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骨质疏松怎样食补(汇编20篇)

骨质增生让很多中老人年深受其害,那么老人骨质增生该如何治疗呢?下面问学吧小编整理了老人膝盖骨质增生治疗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7152

文章

509

老年人缺钙主要危害原因是骨质疏松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体内降钙素、雌激素、甲状旁腺素等调节紊乱而导致的骨代谢异常是其发病原因。我们在问题中说到的身材变矮、背驼,其实是骨质疏松的一种表现,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是容易骨折。实际上身材变矮是多次脊椎体压缩或骨折的结果。虽然大多数骨折不会导致死亡,但却有很高的致残性,特别是椎骨、髋骨和股骨颈骨折,将给老年人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所以,老年人缺钙主要危害原因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岁以后,由于胃肠道功能逐渐减退,钙的吸收减少而流失增加,体内的钙呈负平衡。45岁以后,每10年骨骼脱钙率为3%。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已成为全球范围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为了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6月24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据统计,我国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90%,男性为61%。

据研究发现,人在35岁以前,骨代谢非常旺盛,摄人的钙很快吸收进入骨骼中沉淀,骨骼生成迅速,骨钙含量高,骨骼最为强壮。由于成骨细胞的作用,此期间骨形成大于骨丢失。如果在35岁以前让骨骼最大限度地储存更多的钙,对预防和减轻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

看来,有了骨质疏松的症状后再补钙为时已晚,但还是有补救的措施。一要“截流”,减少体内钙的流失,延缓骨钙的丢失速度;二要“开源”,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促进钙的吸收利用;三要加强体育锻炼。户外锻炼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促进钙的吸收;锻炼还可以增加肌肉的负荷,增强肌肉对骨、关节的保护作用,即所谓强筋健骨;另外,在补钙和锻炼的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一些促进成骨、抑制破骨的药物,对减缓骨质疏松有一定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骨质疏松饮食怎么安排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饮食怎么安排。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会经常见到一些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的情况,这样的疾病对人们而言,会导致身体的很多的不适症状,会影响患者的工作以及生活,因此这样的情况在平时是需要注意一些方面的护理的,其中饮食的护理就是比较重要的,下面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骨质疏松饮食方面的安排。

1、黄豆猪骨汤:鲜猪骨250克、黄豆100克。

制法:黄豆提前用水泡6-8小时;将鲜猪骨洗净,切断,置水中烧开,去除血污;然后将猪骨放入砂锅内,加生姜20克、黄酒200克,食盐适量,加水1000毫升,经煮沸后,用文火煮至骨烂,放入黄豆继续煮至豆烂,即可食用。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剂。

功效:鲜猪骨含天然钙质、骨胶原等,对骨骼生长有补充作用。黄豆含黄酮甙、钙、铁、磷等,有促进骨骼生长和补充骨中所需的营养。此汤有较好的预防骨骼老化、骨质疏松作用。

2、桑葚牛骨汤: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

制法:将桑葚洗净,加酒、糖少许蒸制。另将牛骨置锅中,水煮,开锅后撇去浮沫,加姜、葱再煮。见牛骨发白时,表明牛骨的钙、磷、骨胶等已溶解到汤中,随即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开锅后再去浮沫,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桑葚补肝益肾;牛骨含有丰富钙质和胶原蛋白,能促进骨骼生长。此汤能滋阴补血、益肾强筋,尤甚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3、虾皮豆腐汤:虾皮50克,嫩豆腐200克。

制法:虾皮洗净后泡发;嫩豆腐切成小方块;加葱花、姜末及料酒,油锅内煸香后加水烧汤。

功效:虾皮每100克钙含量高达991毫克,豆腐含钙量也较高,常食此汤对缺钙的骨质疏松症有效。

上面所讲的内容就是有关“骨质疏松饮食怎么安排”的知识的介绍,相信大家通过上面的介绍,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的饮食安排也是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不论是家属还是患者本人,在平时都是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方面的安排的,要积极的按照上面的饮食去做的,这样能够够很好的促进身体的健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常吃哪些食物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患有骨质疏松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也不要太为此担心,很多人想要通过吃一些哟啊品来治疗,但是这个方法是不能够从根本上治疗的。想要改善骨质疏松,最佳的办法还是注重日常饮食那么我们的老人常吃哪些食物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呢,下面寻医问药小编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三大补钙食物:

牛奶

想要骨头好,就一定要补钙。牛奶是钙是最佳来源。所以老人一定要养成每天喝一杯牛奶的习惯。坚果

坚果和种籽类食物是一种对于骨骼健康非常有益的食物,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老人适当吃坚果,可以为身体补充钙质,同时也能阻止身体中钙质的流失,这对于构建强健骨骼非常的有益。豆类

豆制品中也含有丰富的钙,而且还含有异黄酮。新的研究表明,植物性矿物质异黄酮也可以增强骨密度。豆制品中的异黄酮在体内还会产生类似激素作用,能使中年女性避免患上骨科疾病。

老人患有骨质疏松是非常平常的事,所以大可不必为此困扰,也不要想当然的服用保健品来达到治疗的效果。想要改善骨质疏松,最佳的办法还是注重日常饮食,要避免吃咸菜和腌制品,盐的量一定要加以控制,每天不要超过5克。酒精具有抗成骨细胞的作用,而吸烟则会加速骨质的吸收,所以老人尽量戒烟酒。

有些老人因为有骨质疏松,就不想动弹。适当的运动,能调节骨的生长,还可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骨流失。平时做一些轻松的锻炼,出出汗,还能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加快身体的血液循环,使身体的毒素更快地排出。但是老人运动不可太过剧烈,以安静、缓慢为主,像跳舞、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骨质疏松其实跟年龄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我们要通过食物来进行合理的调整。平时辅助体育锻炼,这样一般就不会出现太严重的骨质疏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食物对身体好

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尽早了解骨质疏松,这是一种多见的疾病,而且,它会影响到人体健康,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骨骼变化,避免造成钙流失,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要合理的进行饮食,才能有效的防御此变,那么,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食物身体好?

