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望远镜

望远镜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望远镜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望远镜问题。

分享

浏览

3288

文章

165

看星星的望远镜叫什么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星星望远镜叫天文望远镜。我们肉眼看到的星星只是一个光点,想要更深层次的看星星,就需要借助望远镜,网上的那些天体照片,看起来很好看,但是普通望远镜是看不到的,至于星系或者星团,在普通望远镜里也只是一个小而模糊的光斑,想要彻底看清楚至少需要300mm的天文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是用来观测天体、捕捉天体信息的主要工具,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台望远镜,此后,望远镜就得到不断地发展,无论是波段还是空间,望远镜的观测能力都变得越来越强,能够捕捉到的天体信息也越来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观看星空最适合用的望远镜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哈勃空间望远镜是以著名天文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爱德温·哈勃为名,在地球轨道上并且围绕地球的太空空间望远镜。

大气层中的大气湍流与散射,以及会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这些因素都限定了地面上望远镜做进一步的观测。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因此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是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之一。

空间望远镜的概念最早出现上个世纪40年代,但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哈勃空间望远镜才正式发射升空,并观测迄今。哈勃空间望远镜属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航天局(ESA)的合作项目,其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能长期在太空中进行观测的轨道天文台。太空望远镜的出现使天文学家成功地摆脱地面条件的限制,并获得更加清晰与更广泛波段的观测图像。它的类型属于光学望远镜。它成功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帮助天文学家解决了许多天文学上的基本问题,使得人类对天文物理有更多的认识。此外,哈勃的超深空视场则是天文学家目前能获得的最深入、也是最敏锐的太空光学影像。

展开阅读全文

望远镜原理怎么样 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是什么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物体在通过望远镜之后,距离会超过两倍焦距,然后变成一个缩小的物体。进入到光源的光线逐渐拉近距离之后,视觉角度就会慢慢的变大,然后变成一个放大的物体。这使得没有办法用肉眼来看清楚眼前的一切。

望远镜的分类

从广义上来分析,主要是折射式、折反射式、反射式。天文望远镜有着多种不同的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运动望远镜全部都是折射式的望远镜,可有效降低系统长度,更具有方便携带的特点。大部分的运动望远镜全部都会有棱镜系统,按照当前国际流行的分类,还会分成多种不一样的系列。如果按照典型的结构来分析,会分成多种不一样的类型。

望远镜介绍

利用反射镜还有光学器件,然后作用于观察物体的一种仪器,利用光线的折射,可以将光线进入到小孔中,达到一种聚集的效果。经过一个放大目镜,马上就可以被看到,除了望远镜之外,被称之为千里镜。可以把很远的物体,都可以送入到眼中,使的观测者全部都可以看到,原本根本没有办法看到的一些物体。

望远镜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就是一栋楼、一座山、一幅画。其实在做望远镜练习时,基本上都是在室内进行。望远镜会有一种不一样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在当前数字的教学中会拥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呵护眼睛。一般望远镜也可以将静态的文字直接转变成较大的文字。在课堂上可以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清楚的看到黑板上的字,即便是几十米开外都可以清楚的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牛顿发明了什么 牛顿发明了什么望远镜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牛顿发明的东西非常多,其中包括的就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反射式望远镜、牛顿轨道大炮、牛顿猫洞、制造彩虹等。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牛顿在1687年时就有了三大运动定律,直接就可以接触到运动的本质。这三大定律就是当一个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就会一直保持静止的状态,始终都会保持匀速的直线运动状态。当一个物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之后,就会加速运动。每一个作用力全部都会存在着和大小相等方向完全不一样的反作用力。

反射式望远镜

牛顿是在一个望远镜捡漏的时代出身,哪怕是一个比较好的模型,都只是用一组玻璃镜片来达到放大图像的效果。通过颜色的试验,牛顿会知道不同的角度,透镜一般都会折射出一些不一样的颜色,可以有效创造出一个比较模糊的视觉效果。为了达到进一步的改善,牛顿马上就使用反射镜,而并不是选择折射透镜。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呈现出清晰的图像,而且还会拥有着较小的体积,因此牛顿就成为了真正的建造者,而当时推出的就是反射望远镜。

牛顿猫洞

牛顿就把自己的智慧全部都作用在一些小问题上,比如怎么样才能够有效减少猫抓门。当时牛顿的实验一直都会被猫抓门打断,为了能够解决这一个问题,特意就在门上面打了2个洞,一个是留给猫妈妈,另外一个就是留给孩子们。由于小猫咪就只能够通着母亲,经过大洞这个小洞从始至终都没有使用过这个故事,也没有任何的结论。与此同时,牛顿就发明了一个在世界上非常有知名度的附属品。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造全球最大天文望远镜

全文共 153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计划建造全球最大直径射电望远镜,以期寻找外星生命,射电天文望远镜选址在贵州的山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讯。

清晰度是哈勃望远镜的十倍

斯韦尔斯说,天文望远镜是人们直接观察宇宙的唯一手段,400年前伽利略就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很多人类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东西,随着望远镜的发展,模糊的宇宙逐渐清晰。三十米望远镜(T hirtyM eter T ele-scope,简称T M T )是什么概念呢?斯韦尔斯介绍,这是由美国加州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拿大大学天文研究联盟、日本国立天文台、中国国家天文台以及印度科技部联合参与的21世纪地基巨型光学-红外天文观测设备。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哪一个望远镜设备,能吸引如此多的国家参与。

“它是史无前例的独一无二的。”斯韦尔斯打了一个比方说明它的性能:我们现在普遍用的手机照相机,镜头镜面的直径只有几毫米,拍摄出来的照片已经非常好了。这个三十米望远镜,和它的名字一样,它的镜头镜面直径达到了30米。它所拍摄出来的照片,清晰度将是目前最先进哈勃望远镜的10倍。斯韦尔斯介绍,该望远镜已于2014年10月开工,计划2022年开始探索宇宙,建于国际天文观测圣地美国夏威夷大岛、海拔4100米的莫纳克亚峰,工程总造价18亿美元。目前光学系统完成了初期设计,马上进入最终设计阶段。

能否看到“外星人”?

