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阅读心灵作文(优秀20篇)

浏览

900

文章

1000

幼儿阅读书籍有哪些 推荐幼儿阅读的好书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嘟嘟熊故事丛书》,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开心,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心的米莉茉莉》,帮助孩子了解成长中需要掌握的技巧;绘本《可爱的鼠小弟》,让孩子学会自我观察;教孩子学习形状和颜色的绘本《好饿的小蛇》;传播友爱、正义、善良等正能量的《淘气包马小跳》。

幼儿阅读书籍有哪些

《嘟嘟熊故事丛书》

故事的主人公是深受婴幼儿喜爱的嘟嘟熊,每个故事后面,都增添了有趣的游戏,看嘟嘟熊故事,见到可爱的嘟嘟熊,还可以结识许多新朋友,如小猪肥肥、小猴淘淘、小鼠包包、小龟壳壳等。阅读这些有趣的故事,不仅能让孩子开心,还可以培养婴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让孩子懂得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因为,每个图画故事中,不仅有生动有趣的情节、可爱的形象,还都注意到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好习惯,另外有趣的智力游戏,还能培养婴幼儿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长智慧。

《开心的米莉茉莉》

非常适合幼儿园成长期的孩子,故事轻松,也是读书认字的桥梁书。主要角色是米莉和茉莉两个快乐的小女孩,通过她们和伙伴们之间发生的各个故事来帮助每一个小读者了解生活所需要的品质和观念,获得在成长中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技巧。比如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会接受差异,知道要爱护自然、不欺凌弱小,学会辨别危险等。

《可爱的鼠小弟》

书里的鼠小弟告诉家长孩子的视角、感受和想法,打开页面,看到简单铅笔画,重复的语句,看似简单,但故事和情节又巧妙得让叹服。孩子会跟它有感受的共鸣,也会从中学会自我察觉,与人相处,语言表达和建立自信。还有一个妙的地方,每个故事里有重复的句式,这是阅读学习中非常有益于孩子建立自主阅读:你带孩子读一两遍,甚至半本,孩子自己就能顺着往下读了。渐渐的,他就能自己拿起书本津津有味的自己看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飞向月球

全文共 1439 字

+ 加入清单

飞向月球

(1)早在1883年,俄国航天时代的先驱者齐尔科夫斯曾断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1961年5月,即在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后的第二个月,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宣布将在60年代末将人送上月球,发誓要在登月方面超过苏联。这项计划以”阿波罗”命名,大约耗资250亿美元。

(2)1964年,”阿波罗”飞船问世。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向月球飞去。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于20日凌晨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对我来说,这只是迈了一小步,对人类科学技术来说却是迈了了一大步。”

(3)从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美国共发射了7艘载人登月飞船,其中”阿波罗--13”号因途中出故障未实现登月,其余6次成功的登月中共有12人在月球表面着陆,带回386千克的月球岩石。”阿波罗--13”号的受挫使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担心再次遭到失败,于是计划中的最后3次登月飞行被取消了。

(4)90年代,月球探测再度增温。这主要是因为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月球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始终吸引着人类。月球上没有大气干扰,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天文观测的理想之地。

(5)1998年1月6日,美国发射了”月球探测者”探测器。”月球探测者”的主要任务是探测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并绘制月球表面的引力图。3月5日,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布,”月球探测者”传回的数据表明月球上存在水,估计月球两极存在1100万—3.3亿吨的水冰。此后美国航天局披露了一项在月球建立居民点的宏伟计划。这项计划包括在月球南极建立开发中心,所需材料直接取自月球。由于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铝和铁以及硅,只要解决技术问题,则建筑材料和能源均不成问题。

(6)目前,俄罗斯也在实施新的月球计划,其最终目的是在月球上开采氦的同位素——氦-3。氦-3是一种核燃料,地球上极为贫乏,而在月球上极为丰富,几十吨的氦-3就能满足全球一年的能源需求。

(7)总而言之,月球这块净土很快就会被打破沉寂,那时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景象,这仍然是一个诱人的待解之谜。

1、本文以为顺序,主要介绍了。

2、(1)段画线的句子中,“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形象地说明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则形象地说明了。

3、说说你对(2)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

4、(5)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估计”一词不能去掉,原因是什么?

答:

5、说明文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试将(2)段中加点的语句”向月球飞去”用几个短句来表述(可以选择恰当的动词或运用倏格),使之更富有表现力。

6、请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再加上你的联想和想像,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人类探测月球的目的有哪些。

答:

参考答案:

1、时间人类探测月球的历程(或:人类飞向月球的历程)2、地球是人类的发祥地(或:地球是人类早期生存、发展的地方)人类要向地球以外的太空发展(或:人类要飞向太空)3、”一小步”是写实,是说这一步距离短;“一大步”是比喻义,是说这一步代表人类登上月球,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巨大突破。4、这只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未经实际测算,不是确数,必须有”估计”一词。5、吐着火舌,划破长空,载着人类的希望飞离地球,向着人们向往已久的”月宫’飞去(至少两个短句,符合生动形象的要求即可)6、开发矿物资源;进行科学实验和天文观测;移民月宫,解决地球人口膨胀及环境污染问题;在月球上建工厂,开田地,进行工农业生产;到月球去旅游;建立军事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三部攻克散文阅读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命题者钟爱散文,而且散文可以考查的点实在太多,已经使散文成为必考体裁。不管散文题型怎样变化,只要在散文阅读中做到读出作品,读出作者,读出自己,完成这三种境界的逐步提升,考生就可以不变应万变,轻松应对考试。

第一读出作品:理解内容,品味语言

【要点】

理解文章内容可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

【方法】

首先从感知形象入手,一篇散文作品总有表达作者情感的载体——某人或某物,因此感知文章就要从分析形象入手,概括文中形象的特征,形象的特征概括出来了,文章内容概括就迎刃而解了。

例:学习《白杨礼赞》,只要抓住华北平原上白杨树的形象进行分析即可。

其次感知关键语段入手,有的散文主要信息集中在某一关键语段,只要把这个语段的内容概括清楚了,整篇文章的内容就尽在其中。

例:《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第一段通过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再次,从感知重点语句入手,一些散文所蕴含的道理往往就集中在某一关键语句上,只要能把该语句的含义分析清楚,文章的主旨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

例:《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集中概括了文章的哲理。

散文为了能够完美地表情达意,作者会在遣词造句上下一番功夫,选用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词语,尤其是一些动词、形容词和副词。我们只有多留心,多认真品味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

【提示】

此外,散文还会使用一些修辞方法,使用率最高的是比喻、拟人、排比等,首先要判断其语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其次根据每一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准确分析,最后分析其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感知文章内容。

第二读出作者:分析主旨,把握情感

【要点】

要探究散文表现的情感。

【方法】

首先要熟悉散文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作品风格以及散文创作的时代背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恩主题阅读:天使的声音安顺卷真题

全文共 1459 字

+ 加入清单

天使声音

当我第一次教女儿使用“谢谢”这个词的时候,她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这是一种礼节。”“什么是礼节?”“礼节就是各种惯用形式。”我用字典上的解释来敷衍她,然后很快岔开了话题。“大人们的事情,我老是想不明白。”女儿叹了口气,没有再问下去。不过,从那以后,她还是很乖地在各种场合说着“谢谢”。

一天下午,过马路的时候,她突然问:“是不是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都应该说声‘谢谢’?”“那当然!”穿过斑马线,她拉住我的手,让我在路边站住,问道:“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谢谢警察叔叔为我们指挥交通?”“是的。”“可是,他每天指挥这么多人,为什么却没有一个人去谢他呢?”“因为没有人认为有这个必要”,我真想这么说,然而想了想,还是笑道:“因为他要工作,要是每个人都跑去谢他,他还怎么工作呢?”“可是,好多天好多天,我都没有看见一个人去谢他呀!”女儿郑重地说。“妈妈,我想谢谢他。”“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谢他。”我小心地斟酌词语,“要是这么说,我们要感谢的人就太多了。纺织工人为我们织衣料,我们应当感谢;老师教我们知识,我们也应当感谢;医生为我们看病,我们也要感谢。这一辈子要谢的人,谢都谢不完了。”我又好笑,又担心,又充满了不耐烦,可是我又能怎么对她讲,告诉她“这是个功利世界,你谁都没有必要去感谢”。我不能。

