红包领取按钮、生成红包获取码。

【消费范围】选择【所有的支付宝交易】,以下分别介绍三种发行方式:

1、给指定人发送红包

A、输入对方的支付宝账户,点击【下一步】。

B、确认发行信息后,输入支付密码,点击【确认发行】。

C、促销红包发行成功。

2、生成红包领取按钮

A、输入发行数量,选择每个账户的限制次数(最多可以选择5次,即:1次、2次、3次、4次、5次),点击【下一步】。

B、确认发行信息,输入支付密码,点击【确认发行】。

C、促销红包发行成功,下方可以用鼠标双击,复制代码发送给对方。

D、对方收到链接后,需要输入支付宝账户名和登录密码,点击【确认领取】。

3、生成红包获取码

A、输入发行数量,选择每个账户的限制次数(最多可以选择5次,即:1次、2次、3次、4次、5次),点击【下一步】。

B、确认发行信息,输入支付密码,点击【确认发行】。

C、促销红包发送成功,下方可以下载获取码(卡号和密码),发送给用户。

D、对方收到获取码(卡号和密码)之后,登录支付宝账户——【账户管理】——【红包】——【领红包】,输入卡号跟密码领取即可。

温馨提醒:红包验证码支持8位和15位。

消费范围选择【指定消费专区】输入店主的支付宝账户,输入店铺网址,发行方式也有三种(操作方式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春节安全知识注意事项

全文共 339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假日,不仅是阖家团聚的幸福时刻,更是一年到头难得的轻松时光,这段期间要注意安全。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春节安全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春节安全防范小常识

一、防火

1、生活用火一定小心。冬季天干物燥,是火灾高发期,生活用火要特别小心。易燃物品要妥善处理,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燃物品;严格遵守安全用气规定,重视户内燃气设施的维护和日常检查;不要卧在床上吸烟,要养成外出时关闭煤气、拉掉不必要电源的好习惯;发现煤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2、如遇火灾要冷静。发现火情要速打报警电话"l19",了解火场情况的人,应及时将火场内被围人员及易燃易爆物品情况告诉消防人员;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被裹住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3、出入公共场所要防患于未然。节日期间不管是购物还是休闲娱乐,进入公共场所时都要注意观察消防标志,记住疏散方向,并留意消防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告知责任单位;如果驾车出行,停车时,不要占用消防通道;切勿携带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二、防电

1、要注意检查家里的电路及家用电器是否完好。节日期间是用电的高峰期,对于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如电路保险丝(片)熔断,切勿用铜线铁线代替;查看家用电器是否漏电或老化,以及是否会对家庭成员构成安全威胁。

2、要注意用电安全。不能超负荷用电,不要随意乱拉乱接电线,避免灾害发生;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在变压器附近或高压电线下玩耍;对于冬天使用频繁的取暖器材,要做到人走电断、严禁覆盖。

三、防盗

1、春节期间大家准备外出时要做足安全措施。外出时锁好门窗并上好保险,夜间休息前要注意察看阳台窗、厨房窗、卫生间窗是否闭锁,地下室或小房要安装防盗门或加装暗锁,如出门时间长,有必要的话可托自己熟悉、信任的人帮助看管。

2、不要将财物放于窗边等显眼处,不要在家存放大量现金,外出或夜间休息时要将现金、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贵重且易被窃的财物存放妥当。

3、中老年人独自在家遇到有人敲门时,要看清后才开门,对陌生人不要随意搭讪,更不要让他(她)进屋。如果阻止不住要及时给子女、亲属或邻居打电话或报警。

4、在商场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注意看管好自己的物品;自行车、电动车存放要加锁,不要将贵重物品放入其中;外出时请将随身携带的包放在胸前,做到不离视线,防止被盗。

5、有车的朋友应尽量将车停放在院内或有人看守的停车场,并锁好车门,停车凭证及车辆证件要随身携带,不要将车辆停放在街面道路两侧、内街小巷、住宅小区楼下等不容易引起注意的地方;电瓶车和摩托车应停放在有人看管的区域内或停放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以内,夜晚则应将车停放在家中或车库内锁好,切忌乱停乱放;千万不要把现金和贵重财物存放在车上,以免车窗被砸、车门被撬;车辆尽量装防盗报警装置,或及时对防盗器进行更新换代,上防盗锁。

四、防爆炸

1、购买烟花爆竹时,要到有《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的销售点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有警示语和燃放说明、无漏药浮药的烟花爆竹;个人不要违规购买、燃放礼花弹等大型烟花爆竹。

2、正确选择燃放区域。不要在《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禁放区域和大中城市中心区燃放烟花爆竹,应选择一个宽敞且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防止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火灾。

3、正确燃放烟花爆竹。燃放前要仔细阅读产品包装上的注意事项,燃放时要按照说明书小心操作;不要拿在手中、更不要酒后燃放烟花爆竹;出现“哑炮”时,不要马上靠近,耐心等上十几分钟;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燃放烟花爆竹的,应当有监护人或其他成年人陪同;要文明燃放烟花爆竹,并主动抵制和举报违法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

4、临时存放烟花爆竹,要避免雨淋、潮湿并远离火源。

五、防交通事故

1、注意出行安全。春节外出一定要遵照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不争不抢,走好自己的路,横穿公路先看两边200米以内是否来车,发现或发生不良情况要及时报警;不要搭乘“黑车”,进入春运忙碌期时,各地车票尤为紧张,但千万不要乘坐无牌无照的“黑车”,这样您的安全和权益会得不到保障。

2、注意行车安全。在春节期间驾驶机动车,应当牢记交通法规,遵守交通信号或交通警察的指挥,按序排队通行,文明使用车灯、不随意变更车道,自觉做到不超速、不超载、不超员,开车时请不要接打手机;一定注意避免酒后和疲劳驾车;在高速公路驾驶机动车时,不要占用应急车道;行车时请系好安全带;驾乘摩托车时,请戴好头盔。

3、注意车辆保养维护。驾车出门前,应首先检查车况是否良好,尽量避免在交通高峰期驾车前往车、人流量大的中心区域,避免交通拥堵;若出远门,驾驶人员必须保证充足睡眠和良好的身体状况,还应提前了解清楚路线等情况。

六、防抢

1、在广场、市场、车站、银行附近、偏僻路段等场所和地方步行时,应把包挎在靠人行道内侧一边;在人多拥挤的地方逗留时,最好将现金放在贴身处,贵重物品、提包最好放在身前视线范围内。

2、从银行取款时,要尽量结伴而行,并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看是否有人尾随,最好驾驶汽车或乘坐出租车。

3、在公共场合骑自行车时,不要将肩包或手挎包外露,不要将包放在车架或购物筐内;手提包内尽量不放大量现金、贵重物品。

4、如遇到被抢时能躲则躲,避免过于激烈反抗,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如遇“飞抢”等情况要大声呼救及时报警,尽可能记下车牌、歹徒的特征和逃跑方向,协助警方破案。

5、夜间外出的女性要注意走在人多光线亮的地方,对于悄悄驶近的摩托车、小车要注意防范;走路要走在人行道的内侧,不要靠马路太近,更不要走到车行道上,这样容易招骑车歹徒袭击;贵重物品(如现金、存折、手机等)最好放在包里,挎包方式最好选择右肩挎和斜挎;不要将手机挂在胸前,给一些不法分子创造条件。

