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数学计算的由来(汇编20篇)

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神的祭祀,它是汉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祭月,是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那么你知道数学计算的由来是什么吗?下面问学吧小编来给大家讲讲中秋祭月的习俗及由来吧。

浏览

917

文章

1000

不看到数据却能进行计算?一文了解安全多方计算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区块链百科No.35:安全多方计算

从百万富翁问题说起

两个百万富翁在街头邂逅,他们都想比比看谁更有钱。但是出于隐私,谁都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到底拥有多少财富。在不借助第三方的情况下,如何得出谁的财富更多呢?

这就是著名的“姚式百万富翁问题”。1980年代,姚期智院士在其论文中提出:Alice有一个私人数字a, Bob有一个私人数字b,双方的目标是解不等式a是否≤b。或者更严格来说,除了得到不等式了a≤b或a>b外,不会得出任何与a或b相关的其他信息。

姚期智

计算机学者,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唯一获得该奖的华人学者),研究方向包括计算理论及其在密码学和量子计算中的应用。

在这个经典问题之下,诞生了「安全多方计算」(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以下简称MPC)这门密码学分支。MPC技术能够在不泄露数据的情况下,联合多方数据进行计算并得到明文结果,最终实现数据的所有权和数据使用权的分离。

在此之后,该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基础结果,用来解决分布式计算问题,同时保证输入信息的隐私性和安全性。

什么是MPC?

安全多方计算(MPC)可以理解为一种加密协议,它将计算分布在多方之间,使得任何一方在看不到其他方输入数据的情况下,开展安全且私密的联合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隐私和安全是有区别的。

安全问题,就像是信用卡出现安全漏洞被盗了钱,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阻止它并要求退款。而隐私问题,在于当个人隐私受到侵犯时,我们无法采取同样的措施。隐私信息一旦被公开,就无法再次收回。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安全协议,在不泄露隐私的前提实现共享数据的价值。

通过MPC协议,各方数据可经由编码后发送至多个服务器进行联合计算,并保证数据的隐私性。简而言之,MPC可以应用于任何涉及多方机密数据的问题。

MPC是如何工作的?

为了说明这个概念,我们以计算平均工资来举例。某公司的A、B、C三位员工想计算一下他们的平均工资,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不想让其他员工知道自己的薪资信息。

假设A的工资是10万元,可通过加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三部分:2万、3万和5万,A自己保留一部分(2万),并将其他信息提供给B(3万)和C(4万)。B和C的工资也按照同样的流程完成秘密分享(见下表)。这样的秘密分享完成后,每个人都持有三份工资份额。

当三个工资份额在参与者之间秘密共享时,他们对彼此的工资一无所知,毕竟每个数据片段本身不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然而,当这些数字被加起来时,秘密共享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每个部分结果经过重新集合相加再除以总人数时,便实现了在不披露员工各自薪资信息的情况下,得出平均收入水平。

实际上,安全多方计算已不再是数据科学家的梦想,而是一个被证明的事实。人们由此可对加密数据进行计算,从而更好地检测金融欺诈,解决交通拥堵,预测疾病以及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怎么在Excel中巧妙地计算出及格人数和及格率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在Excel中如何巧妙计算及格(上线)人数、及格(上线)率?很多朋友都不是很清楚,其实方法很简单的,喜欢的朋友可以跟着教程来学习!

