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去散步怎么样(推荐20篇)

散步是非常不错的事情,长期坚持散步的话对身体会有很多的好处。那么经常坚持散步有哪些好处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111

文章

275

篇1:老年人散步机的好处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有句俗语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的益处,而且散步对于老年人来讲是非常好的健身方式,建议在晚饭后进行为佳,时间为40~50分钟。那么老人散步有什么好处呢?现在很多老人通过散步机来达到健身的效果,老人使用散步机好不好呢?我们和一起看看吧。

散步机面对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老年人,在他们日常生活及户外休闲散步、晨运使用。散步机既可以给老人家听歌,也可收听广播,而且所有外观设计和功能设置都专为中老年人打造。

经常散步可以调节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防止肌肉萎缩,保持关节的灵活性。人在散步时下肢要支持体重,使小腿、大腿和臀部肌肉及骨骼都能得到锻炼,同时身体向前位移,需参加活动的下肢肌肉群和身体其他部位协调配合,心脏则必然要加强收缩,加大心脏的血液输出量,从而对心脏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例如,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散步,一般每分钟心率可达100次。

散步机面对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老年人,在他们日常生活及户外休闲散步、晨运使用。散步机既可以给老人家听歌,也可收听广播,而且所有外观设计和功能设置都专为中老年人打造。由于其小巧便携的特点,可广泛用于随身携带当做MP3使用,也可当做一个外放音响,插上音频线也可以当做一台电脑音箱使用。

散步机目前除了普通的散步机之外,还有旅行机、散步机、街舞机系列,未来还将会有苹果机、故事机系列小音响。

老人散步机很方便,适合老人使用,但是家人也不要忽视老人健身安全,多学习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保护老人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散步好处多多 最适合中老年人的散步方法

全文共 1846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这种运动方式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很适合的,它强度较小,好处较多,经济适用,老人可以多多体验。散步是一种较为轻松愉悦的运动,虽然不具有很大的运动量,但对身体依然有很多好处。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健康状况,散步也可以作为老年人保健养生的常备科目,维护身体的健康。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本网一起看看有关散步的知识,为身体的健康做好基本的工作。

老年人散步好处多多

具体谈到老年人散步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可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还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缩,帮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代谢过程,提高肌体免疫力。最后,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专家们计算过,如果散步的时速为5、3公里,则每分钟可消耗4、8卡路热量。因此,散步对于肥胖的老人是既稳妥又省钱的减肥疗法。

最适合中老年人的散步方法

1、快速步行法

快速步行法也就是比平常散步的速度稍快的一种散步方式,一般来说是每小时步行5000米左右,并且在散步的同时配合手臂的摆动,每次20-30分钟,每周2-3次,这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可以多多练习。

2、倒走散步法

倒走散步改变了人体步行的习惯和方向,有利于锻炼人体的平衡感觉。倒走要求脚尖先着地,然后过渡到脚跟,达到按摩脚步穴位经络的目的,但是倒走散步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3、拍打散步法

拍打散步法是比较传统也比较常见的一种健身方式,也就是在是散步时,利用两臂的摆动和拍打来达到健身的方式,用手臂拍打肩、胸、腹、腰等各个部位,这种方式有消除疲劳、舒筋活络、缓解紧张的功效。

4、摩腹散步法

摩腹散步应该比较好理解,就是一边慢走,一边逆时针地揉搓腹部。药王孙思邈就坚持“食后即以热手摩腹”,他认为:“食毕摩腹,能除百病”。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以试试用这种方法来预防疾病的产生。

5、定量步行法

定量步行法也就是每次规定散步的时间、距离或者数量,从而提高练习质量来达到健身的方法。比如你可以规定步行的时间不变,逐步提高走路的距离,这种方法对检查评价自身锻炼的效果具有一定意义。

老年人散步需要注意的问题

远离斜坡

由于身体衰老,就要格外注意运动时的安全问题。老年人比较容易出现老年骨性关节炎,这也与不当散步有关系。爬坡或是爬楼梯会导致膝关节负荷过重,加重关节磨损。

环境悠远

现在大家对于健康的生活环境都有很强的愿景,假如您生活的环境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就可以选择环境比较好的地方散步。人体在运动时,需氧量高。空气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对全身有益。

姿势正确

运动时有各种各样的讲究,即便是散步也不例外。有的老人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实背着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也不利于身体放松,因此不能达到最好运动效果。要是遇上有石子,坑洼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体,很容易摔倒。因此,散步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抬头、挺胸、摆臂,有利于全身运动和身体协调。

强度适中

散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身体的健康,而要想取得实际效果,就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健康的老年人,可按“3、5、7”原则散步,就是每天走3000米,30分钟内完成,一周走5次,心率控制在(170-年龄)/分钟内。比如一位65岁的老人,用170减去65,那他散步的心率应保持在105次为宜,最高也不过在125次/分钟范围内。运动时出点汗,呼吸顺畅,就达到了锻炼效果哦。

