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公主以下的称呼汇编20篇

浏览

2854

文章

1000

古代书院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书院锦江乃古安仁县县城,古安仁明清时期风正兴学,如玉真书院、锦江书院、见山书院、小儒学、龙门书院、龙溪书院都是历代颇具名气的书院,书香甚浓,吸引了邻县、邻省莘莘学子前来“执经问业”。明大学士桂萼创办的“见山书院”获嘉靖皇帝御笔“清气”和“理义定足”的匾额悬挂中堂,由倪镗之父倪阶创办的锦江书院也得到皇帝的题匾,曾一度与白鹿书院、岳麓书院等江南四大书院齐名。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名躁一时的书院都已成为历史,在古安仁县城锦江现仍留有“龙溪书院”和“龙门书院”的断墙残垣。龙溪书院座落在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的云盖峰山下,是清朝隆癸未年(1763年)安仁举人李尚宗江浙在就任左堂告老返乡后为族人所建。龙溪书院占地约500平方米,正房一连三进,砖木梁架结构,进深26米,宽23米,高6米,有学舍十余间,大门为牌坊式“八字”门楼建筑,门楼青麻石结构,上下三层,呈塔形,翘起的沟檐,镂空的雕刻与戏曲人物为内容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图案融为一体,展现了古代精美的建筑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水平。清大文学家、戏曲家蒋土铨撰写的《龙溪书院记》给我们勾勒出书院当时的盛况。这座历经240多年在全市乃至全省屈指可数、尚保存完整的古代书院至今风韵依旧,让人怀旧。龙门书院与县考棚位于锦江镇刘家岭,现仅存圣殿与西厢部分建筑,民国时期为余江第一小学所在地,其两石柱仍静静地躺在荒草之中,“龙耀天池一路风云随变化,门游圣城三春桃李荷载培”的石刻楹联记载着龙门书院的昔日辉煌。县考棚在龙门书院东侧,为例贡毛凤腾捐资修建,有考棚两排,宿舍10间,占地200平方米,考试时,考生每人一间,三天内在此写文章作答案,外面上锁,并有人看守和送饭,考生由此跃入龙门,走向仕途。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中国古代数学著作有哪些?揭秘中国古代数学著到底有多厉害!

全文共 148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其实大家也应该还是比较的没什么感觉的,小编反正觉得中国古代怎么会有数学呢?好像并没有啊,但是古代人又是怎么算账的呢?其实这些也都是很有意思的问题了,所以在理论上我们的印象好像就是说中国古代好像并没有数学什么的,但是其实这些都是谬论啊,中国古代的数学真的多之又多的,那么具体又有哪些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有哪些?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孙丘建算经》、《海岛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机》等10部算书,被称为“算经十书”。

揭秘中国古代数学著到底有多厉害!

其实中国古代并没有科学这个东西,大家日常还是比较迷信的,很多东西都没办法去解释。不过在数学方面,从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第一部数学著作,可以说中国人数学好也是一种传统了。如果放大来看的话,中国古代的数学水平到底有多厉害呢?可能在清朝以前都是领先的,而且明朝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因为在当时发现了一部著作,其中的定理是能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的。其实发现结论不难,证明结论是对的才难。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除耳熟能详的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外,中国的古代在数学中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用来计算的算筹,至公元前一世纪,更是出现了《周髀算经》这一部数学著作,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勾股定理在此书中就已提出,在此之后的《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四元玉鉴》等数学著作进一步将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带向新的高峰,但在进入明清之后,随着封建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对思想的管控也愈发紧,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缓慢,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发展更是受到冲击,在明代之后逐渐出现断层,但直至《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的被发现,才让世人了解明代数学发展的水平。

王文素,约生于1465年,字尚彬,山西汾州人,出身于晋商家庭,或许是出身于商人家庭,因而王文素对于珠算十分感兴趣,在成年之后,对于数学的研究,可谓是手不释卷。至明朝武宗八年(1513年),其旷世著作《古今算学宝鉴》终于问世,可惜的是由于资金的不充裕,因而未能大量刊印,嘉靖元年(1522年),已六十岁的王文素对《古今算学宝鉴》重新修订并命名为《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二年后在他人的资助下终于得以大量印刷。

《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全书共四十二卷,二百零三条,三百一十七诀,一千二百六十问,订为十二册。该书对璎珞图、连环图等数字排列纵横图进行了大量的复杂研究,其中的一些研究方法如正等测图法更是超越了同时期的研究,而在一些问题的运算方法上,较前代数学家不同的是,王文素强调以算法为中心,即首先将问题整理分类,但在对问题进行计算时却以运算方法为分类根本。该书最大的特色就是书中的例题全部来源的现实生活之中,加、减、乘、除直至复杂的开方全部是由王文素采用珠算计算,因而《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也被称为中国的第一部朱算书。

王文素的《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由于内容涵盖量之大,运算方法之先进,被现在数学研究者公认为明代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准。由于研究之费心,成书之困难,王文素自言道:“诸家算籍甚差讹,暮玩朝参已证磨。有意刊传财力寡,无人成就恨嗟多。鲁麟直得逢尼父,楚璧须还遇卞和。良马若非遇伯乐,盐车困死告谁何。”但经历明末战乱以及清末民初的军阀混战,《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险些失传,直至1935年,在北京图书馆的旧书堆中被人发现,由此《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才重新回到世人眼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西藏阿里发现古代木乃伊 系古代西藏著名翻译家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记者近日获悉,西藏阿里地区的考古工作者新近在距札达县托林寺500米处的山沟里发现了一具木乃伊。据西藏阿里地区文物部门初步判定,这具木乃伊很可能是古代西藏著名翻译家仁钦桑布的法体。

札达县距拉萨1600多公里,县里的托林寺和古格王朝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7月,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寺一位村民在土沟里看见了一些黄色、金色的丝绸面料。阿里地区文化局和文物局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人赶赴现场。经过当地考古文物工作者细致的挖掘,发现了一具已掩埋了多年、保存完好的木乃伊。这具木乃伊呈盘腿式金刚坐姿,从腿部开始缠有白色的高档丝绸哈达,身披黄、蓝、红色高档绸缎,整个身躯体积明显缩小。按西藏的宗教传统,这种高规格的葬法,惟有活佛或高僧才能享用。

仁钦桑布出生于公元958年,1055年圆寂。据史书记载,仁钦桑布曾赴印度加温弥罗学经,通晓密宗。回藏后,在托林寺主持翻译显密经典多部,对藏传佛教的发展作出特殊的贡献。由于他功绩卓著,藏族历史学家奉其为藏传佛教新译密乘的开山大师,尊他为“洛钦”,即大师。

西藏自治区文物、宗教部门近期将组织专家学者赴札达县,就此具木乃伊的身份及年代做进一步考察和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红孩儿为什么不请铁扇公主吃唐僧肉?他究竟是谁的儿子?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在《西游记》当中,牛魔王、铁扇公主、红孩儿这一家人,也是有很多人都非常关注他们的,因为他们的来历似乎和其他的很多神仙妖怪都不一样,既没有天庭的背景,却也还能够躲过孙悟空的金箍棒,虽然有些波折但是三个人最终都没死。而且得知红孩儿被观音带走之后,铁扇公主对孙悟空是非常恨的,能看出来她对红孩儿的爱,可是为什么当初在吃唐僧肉的时候,红孩儿只请了牛魔王,却没有请自己母亲铁扇公主来呢?难道红孩儿的母亲不是铁扇公主吗?

其实这一点也并不是很难理解,看看他们的身份就能知道了。在《西游记》里面,师徒一行人路上遇到的各种要吃唐僧肉的,基本上都是妖怪,或者是受到了妖怪蛊惑的人,比如比丘国国王,被白鹿精和白面狐狸蛊惑之后,就想要吃唐僧的心,然而除此之外,基本上也就都是一些妖怪了,白骨精也好,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也好,金鱼精也好,基本上都是各种妖怪,他们所需要的也就是“长生不老”,因此都对唐僧有觊觎之心。

而红孩儿作为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抓住唐僧之后,派人去通知自己的父亲牛魔王,来和他一起享用唐僧肉,却没有请母亲铁扇公主,是因为牛魔王是“魔”,属于妖怪一类的,而铁扇公主是得道的地仙,她本身就不是什么妖怪,而且当时孙悟空打翻了炼丹炉,炉子里面的火掉落人间成了火焰山,也都是靠着铁扇公主手里的芭蕉扇才能熄灭火焰,带来降雨,保证当地的居民风调雨顺,这样一个人,让她去吃唐僧肉,完全不现实。

首先铁扇公主作为地仙,她不需要依靠吃唐僧肉来获得长生不老,其次她也不会赞同这样做,毕竟身份使然,如果吃了的话,岂不是增添了她的罪孽?红孩儿很清楚这一点,因此完全没有找铁扇公主,也是很合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代打仗一箭真能射死人?弓箭真的有那么强吗?

全文共 158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会在各种影视剧里面有一些战争的场景看到,很多士兵在中了敌人射来的弓箭之后,即便是只中了一箭,也会倒在地上马上就死了,看上去弓箭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士兵也都穿着盔甲,那些弓箭也是射入了盔甲上,真的那么容易就射死人吗?如果在战场上真的中了箭,最后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被弓箭射中会死吗

电视上的古代打仗,士兵基本上中了一箭就死了,只不过是电视剧为了增加剧情的效果而这么设置的罢了,如果在真实的战场上中了一箭,真正因为中箭而立即丧生的其实并不多,弓箭的作用主要还是在于伤人,而不是杀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在古代打战真正用来杀死敌人的还是靠真刀真枪的砍杀居多,当然了弓箭肯定能射死人,这毋庸置疑,但是由于军中毕竟神射手不多,并且弓箭这东西基本上射出十来箭就耗尽力气了,而对于一般士兵来说,弓箭的准头并不高,主要还是射击大概目标,所以射中敌人的要害部位致人死亡的不多,所以对于弓箭最开始还是以伤敌为主,虽然说被射中不至于丧命,但是至少是短期内没有战斗力了,反而还会牵制敌人部分人手去照顾他,所以这时候伤敌与杀敌其实差别也并不大。

另外,由于弓箭主要在远程射击,一限于准头,二限于距离,三限于士兵身上可能会有的防护(一般来说前排士兵装备都还不错),综合起来看的话即便射中了,也轻伤居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发展到后来,逐渐使用毒箭扩大杀伤的原因所在了,当然毒的成本最后也导致了它最终被“金汁”所代替了,主要还是为了扩大弓箭的杀伤,延缓愈合的时间,增大感染死亡的概率。

所以说,一般来说弓箭造成的伤亡还是不大的,也很少出现中了一箭就死亡的,除非他太倒霉了,恰好中了要害部位。2、弓箭的杀伤力很大吗

其实在古代,弓箭是战场上的主要兵器之一,如果一个人的弓箭比较准,加上射箭的力度比较大,那确实可以一箭就要了别人的性命,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做养由基的人,据说可以拉开千斤弓,在楚国发生叛乱的时候,养由基一箭就要了叛乱者越椒的名,因此他得了一个称号叫做“养一箭”。

在射箭的时候,箭头的形状也会决定人的受伤程度,其实古代的箭头不止有一种,像是铁骨丽锥箭、五齿鱼叉箭等都是不同,而不同的弓箭它的射程和对人造成的伤害也不一样,其中五齿鱼叉箭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鱼叉,有五个小小的尖头,一旦射入到人的身体,是不能被拔出来的,因为箭头会仅仅陷入人的皮肉中。

而且在古代打仗的时候,人还喜欢把箭头浸泡在粪水和毒药中,这种粪水被称为金汁,一旦人被射伤,那可能就会是九死一生,因为金汁中的细菌会阻碍人的伤口愈合,还有很大的几率会让人发生破伤风,这样人就会死亡。