方法/步骤

打开操作表格

第一步,求出及格人数。(以语文为例)操作如下:

(1)选中“语文”对应的及格人数的单元格,(语文60及格)

(2)插入函数

方法:“开始”------“求和函数”的倒三角,如图所示。选择“其他函数”

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countif”函数,点击“确定”

弹出“countif”函数对话框,选择“区域”---选择所有语文成绩及“条件”----填写“>=60”,然后按“确定”即可。(其他科目可用同样的方法算出来)

第二步,算及格率。(这个班一共有62人)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现在直接运用除法函数即可。

(1)选中“及格率”所对应的单元格

(2)输入“=B66/62”意思就是及格人数除以总人数,按“enter”即可。

其他科目的计算可用相同的方法,或直接进行拖拽。结果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台式电脑耗电量是多少 台式电脑耗电量如何计算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台式电脑耗电量如何计算?比起笔记本来,台式电脑耗电量确实大一些,但比起其它家用电器还是比较省电的,那么台式电脑耗电量究竟是多少呢?相信这是很多电脑迷都想了解的。

【台式电脑耗电量】台式电脑耗电量是多少 台式电脑耗电量如何计算

比起 笔记本 来,台式电脑耗电量确实大一些,但比起其它家用电器还是比较省电的,那么 台式电脑 耗电量究竟是多少呢?

台式电脑耗电量如何计算

台式电脑耗电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使用情况:一台台式电脑耗电量不仅仅要计算在开机状态下的耗电,同时还需要介绍在待机状态下的耗电,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一台台式电脑,在睡眠状态下也是有能耗的,这种能耗大约在7.5W左右;而当在WindowsXp下进入待机时耗电竟到达51.48W;即使关了机,只要插头还没拔,电脑照样有能耗,约为4.81W。

台式电脑视保屏的安装,同样会耗电,视保屏的安装本来是为了削减显示器对人体的电磁辐射,结果视保屏对电磁辐射的防护并无多大效果,相反,安装装之后会致使图画亮度下降,为了得到更亮的图画,用户又将显示器的亮度调高,加剧了显示器的负荷,致使电磁辐射不降反升,无形中又增大了耗电量,实在是因小失大。

主机耗费功率是由其硬件装备和运转状况形成的,不一样硬件的其耗电量也是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的赛扬CPU功率只要60W左右,而如今的双核CPU功率大都在100W以上;显卡在满负荷和待机时的功耗相差可达50%-100%,512M显卡满负荷大约是250-300W左右,一般256M的大约是200W左右;主板大约是25-30W,有集成显卡的略高点,硬盘大约是10-30W左右,依据硬盘功能不一样略有区别1G内存的功率约30W,基本上,越大的内存相对功耗越低,2条512M的比1条1G的功耗大;软驱约5W,光驱、刻录机等20W左右,其他PCI卡(例如视频采集卡)约5W;鼠标键盘约2-3W;USB设备约3W/个;没有靠主机电源供电的话,LCD显示器大约需求50W。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点的坐标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点的坐标

点的坐标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主要表示方法,是今后研究函数的基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要想表示一个点的具体位置,就要用它的坐标来表示,要想写出一个点的坐标,应过这个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a,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b,我们说点A的横坐标是a,纵坐标是b,那么有序数对(a,b)叫做点A的坐标,记作:A(a,b),用(a,b)来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横坐标写在纵坐标前面,所以这是一对有序数。

注:①写点的坐标时,横坐标写在前面,纵坐标写在后面。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②由点的坐标的意义可知:点P(a,b)中,|a|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b|表示点到x轴的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数学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形式: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

2.规律方法总结:

①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和10的指数n的表示规律为关键,由于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按此规律,先数一下原数的整数位数,即可求出10的指数n;

②记数法要求是大于10的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实质上绝对值大于10的负数同样可用此法表示,只是前面多一个负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三月三为什么要吃鸡蛋?三月三吃鸡蛋的由来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马上就要迎来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三月三了,这一天有很多特殊的习俗,其中三月三当天必须吃鸡蛋。那么,三月三为什么要吃鸡蛋?三月三吃鸡蛋怎么来的?