看过“春节安全知识“

春节安全知识

一是增强防火意识,春节前在家中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将阳台、过道处的杂物等易燃可燃物品彻底清理,消除隐患。

二是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超载驾驶,不开英雄车,注意大雾雨雪天气和冰滑泥泞路况,做到谨慎驾驶,安全行车。

三是加强对儿童的看管,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玩明火,放烟花时一定要避开窗户、井盖和柴堆等,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四是使用罐装气时,不可将残剩气液倒入下水道;注意生活用火安全,如果长时间外出,一定要关好总阀门。

五是出门时将家中电器电源拔掉,加强对火种的看管,必须在有人看管的情况下使用炉灶,做到人走火灭。

六是外出时家中最好不要留现金,将身份证、户口簿等重要证件保管好,看到有陌生人长久地站在你身旁时,就要格外注意,保持警觉。

七是注意家用电器安全。家电使用后切记关掉电源,另外,一些家庭常用电暖器、电炉子等,使用时一定要加倍注意。

八是纠正不良的吸烟习惯,不能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丢烟头和火柴梗、乱磕烟灰。

九是提高防盗意识。外出前,一定要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检查锁具的安全状况是否完好,切忌麻痹大意。

春节安全注意事项

春节安全注意事项一、用电安全

春节期间大功率电器使用机会较多,安全用电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1、不要让孩子随意乱接电线,避免灾害发生;

2、检查一下家用电器是否有漏电、老化的现象,以免对老人和小孩直接构成威胁;

3、对于取暖器材做到人离电断。

春节安全注意事项二、动火安全

1、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一个宽敞的地方,注意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近几年由于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的火灾不在少数,同时更要注意燃放中的安全问题;

2、防止住宅火灾,不要卧在床上吸烟,离家外出时要关闭煤气、拉掉不必要的电源,对易燃物品要妥善处理好;

3、熏制辣制品时,注意火候,防止油温过高起火;

4、发生意外时懂得如何自救或求救。

春节安全注意事项三、居家安全

1、即使是人在家里,也不要存放大量的现金或金银首饰;

2、注意安全使用燃气或煤气,使用安全合格的燃气器具,防止泄漏;

3、注意安全使用热水器,使用煤气热水器时务必保障通风;

4、建议您在家里放置灭火设施;

5、出门前检查门窗是否全部锁好;

6、检查您家里的阳台、窗户是否容易让他人侵入,如翻越、攀爬等;

7、任何未经核实的送货上门/维修人员,先通过观察,再打开门确认,尤其要提醒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任何时候,不要给上门推销的人员开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瑶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瑶族的来历习俗

全文共 5249 字

+ 加入清单

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山区。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瑶族有自己的语言,通用汉文。1982年,中央民族大学的专家,以26个拉丁字母形式,设计了(勉语)文字。

瑶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瑶族的来历习俗

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瑶族人的长寿、美容与医术均有极高造诣水准,已是世界公认的事实。瑶医治疗癌症、红斑狼疮、妇科病、跌打骨折、风湿病及毒蛇咬伤等病的效果,历来得到广大患者的公认。瑶族多信奉道教和巫教,少数山区的极少部分瑶民还擅长茅山巫术。 瑶族的民族历史

关于瑶族的来源,说法不一,或认为源于“山越”,或以为源于“五溪蛮”,或认为瑶族来源是多元的。但大多数人认为瑶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远古。瑶族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根据《盘瓠》、《渡海》和《长鼓》三个神话传说推断,瑶族先民曾是一支比较强盛的氏族,生活在中原一带。黄帝战蚩尤的传说,在我国可说是已经家喻户晓。蚩尤是瑶族人最为认可和影响最大的先祖。远古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原始人类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形成了以蚩尤为首领的名为“九黎”的部落联盟。正如《国语?楚语》注中所载:“九黎,蚩尤之徒也”。《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秦》高诱注亦称蚩尤是“九黎”之君。蚩尤部落被黄帝、炎帝击败,遗裔南逃,汇入南蛮部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在江淮地区形成了一个大部落——三苗,统称南蛮。瑶又自称尤绵,绵为蛮之音转,南蛮含有尤之成分无疑。《尚书吕刑》载:“三苗,九黎之后。盖黎与苗,南蛮之名,今日犹然。”禹统治中原的集团期间,经过长期征战终于击败三苗,三苗解体。瑶族先民为古代九黎、三苗之后,最初活动于中国江南地区,后逐渐向北寻觅生活基地,进入黄河中下游一带,蚩尤部落联盟被击败后,酋长被杀害,遗众被迫向四夷边境迁徙,主部退入江淮一带,分别汇入南蛮或东夷集团,成为这些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蚩尤与黄帝、炎帝和舜帝进行三苗战争,导致瑶族被迫迁徙、大分化、大组合的局面,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迁徙分化活动仍在延续。南北朝时期部分蛮族包括瑶族先民在内,曾一度越过江北,进入豫、皖地区。由于“蛮族”处于南北朝封建势力争夺要冲,成为两朝相互争夺或征讨对象,因而导致瑶族历史上第二次大迁徙、大分化、大融合的局面。瑶、苗先民,为了反对封建分割统治,反对强制同化,拯救民族危亡,又重组合成名为“莫徭”的强大部落联盟,与封建统治进行顽强斗争。其后人向西南方向迁移,在今江西、湖南、湖北地区与当地土著结合迅速崛起并形成一个部落集团。商末,聚居荆山、育水一带的南蛮,由于诸侯兼并、战争频繁,西返于荆江与荆蛮汇合,受楚附属。瑶族从居住地华中洞庭湖周围白山间峡谷一带,缓慢南移,聚居在长沙郡、武陵郡,与当地的土著民族融合,他们就是史称的“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

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后,采取迁“谪戍”民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从中原派大批汉人进入长沙、武陵蛮地区,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这些地区生产的发展。西汉时,武陵蛮地区的蛮人按丁计税,到了后汉仍对蛮族征收“徭税”。永和元年(136),由于“徭税”过处重,包括瑶族先民在内的武陵蛮纷纷起义。

南北朝时,瑶族先民已分布到“东连寿春(今安徽寿县),西通上洛(今陕西商县一带),北接汝颍(今河南东部及安徽西北部)”的广大地区。这一时期瑶汉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唐代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及广东、广西境内,史称莫徭蛮。莫徭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宋王朝对瑶族地区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加以控制,部分瑶族地区在土官或土酋的统治下,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在瑶族的历史上,有一次重要的迁徙。元朝时期,官员派人前来征税,当地瑶民热情款待,以至官员忘了回衙,衙门误以为瑶民杀了前来征税的官员,故派兵前来剿杀,瑶民被迫迁徙分转各地,临前将牛角分成十二节由十二姓掌管,相约千年之后再回故地。

元、明、清时期,瑶族的分布已遍及广西、广东以及湖南西南部和云南、贵州的部分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展较快的地区已接近汉族地区的水平,而偏远地区的瑶族“随溪谷群处”,甚至不从事农耕,以猎山兽为生者,一部分尚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由于封建王朝剥削、征剿屠杀,明末清初,部分瑶族逃至越、老、泰等国边境。至20世纪70年代,在越、老、泰等国的部分瑶族分别迁徙到美、法、加拿大等国居住。

