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职场法则教你如何克服职场拖延症的心理(热门20篇)

抵触心理是指在别人命令我们去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心理上抵触对我们实施不太友好的命令式行为的人。下面就由问学吧小编告诉大家抵触心理产生的原因吧!

浏览

5503

文章

1000

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全文共 3455 字

+ 加入清单

家长在孩子出生后,都会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为了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家长朋友们也会让孩子吃最补身体的食物,接受最好的教育,可是尽管如此,一部分儿童依旧患上了儿童心理障碍疾病。

儿童心理障碍问题不容忽视

谁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又健康,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家长们十分关心的,但家长们是否关心过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是较为常见的,家长们如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保护,将会导致孩子在学龄期发生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对学校适应不良的现象,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个月只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获得满足与舒适感后的愉快情绪;另一种是饥饿、寒冷、尿布潮湿等所引起的不愉快情绪。3个月的新生儿即可有欲求、喜悦、厌恶、愤怒、惊恐、烦闷等6种情绪反应。

婴幼儿时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平衡造成婴幼儿的大脑和心理发育障碍、不良的进食习惯、睡眠习惯和大小便习惯、言语障碍、负性情感(如忌妒、恐惧、分离焦虑)以及某些不良的行为问题(如吮吸手指或衣物、咬指甲、拔毛发等)。1岁以上的儿童心理障碍主要是三大方面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障碍,情绪性格问题。孩子中有80%属于学习能力障碍,即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之所以有这么多孩子有学习能力障碍的问题,与儿童的出生经历及早期教育有关。从目前情况看,造成学龄前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胎教的影响。现在很多母亲给胎儿听胎教磁带,但已发现有些幼儿由于听觉刺激不适当,反而造成失聪。胎儿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生长环境,不应该受到无端的打扰。

二、没有经过爬行训练的影响。现在2/3的城市儿童缺乏爬行训练,过早地使用学步车。婴幼儿在爬行的时候,会努力抬头,四肢、手眼的协调能力得到训练。没有爬行经历的孩子,长大以后手可能会不听指挥,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时过慢。

三、缺少正规教育的影响。进过幼儿园的幼儿,活泼、开朗、易合群、守纪律、讲礼貌。而家居幼儿就显得过分害羞、怕见人,在陌生环境中难以适应。

四、强制学习的影响。现在有些家长有意识地让几岁的孩子背诗词、字典、地图等,有专家认为,孩子3岁之前,不应该进行这些机械记忆训练。儿童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3岁之前,应该着重发展孩子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想像力等,而不是机械记忆。

五、教育方法的影响,如父母对孩子溺爱迁就、百依百顺,使幼儿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一种是采用打、骂、吓、关等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态度矛盾,更会使孩子发生心理问题。

六、家庭气氛的影响,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不和睦的家庭或父母离异,使幼儿不知所措,或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

在幼年的时期,儿童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懂心理障碍的相关知识,因此,在儿童的心理出现疾病时,我们的家长朋友就应该帮助儿童消除障碍,在培养孩子,呵护孩子成长时,也要纠正孩子平时的缺点和坏习惯。

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1、宝宝大了依旧爱吸吮手指

表现:一些较大的宝宝经常吸吮手指或脚趾,以吸吮大拇指多见,严重时还会导致大拇指变形,有些孩子不吸吮手指睡不着觉。

主要原因:1岁以内的宝宝爱吸吮手指属于正常现象,这是因为宝宝通过嘴巴认识世界,而手对于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的宝宝来说,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不是自己身体的一个器官,即所谓的自我分化不良。

随着大脑发育的完善,多数宝宝会逐渐改变吸吮手指的行为,但是较大的宝宝仍有吸吮行为就属于心理问题,如曾经受到较大的心理创伤,吸吮手指可以起到抚慰作用。查彩慧举了一个案例:一位妈妈为了给6个月的宝宝断奶,狠心将孩子寄放在老家,孩子哭了几天,这个孩子后来有严重的吸吮行为。

干预技巧: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父母应多跟孩子沟通,找出孩子的心理问题,此外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多陪孩子玩,用有趣的玩具逗孩子开心,或是让孩子帮忙做些小事,增加手的活动,逐渐纠正吃手指的习惯。

2、喜欢咬指甲、撕手皮

表现:有些孩子特别喜欢咬指甲,以至于撕裂指甲床或指尖咬出了血,而且明知道咬指甲不对还是控制不了。有的孩子还喜欢撕手皮,一看到有一点手皮就要去撕。

主要原因:孩子爱咬指甲,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等身体原因,但更多的是心理原因,包括家长关心不够,家庭关系不和谐造成孩子压抑、情绪紧张,父母期望过高或学习压力大等。

干预技巧:寻找心理焦虑原因,转移注意力对于爱咬指甲的孩子,父母平时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游戏或外出活动,对减少孩子焦虑,纠正咬指甲有好处。另外要注意正面引导孩子纠正咬指甲行为,比如可以订立亲子合约,切忌斥责孩子的不良行为,否则可能会加重心理问题。

除了心理治疗,对于爱撕手皮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减少皮肤起皮的现象,有利于减少孩子撕手皮的机会。

3、容易冲动发脾气或暴怒发作

表现:有些孩子非常冲动易怒,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而且攻击性非常强,有些家长以为这是天生的性格,或是低情商的表情,其实很多时候是心理问题。

主要原因:虽然有些宝宝确实由于先天神经系统的反应存在冲动、易激怒的情况,但是大多数脾气大的孩子还是跟后天的教育和环境有关。查彩慧医师举了一个案例:1名7岁的孩子因脾气大做心理咨询,结果查医生发现该孩子的母亲非常固执和专断,总是爱打断父亲讲话,甚至故意找借口禁止孩子到乡下见爷爷奶奶。

干预技巧:暂时性隔离+家长做好榜样

如果孩子大发脾气,可以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将其隔离在比较单调的场所,冷静几分钟,同时要避免任何人去安抚他,这种冷处理的方式对暴怒的孩子比较有效果。除此之外,家长务必要自省,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坏榜样,尤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并注意控制脾气。

4、三岁以上的宝宝过度依赖父母或家人

表现:3岁以上的孩子依然十分依赖父母或家人,查医师的患者中有一名3岁的孩子就像树袋熊一样,一直趴在爸爸肩膀上,即使是玩最感兴趣的玩具,也一定要爸爸陪同。

主要原因:一般来说,2岁以下的宝宝依恋家人一般是比较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适应与大人的分离。有些大孩子有严重的依赖症可能跟从小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大人有关,比如过分照顾和保护孩子,让孩子觉得什么事情都需要大人才能完成。此外,早期失去母亲的照顾(尤其是3个月~1岁之间)的孩子可能更容易造成依恋问题。

干预技巧: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

对于依赖症的孩子,家长应该逐步培养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情,尤其是让孩子体会到独立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慢慢地孩子会发现脱离父母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其次,家长在离开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不要一声不响偷偷溜走,一定要跟孩子说一声,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回来。

5、过度恐惧

表现:孩子出现恐惧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超过了正常范围的恐惧就需要引起注意,比如害怕天黑,一看到医生就以为要打针,或是有“上学恐惧症”等。

主要原因:人的恐惧感与身体技能的发展、个人的成长经历几乎成正比。随着接触的事物、经历的活动越来越多,宝宝体验到的恐惧感也会相应增多。 一般来说,对生病、死亡、独处、黑暗及想象中怪兽的恐惧,在4岁时达到顶峰,而到了6岁以后,开始下降。能否及时克服恐惧,与孩子从父母身边得到的安全感密切相关。

干预技巧:体会孩子的恐惧并安抚+解释真相

孩子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常常会把想象和现实混淆在一起,大人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安抚他,不要置之不理,更不要吓唬孩子。对于还不会表达的孩子,可以多搂抱、拍抚以及轻声安慰,降低孩子的恐惧感;对于可以表达的孩子,家长应鼓励孩子说出来,在安慰孩子的同时适当给孩子解释真相,比如说说为什么会天黑。

6、退缩行为

表现:有些孩子显得孤僻、不合群,尤其是上幼儿园以后,经常独坐一处,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甚至不参加做操等集体活动,不与人讲话,也不回答老师提问。

主要原因:退缩行为一般在孩子面对陌生环境时出现,心理学表明这是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担心自己在同伴、老师或父母面前出丑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退缩行为可能是先天适应能力差导致,但也跟后天的抚养教育不当有关,有些家长从小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或是过分照顾和迁就,就会造成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差。

干预技巧:多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家长应多方创造条件,使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戏,并多陪儿童一起参加社交活动,让儿童适应公共场所的活动。对已经出现退缩行为的儿童,父母和教师应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适应外界环境,在小伙伴之间建立和和睦的人际关系。