三月三为什么吃鸡蛋

第一个故事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悼念祖先,并希望沾点灵气。

第二个故事是讲在壮族三月三歌墟中男女青年的交际习俗: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墟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三月三鸡蛋怎么吃

每年农历三月三,中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地菜即荠菜,在路边或野地裏随处可见,它不仅是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民间不仅有“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还流传著“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可见荠菜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在中药裏,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好处

农历三月初三,老南京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老人们说,吃了可以一年当中腰腿不疼、头不疼。

南京民俗专家王涌坚说,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来历,说法有很多种。相传名医华佗有天采药时偶遇大雨,便在一老者家中避雨。见老者因头痛痛苦难熬,便采来一把荠菜,嘱咐老者用荠菜煮鸡蛋吃。老者吃了3个鸡蛋后便痊愈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纪念祖先,并希望沾点灵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整理

全文共 1599 字

+ 加入清单

一、定义和特点

1、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的平方+bx+c=0(a≠0),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加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ax的平方+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

二、方程起源

古巴比伦留下的陶片显示,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2000BC)古巴比伦的数学家就能解一元二次方程了。在大约西元前480年,中国人已经使用配方法求得了二次方程的正根,但是并没有提出通用的求解方法。西元前300年左右,欧几里得提出了一种更抽象的几何方法求解二次方程。

7世纪印度的婆罗摩笈多(Brahmagupta)是第一位懂得用使用代数方程,它同时容许有正负数的根。

11世纪阿拉伯的花拉子密独立地发展了一套公式以求方程的正数解。亚伯拉罕·巴希亚(亦以拉丁文名字萨瓦索达著称)在他的著作Liberembadorum中,首次将完整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传入欧洲。

据说施里德哈勒是最早给出二次方程的普适解法的数学家之一。但这一点在他的时代存在着争议。这个求解规则是(引自婆什迦罗第二):

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二次项未知数的系数的四倍;

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未知数的系数的平方;

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开二次方。

三、性质

方程的两根与方程中各数有如下关系:x1+x2=-b/a,x1·x2=c/a(也称韦达定理)

方程两根为x1,x2时,方程为:x^2+(x1+x2)X+x1x2=0(根据韦达定理逆推而得)

b^2-4ac>0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4ac

四、一般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有以下几种:

配方法(可解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公式法(在初中阶段可解全部一元二次方程,前提:△≥0)

因式分解法(可解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直接开平方法(可解全部一元二次方程)

五、小结及例题

一般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因式分解法,在应用因式分解法时,一般要先将方程写成一般形式,同时应使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直接开平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公式法和配方法是最重要的方法。公式法适用于任何一元二次方程(有人称之为万能法),在使用公式法时,一定要把原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以便确定系数,而且在用公式前应先计算判别式的值,以便判断方程是否有解。

配方法是推导公式的工具,掌握公式法后就可以直接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了,所以一般不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但是,配方法在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时有广泛的应用,是初中要求掌握的三种重要的数学方法之一,一定要掌握好。(三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

例: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选学)

(1)4(x+2)^2-9(x-3)^2=0;(2)x^2+2x-3=0;(3)4x^2-4mx-10x+m^2+5m+6=0

分析:

(1)首先应观察题目有无特点,不要盲目地先做乘法运算。观察后发现,方程左边可用平方差

公式分解因式,化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

(2)可用十字相乘法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3)把方程变形为4x^2-2(2m+5)x+(m+2)(m+3)=0,然后利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

(1)解:4(x+2)^2-9(x-3)^2=0

[2(x+2)+3(x-3)][2(x+2)-3(x-3)]=0

(5x-5)(-x+13)=0

5x-5=0或-x+13=0

∴x1=1,x2=13

(2)解:x^2+2x-3=0

[x-(-3)](x-1)=0

x-(-3)=0或x-1=0

∴x1=-3,x2=1

(3)解:4x^2-4mx-10x+m^2+5m+6=0

4x^2-2(2m+5)x+(m+2)(m+3)=0

[2x-(m+2)][2x-(m+3)]=0

2x-(m+2)=0或2x-(m+3)=0

∴x1=(m+2)/2,x2=(m+3)/2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世界人口日的由来

