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快乐加减法中考满分作文(推荐20篇)

浏览

4777

文章

1000

篇1: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之中国文学之最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语文病句辨析及修改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修改

一、如何辨析病句。

(1)感读--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

如:她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的漂亮一些。

[辨析]谁“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呢?读到这里,就含混不清。在“同”前加一个“她”字,语意就清晰了。

(2)梳理--由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先缩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化简后,留下句子的主干,然后检查句子的主干,再检查附加成分是否有语病。此法能迅速地确诊句子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病因,实践中最常用。

如: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

[辨析]此句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同学们……注视着和倾听着……报告”,“注视着”同“报告”搭配不当。应改为“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班长,倾听着他的报告。

(3)类比--用同义词替换,关联词替换、仿照原句造句等比较法来检查语病。

如: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

[辨析]用同义词”交换“替换”交流“加以比较,”交换“比”交流“通畅,合乎习惯。

(4)分析--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自相矛盾和符合逻辑。

如: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起床了。

[辨析]”清晨“与”三更“不是同一时间,前后矛盾。

[过渡]辨析病句的方法已经教给在座的各位,相信大家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好,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大家实际操练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阅读理解辅导:历年中考真题英语阅读完型核心短语大全

全文共 1188 字

+ 加入清单

turninto=changeinto把……变成

Whenitcomesto…当提到……,当谈到……

knockout出局

makeawish许愿

thefinishingline终点线

upanddown上下地,到处,前前后后,来来往往

comeover走过去

stayhealthy保持健康

nomorethan仅仅,只是

havealottodowith与………有很大关系

behometo是……所在地,栖息地

therestof其余的

agreewith同意

cometrue实现

learnfrom听说

mentalillness精神病

littlebylittle逐渐地

overtime随着时间的流逝

volunteergroup志愿者小组

fromthenon从那时开始

sbsfacelitup.(使)变得容光焕发或振奋

dependon依赖,依靠

NorthPole北极

putup=setup,buildup建立,设立,搭起

belongto属于

thinkhighlyof高度赞扬

sacrificialoffering祭品

intheformof以……的形式

firstaid急救

checkforapulse号脉

heartattack心脏病

fallintoplace依序排列,依序出现

makeoneswaythrough穿过,走过

takeaction采取行动

junkfood垃圾食品

letdown使……失望

slowdown慢下来,停下脚步

lotteryticket彩票

booktheflight订机票

rushthrough快速通过,赶紧做

advanceddegree高学历

comeupwith提出、想出(看法、观点)

getcrazyabout对……着迷、发狂

makefunof取笑

environmentallyfriendly环保的

signlanguage手语

spreadout张开

questionmark问号

doharmto对……有害

heartdisease心脏病

eatinghabit饮食习惯

musicalinstrument乐器

generationgap代沟

rushhour(上下班)高峰时刻

nervoussystem神经系统

intelligencetest智商测试

arguewith争吵,争辩

lackof缺乏

leadto导致

awasteoftime浪费时间

mobilephone手机

slipaway消失

Chancesare=Itispossiblethat…有可能

makeadifference有影响,有作用

putanendto结束,终止

digitalcamera数码相机

succeedindoingsth.成功做某事

settledown定居,平静下来,专心于

cryover为……痛哭

aimto目的是……

inawe敬畏地

remindsb.ofsth.提醒某人某事

giveaway泄露(秘密等);赠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考英语知识点:形容词词义辨析和形容词短语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形容词词义辨析和形容词短语

1.形容词的用法及位置

说明人或事物的特征、性质或状态,常用来修饰名词或不定代词的词叫形容词。

作定语,放在名词之前,复合不定代词之后。如:

Thebeautifulgirlismyfriend.这个漂亮的女孩是我朋友。

注意:(1)有少数形容词只能作表语,不能作定语,如alone,afraid,asleep,awake,alive,well等。

(2)作表语,放在系动词之后。如:

Helooksveryhappy.他看起来很开心。

(3)作宾补,放在宾语之后,常与make,leave,keep等动词连用。如:

Youmustkeepyoureyesopen.你必须睁开眼睛。

2.同根形容词辨析及相关的形容词短语

单项填空。

( C )1.—Howareyougettingonwithyourcousin?