看过“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孩子心理问题处理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父母如何处理孩子心理问题?可能很多时候在生活当中家长们比较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容易忽视掉其实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一样重要的,可是很多的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并不了解。下面,就来看看处理孩子心理问题的几个方法

孩子心理问题处理方法

1、待离婚问题要谨慎

对待父母离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少子女因此心理开始扭曲。为人父母者,当夫妻关系不和时,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万不要轻易去赶时髦、闹离婚。即使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离婚前,也应当多为子女考虑,毕竟孩子是无辜的,而且他们正处在发展时期,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2、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

由于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父母不具备系统的教育子女的理论知识,教育方法不适应孩子的 发展规律。要改变这种现状,小学生的父母需接受比较系统的再教育。社会也有责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条件,如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溺爱型和专制型家长,使小学生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学习和发 展。

3、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家长先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老师和家长应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击,要给孩子“温暖的家”的感觉,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其次,要倾听孩子说话。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在学校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也就是教师说,小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少,说心理话的机会更少了。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理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给予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

孩子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都需要家长们的关注,因为很多时候家长们的帮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当你在孩子准备各种各样营养食物的同时,也要注重他的心理保健,这才是对他最负责任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考后心理问题多 掌握疏导方法很关键

全文共 1573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心理问题掌握疏导方法关键

今年高考标准答案揭晓当晚,复读考生李新(化名)默默地离家出走。几天后,家人接到警方电话,他在郊区投河自杀,身上还带着今年高考准考证……

特别是每年高考结束以后,人数都会大幅度提升,问诊量是平时的200~240%左右。今年也不例外,最近几日的咨询量比往常增加一倍多。

前来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学生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估分以后,觉得考得非常不好,或成绩与预期目标有差距,于是变得沉默不语、睡眠变差,有些孩子会表现得焦躁不安、情绪激动,容易向父母发脾气,有的甚至会产生自我伤害等极端行为。这类情况大约占总咨询比例的80%。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孩子认为自己考得不错,而且多年的学习压力一下子得到释放,开始自我放纵。有些孩子每天玩乐,或过渡沉迷网络游戏,变得狂躁。这类情况占总咨询比例的20%左右。

没受过挫的孩子易走极端

家长平时帮了太多忙,孩子没经历过挫折,因此在遭遇重创之后,容易走向极端。现在不少家长给独生子女灌输一个概念: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做,其他的家长都会做好。

学生心理疏导可分3步走

第一步:自我疏导。考生首先需要给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学会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先要不断告诉自己,接受自己的考试成绩,然后再给自己打打气。”

第二步:家长也要学会接受。不能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应引导孩子面对客观事实,寻找自我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可以带他旅游、健身,到大自然去放松心情,也可以陪他读书,在文学作品中寻找力量。”

第三步:如果考生情绪严重失调,应尽早到医院进行专业的心理指导。

要着眼孩子一生幸福家长应少点虚荣攀比

经历很多后会越来越相信“性格即命运”。因此当家长期盼孩子一生幸福时,就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更为关注,家长也应少些虚荣和攀比。

虽然这四个字朴素常见,但这个不玄虚,这四个字比黄金更珍贵。

现在多数家庭一个孩子,望子成龙心使不少家长虚荣、浮躁。孩子在虚浮的生活中非常痛苦,更容易遭受失败;家长却不知道自己对孩子做了什么。

高考后心理问题多掌握疏导方法很关键

一个25岁的女孩患上抑郁症。父亲是一所有名中学的高级教师,他教的学生不少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女孩在这样的家庭中一直被严格要求,从小学习不错。高考时按当时排名,有可能考上清华,但没把握。

填报志愿时,父亲说要是不考上清华,我以后教书就没说服力了,力主女儿报清华,而且没报第二志愿。结果女孩差8分没考上,只好复读。一年后女孩第一志愿不敢报清华,想报另一所大学。但父母认为那所学校以去年的分数就可以上,既然都补习一年了,就应该争口气考上清华,于是又怂恿孩子报了清华。

这次幸好在清华后填了第二志愿,结果还是差了几分,没被清华录取,上了第二志愿。第二志愿大学其实也不错,但这一家人却总认为不上清华就委屈万分,父母也觉得孩子补习了一年才考个普通大学没面子,弄得孩子读了四年大学一直很郁闷,中间甚至休了半年学。

后来女孩考硕士和工作晋升中,都遇到一些挫折,终于女孩受不了,得了抑郁症,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甚至连窗帘也不允许别人拉开。

女孩的父亲一直争强好胜,任何事上都不服输,孩子的事给他的打击非常大,他觉得作为家长很失败,也没面子。

一个孩子走到今天包括高考生选择自杀,都不是孤立的事件,但几乎可以肯定,孩子平时的思维方式是积淀已久的一个问题,高考如果不成功只是把问题往更坏处推了一把。可以说虚荣浮躁的家长累坏了自己,也容易坑了孩子。

家长往往不容易对自己的虚浮产生警觉,这也是虚荣和浮躁经常发生的原因——小到胡乱奖赏和惩罚孩子,说虚话;大到在孩子选专业、选工作甚至选对象等乱指挥,不知不觉就搞乱孩子的价值观。如果一直是此心态,很难客观地面对自己和他人。

在教育孩子方面,“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是错误的,孩子的幸福是一生的,而非仅仅在起跑线上的那一个点,也不是高考的那一个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男人喜欢炫富是什么心理 一个男人经常炫富说明什么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炫富其实在现在的社会中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并且经常被大家吐槽,那么,一个男人如果经常喜欢炫富的话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

男人喜欢炫富是什么心理

无非是满足内心的虚荣感和在人群中的存在感;也可能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方法不可取。话说没招啊,人家有钱炫富而且又不违法。其实这都是一种不应该有的虚伪做作心态,做人最重要的是真诚,只有真心才能换得真情!在这个社会上无论是有意炫富、还是有意隐富,都有其难言之瘾的目的于用意!

炫富者的心态有点可怜又可笑,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已经是虚荣到不自信的表现!明知能力有限却很想让人家羡慕甚至崇拜自己,正所谓的打肿脸来充胖子,自讨苦吃!那种隐富的人完全是为了乞求平安的考虑,必境树大招风,也是为了防犯穷亲友纠缠的无奈之举找借口!亲情之间及人与人之间,适当的互邦互助是情理也是天理使然!无情无义之辈也就孤家寡人之辈而以,世事如云变幻莫则!

一个男人经常炫富说明什么

说明虚荣心较强,或者在金钱方面比较自卑,也可能是真的确实很富。

咱们以前炫耀就戴金项链、金戒指。现在时代变了,就开始各种炫富,显得牛逼闪闪的。其实质是一样。现在看那些戴金项链金戒指的人,大家什么感受啊。有位名人说得好,一看戴金戒指就知道来自城乡结合部,现在城乡结合部都不带那东西了,估计炫富的也差不了多少。炫富的目的主要就是补充某些方面的不足、人生经历和物质不匹配,希望别人看得起他。但是真正有过经历的人或者真正有财富的人是不屑于炫富的。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炫富

炫富是一种求关注的手段,吸引别人眼球的方式。

为什么喜欢炫富的人越来越多了呢?因为很多人想向别人宣布自己过得很好,还有就是现在的各种圈,有些人可能只是想分享自己的生活,攒了好久的钱终买到了自己心仪的东西,却被别人贴上炫富的标签。还有些人是真有钱,买各种奢侈品根本不考虑价钱的,把自己的东西分享出来,也被贴上了炫富的标签。所以与其说是炫富的人多了,不如说是喜欢贴标签的人多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确实是在真心实意,不遗余力的炫富。若真富,炫一炫也没什么,怕就怕自己在吃土,还想方设法的炫富,那就要改了。怎样克服这种心理呢?真富就低调一些,假富就不要攀比,至于被贴标签的情况,随心就好。

经常炫富好吗

不好。

其实“炫富”也什么不道德,或者违法的行为,但是这对于个人形象是非常有影响的,特意是对于女人,所以我们自己要多衡量一下自己的身份,自己有多少米就做多少饭,千万不能为了所谓“面子”问题,而毁了自己的”诚实“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儿童的心理健康知识

全文共 1333 字

+ 加入清单

健康知识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点,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儿童心理健康知识

1、健康心理重在培养

日常我们所说的:要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个方面。

注意力是婴幼儿心理发育的一个方面。

记忆力是复杂的心理活动。

婴幼儿的思维与客观物体及行动分不开,玩玩具、做游戏均可增进小儿思维能力。

在心理发育中还要重视情绪、情感的发展。

2、母子依恋——婴儿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婴儿时期大脑发育最迅速,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突触数量增多,神经髓鞘逐步成熟,为小儿心理发展创造了生理基础。