FAST工程进展牵动着天文学家和天文学爱好者的“神经”。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表示,在天文观测方面,中国长期以来在世界上没有占据很前沿的位置。如果没有观测数据积累,总是用别人“二手的东西”,即使做了研究,也很难出彩。FAST建成后将弥补我国在观测领域的不足。

武向平认为,FAST非常适合脉冲星的观测,可以检验广义相对论。此外,它对高能物理、极端物理、相对论的检验也都非常有意义。在天文专家赵之珩看来,FAST建成后能够接收到从宇宙深处发来的无线电波,会有一系列新的发现,从而将我国在天文研究水平向世界先进行列迈出一大步。

FAST那么灵敏,它能接收到遥远的世界里发过来的极其微弱的“外星人”的信号,甚至找到“外星人”么?“FAST能从宇宙的今天看到很远的地方去,有助揭开宇宙起源之谜,甚至是‘地外文明’。”武向平说。

赵之珩认为,射电波段的观测,推动了地球人对宇宙的理解,如20世纪60年代四大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类星体、脉冲星和星际有机分子。现代天文学上的“两暗一黑”(即暗物质、暗能量、黑洞)还存在着许多的谜团。FAST接受和放大它们发来的微弱信号,有助于揭开这些谜团。

中国造全球最大天文望远镜 接收面积近30个足球场

中国计划建造全球最大直径射电望远镜,以期寻找外星生命。射电天文望远镜选址在贵州的山区。不过建设超级天文望远镜需要搬迁当地近万名居民。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2月17日报道,法新社引述中国官方报道称,中国计划快速建设一座大功率天文望远镜,对天体进行远距离观察,寻找宇宙天体中外星生命。报道称,新型射电天文望远镜,有望在2016年建成。天文望远镜选择贵州山区,建成后将拥有500米宽的直径口径,将雄冠世界第一。

中国天文学家认为,扩大规模的天文望远镜将使人类观察天文更远更清楚,能够帮助人类观察外星是否存在生命,并且帮助解开宇宙起源之谜。报道称,中国为建超级天文望远镜,将搬迁近万名当地居民。中国官方报道说,当地政府已经着手搬迁事宜,提出对搬迁居民经济补偿和住房帮助。报道透露,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按照每人1.2万元标准进行补助;贵州省民宗委按照每户1万元标准对少数民族住房困难户进行补助。

按照科学要求,超级天文望远镜将产生电磁波,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居民应当移居到5公里之外。报道称,官方解释说,这座望远镜地处偏远,周边地区相对贫穷。之所以选择把超级天文望远镜设置在贵州山区的原因是附近没有重要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在太空“抖一抖”,哈勃望远镜竟然修好了故障

全文共 1174 字

+ 加入清单

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遇到了一个问题。10月初,它的一个陀螺仪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它不得不暂时进入安全模式。但是在10月22日,美国宇航局宣布他们已经修复了备用的陀螺仪,哈勃太空望远镜应该很快重新启动。

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地球轨道上运行,自1990年发射以来,一直接受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通过无线电将各种观测数据传回地球。因为它在地球大气层之上,所以图像不受大气湍流的干扰,并且具有极好的可见度。它没有大气散射产生的背景光,可以观察到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帮助天文学家解决了许多问题。它可以被认为是天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仪器之一。

10月5日,已经28岁的哈勃望远镜出现了陀螺仪故障,导致目前只有三个正常的陀螺仪工作。理论上,这三个陀螺仪不会影响哈勃的观测,但是好时光不会太长。其中一个陀螺仪是备用设备,已经7年没有启动了。当美国宇航局再次开始使用它时,望远镜发回了它自己的异常转向数据——旋转速度比正常速度快得多。

陀螺仪的基本结构是转子以每分钟19200转的恒定速度绕旋转轴旋转。这将有助于望远镜感知和保持方向。这是哈勃用来指向宇宙中不同点来观察恒星和系外行星的关键工具。

一般来说,航天器需要至少三个陀螺仪才能有效运行。最初的哈勃望远镜有六个陀螺仪。但是到了1999年,六个陀螺仪中的三个失败了。那时宇航员会定期访问哈勃进行维护,所以同年12月,当发现号航天飞机执行任务时,所有六个陀螺仪都被更换了。随着美国宇航局太空计划的中止,哈勃的人工维护将告一段落。哈勃的最后一次维护是在2009年5月。

由于它不能人工修理,只能依靠地面操作。

为了纠正备用陀螺仪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错误高速率,哈勃操作小组于10月16日重新启动了备用陀螺仪。他们关闭陀螺仪一秒钟,然后在转速降低之前重新启动,以消除启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然而,数据显示陀螺仪的性能没有提高,重启失败。

运营商没有放弃。他们想通过转换汇率来实现平衡。

这些陀螺仪有“高模式”和“低模式”。“高模式”是一个粗略的模式。当航天器从一个目标移动到另一个目标时,陀螺仪将保持较大的转速。“低模式”是一种精确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当航天器锁定目标并需要保持静止时,它会执行更精细的旋转。

10月18日,该团队控制了哈勃,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在每次机动过程中,陀螺仪将从“高模式”切换到“低模式”,以清除可能导致转子偏离中心并产生极高速度的障碍物。这相当于摇动旋转的陀螺仪,使其缓慢旋转。

这种方法确实有效。在10月18日的尝试之后,团队注意到陀螺仪的高速率显著下降。10月19日,团队再次切换模式。现在,陀螺仪在高低模式下看起来很正常。

哈勃的操作团队计划执行一系列附加测试,包括移动到目标,锁定目标和执行精确定位操作,以评估陀螺仪的最终性能。完成这些测试后,哈勃应该能很快恢复正常的太空探索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射电望远镜将从地球向遥远星系发射欢迎信息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阿雷西博天文台

该项目由加州外星智能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负责。他们认为这个计划是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一步。如果计划进展顺利,距离地球20光年的太空区域将会收到信息

大卫·布莱克是外星智能生物搜索研究所的负责人和天体物理学家,他告诉《星期日泰晤士报》:“那里可能有许多外星文明。但是如果那里的智能生物没有收到我们的信息,就不会有结果。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如果我们继续下去,我们应该发出什么样的信息。”

道格拉斯-阿瓦科说:“50年来,外星智能生物搜索研究所一直在寻找人类以外的生命,并对向遥远的世界发送信息感兴趣。”该计划将在下周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讨论。但是著名学者担心这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世界上最多产的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警告说,邀请外星人来到地球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这位物理学家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并谈论外星人的危险。霍金在2010年的一部纪录片中说:“如果外星人造访地球,结果将和哥伦布登陆美洲一样。对美洲原住民来说,哥伦布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这项由外星智能生物搜索研究所科学家负责的计划获得批准,研究人员将使用射电望远镜向遥远的太空发送信息。这些望远镜传输和反射来自太阳系行星的闪电,并观察最长波长的光。波多黎各天文台在1974年使用射电望远镜向宇宙发射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光束。从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发出的广播包含一个简单的图像,它的目的地是21000光年以外的太空。

为什么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轻易地决定我们是否应该主动与潜在的外星人建立联系,以及我们向国外发送什么样的信息?蝌蚪君认为轻率地与外星人建立联系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应该小心接触外星人。

展开阅读全文

比哈勃强1000倍的太空望远镜!

