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五子登科是哪五子精选20篇

浏览

3983

文章

1000

古代技术进步——农业劳动中提高体质能力

全文共 1684 字

+ 加入清单

从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农业和农业社会在欧洲大部分地区逐渐传播了大约4000年。慢慢地,整个世界都进入了农业社会。在古代社会,种植庄稼和驯养动物是人类生存的手段。可以说,此时的农业是一种自给农业。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出现了,人类逐渐学会使用石器或骨头来制造各种农业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制造石器和骨器的工艺越来越好,制造的工具也越来越实用。然而,可以再次使用的工具仍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石制工具的笨重和脆弱难以克服,有时偶然的碰撞可能会破坏工人的长期劳动成果。人类很难通过使用石器来扩展他们的体能。当时,青铜器的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活力。

在考古学中,我们通常称青铜被人类广泛使用的时代为青铜时代。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相当于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欧洲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非洲和美洲出现得较晚,但不迟于公元前11世纪。在此之前,人们主要使用的金属是铜,主要是从一种绿色孔雀石矿石中提取出来的,其他金属也是慢慢被发现的。后来,铜匠学会将锡和铜混合制成青铜合金。虽然锡和铜的质地都很软,但它们可以结合成更硬的合金。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青铜合金逐渐取代了石器。

人们开始用铁制造工具和武器的时代被称为铁器时代,这是继青铜时代之后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人们在冶炼青铜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冶铁技术,铁器时代到来了。像青铜时代一样,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时期进入铁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生活在小亚细亚的赫梯人是第一批人工炼铁的人。铁比青铜硬,不易损坏。此外,铁矿石的含量比青铜高得多,这使得铁比青铜便宜。对铁的需求很快超过了青铜,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取代了青铜。

根据考古发现,出土的早期青铜时代的金属工具几乎没有农业工具,主要是仪式和乐器。这可能是因为当时金属非常珍贵,农业工具主要是由石头和木头制成的,但也有可能农业工具是生产活动中的实用工具,损坏后很难修复,只能在返回熔炉后才能重建,或者古代人一般不会选择农业工具作为埋藏物。后来,由金属制成的农具逐渐变得丰富起来。现有的铜工具主要有铁锹、镥、铧、锄、镰刀、锯子、凿子、锥子、切割机等。可以看出,在古代农业中,金属工具已被用于农业劳动,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正是铁的使用将生产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铁器比青铜器便宜且坚硬,这为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已经有许多工具,主要是农具和手工工具。铁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也扩大了人类在农业劳动中的体力。

青铜器不仅被用作乐器、祭祀工具和农具,还被用作武器。在古代,武器被广泛使用和制造。斧头被认为是最早的武器工具。在商朝,青铜斧出现在中国。它们不仅用于军事,而且雕刻精美,用于礼仪。斧头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它们可以用来砍树和战斗,让人类变得更强大,提高他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除了斧头,最著名的武器是剑,在古代中国被誉为“矮个子士兵的祖先”。真正被称为剑的武器也出现在青铜时代。1650年古梅森尼制造的剑已经非常精致,主要是一把3英尺长的用于暗杀的剑。中国古代制造的剑甚至更有名。刀剑出现在黄帝时代。在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剑都是青铜制成的。例如,著名的剑如“蒋干”、“莫邪”、“巨爵”和“春军”都是青铜剑。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剑也是用青铜制成,质量上乘。它们被深埋地下超过2500年了,仍然像新的一样明亮。我不得不说,当时我国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非常熟练了。

铁器的出现不仅引发了农业革命,而且对武器制造也有深远的意义。铁坚硬且相对便宜,这大大降低了武器的制造成本。铁在战争中逐渐发挥出它的优势,军队装备了更先进的武器。武器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加。我国的武器种类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了一个对短武器、长武器、火器、隐藏武器等进行详细分类的特殊体系。

随着武器的出现,将会有战斗甚至战争。在古代,一个国家武器的质量或多或少象征着这个国家的力量。虽然武器的出现造成了无数的痛苦,但它也增强了人们的体能。

摘自清华出版社授权的《科学技术史与方法论》

推荐:一本“透视”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史和方法论的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中国古代对于日月食的记录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一部非常古老的书《尚书·胤征》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夏朝仲康时代,负责观察天象的羲和沉湎于喝酒,把自己观测天象的职责抛在了脑后,结果日食发生时,他没能及时预报,造成了很大的社会混乱,他也为此送了命。发生日食在古代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晋书·天文志》上说,太阳主宰着万物生长,是君主的象征,如果君主行为有过失,上天就会表露出征兆对他进行警示。尤其在发生日食时,君主就有亡国的危险了。因此,大凡有食分较大的日食发生时,皇帝就要穿着素色衣服,避免去正殿;大臣则要举行各种救助太阳的仪式。与日食相比,月食的发生虽没有日食那样受重视,但是月亮在古代是皇后的象征,它所发生的变化也是不能忽略的。

中国古代对于日月食的记录保持了长期的连续性。最系统、最完整的日食记录要属《春秋》中所记录的由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中的37次日食。这些日食通过后世的计算核对,有33次是完全可靠的。从春秋到清末,中国共记载了一千六百多条日食记录,一千一百多条月食记录。这些记录,在现代天文学研究中仍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文言文文学常识之古代官职

全文共 5098 字

+ 加入清单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安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问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代东北指哪些地方?山海关是如何把东北和华北分割开来的?

全文共 230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提到东北,基本上就是指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在改革开放以前,东三省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省份。历史上,东北是指一个很大的区域,并不是单指这三个省,据查证“东北”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职方氏》。山海关的出现才第一次真正划清了东北区域,将它和华北分割了开来。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东北在古代是如何划分形成的,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看看吧。

明代的山海关:关东(东北)区域概念的形成

近现代历史上,东北地区有一个名字可谓是人人皆知,就是“关东”。这一称谓出现在明代,直到当代仍在民间盛行。所谓的“关东”,就是指耸立于河北与辽宁交界处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四盟市等,泛称东北。而以山海关为限隔,则有关里(内)、关外之别称。

东北(关东)这一区域概念的形成,形成一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与长城特别是与山海关的修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早在战国时期,地处北方的燕国,为防御“东胡”内侵,始筑长城。当时,还有赵国也出于同样的目的,兴修维护自身安全的长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防御北方强敌匈奴的不断内侵,集燕、赵等国之大成,将各段长城连成万余里,辽东处长城以内,自无里外之分。