婴儿对最密切接触的母亲,如看到母亲的脸。

各个孩子会有不同天赋气质,应通过训练扬长避短。

3、“三岁看老”——心理特点初露

幼儿期中枢神经进一步发展,小儿已能独走,接触范围变大,语言也在此期迅速发展。

这一阶段,幼儿的模仿心理特别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

同时,要培养孩子与父母以外的家庭其他成员和小伙伴们交往的能力,使孩子从对父母依恋的基础上,逐步产生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安全感、同情和友谊。

4、学龄前儿——个体形成的开始

学龄前期儿童大脑皮层进一步发育,调节能力提高,但兴奋仍占优势,故这时期小儿以好动、易兴奋为特点。

此时儿童概括抽象思维刚刚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孩子多探索、多提问。

学龄前期是孩子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此时可塑性很大,家长必须抓住时机来培养孩子。

5、儿童心理偏异因素

神经系统的发育、健康的体质与儿童心理卫生密切相关。

在环境和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影响。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6、不该让幼小心灵遭受创伤

家庭不和睦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精神影响。

7、别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样

社会上导致男孩女孩化表现的例子不少。

家庭,特别是母亲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性心理发育影响是很大的。

8、就这样爱孩子后果严重

爱是孩子精神需要中最珍贵的部分,它是一种营养,是培育婴幼儿美好心灵、高尚品德的源泉。

妈妈带着4岁的孩子到食品店,她买了一客冰淇淋。让孩子吃着,自己却在旁边看,孩子也没有什么表示。

其害处是:(1)他是任性的(2)他是自私的(3)他是懒惰的

9、孩子为什么发脾气

1岁以内的小儿情绪不愉快大多与身体需要有关,如饿了、悃了、尿布湿了,或者是病了,这是家长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岁的孩子情绪有了进一步发展,他的要求也多了,不满足的情况也常有发生。

3岁以上的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都有了发展,开始懂得是非和好坏,也有一些自我控制的能力。

要让孩子经常保持愉快情绪和开朗的心情,这不仅有利于他的身心健康,长大后遇事乐观,容易与人相处。反之相反。

培养一个好脾气的孩子需要:

(1)有一个宽松、和睦和欢乐气氛的家庭环境。

(2)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有规律地生活。

(3)父母结合日常生活,经常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鼓励他们学会控制自己,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4)家庭成员教育孩子在原则上要一致,彼此不在孩子面前闹矛盾。

10、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怎么处理才好那?

首先家长要冷静,不可再发脾气火上加油。

“转移注意”对2岁以下的孩子是一种有效的临时措施。

沉默、不理睬是对付无理取闹的3岁以上孩子的一种方法。

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父母要认真对待,不可图一时方便而轻易迁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健康心理格言

全文共 1411 字

+ 加入清单

健康心理格言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健康心理格言。希望你喜欢!

1、笑一笑,十年少;忧一忧,白了头。

2、一个人是在同周围环境的反抗中创造成功的。

3、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

4、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

5、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人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6、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个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各有两种思想。

7、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

8、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消逝。让失去的变为可爱。

9、谦受益,满招损。

10、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必之。

11、人们越是看不起别人,自己越是容易被别人看不起。

12、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13、一切恶行几乎都是围绕着虚荣而生的。

14、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1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7、一句美好的赞扬,我能多活两个月。

18、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生气是自我惩罚,烦恼是跟自己过不去。

19、万事三思而后行。

20、愚昧是产生恐惧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恐惧的良药。

21、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奋发图强的气氛可以促人奋进。

22、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

23、把心底的话说出来,就等于替你的心病打了一剂强心剂。

24、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

25、古语云: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26、与其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去寻找别人的缺点,还不如轻轻松松地送去一句赞美的话。

27、经不起误会和冤枉,就成不了知心朋友。

28、要打动别人的心,自己的行为必须合乎人情。

29、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30、人类的幸福与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2、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33、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34、只要你有一颗平常心,就没有想不通的事。

35、健康的心理来自于健康的体魄,和谐的环境,正确的疏导和科学的诊治。

36、心理和生理是构成自然人健康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依附、彼此制约、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37、心理卫生工作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部队官兵的热切需求。

38、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39、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40、蚜虫吃青草,虚伪吃灵魂。

41、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道理。如果他有理,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他理亏,就当没听见;若他是一个

你敬重的人,可以通过讨论提出他不正确的地方。

42、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4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4、一个人好象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越小。

45、区区与人较是非,其量与所较之人相去几何?

46、爱挑剔的人总是得不到满足,也不会幸福。

47、一忍可以克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48、人生气大多是“心造”的,许多事情换个想法便无气可生了。

49、健康的心灵,是幸福的源泉。

50、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以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让上班族快乐的八大心理

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个安慰: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情。

何必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现在的心情,何必为莫名的忧虑而惶惶不可终日。过去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怎么悔恨也是无济于事。未来的还可望而不可及,再怎么忧虑也只是会空悲伤。此刻心境、今日事和身边人,却是实实在在的,也是美好的。当然,过去的经验要总结,未来的风险要预防,这才是智慧的。

昨天已经过去,而明天还没有来到,今天是真实的。

第二个安慰:自己的心痛只能自己疗。

何必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现在的心情。偶尔的抱怨发泄一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无休止的抱怨只会增添烦恼,只能向别人显示自己的无能,抱怨是一种致命的消极心态,一旦自己的抱怨成为恶习那么人生就会暗无天日,不仅自己好心境全无,而且别人跟着也倒霉。

抱怨没有好处,乐观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个安慰: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常常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积极的行动,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主动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第四个安慰: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怎么能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

特别是在少年(少年食品)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第五个安慰: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自己给自己一些暗示,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

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第六个安慰: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人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人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使人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人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人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块块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

得到了媚俗,失去了真实,要坚定信心,拥有自我。

第七个安慰:极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对任何事情都麻木不仁。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不堪,因聪明过头而乐极生悲。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却又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走极端总是惨遭失败,寻找人生的智慧。

第八个安慰:注意不要活得太累。

常有人感叹,活得真累。累,是精神上的压力(压力食品)大;累,是心理上的负担重。累与不累总是相对的,要想不累,就要学会放松,生活贵在有张有驰。心累,使人长期陷于亚健康状态;心累,会使自己精神不振。

健康提醒:心别太累,学会解脱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男朋友主动讲前任事情的心理 男朋友为什么主动讲前任

全文共 146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情侣可能对彼此的前任都是抱着又想知道但又害怕知道的心理,有些情侣在谈恋爱的时候就会互相公开讲过去,那么,男朋友主动讲前任是什么心理呢?

男朋友主动讲前任事情的心理

向女人坦白自己的过往和情史,对男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意味着,男人向女人展示自己曾经失败的情感经历,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女人自己的过去,是男人对女人付出真心的开始。

一段感情里,对你付出真心的男人,一定会做到如实相告。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过几段感情经历的,因为不可能在初恋的时候就找对了人。在没有了解爱情的时候,难免会在爱情里磕磕碰碰,直到遇到了最爱的人,遇到了最爱的你。

所以,他会向你坦白他的情史,他想让你去了解他的过去!因为现在的他,不管是眼里,还是心里,都只有你,他想好好的爱你。

男朋友为什么主动讲前任

他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就应该没有什么秘密,彼此坦诚相待。他可能早已经彻底的放下了前任,他在你面前谈起前任,并不是因为他还记挂对方,只是因为他想要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人生都说与你听,将他的人生当中你未曾参与的部分,都向你交代清楚了,这样的男人,虽然足够坦荡,但是少了几分恋商。

男朋友没有放下前任的表现

1、分手后还留有前任的联系方式

那么分手后还需要和前任保持联系吗?只要没有闹得很僵的分手,应该还可以做朋友吧。很多人并不排斥跟前任做朋友。他们觉得做朋友也没关系呀。但是有些人却接受不了。他们认为分手了就分手了,没有必要再保持联系。

对于对于分手了,是否还要跟前任保持联系,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各有各的说法。

但是当你重新进入到一段新的恋情,有了现在的女朋友。但你还和前任经常联系,甚至在她遇到麻烦的时候,提供各种帮助。在她心情不好的时候,陪在她身边给她各种安慰。这样,对于现任来说公平吗?竟然分手了,就不要觉得,对对方还有责任,甚至为对方做很多男朋友才会做的事情。

既然已经不是单身了,就应该更加顾虑现任的感受,如果因为跟前任藕断丝连,影响到现在的感情,那么你是不是应该开始检讨自己了?