全文共 145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想法是由位于博尔德的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提出的,由一个在轨空间望远镜和一个放置在望远镜前面的不透明圆盘状装置组成。这个圆盘被称为“恒星遮光圆盘”,直径可达0.5英里(805米)。它用于弯曲光线并将光线集中到一个中心点。

下周,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科学家将向美国宇航局官员提交一份更新计划。博尔德天体物理学和空间天文学中心的教授韦伯斯特-卡什说,这个观测装置由一个在轨空间望远镜和放置在望远镜前面的圆盘组成,后者的最大直径为0.5英里(805米)。星盘用于衍射来自目标恒星或其他天体的光线,使光线弯曲并聚集在中心点。然后光被提供给在轨望远镜,让望远镜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

新的太空望远镜设计被称为“阿拉戈望远镜”,以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阿拉戈的名字命名。阿拉戈是第一个观察圆盘周围光衍射的科学家。卡什说,在阿拉戈望远镜的帮助下,科学家可以对黑洞视界和恒星间的等离子体交换进行成像。此外,该望远镜还可以用于地球观测,可以成像像兔子一样小的物体,还可以用于搜寻在山区失踪的露营者或其他目的。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天体物理学和行星科学系的安东尼·哈尼斯博士说:“传统望远镜使用多面镜子,比如哈勃太空望远镜。太空望远镜越重,发射成本越高。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即把一个大而轻的光学设备,如不可渗透的光盘,送入太空,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同时降低成本。”

2009年5月16日,STS-125任务专家安德鲁·费斯特尔漂浮在哈勃太空望远镜附近。

汉斯与卡什合作参与了阿拉戈望远镜项目。他指出,阿拉戈望远镜的不透明太空圆盘将由类似塑料的实心黑色材料制成,将以折叠方式发射,进入轨道后像降落伞一样打开。太空圆盘与望远镜相连,根据圆盘的大小,距离在几十到几百英里之间。他说:“阿拉戈望远镜的不透明圆盘像透镜一样工作。光盘周围的衍射光通过相同的距离,然后聚焦在中心,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图像的分辨率随着望远镜孔径的增加而增加。将一个重量较轻的大型不透明圆盘送入太空,可以让天文学家获得比传统小孔径望远镜更高的分辨率。Kash和hanes指出,他们希望在实验室验证arago望远镜的设计。验证将使用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盘,放置在望远镜前面几米处,光源放置在圆盘后面大约5米或10米处。此外,他们还希望在山顶安装一个不透明的圆盘,并在悬挂的飞机下悬挂一个望远镜来拍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是一个双星系统,是夜空中第三亮的恒星。

1998年,美国宇航局启动了创新先进概念计划(NIAC),以鼓励科学家和研究机构提出革命性的想法,以帮助推进美国航天局的任务。选定的先进概念可以推进科学和技术的界限,并需要至少10年的研究和发展。除了阿拉戈望远镜和天文望远镜项目之外,卡什提议的x光干涉仪在2000年和2001年获得了NIAC第一和第二阶段的资金。干涉仪是用来观察黑洞的“嘴”的。

2014年6月,美国宇航局的NIAC计划最终确定了第一阶段资助的12个提案,包括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阿拉戈望远镜项目。NIAC的目标是开发先锋技术,将科学幻想变成现实。为第一阶段提供资金的其他提议包括捕获小行星的在轨设备和探索土卫六甲烷湖的潜艇。土卫六是土星最大的卫星。每份提案都获得了为期9个月的研究的10万美元。

今年4月,NIAC将从2014年选定的提案中再选择6个提案,并为两年研究提供第二阶段的资金,总额为50万美元。按照设计,阿拉戈望远镜将被送入地球静止轨道,距离地球25,000英里(40,000公里),保持相对静止。

展开阅读全文

500米射电望远镜,协助寻找外星人?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2月4日,中国的重大科学项目——直径500米、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的射电天文望远镜成功完成了电缆网的建设和安装。那么,什么样的望远镜是射电望远镜?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将来能为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建在贵州?

当FAST完成时,它将如下所示。

射电望远镜的时间轨迹

两百多年前,人们认为来自宇宙物体的唯一信息是光。后来,在测量太阳光谱时,英国的赫歇尔发现光谱红端以外的温度,即没有阳光的地方,甚至高于可见光的温度。赫歇尔称这条热线为“不可见光”。现在我们知道它被称为“红外线”。然后,人们发现了看不见的“紫外线”。慢慢地,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除了可见光,宇宙物体还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不可见的信息。只有当麦克斯韦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电磁理论,才变得清晰可见,可见光只是一种电磁波,而可见光只占很小一部分的长电磁光谱。

可见光谱仅占宽电磁光谱的一小部分。

既然可见光可以带来宇宙的信息,那么除可见光之外的电磁波也可以。

1924年,当科学家测量地球电离层的高度时,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小于60米的电磁波穿过大气层的电离层时,它们都消失了,也没有反射回来。因此,人们认识到,由于波长小于60米的电磁波可以从地球上毫无遮挡地冲向宇宙,所以来自宇宙深处的波长小于60米的电磁波也可以穿过厚厚的大气层到达地球。这是观察宇宙的无线电窗口。

1931年,贝尔实验室的詹斯基用天线阵列接收到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后来,美国人罗·特赖伯在1939年建造了一个9.5米长的天线,接收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射电天文学从此诞生了。

射电望远镜观测宇宙示意图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有了四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即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所有这些都与射电望远镜有关。

移动射电望远镜观测到的天体信号动画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X射线太空望远镜 将被用于观测黑洞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首个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效果图)

6月15日早上,中国发射了首个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该望远镜一旦入轨,将被用于观测黑洞等高能实体。在中国发展可与美俄匹敌的太空计划的征程中,此举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这一“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简称HXMT)由一枚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内蒙古,是中国第一个卫星发射场地。

报道称,一旦进入轨道,该望远镜将被用于观测诸如黑洞、脉冲星和伽马射线暴等高能实体,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能量来源。