老人骨质疏松吃什么?

1、多吃水果和蔬菜

据医学研究表明,这些食物中,含有充足的维生素D及C的,对我们身体的骨骼代谢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很多人一提到骨折的预防,就想到补钙,却不知补钙也存在钙吸收的问题。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钙的吸收,而且促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从而减少钙的流失,促进钙的利用,也就是帮助人体对钙的吸收,还可增加肌力、提高神经肌肉协调性以防跌倒,这是维生素D对防治骨质疏松的意义所在。2、注意补充适量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3、适量补充钙质

骨头就像个“钙仓库”,人体99%的钙都储存在骨头里,让骨头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硬度。人的骨骼是“活”的,当钙摄入不足时,骨骼中的钙就会释放到血液里,以维持血钙浓度,导致骨密度越来越低,骨质越来越疏松,进而引发骨折、骨质退行性增生,因此老人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补钙。4、多吃富含镁的食物

人体60%—65%的镁存在于骨骼中。在新骨的形成中,镁起到重要作用。骨骼中镁的含量虽然少,可一旦缺乏,会让骨头变脆,更易断裂。长期缺镁,还会引发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健康。在新骨的形成中,镁起到重要作用。骨骼中镁的含量虽然少,可一旦缺乏,会让骨头变脆,更易断裂。长期缺镁,还会引发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健康。5、注意补充钾元素

人体每个细胞都含有钾元素,骨骼也不例外。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酸碱平衡,参与能量代谢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这对于骨骼的生长和代谢是必不可少的。要想补钾,多吃香蕉、橙子、李子、葡萄干等水果,西红柿、土豆、菠菜、山药等蔬菜,以及紫菜、海带等海藻类食品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橙汁,里面含有丰富的钾,而且能补充水分和能量。钾补充剂最好不要轻易服用,因为它可能对心脏不利。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进行补钙,有效地补充维生素,d,这样对骨骼的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还可以防止骨折,平时大家需要注意保健,综合进行调节,才能避免造成钙的吸收受到影响,导致更多困扰,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调理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新型中药防治骨质疏松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新型中药防治骨质疏松,妇女绝经后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骨矿物质丢失加快,最终导致骨质疏松。因此,防治老年妇女骨质疏松,除补钙外还应补充雌激素。但长期使用雌激素又存在致癌的潜在危险。在日前召开的钙与妇女和儿童健康研讨会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刘兆平等人关于“雌激素活性中药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潜在作用”的报告,使左右为难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看到了希望。

已有研究证实,植物雌激素(如大豆异黄酮)和雌激素受体选择性调节剂(如苯噻吩)可有效抑制骨丢失,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们从多种中草药中筛选出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候选药,并组成具有该种活性的复方,以卵巢切除大鼠为雌激素低下动物模型进行研究。他们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切除卵巢对照组、切除卵巢加雌激素活性中药组和假手术组,持续12周后再分别测各组大鼠的股骨长度及重量、骨密度、骨矿含量和钙含量。

结果发现,假手术组和切除卵巢加雌激素活性中药组骨密度、骨矿含量、钙含量明显高于切除卵巢对照组。而且切除卵巢加雌激素活性中药组大鼠股骨长、骨湿重和骨干重也大于对照组。这表明,雌激素活性中药能有效阻止去除卵巢导致的骨丢失和骨矿下降,可改善去除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具有预防雌激素低下动物模型骨质疏松的作用,提示该物质可能具有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为后期临床试验提供了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人冬季吃板栗可防骨质疏松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骨质疏松的问题让不少的老人都很易出现骨折的问题,相信对于这点大家都是有所了解的,现在正值冬季,在冬季的食物中小小的板栗其实对于保护老年人骨骼健康可是很有帮助的,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预防骨质疏松的问题,老人冬季吃板栗可防骨质疏松。

栗子是非常适合老男人食用的天然果实,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能够帮助老年人预防和治疗一些老年疾病。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逐渐出现衰退的情况,消化能力变差、骨质疏松、腰膝酸软等症状伴随着出现,吃栗子可以帮助老年人预防此类疾病。

老年人常吃栗子抗衰老预防骨质疏松

栗子能为老年人补充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维生素等,栗子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普通水果和西红柿。老年人常吃栗子可以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疾病,滋补价值很高,并能帮助脂肪代谢。具体栗子的营养价值、栗子的功效。

老男人吃栗子的好处

1、抗衰老

栗子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2、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3、益气健脾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栗子的食用禁忌

1、糖尿病人忌食;婴幼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患有风湿病的人不宜多食。

2、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一次不宜多食。

老年人的身体比较虚弱,尤其是生病的老年人,身体各方面都比年轻人差,消化不好、骨质疏松、筋骨疼痛等都是非常多见的老年疾病。栗子可以帮助老年人提供身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C、钙质等营养物质,能维持牙齿、骨骼和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所以是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食物。

板栗虽营养丰富还美味,但是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每位老人都适合利用板栗来达到保护骨骼健康的目的,对于它的饮食禁忌老年人也是必须要遵守的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骨质疏松吃什么食物好?骨质疏松吃什么最好?

全文共 1635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一般是因为缺乏运动、钙物质、饮食等原因导致的。不少人困惑,骨质疏松吃什么食物好呢?关于,骨质疏松吃什么食物好?骨质疏松吃什么最好?本网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骨质疏松吃什么食物

1、虾皮豆腐汤:虾皮50克,嫩豆腐200克

制法:虾皮洗净后泡发;嫩豆腐切成小方块;加葱花、姜末及料酒,油锅内煸香后加水烧汤。

功效:虾皮每100克钙含量高达991毫克,豆腐含钙量也较高,常食此汤对缺钙的骨质疏松症有效。

2、猪皮续断汤:鲜猪皮200克,续断50克

制法:取鲜猪皮洗净去毛、去脂、切小块,放入蒸锅内,加生姜15克,黄酒100克,食盐适量;取续断煎浓汁加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猪皮烂为度,即可食用。1日1次,分次服。