全文共 2252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个"世界人口日"是1990年7月11日,今年7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人口日。那么世界人口日的历史由来是什么?世界人口日的节日意义是什么?一起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世界人口日的意义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人口增长速度的差别依然很大,发展中国家人口正在以 1.7% 的年人口增长率增长,而发达国家的年人口增长率仅为 0.4%。全世界有 4/5 的人口居住在欠发达地区,而全世界 94% 的人口增长也正在发生在那里。控制人口增长,掌握计划生育的知识和方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世界人口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如是提醒世界。从全球范围内来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下降。如今世界人口为 58 亿,同时正在以 1.48% 的年增长率递增,即全球人口在以每 8000 万的速度增长。"世界人口日是一个反映地球居民、他们的生存条件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好机会。人口问题绝不只是一个关于抽象的人口数字的简单话题,它关系到地球居民的生存条件以及健康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克劳斯·托普弗宣称。

无论在世界各地,人口都是引起周围环境以及其自身生存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维持人口的稳定增长在地区、国家以及世界范围内都越来越被看作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持续的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环境卫生服务设施也被看作是取得社会人口与发展目标的主要因素。面鉴别国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提供信息等方式来帮助本国人民保护其生存环境,控制家庭人口规模。在世界各地,人口、环境与发展之间能否普遍出现良性循环的格局的可能性还不明朗,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尚要取决于某一特定社区和国家的情况,及政策和政府所能提供的配套服务,以及从根本上提高妇女社会和经济地位、普及对女童的教育、改善医疗和卫生条件、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改善生育医疗设施。

人口日相关

世界人口日的由来

1987年7月11日,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婴儿降生,被联合国象征性地认定为是地球上第50亿个人,并宣布地球人口突破50亿大关。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UNFPA)倡议将这一天定为"世界50亿人口日"。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七月十一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建议,为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人口问题的重视,联合国人口基金要求各国政府、民间团体在此期间开展"世界人口日"活动。此后,世界各国都要开展宣传活动。

1995年2月15日零点,北京妇产医院一个重3700克的婴儿出生,宣告中国第12亿个公民的到来。距1989年4月11日"11亿人口日"不足2000天,庞大的人口列车又增加了1亿名新乘客。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60亿联合国确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世界人口日的发展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1999年初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04年世界人口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口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从1954年起,联合国几次召开世界性人口会议。

1994年9月5日至13日在开罗召开的第三次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来自18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第一次将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会议最后通过了《行动纲领》,呼吁各国加强在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1999年6月30日至7月2日联合国召开人口和发展特别会议,再次从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1995年7月11日在伦敦发表的世界人口报告说,1995年世界人口总人数为57亿。文盲为9.6亿,其中2/3是妇女,1.3亿为儿童。据推测,全球每年增加人口数量将保持在8600万以上。

到2016年世界人口将达71─78亿,到2025年将超过80亿,到2050年将达到94亿。据科学家的分析,到208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顶峰,为106亿,在此后将逐渐下降,到21世纪末降至103.5亿。

为了进一步唤起全民对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央8个部门和XX市政府于1995年2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了“中国12亿人口日”大会,以树立计划生育工作紧迫感,从而实现到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3亿的战略目标。

据统计,1949~1964年,15年间我国人口由5亿增加到7亿,每增加1亿人口要用7年半时间。而1964~1974年,10年间由7亿增至9亿,每增加1亿人口缩短为5年。痛切的反省,使中国走上计划生育之路。

1978年2月,我国政府将计划生育政策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中。从1974年到1995年的21年间,人口在巨大的惯性下增加了3亿,每增加1亿人口所用的时间又延长至7年。从1970年至今,中国少增加3亿人口,现在人口出生率稳定在2%以下,并且在不断下降,按国际通用标准,中国已属于低生率国家。