2、不联系,但关注。

这种就更烦人一点了,虽然他不会去主动联系前任。但是手机里仍然留着前任的照片。甚至翻看对方的朋友圈或者微博。想尽一切办法关注前任的现状。虽然不主动联系,但其实心里根本忘不掉对方。

其实这样的举动就是怀念对方,他依旧关注对方所有的动态,甚至会想她现在过得好不好。虽然分手了,对方的一举一动,仍然牵动着他的情绪。对方如果有了新的恋情,他甚至会吃醋,如果知道对方过得不好,他也会觉得不开心。

无论如何,对前任的留恋都应该在你有了现任以后截然而止。如果有了现任,还依然放不下前任,未免太没有责任心了。

3、留着前任的东西。

一段恋情能留下的回忆太多了,情侣之间互送礼物,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相信就算分手了,各自手里,应该都还会有一些,前任的东西,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记录着你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即使分手了,也舍不得扔掉。那么跟现任在一起,还留着前任的东西,如果让现任知道了,对方会是,怎样的想法呢?当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可曾想过对方的感受吗?如果你的现任,还留着与前任有关的东西,你是否能接受呢?

那么问题来了,前任留下的东西应该怎么处理才合适呢?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应该想清楚才对。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跟情人分手,开始迎接一段新的恋情,那么就应该把之前的一切清理干净,藕断丝连对谁都没有好处。

情侣间主动讲前任好吗

不建议主动提起这个话题。

两个人交往的时候,最忌讳的,应该就是其中一方在自己面前主动聊起自己跟前任的事情了吧。不管对方是出于什么心理,才愿意跟现任分享自己的过往情史的,他这么做,多多少少会让现任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他还怀念前任,放不下前任的错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老年的心理健康 努力维护心理健康

全文共 2502 字

+ 加入清单

21世纪是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对现代人心理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就人类自身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心理危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理障碍与疾病。

努力维护心理健康

正如专家预言:“从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人们心理疾病。

心理疾患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美国有报道说,今日社会赴医院就诊的病人中,估计有60%的人并无特殊疾病,只不过感到痛苦而已。

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期,激烈的全方位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快速的生活节奏,既锻炼了现代人的心理承受力,同时也使人们付出了高昂的心理代价。

(一)人类已经从“传染病时代”进入“精神病时代”

从疾病发展史来看,有专家提出一种令人震惊的说法:人类已经从“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病时代”,心理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威胁。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疾病患者在人群比例的估计,19世纪中叶是每500人中有1人,19世纪末是每200人中有1人,20世纪70年代是每25人中有1人,20世纪90年代已经是每10人中有1人。其规律是,城市比农村的比例高,生产发达地区比生产落后地区比例高,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的人数比例高。

(二)亚健康状态

最新科学研究发现,现代社会中60%的人都处于一种奇怪的亚健康状态,但似乎又不健康;我们什么都可能有,但缺少有幸福。“没有疾病但却感觉不健康”,这就是第三状态的定义。焦虑感、罪恶感、疲倦感、乱烦感、无聊感、无助感、无用感,这些感受是现代人陷入第三状态时的求救信号。着名心理学家费朗克指出,所谓心理第三状态,可以纳出4种生活形态:

一是醉生梦死,即“过一天算一天”,对未来缺乏计划。

二是宿命的态度,即相信生命漂泊不定,碰到问题时习惯以天命难违自嘲。

三是随波逐流,缺乏判断力。

四是狂热的形态,即把“内在不安”化成矛盾,攻击他人,表现出唯我独尊。

(三)心理疲劳正成为现代人二度“隐形杀手”

社会正在加速发展,生活在日新月异地变化,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反复的心理刺激及辅助的恶劣情绪影响逐渐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天长日久,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精神失常,从而引发多种心身疾病。

(四)心理养生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改变了以前的健康概念,即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的表现,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这就提出了新的健康阐述:健康就是精力旺盛地、敏捷地、不感觉过分疲劳地从事日常活动,保持乐观,蓬勃向上及有应激能力。美国学者杜已认为:“真正的健康并不是全无疾病的思想境界,而是在一个现成的环境中有效工作的能力。环境是在不断地变,所谓健康便是不断适应无数每日威胁人们的微生物、刺激物、压力和问题。”

最近又有学者提出:健康就是能对抗紧张,经得住压抑和挫折,能积极安排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智慧、情感融为一体,生活和精神充满生机,可以说,心理养生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为现代医学模式所取代,发展成为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在21世纪,心理养生必将成为健康的新主题、新概念。

(五)自我心理调整

1、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心理营养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养生的原则手段。如形神并养、养神为主、养神重德、欲贵适度、以静制燥、顺时调神,等等。其精华就是精、气、神三者有机地完善结合。这些都是为人们提供的化解心里紧张,调适不良性格和脾气的良药。这些对于维护心理健康,增强心理素质,从容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心理挑战是非常必要的。

2、学会走出心理误区

人的心理活动与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长期的不良心态会引起多种疾病。“心不爽,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病生”正是这个道理。常见的心理误区:

(1)以抱怨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使其,怨天尤人,很少获得满足感。

(2)经常怀疑别人的所作所为隐藏不良的动机,难以与人沟通,人际关系紧张。

(3)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拒绝尝试新的事物,以消极、被动态度对待生活,经常躲在生活的角落里。

(4)企图取悦所有的人,让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本想八面讨好,结果处处不落好。

(5)生活目标过高,脱离实际,久经拼搏也无法实现挫折感由此而生,以致最终意志消沉。

(6)没有做人的原则,凡事都听命于人,无主见。

(7)希望别人能围着自己转,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不同意见;爱发号施令,却知错不改,甚至成了“孤家寡人”。

(8)依赖性过强,时时处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

如果一个人精彩有上述几种情形的话,就要努力调控自我,加强心理修养,改善自己的心理习惯,尽早走出心理沼泽地。

3、如何摆脱心理烦恼

美国学者威利卡瑞尔提出一个消极烦恼的通用公式:“问你自己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是什么;接受这个最坏的情况,镇定地想办法改善最坏的情况。”这是心理学上消除烦恼的威利公式。

摆脱心理困境,可以采用回避、幽默法和升华法。例如对于“官”念、“钱”念、“物”欲等引发的烦恼与困惑,可以适当降低期望值,采用“低调法”。总之,一旦有了海阔天空的心境和虚怀若谷的胸怀,就能自信乐观地笑对人生的种种苦难与逆境,视时间的千般烦恼、万种忧愁如过眼烟云;部位功名利禄所缚,不为得失荣辱所累;遇事想得开,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出人蔼然,自处超然,无事悠然,从人苦境或心理困惑中解脱出来。

4、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的首要条件,因此要学会维护心理健康。对此,心理学家提出九年忠告:

爱别人,先给他人快乐。

努力搞好夫妻和家庭关系。

妥善处理好同事、邻里和上下级关系。

努力精通业务,做好本职工作。

对人对事期望值不要过高。

坚持锻炼身体。

学会自我保健,加强自我修养。

宽厚待人,与人为善。

热爱生活。

现代人已经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人们必将认识到人类的一切财富、智慧、幸福、成就,都来源人的心理素质,依赖于人的心理健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心理养生将是知识经历时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和必然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男性动作心理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就是他内心情绪的解码,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他的想法,不妨密切留意他的动作

男性动作心理——2、他扬了扬眉毛

当人表示惊讶或感兴趣时,会下意识地扬眉。所以如果他在你面前做出这个动作时,证明他想要更多地了解你

男性动作心理——1、他把手放在你的背上

在过马路或在餐厅里指引座位时,如果他会把手不经意地放在你的背上,这表明他想要和你保持亲近并保护你——他已经完全被你吸引。

男性动作心理——5、他斜眼看你

这表明他发现你有吸引力,对你的话题产生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你。

男性动作心理——6、他用手拂过头发

这个动作意味着他难以掩饰自己的焦急与兴奋,等不及在你面前展现最好的一面。

男性动作心理——4、他两腿分开地坐在那里

如果他在靠近你的地方采用这种坐姿,意味着他在下意识地标志着属于他的“领地”,不希望别人来侵入他和你的空间。

男性动作心理——3、他总是面向你

这也表明他在被你吸引,他对接近你的自信并随时准备献上殷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全文共 8946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准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篇1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看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篇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篇3

摘要:解决大学生中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是当前大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人格缺失、人际交往困难、恋爱情感波动和学习、就业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一些大学生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危害着青年学生身心健康,阻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灵敏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目标。一直以来,大学生都被认为是受命运青睐的天之骄子,他们具备了各方面的良好素质,是优秀的代名词。但是,从当前反映的一些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潜伏着心理危机。比如,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等等。

杨叔子院士曾经提出:“智商越高,情商出现问题,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因此,分析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过度转变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容易出现考上大学的自豪感和处理问题能力不高的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的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容易出现心理问障碍。