—Verywell.Heisreally______andjoinsinallkindsofactivitiesinhissparetime.

A.politeB.strict

C.activeD.careful

( A )2.Mylittlebrotherisatidyboy.Healwayskeepshisroom______.

A.cleanB.toclean

C.cleaningD.cleaned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考英语形容词知识点: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全文共 1657 字

+ 加入清单

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①用于两者比较,表示"比…更…":

"A+系动词+形容词比较级+than+B,

eg.Iamtwoyearsolderthanmylittlesister.

"A+谓语动词+副词比较级+than+B:

eg.Shegetstoschoolearlierthantheotherstudents.

②"比较级+and+比较级",这种结构表示事物本身程度的逐渐增长,意为"越来越…"。

eg.Inspringthedaysaregettinglongerandlonger.在春天,白天变得越来越长。

③"the+比较级…the+比较级",这种结构用来表示一方的程度随着另一方的程度的增长而增长,

表示"越…,越…"。

eg.ThemortyoupracticeusingEnglish,thebetteryoulllearnit你英语练得越多,就会学得越好。

④"A十动词十the+比较级+of短语(比较范围)",这种结构表示"两者中更……的那一个"。当比较双方只出现一方(没有than及其后面的部分),且句中含有ofthetwo……时,比较级前要加the.

eg.Pennyisthetallerofthetwogirls.Penny是这两个女孩中较高的一个。

ThelargerofthetwohousesbelongstoMrBlack.两座房子中较大的那座属于布莱克先生。

⑤表示两者程度不同的其他方式

可用morethan(多于……),notmorethan(不多于……),lessthan(少于……),notlessthan(不少于……),less+形容词+than(不如……)等。

Wehaventgotmorethanonehourleftrightnow.我们就还有不到一个小时了。

Itislesscoldtodaythanitwasyesterday.今天没有昨天冷。

⑥"not+比较级+than"与"no+比较级+than"

这两个结构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通常,前者往往表示"一方不比另一方……",后者往往表示"前者和后者一样都不…";修饰说明数量时,前者表示"最多,不比……多",后者表示"仅仅",带有感情色彩。

Iamnottallerthanyou.我不比你高。

Iamnotallerthanyou.我和你一样高。

MyFrenchisnotbetterthanyours.我的法语不比你的好。

MyFrenchisnobetterthanyours.我的法语和你的一样差。

Sheisnotmorethansevenyearsold.她不到七岁。

Sheisnomorethansevenyearsold.她仅有七岁。

修饰比较级时常见的错误

Amore不可修饰比较级,但much可以用来加强比较级,意为"……的多,更……"

HelooksmoreyoungerthanI.(×)

HelooksmuchyoungerthanI.(√)

B比较的对象或范围出现错误。

1)TheweatherofBeijingiscolderthanShanghai.(×)

北京的天气比上海冷。(比较的对象应该是上海的天气,而不是上海)

TheweatherofBeijingiscolderthanthatofShanghai.(√)

2)ChinaislargerthananycountryinAsia.(×)

(出现了逻辑上的错误。中国就是亚洲的一个国家,应当排除在外。)

ChinaislargerthananycountryinAfrica.(√)中国比非洲的任何国家都大。

ChinaislargerthananyothercountryinAsia.(√)中国比亚洲的任何(其他的)国家都大。

特别提示

Than后代词的主、宾格

Than后面接代词时,一般要用主格,但在口语中也可使用宾格。如果than后是一个句子,则不可使用宾格。

Heworksharderthanme.他比我用功。

HeworksharderthanIdo.他比我用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柴达木的骆驼》

全文共 1110 字

+ 加入清单

闯荡过黄河源的事情已经随着时间而淡去了。但是,对于西部的感觉却在不肯安份的日益烦躁的内心折腾着,终于,我又一次开始了西部之旅——柴达木。

对那片土地的感情似乎没有来头,为什么要到那里远行,至今也说不太清。为我这部书再版的祝勇先生撰写了一篇文章题为《为什么远行》,其实,我读到最后,我觉得他只是对我远行原因的某种猜想而已。我也曾就这个问题与李若冰老先生探讨过。他问我,你一位东北作家为什么要去柴达木?而我反问他,你一个西北作家为什么去柴达木?而且你年轻时候去,年老了你也还是不厌其烦地去,那么你究竟是为什么?白发苍苍的李若冰先生也没有能够说清。说不清就不去说了,在此就说说那里的一匹让我动情动容的骆驼吧——

