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测

观测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观测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观测问题。

分享

浏览

2558

文章

65

可见光云图观测的是物体的哪里?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反照率

可见光云图观测的是物体的反照率,可见光云图在研究云团、云系等的移动和发展方面,在监测台风和其他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及移动方面,均获得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成效。

可见光云图是卫星云图的一种。通过地面接收系统接收气象卫星上的探测仪器在可见光波段感应云或地表面反射的太阳光强弱分布而得。可见光云图观测的是物体的反照率,可见光云图在研究云团、云系等的移动和发展方面,在监测台风和其他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及移动方面,均获得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成效。

可见光图像反映的是物体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反射系数越高,图像上看起来越亮,越低则越暗,所以可见光云图在夜晚是漆黑的。白天时,云和地面不同地形反照率的不同,在图像上呈现不同程度的黑白灰。

除了为天气预报提供云参数、大气流场和各种大气物理过程等重要气象信息,监视常规天气图上诸如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现象外,更重要的是其能提供海洋、人烟稀少的高原和沙漠地区的气象资料。同时由于其时空分辨率高,对于监测海洋、地理、农作物生长和森林火灾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怎样正确使用望远镜,三步观测璀璨星团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步骤一:准备一个望远镜

·考虑望远镜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观测使用的望远镜应该有所不同。望远镜的类型大致分为三类: 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反射折射望远镜。

·考虑想看什么东西。如果想观测行星、月球以及稍近一些的星星,那么需要一台功率高、对比度明显,分辨率高的望远镜。

·考虑望远镜的功率。人们通常都误以为高倍率意味着高分辨率和良好的视觉效果 ,其实这并不正确,高倍率只能稀释图像的亮度并放大图像的模糊强度。

步骤二:了解自己的望远镜

·了解寻星镜。寻星镜一般都附加在望远镜的边上。它可以放大视野,呈现更为广阔的天空。

·了解底座。望远镜的底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赤道仪,另外一种是经纬仪。只有了解了望远镜的类型,才能更好地去操作。

·了解三脚架。需要确保三脚架的三条腿保持平衡,否则望远镜很可能会摔坏。务必选择平坦的区域作为安置地点。

步骤三:观测星空

·安装望远镜时,先用低倍目镜对准大约300米远的东西,例如一颗树(不能对准太阳),然后进行对焦(将物体移动到镜头的十字中心处),确保物体能够清晰呈像。切换到更高倍的目镜继续练习。

·选择目标。得慎重选择目标,一旦决定观测了(找什么,在哪里),就需要在夜里奋战了,同时,还需要找到一片平地来放置望远镜的三脚架。

小提示

·不同类型的观测所使用的望远镜应该有所不同。望远镜的类型大致分为三类: 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反射折射望远镜。

·需要确保三脚架的三条腿保持平衡,否则望远镜很可能会摔坏。

·安装望远镜时,先用低倍目镜对准大约300米远的东西,例如一颗树(不能对准太阳),然后进行对焦(将物体移动到镜头的十字中心处),确保物体能够清晰呈像。

展开阅读全文

知识普及: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哪些,你知道吗?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人们认识和观察世界手段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人们对宇宙观测范围也一直在扩大,远古时代人们仅凭肉眼观望世界,宇宙就是天地,后来出现托勒密为代表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随后哥白尼为代表的日心说,推翻了占统治地位的地心说,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扩大到了太阳系。

再后来人们利用望远镜把宇宙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了银河系,到20世纪随着照相术,光谱学 射电望远镜的发展,这大大扩展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包括了广漠的星系。

到目前为止,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超级天眼之称的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最灵敏最先进的望远镜,它可接收到来自宇宙137亿年前的电磁信号,使探测宇宙范围的直径达到930亿光年,这是目前我们人类能探测到的最大的宇宙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科学家观测到新物质类型,包含短暂寿命的“虚拟粒子”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科学家第一次观察到一种难以捉摸的物质类型,它包含短暂的“虚拟粒子”,这可能是我们理解早期宇宙的一个重大突破。

这种最新类型的奇怪物质被认为是大爆炸后物质起源的窗口。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证实了一个奇怪的原子核的存在,它包含两个质子和一个叫做“k介子”的瞬态粒子。

根据日本科学和化学研究所的创新研究集群(CPR),介子是一种存在时间很短的介子,负责调节质子和中子之间的作用力。介子由一对夸克-反夸克对组成。据报道,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首次提出介子存在的概念已经有几十年了。然而,介子的短期存在使得很难准确地找到介子。

由于介子的存在时间很短,它本质上是一个“虚拟粒子”,很快就会出现和消失。为了定位这些粒子,来自PARC E15国际合作署的研究人员试图将它们与中子和质子一起定位在原子核中,在那里它们可以结合形成粒子。