.从学校环境方面来看,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高中的学校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生的成绩问题,只重视升学率。而将学生的生活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品德的教育等问题放在次要位置,有许多中学根本就没有将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心理素质培养,品德教育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这种高中教育的现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当受到过这种中等教育的学生升入大学后,角色、地位及学习和生活环境与高中时期有着极大的改变。必然对大学生活产生极大的不适应;而中学生中又有许多是独生子女,不论其家庭是贫是富,都是家庭的中心和宠儿,由于聪明、学习好,受到老师及亲友的过多关注。进入大学后,当这一切不复存在时,就会产生失落感,原本脆弱的心灵会变得更加多疑和敏感。加之这个年龄段正处于青春躁动期,渴望友谊、爱情,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又不善于和人沟通、交往,不会主动地去理解他人。他们也必然会对大学的生活感到很不适应。第一,大学生要自己安排生活,靠自己独立的处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但据调查,有相当多的学生以前在家里没有洗过衣服,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第二,大学中评判学生优劣的条件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已包括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其他一些因素,这种标准的多样化,使部分成绩优秀而其他方面较差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其自尊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心理上产生失落和自卑。第三,现在的大学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格,若几门功课不及格就会面临失去学位,降级甚至遭遇退学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大学中主要是靠学生的自学能力来进行学习,与以往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很不一样。使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不知怎样进行学习,而感到茫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情绪低落、失去自信、心理失衡、导致心理异常。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从家庭方面来看,家庭是始终伴随人类从婴儿,少儿一直到成人时代的重要外在因素。众所周知,人类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以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父母和睦的家庭孩子往往性格比较开朗,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孩子的脾气也趋向于暴躁。而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和自卑是其共通特点。很多大学生家庭的不幸福,会使他的心理产生阴影,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逐渐显露甚至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同时,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过于依靠父母,心理承受能力偏弱的主要问题。

从历史文化方面来看,受中国悠久的文化和封建历史影响,使中国人在骨子里有一种含蓄和矜持,形成了内向的民族性格。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对心理学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造就了西方人张扬个性,提倡人权的特点。然而,进入新纪元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世界性的高度同步,中西方文化在新一代骄子们的思想中汇流。格格不入,甚至相互对立的文化特点,使大学生在人格与道德方面倍受冲击,而脆弱的心理防线也随之崩塌。使许多人产生了浮躁的心理,无所适从,有的人由于某些心理压力,产生了心理疾病也不懂得去就医,甚至不敢去就医。

同样的,由于以上原因,也导致了大学生在择业是遇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下一页更多精彩“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p#副标题#e#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下四个方面

(1)自负心理。这种心理主要集中在成绩较好的毕业生当中。他们往往被社会公认为学习成绩优秀,勤奋好学的榜样。因而产生自负心理,择业要求过高,在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2)自卑心理。这种现象与自负心理截然相反。一些成绩较差或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面对当今社会日益尖锐的激烈竞争,总觉得自己“先天不足”,做事及做人都缩手缩脚。自卑使他们缺乏自信心和竞争力,参加面试时心理忐忑不安,心理承受能力极差,遇到挫折概率较大,容易一蹶不振。

(3)急功近利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学生往往在择业时看重职业的性质,自己的地位和报酬,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到挣钱多待遇好、工作轻松的单位,或渴望一步到位,这种心理不仅脱离实际,而且不利于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4)依赖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特征的大学毕业生可分为两种倾向。一是依赖大多数的从众心理,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虚荣心和侥幸心理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自我期望,而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切合自身实际的选择;二是依赖政策,依赖他人的心理,他们不是主动去选择积极参与竞争,而是坐等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或者依赖家长与亲友走后门、托关系,甚至让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一切由家长包办。这会使得这些大学毕业生失去更多的机会。同时,依赖心理也反映了这些大学生缺乏开拓能力和竞争精神。

根据上面所述情况,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学校教育方面,需要在反思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重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动干预机制。

第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充实高校课余生活,探索不同路径的教育模式。多方面多角度的加强心理的教育,打破模式化和形式化的束缚,走到学生当中去,走进学生生活中去,把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给学生们更多的心理关怀。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普及和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知识,以便于他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疏导。

第二,辅导员在加强心理教育这个工程上,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大多数同学们的心目中辅导员是他们最可信赖的人,辅导员是他们心灵中的依靠,他们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辅导员。所以,辅导员来做学生们的心里教育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辅导员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教育和心里素质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因此,辅导员应深入到学生当中去,贴近同学、了解同学,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及早发现,及时疏导,及时解决,是解决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第三,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主管制度。学院要有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的制定、展开以及经费支持负责,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贯性、持久性、全面性,真正取得实效。

第四,要建立能够上传下达信息畅达的危机处理网络。有专业人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班主任,寝室长(学生干部),家长,是构成这个网络的必要环节。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平台,及时掌握患有心理问题学生的状况和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

第五,要转换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高校的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对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建立有专家和专业人员著称的工作队伍。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由专家制定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并且把它放在学校网页上,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心理状况作出判断。在网页上设置由专家主持的心理健康论坛,或者采通热线,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咨询和帮助。

家庭方面,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因此,构建一个和睦,互谦,互让,友爱,尊重,和谐的家庭不仅仅是责任也是义务。给子女营造一片美丽的天空,一个健康成长的氛围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尽到的职责。此外,家庭的教育也应该趋于科学,不要动辄打骂训斥,也不应过分溺爱。纠正其不良的言行和错误的行为不能手软,但也要尊重事实不可以妄自决断,对孩子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提高年轻家长和即将做家长的青年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历史文化方面,转变思想,老师应耐心地引导学生对外来文化仔细筛选,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让两种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中融会贯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即将产生的,或者已经产生的心理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一个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体不适一样,应该及时去就医以求得咨询、疏导,对待有心理疾患的人,社会和学校要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关爱。

同样,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也要充分认识到心理调适的积极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和矛盾的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利择业。要控制自己的心境,自觉地调整内在的不平衡心理,增强心理素质,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择业要充满信心,要注意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豁达、乐观的态度,不要惧怕困难、挫折,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仅仅只应从大学开始,而应该从中学、小学和每个家庭开始早期的教育培养,这样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也包括家长,甚至学生自身的调整。只有正确认识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更有效的引导大学生走向成材之路。当今提倡的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同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对不断地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应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广度。和谐大学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动干预机制,解除大学生的心理疾苦,调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让他们顺利毕业,顺利就业,既是我们当代大学培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接班人的工作重点,也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白领心理亚健康怎么办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精神健康网专家提示,心理亚健康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以情绪躁动或兴致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能力下降、过分敏感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存在状态。心理亚健康的人难以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状态,在生活、情感、人际交往、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均表现出一种困惑、压抑、忧郁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年轻的白领一族在面对就业、社会地位、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问题时,往往会感受到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如不能及时得到纾解,时间长了就会激发心理亚健康状态。尤其是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她们往往面临着更多的生理与心理压力,在家庭与工作的重压下变得情绪焦虑、敏感、抑郁等,甚至出现精神心理疾病。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存在很大的偏见,对于心理健康问题也常常是避而不谈。很多人在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时,首先想到的不是积极治疗而是设法掩盖,甚至有很多人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从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

专家提醒,心理亚健康人群,尤其是白领一族,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心理保健,尽快走出亚健康的阴霾。比如,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使工作和生活具有一定的规律;不过度紧张和疲劳,多培养兴趣以放松怡情等等。另外,如果心理亚健康状态根深蒂固,很难自我纾解的话,不妨求助于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以期尽快恢复心理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青春期心理健康体现在哪些方面?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许多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发生转移等。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否,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与别人相似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相似。当听到月亮时,联想到太阳或星星,都是正常的反应。但联想到死亡,就让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出现多了,就应注意他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言语举止、嗜好、服饰等,与别人相差太大,则他的心理可能不够健康。

与年龄相符人的行为是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各种年龄的人,在想法、兴趣、行为上都有不同。青春期,应是精力充沛,活跃好动。而少年老成的学生,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不大健康的。

善于与人相处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在青春期,社交范围扩大。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互助合作精神,丰富群体生活经验,锻炼适应他人的能力。

乐观进取情绪愉快表示心理健康。乐观的人,对任何事物都积极进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适应,而不会长期沉陷于忧愁苦闷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绪经常忧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绪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适度的反应每个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与程度都不相同。但差别不会太大。如反应偏于极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如学生因考试失败而一时不悦,是正常的现象;但若他为此而几天不吃饭,甚至有轻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当然,对考试失败无动于衷的学生,心理也未必健康。

面对现实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对现实。遇到困难,他们总是勇于承认现实,找出问题所在,设法解决。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往往采取逃避现实的方法。这些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达到自我欺骗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发展成病态。