功效:猪皮含丰富的骨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对人体的软骨、骨骼及结缔组织都具有重要作用。续断:有强筋健骨、益肝肾等作用。此粥有利于减轻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3、黄豆猪骨汤:鲜猪骨250克、黄豆100克

制法:黄豆提前用水泡6-8小时;将鲜猪骨洗净,切断,置水中烧开,去除血污;然后将猪骨放入砂锅内,加生姜20克、黄酒200克,食盐适量,加水1000毫升,经煮沸后,用文火煮至骨烂,放入黄豆继续煮至豆烂,即可食用。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剂。

功效:鲜猪骨含天然钙质、骨胶原等,对骨骼生长有补充作用。黄豆含黄酮甙、钙、铁、磷等,有促进骨骼生长和补充骨中所需的营养。此汤有较好的预防骨骼老化、骨质疏松作用。

骨质疏松吃什么最好

1、维生素K:

建造骨骼的蛋白质,如骨钙素、蛋白质都需要维生素K才能发挥作用。维生素K水平低的人,跑步时髋骨骨折的概率增加30%。女性和男性每日应分别补充90微克和120微克。

有益食物:西兰花、菠菜、甘蓝、西芹等绿叶蔬菜。

2、镁:

骨质疏松的女性严重缺镁。虽然镁在骨骼的所有矿物中含量不过1%,但是缺镁会让骨头变脆,更易断裂。常人每天摄入400毫克即可。如果额外补充也有好处,因为能预防因补钙而引起的便秘。

有益食物:全谷物食品、糙米、杏仁、花生和菠菜。

3、蛋白质:

骨骼虽然看起来不够“活泼”,其实它们非常“忙碌”,一直处在不断的分解和合成过程中。骨骼合成需要的一种关键营养素就是蛋白质。事实上,骨骼22%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每公斤体重大约需要补充1克蛋白质,但也不能补太多。否则容易使血液呈酸性,从而消耗骨骼里的钙质,骨骼反而更受罪。

有益食物:低脂奶制品、无皮家禽肉、鱼肉,各种豆类、豆腐等。

4、维生素B12:

2008年的研究表明,维生素B12摄入不足的人,骨质更容易流失。维生素B12能控制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水平,该代谢物质和心脏病、髋骨骨折均有一定联系。健康人每天摄入2.4微克的维生素B12即可。

有益食物:贝类、瘦牛肉和低脂奶制品。50岁以上的人最好选择补充剂。因为维生素B12不易被老人吸收。

5、钾:

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钾,能中和酸。研究也发现,常吃含钾多的食品,骨骼更硬朗。每天从食物中摄取4700毫克即可。不过钾的补充剂可能对心脏不利,服用前请咨询医生。

骨质疏松必吃的食物

1、牛奶:常喝牛奶,可以获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六大营养素,不仅可以减少骨矿物质的流失,有利预防骨质疏松症,而且还能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2、香菜:医学研究表明,人过40岁后,骨生成减少,骨皮质变薄,尤以妇女为甚。此时,女性的骨头犹如鸡蛋,骨皮质薄似蛋壳,脆弱易碎。专家提醒,进入中年期的妇女应多吃含硼食物,以利身体吸收矿物质,保护骨骼,而香菜中的含硼量就很高。

3、三文鱼:三文鱼和其他多脂鱼可以为身体提供大量有益于骨骼健康的营养物质。它们含有钙,还有协助钙吸收的维他命D。它们还富含OMEGA-3脂肪酸。研究显示,鱼油补充剂可以减少老年妇女的骨质流失,预防骨质疏松症。

4、海参:海参,人称之为“海人参”,因补益作用类似人参而得名。海参含钙量丰富,胆固醇极低,为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加上其肉质细嫩,易于消化,所以,非常适宜于老年人、儿童以及体质虚弱的人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骨质疏松怎么预防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年纪的增长患骨质疏松的几率也会越来越高。那么你知道骨质疏松怎么预防吗?以下是小编为你介绍的骨质疏松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希望帮到你。

骨质疏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运动减少。骨骼系统的功能是负重和运动,活动越多,肌肉越发达,骨骼吸收钙也越多,变得坚强。我们知道,宇航员在太空吃的“太空食品”,营养丰富而均衡,当然不会缺少钙质和维生素D。但在“失重”状态下生活几个月,其骨质损失相当惊人。

2.饮食不科学。比如经常喝一些碳酸饮料,喝可乐会使人体的骨骼变的更脆弱,这是因为可乐中含有磷酸,可造成人体内骨钙的丢失。

3.接受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作用是帮助人体吸收钙质。没有它,食物中钙质再多也吸收不了。维生素D的来源不太广泛,但在日光紫外线照射下,人体可以利用吸收的原料自行转化制造。

4.吸烟。因为吸烟可以影响骨密度的峰值,而骨密度峰值越低,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青年时吸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骨质丢失,进入老年期以后可能就会表现出骨质疏松。

5.喝酒。酒精进入人体内,可以和其他无机物或某些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会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加快骨质的丢失。

骨质疏松如何预防

1、平衡饮食

预防骨质疏松。拒绝不良生活习惯。多吃含钙和维生素D和矿物质的食物果蔬,如牛奶、蛋类、波菜、洋葱、鱼虾、坚果、五谷杂粮等,少吃高磷食物。另外,要避免不良生活习惯,长期抽烟,大量喝酒,常喝碳酸饮料都可以加速骨质疏松的发生。

2、户外运动

户外运动不仅能通过全身运动,促进骨密度增强,还可以因为太阳光的照射,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每日晒太阳20分钟左右,对骨质疏松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所以,户外,特别是阳光下的户外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好办法。

3、防止跌倒

老年人的骨骼因为疏松而变得脆弱,但只要保护得好,就像一个玻璃杯那样,不坠地碰撞也不会碎,因而防止跌倒是预防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重要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人骨质疏松食谱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比较困难,有时单纯补钙及维生素D效果不明显,因此须中西医结合治疗,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并充分发挥饮食疗法的积极作用,补其所虚,增其不足,调节骨质代谢,使其维持在平衡状况,以达到康复健骨的效果。下面小编就推荐一些老人骨质疏松食谱,供您参考:

黄芪虾皮汤

原料:黄芪20克,虾皮50克。

制作:先将黄芪切片,入锅,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洗净的虾皮,加水及葱、姜、精盐等调味品,煨炖20分钟,即成。佐餐当汤服食,能补益脾肾,补充钙质,抗骨质疏松。

芝麻核桃仁粉

原料:黑芝麻250克,核桃仁250克,白砂糖50克。

制作:将黑芝麻拣去杂质,晒干,炒熟,与核桃仁同研为细末,加入白糖,拌匀后装瓶备用。每日两次,每次25克,温开水调服。能滋补肾阴,抗骨质疏松。

桃酥豆泥

原料:扁豆150克,黑芝麻25克,核桃仁5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扁豆入沸水煮30分钟后去外皮,再将扁豆蒸烂熟,捣成泥。炒香芝麻,研末待用。油热后将扁豆泥翻炒至水分将尽,放入白糖炒匀,再放入芝麻、白糖、核桃仁溶化炒匀即可。能健脾益肾,抗骨质疏松。

茄虾饼

原料:茄子250克,虾皮50克,面粉500克,鸡蛋两个,黄酒、生姜、酱油、麻油、精盐、白糖、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茄子切丝用盐渍15分钟后挤去水分,加入酒浸泡的虾皮,并加姜丝、酱油、白糖、麻油和味精,拌和成馅。面粉加蛋液、水调成面浆。植物油六成热舀入一勺面浆,转锅摊成饼,中间放馅,再盖上半勺面浆,两面煎黄。经常食用,能补钙,抗骨质疏松。

萝卜海带排骨汤

原料:排骨250克,白萝卜250克,水发海带50克,黄酒、姜、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排骨加水煮沸去掉浮沫,加上姜片、黄酒,小火炖熟。熟后加入萝卜丝,再煮5~10分钟,调味后放入海带丝、味精,煮沸即起。能补钙,抗骨质疏松。

红糖芝麻糊

原料:红糖、黑芝麻各25克,藕粉100克。

制作:先将黑芝麻炒熟后,再加藕粉,用沸水冲后再放入红糖搅匀即可食用,每日一次冲饮。能补钙,适用于中老年缺钙者。

小编寄语:老人骨质疏松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而防治此病的关键就在于科学的饮食。作为子女,我们也应在生活中多了解老人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等相关常识,掌握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才能更好的保护他们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年人保健 防治骨质疏松要明白九个误区

全文共 1183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钙在不断的流失,所以骨质疏松会常常发生于老年人,且女性多余男性。骨质疏松会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中老年人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那么,老年人如何防治骨质疏松呢?下面小编就来详细介绍下防治骨质疏松的九个误区

误区一:与年轻人无关

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特有,年轻人同样需要注意。人体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而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节食减肥,体重降下来的同时,对骨骼也产生了严重隐患。因此专家特意提示,减肥是减掉体内脂肪,不要同时减掉骨骼的重量,最好通过适量运动来保持体型哦。

误区二:补钙等于治疗

骨质疏松是人体内的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造成的,简单讲就是骨骼流失速度超过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要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的综合治疗。患者应到正规医院的骨质疏松相关科室规范治疗。

误区三:喝骨头汤能预防

实验证明同量的牛奶中钙含量远远高于骨头汤。同时,骨头汤里的大量脂肪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其他危害。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少油、不宜多吃高蛋白质与咖啡因的食物。

误区四:老年人治疗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五:宜静不宜动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与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误区六:靠自我感觉发现

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是骨折时再去诊治。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

误区七:无需看专科医生

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要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

误区八:骨质疏松症是小病

骨质疏松不只是平时的腰酸背痛而已,发生骨折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一旦跌倒就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对老年人的髋部骨折危害极大。所以,生活方式调整、规范治疗以及防止老人跌倒都是非常关键的。

误区九:骨折术后就正常了

发生骨折,往往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十分严重。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以及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再次发生骨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人变矮了可能是骨质疏松引起的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都知道一个老人慢慢的变矮了呢,但是为什么老人们总是容易变矮呢,其实老人变矮了可能骨质疏松引起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说法叫“老缩”,意思就是人老了,身高总要比年轻时矮一些。

人到老年,身体内各器官功能退化,骨质疏松也悄然发生。很多老年人身高变矮的罪魁祸首也正是骨质疏松。据统计,80岁以上老人90%都患有骨质疏松。当老人的身高比前1年降低2厘米,或是比年轻时低了3~5厘米,就需要警惕是否患了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为何会造成老人身高变矮呢?原来,人的躯干由脊柱支撑,椎体骨主要由松质骨组成,骨质疏松也最容易发生在松质骨。当松质骨内的骨小梁变薄、减少、消失甚至形成空洞,骨骼的强度、抗压的能力大大减低,椎体骨的承重机能会减退。这时在不经意中,时常会发生一些微小的骨折,比如老年人在做一些扭转身体、弯腰持物等动作时,突然感到腰痛,就可能发生了脊椎的压缩性骨折。甚至自己的体重都有可能使椎体受压变形、短缩。如果每个椎体缩短0.2厘米,全部24节椎体就可缩短4.8厘米。

另外,连接椎体的椎间盘可因老化而蜕变脱水,椎骨间的空隙变窄,使身高又矮了一些。由于椎间盘变薄,抗压能力减弱,椎体在受到即使轻微的外力时,都容易发生骨折,这样椎体进一步缩短,如果骨折反复发生在多个椎体上,人的身高可缩短5厘米左右。