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湖南、湖北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云南的瑶族是明、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分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地。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说本民族的语言,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瑶族的饮食习惯

瑶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日常菜肴有黄豆、饭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利用“鸟盆”捕捉候鸟,腌制为酢,是款待贵客的美味佳肴。桂北地区的一部分瑶族盛行“打油茶”,即以油炒茶叶煎汤,佐以生姜、辣椒、食盐调味,趁势冲泡炒米、炒豆、米花之类同饮,具有特殊的风味。瑶族住房有竹舍、木屋、茅房和小部分泥墙瓦屋。房屋一般是一栋三间,中为厅堂,两侧房前部为炉灶或火塘,后部为卧室,屋前屋后,分设洗澡棚或猪牛栏。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几个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他们以务农为主,实行轮耕,兼营狩猎、捕捞与采集,手工业较发达;聚居区出产优质红米和药材。

过去,瑶族常在米粥或米饭里加玉米、小米、红薯、木薯、芋头、豆角等。有时也用“煨”或“烤”的方法来加工食品,如煨红薯等各种薯类,煨苦竹笋、烤嫩玉米、烤粑粑等。

居住山区的瑶族,有冷食习惯,食品的制作,都考虑便于携带和储存,故主食、副食兼备的粽粑、竹筒饭都是他们喜爱制作的食品。劳动时瑶族均就地野餐,大家凑在一块,拿出带来的菜肴共同食用,而主食却各自食用自己所携带的食品。

常吃的蔬菜有各种瓜类、豆类、青菜、萝卜、辣椒,还有竹笋、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黄花等。瑶族地区还盛产各种水果。蔬菜常要制成干菜或腌菜。云南的一些瑶族喜欢将蔬菜做得十分清淡,基本上是加盐白水煮食。有的直接用白水煮过之后,蘸用盐和辣椒配制的蘸水,以保持各种不同蔬菜的原味;肉类也常要加工成腊肉。广西的瑶族烹调肉类一般用干炒、水煮,放盐调味,用佐料的较少;而肉类则要做成味道十分浓郁的菜肴,鲜肉或腊肉,先炸烤焦黄,然后再煮。

瑶族人喜爱吃腌制食品。“鸟酢”,是瑶族独具风味的著名食品,用鸟肉腌制而成。将捕获的鸟去毛洗净、晾干,拌以米粉及食盐,放入一个小口瓦坛内,用芭蕉叶封住坛口,数日后即可取食。瑶家人常用“鸟酢”来招待贵客。有时,还用这种方法腌制猪、牛、羊肉等。

瑶族人也喜欢吃虫蛹,常吃的有松树蛹、葛藤蛹、野蜂蛹、蜜蜂蛹等。瑶族人还喜欢利用山区特色自己加工制作蔗糖、红薯糖、蜂糖等。

瑶族人大都喜欢喝酒,一般家中用大米、玉米、红薯等自酿,每天常喝2、3次。云南瑶族喜用醪糟泡制水酒饮用,外出时,常用竹筒盛放饮时对水。

瑶族还喜用桂皮、山姜等煎茶,认为这种茶有提神、清除疲劳的作用。很多地区的瑶族喜欢打油茶,不仅自己天天饮食,而且用油茶招待宾客。逢清明节时,各家各户都要做染色花饭吃。

宴客有号称“瑶家三礼”的“敬茶洗澡接风酒”;全寨公宴贵宾的“碗酒串肉”;山珍野味杂陈的“献鲜”;以名珍“水龙肠”接风的“龙肠席”等。此外,还有调解民事纠纷的“上门挂红酒”,宣布断交撵人的“炒豆煮蛋”。

其中,不少食俗颇有意趣,例如求婚带一包肉和两葫芦米酒,女方同意便收肉不同意则刺破葫芦;择婿常有“埋蛋”之举,视其变化决定取舍;姑娘出嫁向乡邻分赠焦黄豆;离婚仪式为“破竹筒”,离婚双方各提一筒酒,交换饮毕砍破竹筒后就此和气分手。

崇拜盘瓠的瑶人禁食狗肉和龟肉;崇拜密洛陀的瑶人禁食母猪肉和老鹰肉;绝大部分瑶人禁食猪肉和蛇肉;产妇分娩后头几天禁食猪油;祭神忌用狗、猫、蛇、蛙;猎兽后必须先祭奠山神才可分割食用。

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招赘习俗较为普遍。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较为自由,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串村走寨的机会,通过唱歌形式,寻找配偶,双方合意,即互相赠送信物,“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征求父母同意,请媒说合,方可结婚的。

节日里因为人多,饭一般不用铁鼎锅煮,而用木甄蒸,这种饭香气更浓。每逢节日。瑶族人家还要做粑粑。节日菜肴主要是鸡、鸭、鱼、猪肉、豆腐、粉丝以及各种蔬菜。五岭山脉的瑶族,节日里喜作豆腐圆(圣水豆腐酿---瑶家十八酿第一酿),包“荷包扎(米粉肉)”。盘王节每隔若干年才举行一次。过去过盘王节时,都要大量宰杀牲畜,进行祭祀。祭春每年都要进行,一般都选在农历三月,届时青年男子要上山围猎,下河捉鱼;妇女则要包粽粑,蒸五色糯米饭。花篮瑶在除夕晚上要先以一块肉和一团粑粑给狗吃,名为祭狗,然后家人才能进餐。他们认为谷种是狗带来的,先祭狗是预祷五谷丰登。节日菜肴要丰富多彩,除鸡肉外,还有河鲜和捕猎的山禽野味及豆腐。

有的地方瑶族四月八节还要煮乌米饭。在湖南江水县的瑶族姑娘,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过“野餐节”时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们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时,小伙子不许偷看,违者还要受罚。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大型娱乐活动,多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以后进行,时间的长短各种不一,约为3—9天。届时家家备有水酒、糯米粑粑招待客人,许多瑶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机会进行择选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双方的家长就可通过媒人去说亲,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举行婚礼时,都要大摆筵席,按传统习惯,婚宴上必须要请寨老参加,新郎新娘饮交杯酒。

瑶族的婚俗

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都是适龄男女必说之事。中国传统,女方嫁给男方,生的子嗣岁随父亲姓,这也成为千百年不变的规定。但在我国少数民族当中,嫁郎嫁女都有一个样的说法。

爬楼

茶山瑶年轻人“爬楼”聚居在广西大瑶山的瑶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响,在婚嫁上基本保持着传统习俗。

这里生活在大瑶山的茶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意即住在山上的人。茶山瑶的小伙子为了寻求爱情,至今流行着的“爬楼”风俗,独具民族风情。茶山瑶村落一般依山傍水,较大而集中,其住宅均为两层木楼。门面和吊楼部分,雕龙刻凤,涂油抹彩,好似一顶花轿悬挂山中。清静的吊楼是成年姑娘社交活动的场所。走进吊楼楼的大门,便会发现 聚居在广西大瑶山的瑶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响,在婚嫁上基本保持着传统习俗。这里生活在大瑶山的茶山瑶。