不过弓箭的射程不同、力道不同加上被攻打的人是不是穿上的防护的衣服等都会影响人的生死,据说成吉思汗曾经被一箭射入脖子,但是也没有死,这可能是因为他被射中的地方避开了重要的部位。3、弓箭的威力

冷兵器时代远程杀戮的主要武器是弓弩,从古至今一直受到古时候军队的重视。在古装战争片中,我们经常看到两军交战时的漫天箭雨,铺天盖地,非常壮观。

古代大规模作战,两军对攻,漫天箭雨,很多士兵被弓箭射到便会倒地身亡,弓箭真的能一击杀人吗?其实古时候的弓弩不但威力惊人,而且可以在不穿盔甲的情况下轻轻松松穿透人体。

根据史实资料来看,古代弓箭的平均有效射程在150米左右,如果弓箭手臂力超人的话,最远甚至可以达到400米。普通人随手射出的弓箭就能达到40米/秒的速度,100米左右的古代盔甲,能直接射穿。

古人在弓箭的箭头上大费周章,不光箭头杀伤惊人,而且箭头还会抹各种毒药。真正死于弓箭之下的古代士兵并不多,他们有很多是因为在中了箭伤,又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死掉。

大多用在箭头上的毒药是名叫“金汁”的一种毒物,据说是从人类的粪水中提炼出来的。就算是擦伤都有致死的可能。古代中箭后成活概率很低,古代很多著名将军都是箭伤复发而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古代著名的马有哪些?解密中国史上5大名马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的战场上,战马是必不可少的,古代的英雄豪杰,每一位在战场上拼杀的英雄们,都会希望自己拥有一匹宝马,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更强大的战斗力。可以说一匹好马的作用,完全不逊于一柄趁手的兵器。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5匹脍炙人口的名马,你都认识吗?下面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给大家揭晓。1、乌骓

项羽在历史上被誉为第一猛将,号西楚霸王,他的马自然也非凡。根据史料记载,项羽的乌骓是一匹黑色的马,在项羽驯服乌骓之前,乌骓还是一批野性难驯的野马,很多人都想征服它,但都失败了。

后来“力能扛鼎”的项羽也想试试自己能不能驯服这批高大威猛的骏马,项羽骑上乌骓后,乌骓便产生了强烈的反应,载着项羽一路狂奔。后来项羽抱着一棵树,两腿夹住了乌骓。没想到连树都被乌骓连根拔起,可见乌骓力道之大,不过最终还是被项羽制服了。2、赤兔

在中国历史上,要说最有名的一匹骏马不是乌骓而是赤兔。这也是因为赤兔马曾跟过两名声名赫赫的猛将,一个是吕布一个是关羽。《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布有良马曰赤兔”,更有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见赤兔确实是匹好马。

后来吕布被曹操所擒,赤兔马便又落到了曹操的手里,正所谓“宝马赠英雄”,曹操为了收服关羽,不惜将赤兔赠给了他。可惜关羽还是骑着赤兔马奔大哥刘备而去,令人唏嘘。3、的卢

在三国时期,除了赤兔以外,另一匹就是刘备的坐骑的卢马了。在正史上记载,的卢马是刘备的徐州被吕布夺走后而投奔曹操的这段时间内由曹操赠与刘备的。

没想到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几匹骏马,竟然都是曹操给送出去的,而且最后还都聚在了蜀国。不知道的卢和赤兔是否有赛跑过,到底谁更快一些。可惜历史上并无记载,而我们也只能凭空猜想了。

的卢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之惊艳了,当年刘备被追杀至檀溪的悬崖无路可走,的卢竟然背负着刘备一跃数丈成功带刘备脱险。4、绝影

要不怎么说曹操有“马缘”呢?三国除了最有名的赤兔的卢以外,还有一批名叫“绝影”的好马,这匹马正是曹操坐骑。不过很可惜的是,绝影并没有跟曹操多长时间,在很早的时候就因公“牺牲”了。

《魏书》记载:“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世语曰:昂不能骑,进马于公,公故免,而昂遇害”

当年在讨伐张绣之战中,曹操中计被围仓皇逃走,正是绝影护送曹操一路窜逃,可惜自己身中数箭死掉了。绝影不仅是匹快马,更是匹忠马。5、飒露紫

这匹马是李世民的周家,非常的有名。《旧唐书.丘行恭传》记载,,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邙山的一次交战中,和随从将士失散,只有将军丘行恭一人紧随其后,突然一支箭射中了李世民的坐骑飒露紫。但是飒露紫并没有倒下,而是载着李世民回到营地后才倒下。这样的忠马实在是太难得了,因此也非常具有知名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代老师有哪些称谓?古代教师称呼含义介绍

全文共 170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教师节,相信大家都为自己的老师送上了最真切的祝福。其实教师这个职业从古至今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职业之一,老师对下一代的教育很可能就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走向。古人是非常看重老师的,在古代对于老师的称呼也多达十几种,可能多数称谓大部分的朋友听都没听说过,所以这次就借这样一个机会为大家讲讲古人是如何称呼老师的,一起来了解下吧。

【师长】

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

《韩非子·五蠹》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

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

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

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

【夫子】

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

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

《论语·子张》: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山长】

是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

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

五代十国时期,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

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

此后,“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元代时,各路、州、府都曾建有书院,设山长。

明清沿袭元制,乾隆时期曾一度改称院长,清末仍叫山长。

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废止。

【师傅】

古时老师的通称。

“师傅”一词原本是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的合称,

因为这些职位负责教习太子,所以师傅也成为老师的代称。

《谷梁传·昭公十九年》:

“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师傅这一称谓迄今仍在使用,

但一般指工商曲艺戏剧等行业的老师。

【师父】

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

所以也将老师尊称为师父。

《吕氏春秋·劝学》:“事师之犹事父也。”

【西席】

也称西宾,是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其来源为这样一个典故:

汉明帝刘庄当太子时,曾拜桓荣为师,

登皇位后,他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

听桓荣讲经。汉代席地而坐,室内座次以靠西向东为尊。

汉明帝虽贵为皇帝,仍然给桓荣安排坐西面东的座席,

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

此后,“西席”或“西宾”就成了对教师的尊称。

【师保】

原为古代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员,

亦师亦保,统称“师保”。《易·系辞下》:

“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后来泛指老师。

如清代龚自珍《抱小》:“小学者,子弟之学。

学之以侍父兄师保之侧,

以待父兄师保之顾问者也。”

【宗师】

原为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

《汉书·平帝记》:“其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亲,

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

后逐渐演变为众人所崇仰、堪称师表的人。

北宋孔平仲《谈苑》卷三:

“石介,字守道,徂徕山人也。文章学术,

天下宗师,皆呼为徂徕先生。”

【教授】

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

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讲学的博士。

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

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始设教授,

元代各路、州、府儒学以及明清两代的府学也都设有教授。

【助教】

在国子监任教的教师。

西晋咸宁二年立国子学,始设助教,

协调国子祭酒、博士传授儒家经学。

此后除个别朝代外,国子监中都设经学助教,

称国子助教、太学助教、四门助教、广文助教等。

【学博】

原为唐代府郡的学官。

唐代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

后泛称学官为学博。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

“这人大是不同。不但无学博气,尤其无进士气。”

【讲郎】

原为讲授经书的官员。

《后汉书·儒林传》:

“又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

《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

【教谕】

原为宋代京师小学和武学中的学官名。

明清时期,县设“县儒学”作为一县之最高教育机构,

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训导是指辅助教谕的助手。

府学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

《明史·职官志四》:“儒学:府,教授一人,训导四人。

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

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

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

【先生】

“先生”一词的最初含义是先出生的人,

引申指长辈、知识丰富的人。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以及《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其中的“先生”均是称呼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后来,“先生”一词被引申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

《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

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养生揭秘 古代宫廷经典奇妙的女性避孕5秘方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现在文明的发展,生活中也出现了很多避孕的方法,女人们大都数会选择服用避孕药来避孕,但是不管是自然方法还是人工都会有失败的可能。下面小编为你们介绍古人经典奇妙女性避孕秘方

中国古代宫廷避孕的秘方

据有关史料记载表明,古代宫廷避孕的秘方大致有以下5种:

第一种,使用“了肚贴”

这种秘方就是将麝香放入女人的肚脐上,以达到避孕的功能。历史上就有汉代的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采取这样的避孕措施的记载。不过这个“了肚贴”的秘方现在已经失传。

第二种,用“藏红花清洗液”清洗

史料上曾有这样的记载,藏红花是宫庭中最有效果的避孕秘方,如果皇帝不喜欢某个被宠幸的宫女,就会让太监把这个宫女倒挂起来,给她用藏红花碾碎的液体清洗下身。据说这样可以将宫女体内的精液清洗得一干二净。

第三种,用“推拿术”推拿

皇帝的嫔妃众多,可以留也可以不留。如果宠幸一位嫔妃后,皇帝说不留的,太监就会采用推拿术,确保皇帝的精液流出来,绝对不能留在那位嫔妃的体内,这样可以起到避孕的效果。

随着现在文明的发展,生活中也出现了很多避孕的方法,女人们大都数会选择服用避孕药来避孕,但是不管是自然方法还是人工都会有失败的可能。下面小编为你们介绍古人经典奇妙的女性避孕秘方。

第四种,喝“凉药”

“凉药”是一种含有麝香成分的避孕的汤药。这种汤药不仅可以达到避孕的效果,而且还有堕胎的功能。慈禧进宫被咸丰临幸后,第一次怀孕就是被人暗用麝香堕胎的。

第五种,喝“水银”

采取喝水银的方法避孕,效果虽好,但对身体有很大伤害。宫廷中就将需要避孕的嫔妃或者宫女喝的茶水中放入少量的水银。这样既不危害身体,而且效果也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公主陵

全文共 1459 字

+ 加入清单

公主陵为文化旅游景点。

公主陵是清康熙皇帝第五女儿和硕端静公主的陵墓,坐落在十家满族乡境内。十家乡位于喀喇沁旗政府所在地东

35公里

处,因公主去世后,随公主下嫁的十户陪嫁人(满族)也随同来此守陵故得名十家满族乡。

清朝一贯采用和亲联姻方式来巩固边防,康熙年间康熙为了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于康熙三十一年,将自己的第五女儿下嫁给喀喇沁王扎什次子噶勒藏,以此来安定边塞。

公主下嫁那天,热闹非凡。从长城口一直到锡伯河川的公爷府,近千里路上,清水泼道,黄土铺路,旌旗蔽日,鼓乐动天。由数千名迎亲人士组成的庞大队伍,逶迤行进在金秋十月的漠南荒原上。中间引人注目的一顶彩舆上,端坐着凤冠霞帔、戴金挂银的美丽女子。她手捧金册,面无表情。彩舆前面有手提红灯、香炉的宫娥彩女和手持金瓜、朝天镫的武士组成的仪仗队,后面是运输大队,运载的货物有公主陪嫁的妆奁服饰、金银珠宝和驼马帐房,后面还有步行的管家、庄头嬷嬷以及服侍公主饮食起居的10姓满族家人。队伍长达数十里,显示出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势与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使人望而生畏。

就在迎亲队伍长途跋涉的时候,康熙皇帝早已来到热河汤泉沐浴,喀喇沁郡王札什和漠南诸部王公前来晋见。平定南方“三藩之乱”之后,清廷的军事重点已转移到北方,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尚末平息,沙俄也在虎视眈眈。康熙皇帝不得不以送亲为名先行一步,召见蒙古各部共商国防大计。

迎亲队伍回来了,额附府前面的广场上,到处张灯结彩,鼓乐动天,72座帐棚呈月芽形排开。喀喇沁部大小-和前来贺喜的蒙古各部王公贝子,全部跪倒在地迎接公主下舆。迎宴丰盛,美酒飘香,广场一连七天热闹非凡。真可谓喜气笼四野,欢歌震山川。