该研究小组使用氦-3作为目标,包括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并通过分解中子来减少介子能量。利用中子爆发的后坐力,他们可以用k介子取代它,然后k介子就紧紧地束缚在原子核上。

该团队表示,由此产生的原子核包含两个质子和一个介子。这项突破性的研究将有助于解释质量是如何在宇宙诞生后出现的,并可能增强我们对量子现象的理解。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岩崎正彦说:“这项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已经证明了介子可以像糖一样作为核物质中的真实粒子存在,不溶于水。”

这为观察和理解原子核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理解这些奇怪的原子核将使我们对核质量的起源和中子星核心物质是如何形成的有更深的理解。岩崎正彦说:“我们打算继续使用更重的原子核进行实验,以进一步了解介子的结合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一个黑洞“打了两次嗝”

全文共 1112 字

+ 加入清单

黑洞不是人们想的那样。它们一直呆在同一个地方,吞噬周围的物质。最终,它会平静下来,因为所有周围的物质都被吸干净,耐心地等待下一个“猎物”经过。

当黑洞发现新物质时,它将再次开始“吞噬”并同时喷射出巨大的粒子束。但是今年早些时候,科学家声称他们第一次捕捉到了同一个黑洞,并且两次喷射出粒子束。

这两个黑洞相隔10万年,证实了超大质量黑洞有一个休眠和觉醒的周期。

黑洞不是动物性的,它们没有生命,也没有意识,但是它们利用巨大的重力将周围的外部物质吸进内部的方式非常类似于动物的狩猎行为。

我们已经习惯了“黑洞会吞噬周围的一切”的说法,但有趣的是,黑洞不会吞噬一切,而是会“吐出来”。

当它们吞噬气体或恒星时,它们也会在地平线附近产生一股强大的高能粒子流,并被保持在一个不会永远消失的点上。

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员朱莉·科默福德说:“黑洞是贪婪的掠食者,餐桌礼仪也不好。”

“我们之前已经捕捉到几个黑洞打嗝,但那只向外喷射出一个粒子束。然而,这一次我们观察到了一个星系中的黑洞,它喷射出了两股粒子流。

这个超大质量黑洞位于一个叫做SDSS J1354+1327(简称J1354)的星系的中心。该星系距离地球约8亿光年。在钱德拉太空望远镜中,黑洞被证明是非常明亮的强X射线源,甚至是太阳的数百万或数十亿倍。

研究人员将钱德拉太空望远镜的数据与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可见光图像进行了对比,发现黑洞被一层厚厚的灰尘和气体所包围。

科默福德说:“我们观察到一个与理论推测一致的现象。黑洞吃了一顿饱饭,打嗝,打了一会儿盹,然后醒来吃东西,打嗝,重复这个循环。幸运的是,在观察这个星系时,我碰巧看到了黑洞两次物质喷射留下的证据。”

这是气体中的两个气泡,一个在黑洞上方,另一个在黑洞下方。研究人员计算出这两个气泡出现在不同的时间。

较低的气泡从J1354星系中心向外膨胀了约30,000光年,而较高的气泡向外膨胀了3,000光年。这些费米气泡通常是在进食后在黑洞中发现的。

根据这两个气泡的运动速度,科学家认为这两个进食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10万年。

这个黑洞究竟吃了什么才能进入并使它如此难以消化?另一个星系。

J1354有一个相邻的伴星系,通过星系间的碰撞连接在一起。来自第二个星系的物质向黑洞旋转,然后被吃掉。

丽贝卡·内文说:“我们发现上面的气泡与冲击波的前沿相一致,而下面的气泡与黑洞早期的喷射相一致。”

银河系的人马座A*在一次喂食事件后也有一个费米气泡,黑洞也在它的中心。就像J1354星系中黑洞的活动周期一样,天文学家相信人马座A*也会再次被吞噬。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天文学会第231次会议和《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蝌蚪工作人员从科学警报,翻译李同信,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观测显示火星马沃斯谷潜在生命宜居性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欧洲航天局最近发布了火星表面漩涡山谷的照片。这个山谷被命名为“马沃斯瓦利斯”,并且有望成为未来“火星探索2020”火星探索计划的着陆点。

火星快车探测器捕捉到了马佛斯山谷的鸟瞰图,显示了马佛斯山谷周围20,500平方英里的广阔区域。从表面结构来看,可以分析出古代液态水冲刷并塑造了该地区的表面。

这是火星表面最大的山谷之一,科学家说它可能在36亿年前就可居住了。马佛斯山谷大约600公里长,深度超过1.6公里。很久以前,有大量的水从高海拔地区流经山谷,流向北部平原。这些特征分别位于图像的右下角和左上角。