嫁女又嫁郎

瑶族自治县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境内因汇聚着盘瑶、花蓝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等5个支系的瑶族而被称为“世界瑶族之乡”。已故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大瑶山的瑶族是全国支系较多,民俗表现最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类研究的两个民族热点,其中就有瑶族。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瑶族群众在生活中形成了深厚质朴、绚丽多彩的瑶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瑶家婚嫁礼仪,涵盖了瑶族丰富。盘瑶婚期大多在秋收之后,春节之前,分“嫁女”和“嫁郎”两种。举行正式婚礼之前,必须经过择偶、提亲、订婚等过程。婚宴“正酒”三餐,“偏酒”(早餐、宵夜)六餐。第四日早上亲客告辞,男家各送一份“奶头礼”(亦谓小源礼),即:送岳父母猪腿各八至九公斤,其它猪肉四到五公斤。第四或第五天,夫妻回门住一宿,同回后方圆房。

瑶族的宗教信仰

瑶族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有些地区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或图腾崇拜占有一定地位;有些地区则主要信奉巫教和道教。道教对瑶族影响很大,凡属丧葬一套祭祀仪式,基本上按道教法旨进行,只是其中掺杂了一些民族原始宗教的内容。瑶族人认为狗是自己的祖先,在重大节日时都是先有狗上桌舔食后方能食用。相传在远古时代,两个大王之间互相打仗,其中一大王下诏,如杀死对方者将女儿许配给他,瑶族的祖先将诏文揭下,深夜潜入军中将那大王头颅咬下。许诺的大王不好反悔,却又认为这是一只狗,于是要求他们隐居深山。瑶族的祖先带着大王的女儿来到四面环山之地,不料,深夜瑶族的祖先竟由狗变成人,二人结为夫妻。后发展为千户人家,此地被后人称为千家峒。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汉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三亚春节能下海吗 三亚春节可以游泳吗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春节三亚的旅游旺季,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这里度假,但是,大家在来之前要先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那么,三亚春节能下海吗?三亚春节可以游泳吗?

三亚春节能下海游玩吗

外面的室内恒温泳池在冬天一般温度是保持在25到28度的样子的。中午如果在25度左右,可以游泳的哦。我个人比较怕冷,觉得25度左右下水的体感是:刚下有点冷的,适应一会儿就不觉得了。这个季节穿衣服的话,短袖外面建议要套上一件外套的哦。中午热了再脱掉。

三亚旅游推荐线路

D1中午抵达三亚,天涯海角+18公里椰梦长廊看日落住宿三亚湾

D2南山景区-大小洞天。住宿三亚湾

D3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住宿亚龙湾

D4蜈支洲岛住宿蜈支洲岛

D5海棠湾免税购物店。住宿海棠湾酒店

D6三亚凤凰岭公园—鹿回头公园住宿大东海

D7返程

如何选择酒店:

三亚湾是近年来开发的热门,酒店新而且高级,但三亚湾的海水一般。这个区域里,比如香水湾君澜酒店就不错。传统意义上沙滩和海水最好的是亚龙湾,人少,但是金棕榈、五号别墅等等酒店都偏老了,设施陈旧,现在卫生情况也有下降,价格也跌了,能接受的话,也算是不错的选择,经济实惠。第三轮可以选的是大东海地区,人比较多,海水情况属于二流,酒店以银泰为代表,俄罗斯美女很多。银泰的BBQ户外烧烤晚餐很有名,值得吃一下。大东海就是三亚市区的一部分,所以住在这里比较便利。另外几个海湾进出都要坐出租车,很远。

温馨提示

三亚春节期间气温在22到28℃之间,气温适宜。早晚下海有些凉,建议中午或下午让小孩下海玩一会,早晚就不要下海了,小孩子的适应能力不如成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元宵节主要有哪些习俗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祭门、逐鼠、送孩儿灯、迎紫姑等风俗习惯。其中,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另外,“元宵”在南北方叫法和吃法都不同。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

元宵节主要有哪些习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拜年为什么要给红包 春节为什么要给红包呢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期间,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都要给晚辈发红包,又称为压岁钱。这是为了节日的喜庆,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晚辈。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春节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红包里的钱,是要让晚辈们开心。但晚辈不能当着长辈面打开,这是不礼貌的做法。

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物品。现在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台湾春节习俗:关于台湾过春节的节日习俗

全文共 2232 字

+ 加入清单

台湾春节习俗: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到来了,全国人民为欢欢喜喜过大年,都开始忙碌起来了,买年货,贴春联、贴门神、贴花、放鞭炮、扫尘、洗浴、祭灶、祭祖、守岁、拜年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开始了,而全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本网特别为您整理出台湾各地春节习俗,让您了解台湾,走近台湾。 台湾和祖国大陆各地一样,春节,也叫过年,是民间最为热闹、时间最长的节日。 一般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开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上元节)过完,才算全部结束,历时整整1个月。 尾牙。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台湾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这一天,台湾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还要在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地基主(对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号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以前,如果老板在来年不准备续聘的员工,便在筵席中以鸡头对准他,暗示解聘之意。不过,这种风俗已绝迹。除了近年来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围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润饼系以润饼皮卷包豆芽菜、笋丝、豆于、蒜头、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酱等多种食料。刈包里包的食物则是三层肉、咸菜、笋干、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乡土食品。 送神。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家家户户举行祭灶活动,欢送灶神及其他诸神上天。 灶神俗称“灶君”,也有叫“司命真君”、“灶君公”、“护宅天尊”。“灶王”等。其全称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因此也有人称之为“九天东厨烟主”。早期台湾民间,每家厨房都有一个相当大的“灶”。相传灶有灶神,于每年的一月四日被玉皇大帝派来监视每一家的言行,直到十二月二十四日,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报告各家的善恶功过。 除夕:辞年、避债戏、围炉、守岁等。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是台湾年俗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习俗也相当多。先辞年,布置“厅头”,即在奉祀“观音妈”和诸神像的大厅上,换新版画和联轴。到了下午举行“辞年”仪式。在供桌上盛设五牲及各种年粿供奉诸神,然后拜祖先,行三跪九叩大礼,以表示感谢这一年来诸神明及祖先的保佑,并祈求新年更多的赐福。神桌前还要供“春饭”,即盛有饭的小碗,饭上插上用红纸做的花。神佛前各三碗,灶上一碗。这些花又叫“春仔花”或“饭春花”,这个饭叫“过年饭”。(在闽南语中,“春”与“剩”谐音,意思即怎么吃也吃不完,还有剩余)。桌前还摆放三堆橘子及一些红枣。红枣表示年年好。橘子到元宵才能拿下来,有句俗话“上元瞑(夜)拆柑棚。”最后,还要烧金纸、放爆竹,才算结束辞年仪式。 避债戏与讨债灯,是辞年时为躲避债主上门催债的节日活动。在除夕夜,台湾各寺庙都要祭神演戏。凡负债过年无法偿还的人,便跑到寺庙的戏台前,躲进人群中看戏。依照风俗,债主就不能问他讨债。若讨债者硬间至“避债戏”台下找人要钱,就会引起公愤,遭至群众围殴,自讨没趣。这台戏要通宵达旦地演下去,直到翌日凌晨大年初一。负债者也就顺利地过完年。不过,债主也有办法对付,即在大年初一,穿着旧衣服,提着灯笼上门讨债,佯称自己是从年三十晚上追债追到现在尚未回家,灯笼还提在手上,不能算是“新年讨债”,这种灯就叫做“讨债灯”。但是,除非积怨很深,债主一般不会轻易使用“讨债灯”。 围炉、除夕之夜,也叫过年夜,出外谋生的家人,都要赶回老家来团聚,如果无法赶回,就要空出一个位子放那人的衣物,表示团聚。全家一起围着桌子吃一年之中最丰盛的菜肴,桌下置一火光熊熊的烘炉,炉边置一些铜钱,以示温暖如春,财气旺盛。围炉时所吃的一般都有象征意义。如一定要吃“长年菜”(芥菜做的,表示长寿)、“韭菜”(“韭”与“久”谐音,吃的时候要一根一根,从头吃到尾,不横吃,不咬断,年寿才能“久久长长”)。此外,还要吃萝卜(即菜头)表示好彩头;吃“全鸡”,表示全家福(“鸡”与“家”谐音);吃“蚶”取其繁殖力强之意,吃完后蚶壳要放在床下,表示会生蚶子蚶孙;吃鱼丸、虾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丸与元谐音,三元即是状元、会元、解元);吃所有的菜均不用刀切细,应以原形煮食。 台湾有句谚语叫“二九老”,指除夕是如意大吉的日子。以前台湾盛行收养异姓女子为“童养媳”。直养到十七八岁时,就与自己的儿子结为夫妇。家境富裕者多在二十日后设宴招待亲友,举行婚礼。家境一般者,则在除夕合家团聚,将童养媳与儿子圆房,俗称“送做堆”、“合房”域“做大人”。通常结婚要选择黄道吉日,避免触动神明,惟除夕之日,神明皆已送上天,此时选择童养媳和儿子“送做堆”,就不用耽心遭受神谴。 全国各地春节习俗·北京春节习俗·上海春节习俗·天津春节习俗·重庆春节习俗·安徽春节习俗·甘肃春节习俗·广东春节习俗·贵州春节习俗·海南春节习俗·河北春节习俗·黑龙江春节习俗·湖北春节习俗·湖南春节习俗·吉林春节习俗·江苏春节习俗·辽宁春节习俗·青海春节习俗·山东春节习俗·山西春节习俗·陕西春节习俗·云南春节习俗·浙江春节习俗·广西春节习俗·福建春节习俗·内蒙古春节习俗·河南春节习俗·江西春节习俗·四川春节习俗·西藏春节习俗·宁夏春节习俗·新疆春节习俗·香港春节习俗·澳门春节习俗·台湾春节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春节风俗大年初一:拜年 占岁 聚财