但在这欢闹的背后,却有不易察觉的冷淡和凄凉。公主对这门亲事非常不满意。成婚那天,他见到额驸噶勒藏,几乎吓得昏了过去。他那高大的身材,生有麻子的长乎脸,哪里是她想象中的意中人?她虽是贵人兆佳氏所生,比不得其他公主尊贵,但她是在康熙皇帝的祖母博尔济特氏身边长大,深得宠爱,因此十分任性。她听说过文成公主进藏、昭君出塞的壮举。为了国家的利益下嫁蒙古,只希望嫁给一个才貌双全的如意

君,谁知到头来偏偏事与愿违,她好生气恼。按清朝惯例,公主不挂红灯,附马不得擅自入内,即使入内,也要进君臣之礼。和硕端静公主长期不挂红灯,额驸噶勒藏气愤不已,加之他性格傲慢,不肯卑躬屈膝,又有公事在身,长期在多伦至林西边防要塞巡视。于是,他在外自寻欢乐,把公主抛在脑后。和硕端静公主整日悉闷,郁郁寡欢,刚满37岁便离开了人世。至于他的死因众说不一,无法考证。康熙皇帝念公主一生对皇家的贡献,为了厚葬公主,修建了陵墓━━公主陵。

此陵所处地域是一个天造地设的优美山区,视野开阔,气象雄伟,占地十余亩。陵墓建筑也宏伟壮观,墓前建有高大的石雕碑坊,四柱三门,两边各立有花岗岩石表,结构和装饰统一完美。中设碑亭,亭内置巨大的御赐碑一通,碑文由蒙、汉、满三种文字镌刻而成,主要叙记了和硕端静公主勤俭克淳,礼贤仁仪的一生。

陵内分前后两层。正殿,大厅东西配房共三十余间,均为磨砖对缝,筒瓦盖顶,通往墓穴的遂道两侧是精雕细刻有石桌、石椅、石供品等和汉白玉的石勾栏,螭首龟趺俱全,十分气派豪华,这就是昔日的公主陵。

清康熙五十年间,一朝天子为了表达对北方的器重和对女儿“报国之情”的敬重,特别恩旨,公主与附马合葬,称为“君臣合葬”。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自然雨露风霜的冲刷和人为的破坏,现在的公主陵仅存一石牌坊,默默地证实着这里三百年来的风雨历程,证实着公主效忠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皓镧传公主雅和范雎是什么关系?公主雅为什么冒充范雅?

全文共 2215 字

+ 加入清单

赵王三个儿子中,只有公子逸不想继承王位,但赵王偏偏选他当继承人。公子蛟谋反失败,想要翻身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而且这次还把公主雅也一并连累,两人统统被关入大牢之内。不过厉后却想了一招偷梁换柱,让公主雅冒充范雎的女儿范雅,这样她就能逃过一劫。而最后背锅的却成了我们的女主李皓镧,得罪谁不好偏偏得罪女主,就算公主雅此次计谋能成功,但总有一天也会遭到报应的。

公主雅和范雎是什么关系?

《皓镧传》中公主雅对嬴异人因爱生恨,尤其是在异人娶了李皓镧之后,被嫉妒和仇恨冲昏了头脑的公主雅,受到了公子蛟的刺激和挑拨,一时头脑昏沉,做出了愚蠢的事情。她竟然跟公子蛟联手谋反,逼宫赵王,让赵王将虎符交给公子蛟。

赵王老谋深算,如何是公子蛟和公主雅这两兄妹能够算计得了的呢,结果可想而知,公子蛟谋反兵败,而公主雅也被厉后关入了牢中。

但是,公主雅到底是厉后的亲生女儿,她没有舍得真的赐死公主雅,而是为她找了个替身。厉后为了掩人耳目,将公主雅悄悄的送出了赵国邯郸。

公主雅还活着,只不过她的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锦衣玉食的赵国公主,变成了一个漂泊无依的人。至于公主雅后来为何变成了范雅,成了秦国丞相范雎的女儿,这应该要到剧情后面才知道。

不过根据网上的剧透可知,公主雅应该是冒充的丞相女儿,由于范雎跟女儿范雅多年未见,所以他也并不知道女儿长大后是什么样子。记得公主雅的扮演者海铃之前在采访的时候曾经透露过,她说自己在剧中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公主雅,另外一个则是范雅。

公主雅冒充范雎女儿范雅

公子逸对王位毫无兴趣,他担心公子羽有想法,就反复向他解释自己实现毫不知情,公子羽强忍心中的不痛快,假惺惺地祝贺他。公子羽一回到宫里就四处发泄心中的不满,吕不韦当面坚指出赵王之所以选择公子逸,而是忌惮公子羽功高盖主,吕不韦明确指出公子羽如果想活命,就要找厉后求助。

公子逸苦苦恳求赵王改立公子羽为太子,可赵王早就看透了公子羽的狼子野心,公子逸趁机提出埋藏在心中的心事,要为惨死的母亲和妹妹讨个公道。与此同时,公子羽向厉后求助,厉后满口答应他的请求。殷小春本想和公子逸远走高飞,可他竟然当上了太子,殷小春毅然决然离开皇宫,公子逸对她穷追不舍,终于在城外追上殷小春,苦苦挽留她留下来,可她心意已决。

树林中突然冲出来一队蒙面杀手,把殷小春刺伤,公子逸立刻跳上马车带殷小春逃命,马受了惊吓,突然翻到路边,公子逸和殷小春被蒙面人团团围住,高昊阳带队及时赶到,把为首的蒙面人射于马下,公子逸摘下面具发现是公子羽,公子羽口口声声称赵王要杀他,公子逸立刻招呼殷小春救人,可公子羽已经无力回天,她也无能为力,公子羽口吐鲜血倒地身亡。

高昊阳带公子逸和殷小春回宫复命,赵王立刻派人把当年为公子逸的母亲元少妃接生的产婆抓来,产婆否认元少妃是难产而死,而是殷医师所为,也就是殷小春的父亲,殷小春当面揭穿产婆是赵王找来试探她的工具,她承认是杀人凶手,可公子逸根本不信,觉得是她故意气自己的。

殷小春清楚地记得当年元少妃恃宠而骄,飞扬跋扈,殷小春不小心踩到她的衣角,元少妃就下令打了她二十个耳光,殷小春对此怀恨在心,才下毒害死了元少妃,公子逸伤心地大哭不止,殷小春暗自庆幸,她故意撒谎就是为了保护公子逸,不想他再继续追查下去,以免引起杀身之祸,赵王一气之下把殷小春关进大牢,并对她严刑拷打。

高昊阳三番五次来求李皓镧去救殷小春,可异人都把他拒之门外,高昊阳坚信殷小春不会杀人,苦苦恳求李皓镧去见见殷小春,李皓镧也知道殷小春不会滥杀无辜,断定背后一定有隐情。厉后得知公子羽被杀,担心赵王迟早会查出公子羽带的是她的人。

李皓镧回御史府吊唁父亲,迎面和厉后碰上,厉后假惺惺对她嘘寒问暖,可李皓镧根本不领情,断定是有人在背后指使百姓对父亲下手,厉后当即决定对李皓镧的儿子下手,立刻派绿珠去安排。

吕不韦派司徒缺找一个和异人长相一样的人,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吕不韦即可带那个人进宫,谎称和异人去御史府吊唁,轻松瞒过了守卫。李皓镧回到皇宫,看到异人举止轻浮,对她动作轻浮,李皓镧一眼就看出他是假冒的,苦苦逼问他的真实身份,吕不韦和真的异人才从屏风后面出来,李皓镧反复对比两个人,只要不开口说话,就是一模一样的。

赵王想见见异人和李皓镧的孩子,乳母奉命抱着政儿过去,在小桥边和送白狐裘皮的宫女迎面碰上,乳母脱手把政儿掉进湖中,政儿竟然飘在湖中不下沉,在场所有人都叹为观止,厉后得知这个消息,气得狠狠数落绿珠办事不利,她本想利用这次机会杀掉政儿,可惜功亏一篑,厉后不甘心,决定利用给公子逸举办庆典的机会再次下手,让绿珠好好筹备。

范睢的女儿范雅跟随乳母赶往咸阳城,她们入住一家客栈,看到官兵在四处搜捕一个逃奴,也没有当回事,范雅刚刚入住,公主雅就从窗帘后面出来,口口声声称那些人是强盗,乳母不想惹是生非,坚持要把公主雅赶走,范雅却好不设防,让公主雅和她们同行。夜里,范雅激动地睡不着觉,就和公主雅闲聊起自己的身世,她和祖母相依为命多年,祖母病逝以后,她就去咸阳投奔多年未见的父亲范睢,还以胸前的玉佩为凭。

公主雅和范雅一起赶往咸阳,半路上遇到很多战争流民,范雅不听公主雅劝阻,好心给流民施舍,却遭到流民的围攻,公主雅醒来的时候,看到范雅已经奄奄一息,她灵机一动想假冒范雅,就狠心地把范雅活活打死,抢走她脖子里的玉佩。公主雅顺利来到咸阳城,可守城的侍卫不许流民进城,秦王孙子係正好要进城,公主雅急忙跪倒在地,自称是范睢的女儿范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只知道四大发明?古代中国人已能掘地千米,开采天然气了

全文共 3387 字

+ 加入清单

你对中国古代技术了解多少?四项发明闪过我的脑海吗?

事实上,古人的许多发明并不比四大发明弱。今天我将带你去看看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实践能力。

清朝人挖几千米来开采天然气

你听说过自贡孙海吗?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超过1000米的深井。然而,清朝的自贡人已经过着烹饪和盐卤的生活,天然气从海底井中喷出。

谢海井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长堰塘,始建于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它是用传统的钝头冲击钻法建造的,深度达1001.42米。谢海井曾经每天生产8500立方米天然气和14立方米黑盐水。

许多历史学家现在认为这是深井钻井技术的前身,而现代油气钻井技术实际上是近200年前中国技术的翻版。

20世纪拍摄的天车

图片来源:中国古代的钻井和天然气开采技术,钟长勇和黄简。

从上面的旧照片可以看出,一个50-100米高的钻机,天车,矗立在地面上。德克萨斯州油井的繁荣实际上出现在200年前的中国。

井架由耐用的竹子制成,钻头由绳索悬挂。

工人站在木杆上,像跷跷板一样踩着,铁钻可以被拉起来。

钻头可以随时下放,并在途中打碎岩石。

这种鱼尾形钻头设计用于在第一次钻孔时打开更大直径的通道。

图片来源:中国古代的钻井和天然气开采技术,钟长勇和黄简。

油井中使用的电缆非常坚固,其强度与现代钢缆相当。

钻杆是由牛力驱动的。

钻头有多种形状。为了钻不同的岩石和地质构造,古人设计了不同的钻头。

有了这样的钻井平台,古人可以深入地下开采盐和天然气。天然气被提取后,沿着几百米长的管道输送到附近的盐卤厂进行制盐。

我钦佩第一个想从地球中心看世界的自贡人。

天然气输送用竹质管道

图片来源:中国古代的钻井和天然气开采技术,钟长勇和黄简。

西汉里程表

记得给汽车打电话

让我们看看这个古老的里程表。里程表是测量距离的工具。你父母的车上有里程表。

这辆奇怪的车叫李稷顾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里程表,出现在西汉时期。当军队行进时,它会把汽车推开。每隔500米,上面的太谷师傅就会敲鼓通知大家。

这辆车的两个齿轮由轮子驱动,大齿轮驱动小飞轮。

这种传动机构被现代工程师称为减速齿轮系。它可以将较高的输入速度转换为较低的输出速度。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在行进时,李稷的鼓车走在皇帝的仪仗队前面,以记录敌人军营的距离和行进的距离。