老年人常见身体问题

很多老年朋友都有这样那样的老年病,因此在散步时也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冠心病患者散步时最好慢速行走,以免心律失常,诱发心绞痛。餐后半小时后散步为宜,每天两三次,每次半小时。糖尿病患者散步时要特别注意先吃点东西,不能饿着肚子,否则很容易使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低血糖,严重时还会摔倒。散步时,步幅可以适当加大,挺起胸脯,甩开手臂,每次散步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体质虚弱者散步时最好拄个拐杖,以保持身体平衡。拐杖的高度要与手的位置相符,拐杖的底部和把手都要防滑。一般每天散步1~2次,每次1小时左右。肥胖者散步时可适当将散步的时间、距离拉长,并将运动量加大。最好坚持每天散步2次,每次一个半小时,以使体内多余的脂肪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老年人运动养生,根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健康,因此一定要做到积极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为自己的晚年时光提供更多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饭后散步能减肥吗

全文共 1126 字

+ 加入清单

饭后散步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不是陌生的,因为在现实中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做着这样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很多年纪大一点的人,对于饭后散步是由衷的喜爱。那么,饭后散步能减肥吗?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也是有考虑过的。其实现实中很多人每天吃完饭出去散步并不是为了减肥,而是为了促进消化而已。但是现实中不乏很多人坚持饭后散步就是为了减肥。

减肥的方法有很多,这点大家应该是知道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中,肥胖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很多人在肥胖之后一般都是会想着去减肥的,现在很多人就想着靠饭后散步来减肥。那么,饭后散步能减肥吗?下面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饭后散步可以减肥的。因为食物到了肚子里可以更快的消化,营养就不会全部吸收,那样肠胃也可以做到很好的运动,就不会肚子胀气,难受了,也可以达到减肥的的效果哦。

为什么饭后散步好?

根据最近脑生理专家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吃饱”,不过是胃感觉到了涨满,而营养却没有吸收进体内,身体仍然处于“饥饿”状态。这个时候匆忙起身而走,势必会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系统去,这样就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饭后散步好处多多

因此,“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它只适合于平时活动较少,尤其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于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这些人如果饭后散步20分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至少应在饭后20分钟后再开始百步走。

饭后散步的注意事项

1饭后匆忙走动所消耗的能量,实际上是透支了进餐前的体能,人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地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随之减少。此时要是紧跟着再做一些对灵敏性和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活动,比如驾驶,很容易导致不良后果。

2根据美国保健学会专家的调查发现,许多车祸的发生与肇事者饭后立即驾驶有关――正餐过后,坐进驾驶仓,血液都集中于胃部,大脑缺氧现象严重,注意力难以集中,反应速度减慢,灵活性下降。

3有些人是适合饭后“不能走”的,这是指体质较差,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这些人饭后不宜散步,就连一般的走动也应减少,可以选择在饭后平卧10分钟。

4因为饭后胃内食物充盈,此时再进行直立性活动,就会增加胃的振动,加重胃的负担,引起或加重胃下垂。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最忌饭后运动。因为饭后胃肠活动增加,胃肠部的血流增加,脑部的血流相应减少。

所以,通过上面文章的详细介绍,我们不仅知道了上述问题的答案,答案就是饭后散步是可以减肥的;与此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了饭后散步对于我们人体是有着很多的好处的,就比如: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促进消化;促进胃液的分泌等等,这些对于我们的身体都是有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散步算不算运动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散步是轻度运动,它相对其他运动,比较简单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老少皆宜,并且经常进行散步的话,对身体有很多的好处。

1

在剧烈运动后散步,还能消除身体肌肉的疲劳感,对于一些老年群体来说,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难免会遇到危险,那么就可以尝试一下每天散步半小时或一个小时。

2

运动的概念实际是非常广的,只要能够有所动作,都能被称为运动,一般来说,散步这种轻度运动,相比较其他运动,更为简单方便,随时随地的都能进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一些人。

3

散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身体有莫大的好处,还能够让人的心情愉悦,对于一些不能进行强度较大运动的人群来说,就可以通过散步来促进人体的技能恢复,避免四肢僵硬无力等。

4

不过相较于其他的运动,散步的运动量比较低,如果进行散步的时间太短,能起到的作用就很小,建议散步的话,能够坚持一小时作用,这样能对身体健康起到显著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人散步时弓腰驼背的危害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老年朋友们来说选择用散步的方法来保护健康是简单易行的,不过,每个人的走路姿势都有所不同,如果我们散步时姿势不对可是会让散步的保健效果大大降低哦。对于老人散步时弓腰驼背危害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首先,要保证正确的姿势,散步时千万不要弓腰驼背,驼背会破坏身体平衡感,降低运动效果。再次,要做到收腹,否则,无论你走多久的路,都将始终无法达到锻炼腹部肌肉的效果。走路时还要做到挺胸、夹紧臀部等。对于老人来说,还可适当加大散步的步幅,这样才能运动大腿肌肉,避免出现萝卜腿。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王承明告诉记者,患有骨质疏松症及心脏病的老人,散步时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中等步幅,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