马沃斯山谷位于南部高地和北部低地之间。欧洲航天局指出,该地区有大量层状硅酸盐物质。这些苍白的结构是风化的粘土矿物,表明以前存在液态水。灰烬残渣形成了一个黑色的冠状结构,这可能会在粘土层中保存古代微生物的痕迹。

这张图片是从火星快车的9张高分辨率图片编辑而来的。据报道,自2003年火星快车观测到火星表面以来,马佛斯谷被认为是火星最复杂的表面结构。

本月早些时候,最新的观察显示,大约10亿年前火星表面可能有湖泊和溪流,这比之前认为的要早,表明火星在古代可能是适宜居住的。

展开阅读全文

23号的天琴座流星雨特适合观测,有很多火流星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莱拉流星雨即将降临地球。天文学家说,流星雨预计将在4月23日8点左右达到峰值,感兴趣的公众可以在22日晚至23日上午进行观测

在美丽的银河西岸,有一颗著名的亮星织女星,它与附近的一些小星星形成了天琴座。每年4月16日至25日,这个星座的流星雨都会出现在天空。与传统的三次流星雨相比,天琴座流星雨并没有很大的流量,但是它有更多明亮的流星和更多的火球。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天琴座流星雨历史悠久。1803年,美国东部每小时观测到700颗流星,但近年来稳定下来,ZHR(理论上每小时最大流星数)仍保持在12颗以上。预测显示,今年流星雨很可能爆发,ZHR达到90度,持续时间很长。

赵之珩说,今年天琴座流星雨的高峰期预计将在23日上午8点。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早晨,但利奥里德流星雨持续的时间很长,22号晚上到23号早上是一个更好的观测时间。好消息是,在最大周期的月亮阶段是新月,这对观测影响很小。

天文学家警告说,由于目前无法准确计算流星雨中彗星散射的尘埃粒子的分布结构,因此无法像预测日食和月食那样准确预测流星雨的发生和规模。因此,公众应该在心理上做好观察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我国“对地观测大数据应对全球变化”获联合国奖项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这项研究于2014年5月启动,由联合国全球脉动”项目和联合国秘书长的气候变化支持小组共同赞助。其目的是就气候变化条件下数据驱动的人类福祉提出意见和行动,并呼吁国际学术、科学、技术和政策团体加强数据驱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地球观测大数据响应全球变化”的研究源于首席科学家郭华东院士的973计划“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空间观测机制与方法”。围绕中国独特的全球变化响应区——青藏高原和环渤海试验区,开展了四次卫星-机器-地球同步观测科学实验。基于上述丰富的数据来源,探索全球变化空间探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准确、快速地监测全球变化敏感因素的特征,建立全球变化区域信息模拟平台,提出可应用于全球变化同一领域其他研究的空间观测全球变化科学卫星和月球探测方案。生成的科学数据在政府决策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被广泛引用在关于全球变化的报告或文章中,其中6篇论文被引用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五次报告中。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观测与拍摄英仙座流星雨?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各种媒体总是时不时地报道一些流星雨的新闻,尤其是每年八月中旬即将到来的英仙座流星雨,最近一直被报道得很热。读完这些报道后,你是否变得极度兴奋和渴望欣赏一些电影和电视节目中描绘的壮观的“流星雨”?如果是这样的话,作者会先给你泼冷水:目前已知的绝大多数流星雨都不会有这样的场景。如果你只想看这种场景,只认为这种场景是一场流星雨,那么也许你一辈子也看不到一次!你想知道为什么吗?慢慢听作者说。

图1在2009年英仙座流星雨期间,一个火球“砸”在了长城上

你知道这些关于流星和流星雨的基本概念吗?

1.流星和流星雨:流星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之摩擦、燃烧和发光的现象。当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流星将形成流星雨。流星群通常是由彗星爆发形成的物质团块,它们的轨道非常相似,几乎平行。应该注意的是,“流星雨”是一个物理概念。只要有物理联系,同一组的流星就被称为流星雨,即使一个晚上只有一两颗流星出现。看到像下雨这样的景象是极其罕见的。流星比金星亮(-4等)。)被称为火球。一些火球消失后会留下一条云状的光带,称为“流星余迹”,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图2 2012年国家天文台兴隆站捕获的双子座流星雨流星