思维合乎逻辑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专心致志,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而不是三心二意,有头无尾。他们的思维合乎逻辑,说话条理分明,而不是东拉西扯,随说随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人为什么容易忽视心理抑郁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权威调查表明:患抑郁症的老年人中,5%的人能自发独立、健康地生活,15%左右的老年人病情常趋于慢性化,20%以上的老年人会常常想到死亡,在那些患有癌症、心脏病、中风的老年人中,抑郁症更是普遍存在十分容易忽视

许多人都认为人老了多少会出现一些抑郁,老人久经沧桑,似乎抑郁属于衰老的组成部分,其实这是误解。如今老人患抑郁症日益多见,已成为阻碍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大问题。但是,老年人的心理抑郁十分容易被忽视,通常有以下一些原因:

1.被它病干扰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患慢性疾病的增多,如高血压、心脏病、老慢支、胃溃疡、关节炎、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往往是迁延时间长,治疗效果一般,这些都会使人感到无能为力,力不从心,心情沮丧,无奈抑郁。另外,有些疾病本身存在抑郁的症状,如痴呆、帕金森病等。这些疾病能引起与抑郁症类似的症状,如乏力、睡眠障碍、注意力困难、悲观思虑、食欲不振等。所以有时很难区分是疾病的抑郁表现还是疾病并发的抑郁症,因此老人容易在关注躯体疾病时忽视心理问题的存在。提示抑郁症有价值的迹象有:社会功能的退缩、失败无望或应受惩罚的感觉增强、对生活缺乏意义、经常想到自杀等。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病与抑郁症关系密切,有一项研究发现,前者的50%,后者的35%会患上抑郁症。

2.被药物引发

许多老年人需要规律地服用多种药物以治疗自己的躯体疾病。有些药物能加重或引起类似抑郁症的症状,如心血管药物(心得安、利血平)、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基多巴、左旋多巴等。但是每种药物副作用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所以因药物引发抑郁的程度也会有较大的区别。

3.被不适掩盖

典型的抑郁症,都有较深的持续性情绪低落和消极悲伤。而老年人的抑郁却不是十分典型,看不出心境的恶劣,也没有想自杀的念头,但取而代之的是持续性的疲乏、无故的体重减轻、睡眠节律紊乱、食欲胃纳变差、经常五更泄泻、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所以老年抑郁症很容易被家人和普通医生忽略。许多老年人也都关注和强调他们只是感到疲乏、消瘦、睡眠差等不适而否认自己已患有抑郁症。

4.被丧偶忽略

在有压力的社会生活事件中丧偶对人的心理创伤最大。丧偶后,家庭结构、亲情关系、经济情况、起居环境都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适应新的环境和处境是一个心身的考验,度过这个适应性生活阶段又需要1~2年的时间。因此必须懂得在这期间存在着患抑郁症的危险性。不要以为丧偶心境不好是理所当然,应清醒地认识到,继而进入的抑郁状态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出轨男人的几种表现 出轨男人回归家庭后的心理

全文共 1642 字

+ 加入清单

每段婚姻经历过长时间的摩擦,总会听到很多丈夫出轨的声音,其实当男人表现出症状的时候,妻子们就应该有所警觉,尽量阻断婚内出轨的行为。

出轨男人的几种表现

一、突然注意自己的形象

出轨的男人大多为了在对方面前有一个良好的形象而突然重视自己的打扮。如果有时候你老公会情不自禁的多照镜子,欣赏自己或打扮自己,这时你要注意了,你老公可能内心有事情没有告诉你。

二、不愿跟你过多交流

男人如果不怎么跟你交流,回家就是玩手机或者工作,你跟他聊一些事情的时候,他很不耐烦。那么,你已经对他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你们之间会越来越陌生。

二、手机不离身

出轨的男人手机不离身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举动。一般他会将手机时刻带在身边,就算上厕所、洗澡都会拿到卫生间去,就算放在一边,他也不会告诉你解锁密码。假如你问他密码他会拒绝,如果你坚持,他会暴跳如雷,这是用这种方式去掩饰他的心虚。假如有这种表现,几乎可以肯定他手机里有不想让你看到的东西。

出轨男人回归家庭后的心理

男人出轨后回归家庭的心理一般都是更加的疼爱自己的妻子和宠爱自己的孩子,孝顺自己的父母,出轨男人回归家庭后其实还是蛮紧张的。因为他们曾经做过对不起这个家的事情,所以他们会更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这一份过错,除了一丝的紧张还有幸福感,是因为这个家庭并没有因为他做错了事情而抛弃他,家依然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出轨男人回归后的心里就是那么的紧张刺激而又充满着幸福。

出轨男人回归后夫妻如何修复感情

第一:重建信任感

信任对于夫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夫妻间的信任被出轨男人破坏殆尽了,所以需要重新建立。男人虽然回来了,妻子对男人还是没有信任感。有些男人也不信任妻子是否会真心原谅他。所以男人如果是真心回归家庭,要取得妻子信任,你要做到的是:

一:做什么事情都要向妻子报备。

二:回家晚了,要给妻子说下原因。

三:不管任何事情都不要欺骗妻子,要好好给妻子说。

四:对妻子的不信任要有耐心。

妻子要做到的是:

一:不要随随便便怀疑老公,除非你已经确定事实。

二:心里有什么疑惑或者怀疑,都可以给男人说,不要一个人瞎想。

只要夫妻打开心扉,才能重建信任。

第二:重建安全感

男人要想给妻子安全感:

一:多顾及妻子的感受,多站在妻子的立场考虑问题。

二:男人去哪儿如果方便,可以随时带着妻子。

三:男人的手机等其他交流方式随时向妻子敞开。

妻子的安全感的建立是:

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陪你一辈子,你必须强大自己的内心。

二:你必须成长自己,做到经济和人格独立,这样你就没有什么怕的了。

安全感除了男人给的,妻子还要自己给自己安全感。

第三:重建亲密关系

婚姻中会出现小三,那就代表你们夫妻相处关系有问题。这个时候,你们必须重新建立亲密关系。男人需要对妻子多关系和呵护。妻子可以对老公敞开心扉。两个人对彼此有什么不满,都随时说出来。重新学习经营婚姻的知识。

第四:重建沟通交流方式

夫妻间沟通非常重要。很多男人之所以出轨,那是因为夫妻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两个人经常冷战不沟通,所以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必须重新建立沟通机制。这样妻子可以随时了解男人的想法。男人也可以随时了解妻子的想法。当两个人没有沟通障碍的时候,夫妻关系肯定会越来越好。可能有些妻子会说,回归家庭的男人不会做这些的。

出轨男人回归家庭后的表现

1.男人性心理变得脆弱而敏感

男人是个外表坚强,内心却极其脆弱的动物,而当听到妻子说哪个男人比他ML强很多时,他就很容易“萎了”。这种男人的性心理已经受到了众多专家的印证,男人的性功能受性心理影响较大,而当男人出轨回归后,他变得诚惶诚恐,更加在乎你对他的反应与评价,一句玩笑式的指责,都会成为他的不可承受之轻。

2.心存愧疚而极力讨好

男人出轨毕竟是对家庭的一种伤害,而当他重新回归到你的身边时,他会因为愧疚表现得对你讨好奉承,虽然这些也会是真情流露,但警惕这不是真实的全部。

3.他身在曹营心在汉

男人如果因为各种压力,表面回归了,但或许心根本就没有回来。先了解男人之所以外遇,大多因为他无法忍受“假面夫妻”的生活。而一旦从出轨中寻找到电光火石般的激情后,就很容易上瘾,要警惕即使和你在一起时,他也许还留恋着以往的刺激和快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心理缺陷的表现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因此会有一些缺陷,而性格缺陷总体来说就属于一种心理缺陷。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对心理缺陷没有什么太深了解的,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到底什么是心理缺陷。

心理缺陷的表现1、 无力性格。这种人精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乏,常述说躯体不适,有疑病倾向。情绪常处于不愉快状态,缺乏克服困难精神。这种人对精神压力和心身矛盾,易产生心理过敏反应,由此可诱发心理疾病。

心理缺陷的表现2、不适应性格。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这种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判断和辨别能力不足。在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之下,容易发生不良行为。

心理缺陷的表现3、偏执性格。性格固执,敏感多疑,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考虑问题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有责备他人的倾向。这种心理缺陷如不注意纠正,可以发展为偏执性精神病。

心理缺陷的表现4、分裂性格。性格内向,孤独怕羞,情感冷漠。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很差。喜欢独自活动。此种心理缺陷易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心理缺陷的表现5、爆发性格。平时性格粘滞,不灵活,遇到微小的刺激引起爆发性愤怒或激情。

心理缺陷的表现6、强迫性格。强迫追求自我安全感和躯体健康。可有程度不同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性格的人,易发展为强迫症。

当然,心理缺陷也是包括情感缺陷的,情感缺陷就是:1,焦虑状态,对于一些客观事物会表现的特别焦虑。2,抑郁状态,这些人情绪经常是很沮丧、很悲伤,总是长吁短叹。3,疑病状态,这些人经常会感觉身体不舒服,自我暗示能力强,总想看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刚结婚就出轨的男人心理 刚结婚就出轨的男人值得原谅吗

全文共 1990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男人都是永远觉得外面的比家里的好,甚至有些男人在刚结婚不久的时候就选择了出轨,这是对家庭很不负责的一种行为,那么,刚结婚就出轨的男人是怎么想的呢?

