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透镜

透镜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透镜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透镜问题。

分享

浏览

827

文章

27

老年人的老花镜实际上是哪一种透镜?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透镜

老年人老花镜实际上是一种凸透镜。老花镜是用于中老年人补充视力的,它同近视镜一样有许多国家标准规定的光学指标,也有一些特殊的使用规律。

老年人的老花镜实际上是一种凸透镜。老花镜主要是为了满足眼睛老花人群的需要。老花镜是用于中老年人补充视力的,它同近视镜一样有许多国家标准规定的光学指标,也有一些特殊的使用规律。老花镜的使用,对人们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弯月形)等形式,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故又称会聚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

市面上的老花镜主要有三种,即单光镜,双光镜和渐进多焦镜。单光镜只能用于看近,看远时需要摘掉眼镜。双光镜是指上半镜片用于看远,下半镜片用于看近,但这种老花镜视物有跳跃现象,外形也不美观。渐进多焦镜可以满足远中近不同距离视物需求,外观也非常良好,2019年普及率已经逐年上升,第一初代者适应时间较长。

展开阅读全文

凸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的区别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种光学定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聚合而成,可以在光屏上呈现的图像称为图像;它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聚合而成,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图像称为虚拟图像。

规则1:当物体距离大于焦距的2倍时,就像距离在焦距的1倍和焦距的2倍之间,形成倒立和缩小的图像。此时,图像距离小于物体距离,如比物体小,图像异侧。

规则2:当物体距离等于焦距的两倍时,像距也是焦距的两倍,形成倒立等大的图像。此时,物体距离等于图像距离,图像等于物体大小,图像异侧。

规则3:当物体距离小于焦距的2倍,焦距大于焦距的1倍时,就像距离大于焦距的2倍,形成倒立和放大的图像。此时,图像距离大于物体距离,图像大于物体距离,图像异侧。

规则4:当物距等于焦距的1倍时,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则5:当物体距离小于焦距的1倍时,就会形成正立、放大的虚拟图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在谈到图像和虚拟图像的区别时,经常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图像是倒立的,而虚拟图像是正立的。如果它是一个厚的月形凹透镜,情况会更复杂。当厚度足够大时,它相当于伽利略望远镜,当厚度足够大时,它也相当于正透镜。

结构

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至少有一个表面,或两面。可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透镜。

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至少有一个表面,或两面。可分为双凹、平凹和凸凹透镜。

对光线作用

凸透镜主要起到聚光的作用。

凹透镜主要发散光线。

成像性质

凸透镜是一种折射成像,成像可以是正立的,倒立的;虚拟图像、真实图像;放大,等大,缩小。它能收集光线。

凹透镜是一种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缩小的虚像。发散光线。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远光不能加透镜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氙气灯亮度高,更耀眼,但光束相对发散,需要安装透镜进行聚光灯。如果没有透镜,发散的近光不照射人,不仅会影响照明效果,还会影响其他汽车的驾驶,这是非常不安全的。此外,氙气灯没有透镜也无法通过年度审查。

氙气灯泡光源中心偏离原灯碗的设计光心位置,会产生散光。透镜的作用是将散射的光线聚集在前面,这样不仅可以发挥氙气大灯的最大作用,而且光线也不会眩对面的车主。然而,镜头的价格相对较高,对装配技术的要求也很高。绝大多数车主只更换氙气灯泡,而不安装镜头,这不仅对自己的安全不负责,而且对其他车主也不负责。为了安全起见,还规定改装氙气灯需要安装透镜。

但一般改装氙气灯加透镜的都是近光灯,而远光灯不加透镜。这是为了防止远光聚集,发散可以照得更远更宽。远光灯主要用于补充照明近光的暗区。如果在远光灯上安装透镜,光束会直接聚集在远处。光线是直的,只能照亮远处的路面,却看不到近点的路面,也看不到高处的路标,影响驾驶。远光灯改装氙气灯后,光线发散正常,因为远光灯碗是这样设计的,所以为了照明不能加镜头。