巴斯大学机械设计和自动化讲师杰兰特·欧文说,这个系统的原理与现代摩托车发动机的原理相同。

一千年前的活塞

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中国古代的工业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当时出现在中国的机器还没有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到欧洲人创造它们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当时发明的一些技术至今仍在使用。

已故汉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史学家罗伯特·哈特韦尔(Robert M. Hartwell)曾说过,12世纪中国的铁和煤产量几乎相当于18世纪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产量。没有配套的冶金工业技术,这种铁和煤的生产是不太科学的。

宋代的主要技术创新之一是重金属制造工艺。山东省济宁市铁塔镇的铁塔是当时铸铁技术的最好见证。

山东省济宁市铁塔镇的铁塔建于1105年。

铁塔寺的铁塔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这座铁塔的独特之处在于,直到现在,铸造如此巨大的铁制物体仍不简单。

从现代技术的角度来看,为了铸造如此大的物体,铁水泥浆必须保持在高温下才能形成。提高炉温的一种方法是吹入大量空气。现代铸铁技术也是如此。

那么,1000年前人们是如何将空气输入炉子的呢?不能靠嘴吹。

他们使用的技术是这种依靠液压动力供应的自动鼓风机——气流粉碎机。

欧文说,液压动力可以用来转动曲柄,进而带动风车。

这与后来发明的蒸汽机活塞的曲柄连杆机构原理相同,只是它的运行方向相反——在蒸汽机中,曲柄推动飞轮;在风车里,飞轮推动曲柄。

利用这种技术,大量的空气可以注入高炉,以达到铸铁所需的高温。

第一个了解中国风车的欧洲人是约翰·尼乌霍夫,他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清朝使团的成员。1656年,他乘船沿着京杭大运河穿过江苏,看到了风车。他在《荷兰大使首次访华》一书中记录了这一经历。

2

倪何复

@wikipedia

自动颠簸

事实上,宋代已经将齿轮传动应用到极致,并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它可以说是现代大工业的先驱。

一个例子是2000年前的一个液压杵锤,叫做Dui。

江西景德镇仍然使用水磨,这证明这种宋代技术已经过测试。

实质上,水锤技术利用流水的机械能和重力势能来转动水轮。水锤上有一些凸轮轴和把手。它们装在主轴上。旋转时,前排锤子上的锤子可以周期性地研磨东西。

水轮与主轴相连。当水流过时,水轮转动,主轴转动,锤子可以移动。

每个杠杆可以施加大约50公斤的力。水车每次转动,都能带动整个装置产生400公斤的力。

水锤不仅用来敲打谷物,也用来敲打金属。目前,景德镇还在进行水锤的粉碎过程。

《天宫吴凯》(1637)中的水璧

@wikipedia

等速螺旋玉佩

让我们看看另一件令人惊叹的手工艺品。

你见过这种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475年)的玉器吗,上面的线引起了许多考古学家和工程师的兴趣。因为...它看起来不像是手工制作的。

嗯,上面玉器上的纹理叫做等速螺线,也叫做阿基米德螺线。

等速螺旋

等速螺旋要求光线在离开原点时以相等的角速度绕原点旋转。光是这个数学描述就能让你想象徒手画等速螺旋的困难。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上的等速螺旋

资料来源:DOI:10.1126/science。10960.888888888886

现在要制造这种螺纹,你可以使用一种叫做复合机的机器(一种结合了两个或更多简单机器的机器),它可以以恒定的速度向外旋转,产生一个恒定速度的螺旋。难道这种机器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吗?

这就是哈佛大学物理系研究员彼得·路的想法。他推测春秋时期的中国人发明了复合机,并在2004年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

在西方,最早记载的复合机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古希腊数学家和发明家亚历山大的英雄。如果卢淑仪和其他人有一把真正的锤子,古代中国人会比古希腊人更早发明复合机。那么,制造这种等速螺旋的是什么样的复合机呢?这可能如下。绿色是笔,白色是玉。拉黄色的杆子,你就可以画等速螺旋。

资料来源:DOI:10.1126/science。10966.888888888967

盘的旋转速度必须与笔的向外移动速度同步,否则不能画等速螺旋。

这支笔与一根绳子相连,绳子绕在一根可以控制光盘旋转的轴上。这样,笔向外移动的速度等于盘的旋转速度,并且可以画出等速螺旋。然后工人们根据画出的等速螺旋进行雕刻。

水运图像表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水运设备。

水运观测站是一台古代天文计算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科学皇冠上最耀眼的珍珠之一。

这台天文计算机是1000多年前的1086年设计和制造的,那是宋朝元佑的第一年。它的发明者是一位与时俱进的全能工程师——苏松。

苏松

@wikipedia

他的设计如此复杂和先进,以至于工程师和历史学家很长时间都不理解它的原理。

当许多西方人第一次看到它时,他们无法想象古代有这样一种技术,因为它不仅能计算一月的日期,还能计算天体在天球中的运动。

水运仪器图像台高12米,宽7米,包含4个系统和400多个部件。它的前面有一座塔。在塔里,会有假的笑着的男孩出来告诉丁林时间。

在水上仪器平台内还有一个浑天仪,让人们可以观察天体的运动。

水运工具有世界上最早的擒纵机构。擒纵机构是机械钟表的关键部件。难怪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主任约瑟夫·李约瑟直言不讳地说,水运观测站是欧洲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摆钟的锚擒纵机构

@wikipedia

此外,苏颂还设计了一种齿轮和匹配销,它们的功能是使齿轮以特定的速度旋转。

西方花了数百年时间发明了类似的擒纵机构和机械钟,使人类能够将擒纵机构的滴答声与时间联系起来。

原来的水运设备在北宋时期被毁坏了。在景康(1127年)的灾难中,它被金兵占领,后来被丢弃。然而,由于没有人能够理解南宋时期苏颂之子谢肃所保存的手稿,因此也就没有人能够长期修复水运工具。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它是如何制作的,这要归功于苏松自己的“机械球和天球的新设计”。这本书写于大约900年前,包含47幅水运设备的蓝图。

你现在可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观看1:5的修复和“新形象法”。此外,中国台湾的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和日本长野县的素瓦尔科学博物馆对水上天文台进行了1:1的修复。

日本修复水运仪器和图像平台内部

@精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盘点古代独门美容养颜秘方

全文共 3268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女人都是天生的爱美的,所以每当看见电视上的很多的明星一些都是处于童颜的时候,都是羡慕嫉妒啊,为什么那么多的明星会保持童颜呢?那您知道古代养颜秘方有哪些吗?您知道不老女星的养颜方法有哪些吗?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女性排毒养颜的方法,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古代养颜秘

现代女性保护自己的皮肤都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因为美丽是要靠自己的努力的,所以说一个女人一直拥有完美的肌肤的话,也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并且也会吸引来不少异性的关注目光的。

其实,要想获得好的皮肤并不一定非要到美容院,一些从古代流传至今的美容秘方和方法才是最天然,最有效,最健康的美容之道。

明清前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犹以唐代为盛。现代某文学家如是说:大唐子民的骄傲之心不亚于“9·11”以前美国人的骄傲之心。在美容、养身方面更是一枝奇葩,独秀于春,也难怪出产了像杨玉环一样的绝世美女。

那您知道哪些古代的美女是怎么保养自己的皮肤的吗?其实很多的古代美容秘法都是纯天然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今天小编就为您带来了古代独门美容养颜秘方哦,美眉们赶快来学习一下哈!

1.国色天香法

此法可以让你红颜如奇葩仙卉,身体又有奇香缕缕不散。用甘松、山奈、香薷、白芨、白芷、防风、蒿本、白僵虫、白附子、天花粉、零陵香、绿豆粉一起捣成细末,每天洗脸或洗澡用来擦身,很快会产生上述效果。

2.肌肤细腻法

每天洗脸后,用鸡蛋清涂面部或其他部位的肌肤,再用手巾揩净,坚持一个月,效果显着。或者,每天将黄酒1升放入洗澡水中,连洗两个星期,肌肤自然变得细腻无比,若能用美玉摩擦更妙。

3.返老还童法

用黄柏皮、木瓜根,研末后加枣仁一起捣成泥浆,每天早上洗脸,脸部肌肤会变得嫩如凝脂,艳若桃花。此法能保持天然物性,不会破坏皮肤细胞组织,没有副作用。

4.消除汗斑术

所谓的消除汗斑术的这个美颜方法是首先用5两硼砂两以及两片的老姜,将两种材料放在一起研成末,然后再用水调匀之后,就直接的擦在皮肤上面或者是皮肤不好的地方,一连坚持擦几天就可以看见成效的。

5.卷发伸直法

用麻叶、难能可贵叶各一半,用水煎后洗头,坚持一个段时间,卷发自然变直。

6.白发变黑法

煎桐木水经常洗头,白发自然会转黑,简便可行。

7.拔毛不痛法

将糖放在陶器中,再将炭灰混合研成细末涂到需要拔毛的部位,毛发自然脱落,没有痛感。

8.白发染黑法

少年白头,最不雅观。用反桐木带皮烧成灰,再将胡桃烧成灰,加入菰米一起研成碎末,用黄蜡溶化,搅拌成膏状,每天傍晚涂擦到头上,白发自然会变成黑发。

9.鸡蛋美容法

将脸洗净,取鸡蛋1/4的蛋清和蛋黄均匀涂在脸上,动作要快,15分钟内不说笑,让皮肤收敛,然后用温水洗净并擦上润肤液。20至30岁每周2次,30岁以上每周3次,蛋清适用于皮肤中性、油性;蛋黄适用于皮肤干涩无光泽,有细小皱纹者。

10.去除面部黑斑法

用苦枥子树皮1块,配米汤1斤,加1个鸡蛋清煮开放冷,早上用药水洗黑斑,几天后斑就除去。

11.除脸上黑痣法

用鲜石灰、纯碱各10克加少许酒精调匀,每天涂1次,7天后黑痣消失。

12.治少年白发方

何首乌150克,黑芝麻50克,桑椹子100克,万年表2片,白果30个,桔梗15克,共研细末,每日早饭后服10克,连服一个月,可长出黑发。

13.西施沐浴秘术

用猪苓香、威录仙、茅霍香、香草、干荷叶各2两,再用甘草、白芷各半斤,研碎,拿3~5两装入疏布袋中,会同前面的药品一起煎水,在无风的地方每日洗1次,经过1个月以后,肌肤就会变得芳香润泽,妍丽多娇。这不但对闺中人有益,而且还可以治疗恶疾。

14.黑牙返白秘方

用沉香、麝香各5分,细辛、升麻、蒿本、藿香叶、甘松、白芷各1钱2分,石膏、寒水石各1两,混在一起捣成粉末,早晚用来擦牙,半月之后,各种病牙自然变好,黑牙、黄牙变得洁白无比。经常使用以上药方,到90岁,牙齿还可以保持完好无损。

15.黄牙变白秘方

用等分的食盐和苏打,加水少许混合成牙膏状,用此膏刷牙,每周1至2次。长期使用可使黄牙变白。

16.落牙复生法

先抓来未开眼的嫩老鼠3~4只待用,再用白芨、白芷、青盐、细辛、当归各5钱,捣碎后与嫩老鼠包在一个纸包中,放入火炭中烧成灰,磨碎,再用来擦牙,落牙便复生,黑牙也会变得洁白无比。

17.内外治粉刺法

外用法:用密陀僧三成粉未,混合人乳,每天晚上睡前擦脸部,次日清晨洗去。坚持一个月左右,粉刺即能根治。

内治法:(1)石膏10克,熟地、杭白菊各9克,知母、牛膝各4.5克,水煎服。(2)桃仁12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水煎服。

不老女星的养颜方法

每次看到荧屏上的女星,你是不是都很惊奇,她们的美貌依旧,好像岁月根本没有在她们的脸上留下痕迹。

其实,想要像那些不老女星永远拥有年轻的外貌,并不难,只有你能够用心去爱护自己的身体,时时做好保健工作。而饮食就是一个很好的保养方法。现在,小编向你推荐几种排毒养颜的食物,让你吃出不老容颜!