刚结婚就出轨的男人心理

刚刚结婚,男人对女人在心理上有着很大的变化。结婚之前,女人对男人来说可能很重要,因为很多女人是男人千辛万苦追回来的。所以在谈恋爱的时候,男人对女人非常得好,爱护有加。但是结婚以后就不一样了。已经得到了的女人,有什么值得花心思的呢?尤其这个时候两人性格各方面也需要磨合,中间可能会发生很多不愉快。这个阶段,是男人容易出轨的阶段。

刚结婚就出轨的男人值得原谅

1、@一恋倾城28岁已婚不会原谅,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一次不忠、终生不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底线,在我看来男人婚内出轨是原则性的问题,男人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所以一次不忠、终生不用。一个婚内出轨的男人我是坚决不会原谅的。这么说吧,婚内出轨的男人就相当于一碗面中有一个苍蝇,虽然苍蝇能挑出去,但是这碗面中早已有了苍蝇的味道。虽然把面扔掉可能会有些可惜,但是如果吃掉会恶心致死。

男人婚内出轨,我认为婚姻就没必要维系下去了,有一必有二,出轨的男人就像出水痘,出过一次就有了免疫力。更何况我又不是马伊琍,没必要原谅一个没文章帅的男人,自己也不是谢杏芳,更没必要包容一个没林丹火的男人。

2、@柔情似水34岁已婚我保持中立,毕竟造成出轨的原因不同,女人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

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时代里,婚内出轨的男人越来越多,一方面是抵挡不住婚姻外的诱惑,走的是肾;另一方面则是婚姻内部的缺失所致,走的是心。当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多数女人发现男人婚内出轨后,往往只知道痛恨那个第三者,却很少检讨自己。所以男人出轨的原因,也决定着女人会不会原谅那个男人。

再来说说女人的承受力。我们都知道,女人天生感性、痴情,当她深爱一个男人的时候什么都会在乎,也会什么都不在乎。有时候,原谅出轨的男人并不难,难的是原谅之后的相处,所以对于太在乎的女人是接受不了的,相反有的女人就会接受。当然,我的老公并没有出轨,所以我持中立的态度。

出轨的男人有哪些表现

一、突然送礼物或态度变好

老公对妻子的态度突然发生转变,说明了老公对妻子的情感也有所改变。很多老公在出轨之后,不但对妻子变得温柔体贴,还会突然送礼物给妻子,类似行为在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是一种叫抵消(Undoing)的自我防卫机制。

自我防卫机制是人的心理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焦虑和内疚等情绪而使用的不同心理调整,当人做了让自己内疚的事情后,就会去进行一些象征性的行为,比如买礼物、关心对方等等,从而减轻自己的内疚情绪。

二、刻意保护手机

出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变得小心翼翼,尤其会很重视自己的手机,无论洗澡、睡觉都会带上手机,更不会让别人碰。

类似行为是自我防卫机制中的外向投射(Projection)。外向投射是指人会将自己不良的思绪投射到他人身上,它包括偏见、猜疑、对危险的过分警觉等。因此,当人开始出轨后,就会觉得自己的伴侣已经起了疑心,也会害怕自已手机的内容被偷偷检查,这类做贼心虚的行为反而会让人产生怀疑。

三、突然重视自己的外表

心理学上有一个“花盆效应”,指的是如果一个人在舒适的“花盆”里待久了,就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用在婚姻当中,就是指人长期身处在一个熟悉和安全的舒适圈,他们就不会刻意去改变自己。

一旦发现你的老公突然热爱健身或者装扮自己,恰恰说明了有一个人或者事正推动他离开跟你在一起的舒适圈,并成为驱使他改变自己的动力,这个时候,聪明的妻子就应该有所警惕。

男人为什么会出轨

1纯粹想找刺激

这种男人心里没有情,只有欲。搞婚外情,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体验不同于老婆的女人身体。所以,他的婚外情对象很少仅仅只是一个女人,甚至周旋于小四、小五中,谎言不断只为哄女人跟他上床。女人对他来说,多多益善,从不会嫌多,这是典型的色男,渣男。甜言蜜语、柔情蜜意只是他用于骗取女人信任的手段。

2只想享受婚外情

这种男人可能会对婚外情对象付出感情,但是并没有打算要和原配离婚和第三者结婚。在他看来,情人是自己感情和身体的需要,是婚外的感情补充。如果真要他离婚娶第三者,他没有这个胆量,也不敢去承担因此产生的后果。他怕失去现有的一切,也怕身败名裂,玩得起、赔不起。一旦事情败露,可能他还不如女人敢作敢当,为了保全自己,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在第三者身上,自己反而去扮演了一个受害者的角色,目的就是求得老婆的原谅。

3鱼和熊掌都想要的男人

这样的男人既想外面彩旗飘飘,也想家中红旗不倒。鱼和熊掌都想要,哪个都不舍得放手。他想和情人长久的在一起,永远不要离开他,根本不去管情人自己的苦恼,只想让自己不要受到伤害。在他内心里,妻子、情人都是不可少的,这样的日子才是神仙日子。一切只为自己愉快,道德、良心早就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不会对情人负责,也不会对家庭负责,他心里只有自己的贪欲,其实他已经对不起家庭,也对不起情人的信任甚至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老师们也有自己的压力 现代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法

全文共 1318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教书育人,对于小学生到大学生的教育,这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小学生的教育,因为孩子比较小,现在的教育是提倡孩子平等自由,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各种体罚。对孩子的教育,老师们也有自己的压力,而一旦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她们也是需要选择好的方法来进行处理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老师应该怎么调节呢?下面跟随本网一起看看吧。

现代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方法

众人面前理智法——在众人面前最好多观察、思考,少盲目表现自己。人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当自己在众人面前盲目表现之后,却后悔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损自己的形象而忧心忡忡。

换位思考认同法——正确认知压力,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例如,当你遇到认为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及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能换位思考。

推移时间遗忘法———有时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积极忘记过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你的未来。

顺其自然自我解脱法——学会自我放松,在适当的情况下想说便说(找自己信得过的人),想休息便休息(劳逸结合),想娱乐便娱乐(自我发泄)……实在不想做事时可暂时放下,不追求十全十美(追求卓越并非追求完美)。

注重过程淡化功利法——建立合理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值。例如,对待学历、职称、职务、乃至人生,都应注重努力的过程而淡化结果。需注意两点:一是你的奋斗目标要合理;二是有时做事可往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更新环境自我调节法——在压力太大、心情不佳时变换一下环境。例如室外观景、室内养花、美好事物的想像、恐怖事件的回避(耳不听、眼不见、心不烦)。

音乐与生理保健法——各种声音通过耳朵被人感受,如他人的赞扬声、指责声、议论声、谩骂声等都会影响你的心态,因此,你可以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以缓解不愉快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与自我保健行为习惯极为重要。同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更不容忽视。

自信自主激励法——即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可以依赖的。每桩伟业都是由信心开始。

第一,要知道你所遇到的问题、压力和挫折别人同样也会遇到,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因此,别人能正视并勇敢面对的事,你如果想做,通过努力你也能做到。就算你没有成功,至少可以一搏,以防后悔。关键在于:机会对人是均等的,只有在准备中等待机会,才能善于抓住机会。所以,自我安慰、自我激励、自我控制情绪、自我积极心理暗示,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并有效地展示自己的优势,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第二,得与失贯穿于人一生之中循环往复,关键在于你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如果你能把困难和压力视为成功的前兆,使逆境成为成功的垫脚石,将危机当作机遇的起点,那么,你就能积极看待人生的苦恼。

第三,你所承担的任务或你正在从事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一定是最重要的。因此,千万不要与现实的工作和生活对抗,而是尽力保持平静的心情。

作为老师应该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这样在教学的道路上会走的轻松,对孩子的影响其实也是很不错的。因为孩子会有一种模仿的能力,尤其是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应该注意做好预防的措施。作为老师,当压力出现后也要想好的办法来解除压力。平时大家和学生的相处只要是愉快的,在课堂上应该认真严肃,只要大家注意教学的方法,对学生好,对自己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克服学生自卑心理的九个绝招

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自卑是每个孩子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当遇一个自己不能完成的事情,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当。。等等。那么有没有方法克服学生的自卑心里呢?

