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哪个利率是市场利率【优秀16篇】

对于一个想炒外汇的人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外汇和外汇市场下面小编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外汇和外汇市场。

浏览

1052

文章

16

篇1:建议适当降低按揭贷款利率 真的可以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降低按揭贷款利率会吸引更多购房者入市,增加了销售量和价格。但是,如果市场需求不足,仅凭利率的降低并不能够保证商品房销售回暖。银行降低利率也可能导致信贷风险增加,需要谨慎控制。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供应过剩,另一方面是限购限贷政策的压制。在这种情况下,降低按揭贷款利率成为许多人关注的话题。

降低按揭贷款利率确实可以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由于房价高企,很多人压力山大,不敢贸然购买房产。如果银行可以降低按揭贷款利率,那么这些人就会感到压力减轻,更积极地购买房产。市场上的房屋销售增长,房地产市场也自然而然地会迎来一波回暖。

降低按揭贷款利率对于提振社会信心和改善市场预期也有积极作用,房地产市场近年来一直处于调整期,许多人对于购买房产的信心不够强烈。如果银行能够宣布降低按揭贷款利率的消息,很多人就会认为房地产市场已经走出了调整期,对于购房也会更加有信心。

由于当前房价高企,如果银行盲目地降低按揭贷款利率,那么就会助长市场上的投机行为,最终导致泡沫破裂,给整个经济带来不可承受的损失。相关部门应该在降低按揭贷款利率时,采取差别化的政策措施,对于刚性住房需求适当放宽限制,但对于投机性购房行为严格限制。

适当降低按揭贷款利率确实可以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在制定具体政策时,也需要考虑到风险和后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以免对整个经济带来不必要的影响。综合考虑市场需求、银行风险控制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是否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连续6个月维持不变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的贷款市场利率,数据中1年期PR3.65%、5年以上期LPR4.3%,已经连续6个月LPR保持不变。据首席中国民生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从去年8月已经实现,非对称下调以来的持续不变,主要是与相关的利率政策维持不变、市场利率上行使银行负债成本抬高、支付两端叠加作用等相关的因素有关,导致LPR报价没有做出对应的下调基础与空间。

房贷利率明显回调趋势

虽然保持6个月利率不变,没有做出对应的调整,但是在首套房贷款利率的相关政策调整之后,中国目前多个地方的房贷利率呈明显回升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今年2月份103个中国的重点城市首套房主的利率将近4.04%,相比下降6个基点,与过去4个月首套房的贷款利率相比呈明显的下降,也是自2019年以来最低水平,二套房率平均将近为4.91%,目前环比持平。

存量房贷和增量房贷差距较大

据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在媒体采访中表示目前中国存量房贷和增量房贷存在较大的差距,从今年中国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相关政策调动当中,银行短期内进一步会调整5年期以上LPR,需要急剧的下降,从去年12月份发布的个人住房贷利率全国平均4.26%,创出历史的最低水平。

LPR改革

现在仍需要将LPR改革推进,可进一步的推动居民房贷利率与个人的消费信贷成本保持下降,由于近期人们的存款利率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目前商业银行是有意愿将5年以上的LPR报价减压,释放更多的空间,此外,经济学家还表示不排除5年以上LPR出现非对称的下调,其目的有可能进一步推动房贷利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央视网最新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结束连续9个月的按兵不动状态,其中有两个品种的下调超过10个基点。在面对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时,我国选择逐渐稳定国内经济,即便这可能会放缓经济增长速度。表现在货币政策上,即不断加大金融力度和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调整信贷需求回升,尽可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1

深化利率市场改革

不断替代贷款基准利率,借助LPR传导降低企业的贷款利率,推动企业的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激活市场经营的主体责任和活力,虽然企业贷款的年限和时间都比较短,但是在我国当前向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下,企业仍然有能力偿还贷款,推动经济的平稳运行,而个人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期限都比较长,且多与经济形势挂钩,这要求有关部门不断优化贷款手续和程序,给个人带来更小的还贷压力。

2

有利于促进消费回升

我国的内需不断增加,一些上下游的产业链条,也与居民的负债情况有关。在房地产行业中,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对于推动该产业快速发展的作用明显;而房地产市场低迷时,也反映为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住房者还款压力大。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可以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在扩大内需和提振经济方面能带来正反馈。这一刺激政策调控,也是对几年来LPR报价逐步下行的处理办法,相信随着市场化利率的快速形成,市场传导机制也会逐渐完善,不断发挥货币政策和健全的经济政策,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切实降低企业与个人的融资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市场利率的变化为什么会引起股价变动?

全文共 1111 字

+ 加入清单

股票市场在经济中拥有异常的敏感度,股票市场的行情总是先经济行情一步反映出来,能有效的预示出经济周期的变动。因此,股票市场常常被人称为经济的方向标和晴雨表。市场与股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期炒股的人知道,影响股价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国家税收政策、银行预期年化利率调控、物价变动等因素外,市场预期年化利率的变化也是促使股价发生变化的得力助手。

市场预期年化利率只是一个概念,到底它是经过一个怎样的环节引起股价的波动的呢?和你做简要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一个理论:预期年化利率的变动与股价呈现反向运动的趋势。也就是说,当市场预期年化利率上升时,股价反而会一路下跌;当市场预期年化利率滑落时,股价则呈上升趋势。这是什么原因?

1、预期年化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增加公司的借款成本,而且还会使公司难以获得必需的资金,这样,公司就不得不消减生产规模,而生产规模的缩小又势必会减少公司的未来利润。因此,股票价格就会下跌。反之,股票价格就会上涨。

2、预期年化利率上升时,投资者评估股票价格所用的折现率也会上升,股票值因此会下降,从而,也会使股票价格相应下降;反之,预期年化利率下降股票价格则会上升。

3、预期年化利率上升时,一部分资金从投向股市转向银行储蓄和购买债券,从而会减少市场上的股票需求,使股票价格出现下跌。反这,预期年化利率下降时,储蓄的获利能力降低,一部分资金又可能从银行和债券市场流向股市,从而,增大了股票需求,使股票价格上升。

既然市场预期年化利率与股价之间存在这样既定的关系,那么如果能提前预测出市场预期年化利率的动向,就能大致掌握股价的走势。这种想法对吗?当然不是这样。股价的变动除了受预期年化利率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上面我们已经说过。哪一种因素会成为当时的主导因素,我们不得而知。而市场预期年化利率只可以当做一种才能考指标。

投资者通过市场预期年化利率预测股价走向应注意什么?