黄瓜

黄瓜,性平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现代的医生认为,黄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尼克酸、丙醇二酸、葫芦素、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是难得的排毒养颜食品。

黄瓜所含有的黄瓜酸,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排出毒素。维生素C的含量更为丰富,能美白肌肤,抑制黑色素的形成,保持肌肤弹性。

蜂蜜

蜂蜜,性平味甘,一直就是排毒养颜的佳品。蜂蜜所含有的维生素B2、C,以及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苹果酸、淀粉酶、氧化酶等营养物质,对于润肠通便、排毒养颜非常有用。

苦瓜

中医认为,苦瓜有排毒解毒、养颜美容的功效。苦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于女性的排毒养颜非常有用。

排毒美颜的靓汤

润肤美白汤

材料:何首乌15克、沙参15克、玉竹20克、薏仁15克、蜜枣3粒、猪肺。

做法

先将何首乌、沙参、玉竹、薏仁洗干净后备用;将猪肺洗干净后,飞水,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煮开;再放入所有的材料,用大火煮10分钟,在改用小火煮2个小时左右,加入调味料即可。

功效:这款汤具有滋阴养肺,润肤美颜的作用,对于那些皮肤粗糙,皮肤黝黑的女性可以常常饮用。

桑椹汤

材料:桑葚、柠檬。

做法

将水煮开,然后放入洗干净的桑葚,然后再用小火把桑葚煮至味道入汤;然后盛入杯中,加入柠檬片或者柠檬汁,即可饮用。

注意:桑葚粒一低昂要嚼碎吃掉。

功效:此款汤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要能够补血,常常饮用,能够让皮肤细腻,淡化脸上的黑斑。

美白消暑汤

材料:绿豆、赤小豆、百合。

做法

先将绿豆、赤小豆、百合洗干净,然后用水浸泡半个小时左右;然后再用大火煮开后,改用小伙,煮至豆熟,加糖或者加盐都可。

功效:能够润肤除斑,而且对于现在炎热的夏季,有很好的消暑解渴,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女性排毒养颜的方法

1.喝水两公升

排泄是人体排毒的重要方法之一,天天喝够两公升水可以通过水分冲洗体内的毒素,减轻肾脏的负担,是排毒最简便的方法。但是,水不等于甜饮料。

2.吃纤维质食品

宿便之所以会留在人体内就是因为肠道的蠕动不够,假如平时多吃富含纤维质的食物比如:糙米、蔬菜、水果和芦荟、西梅等都能帮助排便。

3.解放阻塞的毛孔

出汗也是人体自我排毒的重要手段之一,假如平时运动太少、出汗量不够的话,洗澡的时候清除死皮可以疏通堵塞的毛孔,帮助汗液的排出。天天洗澡时,最好用天然的丝瓜瓤制成的搓澡用品按摩身体,同时,尽量使用不含化学物质和泡沫较少的浴液去除死皮,让毛孔畅通。

4.蒸桑拿

每周进行一次蒸汽浴或桑拿也能帮助加快新陈代谢,排毒养颜。但是,蒸桑拿时注重饮水是非常重要的。浴前喝一杯水帮助加速排毒,浴后喝一杯水补充水分,同时排除剩下的毒素。另外,蒸桑拿时不要在皮肤上涂抹润肤油,免得阻塞好不轻易张开的毛孔,影响排毒效果。

结语:看了小编上文的介绍,您是不是已经知道古代养颜秘方有哪些了呢?您是不是也已经知道不老女星的养颜方法有哪些了呢?我想您一定知道女性排毒养颜的方法有哪些了吧,那小编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学到的有关美颜的知识分享给您身边的小伙伴们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代结婚礼仪

全文共 2183 字

+ 加入清单

婚礼属于嘉礼之一,嘉礼以亲万民。周制婚礼是后世婚礼的范本,后世的婚礼在各种异族文化的交流中有所发展,也融合了 不少新的礼仪,不过从纳采至亲迎、合卺而入洞房,即使内涵风韵数易其容,但基本仪制的结构没有明显变化。下面小编就为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古代结婚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1、古代结婚祭拜

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举行

2、古代结婚安庆礼

依八字、房屋座向拜床母。

婚礼基本流程:

花轿: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古代结婚箭定乾坤:

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末来和生美满幸福。 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敬茶改口:怍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传统中式婚礼用品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喜悦的寓典礼,所以称为庆典。结婚礼全部使用体现吉祥的婚礼物品来装饰。如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上红盖头,穿上大红袄,新郎胸前佩上大红绸等等。这些

红钯的吉祥物品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火。 一些传统婚礼元素:

花轿。旗锣伞扇:鞭炮:凤冠霞帔:盖头:马鞍: 火盆:秤秆:花烛:

天地桌:

婚服的演变

唐朝婚礼服饰:梁冠礼服——钗钿礼衣

唐朝婚礼服饰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唐制是男服绯红,女服青绿,所谓红男绿女是也。

【钗钿礼服】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钗钿礼服。层数繁多。穿时层层压叠着,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日本的著名古代宫廷和服“十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过来的。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钿钗礼衣常作为为唐代通用的归嫁礼服。唐以后,繁复的钗钿礼衣有所简化,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花钗大袖衫。

明朝婚礼服饰: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庶民女子出嫁时可享属于命妇衣装凤冠霞帔的殊荣,如同庶人男子亲迎可着九品官服一样。

据说红色婚礼服饰起源于准庶人着绛纱袍亲迎的先例,大概在唐代左右;但实际直到宋代,宫廷命妇的婚服还是青色。“真红对襟大袖衫+凤冠霞帔”出现在明代比较肯定,这种起源很晚的婚服样式目前是国人心中理解的华夏婚礼服饰,而且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3、古代婚礼基本流程:

主要分为婚前礼和正婚礼。

婚前礼:

1. 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媒人还被称为“红娘”。

2. 看亲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3.过礼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合八字,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

正婚礼:

中国古代讲究三书六礼

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红包。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结婚当晚新人进房为止。

结婚流程:

婚礼前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丝clear trun光映透公主肌面膜系列有哪些_怎么样

全文共 1198 字

+ 加入清单

高丝cleartrun2017推出了新款光映透公主肌面膜系列,包装都特别的好看,集中修护柔嫩的肌肤。那么高丝cleartrun光映透公主肌面膜系列有哪些?高丝cleartrun光映透公主肌面膜系列怎么样?

新品面膜

2017年9月clearturn光映透再度推出在日本人气相当高『princessveil公主肌面膜系列』以日常保养用的8枚入为主,推荐给肌肤容易干燥、想要亮白肌肤、早晨想多睡3分,专用面膜只要每天3~5分钟,肌肤注入润泽那一刻起,将开始重新看见肌肤一天天宛如被娇宠的公主般完美。

光映透公主肌水润面膜

商品特色

-只要1枚同时拥有化妆水、精华液、乳液、乳霜和面膜的保养功效。

-丰沛保湿来自於采用浓厚荔枝蜂蜜与高纯度玻尿酸GL保湿成分。

-针对肌肤容易干燥、想要改善鼻翼与两颊毛孔粗大以及想要拥有水嫩柔亮肌肤,以高效保湿成分搭配大豆发酵淬取、北美金镂梅淬取和可溶性胶原蛋白,为肌肤注入丰沛保湿水润同时,还能紧致肌肤,让饱水肌肤更显细致。

-弱酸性、无色素、无矿物油。

-轻柔的花果香味,敷脸时柔和清新气味让心情放松、提升使用愉悦感。

美容成分

荔枝蜂蜜、玻尿酸GL、大豆发酵淬取液、北美金镂梅淬取液、牡丹根淬取液、可溶性胶原蛋白、温泉水、甘油

光映透公主肌亮白面膜

商品特色

-只要1枚同时拥有化妆水、精华液、乳液、乳霜和面膜的保养功效。

-采用高纯度维他命C衍生物和薏仁淬取液、奇异果淬取液等净白成分,改善肌肤暗沉、无光采等问题。

-针对在意肌肤暗沉、想要改善肤色不均以及久处阳光下想要肌肤白回一个色号,以高纯度净白成分搭配多种保湿成分玻尿酸、北美金镂梅淬取及可溶性胶原蛋白,运用东、西方净白成分展现肌肤白皙纯净,同时也为肌肤补充满满保湿能量,持续呵护肌肤的水嫩透明感。

-弱酸性、无色素、无矿物油。

-轻柔的花果香味,敷脸时柔和清新气味让心情放松、提升使用愉悦感。

美容成分

维他命C衍生物、薏仁淬取液、奇异果淬取液、北美金镂梅淬取液、牡丹根淬取液、可溶性胶原蛋白、温泉水、甘油

光映透公主肌早安清新面膜

商品特色

-只要1枚同时做好清洁洗脸、化妆水调理、乳液、面膜和妆前乳作用。

-早上起床不洗脸也ok,采用多种天然水果淬取液唤醒沉睡中的肌肤,1枚就能迅速找回肌肤光采与活力。

-针对早上想要多睡一点、想要保养能更省时、不喜欢一早肌肤就有黏腻感以及想要迅速完妆;添加具有温和洁净作用及保湿滋润效果的天然水果淬取,包括葡萄柚淬取液、莱姆汁、覆盆子果淬取液、草莓果汁、橘子蜂蜜、柠檬淬取液及薄荷叶液取,60秒清洁和保湿同步完成,肌肤即刻充满洁净明亮的水润质感,就连後续上妆都变得服贴透亮。

-弱酸性、无色素、无矿物油。

-早上起床时如有鲜摘水果敷满肌肤,鲜甜清新香味让肌肤一早就充满朝气与活力。

美容成分

葡萄柚淬取液、莱姆汁、覆盆子果淬取液、草莓果汁、橘子蜂蜜、柠檬淬取液、薄荷叶液取欧洲越桔叶淬取液、北美金镂梅淬取液、胶原蛋白、玻尿酸、甘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上阳赋长公主为何自杀 王氏家族被流放了吗

全文共 1547 字

+ 加入清单

在最新的剧情当中,王蔺挟持了太子,尽管王儇将皇帝遗诏的内容告知了众人,王蔺依然不肯死心,而就在这时候,长公主出现,以自己的性命威胁,劝王蔺回头,最终也是自刎而死,可以说王蔺和长公主这一对夫妻,相互之间还是有很多的误解和磨难的。而长公主死后,王蔺的王氏家族又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长公主为什么自刎

长公主质问王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罢休,又问王蔺之前对自己说过的话,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王蔺说自己所说的都是肺腑之言,长公主听罢,说自己从此以后只是王朝的长公主,她和王蔺的夫妻情分就此断绝,既然王蔺要毁马氏江山,那她就为皇帝殉葬,让王蔺也尝尝丧亲之痛。

说罢,长公主便自刎于众人面前,王蔺顾不上其他,赶紧上前抱住长公主,但为时已晚,王儇见母亲自刎于自己眼前,急火攻心,当下晕了过去,萧綦见状赶紧上前查看王儇的情况,发现王儇身下出血,在这一日,王儇不仅失去了自己的母亲,还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王儇的眼泪,仿佛都在这些天流尽了。

不管王儇如何伤心,命运的齿轮都不会停止转动,皇帝的丧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太子子隆也在一个吉日登基,成为了大成的新帝,并命萧綦辅政,温宗慎官复原职,皇后则成为太后,谢宛如封为皇后。

王儇和萧綦送长公主下葬后,问起朝廷的情况,萧綦说子隆下了密令,杀了先帝寝宫里所有的医官,宫人,令皇帝驾崩的事实盖棺定论,至于王蔺,子隆和太后念及同族之情,不表其谋逆罪过,只给了王蔺一个结党营私的罪名下狱,这样也能免王氏一族遭受牵连。王儇还期盼着子隆能放过王蔺一命,但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三日之后,王蔺就将被问斩,萧綦劝王儇去看看王蔺,毕竟王蔺是她的父亲。2、王氏家族命运如何