明朝统一全国后,先后遇到两大劲敌,对它构成了严重威胁:北方的蒙古和女真。明初修长城,主要是为防蒙古而设的防线。后期加修加固辽东长城是以防女真人为目的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徐达率部创建关城(今山海关)。山海关与一般建城的不同之处,就是把一座城同万里长城连为一体。关城背依雄峻的燕山山脉,临万顷碧波的渤海,所谓“襟连沧海枕青山”,山海关之名,即源出此义。

明朝山海关的建成对东北区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山海关恰好处于河西廊的咽喉之地,它像一把大锁,牢牢地锁住了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陆路通道。在军事技术与交通工具不发达的三代,它的确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雄关。后来事实完全证明了这座雄关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后金在辽西徘徊了20多年,整整两代人都无法打破这座雄关的防御,只能望关兴叹,驻足却步,几度临关又几度无功而返。难怪古人称它:“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山海关的出现,第一次把华北与东北截然分开,自此便成为两大区域的天然分界线。

满清东三省

明代以来,东北地区有“关东”之称,清代始有“东三省”之称。清朝是满族创建的一代封建王朝。东北是它的故乡,被清朝统治者尊为“龙兴之地”,因而受到格外重视。

1634年,皇太极尊沈阳为盛京。

1644年,满清在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政权的机会,进军中原,占领北京,明帝国灭亡。

自清朝定都北京后,以盛京(沈阳)为留都,“自山海关以东,留都之地,统以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以留都总管三省一切军政庶务。“三将军”虽不是行省名,但实际上是三个行省,建置与内地所设总督、巡抚有别,具有军事管辖的性质。

尽管三将军所辖地区与今日之东三省各自所辖范围有很大差别。但三将军体制完备,奠定了当代三省的版图。

顺治十三年(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故沈阳又名奉天。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改东北地区的军府制为行省制,遂裁撤盛京将军,设奉天省,省会为奉天府。东北三省正式设立:奉天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

民国:东北四省

1914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设立热河特别区域,脱离直隶省直属于民国政府。1928年9月17日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将热河改为省。

1928年12月29日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通电全国,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史称东北易帜。1929年张学良将奉天省改称为辽宁省,取意辽河流域永远安宁,改奉天市为沈阳市。

辽宁、吉林、黑龙江和热河合称东北四省。

伪满洲国十九省

1932到1945年间,日本侵华,东北沦陷,扶植伪满傀儡政权,定都于新京(今长春)。辽宁省重新改回为奉天省。

伪满了加强殖民统治,1934年伪满政权将四省分为14个省2市1区,1938年更是丧心病狂地划分成19各省1个特别市。这十九省是:热河、吉林、龙江、黑河、三江、滨江、间岛、安东、奉天、锦州、兴安西、兴安东、兴安南、兴安北、牡丹江省、通化省、北安省、东安省、四平省。

就这样一块地方,伪满为什么要搞出这么多省呢?也许是便于封官许愿,拉拢更多的人当汉奸为其卖命吧……

民国东北九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政府考虑到管理不便,对这一对小省进行了合并,合并之后,保留了9个省,奉天省又恢复成了辽宁省。这9个省分别是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除了这9个省,还设立了3个直辖市,即沈阳、大连和哈尔滨。

这九个省中,除了兴安省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呼伦贝尔市,其他8个省基本上都在今天东三省范围内。

国民政府针对东北其特殊的经济环境,国民政府还发行了一种区域性流通货币——东北九省流通券,限在东北九省流通,不能在关内使用。规定东北九省流通券与法币的兑换率1:10,即流通券1元可兑换法币10元。

建国之后的东北区划

1949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公布的新行政区划为6个省,即辽东、辽西、黑龙江、松江、吉林、热河。除了热河之外的5省,就是原来的东九省范围。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撤销热河省。原热河省所属承德市及8县划归河北省;建昌、凌源、建平、朝阳、北票等5县及喀喇沁左旗划归辽宁省;赤峰、乌丹、宁城3县及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3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至此,东北被划分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延续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唐代融诗情画意为一体的诗人是谁 古代诗人的诗歌风格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唐代诗情画意一体诗人是王维。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王诗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总之,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代的铜钱是什么味道?铜臭一词是怎么来的?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的钱币有味道吗?肯定是有的,钱放久了就会有一种味道,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味,我们一般统称为“钱味”。很多商人发现了商机或是有利可图的时候就会感叹一句:“我闻到了钱的味道”。在古代,钱基本上都是用金、银、铜所制成的,尤其是铜,使用率很高,放久了之后就会有一种金属的味道。那么古人为何说钱是“臭钱”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唐朝赵璘《因话录·卷五·征部》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有个做官的人下朝后,去拜访他的朋友,看见有个穿补丁衣服的和尚在座,于是有些不高兴,还没坐就走了。

后来,他对朋友说:“你为什么喜欢跟穿毛毡和尚的人打交道?我不知道他是贤能或平庸,只是感觉很臭。”

没想到朋友反驳道:“毛毡衣服是臭,但那只是外表,再臭也没有铜锈臭。铜锈的臭才是真的臭,而且到处都是,每次上朝都能闻到。难道你和他们在一起不觉得可耻吗?如今你却耻笑我与山野中有学问的人交往。品德高尚的人都认为草野之音胜过正式乐队演奏的音乐,我看那清贫之人远胜于今天位居高官的人。”

听到朋友一番话后,此人无地自容。

为什么古代用“铜臭”讥讽有钱人?

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在位时,上至公、卿,下至郎、吏,都订有明价。当时有个叫崔烈的人,特别透过上层的关系,以一半的价钱(5百万钱)买到一个订价千万的司徒官职,消息传开,议论纷至,崔烈的官誉也大受影响。

根据《后汉书·崔烈传》记载:东汉时,一名叫崔烈的人,用五百万钱买了个相当于丞相的司徒官职。由于司徒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是掌握军政大权、辅助皇帝的最高长官,所以,人们虽对崔烈的丑行议论纷纷,但当着他的面谁也不敢谈及此事。

一天崔烈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意思是说,人们对我当上三公有何议论。崔钧据实相告:“论者嫌其铜臭。”这就是“铜臭”一词的来历。

反正后来铜臭就成了讽刺有钱人的意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国古代打仗打输了为何要叫做“败北”?是因为输了逃向北方吗?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可以通过反应我国古代文化的小说或是影视作品中听到一个词,那就是“败北”。常常被用在打了败仗的人身上,另外还会被用来泛指在各种竞争、竞赛中失败。那么这个“败北”一词究竟有着什么意义?为何不是“败东”、“败西”、“败南”呢?败北是指战败后向北逃窜吗?