很多老人喜欢背着手散步,其实散步时应适当甩开手臂,起到一定的平衡身体的作用,防止发生意外跌倒,同时能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散步时摆臂能让行走的效率更高,同时,正确的摆臂姿势能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协调步频、提高腿部动作的效果。因此,建议老人散步时选择“钟摆式”摆臂,正确方法为:肩部放松,两臂各弯曲约成90度,两手半握拳,自然摆动,前摆时稍向内,后摆时稍向外。摆动的幅度不要太大,用力不要过猛。

此外,老人散步应尽量选择公园等环境舒适、空气质量高的场所,尽量避免在街道及马路上散步。此外,要避免空腹散步,在散步前要适当吃点食物,但不宜吃得太饱,如果吃得太饱,应休息30分钟后再散步,确保消化道供血,增强消化功能等。

老人散步一定要根据天气的情况来选择,天气恶劣的时候大家不防在家中做一些小运动,只要我们能坚持每天适量的运动,对健康的保护就会很好,对于散步的一些注意事项大家记住了吗?

如果你对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老年人散步机的好处?适合老年人散步和跑步的鞋子有哪些?老人绕圈走路可以预防疾病吗?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散步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人健康散步有讲究 遵守355原则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很多老人来说,每天散步成了他们雷打不动的锻炼方式,但北京久久健康网医学科主任说,散步并不是简单的走走停停,而是散步颇有讲究的。健康老人散步要遵循时间累计加强度的“3、5、5”原则,即每天30分钟,每次5000—6000米,1周5次。

小腿是人的第二心脏,按照这个频率散步,可促使血液循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同时使呼吸顺畅,达到锻炼效果。

患慢性病的老人和体质虚弱的老人:关键看散步后自己是否舒服,膝盖、脚、髋关节是否疼痛,心脏是否有不舒服的迹象。郭险峰主任强调,如果出现不适感,要尽快咨询医生。此外,患病老人在散步时间、姿势等方面还要特别注意。

腰椎管狭窄和患骨性关节炎的老人:因为不能长时间行走,所以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腰部和下肢负担较小的运动。如果要散步,开始时应选择身体能承受的强度和时间,一般以小步快走为佳。

身体肥胖的老人:可适当拉长散步距离和时间,以快走为宜,好使体内脂肪充分燃烧。

患高血压的老人:最好挺胸抬头,以免压迫胸部。步伐应以中慢速为宜,以防血压升高。患高血压的老人适合选择傍晚散步,因为傍晚血压相对稳定。

患冠心病的老人:要掌握慢速散步,以免心律失常,时间最好在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

患糖尿病的老人:要先吃东西后散步,否则会使大脑供血不足,导致低血糖。散步以甩开双臂大步走为宜。

郭险峰主任最后提醒:科学的运动有益健康,过量运动则可能带来伤害。因此,患病老人都应从较小的强度开始,循序渐进,一旦发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如何改善狗狗的散步品质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间的话尽量散步的时间不要选的太晚

让狗狗出来散步并不仅仅是让它们的身体得到锻炼,狗狗在散步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正确地带着狗狗散步,不断地提高散步的品质对于狗狗来说也有着相当大的好处。

在我们散步无非就是让狗狗出来跑一跑,与其它的狗狗碰碰面,至于其它的并不需要太过担心。为了防止狗狗胡乱啃食地上的食物,很多饲主看到狗狗在地上闻来闻去就会及时地阻止。不过这样的行为其实是狗狗的天性,所以并不用刻意地去阻止。我们可以让狗狗四处闻嗅,不过如果它们啃咬地上的食物就应当尽早阻止,以免发生意外。

一般情况下我们带着狗狗散步,通常会选择比较熟悉的地点。不过如果我们在遛狗的时候天色还比较亮的话,可以选择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狗狗对于新奇的食物都比较感兴趣,不一样的环境可能更容易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不过由于是陌生环境,所以饲主需要多留意一下,不要让狗狗对陌生的人或者狗狗做出过分的举动。散步的地点尽量不要太过嘈杂,也可以选在人相对不多的时间段出来,等到狗狗对周围有了一定的熟悉度之后也可以在相对热闹的时候出来,同时训练一下狗狗的胆量。

散步的时间不要太短,可以稍微的长一些,耗费了狗狗多余的精力,在回家之后狗狗也不会过分的吵闹,对于狗狗的休息或许有一定的帮助。牵引绳的长度可以适当的长一些,让狗狗有更多的活动空间,但是也要在可控范围内,否则遇到某些突发状况也会措手不及。尽管狗狗的夜视能力还不错,不过散步的时间尽量不要选在太晚的时间段,这对狗狗熟悉周围的环境并没有什么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每天散步一小时,你会发现你身体得不一样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老年朋友们知道散步是最适宜老年人群选择进行的,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如果每天能坚持散步1小时,老年人的身体变化是怎么样的。对于每天散步一小时,你会发现你身体得不一样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第1~5分钟