“我听过许多关于骡驼的故事。柴达木的骡驼是柴达木人最亲切的伴侣。它们一队队行进在茫茫大漠中。那一坨坨隆起的背部,排列在一起像大沙漠中生动的波浪起伏向前。勘探队员们靠它们驮水驮粮,如果不是它们的奉献,将会有多少人在进入这片荒芜的盆地时无法生还。人们称它们是沙漠之舟。它们比人类有着更多更大的耐性。可是,有那么一只骡驼因为饥渴一下倒在了滚烫的沙漠中。驼工拼命拖拉,它像一座坍塌的沙丘,立不起来了。驼工知道它是渴的,跟队长请求给它一点水喝。可是,仅有两桶水,那是全队人好几天的水量,每个人嘴上都干裂得淌血却没有一个人舍得去喝桶里的水。只有倒下的人才有资格喝。可是,倒下的是骡驼,不是人,所以,它没有权力喝。驼工再哀求也没有用。当那位驼工含着热泪与瘫倒的伴侣进行生死告别时,那头巨大的骡驼本已无法抬起的头上扬了一下,又沉重地搭拉下来,枯涩的两眼闪着沙漠般的迷惘。年轻的驼工突然动了感情,长跪不起。他与这匹骡驼已经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队伍要走了,不能因为一匹骡驼而影响行程。于是,有人过来拖他,拖出了一道沙迹。那头已经淹淹一息的骡驼就在这时,突然缓缓地往起站了。它摇摇晃晃,浑身打颤,就像一座没有联接点散了架的木头房子歪歪扭扭地挺了起来。所有的人一下子惊呆了,眼睁睁盯着它一步一打晃地追赶着队伍。它没走出几步,就像一座房子哗啦一下子散在了地上,那被压着的沙层浮泛起一串沙尘。驼工哭了,勘探队的人也哭了,就连队长也眼圈红了。那头骡驼被掩埋了。这是三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情,如今,只要一提起那骡驼,人们总说那是一头通人性的骡驼。”

骆驼是倒下去了,早在40年前就倒下去了,“板房”也早散架了,但我的这个描述的细节却无比结实地挺立在柴达木,或许它太显眼了,太招风了,也可以说它太出色了,因此,五年后,它原封不动地被一位高手抄袭剽窃去,成了他自己的东西。于是,引发了一场官司,被媒体称为新世纪中国文坛第一案。这个案子如今还被媒体关注着追踪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物理知识点: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技法点拨】

(1)正确理解温度、内能、热量的含义,温度和内能是状态量,而热量是过程量.热量伴随着热传递的产生而出现、终止后消失;物体本身并没有热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或“含有”热量,更不能说“比较”两物体热鱼的多少,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鱼.

(2)明确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另外,内能大小还与分子个数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3)准确把握三者的联系: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加(减小),但温度不一定升高(降低).如晶体熔化与液体沸腾时,虽吸热但温度不变;反之,物体温度升高(降低),内能增加(减

小),但不一定吸(放)热,因为可能通过做功改变内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射向各个方向。漫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现象。

2、实像和虚像:能够呈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的交点,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只能用眼睛观察,而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做虚像。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球面镜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做球面镜。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做凹面镜。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凸面镜的利用:汽车观后镜。凹面镜的利用: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历史知识点第一册复习攻略:秦朝--南北朝

全文共 2916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历史知识点第一册复习攻略:秦朝--南北朝

一、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P41~43页)

1、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都城咸阳。

2、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

36个郡,郡下设县。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2)经济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3)思想上:为加强思想控制,又实行“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的文化造成莫大的损失。

(4)巩固、开发边疆: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族的入侵。开发越族地区,开凿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P55~57页)、汉通西域(P72~75页)

1、汉武帝(是西汉的鼎盛时期)的“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破格录用人才(如董仲舒、卫青等)。