“妈妈,其实我一直想谢谢您。”女儿突然说。望着她小小的面容,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谢谢”这个词的理解和使用一向是多么呆板和可笑。多少年了,我已经不懂得“感谢”的核心意义了。我所谓的感谢不过是一个单纯的社交词语。它是一蓬覆盖在实惠和利益上的轻飘的茅草,微风一吹,就会全裸出冰冷的钢筋骨架。

谢谢,为什么要感谢?你为我做了什么呢?你给我多少好处?你能帮我什么忙?你为了我,还是为了你自己?紧张而繁华的生活渐渐让我们淡漠了一切、怀疑一切、利用一切、也玷污了一切。我们不知感恩,没有激情,机械地随波逐流。我们常常感叹找不到真实的东西,却不明白是我们心中的噪音,掩盖了耳边天使的歌声。

“妈妈,我可以向他说声谢谢吗?”女儿又问。“可以,不过要等他换过岗。”我认真地答应她,她高兴地点了点头。

我们站在路边的柳树下等了半个小时,那位警察终于下岗了,我领着女儿走到他的面前。“什么事?”他问。“我要谢谢你,你指挥交通太辛苦了。”女儿说。警察愣愣地看着我们,许久,他“噢”了一声,笑道:“你看,你看,这有什么,这有什么,天天这样的,天天这样的。”

我们默默地走在街上,我忍不住对女儿说:“妈妈也想谢谢你。”“为什么?”“不为什么,不为什么也可以谢的。”我说。

是的,不为什么也可以感谢的。或者说为了爱,为了感觉,为了彼此存在的需要,为了一些简单而朴素的事情,甚至仅仅为了活着本身,我们就可以有无数感谢的理由。而我之所以感谢女儿,也许仅仅是因为她的话语,像是出自天使的声音。

(乔叶)(选自央视国际网:电视散文)

18、标题“天使的声音”,在文中有哪些含义?(4分)

19、“我”第一次教女儿使用“谢谢”这个词的时候,用字典上的解释来敷衍她:女儿要向警察叔叔说声“谢谢”的时候,“我”却认真地答应了她。“我”的态度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4分)

20、女儿是怎样理解和使用“谢谢”这个词的?由此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分)

21、阅读本文,联系生活,请你说说对“感谢”的核心意义的理解。(3分)

22、文中画线句子很有表现力,请联系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3分)

它是一蓬覆盖在实惠和利益上的轻飘的茅草,微风一吹,就会全裸出冰冷的钢筋骨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心灵减压之“五觉”解压好轻松

全文共 1824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在忙碌劳顿中如何为心灵减压

第二章:缓解压力要找对出口

第三章:“五觉”解压好轻松

在面对竞争压力时,我们应该明白,尽自已最大努力了就可以了,不要把目标定得过高,目标越高压力就越大。不要过多跟别人比,只要跟自己比,有进步就好。同样。在面临发展的压力时,目标也要适当。

在忙碌劳顿中如何为心灵减压

在办公室里总是感觉压力重重、不开心、郁闷,或者觉得自己在事情中不能担当重要角色——是否觉得这些症状似曾相识或正在发生?一项面向5266名在职人士的调查显示,近1/4的上班族工作的时候感觉不到快乐。

当你感觉工作的时候不快乐,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消除。

(1)尽职尽责就行

任何事只要我们努力就可以了,不要苛求结果。要善于学会为自己的每一个成果喝彩,知足自信的人才会充满快乐。

(2)凡事不要太较真

斤厅计较和妒忌是快乐心境的两大克星。要学会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专心经营好自己的工作,才会驶入更宽广的人生路。重要的是平和放松的心态。

(3)学会承担和遗忘

对重要、复杂的工作要学会承担,不要总是想着如何逃避,否则永远没有进步。对于那些麻烦和折磨人的琐事,要坚决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

(4)该放手时就放手

其实失去和获得是一把双刃剑,两者互为依存。我们真不应为失而痛,而应为失后的得而乐。拥有快乐,就等于拥有健康。学会与自己快乐相处,让自己的心灵时时充满快乐,就像自己拥有的一间健身房一样.常常走进去,为自己忙碌疲惫的心灵做个按摩,使心灵的各个零件经常得到维护和保养。

缓解压力要找对出口

我们经常见到的不恰当的宣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拿别人出气

有些人经常为一些小事与他人大吵大闹,很可能也是因为心里压力太大,但又没有恰当宣泄渠道所导致。

2、用酒精麻痹自己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但时间一长,酒量就会越来越大,对身体的伤害也随之增加。

3、危险驾驶

有些人希望通过开快车寻求刺激,忘掉烦恼。

平时经常有这些行为的人,可能已经在承受着很大的心里压力,但自己没有有意识的寻找一个正当的宣泄途径。

上述几种宣泄都是非常危险的,也是不可取的,不仅解决不了心里问题,反而会增加其他麻烦,影响身体健康,从而进一步加重心里负担。

多与家人散步可以减压

每天抽出半个小时与家人一起散步,因为人在散步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快乐,对情感、体力等恢复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与家人沟通感情。

细节提醒:

在面对竞争压力时,我们应该明白,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可以了,不要把目标定的过高,目标越高压力就会越大。不要过多的跟别人比,只要跟自己比,有进步就好。同样,在面临发展的压力时,目标也要适当。

“五觉”解压好轻松

你为什么会感到压力大呢?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身体给大脑传递了错误的信息。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让身体给大脑传递些快乐的信息呢?好好利用我们的五官,快乐源泉就藏在身体里。现在,让我们尝试一下用“五觉”给自己减减压。

所谓的“五觉”就是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1、视觉

可以看一看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当我们疲惫的时候,走到窗前,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身心会即刻获得放松。让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紧绷的肌肉也会慢慢的松弛下来。

2、听觉

听一听旋律优美的音乐。音乐可以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节奏鲜明的音乐具有兴奋作用,使人精神振奋;节奏缓慢、优雅的音乐具有镇痛、降压、镇静及调节情绪的作用。

3、嗅觉

闻一闻花果的香气。花的香气可以让人心情舒畅;柠檬的清爽香气会使你的头脑清醒,上班前喝一杯柠檬茶或者闻一闻柠檬的香气,将会使你精力充沛地迎接每一天。

4、味觉

吃点甜食。甜食能让人开心,烦躁的时候如果能吃到可口的甜食,哪怕是一小块巧克力,一小杯冰淇淋,都能让心情轻盈起来。但甜食别吃太多,因为太多的糖分也可能增加焦虑。

5、触觉

抓住一双有力的手。一项研究显示,女性产生压力的时候,握住自己丈夫的手,压力水平就会立即降低,这一差异在脑部扫描上表现的十分明显。

因此,在你感到焦虑不安的时候,如果能抓住一只温暖有力的手,紧张感就会降低许多,肌肤的接触会给人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细节提醒:

“五觉”减压不是让你每个都做一次,而是在你有相应的条件的时候,进行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只要能让自己感觉轻松就可以了。

结语:生活节奏太快,疏忽了与亲友的联系;工作量太多,常常加班到凌晨;责任感太强,明知不可能却想把事情做到十全十美。慢慢地的积郁的阴影产生了“化学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盲道上的爱

全文共 157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哈尔滨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闲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竞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g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选文有改动)

15.(2分)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

16.(4分)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

17.(3分)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儿?