古代称战败为“败北”,是因为“北”是“背”的古文。“北”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为“背”或“相背”。《说文解字》:“北,背也,二人相背。”由此,“北”引申为人体的部位,与胸相对的背部。古人说:败北,意思是打不过转背而逃。

古时两军交战,若一方败退则以“背”对胜利的一方。所以“北”就有了失败的义项。《孙子·军事》:“佯北勿从。”这里的“北”,即是“败”或“败逃”,意为“敌人假装败逃,不要盲目追赶”。《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嘗败北”。西汉初期的政论家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及的“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其意也为“追杀败逃的敌军”。

故而,“败北”与向北方逃跑没有任何关联,也不能称为“败东”“败西”或“败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的花刺子模是如今的哪个国家?有哪些历史依据?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花剌子模在古代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并不是专门指哪个国家,意思就是“太阳的土地”,指的是阿姆河下游以及咸海南岸地区吗,也就是如今的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吉尔吉斯斯坦所在的地方。那么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花剌子模的历史吧。

1,花剌子模的历史渊源

花剌子模地区进入文明的视野源自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征服,之后花剌子模地区相继被亚历山大帝国、贵霜帝国、萨珊波斯所统治,这一时期居民的信仰主要是波斯的拜火教和古印度的佛教。

至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并在651年征服萨珊波斯,花剌子模则在公元700年前后被阿拉伯人征服,从此开始伊斯兰化。

2,花剌子模帝国

在中亚地区,花剌子模帝国的历史与塞尔柱帝国、西辽、古尔王朝密不可分。

公元10世纪,阿拉伯帝国哈里发为了压制波斯人,便启用突厥人,塞尔柱帝国灭波斯人的布韦希王朝,入主巴格达,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主导者,花剌子模也被纳入塞尔柱帝国范围。

后来,随着塞尔柱帝国的衰落,花剌子模开始独立,并在12世纪形成了以“花剌子模”为国名的王朝。

公元1142年,西辽迁至中亚后与塞尔柱帝国决战,最终塞尔柱人战败,西辽大军随后进入花剌子模地区,花剌子模对西辽纳贡称臣。

塞尔柱帝国灭亡以后,其中亚地区的领土被花剌子模和古尔王朝接收,西辽成为中亚霸主。

但西辽始终想要回归故土,所以对花剌子模仅仅满足于称臣即可,后来花剌子模在西辽的支持下灭了古尔王朝,成为中亚地区可以抗衡西辽的巨大势力。

1210年,花剌子模在怛罗斯地区大败西辽,成为中亚霸主,西辽开始衰落。

这一时期的花剌子模帝国版图囊括中亚河中地区、霍拉桑地区与伊朗高原大部,其面积与整个印度次大陆相当。于是自信心爆棚,开始挑战蒙古人,杀死蒙古使者后引起了成吉思汗的西征。

1219年~1221年,成吉思汗将攻金的战事交给木华黎后,亲自率军开始了对花剌子模的战争。

蒙古的第一次西征毁灭了花剌子模,对,是毁灭了!这次西征的血腥杀戮留给了伊斯兰世界太多的惊恐。同时也将也将成吉思汗的作战方式带到西方:

迂回、骑射、蒙古铁骑、屠城、杀戮和恐怖!

这次西征,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逃亡里海,王子扎兰丁逃亡印度,后来辗转回到两河地区。

至1231年春,扎兰丁在今高加索地区被蒙古人所杀,花剌子模帝国彻底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代皇帝将人赐死,为何不举家逃跑?有逃跑的可能吗?

全文共 142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皇帝赐人自尽的情节,其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比如说赐毒酒、赐白绫、赐自刎等等。那些个被赐死的人从来都不挣扎,都是乖乖的去迎接死亡。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被皇帝赐自尽的话,能不自尽,选择连夜跑路吗?

案例一:不好好上路:

在历史上,被赐自尽的名人还挺多,比如吴王夫差赐伍子胥自尽,嬴政赐吕不韦自尽,赵高矫赐扶苏自尽等等。即便牛逼如杀神白起,在被秦王赐自尽后,还是乖乖用剑自刎了。

试问,被赐自尽的话,可以不好好上路吗?

你别说,无奇不有的历史长河中,还真能找到这样一个人。来看史料: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二

(元)勰等以高祖遗诏赐冯后死。北海王详使长秋卿白整入授后药,后走呼,不肯饮,曰:“官岂有此,是诸王辈杀我耳!整执持强之,乃饮药而卒。

这段话是讲北魏孝文帝将自己的皇后冯氏赐死。皇后拒绝接受毒酒,边逃边喊。于是乎,旁边的执行者一拥而上,强行给她灌下毒酒,不久后冯氏便毒发身亡。

从这段我们可以看出,皇帝赐死时都是有执行者从旁监视的,一旦发生不可控事件,那么这些监视人是不介意过来帮你上路的。

而赐自尽,已属于法外开恩,起码让犯人死的体面。如果犯人反抗,那么被抓住后就没有这么体面了,而且还会连累自己的家人。故选择逃跑的人在历史上几乎没有。

案例二:本人配合,无奈死的太慢:

还有一种特别的情况,就是本人配合,但死不成,这是怎么回事呢?来看史料:

赵尔巽的《拳变余闻》中有这样一段记录:

为舒翘请命,枢臣以闻,乃赐令自尽,派陕抚岑春煊监视。

舒翘犹以为必有后命,其妻谓之曰:“君无冀也,吾夫妇同死耳。”

乃以金进。

舒翘吞少许,逾三时不死,犹处分家事。

又痛九十余老母见此奇惨,既而自恨曰:“刚子良害我。”

春煊迫于复命,乃更进鸦片烟,两时仍不死。

再进砒霜,始偃卧而呻,夜半犹未绝,乃以厚纸蘸热酒,连蔽其七窍,乃绝。

其妻仰药殉焉。

这段话是说清末的军机大臣赵舒翘被慈禧赐自尽。

可怜的老赵先是吞了一小块金子,过了三个多小时,没死,还在精神抖擞地安排后事。

又吞了点鸦片,过了两个多小时,仍旧没死。监视人春煊急了,反复催促。

没办法,老赵再吞点砒霜,到了半夜还是没死,只是不停呻吟。

家人不忍心老赵再痛苦挣扎,只好用厚纸蘸上酒,堵住其七窍,反复数次,才死透。

为什么死的这么慢呢?究其原因,一方面老赵身为军机大臣,一向身体硬朗,所以不容易死。另一方面还有历史背景,临死老赵还抱着期待,想等慈禧刀下留人的圣旨,故有意拖延。谁知慈禧狠绝……