报道称,中国在发展其雄心勃勃的空间计划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这一空间计划试图赶超美国和俄罗斯同类计划的许多成就——比如把人类送上月球。

这颗卫星装载了高能、中能、低能X射线望远镜和空间环境监测器,可观测宇宙中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其观测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进行黑洞演变研究,其研究对象范围包括黑洞、脉冲星以及伽马射线。

报道称,中国正在斥资数十亿美元开展太空科研项目。

今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这是一艘面向空间站建造和运营任务全新研制的货运飞船,全长10.6米,最大装载状态下重达13.5吨,最大上行货物运载量达6.5吨。

2016年9月,中国首艘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发射成功。今年发射的“天舟一号”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上与“天宫二号”进行了对接。

报道称,中国计划在2022年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主体是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会定期往空间站运送人员和物资。

展开阅读全文

购买旅行望远镜的三大要点是什么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在观看远方的景色或者其他时,我们通常会用到望远镜,而对于望远镜选购,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无法给出专业的指导。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购买旅行望远镜的三大要点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购买旅行望远镜的三大要点如下;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望远镜倍数

很多人以为,倍数越高越好,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在物镜口径相同的情况下,放大倍数越高,成像质量就越差,看到的景物越模糊。你如果是用望远镜来观赏风光、演出、比赛……,一般选用7~8倍的放大倍数最为适宜,因为用这种低倍镜观察,像会更明亮、更稳定,视场更大。7-12倍为最佳,切勿贪图高倍。倍率是最容易误导消费者的参数,刚了解望远镜的朋友以为倍率越高就能看的越清、越远,其实不然,倍率越高,成像就越变模糊变暗,高倍带来的抖动也会大幅度增加,所以绝大部分军用望远镜均为7-8倍,一个清晰稳定的成像才是专业望远镜所具备的。

第二步,选择大的视角

视野指的是在1000米起时可以看到的范围,视野宽度宜高于104米即6度。视野愈大,搜寻目标愈快愈易。但视野愈大时,边缘扭曲变形及模糊的情况愈严重,像差的修正会愈复杂困难,所需技术及成本亦愈高。现在,国际各大品牌在扩大望远镜视野方面一直投入了大量精力。特别是迷你便携望远镜在望远镜市场的崛起,用户追求小体积,大视野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迷你望远镜10X25由于口径小,传统的设计又不合理,导致视野非常小。

第三步,愈自然愈好

高质素望远镜须忠实反映景物原色及色泽饱和度。透光率和镀膜的关系密不可分,并直接影响色彩保真度。全部的光学玻璃高透光率和全表面多层镀膜,亮度比较高,颜色还原准确。最好的办法是用自己的眼睛去作观测比较。

以上便是望远镜选购的三大步骤,各位在选购不要轻易听信卖家的推销,更应该相信自己的经验与眼睛,也希望各位都能够选购到一副合适自己的望远镜。对于什么样的望远镜最适合旅游等问题要时刻了解,尽可能的买到性价比高的望远镜。如果对旅游安全产品小知识不了解,那么你可以登录进行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户外旅行选择多大倍率的望远镜合适

全文共 1182 字

+ 加入清单

去过旅游的朋友都会知道。无论是去看山景,比如去张家界,或者去出海,有一个望远镜,跟没有望远镜,能享受的风景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户外旅行选择多大倍率的望远镜合适?

一般来说,普通手持型望远镜倍数不宜超过10倍,因为手握望远镜时会有轻微的抖动,通过望远镜观测时,会相应的把这种抖动放大,倍数越高抖动就放的越大,一个剧烈抖动的物体,人眼是没有办法看清楚的。这也是军`用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只有7/8倍的原因。相同口径的望远镜,倍数小的视野越大。美国tasco2001BRZ,这款望远镜是放大7倍,口径是35毫米,它的视野宽度在1000米处可以达到167米。某些产品口径是35毫米,放大倍数10倍的望远镜,视野宽度约是115米,远远小于167米的。

即使是放在三脚架上观测的望远镜,倍数也是有限制的,因为大气受地面建筑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密度并不是均匀的,当远处的被观测物的反射(或透射,发射)的光线穿过这些密度不均匀的大气时,会发生轻微的折射,造成影象模糊。而且望远镜倍数越高,这种模糊越明显。一般来说,在低海拔城市中,望远镜的倍数以不超过40倍为宜。

另外放大倍数大,则实际视场小。这样,就不利于发现和寻找目标,对于经常变换目标的观测尤其不利。即便是找好了目标,三脚架稍有晃动就容易丢失目标。对于没有自动跟踪装置的,要经常手动调节才能使目标保持在视野之内。

另外提高倍数,还必须相应要求提高物镜的口径,来保证成像有足够的亮度,没有亮度的成像人眼是看不清楚的。这样一来,望远镜的体积重量以及价格都会急剧升高。例如下图,左图的是TS1042D望远镜,右图是TS1250D望远镜,这两款的造型差不多。TS1042D是放大10倍,口径42毫米的望远镜。而TS1250D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是12倍,所以必须把口径提高到50毫米,这样可以保持足够的通光,不至于图像发暗。价格上TS1250D相比TS1042D会稍高一些。TS1042D和TS1250D这两款望远镜在北美160元美金以下的望远镜销售极高。

所以,不应该片面的追求倍数,至于市面上许多标高倍望远镜,倍数一般都有夸大,也有少部分倍数是真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工厂和商家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利润,而不是普及正确的望远镜知识,既然市场需要高倍望远镜,与其引导正确的消费观,还不如去迎合这种消费观来的简单。所以选择望远镜最好是大品牌的望远镜。一般来说口径大一些且倍数高一些的望远镜辨别能力高一些,镀膜好的镜子分辨力高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望远镜的倍数只是影响分辨力的众多关联因素中的一项,盲目追求大倍数是不可取的。

所以说户外旅行望远镜的倍数上也是有严格要求的,不过在选择户外望远镜的时候也不能过分的追求倍数,根据上述小编所讲述的内容去做,让你对什么样的望远镜最适合旅游等问题有详细的认识,所以说这些旅游安全产品小知识都可以通过进行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户外望远镜的购买方法

全文共 3115 字

+ 加入清单

望远镜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必备的一个设备,那么你知道如何选购户外望远镜吗?户外望远镜不能随便的选择,在购买上有很多的小技巧,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下户外望远镜的购买方法有哪些?

户外望远镜的购买方法按照下面的方式去挑选就可以。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如何选择双筒望远镜?