1、贷款预期年化利率的变化情况。由于贷款的资金是由存款来供应的,因此,根据贷款预期年化利率的下调可以推测出存款预期年化利率必将出现下降。

2、市场的景气动向。如果市场兴旺,物价上涨,国家就有可能采取措施来提高预期年化利率水准,以吸引居民存款的方式来减轻市场压力。相反的,如果市场疲软,国家就有可能用降低预期年化利率水准的方法启动市场。

3、资金市场的松紧状况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预期年化利率水准。国际金融市场的预期年化利率水准,往往也能影响国内预期年化利率水准的升降和股市行情的涨跌。如果海外预期年化利率水准低,一方面会对国内的预期年化利率水准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吸引海外资金进人国内股市,拉升股票价格上扬。反之,如果海外水准上升,则会发生与上述相反的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银行利率市场论文

全文共 7405 字

+ 加入清单

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众多国家的必然选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利率的市场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利率的市场化论文范文二: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摘要:

当前我国正值金融改革时期,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应渐进式发展的趋势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基于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影响作用,构建时间序列数据模型来测定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联性。回归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不完全的利率市场化将阻碍货币政策有效性地发挥,由此提出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一、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途径

第一,利率传导途径。随着凯恩斯《通论》的面世以及宏观经济分析模型IS-LM模型的建立,使得利率传导机制正式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该理论认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利率发挥着中间枢纽的作用。扩大货币供应量导致较低的实际利率,从而增加投资,最终导致产量增加。涵盖消费和投资两个层面的该传导过程是对实际利率水平到总产出的作用过程的扩充。

第二,信贷传递途径。伯南克研究显示,在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中,信贷途径的传递也可以对国民生产总值产生作用,即便没有通过利率传导途径的作用。信贷传导的基本途径可以表示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扩大贷款供应引起投资的增加,并最终扩大总产出。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前提下,信贷传递渠道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资产价格传导途径。莫迪利亚尼对此传导渠道提出了新的观点,作出新的诠释。他们对资产的相对价格与真实经济间的相关性做出了突出解释与说明。资产价格传递的基本途径再次可以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带来实际利率的下降,从而导致资产价格下浮,带来投资的增加,最终增加总产出。第四,汇率传递途径。该汇率传导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货币政策的使用会调节一国的利率水平,进而对汇率产生冲击,汇率的变动带来一国贸易的改善或恶化,从而对一国的产出水平带来影响。它的基本传递途径可表示为:扩大货币供应量会降低实际利率水平,进而导致汇率的下降,从而减少净出口量,引起总产出的增加。

二、利率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012年6月8日,存款利率首次上浮,利率市场化改革因开启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而发生了本质的进展。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传导过程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对市场利率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带来消费和投资经济主体行为的变动,从而最后引起总产出的变化。从这个传导过程来看,要想使利率传导渠道发生作用,对货币供应量进行的调节必须要能影响到真实利率,实际利率的变动要能进一步影响市场以及消费和投资,最终影响社会总产出的调节以使货币政策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效果。央行要想有效的影响真实利率,需要有一个发达的成熟的货币市场,使得央行制定的利率能够充分地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从长期来看,当央行存贷款利率发生变化时,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也会相应出现波动,并且二者波动的总体趋势相同。但是短期内,就幅度与频率来看,后者的波动性要远远高于前者。同业拆借利率的波动并不总是与央行利率保持正向一致的波动趋势,很多情况下它与央行利率的波动呈反向相关关系。从二者波动的差异性可以看出长期内,央行利率的调节能够一定程度地反映真实利率,但在短期对真实利率的影响力则较弱。此外,从央行调节利率对投资支出带来的影响效果来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利率传导过程不通畅。

三、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和数据整理宏观经济变量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衡量,货币政策调控则选取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LR、狭义货币供应量M1、外汇储备FR三个变量。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表示货币政策的价格调控工具,狭义货币量则代表货币政策的数量调控工具。而间接采用外汇储备而非人民币汇率本身来衡量是因为人民币汇率受到过多的政府管理,无法充分反映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全面情况。而外汇储备的波动却更能反映我国在与外国贸易往来以及经济交往中,汇率实际水平变动的情况。基于2003-2013年的数据,运用Eviews7.2软件,采用ADF检验法,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Johansen协整检验法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最终建立了一年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协整方程。在建模时,原先的数据采取对数变化的处理形式以消除异方差对建模的影响。

2.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检验过程

⑴单位根检验。对DLGDPSA、LR、DLM1、DLFR四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如下:

⑵因果关系检验。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来检验LR、DLM1、DLFR与DLGDPSA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验结果表明,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狭义货币量和外汇储备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序列之间的因果关系均成立。⑶协整分析。协整分析研究的是变量之间稳定的一种动态的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3的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置信水平下数据序列之间存在着标准化协整关系,其表现见公式1。如公式(1)所示,一年期贷款利率每变动一个单位,将分别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当期变动0.8390个单位,滞后2期反向变动0.8459个单位。这种结果表明,利率的上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减缓作用且通常二者间的变化存在一定时滞。在我国的货币政策中,利率的上升在同期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在滞后2期时,利率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又回归到与原本的经济理论相符合的状态。当货币供应量变动一个单位时,滞后2期、3期和4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分别变动0.1675、0.1662、0.1012个单位,这表明,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外汇储备每增加一个单位,将带来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1756个单位。⑷误差修正模型。通过以上协整方程的建立,我们得出协整方程来表示这些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从短期来看,变量间的关系可能会失衡,因此,为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模型的精确度,可以建立有约束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即误差修正模型。将协整方程(公式1)的残差序列作为误差修正项以校正残差序列,令ECMt=u,来建立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如公式2所示。公式(2)直观地表明了短期内变量波动的影响。在短期,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货币供给量和外汇储备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长期保持基本一致的关系。反映在误差修正系数的大小调整,从长期均衡偏离模型。从系数估计值反映出系统调节模型至均衡状态的能力强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模型短期波动偏离了长期均衡的情况下,系统会凭借0.9%的强度大小使非均衡状态经过调节回归到均衡时的状态。

3.实证结论

第一,2003至2013年,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从国内生产总值这个被解释变量与多个解释变量间的正向相关变动可以看出;

第二,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M1与经济增长GDP间有着均衡且稳定的关系,滞后2期、3期和4期的长期弹性系数分别为0.1675、0.1662、0.1012,表明长期中货币供应量每增加1%,滞后2期、3期和4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分别增加0.1675%、0.1662%和0.1012%,说明在长期中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为有效的货币政策的实施;