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按1973年中国生育水平来推算,早在1986年和1994年,人口就分别达到了12亿和15亿。正是对人类自我再生产的“理性革命”,使中国“11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12亿人口日”推迟了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的逐步下降受到全球的重视。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成就巨大,成功地将亚洲30亿人口日推迟了3年,将世界50亿人口日推迟了2年。中国的人口政策和成就,促进了原来不重视计划生育的一些国家政府,使其认识有所改变。中国的人口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数学知识点:多边形的面积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多边形面积常用的求法有:

(1)将任意一个平面图形划分为若干部分再通过求部分的面积的和,求出原来图形的面积这种方法叫做分割法。

(2)将一个平面图形的某一部分割下来移放在另一个适当的位置上,从而改变原来图形的形状。利用计算变形后的图形的面积来求原图形的面积的这种方法。叫做割补法。

(3)将一个平面图形通过拼补某一图形,使它变为另一个图形,利用新的图形减去所补充图形的面积,来求出原来图形面积的这种方法叫做拼凑法。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本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的由来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第一个“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两字,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现在的,“你吃饭了吗?”。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书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中国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数学知识点:整式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整式:

①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③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幂的运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除法一样。

整式的乘法:

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公式两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整式的除法:

①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本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建军节的由来及习俗

全文共 1590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每年的建军节都会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一来是庆祝节日的意义,二来是让年轻一代对历史有个更好的认识。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了解建军节的习俗,欢迎阅读。

军人的品质

1.吃苦耐劳:社会发展,吃苦似乎是一件奢侈的事。但军营永远有不少苦头吃,高强度的训练和经常遇到的恶劣自然环境培养了军人“吃大 苦耐大劳”的素质。回到地方,这种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便演化成特别能战斗的生产力。退伍兵在创业初期也是以“在部队什么苦没吃过”自勉。靠这种信念,他们渡过难关。

2.目标明确:来自五湖四海的军人聚到一起时便目标明确,有名言为证“(军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军人这种先天做事目标明确的作风影响着每一个成员:一个人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3.牺牲(奉献)精神:当兵意味着牺牲,牺牲花前月下牺牲天伦之乐牺牲安逸生活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牺牲意味着奉献,你牺牲掉的东西就是你要奉献的。只有自己肯牺牲,别人才会奉献。牺牲是付出,付出那么多,回报一定丰厚。

4.善于总结:每年的年终总结、每月的思想汇报、每天的晚点名,总结向军人身上的军装,只要还穿着军装就有总结。总结知得失。成功总结经验,经验越积越多;失败总结教训,教训越来越少。军人深谙骄傲使人落后总结使人进步的道理。

5 冒险精神:特有的独属于军营的很多“第一次”对于不少人来说意味着冒险。第一次打靶是冒险、第一次投手是冒险、第一次演习是冒险、冒险精神就这样培养起来。“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是商界真理。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的结果,只能给别人打工。

6.绝对服从:军人从军营第一课学会服从,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没有无条件地执行命令,没有服从就不会有胜利。整体的巨大力量来自于个体的服从精神,服从精神是高强执行力之母。

7.自信:在各种豪迈口号、激情标语和动员的熏陶下,再自卑的人军营也能帮他建立自信。自信是战斗力。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自己创业赚钱的本领充满自信,他说:“如果把我剥的一文不名丢在沙漠中,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中国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它来源于中国国内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新时期,标志着中国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诞生。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建军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集中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活动,纪念人民军队的诞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历经千难万险,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为一支多兵种合成的军队,正在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上奋勇前进,成为中国捍卫和平与发

建军节习俗

建军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环境,可以把房间布置得象过圣诞节一样。也可以布置得象过新年一样,待客人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1、多数美国家庭要在节日这天举办鱼宴主人在节前向客人们发出邀请。