展开阅读全文

led大灯需要装透镜吗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很多原车灯都是卤素灯,亮度较低,很多车主都想改装亮度较高的车灯led灯,但缺少对led了解灯具,不知道安装灯具led大灯多少钱?更不知道改装了多少钱?led大灯需要安装透镜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led大灯亮度更高,更节能,使用寿命更长,技术相对复杂,所以价格更高。一般来说,led灯泡的价格在200-500元左右,汽车安装时,led前照灯,一套下来的价格在1500-2000元左右,具体价格与品牌有关。增加安装。led大灯需要去专业的改装店,尽量选择大品牌的优质产品,更有保障。

对于led大灯是否需要安装透镜取决于情况。目前市场上的LED大灯有两种,一种是单灯泡LED大灯是一体式透镜LED大灯。单灯泡LED大灯需要安装透镜,一体式LED如果前照灯含有透镜,则不需要额外安装。安装透镜的目的是聚光,避免光线散射影响别车,led大灯安装透镜后,聚光率更强,照射范围更远。如果需要安装透镜而不安装,车辆将无法通过年审。

展开阅读全文

大灯透镜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汽车镜头主要用于氙气灯,前照灯镜头是在前照灯泡前增加一组光学玻璃镜头,可以使光线更加聚焦,使射程更远,从而达到更好的照明效果。

汽车大灯透镜的作用

由于氙气灯的亮度相对较高,但相对分散,在驾驶过程中容易摇晃其他汽车,镜头具有较强的聚光能力,其功能是将散射光聚集成更平行的光束,直率地说,即聚光效果。安装汽车前照灯镜头后,前照灯光不会发散,地面照明效果更好,不会影响对面汽车的正常驾驶,使驾驶更安全。

汽车前照灯镜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单光镜头,另一种是双光镜头。简单地说,单光镜头是一个镜头来控制一个灯泡,属于一种特殊的产品,单光镜头远近光是分开的;双光镜头是通过控制镜头内部的遮光角度来实现远近光的切换。

展开阅读全文

双光透镜和单光透镜的区别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汽车前照灯透镜有两种,一种是单光透镜,另一种是双光透镜。双光透镜和单光透镜的区别在于功能范围不同。单光透镜一般只能单独考虑近光或远光功能,而双光透镜可以具有两个功能:一个透镜和近光透镜。此外,双光透镜中还有电磁阀,但没有单光透镜。

双光透镜的优缺点

双光透镜的优点是聚光能力强,集成设计,可以控制远近光的切换,一般是近光和透镜,安装双透镜后可以实现近四个距离;缺点是价格相对昂贵,如果产品质量差,光类型差,光投影分布不均匀,可能出现漏光现象。

相比之下,单光透镜的光切割线不如双光透镜好,单光透镜的射程和宽度也不如双光透镜好。双光透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获取前照灯切换信号,打开电磁阀,调整透镜角度,实现远近光状态的切换。

展开阅读全文

海拉5和q5透镜哪个好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车主想对汽车照明做一些改变,想改装灯镜头,在了解市场上的各种镜头产品后,听推荐海拉5和q5有些选择不确定,到底海拉5和q这取决于两者的区别。

海拉5透镜是德国进口的产品,远光性能非常强,产品质量有足够的保证。Q5透镜是国产产品,远光不如海拉5照明,但近光犀利,价格便宜。

海拉五和Q5远近光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两者的切割效果不同,这两种透镜光差异如此大的原因是由于设计不同。

如果车主一般在市区开车,很少去郊区或出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车主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开车Q5是的,因为城市道路上有路灯,车辆多,开远光灯的机会少,所以经常使用近光灯。但是,如果车主经常出差,走高速或者去郊区,适合安装海拉5透镜。