第三,从长期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对一年期贷款利率的弹性系数为0.8390,说明利率当期便能对经济的增长产生正向影响。这种异常情况的发生可能是由不完全的利率市场化造成的。货币政策调控中使用的利率并非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其波动仍受到较大程度上的政府管制,导致当期贷款利率的降低无法促进经济增长;而在滞后期,利率水平的变化对GDP的影响又回归到正常且这种回归程度正好修正了当期的不合理情况。因此,要想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务必努力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四、政策建议

第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得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分权”得以实现。将政府作为调控与领导的主要载体,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间的良性交流,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信贷规模的调控模式应当经逐步过渡而达到货币市场价格调控模式。银监会、保监会和证券会也应当形成货币市场的监管框架,来共同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

第二,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弥补我国货币市场建设起步晚的劣势。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经验表明,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需要一个强大的基础经济制度为支撑。就我国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起步晚。作为市场基准利率基础设施的货币市场,还需要加强对市场参与者、信息透明度的有效监管。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货币市场在技术上提供有效的支持。

第三,规范货币市场产品的宣传,增强货币市场的公众认知度。要想发挥市场基准利率在货币市场中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应完善市场信息机制,便捷金融机构专业人士以及相关研究人士获取研究数据的途径。另一方面,应加强引进与培养货币市场的专业人才,进而使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第四,适时建立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为利率市场化提供良性竞争机制。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推进必将带来一系列改革的实施,各金融机构为了提升自身实力与竞争力也必将进行相应地整改以优化制度、扩大盈利,他们之间的竞争也因此而日益激烈。作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金融部门的关键支撑,适时建立合理可行的金融市场化退出机制逐渐发展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政策框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利率的市场化论文范文一:利率市场化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提要: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造就业岗位、推动技术创新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资金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望通过利率市场化得到缓解。本文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机遇及挑战,提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利率市场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环节(周小川,2013)。然而,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很可能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市场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效果存在疑虑和担忧。根据各国的实践经验,在利率市场化初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利率水平普遍上升(盛松成、潘曾云,2013;李宏瑾,2015),这也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但是,贷款利率的上升将加大借贷企业的融资成本,能够抑制企业的过度资金需求(王东静、张祥健,2007)。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取消金融机构准入限制的措施能够加剧市场竞争,刺激金融机构提高定价能力,改善服务质量,并推动金融市场结构的转变,使金融体系更有效率(林毅夫等,2003)。可见,研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水平的影响,对于下一步改革政策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利率市场化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机遇

(一)银行同业竞争加剧,有利于增加各银行的信贷供给。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逐步加快,银行的存贷利差将被逐渐缩小。如果未来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到时银行为了保证原有的存贷利差必然会提高贷款利率,这样银行便会失去一些本身固有的客户,银行必将把贷款的对象转移到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身上,如此必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外,银行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生存下去,又必然会把逐步升高的贷款利率下调,这样中小企业融资贵的问题也将得到进一步的解决。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依靠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的经营模式将难以持续,不得不从重视规模扩张转向更加重视资产定价;客户结构也将从注重批发业务和大型公司类客户向批发业务和个人零售业务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中小企业类客户逐渐得到重视。

(二)利率市场化可以有效遏制非法借贷。由于利率管制,我国经济生活中事实上形成了银行利率及民间借贷利率的双轨制。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价格双轨制现象将会趋同,高风险的民间借贷市场空间将会受到正规金融的挤压,非法金融现象将会得以遏制。市场化的利率不会偏离社会平均利润太多,从而不会导致过多的民间资本涌向民间借贷市场,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社会稳定。同时,中小企业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支持的机会大大增加,对于地下钱庄等非法融资机构的依赖将会降低。取消利率限制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都将大大降低,其竞争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利率市场化扩大了中小企业融资产品的选择范围,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商业银行在利差收窄、盈利压缩的情况下,必定会通过差异化战略、产品服务创新来争取客户,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一些新的融资产品将会不断涌现。这些具有鲜明中小企业特色的贷款产品让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中小企业抵押担保品缺乏,财务信息不全面等劣势,使得融资选择更具针对性,中小企业也能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计划与资金运用计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利率市场化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即期将会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我国利率长期受到压抑,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放开过程中,利率上浮是不可避免的。利率市场化可能会抬升市场利率,增加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银行并不会因贷款利率的放开而积极对中小企业贷款,毕竟这与银行本身的风险管控能力密切相关。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不足势必会导致银行怯贷、不贷,从而减少中小企业贷款。不仅如此,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利率如果一直呈现上浮态势,无疑会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对于处于困境中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银行并不总是根据市场因素对中小企业贷款定价,造成某些时候即使是与企业风险相当的利率定价也会令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当前,在利率市场化尤其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资金成本可能被普遍抬升。不仅如此,在互联网金融、余额宝等风靡之下,一度出现了银行存款“搬家”的现象且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也推动了利率市场化进程。

(二)大中型企业较强的议价能力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威胁。随着利率的不断市场化,大中型企业在与银行的博弈中,往往会获得一定的贷款优惠。像大型优质企业这样的资源在各家银行竞相争夺的情况下,加上其本身借助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业务,虽然市场利率总体上在上升,但是其融资成本并不受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下降;同时,由于融资成本由市场供求决定,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在提高,从而增加了其贷款可获得性,但是其贷款利率和融资成本可能会提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财务报表的规范性欠缺,信息不对称是限制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主要瓶颈和障碍。利率市场化会增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成本。从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对比来看,过高的利率会使中小企业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大于国有大型企业,不得不以高利率或高成本获得信贷支持。这样会加重其融资成本,还使其丧失了信用融资机会。同时,企业将被迫放弃那些预期收益较好、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从根本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另外,利率市场化还会给投资者带来风险。利率的上升会使市场投资者普遍看空金融资产,在我国股市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打击是很大的。不仅如此,利率的波动,引起资产价格的波动,投资者在无形之中承担了更多的利率风险。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虽然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仍有待完善,但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中,有的企业发展较快,而有些企业困难重重。中小企业的根本出路,还在于要在企业内部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打造自主品牌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小企业更需要从内突破,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创新水平和品牌建设,才能在新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突破生存困境,为赢得银行信贷支持创造条件。