18.(3分)文章第⑤段画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压迫:指对机体的某个部分加上压力。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19.(2分)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指哪两种爱。

15.(2分)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地帮助盲人的意识。(或不明方老师搬车的原因和意图)

16.(4分)如果方老师的女儿真的失明,会对方老师的女儿、方老师及她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或因为方老师的女儿有可能失明,医生怕方老师到时承受不了,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的“决定”是要把自己的眼睛捐献给女儿。方老师的“准备”是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开始闭眼做家务,练习走盲道。

17.(3分)父女俩通过方老师表演走盲道,才知道了方老师为了不让女儿失明所做的决定和准备。他们被这种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所以流下了眼泪。

18.(3分)感同身受的痛苦滋味和深深的关爱之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内心产生压力,促使我去更深切地体会盲人(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更努力地去为他们多做一些实事。

19.(2分)一种是母爱,一种是正常人对盲人(残疾人)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真题考点--说明文阅读

全文共 1123 字

+ 加入清单

(2017·福建中考)

《芥子园画谱》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中国画教材,它运用浅显易懂的方法,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知识,使得社会上为数众多的职业画工,甚至是文人画家,都可以迅速地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知识。比如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也都是在无人指点的情况下,就上手学习《芥子园画谱》,从而掌握了一定的规矩准绳。所以,作为艺术普及类的教材,《芥子园画谱》在艺术开蒙方面,堪称卓越。

《芥子园画谱》可以自学、速成,易入门。但是,中国绘画讲求“师古人”“师造化”,也就是以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经过长期的揣摩消化,得其精髓,才能成一家风骨。所有受《芥子园画谱》启蒙的绘画大师,如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也正是依此才成为一代宗师。

在黄宾虹这位中国画大家看来,画谱虽有开蒙之功。但也成为帮助懒汉偷懒的工具,它造成了只学画谱之法而不重视“师承”的严重弊端。何为“师承”?宾虹老人曾解释过,古人既然已经创立了法度,那后人就必须在掌握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创造变化。而古人的法度,即“笔墨之法”,只有通过临摹这种“师承”途径,才能全面掌握。然而,诸如《芥子园画谱》之类的画传画谱却提供了一条看似美好的“捷径”,那么,由临摹名家大师真迹,进而获得先贤笔墨精神这一“师承”途径,就必然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那些能够入乎规矩之中、超乎规矩之外的“神品”“逸品”就无从谈起了。

以《芥子园画谱》为代表的古代画传画谱,虽然在艺术开蒙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中国画的精髓则全未窥见,而不学之人尤爱视画传画谱为“法器”,于是废临摹而为抄袭,靡然成风,传统的中国画教学逐渐沦落。由此所带来的结果,近代以来的中国画坛中,一些革命派要革《芥子园画谱》的命;有些传统派也要拆《芥子园画谱》的庙。黄宾虹等画家的看法,对还原画谱等传统艺术启蒙类书籍的原始定位,无疑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摘编自陈都《正确看待》)

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肯定了《芥子园画谱》在艺术开蒙方面的积极作用。

B、第段的“但是”表转折,引出下文对《芥子园画谱》的思考。

C、第段中黄宾虹指出使用《芥子园画谱》过程中存在严重弊端。

D、文章最后强调不宜再用《芥子园画谱》来进行中国画的教学。

16.文章认为《芥子园画谱》的“原始定位”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答:

17.文章认为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答:

答案:

15.(3分)D

16.(3分)介绍中国画基本技法、知识而便于学画者入门的启蒙教材。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7.(6分)由画谱入门,进而临摹古人的法度,师承“笔墨之法”,领会其精髓,能够创造变化。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英语知识点: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步骤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1.通篇略读,了解大意

阅读理解的主旨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大意。不管是短文、对话,还是图表,都要先快速地通读一遍,舍弃无关紧要的细节,全力捕捉全文的中心思想。弄清大意,特别要注意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结局。为便于快速查找,还可以边阅读边做一些标记。

在阅读过程中,目光要快速移动,千万不要停顿或复视,要对准关键词、句;同时要不断地对内容作出预测,使大脑的逻辑思维、推理判断贯穿于整个阅读的始终。这样就可以大幅度地节省阅读时间,起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效果,从而迅速而准确地抓住全文的大意。

2.细读全文,注重关键词句

针对题目中的问题细读材料,可以缩小阅读范围,迅速找到与问题有关的信息,细读与题目相关联的词、句、段。在这一过程中,对有关细节可放慢速度,精读有关部分,一边阅读一边归纳,加快做题速度,求得一次性正确的答案。

同学们在逐句的阅读过程中,目光要瞄准短文中的实词,尤其是名词和动词。同时抓住一些敏感的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以及某些词汇、词语等。一般说来,这些问题会在文章中有交代说明,运用查阅法是不难找到线索的。

3.分析信息,确定答案

很多阅读理解题的答案一般都可直接在短文中找出,所以在阅读时最好先看清楚下面的题目,记住其中的关键词,然后再在阅读时在文章中寻找这些关键词,这样题目的答案也就容易得出了。还有些题目的答案需要对文章中所给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计算、分析或归纳后才能得出,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做题时要认真、仔细,要抓住文章所给的全部信息,准确理解文章意思,不能出现漏读或误渎。

4.复读全文,检查答案这是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答完题后要核对一下文章和答案,看前后是否一致,意义与语法是否与原文一致,是否合乎逻辑,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真题考点--说明文阅读

全文共 1894 字

+ 加入清单

(2017·乐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

又冷又干燥的南极,风景也是很特别

(1)南极的自然条件太特殊:这里极度严寒,年平均气温-25℃;内陆地区甚至达到-60℃,比北极冷很多;这里又很干燥,空气湿度堪比撒哈拉沙漠;这里常常狂风肆虐,有地球上少见的12级以上大风,最怕的是“白化天气”——大风卷起地表的雪粒,遮天蔽日,能见度只有几米,人完全不能在户外活动,会被大风吹走,穿得再多也会飞速失温;这里还有长达半年的黑夜和太阳总是低垂的白天……在这片不适宜人类生活的大陆上工作,南极科考队员要经受非凡的艰险,却也能看到常人无缘得见的瑰丽风景。

(2)南极大冰盖极其特殊,它虽然集中了全球70%的淡水,但是严苛的自然条件却拒绝了几乎所有生物,更吞噬过不少勇敢的人类生命。迄今为止,虽然南极已经有70多个科学考察站,但位于内陆冰盖之上的,也不过寥寥数个。冰盖雪原总体看似平坦,实际上地表却很崎岖,冰雪被风吹出各种奇特的造型。

(3)大冰盖之上放眼四望,白茫茫的一片:有时360度都是平直地平线;有时又一个坡连着一个坡,高高低低,让人晕头转向。脚下的冰雪,有时坑坑洼洼却硬似铁石,雪地车一小时只能走三五公里;有时平整光滑却格外松软,人走过去,突然塌下一片,露出下面无底的蓝色冰洞……

(4)南极大陆四面环海,科学家通常把南纬60度以上、环绕南极的海域称为“南大洋”或“南极海”,国际学界往往也把它视为第五大洋,与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并列。南大洋贯通南极一圈,影响大气环流,导致南极地区比北极更冷。每年冬天,南大洋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冰封,让南极洲的冰雪面积比夏天增加一倍之多。从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的甲板望向前方,如同一片白茫茫的冰原,看不出半点海水的痕迹。虽然前方是海,但是科考船并不能乘风破浪。

(5)即使在夏季,海里依然有大量的冰,足够高大的称“冰山”。人类记录过的最大冰山,宽40公里、长350公里,相当于半个海南岛。在南极海域,冰山和岛屿远看还真是不好分辨。冰山虽然硕大无比,却能快速移动。南极考察队员们有时会发现,昨天还阻住前路的冰山,一宿大风之后就漂走了,让人怀疑是神仙帮忙搬运的。

(6)除了大冰山,南极有时还会形成奇特的荷叶状浮冰。形成这种冰,一般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非常低。一片片白色的浮冰如浮萍般漂在海面上,因为相互摩擦,冰块失去菱角,又因低温继续凝结,最后形成椭圆、近似薄饼的形状,被称为“荷叶冰”。从雪龙号上拍摄的海面看,这是南极海面开始结冰的状态,很多小而薄的冰片浮在海水表层。除了南极之外,其他地方非常罕见。海冰没少给南极考察添麻烦,科考船难保会被浮冰困住。有时大块海冰融化过程中,因重心变化而“翻身”,激起的巨浪可以掀翻任何船只。