答:市场上有五花八门的双筒望远镜,它们的外观、大小、价格和用途各不相同,有的用于观赏风景、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有的用于观察鸟类和其他动物,有的用来进行定点监视(如森林、电业、公安部门等),也有人用来欣赏夜空中神奇美丽的天体……如果你想选购一架适合于自己的双筒望远镜,那么必须知道下面的知识:

望远镜型号中的数字代表什么意义?

答:市场上出售的双筒望远镜上,都标有这样的数字:“7x35”、“8x50”、“15x70”等x”号前面的数字代表放大倍数(上述三个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7、8、15),“x”号后面的数字代表双筒望远镜单个物镜(靠近观察物一边的镜子)的直径。

放大倍数(倍率)和视场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倍率)

答:是通过望远镜观测时将目标的张角放大的倍数(通俗地说,就是望远镜拉近物体的能力,譬如用7倍的望远镜观测700米处的物体,就相当于用肉眼观测100米处物体的效果),它的数值等于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之比。在物镜焦距已经固定的情况下,只要变换目镜的焦距就能改变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视场是通过望远镜能看到的范围大小,视场越大,观测范围就越宽广,感觉也越舒适。视场常用千米处视界(可观测的宽度,以米为单位)或换算成角度来表示。视场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放大倍数越大,视场越小。

放大倍数越大越好吗?

答:绝大部分人相信,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效果越好,事实却正相反,在物镜口径相同的情况下,放大倍数越高,成像质量就越差,看到的景物越模糊。你如果是用望远镜来观赏风光、演出、比赛……,一般选用7~8倍的放大倍数最为适宜,因为用这种低倍镜观察,像会更明亮、更稳定,视场更大;如果选用10倍以上的高倍镜观察,你会发现像是变大了,但视场却变小了(如看球场只能看到一个角、看舞台只能看到几个演员……),同时像也变暗,稳定性变差(抖动得历害),由于一般人很难用手较长时间地拿稳一架10倍以上的双筒望远镜,所以实际上你会发现在望远镜中很不容易找到目标。世界各国军用望远镜大都以6~10倍为主,我国的军用望远镜主要是7倍和8倍的,就是因为清晰稳定的成像十分重要。一些经销商信口雌黄,吹嘘自己的望远镜能放大几十、几百倍,以虚假的高倍率来吸引、欺骗顾客,使不少消费者受骗上当。打个比方,没有足够大的口径保证的放大倍数就如同没有足够高的分辨率保证的照相底片,如果他们的双筒望远镜真能放大几百倍,那么你所看到的景物就如同把一张普通底片放大到一个运动场那么大,你说还能看清楚什么吗?!

看得清不清楚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望远镜的通光口径(大致上相当于物镜直径)越大,收集光的能力越强,看到的像就会越清楚(专业上称为“分辨率”或“分辨本领”越高),一架望远镜通光口径的大小限制了它所允许的放大倍数,所以你若想要看得更清楚,不是要增加放大倍数,而是要增大通光口径。但对于手持式的双筒望远镜来说,物镜口径的增大会使望远镜变得笨重,所以手持双筒望远镜的口径不宜超过60mm,否则不用三脚架就无法拿稳它。如果你是经常在明亮处使用双筒望远镜。那么口径稍小一些没什么太大关系,但如果你想在较为暗弱的光照下观测目标,比如观看照明不太好的舞台、阴暗处的动物或观测天体,那么口径大一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它会直接影响到你能否看清楚目标。当然,望远镜中的景物清不清楚,除了通光口径外,还与其他诸多因素有关,譬如镜片所用材料、形状、结构、磨制、胶合、镀膜、安装、调试工艺以及目镜类型、质量等,所以即使是口径相同的望远镜,也会因上述因素的不同而导致成像质量的巨大差别,业外人士对这些通常是难以了解和鉴别的。一般来说,你应该根据自己的使用目的、使用环境、经济条件等来选择口径、重量、大小、、质量、价格等都适合于你的双筒望远镜。

什么因素会影响观测景物的亮度?

答:如果用物镜口径(以mm为单位)除以放大倍数,如“35/7”、“50/8”、“70/15”,那么你就可以得到以毫米为单位的通过望远镜射到眼睛处的光束直径。这个数值越大,你眼睛接收到的光或被观测目标信息就越多,这个数值称为望远镜的出射瞳孔。它对我们选择望远镜有什么用处呢? 假定你准备购买一个用于观察鸟类的双筒望远镜,并且你希望用它在黎明或傍晚观鸟,而那时的鸟常常落在树丛中,藏在暗影里。如果你买一个10x25的双筒望远镜,那么出射瞳孔直径为25/10=2.5(mm),而我们眼睛瞳孔的直径在不同明暗条件下的变化范围约为2mm至7mm。光越暗,瞳孔直径越大。如果你准备用双筒望远镜在暗处观察,则应选择望远镜的出射瞳孔与你的眼睛在暗处时的瞳孔直径相近的双筒望远镜,这样才能最有效地利用望远镜所接到的信息。那么“7X50”的双筒望远镜如何呢?它的出射瞳孔为50/7=7.14mm,几乎与人眼在最暗处的瞳孔直径相等,它收集到的光能被你的眼睛高效率地接收到,所以是较理想的选择。不过由于人眼瞳孔直径的变化范围因人而异(比如四十多岁人的瞳孔直径就只能扩张到4~5mm),而且正常使用望远镜大都在白天,所以出射瞳孔一般选择3~7mm就可以了。

什么叫镀膜?镀膜有什么用处?

答: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望远镜的物镜表面呈现不同的颜色:红、蓝、绿、黄、紫等,这就是平常所说的镀膜(也称增透膜,是特制的化学薄膜层)。如果不镀膜,会有50%的光线在通过物镜时被漫反射掉而无法到达你的眼睛,并且造成一种雾茫茫的现象!镀膜可以提高透光率,增加亮度与色彩的对比度、鲜明度,大大改善观测效果。所以,现在的正规望远镜厂家都不同程度地为望远镜镜片进行光学镀膜。一般镀膜层越多、反光越小,效果就越好。镀膜的颜色需根据镜片的光学材料与设计要求而定。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蓝膜、绿膜都较为优秀。选购双筒望远镜时要选择全镜面多层镀膜的,为什么?请看下述各种镀膜的区别:光学镀膜:这是最低级的镀膜,价格较便宜,一般是一个镜面镀单层膜,一般镀物镜。全镀膜:所有的镜片都要镀单层膜。这样会使光的通过率从50%提高到80%。多层镀膜:至少有一个镜面镀不止一层的膜。全镜面多层镀膜:这是最高级的镀膜。它表示对所有的镜面都进行多层镀膜,可将光的通过率提高到90~95%!