子隆想要彻查王氏一族谋反之事,想要查出朝中还有谁是王蔺的人,太后却反对子隆继续查下去,说王氏是他们的母族,也是士族的代表,子隆心下不满,觉得自己已经是皇帝了,如果事事还要太后做主,那不如让太后废了他,两次宫变已经让子隆心惊胆战,如果不是萧綦,他根本坐不上皇位。

太后却让他不要太感激萧綦,臣子守护皇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要封赏,给他一张免死金牌就可以了。这边谢宛如被太医诊出了喜脉,她得知消息后便去找太后和子隆说了这个好消息,子隆欣喜不已,太后脸上却没什么笑容,还以谢宛如有孕为由,不让她掌管后宫事宜,子隆不懂后宫权力争夺,一心希望谢宛如好好养胎,便也劝她听太后的话。

太后让人带王蔺进宫,送他最后一程,王蔺虽然已经沦为阶下囚,但见太后还是一副高傲的样子,还指责太后背叛了王氏家族,说子隆根本没有能力做这个皇帝,他要成大事,自然连至亲也不会在乎,太后却说王蔺早就众叛亲离了,王蔺心中凄凉,不再多说,只是默默饮酒,太后又向王蔺保证,只要有她在,王氏绝对不会落没。3、王蔺被流放了吗

为了琅琊王氏家族利益,王蔺不惜给皇帝下毒逼皇上退居二线,装疯卖傻才保全性命,扶持外甥太子上位监国。这个不成器的家伙,一点也没有做一国之君的觉悟,动不动就下跪认错,就这样的怂货怎么能稳坐皇帝之位呢。

要不是为了琅琊王氏不倒,王蔺恨不得把皇位自己坐下去,作为长公主原本是儿女双全承欢膝下,丈夫对自己也是百般疼爱,就这样安享晚年多好啊。

可奈何王蔺就是一门心思的搞事业,不仅把女儿嫁给了萧綦,还把皇帝弟弟给害的中毒了,这夫妻俩的矛盾不断加深。长公主直接入住到了寺庙中,于是我们的王蔺同学白天在朝堂上你争我斗,晚上还要来寺庙中请回长公主妻子。

王蔺奸计被识破,长公主为救夫自杀身亡,王儇崩溃痛哭,王蔺空有一腔热血无法实现,虽然掌握了朝堂,但却没有实际的兵权,王儇的作用就是在这个时候体现出来了,用王儇的婚姻来捆绑住萧綦。

之后又用母亲生病的理由逼迫王儇回到京城当人质,这回萧綦还怎么和王蔺作对,果然拼事业的人,什么都可以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公主编发图片简单漂亮 公主编发教程图解步骤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不少女生与朋友或另一半外出时,总会打扮一番。除了在穿搭上要花心思之外,发型也很重要!大家可以试试以下这款编发,换换形象吧!

公主编发图解教程

1.先将头发梳顺,拿起右边近前额的一小束头发。

2.将这束头发绑成三股辫。

(提示:记得拉松三股辫,可以营造蓬松感!)

3.左边用同样方法绑起头发。

4.将两边三股辫扎成一条低马尾。

5.将小马尾向上卷一至两次。

6.下层头发重复以上编发步骤

7.再卷曲头发,完成~

八款公主盘发步骤图解

发型一:

发型二:

发型三:

发型四:

发型五:

发型六公主头半扎发:

上手难度:★

step1、将额前头发捋至耳后从左侧取三股头发编织三股辫。

step2、在右侧同样取三股头发编织三股辫。

step3、找一跟亮色的丝带将左右两根辫子尾部绑在一起。

step4、将丝带打一个蝴蝶结即可。

这款公主头比较简单适合初学者练手,主要用到了三股辫的编织手法。

发型七气质公主头扎发:

上手难度:★★

step1、将头顶部分头发左右均分,再将左右两边上下均分。再将每份头发分成两股扭转缠绕成辫子。

step2、用手固定住发尾,用手轻轻拉扯缠绕部分,营造蓬松感。

step3、对其他三股头发进行相同操作,并将四股头发尾部用皮筋和一字夹固定在一起即可。

这款头发也相对简单,主要用了两股辫和分发的手法,构建了层次感,这款头发适合略卷一些的头发,突显气质!

发型八心形公主头扎发:

上手难度:★★★

step1、用卷发棒将头发卷成内卷样式。

step2、将头顶头发均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扎一个马尾辫。

step3、用发夹固定马尾的根部,并将发尾向外扭转固定。

step4、分别在标出的三个地方固定住使其呈现半心的形状。

step5、左边的马尾辫也做相同处理,最后将两处发尾固定在一起即可完成。

这款发型从剖析的角度来说也不难,相对难的是对造型的把控上需要熟练地手法。步骤分解完其实也就是扭转编发和分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代中国科学——医学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有独特的医疗体系。从战国到三国是中医体系的形成时期。《黄帝内经》写于战国时期,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开端。它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与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黄帝内经》总结了临床实践经验,运用阴阳对立统一、五行生气的思想,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预防、主要方法、治疗原则以及药物的性、味、色、气,初步总结了人体变化和治疗的一些规律。一千多年来,《黄帝内经》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之一。张仲景(约150-219)在汉末进一步总结医疗实践经验,撰写《伤寒论》,论述伤寒六经杂病与五脏六腑,提出了系统的辨证论治原则,包括理论(辨证论治)、方法(治则)、方(方)、药(药),使医学理论与医疗实践紧密结合。到南北朝时,王叔和的《脉经》为脉诊奠定了基础。皇甫谧的《针灸经典甲乙》为针灸奠定了基础。葛洪和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写的《肘后》,成为中医的一部佳作。汉代《神农本草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医药自成体系的开端。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写的《神农本草纲目》使制药体向前迈进了一步。当然,中医理论体系中夹杂着秦汉的一些占卜理论和道家的唯心主义思想,但中医理论的精髓是不可抹杀的。

在医疗技术方面,明清时期也有许多新的发展。明清时期,医学专家在临床实践中深入研究了感染性疾病和其他热性病的病因、特点和治疗方法。他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理论、新疗法、新预防措施,总结了胃、气、管、血、三焦辨证论治的医学理论,形成了瘟疫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医学体系。在16世纪,中国还发明了人类天花的疫苗接种技术,用天花结痂作为预防天花的疫苗。在中国发明人痘疫苗接种方法后,俄罗斯医生于1688年首次来到中国研究,然后在18世纪中叶传播到土耳其和欧洲。疫苗接种法是由英国人在1796年(1749-1821)发明的,并于1808年由葡萄牙人引入中国,取代了疫苗接种法。

摘自清华出版社授权的《科学技术史与方法论》

推荐:一本“透视”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史和方法论的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国古代人为何写字那么好看?古代人写字有何技巧?

全文共 210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现存遗留下来的一些古代手写资料中,抛开其中的内容,就看古人所写色字,给任何人看都会觉得非常的好看,甚至还会跟人错觉就是这根本就不是手写出来的,更像是打印的。像这样的书法技巧,在现代人种已经很少人能够做到了。那么古人为何写字如此好看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经常有书友会问起这个问题:为啥今人写书法,虽然技法丰富而纯熟,却还是超不过古人?格调不如古人,也不如古人好看、耐看。这是为什么?

我们今人临帖,只能看到古人笔下的“结果”,却看不到古人是如何运笔、结字的。尤其是古人写字时,一笔一划、前后顾盼、精细入微是如何完成的,也难以得知。但无非与古人的执笔、用笔有关系。好在古代书画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

仔细观察古人图画,尤其是笔尖,古人写字之所以这么细致好看,是因为笔尖上有秘密:因为,古人写字时一般只用笔尖蘸墨。笔尖,是运笔核心。

笔豪尖细精短,确实更好控制笔锋笔势。但我们临习时发现并非如此,长毫写字,只要功夫、碗力用到,也能写出好看的字。那古人为啥只用笔尖蘸墨呢?有可能是画家在创作时失真了?估计可能不大,因为古代画家观察生活的功力可谓精到细致,不太可能画错的。

当代著名大书法家孙晓云《书法有法》对此有过专门论述。她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叫我只将笔毫泡开三分之一,仅用笔尖上的毫。我母亲说上辈人都是这样教的。

由此可见,如果是初学者,确实不妨可以笔尖只蘸一点磨,毛笔不要全部泡开。等到功夫到家后,再全部泡开,锻炼笔力、腕力。毕竟,古人的做法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写字古法,当以魏晋唐为基,因时期和技术发展,毛笔的形制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中。魏晋至隋唐时期,毛笔的形制以笔锋粗短而硬劲为主要特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鸡距笔。

晋人写字体式为伏案或持卷,这就要求毛笔矫健有力。其实任何时候,好的书法都应该是遒劲有力的。正是此类粗短刚硬的鸡距笔,写下无数遒美开张的精品力作。

古代多以繁体为主,结构紧凑,搭配合理,而且古代人从小的意识就是练习书法为主,先写后书,再文章,所以有很多的书法大家。再者你看到的书法作品、影视作品中的古人写字都是好的,也有登不得大雅之流,不为人知罢了。

现代社会讲求效率和实用,对于休养而言自然少了几分关注和认识。从小学习,以至于没有培养小孩子对字本身的理解,简体字方便易懂,却不容易把握字的结构,松松散散自然不好看。现代人的字风融入了很多现代的意识和元素,也不能说就不好看。字在人为,在于体会吧。

学习书法以来,可能都会有个问题:为啥古人写的字这么好看,感觉今人写字好像永远超不过古人?

这里面的道理,可能与古人的执笔或用笔技巧有关系。今人临帖只能看到碑帖上整个字是什么样的,却看不到古人是如何结体、构字的。古人写字时,一笔一划、前后顾盼、游丝引带是如何完成的,也是无法得知的。

不过,好在古代的书画给今人提供了线索。仔细观察古人绘制的图画,就会发现古人是如何执笔的。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曾有一位书法家说,古人写字之所以这么好看,是因为笔尖上有秘密。因为古人写字时一般只用笔尖蘸墨,笔毫的根部是没有墨汁的。

初步一想也对,笔豪短,可能更好控制笔势。但是临习时发现并非如此,长毫写字,只要功夫、腕力用到,也能写出好看的字。那古人为啥只用笔尖蘸墨呢?有可能是画家在创作时失真了?估计可能不大,因为古代画家观察生活的功力可谓精到细致,不太可能画错的。

后来,看到书法家孙晓云女士写的一本书,上面对此有过专门论述。孙晓云说,先秦至汉的笔毫皆为兔毫,是兔箭毫,是指秋季狡兔脊背上的两溜硬毛,也叫紫毫。毫硬则挺,挺则有弹性,有弹性才适合于转笔。

到了唐代,许多动物的毛都用来做毫,如麝、狸、马、鼠、狐、鸡以及人的胎发。尽管如此,兔毫仍然是首选,保持着正宗。宣州兔毫所制的紫毫笔,选料精细,制作讲究,当时价值如金,成为“贡品”,大受文人墨客赞扬。

宋代书家大抵仍用兔毫笔。黄山谷、苏东坡推崇的宣州“诸葛笔”,主要以兔毫中上乘者——紫毫为主。狼毫还是清代从朝鲜传入的,现在倒是普遍地在用。

孙晓云说,记得很小的时候,所用的“大楷笔”、“小楷笔”皆是羊毫。她母亲叫她只将笔毫泡开三分之一,仅用笔尖上的毫。她母亲小时就是这样用毛笔的,那时的上辈人都是这样教的。