首先迈出的几步会引发细胞释放出生成能量的化学物质,从而为散步提供能量。此时,心率达到每分钟70~100次,血流量增加,肌肉得到预热。关节的僵硬度开始减弱,并释放出润滑液让你更容易移动身体。在这5分钟里,人体每分钟燃烧5千卡的热量,是坐着等静止状态下的5倍。同时,为支持运动,身体开始从碳水化合物与脂肪存储中获得更多燃料。

第6~10分钟

心跳增加到每分钟约140次。随着步速的加快,人体每分钟燃烧的热量达到6千卡。血压会轻微上升,但身体会释放能扩张血管的化学物质来抵消这一潜在危险,更多的血液和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正处于工作状态的肌肉。

第11~20分钟

体温不断上升,靠近皮肤的血管扩张以释放热量,你会开始出汗。伴随着轻快的步伐,人体每分钟燃烧的热量达到了7千卡,此时的呼吸可能会变得稍微有些艰难。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量上升,以便为肌肉输送能量。

第21~45分钟

此时,你会感觉精力充沛,随着身体张力的释放,大脑会释放出让人感觉良好的内啡肽,你会开始放松。由于有更多的脂肪得到了燃烧,胰岛素分泌量开始下降,这对体重过沉的人或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个极好的消息。

第46~60分钟

散步快1个小时,你的肌肉可能会感觉疲劳,因为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存储量减少了。当你冷静下来时,心率和呼吸都会放缓,尽管之后燃烧的热量有所减少,但依然多于锻炼前,这种较高的热量状态将保持1个小时。

散步是一种慢运动,在晨起和晚饭后老年人都可以进行,不过,还是想提醒大家,散步的方法有很多,散步的时间长短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来选择,用正确的方法运动才能达到最好的保健效果。

如果你对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老年人散步机的好处?老人绕圈走路可以预防疾病吗?适合老年人散步和跑步的鞋子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散步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年人散步时揉揉肚子更好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散步时揉揉肚子更好

老人们需要一定的运动来增加自己的肠胃功能,因为老人们的身体机能已经大不如前。而老人散步时揉肚子,就可以达到健身养胃的双重效果。

散步是老年朋友们最适合的健身运动,其强度适中,也没有场地、器械等要求。另外,在散步时揉揉肚子,不仅可以帮助消化,健肠胃,还能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和胃液分泌,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揉肚时先用右手,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次15—20分钟,以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宜。按摩要持之以恒,每天2—3次。

散步揉肚子时,宜在温度适宜的户外,场地在花园、公园、小区楼下均可,最好在平地上。散步时步伐要慢,频率尽量固定,放松心情。揉肚时力度要适中,尽量穿着棉质无扣上衣,以免纽扣阻碍按摩和产生静电。

老人散步多久合适

有些老人觉得散步时间越长越好,其实是一种误解。对老人来说,户外活动时间过长,会促使身体释放大量激素来分解蛋白,补充过度运动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若超出心脏负荷能力,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反而有害健康。

建议老人每日散步时长掌握在45分钟左右,或者不超过3公里,以身体发热、略微出汗为宜,每天1~2次。体胖的老人可适当延长到60~90分钟,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老人怎样选择适合的散步方式

快速散步: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4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关节炎、高血脂、中度高血压和肥胖的老年人。

普通散步:慢速60~70步/分,中速80~90步/分,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动脉硬化、重度高血压、下肢有轻度缺血的老年人。

定量散步:此法是按照特定路线、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路程,最好将走平坦路面与爬坡交替、快慢结合。每次可爬坡、走平地交替锻炼15分钟。但老年人最好不要尝试过大的坡,以免膝关节受损,斜坡最好选择坡度为3°~5°的缓坡。此法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摆臂散步: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每分钟60~90步,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

摩腹散步: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用双手旋转按摩腹部一周,正反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胃肠疾并肾病的老年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孕妇散步的重要性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散步,相信大家都会特别熟悉,无论男女老少,对于散步都会有着轻松简单的概念,但是对于孕妇来说,散步也将成为一门学问。当然,散步对于孕妇是非常有益的,那么孕妇散步的重要性有什么?以及孕妇如何正确使用计步器呢?

据小编了解孕妇经常散步,能呼吸2-3倍的氧气,妈妈吸入的氧气经过脐带传给胎儿,能刺激大脑细胞的活动;散步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孕妈咪孕期浮肿、腰痛等症状;还能提高心肺功能,有意识的在散步过程中练习腹式呼吸方法,能有效减轻分娩阵痛。

孕妇散步的好处:

1、安全方便。散步非常适合准妈妈,简单方便又健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更重要的是十分安全,准妈妈在孕期都可以坚持进行。

2、增强心脏血管功能。准妈妈在孕期散步能够增强神经系统和心脏功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保持有规律和平缓的步伐,可以使腿肌、心肌、腹肌加强活动。对孕期准妈妈来说,散步是增强心脏血管功能的最佳途径之一。适当的散步既可以锻炼锻炼身体,又不会伤害到膝关节和脚踝。