案例三:逃脱升天:

看完以上两个案例,你可能要问了,那有没有人真的逃过赐死呢?告诉你,还真有。

这个人叫贾道冲。他被唐代宗赐死的时候,毒酒已经摆在面前了。这时他的儿子贾直言在旁边跟皇帝派来的监视人说:我听说死之前要拜一下四方神灵位的,请允许我父亲做完这些再死。

监视人想那拜就拜吧,也是最后的心愿了,应当满足。

没想事情发生了反转,乘着贾道冲拜神的功夫,贾直言一把抢过毒酒,一饮而尽。

为什么?因为毒酒只有一杯。父子情深,他想代父亲去死。不过可能是贾直言命硬,竟然喝完没死。据说人们在为贾直言准备后事时,毒酒竟然自行从双足排了出去,然后他醒了(明日鸩泄于足而复苏)。

唐代宗听说这个故事后,被贾直言的孝心感动了,决定免去他父亲的死罪,改为父子俩一起流放。就这样,贾道冲逃过一劫。这也是现今历史上能查到的,唯一被皇帝赐死后还能活着的人。

我们看了三个案例,没有一个是被赐死后逃走的。其实倒不是他们不愿意逃,而是被赐死时,他们的命就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古代仗刑下手有多狠?为什么没打几下人就死了?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的“五刑”当中,杖刑排名在第二位,这个刑简单的说就是拿着打滚子打屁股。其实最初的“杖刑”与“笞刑”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不过施行的地方可能不一定是在屁股上了,有可能是在背上。而这就到导致了很多受刑者还没挨几下就被活活给打死了。因此,从唐太宗时期开始,“杖刑”和“笞刑”正式分家。在唐朝的律法之中,杖刑有着从60棍到100棍五种等级,那么问题来了,按照人体正常承受能力来计算,普通人的身体到底能够承受多少杖呢?

大家知道,古代的“杖刑”,可不同于小时候父母拿裤腰带抽你的屁股,所谓“杖”,都是直径碗口粗的大棍子,光是想想那种棍子以极快的加速度冲击屁股,很多人心中就会感到不寒而栗。而按照正常的行刑方式来说的话,如果不出意外,只需20杖就足以结果一个普通人的性命。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出现了很多奇怪的案例,有些人是百打不死,而一杖就要命的也不在少数,那么同样是庭杖,为什么最后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呢?要知道,实施庭杖的也是人,犯人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上,因此多年以来,他们苦练打屁股的功夫,从而诞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打法。

据说,要练习打屁股的绝技,需要首先将一张宣纸放在豆腐上面,然后使用棍棒猛击,以宣纸不破、豆腐破碎为最高境界。如果犯人的家属肯塞钱,或者挨打的和行刑人有什么关系的话,那么打屁股的时候就只做表面文章,虽然看上去外面打得皮开肉绽,但是实际上根本没什么大碍,回去涂个金疮药,第二天就能够下地走路;要是不给钱,或者正好是仇人的话,就按照对付豆腐的方式对付犯人,一棍子下去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大碍,但是实际上已经伤及了犯人的五脏六腑,弄不好大出血一命呜呼也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当然日子久了,朝廷也能够看出些许门道,于是将庭杖的轻重程度分为“打”、“着实打”和“用心打”三种程度。所谓“打”,就是让行刑人随便糊弄一下,不需要太认真;而所谓“着实打”,那就是要实实在在下真功夫去行刑了,不打个天昏地暗决不罢休;最后所谓的“用心打”基本上是宣告了犯人的死刑,因为在这种程度的刑法之下,犯人们基本没有生还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代黄金饰品的收藏价值大吗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金首饰价值在古代是达官贵人才戴的起的,您能说古代金首饰价值不大吗?从古代妇女的头饰中可以看到当时社会发展的经济状况,经济越发达,妇女们所佩戴的头饰越多,制作的也越为精巧,复杂,那么,古代黄金饰品收藏价值大吗?

古代黄金饰品的收藏价值大吗?

古代的黄金饰品算是古董了,当然很值钱,收藏价值很大,但是一般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一般来说,普通的现代黄金首饰只具备保值的功能,没有太多收藏的价值,可以购买作为投资或保值,有些黄金制品是有收藏价值的,比如是大师级设计师的作品(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绝版发行的时尚首饰,古董黄金制品都具有收藏价值。

妇女们佩戴头饰也是有身份地位的讲究的,不同地位的人在不同场合所佩戴的头饰不一。这点从《后汉书·舆服志》中可以看出,其中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时所佩戴的首饰:“簪以瑇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皇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左右一横簪之,以安蔮结。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级焉。”

以上是关于“古代黄金饰品的收藏价值大吗”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的黄金知识敬请关注团贷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代行军打仗的粮草都是什么?没有压缩食品他们吃的是什么?

全文共 1567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对食品也有了很多的处理方式,在军营里面就有压缩食品等等之类的便于携带的食物,但这些东西在古代自然是没有的,那古人在打仗的时候,他们非常需要的就是粮草了,那粮草中包含有哪些食物,古代人行军打仗的时候吃的都是些什么食物呢?他们又是如何解决食品的运送和保存的问题的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影视剧中的粮草

在很多影视剧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每逢大战之前,将军们最先考虑的,除了如何取得胜利之外,首先是粮草的问题。而粮草,也成了古代大型战争当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胜负手。

比如在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当中,曹操原本实力较弱,但正是因为偷袭了袁绍的粮仓,然后才取得了战争的先手,最后得以打赢这场战争。而这场战争,也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为后来三国时代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再比如,诸葛亮几次北伐,每次出征之前,首先要考虑的,也是粮草问题。甚至很多时候,粮草一度成了双方胜负的关键因素。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指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古代社会,没有现代的罐头或者压缩食品之类的东西,那古代大军到底吃什么呢?2、古代行军吃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各个时期的军粮都不一样,都是跟随着当时的生产水平和后勤补给水平而变化的。

在远古时期很少有战争,各方面的生产能力都比较低下,但是野生动物居多,当时的人们可以抓动物和采野菜填饱肚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五谷杂粮开始进行了种植,小米因为比其他食物耐储存,成为军队当中的主要主食,将小米熬成粥,或是加上点野菜,一起进行熬制,士兵以此粮食充饥。