(7)地球每次出现极光,都是南北两极同时发生的。不过看极光,大多数人都是在北极,见过南极极光的人很少。因为即使有幸踏足南极,大多数人也都是在夏季,极昼天始终亮着,有极光也看不见。而冬季天黑有利于看极光,却少有人驻留了。

(8)我国南极科考站中,中山站和长城站都是有越冬队员驻守的全年站,纬度更高的中山站是观赏极光的好地方。欣赏绚丽的极光,是对南极越冬队员的特有奖励。

(9)除了上面讲到的冰盖、海冰、极光之外,南极大陆也有山岳,由于这里温度低、风力强,对山岩的塑造很有特色,想要继续了解南极的山岳,记得去看11月的《博物》特别策划——极之风景。(原文有改动)

13.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4分)

14.请简要概括文中海冰的特征,并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对海冰特征进行说明的。(4分)

15.文中第6段加点的词语“一般”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答案:

13.(4分)

本文是从冰盖、海冰、极光、山岳几个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一点1分)

14.(4分)

海冰特征:(1)冰山:硕大无比,能快速移动。(1分,只答出一点不得分)(2)浮冰:漂浮,没有菱角,椭圆,薄饼状(1分,答出2点以上才给分)

怎样说明:(1)作者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海冰分为“冰山”和“浮冰”。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冰山的硕大无比。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冰山能快速移动。运用作诠释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浮冰的特征。(2分)(只答出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并解析得1分;答出其中两种并简析即可得2分)

15(4分)

不能删掉(1分)。“一般”是指通常情况,但不排除有例外,(1分),如果去掉,意思就变成所有情况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非常低,与文章意思不一致(1分)。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回家去问妈妈

全文共 1509 字

+ 加入清单

大连

(二)阅读《回家去问妈妈》,完成20-24题。(22分)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

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

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

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

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

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

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

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

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

(选文有删改)

20.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分)

21.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3分)

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2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4.读了本文后,请你联想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20.(4分)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2分)感悟: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

?流。(2分,答出两点即可)

21.(3分)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1分),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1分),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1分)。

22..(4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1分),生动形象地(1分)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1分)。

23.(4分)本段起过渡作用(1分),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1分);紧扣

文题(1分),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1分)。

24.(7分)要求:能联想“问”(沟通、交流)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悟,有真情实感,

表达流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感恩主题阅读:一杯温开水齐齐哈尔卷真题

全文共 937 字

+ 加入清单

一杯温开水

①这是朋友对我讲的故事。

②10年前,他还在深圳打工,整天帮人家掏下水道,身上总有一股下水道的异味,让人侧目。所以,他一般不到热闹的地方去。那个城市的繁华和优雅是那个城市的,装不进他兜里一点点儿,他住工棚,倚墙角,吃冷馒头。

③一日,天下着雨,是深秋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他当时已掏好一家酒楼的下水道,雨大,回不了家,就倚在酒楼的檐下躲雨,掏出了怀里的冷馒头吃。

④冷。他抱臂,转过脸,隔着酒楼玻璃的窗,望着里面蒸腾的热气和温暖。一些人悠闲地在吃饭,他想,若是有一杯热热的茶喝,多好。他在心里面笑着对自己摇头,我怎么可以那样奢望呢?他看天,只等雨歇,好回他的工棚去。

⑤这时,酒楼的门忽然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服务员,服务员径直走到他跟前,彬彬有礼地对他说:“先生,您请进。”他愣住了,结巴着说:“我……我……不是来吃饭的,我……只是躲会儿雨。”服务员微笑着说:“进来吧,外面雨大。”朋友拒绝不了那样的微笑,跟进去了。他暗地里想,想宰我?我除了身上的破衣裳,什么也没有。

⑥他被引到一张椅子上坐定,另一个服务员端来一杯温开水。“先生,请喝水。”同样彬彬有礼。朋友不知道她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想,既来之,则安之。遂毫不客气地端起茶杯,把一杯水喝得干干净净,且把怀里的另一冷馒头掏出来吃了。服务员又帮他续上温开水,他则接着喝,喝得身上暖暖的,额上渗出了细密的汗,舒坦极了。

⑦后来,雨停了。他以为那些服务员会来收钱的,但是没有。他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一个人来问他的事。刚才喊他进来的服务员正站在大门口送客,他忍不住走过去问:“开水多少钱?”服务员微笑:“先生,我们这儿的白开水是免费的。”

⑧那一杯白开水的温暖从此烙在了朋友的记忆里。每每谈到深圳人,朋友的眼里都会升起一片感激的雾来。朋友后来从深圳回来发展,也开了一家酒楼。在酒楼里,他定下了一条规定:凡是雨天在他檐前躲雨的人,都要请到店里来坐,并且要给人家倒上一杯温开水。世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温开水之中。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0.文章以“一杯温开水”为题好在哪里?(2分)

21.第④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2分)

22.谈谈你对“世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温开水之中”的理解。(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全文共 141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重庆

冬夜歌唱的鱼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新课标第一网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xkb1.com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选自《读者》2007年第14期,有删节)

13.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题目表达了哪些感情?(4分)

答:

14.理解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

(1)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

答:

(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答:

15.第③段中写到:“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这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4分)

答:

16.第④段写了孩子们的表现,请分析他们此刻各自的心理活动。(6分)

(1)大姐:

(2)二姐:

(3)我和妹妹:

17.结尾写到:“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全文共 7331 字

+ 加入清单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解析

1.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中考默写一般4句诗、2句文,特别注意背诵篇目中的名句。记住并纠正自己以前默写中的错别字。

2.古诗理解鉴赏要重点关注各册教材中以讲读篇目出现的古诗词曲,要注重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特别是教材中的注释;要对《篇目点击》中的赏析指导和练习相当了解,对诗句的理解、诗词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把握准确。

3.对一些名家名篇,还应了解作者的姓名、生活时代和篇名。

4.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5.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6.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7.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常见考法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单篇阅读为主,也有的安排文段与文段、文段与诗词的比较阅读或链接阅读。选文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从近几年考题看,课内文章入选率较高的有《邹忌讽齐王纳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名篇。

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是“浅易”的,对“浅易”的理解应当是:文中多数字词属于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即使有少数生僻字词,或选文中出现不常见的典故,也会安排注释以降低难度,让考生在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

文言散文的考查,常见的考点与题型不外乎字词解释、断句、语句翻译、文意归纳、写法分析、人物与作品评价等内容。下面就复习和解题方法提几点建议:

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翻译句子,第一,要内容正确,符合文意;其次,译出来的句子要表达准确,得体流畅。

3.概括文意。往往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的方式,考查对文章层次、景物特点、内容要点(如湖北武汉卷10题: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吉林卷15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范仲淹读书时的轶事)、人物性格特征与感情态度、作品意义、阅读感受等方面的把握程度。这是除了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之外考查频率最高的点。解答时务必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不偏不倚,切中要旨。

比较阅读只是一种形式,在两段或几段材料之间有一种互补或互衬的关系,有的从两段文章的共性方面命题,有的是各自单独命题,题目互不相干,材料之间没有比较,后面一篇只是前一篇在内容上或题量上的补充。考点基本与单篇考查是一致的。

5.拓展迁移。为了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命题常考查对散文主题与人物思想感情的评价,要求考生联系实际谈谈对某些观点的看法。解答这类题目,要善于从古代史料中读取人物优秀的思想品质,从事件中读取宝贵的人文精神,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其社会意义,同时也要注意到时代的局限性,恰当地取舍,合理地扬弃。

6.写法分析。包括语言品味、修辞赏析、结构分析、文章风格阐释等等。答题时尽力借助已学过的课文,联想已做过的训练题,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寻求答案。

误区提醒

例文言文阅读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本文作者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他是(朝代)著名文学家。

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翼然临于泉上者()

(2)佳木秀而繁阴()

(3)山肴野蔌()

(4)觥筹交错()

3.文章第②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③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

5.“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予少家汉东①,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②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节选自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注】①汉东:汉水以东,指随州(今湖北随州)。欧阳修四岁丧父,往随州依靠叔父生活。②尧辅:是大姓李氏的儿子。

6.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贮故书在壁间()

(2)徒见其浩然无涯()