展开阅读全文

量子我知道,透镜我也懂,但量子透镜是什么?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开发了一种由硅薄膜制成的“量子透镜”,它比人类头发薄100倍。它有助于实现量子信息的快速可靠传输。该研究报告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中国博士生王锴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王锴解释说,术语“量子透镜”实际上是一个隐喻。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镜头是一种成像元件,比如照相机的镜头。它是由透镜组成的,如显微镜的透镜。我们称之为“镜头”的原因也是一个类比。它可以用一种非常方便的成像方法来观察量子世界。当然,这个图像并不意味着你所看到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你所得到的。它是量子世界中包含的丰富的量子信息。”王锴指出,虽然这项研究并不直接针对量子计算平台本身,但对于量子信息的传输具有一定的意义。然而,量子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方面。王锴认为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将材料和量子这两个领域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借助微引力透镜现象,人类首次发现银河系外行星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据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利用引力透镜现象银河系外RX J1131231星系发现了一组行星,并对其进行了创新,确定这些行星的质量在月球和木星之间。研究人员表示,最新的研究将开辟太空探索的新领域。

现有的行星探测方法只能探测银河系中的行星。RX J1131231星系距离地球38亿光年,所以即使是最先进的望远镜也无法直接观测到它们。科学家们通常利用重力微透镜在银河系中寻找行星,但是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创新了重力微透镜方法,并首次发现了这些系外行星

负责这项最新研究的俄克拉何马大学物理和天文系的戴新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道:“目前的概念是,大多数星系中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行星的引力微透镜效应肯定会导致黑洞附近的辐射被放大,这种辐射变化可以通过现有的望远镜观察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探测到了这种辐射变化。我们分析了它提供的数据,认为引力微透镜效应可以解释这一点,从而确定这些银河系外的行星。然后,通过建模数据分析特征信号的频率,以确定这些行星的质量。”

戴新宇说:“这是首次在银河系外发现行星。用我们的新方法,我们现在可以研究这些行星,揭示它们的存在,甚至获得它们的质量,这将开辟新的探索领域。”

然而,戴新宇也强调,尽管新的发现需要进一步证实,他们提出的观测由行星引力微透镜效应引起的黑洞附近辐射变化的方法是可行的。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

展开阅读全文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是什么透镜 显微镜的物镜与目镜分别成什么样的像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显微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用来观察前方光学系统所成图像的目视光学器件,主要作用是将由物镜放大所得的实像再次放大。物镜是由若干个透镜组合而成,目的是为了克服单个透镜的成像缺陷,提高物镜的光学质量。

物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显微镜成像质量,它是决定显微镜的成像质量和成像清晰程度的主要部件。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类局限在用肉眼或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显微镜诞生以后,它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面前,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加装车贴透镜可以解决A柱盲区问题吗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截止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但是,现在的不少汽车设计上还是并不成熟,最值得说的应该就是数A柱盲区了,开过车的司机都应该知道,A柱对不少驾驶者的视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要知道,司机的视野是驾驶安全的重要因素,A柱盲区其实相当与隐形杀手,有人说加装车透镜可以解决问题,那么加装车贴透镜可以解决A柱盲区问题吗?接下来我们的小编为您介绍。

其实,想要驾驶者拥有宽广的视野,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取消A柱,但这相对与普通用车来说,并不实际。A柱的作用不仅用来支撑车顶,在汽车的被动安全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它的存在,可以承担分散撞击时的力量,保护驾驶舱。在A柱的设计上面,不少工程师与设计师已经做过各种尝试,在安全与视野之间,取指平衡,试图要将A柱视线盲区的影响降到最小,不过,得到的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