(2)经济上:把地方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3)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排斥其他各家思想(从此儒家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4)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这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5)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6)民族关系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2、汉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概念: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西汉:①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央与西域的联系。张骞为沟通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做出了贡献。西域的葡萄、核桃和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西域,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

②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从此,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东汉: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经营西域。

(4)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166年,大秦(古罗马)安敦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

三、丝绸之路(P73) 识图(P73)

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从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说明当时中国已与欧洲建立联系,当时的中国被称为“丝国”。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古今地名对照:

古代:欧洲←西亚←今新疆境内←河西走廊←长安

现在:欧洲←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今新疆境内←甘肃河西走廊←西安

四、评价汉武帝(P57页)(理解)识图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位五十多年里,实行许多重大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措施(见汉武帝的“大一统”),由于他“兴造功业”,多方建树,西汉王朝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将西汉的统治推向鼎盛时期。但是汉武帝连年用兵,国力耗损,晚年时社会出现动荡。面对危机,汉武帝毅然颁布承认过失的“罪已昭”,宣布停止征伐,减轻赋税,除去暴政,“与民休息”,使西汉鼎盛局面又得以延续。

五、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P89~91页)(识记)识图(P91)

(1)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在官渡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208年刘备、孙权联军以少胜多在赤壁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三国鼎立的形成: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曹操不属于三国时代)

六、江南地区的开发(P99~102页)(指南6页)

(1)主要原因:①优越的自然条件:江南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南方战乱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③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南方经济发展的步伐(最重要原因);④南北方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使江南得到迅速开发。

(2)江南地区的开发及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①三国时的吴国,重视农耕,江南经济得到发展;②西晋末年,中原人民开始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开发;③东晋南朝时期,使江南得到迅速发展;④从五代十国起,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⑤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六、北魏(鲜卑族)孝文帝(拓拔宏)改革与民族融合(P105页)

1、背景: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的局面。各民族共同生活,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

2、主要内容:

(1)政府规定,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贪污;

(2)实行均田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3)迁都洛阳:为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迁都洛阳;

(4)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下令鲜卑贵族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习汉话,提倡同汉族人通婚。

3、作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鲜卑族)政治改革家。

七、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P77-7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初期,已经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结劳动人民经验,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八、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P81—83页)

1、佛教的传入:佛教产生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后)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取佛经,迎来西域高僧,并在洛阳建成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道教的兴起: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道教的思想来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奉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张陵是道教的创始人之一,教徒尊他为张天师。(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宗教)

九、石窟艺术(P116)

1、开凿的原因:南北朝时期的石窟是统治阶级为了宣扬佛教而开凿的。(石窟艺术与都佛教的盛行有关)

2、主要的石窟群:①云冈石窟(在今山西大同,开凿于北魏前期);

②龙门石窟(在今河南洛阳,开凿于北魏至隋唐时期);

③敦煌莫高窟(在今甘肃敦煌,开凿于隋唐时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第二册P37)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文学常识名著考点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名著名称:《格列佛游记》

文体:小说

作者概况: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主要内容: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及马(彗马因)国等地的经历。

主题思想:①讽刺英国腐朽的政治和资产阶级的本质。②讽刺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是在尖刻与悲观态度背后,却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人物性格:格列佛:机智勇敢,善于待人,喜欢冒险。

精彩章节:主人公格列佛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邻国不来夫斯帝国的入侵,又机智地扑灭了利里浦特王宫的大火,同时拒绝了利里浦特国王贪婪的无理要求。

艺术特色:语言清新,想象奇特,构思巧妙。

名著名称:《简"爱》

文体:小说

作者概况:夏洛蒂"勃朗特,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

主要内容:简"爱是孤女,成年后到桑菲尔德贵族庄园当家庭教师。她身份低微,相貌平平,却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东家罗切斯特的尊敬和爱恋。

主题思想: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人物性格:简"爱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有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渴求更加丰富的人生。

精彩章节:①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②简"爱在婚事受阻后毅然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

艺术特色: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小说情节诡异,气氛诡异,悬念迭起。小说始终洋溢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那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和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都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名著名称:《吉檀迦利》

文体:诗集

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巨匠,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主题思想:对祖国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爱和完美人格的追寻。对自然、生命、快乐、光明的渴望。