(二)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信贷资金。这一方面导致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抵(质)押、担保等原因而不能及时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造成银行信贷规模持续增加,金融体系缺少足够的弹性,风险防范压力增加。中小企业应顺应形势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融资市场多元化快速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探索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改变高度依赖银行信贷的单一融资状况,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问题。政府应要引导、帮助那些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借助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直接融资。其次,要充分借助各类产权交易市场,使一些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企业股权等交易,及时筹集发展资金。同时,引导一些资信良好、实力较强的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支持它们发行多种形式的融资券。

(三)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存在担保机构少、难以满足企业需求、运作不规范、风险补偿机制缺乏、担保业务品种少、反担保形式单一的问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较好的方式。因此,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担保、再担保体系和建立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协作互动关系。同时,担保机构应建立与中小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开发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多方面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四)大力支持发展中小银行。在商业银行体系中,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仍占垄断地位,以服务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商业银行仍处于弱势地位。我国商业银行的所有制特性使得国有银行以服务国有企业为主,其贷款投向集中在大企业、集中在国企、集中在大城市以及集中在沿海城市。而我国为数众多的非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由于中小银行体系尚不发达,其融资需求依然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政府应当出台政策,引导和鼓励中小型银行健康、快速发展,消除制约其发展的政策壁垒。中小银行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同时,发展中小银行将产生“鲶鱼”效应,为银行业改革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多元化、多层次竞争格局的出现,有利于促进形成结构合理、均衡发展的金融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房贷市场:利率持续低位 买房还有大折扣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楼市的持续火爆,房贷市场可以说是又给楼市添了一把柴。根据一些金融平台发布的数据,目前买房,不仅贷款利率降至新低,各大银行还有不同程度的大折扣

房贷利率降至新低未来还会持续低位

根据某金融搜索平台最新发布的《2016年1月中国房贷市场月度分析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房贷市场首套房平均利率降至历史新低,为4.60%。值得一提的是,优惠利率占比从2015年同期的33.33%增至目前的71.83%,创历史新高。

从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来看,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60%,环比2015年12月的4.63%,下降0.03%;同比2015年1月的6.08%下降1.48%。

上周五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房贷比重偏低,房贷仍是银行的优质贷款,考虑给予银行更大自主权。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信号释放意味着银行会进一步扩大房贷业务规模,低首付、低利率政策也将持续,二三线城市老百姓买房贷款更加轻松。

某银行业内人士也表示,预计未来银行房贷折扣力度加大,发展房地产个贷市场,一线城市估计会加大折扣力度,非限购城市贷款买房更轻松。

银行折扣:一线城市力度再加大

数据显示,1月全国530家银行中,提供9折以下优惠利率的银行有98家,环比增加17家,占比18.49%。利率最低的为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汇丰银行,提供8.2折优惠利率;上海的中信银行提供8.3的折扣利率,另有66家银行提供8.5折优惠利率,比上月增加14家。二套房房贷方面,1月二套房平均利率为5.39%,与上月持平。

截至2月23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低至8.2折。

以北京为例,北京30家银行中,除民生银行、杭州银行、平安银行三家暂停受理房地产贷款外,汇丰银行首套房利率8.2折,包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14家银行利率达8.5折,建设银行8.6折,渤海银行、华夏银行等达8.8折,最高的恒生银行,也仅为9.2折。

上海、深圳、广州方面,最低折扣也可以达到82折。当然,拿到低折扣也不是没条件的,比比如商业贷款额度达到200或者300万元等,不同银行会有所区别。与此同时,如果客户选择双周供,最低可享受首套房贷八折优惠。双周供指的是按揭贷款传统的每月还款由一次改为两周还款一次,每次还款额大约为月供的一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市场利率涨了!央行降准还不到一个月,银行又开始缺钱了吗?

全文共 119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两天,金融理财市场可谓表现相当活跃,除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涨、股市大涨之外,银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也出现大涨。10月31日,上海银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上涨了80.4bp,创2014年1月以来最大涨幅,从1.566%涨至2.37%。截至11月2日,银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为2.477%,三天累计上涨了91.1bp。

银行拆借其实就是银行相互之间的借钱,其主要是为了弥补银行的短期资金紧张局面。很显然,拆借的利率会随着银行系统内的资金紧张程度而发生变化,当资金紧张时利率就会上涨,反之则下降。可我们知道,央行在10月份刚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1%,给银行释放了1.2万亿的资金。难道说这些钱都已经花完,银行又开始缺钱了吗?

其实1.2万亿看起来虽然很多,但如果要分到全国800多家银行,几万个分支机构,也就不显得那么多了。而且其中还有4500亿需要用来偿还央行的债务,所以能到手的可能真没多少。再加上又是一次性的资金,用完就没有了。银行如果真想要不缺钱,还是得在开源节流上多想办法。然而在开源节流上,目前对银行来说是很不乐观。

一、银行为什么会缺钱?

根据央行给出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环比增加了8903亿元,虽然比去年同期多增肌了4570亿元,但9月份的贷款却环比增加了1.38万亿,比存款多增加了4900亿元。而前9个月,贷款比存款累计多增加了1.1万亿。由此可见,银行当前不仅在开源上不给力,而且在节流上也是没什么作为。

这就好比一个池子里的水,流进来的水少,流出去的水多,池子早晚都得流干。央行降准,不过是给池子多添了一桶水,但只要银行在开源节流上没有作为,就仍然改变不了池子里的水越来越少的事实。由此可见,在银行存款增速放缓,贷款却仍在快速增长之下,银行缺钱将成为常态。

此外,央行在降准之后,减少了在公开市场上的资金投放,可能也是造成近期银行又开始缺钱的原因。截至11月2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没有进行逆回购以及其他资金投放的操作,并且在本周还回笼了4900亿元的资金。

二、对老百姓来说有什么影响?

首先,银行如果缺钱,老百姓向银行贷款就不容易,而且贷款利率可能还会上涨。其实现在老百姓想要向银行贷款本就不容易,除了小额贷款和信用卡透支外,最容易拿到的贷款应该就是房贷,这也是老百姓在银行最主要的贷款。而对于那些目前正在向银行申请房贷的人来说,相信应该有所体会,不仅房贷申请难度增加了,房贷利率也是比前一两年涨了不少。

其次,银行缺钱,对于有存款的老百姓来说是件好事,因为此时银行的存款利率就有望提高。最近几个月以来,虽然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一直在跌,但银行存款利率非但没跌,反倒还有所上涨,这自然是储户乐于见到的。对于有存款的人,银行利率上涨就能从银行拿到到更多利息。

此外,银行间拆借利率的上涨,代表着市场利率在上涨,这或许意味着如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有可能止跌回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市场利率是什么?市场利率是怎么确定的?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市场预期年化利率是什么?

