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诗人

诗人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诗人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诗人问题。

分享

浏览

6774

文章

231

香山居士是指哪位诗人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白居易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钱塘湖春行》《暮江吟》《题岳阳楼》。

香山居士是指唐朝的诗人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应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度过,与刘禹锡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自况。

展开阅读全文

现代诗人有哪些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现代诗人来说,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诗人,现代诗歌一般大都采用自由体裁,诗歌的格律和形式已经不再重要。现代诗人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现代诗人和当代诗人,一般的分法是将20世纪上半叶的诗人定义为现代诗人;20世纪下半叶及以后的诗人定义为当代诗人;这种分类法在中国已经被普遍接受。

现代诗人有哪些

20世纪的有: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林徽因、戴望舒、艾青、孙磊、范想、廖伟棠、沈浩波 吕叶、马兰、庞培、宋非、杨小滨、章平、余怒戈、麦蓝蓝等人。

21世纪的有:欧发伟、李云鹏、原筱菲、陈昂、苏笑嫣、杨若鹏、颜贤风、张牧笛、倚瑾桓、金涛、李军洋、慈琪、李唐、高璨、老祥、郑小琼、冰凌河(张印开)、南窗、潘祖诚等人。

展开阅读全文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是唐朝诗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的“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第一位诗人是谁?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考证的第一位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考证的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琵琶行》是我国哪位著名诗人的作品?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白居易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该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译文如下: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

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作为一首叙事长诗,这首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而生动地揭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琵琶女因“平生不得志”而“千呼万唤始出来”,又通过琵琶声调的描写,表现琵琶女的高超弹技。

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从“沉吟放拨插弦中”至“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代商妇诉说身世,由少女到商妇的经历,亦如琵琶声的激扬幽抑。

第四部分写诗人深沉的感慨,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写诗人,为第四段,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上会合。歌女的悲惨遭遇写得很具体,可算是明线;诗人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随琵琶女弹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断变化而荡起层层波浪,可算是暗线。

展开阅读全文

王维是什么派诗人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王维是什么派诗人

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王维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

展开阅读全文

岑参是什么派诗人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岑参,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岑参是什么派诗人

是边塞派诗人。他以诗歌描写遍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

岑参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夜书所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夜书所见》的内容

《夜书所见》的原文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的情感

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表达了作者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枫桥夜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枫桥夜泊》的内容

《枫桥夜泊》的原文内容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意思是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枫桥夜泊》的表达情感

《枫桥夜泊》通过写江南夜景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愁。

展开阅读全文

表达诗人崇高志向的古诗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表达诗人崇高志向的诗有:

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镇心帷车坐,偏愁云气晴。客行殊望雨,敢说为苍生。——洪亮吉《悯旱》

4、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戴熙《题画竹》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绝句》

9、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0、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张谓《题长安主人壁》

11、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语短长。——于谦《两袖清风》

12、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常阍。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离骚

13、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苏轼《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14、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

15、新诗句成相借问,闲来议尽共寻思。终今三十余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张籍《逢王建有赠》

1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7、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郑板桥《秋荷》

18、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金缕衣》

1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2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诗人代称的由来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辛弃疾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因此被称为词中之龙。唐代诗人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占所有诗歌的十分之七八,被称为五言长城。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词的人物,他的词一直被称为「英雄之词」。这些词主要表现了词人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雄心壮志,因此被称为词中之龙。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孟郊一生坎坷,经历凄凉,被称为寒酸夫子。

李商隐只有46岁,但他是唐代数千位诗人中最有才华的一位。当时,他享有很高的赞誉,因此被誉为凌云诗才。

唐代诗人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占所有诗歌的十分之七八。他被称为五言长城。一天,一位朋友读了秦系回应刘长卿的五言诗后,开玩笑说:长卿以为是五言长城,坚不可摧,秦系带领部队从侧面发起进攻。虽然别人老了,但他们的力量并没有减弱到壮年。长卿抵挡一段时间真的够了。

宋代诗人张先善写小令,有一次,一位客人称赞他:人们叫你张三中!因为你的《行香子》写出了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的好句子。张先不以为然地说:那不如叫我‘张三影’吧!客人不解其意,张解释说:云破月来花弄影,娇嫩懒惰,窗帘卷花影,柳路无人,堕落无影,这三个影字是我一生中最骄傲的!于是,张三影传开了!