7.短文叙述了欧阳修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的经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8.欧阳修少时,在李家见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书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

答案:1.六一居士北宋(或“宋”)2.(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或“像鸟展翅的样子”)(2)开花,这里指滋长(或“茂盛”)(3)菜蔬(或“蔬菜”)(4)酒杯3.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高霜洁,冬天水落石出。(或“野花、树木、风霜、水石”)4.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这些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太守醉”。(或“引出后面的三幅图画”“为下文写‘太守醉’作铺垫”)5.围绕“热爱山水,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同乐,排遣抑郁”其中任何一点回答即可。示例①:表现出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示例②: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示例③: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6.(1)旧,旧的(或“原来的”“过去的”)(2)“边”(或“际”“边际”)7.因为他到朋友家玩,见到破筐里的旧书,就向人家讨要回来读。8.围绕“好学、爱书”回答即可。示例①:欧阳修小时候生活条件如此艰苦都这样刻苦好学,我们今天更应该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示例②:正因为欧阳修小时候如此好学才有后来的成就,所以他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分析?助读:

所选的两篇都是欧阳修的作品,前篇是千古传诵的游记,后篇是往事回顾,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欧阳修的思想情怀。

第1题考查文化常识。易错之处是误填他人的字号,误填朝代。如果了解欧阳修字号的来历就不会记错。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琴、一局棋、一醉翁,足以见他怡情书卷、涉趣棋酒的生活情趣。

第2题、6题考实词解释。最易错的是“翼然”“蔌”“觥”三处,这些字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多见,答题时可能误将它们解释为“飞起来”“野草”“牛角”。此外,将“秀”解释为“出头”,也不正确。“翼然”,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然”,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现代汉语中还有这种用法。“蔌”,蔬菜的总称,这里指野菜,不是野草,今天也还用“山肴野蔬”一词,但“蔌”字不常用。“觥”是古代用兽角做的酒器,泛指酒杯。“秀”,原指谷物吐穗开花,这里指繁茂、茂盛。考生往往能大致知道整个词语的意思,却不懂每个字的字义,所以容易出错。

第3题考提取信息,也考了语句翻译。“山间之四时也”是总收的一句,从这里向前找,找到表现山水之美的四时景物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译出。错误之处在于不能准确说出原文意思。能答“野花、树木、风霜、水石”也对,但缺乏美感,不是最佳答案。

第4题考写法分析。容易误答成作者先看到游人,再写太守野宴,由远及近的写法。这样作答只从取景的立足点看,没有从深层的因果关系去考虑。滁人安乐,源于太守德政,政治而民欢,写“滁人乐”是为了引出“太守醉”,为下文作铺垫。从全文看,文章运用层层烘托的方法,此处也是一种烘托。

第5题考情感体验,也是一种文意概括。最易造成失误之处是对“醉”的理解及由此引发的感情体验,误认为作者是一种“醉醺醺”的借酒排遣抑郁,看不到作者与民同乐,陶醉于山水秀色的积极生活态度。与一般的迁客不同,欧阳修在谪居时期,其人生态度也是积极的。

第7题考文意概括。抓住“到李家玩”“发现文集”“借书回家”三个要点概括叙述就符合要求。容易漏掉的是前面两点中的某一点,得到书的经过便说得不完整。如“从李家讨得韩愈的文集”或“发现几本破书就借回家读”。

第8题考查阅读感受。开放性题目,可从“好学”的角度谈感受。如果感受认识比较肤浅,或者语言表达不完整、不流畅,就有可能失分。能结合自身谈感受,或能对借书、好学作出合理的评价,认识到少时好学与后来大有作为的关系,作答就更深入一层了。

【典型例题透视】

例观山水之美景

【甲】《游太和山日记》

徐霞客

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逾①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②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叫,日方下舂③,竟止坞中曹家店。

【注解】①逾:跳过,越过。②山、陕:山西省、陕西省的简称。③“舂”:通“冲”,下坠。

【乙】《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白乐天见而爱之。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台南有方池。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②云,低枝拂潭,如幢(),如盖(),如龙蛇()……其四旁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故云甲庐山者。(选文有改动)

【注解】①匡庐: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②戛(jiá):摩,摩娑。

1.“记”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散文体裁。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不少的同类文章,请你根据回忆和比对,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分别为【甲】【乙】两文各找一篇最近似的课文。将文题写在相应位置。

2.请用“/”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

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3.分别解释【甲】【乙】两文中加点的“溯”“蹊”“及”“旦”的意思。

4.根据文意,将“张”“竖”“走”三个字准确还原到【乙】文的括号里。

5.请用原文说出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具体建在什么地方。(限四字)

6.【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庐山草堂”旁的四季之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也有一组描写四季之景的句子,请默写出这组句子。

7.翻译下边的句子。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答案:1.《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满井游记》与《游太和山日记》最近似。《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与《庐山草堂记》最近似。2.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自此”后断一处不扣分)3.溯:逆流而上。蹊:小路。及:到,达到。旦:早晨。4.“竖”“张”“走”5.“介峰寺间”或“面峰腋寺”均可。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7.介于香炉峰(或“山峰”)、遗爱寺(或“寺庙”)之间,那地方最美(或“最好”),又是庐山之最(或“第一”)。(境:地方;胜:美好的,优美的;绝:最,极;甲:第一。重点看以上四个关键词,大意正确即可)

透视?助读:

这是两位历史名人讴歌山水的妙笔精品。

甲文选自《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也被称为“千古奇书”,是徐霞客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日记体裁撰写的一部写实著作。太和山即武当山,为道教名山,在湖北省境内。山中殿宇规模宏大,自然风景绝佳。本文记叙的土地岭是又一处美不胜收的桃源胜境。徐霞客对山岭间的景致给予了清晰的描绘,表达了对名山仙道的美好情感。

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记叙了自己理想居所的美好环境,匡庐秀甲天下,草堂所在地“面峰腋寺”,秀甲庐山,自然是绝胜之境。

感受山川形胜之美,是情操陶冶,也是审美享受。

第1题考查文体意识,对古代散文文体“记”的把握。“记”常见的有两种:一种以记事为主,一种以写景为主。“记”通过记事或写景来表达作者的情感。题干中的提示“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最近似”很重要。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看,《游太和山日记》以叙事为主,穿插景物描写,这和《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满井游记》相似;《庐山草堂记》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这和《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相似。

第2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的前提是对全文的整体把握。前面的内容是粗略记叙行程中所到之处。这一句中先读懂“连逾”是“接连跨越”的意思,从这里起镜头掠过一片山岭,接着出现具体的景物描写,显出了几幅画面。写了桃李,写了山花,最后用“幽艳异常”收束,所以将句子断为:“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断开的每一处,都有相对完整的意思,连接起来又是一个整体。

第3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溯:①逆流而上,是原本的字义;②追溯,是后起义。蹊:①小路;②蹊跷。及:①到达;②赶上;③比得上;④推及、顾及。旦:①天亮;②(某一)天。根据文中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溯溪行”,即“顺着小溪逆流而上”,所以“溯”为“逆流而上”;“蹊径狭”,即“小路狭窄”,“蹊”“径”都是“小路”的意思;“杖屦可及者”,即“拄着拐杖穿着鞋子可到达的地方”,所以“及”为“到达”;“昏旦”,即“傍晚和早晨”,所以“旦”为“早晨”。

文言实词往往一词多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熟悉它们的义项;在结合具体的文言句子进行解释时,注意选出符合上下文的义项。

第4题考查主谓词语的搭配。所给的“竖”“张”“走”三个词语都是动词,必须明白和它们搭配的“幢”“盖”“龙蛇”是什么意思,接连三个“如……”的本体事物是“古松”与“老杉”的枝柯。“幢”是古代作仪仗用的一种旗帜,名词,这里不是与建筑物有关的量词,“竖”可与其搭配;“盖”,古代称伞为“盖”,有遮蔽作用,所以与“张”搭配;“龙蛇”是蜿蜒行走的动物,可用“走”字作谓语。填入后,句子完整恰切地表达出对古松、老杉的形态描写。

此类题不是简单的用代入法就能济事的,一定要弄清相互搭配的词语组成后表示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在文中是否说得通。