3、保障孕妇胎儿健康。适当散步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的加快,动脉血大量增加,为准妈妈的身体细胞和心肌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在散步过程中,呼吸加重,肺部的通气量增加,有利于增强肺部功能。考虑到准妈妈的体态特征和生理特点,适当的散步是增强准妈妈体质和促进胎宝宝健康发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孕妇在散步时首先要选好散步的地点。花草茂盛、绿树成荫的公园是最理想的场所。这些地方空气清新、氧气浓度高,尘土和噪音少。孕妇置身于这样宜人的环境中散步,无疑会身心愉悦。可以在自家周围选择一些清洁僻静的街道作为散步地点。一定要避开空气污浊的地方,如闹市区、集市以及交通要道,因为在这种地方散步,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有害。

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孕婴安全小知识,由为大家提供,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孕妇用品小知识请继续关注此平台,下期看点:如何使用计步器?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人散步要注意使用正确姿势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您知道吗?对于不同的老年人,散步姿势是不一样的,一般患有慢性疾病和体质虚弱的人在散步时,都最好要掌握平衡,否则的话会导致慢性疾病逐渐加重。还有一些情况的老年人在散步时要注意速度,因为如果身体失衡很容易导致摔倒。所以在散步这件事上,老年朋友们要注意了。

体质虚弱者散步时,应适当将两只手臂甩开,步伐迈大些,散步的速度最好由慢到快,这样可以尽量将全身活动开,使全身各器官都能参与到运动中,有效地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一般每天散步1―2次,每次1小时左右。

糖尿病患者散步时,要特别注意先吃点东西,不能饿着肚子,否则很容易使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低血糖,严重时还会因头晕导致摔跤。餐后散步时,步幅可以适当加大,挺起胸脯,甩开手臂,每次散步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冠心病患者散步时,最好慢速行走,以免心律失常,诱发心绞痛。散步最好在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后,每天两三次,每次半小时。

高血压患者散步时,可尽量使脚掌着地、胸脯挺起,不要过分弯腰驼背,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步伐应以中慢速为宜,不要太快,否则容易使血压升高。最好不要在早上散步,而应选择晚饭后。因为一般来说,早晨人体血压最高,傍晚相对稳定。

肥胖者散步时,可适当将散步的时间、距离拉长,并将运动量加大些。最好坚持每天散步2次,每次一个半小时。散步时可适当走快些,使体内多余的脂肪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需要老年人注意的是,无论什么情况,如果感觉身体累了不舒服了,就要休息一下,千万不要硬撑着,否则会诱发疾病。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人散步要注意使用正确姿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孕妇每天散步多久合适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孕妇最安全有效又操作方便的运动!若经常散步,能呼吸2-3倍的氧气,妈妈吸入的氧气经过脐带传给胎儿,能刺激大脑细胞的活动;散步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孕妈咪孕期浮肿、腰痛等症状;还能提高心肺功能,有意识的在散步过程中练习腹式呼吸方法,能有效减轻分娩阵痛。那么孕妇每天散步多久合适呢?小编带您一起了解下文。

孕妇选择散步这种运动方式是明智的选择,每个阶段的孕妈妈都可以散步,散步可以帮助孕妈妈稳定调节情绪,帮助促进食欲,也可以帮助之后的生产。

要如何正确的散步才是最好的呢?请注意一下几点:

一、是选择正确的散步时间。孕妇每天都应该适当的散步,每天散步时间应该控制在总和一到两个小时左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来调节,身体状态比较不好的可以减少点时间,只要不疲劳就可以了。一般最好的散步时间是每天早上起床和吃完晚饭后。

二、是要选择舒适的散步环境。孕妇本身因为肚子大,身体臃肿,所以行动比较不方便。所以散步的地方要选择比较平坦的,环境比较好的,空气也要比较清新,这样散步起来不仅心情愉快,而且对孕妈妈的身体也比较好。孕妈妈可以到公园里散步,公园花草茂盛,而且树也比较多,空气就比较清新、含氧量比较高,而且灰尘也比较少,这样的环境最适合孕妈妈散步。如果家里附近没公园的可以选择比较干净的,安静的街道,但是一定要避免空气污染的地方或者是车流量人流量很多的地方,避免意外发生。

三、是要选择正确的散步步伐。孕妇本身就比较臃肿不方面走路,所以走的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步伐,不要迈得太大,而导致身体振动的幅度过大,这样在孕早期和孕晚期是比较危险的。一般要有节奏而平静的走着,双臂自然的摆动,配合深呼吸,这样可以使孕妈妈感觉到放松舒适,而且还可以锻炼分娩需要的呼吸技巧。孕妈妈还可以结合肢体运动,达到全身的运动。这样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本期孕婴安全小知识大家喜欢吗?那就给小编点个赞吧!如何选购计步器以及孕妇如何正确使用计步器?请大家关注下期孕妇用品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年人散步每分钟走多少步

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散步的好处多多,但是也要讲究方式,那么你知道老年人散步每分钟走多少步吗?老年人散步的速度最好是多少?下面小编为你介绍。

老人散步的好处

1、可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2、有益于心血管系统。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

3、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缩,帮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代谢过程,提高肌体免疫力。

4、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5、对于肥胖的老人是既稳妥又省钱的减肥疗法。专家们计算过,如果时速为5.3公里,则每分钟可消耗4.8卡路热量。