宋代宋祁的《玉楼春》活了早春的风景,尤其是绿杨烟外小寒轻,红杏枝头春意盎然这句话最生动,时人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尚书。

宋代何铸有一首《青玉案》,结论是梅子黄时雨,人人服其工,士大夫称之为何梅子。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称郑鹧鸪。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因手指奇特而长,被称为长爪郎。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以花闻名。他被称为杜紫薇。温廷云思维敏捷。每次入学考试,八叉手都会变成八韵,人们称他为温八叉。

北宋诗人何铸身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他被称为何鬼头。宋代诗人梅耀臣以《河豚诗》命名,被称为梅河豚。

唐代诗人赵鹏有一首诗,描写了深秋的黎明风景,表达了怀归的思想,题为《长安秋望》。诗中有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靠楼的妙句,赢得了大诗人杜牧的赞赏,并给他起了一个优雅的名字叫赵一楼。

展开阅读全文

唐朝诗人元稹为什么被称为渣男?元稹究竟有多渣?

全文共 350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会说,字如其人,也会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和他的文采是相当的,如果能够写出流传千古的名句,让人读来非常感动,这个人或许也就是个很不错的人。但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却真的让人见识到了,人品和文采真的不能放在一起相提并论,他的诗写的非常深刻,属于非常经典的,然而他这个人,却是一个十足十的渣男。

1.公元779年,一个把爱情写的淋漓尽致的渣男,出生在了洛阳。他是北魏鲜卑族的后裔,一个标致得混血儿,他叫元稹。

公元799年,二十岁的元稹被朝廷安排到山西永济当个小官,当时的永济不太平啊,经常有散兵游勇抢掠平民,但是这一切都跟元稹没关系,他优哉游哉的当着小官,没事牵个狗在大街上遛弯。

一天,他遛弯到当地的一个寺庙,看见一群大汉围着一堆百姓,正准备下手抢钱。他本来只是想站在那里看看热闹,但是看着看着,忽然,就在人群中看见了一个美女!很美很美的,美女!

是的,只是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记你容颜。不行!我要救她!元稹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回县衙,找他的好友搬救兵,要去演一场英雄救美。

现实有时候真的很狗血,元稹一个年轻的小帅哥,带了一队官兵,从天而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驱散了大汉,救了美女。美女也两眼冒着小星星,跟他回了家。

元稹在家里一问,呦呵,这个美女还挺不简单,是个妥妥的富二代,地主家的女儿,出来玩不小心陷入了人群中,幸好得到元稹的搭救。而且,还跟自己有着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方亲戚。她叫崔莺莺。

自此,崔莺莺张口一个哥哥,闭口一个哥哥的称呼着元稹,元稹也妹妹前,妹妹后的献殷勤。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就很简单了。

哥哥——男朋友——老公。

一个穷屌丝,迎娶了有房有车有存款的白富美。看着过程很长,但是这都是在一年之间发生的事,因为一年后,元稹就走了,彻底离开了崔莺莺。

2.公元800年,与崔莺莺相识一年后的元稹上京考试,这次考试,考好了就是仕途一片明媚,考不好就只能继续蜷缩在这个小县城吆五喝六。考试拼的不仅是才学,还有人脉关系。元稹只有与崔莺莺的男女关系,他应该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当时的大官韦夏卿很欣赏他,但是还到不了为他出头的程度,仅限于看他顺眼而已。元稹也不认识别人啊,就想在韦夏卿这里突破,他知道韦夏卿有个没嫁人的女儿,就展开了迅猛的攻势。

写情诗,送鲜花,天天在闺楼下面转悠,就为了吸引韦丛的注意。

待字闺中的纯情少女韦丛,怎敌得过花丛老手元稹的套路轰炸。没过一段时间就倾心于这个混血渣男了。接下来,元稹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招式,竟然让朝廷大员韦夏卿答应把女儿嫁给他这个穷酸小官。

于是,京城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很多人根本不能理解的婚礼,元稹就是其中的男主角,这个声称自己单身的男主角。

至于崔莺莺,早就被在洞房之中的元稹忘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

多年之后,元稹又想起了崔莺莺,可能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便写了一本书《我的初恋》,学名《莺莺传》。在这本书里,他叫张生,崔莺莺就叫崔莺莺。在这本书里,他为自己始乱终弃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他说,莺莺是天下之"尤物",认为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只好割爱。