第5题考查对阅读信息的提炼和文意把握。从“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中可以看出庐山草堂的位置。答“介峰寺间”或“面峰腋寺”均可。解题时要针对问题找准相应的句子,按照要求抓住关键词语并限定四字作答。

第6题考查课内文言名句的默写和课内外知识的链接。考的是对《醉翁亭记》相关内容的识记,并由本文的描写引起联想。注意提示“四季之景的句子”,所写语句不可多出或遗漏。

第7题考查句子翻译。这个句子特别要注意的地方有四点:其一,“介”字后面省去了“于”,翻译时要注意补上;其二,“其境”指代的是“那个地方”,说“草堂”反而不合适;其三,“胜绝”指“最美好的”;其四,“甲”,是“第一”的意思。词语的意思理清后,再将句子的意思理顺。

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类活用,对常用的虚词、固定短语、修辞格以及特殊句式,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二是从宏观上,善于联系上下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不要断章取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片段阅读重在把握重点词句

全文共 126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国考复习要苦干,更要使巧劲儿,把准方向,找对方法和技巧。下面小编为您推荐一些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的技巧。

片段阅读重在把握重点词句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中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其中,第一个需要考生注意的是理解或运用语言文字知识不是孤立的,针对不同类型题目,各有侧重,但是更多体现有机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娴熟运用方法更佳。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最符合要求的答案,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广大考生,要在把握文段重点的同时注重选项差异,也要花些精力放在选项比较上,选择最符合文段的答案。

【例1】在古代,每遇战乱,手艺人都会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这是因为手艺人掌握着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技术,他们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如今,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了手工技能,成为当今时代最强大的生产力,但传统工艺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而提升,继续服务于大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与现代科技联姻是传统工艺发展的有效途径

B.任何时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社会生产力

C.现代科技的进步对传统手工艺产生的深远影响

D.现代科技可以解决制约着生产的传统工艺难题

答案:A。中公解析:从文中最后一句中,“传统工艺”借助“现代科技”得到“提升”,可以看出,与现代科技联姻可以使传统工艺得到发展。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如上题中所示,提问方式涉及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或主要内容等相关问法时,从狭义的结构分析角度判断文段是转折结构还是分总结构等已经不是重点,更加侧重文段无明显结构时文段重点内容的把握,要求考生要能从大量的文字中辨识语句之间关系,确定关键的词句。

【例2】在西方,足球曾经是卑贱、粗野的代名词。那时的足球活动没有什么规则,更谈不上什么礼仪,和打群架没什么区别,弄出人命是常有的事。这种游戏特别血腥,特别刺激,特别有吸引力,虽屡屡遭禁,却每每“春风吹又生”。为了使得这个人们又爱又恨的游戏益于身心,也为了改变“下贱的踢球人”的形象,人们创造了足球规则,增加了足球礼仪。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足球运动曾有遭人唾弃的历史

B. 足球在西方一直颇受大众欢迎

C. 规则和礼仪对足球运动很重要

D. 足球运动面貌经历了巨大变化

答案:C。中公解析一:文段是一个分—总结构,一方面论述足球曾经是野蛮、危险的游戏,另一方面由于深受人们喜爱,这项运动屡禁不止。那怎么办呢? 为了让人们参加足球运动的同时又能改变这种野蛮形象,人们增加了足球规则和足球礼仪。也就是说,增加足球规则和足球礼仪可以解决足球运动原来面对的两个问题,C项即是对主题句的同义替换,故本题答案为C。

中公解析二:从主题词角度考虑,不分文段结构,文段主要说明足球运动,足球规则。选项中包括这两方面的只有C。

从解析二可见很多题目只要把握重点主题词就可以,稍微难一点的题目,也就是将主题词之间的关系进行偷换,确定选项谈论侧重点,做好选项间的对比就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对结构把握有困难的考生,从主题词和重点句入手,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杂志风波

全文共 200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舟山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4题。

(一)杂志风波(16分)

楼下的郝奶奶拿着一本杂志站在门口:“这是你订的吗?”

我一看,正是我等得着急的那本《诗刊》,高兴地说:“是我订的,谢谢您了!这杂志怎么跑您那去了?”

郝奶奶审视着我,把手缩了回去说:“这杂志放进我邮箱里了,我看上面写的地址是家。不过,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

我不好意思道:“郝奶奶,杂志确实是我订的,没事乱翻翻。”说完又去接。

然而郝奶奶仍没有要给我的意思,继续问:“那你的邮箱里有没有一本《家庭》?那是我订的。”

“没有。”

郝奶奶仍满脸似信非信的样子:“那我的那本《家庭》哪去了呢?按理儿,你的放到我的邮箱里,我的也应当放在你的邮箱里了!”说完见方厅的桌子上放着几本书,便颤微微地走进来,侦探般一本本翻起来。翻的结果当然没有,于是郝奶奶很是失望地说:“这就怪了,怎么会没有呢?”

“您别急,郝奶奶,说不准现在正在路上呢,明天就到了!”我安慰道。

“不可能,以往这个时候早就到了。”

见郝奶奶正探头探脑地觊觎我的卧室,强忍着火气说:“郝奶奶,您老慢走!”

郝奶奶听出我在下逐客令,边往外挪边说:如果你看到那本《家庭》,一定要给我!

送走郝奶奶,想到他吃不到我做的鱼,我难过得要哭了。

第二天,我刚进家门,郝奶奶又来追问。我真诚地说:“郝奶奶,明天您不要上来了,如果有我一定会给您老送去的!”

郝奶奶没吱声,扶着楼梯一点点地挪下去了。

第三天,我刚推开单元门,郝奶奶便迎了过来,着急地说:“看看有没有我的《家庭》?”

我打开邮箱,里面什么也没有。

郝奶奶满是疑惑地说:“怎么会没有呢?”

这时郝奶奶对门的刘爷爷回来了,见我们都在楼厅里,很关心地问:“怎么了?”

郝奶奶便将事情说了一遍。刘爷爷咳了一声说:“嗯,这理对,应当是放错了!”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然后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

我呆在一边,满脸胀得通红,心咚咚狂跳着说:“郝奶奶,别急,明天我去邮局帮您老查一查。”

可第二天正赶上母亲病了,在母亲那忙了一天,连养活自己的菜摊也没出。晚上回来,老远就看见郝奶奶、刘爷爷,还有居委会的几个老太太都站在单元门口张望着。我怯怯地走过去,他们立即向我聚拢来。一个戴红袖标的老太太如盯落网的罪犯般盯着我,很严肃地命令道:“打开邮箱!”

我胆战心惊地打开邮箱,但邮箱很争气,里面仍什么也没有。红袖标非常威严地对我说:“走,上楼去看看!”

“那天郝奶奶已翻过了,没有。”

红袖标正色道:“脚正不怕鞋歪,既然没有怕什么?”

我正想发火,刘爷爷在旁语重心长道:“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

这句话如一把锋利的刀,一下子捅到了我的痛处,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蔫了。我低着头,乖乖地带他们上楼,打开房门,让他们乱翻起来。

第二天,我急忙往邮局跑,到那一查,确实送完了,只是不知邮递员将它塞到了哪个邮箱里。从邮局出来,我不知回去后该如何面对那些鄙视与怀疑的目光,正心烦意乱,见一家报刊亭里正摆着那期《家庭》,急忙买了一本。

回来后,我敲开了郝奶奶的门。

郝奶奶拿着一个有许多裂痕的破瓦罐走出来,接过杂志,仔细看了看,自信地说:“这就对了,怎能没有呢!”说完顺手把那只破瓦罐扔到门外,哗地一声碎了。

我突然觉得,我就是那只破瓦罐。

(选自《第四届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作者梅贻涵)

7.根据文章内容,概述故事的“经过”和“结果”。(4分)

起因经过结果

8.结合上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刘爷爷)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然后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

(2)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蔫了

9.下面的句子话里有话,请根据语境,分别说出它们的潜台词。(4分)

(1)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

(2)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

10.文中的故事令人叹息,发人深思。读了本文,你会对文中的“我”或“郝奶奶”们说些什么?(不超过80字)(4分)