艺术特色:是一部以形象化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的抒情诗集,将深奥抽象的观念融入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英语知识点:定语从句重点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定语从句重点

注意:先行词为one,ones,anyone或those时,定语从句中的关系代词用who

e.g.: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

重点提醒:whom在定语从句中作介词的宾语,且介词提到whom前面时,不能用who代替:e.g.:ThepersontowhoyoujusttalkedisDeep.(错误)

应该为towhom

或者可以这样表达:Thepersonwho/whomyoujusttalkedtoisDeep.(正确)

在现代英语中,定语从句中作宾语的关系代词whom可以用who代替,但who不用于介词之后。在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中,whom不可用who代替。

iv.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

Whose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在定语从句中作定语。

e.g.:DoyouknowthegirlwhoseJapaneseisexcellent?

I’dlikearoomwhosewindowlooksoutoverthesea.

重点提升:有时“whose+名词”可用“限定词+名词+ofwhich/whom”或者“ofwhich/whom+限定词+名词”来替代。

e.g.:Helivesinahousewhosewindowsfacesouth.

===Helivesinahousewhosewindowsfacesouth.

===Helivesinahousethewindowsofwhichfacesouth.

另:whose+名词引导定语从句时,名词前不能再接限定词,只有转换为“限定词+名词+ofwhich/whom”或“ofwhich/whom+限定词+名词”时,名词前面可以有限定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英语宾语从句知识点:宾语从句的简化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1.当主句谓语动词是find,see,watch,hear等感官动词时,从句简化为“宾语+宾补”结构,宾补为不带to的不定式或V-ing形式。如:

Shefoundthatthewalletlay/waslyingontheground.→Shefoundthewalletlie/lyingontheground.

2.当主句谓语动词是hope,wish,decide,forget,plan,agree等,且主句主语与从句主语相同时,从句可简化为不定式结构。如:

Sheagreedthatshecouldhelpmewithmymaths.→Sheagreedtohelpmewithmymaths.

3.在连接代词/副词引导的宾语从句中,当从句主语与主句主语或间接宾语一致时,宾语从句可简化为“连接代词/副词+不定式”结构。如:

CanyoutellmehowIcangettothestation?→Canyoutellmehowtogettothest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皇家园林热河行宫》

全文共 2331 字

+ 加入清单

承德的避暑山庄,又叫热河行宫,是中国现存皇家园林中名列前茅者。它占地面积达564万平方米,宫墙周长约10公里。总面积大于颐和园一倍,比北海公园大八倍,也大于和它同时修建的圆明园。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开始兴建,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建成,共用了九十年。从北京去承德约有250公里,有直达快车,单程需时4点40分,旅行方便。

热河行宫的东北方有一处淡温泉,称为“热河泉”,“热河”因而得名。它之所以命名“避暑山庄”,是因这里群山苍翠,树木葱宠,“六月无暑,九夏生风”,夏季平均气温19.3”C,是理想的避暑胜地。然而,清朝早期在此经营皇家园林,不是单纯为了满足帝王游乐消闲的需要,而是从政治的需要出发的。据史籍记载:山庄的修建目的是:“怀柔、肄武,会嘉宾。”从康熙帝到乾隆帝,为了接待和联系各地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来此进行比武、赛马、狩猎活动。从北京到承德之间,修建了大小行宫达二十处之多,以供皇帝沿途休息和储备物资之用。其中以避暑山庄的规模最大,地位也最重要。古北口以外的行宫都属于避暑山庄管辖。山庄建成以后,清朝有所作为的皇帝康熙、乾隆祖孙两代,曾多次在山庄召见与宴赏蒙古王公,以及藏、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等族的上层人士。“恩益深而情亦联”,终于达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

避暑山庄还在设计建造时,就考虑到政治上的需要。“烟波致爽殿”是皇帝的寝宫,在皇帝睡觉的床后,就设计了隐蔽的门,可通向秘密夹道。假若发生了什么政治风险,皇帝就可从夹道出逃。还有“万壑松风殿”,则是专为皇帝批阅奏章,引见官吏而建造的。