这个理由实在是让我捉摸不透。

元稹与韦丛的婚姻就是活脱脱的政治的产物,是元稹为了上位才费尽千辛万苦迎娶了这个妻子。

但是两人却恩爱的异常,这可能是渣男元稹这辈子作为丈夫最称职的时候。他下班就回家,从不在外应酬,不看一眼外面的莺莺燕燕,甜言蜜语只说给妻子听,还抢着帮妻子做家务。韦丛虽然出身富贵,但却对元稹微薄的俸禄毫无怨言,每天过着清苦的生活,洗衣做饭,相夫教子,两人如胶似漆,真是一对恩爱的神仙眷侣。

很快,元稹就在老岳父的隐蔽下,连升几级, 三十一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美好的日子马上就要开始了。

但是老天总是那么的残忍,809年,韦丛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这个时候,正是元稹刚刚升任的时候,眼看着生活马上变好了,妻子撒手离去,元稹痛不欲生,伤心欲绝,写下了三首《遣悲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三首诗,可谓是:字字真挚,声与泪俱。

很难想象出元稹写这三首诗会是怎样伤心欲绝的状态。可能是某个晚上,泪流满面的元稹看着妻子的遗物,抱头痛哭,涕泗横流,狼狈不堪,着实可怜。但是仔细查阅了以下元稹的生平纪事,让我知道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3.809年三月,也就是韦丛病重时期(韦丛七月去世)。元稹作为监察御史,公干出差到蜀地。他到蜀地第一件事不是去察看官员,而是直奔当时才名艳名冠绝一时的薛涛而去。

两人在梓州相会,一见面就摩擦出了激情的火花。就连薛涛这个四十二岁的风月老手,都敌不过三十一岁元渣男的风骚攻势。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出轨姐弟恋。他们两个,马上就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薛涛《池上双鸟》)

两人每天不分你我,朝朝暮暮都缠绵在一起,元稹回京之前,薛涛竟然陷得不能自拔,还写了一首《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可恨的是,家中妻子病重的元稹,竟然还回赠了薛涛一首《寄赠薛涛》,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这种渣男,世所罕见!元稹与薛涛缠绵没几个月,元稹就被调离四川,回去洛阳。从此,再也没跟薛涛见过面。

这段感情中,薛涛是可怜的,元稹走后薛涛极为思念元稹。这个风月了一辈子的女子,深深地陷了进去,不能自拔,这可能是她唯一动心的的一次。她每天给元稹写情诗,还手工做了流传千古的“薛涛笺”。但是什么笺,什么诗都没有得到元稹的回复。她知道自己是一个风尘女子,跟元稹在一起只会影响他的仕途,于是,她留下了一首《春望词》毅然遁入空门。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4.你以为元稹的渣男生涯就这样结束了,不,这些还不足以让他“渣”一千年。

元稹离开薛涛之后,韦丛去世,但就在他的守制期间,竟然又纳了一个小妾,叫安仙嫔,安仙嫔跟了元稹三年,同样因病去世,中年又丧妻,这个渣男,有时候又那么让人心疼。

5.但,很快,他又娶了第三任妻子,裴淑。这个妻子陪伴了元稹一生,直到元稹去世之后,她才去世。

裴淑也是名门女子,大家闺秀。但是她跟元稹的爱情,却不像韦丛一样甜蜜。自从裴淑嫁给元稹之后,元稹就开始了频繁调动的生活,往往很长时间见不到一次面,见面也很快就会分别,她独守空闺,十分苦寂。元稹写诗安慰她说:

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6.但是诗写得再好,还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元稹的渣男本性再次暴露了。

在元稹任浙东观察使时,遇到了与薛涛同是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的刘采春。刘采春不仅会写诗,歌还唱的特别好,她的歌声名动江南。元稹当时作为有妇之夫,遇到了已经有丈夫的少妇刘采春,一如既往,元稹轻轻松松就赢得了刘采春芳心,他写道《赠刘采春》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不知道元稹有什么魅力,刘采春也被他迷得神魂颠倒,竟毅然决然离开了自己的丈夫,要跟元稹生活在一起。殊不知,几年后,元稹调离江南,也像抛弃薛涛一样,丢下了刘采春。

而刘采春的选择,却不是遁入空门。她为了元稹,离开了疼爱自己的丈夫,离开了本来甜蜜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最后却换来了无情的抛弃。她觉得世上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了,在当时那个封建的时代,她也再没有颜面活在这个世上。