市场预期年化利率实质上是投资者资金贷出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是反映资金借贷的风向标。能够及时反映短期市场预期年化利率的指标有银行间同业拆借预期年化利率、国债回购预期年化利率等。

市场预期年化利率怎么确定

市场预期年化利率由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当资金市场供过于求,资金过剩,市场预期年化利率降低;当资金市场供不应求,资金不足市场预期年化利率升高。通常市场预期年化利率越高,贷款人借贷的成本就越高,出资人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就越高。市场预期年化利率处于不断地变动之中,没有固定的定值。

我们通常所说的某个特定市场的市场预期年化利率指的是投资者在该行业进行投资所能获得的实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比如某种债券的票面年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为0.1%,券面值为20000,发行价24000,期限5年,到期还本付息。

实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计算方法(单利):

20000x(1+0.1x5)=30000

30000-24000=6000

6000/24000x100%=25%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市场利率上升的后果

全文共 1405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市场利率上升后果么。你知道市场利率上升的后果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么。下面由小编为你分享市场利率上升的后果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

☀通俗易懂的说一遍吧..利率就是使用钱的价格..比如你办了600块钱一年的宽带..半年之内你不想用了..想转让给别人..理想的做法是别人给你300块钱.就算成交了.谁也没吃亏..但是其实你可以卖的贵一点..比如320..因为单买半年的宽带要350...如果这个时候宽带价格半年的涨到四百了..你卖个370也不过分吧..宽带价格可以看作利率..涨价相当于降理性

☀这个关键在于债券可以交易,这件事情。如果没有了债券可以交易这件事情,也就没有了利率上涨价格下跌这种说法。很久以前债券这东西是不能交易的,我朝曾今规定国债不能私下交易,否则入刑。

但是人是会变的,或者说社会的环境是会变化的:时间会变、人会老、思想会开放、学识会更多、经验会更丰富。思维会影响判断行为。判断会影响行为。当我们判断出未来钱会贬值时,就会有卖掉手上还没到期债券的想法。然后实施卖出行为。同时另一个人做出了和我完全相反的判断,于是交易达成。这笔债券有了价格。无数的判断相反,造成了无数笔交易,产生了一连串的价格,生命不息,交易不止。从此债券有了价格。

☀货币的时间价值。

债券价格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所以利率上升,折现后的现值减少,从而导致债券价格下降。

☀金融产品有个特点,今天的价格*利率=未来的现金流,等式中的三个数字永远都在变,但是这个等式是一直成立的。

拿股票来说,一般是企业的盈利情况时好时坏,所以未来能够取得的分红是不一定的。盈利情况差,分红少,现金流少,今天的价格就要下跌。反过来也一样。

有时候企业自己的盈利状况没有变,但是央行调整了利率,比如今天利率下调了0.25%,那么股票的价格就应该上升。(当然实际的影响机制比这要复杂,但是大致意思是一样的)

用这个公式去套债券就很明显了。债券的特点就是每个月付息多少钱、到期一共还本多少钱都固定好了,未来现金流是不会变的,所以利率越高、今天的价格就越低。

这里面稍微有点绕人的是,债券实际上有两个“利率”!

一个是市场利率,就是我们用来套公式的那个利率。

另一个叫做“票面利率”,虽然名字也叫做利率,实际上只是用来计算未来现金流的一个参数。债券一旦发出来,这个票面利率就不变了,相应的未来现金流也就固定下来。在计算债券价格变化的时候,不要把这个“票面利率”当成市场利率套进去了,这是两码事。

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是什么关系:

在债券刚刚发行的时候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是有关系的,就是市场无风险利率+一定的风险溢价=票面利率。比如说我的钱存银行一年3%的利率,借给一个企业还要面对它倒闭的风险呢,所以要在3%的基础上加一点风险补贴。

等发行完成之后,票面利率就再也不动了,未来现金流也就固定下来。

接下来讲一下债券价格怎么来的,一句话:未来现金流贴现。

以5年期债券为例,其价格公式就是:

其中C代表Coupon,Par代表面值,R代表市场利率。

由数学关系就可以直观的看出R上升,P就下降。

从逻辑上怎么讲?为什么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

价格的本质是供求关系的体现。债券价格下降意味着债券的净需求减少。

从债券需求来看。利率上升了,如一个月前你以10%的市场利率平价发行了一张债券,现在市场利率从10%升到12%。意味着投资人可以在市场上找到收益更高的债券,因此你债券的需求就下降了。需求下降,价格自然下降。

市场利率上升所引发的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市场利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全文共 1795 字

+ 加入清单

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而具体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市场利率的影响因素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市场利率中应该注重的问题

1.贷款利率的变化情况。由于贷款的资金是由银行存款来供应的,因此,根据贷款利率的下调可以推测出存款利率必将出现下降。

2.市场的景气动向。如果市场过旺,物价上涨,国家就有可能采取措施来提高利率水准,以吸引居民存款的方式来减轻市场压力。相反的,如果市场疲软,国家就有可能以降低利率水准的方法来推动市场。

3.资金市场的银根松紧状况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准。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准往往也能影响到国内利率水准的升降和股市行情的涨跌。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体系中是没有国界的,如果海外利率水准低,一方面对国内的利率水准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引致海外资金进入国内股市,拉动股票价格上扬。反之,如果海外的利率水准上升,则会发生与上述相反的情形。

市场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因素

金融因素

对股票市场及股票价格产生影响的种种因素中最敏锐者莫过于金融因素。在金融因素中,利率水准的变动对股市行情的影响又最为直接和迅速。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的价格就上涨;利率上升时,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因此,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场的关系,也成为股票投资者据以买进和卖出股票的重要依据。 为什么利率的升降与股价的变化呈上述反向运动的关系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生产规模

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增加公司的借款成本,而且还会使公司难以获得必需的资金,这样,公司就不得不削减生产规模,而生产规模的缩小又势必会减少公司的未来利润。因此,股票价格就会下降。反之,股票价格就会上涨。

折现率

利率上升时,投资者据以评估股票价值所在的折现率也会上升,股票价值因此会下降,从而,也会使股票价格相应下降;反之,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会上升。