2.理想观测条件:指天空非常晴朗,大气透明度非常好,天空完全黑暗,没有人工光污染,没有月光干扰的观测条件。这样的观察条件很难达到。

3.视觉极限星等:衡量观测条件质量的指标,指在观测条件下肉眼可见的最暗恒星的星等(星等数越小,亮度越大)。在理想的观察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的视觉极限值为6.5,观察条件越差,人数越少。一般来说,在晴朗无月的夜晚,偏远农村地区的视觉极限星等可达6级,大城市郊区的视觉极限星等约为4~5级,小城市的视觉极限星等约为3~4级,而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视觉极限星等通常只有3级甚至更低。

4.震级和爆发:流星雨不仅在一两个小时内可见,而且经常连续观察几天甚至一个月。然而,大部分时间流量非常小,只有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才会出现大量流星。此时我们称这场流星雨为星等。这次喷发主要是针对一些具有一定周期性的流星雨。它们每年都非常大,但在大多数年份,即使流量非常小,在某些年份,可能会有非常大的流量(如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这就是喷发。

展开阅读全文

宝宝眼病如何观测呢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在新生儿期,宝宝容易得的眼病有麦粒肿、结膜炎、泪囊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在新生儿期出现的一些先天性眼病,如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等等,那么宝宝眼病如何观测呢?

由于新生儿的皮肤娇嫩、抵抗力较弱,眼睛麦粒肿的发病率较高。当宝宝的眼睑皮肤发红、局部肿胀时就可能得了麦粒肿,这时孩子还有可能发烧。孩子出生后,由于家长怕孩子着凉,家里温度往往较高,这里细菌容易繁殖,孩子的眼睛易得结膜炎,出现眼睛分泌物多、眼睑结膜充血、眼球红等;若内眼角有成团的脓性分泌物、流泪、内眼角皮肤红、肿等则可能是泪囊炎,这种病大多数在出生后3天内出现。

以上感染性眼病都需要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睡觉时涂抗生素眼膏,严重的麦粒肿可以给孩子口服或注射抗生素,结膜炎最好不要热敷,也不要用纱布等给孩子遮盖眼睛,眼眵多时用眼药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先天性上睑下垂表现的是一侧或两侧上眼皮抬不起来;先天性青光眼则是患儿的眼球较同龄孩子的大,黑眼球也大而污浊,也就是孩子的眼睛大而不水灵;先天性白内障的患儿瞳仁发白或发灰、发兰。这些先天性疾病一旦发现,就需要带孩子到医院去,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眼病如何观测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观测环境及其保护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各类观测仪器都安装在地震台上,而仪器对观测环境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只有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才能保证观测仪器的正常运转和高精度记录,那么地震观测环境及其保护措施有哪些呢?

1、地震监测设施亟需保护

目前,我国共有地震监测台站1400个左右,其中专业台站有700个左右。在1400个台站中,约有40%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观测效果极不理想,还有20%现已受到相当大的破坏,必须重新选点和搬迁。

地震监测设施受干扰和破坏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在建设规划时,未考虑地震监测的需要。有的台站已有百年历史,如果搬迁的话,这些记录资料将难以再发挥作用。

2、《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

1994年1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40号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了地震监测设施的保护范围,包括:

(1)地震台内的监测仪器设备、设施;

(2)地震台外的观测用山洞、仪器房、观测井(水点)、井房、观测线路、通信设施、供电设施、供水设施、专用堤坝、专用道路、避雷装置及其附属设施;

(3)地震遥测台网接受中心的观测设备、中继站、遥测点用房等;地震专用测量标志、测量场地等。

各单位和个人都要认真贯彻这个条例。对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观测环境成绩显著者、对破坏行为检举有功者给予奖励。对破坏地震监测设施及观测环境者,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处以经济赔偿、行政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3、地震监测环境的保护范围怎样划定的

《地震观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范围,是指地震监测设施周围不能有影响其工作效能的干扰源的最小区域。”并给定“最小距离”的三个附表。《防震减灾法》规定:“地震观测环境应当按照地震监测设施周围不能有影响其工作效能的干扰源的要求划定保护范围,”通常用干扰源距地震监测设施的最小距离划定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区,对于在条例或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距离有关地震监测设施的最小距离的一些干扰源,如铁路、电气化铁路、高压输电线、发电厂、建筑群、无线电发射装置等,则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现场实测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观测日食一定要用专用眼镜吗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日食眼镜又叫做“日全食眼镜”、“日食观测镜”、“太阳观赏镜”等。它是观看日食(偏食、环食、全食)、保护人眼安全的专业观测工具。其核心部分为镜片,必须采用专业的减光片或减光膜。减光片有镀金属膜、聚碳酸酯、聚酯纤维软片等材料。比较安全的日全食观测镜是采用金属镀膜的技术和工艺生产的,消费者判断日食观测镜是否为金属膜的简单方法是观察镜片双面颜色是否均为银白色。如果你买到了专用观测镜,只要戴着观测镜看就没问题,但要注意检查滤光膜表面是否划伤或磨损。