后来,在行宫发生的政治事件就更多。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十七日,文宗帝因“暑泻日久,元气愈亏,以致弥留不起”。这天早晨,他在寝宫的西暖阁内,召集他所器重的八位大臣: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和焦佑瀛,叮咛他们辅佐年方五岁的儿子载淳(慈禧所生,即后来的同治帝),在载淳亲政之前,负责处理全国军政事务。与此同时,文宗把一方田黄石印章,上刻“御赏”二字,留给慈安皇后,一方寿山石印章,上刻“同道堂”三字,留给载淳,并嘱咐说,在他死后,八位“赞襄政务大臣”,负责起草谕旨,代小皇帝发布政令,然后交慈安和载淳,在谕旨首尾处盖上“御赏”和“同道堂”印记,作为符信,号令全国。

可是,比慈安大两岁的皇贵妃慈禧,却工于心计,怀有极大的政治野心,从皇帝寝宫的床后夹道小门溜了进去,躲在床后偷听了文宗帝的遗嘱,了解到了文宗帝煞费苦心的皇权安排。于是,就在文宗帝咽气的当天,决心先下手为强,自恃同治是她的亲生子,急忙为自己“正名”,以载淳名义发布“圣母应尊为皇太后”的上谕,从而取得了“太后”的尊荣。按皇权的规定,皇贵妃和皇后的地位在宫中有所不同,这样一干,她和慈安就平起平坐了。然后,慈禧又把“同道堂”印记掌握在自己手里,代子铃印。这就为后来成为宫中趣闻的“垂帘听政”揭开了序幕。

康熙生前在承德修建行宫,首先是出于政治目的。因此行宫是清代前期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但是,山庄以“避暑”命名,当然也与皇帝怕热有关。清初,满人贵族不习惯北京城里夏天的干燥炎热,喜旅行塞北度过夏天。早在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就准备在今承德市郊营建避暑城。就在这一年他被害死了,工程才停止。康熙亲政以后,每逢有病,就出塞疗养。他说:“朕少时始患头晕,渐觉清瘦,至秋塞外行围,蒙古地方水土甚佳,精神日健……”因此,他先在喀喇和屯修建了行宫,后来发现相距四十里的热河上营(今承德市)条件更好,那里“形势融结,蔚然深秀”,兼有南秀北雄的特色,具备造园的各方面的条件。于是,立意在承德修建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山庄包括宫殿区、湖泊区、山岳区、平原区四个部分,内中有康熙亲题的三十六景,和乾隆亲题的三十六景。宫殿区共有三组宫殿:即正富、松鹤斋和东宫。正宫是皇帝居住的一组主要宫殿,按照帝王“身居九重”的制度,建有九进院落。大门在南面叫丽正门。湖泊区中间有一条观赏路线,叫做“芝径云堤”,一直往北,可达“如意洲”。山岳区在避暑山庄中占地最大(约五分之四),这是一脉自然山峦。中国古代的造园大师们巧妙地运用因山为园的手法,把整个山岳区的天然峡谷,规划为四条大的观赏路线和山麓滨湖的几片风景。以前山上建筑物很多,可惜历年破坏了不少。原来几座高峰上的四个亭子,今仅存“南山积雪”一亭。登亭远眺,可以饱览千山万壑,无限风光。“磐锤峰”、“蛤螟石”、“僧帽山”、“天桥山”、“鸡冠山”等奇峰怪石和外八庙金碧辉煌的建筑物,一览无余,颇为壮观。

外八庙包括博仁寺、博善寺(今已不存)、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普宁寺、广安寺(今已不存)、罗汉堂(今已不存)、安远庙、普乐寺等十一座庙宇。之所以叫外八庙,据说这些庙宇在清代分成八个部分归北京雍和宫管辖,又因都分布在山庄的外围,故通称外八庙。