股票需求

利率上升时,一部分资金从投向股市转向到银行储蓄和购买债券,从而会减少市场上的股票需求,使股票价格出现下跌。反之,利率下降时,储蓄的获利能力降低,一部分资金就可能回到股市中来,从而扩大对股票的需求,使股票价格上涨。

不绝对化

上述利率与股价运动呈反向变化是一般情况,也不能将此绝对化。在股市发展的历史上,也有一些相对特殊的情形。当形势看好时,股票行情暴涨的时候,利率的调整对股价的控制作用就不会很大。同样,当股市处于暴跌的时候,即使出现利率下降的调整政策,也可能会使股价回升乏力。美国在1978年就曾出现过利率和股票价格同时上升的情形。当时出现这种异常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许多金融机构对美国政府当时维持美元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控制通货膨胀的能力没有信心;二是当时股票价格已经下降到极低点,远远偏离了股票的实际价格,从而使大量的外国资金流向了美国股市,引起了股票价格上涨。在香港,1981年也曾出现过同样的情形。当然,这种利率和股票价格同时上升和同时回落的现象至今为止也还是比较少见的。

及时决策

既然利率与股价运动呈反向变化是一种一般情形,那么投资者就应该密切关注利率的升降,并对利率的走向进行必要的预测,以便在利率变动之前,抢先一步就对股票买卖进行决策。

市场利率的影响因素

市场利率对债券价格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市场利率提高,债券价格下跌;市场利率降低,债券价格有上涨趋势。而利率的走势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宏观经济形势因素

经济周期。从经济周期看,经济开始衰退后,产品滞销,利润减少,投资减少,流通货币量增加,从而导致利率下跌。当经济衰退达到经济危机时,大量企业倒闭,市场萧条,资金宽余,利率跌至最低点。经济到最低谷后会缓慢复苏,此时商品开始有一定的销售量,市场投资有利可图,利率缓缓回升。当经济由复苏达到繁荣阶段时,商品生产能力与产量大增,商品销售状况良好,企业开始大量盈利,投资大大增加,货币成为稀缺要素,利率上涨至最高点。

最新宏观经济形势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宏观经济形势和银行信贷松紧状况是影响民间融资活跃度的主要因素。尤其在今年宏观形势下滑的大背景下,央行的货币政策使得金融机构资金相对充裕,企业从银行贷款难度相对降低,必然对民间借贷渠道的资金需求有所减弱。

数据显示,10天期平均利率为21.73%,1月期为17.07%,3月期为19.08%,6个月的利率为16.45%,1年期的利率为16.81%,而一年以上的综合利率为24.36%,相比此前发布的民间金融街数据,小额贷款市场平均利率的一年期和三月期的利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最近一段时间,市场利率已经在下跌,可为什么房贷利率还在涨?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一段时间里,由于银行的流动性充足,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利率为代表的市场利率正呈现走低之势,市场已在悄然“降息”。不过,虽然市场利率是降了,但房贷利率却恰恰相反。7月份全国首套房贷款的平均利率为5.67%,连续19个月上涨,同比涨幅达13.63%。看到这种情况,有人就要纳闷了,为什么市场利率跌了,房贷利率却还在涨呢?

一、房贷利率没有随市场利率下跌的原因

首先,银行流入房贷市场的资金有限。市场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银行流动性比较充裕,换种说法就是银行钱太多了。只不过,银行的钱虽然多,但却没有多少流入房贷市场,而是堆积在利率债和货币市场。就是说,银行大量的钱不过是在银行系统里转来转去,根本不用来贷出去。而货币市场和利率债市场的资金容量本身有限,一旦大量资金涌入,利率自然会下降。但银行的钱不流入贷款市场,就算市场利率下来了,对贷款利率也没什么影响。所以,房贷利率自然不会跌。

其次,目前房产调控政策仍然趋紧,限制了房贷利率的下跌。今年以来,房地产的调控整体趋紧,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仍有房产调控政策不断出台。由于对房贷利率的控制是房产调控的重要一环,上调房贷利率是抑制房价上涨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在房产调控未放松之下,房贷利率自然也就很难下得来。

二、未来房贷利率有没有下跌可能?

虽然目前房贷利率还没下跌,但未来一段时间完全是有下跌的可能的。目前监管层也在积极引导银行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相信日后银行流入房贷市场的资金或将逐渐增多。而且7月的全国首套房贷款利率虽然继续上涨,但涨幅有所减小,这可能也是房贷利率上涨的见顶迹象。

更为利好的是,有个别城市的房贷利率已经出现松动迹象。此前就有消息称,广州地区就有多家银行下调了房贷利率的上浮幅度,如交通银行由上浮30%调至13%,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浦发银行都由上浮20%降至上浮15%。而就在近日,上海地区的首套房贷款甚至惊现9折利率!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在内的两家银行将首套房贷款利率折扣由95折降到了9折。这些一线城市的房贷利率出现松动,或引领其他城市的房贷利率也出现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市场利率是什么

全文共 2797 字

+ 加入清单

市场利率和票面利率往往相对出现,你们知道市场利率具体指的是什么吗?下面就让小编带你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市场利率是什么吧。

了解市场利率应注重的变化

对利率的升降走向进行预测,在中国应侧重注意以下几个因素的变化情况:

1.贷款利率的变化情况。由于贷款的资金是由银行存款来供应的,因此,根据贷款利率的下调可以推测出存款利率必将出现下降。

2.市场的景气动向。如果市场过旺,物价上涨,国家就有可能采取措施来提高利率水准,以吸引居民存款的方式来减轻市场压力。相反的,如果市场疲软,国家就有可能以降低利率水准的方法来推动市场。

3.资金市场的银根松紧状况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准。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准往往也能影响到国内利率水准的升降和股市行情的涨跌。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体系中是没有国界的,如果海外利率水准低,一方面对国内的利率水准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引致海外资金进入国内股市,拉动股票价格上扬。反之,如果海外的利率水准上升,则会发生与上述相反的情形。

市场利率的概念

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市场利率因受到资金市场上的供求变化而经常变化。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由于自由竞争,信贷资金的供求会逐渐趋于平衡,经济学家将这

种状态的市场利率称为“均衡利率”。与市场利率对应的是官定利率,所谓官定利率是指由货币当局规定的利率。货币当局可以是中央银行,也可以是具有实际金融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前,中国的利率基本上是官定利率。在近2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资金分配和融资格局的变化,市场利率在利率体系中的比例已逐渐加大。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是从资金价格决定权的角度来分析利率形式的。实际上,在统一的官定利率背景下,由融资形式多样性、一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分割等因素所决定,市场利率也会有多种表现。例如在中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其市场利率水平也有相当的差距。