观测日食的工具有很多,除了使用专用眼镜,还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小孔成像法观察——用一根针在纸上穿一个小孔,通过小孔在另外纸面或其他界面上的投影观测日全食;

2.望远镜投影法——太阳的影像经过望远镜后,会在地面上投影,通过观测投影来观看日全食。但绝对不能通过望远镜直接观看日全食,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失明;

3.观赏“漏日”法,这和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找到几棵树,透过树叶投在地上的影子,也可以看到日食。

我们应该注意千万别戴墨镜观测,这是最危险的观测日全食方法之一,也是被谬传最广的方法之一。

今天小编对观测日食一定要用专用眼镜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怎样观看日食最安全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所称地震监测设施,是指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地震遥测台网设施和其他地震监测设施。本条例所称地震观测环境,是指保障地震监测设施得以正常发挥工作效能的周围各种因素的总体。

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总则

1.为了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保障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条例。

2.本条例所称地震监测设施,是指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地震遥测台网设施和其他地震监测设施。

3.本条例所称地震观测环境,是指保障地震监测设施得以正常发挥工作效能的周围各种因素的总体。

4.地震监测设施所在地的人民政府负有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的责任。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对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的保护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

a)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的义务。

b)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危害、破坏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

c)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危害、破坏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的行为,都有权检举、控告。

6.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应当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对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损失。

今天小编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怎样提前预知地震的发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观测月食需注意什么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人们已经熟知月食形成的原因,对它的发生不在产生恐惧。当月亮进入到地球的阴影中,就产生了我们看到的月实现象。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

月食发生的次数比日全食少,大概一年出现两次,而月全食更是平均每两三年才发生一次。月食可以持续长达1小时40分钟。如果算上月球在半影区运行的时间,那么月食现象可以持续长达6小时。观测月食需注意什么呢?

观测月食的注意事项

1.首先天气要好,不能有阴天雨雪天气。天晴见月,密切留意各种天气预报。如果条件可以,选择天晴的地区。

2.选择观测地点。要西南方开阔,无遮挡物。在高山处可以多看一会儿月食。

3.器材。纯粹看、不拍摄的读者,当然肉眼就可以看到,但是带个小双筒望远镜或者望远镜观测。

4.月食发生在晚间,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要准备好保温衣物,做好长时间观看的准备。

今天小编对观测月食需注意什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怎样观看日食最安全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日新月异的天文观测技术

全文共 2427 字

+ 加入清单

123.各类天文卫星得到的新信息

空间技术的成就,使空间天文出现突飞猛进地发展。从开始的高空气球到探空火箭,以至各类空间天文观测站,使短短 10 多年内红外天文、紫外天文、x 射线天文、γ射线天文、极紫外天文都有了令人鼓舞的发展。这些绕轨道运行的天文台从不同频段得到一系列持续的数据流,勾画出一幅幅动态的、常常又是谜一般的宇宙的生动情景,进一步拓宽了对宇宙的认识。所得到的大量数据将成为探寻宇宙结构和演化的重要线索。

火箭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据记载,早在北宋开宝三年(公元 970 年),冯继升和岳义方两人就成功地试验了火箭。1863 年,法国的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的科幻小说出版,不久又出了《环绕月球》,两本小说描写了几位探险家乘一枚飞弹去月球探险的故事。据说,小说中所描写的飞行状况,竟与美国阿波罗第一次登月的实际飞行状况如出一辙。这或许说明小说家的科学素养是很高的。现代科学火箭理论的先驱是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他第一个提出火箭使用液体燃料,推导了在发动机工作期间火箭获得速度增量的公式。

第一次成功地利用液体燃料制成可实用的火箭,是二战期间的法西斯德国。他们研制了 V—1 飞弹和 V—2 火箭,妄图以此扭转注定失败的战局。但它并没有改变法西斯死亡的命运。战后,美国和前苏联都是在 V—2 基础上发展了各自的火箭和洲际导弹。我国也是从 50 年代后期开始在 V—2 的基础上开始了火箭和导弹的研制。这个战争的怪胎和冷战的产儿却为空间天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开始,人们发射人造卫星和登月火箭只不过是“冷战”以“科技”面貌出现的新形式。正是 1970 年 4 月美国发射的为监测地面核爆炸的两颗卫星发现了宇宙的γ射线爆发,它被认为是 70 年代天体物理学的一项重大发现。