骨质疏松的发生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经过多年积累而成。在50岁左右(女性绝经期),骨骼的老化就已经开始,随着体内激素分泌的减少,骨代谢发生紊乱,通过饮食或补钙进入人体内的钙质,不再向骨头中输送,骨头中的钙质反而开始向血液中流失。钙质停留在血液中,也很可能造成体内结石,危害人的身体健康。防治骨质疏松也不能单纯地服用钙剂。近年医学科学家研究证实:决定钙吸收入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体内各种器官及激素调节。同时老年人由于各种机能的老化,许多器官功能减退,导致钙的代谢出现异常,发生骨质疏松。所以要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必须从老年人的骨钙代谢入手,从各个环节增加钙的吸收利用,减少钙的流失,建议找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综合防治。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人变矮了可能是骨质疏松引起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骨质疏松重饮食 5道佳肴助您健康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是人步入老年后的常见病,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人钙元素的流失速度加快,而坚持以往的食物搭配不能保证钙的吸收量,两者之间的缺口导致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而骨质疏松的治疗也以补充钙元素为主,包括口服药物以及在膳食中摄入等方式。下面就来看看骨质疏松患者应遵循的饮食原则和一些值得推荐给您的补钙美食。

骨质疏松患者的饮食原则

钙元素的补充要跟得上:要常吃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排骨、脆骨、虾皮、海带、发菜、木耳、桶柑、核桃仁等。

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可选用牛奶、鸡蛋、鱼、鸡、瘦肉、豆类及豆制品等;

维生素的摄入也要及时:因其在骨骼代谢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应多吃新鲜蔬菜,苋菜、雪里蕻、香菜、小白菜,还要多吃水果。

有助于骨质疏松恢复的5道美食

当归羊肉汤

当归30g,生姜15g,羊肉200g加水适量,共煮至羊肉熟烂。喝汤吃肉,每日1剂。功能温阳补肾、温经通络。主治脾肾阳虚、寒凝经脉型骨质疏松症。

猪血瘦肉豆腐汤

猪血250g,猪瘦肉、豆腐、胡萝卜、山药各100g,调料适量。将猪瘦肉洗净、切丝、勾芡;猪血、豆腐切块,胡萝卜及山药切片。同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姜末、食盐等,待熟后调入葱花、味精、猪油适量,稍煮即成。可健脾补肾、益气养血。

黄豆核桃鸡

鸡肉750g,黄豆、核桃各50g,调料适量。将鸡肉洗净、切块;黄豆泡软;核桃取仁。同放气锅中,加葱白、姜末、食盐、料酒等,后加水至八成满,文火蒸约2小时取出,加胡椒粉适量服食。可补肾益精。

芝麻核桃粉

取黑芝麻、核桃仁各250g,白砂糖50g,先将黑芝麻、核桃仁炒熟,同研为细末,加入白糖,拌匀后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25g,温开水冲服,对各型骨质疏松症均有效。

豆腐鸡蛋虾皮汤

猪骨汤1000ml,豆腐2块,鸡蛋1个,虾皮25g,调料适量,山药片50g。将鸡蛋去壳,加清水及食盐适量调匀,蒸熟;豆腐切块。锅中放植物油适量烧热后,放入葱花、蒜略炒,然后调入猪骨汤、虾皮,待沸后将蒸蛋以汤匙分次舀入,再加豆腐、山药,调入食盐、味精等,煮沸后即成。可补肾壮骨。

健康的老年朋友也要注意补充钙质,以免发展为骨质疏松。同时,疾病的康复离不开科学运动和就医,切勿迷信偏方,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禁忌6大饮食可预防骨质疏松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1.不能吃得过咸

吃盐过多,也会增加钙的流失,会使骨质疏松症症状加重。在实验中发现,每日摄取盐量为0.5克,尿中钙量不变,若增加为5克,则尿中钙量显著增加。

2.不能多吃糖

多吃糖会影响钙质的吸收,间接地导致骨质疏松症。

3.适量摄入蛋白质

摄入蛋白质过多会造成钙的流失。实验发现,妇女每日摄取65克蛋白质,若增加50%,也就是每日摄取98克蛋白质,则每日增加26克钙的流失。

4.不宜喝咖啡

嗜好喝咖啡者较不喝者易流失钙。一组停经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有31%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而另一组骨质正常者中只有19%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

5.不饮浓茶

茶叶内的咖啡因可明显遏制钙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和促进尿钙排泄,造成骨钙流失,日久诱发骨质疏松。

6.慎用药物

各种利尿药、抗癫痫药、甲状腺旁素、可的松等药物,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加快钙盐的排泄,妨碍钙盐在骨内沉淀。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必须严格禁止使用上述药物。如因别的疾病需要用,也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术后需要注意事项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术后需要注意事项,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具有基本无损伤、起效快、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为病人乐意接受。由于迅速解决了疼痛并稳定了骨折,很多病人术后几天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而忽略了防护措施,有可能引发新的问题。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很难达到100%复位,也就是说椎体的高度有所下降,在生物力学上会导致界面负荷改变,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后强度增加,在过度负重或外伤情况下会导致邻近椎体更易损伤。

因此,术后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也就是仰首挺胸,保持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再则避免过度过度负重和外伤;适当服用抗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和补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预防骨质疏松需要注意哪些早期症状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预防骨质疏松需要注意哪些早期症状?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专家提醒,骨质疏松是一种“静悄悄的病”,如果出现全身乏力、负重能力下降、骨骼肌肉疼痛、身长缩短、驼背等症状应警惕骨质疏松作怪。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郑宏庭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骼微观结构发生退化为特征,会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这种疾病往往没有典型征兆,被称为“静悄悄的疾病”。

郑宏庭说,常见的骨质疏松征兆有四种。一是身高变矮,骨质流失后,脊椎骨无法承受身体重量,遭到挤压后影响身高;二是腰酸背痛,因腰部脊椎骨的骨质流失导致;三是驼背,因胸部脊椎骨骨质大量流失所造成;四是易发骨折,常发生的部位是脊椎、髋部、手腕等。