脑卒中恢复期适宜中速漫步

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肌肉力气已开端降低,将康状况不佳,脑卒中则落井下石,留下偏瘫等后遗症。每周坚持漫步3次以上,可有用改进运动功用,推进脑卒中的后期恢复。脑卒中患者漫步速度不宜过快,时刻不宜过长,每次20-30分钟最佳。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晚年人也能够挑选中速漫步,训练心肺功用。

老年人散步每分钟的步数

普通散步:慢速60~70步/分,中速80~90步/分,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动脉硬化、重度高血压、下肢有轻度缺血的老年人。

快速散步: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4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关节炎、高血脂、中度高血压和肥胖的老年人。

血压高适宜慢速漫步

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来说,每分钟60-70步的慢速行走对比适宜。速度过快会使血液循环加速,血压升高,简单发生风险。这类白叟最佳的状况是漫步30分钟左右,纤细出汗,心率不快不慢,而且没有头晕、厌恶、过度疲惫的感受。患有下肢动脉硬化的白叟,也不宜疾速行走,不然简单致使血管顺应性降低,弹性降低,而慢速行走就能在必定程度上防止这个疑问。

老年人的散步方式

老年人最佳的运动方式之一就是散步,散步对老年人来说有很多好处。不过,老年人散步也是有讲究的,正确的散步方式才能真正起到保养养生的作用。

首先,要保证正确的姿势,散步时千万不要弓腰驼背,驼背会破坏身体平衡感,降低运动效果。

再次,要做到收腹,否则,无论你走多久的路,都将始终无法达到锻炼腹部肌肉的效果。走路时还要做到挺胸、夹紧臀部等。

对于老人来说,还可适当加大散步的步幅,这样才能运动大腿肌肉,避免出现萝卜腿。患有骨质疏松症及心脏病的老人,散步时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中等步幅,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

很多老人喜欢背着手散步,其实散步时应适当甩开手臂,起到一定的平衡身体的作用,防止发生意外跌倒,同时能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散步时摆臂能让行走的效率更高,同时,正确的摆臂姿势能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协调步频、提高腿部动作的效果。因此,建议老人散步时选择“钟摆式”摆臂,正确方法为:肩部放松,两臂各弯曲约成90度,两手半握拳,自然摆动,前摆时稍向内,后摆时稍向外。摆动的幅度不要太大,用力不要过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安全健康的孕妇三种散步方法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1、舒缓散步

首先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然后按节奏行走,步伐不要太大,自我感觉轻松舒适就好,同时,双臂自然在身侧摆动,幅度不必太大,配合深呼吸(将充足的空气从鼻孔吸入肺部,由嘴部呼出)这种散步方式可扩张肺部功能,锻炼分娩时需要的呼吸技巧。

2、交替散步法

所谓交替就是快慢结合,首先从慢走开始,利用慢走热身,10分钟左右即可。第二步、步伐稍微加快,1-2分钟即可。第三步,快步行走近似小跑,2分钟即可。如此循环4-5次,其中自第二次开始,慢走减为5分钟,结束时,慢走5分钟,放松身体。这样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力量,帮助自然分娩。

3、综合散步法

就是在第二种散步法基础上,添加肢体动作,达到活动全身的目的。比如每做完一个循环,双腿微叉至臀宽,手臂抬起起至与肩同宽,手掌向前伸展,然后匀速下蹲3-5次;一手掐腰,另一只手臂前伸,上半身向手臂掐腰一侧转,同时匀速下蹲。这一过程也是3-5次,做完换方向,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人饭后可以散步吗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饭后可以散步吗?“饭后百步走”是千百年来被广泛接受的养生观,也有很多实践支撑。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兼养生家,他在《千金翼方》中就指出:“平日点心饭后,出门庭行五六十步,中食后,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并且“食毕行步,踟蹰则长生”。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一起和看看吧。

饭后缓行“以动助脾”

专家指出,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而养脾有补与动等方式,饭后散步缓行,以助脾胃消化功能,这是“以动助脾”的养护后天之道,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运动四肢就是运脾。

饭后半小时后百步走才有助消化

进食后,立即卧床休息睡觉,于消化不利。古代即有“饱食勿便卧”,食后便卧会使饮食停滞,食后急行又会使血流于四肢,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而食后缓缓活动,则有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这就是“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的道理。

但专家也指出,这个“饭后”我们的理解应当是在进食完20-30分钟以后,而并非指饭后立即缓步散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食饱不得急行”。饭后百步并不提倡饭后急行,而是缓行,不宜缓行者也可摆摆手足。还有,部分人是不宜饭后百步的,如肝病患者,有冠心病的人等。

饭后立即走动透支体能,不利消化

饭后匆忙走动所消耗的能量(能量食品),实际上是透支了进餐前的体能,人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地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随之减少。此时要是紧跟着再做一些对灵敏性和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活动,比如驾驶,很容易导致不良后果。