元稹走后,刘采春投河而死。

7.崔莺莺,韦丛,薛涛,安仙嫔,裴淑,刘采春。与这六个女人的爱恨纠缠贯穿了元稹的一生。很难想象得出,悼亡诗写的让人声泪俱下的一个诗人,居然是如此的渣男一个。陈寅恪先生的一句话我觉得是对元稹最贴切的评价:

“然则微之乘此社会不同之道德标准及习俗并存杂用之时,自私自利。综其一生行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个渣男,用这两句诗,渣了一千年。

展开阅读全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赠刘景文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古诗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赠刘景文古诗表达诗人劝勉好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的思想感情,体现出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同时作者通过对秋末冬初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短的十四个字就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秋末冬初的景致图,萧条中透露出了一种凋零的美感。诗的后两句议景,说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就是橙黄橘绿之时。这首诗看似没有提到刘景文,其实作者早就不露声色地将自己的感情寓于诗中、景中。在文人眼中,橘和菊、梅一样有凌霜傲寒的气质。所以,苏轼是想借秋末冬初的景色告诉景文,人到中年就像橙黄橘绿的初冬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展开阅读全文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赞扬谁的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哪位诗人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赞扬王维的,是苏轼对他的评价。原句是:“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中国唐朝诗人、画家,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王维的诗歌成就很大,有很多好词佳句都流传至今,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其中,写乡村景物和农家生活的田园诗充满着牧歌情调,表现他闲逸萧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梦得是哪位诗人的字 梦得是谁的字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梦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字,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除此之外,也有位宋代的词人叫做叶梦得,一位北宋官员张怀民,又名梦得。

刘禹锡是谁

刘禹锡是唐代的文学家以及思想家。刘禹锡在诗文上皆有不小的成就,被称为“诗豪”。刘禹锡的主要作品有《刘梦得文集》以及《刘宾客文集》。刘禹锡的山水诗具有一种恬静平和、开阔疏朗的境界,其诗词风格清峻明朗,又含有含蓄又深沉的内容,透露着朴素又不失清新的气质。

刘禹锡的诗词

《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展开阅读全文

唐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唐寅是哪个朝代的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唐寅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与文学家。唐寅在诗画以及书法上皆有成就,唐寅在绘画上和沈周、文徵明、仇英三人合称为“明四家”,在诗文上和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合称为“江南四大才子”。

唐寅的生平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唐寅生于明朝成化年间,死于嘉靖二年。出生于商人家庭的唐寅于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解元”。在会试中受舞弊案牵连被贬斥为民,最后决定卖画为生。唐寅晚年生活困顿,写下了《临终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唐寅《画鸡》全文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唐寅《画鸡》翻译

它头上天生的红帽子是不需要裁剪的,它满身雪白的走进来;它一生中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一觉起来,千家万户都会打开门。

展开阅读全文

碣石山人是指哪位诗人 碣石山人是哪位诗人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碣石山人指的是贾岛。贾岛是唐代著名诗人,号无本又自号为碣石山人。贾岛又被诗人称为“诗奴”,和世称“诗囚”的孟郊,并称为“郊寒岛瘦"。

贾岛是谁

贾岛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字阆仙,又叫做贾阆仙。贾岛早年曾经出家,自号为“碣石山人”。贾岛对晚唐时期的诗歌影响很大,被唐代张为的《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晚唐诗人李洞等对贾岛的诗歌也极其推崇。

贾岛和孟郊两位诗人被合称为“郊寒岛瘦”,“郊寒岛瘦”是苏轼的评语,出自苏轼的《祭柳子玉文》。苏轼《祭柳子玉文》中在评价孟郊和贾岛的诗歌具有清峭瘦硬的特点,常见苦语,因此被评为“郊寒岛瘦"。

贾岛的诗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展开阅读全文

静夜思主要写什么心情 静夜思主要写诗人什么心情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静夜思》主要描写诗人的思乡之情,《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现出了诗人独在异乡,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诗的一、二句是写的作者在异乡产生的错觉,将“月光”比作“浓霜”,形容了月光的皎洁,也表达了季节的寒冷,同时利用这两点烘托出自己身处异乡的凄凉之情。诗的三、四句是通过作者的神态来描写的,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描写得更加深刻。

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诗

1、《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2、《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的感情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及其赤诚的爱国热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描绘出了战事的频繁以及战斗之艰苦,抒写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也表达出作者对戍边将士的钦佩之情。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唐代〕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

前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种种感情都融进了这苍凉 辽阔、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三、四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突出了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