车贴透镜在民间,不少人加装车贴透镜来解决A柱盲区大的问题,这种透镜是利用广角的弯曲镜面,影射盲区的情况。这种车贴透镜的方法也可以解决A柱盲区的问题,但是由于转弯时减速,A柱盲区导致的交通事故,通常发生在车辆在转弯的时候。因为随着转弯,驾驶方向与A柱盲区重叠。当发现有行人时,已经来不及刹车了,而减慢车速则能给驾驶者与行人更多的反应时间。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在转弯前,可以先提前观察你要转弯的路线,对于转弯时的A柱盲区,心理有个预算。而且,A柱盲区是可以通过视觉角度而改变的,扭动头脑,便可以看清盲区的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透镜星系外部存在着“流浪黑洞”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据科学新闻网站报道,天文学家使用NASA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欧洲航天局的XMM牛顿望远镜X射线天文台,发现了一颗极端明亮的X射线变源,该X射线源位于其母星系中心的外侧。经过研究,天文学家认为这个奇特的天体是一个透镜星系外部存在着“流浪黑洞”。

目前,天文学家发现透镜星系GJ1417+52外部区域存在一个流浪黑洞,证据表明这个黑洞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10万倍。

天文学家知道通常黑洞质量等级是太阳的10-100倍,它是垂死恒星的残骸体,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10万-100亿倍,位于星系中心区域。但是宇宙分布着一些神秘的黑洞,其质量是太阳的100-100000倍之间,这些中等质量黑洞很难发现。

科学家指出,一个星系与另一个包含超大质量黑洞的星系碰撞合并之后,两个星系的超大质量黑洞和中等质量黑洞可能远离星系中心。伴随着恒星、气体和灰尘从第二个星系穿过第一个星系,它的黑洞也随着移动。目前,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林达成(音译)博士组建一支天文学家小组展开研究分析,他们使用“钱德拉”和“XMM-牛顿”X射线天文台发现透镜星系GJ1417+52外部有一个流浪黑洞,透镜星系GJ1417+52距离地球大约45亿光年。

透镜星系GJ1417+52非常明亮,假设周围物质的辐射作用力与引力作用力相当,很可能存在一个质量相当于太阳10万倍的黑洞。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数据表明,XJ1417+52释放大量X射线,它是一种超明亮X射线源(HLX)。

展开阅读全文

望远镜中的透镜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望远镜中的透镜(3)

可是还有一类困难特别使天文学家觉得不好办的。这就是由地球大气而产生的模糊,就是平常所说的看不清楚。

我们看天体是要透过一层厚厚的大气的。大气如果压缩到和我们周围的空气一样密,就会有十千米左右的厚度。我们知道,看一件10千米外的东西,会看到它的轮廓是模糊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光线所必须透过的大气永不停息地搅动,引起不规则的折射,使物体显得波状颤抖着。这样产生的轮廓柔化与模糊在望远镜中还要加上许多倍。结果,我们加大了放大率,同时也依同等比例加大了影像中的模糊。这种模糊程度的深浅大半只依赖于空气的情形如何。天文学家考虑到这个问题,于是为大望远镜寻找空气宁静的地方,以便观测的天体轮廓尽量清晰。

我们常见到一些计算说用高倍率大望远镜可以把月亮搬得多么逼近。譬如说,用一架1 000倍放大率的,我们看它似乎在400千米以外;用一架约5 000倍的,就似乎只在80千米之外了。这种计算倒是不错的,如果单从月亮上的任何东西的目视大小来说,望远镜的缺点以及大气扰动而带来影响,足以把这一切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层毛病的结果使上述的计算不能切合实际。我很怀疑任何天文学家使用现有的任何望远镜来观测月亮或行星一类的东西时,把放大率加到千倍以上还能得到多大的好处,除非遇上了一个大气异常平静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望远镜中的透镜

全文共 2725 字

+ 加入清单

望远镜中的透镜

一架折射望远镜中的透镜由两个系统组合而成:一个是“物镜”,用来在望远镜的焦点上形成远处物体的像;另一个是“目镜”,用来在人眼看得最清晰的地方形成新的像。

物镜才是望远镜中真正困难而且精巧的一部分。制造这一部分比其他所有部分加在一起都需要更多精巧的工艺。其中需要怎样大的天赋才能,我们只须举出一件事实来:二百多年以前,任何地方的天文学家都相信,全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有能力制造巨大而精美的物镜,这人名叫阿尔凡?克拉克(Alvan Clark),不久我们就要提到他。