这也是为什么,在春秋战国之前,战争的规模大多较小。而到了战国时期之后,则会出现动则几万甚至几十万军队的大混战了。因为在此之前,后勤补给水平跟不上。如果强行拉几十万人去打仗的话,估计就算把沿途的草根树皮都吃光,也无法满足几十万人的口粮需求。

而从秦朝开始,随着小米开始在军中大范围推广,大家发现小米的诸多好处。往后近两千多年里,小米就一直都是中原军队的主粮了。3、古代军队的粮食

当然,除了小米以外,也不是没有其他粮食。到了唐宋之后,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上升小麦开始兴起,军队会将小麦磨成面粉,做成烧饼,烧饼有易携带和吃起来饱腹感强的优点,在唐宋时期在军营当中很为流行。能够在军中吃上面食,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了。因为在绝大多数时候,古代军队都只是以能够填饱肚子为主。想要在军中吃到像样的食物,来个四菜一汤,那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士兵来说,绝对只能是一个奢望。能吃普通的粗粮吃饱,就已经很不错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游牧政权的军队。历史上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也不在少数。而游牧民族的后勤补给方式,以及口粮的来源,往往也和中原王朝有较大的差异。因为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在粮食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游牧民族粮食比较少,但是他们盛产牛羊,士兵们都吃牛羊肉奶制品,有的时候遇上吃不完的情况下,将剩下的牛羊肉风干,方便储存。

当时对储存技术有限,口感方面会大打折扣,但是真正的饿的时候,不会顾及口味,能填饱肚子才是最好,加上奶制品和风干肉制品饱腹感极强,士兵吃了以后也不容易饿。饿了吃肉干,渴了就喝马奶。到了有人的地方,还可以进行劫掠抢夺,以战养战。正是这样的战斗特性,让游牧民族对于后勤补给的依赖很低,攻击范围大大提高。

而到了明清时期呢,士兵一般行军携带炒面,一般都是用小麦,大麦青稞等作物磨粉加盐炒制熟了以后,装上袋,给士兵们分发在行军途中备用。吃的时候要用水倒入炒面中,搅拌面糊食用,赶上断水时候,士兵吃这个会有噎住的感觉难以下咽。在军中,绝大多数都是吃这个。但也有特殊的时候,明成祖朱棣北征的时候,朱棣命手下官员把携带的米面枣和腊味犒劳给士兵们,也会将从蒙古俘获的牛羊宰杀,犒劳军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四大美女是哪四个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四大美女是貂蝉、杨玉环 、西施、王昭君。通常“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讲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讲的是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讲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四大美女是哪四个

王昭君

对于王昭君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她是汉朝外嫁到西塞的美女公主。她在去西区匈奴的路上,见路边一片荒凉,心里不觉难过起来,拨动了琴弦,奏起了悲伤的琴声。头顶南飞的大雁,听见这悲凉的琴声,低头看见马车上这个漂亮的女子,都忘了摆动翅膀,一下子从天上落了下来。从那以后,王昭君“落雁”的故事也就传开了。

貂蝉

喜欢耍王者荣耀的朋友肯定很熟悉貂蝉。“闭月”是貂蝉的代称。据说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

杨玉环

杨玉环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其实杨玉环开始进宫并不受宠。因为见不到君王杨玉环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

西施

西施是四大美女之首,传说有一天她正在河边洗衣服,她的脸庞倒影在水里,显得她更加美丽。游过去的鱼儿看见了她的倒影,竟然忘记了游泳,渐渐地沉到了水底,西施从此也有了“沉鱼”的美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代人打仗究竟是怎么打的?和电视剧上完全不一样

全文共 3002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人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现在已经是没有办法完全了解了,只能从一些史料典籍里面去看,而古人的战争,现代人受到影视剧的影响,以为古代打仗真的就和电视剧里面差不多,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但其实,我们都被电视剧骗了这么多年,古代人打仗完全是另外一幅场景,和影视剧中是很不一样的。

提起冷兵器时期的战争,想必很多人会想起《三国演义》中“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许诸裸衣斗马超”、“赵子龙单骑救主”、“葭萌关张飞战马超”等经典战斗场面。这些战斗场面给我们的印象是:冷兵器时代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似乎是武将个人的武艺高低,而不是他们用兵的谋略,两军士兵也不用拼命厮杀,只要给自己的主帅当拉拉队就好了。

除武将单挑在古装战争剧中经常出现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战斗场面是两军主将下达进攻命令后,士兵冲出本阵与敌军混战在一起,叮叮咣咣地乱打一通,然后一方士兵获胜,一场战争结束。

无论是武将单挑还是士兵混战,影视剧中的战争场面无疑都把冷兵器战争简单化了。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正处于热兵器战争时代,谁都没有见过冷兵器战争,故而很多人对冷兵器战争十分陌生,甚至对影视剧中的战争场面信以为真,梦想自己也能骑上骏马披上铠甲手持长枪,冲锋陷阵杀敌立功。实际上,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远比影视剧残酷得多,但也精彩得多,至于那时候的战争到底怎么打,却又涉及到政治和军事的不断演变。

下面,我们先了解下中国战争史上的第一代“战争明星”——战车。

人类发明车起初是为运输货物,后来被逐渐运用到战争中,这在夏、商、周三代的战争中皆有记载,周武王在著名的牧野之战中就出动了“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进入春秋时代后,周天子丧失权威,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大规模的车战开始成为主流作战方式。

战车的建制是“乘”,关于“乘”的规格,一说是30人(包括车士3人,随车徒兵27人),另一说是75人(包括车士3人,随车徒兵72人),其中3名车士是核心战斗人员——车左执弓矢,主远程进攻;御者驾战马,主进攻方向;车右执矛戟,主近程进攻。两个战车对冲交战时,不是迎头相撞,而是多用错毂而战的方式,车右利用战车相遇的时机,使用矛戟打击对方的车左和御者以取得胜利。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错毂而战的作战方式通常情况下未必能一击必中,这就需要双方战车多次调头反复冲杀,直到其中一方胜利一方失败为止。战车每交锋一次是“合”,每调头一次是“回”,这便是演义小说中两员将领大战多少“回合”的由来。

由于战车比较笨重,同时战车和战马所占场地已经不少,再加上辅助战车的徒兵亦不少,所以战车通常是一字横向摆开,这就要求战场必须平坦开阔,故而车战多发生在平原地带。晋楚两国曾发生过三次大战,第一次在城濮,第二次在邲,第三次在鄢陵,城濮在今山东鄄城西南,邲在今河南荥阳东北,鄢陵在今河南鄢陵,这三处战场皆在中原地区,晋楚两国数百乘战车得以飞驰交战,中原诸侯为之侧目。