市场利率的影响因素

市场利率对债券价格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市场利率提高,债券价格下跌;市场利率降低,债券价格有上涨趋势。而利率的走势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宏观经济形势因素

经济周期。从经济周期看,经济开始衰退后,产品滞销,利润减少,投资减少,流通货币量增加,从而导致利率下跌。当经济衰退达到经济危机时,大量企业倒闭,市场萧条,资金宽余,利率跌至最低点。经济到最低谷后会缓慢复苏,此时商品开始有一定的销售量,市场投资有利可图,利率缓缓回升。当经济由复苏达到繁荣阶段时,商品生产能力与产量大增,商品销售状况良好,企业开始大量盈利,投资大大增加,货币成为稀缺要素,利率上涨至最高点。

最新宏观经济形势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1]宏观经济形势和银行信贷松紧状况是影响民间融资活跃度的主要因素。尤其在今年宏观形势下滑的大背景下,央行的货币政策使得金融机构资金相对充裕,企业从银行贷款难度相对降低,必然对民间借贷渠道的资金需求有所减弱。

数据显示,10天期平均利率为21.73%,1月期为17.07%,3月期为19.08%,6个月的利率为16.45%,1年期的利率为16.81%,而一年以上的综合利率为24.36%,相比此前发布的民间金融街数据,小额贷款市场平均利率的一年期和三月期的利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GDP的增长率。根据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统计,1981年至2000年,

GDP增长率与利率呈强正相关关系。1987年以前,中国GDP增长率与利率基本没有关联。但1988年以后,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GDP增长率与利率之间的关联度和相互作用的程度越来越高,变化方向逐渐趋于一致。物价水平。物价水平反映实体经济的价格,利率反映资金的价格。如果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降幅较大,表明需求严重不足,这种状况对国民经济投资形成了较强的约束,利率将呈现下降趋势;但如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升幅度较大,说明消费需求启动,对其他价格指数的下滑会形成一定的抑制,利率将呈现上涨趋势。

社会平均利润率。利息作为资金的增值部分,来自于产业利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社会平均利润率有下降趋势。因而,社会平均利率也呈现出同方向变化的趋势,但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即在短期内,平均利率具有相对稳定性,长期来看,则呈现下降趋势。

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货币政策选择所受国际经济金融因素制约程度会越来越大。例如,“9·11”事件影响到美国经济的增长,波及到中国经济,成为促使利率下降的因素之一。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 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时,市场利率呈现上升趋势;反之市场利率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准备金利率(1.89%)成为银行资金的最低收益,一旦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低于1.89%,投资者将不会进行债券业务操作。

央行外汇市场操作。如果央行抛出人民币,买进美元,则流通中的人民币会增加,市场利率有下降趋势;反之市场利率会呈上升趋势。

公开市场操作方式有两种:债券现货交易和回购交易。当央行持续买入债券,市场利率会下降;当央行持续卖出债券,市场利率将上升。当央行持续进行正回购操作,利率会呈现向上的趋势;当央行持续进行逆回购操作,利率就会呈现向下的趋势。

再贴现利率。再贴现指商业银行将已经贴现的票据拿到中央银行以再贴现利率再次申请贴现的融资业务。当央行调高再贴现利率时,市场利率呈现上升趋势;当央行降低再贴现利率时,市场利率呈现下降趋势。

市场因素的作用 资金的集中程度。如果资金的集中程度很高,都集中在大机构手中,债券交易的需求就会相对较小,一旦这些机构进行交易,就会对市场利率产生较大影响,这时利率就存在产生较大波动的可能。反之,集中程度越低就越趋于稳定。

新发债券数量。当发债数量较多,频率较高时,市场货币量减少较快,市场利率有上升趋势;当发债数量较少,频率较低时,市场资金较宽松,市场利率就会呈下降趋势。

股票发行。新股发行因为要占用一定的资金,往往能引起回购利率的较大波动。这时一些机构会通过正回购来融入资金,对资金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利率存在上升的可能。

发债体的信用。信用越高,安全性也越高,风险越小,收益也就越小。国债是以国家的信用发行的,信用最高,票面利率最低;企业债是企业的信用,信用最低,需要用较高的票面利率来吸引投资者。

利息税。金融债和企业债利息所得须征收20%的利息税,而国债是免税的,因此,国债的票面利率在一般情况下要低于企业债。

流动性溢价。流动性越好,风险越小,债券的收益相对就较低;债券流动性不强,流动性风险较大,就要用较高的收益率来弥补。

季节性因素。各单位一般在月初发放薪水,年底及春节前夕等阶段现金支出较多,银行资金趋紧。年底券商、基金、委托理财面临年底结账和清算回款局面,短期利率会有弹升机会。而在月中和年中等阶段货币回笼时,资金往往较宽松,短期利率往往有下降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美国国债利率对市场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债券市场对于全球经济来说是一个指向标,美国债利率对于拥有美债的国家来说十分重要,该理论走高或走低将给全球带来一定的连锁反应。那么美国国债利率对市场有哪些影响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美国国债简称美债,而美国债利率主要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几年,该利率不断上涨,导致市场风险资金承压,投资者对此表示不安。

美国债券市场稳定代表金融市场稳定,因为国债本身就代表国家信用,属于稳定资产。而2017年前,美国债券市场开始上涨,这意味着比债券风险更高的股票类风险资产将有更大的波动,意味着市场不稳定。

在过去近2年时间内,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38%涨到近3%,不可谓不惊人。者对于美国股市和房价有着重要影响,将压低股价,就像2018年美国股市崩盘(2月5日),而且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也会上涨。

美国债利率上涨将使得债券价格降低,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将吃亏。另外,目前美国将缩减资产负债表,意味着美国将发行更多的国债进入市场,美国的减税计划也会带动国债的发行,这会打压股市,使得企业借贷成本上涨。

利率上涨从本质上说是货币紧缩的政策,对实体经济影响不好。今年市场投资者预计美联储还会加息,2018年预计加息3-4次,而加息会是使得市场利率上涨,旧债收益率上涨,旧债价格降低。

对中国来说,这不是好事。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而这些国债是以前购买的,按照当时票面利率变现,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中国这部分国债无法享受福利,实际上等于在亏损。不过,美国发行过多国债也会进一步使其财政赤字加大,影响实体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什么叫真实的市场利率

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什么叫市场利率么。你知道市场利率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么。下面由小编为你分享什么叫市场利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典市场利率理论