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后的第一项天文观测成就是通过地球空间的探测发现了地球的两个辐射带。它是由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 号、“探险者”4 号和 1958 年 12 月发射的“先驱者”3 号所取得的。接着,美国和前苏联都对月球进行了大量的探测。从 1959 年 10 月 4 日发射的“月球”3 号,首次成功地拍摄到月球背面的传真照片,以后美苏又数次登月。如,阿波罗的六次登月,仅采回的月岩、月壤样品就有 400 多公斤。又对水星和金星也进行了大量考察。探测方式有绕转飞行、逼近飞行、硬着陆和软着陆等四种方式。对火星和木星以及行星际空间和彗星都多次发射卫星和飞船。总之,近代天文学中的任何一个数据的取得,是大量人力和物力的付出的结果,而不是单凭热情和美好愿望就可以想象出来的。

此外,对于红外、紫外、x 射线和γ射线辐射,世界各国也发射了数十枚卫星或空间观测天文台。取得了大量的令人吃惊的数据。目前,世界上拥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唯一没有自己的天文卫星的就是中国的天文学家。但他们仍努力在国外同行所取得的丰富的第二手资料中去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下面我们介绍几个以发射的或计划中的天文卫星或空间天文台。

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这是美国国家宇航局于 1989 年底发射的专为观测宇宙大爆炸的微波背景辐射的天文卫星。卫星携带了三种互补的检测仪器:一组较差微波辐射计,一个偏振迈克尔逊干涉仪,一个红外滤波光度计。每种仪器都测定宇宙背景辐射的不同方向,并提供了为测定宇宙背景辐射的灵敏度。较差微波辐射计将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大尺度各向异性,其误差小于十万分之一。这种仪器所取得的数据将用来研究现代宇宙中的大尺度结构形成的“种子”、宇宙各向异性的膨胀和旋转、引力波、物质的大尺度流动和宇宙弦。迈克尔逊干涉分光仪,将用来测量 1000 个天区中每一个从 1 厘米到 100 微米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谱。还将以误差小于千分之一的精度,测定该谱偏离黑体谱的程度。第三个检测仪器叫弥漫红外背景实验仪,它将测定天空中 1~300 微米波段的绝对亮度,对来自早期宇宙的弥漫红外光(来自第一代的原星系、星系和恒星的光)进行当时最灵敏的搜寻。卫星在 1991 年取得了十分重要的结果。可以说,它的观测结果,使宇宙的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由过去的科学假设变为受观测直接检验的自然规律。

康普顿γ射线天文台(CGRO):1991 年 4 月 5 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携带着 16 吨重的康普顿γ射线天文台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驶向太空。这个具有四台仪器的高能空间天文台在发射两年之后,就已取得丰富的天文发现。最令人激动的观测结果就是关于空间γ射线爆的分布性质。康普顿天文台发射前,天文学家对此爆发现象似乎已得出了一个合理而又得到广泛承认的解释。根据这一理论,认为爆发起源于中子星的塌缩残余星体表面上的地震破裂、爆炸或小行星的撞击。但康普顿天文台的发现完全出人意料。在过去的几年中,上面的仪器平均每日观测到一次爆发。但这些爆发完全是均匀跨越天空的。它们没有表现出沿银盘或是沿其它任何方向集中的迹象。在爆发源的距离分布上也得到一个截然不同的型式。如果爆发源在空中是均匀分布的,则暗爆发源应比亮源多得多。但令人吃惊的结论是:此卫星的观测表明,地球处于一个延伸到有限距离的爆发源球形集合的中心。天文学家们一直在开动脑筋努力构想可能形成这种分布的天体和物理模型。但至今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意见。在一次天文学家的会议上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举手表决,反映天文学界在星系晕解释和宇宙学解释之间大体分为相等的两派。只有一少部分人倾向于爆发刚好发生在太阳系之外的模型。我国天文学家,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陆锬认为,这是本世纪来天体物理学出现的第三次大争论。第一次是关于星云的性质,它导致了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的发现;第二次是关于河外星系光谱线红移的解释,它导致了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诞生;而这第三次关于γ射线爆的争论目前刚拉开了序幕,它必将导致天体物理和宇宙学观念上的更大突破。

极紫外探险者(EUVE):1992 年 6 月 7 日一枚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的观测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观测

古时候由于科学不发达,统治者把日食看作是上天的警告,因此对日食观测抓得非常紧,设有专门机构,整日监视日面上的变化。相传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中国夏代,有一位叫羲和的天文官因沉缅酒色,漏报了日食,被斩首。据说从此再也没有一个大文学家敢在观测时玩忽职守了。