战争本来是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但春秋时代独特的政治、文化风尚却给车战注入了许多梦幻的元素。那时的贵族在周礼的指导下必须得掌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因此他们多能在内辅佐国君理政,在外治军征战疆场,每逢重大战事,贵族都会领兵出征,甚至国君也会亲自上阵。即使在战争中,这些贵族也会把一些礼仪带到战争中,其中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宋襄公了,鲁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年),宋襄公和楚成王在泓水进行决战,宋军在主场作战,早已摆好阵型,但他多次放弃合适的战机,非要等楚军全部过河并摆好阵型后才进行决战,结果宋军战败,就连自己也受了箭伤,于是宋人纷纷指责宋襄公,宋襄公对此解释说: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宋襄公的意思是说君子在打仗时不两次伤害敌人,不擒捉头发花白的敌人,不靠关塞险阻取胜,也不攻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打仗就要光明正大地打,绝不靠阴谋诡计和险要地形取胜。从表面上看,宋襄公在战争中坚持古礼,思想太过迂腐,但纵观春秋时代的历次大战,宋襄公的做法在当时确实很普遍,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为报答楚成王当年的厚遇之恩,甚至主动后退三十里表示报恩。在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的邲之战中,楚庄王大败晋军,晋军在逃亡时战车陷进坑中无法前进,前来追击的楚军没有趁机进攻晋军反而教他们如何抽出车上的大旗和横木以顺利逃跑,晋军跑着跑着又调过头来,调侃帮助他们的楚军说:“我们可不如大国的人有多次逃跑的经验呢。”

在赵氏孤儿的故事中,有一个帮助赵家度过难关的晋国大夫韩厥,韩厥不仅在故事中有君子风范,就是在历史上也有着典型的君子风范。鲁成公二年(前589年),晋军在鞍之战中击败齐军,韩厥追上齐顷公的战车后,没有急着擒拿齐顷公,而是捧着酒杯和玉璧献给齐顷公并谦虚致辞,结果齐顷公趁机逃脱,韩厥只抓住了齐顷公的车右逢丑父。鲁成公十六年(前575年),晋军在鄢陵之战中击败楚军,韩厥又追上楚国的盟友郑成公,韩厥以“不能再次羞辱国君”为由放走了郑成公,韩厥的同僚郤至也在追赶郑成公时以“伤害国君要受到惩罚”为由停止了追击。

通过以上战例可知,周礼在车战中确实普遍存在,贵族们和士兵们在战争中主动遵行周礼为残酷的战争带来了有温情的人性,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春秋时代的车战以击溃敌人为目的,而不是以歼灭敌人为目的。对于旗鼓相当的强国来说,遵行周礼显然能够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有助于争取周边小国归附自己,实现自己的霸业。

回头再看宋襄公,后人多对他讲究“仁义”冷嘲热讽,实际上,宋襄公的做法在当时无可厚非,导致他失败的根源还在于宋国的实力不如楚国。当时的楚国历经楚武王、楚文王和楚成王三代有为之君的治理后,疆土已经大增,国力日渐强盛,不再是偏居一隅的蛮夷小国了。宋襄公自不量力,在泓水之战前得罪中原列国,把中原列国推向楚国,使宋国孤立起来,给了楚国全力进攻自己的机会,泓水之战其实是宋襄公外交失败的必然结果。

然而,春秋时代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许多不那么光明正大地新战术也逐渐被应用在战场上。鲁隐公五年(前718年),郑庄公用前后夹击的战术击败了燕军。鲁僖公五年(前655年),晋献公用假道的策略灭亡了虢国。鲁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晋襄公用伏击的方法全歼了秦军。《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说“兵者,诡道也”,进入春秋中晚期后,所谓的“贵族战争”逐渐消失,实用主义战术开始普及,晋楚三次大战中出现的那些戏剧性场面再也难以见到了。

同时,春秋时代也是一个“弱肉强食”和“下克上”的时代,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后,最后形成北方晋国、南方楚国、西方秦国、东方齐国四强鼎立的局面。而在诸侯列国内部,国君的权利越来越弱,士大夫的权利则越来越大,郑国有“七穆专权”,鲁国有“三桓专权”,晋国有“六卿专权”,齐国有“田氏专权”,秦国亦有一段“庶长专权”的时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册封晋国的三家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晋国由此正式分裂为韩、赵、魏三个国家,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的战争不再以击溃敌人为目的,而是以歼灭敌人、攻城略地为目的,动辄斩首几万甚至十万以上的战役屡见不鲜,作战方式单一的战车也就不再适应新的战争形势,曾经作为战车辅佐兵种的徒兵,也就是步兵,由于其作战范围比战车更广,作战方式也比战车更灵活,于是逐渐开始发展成为独立的兵种,成为战场上的新一代“战争明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国古代唯一被做成木乃伊的皇帝是谁?

全文共 2332 字

+ 加入清单

木乃伊很多人应该都了解过,是古埃及将国王大臣们的尸体制作成干尸,并且留存下来的尸体,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对木乃伊的了解不够,产生了很多传说。不过木乃伊大部分都是古埃及才有的,但是在我国古代,竟然也有一位皇帝曾经被制作成了木乃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被做成木乃伊的皇帝是谁,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耶律阿保机的第二个儿子耶律德光

契丹国,是与北宋并立的一个国家,契丹原来是游牧部落制,由耶律阿保机开国,首称皇帝。耶律阿保机雄才大略,他的妻子述律平不让须眉,这两口子率部几乎杀尽反对他的兄弟及其他七部部落首领,在血腥中登上皇帝宝座。耶律阿保机虽然统一了契丹各部,但并没有奠定契丹最后的版图,真正实现契丹统一大业的,是耶律阿保机的二儿子耶律德光。

耶律阿保机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耶律倍,二儿子耶律德光,三儿子耶律李胡。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是一个很强势的皇后,和汉刘邦的皇后吕稚有一拼。述律平是马上皇后,曾经率部击败过入侵的蒙古军队,耶律阿保机痛杀反对他的亲族及其他各部首领,都是述律平帮助最后下的决心,可见这个女人之厉害。耶律阿保机去世后,述律平临朝称制,掌握了朝廷的真正大权,群臣不敢反对。述律平不喜欢大儿子耶律倍,阿保机只好让耶律倍当了东丹国的国王,远离母亲;述律平最喜欢的是小儿子耶律李胡,但耶律李胡是个草包,最后反而是帮助父亲南征北战的二儿子耶律德光继承大统,是为辽太宗。