谨防假冒“夜视望远镜”

答:现在市场上能看到不经销商把它们销售的产品称能在夜间观测的“夜视望远镜”。请朋友们千万不要上当!真正的红外夜视仪是通过接收人眼所不可见的红外线,采用光电管成像,需要用电池才能观测,白天不能使用,与望远镜的结构原理完全不同,价格也非常昂贵,根据它所采用的微光管的档次,价格至少也得在数千至数万元甚至更高(军级)!如果说几十元、几百元就能买到“红外夜视望远镜”,岂非痴人说梦!

何种型号双筒望远镜适合星空观测?

答:假如你用双筒望远镜来观测星空,那么物镜口径是最关键的,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望远镜的分辨本领。如果你要手持双筒望远镜,则口径选择50或60mm,放大倍数选择7~8倍为佳;如果你计划将双筒望远镜固定在三脚架上使用,那么口径可以增大到70~80mm,放大倍数则可增大到20倍。当然,如果你希望取得更好的星空观测效果,那么最好还是选购一架天文望远镜。

所以说户外望远镜购买方法还是很重要的,对于户外望远镜的选购上需要多加注意,按照上述的方式进行选择购买就可以,对于什么样的望远镜最适合旅游等也是有一定的帮助,这些旅游安全产品小知识很重要,多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旅行用望远镜的价格高吗

全文共 1888 字

+ 加入清单

旅行的时候要是有一款户外望远镜,那么对于自己的旅游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享受到很多看不到的风景,这就是户外望远镜的用处,那么旅行用望远镜的价格高吗?

旅行用望远镜的价格有高有低,一般什么价位的都有,价格上会根据其品牌、质量、功能来决定。

下面我就国内目前比较常见的适合户外的望远镜做一个简单的购买推荐,基本按照两个分类标准,重量:它直接说明了户外望远镜的一个最重要指标便携性,分500g以下,500-1000g,1000g以上。价格:它从侧面说明了望远镜的制造质量和性能优劣,更重要的是,价格是你选购望远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分500元以下,500-1000元,1000元以上。

1、500g以下,500元以下

它适合追求绝对轻便的驴友,对光学性能要求不是很高。

西安爱光公司的航海家2305-018X25值得推荐,作为500元以下唯一充氮防水的品种,小巧轻量是它的最大优势,金属壳体而且采用了多层镀膜,整体光学质量和制造质量也相当不错。缺点是这个规格无法避免的出瞳较小,长时间观察不大舒适,亮度也较低。

2、500g以下,500-1000元之间

基本上这个级别的望远镜有着比较合理的光学性能和相对轻便的重量。

推荐退役的军用蔡司6X30和8X30,两者都拥有着很不错的光学质量和机械质量,轻便,色彩还原不错,握持感好,经久耐用,不愧军镜本色,尽管没有充氮但密封性足以对付野外的恶劣天气,没有外表包胶,但整体还是相当坚固的。8X30的出瞳略嫌小,6X30这点很不错,但唯一遗憾是目镜片较小。还有,由于是早期的单层镀膜,逆光效果不是很好。

3、500g以下,1000元以上

这个级别有着一架户外望远镜所应该有的所有素质,当然代价是不扉的。

德国视得乐的8X30系列充氮防水包胶,工程塑料镜体既轻便结构也相当坚固,光学素质也蛮不错,是一具理想的轻便型户外用望远镜,缺点是国内目前的视得乐代理可能是穷疯了,导致国内市场价格是国际市场的好几倍,而且很多哄骗外行的不实宣传颇让人反感。

4、500-1000g,500元以下

这个级别的坚固性有所增强

推荐退役国产62军用望远镜,基本设计结构和蔡司8X30类似,但密封性和坚固性更胜一筹,尤其重要的是采用了多层镀膜,改善了逆光性能,遗憾的是没有包胶,而且色彩有少许偏黄。

5、500-1000g,500-1000元

这个级别有点不上不下,鸡肋的感觉,推荐退役蔡司7X50军镜,大部分经过军工厂重新翻新过,重新镀膜,光学质量相当可观,密封性也不错,色彩还原良好,观察舒适,暗光线下极具优势,用这么少的钱获得这么一件大口径大威力武器还是很划算的,缺点是体积有点大,带起来不很方便。

6、500-1000g,1000元以上

个人认为最好的户外望远镜是这个级别里的,这之中经典的好镜子也相当多,个人推荐刚进入中国市场的leicaTrinovid7x42BN,防水充氮包胶,最好的光学玻璃和最好的光学设计加上最严格的加工工艺造就了顶级的光学质量,屋脊棱镜设计使体积更小巧,大口径高亮度和合理的倍数,一流的工艺和手感,防刮伤超硬多层镀膜,一旦拥有,别无所求。缺点?就是贵。

7、1000g以上,500元以下

这个级别的光学素质都是相当高的,都是大口径,毫无疑问大口径方便暗光线的观察,比如想在月光下观察在河边喝水的动物,大口径就成为必须的条件了,但500元以下的要求似乎只有民用的俄罗司望远镜可以达到,可是我个人认为它们的密封性都不足以满足苛刻的野外的要求,所以暂不推荐。

8、1000g以上,500-1000元

看来看去只有俄7X30全天候入选,这个镜子的军用背景造就了坚固的壳体和包胶的外壳和高密封性,光学素质也有很高水平,可惜严重偏黄的色彩个人感觉很不舒服,而且1200g的重量却只有30的口径感觉有点尴尬。同类的10X42口径是大了,可体积之硕大让人无法接受。

9、1000g以上,1000元以上

国产95军镜7X40,充氮防水,光学素质非常优秀,价格也不错,外观有点粗糙,最失败的是没有包胶。东德退役军镜7X40DF和7X40EDF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光学一流,防水包胶充氮,后者是屋脊棱镜设计,体积更小,几乎无可挑剔,缺点是国内不好买到。

总之,对不同的人来说,由于要求的侧重不同,对户外望远镜的选择也会迥异,并没有一个统一适用的法则,根据你的要求和喜好选择一具合适的户外用望远镜,将会对你的野外生活带来极大乐趣。

所以说旅行的望远镜价格上有很大的不同,基本多少钱价位的望远镜都有,通过小编的详细讲解后,对于什么样的望远镜最适合旅游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多关注旅游安全产品小知识很重要,就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旅行用望远镜一般要多少倍的

全文共 121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对于望远镜这个词语很熟悉,相信很多人也玩过,但是你真正了解望远镜吗?很多人在选择望远镜的时候很在意倍数的问题,那么旅行用望远镜一般要多少倍的?