孙晓云后来翻看明代董其昌、查士标以及明末清初的一大批书画家的墨迹时,总是见他们大约写四五个字墨就枯了,再蘸墨。这往往是由于小笔写大字之故,但见他们笔画圆润、饱满,完全不像是尖小的笔所书。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像她母亲教的那样,用较大的笔,只泡开笔尖用。

董、查的年代,羊毫笔已经十分走俏,由于没有硬笔心,笔毫完全泡开会瘫软无力,如若只泡开笔尖一点,上面三分之二的笔毫由于是用胶裹牢,实际上起了硬笔心的作用。因为是较大的笔,如若又是羊毫,所以笔画柔和、圆润。嘿,这正是纯羊毫的软笔当兼毫用的绝好办法。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转笔方便美观吗。

综上所述,如果是初学者,确实不妨可以笔尖只蘸一点墨,毛笔不要全部泡开。等到功夫到家后,再全部泡开,锻炼笔力、腕力。毕竟,古人的做法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又不能盲目照搬。因为古代书画中,也有不少显示,笔墨是浸满整个笔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古代春节有几天 古代春节放假几天

全文共 2617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已经过去了,这样一个一年一度的节日让很多人非常喜欢,而春节的假期一般都是七天的时间,可能还有不少人觉得有些意犹未尽,那你知道在古代,到了春节的时候,官员们放假会放多少天吗?古代人的春节假期有多长时间,他们又会怎么度过呢?春节之后还有一个元宵节,古人会不会直接过完元宵才开始工作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春节放假的历史

说起春节的历史,那可是渊源流长。春节这个词,历史很短,才一百多年历史。最早的农历正月初一,不叫春节而叫元旦,据传说来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虞舜的五世祖,号高阳氏,又称黑帝、玄帝。现在河北省保定市有个高阳县,传说是颛顼故都,还建了个颛顼公园,其实跟五帝之一的颛顼没有什么关系。传说他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这就是元旦的由来。古历法有六种历法,分别为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其中颛顼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颁行,西汉的汉武帝改革历法,颁布太初历,新年的第一天仍为正月初一,名叫元旦。一直到民国时期,农历的正月初一才改叫春节,而公历的一月一号则叫元旦。

我们常把春节与过年等同,其实二者起源不同,时间相差太远。关于过年,有更早的传说。说是在远古的时候,年是一种怪兽,常常在正月元旦这几天出来危害人间。但年这种怪兽怕两样东西,一种是怕爆竹响,一种怕大红的衣服。为了赶走年这种怪兽,人们在正月初一便放爆竹,披红挂彩,守岁。逐渐形成了过年的风俗。至于从什么时候起,就无从考证了。《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后来随着漫长的岁月,又添加了守岁、拜年、放鞭炮,贴对联、吃饺子等。

至于朝廷给官员在过年时放假,怎么放假,先秦时记录不详。不过到了汉朝时,朝廷管理非常人性化,实行“五日一休沐”制度,也就是干四天歇一天。什么叫“休沐”?顾名思义,也就是利用休息时间洗澡。古代的公休日也叫“休沐日”,简称“沐日”。休沐日类似于现在的星期日,现代干五天歇两天,汉朝则干四天歇一天。除了休沐日,汉朝的冬至、夏至、春节(也就是元旦)也是法定假日,有一种说法放假五天。唐朝时实行《假宁令》,由五日一休沐改为旬假制度,十日一休。但法定假期增多,春节、冬至各放七天长假,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各放三天长假。除此之外,皇帝生日、佛祖生日、道祖生日、妃子生子等皇宫中出了大喜事,也要放假。这样加起来,唐朝的假期比汉朝一点也不少。

宋承唐制,但法定节假日更多一点。元旦、寒食节、冬至都有七天假,又多了天庆节(正月初三)、上元节、天圣节(太后生日)、夏至、立春、人日、中秋节、清明、七夕、末伏等节日。节日如果连起来,有人计算宋朝的春节竟然可以连续放假二十八天。元朝时节日最少,全年才十六天的假日,明朝除旬假外,春节、冬至、皇帝生日三个节日共计十八天假。清承明制,加了寒假,寒假与春节加起来,大约有一个月的假期。

如果单论假期长短,在宋朝时官员的日子过得最幸福。如果穿越,还是穿越到宋朝比较舒服。

2、古代是皇权社会,有朝代初一要先陪皇帝过

虽然古代也有假期,但官员也并不是那么随意的享受放假,古代毕竟是皇权社会,即便是在假日,也要以公事为主的。比如在清朝,一些特殊部门,比如司法部门,放假时也要在衙门办公。这不能怨皇帝心狠,只能怨他们选择的行业性质。就象现在一些演员,大家都在看春晚,而他们还要在电视台直播一样,而警察们越是在春节,越要注意公共安全。

唐德宗时因为放假问题也引起了不小争执,那时候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国家百废待兴,按唐德宗的意思,春节就不要放假了,大家照常办公,恢复国家的元气,他自己也带头执行。但这个无私奉献的精神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有的大臣甚至以辞职威胁,吵着闹着要放假。经过反复权衡,唐德宗让了一步,大臣们也让了一步,改为单号上班,双号休息。这可能是古代最奇葩的制度了。本来春节的七天假,经过单双号的选择,还剩下三天。皇帝想工作,大臣们不肯就范,也难怪大唐难以复兴。

另外一个制度就是,在家与国之间,国比家大。对于京官而言,即便是放假,也先要上朝给皇帝拜个年,与皇帝共过初一。赶上皇帝高兴,可能就要跟大臣们多唠上几句。皇帝没事退朝了,京官们才能安心地回家过年。而对于地方官的一把手而言,放假也要在衙门里过,所以他们的家属最好是安排在衙门附近,才能得以团聚。虽然如此,他们还是偷着乐吧,因为到了民国时期,不管是除夕还是初一,公务员是没有假的,都得按点上班。想回家跟家人团聚,就等着下岗吧。

3、除了公假,古代人性化的“临时请假”制度

除了公假,古代还有“临时请假”制度,汉朝时叫“予告”和“赐告”。前者是因为大臣有功,皇帝特许的假期;后者是因为大臣有病,皇帝特准的假期。时间上都不会超过三个月。唐朝时有婚假、丧假、探亲假之说,比如儿子行冠礼可请假三天,儿女结婚可请假九天,亲属去世可请假一至七天,五月份农忙假和九月份的寒衣假可请假半个月。

除此之外,对于官员长期在外工作的,朝廷对于探亲也有具体的规定。比如在唐朝,父母在三千里以外生活的,每三年有三十天的探亲假;父母在五百里外生活的,每五年有十五天的探亲假。看似时间不短,但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计算上来回道路上的行程,其实这个时间也并不多。古代没有汽车、火车、飞机,可以朝至夕至,我们看电视就能看到,远到三千里的行程,骑马还好说,如果坐轿或步行,那一个月也走不到。

对于有的官员来说,放假也不意味着休息。西汉名士尚子平,“休归,自入山担薪,卖以饮食”,放了个假去卖柴补贴家用;东汉名臣宋均,“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放了假要去学习;另一位东汉尚书令韩棱,“数月不休沐”,该歇假不歇假,因此感动了皇帝,因为他的敬业精神赏布三百匹。而蔡伦为了发明造纸,也是没有歇过休沐日,最终才有了伟大的发明。

对于想走邪路“上进”的人来说,放假则是巴结领导的最好时机。尤其是利用春节期间,可以冠冕堂皇地送礼。腐败并不是现在才有,古代更甚,给上司或有关衙门送礼,起初是暗夜偷偷地,最后演变为朗朗白昼排队公开送礼,卖官鬻爵也并不只是和坤似的贪官,有时皇帝也带头干。朝代的兴亡,就在这乌烟瘴气中演绎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对古代假期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春节是总结一年的结束,也是新一年的开始,古代官员的假期生活,对于研究当代官场生态,起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庆余年长公主和庆帝私通了吗?长公主和太子有没有私通?

全文共 1258 字

+ 加入清单

公主登场的时候,可能还是根本看不出来,只知道她和林相之间有一些不可告人的关系,而林婉儿就是他们的私生女,但是看过原著的人应该都知道,长公主与旁人的关系远没有这么简单,她和庆帝、太子之间,居然都有一些说不清楚的关系,甚至和庆帝还有一个儿子,名为林大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1.长公主和庆帝

长公主很可能童年时就被人推倒了,而且看长公主对庆帝的态度,以及庆帝这么气太子的乱伦,推倒长公主的人很可能是庆帝。原著描写如下

第一百六十五章 青花辞

她的指尖从那朵凄艳的青花上掠过,衬着她唇角嘲讽的笑容。

不知是在笑谁。或许是在笑先前范闲还将自己搂在怀里,一旦看见婉儿,便异常冷血地将自己推倒在草地之上,或许是想到皇宫里的雷雨夜,那个怯懦却情重的侄儿,或许是想到很多年前童年时的故事。

然后她轻蔑地一笑,说出了在这个世间最后的三个字。

“男人啊……”2.长公主和庆帝的儿子

《庆余年》大宝不是傻子,只不过是智商略低,但也能正常和人沟通交流,就是思考不如其他人快,不算是傻子。大傻是庆帝和妹妹长公主的私生子。

林大宝是范闲的开心果和精神寄托,正是因为林大宝的存在,范闲才能保留最后一点人情味,林大宝更像是另一个比较笨拙的范闲,每次范闲见到林大宝都觉得很放松。

大宝智商偏低是遗传问题,庆帝和长公主是亲兄妹,近亲结婚后代会有缺陷,大宝智商低就是因为近亲结婚的影响。原著小说中庆帝和长公主之间的事情比较隐蔽,还是从陈萍萍口中推测出来的。

陈萍萍进宫行刺庆帝,被庆帝活捉后,陈萍萍提到了庆帝和长公主的事情,称庆帝很能忍耐,说庆帝和长公主之间关系暧昧,而庆帝因为陈萍萍一番话内心打乱,给范闲留下了可乘之机。

林大宝是长公主怀孕后“嫁祸”给丞相林若甫的,否则长公主根本没机会生下和庆帝的儿子。林大宝成长过程中悄悄加入神庙,成了神庙苦行僧首领大红袍,平时一副傻乎乎的样子是大宝装出来的。3.长公主和太子

太子和长公主有关系,就像网友说的,他们是彼此的情人。《庆余年》原著中,长公主派人刺杀范闲,被范闲逃过一劫。为报复长公主,范闲告诉皇帝,太子和长公主有特殊关系,不是侄子和姑姑那么简单。

说的具体点,当时,范闲让人偷走皇后的玉,把玉放在给长公主送布料的宫女那里。皇后去找玉,按照范闲的计划查出太子和长公主的关系。然后,这件事又传到皇帝耳朵里。

皇帝对长公主的感情也有点不一般,得知太子和长公主搞在一起,他先是软禁了长公主,又准备废掉太子。长公主秘密联合秦家、叶家,想杀掉庆帝,把太子推上皇位。但是,叶家是皇帝的卧底,他们的计划一早就泄露。谋反失败后,长公主和太子选择了自杀。

最后,提一下长公主的另外一个身份,她其实是林婉儿的母亲。丞相和长公主曾经发生关系,两人育有一女林婉儿。她深受长公主和庆帝疼爱,却自小体弱多病。

第一次见面,范闲和林婉儿就互有好感。后来,一起经历许多考验,两人走到一起。也就是说,长公主其实是范闲的丈母娘,但是,被范闲间接害死。

改编成电视剧后,《庆余年》的大部分剧情都和小说一样,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太子和长公主的结局会不会改变,现在还不是很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办公室称呼礼仪

全文共 4432 字

+ 加入清单

人与人打交道时,相互之间免不了要使用一定的称呼。不使用称呼,或者使用称呼不当,都是一种失礼的行为。所以我们在办公室也是要有正确的称呼,那么你对于办公室称呼礼仪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编就为打家整理了关于办公室称呼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一、工作中的称呼