(一)(16分)

7.经过:郝奶奶等人三番五次来“我”家查询。

结果:“我”买了《家庭》杂志送给郝奶奶,导致误会更深。

8.(1)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刘爷爷看“我”和邮箱时异样的情状,从而表现刘爷爷对“我”的怀疑(不信任)。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神态描写),逼真地描写出“我”突然被刘爷爷的话揭到短处时的神情,表现出“我”的伤心、痛苦、无奈。

9.(1)郝奶奶怀疑这本书不是“我”订的,她认为“我”是个地位低下的人,不可能有这么高雅的爱好。

(2)你以前犯过错误“进去”过了,不能再犯错误了。

10.参考示例:对“我”: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被误解甚至伤害,我们应该学会冷静面对,正确处理,尤其不能自暴自弃,要相信别人最终会理解自己的。

对“郝奶奶”们:对待犯过错误的人,不要采取怀疑、鄙视的态度,要学会尊重、理解、宽容,要相信别人能改过自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导致儿童阅读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1600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可是有的儿童阅读似乎存在着障碍。那么,导致儿童阅读障碍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小儿阅读障碍怎样治疗

一、治疗

1.一般治疗 应根据学习障碍的原因对症治疗,并根据儿童所测得的智商或学习商,告诉家长对孩子学业的期望程度。同时增强儿童自尊心、社会能力和学习动力,促使家长对儿童学习的理解、鼓励和支持。

2.教育干预 着重早期干预和开展特殊教育。对学习障碍的儿童,不要强调其学习的失败,应了解其能力和学习的薄弱环节,教学方法宜扬长避短,使之取得学习的进步。智能迟缓儿童的教学内容应分成小步骤,减慢教学速度,反复强化而使其接受;一些特殊学习技能障碍的儿童,教学上采用代偿性的学习通道来建立特殊的学习过程,如多种渠道的教学输入(电影、幻灯、录像)、口头或书面作业、多样化的教学输出工具(设计书写工具、计算器、计算机)等。

3.药物治疗 儿童因注意缺陷而影响学习时,应在心理治疗、教育干预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甲酯(哌醋甲酯,利他林)或匹莫林。一般哌甲酯(哌醋甲酯)的开始剂量为5mg,1次/d,晨服。根据用药情况适当调整剂量,通常为0.3mg/kg,如果在服哌甲酯(哌醋甲酯)过程中,儿童胃肠道反应大,出现不适或纳差,可换用匹莫林,每天早晨20mg,1次/d。倘若儿童在服上述两药中产生抑制,诉说躯体不适,应停药。

4.行为矫正 针对儿童多动和注意缺陷可采用阳性强化法,根据其良好行为,给予阳性强化,如表扬、鼓励和物质奖励等。如果出现不良行为,则予以惩罚,即批评、撤销奖励、不让其参加喜爱的活动等。对于儿童学习进步的现象,应立即给予奖励。开始奖励的要求不能定得太严,应使儿童有获得成功的机会,然后逐渐增加对儿童的要求。奖励可以是玩具、图书和卡片等,大的奖励应根据老师的反映、家长的观察而定,奖励应持续至儿童能达到某种内在反馈性满足,如能自觉做作业而感到满意、取得好成绩感到高兴、受同学和老师的表扬而自豪等,在这种情况下,物质奖励可停止。

5.感觉统合训练 近年来基于学习障碍儿童的大脑组织协调感觉信息不良的假设,提出感觉统合训练来控制感觉的输入,特别是刺激前庭系统和本体感,如肌肉、关节和皮肤等,儿童能统合这些感觉,产生适应性应答,用于治疗儿童运动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和学习不良,据国内报道其显效率分别为81.3%~100%、58.3%~66.7%、56.5%~91.7%和60%。

二、预后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如智商、家庭状况。随访研究显示预后一般较差,如辍学率高,就业率低,社会经济地位低等。阅读障碍与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和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调查和探讨。

孩子常见的阅读障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为阅读习惯不良,例如,朗读时,摇头晃脑、情绪不安或读着读着不知读到何处,或用手指着字读,或捧书太近或太远,或头部歪斜、书本歪斜。

2、表现为朗读声音过高或过低、音色单调、声调过高或过低、不能清晰地发音。

3、表现朗读错误,朗读时添加字词、遗漏字词、重复字词、某些字词用其它字词代替、经常自己错了又纠正等。

导致儿童阅读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 首先是生物学方面的因素。例如,视觉功能障碍,眼球振动不平衡,就造成读书时跳字、串行等;听觉功能障碍,造成读而不闻,读而不懂;另外如失语症、大脑麻痹、智力迟钝和运动失调等大脑神经功能障碍也会造成阅读困难。

△ 其次是情绪因素造成的。例如有的孩子有严重的胆小、自卑情绪,不敢在课堂上朗读,结果越不练就越有障碍。还有的孩子非常敏感,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意,生怕读错了引起同学笑话,所以,朗读时忧心忡忡,不能够轻松流畅地阅读。

△ 第三是教育方法问题。对于那些智力或能力低的孩子,如果家长和老师一味地逼着孩子练习阅读,而不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特殊训练,长时间不见成效,孩子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对阅读更加有抵触情绪,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而对于智力和能力高的孩子,如果仍然让他们重复简单的课文,他们也会变得敷衍了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考散文阅读解题技巧

全文共 1431 字

+ 加入清单

在语文考试中散文阅读是常见题型之一,散文阅读有什么答题技巧呢,此题型的高分的办法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散文阅读解题技巧,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散文阅读理解技巧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

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

(1)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

(2)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

(3)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

(4)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

(5)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

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语文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把握语文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语文散文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散文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散文题型是高考语文中得分的重点,既然是重点那么相应的难度也是很高的。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总结的高考语文散文答题的一些方法,希望对不知道如何解散文的学生有帮助。

散文阅读答题方法

1.明确全文主旨。通过“题目、开头、结尾”三位一体找文章的主旨。另外还要注意散文阅读的题目、文中议论抒情性语句和有主旨倾向的重要句子。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2.注意研究关键语句。“关键语句”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2)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3)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4)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

(5)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3.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散文阅读主观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附近,及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因此,落实好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准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做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避免儿童过早阅读 控制糖类零食的摄入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研究发现,我国儿童家庭不安全零食是蛋糕/派类、饼干类、膨化类和糖果类零食。而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儿童是否隔代代养、家长对零食安全的认知和喜爱程度,个别的还受儿童及家庭情况的影响。所以说,吃零食对孩子的伤害很大,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儿童过量吃糖类零食有可能会影响到视力。

避免儿童过早阅读控制糖类零食的摄入

儿童过早阅读,看书、写作业、看电视等近距离用眼超过40分钟,经常接触移动电子设备以及电脑,这些都会导致儿童眼轴增长,使远视下降或消失,造成近视过早形成。

要控制巧克力、冰淇淋、饮料、糖果等糖类食品的摄入。这是因为,在化学上,淀粉也是糖,糖很黏,可以把胶原蛋白黏在一起,产生“糖化”,使肌肉失去弹性。眼睛周围的肌肉由于糖化失去弹性后,不能灵活调节焦距。当近距离看书时间很长时,眼睛的肌肉可能固定在近焦距,而不容易改变到远焦距,因此看不清远处的东西。

在日常生活中,要吃少糖、多钙及胶原蛋白丰富的食物,远离饮料及零食。培养至少一项体育爱好并且让孩子回归自然,经常性远眺,都对眼睛有好处。这是因为,人们看远看近的调节靠睫状肌完成的,看远的时候睫状肌放松才能让晶状体处于放松状态,焦点自然回到远处。所以人们远眺有助于眼肌的放松,自然对视力有好处。

所以通过小编介绍的这些知识,为了孩子的视力,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家长们在平时还是尽量让孩子少吃零食,以主食为主。关于儿童常吃膨化食品有什么坏处的知识还在持续更新,请您一定锁定我们的相关栏目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贞观政要》