望远镜既然是观察远方的仪器,其作用就是在尽可能少的损失物体本来细节的前提下放大目标方便观察。即:理想的望远镜应该“无损地放大目标,真实地还原细节”。很多人觉得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应该越大越好,其实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每架望远镜上都标有主要参数,如7x35表示该镜为7倍,物镜口径35mm。一般6倍以下为低倍率,6-10倍为中倍率,10倍以上为高倍率。现在主要讨论双筒望远镜的倍数。然而实践证明,最适合手持观察的望远镜倍数应该是6-10倍,

而以7,8倍为最多。实际上一架望远镜的合理倍数是与望远镜的口径和观测方式相关的:口径大的,倍数可以适当高些,用三角架固定观测的可以比手持观测高些。若选购手持观测的双筒望远镜,7-10倍之间足够用,最高不要超过12倍,否则倍数越高,观测视场就越小、越暗,观测效果反而下降,尤其是高倍带来的抖动也大大增加,使观测的景物无法稳定下来,很难正常观测。高倍数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首先是亮度,倍数越高,物体的表面亮度会越差,因为物体面积被放大到正比于二次方放大倍数,亮度下降会非常明显。当然如果望远镜口径大,倍数可以适当高些,但是手持望远镜的口径一般不超过50mm.还有更重要的就是高倍带来的抖动,手持望远镜会有轻微的抖动,但是这种轻微的抖动被放大以后会变得非常明显。望远镜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一般来讲,倍数越大,视场越小,也就是说可观察的区域就会越小。这不仅仅是因为目镜的原因,即便目镜在焦距变化时能够保持视在视角不变(例如60度),也会因观察区域的减小使得视野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变小。这样,就不利于发现和寻找目标,对于经常变换目标的观察观测者尤其不利。即便是找好了目标,架子稍有晃动就容易失去目标。

一些世界著名的望远镜品牌,如德国的蔡司、视得乐、美国欧尼卡等所产望远镜同样也是以中倍率为多,这是因为一个清晰而稳定的成像是最重要的。

望远镜的口径是望远镜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望远镜的口径越大,理论分辨率会越高(但是要注意,其实一般手持望远镜远远用不到理论分辨率也达不到理论分辨率,所以实际分辨率才是更重要的,这取决于望远镜的光学质量),聚光能力越高(相同倍数时亮度更高),但是同时望远镜的体积和重量会越大,价格也会更高,手持望远镜一般都在20-50mm。不过要注意,有些质量不高的望远镜由于棱镜遮挡,内部设置了过小的光栏等原因,所以实际口径要比标称值小。同时望远镜的亮度和镀膜质量和性能也很有关系,一部较小但是高质量的望远镜往往能比大而差的望远镜进行更有效的观察。

所以说在购买望远镜的时候不要过度的关注倍数,一般6-10倍就可以,还需要根据径口的大小进行选择,所以说要时刻关注什么样的望远镜最适合旅游等知识,通过来了解上述等旅游安全产品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旅游用望远镜该如何选购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经常参加野外活动的驴友都知道,在野外,有一个合适的户外望远镜会给自己的野外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但市面上销售的望远镜有很多款,旅游用望远镜该如何选购?

一只理想的户外运动用望远镜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征:充氮防水,外包橡胶,拥有合适的倍数和口径,便携性和易用性,当然优秀的光学素质是最起码的。这里所指的户外运动,一般指徒步背包野营,对望远镜的要求相对一般的旅游要复杂的多。

为了防止雨水的渗入或寒冷天气中的镜片起雾甚至长时间恶劣使用导致的灰尘的进入,充氮防水可以根本的解决这个问题,甚至把它丢进水里也无所谓,还有一些不充氮的军用望远镜密封性实际也很好,只要不泡进水里,一般的雨雪风沙还是可以对付的。

长期在野外使用,无意的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设计结构或做工用料不理想的望远镜,很容易导致轴偏重影等光学损坏,所以,在镜体外包上一层厚厚的橡胶是非常好的保护措施,除了减震外还可以改善手感和握持性。在户外,望远镜的用途大体是观察地形,欣赏风景,观鸟观兽,考虑到手震和光学要求,使用的倍数在6-8倍是很适宜的。

至于口径,根据使用的侧重和要求不同,20-40mm是比较理想的。户外运动本身就需要个人携带大量的器材装备和补给,在每一克重量都影响到体力的情况下,片面的追求光学性能而忽视体积和重量是不现实的,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重量和光学性能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大口径高亮度的镜子,必然导致整体重量的急剧增加,所以,只能根据个人的要求和爱好,在重量和光学要求之间做出自己满意的妥协。屋脊棱镜的望远镜具有相对较小的体积和重量,便于携带,缺点是制造复杂带来的价格相对较高。

关于望远镜的一些基本光学指标,对户外运动来说有其单独的定义,分辨率:这是首要的指标,分辨率差的镜子可以帮助你把鳄鱼看成树干。出瞳:可以简单的用口径除以倍数来算,这个数字越大,越适合在暗光线下捕捉你的猎物。

色彩还原:偏色存在于很多望远镜上,一般的观察可能要求不那么严格,但如果是用来野外观鸟,你就无法正确描述鸟类羽毛的颜色。镀膜:使用街头亮闪闪红膜的假俄罗斯望远镜真是对眼睛的强奸,它使光线急剧损失,色彩还原出问题,还容易招致难受的眩光,而最好的镀膜可以让你几乎看不见镜片的存在。

根据上述特征来进行选择望远镜就可以,就可以让你买到称心如意的望远镜,通过的小编不仅可以了解上述等旅游安全产品小知识,对于什么样的望远镜最适合旅游也可以详细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使用天文望远镜能鉴别光污染等级吗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夜幕来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耀眼,令人眼花纷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似乎白昼一样,这就是光污染的写照。面对光污染,我们也会做出很多的研究,使用天文望远镜鉴别光污染等级吗?