外八庙像众星拱月,围绕在避暑山庄的东、北两面。除了康熙时建造的博仁、博善两寺以外,其余庙宇都面朝山庄。这样排列显然是煞费苦心的安排,山庄里的宫殿是皇权的象征。庙宇的布局象征着各地区各民族心向中央。外八庙吸收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艺术文化特点。雅鲁藏布江畔的三摩耶庙,前藏的布达拉宫,后藏的扎什伦布寺,伊犁的固尔扎庙,都在山庄外面再现了。这里还重现了海宁的安国寺罗汉堂和五台山的殊像寺。但也不是简单的模仿,都有创新。总之,外八庙十一座寺庙各具特色,又和谐统一,无论从总体立意和单体处理来看,算得上是大手笔的艺术杰构。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都有堪称上乘的艺术价值。旅行到了承德,既能炮赏湖光山色,也能增长不少知识。要观赏紫塞之上的古长城,也能如愿以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数学冲刺知识点:用坐标表示轴对称详解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数学冲刺知识点:用坐标表示轴对称详解

坐标轴对称

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原点对称

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坐标轴夹角平分线对称

点P(x,y)关于第一、三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

点P(x,y)关于第二、四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

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对称

点P(x,y)关于直线x=m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m-x,y);

点P(x,y)关于直线y=n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2n-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的定义与公式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定义公式

(1)、密度:在物理学中,把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体积之比,叫做该物质的密度(亦可记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着这种物质的密度)。它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不同的物质,数值一般不同。密度符号为:ρ

(2)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复合而成,常用的有:kg/m^3和g/cm3,要记住它们之间的换算:1g/m^3=103kg/m^3,在计算中经常用到。

(3)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直接写出求密度的公式:

Ρ=m/v公式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或克;V表示物体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或立方厘米,要根据对象注意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英语知识点:引导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全文共 140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引导状语从句从属连词

1)连接时间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before在···之前ThewarhadbeenoverbeforehecametoChina.

after在···之后HecametoChinaafterthewarwasover.

since自从IhavelivedinthiscitysinceIwasborn.

when/while当···Theteacherenteredtheclassroom,whenallthestudentswereplaying

WhenIcameintothisroom,Ifoundhimlyingbedasleep(while后接的动词是延续性的动词)

as当···IsawherasIwasgettingonthebus.

till/until直到Ididn’tgotosleepuntil/tillIfinishedmyhomework.

assoonas一···就···Assoonashesawthepoliceman,thethiefrunaway.

2)连接地点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where在哪里TherewerelotsofparkswhereIlived.

3)连接原因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because原因,用于解释某事的原因,动机,强调直接原因和因果关系IdoitbecauseIlikeit.

for表因为,表间接的原因,用于说明,解释Isoonwenttosleep,forIwastired

since表原因,比because弱,比as强,表一种已知的,显然的理由,常译为“既然

as表原因时,意义最弱Asyouareinpoorhealth,youshoulddomoreexercises

4)连接结果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so···that···如此···以至于···Heissokindthateverybodylikeshim.

such···that···Heissuchakindmanthateverybodylikeshim

5)连接目的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that/sothat/inorderthat为了

Speakclearlythat/sothat/inorderthattheymayunderstandyou.

6)连接条件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if如果Ifitrainstomorrow,wewon’tgoonapicnic.

unless除非(如果不)Hewillcomeunlessitrains.

incase万一YoumaycallthisnumberincaseIamnotathome

7)连接比较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than比It’seasierthanIthought.

as/so···as···和···一样Sheisastallasyou.

Heisnotas/sotallashiswife.

8)连接方式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as按照DoasItoldyou.

Takethingsastheyare.

asif/though仿佛Hebehavesasif/thoughhewasachild.

9)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although/though尽管AlthoughJapanissmall,thepopulationisbig.

evenif即便Evenifitwassnowingheavily,wewentonrunning.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数学考点复习指导:椭圆的面积公式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数学考点复习指导椭圆面积公式

S=π(圆周率)×a×b(其中a,b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的长).

或S=π(圆周率)×A×B/4(其中A,B分别是椭圆的长轴,短轴的长).