在职场上,职员所采用的称呼理应正式、庄重而规范。它们大体上可分为下述四类。

1.职务性称呼

在工作中,以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并表达敬意,是公务交往中最为常见的。在实践中,它具体又可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一是仅称行政职务,例如, 董事长 、 总经理 、 主任 ,等等。它多用于熟人之间。

二是在行政职务前加上姓氏,例如, 谭董事 、 汪经理 、 李秘书 ,等等。它适用于一般场合。

三是在行政职务前加上姓名,例如, 王惟一董事长 、 滕树经理 、 林荫主任 ,等等。它多见于极为正式的场合。

2.职称性称呼

对于拥有中、高级技术职称者,可在工作中直接以此相称。如果在有必要强调对方的技术水准的场合,尤其需要这么做。通常,它亦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仅称技术职称,例如, 总工程师 、 会计师 ,等等。它适用于熟人之间。

二是在技术职称前加上姓氏,例如, 谢教授 、 严律师 ,等等。它多用于一般场合。

三是在技术职称前加上姓名,例如, 柳民伟研究员 、 何娟工程师 ,等等。它常见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3.学衔性称呼

在一些有必要强调科技或知识含量的场合,可以学衔作为称呼,以示对对方学术水平的认可和对知识的强调。它大体上有下面四种情况:

一是仅称学衔,例如, 博士 。它多见于熟人之间。

二是在学衔前加上姓氏,例如, 侯博士 。它常用于一般性交往。

三是在学衔前加上姓名,例如, 侯钊博士 。它仅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

四是在具体化的学衔之后加上姓名,即明确其学衔所属学科,例如, 经济学博士邹飞 、 工商管理硕士马月红 、 法学学士衣霞 ,等等。此种称呼显得最为郑重其事。

4.行业性称呼

在工作中,若不了解交往对象的具体职务、职称、学衔,有时不妨直接以其所在行业的职业性称呼或约定俗成的称呼相称。它多分为下述两种情况:

一是以其职业性称呼相称。在一般情况下,常以交往对象的职业称呼对方。例如,可以称教员为 老师 ,称医生为 大夫 ,称驾驶员为 司机 ,称警察为 警官 ,等等。此类称呼前,一般均可加上姓氏或姓名。

二是以其约定俗成的称呼相称。例如,对公司、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人们一般习惯于按其性别不同,分别称之为 小姐 或 先生 。在这类称呼前,亦可冠以姓氏或姓名。

二、生活中的称呼

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合理,一方面不可肆意而为,另一方面又不能煞有介事,不然都会弄巧成拙。职员在生活中所常用的称呼,大致上有以下三类。

1.对亲属的称呼

对亲属的称呼,早已约定俗成。其关键是要使用准确,切忌乱用。不过,有时为表示亲切,也不一定非得符合标准。例如:儿子对岳父、岳母,儿媳对公公、婆婆,均可称为 爸爸 、 妈妈 ,以示自己与对方 不见外 。

2.对朋友、熟人的称呼

称呼朋友、熟人时,既要亲切、友善,又要不失敬意。大体上应区分下列三种情况:

一是敬称。对于有地位、有身份的朋友、熟人或长辈,通常应当采用必要的敬称。

对长辈或有地位、有身份者,大都可以称之为 先生 。其前,有时亦可加上姓氏。例如, 吴先生 。

对科技界、教育界、文艺界人士,以及其他在某一领域有一定成就者,往往可称之为 老师 。同样,在其前面也可以加上姓氏。例如, 郗老师 。

对同行中的前辈或社会上的德高望重者,通常可称之为 公 或 老 。具体做法是在其称呼前加上对方的姓氏。例如, 杨公 、 夏老 。

二是近亲性称呼。对邻里、至交,有时亦可采用 大爷 、 大妈 、 大叔 、 阿姨 等类似的称呼。它往往会给人以亲切、信任之感。此类称呼前,还可以加上姓氏。例如, 许叔叔 、 马大姐 、 于阿姨 等。

三是姓名性称呼。在平辈人之间或长辈称呼晚辈时,朋友、熟人可以直接称呼对方姓名。例如, 卫理 、 唐芳 、 刘微 ,但晚辈却不宜如此称呼长辈。

有时,朋友、熟人还可只呼其姓而不称其名,仅在前冠以 老 、 大 、 小 。具体做法是:对年长于己者或平辈称 老 、称 大 ,对年幼于己者或晚辈称 小 。例如, 老高 、 小陈 。

对关系较为密切的同性或晚辈,朋友、熟人之间还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称其姓,例如, 之怡 、 志强 、 一萍 ,等等。但对异性却一般不宜如此称呼。

3.普通性称呼

在日常交往中,对仅有一面之交、关系普通的交往对象,可酌情使用下述几种称呼:

一是以其职务、职称或学衔相称。

二是以其行业性称呼相称。

三是以约定俗成的 泛尊称 相称。例如, 同志 、 小姐 、 夫人 、 女士 、 先生 ,等等。

四是以当时所在地流行的称呼相称。

三、涉外交往中的称呼

由于国情、文化、习俗与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在对外交往中所宜采用的称呼,往往与国内交往中常用的称呼有所不同。对此,每一位有可能参与对外交往的职员均应引起重视。在一般性的涉外交往中,根据交往对象的职业或其他属性的不同,对对方的称呼应有所区别。

1.商界人士

需要称呼商界人士时,通常均应称呼对方为 小姐 、 女士 或 先生 。有时,可以同时加上对方的姓氏或姓名。例如, 玛丽小姐 、 比尔·盖茨先生 ,等等。在许多国家,人们并不习惯于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

2.政界人士

与政界人士打交道时,一般亦可以 小姐 、 女士 或 先生 相称。此外,还有两种方式可行:

一是称呼行政职务。有时,还可同时加上 小姐 、 女士 或 先生 等称呼。例如, 市长先生 。

二是称呼职务较高者为 阁下 。在多数情况下, 阁下 这一称呼,可与职务及 小姐 、 女士 、 先生 等称呼同时使用。例如, 先生阁下 、 大使阁下 等。但在美国、德国、墨西哥等国,却并无 阁下 之称。

3.军界人士

在国外,人们称呼军界人士时,大都习惯于只称呼其军衔,而不称呼其职务。其基本方式有四种:

一是只称呼军衔。例如, 将军 、 中校 、 少尉 ,等等。

二是在军衔之后加上 先生 。例如, 少校先生 、 上尉先生 ,等等。

三是在军衔之前加上姓氏。例如, 朱可夫元帅 、 史密斯将军 ,等等。

四是军衔与姓氏、 先生 一起相称。例如, 布莱德雷上将先生 ,此种全称最为正规。

4.宗教界人士

对宗教界人士,一般只宜称呼其神职。具体方式大致上有三种:

一是仅称其神职。例如, 牧师 、 阿訇 、 大主教 ,等等。

二是神职加上姓氏。例如, 谢尔盖神父 。

三是神职加上 先生 。例如, 传教士先生 。

5.教育界、科技界、卫生界、司法界人士

在称呼此类人士时,一般应以其职称、学衔为主要内容。其惯用方式主要有四种:

一是直接称呼其职称或学衔。例如, 教授 、 工程师 、 研究员 、 医生 、 法官 、 律师 ,等等。

二是在其职称或学衔前加上姓氏。例如, 蒙代尔教授 、 米罗大律师 ,等等。

三是在其职称或学衔后加上 先生 、 小姐 之类的称呼。例如, 法官先生 、 博士小姐 ,等等。

四是在其职称或学衔前后同时加上姓氏及 先生 或 小姐 。例如, 里奈博士先生 。

6.服务业人士

称呼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时,一般有下述两种常用方式:

一是称呼对方为 小姐 或 先生 。倘若了解对方的姓氏,有时亦可一并相称。

二是称呼对方为 服务生 。此种称呼,在饭店、餐馆、歌厅、商店大都可以使用。

7.社交界人士

在一切社交场合, 小姐 、 女士 、 先生 等称呼均最为适用。在一些国家里,称呼妇女时必须谨慎:已婚者应称之为 夫人 ,未婚者应称之为 小姐 ,而 女士 则多在不知其婚否时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 小姐 、 夫人 、 女士 、 先生 均可与姓氏或姓名一并称呼。与姓氏合称,适用于一般场所。与姓名合称,则显得非常正式。

8.王公贵族

称呼来自君主制国家的王公贵族时,必须采用其规范性称呼。

对国王、王后,一般应称为 陛下 。

对王子、公主及国王的兄妹,通常应称为 殿下 。

对拥有爵位、封号者,则必须直接以其爵位、封号相称。例如, 大公 、 勋爵 、 爵士 ,等等。

对国君之母,应称之为 王太后 或 太后 。

有时,可在王公贵族的头衔之前加上其姓氏或姓名相称。在某些国家,拥有爵位的贵族亦可被称为 阁下 或 先生 。

9.社会主义国家或兄弟党人士

对这类人士,一般可以称之为 同志 。 同志 这一称呼,大都可与姓氏或姓名构成合称。例如, 卡斯特罗同志 、 金正日同志 等。需要注意的是, 同志 这一称呼不宜滥用。

四、正式场合的忌称

在公务交往中,有一些称呼是职员所忌讳使用的。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失敬于被称呼者。这类忌称主要有下述五种。

1.错误性的称呼

它们均是称呼者粗心大意、用心不专所致。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误读。其原因在于不认识被称呼者的姓名,或者念错了对方的姓名。我国人名中的一些姓氏,例如, 翟 、 冮 、 郇 、 眭 等,就很容易被人误读。

二是误会。在此,它是指对被称呼者的职务、职称、学衔、辈分、婚否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例如,把一名未婚妇女称做 夫人 ,显然就属于重大的失误。

2.不适当的称呼

有一些称呼如果在正式场合使用,均为不适当的称呼。此类称呼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替代性的称呼。在正式场合,若以 下一个 、 12号 等替代性称呼去称呼他人,亦为不适当的做法。

二是跨行业的称呼。学生喜欢互称 同学 ,军人往往互称 战友 ,工人可以互称 师傅 ,专业造诣高者可称之为 大师 。但此种行业性极强的称呼一旦被用来称呼 界外 之人,通常则会给人以不伦不类之感。

三是不恰当的简称。某些同事之间使用的非正式的简称,例如,把 范局长 简称为 范局 ,把 沙司长 简称为 沙司 ,把 周校长 简称为 周校 ,均不可使用于正式场合。

另外,与他人打交道时,不使用任何称呼,也是极不礼貌的表现。

3.不通行的称呼

有一些称呼,仅仅适用于某一地区,或者仅仅适用于国内。一旦它超出一定范围,就有可能产生歧义。此类非通行称呼主要有两种:

一是仅适用于某一地区。北京人称别人为 师傅 ,山东人则习惯于称呼别人为 伙计 ,这类地区称呼在其他地区往往难以 畅行无阻 。

二是仅仅适用于国内。一些中国人常用的称呼,例如, 同志 、 爱人 等,绝对不宜用于称呼一般的外国人。

4.庸俗性的称呼

在公务交往中,一些庸俗而档次不高的称呼,绝对不宜使用。动辄对他人以 朋友 、 兄弟 、 死党 、 哥们儿 、 姐们儿 相称,往往只会贬低自己的身份。

应当指出的是,在正式场合,不论对外人还是自己人,最好都不要称兄道弟。要是张口闭口 张哥 、 李姐 、 王叔 ,不仅不会使人感到亲切,反而会让别人觉得称呼者的格调不高。

5.绰号性的称呼

在一般情况下,一名有教养的职员绝对不可擅自以绰号性称呼去称呼别人。不论自己为别人起绰号,还是道听途说而来的绰号,都不宜使用。一些对他人具有侮辱性质的绰号,则更是应被禁止使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