老人散步的时候要注意最佳时间,掌握基本的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积极的帮助老人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盆腔炎能多散步吗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有很多女性都会出现盆腔炎,这是一种危害性很强的疾病,容易对人体造成一些疾病,所以,大家需要注意一些锻炼方法,有效地缓解盆腔炎,那么盆腔炎能多散步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相关知识,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散步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运动量虽不大,但效果却很明显,不受年龄、体质、性别、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人常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百练不如一走”,足以说明散步在保健中的地位。散步可使全身肌肉、关节、筋骨都得到适度的运动,饭后散步,还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盆腔炎患者是可以散步的。只要遵守某些基本原则,散步是增强并维持身材的良好运动。以正常步伐散步,是非常有效的运动方式,而且它不会消耗太多的热量。要增加身体的匀称与消耗更多的热量,需要以轻快的步伐来行走,并感觉到身体散发热。

散步的好处:

1、增强心血管的机能。经常散步可以调节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防止肌肉萎缩,保持关节的灵活性。人在散步时下肢要支持体重,使小腿、大腿和臀部肌肉及骨骼都能得到锻炼,同时身体向前位移,需参加活动的下肢肌肉群和身体其他部位协调配合,心脏则必然要加强收缩,加大心脏的血液输出量,从而对心脏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例如,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散步,一般每分钟心率可达100次。

2、提高机体代谢率。中老年人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散步,代谢率提高48%。如果每天步行1小时,走4000米~5000米,要消耗大约300千卡的热量。

3、有助于消除疲劳。轻快的步行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是治疗情绪紧张的一副理想的“解毒剂”。歌德曾说:“我最宝贵的思维及其最好的表达方式,都是我散步时出现的。”由于散步时全身血液循环加快,使脑血流量增加,神经细胞的营养得到改善,可以帮助精神和心理紧张的人放松,对消除疲劳、保养身体以及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都是有帮助的。

此外女性朋友在生活中也要多了解一些有关女性疾病安全小知识的常识,明白治疗盆腔炎的重要性,若感到身体不舒服及时到相关医院进行检查就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西药与盆腔炎治疗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您还想获悉关于女性患盆腔炎怎么办的相关知识,时刻关注每日更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孕妇怀孕期间散步注意事项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是一项最好的孕期运动。孕妇散步既可以帮助保持体重,又不会给膝盖和脚踝造成冲击。散步是孕期9个月中最安全的活动方式,如果你不经常运动,这也是更容易开始孕期运动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一直在散步,怀孕后可以继续保持。如果你怀孕前很少运动,开始的时候先慢慢走,然后逐渐增加至20~30分钟的快步走。你也可以先快走几分钟,再慢走几分钟,交替进行。最好一周要练习3次以上,因为不经常运动会让你更容易受伤,而偶尔运动一次也难以让你受益。记得在你散步时做做骨盆底肌肉练习。

散步的时候要带上一瓶水,防止自己脱水。脱水会导致宫缩并且使体温升高,有时候,甚至会升高到对你和宝宝都很危险的温度。

孕早期散步

你不需要对平日散步的习惯作太多调整,但是要确保你的鞋适合散步,以便给双脚必要的支撑。如果室外很热很潮湿,就得取消散步计划,因为这样的天气会使你容易过热。虽然没有证据显示这对人类一定有害,但是很多动物研究表明,过热会导致先天缺陷。怀孕期间开始任何运动之前,都需要参考我们的孕期运动安全指南。

孕中期散步

现在你可能会感觉动作更加笨拙,因此在散步时要注意姿势,以免拉伤背部。抬起头,下巴水平,挺胸,不要驼背,眼睛向前看。孕妇散步时应摆动双臂,以保持平衡和加强锻炼效果。

孕晚期散步

在这个阶段,要尽可能坚持散步运动。考虑到因为肚子很大,你可能已经看不到自己的脚了,所以要避免远足或任何不平坦的路段,因为你在这些路段很容易失去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散步可以让身体放松强身健体 散步的讲究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被许多人推崇。平时散散步,不仅可以身体放松强身健体,还可以增多运动步数,在排行榜排名前列。在许多社交APP上,也有鼓励人们每天走1万步,鼓励大家进行运动。那么,散步具体有什么好处呢?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首先,提高免疫力,消除脑力疲劳

现代人经常久坐在办公室中,许多肌肉一直保持一个姿势,非常容易僵化疲劳。通过散步,可以让许多肌肉活动起来,温和的运动方式也能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放松。除此之外,通过散步可以调动身体的各种器官,提高新陈代谢能力,在室外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避免生病。同时,散步也能让我们在繁重的脑力活动中解脱,消除脑力疲劳。

其次,促进血液循环

血液不通百病生。而通过散步,可以帮助增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快人体排出毒素,心情与身体也会更加畅快。

还有,减少血糖含量

散步作为比较温和的运动,适合绝大多数人,不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压力。通过散步的方式,虽然不能非常快地帮我们减少卡路里,但是一定的运动量也能够有效的帮助降低我们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而言,吃完饭休息一段时间之后进行散步,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血糖浓度,降低餐后人体血糖的高峰值,这对于血糖值是有非常好的控制作用。