通常制成的物镜由两大透镜构成。望远镜的能力便完全依赖于这些透镜的直径,这便叫做望远镜的“口径”(aperture)。口径的大小不等,可以从家用小望远镜的10厘米左右,一直到叶凯士天文台(Yerkes Observatory)大型折射望远镜的1.02米。

要保证在望远镜中远处的物体有清楚的影像,最要紧的一件事便是物镜一定要把从该物体上任何一点来的光都集中到一个焦点上来。如果这一点办不到,不同处来的光也略微分散到不同的焦点上去,那么,那物体看起来就会很模糊,就好像从一副不合光的眼镜里去看东西一样。可是,单片透镜不管是用什么玻璃制造的,是不能把所有的光集中于同一焦点的。读者当然知道平常的光,不论是从太阳或是从星上来的,都是无数不同的颜色的混合,只要将它通过三棱镜便可分开来。这些颜色从红色的一头起一直排下去是橙、黄、绿、蓝、靛、紫。一个单片透镜会把不同颜色的光聚集到不同的焦点上去;红的离物镜最远而紫的最近。这种光线的分开叫做“色散”(dispersion)。

三百年前的天文学家都以为绝无办法避免透镜的色散作用。约在1750年,伦敦的多龙德(Dollond)发明了一个方法避免这种弊病,那就是利用两种不同的玻璃,一种是冕牌玻璃,一种是火石玻璃。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非常简单的。冕牌玻璃的折光能力差不多跟火石玻璃一样,可是色散能力却差不多加大了一倍。于是多龙德用两块透镜做成了一副物镜,其中的一部分见图10。前面是一片冕牌玻璃的凸镜,这是普通的做法。与它连在一起的是一片火石玻璃的凹镜。既然这两透镜的曲度相反,便会使光向不同的方向射去。冕牌玻璃要把光集中于一点,火石玻璃的凹镜却要把光线分散。如果单用火石玻璃,我们便会看到光线通过它,不但不向一点集中,反要从一点向各方向渐渐散开。这片火石玻璃的聚焦能力制作得恰好比冕牌玻璃的聚焦能力的一半大一点。这一巧妙的设计已足可消去冕牌玻璃的色散了;却还不能消去它的折光能力的一半以上。联合的结果便是所有的光线通过,其中都差不多集中于一个焦点,但这焦点却要比单用冕牌玻璃时远了约一倍。

刚才说的“差不多集中于一个焦点”,是因为比较不幸:这两层玻璃组合起来还不能把所有各种颜色的光线绝对集中于同一焦点上。望远镜口径愈大,这种弊病愈严重。如果你从一架大折射望远镜中去看月亮或一颗亮星,一定会看到它们周围有一圈蓝色或紫色的晕痕。这两重透镜不能把蓝色或紫色光线也集中到和其他颜色相同的焦点去,由此而产生了称为“二级光谱”的像差。这是由一般光学玻璃的性质决定的,科学家们也没办法。目视用的折射望远镜所需的视场一般不大,二级光谱是它的主要像差,缩小相对口径可以减少它的不利影响。

因为大型折射望远镜要求采用大块的透光性能优良的光学玻璃,这给制造带来困难。而且大型折射望远镜在紫外和红外波段的透光量比反射望远镜少、存在残余色差。它的架构的支持力也不如反射望远镜那么好,因此制造这种望远镜的花费要更大。这些都限制了它向更大的口径发展。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折射望远镜的口径只有1.02米。