2、请帖是一条彩色纸板制成的小鱼,活泼别致。

3、餐桌用绿色和白色桌布装饰,中间摆放鱼缸和精巧的小钓鱼竿。

4、鱼竿上系着绿色飘带,飘带上拴着送给客人的礼物,如鱼形工艺品、装满糖果的小篮。宴会上,主人端上以鱼为原料精心烹制的菜肴,煎炸烤烧,应有尽有。

5、根据传统风俗,主人往往在宴会上给客人做假菜。有人对美国典型的建军节菜谱作过描绘:最先一道是“色拉”,嫩绿的莴苣叶上撒满胡椒,但拿开莴苣叶,露出来的却是牡蛎鸡尾酒;第二道菜为“烤土豆”,其实为甜面包末和鲜蘼菇,还有用西红柿色拉掩盖的覆盒子冰淇淋;以蟹肉“伪装”的烤鸡。这种假菜宴更增添了轻松欢快的节日气氛。会结束后,主人以糖果招待客人。不过,糖果不是放在果盘中,而是放在药盒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压轴题:填空题及解析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二、填空

3(2014.泸州第12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坐标是(3,a)(a>3),半径为3,函数y=x的图象被⊙P截得的弦AB的长为,则a的值是()

【解答】:解:作PC⊥x轴于C,交AB于D,作PE⊥AB于E,连结PB,如图,

∵⊙P的圆心坐标是(3,a),

∴OC=3,PC=a,

把x=3代入y=x得y=3,

∴D点坐标为(3,3),

∴CD=3,

∴△O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ED也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E⊥AB,

∴AE=BE=AB=×4=2,

在Rt△PBE中,PB=3,

∴PE=,

∴PD=PE=,

∴a=3+.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平分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也考查了勾股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母亲节的由来和习俗

全文共 1244 字

+ 加入清单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节的由来是什么?母亲节有哪些习俗?下面就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母亲节的由来

为母亲过节最早源于古希腊的民间风俗。

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但这时还未形成母亲节。

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母亲节是由一位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

贾维斯夫人是一个有着10个子女的母亲,是当时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在美国以解放黑奴为目的的南北战争结束后,她在学校里负责讲述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贾维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讲述着战争中那一个个为正义捐躯的英雄的故事,望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孩子们的脸,一个想法猛然涌上心头:

为祖国贡献了这么多英勇战士,保证了战争胜利的,不就是那一个个含辛茹苦地抚育着子女的母亲们吗?她们的儿子血染疆场,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牺牲的,不也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吗?因此,她提出应该设立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达儿女们对母亲的孝思。

可惜的是,这个良好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贾维斯夫人便与世长辞了。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目睹母亲抚养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劳,深感母亲的提议是适合天理人心的。

因此,她写出了几十封信,发给美国国会。地方州长和妇女组织等,提议创立母亲节。在她的一再呼吁下,这一提议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响应和支持。

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1914年,美国总统威尔逊郑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贾维斯夫人的忌日,定为母亲节。

美国政府还规定,母亲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以表示对母亲的尊敬。由于贾维斯夫人生前喜爱康乃馨花,这种花也就成了母亲节的象征。

母亲节创立后,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安娜·贾维斯在世时,设立母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时至今日,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

看过“母亲节的由来和习俗”

母亲节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Mothers Day),起源于古希腊。母亲节(Mothers Day),作为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间是每年的一月八日,而在中国、美国、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国家,则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其他一些国家的日期也并不一样。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我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母亲节的习俗

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全部家务活都包下来,儿女们每人都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以尽孝道。

即使远在异地的孩子,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

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亲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欢愉;母亲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达哀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数学四边形知识点:考试要求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四边形与三角形复习要求是,能运用这些图形进行镶嵌,你必须会计算特殊的初中数学四边形,能根据图形的条件把四边形面积等分。能够对初中数学特殊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与联系深刻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特别是梯形添加辅助线的常用方法.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和梯形中位线性质的推导和应用。会画出四边形全等变换后的图形,会结合相关的知识解题.结合几何中的其他知识解答一些有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数学四边形知识点:正方形定义、性质及判定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四)、正方形定义性质判定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性质:

(1)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4)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度;

(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3.判定:

(1)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出有一组邻边相等;

(2)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出有一个角是直角.