椭圆的周长公式

椭圆周长没有公式,有积分式或无限项展开式。

椭圆周长(L)的精确计算要用到积分或无穷级数的求和。如

L=∫[0,π/2]4a*sqrt(1-(e*cost)^2)dt≈2π√((a^2+b^2)/2)[椭圆近似周长],其中a为椭圆长半轴,e为离心率

椭圆离心率的定义为椭圆上的点到某焦点的距离和该点到该焦点对应的准线的距离之比,设椭圆上点P到某焦点距离为PF,到对应准线距离为PL,则

e=PF/PL

椭圆的准线方程

x=±a^2/C

椭圆的离心率公式

e=c/a(e2c)

椭圆的焦准距:椭圆的焦点与其相应准线(如焦点(c,0)与准线x=+a^2/C)的距离,数值=b^2/c

椭圆焦半径公式|PF1|=a+ex0|PF2|=a-ex0

椭圆过右焦点的半径r=a-ex

过左焦点的半径r=a+ex

椭圆的通径:过焦点的垂直于x轴(或y轴)的直线与椭圆的两交点A,B之间的距离,数值=2b^2/a

点与椭圆位置关系点M(x0,y0)椭圆x^2/a^2+y^2/b^2=1

点在圆内:x0^2/a^2+y0^2/b^2

点在圆上:x0^2/a^2+y0^2/b^2=1

点在圆外:x0^2/a^2+y0^2/b^2>1

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

y=kx+m①

x^2/a^2+y^2/b^2=1②

由①②可推出x^2/a^2+(kx+m)^2/b^2=1

相切△=0

相离△

相交△>0可利用弦长公式:A(x1,y1)B(x2,y2)

|AB|=d=√(1+k^2)|x1-x2|=√(1+k^2)(x1-x2)^2=√(1+1/k^2)|y1-y2|=√(1+1/k^2)(y1-y2)^2

椭圆通径(定义:圆锥曲线(除圆外)中,过焦点并垂直于轴的弦)公式:2b^2/a

椭圆的斜率公式过椭圆上x^2/a^2+y^2/b^2=1上一点(x,y)的切线斜率为-(b^2)X/(a^2)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短语辨析和固定搭配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2012福建福州】34.Itwassuchafunnyshowthatpeoplecouldnthelp____________againandagain.

A.laughB.tolaughC.laughing

【答案】C

【解析】选C。考查固定搭配。canthelpdoingsth.意为"禁不住做某事",此处句意为:这是一场如此有趣的表演,以至于人们忍不住笑了一次又一次。故选C。

【2012福建福州】42.-Itstimefortheweatherreport.CouldI_____________theTV,Dad?

-Goahead,please.Ialsowanttoknowabouttheweatherfortomorrow.

A.turnonB.turnoffC.turndown

【答案】A

【解析】选A。考查短语动词的辨析。turnon意为"打开";turnoff意为"关闭";turndown意为"调小(音量等)"。由答语可知爸爸也想看电视了解天气状况,因此此处需要用表示"打开(电视)"的短语动词。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英语知识点:I’d like some noodles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I’dlikesomenoodles

1.wouldlikesth.想要某物

2.wouldliketodosth=wanttodosth.想要做某事

3.alarge/medium/smallbowlofnoodles大碗/中碗/小碗面条

4.takeone’sorder给某人点菜

5.Whatsize什么号/尺寸

6.onone’sbirthday在某人生日那天

7.onone’s+序数词+birthday在某人...岁生日那天

onmytenthbirthday在我十岁生日那天

8.aroundtheworld=allovertheworld世界各地

9.aroundChina全中国

10.makeawish许愿

11.blowoutthecandles吹灭蜡烛

12.inonego一次性地

13.Thewishwillcometrue梦想将会实现

14.TheUK=England英国

15.getpopular变得流行

16.bepopularwithsb.受某人的欢迎

17.cutupthenoodles切碎

18.asymboloflonglife长寿的象征

19.bringsth.tosb.给某人带来某物

20.goodluck好运

21.make/letsb.+动原:使/让某人做某事(使役动词用法)

22.differentkindsof=allkindsof各种各样的...

23.puton穿上,戴上

putonyourT-shirt/hat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之眼镜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眼镜

一眼镜的结构:晶状体角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

二眼疾的成因与矫正:

⑴近视眼:

①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会聚在视网膜前。

眼球前后太长,会聚在视网膜前。

②矫正:戴凹透镜。

⑵远视眼:

①成因: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会聚在视网膜后。

眼球前后变短,会聚在视网膜后。

②矫正:戴凸透镜。

⑶眼镜的度数:

眼镜的度数=100Φ=100×1/f(f是焦距,单位是米,Φ叫焦度,是焦距的倒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