耶律德光是个很厉害的皇帝,他几乎随同父亲参加了统一契丹的所有战役,南征平州、幽州、镇州、定州,西征吐谷浑、回鹘、党项,俘虏赵思温,大败符存审,攻灭渤海国。后晋石敬塘对耶律德光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洲之地给契丹,使耶律德光最后完成了契丹的统一大业,并改契丹为“大辽”。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洲给辽国,直接造成了北宋一百多年的失地之痛。2、死在“杀胡林”的耶律德光被厨师制成了“羓”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耶律德光的暴行终于报应到自己身上。汉地的百姓奋起反抗,终于迫使他离开后晋国土,返回契丹本土。

返归途中,耶律德光总结了“三失”:第一失:命令各地搜刮百姓钱财;第二失:让契丹士兵打谷草扰民;第三失:没有早点遣派节度使去治理各镇。耶律德光虽有反思,却把罪过归于投降契丹的“汉奸”赵延寿和张砺等人。并没有承认自己作为君王有多大错。耶律德光总结了教训,并拿出了将来治理中原的办法写信告诉弟弟耶律李胡:推心置腹、和协军情、抚慰百姓。他没有等到治理中原的那一天,在返回契丹本土的途中去世。

耶律德光病逝的地方,名曰“杀胡林”,当时他得到一种病,中医称为“热疾”,得了这种病的人,是应该戒女色的,太医也这样劝他。但刚愎自用的耶律德光哪里听得进太医们的忠言,他认为他是皇帝,就连看病这种事也是自己说了算,没人敢辩驳他。耶律德光认为既然得的是“热疾”,更应该与女色交配泻火,正好俘虏了那么多后晋嫔妃宫女,于是耶律德光在病中坚持寻欢作乐,最后纵欲过度吐血而亡,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典范。

耶律德光死了,如何处理成了问题,当时正是大热的天,几天时间尸体就会臭了。此时朝廷传来太后懿旨,“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可愁坏了一干大臣,这要拉回去,尸臭能把人熏晕了。何况,尸体腐烂了,朝廷也不会轻饶了负责护送运回尸体的臣子们。惊急之下,有人出了个主意,把皇帝制成“帝羓”,也就是欲称的“腊肉”,可顺利运回。将皇帝制成腊肉,这可是有犯君威啊,但除此之外,也没有其它的办法,于是无奈之下,耶德德光的尸体被腌制处理,做成“帝羓”回京。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木乃伊皇帝”被安全送到京城,但这种运送方法让述律太后大吃一惊,大怒之下的述律太后下旨一面为儿子招魂,一面痛下杀手,出这馊主意的魏三刀,被当场斩杀。于是后人无人敢再效仿魏三刀,也没有皇帝再被制成腊肉,耶律德光成为历史上的唯一“帝羓”皇帝。3、耶律德光是怎么死的

耶律德光率部进入东京,百姓号呼奔走。耶律德光登上城楼,对百姓们讲:“我也是人,你们不要害怕,我要让你们从暴政下得到解脱。我本不想到这里来,都是你们皇帝引我来的。”后晋百官投降契丹,各镇节度使也大部分投降。

耶律德光以为中原皇帝做定,令契丹兵以牧马为名,四出抢掠,称为“打草谷”。契丹兵大杀大掠,开封、洛阳附近数百里间,成为白地,又以犒军为名,严令后晋官括钱,不论任何人,都得献出钱帛,所得财物,并不分给契丹兵,而且准备运回契丹国内。赵延寿见耶律德光已正式称帝,很不满意,请求做皇太子。耶律德光说:“皇太子要天子的儿子才能做,你做不得。”

当时刘知远在晋阳称帝,诸镇和后晋旧将多起兵响应。广大百姓也群起反抗,大部多至数万人,小部不下千百人,攻破州县城,杀死契丹任命的官吏。澶州起义军首领王琼,攻入州城,围击契丹将领耶律郎五;东方起义军攻破宋、亳、密三州。耶律德光很害怕,准备逃走,任命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留守东京。耶律德光则带着后晋降官数千人,宫女、宦官数百人以及晋府库所有财物,离开封北行。路过相州,屠相州城,城中人男子被杀,妇女被掳,婴儿被掷入空中,用刀尖承接,作为行乐,事后查点,凡死十余万人。耶律德光被迫退出,杀人泄忿,一路上看到荒凉景象,对蕃汉群臣说,破败到这个地步,都是赵延寿的罪过,又指一个汉奸张砺说,你也有一份。

耶律德光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得出所谓三失:各地搜刮百姓钱财,是第一失;让契丹士兵打谷草扰民,是第二失;没有早点遣返节度使去治理各镇,是第三失。”他当然很懊恼,走到栾城(河北栾城县)病死了,时年四十六岁。下葬于凤山,陵墓曰怀陵,庙号太宗。辽圣宗统和二十六年(1008)七月,奉上尊号谥为孝武皇帝。

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九月,增谥为孝武惠文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监狱是谁创造的?古代监狱条件究竟有多恶劣?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监狱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产物,早期监狱是因为阶级才出现,在原始社会因为人类还不分阶级,文明程度也不高,所以不会有监狱。直到人类社会出现奴隶主和奴隶这两大阶级,便从原始社会开始慢慢步入奴隶社会,既然有阶级就会产生权利的统治者,而统治者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就会制定一系列的法则,也就是规章制度。如有违法者就会收到对应的惩罚,此时监狱就孕育而生了。当然监狱的功能也是一直在变化,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节的产物,能发挥出多大的效果,还要看制定的规则是否合理。不过在古代监狱相信是没有人想进去住的,当时监狱条件究竟是有多恶劣呢?