全文共 280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风俗年初一:拜年占岁聚财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朱仙镇木板年画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狗狗春节外出注意事项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外出时为狗狗戴上牵引绳

步入春节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就是那震天的鞭炮声,的确它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热闹,但是对于某些狗狗来说这无疑成了它们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所以作为饲主在这段时间里应当照顾好自己的狗狗,尤其是带着狗狗外出时更是要注意,最好为其佩戴好牵引绳再出去,以免受到惊吓,而逃跑。

我们知道狗狗的听觉相对于我们来说要灵敏的多,因此它们对于声音也更加的敏感。很多狗狗在听到鞭炮声之后都吓得上蹿下跳,一下子就没了踪影,如果是在室内的话还好,但是如果是在室外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可能就会面临丢失狗狗的危险了。因此如果要在春节期间带着狗狗外出,首先就要让它们适应突发的声响。

需要接受声响训练的通常是一些胆子比较小的狗狗,通常它们对声响或其它的一些刺激比较敏感,所以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还是要让它们熟悉这些声音,使其能够适应这些突发状况。当它们听到鞭炮声时可以安抚它们的情绪,平时也可以自己制造一些声响,让它们渐渐知道这些声响并不会对它们造成什么伤害,当它们慢慢习惯之后就不会再变得那么敏感了。

外出时做好保暖工作

除了训练狗狗适应声响防止其受到惊吓而逃跑之外,外出时也要做好相应的保暖工作,毕竟在这段时间里相对来说气温还是比较低的。对于长毛犬我们可以不为其穿衣,不过对于一些短毛犬最好还是穿上一些衣服,防止受冷着凉,引起感冒。

还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由于春节期间几乎每家都会准备很多食物,因此相对来说一些生活垃圾的数量就会明显上升,这时候我们就更应该做好狗狗的看护工作。外出时一定要帮狗狗戴上牵引绳,这样不仅能防止狗狗在听到鞭炮声之后乱跑,还能及时阻止狗狗胡乱地吃地上的食物。不仅如此,春节期间相对来说人肯定比较多,而狗狗可能会对一些陌生人感到不习惯,为了防止狗狗咬伤别人,戴上牵引绳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春节私家车出现的概率明显比平时要高出很多,因此在带狗狗出行时要做好它们的管理工作,很多狗狗喜欢在树木、电线杆等地方尿尿做标记,而一些私家车的轮胎往往也会惨遭毒手,但这毕竟是别人的车,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再带狗狗外出时还是要尽量让狗狗避免接触其他人的车子,防止它们在车胎上尿尿。

为了让狗狗过上一个好年,也为了我们能够安安心心的过年,在春节这段时间对于狗狗的管理应当比平时更加注意,饮食、护理、外出等工作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外出时记得做好保暖工作,安全措施也一定要做好,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看护好狗狗不要让它们乱吃东西,以免对健康造成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朝鲜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朝鲜族的习俗

全文共 3814 字

+ 加入清单

朝鲜族又称韩民族、高丽族等,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又称:韩半岛)的朝鲜、韩国、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被称为中国朝鲜族。在美国境内的朝鲜族属于美国亚裔少数民族,被称为韩裔美国人,根据2006年美国社区人口调查,韩裔美国人约有152万人。

朝鲜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朝鲜族的来历习俗

朝鲜族的历史

朝鲜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在朝鲜半岛或是聚居或是与其他民族杂居。1677年,清朝为保护其民族发祥地,将包括长白山区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实施了封禁令,持续近200多年。不过,公元1700年之后一些不堪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自然灾害的朝鲜人仍然携家眷、牵牛马而潜居中国东北谋生。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难,一些苦难的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沿岸一带开垦。但此时迁入人数还不很多,大多数春来秋去,居住尚不稳定。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农民尚采取封禁政策。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日俄对东北的争夺战争使摇摇欲坠的清廷意识到人烟稀少对东北边疆防卫的巨大不利影响,于是正式彻底废除了延续200多年的封禁令。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使更多朝鲜人进入东北。

随着日本在朝鲜侵略的加剧,大批居民为寻找生路,不顾朝鲜政府禁令,纷纷徙入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定居。据统计,1870年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朝鲜族聚居乡。清光绪七年(1881)延边地区朝鲜族已达1万多人。1883年在集安、临江、新宾等县的朝鲜族居民已有3.7万多人。同一时期,乌苏里江沿岸一带也移入为数不少的朝鲜族农户。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朝鲜人民和部分抗日爱国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已达36万多人。