专家建议,预防骨质疏松要注意饮食,每天应摄取1000至1200毫克的钙质,可补充牛奶、深绿色蔬菜、芝麻、钙片等含钙质食物。另外,每天还应摄取800至1000单位的维生素D,可通过摄取蛋黄、肝脏、维生素D补充品等方式获取。另外,保持规律运动习惯以强化骨骼、增加骨质密度,也能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肾结石老人适量补钙可以改善骨质疏松吗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肾结石老人适量补钙可以改善骨质疏松吗?结石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有人认为:钙质摄取过多造成结石症,因为钙和草酸是结石的主要成分,90%的肾结石是草酸钙,故患者应减少钙的摄入。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结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遗传、内分泌、多种疾病、肥胖、寄生虫、饮食嗜好和血钙含量等。目前认为,结石的形成主要受4种因素影响,即过饱和、抑制活性和颗粒滞留等。英国权威实验研究表明:补钙多者反而不易患结石。结石症并非摄入钙过多,而是体内钙代谢紊乱所致。钙代谢紊乱导致钙的异常迁徙,即骨质中的钙大量流失到血液中,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力加强,导致全身小血管痉挛,最终导致老年性高血压。肾结石的形成不在于钙质摄取多少,主要还是在于草酸浓度的高低。若草酸浓度很高,即使不补钙,草酸还是会和骨中释放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形成新的小结石或者使原有结石增大。所以限制钙的摄入并不能阻止结石的形成,结石患者仍然需要合理补钙,最好是饮食补钙。老年人若不合理补钙,时间长久还会使骨质疏松更严重。

缺钙明显者在饮食补钙的基础上,如服各种生物活性钙片,并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利用。而葡萄糖酸钙和碳酸钙等的吸收率很差,因为生物活性钙的钙离子吸收后,其酸根在排泄过程中结合将要形成结石的其他钙镁离子,生成不溶性物质而排出体外。由于集体吸收钙,必须有适量磷帮助,钙磷比例为3:2才合适。含磷丰富的食物有:奶、蛋、肉、鱼和豆类等。每天钙摄入量应为1~1.5克,这样不但不会加重结石症状,而且会改善骨质疏松的病症。每天若超过2克,多余的钙就可能会沉积在肾脏中加重肾结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治疗骨质疏松用药时注意什么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治疗骨质疏松用药注意什么?美国媒体报道说,美国国内医疗机构近期发现,近年来数千名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使用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双磷酸盐类药物后出现颌骨坏死现象。专家因此怀疑,双磷酸盐类药物可能与颌骨坏死有一定联系。虽然权威机构还没有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明确解释,而且与双磷酸盐类药物每年数百万的处方量相比,颌骨坏死病例所占比例并不多,但美国有关专家已提醒患者谨慎用药。

可疑联系:用药后出现颌骨坏死病例

现年56岁的洛杉矶市居民休·皮尔万自12年前发现自己出现骨质疏松症状后,开始长期药物治疗。1999年,皮尔万的颌骨长出一根骨刺,她最后不得不接受外科手术移除骨刺。直到2005年医生们才知道真正的致病原因:皮尔万长期使用的骨质疏松症药物“福善美”。

《洛杉矶时报》报道说,自2001年以来,美国国内有2400多人在接受“福善美”等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后出现颌骨坏死。其中,大部分患者接受治疗的方式为静脉注射。

这家报纸说,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后出现的副作用是严重感染、肿胀和牙齿松动。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手术,以移除坏死骨骼组织,或者接受长期抗生素治疗。

此外,有大约120人在口服这类药物后出现骨骼、骨关节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卧床不起或者只能依靠轮椅、拐杖行走。

潜在威胁:越来越多女性使用该类药物

医药信息咨询公司ims的调查说,仅在去年,美国国内医院为患者开出的口服双磷酸盐类药物处方超过3600万。将近300万癌症患者接受了静脉注射治疗。另外,考虑到至少90%药物出现的副作用症状没有报告给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颌骨坏死病例数字可能更高。

而让专家们最为担心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此前,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选择荷尔蒙替代疗法防止骨质疏松,但自从2002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荷尔蒙替代疗法可能增加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后,选择双磷酸盐类药物的女性增长了32%。

生产商反应:此种病例非常罕见

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可以限制破骨细胞活动、增强骨质。但专家同时指出,破骨细胞的活动与造骨细胞的生成存在一定联系,而随着双磷酸盐类药物抑制破骨细胞时间的延长,造骨细胞也会受到影响。

不过,双磷酸盐类药物之一“福善美”的生产商、美国医药巨头默克公司的一份声明说,使用“福善美”以后出现颌骨坏死的病例“非常罕见”。“在我们对‘福善美’展开的所有临床试验中,超过1.7万临床病人均没有发现此类报告,”默克公司发言人在声明中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骨质疏松 到了50岁女人也不希望这里松

全文共 3568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是一种十分坑爹的毛病,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尤其是女性朋友,一旦过了50岁后就会很容易得这种病,谁都不希望自己得骨质疏松,那么骨质疏松症状有哪些呢?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50岁的陈太太最近经常腰背疼痛、全身无力,早上起床后尤其严重。她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医师说,骨质疏松是常见的老年病,易导致脆性骨折,老年人要提早防治。

和陈太太一样,很多50岁以上的人经常感到浑身疼痛。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的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发生退化,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变薄为特征。

骨质疏松会使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增加发生脆性骨折的风险。腰椎、腕关节和髋关节是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

在中国内地目前50岁以上的群体中,有大约70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每年68.7万人因此发生髋部骨折。在世界范围内,骨质疏松导致每隔3秒就有一个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每年导致超过890万人群的骨折。

中国2006年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费用在63.5亿元以上,日本在2002年的费用达65亿美元。

绝经女性可通过年龄和体重筛查风险

骨质疏松被称为“静悄悄的病”,很多人通常忽略了骨质疏松的症状,发现时已经产生了骨折。“并不是骨头断掉才叫骨折,当骨骼的压缩高度超过10%就属于骨折。”

中老年人出现以下情况要进行骨质疏松检查:全身疼痛,说不出具体的疼痛点;腰背部、髋部和四肢疼痛,并沿脊柱向两侧扩散。

白天疼痛较轻,夜间休息、翻身时加重,清晨醒来时最痛,甚至出现腿部抽筋;用力咳嗽、弯腰运动、久坐大便时疼痛也会加重。

骨质疏松的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50岁以上的男性、45岁以上的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发群体。