由于日光十分强烈,除了日全食之外,是无法用眼睛直接观测太阳的。公元前1世纪,一位叫京房的人采取了一种很巧妙的观测日食的方法,他将一盆水放在院子里,日食时去观察水中映出的太阳,从而避免眼睛直接接触阳光而被灼伤。后来,人们用油代替水,进一步减少了日光的刺激。13世纪,元代大天文学家郭守敬发明了一种叫仰仪的半球形仪器,里面有刻度,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各个食相的时刻,并估计出食分。到了17世纪,望远镜传入了中国,崇尚西学的科学家徐光启用它观测日食,观测精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由于历代都有专门的观测者,因而中国古代留下的日食记录是很丰富的。根据统计,到清代为止,不算甲骨文,只是史书上记载的日食就是1000次以上,这是一份十分宝贵的科学遗产。

因为日食计算涉及到太阳和月亮的运动,所以,古代不少天文学家利用日食记录来验证自己的历法。而到了本世纪,古代日食记录有了更多的用途。1969年有人利用25次公元2年以前的古日食记录来计算地球自转速率的长期变化(逐渐变慢),这25次中有9次是中国的。世界天文学家普遍认为,中国古代日食记录的可信程度是最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人类观测到的彗星尾巴最多有几条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彗星的最大特征便是它有大小不一、形状各别的尾巴——彗尾。有的几乎是笔直的一条直线,有的宛如弯弓,有的酷似一把打开的折扇……每颗彗星彗尾的数目也各不相同:少数彗星始终没有尾巴,大多数是一彗一尾,但同时有2条彗尾的也有不少,如1941V德拉旺彗星、1957d莫尔科斯彗星等。我国史书上曾记载过,开成二年二月丙午(公元837年3月22日),天上出现了彗星,19天后,彗星的尾巴变成了2条。据考证,这个彗星就是着名的哈雷彗星。另外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一张彗星图中,也可看出我国古代人民早已记下了不少2尾、3尾、4尾的彗星了。

然而,最令人惊叹不已的却是出现在200多年前的歇索彗星。1744年3月8日和9日两天的凌晨,不少人看到有6条明亮的彗尾从东方的地平线底下升向天穹,占据的空间宽到44°之多。天际一圈才不过360°,所以它差不多占了1/8。遗憾的是,歇索彗星的头部却始终在地平之下,不肯露面。

展开阅读全文

法国和瑞士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遥远星系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瑞士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遥远星系

借助设在南美洲智利的欧洲ESO天文望远镜,法国与瑞士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个距地球132亿多光年的星系。据有关媒体称,这是迄今人类观测到的最遥远的星系。

据《欧洲天体物理与天文学》杂志1日报道,法国科研中心与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借助“力透镜效应”在阿贝尔1835星系团中观测到了这个名为IR1916的星系。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谓“引力透镜效应”,就是当光在星系、星系团、黑洞等具有巨大引力的天体附近通过时,光会像通过凸透镜一样发生弯曲。根据变化了的光线在光谱红外波段呈现的不规则程度,也就是红移值,可以推算出发光星系的年龄和距离,科学家正是借助这一方法,推算出了 IR1916 距离。

阿贝尔1835星系团是迄今人类可观测到的最远星系团,科学家发现,位于该星系团的 IR1916星系的红移值达到了10,由此推算出它应该距离地球132.230亿光年。该星系的发现将为探索宇宙形成初期的情形提供新的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空间天文观测站

全文共 2076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周围的大气是人类从事社会、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保护层,但它对于天文学家来说,却是一种严重妨碍观测的屏障。天体在不断地发射着从 10-12 厘米至 108 厘米范围内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按其波长由短到长排列,大致可分为γ射线、X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射电波等波段。

地球大气吸收从超长波到γ射线的全部电磁辐射,仅在可见光区附近和无线电波区留下两个可怜的窗口,因此,包含有丰富天体物理信息的绝大部分天体辐射,被地球大气阻挡和吸收。地球大气在地表面附近,由于温差形成气体的强烈对流和湍流,严重地引起光线无规则随机偏析,破坏了光线波阵面的平面性,从而歪曲了天体的星象,同时也严重削弱了天体的光度。

利用空间的低压、真空、微重力、高远位置等特点,在地球外层空间开展空间天文观测研究可克服上述的种种不利因素,将给天文学开辟无限广阔的新天地。因此,在空间城上设立空间天文观测站与地面相比,有以下一些优点:没有大气折射,可消除因折射带来的观测误差;不存在大气对某些波段的选择吸收,能用可见光和其它所有波段进行天体测量;没有大气漫射,天空总是黑的,在仪器工作期间可连续进行观测;没有大气闪烁,得到的星像质量较好;没有重力,望远镜筒不会弯曲。空间天文观测站将极大地提供扩展宇宙天体电磁辐射谱探测的可能性,获得清晰的天体图象,揭开天体的真实面貌,并能以极高的精度,测定天体的方位和运动状况。