朝鲜族的婚礼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朝鲜族婚俗从说媒到结婚要经过六次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和“迎请”。姑娘和小伙的接触传话,需要一个“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善”,与汉族的“相亲”相似,如满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与之对“穹合”,所谓“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属相是否相顺而不相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经媒人通知男方家,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可“择日”确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并送彩礼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缎”、“红缎”等。“纳采”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提亲时送的礼物。“问名”礼是占卜新娘将来的运气好坏而打听其母姓名的礼仪。“纳吉”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通知吉日。“纳币”礼是新郎家给新娘有送的青缎、红缎等财礼,“请期”礼是新郎家把选定的婚期以书面形式送到新娘家征求意见,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迎亲”礼,即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迎亲”礼,即新郎迎接新娘,也最为隆重。

朝鲜族婚礼的仪式很复杂,在延边,婚礼一般分两段进行:先在新娘家举行,后在新郎家举行。在新娘家举行谓之“新郎婚礼”,在新郎家举行谓之“新娘婚礼”。新郎婚礼一般要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顺序进行。新郎在新娘家住三日后,便独自回家,随后新娘等待选定的吉日再被迎接到新郎家,新郎家也照样搭起醮礼厅,为新娘摆喜筵,第二天新娘同丈夫家的人相认,施礼,被请去招待,至此,婚礼才告结束。朝鲜族结婚后一般都不离婚,他们在婚礼中举行献木雁的仪式,象征夫妻白头到老的愿望。

朝鲜族的丧葬

朝鲜族多实行土葬,散居在城镇的也实行火葬。在朝鲜族社会,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社会上老人受到尊重,人们非常鄙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朝鲜族老人死后,亲人三天内不准洗脸、理发,也不准吃干饭,而且必须穿孝。亲友来吊唁,首先在遗体前三叩首,再同死者亲属相互二叩首。举行埋葬一定要在单日。入殓时要给死者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三天后埋葬。埋葬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墓地,墓地多选在山坡的阳面,头朝山顶脚朝下。埋葬后,坟前置供品,叩首。以后要连续祀三天,饭前上供:第一天上供祭祀叫“初云”,第二天叫“拜云”,第三天带供品到坟地叫“三云”。以后每逢死者的生日、死日、清明、端午、中秋节等都要祭祀。

朝鲜族的饮食

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团、切块、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制成。冷面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漂净,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进大缸密封制成。腌制时间越长,味道越可口。

打糕: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打糕的历史比较长,早在18世纪朝鲜族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当时称打糕为“引绝饼”,并称引绝饼已称为传统食品之一。如今,凡逢佳节或红白喜事,每家都用打糕来招待亲朋好友。顾名思义,打糕是打出来的。打糕的原料主要是糯米。不产糯米的地方,则用小黄米或糜子;所洒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红豆外,还可以用黄豆、绿豆、松子、栗子、红枣、芝麻等。制作时,先将粘米淘净蒸熟,放在打糕槽内或石板上,用打糕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块而成。吃的时候,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块,蘸着糕面吃。

冷面:朝鲜族传统食品之一。朝鲜族人不仅在炎热的夏天爱吃冷面,即使在寒冬腊月里也喜欢坐在炕头吃冷面。特别是每年到农历正月初四中午,朝鲜族有全家一起吃冷面的习俗。据民间传说这一天吃面条,可以“长命百岁”,故冷面也称做“长寿面”。冷面的主要原料是荞麦面、小麦面和淀粉,也可用玉米面、高粱面、榆树皮面和土豆淀粉制作。做法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

耳明酒:喝“耳明酒”是朝鲜族的风俗。正月十五早晨,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聪,此酒并非特制,凡是在正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

三伏与狗肉酱汤: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可是朝鲜族在三伏天却有宰狗吃狗热汤的习俗。这种酱汤别有风味,在三伏天吃狗肉酱汤可大补。朝鲜族大多数人爱吃狗肉。然而在节日,或办红白喜事时是绝对不准吃狗肉的。这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礼节。

五谷饭:朝鲜族吃五谷饭由来已久。每逢正月十五,农民用江米、大黄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做成五谷饭吃。还拿一些放到牛槽中,看牛先吃哪一种,便表示哪种粮食这一年能获丰收。这种风俗,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米酒:朝鲜族爱喝的一种饮料。米酒是他们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来访,主人总要端上来一碗自家酿制的米酒。这种酒比黄酒的色稍白一点,而且还略带甜味。这种米酒后劲十足。长辈一起喝酒时,要把头移到旁边去喝,切不可面对着长辈举杯饮酒,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尊重。

辣白菜: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每年冬天,大白菜下来后,他们就开始制作辣白菜了。此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家家都要做,少则几百斤,多则上千斤,因为要持续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清香爽口,有解腻解酒、助消化、增食欲之功效,既是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欢迎,成了朝鲜族日常饮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朝鲜族喜欢食米饭,擅做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做米饭用的铁锅,底深、收口、盖严,受热均匀,能焖住气儿,做出的米饭颗粒松软,饭味纯正。一锅一次可以做出质地不同的双层米饭,或多层米饭。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

朝鲜族日常菜肴常见的是“八珍菜”和“酱木儿”(大酱菜汤)等。“八珍菜”是用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桔梗、蕨菜、蘑菇八种原料,经炖、拌、炒、煎制成的菜肴。大酱菜汤的主要原料是小白菜、秋白菜、大兴菜、海菜(带)等以酱代盐,加水焯熟即可食用。

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享有盛誉,是入冬后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备菜肴。泡菜味道的好坏,也是主妇烹调手艺高低的标志。朝鲜族菜肴食用后大都有一定的滋补和医疗作用。如春天食用的“参芪补身汤”、伏天食用的“三伏狗肉汤”、冬天食用的野味肉和野味汤等。

朝鲜族节日菜肴品种繁多,并备时令名菜。朝鲜族名菜名点很多,主要有神仙炉、补身炉(又称补身汤、狗肉火锅)、冷面、打糕、朝鲜泡菜等。另外还有:酱牛肉萝卜块;铁锅里脊;生拌鱼等朝鲜族风味菜肴。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汉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立春的风俗

全文共 1989 字

+ 加入清单

立春日“咬春”是中国特有风俗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

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用来卷菜吃。

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的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在老北京,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民俗专家表示,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风俗。

“立春”喝春酒吃春饼打春牛

“立春”是24节气之首,这时气温开始回升,多风,民谣说“春天鹅毛起”,象征春天开始了。

立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的2月4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开始。《历书》中说:“大寒后十五日,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也。”

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农谚更有“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春”、“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立”有开始之意,立春即为春季伊始,“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表示天气回暖,万物更新。

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了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象。时至立春,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白天变长了,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趋于上升或增多。

立春这天,民俗信仰祭祀芒神,即勾芒,它是东方之神,春天之神,草木之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滋长。这种祭祀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农业的丰收。

天文专家表示,我国民间百姓在立春之日有喝春酒、打春牛、贴春帖、吃春饼等美好习俗。

立春“鞭牛”体现期盼五谷丰登

据专家介绍,立春这天,民俗信仰祭祀芒神,即勾芒,它是东方之神,春天之神,草木之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滋长。这种祭祀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农业的丰收。新华社发

有关专家介绍说,立春之日民间有“鞭春”“打春”的习俗,就是鞭打春牛,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京都风俗志》一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立春这一日,老北京的庙会里,一般都会在卖皇历的同时连带着卖春牛图,春牛图上前面牵牛的那个男子,画的就是芒神。一般人家,会把春牛图请回家,和那些拿回家里的春牛的碎片的意义是一样的,自己对自己祈祷,春神和春牛都是一年的保佑。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疾病,今已成为娱乐。