“较早绝经的女人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大。”医生说,女性绝经的正常年龄在48-52岁之间,绝经后5年丢失的骨量达到女性一生丢失骨量的三分之一。

骨质疏松家族史、吸烟、过量饮酒、体重过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使用含激素的药物、安眠药,也是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高风险因素。

达到骨质疏松高发年龄的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隔两年做一个骨密度检查,判定骨量有没有减少。绝经后的女性可用体重和年龄自行计算骨质疏松的危险程度,计算公式为:[体重(千克)-年龄]×0.2。计算结果小于-4为高风险,在-4到-1之间为中度风险,大于-1为低风险。

及早预防可以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数据显示,超过80%的脆骨性骨折患者并没有被正确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很多人因此遭受脆骨性骨折而导致残废,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中老年人出现骨痛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切不可忽视。他还指出,抗骨质疏松药物的选择因人而异,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病、有无过敏史等,所以患者一定要找专业医生诊断,不要效仿他人随意用药。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机体老化的表现之一,通过及早预防,可以延缓它的发生。为此,他建议中老年人每天晒20分钟左右太阳,在紫外线照射下,人体自身能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优质蛋白质对补钙也很重要,建议中老年人一顿吃2两鸡肉或鱼肉。

针对常见的补钙误区,老人家常用来补钙的猪骨汤对补钙作用不大,因为猪骨的钙不易融,煲不出钙来。

此外,长期坚持锻炼也能预防骨质疏松,对中老年人而言,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可以防止关节损伤,建议每天运动45分钟到1小时,每周至少有3至4次较大的运动量。建议45岁以上的人爬山,这项运动反而对骨骼有损害。

补钙那些事,你都知道吗?

年纪大了都无法逃避的一个事实就是:骨质疏松。随之而来,大家关注一个问题就是:补钙。怎样补钙?补钙以后,这些钙都去哪里了?南方医院关节与骨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健介绍:“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骨骼就相当于一座房子墙体,钙就是盖房子的砖块。所谓的骨质疏松就是钙的流失。”因此,科学补钙非常重要。

足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

“运动对于骨质疏松的改善有多个方面的作用,运动量少的人骨骼的生长比运动多的人差一点,而运动员的骨骼则更强健。”王健介绍,对年轻人来说,足量的运动可以获得更高的骨量储备,并可以有效避免年老后的骨量丢失速度。对于老年人来讲,运动虽然起不到增加骨密度的作用,但是可以减少受力部位骨量流失的速度。

不仅如此,研究发现,健身和运动后的老人,可以检测出雌/雄激素均有升高,而这些激素是维持骨量平衡的重要因素。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强度的运动反而会降低激素水平,因此老人比较适合轻中度的运动。再次,户外运动让老人经常接触到阳光,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补钙效果受各种因素影响

“对于儿童和年轻人来说,在正常机体调节下,我们的身体维持着钙的摄入和排出的平衡。”王健指出,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疾病,多数情况下,只要是摄入到肠道的钙,通过消化系统大部分可以吸收。如果有相关的疾病,比如患有慢性胃病则会导致吸收功能变差,从而出现钙的吸收不足,即使吃了大量的高钙食物,体内的钙还是不够。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干预治疗。

吃了钙片就是治疗骨质疏松了吗?王健表示,这是个常见的误区。他介绍,钙的肠道吸收主要依靠维生素D的作用,尤其是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来促进。而平时我们吃的鱼肝油里只是普通的维生素D,老年人还需要经常晒太阳,让紫外线照射皮肤,才能让普通的维生素D变成活性维生素D。

除此之外,体内有关钙、磷代谢平衡的失调,也会导致骨质疏松。这跟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几个激素有关系,属于内分泌问题。所以,规范的抗骨质疏松的治疗,需要由专业的骨科医生在评估老人骨质疏松的程度的基础上,进行药物的联合治疗,切不要相信一些补钙广告。

随着年龄的增加,一般老年人钙的流失非常严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产生,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还会出现严重骨质疏松,从而对生活产生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所以应当及早发现并加以治疗,多注意营养方面的补充,尽可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现在已经有多种药物应用于骨质疏松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如饮食钙量不足者,可服用钙片补充。目前常用的钙片剂型很多,用药应遵医嘱,病情较重的不能单用钙剂,应配合其他药物治疗。

意见建议:维生素D有利于钙质吸收,也可选用活化维生素D,对老年人有更佳的效果。

虽然说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但是他也会严重的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给身体上带来的一些疼痛和伤害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必须,注重积极的治疗。让自己彻底远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统计,45岁以上的妇女,近三分之一患有轻重不同的骨质疏松;而75岁以上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骨质疏松患者应该避免的食物

骨质疏松症除了骨痛、抽筋等症状以外,还有一点需要值得注意。骨质疏松症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所以骨质疏松症应该积极诊断与治疗,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任其发展。

那么,得了骨质疏松的人该怎么办?长春骨伤医院专家介绍说,检查诊断患有骨质疏松症后,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止痛药和补钙药。

另外,还需要作一些配合,比如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晒1小时的太阳,每天运动锻炼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对骨质疏松症比较有意义的锻炼方法是散步、打太极拳、做各种运动操,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游泳锻炼。

晒太阳与运动锻炼先是时间短一些,然后慢慢增加,延长锻炼时间。吃菜不应挑食,应该吃低盐、清淡膳食,注意营养要丰富。

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治疗了2个星期,骨痛、抽筋等骨质疏松症状仍然没有得到缓解。你可以再去找医生开一些针药,帮助调节你身体内部骨钙含量。

盲目减肥可致骨质疏松

约有98%的女性在减肥过程中,打乱了正常的饮食结构和饮食平衡。她们只食用蔬菜水果,将一切与脂肪有关的饮食都拒之门外。

孰不知,脂肪是身体摄取钙质等营养素的重要桥梁,而蔬菜水果等粗纤维及钠盐摄取过多会造成钙质吸收障碍。通过节食来减肥,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会把骨骼减弱了,为日后的骨质疏松埋下隐患。

缺少日晒可致骨质疏松

研究表明,在日照不足的国家,骨科病的发病率也较高。紫外线具有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作用,皮肤在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便可合成维生素D。

若维生素D合成不足,户外活动又少,骨质疏松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你的身体。

结语:骨质疏松是一种会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的疾病,给人带来极大的困扰,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后,非常容易患上骨质疏松这种毛病,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个问题,谁都不希望自己会得骨质疏松吧,哪怕是上了年纪到50多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常常会犯会哪些误区

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之后会给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老年人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预防骨质疏松,然后及早的治疗,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常常会犯会哪些误区吧!