光污染按照影响程度共分九级,即第一至第九级,级别越低,污染程度越低,可以通过望远镜进行区分鉴别。

分别是:第一级,完全黑暗的天空,使用32cm的望远镜,经过努力可以看到暗至17.5等的恒星,使用50cm的望远镜在中等倍率下可以达到19等;第二级,典型的真正黑暗观测地,在普通的双筒镜中其最亮的部分看起来接像有着纹路的大理石,32cm望远镜则可达到16至17等;第三级,乡村的星空,距离你6到9米的望远镜已变得模糊,32cm反射望远镜则可达到16等;第四级,乡村/郊区的过渡,32cm望远镜在中等放大倍率下可以达到15.5等;第五级,郊区的天空,32cm反射望远镜则为14.5至15等;第六级,明亮郊区的天空,32cm望远镜在中等放大倍率下可以看到暗至14.0至14.5等的恒星;第七级,郊区/城市过渡,32cm反射望远镜勉强可以达到14.0等;第八级,城市天空,32cm反射望远镜则为13等;第九级,市中心的天空,32cm反射望远镜则低于13等。

更多的光污染知识介绍,更多造成光污染的原因请大家继续关注的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剑桥启用新型射电望远镜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射电天文学蓬勃发展。宇宙气体,特别是恒星之间的星际物质,能在射电波段发出和吸收辐射。宇宙射电辐射能像光线那样穿透地球大气层,能为人们在地球表面接收宇宙信息开辟光线以外的新渠道。它不仅为探查我们这个星系中星际物质的情况提供线索,而且我们还能够接收并研究来自别的星系中气体物质的射电辐射。这种辐射特别强的星系被称为射电星系。

这种射电辐射受到由太阳经行星际空间外流的物质,也就是前一章讲到的太阳风的影响,会产生一种随时间起伏的现象,这有点像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使星光闪烁跳动那样。

为了研究由行星际物质引起的这种起伏现象,60 年代在剑桥开始建造一台新型的射电望远镜。在面积 2 公顷,可容纳 57 个网球场的土地上建起了 2000 多面天线。由于要用这个天线阵研究太阳风引起的射电强度的起伏,要求接收装置能够识别射电强度的快速变化。当时的射电望远镜都达不到此要求,故专门设计了这架能发现快速变化的脉冲信号的射电望远镜。因为这座庞大的天线装置不能移动,只有利用各个天区随周日运动依次进入天线视场的现象进行逐条扫描,来观测记录天体的辐射。1967 年 7 月这台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开始观测。接收波长约为 3.7 米,射电强度的记录昼夜不停。每星期观测七个天区的记录纸带长达 210 米。寻找的是本来均匀发射,但由于透过太阳风而“闪烁”的射电源。用望远镜观测且担任繁重记录处理的是博士研究生乔斯琳·贝尔(Jocelyn Bell),她所巡查的是随地球自转而扫过这射电望远镜视场的天体射电强度的快速起伏。

展开阅读全文

全球最大功率的伽马望远镜发现新天体

全文共 1472 字

+ 加入清单

全球大功率的伽马望远镜发现天体

俄罗斯当地时间 10 月 21 日 20 时(北京时间 10 月 22 日 1 时)消息,一年前(2002 年 10 月 17 日)由俄罗斯“质子”号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由欧洲航天局经营的目前全球最大功率的伽马天文望远镜“Integral”发现了新型天文研究对象。

这种新型天文研究对象指的就是由冰冷气体构成的厚密外壳所包围的双星天体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黑洞或中子星。由于这种天体一般都被这种特有的气体外壳裹得严严实实,所以传统的天文望远镜从未发现过它的踪迹。为研究宇宙间此类隐秘高能现象而专门设计的“Integral”伽马天文望远镜因能够通过放射伽马射线流探知这类神秘天体而在此研究领域独领风骚,因此它还被科学界冠以“黑洞猎手”的美名。

2003 年 1 月 29 日,“Integral”伽马望远镜首次探 测 到 的 这 类 神 秘 天 体 , 并 取 代 号 为IGRJ16318-4848。尽管天文学家们目前尚未确定其与地球的准确距离,但科学家们相信,这个神秘天体就位于我们的银河系内。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后科学家们认为,“Integral”伽马望远镜所探测到的这一目标很可能就是一个双星天体系统,它是由一个质量极其庞大的伴星与中子星或者黑洞组成的紧密实体。

在类似的双星天体系统内,“常规”恒星(伴星)因其气态外壳表层在其邻居巨大的引力作用下遭到破坏而逐渐向坍缩星(黑洞或中子星)靠近,同时其运动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在其加速运动过程中与宇宙空间各种微粒进行磨擦产生的巨大能量便以不同波长的光辐射形式释放出来,包括伽马射线、可见光与红外线,直到最终被相邻的坍缩星所吞噬。在我们广袤无垠的银河系中,类似的天体系统多达约 300 多个,所以科学家们今天将目光投向 IGRJ16318-4848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然而,令人不能不感觉到遗憾的是,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天体并没有被发现。

天文学家们认为,造成这种双星天体系统此前一直没有被发现的罪魁祸首就是其外围紧密的气体外壳。在这种条件下,只有高能光子能够透过此厚密的外壳,而其它大多数能量成份能被牢牢地禁锢在里面。这就是为何前几代天文望远镜都没有发现这一目标而高能、专业的“Integral”伽马望远镜轻而易举地发现它的原因。

为了证明这一点,天文学家们还利用了欧洲航天局另外一个天文观察台——“XMM-牛顿”X 射线天文观测台(“XMM-牛顿”X 射线天文观测台于 1999 年 12 月 10 日由“阿丽亚娜-5”号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它将在未来 10 年间向天文学家们提供各类太空观测数据),它将对 X 光波范围内的高能成份进行观测。它已于今年 2 月份确认了上述这种天体的存在,并证实其周围由密布的冷冻气体构成的不透明外壳,而且还证实这层外壳的横断面与地球轨道的直径相当。

据来自瑞士“Integral”伽马望远镜数据研究中心并领导此项研究工作的罗纳德-怀特教授表示:“只有高能光子(能量超过 10 千电子伏)能够穿透这一气体外壳。正是由于如此,以前的低能天文望远镜,包括前几代的伽马宇宙观测台都没有 发现 IGR J16318-4848,而灵敏度极高的新型‘Integral’伽马望远镜完成了这一使命”。

如今,科学家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探测出我们的银河系中到底还有多少这种隐性天体。我们相信,“XMM-牛顿”X 射线天文观测台和“Integral”伽马天文望远镜这对绝妙组合将联手完成进一步的观测研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物理考点:显微镜和望远镜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显微镜望远镜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