立春日,通常村里会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为的是求当年能有好收成。有些地方还会把春牛肚子里塞上五谷,当春牛被打烂时,五谷便流了出来。拾起谷粒放回自家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由于是春天的开始,我国民间都把立春作为节日来过,称为立春节,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专家介绍说,立春日迎春,是在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历史悠久,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出现。

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最初的活动很隆重。文献中有很明确地记载: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

那么为什么要在东郊迎春呢?因为当时祭祀的勾芒是主管农时的,称芒神,传说他居住在东方,所以就将祭祀的活动定在了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着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可以看出立春在很早之前是相当受重视的。

专家表示,现今立春日迎春虽不如从前隆重,但立春这天寄托着人们的希望,所以各地仍会有一些特殊的方式来迎接立春,比如挂风车、鞭打泥制春牛、踏青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为什么红包不能正常使用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支付宝账户里有红包,但是拍下宝贝付款时没有提示红包可以使用的原因有很多种:

一、不符合红包使用规则

1、有红包的支付宝账户不是拍下宝贝的淘宝会员名绑定的支付宝账户。

例如:宝会员名“AAAA”绑定的支付宝账户是aaaa@163.com ,淘宝会员名“BBBB”绑定的支付宝账户是aaaa@sina.com(账户里有红包),那么用淘宝会员名“AAAA”去拍下宝贝付款的时候就不会提示有红包可以使用。

2、收到的红包是A卖家送的,且规定需要在A店铺/网站使用,而在另一店铺/网站使用,则是不支持红包使用。如果账户里有可以使用的红包,建议登录支付宝账户—我的支付宝—红包中查看“收到的红包”中进行“查看”即可。

二、如果账户里的红包是符合使用规则的,有可能是电脑设置的原因,建议按以下方法重新设置:

1、首先打开IE浏览器在工具中点击Internet选项进入。

2、选择安全——自定义级别进入。

3、重置为选择安全级——中,并点击【重置】。

4、确认更改设置。

5、点击【高级】——【反原默认设置】,确认后在下次交易中达到红包的使用的条件时就会提示可以使用红包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春节期间,防止儿童摔伤很重要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春节的时候,是我们大人最忙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疏忽孩子发生意外,因此在春节期间,防止儿童摔伤很重要

春节期间,防止儿童摔伤很重要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提醒家长,在春节期间一定要照顾好孩子,让孩子远离摔伤及其他意外伤害。

1岁以下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室内,地板最好铺上泡沫塑料垫,防止孩子从床上掉下来摔伤。

孩子1岁以后开始攀高,甚至会找个椅子垫个箱子去拿高处的东西,但这时孩子的平衡能力很差,容易摔倒,家长要特别注意。

住楼房的家长不要让孩子在窗台上玩,窗台下不要放桌子、凳子或梯子,防止孩子攀爬到窗台上。阳台上不要堆放杂物,防止孩子从杂物上攀爬发生坠楼事件,阳台最好装修成封闭式的。

父母带孩子到公园玩秋千、滑梯,要格外留意,孩子玩得高兴,得意忘形,容易发生意外。如从滑梯的高处急速冲落,不慎触地受伤,或从滑梯上跌下。不要让孩子一个人玩秋千,秋千也不要荡得太高,防止孩子害怕或掉下来摔伤。特别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在摆动的秋千附近跑来跑去,防止被秋千撞伤。

专家提醒,受伤或关节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最好先冷敷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水肿,不要随意按摩或推拿受伤部位。必要时到医院做X线检查排除骨折。

总之,到过年过节,家长们一定要看好孩子,让孩子平平安安的过节。假如你想了解更多如何预防儿童玩耍摔倒的知识,本网站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供您查找,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满族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3427 字

+ 加入清单

满族,全称满洲族,辛亥革命后被称为满人、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2000年统计的满族人口数为1,068万。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17世纪四十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满族入关后,其服装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满族的礼仪

满族进入辽、沈以前,具有精于骑射的特长。7岁左右的儿童即以木制弓箭练习射鹄,女子执鞭不亚于男子。满族的服饰,男子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和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女子在头顶盘髻,佩戴耳环,穿宽大的直统旗袍,足着高底花鞋。入关以后,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曾有一个时期各地妇女穿旗袍甚为流行。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有两间正房,门向南开,外屋有灶,里屋北、西、南3面有炕。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时见长辈行“打千”礼,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妇女双手扶膝下蹲。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满族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便坐人和堆放杂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据说主是因为狗在满族先人的长期渔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作用,人们不忍食其肉、用其皮,于是形成这个习俗。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偏僻乡村中,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份。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为发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满族风俗习惯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满族的婚俗习惯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车送亲,由其哥哥护送。彩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轿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俗称“过火避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也有实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以免伤着新娘。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轿来到天地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拜完北斗后举世闻名行“撇盏”仪式。即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猪肘一方、酒三盅、尖刀一把,萨满单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满语念经,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同时端酒盅齐把酒泼到地上。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使他们子孙满堂,白头偕老。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响房”。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又叫“抱保媒壶”。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揭盖头”。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满族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汉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QQ和微信面对面红包有什么区别 面对面红包背后深意解析

全文共 2345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听说微信今年要退出红包大战,不与Q以及支付宝抢夺红包战争的胜利了。可是近期微信又升级了,出现了新的面对面红包,那么和QQ的面对面红包相比,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腾讯同时出现面对面,背后有什么深意呢?

据了解,将微信更新至新版本后,用户通过二维码就能把红包发给身边的人,身边的人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用户的红包。这一玩法和QQ日前推出的“面对面红包”十分相似——打开手机QQ就可以随时为面对面的亲戚好友派发红包,即使对方不是QQ好友也可以扫码收红包。

为何QQ刷爆朋友圈? QQ和微信面对面红包有什么区别?面对面红包有什么不同呢?

腾讯先后推出两款类似的“面对面红包”,确实出人意料。但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今天微信面对面红包的上线,却让QQ的面对面红包在朋友圈刷屏了。

这是为什么?个人分析又两个原因:

第一,大体上看,无论微信还是QQ,“面对面红包”都是以C2C的形式派发和收取,用户可以通过二维码收发红包。但从用户体验和功能上来看,二者还是有细微差别的。而且经本人亲测,QQ的“面对面红包”有明显优势,也更好玩!

就二维码的时效来看,微信“面对面红包”二维码的有效期仅为1分钟,也就是说,如果对方1分钟之内没有扫描你的红包二维码,这个红包就失效了;而QQ的红包二维码是不会过期的,即使对方很久之后才扫描,红包依然有效。这从根本上限制了微信面对面红包无法在朋友圈刷屏。

(微信面对面红包)

第二,相比微信的面对面红包,QQ的功能设计更加年轻化。微信“面对面红包”一次只能发一个;而QQ则可以同时发多个,用户左右滑动页面可实现红包二维码的转换,便于向不同好友发出相对应的红包。

此外,QQ“面对面红包”还可以添加祝福语,增添节日气氛,同时还可以截图分享到其他社交平台(比如微信朋友圈),既解决了线下红包社交的场景需求,又保留了社交媒体上快速分享的优势,这也是微信红包所不具有的。

(QQ面对面红包)

有很多人说这是腾讯在嘲讽支付宝,又有很多人说这仅仅是一种巧合!这是不是太巧了呢?面对面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机密呢?到底又有什么深意呢?