4.对称性: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cad图纸怎么快速计算平面面积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利用CAD绘制建筑图时,我们时常会需要知道平面面积。对于平面面积的计算,如果掌握了一些使用的小技巧,那么计算的速度将大大提高,以后再也不必为了计算平面面积而烦恼了。

如果使用的是天正cad,并且能够足够规范的完成图纸的绘制,那么使用天正的查询面积就能完成面积的大致估算。但如果细心的话可以发现,用这种方法计算面积的话无法捕捉墙中线,而且在阳台部分经常会很捉急的无法计算。接下来就介绍另一个计算面积的技巧。

1、打开cad,找到要计算面积的平面。

2、编辑好图层, 使线的颜色易于区别于其他线 ,方便之后画图。

3、使用 PL线 ,沿着墙的轴线绘制一个闭合的多边形。

4、注意在算一半面积的地方, 可以连接对角线,使包含的面积剩下一半 。

5、 右键点击画好的线,点击通用编辑-对象特征 。

6、之后就可以在出现的属性框里查看多种信息,其中就包括的所选的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的来历和由来

全文共 152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不仅仅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法定节假日。端午节的来历以及由来是什么呢?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谚语

1.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2.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3.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4.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5.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6.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7.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8.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9.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10. 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11.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12.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广东)

端午节的来历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二:浴兰节说

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大戴礼记》为汉文帝时礼学名家戴德选编的是研究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如果此说成立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迄今历时二千余年可谓渊远流长。

端午节的由来一:“恶日”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怎么在excel中运用函数计算各种销售数据的平均值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脑运用越来越广泛,而作为电脑最主要办公软件之一的excel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计算器求平均值,需要我们反复的输入,在输入过程中极其容易导致输入数据有误,而excel运用excel求平均值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之一,不仅可以准确无误的算出答案,还可以核对每一个步骤的数据是否正确。

分析销售数据是企业财会人员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其中,计算各种数据的平均值是企业分析数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即使面对庞大的数据,我们也可以轻松计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在excel中运用函数计算各种销售数据的平均值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方法/步骤

打开工作薄,这里输入了一家公司1—6月的销售额,同时在旁边表格中键入了“销售平均值”。

选中E2单元格,点击【公式】选项下的【插入函数】。

弹出【插入函数】选项框。

其中,【或选择类别】选择“全部”选项;【选择函数】选择“AVERAGE”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弹出【函数参数】对话框,点击“NUMBER1”后面的折叠按钮。

选中B2:B7单元格,然后再次点击折叠按钮,返回到原来的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

返回到工作表中,在“销售平均值”中显示出平均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数学知识点:圆及有关概念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圆及有关概念

1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circle).这个定点叫做圆的圆心。

2连接圆心和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radius)。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diameter)。

4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chord).最长的弦是直径。

5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arc).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优弧是用三个字母表示。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劣弧用两个字母表示。半圆既不是优弧,也不是劣弧。优弧是大于180度的弧,劣弧是小于180度的弧

6由两条半径和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sector)。

7由弦和它所对的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弓形。

8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centralangle)。

9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10圆周长度与圆的直径长度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超越数,通常用π表示,π=3.1415926535……。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取π≈3.14。

11圆周角等于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字母表示

圆—⊙;半径—r或R(在环形圆中外环半径表示的字母);弧—⌒;直径—d;

扇形弧长—L;周长—C;面积—S。

圆的表示方法要求很严格,需要用到相应的知识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数学知识点:分式方程及其应用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分式方程及其应用

中考考点要求:

1、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2、了解分式方程增根的定义。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考点一、分式方程及解法:

1、分式方程

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

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即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整式方程

3、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转化成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验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