空间天文观测站的科学工作者,首先感兴趣的问题,当然也是被关 在地球大气窗口外的各种电磁波段的探测,也就是对γ射线、X 射线、远紫外线、远红外线以及短波至甚长波的射电电波的探测。众所周知,射电天文学是以无线电接收技术为观测手段,观测对象遍及所有天体,从近处的太阳系天体到银河系中的各种对象,乃至极其遥远的银河系以外的目标。20 世纪 60 年代的四大天文发现,即类星体、微波背景辐射、射电脉冲星以及星际有机分子,都是与射电天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通常使用得最多的空间天文观测器是天文卫星。根据观测对象和任务的不同,天文卫星可分为太阳观测卫星和非太阳探测天文卫星,有些卫星兼有太阳观测和非太阳探测的性能。在太阳物理方面,天文卫星已经揭示了太阳耀斑能量释放的非热和高能特征;揭示了耀斑爆发过程中的快速尖峰发射的存在。在揭示 X 射线双星、X 射线脉冲星、超新星遗迹以及球状星团 X 射线的性质、能谱、辐射流时变量的结构方面,都有许多新进展。

尽管天文卫星在空间探测中取得很大成就,但由于卫星的体积、重量、功率等方面的局限性,观测仪器不能做得很大,探测精度也不够高,因此,很多宇宙现象尚未发现。然而,空间城建设后,情况便大为改观。空间天文观测站配备了最现代化的天文观测设备,由于它们的尺寸很大,需由航天飞机分批将部件送至轨道。然后在站内组装而成。这些大型设备扩大了收集辐射能的面积,提高了观测仪器的灵敏度和角分辨率。比如,配备的一台远红外谱段观测望远镜,其上装有口径为 30 米的大型可展开反射镜,它的衍射极限波长低于 30 微米,可接近或超过地球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利用这样一种反射镜拍摄行星、恒星和星系的高分辨率红外图象,可与历来其它波段范围内摄得的图象相媲美。

空间天文观测站还将装备一台孔径 100 米大小的硬 X 射线成像设备,用于研究能量从 10 千电子伏至 2 兆电子伏的 X 射线。其集波面积大约为地面的高级 X 射线天文物理设备的 100 倍。它可探测光线极微弱的天体,如遥远星系中的恒星爆发,也能对较亮的天体进行高频谱分辨率的观测,还能研究辐射出的气体成分、温度和运动的 X 射线特征。在站上,几个方向同时分别装有大型空间望远镜,组成了观测群,可在紫外、可见光、红外谱段范围使用,其灵敏度达到“哈勃”空间望远镜的 100 倍,其角分辨率和频谱分辨率都极佳,可详细研究遥远星系和行星。

此外,空间天文观测站运行的轨道上,依靠航天员安装的一组直径

30  米以上的射电望远镜,构成了甚长基线阵列,用来观测射电源,并把射电信号传输到空间天文观测站。这样就能对银河系中心靠近黑洞处的天文现象进行观测,并能拍摄尺寸非常大、质量相当好的黑洞图象。

空间天文观测站,由于观测设备接收的信息量非常大,就需要配备高速传输和贮存的设备。为此,安装了一台高速存取的大型数据存贮器,容量高达 1000 亿比特,并用超大型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再将分析结果传送至地球。

宇宙经过了几十亿年的演化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难道世界上还有比人到太空去解开宇宙之谜更为伟大的吗?空间天文观测站的科学工作者,将在那里研究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是什么样的自然规律在支配着宇宙的产生和演化?恒星与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太阳系中的 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和一些小天体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演变的?太阳的能量是怎样从内层穿透过外层流到行星际空间的等等。这些问题一旦求得解答,就会大大促进人类对宇宙的了解。不过,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经过全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努力,由于空间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坚信这一进程会大大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观测电磁场变化 可预测地震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1970年1月5日,在云南通海发生7.8级大地震。震前,震中区有些人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忽然发现收音机音量减小,声音嘈杂不清,特别是在震前几分钟,播音干脆中断。再如,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7.9级地震之前,县广播站的人发现,在震前5-30分钟,收音机杂音很大,无法调试,接着发生了大地震。

地震前磁场变化,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到了。1872年12月15日印度发生地震前,巴西里亚至伦敦的电报线上出现了异常电流;1930年日本北伊豆地震时,电流计也记到了海底电线上的异常电流。

地震能引起电磁场的变化。一般认为磁场变化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

二是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岩石温度的改变也能使岩石电磁性质改变。唐山地震前两天,距唐山200多公里的延庆县测雨雷达站和空军雷达站,都连续收到来自京、津、唐上空的一种奇异的电磁波。

因此,观测电磁场的变化也成为预报地震的主要手段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