这就要从红包大战开始说起。尽管前几天QQ天降红包和支付宝集五福大战的三百回合,2.5亿VS 2亿在春节前吸引了不少用户眼球。但这毕竟是一个运营活动,跟常态的产品功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春节是阖家团聚的重要时刻,对于平时聚少离多的现代家庭来说,交流和团聚才是春节最重要的意义所在。“面对面红包”虽然利用手机来完成,但实际发生在线下。只有在亲朋好友相聚时,只有当人们真正面对面时,才有“面对面红包”。事实上,这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这跟纽带,将线上的人拉到线下,促进线下的聚会,也使得聚会更加丰富有趣。从这一点来看,腾讯推出微信和QQ“面对面红包”,也是在践行作为社交平台的社会责任。正如腾讯副总裁殷宇所说,“春节的重头戏还是用户之间相互发红包。今年,大家可以把往年线上发红包送祝福的热情延续到线下。QQ推出面对面红包,就是希望让2017年少一份网络问候,多一份面对面沟通。”

同时,“面对面红包”的收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线下扫描二维码支付的场景。其实,腾讯的这场谋划目标并非红包本身,而是在打一个更大的算盘,即通过线下收发红包培养用户的线下支付习惯,进而抢占线下支付市场。春节期间,你天天用微信或者QQ收发“面对面红包”,之后再需要移动支付时,你可能就会习惯性地打开这些APP,用二维码进行支付。

值得关注的是,QQ推出面对面红包的初衷灵感竟然源自于腾讯的“开工利是”。根据QQ掌门人殷宇介绍,QQ之所以会推出面对面红包,原因是“每年春节后开工时,腾讯员工都有在腾讯大厦排队,给马化腾等总办领导拜年领取红包的文化。在员工中间,结婚的要向没结婚的派发"利是"。所以QQ团队设想,如果用手机不加好友就可以快速发红包,会是一个很方便的体验。”

尽管之前的AR红包看起来更加炫酷,吸引了大量眼球,但其实从长远来看,看似朴实无华的“面对面红包”才是腾讯真正的杀手锏。春节过后,AR红包也会随之结束,但“面对面红包”是功能性玩法,用户长期可以使用。这一方面增强社交链,另一方面是在侵占支付市场。直白地说,这是腾讯和阿里之间的一场关于支付和社交市场的攻防战。长期以来,腾讯在社交领域占据绝对优势,支付宝在社交方面的多次尝试均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通过“面对面红包”,腾讯鼓励用户进一步拓展和激活社交,同时也是在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社交防线。

而在支付领域,支付宝占有一定优势,但微信支付一直不甘落后,先前也有传言称马化腾说微信支付份额已经超过支付宝。不论传言是否属实,腾讯此番利用QQ和微信两大引擎推出“面对面红包”,很明显是在抢占在线支付市场。

除此之外,腾讯还有另一层深意,那就是凭借面对面侵占线下支付。

传统的发红包场景中,用户给身边的人发红包往往需要做一些提前的准备工作,比如购买红包袋、取现、换零并进行封装。相比这种传统纸质红包,“面对面红包”功能能够大大地节省用户的时间,更方便、环保,也极具趣味性。此种场景,和不带零钱用支付宝付款的日常消费习惯何其相似。

让用户逐渐习惯线下发领红包,缓慢培养用户线下扫码使用微信支付的习惯,适用场景在春节可以是发红包,在日常可以使购物、娱乐、教育……从用户端入手抢占支付宝的线下市场,看似“克制”的面对面红包,其实才是腾讯的真正杀手锏。

现在看来,前有QQ天降红包的春节活动把支付宝打了屁股尿流,现在又有腾讯双平台推“面对面红包”给予支付宝致命一击。社交受阻、支付被腾讯入侵,恐怕现在的支付宝,不太好受吧。

随着春节不断临近,从AR红包到面对面红包,表面上欢乐气氛越来越浓,但作为平台的腾讯和阿里其实一直在暗自下功夫。节日喜庆的气氛下,他们这场社交和支付的战争正悄然打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戴春鸡”等立春风俗

全文共 2241 字

+ 加入清单

立春,岁时节气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夏历的正月节,有时也在腊月。按传统的算法:大寒后15天为立春。每年公历2月4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开始,是为立春日。此时东风劲吹,河水解冻,沉睡了一冬的蛰虫开始活动起来。草木复苏,气温回升,标志着春季开始。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十分珍惜这个气节。几千年来形成了固定的风俗习惯。尽管陕南、陕北、关中各地区的风俗各有差异,但在许多主要活动上,还是大同小异的。立春的风俗很多,这里只举出数例。随着时代的发展,风俗活动的形式有繁有简,内容也多有变化。自民国以后,提倡科学、民主,传统的风俗也受其影响,逐渐取消了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但传统的风俗习惯,仍然在人们生活中流行。

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类似牛形状。上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尔后由县执事(县长)亲手扶犁执鞭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接着由群众作扶犁耕地状。边耕边打“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

迎春

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动是在立春当天举行,具体时间以历书表为准,有时在当日辰时,有时在子时半夜。迎春活动一般都在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中,抬上春官游行显威,前拥后挤,威风无比。并有报子、马弁等身着长袍马褂,或各样奇装异服,坐在二人抬的独木杠子上,边进行边做戏,打浑斗趣,引人发笑。

迎春的队伍由四面八方拥向春棚前集中,然后到县政府(县衙)报喜迎春。

游春、报春

迎春报喜后开始游春,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边走边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游遍周围村庄,大街小巷。

游春的队伍进入春场(检阅场地)后,绕场游两圈,然后各自列队站在安排的场地上。此时,恭请知县老爷入春棚安坐,举行报春仪式。按传统的风俗,设有报春台,身着奇装异服的报子,手执红黄各色彩旗,上场第一报——“风调雨顺”,群众同声呼应;第二报——“五谷丰登”,群众亦同声呼应;第三报——“国泰民安”,群众再同声呼应。每来报者均有赏。

春社

春社是古时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为甲日,后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礼·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尝、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约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社日以祭神为主,并兼有乡邻聚会的意思。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昨。”唐代诗人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可见古人对祭祀社神十分重视,以后成为风俗流传后代,成为一种祭祀活动,意为大地繁衍万物,祷告祭祀,以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志愿。如果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

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佩燕子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庭房檩条下或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页垫板,上写“春燕来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筑起窝来。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不吃你家谷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窝儿子。”所以向阳人家都喜欢在自己院落房舍里,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这天,人们都喜欢佩戴“燕子”,特别是小孩,父母早就给他(她)们准备好了,他们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兴高采烈,雀跃有余。

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单贴在墙壁上,用来镇压驱杀毒蝎。如写:“谷雨三月中,天师到门庭。手执七星剑,斩杀蝎子精。”白水县人民于谷雨节也有类似的活动,如在黄表上写:“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三巡,蝎子立刻化为尘。”用以驱除毒蝎。陕西西乡一带人民,每年在谷雨日天刚亮时,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