严重的自卑感会造成人的心理变态,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危害。但自卑心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家长可尝试采取以下几种调适措施来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1、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

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

2、学会正确地归因

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殊不知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

3、提高自信心

当你在干一件事之前,首先应有勇气,坚信自己能干好。但在具体施行时,应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即使你失败了,也会由于事先在心理上做了准备而不致造成心理上的大起大落,导致心理失调。

4、体验成功

经常回忆因自己努力而成功了的事,或合理想象将要取得的成功,以此激发自信心。

5、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当遇到某些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不妨运用语言暗示:“别人行,我也能行。”“别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从而增强自己改变现状的信心。

6、建立新的兴奋点

当你处于劣势或面对自己的弱项时,可以通过有意转移话题或改做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可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也是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活动中去,以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阴影,缓解压力和紧张。

7、正确地补偿自己

为了克服自卑心理,我们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补偿:一是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二是扬长避短。例如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于是在思想上痛下功夫,最后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自我调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扬长避短,克服自卑。

8、注意自我激励

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因此应当注意,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在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适宜的目标,可以使你获得成功,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之后,可以适当调整目标,争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9、选准参照系

在与别人比较时,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我们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自卑感。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选择适当的参照系,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班级心理健康调查表

全文共 2120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那班级心理健康调查表是什么呢?下面和小编去看看吧!

班级心理健康调查表例文推荐:

班级: 年龄: 性别:

1、您觉得自信吗?( )

(1)非常自信 (2)自信 (3)有时不太自信 (4)不自信 (5)常常感到自卑

2、您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和同龄人不相上下吗?( )

(1)比一般人更有价值 (2)当然 (3)好象总觉得没有别人能干(4)没什么价值

3、您对自己的外貌满意吗?( )

(1)非常满意 (2)一般 (3)不太满意 (4)很不满意 (5)感到自卑

4、您觉得自己的前途乐观吗?( )

(1)是 (2)不是

5、如果您能改变自己,您最希望改变的是什么?( )

(1) 知识(2)出身(3)财富(4)性格(5)外貌

6、上中学后,您觉得您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

(1)成绩不理想 (2)恋爱失败 (3)不适应宿舍生活(4)经济困难 (5)好朋友对自己的背弃(6)家里不支持自己的学业 (7)家庭变故 (8)其它————

7、您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够用吗?( )

(1)有剩余(2)基本够用(3)不太够用(4)经常负债

8、您的生活费用最大支出在哪两个方面?( )

(1)学习方面(2)穿着方面(3)娱乐方面(4)恋爱方面(5)饮食方面(6)其他

9、对于您所花的钱,您都详细记账吗? ( )

(1)是 (2)不是

10、您业余时间主要做些什么?( )

(1) 阅读课外书籍 (2)体育运动 (3)帮家里干活 (4)娱乐玩耍

11、您是否经常和周围的人发生矛盾?( )

(1)是 (2)不是

12、有想伤害他人或打人的冲动(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13、您是否和生人见面时感觉不自然?( )

(1)是 (2)不是

14、您是否认为自己经常不被关心?( )

(1)是 (2)不是

15、我觉得别人想占我的便宜(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16、在生活中,您是否能发现许多愉快的事?( )

(1)是 (2)不是

17、同异性在一起您感觉害羞吗?( )

(1)是 (2)不是

18、您感到有人在背后议论我(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19、总觉得别人在跟我作对(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20、时常与人争论、抬杠(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21、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22、您感到老师或同学歧视您吗?( )

(1)常常感到 (2)很少感到 (3)没有感到

23、您最不喜欢老师哪一种做法?( )

(1)找家长 (2)当众批评 (3)罚站

24、我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25、如果老师让家长在试卷上签字,您感到 ( )

(1)高兴 (2)害怕 (3)讨厌

26、您总感觉别的同学穿得比自己好自己感到不舒服吗?( )

(1)是 (2)不是

27、您总是担心上课老师提问您吗?( )

(1)是 (2)不是

28、您总是想发脾气而且控制不住自己吗?( )

(1)是 (2)不是

29、您是否觉得家里的环境干扰您的学习、生活?( )

(1)是 (2)不是

30、您是否希望在班级中当干部?( )

(1) 非常希望 (2)希望 (3)无所谓

31、您能按计划学习吗?( )

(1) 能 (2)有时能 (3)不能

32、您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是( )

(1)自己努力不够 (2) 学习环境不够好 (3)老师讲课不好 (4)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

33、上课时,您能否集中注意学习?( )

(1)能 (2)有时能 (3)不能

34、您是否主动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 )

(1)能 (2)有时 (3)不能

35、遇到困难或烦恼时,您会( )

(1)在心理憋着 (2)向同学诉说 (3)告诉老师 (4) 向父母说

36、您父(母)最关心您的( )

(1)a、学习成绩 (2)身体健康 (3)情绪变化

37、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38、我感到苦闷(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39、我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40、我的学习劲头时高时低(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41、我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42、我看不惯现在的社会风气(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43、您是否容易哭泣(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44、您是否经常责怪自己(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45、我感到学习负担很重(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46、我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

(1)无 (2)偶尔 (3)时有 (4)经常 (5)总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学生易受四大心理障碍侵扰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在升学考试压力下,学生心理问题的隐患令人担忧,焦虑症、学校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已经成为侵扰学生的四大心理障碍

而学校竞争压力过重、家长的期望值过高、苛责等不良环境因素都可成为其直接诱因。但家长和学校却对此准备不足,缺少相应的措施和呵护。

焦虑症:在学生中较常见

有焦虑情绪的学生会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下降,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受影响后,反过来又加重症状。北京同仁医院心理科医生许天红介绍,焦虑障碍倾向在学生中很常见,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严重者很易发展为焦虑症。

许医生提示,对出现焦虑情绪障碍倾向的学生,在家庭治疗方面应采用支持心理治疗,如耐心听取他们的诉说,对他们的痛苦适当表示同情,消除他们的顾虑,以帮助他们摆脱不安全和失败的心理。对有焦虑情绪障碍倾向的父母,需要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弱点和可能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应明确,要想让孩子尽快恢复正常,必须要调整家庭其他成员的焦虑情绪。

学校恐怖症:与逃学不同

学校恐怖症的直接诱因常常是学习失败,在学校遇到某些挫折和侮辱,或者是遇到家庭变故。有学校恐怖症倾向的学生在上学时感到很勉强,该去上学的时候不去或提出苛刻条件,有时显出要去学校或准备去学校,但一旦到学校或接近学校就逃走,坚决拒绝上学。有的学生宁愿在家受皮肉之苦也不愿意去学校。

学校恐怖症与逃学不同,具有学校恐怖症的孩子常伴有较明显的情绪障碍,一般来说是学业上问题不大或品学兼优者。学校恐怖症是父母知道孩子拒绝上学而留在家中,而逃学往往是父母不知道孩子不去上学。许天红医生认为,一旦出现学校恐怖症倾向,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很大,这类学生在考试时成绩会比平常下降20%至60%。

出现学校恐怖症倾向的学生在进行心理治疗时,需要医生、家长和学校三方面充分合作,了解出现此症状的诱因。还应调整学校环境,使其回学校后有较好的适应条件,较快建立自信心。

强迫症:本人明知无意义却不能放弃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者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以同时出现较常见,比如对自己刚做完的作业担心没有做好,反复检查等。一般来说,本人意识到这种行为是多余的,无意义的,给本人造成痛苦,但明知却不能放弃。

许天红医生曾遇到一名有强迫倾向的高中女生,她考试只有考到前几名才安心,但临近高三,她的成绩急速下降,上课时常常被一些奇怪念头缠绕,如天为什么是蓝的,人为什么要睡觉,根本听不到老师讲什么。考试时面对考卷,想的总是上次没做对的题。到高考那天,焦虑痛苦的回忆又一遍遍出现在她的脑海里,最后不得不半途退出考场。

许医生认为,她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强迫症倾向并伴有学校恐怖症倾向。他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明显的强迫症倾向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则应采用药物治疗和住院治疗。

抑郁症:青春期女生发病率比男生多见

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在少年时期常由于学业失败或面临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发生的抑郁,发病率在青春期女生较男生多见。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有的孩子自暴自弃,不守纪律,与同伴关系不良,学习成绩下降等。

许医生提醒,抑郁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便会反复发作,并逐渐发展为双向障碍,即同时伴有狂躁症并发。如果老师或家长,发现孩子有与抑郁有关的症状持续出现两周以上,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诊,以免贻误治疗和调整的最佳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