由于物镜的这种聚光于焦点的作用,远处物体的像便在焦平面上形成了。焦平面是通过焦点与望远镜的主轴或视线成直角的平面。

望远镜中所成的像是怎样的情形,你可以在照相师准备照相时去瞧一瞧他的照相机中的毛玻璃。你在那儿可以见到一副面孔或一张远景画在毛玻璃上。从各方面说来,照相机就是一架小望远镜,而毛玻璃,或者放感光片的地方,便是焦平面。我们还可以反转过来叙述这种情形,说望远镜是长焦距的大照相机,我们可以用它照天空的相片,正如同照相师用照相机照平常的相片一样。

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明白一件东西不是什么而更充分地明白它是什么。两百多年前的著名的月亮大骗案中,有一点正好能这样帮助我们。那个作家用这样一个荒唐的故事欺骗了很多轻信的读者:赫歇耳爵士(Sir John Herschel)用极大放大倍率的望远镜观测月亮,竟然感觉没有充分的光足以看出那影像来了。于是有人向他建议用人工光来照明那影像。结果非常惊人——连月亮上的动物都在望远镜中看出来了。如果大多数的人——甚至连聪明绝顶的也算上——并没有被骗的话,我也就用不着说下面的话了:望远镜所成的像在本质上是外来的光线帮助不了的。原因在于它并非一幅真像(实像),而是由于远处物体的任何一点上的光线都相交在影像上相当的点上,再从该点散开,正像有一幅物体的图画在焦平面上一样而已。事实上图画这词也许比影像这词要略好一点来表示物体的显现情形,但这幅图画却只是由光聚焦而画成的,其间毫无他物——对于这样的像,我们称为虚像。

假若物体的影像(或说图画)恰好形成在我们眼前,那么大家也许要问:为什么看它还需要目镜?为什么观测者不能站在图画后面,向物镜望去,望见影像悬在空中?他实在可以这样做,只要他把一片毛玻璃放在焦平面上,像照相师对待照相机一样。他可以这么样去看影像显在毛玻璃上。他再向物镜望去,也就用不着目镜便可以看见物体了。可是在任何点上都只看得见一小部分,因此直接看物镜的好处也实在很少。要好好看还是得用目镜。目镜不过是一个小眼镜,从根本上说与钟表匠使用的眼镜是同类的。目镜的焦距愈短,观察愈精确。

常有人问:著名望远镜的放大倍率有多么大?答案是:望远镜的放大率不仅依赖物镜,也还要看目镜的。目镜的焦距愈短,放大率愈大。天文望远镜都有许多不同的目镜的,依观测者的需要而用。

在几何光学原理允许的范围之内,我们可以在任何望远镜(不论大小)上得到任何放大率。用一个平常的显微镜来看影像,我们可以使一个10厘米小望远镜拥有与赫歇耳的大反射望远镜同等的放大率。可是要使任何望远镜的倍率超过一定程度是有许多实际困难的:首先是物体表面发出的光很弱。假设我们用一个8厘米望远镜望土星,使它有数百倍的放大率,土星便显得黯淡不清楚了。但这还不是使小望远镜有高放大率的唯一困难。按照光学的一般定律,是不允许我们能把每2.5厘米口径的放大率提高到50倍以上,或者最多说也不能超过100倍的。这就是说,用一架2.5厘米口径的望远镜我们不能得到150倍以上放大率,更不用说超过300倍了。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投影仪的透镜/亮度/焦距/投影台面积/灯泡类型/色散

全文共 1046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投影仪透镜/亮度/焦距/投影面积/灯泡类型/色散