在市场经济国家,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也就是说,实际利率就是真实利率。当物价不变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是一致的。

利率是经济体系最重要的变量,历来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重要话题,甚至从古巴比伦时期开始,利率也一直是神学、哲学、政治学的重要话题。直到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雪(Irving Fisher)发表了《利息理论》,才首次为利率理论奠定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架构。费雪认为,真实利率的存在与经济体系是否有货币没有关系,因此费雪的非货币利率理论也被称为真实货币理论。而货币一旦引入经济体系,就产生了所谓的名义利率。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间的关系就是著名的费雪等式:

R = I + ¢

R代表名义利率或货币利率,I代表真实利率,¢代表预期通胀率[1]。

费雪等式提出后,很快成为后世货币政策的中流砥柱。

央行与泰勒规则

事实上,中央银行出现后,真实利率变得复杂。因为中央银行使用各种货币工具,可以随时影响和改变市场投资、储蓄和资本的供求,在这种情况下,真实利率变得不易测算。但即便如此,只要商品市场是自由竞争的,那么在总体上,商品市场上的供求原则依然会主导货币和资本的供求关系,从而使真实利率或者实际利率保持一致性和连续性。也就是说,尽管真实利率难以测算,但客观上一个中性的市场真实利率还是存在的。著名的“泰勒规则”其实就是一个关于市场真实利率的证明,正因为真实利率是存在的,中央银行才可以围绕市场中性的真实利率,来调节和干预市场。

什么是真实的市场利率?

我父亲在和我母亲恋爱之前,曾有一个童养媳,比他大很多。如果他的童养媳没有死去,也许就不会有我,或者是另外的一个我。这个童养媳是指腹为婚的结果,我父亲成人之后,他心目中的媳妇绝对不是这个他还没有生出来就已经许配好的女人。在很多年之后,他心目中的女人是我母亲。“童养媳”是我爷爷奶奶“计划”的结果,不是我父亲自由恋爱的结果。

货币资金市场也是一样的。

从理论上说,真实的利率就是货币市场自由“恋爱”条件下形成的均衡利率,也就是在市场资金供求达到平衡条件下的利率。但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资金供求双方不能在市场进行自由对接,市场资金供求的真实关系乃至真实的利率水平就被掩盖起来。在这里,官定利率是人为制定的,像“童养媳”,它并不能反映真实的资金供求情况。那么,市场上的民间借贷利率,比如,高利贷能反映市场上真实的资金供求状况吗?回答是也不能。因为在利率管制情况下,民间高利贷利率是一种资金市场机制被扭曲后的利率水平,它也不能代表真实的市场利率水平。

那么,在中国有没有一个相对合理的真实利率水平,或者相对合理的真实利率区间呢?这个问题有意义吗?是的。它可以为利率市场化,为央行的货币政策,为调控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有用的参数。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真实利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DeFi新玩法 | 三分钟了解Compound跨链利率市场Gateway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三个月前,我们的团队发布了Compound链的白皮书,这是一种能够在不同账本之间传输价值和流动性的分布式账本。很多跨链桥解决方案都依赖于封装(移植)资产,而跨链利率市场将允许你抵押一条链上的资产(例如DOT),来借用另一条链的原生资产(例如ETH)。

今天,Compound宣布了基于这篇论文的原型,它的名字叫Gateway

Gateway是一条使用Substrate构建的区块链,其由以太坊上的COMP代币持有者共同治理。从一开始,Gateway就是完全可升级的,治理可通过对代码升级进行投票来直接升级区块链,而不需要进行分叉或停机。

Compound之所以选用了Substrate,在于这样做可以专注于构建应用代码,而不需要发明共识算法,简单来说,Substrate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编程语言Rust上的区块链框架。

功能

如果你熟悉Compound协议的工作原理,那么Gateway对你来说应该会很直观,不同在于它有了一些改进。

利息是用Gateway的原生记账单位CASH(价值等于美元)来计算的。

Gateway的风险引擎更强大,风险是基于你用作抵押品资产的波动性,以及你借入资产的波动性,从而提高波动性较小的资产的资本效率。

你可以快速且廉价地将Gateway中的任何资产转移给其他用户,甚至是其他区块链的钱包。

还有很多东西是值得你去发现的,你可以从访问compound.cash开始。

验证者

除了获取适度的交易费用之外,验证者(节点)还可以赚取到每个市场中的一部分利息。这就产生了一种激励机制,可适当地验证随Gateway增长而扩展的交易。

在Gateway测试网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验证者,而在生产环境中,验证者最终将通过治理决策来选择(或选择验证者的过程)。

下一步是什么

Gateway将发展成为全球利率市场的支柱,它能够支持任何资产,包括尚未创造的货币、资产以及代币浪潮,但它会始于卑微的起点。

从今天开始,Gateway会作为一个测试网运行,并连接到以太坊的Ropsten测试网。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我们将与社区和验证者合作:

审核代码库,完善该区块链的各个方面,然后进行压力测试,最后投入使用。

将Gateway连接到以太坊上运行的Compound协议。

在其他区块链上添加Starports。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也希望看到来自你们的帮助。

—— Compound Labs的所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民间借贷的市场利率化迫在眉睫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互联网金融产业的不断发展,民间借贷也随之为借款者提供了方便。但随着民间借贷利率的不断增大,借款者也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同时加上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准入门槛的提高,从而丧失了融资的功能性。民间借贷日淅活跃市场利率人迫在眉睫需要改变。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求结构。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民间借贷分为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和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融资渠道,银行借贷则是一种间接融资渠道。民间借贷是民间资本的一种投资渠道,是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国家逐步放开了民间小额信贷的限制,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民间信贷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民间借贷风险揭示了利率市场化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资金市场的竞争加剧也倒逼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去年年底,随着互联网企业加速进军金融业,银行间资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理财产品市场收益率被一再推高。

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反映出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结构,中小企业民间借贷规模的持续高涨,正是体现了目前中小企业较大的融资需求。民间借贷市场的高利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间的市场化利率。但是,目前大多数资金还是流转在银行间市场,民间借贷市场化的利率只是局部的市场化利率,也正是由于银行间市场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才使在民间流转的资本有谋求高额收益的机会。

加强对民间借贷中介的监测和管理,一旦遇到风险可以进行很好的控制。民间借贷揭示了利率市场化。进一步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无疑是对投资者与借款者的一个保障。推动民间借贷利率的运作,可以减少纠纷案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