1.老年人治疗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2.宜静不宜动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与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3.靠自我感觉发现

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是骨折时再去诊治。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

4.与年轻人无关

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特有,年轻人同样需要注意。人体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而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节食减肥,体重降下来的同时,对骨骼也产生了严重隐患。因此专家特意提示,减肥是减掉体内脂肪,不要同时减掉骨骼的重量,最好通过适量运动来保持体型哦。

5.无需看专科医生

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要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

6.骨质疏松症是小病

骨质疏松不只是平时的腰酸背痛而已,发生骨折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一旦跌倒就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对老年人的髋部骨折危害极大。所以,生活方式调整、规范治疗以及防止老人跌倒都是非常关键的。

7.骨折术后就正常了

发生骨折,往往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十分严重。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以及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再次发生骨折。

8.补钙等于治疗

骨质疏松是人体内的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造成的,简单讲就是骨骼流失速度超过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要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的综合治疗。患者应到正规医院的骨质疏松相关科室规范治疗。

9.喝骨头汤能预防

实验证明同量的牛奶中钙含量远远高于骨头汤。同时,骨头汤里的大量脂肪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其他危害。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少油、不宜多吃高蛋白质与咖啡因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老人吃肉过多跟骨质疏松有关系吗?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含动物性蛋白的食物主要是鸡、鸭、鱼、猪、牛、羊肉等肉类,熟肉的蛋白质含量更会高达60%左右。因此,如果一天吃100克左右的肉,所摄取的蛋白质就已经达到了60克左右。而正常的蛋白质需要量为每公斤体重1克,也就是说,一个成年人每天的摄入量最好少于100-150克。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老人吃肉过多跟骨质疏松有关系吗?

此外,高动物蛋白质饮食很容易引起钙缺乏症。实验证明,每天摄入80克动物蛋白质,会造成37毫克的钙流失;当蛋白质的摄入量增加到每天240克,这时即使再补充1400毫克的钙,最后总的钙流失量还是会达到每天100多毫克。这说明,补钙并不能阻止由高蛋白饮食所造成的骨质流失。

当人体内缺铜时,脑细胞中色素氧化酶减少,活力下降,从而使人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反应迟钝、步态不稳、运动失常等。另外,心血管中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生成,有赖于铜离子的催化和激活,人体若长期缺铜,就会造成动脉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生。铜还是赖氨欧氧化酶的一种辅酶,其作用是促使胶原纤维的联结,当体内缺铜时,赖氨欧氧化酶的催化作用大大减弱,胶原纤维交联不全,从而使人牙齿脱落,脚腿不灵,筋骨乏力等。

临床研究发现,缺铁性贫血患者在使用铁剂治疗时,如果效果不佳,应想到缺铜的可能。医学研究还发现,铜元素在抗衰老、保护皮肤及头发、防治流行性感冒和癌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预防老年人铜缺乏症,关键在于饮食上要更多摄入一些富含铜的食物,如虾、牡蛎、海蜇、鱼、蛋黄、肝、西红柿、豆类及果仁等。不吃或少吃过度精制的食物。

知道了老人吃肉过多容易骨质疏松,同时,饭后不要立即服用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可阻碍铜的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治疗骨质疏松用药物需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步入老年以后,人的身体机能就慢慢的衰退了许多,很多的老年人遭受了骨质疏松的伤害,这个给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制造了许多的麻烦,令老人的子女们感到相当的担心。而药物治疗是比较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治疗办法,那么,治疗骨质疏松用药物需要注意什么?对此请看下面的介绍。

1.需要注意过量的补钙对身体不好,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因为体内的钙质缺乏,所以大量的补钙,事实上,过量的补钙会造成身体内的高钙血症,导致身体的一些不良反应,比如严重便秘,进行性口干、持续头痛、食欲减退、烦躁、精神抑郁、口中金属味、疲软等。后期表现有倦睡、意识模糊、高血压、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尿量增多等。由此可见,任何药物都要一分为二,不能掉以轻心。

2.骨质疏松对于男女来说在用药上有很大的区别,女性骨质疏松往往是由于绝经后造成的雌激素缺乏造成的,所以可以在治疗骨质疏松的时候补充雌激素,而男性则往往通过补充双磷酸盐来治疗骨质疏松,当然双磷酸盐女性也可以服用,但是女性治疗骨质疏松多采用补充雌激素的方式进行。

3.服用双磷酸盐要小心。双膦酸盐有助于抑制骨质流失,提高骨密度,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但人体在吸收药物时有局限性,一些因素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果不注意服药方法会使疗效下降。所以在服用双磷酸盐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与一些比如咖啡、橙汁等一些食物混用,同时需要多喝一些水服用,不要让其在食道内停留过长时间,因为双磷酸盐会损伤食道黏膜,引发溃疡,形成瘢痕,甚至引起食道狭窄。服双磷酸长期服用达到四年以上的,可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因此,长期服药的人,半年或一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测。

4.可以采取一些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骨质疏松,比如钙剂+维生素D;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雌激素+“1”:即雌激素+维生素D、雌激素+双膦酸盐或雌激素+降钙素等。

治疗骨质疏松药物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由于骨质疏松的患者的具体的情况有差别,因此对于每位患者的用药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别,患者们一定要谨遵医嘱,按时按量的服药。此外,平时不要过多的补钙,过量的补钙的话会给患者带来其他的麻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