透镜镜头是由几片透镜组成,透镜有塑胶透镜(plastic)和玻璃透镜(glass)两种,玻璃透镜比塑胶贵。通常摄像头用的镜头构造有:1P、2P、1G1P、1G2P、2G2P、4G等,透镜越多,成本越高。因此一个品质好的摄像头应该是采用玻璃镜头的,其成像效果要比塑胶镜头好。镜头对成像质量也有极大影响,好的镜头使图像更加清晰、细腻。一般投影仪的镜头都是变焦镜头,针对市场的不同,变焦倍数从4倍到16倍或更高。亮度投影仪的亮度:“light out” 是投影仪主要的技术指标, “light out”通常以光通量来表示,光通量是描述单位时间内光源辐射产生视觉响应强弱的能力,单位是流明。投影仪表示光通量的国际标准单位是ANSI流明,ANSI流明是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测量投影仪光通量的方法,测定环境如下: 1) 投影机与幕之间距离:2.4米。2) 幕为60英寸。3) 用测光笔测量屏幕“田”字形九个交叉点上的各点照度,乘以面积,得到投影画面的9个点的亮度。4) 求出9个点亮度的平均值,就是ANSI流明。焦距焦距就是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镜头的焦距分为像方焦距和物方焦距。像方焦距是像方主面到像方焦点的距离,同样,物方焦距就是物方主面到物方焦点的距离。

下图表示如何来确定主面和焦距:入射平行光线(或其延长线)与出射会聚光线(或其延长线)相交,就能确定折射主面,这个想象的平面与镜头光轴相交处就是主点。像方主点和无穷远光线形成的焦平面(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复合镜头的焦距(严格说是有效焦距)。用同样的原理也可以确定物方主面和物方焦距。投影台面积是指放透明投影片反射台的面积,它决定了投影仪可以放置演示资料的最大尺寸。灯泡类型光源有溴钨灯和镝灯两种。溴钨灯是一种具有高发光强度的白炽灯,由于采用溴钨循环体系,使其能始终保持很高的光通量,其显色性好,能够忠实再现原稿色彩。镝灯属高强度气体放电灯,是金属卤化物灯的一种,它光效高、显色性好、亮度高,镝灯有球形、管形、椭球形等多种形状可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使用时需相应的镇流器和触发器。色散 复合光通过三棱镜等分光器被分解为各种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分开的单色光依次排列而成的光带叫做光谱。各种颜色的光在真空中都以恒定的速度传播;而在介质中,光波的传播速度要减小;而且不同波长的光波,传播速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同一介质对不同的单色光折射率是不同的,红色光的折射率最小,紫色光的折射率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的概念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概念

一透镜的种类:⑴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⑵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

二关于透镜的概念(如图①②):

⑴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圆心的直线叫主光轴。

⑵光心:主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

⑶焦点(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实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虚焦点)。

注: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⑷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中考物理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1、幻灯机与投影仪:幻灯片或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屏幕的距离为像距。

原理: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

屏幕上要成正立的像,幻灯片必须倒放。要使屏幕上得到的像更大,应当使凸透镜与幻灯片或投影片的距离减小,同时使屏幕远离透镜,即应把幻灯机或投影仪远离屏幕。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景物到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为像距。

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减小物距、加大像距,即照相机离景物近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

3、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它是对物体的两次放大,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

显微镜对物体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4、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先由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我们看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使视角变大了,所以能看得很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第1节透镜

1、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2、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3、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做光心。

4、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5、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又叫会聚透镜。

6、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图四),所以又叫发散透镜。

7、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一箭穿心)。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照相机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投影仪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放大镜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放大镜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本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物理知识点:透镜成像规律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10)是常见凸透镜成像类型,规律见表(1)。

表(1)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凸透镜成像规律需要牢记,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其规律。可以背下下面口诀:“物大焦,倒立实,物越大,像越小;物小焦,正立虚;物为焦,不成像”。这里的“物”指物距,“像”指像距,“焦”指焦距。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2.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凸透镜与凹透镜比较

对凹、凸透镜的辨别、特点、典型光路和应用作出了系统性总结。

☆大家还要记住:虚像,物、像同侧;实像,物、像异侧。

展开阅读全文

物理知识点:透镜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透镜

1.什么是透镜: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制成的。

☆制作透镜的材料常见的有:玻璃、水晶、树脂等。透镜的应用如图(1)所示。

2.透镜与面镜区别:面镜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成像,透镜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成像;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透镜分类:(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如:远视镜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如图(2)a所示)。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如:近视镜等(如图(2)b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