饭后散步有助于腹部肌肉收缩,促进肠胃蠕动,刺激副交感神经,缓解压力。但走得太快、太久反而容易伤身,饭后散步关键在于放松。

速度越慢越好,不超过半小时。清代养生名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说道:“饭后食物停胃,必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脾,则磨胃而易腐化。”缓慢散步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吃太饱时,一定要起身慢步走动,避免食物堆积在胃部,造成肠胃不适。

如果走得太快,动作过于剧烈,血液会从肠胃往四肢流动,气血减少,不利于消化。建议散步速度以90步/分钟最为理想,约每秒走1~2步即可。散步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不用太久。

避免边走边聊天。散步会让气聚集体内,可以养气。但许多老人喜欢边走边跟人聊天,或打电话,容易让气散掉,也会流失津液(口水)。老人可以一边走,一边顺时针轻揉腹部上方的中脘穴,能够促进循环、助消化,如果吃得太撑,可先休息一下再按摩。

下列状况,饭后先休息再散步。心肺、脾胃功能差、体虚的老人,建议先休息半小时再散步。若患有心绞痛、低血压、胃下垂,走路易喘、身体虚弱无力者,应避免吃得过饱,饭后先休息30分钟再散步,才不会造成身体不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老人晚饭后散步快走好还是慢走好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老人喜欢晚饭过后散步,老人散步的好处很多,你知道晚饭后快走好还是慢走好吗?和大家看看吧。

骨骼是我们身体的支架,人体活动的杠杆。有了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该经常锻炼。特别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坚持,快走或者是跑步能够有效的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骨细胞营养物质的供应,提高骨细胞的生长能力,从而促进了骨的正常发育。

老年人,快走的话能够促进新陈代谢的减弱,肌肉逐渐萎缩,骨骼出现退行性的改变,骨与关节疾病也越来越多。坚持跑步或者快走能加强新陈代谢,延迟骨骼的退行性改变,预防老年性骨与关节病的发生,从而使您延缓衰老。

首先,快走的方法非常容易掌握。其次,快走是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另外,平地快走对膝关节、踝关节的压力非常小,适合年人、体弱者、严重肥胖者等几乎所有人。快走的装备也非常简单,只需一双舒适合脚的运动鞋,你就可以走上健康之路了。快走作为典型的有氧运动,快走所消耗的能量与慢跑很接近。近年研究表明,快走的健身作用是多方面的。

当然慢走散步也是很有好处的。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肺的通气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以上,从而有利于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善。

除了散步,老人平时也可练练太极、打打广播操、下下象棋,即可强身健体又可休闲娱乐。除了运动,也要注意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平时多吃含锌、铁、硒的食物,锌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铁可预防贫血、耳鸣,硒有抗衰老、防癌抗癌的作用。适当运动与良好饮食的结合才能让老人身体更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孕妇每天什么时候散步好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运动无时无刻,怀孕也不停歇。若是怀了宝宝,最安全有效又操作方便的运动方式是什么?一定是散步!那么孕妇每天什么时候散步好呢?下编带您一起了解下文。

孕妇若经常散步,能呼吸2-3倍的氧气,妈妈吸入的氧气经过脐带传给胎儿,能刺激大脑细胞的活动;散步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孕妈咪孕期浮肿、腰痛等症状;还能提高心肺功能,有意识的在散步过程中练习腹式呼吸方法,能有效减轻分娩阵痛。

所以,很多孕妈咪即便不进行其他运动方式,也会刻意选择散步。但是,你以为散步只是走走走吗?NONONO,孕期散步也有一些讲究。

小编为您整理孕妇最佳散步时间:

1、最好从怀孕16周开始散步因为在怀孕初期,容易流产,因此最好避免散步。所以一般从怀孕16周开始散步。

2、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之间是腹部状态最稳定的时期,在紫外线强烈的天气和刚吃饭后最好不要散步。

3、只要每天散步30分钟就有利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一般情况下,每周散步3-5日,但是最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适当的调节。

温馨提示:孕妇本身因为肚子大,身体臃肿,所以行动比较不方便。所以散步的地方要选择比较平坦的,环境比较好的,空气也要比较清新,这样散步起来不仅心情愉快,而且对孕妈妈的身体也比较好。孕妈妈可以到公园里散步,公园花草茂盛,而且树也比较多,空气就比较清新、含氧量比较高,而且灰尘也比较少,这样的环境最适合孕妈妈散步。如果家里附近没公园的可以选择比较干净的,安静的街道,但是一定要避免空气污染的地方或者是车流量人流量很多的地方,避免意外发生。

另外孕妇还要选择合适的散步步法,孕妈妈本身就比较臃肿不方面走路,所以走的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步伐,不要迈得太大,而导致身体振动的幅度过大,这样在孕早期和孕晚期是比较危险的。一般要有节奏而平静的走着,双臂自然的摆动,配合深呼吸,这样可以使孕妈妈感觉到放松舒适,而且还可以锻炼分娩需要的呼吸技巧。孕妈妈还可以结合肢体运动,达到全身的运动。这样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