传说中国古代最早提出要修建监狱的人是皋陶,皋陶是上古时期的人物,一般被认为出生于山西洪洞县。皋陶被称为中国司法鼻祖,和尧、舜、禹并称上古四圣,所以皋陶在古人的眼里还是十分有地位的。在上古时期,皋陶专门负责制定刑罚和教育工作,此后还推出了五刑和五教,刑教并肩,做人公正。不过皋陶每次断案就要靠一只独角兽,这只神兽能够判断出谁有罪,这样看来究竟公不公正也就不好说了...不过这些毕竟都是传说。

监狱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越早期的监狱越像是地狱,各种残忍的刑罚手段层出不穷,毫无人性可言。监狱最早是用来关押奴隶和战俘,不过当时并没有称之为“狱”,直到汉朝时期才确定了“狱”这样一个叫法。当时监狱的条件十分艰苦,从居住环境到饮食基本上都不是常人能够忍受的,关键是每天还要经历残酷的审讯,动不动就要上刑具,身体底子不好的人非常容易在监狱里就把自己的命给丢了。

有些朝代犯人送进监狱前,会先被毒打一顿,这叫“杀威棒”,目的就是让狱卒建立威信,方便日后对犯人的管教。在监狱每日还想吃新鲜的饭菜几乎是不可能的,饭菜没有馊就已经算不错了,而且有时候还会被故意为难,导致根本就吃不饱。往往最好的一餐,就是最后的一餐,当时被称为“断头饭”。这餐饭最为丰盛,会给犯人加一个鸡腿,人死也不做饿死鬼,一定要吃饱了再上路。

总之古代的监狱有着极大的压迫力,甚至有人宁愿选择自我了断,也不愿被缉拿入狱。不过各个时期的人肯定都不想犯法入狱,所以大家还是要时刻警惕自己,不要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代男子称呼女子的雅称 古代男子称呼女子的雅称是什么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男子称呼女子的雅称有:卿,可用于夫妻或好友间;内人,古代男子用内人指自己的妻妾;娘子,指未婚少女或丈夫对妻子的称呼;梓童,可用于皇帝称呼皇后;拙荆,丈夫对自己妻子的谦称;执帚,旧时雅士称妻子为执帚。

古代女性的社会称呼

古代女性的社会称呼随着身份地位以及朝代的区别而不同。《诗经》中有“厘尔女士”的称呼,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晋书》中用“巾帼”代表女性,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女史指的是: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无盐指的是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年初中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必备训练题填空题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7、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教材中《》《》《》《》等均出于此书。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汉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其中《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__________》合称“乐府双璧”。

9、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诗人。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520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520在古代的意思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古代农历的五月二十日,是潘金莲毒死武大郎的日子。其实520在古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在现代是表示我爱你的意思。520这天也是情人节,该节日来源于歌手范晓萱的《数字恋爱》中,“520”被喻为“我爱你”。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除了庆祝传统的节日之外,还很重视网络上的节日。网络情人节,是虚拟网络世界的第一个固定节日。定在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因为520和521的谐音都是我爱你。情侣们会在当天互送礼物,共同庆祝节日。

在520当天,朋友圈有着各种各样的晒幸福,不是鲜花礼物就是转账记录。而婚姻登记处,更是掀起结婚狂潮,比情人节当天还受欢迎。不仅玫瑰花大卖,餐馆和电影院也会爆满。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庆祝节日,也表达着自己的幸福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古代以肾补肾 推荐壮阳养生保健食谱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猪肾粥

主料:猪肾10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粳米淘洗干净备用。将猪肾剖开,挖去白色筋膜和臊腺,清洗干净,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煮沸成汤。将粳米倒入猪肾汤内,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以米熟烂为度。也可酌加少量食盐、味精、生姜等调味品。供早晚餐食用。

功用:功能补肾益气,涩精止遗。用治肾气虚弱,阳萎,早泄,遗精,腰膝酸软。

羊肾粥

主料:羊肾100克,粳米200克。

制作:将粳米淘洗干净备用。将羊肾剖开,挖去白色筋膜和臊腺,清洗于净,放人祸内,加入清水,煮沸成汤。将粳米倒入羊肾汤内,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以米熟烂为度。也可酌加少量食盐、味精、生姜等调味品。供早晚餐食用。

功用:功能补肾益气,养精填髓,用治肾虚劳损,阳萎,腰脊酸痛,足膝痿弱,耳聋,尿频,遗尿。

羊肾和乳粉

主料:羊肾1只,乳粉20克。

制作:将羊肾剖开,挖去白色筋膜和臊膝,清洗干净,放在锅内,加入清水。加热炖煮30分钟左右,以羊肾煮熟为度。兑入乳粉。空腹食用。

功用:功能温肾益气,补精添髓,用治下焦虚冷,阳萎不举,脚膝无力。

肉苁蓉炖羊肾

主料:羊肾1对,肉苁蓉30克。

制作:将羊肾剖开,挖去白色筋膜和躁腺,清洗干净;肉苁蓉洗净,切片。将羊肾与肉苁蓉一并放在砂锅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煮20-30分钟,以羊肾熟烂为度。捞去肉苁蓉片,酌加适量胡椒末、味精和精盐。当菜或点心食用。

功用:功能补肾助阳,益精润肠。用治肾虚劳损,阳萎,腰膝酸软,耳聋,夜尿频多和阳气虚弱所致大便秘结。

海狗肾粥

主料:海狗肾15克,粳米60克。

制作:将海狗肾用温水浸泡24小时,顺尿道处剖成两半,除去筋膜,洗净,切成节。粳米淘洗于净。将海狗肾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和葱、生姜、料酒、食盐。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至半熟,投入粳米,同煮成粥,供早晚餐温热食用。

功用:功能暖肾助阳,固精益髓。用治命门火衰,阳萎不举,早泄,滑精,精冷无子,腰酸,怕冷,小便频数。

海狗肾酒

主料:海狗肾1具,生晒参15克,山药30克,米泄酒1000克。

制作:先将海狗肾洗净酒浸,切片;再将人参、山药洗净,干燥,锉为末,一并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在瓷坛内,倒入米酒,密封坛口。每日振摇1次,浸泡7天以上。每次饮用2匙,一日2次。

功用:功能温肾助阳,益精补气。用治肾阳虚衰,阳萎。滑精,不育,畏寒肢冷,精神不振,腰膝冷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代战争中动员活动主要有哪些 战争的动员活动主要有哪些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战争中的动员活动主要有:1、发布誓言或檄文;2、征募兵士;3、征用车马;4、筹措粮草。战争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危机时的紧急措施,目的是保持和增强战争能力。

战争中的动员是什么样的

在古代虽然没有“动员”的概念,但在战争爆发前后已有发布誓言或檄文、征募兵士、征用车马、筹措粮草、扩编军队等活动,这就是古代的战争动员。动员按规模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动员按方式分为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动员按时机分为战争初期动员和持续动员。

动员属于战略问题,涉及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外交等一切领域,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决定性影响。

动员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是在平时进行。决定实施动员的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常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布动员令。

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战争规模和消耗的不断增大,动员也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动员的范围扩大。②动员的速度加快。③动员的数量增多。④动员的准备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