全文共 1876 字

+ 加入清单

太宗尝谓中书今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

(节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②蜃:大蛤蝌,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讲学时以惟幕遮掩,以求专心。⑤饬:整理。⑥懿:美好。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①苏秦刺股()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夫人虽禀性定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B.必须博学以成其道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燧动而焰发有地臆然而高

D.博学成而为美为人谋而不忠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

译文:

(4)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作用。(4分)

答:

【分析】译文:唐太宗曾对中书令岑文本说:“人虽然秉有一定的天性,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就好比蜃的本性含有水,要见到月光才能吐水;木的本性含有火,但要燧石敲打才能发火。人的本性含有灵气,可是要通过学习,才能美好完善。所以历史上有苏秦刺股读书,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的美谈。不勤奋于道艺,功名是不会树立的”。岑文本回答说:“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礼记》说:“玉石不经雕琢就不会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所以古人以勤于学习为美德”。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句意为:苏秦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股:大腿;②句意为:玉石不经雕琢就不会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知道:懂得道理。(2)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实词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词的含义,“用法”指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或相似都可以。A.前后句:虽:虽然;B.前句:以:来.后句:以:认为,以为;C.前句:而:表顺承.后句:而:表修饰;D.前句:为:成为.后句:为:给,替。故选:A。(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夫”,句首发语词,可不译;“性”,本性;“情”,情趣;“饬”,整理.句意为: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

(4)本题是对文章主旨和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解答.

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学习对人的重要性.A句运用类比从正面的说理方法,通过“蜃月光而水垂;木燧动而焰发”化抽象于具体,化深奥于浅显,从正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的重要;B句运用类比从反面的说理方法,通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反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

答案:(1)①股:大腿;②知道:懂得道理。(2)A.(3)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4)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学习对人的重要性.A句运用类比从正面的说理方法,通过“蜃月光而水垂;木燧动而焰发”化抽象于具体,化深奥于浅显,从正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的重要;B句运用类比从反面的说理方法,通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反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点评】文言实词“名”的用法:①名字,名称。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左忠毅公逸事》);②命名。而此独以钟名(《石钟山记》);③名义。二贵酋名曰馆伴(《后序》);④名声,名望。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⑤著名的,闻名。故虽有名马(《马说》);⑥说明,说出.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一览

全文共 6751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语文最难的之那些知识点?相信看到这个问题很多同学脑海中就会不自觉的浮现出阅读理解和语文写作这两个答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一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参考

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埋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思想感情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表达方式及作用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修辞手法及作用

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理解文章的意思

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审题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答题

(1)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

(2)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3)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4)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三、考生经验

阅读理解的困难之一,主要表现为对文章中一些关键词语的正确理解。它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意义明显的,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解释;另一种情况是意义隐晦的词语,虽然在语言环境中有具体的内容,但作者并没有把它用文字明确地表示出来,需要应试者调动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归纳和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解答这些题时,考生应把握以下三点:

(1)首先要准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一个词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有其确切含义,只有依照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把词义理解准确、透彻。对字义、词义的理解,其基本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把选项中的词代入句中,默念一遍,找语感。通过上面对语文注重对文章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答题技巧的知识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很好的掌握,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3)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考生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这个目标:

①首先应对整篇文章有完整、准确的理解,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

②要善于抓住文中关键句子或关键词,它们有时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有时也会出现在文章的结尾或中间;

③要对文章的引申含义进行分析和深加工;

④从选项与原文在意思上是否一致入手。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

注重对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的理解

关键语句是指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在意义或结构上起衔接、照应的作用。要理解它们的含义,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在应付针对关键语句命制的试题时,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熟悉基本的语法知识,依照语法知识对句子进行分析,重点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恰当,次序是否合理,定语修饰的主体是否明确等等。

2、要依赖于语感,注重语意表达的准确性。

以上对注重对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的理解解题方法的学习,同学们都能熟练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熟练的完成阅读理解的题目知识。

对片段或文章的概括理解能力

概括文章的内容,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提炼与升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内容完整而不片面、语言恰当而不偏颇、文字简明而不拖沓。当然,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从书面语言中吸取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分布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因此,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某一个词语或语句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的大量重要信息进行筛选,以便作出正确的理解。

同学们对上面关于对片段或文章的概括理解能力知识的讲解学习,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们进行更多的解题技巧学习哦。

注重对文章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阅读理解的困难之一,主要表现为对文章中一些关键词语的正确理解。它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意义明显的,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解释;另一种情况是意义隐晦的词语,虽然在语言环境中有具体的内容,但作者并没有把它用文字明确地表示出来,需要应试者调动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归纳和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解答这些题时,考生应把握以下两点:

1、首先要准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一个词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有其确切含义,只有依照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把词义理解准确、透彻。对字义、词义的理解,其基本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把选项中的词代入句中,默念一遍,找语感。

通过上面对语文注重对文章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答题技巧的知识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很好的掌握,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体型

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4)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3、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的答题模式:谁----为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4、说说主人公思想性格变化题型----关键要答出“变”来,如:他从以前……变得……

5、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所记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扬,为什么赞扬;或反对,为什么反对。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6、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它是通过文章的字、词、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来概括总结,也可以从审题、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议论部分或从考题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难依然收养了自己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主的高尚品质。

(2)分析课文的重点段。从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的幻觉以及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接头”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他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从文题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谊》,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革命友谊。

(4)、从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最后一句:“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说话要算话”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7、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以上对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知识的讲解内容,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大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做阅读理解的两个步骤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通过上面对语文做阅读理解的两个步骤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语文知识的巩固学习吧,希望同学们会做的更好。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解题方法之答问题

所谓“答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在根据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相应的问题。

答问题

回答问题力求做到以下诸点:

1、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才能得分。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就必须向学生说明这一点,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

2、不乱答;乱答也不得分。学生不联系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学生不答题一样,没有成绩。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线格,但并不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线格胡说和乱说,因为学生乱答也不得分。

3、言之有据,持之有理。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我向学生说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参考答案,我们的学生不要害怕,任何问题的回答都不可能与教师的参考答案一模一样。语文阅读理解得分的主动权在我们同学们手中,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言之有据”地来作答。

所谓“持之有理”就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能够说一个所以然来,能说一个道道来,或谓之“自圆其说”。只要学生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时学生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以上就是对阅读理解答问题解题技巧的知识讲解,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并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孩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什么方法?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提高孩子阅读能力,其实可以从小抓起,帮助孩子从阅读对象中收获意义——这是一种很关键的技巧。当孩子渐渐长大,他需要从书本中获取重要的信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育儿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1、引他大声读出来:

这会让他被迫放慢阅读的速度,但也给了他更多的时间去感受阅读对象。他不但看见了词语,而且还同时听到了它们。你也可以和他一起轮流大声朗读。

2、为孩子选择恰当的书:

不要为你的孩子选择太难的书,特别是用作阅读训练的书。确保书中至少有90%的字词他都可以轻松地识得。如果阅读过程中为了搞清楚字词的意思而多次停顿,他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了解故事整体的意思。

3、反复读到流畅:

要想从文本中获取准确的意思,需要平稳而快捷的阅读——也就是一种流畅的阅读。大概在2年级左右,孩子的阅读应该达到一定的速度。反复阅读熟悉、简单的读物,可以培养孩子快速解析词汇的能力,他的阅读会变得更加流畅。

4、与老师交流:

如果你的孩子在阅读理解方面感到非常困难,他可能需要更多特殊的帮助——比如说,需要增加他的词汇量,需要多进行发音练习。

5、补充课堂的阅读:

如果孩子在课内学习一个特别的专题,可以帮孩子找一些相关的容易阅读的书或杂志。多积累一些相关的知识可以帮助孩子应对可能相当困难的课堂学习,让孩子获得成功的感受。

6、与孩子聊聊正在读的书:

这种口头交流可以帮助孩子记忆,也可以帮助他去思考。在阅读之前、中间和之后,都可以问一问、聊一聊。比如说:

·阅读前:“这本书的什么地方让你感兴趣?什么地方让你觉得没意思?” ……

·阅读中:“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它跟你先前预想的一样吗?后面会发生什么?” ……

·阅读后:“你能不能大概说说这本书的内容?你喜欢它吗?喜欢什么地方?这本书会不会让你想到别的一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